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高等教育的发展

合集下载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改革与新教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改革与新教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改革与新教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对传统的宗教信仰和教会体制产生了质疑,进而引发了宗教改革运动,也就是新教的兴起。

这一时期的宗教改革对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宗教改革的背景可以追溯到中世纪。

当时,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已经达到了巅峰,教会成为了欧洲社会和政治生活的中心。

然而,教会的腐败和滥权现象也日益严重,许多人开始质疑教会的教义和行为。

同时,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也促使人们对传统信仰进行了反思。

人们开始追求个人的思想自由和宗教信仰的个性化。

在这个背景下,一些重要的人物如马丁·路德、约翰·加尔文等开始发起宗教改革运动。

马丁·路德是德国的一位神学家和修道士,他对教会的贪婪和腐败现象感到不满,并于1517年公开发表了《九十五条论纲》,批评教会的种种不正之风。

这一行动被认为是宗教改革的开端。

路德主张信仰的个人化,强调信徒可以通过信仰上帝而获得救赎,而不是依赖教会的仪式和教义。

约翰·加尔文是瑞士的一位神学家,他在宗教改革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加尔文提出了“预定论”的思想,认为人的得救与否早已被上帝预定,与个人的行为无关。

这一思想对于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人们开始关注个人的内心信仰,而不是仅仅依赖教会的仪式。

宗教改革不仅影响了教会的组织结构和教义,也对社会和政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新教的兴起使得欧洲的宗教版图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统治者纷纷转变信仰,从而导致了欧洲的宗教分裂。

宗教改革也催生了一系列的战争和冲突,如德国的三十年战争和英国的清教徒革命。

这些战争对欧洲的政治和社会秩序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也为后来的政治改革和宗教自由奠定了基础。

宗教改革还对文化和思想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新教的兴起促使人们开始翻译和传播圣经,使得宗教文化的传播更加广泛和普及。

同时,新教的个人主义和强调信仰的个性化也为人文主义思想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第七章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第七章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第七章⽂艺复兴与宗教改⾰时期的教育第七章⽂艺复兴与宗教改⾰时期的教育⽂艺复兴运动是公元14世纪到17世纪欧洲在意识形态领域⾥向封建主义和天主教神学体系发动的⼀场伟⼤的⽂化⾰命运动。

⽂艺复兴最先发⽣于意⼤利,后传⾄北欧,并引发了北欧地区宗教改⾰运动,⽽北欧的宗教改⾰运动,并导致了天主教会的反宗教改⾰运动。

⼈⽂主义⽂化和宗教改⾰是⽂艺复兴运动在思想领域的两⼤重要成就,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对促进西⽅世界⾛向⽂明具有重要的和根本推动作⽤,⽽反宗教改⾰则是天主教会对历史进步的⼀种反动,实际上也是他们寻求更好⽣存的惟⼀选择。

与之相应,⽂艺复兴时期的教育⼤致可分为⼈⽂主义教育、新教教育、天主教教育三种类型。

这三种教育势⼒形成了当时欧洲教育的复杂局⾯。

第⼀节⼈⽂主义教育⼀、⽂艺复兴运动及其⼈⽂主义特征在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的严密禁锢下,古希腊、罗马的⽂化被埋没了近千年的时间。

⾄14世纪,欧洲的⼈⽂主义者点燃了呼唤⼈性解放的⽕炬,在沉寂良久的欧洲⼤地上,掀起了⼀个研究和复兴古代⽂化的热潮。

它以急风暴⾬之势,砸开了禁锢古希腊、罗马⽂化的枷锁,使它重新放射出耀眼的光芒,把欧洲的学术⽂化思想推向了⼀个空前繁荣的时代。

这就是欧洲历史上著名的“⽂艺复兴”。

⽂艺复兴运动不是偶然出现的,也不是⼀个单纯的复古运动,它有其深刻的社会基础和更新的历史内容。

⾃10世纪以后,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业和商业逐步发展起来。

到了14世纪,在意⼤利某些城市中形成了最早的资本主义的萌芽。

15世纪以后,许多国家封建社会内部,由于⽣产⼒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都先后产⽣了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场⼿⼯业和从事中介活动的商业、银⾏业。

这样,就从中世纪市民阶层中形成了最初的资产阶级。

与此同时,农村中⾃给⾃⾜的⾃然经济也开始解体。

15世纪末,新航线的开辟和新⼤陆的发现,为新兴资产阶级开辟了更加⼴阔的活动空间,因⽽⼤⼤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但是,由于当时的欧洲尚处于封建时代,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封建地主阶级和教会势⼒千⽅百计地阻挠和压抑资本主义的⾃由发展。

6 第六章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6 第六章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他提出教育跟随自然的主张,主张教育要依 照自然,把儿童培养成具有自由精神的“绅士”。 如何培养这种新人呢?第一,他认为首先要培养 儿童的判断力。第二,在教学上,他主张采取自 然的、多样的、自由的教学方法。
3、伊拉斯谟斯的教育思想
伊拉斯谟斯(Erasmus,1466-1536)是尼德 兰著名的人文主义者和教育理论家,主要教育著 作有:《愚人颂》、《一个基督教王子的教育》、 《论正确的教学》等。 伊拉斯谟斯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对封 建主义和经院主义教育的批判。 伊拉斯谟斯充分肯定教育的巨大作用,他指 出:“一个国家的主要希望,在于它对青年的适 当的教育。”
宗教改革的直接结果是,从天主教内部分裂 出了新教。宗教改革运动的意义,就在于它提出 了许多新的主张。 (1)“因信称义”的主张。 (2)提出了“人人皆僧侣”的思想。 (3)提出了新的天职和善功的观念。 (4)提出了政教分离的思想。
二、新教各派的教育改革
在新教教育中,有影响的是德国路德派、法
国加尔文派和英国国教派办的教育,这是在三种
一、宗教改革运动及意义
宗教改革运动是16世纪西欧的一次大规模的 社会政治运动。它是由新兴资产阶级发动、以城
市贫民和农民为主力的柱罗马教会,其结果 使西欧基督教会大分裂,出现了基督教的新教各 派。
宗教改革运动时代背景。人民与教会的矛盾, 是宗教改革运动形成的社会基础。宗教改革运动 出现,也与罗马教廷和教会的腐败有重要的联系。 宗教改革的直接导火索是由教皇利奥十世批准出 售“赎罪券”所引起的。
第一节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
文艺复兴运动发生于14-16世纪。这一时期 是资本主义在封建社会内部孕育、发生、发展和
封建制度逐步解体的时期。这是一场新兴资产阶

