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讲座稿

合集下载

2024年手足口健康教育讲稿(2篇)

2024年手足口健康教育讲稿(2篇)

2024年手足口健康教育讲稿手足口病是一种由柯萨奇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婴幼儿群体中。

它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

随着天气变暖,手足口病的发病率也会逐渐增加。

为了加强对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控制,下面是一份关于手足口病健康教育的讲稿,旨在提高人们对手足口病的认识和预防措施。

各位亲爱的家长、同学们:大家好!我很荣幸有机会在今天给大家讲解关于手足口病的健康教育知识。

手足口病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传染病之一,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

我们重点了解一下手足口病的症状、传播途径以及预防措施。

一、手足口病的症状手足口病的症状大致可分为轻症和重症两种。

轻症主要表现为发热、咽峡炎、口腔溃疡、手部和足部皮疹等,一般轻症的孩子很快就会康复。

而重症病例多见于婴幼儿,表现出高热、腹泻、呕吐等症状,甚至可能引发脑膜炎、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

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手足口病的预防。

二、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手足口病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

呼吸道传播多通过接触感染者的呼吸道分泌物,如咳嗽、打喷嚏等,或者直接接触患者的口腔溃疡。

消化道传播则主要通过食物、水源、接触脏物等,所以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三、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勤洗手、勤换洗衣物、勤通风,尽量避免与患者接触,特别是对于患有手足口病的患者,要加强隔离措施。

2.注意饮食卫生。

尽量避免食用生的、不洁净的食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食用新鲜果蔬以提高身体免疫力。

3.维持良好的环境卫生。

经常进行室内清洁、通风,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对于公共场所,如幼儿园、学校等,要加强卫生管理,及时消毒。

4.提高个人免疫力。

饮食均衡、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保持充足的休息,通过提高个人免疫力来预防手足口病。

5.及时就医。

发现孩子出现手足口病的症状时,及时带孩子就医,遵从医嘱进行合理的治疗和控制。

通过上述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和传播,保障孩子的健康成长。

做好手足口病预防工作的讲话稿(2篇)

做好手足口病预防工作的讲话稿(2篇)

做好手足口病预防工作的讲话稿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我很荣幸能够在这里向大家分享关于手足口病预防工作的讲话。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近年来其发病人数呈上升趋势,给我们的社会生活和健康带来了一定的威胁。

因此,做好手足口病预防工作,保障公众的身体健康,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使命。

首先,我想谈谈手足口病的基本情况。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

患者多为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

手足口病的症状主要包括发热、口腔溃疡、皮疹等,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引发脑膜炎和心肌炎等并发症。

针对手足口病,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以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和传播风险。

首先,保持个人卫生是最基本的。

勤洗手是预防手足口病的首要措施,特别是在饭前、便后、接触患者后、外出回家后,以及咳嗽打喷嚏后一定要及时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彻底清洁双手。

此外,保持室内外环境的清洁也非常重要,要定期清洁家居、教室和公共场所,保持通风,并避免与病患气道分泌物直接接触。

其次,加强个人免疫力是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

良好的体质和免疫力可以帮助身体抵御病毒的侵袭。

因此,我们应该注意合理饮食,增加营养摄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此外,合理的作息和适度的运动也可以提高免疫力。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长时间压力过大对身体的损害,同样是提高免疫力的重要因素。

再次,加强社会宣传和教育是预防手足口病的重要环节。

我们需要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加大宣传力度,普及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告诫公众注意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学校、托幼机构、医院等单位也要积极开展宣传活动,加强家庭教育,引导家长和孩子们正确认识手足口病,学会自我保护,并及时就医、隔离。

最后,医药卫生部门在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控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们要加强疫情监测,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调合作,共同制定出科学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

手足口健康教育讲座

手足口健康教育讲座

手足口健康教育讲座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主要影响婴幼儿和幼儿园儿童。

为了帮助家长和幼儿园工作人员更好地了解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我们特举办了这次健康教育讲座。

以下是本次讲座的重点内容:1. 手足口病的基本知识: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口腔溃疡和手足皮肤疱疹等症状。

