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脑血管疾病

合集下载

脑出血(脑血管疾病)-中西医结合内科学

脑出血(脑血管疾病)-中西医结合内科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据我国6个城市调查,其患病率为112/10万,年发 病率为60/10万~80/10万,大多发生于50~70岁之间, 男性多于女性,以冬、春季好发。起病急骤,主 要临床表现为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偏瘫、偏 身感觉障碍和偏盲等。
本病与中医学的“中风”相似,归属于“仆 击”“偏枯”“薄厥”“大厥”“风痒”“类中” 等范畴。
内容
【病因病理】 【临床表现】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诊断与鉴别诊断】 【治疗】 【预后预防】
【病因病理】
一、西医病因病理
1.病因及发病机制
超过半数的脑出血是因高血压所致,高血压合并小动脉硬化, 是脑出血最常见病因。其他病因有脑动脉粥样硬化、动静脉畸 形、动脉瘤、血液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 少性紫瘢和血友病等)、抗凝或溶栓治疗、脑动脉炎、脑淀粉 样血管病变或肿瘤侵袭血管壁破裂出血等,尚有一些原因不明 的特发性出血。
虽然高血压是脑出血最常见的原因,但其发病机制至今仍有争 议。实际上脑出血并不是单一因素引起的,可能是多个综合因 素所致,单纯高血压不至于引起血管破裂,而应是在血管病变 的基础上血压升高所致。持续高血压可使脑内小动脉硬化、玻 璃样变,形成微动脉瘤,当血压急骤升高时破裂出血。这种微 动脉瘤已被微血管造影所证实,显微镜下也可见250um以下的 粟粒状动脉瘤。
脑出血
脑出血(intracerebralhemorrhage,ICH)是指原发性 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又称原发性或自发性脑 出血。原发性脑出血的病理机制复杂,病因多样, 绝大部分是高血压伴发的小动脉病变在血压骤然 升高时破裂所致,称为高血压性脑出血。常形成 大小不等的脑内血肿,有时穿破脑实质形成继发 性脑室内出血和(或)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疾病PPT课件

脑血管疾病PPT课件
脑血管疾病ppt课件
• 脑血管疾病概述 • 脑血管疾病的病因 • 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表现 • 脑血管疾病的治疗 • 脑血管疾病的护理与康复 • 脑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01
脑血管疾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脑血管疾病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脑血管病变,引起脑部缺血或出血,导致 脑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
分类
脑血管疾病主要分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和出血性脑血管病两大类。缺血性脑血管 病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脑梗死;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 出血。
01
02
03
04
致残率
脑血管疾病会导致不同程度的 残疾,如偏瘫、失语、认知障
碍等。
死亡率
脑血管疾病是导致死亡的主要 原因之一,尤其是脑出血和蛛
网膜下腔出血。
复发率
部分患者可能会反复发作脑血 管疾病,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并发症
脑血管疾病可能引起一系列并 发症,如肺部感染、心脏疾病
等。
02
脑血管疾病的病因
提供康复护理服务,如日 常生活照顾、营养支持、 心理支持等,帮助患者尽 快适应日常生活和工作。
05
脑血管疾病的护理与康复
护理要点
保持呼吸道通畅
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 物,避免窒息和吸入性肺炎。
监测生命体征
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 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处理。
控制危险因素
脑血管疾病与其他疾病的鉴别
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颅内感染、脱髓鞘疾病等,需要通过病史、体格检查和影 像学检查进行鉴别。
04
脑血管疾病的治疗
药物治疗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降血压药物
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用于预防血栓 形成,降低脑血管疾病复发的风险。