考研教育学-外国教育史必备资料(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考研教育学-外国教育史必备资料(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名词解释一、快乐之家【答案要点】(1)维多里诺是文艺复兴时期影响较大的人文主义教育家,在孟都亚创办了“快乐之家”宫廷学校,成为当时欧洲最好的宫廷学校和欧洲大陆人文学校的范例,被认为是人文主义学校的发源地。

(2)快乐之家学校环境优美,招收贵族子弟和部分天才贫苦学生,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人,即“受过良好教育的完全公民”。

在教育内容上,古典学科和古典语为中心,广泛涉猎其他知识,教育方法上反对死记硬背,体罚,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征、启发式教学。

二、人文主义教育【答案要点】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文化标志,表现在教育方面就是人文主义教育。

其内涵是:歌颂、赞扬人的价值和尊严;宣扬人的思想解放与个性自由;肯定现世生活的价值和尘世的享乐;提倡学术,尊崇理性。

经历了意大利和北欧人文主义的发展,以人文主义、古典主义、世俗性、贵族性和宗教性为特征。

人文主义教育复兴了古典的培养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完人的教育理想,要求培养具有资产阶级绅士的品质。

三、耶稣会学校【答案要点】耶稣会设立的学校称为耶稣会学校。

出于培养精英以控制未来的统治阶层考虑,耶稣会集中力量发展中等和高等教育方面,但不重视初等教育。

在教学内容上:中等教育和大学预科以拉丁语、希腊语、希伯来语、文法、古典文学等人文学科为主;高等教育则主要是哲学和神学。

在教育管理上:耶稣会学校形成了一套完备的组织管理模式。

在师资准备上:高水平的师资也是耶稣会学校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

在教学方法上:耶稣会的教学方法富有成效,采用了寄宿制和全日制,学生依成绩分班,采取班级授课方式,教师在教学中采用讲授、阅读、写作、背诵、辩论、练习等多种方式,学校提倡温和纪律、爱的管理,强调师生间的亲密关系,很少使用体罚。

耶稣会学校的许多措施都为后世所继承,成为人类宝贵的教育经验。

但是,不管它的制度、方法多么完善,组织管理多么周密,师资水平多么高,这些都服从于一个目的企图重建教皇和天主教会对欧洲的统治,这一目的是逆历史潮流的。

第五章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教育

第五章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教育
1、弗吉里奥:弗吉里奥是最早提出 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学者。他有两个著 名作品,注释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 ,还有一篇论文《论绅士风度与自由学 科》。他提倡通过通才教育培养青少年 全面的身心发展。教学内容要适合学生 的个人爱好和年龄特征。教学内容推崇 历史、伦理、雄辩术三门科目,认为这 三门课最能体现出人文主义精神。
6、道德教育中人道、乐观、积极向上、热爱自由、追求平 等和合理的享乐主义等新的道德观在兴起,原罪论开始走向 解体。 在某些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思想中还提出了教育与生产劳动 相结合的思想和成人教育的思想。
(四)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
通才教育是一种符 合自由人的价值的、 使受教育者获得德行 与智慧的、能唤起和 发展那些使人趋于高 贵的身心与最高才能 的教育。 ——弗吉里奥
我们不能只是永远地学 习,而是要把我们的学问 用于生活实际。每门学问 是无止境的,但在一定阶 段,我们必须开始把它用 于有利于他人和社会。
西班牙的维夫斯最主要的 著作是《知识论》“文艺复兴 时期最彻底的教育书籍”, 维夫斯还提出要以心理学方 法解决教育问题。他的教育 理论对夸美纽斯产生过很大 影响。
C世俗性,教育目的和课程设置来看,人文主义具有浓厚的 世俗精神,教育更关注今生,(教育家们创办了具有人文主义 思想的学校——圣保罗学校)
D宗教性,几乎所有的人文主义教育家都信仰上帝,他们 虽然抨击天主教的弊端,但是不反对宗教更不打算消灭宗教 。他们希望以世俗和人文精神改造中世纪陈腐专横的宗教性 ,创造一种更富有世俗色彩和人性色彩的宗教。
上层性:人文主义教育来源于文艺复兴运动,但是文艺复 兴运动不是大众性的,而是文化、思想领域的少数思想家和 知识分子进行的,所以人文主义教育的主要对象是上层子弟 ,教育形式多为宫廷教育和家庭教育,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 养君主等上层人物。 (中世纪的宗教势力非常强,但是我们发现文艺复兴时期 很多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没受到迫害,因为他们的特殊身份和 地位,或者是出身贵族,或者是为宫廷服务,或者是与教会 关系紧密)。

第六章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第六章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第六章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教学目标:学习本章应在全面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概况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人文主义教育的一般特征;维多里诺、埃拉斯谟、拉伯雷、蒙旦和莫尔等人文主义者的教育思想要点,以及人文主义教育的历史意义。

教学时数:6学时考研大纲:1.人文主义教育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北欧人文主义教育;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

