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中常见的判断句式.ppt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常见的文言文句式辨析

高中语文常见的文言文句式辨析

高中语文常见的文言文句式辨析特殊句式1.判断句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现代汉语一般是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判断动词“是”来表判断。

但在古汉语里,一般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

常见的判断句式有以下几种:(1)由“者”和“也”构成的判断句。

由此变形组合的句式主要有:“……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几种。

这些句式,也是古汉语中表示判断的典型格式。

如: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③“陈胜者,阳城人也。

”(2)采用副词“乃”“即”“则”“皆”“是”“诚”“为”等表示判断。

如:①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②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③梁父即楚将项燕。

④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⑤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⑥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⑦汝是大家子。

(3)采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

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4)表因果关系的判断句如:①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②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5)无标识的判断句如:①刘备,天下枭雄。

②刘豫州王室之胄。

2.省略句句子中省略某一词语或某种成分的现象,是古今共有的。

不过,文言里这种现象更突出,而且有些在现代汉语中一般不能省略的句子成分,古文中也经常被省略。

最常见的省略句有以下几种:(1)省略主语①承前省。

如:廉颇为赵将,(廉颇)伐齐,(廉颇)大破之。

②承后省。

如:“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③自述省。

如:“(予)爱是溪,(予)得其尤绝者家焉。

”④对话省。

如:“(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2)省略谓语如:“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为乐)”(3)省略宾语如:“可烧而走(之)也。

”(4)省略介词宾语如:“私见张良,具告(之)以事。

”(5)省略介词“于”如:“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焉。

文言文特殊句式ppt课件

文言文特殊句式ppt课件
五、无标志的判断句
刘备天下枭雄。 《赤壁之战》 刘备是天下枭雄。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吕氏春秋 察今》 他的剑从船上落入水中,赶紧在船上刻下记号,说:“这是我的剑落入水中的地方。”
判断句
总结:
一、用“者”、“也”来判断 二、用动词“为”、“是”表判断 三、用 “乃”、“则”、“即”、“皆”、“诚”、“本” 等表示判断 四、否定判断——“非”、“莫”、“无” 五、直接判断
5、擢(提升官职)超擢(破格提拔)
奏对称旨,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梁启超《谭嗣同》)
6、谪(贬官,降职并外放)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范仲淹《岳阳楼记》)
7、贬(降职并外放,与“谪”相近)
贬连州刺史.(《旧唐书 刘禹锡传》)
8、黜(罢免官职)
台臣惭,追受其牒,为复守官而黜臧使者.(高启《书博鸡者事》)
1、举(举荐) 辟(招用)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范晔《后汉书 张衡传》)
2、征(征召.特指君招臣)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范晔《后汉书 张衡传》)
3、拜(授予官职)
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4、除(任命,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被动句
四、用介词“被”引出主动者,构成“被+动词”的形式,这种形式 和现代汉语的被动句一样,但在文言文中较少见。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当年的舞榭歌台还在,英雄人物却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不复存在。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五人墓碑记》 我还记得周公被逮捕,是在丁卯年农历三月十五。
省略句

《文言文特殊句式》课件解析

《文言文特殊句式》课件解析

吾实为之,其又何尤(怨)? 《祭十二郎文》在? 《柳毅传》李朝威
类 型


1, 在否定句中,代 古之人不余欺也。 词作宾语,宾语前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置。‚不‛、 宾 ‚未‛、‚毋‛、 忌不自信。 ‚莫‛等否定词
语 前 大王来何操? 置 2, 在疑问句中,疑 彼且奚适也? 问代词作宾语,宾 句 语前置。‚谁‛、
文言文 特殊句式
文言文特殊句式
判断句 倒装句 被动句 省略句
文言特殊句式