脑血管疾病

脑血管疾病

第八章 脑血管疾病
第一节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病因及发病机制
TIA的发病与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狭窄、心脏病、 血液成分改变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等多种病 因及多种途径有关,主要的发病机制有: ➢ 血流动力学说 ➢ 微栓子学说
第八章 脑血管疾病
第一节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病因及发病机制
血液动力学说
➢ 各种原因(如动脉硬化和动脉炎等)所致的颈 内动脉系统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的动脉严重狭 窄,血压的急剧波动导致原来靠侧枝循环维 持的脑区发生一过性缺血。
侧膝状体、大脑脚、乳头体和灰结节等) ➢ 后交通动脉 Pos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与椎-基底动脉系统
连接组成Willis环) ➢ 大脑前动脉 Anterior Cerebral Artery ➢ 大脑中动脉等 Middle Cerebral Artery
第八章 脑血管疾病
辅助检查
➢ CT或MRI检查大多正常,部分病例(发作时间 >60min者)于弥散加权MRI可见片状缺血灶。
➢ CTA、MRA及DSA可见血管狭窄、动脉粥样 硬化斑。
➢ TCD可发现颅内动脉狭窄,并可进行血流状 况评估和微栓子监测。
➢ 血常规和生化检查是必要的。 ➢ 神经心理学检查可能发现轻微的脑功能损害。
第八章 脑血管疾病
脑的血液供应
椎-基底动脉系统
椎-基底动脉系统主要供应 大脑半球后2/5(枕叶及颞 叶内侧)、丘脑、内囊后肢后 1/3、全部脑干和小脑的血 液。
第八章 脑血管疾病
脑的血液供应
脑底动脉环(Willis环)
由双侧大脑前动脉、颈内动脉、大脑后动脉、前交通动脉和后交通动 脉组成,前交通动脉连接两侧大脑前动脉,后交通动脉使颈内动脉或大脑 中动脉与大脑后动脑沟通,在脑底部形成环状吻合,使两侧大脑半球及一 侧大脑半球前、后部形成充足的侧支循环,对脑血液供应发挥调节和代偿 作用。

内科脑血管知识点归纳总结

内科脑血管知识点归纳总结

内科脑血管知识点归纳总结内科脑血管知识点归纳总结脑血管疾病是一类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

它包括脑血管缺血病变和脑血管出血病变两大类,以及脑血管痉挛等其他综合征。

这些疾病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身体和心理的创伤,甚至危及生命。

在内科专业中,脑血管疾病的正确理解和治疗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内科脑血管疾病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脑血管缺血病变脑血管缺血病变是指脑血管供血不足导致脑组织缺氧缺血。

其主要原因包括血管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和动脉痉挛等。

临床上最常见的脑血管缺血病变是脑梗死,其特点是急性起病、呈现脑血管供应区域的局灶性神经系统缺损症状。

常见的症状有面瘫、肢体无力、感觉障碍等。

脑血管缺血病变的治疗主要包括抗凝治疗、溶栓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抗凝治疗可通过药物抑制血液凝固,预防血栓形成。

溶栓治疗可以通过静脉注射药物溶解血栓,恢复脑血流。

手术治疗则是通过外科手术的方式修复或绕开血管病变,恢复脑血流。

根据病情和病变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是提高患者治愈率的关键。

二、脑血管出血病变脑血管出血病变是指脑血管破裂导致脑组织内出血。

其主要原因包括高血压、脑动脉畸形和脑血管炎等。

临床上最常见的脑血管出血病变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其特点是突发剧烈头痛、意识障碍和脑膜刺激征等。

此外,脑出血和脑外伤性出血也是常见的脑血管出血病变。

脑血管出血病变的治疗主要包括控制血压、手术治疗和辅助治疗等。

控制血压可以通过药物降低血压,减少出血风险。

手术治疗可以通过外科手术的方式修复或止血,减少进一步出血。

辅助治疗包括神经保护和康复治疗,可减轻患者的症状和促进康复。

三、其他脑血管病变除了脑血管缺血和脑血管出血病变外,还有一些其他脑血管病变也值得关注。

其中,脑血管痉挛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多见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