2.新教教育路德派新教的教育主张与教育实践;加尔文派新教的教育主张;英国国教派的教育主张。

3.耶酥会与天主教教育第一节人文主义教育一、有关的几个概念界定1.文艺复兴欧洲从14世纪下半叶到17世纪初期,是文艺复兴时期。

实际上,文艺复兴绝不是古代文化艺术的“再生”,而是新兴资产阶级借古希腊罗马文化中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艺术、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来摆脱天主教会的精神枷锁,冲破神学的思想牢笼,建立适应资本主义的新的思想文化。

因此,文艺复兴实质上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文化革命,是一次新文化运动。

2.人文主义世界观humanism人文主义(人道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人性)第一,歌颂赞扬人的价值和尊严。

人文主义者反对中世纪教会把人视为上帝的渺小的创造物,人必须服从神,神的权威至高无上等谬论,充分肯定人的尊严、价值、力量和智慧,认为人是上帝的“杰作”,是造物中“完善的典型”,人的理想非常高贵,人的力量无穷无尽,人的洞察力宛若神明。

第二,宣扬人的思想解放和个性自由。

第三,肯定现实生活的价值和尘世的享乐。

人文主义者反对教会站在“原罪”说的立场上,要求蔑视人生,放弃尘世享乐的禁欲主义说教,认为禁欲违反了人的本性。

在他们看来,追求自由平等和享受现世的幸福,是发自人们本性的自然要求,必须按照人性的自然要求去生活,去追求正常的享乐。

第四,提倡学术,尊崇理性。

人文主义者对教会利用神的权威愚昧人们的蒙昧主义极为不满,主张发展人们的理性和智慧,认为理性是快乐的源泉、知识就是力量。

人文主义:文艺复兴运动所倡导的新文化。

第七章_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第七章_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二、人文主义教育的发展历程
前期人文主义教育
后期人文主义教育


前期的人文主义教育家
意大利 弗吉里奥:《论绅士风度与自由 学科》 维多里诺:快乐之家 格里诺:宫廷学校
前期的人文主义教育家
北欧 伊拉斯谟:《愚人颂》 莫尔: 《乌托邦》

维夫斯:《知识论》
维多里诺(VittorinodaFaltre,13781446)的教育思想
三者的区别

①尽管人文主义运动导致了宗教改革,但 大多数人文主义者都反对宗教改革造成的 教会分裂,而主张在教会内部实行不流血 的改革,人文主义和天主教都是反对宗教 改革的。 ②新教教育与天主教教育都是宗 教教育,尽管人文主义教育也带有一定的 宗教性,尽管所有的人文主义者都信仰上 帝,但新教和天主教还是共同反对人文主 义教育尤其是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中的异 教因素。
文 艺 复 兴 精 英 群 像
文艺复兴教育浮雕图
文艺复兴运动

文艺复兴运动发生于14-16世纪。这一时 期是资本主义在封建社会内部孕育、发生、 发展和封建制度逐步解体的时期。这是一 场新兴资产阶级反抗作为封建制度思想支 柱的基督教统治的文化革命和思想革命。
文艺复兴运动及其意义


文艺复兴时期的时代内容主要表现为批判 封建主义旧文化,发展资本主义新文化。 但这一文化运动是以经济的新发展和复杂 的政治斗争为基础的。正是在西欧封建制 度全面危机的形式下,爆发了文艺复兴运 动。 文艺复兴运动涉及文学、艺术、哲学、科 学和教育等方面。作为文艺复兴运动指导 思想的是通常所说的人文主义。
谢谢
第七章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 的教育
2012级英教一班 张倩 1225010105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欧洲现代教育变迁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欧洲现代教育变迁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欧洲现代教育变迁作者:郭璟来源:《新课程·教师》2017年第02期(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摘要:文艺复兴运动提倡以人为本,促进了近代西方的人文主义教育的发展;而宗教改革中提出“因信称义”等教义,以路德、加尔文为代表的新教倡导教育的改革,客观促进了西方近代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从某种意义上宗教改革对欧洲近代教育影响更加的深远。

关键词: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欧洲近代教育一、文艺复兴与欧洲现代教育首先是意大利,一方面出现了大量的世俗学校,另一方面涌现出大量的人文主义教育家。

如以维多里诺,他把学校称为“快乐之家”,主张学校的环境优美、师生关系和谐,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提倡通才教育,并把古典学科作为课程的中心;重视学生的品德培养与基督教信仰的形成。

在尼德兰,人文主义教育表现得更为突出。

代表性的教育家伊拉斯谟,他的重要的教育思想是对封建主义和经院主义的教育的批判。

他充分肯定了教育的巨大作用并提出“一个国家的主要希望,在于它对青年的适当的教育”。

同时他比较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和正确的教育方法,认为教育在青年的头脑中播下虔诚的种子;使青年热爱学习自由学科;为生活做好准备;掌握基本礼仪。

