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二课时 20以内数的加减法及其解决问题
最新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20以内的加法教案
![最新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20以内的加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596264581b6bd97e19ea24.png)
20以内的加法素质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经历7加几或者几加7和6加几或者几加6的计算过程,掌握其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能发现熟悉的情景中的数学信息,并提出和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能力目标:在民主、开放的课堂中,大胆放手,鼓励孩子们去尝试、去发现、去提问、去合作、去探究,引领孩子们亲历7加几或者几加7和6加几或者几加6的计算过程,从中体验到口算的乐趣、合作的快乐以及收获的喜悦。
情感、态度、价值观:精心创设孩子们自主发展的空间,提倡自主、合作与探究,使得孩子们乐于参与数学活动,喜欢学习数学。
教学重难点:经历7加几或者几加7和6加几或者几加6的计算过程,掌握其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环节师生活动学生活动个性教案情境创设1.师:同学们,这节课,兔博士给大家带来了一组口算题,想考一考大家,答对了还有奖励呢,你们想不想迎接他的挑生回答。
生口算解答。
生看,独立思考。
几名学生交流自己发现的数学问题。
战?师:那好,请同学们准备好,我们马上开始。
(计算机映示课件)每答对一道题,教师就点击鼠标,映示一张“小笑脸”。
2.师:同学们可真棒,兔博士带来的这些题,大家全部都答对了,赶快来看一看,我们一共得了几张小笑脸?(计算机映示7张红色的“小笑脸”和5张黄色的“小笑脸”。
)聪明的孩子们,你们发现了什么数学问题吗?自主探究合一、体验7加几或者几加7的计算过程:师:看起来,究竟得了几张“小笑脸”,这是我们共同想要知道的问1.生答。
生答。
2.学生独立思考、表述算法。
(边摆边说或是直接用语言表述)作交流题,那么,应该怎样列式呢?师板书。
师:7+5等于几?大家会算吗?师:那就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吧!师板书结果。
师:通过口算,我们知道了7+5=12,那么,5+7等于多少? 7+6等于多少?6+7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师:那么,同学们能不能按照这样的规律说出几组7加几或者几加7等于多少的算式来?师板书。
师擦掉得数。
新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20以内的减法 连减、加减混合 加减混合》优质课教案_5
![新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20以内的减法 连减、加减混合 加减混合》优质课教案_5](https://img.taocdn.com/s3/m/c9ada5ce284ac850ad0242dc.png)
《加减混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加减混合运算,掌握加减混合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计算。
2.理解加减混合计算的意义,能看图列出加减混合算式。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看图说意,提出问题并解答。
掌握加减混合算式的运算顺序。
难点:用自己的话完整描述连续变化的两幅图的图意。
教学具准备:课件、三角形纸片、磁力扣。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同学们,安徒生有一篇美丽的童话《丑小鸭》,大家听说过吗?这只受尽苦难的丑小鸭最终怎么样了呢?(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今天,让这个美丽的童话在我们身边变成现实吧!这里有只丑小鸭(展示图片),每只丑小鸭带来2道题,只要同学们都做对丑小鸭就会变成美丽的白天鹅,你们愿意帮助它们吗?出示口算3+5= 3+2+3= 8-7= 10-5-2=●10-6= 3+2+4= ❍4+6= 7-2-3=像3+2+3以及10-5-2这些式子的结果你们是怎么算的又快又准的?引导学生说出是连加连减的算式,问连加连减是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的?(从左往右的顺序)通过我们的帮助丑小鸭变成了多么美丽的白天鹅啊!(出示动画图片)有一天,白天鹅飞到了一个美丽的湖边,这个湖边太美了,它们不禁被吸引住了,在这里无忧无虑地嬉戏!二、讲授新课动画演示图1(演示飞来3只天鹅),你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现在湖里有几只天鹅?)谁来完整地说一下这幅图的意思,找2个人说,边说边板书4+3=7。
(出示图2,演示又飞走2只)问你又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答吗?(现在湖面上有几只天鹅)找生说边说边板书7-2=5。
大屏幕出示静态的2幅图,问刚才你都从图1到图2中看到了什么?我们可不可以把2幅图白天鹅的动作连起来所以说呢?并且提出个问题并解答?找几个人先说,然后小组讨论,找两名代表上前表达。
其中一个人列算式解答时我随之板书4+3+2。
之后再找一个小组上前面来说图意列算式。
一年级数学上册 20以内的加法教案 冀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 20以内的加法教案 冀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83a8d90f18583d04964598b.png)
生仔细观察,说出图意,提问并解答。左边摆了10根,右边摆了2根,一共摆了多少根?列式:10 +2=12。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
①1个十和2个一是12。②从10接着数11、12。
学生同桌互相摆小棒练习,并说说是怎样摆的,怎样算的。
全班汇报。
盒子里有12块表,盒子外有3块,一共有多少块表?