脑血管痉挛可导致脑血流减少,引起缺血性脑损害。

治疗脑血管痉挛的方法包括血管扩张药物和钙拮抗剂等。

此外,脑血管栓塞和脑血管瘤也是重要的脑血管病变。

脑梗死(脑血管疾病)-中西医结合内科学

脑梗死(脑血管疾病)-中西医结合内科学

二、中医病因病机
中风,多因素体禀赋不足,年老正衰,肝肾 不足,阳亢化风,或劳倦内伤致气血内虚, 血脉不畅,或因嗜饮酒浆,过食肥甘,损伤 脾胃,内生湿浊,进而化热,阻滞经脉,复 加情志不遂、气候剧烈变化等诱因,以致脏 腑功能失调,气血逆乱,风夹痰瘀,扰于脑 窍,窜犯经络而发。
1.肝阳偏亢,风火上扰
血栓形成后,可向近心端逐渐发展,使栓塞的范围逐渐扩大, 最终使动脉完全闭塞。所供血的局部脑组织则因血管闭塞的快 慢、部位及侧支循环能提供代偿的程度而发生不同程度的梗死。 有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碎片脱落可造成其远端动脉闭塞,这 样可造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也可引起脑梗死,此称为血栓-栓 塞机制。
2.动脉炎
饮食不节,嗜食膏粱厚味及烟酒之类,脾胃受伤,运化失司,痰 热互结,腑气壅结,内生浊毒,夹风阳之邪,上扰清窍,神机失 灵而见僻不遂。
4.气虚血瘀,脉络不畅
平素体弱,或久病伤正,正气亏虚,无力行血,血行不畅,瘀滞 脑络,则成中风。
总之,本病以正虚为发病之本,主要有 肝肾阴虚,气血不足;邪实为致病之标, 以风、火、痰浊、瘀血为主。病位在脑, 脏腑涉及肝、脾、肾。
平素肝旺易怒,或肝肾阴虚,肝阳偏亢,复因情志相激,肝失条 达,气机不畅,气郁化火,更助阳亢化风,风火相煽,冲逆犯脑, 发生中风。
2.风痰瘀血,痹阻脉络
年老体衰或劳倦内伤,致使脏腑功能失调,内生痰浊瘀血,适逢 肝风上窜之势,或外风引动内风,皆使风夹痰瘀,窜犯经络,留 滞于虚损之脑脉,则成中风。
3.痰热腑实,浊毒内生
各种病因(结缔组织疾病,细菌、病毒及螺旋体等感染)所致 的动脉炎和药源性(可卡因、安非他明等)动脉炎,可使管腔 狭窄或闭塞。
3.其他
原因尚有一些病因不明的脑梗死,部分病例有高水平的抗磷脂 抗体、蛋白C,以及抗凝血酶Ⅲ缺乏伴发的高凝状态。

内科脑血管知识点总结汇总

内科脑血管知识点总结汇总

内科脑血管知识点总结汇总导言:脑血管疾病是一类临床常见、危害大的疾病,包括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这些疾病既来临突然,又危及患者的生命和健康。

精通内科脑血管疾病的知识,对于早期诊断、治疗和预防起到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内科脑血管疾病的常见知识点进行汇总总结,以援助医务人员深度了解和提高对脑血管疾病的认知水平。

一、脑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和病因1. 流行病学特点:脑血管疾病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导致死亡和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且呈不息增长趋势。

2. 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饮食习惯等。

3. 其他诱因:酗酒、缺乏运动、心血管疾病等。

二、脑血管疾病的分类和临床表现1. 脑梗死:依据病情发生的快慢和程度,可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2. 脑出血:包括高血压性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3. 其他类型:包括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等。

4. 临床表现:依据脑区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如头痛、眩晕、恶心、呕吐、偏瘫等。

三、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1. 临床病史:包括患者主诉、病史回顾、家族史等。

2. 体格检查:包括神经系统检查、心脏听诊、血压测量等。

3. 试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生化指标、凝血功能等。

4. 影像学检查:包括脑CT、脑MRI、颈动脉超声等。

5. 鉴别诊断:需要与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如脑肿瘤、脑脓肿等进行鉴别。

四、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原则和方法1. 急性期治疗:包括静脉溶栓、抗凝治疗、抗血小板治疗等。

2. 溶栓治疗禁忌证和安全性思量:包括颅内出血、大面积梗死、手术后出血等。

3. 血液减容和降压治疗:针对脑出血等高血压脑血管疾病的特点进行治疗。

4. 术前评估和手术治疗:对于合适的患者,可思量行手术治疗,如动脉瘤栓塞或手术切除等。

5. 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语言康复、心理支持等。

五、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控制1. 健康生活方式:控制血压、改善饮食、戒烟限酒、定期练习等。

2. 药物预防:如抗血小板药物、降压药物、抗血脂药物等。

神经内科学主治医师专业知识考点:脑血管疾病

神经内科学主治医师专业知识考点:脑血管疾病

神经内科学主治医师专业知识考点:脑血管疾病神经内科学主治医师专业知识考点:脑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是指各种病因使脑血管发生病变引起脑部疾患的总称。

店铺为大家搜索整理了神经内科学主治医师专业知识考点:脑血管疾病,希望对大家有用。

脑血管疾病(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第一节概述一、定义脑血管疾病(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是指各种病因使脑血管发生病变引起脑部疾患的总称。

最常见的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伴发动脉病变,还有一些少见病因如心脏病、血液病、脑动脉瘤、动静脉畸形、肿瘤等。