病毒通过空气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容易在婴幼儿和幼儿园中传播。

2. 预防手足口病的措施:- 注重个人卫生,勤洗手,尤其是在接触病患者后要及时洗手。

- 注意环境卫生,保持室内通风,保持幼儿园和家中的清洁。

- 避免与患病儿童接触,并减少儿童之间的亲密接触。

- 注意食品安全,避免食用未煮熟的食物和生吃的蔬菜水果。

3. 如何识别手足口病的症状:- 发热:手足口病常伴随高热,体温可达到39℃以上。

- 口腔溃疡:口腔内出现多个小溃疡,可导致食欲不振、喉咙痛等不适。

- 手足皮肤疱疹:手掌、脚底及手足冠部皮肤出现水疱和疱疹。

4. 对手足口病的治疗:- 多数手足口病患儿经过支持疗法可迅速康复,包括休息、多饮水、口腔保洁等。

- 对于严重症状的患者,可使用退热药物、抗病毒药物和症状缓解药物进行治疗。

5. 家庭和幼儿园的防疫措施:- 儿童出现手足口病症状时,应立即就医并请假居家休息。

- 幼儿园要加强环境清洁,勤消毒,定期通风,减少传染风险。

- 家长要加强与幼儿园的沟通,及时了解幼儿的健康状况。

通过本次健康教育讲座,我们希望能够提高家长和幼儿园工作人员对手足口病的认知,掌握预防和处理手足口病的方法,共同为孩子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谢谢大家的参与!。

2024年做好手足口病预防工作的讲话稿(2篇)

2024年做好手足口病预防工作的讲话稿(2篇)

2024年做好手足口病预防工作的讲话稿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我作为家庭医生,十分荣幸能够在这里向大家发表关于2024年手足口病预防工作的讲话。

手足口病是由柯萨奇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在幼儿中流行,严重影响了幼儿园、托儿所和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为了保障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首先,我们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家长和师生的自我防护意识。

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渠道,我们可以向社会大众普及手足口病的发病原因、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等知识,让家长和师生了解手足口病的危害性,并提醒他们做好个人防护,尤其是在疫情高发期间,要注意儿童接触的人员、衣物和食物的清洁卫生。

同时,学校应组织教师进行防控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应急处置和疫情排查能力,确保他们在日常教学中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疑似病例。

其次,要加强环境卫生管理。

学校和幼儿园应建立完善的环境卫生管理制度,指导清洁人员做好日常清扫、消毒和垃圾处理工作,保持教室、餐厅、卫生间等公共场所的清洁和卫生。

对于病人接触过的物品,要及时进行消毒处理,特别是对常接触的公共设施和玩具等,要定期进行高温蒸汽、紫外线或化学消毒,以防手足口病病毒的传播。

另外,学校和家长要共同营造良好的卫生习惯。

首先,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勤通风、勤洗澡,尤其是儿童要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特别是在进食、饭后、上厕所等行为后要及时洗手。

此外,家长还应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充足睡眠和适度运动等,增强孩子们的体质和免疫力,降低感染的风险。

最后,我们要建立健全的监测和报告机制。

学校和幼儿园要定期组织疫情监测,及时发现和报告疑似病例,同时要做好病例的隔离和治疗工作,避免疫情扩散。

同时,要加强与当地卫生部门的沟通和合作,定期向卫生部门报告疫情发展情况,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共享,以便卫生部门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警和控制。

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控制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小学、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治发言稿3篇

小学、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治发言稿3篇

小学、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治发言稿小学、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治发言稿精选3篇(一)尊敬的校长、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XXX,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关于手足口病的防治知识。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多发生在幼儿园和小学阶段的孩子中。

它的特点是病程短、易感染和传播快。

所以,我们要做好防护工作,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首先,个人卫生是预防手足口病的基础。