20以内的加法
素质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10加几,十几加几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的计算。
能力目标:参与学习活动,经历10加几,十几加几计算方法的探索与算理的建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到计算方法的多样化,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养成良好的仔细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掌握10加几,十几加几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的计算。
学生动手操作摆小棒,并说一说怎样摆的。
自
主
探
究
合
作
交
流
1.师提问:根据你的操作,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解答?先小组内说,再汇报。
师引导学生汇报,追问怎样算的,并板书:10+2=12。
师引导学生汇报,并肯定这两种方法,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法。
师:小博士又给我们提出了摆小棒的要求:(第二幅图的内容)
2.师:小博士不仅带来了小棒还带来了“机器猫”。出示钟表图,看图,说出图意,再提出问题,并列式。
教学媒体:
课件或挂图、小棒、教学图片等。
学习方式:
动手操作、小组合作等。
环节
师生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教案
情
境
创
设
师谈话引入:创设一个“小博士”摆小棒的情景:同学们,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新朋友。瞧,他来了,(电脑出示:并和同学们打招呼)。今天,他带来了许多玩具想和大家一起玩。看(电脑出示小博士摆出的小棒图:先出示10根,再出示2根)。现在,你也像小博士那样摆出自己的小棒。
最新冀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20以内减法》教学设计(精品教学设计)
![最新冀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20以内减法》教学设计(精品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71e451ceff9aef8941e0646.png)
课题:整理与复习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93、94页。
教学目标:1.经历小组合作,整理、交流、讨论20以内减法表的过程。
2.能把20以内的退位减法算式整理在减法表中,能发现20以内退位减法表中的规律。
3.积极参加小组合作活动,获得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
课前准备:小黑板写上两道题:15-□=9,□-7=4。
每个学生发一张空白表。
2.交流各小组整理的减法表。
给各组充分交流整理过程和整理减法表的机会。
交流合作学习的成果,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再次填写减法表,为观察、讨论做准备。
师:哪个组先来汇报,你们是怎样分工、合作的,怎样填在表中的,每一组几个算式?由学生代表发言,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学生可能会这样整理:(1)我们组,××负责整理十一减几和十二减几的算式,××整理十三减几和十四减几的算式,……再把每个人整理好的算式按顺序写在表格中。
第一排写11减几的,从11-2到11-9,共有8个算式,第二排写12减几的,从12-3到12-9,有7个算式……(2)我们组先分工写出所有算式,然后讨论怎么填,因为11减几的算式最多有8个,所以决定第一列写11减几的算式,第二列写12减几的算式有7个,第三列是13减几的算式有6个……对两种整理结果,教师都要予以肯定。
如果有的组把11-1、12-2……等算式也整理出来,给予肯定。
然后说,这是10的算式,可以不整理在表中。
3.让学生把20以内的减法算式填在表中,并提出统一要求。
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自己完成算式整理,完整了解算式的排列,为发现规律作准备。
师: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93页,把整理好的减法表填在书上。
大家都按第一列写11减几好不好?学生填写表格,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把字写好看。
三、发现规律引导学生观察退位减法表,提出“发现了什么规律?”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观察、交流的过程中发现20以内退位减法表中的规律,培养观察、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20以内加法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20以内加法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https://img.taocdn.com/s3/m/9562ba5765ce0508763213fe.png)