• •

判断句 被动句
主谓倒置 宾语句前置句
倒装句 定语后置句
介词结构后置句(状语后置)
省略句
本考点的考向预测: 文言特殊句式的考查或单独 设置一个选择题,或结合文言文 翻译题来考查(主要)。
高考题展示
1、判断句。
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 1、( B )
A B C D 行将为人所并 视为止,行为迟 羸兵为人马所蹈藉 激于义而死焉
2、 ( D
A B C D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激昂大义 使不辱于诸侯 败秦师于崤
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 3、(
A B C D
A)
4、( A )
A B C D 同舍生皆被绮绣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盖当蓼州周公之被逮 受制于人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陈情表》李密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奚以知其然也? 《逍遥游》〈庄子
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
7,( C ) A 何以知之? B 未之有也。 C 安得广厦千万间 D 弗之怠
8, ( A ) A 其间旦暮闻何物? B 君何以知燕王? C 莫之止也 D 未之多见也

高考文言文复习:断句技巧课件

高考文言文复习:断句技巧课件

断句不同 意思迥异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韩愈《师说》)
句读(dòu):断句。
断句一般方法
第一步:通读全文,弄懂大意。(断句前先要读几遍原文,力求对原 文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 (语感断句法) 第二步: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
再回到选项,通过对比、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的联系,进行排除。)
兼语句:兼语短语(前一个动作的宾语兼做后一个动作的主语)处于句子核心位置 如:我陪他上街。 大家选他当代表。
连动句:多项谓词性词语连用组成连谓短语,做谓语。 如:他俩站着不动。
他看书看累了。
【边练边悟】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C )
秦数败赵兵,廉颇坚壁不出。赵王以颇失亡多而更怯不战,怒,数让之。应侯又使人 行千金于赵为反间,曰:“秦之所畏,独畏马服君之子赵括为将耳!廉颇易与,且降矣!” 赵王遂以赵括代颇将。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 知合变也。”王不听。初赵括自少时学兵法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 谓善。括母问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则已;若必将之,破 赵军者必括也。”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括不可使。

首,其前一般断开
凡、且、窃、请、敬

(2)句首时间词——常居句 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
首,其前一般断开
俄而
应 注 意
(3)句末语气词——其后一 般断开
陈述句末尾——也、矣、焉、耳 疑问句末尾——耶、与(欤)、邪(耶)、乎 感叹句末尾——哉、夫
以 下 六
(4)疑问语气词——其后一 般构成疑问句,其前一般 断开

高考复习文言文断句 课件 (共32张PPT)(完美版)

高考复习文言文断句 课件 (共32张PPT)(完美版)

昔人有痒∕令其子索之∕三索而三弗中∕ 令其妻索之∕五索而五弗中也∕其人怒曰∕妻 子内我者∕而胡难我∕乃自引手∕一搔而痒绝 ∕何则∕痒者∕人之所自知也∕自知而搔∕宁 弗中乎
从前有人身上痒,让他的儿子寻找痒处,抓 三次而三次都抓不中。他又让他的妻子寻找痒处, 抓五次而五次也抓不中。那个人生气地说:“妻 子和儿子是最了解我的人,为什么难于搔到我的 痒处?”(那个人)就自己伸手(搔痒),一搔, 痒就停止了。为什么呢?痒这种感觉,是只有自 己才能感觉到的。自己知道再去挠,难道会挠不 中吗 ?
高考真题 (10年湖南卷)
B
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
是 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
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
A、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
/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
宽恕、赦免别人的过失,惩处故意犯法的行 为/B、,以宥生都过道无不杀大人分//刑大虽故死小无不小,怨/杀这帝者者是/之王帝政者也王之/事处以也佚理道政使人事/的虽劳原不则怨 。 用使百姓安乐之道来役使百姓,百姓即使劳 苦/C、却以宥生也过道无不杀大人生刑//怨虽故死言无不小;怨//用帝杀者使者之/百政王也姓者/之生以事佚存也道之使人道/来虽劳杀不掉怨 犯法的百姓,百姓即使死去也没有怨恨杀掉 他/D、的以宥生人过道无,杀大/这/人刑是虽故死帝无不小王怨//做帝杀者事者之/的政王也原者/之则以事佚。也道使/人虽劳不怨
文言文断句的几种技巧
探究一:下面语段断句有什么特点
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 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 影动/珊珊可爱/然余居于此/多可 喜/亦多可悲
窍门1:名词或代词断句
阅读中,要随时标出文段中的重要的 名词、代词 如人名、地名、官名、物名、朝代名等