在英国,人文主义教育教育家莫尔,主张所有的儿童均应平等受到良好的教育;重视劳动教育,第一次在教育史上提出把教育和劳动结合起来;成人也要利用业余时间从事教育。

尽管人文主义教育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体现,但他们呈现出了一定的共通性。

1.人本主义。

都主张尊重儿童的天性,主张通过教育来促进儿童的发展。

2.古典主义。

都提倡从古希腊、古罗马的典籍中汲取思想,为当时的教育实践所用。

3.世俗性。

人文主义教育更加关注的是今生而非来世,体现浓厚的世俗精神。

4.宗教性。

虽然抨击天主教会,主张用人文精神改造宗教,并没有提出推翻甚至消灭宗教。

5.贵族性。

由于文艺复兴的性质并非大众运动,因而教育的对象主要是上层子弟,教育的形式多为宫廷教育和家庭教育而非大众教育。

2-2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高等教育

2-2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高等教育

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大学入学人数、成员身份的波动; 大学入学人数、成员身份的波动; 新大学不断出现; 新大学不断出现; 世俗权力对大学的控制得到加强; 世俗权力对大学的控制得到加强; 一度严重侵害大学的学术自由和大学自 治
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在高教发展 史上的地位与意义
首先 没有文艺复兴运动就不会有宗教改革运 首先,没有文艺复兴运动就不会有宗教改革运 动的产生,也不会有后来的思想与学术的发展 也不会有后来的思想与学术的发展; 动的产生 也不会有后来的思想与学术的发展 因为哲学与自然科学,以及史学和人文科学 以及史学和人文科学,无 因为哲学与自然科学 以及史学和人文科学 无 一不是在文艺复兴运动的雨露滋润下成长起 来的。从以封建制度为基础的中世纪国家,过 来的。从以封建制度为基础的中世纪国家 过 渡到以民族文化和民族教育的利益为基础的 现代国家,如果没有文艺复兴运动 如果没有文艺复兴运动,也同样是不 现代国家 如果没有文艺复兴运动 也同样是不 可想象的事。 可想象的事。从中世纪末叶到现代历史时期 的开始,这 年间 年间,文化与科学在广度方面的 的开始 这150年间 文化与科学在广度方面的 迅速发展,学术与教育在推行的范围方面的不 迅速发展 学术与教育在推行的范围方面的不 断扩大,都应毫无疑议地归功于宗教改革运动 都应毫无疑议地归功于宗教改革运动。 断扩大 都应毫无疑议地归功于宗教改革运动。 (德)鲍尔生
宗教改革的影响图示
因 信 称 义 世 俗 成 功 宽容 宗 教 个 人 主 义
宗 教 改 革
教 会 制 度 改 革
多元 公域
私域
适应社会发展的宗教信仰
世俗生活与宗教生活并不对立
新 教 教 伦 理
信仰的自主性与自由选择 重视此世而非彼世(积极入世) 重视此世而非彼世(积极入世) 生产经营活动的合理性 新教精神:信仰、理性、克制、 新教精神:信仰、理性、克制、 敬业、劳动、 敬业、劳动、成功

中世纪大学向现代大学的过渡_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欧洲大学的变迁

中世纪大学向现代大学的过渡_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欧洲大学的变迁

2003年第11期(总第286期)教育研究EDUCAT IONAL RES EARCHN o.11,2003Gener al,No.286中世纪大学向现代大学的过渡——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欧洲大学的变迁贺国庆 [摘 要]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对传统大学造成以下影响:冲击了中世纪大学占垄断地位的经院主义课程;加快了大学世俗化的进程;大学由国际性机构转变为民族性的机构;学术自由的萌芽。

中世纪欧洲大学变迁的史实表明,虽然大学改革最终完成于19世纪初,但实际上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近代大学已具雏形。

[关键词]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中世纪大学;现代大学;变迁[作者简介] 贺国庆,河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河北保定 071002) 在国内外国教育史教材或外国高等教育史研究中,中世纪大学是无法回避且着墨较多的章节或重点;19世纪初源于德国的大学现代化运动也曾是研究的热点;18世纪欧洲少数大学萌发的现代化趋势也引起了学者的关注。

然而,从14世纪初到17世纪这段时间,欧洲大学的发展鲜为人知,几乎成为研究的盲区,中世纪大学怎样过渡到现代大学,不仅研究成果较少,而且在认识上也有明显的误区或偏差。

有人把这段时间比喻为大学发展的“冰河期”,还有人认定大学在这二三百年间处于一种与世隔绝的状态,不仅落后于时代前进的步伐,而且对科学和学术毫无贡献。

实际情况果真如此吗?本文将对此作出探讨。

文艺复兴是中世纪与近代的过渡时期,它从14世纪初到17世纪初历时三百年,史家又把这一时期称为现代早期,其间在16世纪,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宗教改革运动。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欧洲传统教育的变革,这种变革对中世纪大学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文艺复兴与大学中世纪后期,欧洲大学日趋保守,由经院哲学把持的大学课堂几乎拒绝一切新知识,大学严重滞后于时代发展的要求。

14世纪初,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在人文主义思想的冲击下,各国大学先后发生了相应的变革。

新编外国教育史 第三章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新编外国教育史 第三章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14世纪初,拜占庭帝国受到奥斯曼土耳其人的威胁,一大批希腊学者为躲 避战乱逃到意大利。
1453年,拜占庭帝国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所灭,更多的希腊学者逃到意大 利。这些学者到意大利后,不仅带来了大量古希腊、古罗马的作品,而且开 设学校,传播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从而进一步促进了西欧对古典文化的了 解。
新编外国教育史
新编外国教育史
三、北欧的人文主义教育
从15世纪开始,文艺复兴运动逐渐扩展到阿尔卑斯山以北的国家和地区, 推动了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教育发展。从学校的发展看,法国和英国人文主义 的传播促进了新型教育机构的建立。 1530年和1534年,法国先后建立了法兰西公学院和奎恩学院。 1376年后,英国陆续建立了温彻斯特公学、伊顿公学等新型的中等教育机构。
新编外国教育史
新编21世纪教育学系列教材
新编外国教育史
新编外国教育史