20以内加法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冀教板一年级数学上册82-83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会用自己的方法进行简单的9加几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结合问题情境,通过操作,让学生经历9加几的计算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算法计算,并引导学生愿意与他人交流,同时培养学生学习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师: 2页的教学挂图、教、学具准备:生:13个圆片。
出问题,培教学设计:1)1)学生回答:与9-3=6仁同学们,聪聪家养了①图中有9只白鹅,3养学生的观一群鹅,你们看,(师出只黄鹅,一共有多少察能力和问示图这些鹅多漂亮啊只?题意屯打激请同学们观察这帽,乞学生的学你发现哪些数学信列式9+3=习兴趣,同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②白鹅比黄鹅多几时让学生感问题?只?觉数学就在③黄鹅比白鹅少几我们数只?谁会列式?列式9-3=■ ■ ■ ■ ■ ■师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9 + 3 =小组淀-2-我们再来骞3等于几个・),右(3个・),引导学生小组合作生摆小组合作、讨论流计算方法产生学习体①老师我是数出来的,从9接着往后数3个10 > 11 > 129+3=12流的形式通呢?下面请同学们會花片来摆一摆,S 9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让学生自己计算机ta几的过程,生参与的热情。
同时培养小组合作意识,充分体全班汇报验, 激②从3里给一个,9+1=10 , 10加上剩下的2 个是12学习的主体9+3=12师:刚才同学们想的办法都很好,同学们喜欢用什么方法就用什么1 >完成练一练1通过练习让情境引出:勤劳的小密每个学生都蜂正在花丛中采蜜,原能熟练计算来有5只,看,又飞来方法,并通了几只(出不图画),一过解决实际共有多少只?问题,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实学生观察图画,自主完学。
第二题践蜻蜓也来花丛中捕蚊子成,同桌订正,全班反米取游戏竞与了,先飞来了3只,又馈。
赛的形式,应飞来了几只,(出示图激发学生的用画),一共有多少只?参与积极性培养竞争意识。
(完整)一年级数学上册20以内的减法加减混合运算教案新版冀教版
![(完整)一年级数学上册20以内的减法加减混合运算教案新版冀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a1c6dc8e9ec3d5bbfc0a740e.png)
师:谁能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学生可能出现以下计算方法:
●5+6=11,11-8=3
●5+6-8=3
如果学生的算法之中没有加减混合算式,教师要作为参与者给出。教师可以这样做:
师:我是这样算的,也给同学们交流一下。面包店原来有5个面包,猫妈妈又端来了6个面包,一共有5+6个面包(写出算式5+6),小猪买走了8个面包,那就要减去8(完成算式板书:5+6-8)。也就是把一加一减两个算式合在一起。像5+6-8这样既有加又有减的算式叫加减混合。读作:5加6再减8。请同学们读一读。
教学随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1:有一辆公共汽车;
生2:车上原来有11个人;
生3:到站后下来了2个人,又上去了3个人。
师:观察的很仔细,车上原来有11个人,到站后下来了2个人,又上去了3个人,求现在车上有几个人?你会列式计算吗?请大家在书上填写出来。
学生独立计算,完成后全班交流,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2、练一练第2题,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并说一说图意。然后,自己列式计算,交流时,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学生读算式。
3、师生完成加减混合运算。在师生对话的过程中完成计算过程,使学生初步了解加减混合计算的方法。
教师必要的启发和引导,有利于学生理解新的知识,提高课堂学习的效果。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0以内的加法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0以内的加法](https://img.taocdn.com/s3/m/675b38b6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c1.png)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0以内的加法
教学目标
1.能够使用竖式计算20以内的加法;
2.能够理解加法的概念;
3.能够运用加法解决生活问题。
教学重点
1.20以内的加法;
2.计算过程的理解。
教学难点
1.多位数字的加法;
2.计算方法的记忆。
教学准备
1.PPT;
2.课件、习题册、练习题。
教学过程
1. 课前准备
1.导入:老师用PPT或白板画出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预习:要求学生在课前完成课外练习题。
2. 课堂教学
2.1 理解加法的概念
1.回顾:初步认识数的概念;
2.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加法的概念;