2024届高考语文文言文断句技巧 课件(41张PPT)

2024届高考语文文言文断句技巧 课件(41张PPT)

03 常见断句难点分析
难点一:虚词断句
虚词断句的重要性
虚词在文言文中起着关键的 作用,如“而”、“则”等 ,它们的出现往往标志着句 子的转折、并列或因果等关 系,因此对虚词的正确理解 和断句具有重要意义。
常见虚词的用法和断 句技巧
常见的虚词如“而”、“则 ”、“虽”等,它们在不同 的语境中有着不同的用法和 含义,掌握这些用法和断句 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 地理解文言文的含义。
断句,即在阅读文言文时,根据句子的意义和语
断句的重要性
2
法结构,将长句或复杂句划分成短句或简单句的
正确的断句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含义
过程。这是理解文言文的关键步骤。
,提高阅读效率,同时也能避免因误解句子结构
而产生的错误理解。
3
断句的技巧
断句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如识别主谓宾、理解
词义、分析句子结构等,只有掌握了这些技巧,
识别虚词用法
1 虚词用法的识别
在文言文中,虚词的使用往往能揭示出句子的语法结构和语义关系,因此,掌握虚词的用 法是断句的关键。
高分断句策略分享
理解文言文断句原则
掌握文言文断句的基本原则 ,如上下文关系、语法结构 等,有助于我们准确理解和 解读文言文的含义。
掌握高频词汇断句技 巧
熟悉并掌握文言文中的高频 词汇和短语,可以帮助我们 在阅读过程中快速准确地进 行断句,提高阅读效率。
运用修辞手法辅助断 句
了解并掌握文言文中的各种 修辞手法,如对仗、排比、 设问等,可以帮助我们在断 句时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 和文本的深层含义。
虚词断句的实践与应 用
通过大量的文言文阅读和实 践,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虚 词的用法和断句技巧,从而 提高我们的文言文阅读理解 能力,为高考文言文的学习 和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中文言文断句优质课ppt课件

初中文言文断句优质课ppt课件
(点3)拨佚::各同分“句结逸构”上。形成总分关系。 有(益4)的晏快乐乐有:三沉种溺,有于害的宴快饮乐取有三乐种。.以有节度的快乐为快乐,
以赞美别人的优点为快乐,以多交贤良的朋友为快乐,这是有益的. 以骄奢放纵取乐为快乐,以尽情游荡为快乐,以贪图安逸为快乐, 就有害了
10
方法四:辨句式
文言文的固定结构句式可以帮助我们断句。 ①“……者,……也”是典型的判断句式(有些 省略“者” 或“也”的判断句,或表示判断关系
苟、虽然、纵使、向使、无论、若夫、至于、
已而、且夫、于是、至若、是故、然则等。一
般可在这些关联词前点断。
6
方法二:察对话
文言文在人物对话时,遇到“曰、 云、言”等字,应在其后断句。
要注意,“曰”在古文中还作“叫 作”“称为”讲,切莫把这种用法的 “曰”当作言语开始的标志。如:
(1)故自号曰醉翁也。 (2)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16
6、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 (1)彗星复见西方十六日夏太后死 (2)王荆公介甫退处金陵
(1)彗星复见西方十六日/夏太后死 点拨:古代术数占卜方面的常识,另外, “见”为通假字“现” (2)王荆公介甫/退处金陵
点拨:“介甫”是王安石的字,与“王 荆公”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开。
17
方法七:知语法
父读 (笑)
“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
母读:(哭)
“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
1
——如何把握文言文断句
2
韩愈在《师说》中说:“彼童子之师, 授之书习其句读者”。习其句读就是教学 生如何断句,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一 篇文章甚至一本书,都是汉字记录下来的。 所以前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在一句话的 末了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 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 (dòu)。给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 “句读”。