每天要坚持勤洗手,用肥皂洗手20秒以上,用流动的水彻底冲洗干净,尤其是在接触到公共场所、污物、动物后,更要记得洗手。

此外,不要用脏手触摸口鼻眼和食物,避免感染病毒。

其次,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

要经常清洁和消毒日常接触的物品,如玩具、课桌、椅子等。

出现疑似手足口病症状的同学要及时通知老师或家长,不要隐瞒病情,以免传染给他人。

此外,注意饮食卫生也是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

我们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乱吃零食和街边小吃,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增强免疫力,从而预防疾病。

最后,保持良好的生活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

要定期打扫卫生,通风换气,避免孳生蚊蝇等传播病毒的昆虫。

同时,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注意垃圾分类,养成良好的环境卫生习惯。

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相信我们一定能够有效地预防手足口病的传播,创造一个健康、快乐的学习环境!谢谢大家!小学、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治发言稿精选3篇(二)尊敬的家长们,大家好!我是XX学校/幼儿园的一名家长,很荣幸能在这次手足口病防治家长会上发言。

首先,我想要感谢学校/幼儿园组织这次会议,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和分享相关知识的机会。

手足口病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尤其对于儿童来说具有较高的感染率。

我们作为家长,不仅要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还要积极参与到手足口病的预防与控制中。

下面我想就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给大家分享一些意见和建议。

首先,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手足口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要注意勤洗手,尤其是在接触到儿童、食物、器具等容易受到污染的地方后,及时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洗手。

2024年做好手足口病预防工作的讲话稿(2篇)

2024年做好手足口病预防工作的讲话稿(2篇)

2024年做好手足口病预防工作的讲话稿亲爱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我站在这里,向大家发表讲话,谈谈我对于____年做好手足口病预防工作的一些想法和建议。

首先,我想强调的是,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具有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的特点。

近年来,手足口病的发病人数逐年增加,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危害。

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手足口病的预防工作,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于手足口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对于____年的手足口病预防工作,我认为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认识。

通过广泛宣传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向全社会普及手足口病的症状、传播途径以及防控措施等方面的知识,让每个人都能了解手足口病的危害,以及如何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和传播。

二、完善监测体系,早发现早报告。

建立健全手足口病的监测体系,加强与各个医疗机构和学校的合作,通过病例的实时报告和数据的收集分析,及时掌握手足口病的发病情况,为下一步的预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三、加强卫生管理,切断传播途径。

加强对医疗机构、学校、幼儿园等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做好公共场所的清洁消毒工作,切断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

加强对食品加工、销售等行业的监管,确保食品安全,减少食品污染引发手足口病的可能。

四、加强医疗救治,提高抢救水平。

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对手足口病的识别和诊断能力,提高卫生机构对手足口病的救治水平。

同时,加强对手足口病的药物研发和临床应用,争取早日研制出有效的治疗手足口病的药物,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

五、加大科研攻关力度,提前预防为主。

加强对手足口病病原体和传播机制的研究,探索新的疫苗研制方向和防控策略。

同时,积极与国内外的医学科研机构合作,加强信息交流和技术合作,争取在手足口病的早期预防方面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六、加强国际合作,共同防控。

手足口病是一种跨国传染病,各国应加强合作,共同分享手足口病的防控经验和技术,共同研究解决手足口病防控的问题。

2024年手足口健康教育讲稿模版(3篇)

2024年手足口健康教育讲稿模版(3篇)

2024年手足口健康教育讲稿模版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

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的关健。

个人预防措施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5.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院机构就诊。

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消毒,轻症儿童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托幼机构及小学等____单位的预防控制措施1.本病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2.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3.进行清扫和消毒工作时,工作人员应穿戴手套,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4.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进行擦拭消毒;5.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6.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对患儿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立即进行清洗消毒处理;7.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教育和____部门报告,根据疫情的控制需要当地教育和____部门可决定采取托幼机构或小学放假措施。