3.实践:用具体例子讲解和展示加法的概念。
2.2 20以内的加法
1.短暂回顾:10以内的加法;
2.讲解:扩展到20以内的加法;
3.实践:让学生自己完成加法运算;
4.继续拓展:引导学生尝试多位数字的加法。
2.3 运用加法解决生活问题
1.优秀学生分享:身边实际应用加法的例子;
2.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在生活中继续寻找应用加法解决问题的例子,并分享给全班。
3. 课后作业
1.完成练习册上的练习;
2.寻找生活中应用加法解决问题的例子,并在下节课时与全班分享。
总结
在本节课中,我们通过初步认识数的概念、理解加法的概念、学习20以内的加法、运用加法解决生活问题,让学生初步掌握了20以内的加法,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同时,通过交流与分享,增强了同学们在课堂中的互动和交流。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0以内的加法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0以内的加法](https://img.taocdn.com/s3/m/99b61982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22.png)
教学分析: 本课是学习10加⼏和⼗⼏加⼏。
学习10加⼏时,通过让学⽣摆⼩棒知道:10表⽰⼀个⼗、也就是⼗个⼀,⼏表⽰⼏个⼀,⼗个⼀和⼏个⼀合起来是⼗⼏个⼀,是⼗⼏;学习⼗⼏加⼏时,先让学⽣试着计算并交流,说出⾃⼰的算法。
教学重点: 学会10加⼏、⼗⼏加⼏的计算⽅法。
教学难点: 学会⼗⼏加⼏的计算⽅法。
学情分析: 利⽤学⽣积极参与操作活动的特性,⾃⼰总结出⾃⼰的算法。
设计思路: 1.以摆⼩棒的形式来为接下来的计算⽅法打好基础,给学⽣⼀个过渡的空间。
同时帮助学⽣对加法算式的理解。
2.将故事导⼊数学,使数学不再枯燥,同时加深学⽣对数学的兴趣。
3. 巩固练习20以内的加法。
教学⽬标: 1. 经历动⼿操作、⾃主尝试学习10加⼏和⼗⼏加⼏计算⽅法的过程。
2. 学会10加⼏、⼗⼏加⼏的计算⽅法,能正确进⾏计算。
3. 积极参与操作活动,能与他⼈交流⾃⼰的算法。
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激情引⼊摆⼀摆。
1.请⼩朋友数出20根⼩棒,并按要求摆⼩棒,先摆出⼀捆(10根)再任意摆出 ⼏根。
每个⼩朋友摆的都不⼀样,请⼩朋友说说你是怎样摆的,摆了⼏根。
2.请⼩朋友根据⾃⼰所摆⼩棒的根数列出⼀个加法算式,然后互相交流。
例:1个⼗和2个⼀,是12。
列式:10+2=12。
3.教师任意说出⼀个数,请⼩朋友⽤⼩棒摆出来。
(⼆)探究新知,攻坚克难 1.出⽰情景图(参见教材),⼀共有多少块表?(先说⼀说在盒⼦⾥⾯有多少块,盒外有多少块,再提出问题,请⼩朋友试算。
)列出算式:12+3=□。
2.⼩朋友互相交流各⾃计算的⽅法。
(并给予⿎励,然后教师加以总结、教授。
) 3.同学们,今天⼩猴⼦的⽔果店开张了,你看,⼩猴⼦把⾹甜的桃⼦摆出来了(出⽰挂图或课件)。
可是⼩猴⼦遇到难题了,它上午卖出了13个,下午卖出了5个,⼀共卖出了多少个呀? 板书设计: 上午下午 13 5。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7 20以内的减法 整理与复习-冀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7 20以内的减法 整理与复习-冀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a53e3a85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dd.png)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7 20以内的减法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掌握20以内的减法,对数学有初步的认识。
2.学生能够在游戏和趣味中体验数学的乐趣,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
3.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团队协作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20以内的减法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2.教学难点:部分学生对数学计算有抵触情绪,师生互动与小组合作能减轻这种情况。
教学过程1. 准备工作(5分钟)教师将板书减法公式“被减数 - 减数 = 差”以及主要概念,“被减数”、“减数”、“差”,引导学生理解。
2. 活动开端(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集中观看小学奥数的视频教程,提高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3. 集体练习(15分钟)教师通过习题解析引导学生学习20以内的减法计算方法。
老师提出一些有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加深对减法的认识。
4. 课堂互动(20分钟)教师进行问答交流,旨在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并逐步了解学生对20以内的减法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互动交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