脑血管疾病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疾病两种。

二、特点脑血管疾病是神经内科常见疾病,其特点为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

与心脏病、肿瘤一起构成多数国家的三大致死疾病。

脑代谢非常活跃,其重量在成人约为1400克,占体重的2-3%,而其耗氧量却占全身耗氧量的20%。

脑组织几乎没有能量储备,缺氧5分钟,脑组织便可有不可逆损害。

因此争取时间就是挽救脑功能。

三、脑部血液供应脑血流由两个动脉系统供应,即椎基动脉系统和颈内动脉系统。

颈内动脉由颈总动脉发出,供应眼部及大脑半球前3/5部分,即额叶、颞叶、顶叶、基底节等的血液。

其入颅后依次发出:眼动脉,供应眼部血供。

后交通动脉,与大脑后动脉吻合,是颈内动脉系和椎基底动脉系的吻合支。

大脑前动脉,供应顶枕沟以前的半球内侧面和额叶底面的.一部分以及额顶两叶上外侧面的上部,尾状核、豆状核前部核内囊前肢。

大脑中动脉,供应大脑半球上外侧面大部分和岛叶,尾状核、豆状核、内囊膝部和后肢的前上部。

椎动脉起自锁骨下动脉,穿第6-1颈椎间孔入颅,在脑桥与延髓交界处两侧椎动脉合并为基底动脉。

主要供应大脑半球后2/5的部分,即枕、颞叶的基底面,枕叶的内侧面和丘脑等。

该两动脉系统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在脑底形成动脉环(Willis环),以调节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系统及两侧大脑半球之间的血液供应。

脑血管疾病的知识PPT课件

脑血管疾病的知识PPT课件

护理措施
5、用药护理:使用脱水剂如甘露醇要 在 30min 滴完;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和副 作用。 6 、饮食护理:发病 3 天后,如神志仍 不清楚,不能进食者,应鼻饲流质,以保 证营养供给。避免刺激性食物,以免诱发 消化道出血。 7、做好心理护理。
蛛网膜下腔出血
定义 是指颅内血管破裂后,血液流人蛛网膜 下腔。
诊断要点
年轻病人 人突然出现偏瘫 一过性意识障碍 伴有抽搐发作或有其他部位栓塞为脑出血。
病因
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 颅内动脉瘤 脑内动静脉畸形 其他: 脑动脉炎、脑瘤
临床表现
无预感,少数有头昏、头痛、肢体麻木 和口齿不清等前驱症状。 多在白大情绪激动、过分兴奋、劳累、 用力排便或脑力紧张活动时发病。 起病突然,往往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内病 情发展到高峰。
治疗要点
4.改善微循环 低分子右旋糖酐 5.抗凝治疗 出血性梗死或有高血压者均禁用 6.血管扩张剂 酌情使用。
治疗要点
7.高压氧治疗 8.抗血小板聚集剂治疗 9.脑代谢活化剂、中药。 10.手术治疗
恢复期治疗 进行患肢运动和语言功能的训练和康复 治疗。
常用护理诊断
躯体移动障碍 生活自理缺陷
护理措施
诊断要点
对于50年以上有高血压史的病人,在情 绪激动及体力活动时突然发病,迅速出现不 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及颅内压增高症状,伴偏 瘫、失语等体征。 必要时可结合CT检查以明确诊断。
治疗要点
急性期治疗的主要原则 防止再出血 控制脑水肿 减低颅内压 维持生命机能和防治并发症。
护理诊断
意识障碍 潜在并发症 潜在并发症
护理措施
1、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避免 各种刺激和搬动病人。 2、保证病人呼吸道通畅,昏迷者为防呕吐物误 吸造成窒息,头应偏向一侧。有气道梗阻者 ,配合医生作气管切开。