医疗机构的预防控制措施1.疾病流行期间,医院应实行预检分诊,并专辟诊室接诊疑似手足口病人,引导发热出诊患儿到专门诊到就诊,候诊及就诊等区域应增加消毒频次,室内清扫时应采用湿式清洁方式;2.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每一位病人后,均应认真洗手或对双手消毒;3.诊疗护理病人过程中所使用的非一次性的物品,仪器均要擦拭消毒;4.同一间病房内不应收治其他非肠道病毒感染的患儿,重症患儿应单独隔离治疗;5.对住院患儿使用过的病床及桌椅等设施和物品必须消毒后才能继续使用;6.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和粪便及其污染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处理;7.医疗机构发现手足口患者增多或肠道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病例时,要立即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机构报告。

2024年度手足口病防治知识讲座培训ppt课件

2024年度手足口病防治知识讲座培训ppt课件

2024/2/3
14
中医辨证论治思路分享
辨证分型
根据患儿症状、体征及舌脉表现 ,可分为风热型、湿热型、毒热
型等证型。
2024/2/3
治则治法
以清热解毒、祛湿止痒为基本治则 ,根据证型选用相应中药方剂进行 治疗。
中药外治
可采用中药煎汤外洗、中药散剂外 敷等方法,缓解皮肤疱疹瘙痒等症 状。
15
患儿护理注意事项
2024/2/3
6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具体标准包括:1)流行病学史:在流行季 节发病,常见于学龄前儿童,婴幼儿多见;2)临床表现:发热伴手、足、口、臀部皮疹,部分病例 可无发热;3)实验室检查:病原学检查阳性或血清学检查特异性抗体阳性。
鉴别诊断
高。
2024/2/3
5
临床表现及分型
临床表现
手足口病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多数患者症状较轻,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 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 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死亡。
分型
根据临床表现和严重程度,手足口病可分为普通型和重型两种。普通型表现为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 或疱疹;重型则出现神经系统受累表现如头痛、呕吐、精神差等,以及心肺功能衰竭表现如呼吸急促、心率增快 等。
实践经验
曾参与多次手足口病疫情调查与防控工作,积累 了丰富经验。
学术成果
在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发表多篇手足口病相关论 文,研究成果受到广泛关注。
2024/2/3
29
本次讲座目标回顾
01
提高学员对手足口 病的认识与重视程 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讲
座稿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讲座稿为有效预防与控制手足口病在学生间的发生和流行,确保广大师生身体健康,广大师生要关注并了解该病的一般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进一步增强和提高自我防病意识。

一、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婴幼儿常见传染病由肠道病毒引起夏秋季多发
以5岁以下的婴幼儿多见。

临床上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
皮疹、溃疡等表现为主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
膜脑炎等致命性并发症。

二、手足口病是怎样发生和传播的
人是肠道病毒唯一宿主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

肠道病毒主要经粪-口和/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
粘膜泡疹液而感染。

是否可经水或食物传播尚不明确。

发病前数天
感染者咽部与粪便就可检出病毒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

病人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床上用品、内衣以及医疗器具等均可造成本病传播。

三、哪类人群容易感染手足口病
人群对手足口病病毒普遍易感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后均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持续时间尚不明确。

病毒的各型间无交叉免疫。

实践中发现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及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四、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

做好儿童个人、
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染的关键。

一、个人预防措施
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5、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二、小学集体单位的预防控制措施
1、本病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
2、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3、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扫厕所时工作人员应穿戴手套。

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
4、每日对门把手、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5、加强宣传教育指导儿童和学生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
6、严格执行因病缺勤登记制度和隔离治疗措施。

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对患儿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隔离措施对于确诊且症状明显的患儿应将其隔离留在家中直至热度、皮疹消退水疱、溃疡结痂后方可返校以免引起大范围感染一般隔离时间应为两周。

对密切接触者的观察期为7天。

对患儿接触的一切物品
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
7、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

五、对手足口病的患儿应如何护理和治疗
手足口病如无合并症只要及时治疗多在一周便可痊愈。

在患
病期间应加强患儿护理注意口腔卫生进食前后可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漱口食物应以流质及半流质等无刺激性食品为宜。