5. 小组合作(15分钟)学生们分成小组,进行小组内部合作互动。
以差为目标,由小组成员完成减法计算并填入差的相应位置。
教师通过小组内部共同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们互相学习,交流和收获,并培养学生们的团队协作意识。
6. 结束游戏(5分钟)为了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学习体验,教师设计了一个有趣的游戏和活动,在放松的同时检验学生对减法知识的掌握情况。
课后作业1.学生进行20以内减法计算题目的练习,消化当堂课程。
2.学生可以结合家庭环境,使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计算工具,如骰子、玩具等完成减法计算练习。
教学评估1.通过学生上课时候的言语和动作反复观察,了解学生的情绪、态度和学习成果。
2.通过课堂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课堂中学习的知识点。
3.通过小组协作方式的表现,了解学生teamwork精神和合作意识。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20以内的减法-冀教版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20以内的减法-冀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36dca9fa417866fb94a8e2e.png)
20 以内的减法—玩扑克做数学授课目标:知识与技术:会计算20 以内不退位的减法。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参加学习活动,经历十几减几计算方法的研究与算理的建构过程。
2.依照 11 至 20 各数的组成,掌握20 以内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参加数学活动,能英勇地把自己的算法讲给同学听。
授课重难点:授课重点:掌握20 以内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授课难点:熟练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
授课过程:一、复习导入复习 11~ 20 各数的组成。
师分别出示数字卡片: 14、 17、12、11。
学生说数的组成。
二、新课授课1.察看思虑解决问题。
(1)搭积木(出示79 页图片:摆一摆,算一算1、2 图)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搭积木的游戏吗?(喜欢)显然和丁丁搭好了两摞积木在列算式时碰到了困难,你们能帮帮他们吗?(2)依照图意谁能列出相应的算式?教师板书:10+3=13 13+2 =15 (3)为什么这样列算式?说一说你的想法。
①蓝灵鼠搭了两摞积木,左边一摞是十块,右边一摞是:②此后它又放上了两块一共是十五块,所以就是13+2=152.出示 79 页图 3。
师:现在蓝灵鼠又在玩积木了,说说此次它是怎样摆弄的。
生:它从 15 块积木中拿走了两块。
师:察看得的很仔细,刚才图中是向下的箭号表示加上,现在箭号向上就表示拿走。
怎样用算式表示?生: 15—3师:怎样计算 15— 3 呢?生:先用 5—3=2,再 10+2= 12。
教师应多激励学生多说说,也能够同桌之间互说,加深算理。
3.出示 79 页图 4。
先指导学生察看图,说说图意,尔后独立填空,后集体反应。
生 1:现在又拿走了 2 块,拿只剩左边的 1 摞正好是 10 块,所以 12- 2=10。
生 2: 12 能够分成 10 和 2,所以 12— 2 就等于 10。
4.察看比较。
师:现在请同学们察看这四幅图,说说有什么共同点?①小组合作沟通②集体反应引导学生找出今天的算式,在计算时都是先进行个位的计算尔后在加上10。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十一单元第二课时20以内数的加减法及其解决问题_冀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十一单元第二课时20以内数的加减法及其解决问题_冀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43eb678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76.png)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十一单元第二课时20以内数的加减法及其解决问题_冀教版教学内容教材102页、104页和105页第3题会运算20以内的加减法并解决问题。
教学提示学生差不多学习20以内数的加减法以及解决问题,本课时要紧关心学生梳理这部分内容。
教学时,充分利用教材上习题,让学生独立动脑摸索,动嘴交流,从而再次巩固加深把握20以内数的加减法及其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学生对本学期所学习的20以内的加减法的相关算式以及解决问题进行整理、对所学运算方法进行回忆,把握一定的复习和整理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算式以及解决问题的整理及多种形式的练习,找到知识间的联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合作与交流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对所学20以内加减法以及解决问题进行整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