脑血管疾病知识PPT课件

脑血管疾病知识PPT课件
47
腔隙综合征
纯运动性轻偏瘫(PMH):表现为对侧面部及上下肢大体相同程度轻偏瘫, 无感觉障碍、视觉障碍和皮质功能障碍如失语等
纯感觉性卒中(PSS):较常见。特点是偏身感觉缺失,可伴感觉异常。病 变主要位于对侧丘脑腹外侧核
共济失调性轻偏瘫:病变对侧轻偏瘫伴小脑性共济失调,偏瘫下肢重于上肢, 可伴椎体束征。病变位于脑桥基底部、内囊或皮质下白质
32
治疗要点
急性期治疗 溶栓、调压、防水肿 抗凝、扩管、高压氧 脑保护、中医治疗
康复期治疗
33
治疗要点
一、防止血栓进展及溶栓治疗 1、溶栓 rt-PA 尿激酶 链激酶 6小时内 2、调整血压 3、防止脑水肿
甘露醇、利尿剂、激素、白蛋白、甘油盐水 4、抗凝 肝素 5、扩血管 (发病2-4周) 6、高压氧 7、脑保护 8、中药治疗
4、缓慢进展型: 症状在2周以后仍逐渐发展,多见于颈内动脉颅外段血栓形成。
29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脑脊液 CT和MRI 脑CT扫描:
在24~48小时后可见低密度梗死灶; MRI:
可在数小时内检出脑梗死病灶。
30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31
诊断要点
年龄、病史 发病情况:在安静休息的情况下起病 症状、体征 CT、脑血管造影等
到高峰,为脑血管疾病中起病最快的一种 栓子来源:心源性、非心源性、来源不明
39
40
病理与病理生理
多见于颈内动脉系统,尤其是左侧大脑中动脉,病理 上与脑血栓形成基本相同。
病理生理 栓子突然堵塞动脉,侧支循环不能迅速建立,供血区 急性缺血,同时常伴有血管痉挛,故起病时脑缺血范 围较广,症状较严重,当痉挛缓解,栓子碎裂、溶解, 侧支循环建立时,症状可有所缓解。

内科学课件:脑血管病

内科学课件:脑血管病
突发昏迷:中毒(药物、CO),代谢性昏迷 蛛血:详见下章。
治疗
急性期治疗 保持安静,防止再出血(就近原则) 脱水降颅压:甘露醇、甘油、速尿、Dx等 控制血压:先降颅压,再降血压 止血:对出血倾向者适用 FAST(-) 防止并发症:应激性溃疡等
甘露醇
常用剂量按每次1~2g/kg计算,在15~30分钟内注 完,每日4次。药物进人体内后,除很少一部分在肝脏转变 为糖原外,绝大部分保持不变,使血浆渗透压在短时间内 明显升高,造成血与脑组织间的渗透压差,使组织水分转 入血内,当甘露醇经肾排出时,可带出大量水分。一般用 药后20~30分钟颅压即开始下降至最低水平,可维持4~6 小时。有轻度“反跳作用”。
血管痉挛
血管痉挛可能临床表现不明显 意识水平的改变 局灶体征的加重和变化
脑积水
辅助检查
CT 脑脊液(☆蛛血与损伤的鉴别) MRA,DSA:病因检查
蛛血的辅助检查
临床怀疑蛛血时首选头颅CT平扫
CT可以发现蛛网膜下腔的出血,脑梗死和脑积水 发病后即可显示,24-48小时后敏感性下降
脑血管病
脑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卒中的危害
调查结果表明,脑血 管病、恶性肿瘤是我 国前两位死亡原因, 分别占死亡总数的 22.45%和22.32%
脑出血
Intracerebral heamorrhage ICH
界定
非外伤性的脑实质内的出血
病因和发病机制
高血压和动脉硬化并存是最常见的原因 其他:先天脑血管畸形;血液病;抗凝药物;
头颅CT的Fisher分级
Ⅰ级 未见出血 Ⅱ级 弥漫出血,未形成血块 Ⅲ级 较厚积血,垂直面上>1mm,水平面上>5mm*3mm Ⅳ级 脑内血肿或脑室内积血

内科学——脑血管疾病

内科学——脑血管疾病
总15’
2.脑血管疾病的概论;
Definition
脑血管疾病( Cerebrovascular Disease)是指脑血管病变引起的脑功能障碍。
1).常见病因
2).脑血管病病理生理
3).脑血管疾病分类(1995年)
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一)颈动脉系统(二)椎-基底动脉系统二、脑卒中(一)蛛网膜下腔出血
1).形态学检查:
脑梗死发病24~48h后,脑CT扫描可见相应部位的低密度灶,边界欠清晰可有一定的占位效应。
脑MRI检查能较早期发现脑梗死,表现为加权图像上T1在病灶区呈低信号T2呈高信号,MRI能发现较小的梗死病灶。
2).血液检查
血糖、血脂、凝血功能、血流变等
3).脑血管检查
超声,DSA
5’
3.6脑梗死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
(3)缓慢进展型脑梗死:起病2周内症状仍在进展。
(4)稳定型脑梗死:发病后病情无明显变化者,倾向于稳定型脑卒中,一般认为颈内动脉系统缺血发作24h以上,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发作72h以上者,病情稳定,可考虑稳定型脑卒中。此类型脑卒中,脑CT扫描所见与临床表现相符的梗死灶机会多,提示脑组织已经有了不可逆的病损。
患病率为719/10万~745.6/10万,
死亡率为116/10万~141.8/10万。
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男∶女约为1.3∶1~1.7∶1。
5’
3.3病因:Etiology
?病因复杂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壁病变
血液成分改变
血流动力学改变。
10’
3.4病理pathology
缺血半暗带学说
5’
3.5临床表现:
脑出血与脑梗死的鉴别
5’
3.7治疗:

内科学_各论_疾病:脑梗死_课件模板

内科学_各论_疾病:脑梗死_课件模板

内科学疾病部分:脑梗死>>>
症状及病史:
不清,要考虑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 1.主要临床症状 脑梗死的临床症状
复杂,它与脑损害的部位、脑缺血性血管 大小、缺血的严重程度、发病前有无其他 疾病,以及有无合并其他重要脏器疾病等 有关,轻者可以完全没有症状,即无症状 性脑梗死;也可以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肢体 瘫痪或眩晕,即短暂性脑缺
内科学疾病部分:脑梗死>>>
症状及病史:
为严重的一种。主干闭塞的临床表现是引 起病灶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偏盲, 优势半球侧动脉主干闭塞可有失语、失写、 失读。如梗死面积大时,病情严重者可引 起颅内压增高、昏迷、脑疝,甚至死亡。
②大脑中动脉深支或豆纹动脉闭塞: 可引起病灶对侧偏瘫,一般无感觉障碍或 同向偏盲,优势半球受损,
内科学疾病部分:脑梗死>>>
病因:
80mmHg)时,或心动过速、心功能不全时 可引起脑灌注压下降,随灌注压下降,脑 小动脉扩张,血流速度更缓慢。若同时伴 有动脉粥样硬化,更易导致血栓形成。
高血压是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高血压时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比较复杂,不 但决定于高血压的发生原因和机制,还决 定于高血压的发展速度、
内科学疾病部分:脑梗死>>>
病因:
一、二级预防时应注意适当控制每天总热 能的摄入。
②饮食钙摄入量:有文献报道,饮食 中钙摄入量与人体血压水平呈负相关,提 示摄钙量不足可能是高血压潜在的危险因 素之一。而高血压又是脑血管病的危险因 素已肯定,因此饮食钙摄入量不足不但是 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而且可能与脑血管病 的发病有关,故中
内科学疾病部分:脑梗死>>>
症状及病史:

内科脑血管疾病PPT课件【新版】

内科脑血管疾病PPT课件【新版】

脑血管疾病Cerebrovascular Disease一、概述二、TIA 三、脑梗死四、脑出血五、珠网膜下腔出血概述—概念♦脑血管病(CVD)是指由于各种脑血管病变所引起的脑功能障碍的总称,包括管腔闭塞、血管破裂、血管壁的任何损害等。

♦脑卒中(stroke)指急性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所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综合征。

概述—流彳丁病学CVD是3大多发病之一发病率:(120-219)/1077 患病率:(500-740) /10万死亡率:(110-140)/10万/年脑血管病是中国第一位死亡原因概述一分类急性出血性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1缺血性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脑动脉硬化症血管性痴呆等I t-\I、颈内动脉系统(刖循环):起自颈总动脉,供应眼部和大脑半球前3/5部分(额叶、颖叶、顶叶和基底节)3概述—脑部的血M攵供应£概述—脑部的血M 攵供应天一脑后动脉lis Wil 环小脑上动脉内听动脉厂小脑后下动脉脑桥支小脑前下动脉£(蓝色区域是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好发部位)[概述一脑血液循环调节大脑前动脉脊髓前动脉图8-1 脑部各动脉分支示意图颈内动脉和椎-基底 动脉系统有丰富的 吻合支形成侧支循 环,具有脑血流供 应的代偿和调节作 用,最重要的是脑 底动脉(W 订1 is 环)。

前交通动脉后交通动脉大脑后动脉小脑前下动脉小脑后下动脉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基底动脉椎动脉£【概述一脑血液循环调节血液循环丰富,无能量储备自动调节分布不均不同部位对缺血、缺氧损害的敏感性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概述一病因概述—危险因素可干预的危险因素:高血压;最重要的和独立的脑卒中危险因素心脏病糖尿病颈动脉狭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咼脂血症其他危险因素.肥胖、吸烟和酗酒、口服避孕药等。

如咼龄、性别、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 种族、遗传因素等。

内科脑血管知识点总结大全

内科脑血管知识点总结大全

内科脑血管知识点总结大全第一章:脑血管疾病的分类和流行病学1. 脑血管疾病的分类: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动脉瘤等。

2. 流行病学数据:脑血管疾病是造成疾病肩负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脑梗死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占据主导地位。