文言文断句方法ppt

文言文断句方法ppt
33
用“/”给下列文段断句。(4分) 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 / / /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 / / / 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 / / 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用“/”给文中画波浪 线的部分断句。(3分)
/ 而涉猎书史姑随世俗作所谓时文者 / / 皆穿蠹经传移此俪彼以为浮薄惟恐 / / / 不悦于时人非有卓然自立之言如古 人者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 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 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 之∕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外连 横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这一段文字之中,“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是对偶;“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是排 比;“内”“外”是对照。根据这样的语言特点, 确定句读也就容易多了。
18
子 有 不 夫 须 不
曰 /十 室 忠 信 如 如 丘 之 以 孔 子 好 学 /今 勉 乎
之 丘 好 之 人
邑 /必 者 焉/ 学 也/ 圣 /犹 不 可
19
四、借助固定的词组和句子结构断句
记住文言文习惯上较为固定的词组, 不要把它们拆散,可以减少断句失误。 如“有所”“无所”“有以”“无 以”“以为”“何所”“孰若”“至 于”“足以”“得无”“无乃”“何 以”“于是”“然则”等。
22
五:借助修辞断句
排比、对偶、对称是文言文常 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 较多,这可供我们断句时参考。 1、 “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 形式,句子前后相承,按顶真句式 来考虑句读,又为我们断句提供了 方便。
23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 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左右皆呼万岁。 汝 心 之 固 /固 不 可 彻 /曾 不 若 孀 妻 弱 子 /虽 我 之 死 /有 子 存 焉 /子 又 生 孙 /孙 又 生 子/ 子 又 有 子 /子 又 有 孙 /子 子 孙 孙 无 穷 匮 也。

古汉语常用句式和用法

古汉语常用句式和用法

古汉语常用句式和用法文言句式和用法(一)判断句(明确表示“是”或“非”的句子)1.“者也”表判断(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2)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3)刘备,天下枭雄。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5)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2. 副词“乃”“亦”“即”“皆”“本”“必”等表判断(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2)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3)梁父即楚将项燕(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5)环村居者皆猎户3. 动词“为”“是”表判断(1)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4. 否定副词“非”表否定判断(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2)予非文人画士(3)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二)被动句(受动者作主语的句子)要素:受动者、动作、被动词、施动者1.“为所”表被动(1)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2)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2.“为”表被动身死国灭,为天下笑3.“于”表被动(1)李氏子蟠……不拘于时(2)而君幸于赵王(3)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4.“见”表被动(1)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2)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5.“见、于”表被动(1)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6.“被”表被动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7. 意念被动(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功臣亡。

倒装(变式)句(和现代汉语语法相对而言)(三)宾语前置句(置宾语于谓语前)1.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1)古之人不余欺也(2)三岁贯女,莫我肯德[古汉语中常见否定词(否定副词)]不、毋、未、莫、弗、非、匪、靡、罔、无、勿[古汉语中常见人称代词]第一人称:吾、我、余、予、朕、自、己第二人称:尔、汝、若、而、乃第三人称:彼、其、之、焉、他、渠、伊注意:①“之”和“其”在某些语境中可以灵活地用作第一、二人称的代词。

文言文常见句式以及断句方法

文言文常见句式以及断句方法

文言句式1、判断句判断句是谓语对主语加以判断的句子。

文言文中,一般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而表示判断的。

常见的形式主要有:(1)……者,……也。

(“者”表示停顿,“也”表示判断)陈胜者,阳城人也。

(《陈涉世家》)(2)……,……也。

(主语后面不用“者”)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今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知”。