难点:通过观看、发觉,借助已有知识体会,找到问题解决的方法并能正确运算出结果。
教学预备教具预备:主题图、课件。
学具预备:数字卡片、算式卡片。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师:我们差不多复习20以内数的认识,接下来我们连续学习20以内数的加减法。
(板书:20以内数的加减法及其解决问题)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提供情节,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二、探求新知。
(一)差不多训练。
(先出示算式卡片,最后把所有出示的算式卡片以课件形式出示在大屏幕上)师:预备抢答算式了,你们预备好了吗?(12-9= 6+8= 7+11= 15-8= 17-3= 9+8=13-5= 9+5= 5+3= 6+5-2= 15-7-2= 4+5+3 =)(全班齐练,集体订正)师:谁能说一说你是如何样运算6+8=?(给学生充分摸索并交流的时刻,指着算式,描述不清的及时进行指导)生1:我是从6开始依次数8个数,因此6+8=14。
生2:我是把8分成4和4,先让6+4=10,再算10+4=14,因此6+8=1 4.生3:我是把6分成4和2,先算8+2=10,再算10+4=14,因此6+8=1 4.师:又是如何样运算13-5=?(先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比一比,看谁说得方法多,方法好)生1:我是想加算减,8加5等于13,因此13-5=8。
第2课时 20以内数的加、减法一年级上册数学冀教版
![第2课时 20以内数的加、减法一年级上册数学冀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8e3c520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79.png)
把 从总几数部先中分画去合图掉在一一部起分,,求求总另数一,部用分加,法用计算减; 法计算。列式从把计总两算数部时里分可去合以掉起先一来画部,图分用,加也用法可减。以法。 根据数的合与分计算。
知#43;0= 4 0+9= 9
5-0= 5 7-7= 0
3-3= 0 0-0= 0
2. (1) 3 + 5 = 8 4+5= 9 3+6= 9 8-5= 3
7 + 3 = 10 6+2= 8 3+4= 7 6-4= 2
2+5= 7 2 + 8 = 10 9-7= 2 7-2= 5
教材第95页“学习评价”第9题
(2) 5 + 8 = 13 8 + 7 = 15 5 + 9 = 14 9 + 3 = 12
11 + 2 = 13
13 - 2 = 11
10 1 先把个位上的数相10加3、减,
3 再与10相加。
1
知识要点5:9、8、7、6加几(“凑十”法)
5.
拆大数 8 + 9 = 17
凑小数
27 10
知识要点5:9、8、7、6加几(进位加法)
5.
拆大数 8 + 9 = 17
凑小数
27
10
拆小数 凑大数
六 期末复习
第2课时 20以内数的加、减法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上)
学习目标
1. 通过回顾整理,复习2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有关知 识,进一步发展计算能力。
2. 在2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中体验数学知识间的 密切联系。
3. 在回顾整理与学习评价等活动中,激发参与数学 学习的兴趣,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 2:计算这几个算式,都是按照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先算左数第一个算式的得数,再加(或 减)后面的一个数,最后的结果,就是这个综合算式的得数。 设计意图:抢答计算训练不仅训练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巩固学生计算的算理,也培养了学生 注意倾听的习惯。 (二)练习指导。 (1)根据已知加法算式写出两道减法算式。
2.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把知识运用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三、巩固知新。 1.教材第 102 页第 9 题。 考查 20 以内加、减法混合计算的掌握情况,教师可设计一组题,进行口算计时练习。 有意识地了解每个人口算的速度和正确率。
2. 教材第 104 页第 1 题。 (1)课件出示情景图,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2)引导学生根据观察到的数学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并尝试列式解答。 (3)最后同学之间交流各自的解答情况,请个别同学读出自己的答案。 设计意图:利用课件或图片出示冬天下雪后的情景图。让学生发现信息,提出问题并 解答问题。了解学生能否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四、达标反馈。 1、小松鼠回家。
2.13-5= (1)想加算减,8 加 5 等于 13,所以 13-5=8. (2)用差 2 得 8 的方法:减数与被减数的个位数差 2 得 8. (3)把 13 分成 10 和 3,先算 10-5=5,再算 5+3=8,所以 13-5=8.