第二章:脑血管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1. 动脉粥样硬化:是最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的病因之一,引起脑动脉内膜增厚、纤维化和斑块形成。

2. 血栓形成:血小板聚集、血浆凝固因子增加等导致血栓形成,堵塞脑血管。

3. 动脉痉挛:动脉痉挛导致脑血管狭窄或闭塞,引起脑缺血。

4. 脑血管壁结构异常:如动脉瘤、血管畸形等,易导致血管破裂出血。

第三章: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1. 脑梗死的临床表现:突发性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颅内压增高等。

2. 脑出血的临床表现:剧烈头痛、意识障碍、偏瘫等。

3.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表现:剧烈头痛、意识障碍、颅内压增高等。

4. 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表现:视神经损害、颅内压增高等。

5. 常用的诊断方法:神经影像学检查(MRI、CT等)、脑脊液检查、脑电图等。

第四章: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和预防1. 药物治疗: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降脂药物等。

2. 溶栓治疗:通过溶解血栓恢复脑血流,常用的溶栓药物有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tPA)等。

3. 血管内治疗:介入手术治疗,如血管成形术、血管内支架等。

4. 手术治疗:开颅手术、动脉瘤夹闭术等。

5. 预防措施: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危险因素,改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等。

第五章:脑血管疾病的护理和康复1. 护理措施:保持患者安静、卧床休息,定期观察血压、呼吸和意识状态等。

2. 合理用药:按医嘱赐予药物治疗,注意药物副作用和禁忌症。

3. 康复训练:通过物理治疗、康复训练等援助患者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第六章:脑血管疾病的并发症和预后1. 并发症:脑水肿、颅内感染、脑积水等。

