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中常见的判断句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匪汝之为美,美人之贻。《邶风·静女》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离骚》 燕王,吾所立。《伶官传序》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荀卿,赵人。(《史记·孟荀列传》) 此亡秦之续耳。《鸿门宴》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六国 论》 皆口腹自役。《归去来兮辞(并序)》 (都是为了 谋生糊口而役使自己) 非谢家之宝树。《滕王阁序》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 情况不常见。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 **安国平父、安上纯父。《游褒禅山记》

在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 现,一般省略“者”,在句末只用“也”收尾, 表示判断。主语的后面,或有停顿(逗号标点), 或无停顿(不加标点)。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 秦师》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六国论》 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伶官传序》 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苏武传》






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 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 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召公谏厉 王弭谤》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鱼我所欲也》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师说》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劝学》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六国论》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鱼我所欲也》 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



朝歌夜弦,为秦宫人。《阿房宫赋》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两小儿辩日》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鸿门宴》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 源记》 2.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 3.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滕王阁序》



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 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 说。翻译时不必管“者”“也”,在主语和谓语之 间加判断动词“是”。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史记·廉蔺列传》) [ 译文:廉颇是赵国的名将。]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我的妻子认为我美丽,是偏爱我。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鸿门宴》 *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二人在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Leabharlann Baidu
【定义】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 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1、“……者,……也” 2、“……者,……” 3、“……,……也” 4、“……,……者也” 5、无标志判断句 6、“乃、必、亦、即、诚、皆、则”等副词表示肯 定判断,用副词“非”表否定判断。 7、用动词“为”表示判断。用“为”联系主语和谓 语,表示判断 8、用动词“是”表判断。此现象出现较晚,且较少 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