第宗

教 改章革 时期1的教
2

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 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新编外国教育史
公元14—16世纪,西欧先后发生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这两场运动 使西欧社会各个方面发生了较大变化,开始全面向近代社会过渡。在文艺复 兴运动中,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和北欧人文主义教育成为主要代表,并出现 了许多著名的人文主义教育家。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重视古典文化, 强调人性的发展,形成了与中世纪教育截然不同的特征。在宗教改革运动中, 一些新教领导人大力倡导教育,提出了强迫义务教育的学说。反对新教的耶 稣会派也创办了自己的学校。本章主要介绍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新编外国教育史
二、意大利的人文主义教育
14—16世纪,意大利兴起了对古典文化的普遍热情。人们到处搜寻和挖掘 古典作品,热衷于对古典语言和古典作品的学习和研究。受这一热情的影响, 许多城市都先后建立了拉丁学校,讲授读、写、算、拉丁文和逻辑学等方面 的知识,为接受古典文化和艺术的系统教育做准备。在意大利的人文主义教 育中,维多里诺的教育实践和弗吉里奥的教育思想具有代表性。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耶稣会:反宗教改革运动的先锋和中坚力量,兴办教育 是企图重建教皇和天主教会对欧洲的统治 教育内容
初级部(5~6年):以拉丁语、文法等人文学科为主 哲学部(三年):包括逻辑学、心理学、物理学、 高级部 天文学等,并以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为准 神学部(4~5年):学习《圣经》和经院哲学
教学管理:以法律文件的形式规定学校的教学
教育具有宗教和世俗性目的
路德
两个原则:一是教育权由国家而不是教会掌握,二是
由国家推行普及义务教育 1.主张教会对学校承担监督之责 2.受教育权利平等 3.教学内容:初等学校教学内容以宗教为主, 教育观 《圣经》是主要学习科目 4.教学方法:运用直观பைடு நூலகம்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梅兰克顿:参与大学创建工作;拉丁文法学校体制 斯图谟:教学内容以古典拉丁文、希腊文为主,实行分级教学制度
内容和教学方法
师资:需要受到宗教、知识、有关教育和
教学方法方面的训练
富有成效的原因
教学方法:采用寄宿制和全日制,实行集
体授课制
谢谢观赏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文艺复兴运动与人文主义的特征 人文主义教育 人文主义教育 的发展历程
1.前期人文主义教育: 2.后期人文主义教育: 人本主义、古典主义、世俗性 宗教性、贵族性
文 艺 复 兴 与 宗 教 改 革 时 期 的 教 育
人文主义教育 的基本特征
宗教改革运动与新教的建立 新教教育
路德派新教与教育
加尔文派新教与教育 英国国教与教育 文艺复兴时期天主教会的改革与复兴:天主教会反对、遏制 宗教改革运动,三十年战争使其丧失了在欧洲的统治地位 耶稣会的教育活动
天主教教育
三种教育力量的冲突与融合
路德派新教与教育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一)人文主义教育1.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1)特点为强调世俗性和人性的解放,注重人的自由和天性,代表人物为维多利诺(孟都亚宫廷学校“快乐之家”)、弗吉里奥、格里诺等;(2)“快乐之家”的教育实践包括如下特点①学校注意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和个性差异;②注重德智体全面发展,传授广泛的教学内容;③要求学校具有优美的环境;④强调师生之间的和谐气氛;⑤注重启发诱导,讲求兴趣;⑥反对体罚、压制;2.北欧人文主义教育:特点为强调宗教和道德,教育目的具有强烈的政治性;代表人物伊拉斯谟(尼德兰,《论基督教王子的教育》)、莫尔等;3.法国人文主义教育:代表人物是拉伯雷(《巨人传》);4.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①人本主义②古典主义③世俗性④宗教性⑤贵族性;(二)新教教育1.路德派新教的教育主张与教育实践:路德派教育的特点是把教会置于国家权力之下办教育,代表人物是马丁.路德、梅兰克顿(拉丁文法中学的改革,被誉为“无与伦比的德意志人的伟大导师”)、斯图谟(斯特拉斯堡文科古典中学的实践)、布根哈根(初等学校的建立);路德主张(1)国家应重视教育,掌握教育权,重视对学校教育和教学的管理;(2)国家应推行普及、义务的教育;(3)建立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在内的国家教育体系;2.加尔文派新教的教育主张:加尔文教派的活动中心是在瑞士的日内瓦,加尔文认为所有人民的教育应由教会负责,教育本质上是宗教性的,其改革特点有(1)强调教育对个人、社会和宗教的意义;(2)提倡免费教育并进行了实践,创办了免费学校;(3)重视人文科学的价值;(4)学习古典文科中学的管理方式,创办了完整的教育体系和日内瓦学院;3.英国国教派的教育主张:英国的宗教改革又不同于前两者,它形成了国家和教会联合起来的特点,国家和教会两者在最高权力上是平等一致的关系,主要改革有①加强对教师的管理;②教育目标开始转向培养绅士,教育具有一定的世俗性,但还是以古典课程为主要教学内容;③加强英语教学;(三)天主教教育——耶稣会派的教育改革,反对宗教改革而兴起,代表人物西班牙的罗耀拉;1.耶稣会学校:分初、高两级,高级部之上还有神学部;2.耶稣会学校的组织管理与教学方式:和中世纪没很大区别;。