手足疱疹部位避免摩擦、挤压要勤剪指甲、勤洗手、避免不良洗涤液的刺激。

楼梯扶手、桌面等儿童和学生易接触物体因手足口病可合并心肌炎、脑炎、脑膜炎等患儿应及时就诊、复查。

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婴幼儿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个别患者可引起心
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
有20多种其中柯萨奇病毒和肠道病毒EV71型最常见。

一、流行环节及流行特征
(一)传染源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流行期间
患者是主要传染源。

患者在发病1-2周自咽部排出病毒约3-5周
从粪便中排出病毒疱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破溃时病毒即溢出。

带毒
者和轻型散发病例是流行间歇和流行期的主要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的。

患者咽
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唾液、疱疹液、粪便
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
衣等通过日常接触传播亦可经口传播。

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也
可经口感染并常造成流行。

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严也可
造成传播。

(三)易感人群人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受感后可
获得免疫力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但病毒隐性感染与显性感染之比为100押1成人大多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的抗体因此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4
岁以内占发病数85%95%。

据国外观察报告在人群中每隔23年流行一次主要是非流行期间新生儿出世易感者逐渐积累达到一定数量时便为新的流行提供先决条件。

我国天津市1983年流行后散发病例不断1986年再次发生流行。

(四)流行方式手足口病分布极广泛无严格地区性。

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冬季的发病较为少见。

本病常呈暴发流行后散在发生该病流行期间幼儿园和托儿所易发生集体感染。

家庭也有此类发病集聚现象。

医院门诊的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严格也可造成传播。

天津市两次较大流行托幼单位儿童发病率明显高于散居儿童。

家庭散发常一家一例家庭暴发一家多人或小孩子与成人全部感染发病。

此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传播快在短时间内即可造成大流行。

二、预防控制措施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

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感染的关键。

(一)个人预防措施
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4.本病
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5.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二)小学集体单位的预防控制措施
1.本病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
2.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3.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扫厕所)时工作人员应穿戴手套。

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
4.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5.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
6.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对患儿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
7.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

根据疫情控制需要当教育和卫生部门可决定采取托幼机构或小学放假措施。

(三)医疗机构的预防控制措施
1.疾病流行期间医院应实行预检分诊并专辟诊室(台)接诊疑似手足口病人引导发热出疹患儿到专门诊室(台)就诊候诊及就诊等区域应增加清洁消毒频次室内清扫时应采用湿式清洁方式
2.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每一位病人后均应认真洗手或对双手消毒
3.诊疗、护理病人过程中所使用的非一次性的仪器、物品等要擦拭消
毒4.同一间病房内不应收治其他非肠道病毒感染的患儿。

重症患儿应单独隔离治疗5.对住院患儿使用过的病床及桌椅等设施和物品必须消毒后才能继续使用6.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和粪便及其污染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处理7.医疗机构发现手足
口患者增多或肠道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病例时要立即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机构报告。

(四)病毒消毒方法
1、环境消毒要点 (1)不需要大规模喷洒消毒。

(2)只需要对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如门把手、课桌椅、餐桌、婴儿床栏杆、楼梯把手等)、玩具、游乐设施、寝具及书本等做重点性消毒。

(3)清洁完毕的物体可移至户外接受阳光照射通过紫外线杀灭病毒。

2、消毒方法的适用 (1)粪便可用生石灰以1押1的比例与其
搅拌均匀消毒。

(2)食、饮具用25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
液浸泡30分钟。

(3)生活用具、玩具、校舍、书籍用500毫克升
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消毒作用时间30分钟或用%过氧乙酸作
用60分钟或用紫外线灯直接照射30分钟。

(4)患者衣、被单阳
光下暴晒或煮沸20分钟或用50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浸泡30
分钟。

(5)盛放排泻物的容器用50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浸
泡120分钟。

(6)饮用水用13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剂如漂白
粉、优氯净等作用30分钟。

(7)灭蝇可用5%氯氰菊酯(奋斗呐)、
%溴氰菊酯或其他杀虫剂按说明书使用。

(8)生活污水用50毫
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剂作用120分钟。

(9)垃圾用1000毫克升
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喷雾作用120分钟。

最后希望老师们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祝同学们好好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