“是”意思是“这”,复指前面的主语。

②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

(《扁鹊见蔡桓公》)今译:病在肌肤里,是针炙能够治疗的。

③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桃花源记》)今译:南阳的刘子骥是高尚的名士。

(3)用“乃”“则”“即”“为”“则”等帮助判断。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今译: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色。

②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陈涉世家》)今译:该立为皇帝的是公子扶苏。

(4)文言文中也有用“是”表示判断的,这是较为晚起的。

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西湖游记二则》)2、省略句句子中省略某个词或某个成分的现象,在文言文中较为常见。

主要有:(1)省略主语(病)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病)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病)在骨髓,司命之所属,(医)无奈何也。

(《扁鹊见蔡桓公》)今译:病在肌肤,是针炙能够治疗的;病在肠胃,是火剂汤能够治疗的;病在骨髓里,是掌管生命的神所管辖的,当医生的就没有办法了。

(2)省略谓语或省略动词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改之。

(《<论语>十则》)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曹刿论战》)(3)省略宾语①投(之)以骨。

(《狼》)今译:把骨头扔给(狼)。

②君与(之)俱来。

(《隆中对》)今译:你和他一起来。

(4)省略介词林尽(于)水源。

(《桃花源记》)今译: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没有了。

3、倒装句我们把文言文中句子成分的排列语序跟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子叫倒装句。

主要包括:(1)谓语前置(主语后说)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2)宾语前置大致有三种情况:①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置于动词前;②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③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断句方法+课件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断句方法+课件

文言断句方法
【典题例析】 01. 王因收印自三百石吏而效之子之。子之南面行王事而哙老不听政顾为臣 国事皆决子之。子之三年,燕国大乱,百姓恫怨。10. 文中画波浪线的 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黑色碳素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上 打“√”。子之A南面B行王事C而哙老D不听E政F顾为臣G国事H皆决I子 之
文言断句方法
【重中之重:关注教材,回归教材】 文言文阅读模块考察的知识点基本没变化,出题和课文联系更趋紧密, 备考要注重课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迁移应用。高考文言文考查的每一个 知识点几乎都能在课本中找到影子,因此复习首先要立足于课本,做好 课内知识的积累、梳理与运用。
文言断句方法
【温馨提醒】 【文言断句· 涂字母】 【基础知识】 1.扣名词和代词。名词和代词常用来作主语和宾语。如果作主语,那么 它的前面就可能断句;如果作宾语,那么它的后面也可能断句。可先找 出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国名、朝代名、器物名、动物名等;也 可先找出代词,如吾、予、余、尔、汝(女)、公、卿、君、若(、其、 彼、此、之等。“或”(“有的人”“有人”)也可做主语。
文言断句方法
【答案】CFG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子之西向南称王,处 理国事。而燕王哙因年老不能处理政事,反而做了臣子。国家大事一概 由子之决断。“子之南面行王事”中“行王事”是谓语,句意完整,在 其后断开,也可以根据“而”字短句,“而”表转折,与后面联系紧密 ,应在“而”前断开,即在C处断开。“而哙老不听政”主谓结构,后 面断开,即在F处断开。“国事皆决子之”中“国事”作主语,在其前 断开,即在G处断开。综上,在CFG处断开。
文言断句方法
【答案】CEG (每答对一处1分;答错不扣分;答案超过三处,不给分 。) 【断句】韩非子云夫子善之,引以张本,然后难之,岂有不似哉? 【句意】韩非的书里记载说“孔子认为赵襄子奖赏得好’,引用孔子的 话来为自己的观点张本,然后非难孔子的说法,(韩非书里说的和孔子的 意思)怎么会有不同呢?