外国教育史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外国教育史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二、人文主义教育活动及教育思想
(三)拉伯雷的教育思想
1、人物简介
拉伯雷是16世纪法国著名的人文主义学者、文学家和教
育思想家,其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小说《巨人传》中。他主
张应在令人愉快和富有刺激的环境中进行自由的教育、身心
并行发展的教育和认识所有事物的教育。
二、人文主义教育活动及教育思想
(三)拉伯雷的教育思想
致的关系。
1、强调教育为国家服务,重视高等教育
2、初、中等教育由私人团体办理、负责
三、耶稣会派的教育改革
这个团体的目的是确保天主教会的原有阵地,
对天主教进行改革,扩大天主教的影响,使天主教
在与新教的斗争中取胜。因此非常重视教育,并把
力量放在中、高等教育上。
三、耶稣会派的教育改革
耶稣会教育改革的思路一方面将文艺复兴精神
(1)建立人文主义学校“快乐之家”(孟都亚宫廷学校)
(2)注重和谐发展,设置广泛学科
(3)精心组织户外活动,改革教学方法
(4)重视道德教育(宗教是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
二、人文主义教育活动及教育思想
(二)伊拉斯谟的教育思想
1、人物简介
伊拉斯莫斯是尼德兰著名的人文主义者和教育理论家,
主要教育著作有《愚人颂》、《一个基督教王子的教育》、
二、人文主义教育活动及教育思想
人文主义教育重视人在社会中的作用,其用新
的教育观指导办学,用新的教育方法培养人的思
想,对近代教育理论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
是一些人文主义者(如英国的莫尔和意大利的康帕 内拉)还提出了空想社会主义的教育思想。
二、人文主义教育活动及教育思想
(一)维多里诺的教育思想
2、教育实践
致于引起智慧解放的那一点”。其实质是把学生培

第七章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ppt

第七章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ppt

2. 师资
宗教训练 知识训练 有关教育和教学方法的训练
3. 教学方法
采取全日制、寄宿制和分班级教学 教学方法多样:讲座、讲授、阅读、写作、
背诵、辩论、竞赛
强调师生间的亲密关系
(二)三种教育力量的冲突与融合
小组讨论:三种势力与教育
• 新教教育具有较强的群众性和普及性,人文
主义教育具有贵族型,天主教教育尤其是耶 稣会的教育带有强烈的贵族性,但两者的贵 族性在性质上市不同的;
Loading
第七章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 的教育
人文主义文化
宗教改革
反宗教改革
三种教育类型
人文主义教育
新教教育
文艺复兴的教育
天主教教育
第一节 人文主义教育 第二节 新教教育 第三节 天主教教育
本章重点
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 宗教改革运动对教育的影响
文艺复兴的概述
时间:14-17世纪
地域:意大利→→北欧 成就:人文主义文化和宗教改革 特点:阶级性、地域性
第一节 人文主义教育
文艺复兴运动与人文主义的特征
人文主义教育的发展历程 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
一、文艺复兴运动与人文主义的特征
“文艺复兴” ” 是指古代希腊、古罗马人文 学科和文化艺术的复兴;它标志着欧洲近代文化 的开端。文艺复兴运动不是一场孤立的运动,它 肇始于中世纪后期欧洲社会所发生的种种变革。 文艺复兴运动所倡导的新文化被称为人文主义文 化。
耶稣会的教育活动 三种教育力量的冲突与融合
(一)耶稣会的教育活动
教学方法
组织管理
师资
耶稣会把兴办学校视为实现其宗教和政治目的
的重要手段,耶稣会学校的富有成效主要取决 于完备的组织管理、高水平的师资和切实可行 的教学方法。

第六章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第六章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第六章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第一节文艺复兴运动与人文主义教育的发展一、文艺复兴运动与人文主义文艺复兴是指13世纪末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以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于16世纪在欧洲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

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认为是封建主义时代和资本主义时代的分界。

13世纪末期,在意大利商业发达的城市,新兴的资产阶级中的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借助研究古希腊、古罗马艺术文化,通过文艺创作,宣传人文精神。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中形成的思想体系、世界观或思想武器,也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

它主张一切以人为本,反对神的权威,把人从中世纪的神学枷锁下解放出来。

宣扬个性解放,追求现实人生幸福:追求自由平等,反对等级观念:崇尚理性,反对蒙昧。

人文主义这个词实际上很晚才出现,它来自与拉丁文中的humanitas,古罗马作家西塞罗就已经使用过这个词了。

德国启蒙运动时代的哲学家将人类统称为Humanity,当时的人文主义者称他们自己为humanista。

而Humanism这个词却一直到1808年才出现。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核心思想,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思潮,也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最初形式。

它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享受人世的欢乐,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推崇人的感性经验和理性思维。

而作为历史概念的人文主义,则指在欧洲历史和哲学史中主要被用来描述14到16世纪间较中世纪比较先进的思想。

一般来说今天历史学家将这段时间里文化和社会上的变化称为文艺复兴,而将教育上的变化运动称为人文主义。

(李明德著.西方教育思想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二、人文主义教育的发展(一)意大利的人文主义教育意大利前期的人文主义教育佛吉里奥的《论绅士教育》阐明:他的博雅教育思想,要求培养充满世俗精神与身心俱健的人。

维多里诺是佛吉里奥思想的具体实践者。

欧洲宗教改革及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欧洲宗教改革及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欧洲宗教改革及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作者:夏永桃来源:《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9年第08期[摘要] 16世纪至17世纪基督教在欧洲进行了一场宗教改革运动。

宗教改革包括马丁·路德的改革、加尔文在日内瓦的宗教改革、英国亨利八世的改革等。

宗教改革运动对欧洲社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经济上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在精神文化上,宗教改革打破了天主教会精神垄断的局面,发展了人文主义,为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宗教改革尤其对大学形成冲击,推动其改革,并对高等教育的世俗化和国家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宗教改革;高等教育;世俗化[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9) 08-0013-03 ; ;宗教改革在直接导致罗马天主教会分裂为旧教与新教以及新教教义产生的同时,还引发了西方社会思想领域的巨大变革,尤其表现在教育思想领域。

本文试图以宗教改革背景、改革内容为基础,重点探讨宗教改革对欧洲高等教育发展的深远影响。

一宗教改革的历史演进宗教改革可以追溯到14世纪英国主教兼皇家神学顾问、牛津大学教授约翰·威克里夫所代表的市民阶级的宗教改革,以及15世纪的约翰·胡斯所领导的捷克的宗教改革,而这一时期最著名的是马丁·路德和加尔文领导的两场宗教改革运动。