2. 预后评估:依据患者的临床状况、治疗效果和康复状况综合评估预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教案
课程名称
授课方式
任课单位
任课教师
授课年级
授课时间
章 节
脑血管疾病
目的要求
1.掌握内容:脑血管疾病的概念和分类;
掌握脑梗死的概念、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和方法;
教学内容
1.脑及脑血管解剖;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动脉系统障碍;
2.脑血管疾病的概念和分类;
3.脑梗死的概念、病因、病理生理;
⑤加强护理和防治并发症,消除致病因素,预防脑梗死再发
⑥积极进行早期规范的康复治疗,以降低致残率
1)急性期溶栓治疗
2)脑水肿的治疗
甘露醇
3)抗凝治疗
4)其他治疗措施
(1)急性期血压的调控
(2)血管扩张药的使用
(3)神经保护剂
钙通道阻康复治疗
6)脑梗死和颈内动脉狭窄的介入疗法
7)脑血管病的卒中单元治疗模式
10’
3.8预后和预防
加强对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防治。
积极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头颈部血管支架治疗
5’
4. 其他概念:
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 infarction):
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 infarction)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
临床表现:
1).脑梗死发病后多数患者意识清醒,少数可有程度不同的意识障碍,一般生命体征无明显改变。
2). 神经定位体征
颈内动脉系统
椎动脉系统障碍
3). 病变影响大脑皮质,可癫痫发作
临床表现类型
(1)完全型脑梗死:指脑缺血6h内病情即达到高峰,常为完全性偏瘫,一般病情较重。
(2)进展型脑梗死:指缺血发作6h后,病情仍在进行性加重此类患者占40%以上。造成进展原因很多,如血栓的扩展其他血管或侧支血管阻塞脑水肿高血糖、高温、感染、心肺功能不全、电解质紊乱,多数是由于前两种原因引起。
(5)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损(RIND):是指缺血性局灶性神经动能障碍在24~72h才恢复,最迟在4周之内完全恢复者,不留后遗症,脑CT扫描没有相应部位的梗死病灶。
并发症:
1.肺部感染
2.上消化道出血是脑血管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即应激性溃疡。
3.褥疮
4.脑血管病后抑郁症和焦虑反应
20’
3.5实验室检查:
二、脑卒中
(一)蛛网膜下腔出血
(二)脑出血
(三)脑梗死
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四、脑血管性痴呆
五、高血压脑病
六、颅内动脉瘤七、颅内血管畸形
八、脑动脉炎
九、其他动脉疾病
十、颅内静脉病、静脉窦及脑部静脉血栓形成
总10’
3.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别 名:脑梗塞
总70’
3.1概念:
脑卒中(Stroke)是指急性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所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综合征。指与受累脑血管的血供区域相一致的局灶性症状和体征,但是当出现弥漫性的脑血管功能障碍,如心搏猝停引起的全脑缺血,则不属于脑卒中范畴。
目前统计见97%的TIA患者在3h内症状缓解.
脑出血cerebral hemorrhage
脑出血(cerebral hemorrhage)又称脑溢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自发性出血,病因多样绝大多数是高血压小动脉硬化的血管破裂引起,故有人也称高血压性脑出血。
总5’
A. 课后问题:
1.TIA?
2.急性脑梗死的溶栓适应症?
4). 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动脉系统障碍
总15’
2.脑血管疾病的概论;
Definition
脑血管疾病( Cerebrovascular Disease)是指脑血管病变引起的脑功能障碍。
1). 常见病因
2).脑血管病病理生理
3). 脑血管疾病分类(1995年)
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一)颈动脉系统
(二)椎-基底动脉系统
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是缺血性卒中(ischemic stroke)的总称,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约占全部脑卒中的70%,是脑血液供应障碍引起脑部病变。
5’
3.2流行病学Epidemiology:
我国1986~1990年大规模人群调查显示:
脑卒中发病率为109.7/10万~217/10万,
一般特性:
脑梗死好发者为50~60岁以上的人群,
常有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风心病、冠心病或糖尿病以及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的患者。
约25%的患者病前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
起病前多有前驱症状,表现为头痛、头晕、眩晕、短暂性肢体麻木、无力。
起病一般较缓慢患者多在安静和睡眠中起病。
多数患者症状经几小时甚至1~3天病情达到高峰。
(3)缓慢进展型脑梗死:起病2周内症状仍在进展。
(4)稳定型脑梗死:发病后病情无明显变化者,倾向于稳定型脑卒中,一般认为颈内动脉系统缺血发作24h以上,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发作72h以上者,病情稳定,可考虑稳定型脑卒中。此类型脑卒中,脑CT扫描所见与临床表现相符的梗死灶机会多,提示脑组织已经有了不可逆的病损。
3.脑出血与脑梗死的鉴别?
4.脑血管疾病的预防?
B. 课后英文阅读:
1).形态学检查:
脑梗死发病24~48h后,脑CT扫描可见相应部位的低密度灶,边界欠清晰可有一定的占位效应。
脑MRI检查能较早期发现脑梗死,表现为加权图像上T1在病灶区呈低信号T2呈高信号,MRI能发现较小的梗死病灶。
2).血液检查
血糖、血脂、凝血功能、血流变等
3).脑血管检查
超声,DSA
5’
3.6脑梗死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
4.脑梗死的临床表现;
5.脑梗死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6.脑梗死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7.TIA、脑出血、腔隙性脑梗死的概念。
重点与难点
1.难点:脑血管解剖,脑梗死的临床表现;
2.重点:脑梗死的临床表现和诊断和鉴别诊断;
具体安排与时间分配
见后。
使用教材及参考书
Davidson’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Medicine (Eighteenth Edition)
患病率为719/10万~745.6/10万,
死亡率为116/10万~141.8/10万。
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男∶女约为1.3∶1~1.7∶1。
5’
3.3病因:Etiology
病因复杂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壁病变
血液成分改变
血流动力学改变。
10’
3.4 病理pathology
缺血半暗带学说
5’
3.5临床表现:
神经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四版)
教 具
投影片,照片,VCD
教学后记
A.课后问题:
1.TIA?
2.急性脑梗死的溶栓适应症?
3.脑出血与脑梗死的鉴别?
4.脑血管疾病的预防?
B.课后英文阅读:
具体安排
(第1,2学时)
时间分配
100’(Total)
1.脑及脑血管解剖
1).脑
2).神经径路
3). 脑血管系统
是持续性高血压、小动脉硬化引起的一种特殊类型的脑血管病。
是以病理诊断而命名的,系新鲜或陈旧性脑深部小梗死的总称,
腔隙直径多为2~15mm,一般认为15~20mm是腔隙的最大限度。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
是指脑动脉一过性供血不足,引起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一般症状持续时间为数分钟到数小时,可反复发作,24小时完全恢复.
脑出血与脑梗死的鉴别
5’
3.7治疗:
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原则是:
①综合治疗及个体化治疗:在疾病发展的不同时间,针对不同病情、病因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措施
②积极改善和恢复缺血区的血液供应,促进脑微循环,阻断和终止脑梗死的病理进程。
③预防和治疗缺血性脑水肿
④急性期应早用脑细胞保护治疗,可采取综合性措施保护缺血周边半暗带的脑组织,避免病情加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