初中文言文断句PPT优秀课件1

初中文言文断句PPT优秀课件1

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和格式对文言文句读有着非 常大的帮助。 ①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等特殊句式。 “……者,……也”是典型判断句式 “不亦……乎”“孰与……乎”“其…… 乎”“安……哉”“何……为”等反问句式; “为 …… 所 …… ”“受 …… 于 …… ”“见 …… 于……”等被动句式;

文言文断句
文言断句的基本概念
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 为“句读”。明辨句读,是阅 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
文言断句的基本原则:
1.要通读全文,仔细体会词、短语以及句子之间的联系。

2.要先易后难,把会断的句子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直到把所有的 句子都断开。 3.要重视内容,断完后根据句子的含义、文章的内容再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 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 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 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 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
5.总分关系断句法


依据总分关系可以比较方便地进行断句
例: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 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湖阳公主新寡
/ 帝与共论朝臣 / 微观其

2.虚词断句法。

①文言文中常见放在句首的发语词有:夫、盖、 焉、惟、斯、故等等;

②放在句尾的语气词有: 也、矣、乎、哉、与 (欤)、焉、耶(邪)等等; ③出现在句中的虚词有:于、为、则、而、以等 等;
④有些复音虚词大体上都位于一句话的开头,这 些词前一般要断句。比如:且夫、若夫、乃夫、 已而、至若、于是、虽然、至于、是故、向使、
明确:
婴儿非与戏也
/ 婴儿非有知也 / 待父母而学者也 / 听父母之教 / 今子欺之 / 是教子欺也 / 母欺子 而不信其母 / 非以成教也

文言文断句方法及规律PPT课件

文言文断句方法及规律PPT课件

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
联系全文前后看, 先易后难细分辨。
做中: 词性词义要精研,句法结构帮助判。 紧抓“曰”“云”“言”,对话标志 易发现。 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 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考点分析
2014年高考考察文言断句的:新课标 一卷、新课标二卷、北京卷、广东卷 、湖南卷、浙江卷等。高考考查的断 句远不像古人断句那么难,它所选的 材料篇幅不长,较浅易;考查形式只 是要求用“/”标出停顿的地方即可, 不需要标上具体的标点。但是,它需 要综合运用古汉语字词句及古代文化 、历史等方面的常识。
在文言文中,可借助动词,特别是“ 曰”“云”“言”“谓”等表说话的 动词作为标志进行断句。
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 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 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 /孰与君少长/良曰/长 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 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 /要项伯
动词断句规律
1.主谓结构后停顿,特别是“曰”“云 ”“言”“谓”后停顿。
四:借助句式断句
文言中有一些特殊的句式,如倒
装句,判断句,被动句等。这些句式
可以作为我们断句的切入点。还有一 些固定结构,如① “……者……也” ②“何……之有” ③ “为……所 ……” ④“受……于……” ⑤“无乃 ……欤” ⑥“得无……乎” ⑦“孰与 ……” ⑧ “不亦……乎”等,根据 这些结构也可断句。
A.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 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 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B.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 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 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高考语文《文言文断句》(2)课件

高考语文《文言文断句》(2)课件
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 又甲庐山
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 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 面峰腋寺作为草堂
参考答案:
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 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
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 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
课外巩固练习
(取材于《老子·七十七章》)
提示:抓句末语气词,根据文言骈 句较多,句子对称的特点
牛刀小试
3、(2011年高考·浙江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 的部分断句(3分)
诸司奏议悉心纠驳故帝 委之或时移疾佗宰相奏事帝 必问与文瓘议未若不者曰往 共 筹 之。
提示:找特征( 虚词 、对话)
巩固练习
2005年高考北京卷(5分) (选自《白居易集·草堂记》) 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
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
①句首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今夫、 初、斯、今”等前面可断句,而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 ,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
②句末语气词:“也、矣、与(欤)、哉、乎、耶(邪)、焉、 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
③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 文言文中“故”字常领起推论 句或结论;“然”“然而”领起转折句,根据这些特征可以 断句,此外还有“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无论、 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虽然、是故、而况”等前 面大多可以断句。
高考专题复习——
文言文断句
断句趣谈
◇标点遗嘱
据说从前有个老头子,有一女一婿,发妻死后, 他又续弦,后妻又生了小儿子,老头子于是就立下这 样的遗嘱 ﹕“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 女婿外人不得干预”。