这两场运动作为新兴资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是市民阶级反封建、反正統天主教神学的一种斗争形式。

这一时期的宗教改革运动对欧洲近现代文明产生了很大影响,被恩格斯称为“第一号资产阶级革命”。

这场来势凶猛,规模巨大的宗教改革运动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第一,文艺复兴的推动作用。

在思想文化领域,文艺复兴为宗教改革做了充分准备。

文艺复兴确定的“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人的尊严、人的高贵、人的伟大,颂扬人的价值。

人文主义者一方面批判禁欲主义,赞美渴望幸福的人生观。

另一方面,人文主义者主张人权,反对神权,批判中世纪教会的无知蒙昧和封建等级制度,倡导个人的自由、平等与欲望与科学求知的理论,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与观念更新,对天主教神权产生极大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宗教改革
德国
与文艺复兴起源于大学之外不同,宗教改革运动起源于大学。 1517年10月31日,德国维滕贝格大学教授马丁·路德在维滕贝
格教堂的正门上公开贴出自己亲笔写出的“九十五条论纲” , 痛斥到德国贩卖赎罪券的教皇“特使”特策尔之流的卑劣行 径,要求公开辩论赎罪券的功效问题,直接点燃了宗教改革的导 火索。 维滕贝格大学的大多数教授坚定地站在马丁·路德一边,其竞争 对手莱比锡大学则成为反路德主义的中心。因戈尔施塔特大 学教师埃克博士在一次公开辩论中向路德派发出挑战,他吹嘘 自己将驳倒路德。维滕贝格大学很快接受了埃克的挑战,辩论 由莱比锡大学承办,巴黎大学和爱尔福特大学的资深教授充当 裁判,萨克森公爵亲自宣布辩论赛开始。
约翰·加尔文是在法国和瑞士最具影响力的宗教改革家。加尔文 的大学背景有助于解释他为什么能够对宗教改革的神学人文化作出 重要的贡献。其《基督教原理》被认为是16世纪改革家的著作中最 有学术价值和最为严谨的一部著作。
瑞士
英格兰
在英格兰,大学人士在宗教改革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对路德派观 点的兴趣,剑桥大学一群青年学者定期在白马旅店聚会。这个激进的圈子因倾向 新思潮,被称为“小德意志” ,圈子中许多人后来都为宗教而献身。
②神职人员职位名声的败坏, 家长们感到没有必要再为自己的儿子支付如此昂贵的教育资金
③一些教育机构中激烈的神学辩论吓走了潜在生源
(2) 导致了许多新大学的创办
新大学遍布16世纪的整个欧洲:
德国新建了9所大学; 西班牙,不仅新建了2所大学,而且大学注册人数明显增长;
瑞士,茨温利组建了苏黎世大学,加尔文派建立了日内瓦学院;
1
大学数量上增长迅速
2
大学地域分布 发生较大变化
3
呈现出更多的民族性特征
大学数量上增长迅速
文艺复兴之前,除个别大学是由国王和教皇创建外,很多大学是在原有学校基础上为适应社会发 展而自发形成的。
文艺复兴以后,由于大学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原先由学者们自发形成和组织的大学日 益减少,而由国家或教会创建的大学迅速增加。巴黎大学建立后,法国许多城市在原主教学校、 法律学校和医学学校的基础上也相继成立了大学。
2.宗教改革对大学的影响
(1) 对大学入学人数的影响
(2) 导致了许多新大学的创办 (3) 加快了了大学世俗化的过程
大学由国际机构变为民族性机构 (4) 人文学科的发展 (5) 自然学科的发展 (6)
(1) 对大学入学人数的影响 大学入学人数起初是突然下降的,其原因: ①很多地方当局没收了教会原来用于资助大学神职人员教育的捐赠
学道德哲学教授,也是将源于欧洲的启蒙思想引人苏格兰运动的关键人物。
➢ 哈勒大学的人文学科有很大发展。 ➢ 哥廷根大学既是效仿哈勒的产物,也是哈勒的竞争对手,它是由汉诺威政府开办并
资助的,其创办人阂希豪生通过增加哲学学科的分量,表明自己对哲学院的重视, 尤其注重历史、语言和数学等学科。
(3)文艺复兴运动对大学的影响
我们如何去评价文艺复兴的影响呢?
一 人文主义新知识的引入
二 科学的解放
• 丰富了大学的形式和内涵,大学多样化,为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 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经院主义课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 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传统大学人文化、科学化、现代化等方向发展。
15 世纪的苏格兰也先后成立了3 所大学, 在数量上超过了英格兰。 由于国家和教会的积极参与, 意大利、奥地利、西班牙等欧洲其他国家也相继出现了一些大学。
大学地域分布发生较大变化
14世纪末之前,中欧、东欧和北欧的大学数量极少,50%以上大学分布在 地中海沿岸的欧洲南部,特别是意大利和西班牙地区。从14世纪末开始,欧洲 大学的地域分布开始由意大利逐渐向西南欧、中欧和东欧其他地区扩展。根 据英国学者拉什代尔的研究,意大利的大学数量基本上呈递减趋势,而法国和德 国的大学机构却保持了持续增长,特别是14世纪后德国大学数量急速增加。
意大利
➢ 在意大利,来自希腊的一批拜占廷学者从事了人文主义教育开拓性的 工作。
➢ 弗吉里奥是意大利第一个系统阐明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并将人文主义精 神渗透于大学教育之中的人文主义学者。
➢ 意大利人文主义取得最大进展的地方是那些新建立的大学。 ➢ 意大利人文主义最繁荣的中心是学园而不是大学。 ➢ 学园是一种私立或半私立的机构,源自古希腊柏拉图学园,它为人文主
