社会变迁与教育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变迁与教育观念

摘要:社会变迁是教育变迁的根本动力。社会变迁对教育观念的决定性影响主要体现在影响教育目的、对象、内容等方面。同时,教育虽和社会处在不平等的地位,但教育仍对社会存在能动作用。教育观念的变化对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产生了重大作用和影响。

关键词:社会变迁、教育观念、根本动力、能动作用

一、社会变迁与教育的关系

在社会学中,社会变迁是一个表示一切社会现象、特别是社会结构发生变化的动态过程及其结果的范畴。社会变迁既泛指一切社会现象的变化,又特指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既指社会变化的过程,又指社会变化的结果。

要弄清社会变迁与教育观念的关系,首先要清楚社会变迁与教育的关系。古往今来,人们对于社会变迁和教育的关系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

观点一:教育是社会变迁的动因

有学者认为,先有教育,后有社会变迁,教育是导致社会变迁的原因,社会变迁是教育的结果。人民通过教育活动将新的信仰、道德标准、人生态度、意识形态等灌输给社会成员,从而引起了社会变迁。裴斯塔洛奇也曾经说过:“教育改革可以促成社会的改革。教育能够培养人的道德,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从而改善个人和改革社会。”我国著名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杨贤江也持这一观点,他说过:“在革命前,教育社个武器,用以破坏、煽动、宣传,把统治阶级的罪恶尽量揭发,把革命的纲领尽量散播。在革命以后,教育的责任在于教导民众、训练民众以维护、巩固这一政权。

观点二:教育是社会变迁的反映

有学者对“教育社社会变迁的动因”这一观点持否定态度,他们认为,并非所有社会变迁的成因中均含有教育的作用,譬如,大部分的地理环境改变与人员更替便与教育的作用几无关系。但是,社会变迁迟早会引起教育的变迁。尤其是在现代社会,社会任何方面的变化都会在教育方面留下痕迹,社会渐变会导致教育微调,社会剧变会导致教育重构,教育混变会导致教育失范。

观点三:教育是社会变迁的条件

还有学者认为教育具有双重功能,即教育的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教育的显性功能是指

预期达成的目标,这主要是在教育引起社会变迁的意义上加以设计的。教育的隐性功能是指在未被设计的情况下,在完成显性功能的过程中附带产生的功能,这是导致其他社会社会变迁的条件。

同时,教育和社会变迁的条件还意味着,教育在引起社会变迁过程中的“功能有限性”,教育要实现这些目标必须有其他相应的条件和环境。

小结

教育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是极其复杂的。动因说承认了教育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肯定了教育在社会变迁中的重要地位。但夸大了教育对社会变迁的作用。反映说承认了社会对教育的规限性,但又不太关注教育对社会变迁而言的能动性。条件说告诉我们,教育在社会变迁中的功能有限性,教育不是万能的。

采用“社会变迁的方面——教育变迁的方面”的考察途径,我们可以发现对于社会变迁和教育观念的关系也有三中相应的观念。个人比较赞成第二种观点,即社会变迁决定了教育观念的转变。因为教育和社会的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社会变迁的成因中未必总会含有教育的作用,但社会变迁总会引起教育观念的变化。同时,我们又不可忽视教育对于社会的能动作用,要充分认识到正确的教育观念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社会变迁对教育观念的影响

教育从根本上来说是靠观念支撑的。而教育中的一些根本观念或基本观念其实均来源于社会。因此,当社会发生变迁,教育观念肯定会受其影响。而社会变迁对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影响教育对象

“学在官府”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也是西周教育的显著特点。在孔子之前孔子之前的古代教育制度是由国家办学,就是所谓王官之学。“礼不下庶人”,学术和教育为官方所把持,国家有文字记录的法规、典籍文献以及祭祀典礼的礼器全部掌握在官府,民间没有条件举行学术活动,更无学校。此外,“官师不分”,学校设在官府之中,官吏既是教育官员,也是学校教师。另外,“政教合一”,教育机构与行政机构部分,教育与行政合一。这种官办的学校,教育大权由贵族垄断,只有社会上层的贵族子弟才有资格接受教育,而平民子弟是没有接受教育的权利的。民间不能流传学术文献,那时是没有私学的。

到了春秋时代,社会发生剧变,王室衰微,官学已经荒废停办,垄断在王官那里的文化

典籍也散失四方,不少过去在官府教书的王官、巫祝、礼乐之士,也都流落到平民中间去了。此时,以孔子为代表的私学开始兴起。

孔子首创私学,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扩大了教育对象,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使平民子弟也有受教育的机会。

到了西汉时期,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推崇官学的同时并不禁止私学,教育对象得到了进一步扩大。唐、宋、元、明、清,私学遍布城乡,虽制度不一、程度悬殊,但在一定程度使得广大平民甚至贫民也得到了受教育的机会。

近代以来,外国传教士开始在广州、香港等地区开设学会教堂,并随着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而合法化,得到了迅速发展,吸纳了较多的学生。1901年清政府实施“新政”,改革教育,1905年取消了科举制度,新式学堂大量兴起,学堂学生数量直线上升。相关资料显示,“在常德县,民国元年共有小学25所,学生1408人,而到了民国18年,全县有小学526所,学生20328人”。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中国妇女的地位是极其低下的,“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一直束缚着中国妇女,使得女子长期无缘学校教育。1844年英国“东方女子教育协进社”在宁波开办女塾1853年,法国天主教会在伤害开办明德女校,此后,教会女学不断涌现。在民间女学力量日渐强大的驱动下,1906年慈禧太后面谕学部兴办女学,1907年学部设立了女学。这表明,随着社会变迁,女子终于获得了受教育的机会,教育对象进一步扩大。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教育领域也得到了飞速发展。1986年,我国开始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对农村、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以及女童和特殊儿童敞开了教育的大门,教育对象得到了极大的扩大。

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在中国,随着社会的变迁,时代的发展,教育对象得到了不断地扩大。

2、影响教育目的

有学者认为,教育具有政治性,教育是统治者维护统治的工具。不管是官学还是私学,封建时代的教育目的都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自隋炀帝创科举制以来,历代封建统治者均将之作为网罗人才的最重要手段,以巩固自己的统治。从另一方面来说,中下层百姓的子弟也正是通过科举制这一途径才能入仕,以取得高官厚禄,光耀门楣。换句话说,广大学子十年寒窗苦读的目的是为了做官。另外,统治阶级通过教育,将道德教化、伦理约束、风俗习惯、传统文化等浸透到平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忠君守礼”为目的,以谋求社会的稳定,巩固自己的统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