教学资料包 一、教学精彩片段。 (一)师:同学们,今天是什么节日?(生:圣诞节),圣诞老人为同学们准备了一 些数学礼物,谁来摸一摸,你会抽到什么呢? (学生从礼物盒里抽取算式卡片,口算,并选取其中较难的两三题说一说是怎么算的?算一 道就让学生拿一道算式放在实物投影上。)(板书:20 以内数的加减法及其解决问题) (二)游戏:破密码。 (课件出示保险箱) 师:保险箱的密码是由算式组成的,下面我们小组之间比赛,看哪个小组能最快打开保险箱 的门? (给学生充足时间口算并尝试打开保险箱) 设计意图:爱玩、爱动是孩子的天性,特别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创设生动、有趣的学 习环境有利于孩子的学习,因此创设了从派送圣诞节礼物这个情境导入,这样能引起学生浓 厚的兴趣,产生积极的学习情趣。孩子们都想从盒子里抽一张卡片礼物来算一算,使原本枯 燥乏味的口算变得有趣、好玩、乐于去接受。在孩子们主动的学习中,对 20 以内的加减法 口算方法进行了练习和巩固,也让他们感受到口算练习也是很有意思的。 二、教学资源。
六、布置作业。 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2、请给他们排排队。 3、连一连。(对号入座)
4、看图列式计算。
答案:
2.②<⑤<①<④<③
4.(1)15-4=11 (2)17-9=8 (3)9+6-3=12 (4)8+3+4=15 板书设计 20 以内数的加减法及其解决问题
1.6+8= (1)从 6 开始依次数 8 个数,所以 6+8=14. (2)把 8 分成 4 和 4,先让 6+4=10,再算 10+4=14,所以 6+8=14. (3)把 6 分成 4 和 2,先算 8+2=10,再算 10+4=14,所以 6+8=14.
用 20 以内数的加减法及其解决问题描述生活中的事物
1.先仔细观察情景图,找出其中的文字和图画信息。
2.根据数学问题,选择合适的运算方法,进行列式解答。
3.最后记得检验列式以及计算的正确性。
三、资料链接。
(一) 买毛衣
李大妈去超市买毛衣,售货员是她邻居,告诉她一件毛衣 62 元。李大妈买了一件回家了。 第二天她又来到超市,售货员向她介绍:新来了一种 78 元的毛衣质量很好,建议她买。李 大妈决定买三件。售货员算过账后说:“你应该给我 234 元,但是昨天你买了一件 62 元的 毛衣,如果想换,你就先给我 52 元钱,明天再将那件 62 元的毛衣和 120 元钱给我就行了。” 李大妈回到家对 4 件毛衣经过比较,决定买两件 62 元的和一件 78 元的。第三天,售货员又 收了李大妈 88 元钱。在整个过程中李大妈真是被搞糊涂了,售货员的账算得对吗? 这样 想:李大妈几次共交钱:62+52+88=202(元) 三件毛衣的价钱:62+62+78=202(元) 因 此,李大妈既没占便宜,也没吃亏。 这是一道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无论怎样变化,只要记 住你三次分别给了多少钱就不会出乱子了。
师:这两幅图有什么共同特点?又表示什么意思?怎样列算式? 生 1:这两幅图都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 生 2:(1)左图:原来有 4 只蜻蜓,又飞来 5 只,求现在共有多少只蜻蜓?用加法列式:4+5=9 或 5+4=9。 生 3:(2)左图:把左边 6 支笔和右边一盒(12 支)合起来,列式 6+12=18 或 12+6=18. 师:在日常生活中,4+5=9 这个算式还可以表示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例,说说加法算式的其他内涵) (同样方法讲解(1)右图和(2)右图)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具体问题分析的过程中,总结解决问题的分析思路,归纳解决问题的 方法。 (2)解决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第 104 页第 2 题)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少一个鸟窝的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谈论,找出解决问题 的办法(树洞可以算一个窝),进行爱护鸟类的教育(可以再搭一个窝)) 师:你能根据数学信息以及你提的数学问题,列算式解决吗?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后与同桌互相说一说:我为什么这样列式) (最后集体订正,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还有其他想法吗?) 设计意图:1.没有文字的提示也要懂得从题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从而解决问题。
......