到了抵制,但它最终还是对大学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当时的大学,主要是一种培训机构,旨在培养未来的神职人员、医生、
政府官员和律师。另一方面,大学的科目还是以形而上学、神学、法 学和医学这些传统的科目为特色。
德国
➢ 在德国,人文主义最初面对的是大学教授们的怀疑和敌意,学生们对 人文主义不感兴趣甚至加以嘲笑。人们认为人文主义是一种新的、不 实用的东西,这种“新知识”似乎是一种具有颠覆性特征的外来进口 物。一些德国大学对人文学科的反对是相当激烈的。
文艺复兴被当时的人文学者认为是中古与近 代的分界线。
从10世纪起,农业的发展,手工业与农业的分离,商业的复苏推动着西 欧经济由恢复到繁荣,西欧城市在经济发展的前提下终于由衰而兴。在商业 贸易繁荣的意大利,首先出现了城市兴起的热潮。随着意大利经济的繁荣和 城市的复兴市民反对封建制度的束缚和教会的精神统治,一种全新的市民社 会成长起来,人文主义应运而生。
➢ 巴黎大学的宗教势力最强。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哲学在16世纪之后逐渐趋于主导 地位,取代了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和辩证法。
➢ 自然哲学的课程通常包括四个方面,即逻辑、伦理学、物理学和形而上学。
英国 德国
➢ 弗格森开辟了社会关系研究的新领域,后来逐渐发展成为社会学。 ➢ 弗格森与亚当·斯密、斯图尔特鲍、哈奇森和卡伦己等人,哈奇森是格拉斯哥大
德国大学起步较晚, 直到14 世纪中叶才建立自己的大学, 此前德国学生大多前往意大利和法国 上大学。德国境内创办最早的大学有布拉格大学(1349)、海德堡大学(1385)、科隆大学 (1388)、艾尔富特大学(1392)、莱比锡大学(1409)等。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 从15 到16 世纪, 德国又出现了第二批大学。
呈现出更多的民族性特征
民族国家之间的经济竞争、政治纷争和信仰差异,导致大学成为一个竞 争的焦点,刺激了大学数量的骤增,使得统一性很强的中世纪大学演变为特色 各异的大学机构,促进了大学的发展。
(2)人文主义与大学
15世纪后半期,人文主义者的学说才开始渗透到大学之中。 人文主义思想进入大学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人文主义在大学遭
义者提供了一个公开论坛和聚会的场所。
法国
➢ 在法国,人文主义在巴黎大学长期遭到敌视。 ➢ 1530年,人文主义学者比代成功地说服国王弗兰西斯一世在巴黎建
立一所主要进行人文主义研究的新的教育机构——法兰西学院。 ➢ 设立了一系列希腊文、拉丁文、法文和哲学等教授讲座,还开设算术、
医药和东方研究等课程。 ➢ 除巴黎外,法国许多地方自治政府都建立了自己的高等教育机构,欢
16世纪
自16世纪以后,在学术
1
界运用本族语也日趋重要。
2
17世纪末 3
Hale Waihona Puke 宗教改革之后,世俗权力获得了
主导地位,教会的最高权力落入君 主之手,国家开始控制、干预大
4
学。与大学世俗化和民族化的趋
势相适应,大学的地位开始出现
显著变化。
14—15世纪
到15世纪,民族意识 在战争中得到增强,。
17世纪初
➢ 直到16世纪,在德国大学里,人文主义教学吸引了更多的听众,越 来越多的新学科的阐述者被任命为大学教授。
➢ 人文主义学科的课程分支增加了,这些分支包括希腊文、希伯来文、 诗歌、演讲术、历史学和拉丁文学。
➢ 人文主义者现在感到有足够的力量对传统主义者发动一场反击,他们 对经院主义的教学方法嗤之以鼻。结果,德国很多知名的大学的文科 课程都接纳了人文主义的学科。
2.在英格兰,人文学科的学习与实际生活和某种职业相关连。
荷兰
➢ 1575年创办的莱顿大学被称为欧洲“新知识”的重要中心。 ➢ 尼德兰人文主义者利普修斯于1578年来此任教。他的到来使莱顿大
学逐渐闻名于欧洲知识界。利普修斯离开后,莱顿大学1593年又聘 来了意大利人文主义者斯卡利杰。 ➢ 除莱顿大学外,人文主义教学在卢万大学也取得进展,该大学著名的 三种语言学院是在伊拉斯谟的参与下建成的,吸引了来自远近许多国 家的学生,他们在这里从事希腊文、希伯来文和拉丁文的文学研究, 学院后来成为整个欧洲人文主义研究的中心之一。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时期高等教育的发展
目录
contents
01 回顾:中世纪大学
02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 欧洲大学
03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
高等教育思想
04 总结
Part One
回顾:中世纪大学
中世纪大学的影响
1
大学的兴起促进西 欧教育的世俗化和
普及化
2
大学教育重开辩论 讲坛,活跃和启迪
➢ 这种新的上帝观解除了教会强加在人们身上的枷锁,肯定了人在 宗教信仰中的地位与作用。
➢ 宗教的世俗化使人们的生活真正从对彼岸世界的关注转向现世, 反映了基督教主宰的封建愚昧社会被新的世俗社会所代替的必然 趋势。
➢ 世俗化社会的出现,加速了大学组织从教会机构向世俗化转变。
(4)大学由国际机构变为民族性机构
(3) 影响
文艺复兴运动所倡导的人文主义文化对于欧洲大学的变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艺复兴是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在整个思想领域展开的一场反封建的文化革命运 动,其目的并非简单地“复兴”古代文化,而是为了摆脱中世纪神学的束缚。建立资 产阶级新文化对欧洲高等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文艺复兴时期大学的发展
Part Tw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