常见文言句式

常见文言句式

常见文言句式一、判断句用名词或名词短语表示判断的句子,叫判断句。

现代汉语一般是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判断动词“是”来表示判断的,如“我是高中生”。

但在古代汉语里,“是”多作代词用,很少用作判断动词。

因此,大多数情况下借助语气词来表示判断。

常见的判断句有以下几种:1、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即“……者……也”式。

这种判断句式,是古汉语中表示判断的典型格式。

例:⑴xx者,xx良将也。

⑵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

⑶臣之所好者,道也。

2、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而谓语后面不用“也”,即“……者,……”式。

这种判断句式中的“者”也不译,只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判断词“是”。

例:⑴xx者,xxxx人,本姓xx。

⑵3、主语后面不用者表示停顿,只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1即“……,……也”式。

这种判断句式中“也”同样也不译,只在主谓语间加“是”。

例:⑴xx,天下所共传宝也。

⑵xx字平子,xxxx人也。

⑶xx,吾仇也。

⑷此天子气也。

⑸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4、有的判断句“者”“也”都不用,即“……,……”式。

翻译时,只须在主谓语之间加“是”。

例:⑴刘备,天下枭雄。

⑵晋鄙嚄唶宿将。

⑶此亡xx耳。

5、用“乃”“为”“即”“则”“皆”“必”等表示判断,也是常见的格式。

例:⑴xx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⑵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⑶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⑷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当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⑸此则xx之大观也。

⑹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26、用“是”作判断动词,文言中也有,但起义较晚并且少见。

例:⑴巨是凡人。

⑵问今是何世。

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7、判断句前加“非”“不”等否定词,构成否定判断句。

例:⑴xx,安知xx。

⑵此非xx之困于xx乎。

二、被动句。

在古代汉语中,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行为的被动者的句子叫被动句。

分为两大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召公谏厉 王弭谤》
?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鱼我所欲也》
?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师说》
? 匪汝之为美,美人之贻。《邶风 · 静女》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离骚》
? 燕王,吾所立。《伶官传序》 ?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 荀卿,赵人。(《史记 · 孟荀列传》) ? 此亡秦之续耳。《鸿门宴》
?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六国 论》
? 皆口腹自役。《归去来兮辞(并序)》 (都是为了 谋生糊口而役使自己)
? 非谢家之宝树。《滕王阁序》 ?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赋》 ?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 朝歌夜弦,为秦宫人。《阿房宫赋》 ?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两小儿辩日》 ?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鸿门宴》
?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
?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六国论》
? 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伶官传序》
? 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苏武传》
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 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 ? 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 【定义】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 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1 、“…… 者,…… 也” 2 、“…… 者,……” 3 、“…… ,…… 也” 4 、“…… ,…… 者也”
5 、无标志判断句
6 、“乃、必、亦、即、诚、皆、则”等副词表示肯 定判断,用副词“非”表否定判断。
7 、用动词“为”表示判断。用“为”联系主语和谓 语,表示判断
8 、用动词“是”表判断。此现象出现较晚,且较少 见。
? 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 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 说。翻译时不必管“者”“也”,在主语和谓语之 间加判断动词“是”。
? (1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史记 · 廉蔺列传》)
? [ 译文:廉颇是赵国的名将。 ]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
**安国平父、安上纯父。《游褒禅山记》
? 在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 现,一般省略“者”,在句末只用“也”收尾, 表示判断。主语的后面,或有停顿(逗号标点), 或无停顿(不加标点)。
?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 秦师》
? 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
? 1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 源记》
? 2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 ? 3 .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滕王阁序》
?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劝学》
?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六国论》 ?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鱼我所欲也》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我的妻子认为我美丽,是偏爱我。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鸿பைடு நூலகம்宴》 *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二人在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 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 情况不常见。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