师:又是怎样计算 13-5=?
(先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比一比,看谁说得方法多,方法好)
生 1:我是想加算减,8 加 5 等于 13,所以 13-5=8。
生 2:我是用差 2 得 8 的方法:减数与被减数的个位数差 2 得 8。
生 3:我是把 13 分成 10 和 3,先算 10-5=5,再算 5+3=8,所以 13-5=8。
(二)驴子与蝉
驴子听见蝉唱歌,被美妙动听的歌声所打动,自己也想能发出同样悦耳动听的声音,便 羡慕地问他们吃些什么,才能发出如此美妙的声音来。蝉答道:“吃露水。”驴子便也只吃 露水,没多久就饿死了。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不要企望非分之物。
2、花落谁家。
答案:
2.> < < = < = < > > < = > 3. 17 8 9 9 9
五、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复习了 20 以内数的加减法及其解决问题。谁能说说你学到了什么?
不要求学生描述得特别准确,只要意思对就可以。最后,师生进行概括: 1.计算 20 以内的进位加法时,一般我们选择“凑十”法进行计算。 2.计算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时,我们一般选择“破十减”或者“相加算减”等方法进行 计算。 3.对于解决问题的题,我们先认真观察题目中的数字和图画信息,以及数学问题,再 选择合适的运算方法,列式解答。
师:(拿出算式卡片 9+8=?)你能再次算出这个加法算式的得数,并根据这个加法算式 写出两道减法算式吗? (给学生独立思考并书写算式的时间,指着算式,没有思路的及时进行引导) 生:9+8=17,根据这个加法算式,我们可以让它的和分别减去其中一个加数等于另一个加数, 列出的两道减法算式:17-8=9,17-9=8。 师:你真棒!不但按要求列出算式,并且给我们详细讲解如何列出的两道减法算式。同学们, 你们听明白了吗?(生:我们听明白了)(指着大屏幕出示的所有算式)请从中选择一个你 喜欢的加法算式,并根据这个加法算式,列出两道减法算式。 (给学生充分思考并交流的时间,最后全班订正) (2)根据给出的三个数,写出四个算式。 师:(出示数字卡片:4、7、11)这三个数字有什么关系呢?你能根据给出的三张数字卡片 写出两道加法和两道减法算式吗? 生 1:较小的两个数之和等于最大的数字。 生 2:4+7=11、7+4=11。 生 3:11-7=4 和 11-4=7。 设计意图:作为复习课,不能只是单纯地做习题,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把所学的 知识加以系统地整理。让学生自己懂得加减法的联系。 (三)用数学。 (1)看图列式计算。 (课件出示教材第 102 页第 10 题(1)左图和(2)中左图)
(给学生充分思考并交流的时间,指着算式,描述不清的及时进行指导)
生 1:我是从 6 开始依次数 8 个数,所以 6+8=14。
生 2:我是把 8 分成 4 和 4,先让 6+4=10,再算 10+4=14,所以 6+8=14.
生 3:我是把 6 分成 4 和 2,先算 8+2=10,再算 10+4=14,所以 6+8=14.
......
师:看来,同学们加减法算理掌握的真扎实,你们真了不起!仔细观察第二行最后三个算式 (教师表说,边加粗这几个算式中数字的字体:6+5-2= 15-7-2= 4+5+3=),你发现 了什么?计算这三个算式时,又有什么共同特点?
生 1:这几个算式都是综合算式:其中 6+5-2 是加减混合,15-7-2 是连减算式,4+5+3 是连 加算式。
第二课时 20 以内数的加减法及其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教材 102 页、104 页和 105 页第 3 题 会计算 20 以内的加减法并解决问题。 教学提示
学生已经学习 20 以内数的加减法以及解决问题,本课时主要帮助学生梳理这部分内容。 教学时,充分利用教材上习题,让学生独立动脑思考,动嘴交流,从而再次巩固加深掌握 20 以内数的加减法及其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学生对本学期所学习的 20 以内的加减法的相关算式以及解决问题 进行整理、对所学计算方法进行回顾,掌握一定的复习和整理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算式以及解决问题的整理及多种形式的练习,找到知识间的联系,进一 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合作与交流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重点、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