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电与我们的生活》

合集下载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2-1《电和我们的生活》优质教学设计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2-1《电和我们的生活》优质教学设计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2-1 《电和我们的生活》优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电和我们的生活》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电的基本知识,以及电是如何影响和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的。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电的基本概念,知道电是如何产生的,以及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同时,学生还将学习到如何安全地使用电器,以及如何节约用电。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于电的概念可能已经有所了解。

但是,学生对于电的深入理解以及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可能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深化对电的理解,并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电的基本概念,知道电是如何产生的,以及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节约用电的良好习惯,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电的基本概念。

2.电的产生和应用。

3.安全使用电器,节约用电。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教学法、实践活动法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包括电的基本概念、电的产生、电的应用等内容。

2.准备实验器材,如电池、灯泡、电线等。

3.准备实践活动材料,如电器使用说明书、节约用电宣传单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灯光亮起,引出本课的主题——电和我们的生活。

引导学生思考:电是如何产生的?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电的基本概念,介绍电的产生和应用。

同时,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电器,如电视、冰箱、洗衣机等,让学生了解这些电器是如何工作的。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电的产生和应用。

例如,学生可以动手连接一个简单的电路,观察灯泡亮起的现象。

《电和我们的生活》教案

《电和我们的生活》教案

《电和我们的生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的基本概念,知道电是由电子流动产生的能量。

2. 让学生了解电的产生、传输和分配过程,明白电是如何到达我们家庭的。

3. 让学生了解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知道电是如何服务于我们的生活的。

4. 培养学生节约用电、安全用电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电的基本概念,电的产生、传输和分配过程,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电的产生原理,电力系统的运行机制。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课件、教学素材、实验器材。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知道电是什么吗?电是如何产生的?电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应用?以此引发学生对电的兴趣。

2. 电的基本概念讲解电的基本概念,电是由电子流动产生的能量。

引导学生了解电子、电压、电流等基本概念。

3. 电的产生讲解电的产生原理,介绍火力发电、水力发电、核能发电等常见的发电方式。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我国电力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4. 电的传输和分配讲解电的传输和分配过程,让学生明白电是如何从发电厂传输到我们家庭的。

介绍高压输电、低压配电等基本原理。

5. 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讲解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各种电器设备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强调节约用电、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6. 课堂小结7.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8. 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电器设备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电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 电的基本概念:利用flash动画展示电子流动产生电的过程,帮助学生形象理解电的基本概念。

3. 电的产生:组织学生观看火力发电、水力发电等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电的产生过程。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2.1《电和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2.1《电和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2.1《电和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电和我们的生活》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电的基本概念,电流的形成,以及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电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同时培养学生安全用电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电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对电的本质和原理了解不多,安全意识不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逐步深入理解电的原理和应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电的基本概念,电流的形成,以及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电的产生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安全用电的意识,认识到电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电的基本概念,电流的形成,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难点:电的产生原理,安全用电的知识。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实验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课件、实验器材等。

2.学生准备:笔记本、实验器材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用电场景,如开关、电灯等,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电有什么认识?电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和实验,呈现电的基本概念和电流的形成。

讲解电的产生原理,以及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电的作用,如电灯发光、电动机转动等。

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安全用电的知识。

4.巩固(10分钟)学生总结实验现象,回答问题:电是如何产生的?电流是如何形成的?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除了我们已经了解的电的应用,电还能做什么?例如,电能驱动汽车、发电等。

6.小结(5分钟)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四年级科学下册《电和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精选13篇)

四年级科学下册《电和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精选13篇)

四年级科学下册《电和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四年级科学下册《电和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精选13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科学下册《电和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四年级科学下册《电和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篇1教学活动要求:1、经历调查家用电器的活动过程,并且科学文件夹记录;经历一次收集并且处理数据的科学研究过程;2、讨论他们想知道的关于电的知识;3、明确一些安全用电的常识,并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养成安全用电的习惯。

教学活动准备:准备一份科学调查记录表,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电的知识的资料。

教学活动过程:1、引入课前我们做了一个调查记录,调查了我们自己家里的用电器,这节课我们就来做个统计,交流我们的调查结果。

2、交流我们的调查结果。

小组内互相交流调查记录,同学之间相互说说。

个人统计:生活中常用的用电器有哪些?大的.电器有哪些?小的用电器有哪些?最少使用的用电器有哪些?这些用电器分别是用哪些电的.?你统计的数量是多少?全班交流!在调查你们发现了哪些问题?自己还有哪些想法?3、交流我们知道的关于电的知识。

小组讨论,相互说说你在以前知道的关于电的知识。

A、静电的知识B、雷电的知识C、富兰克林的故事D、关与电的科学家4、知道安全用的重要性,养成安全用电的习惯。

(1)哪些地方存在触电的危险。

在户外,哪些地方存在触电的危险?在家里与学校,哪些地方存在触电的危险?(2)我懂得怎样安全用电?讨论:怎样安全用电。

全班交流。

四年级科学下册《电和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篇2教学内容:第五单元第2课。

教学目标:1.过程与方法:1)学生主动开展科学探究的过程包括:感知科学现象──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开展探究──交流──得出结论──推广应用。

《电和我们的生活》 教学设计

《电和我们的生活》 教学设计

《电和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电的产生、传输和使用的基本原理。

学生能够识别常见的电器设备,并知道它们的工作原理和用途。

学生能够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会到电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培养学生节约用电的意识和习惯,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电的产生、传输和使用的原理。

常见电器设备的工作原理和用途。

安全用电的知识和技能。

2、教学难点理解电的传输原理。

掌握安全用电的具体方法和注意事项。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系统地了解电的相关知识。

2、实验法设计简单的电学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电的现象和规律。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电在生活中的应用和安全用电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和交流。

4、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的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四、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展示一些电器设备的图片,如电灯、电视、电脑、手机等,提问学生这些电器设备在生活中的作用。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没有电,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电和我们的生活。

2、知识讲解(20 分钟)电的产生简单介绍摩擦起电、电磁感应等常见的发电方式。

举例说明,如用丝绸摩擦玻璃棒可以产生静电,风力发电利用了电磁感应原理。

电的传输讲解发电厂发出的电是如何通过输电线路传输到我们的家中。

介绍变压器的作用,以及高压输电的优点。

电的使用展示常见的电器设备,如电灯、电饭煲、空调等,讲解它们的工作原理和用途。

强调电能可以转化为光能、热能、机械能等不同形式的能量。

3、实验探究(15 分钟)分组实验:连接简单的电路,让灯泡发光。

实验步骤:准备电池、灯泡、导线、开关等实验器材。

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注意正负极的连接。

新版四年级下册教科版2.1《电和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

新版四年级下册教科版2.1《电和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

新版四年级下册教科版2.1《电和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电和我们的生活》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电的基本概念,知道电是如何产生和传输的,以及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这一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对电有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他们的科技意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对电有了一些基本的了解,比如知道电可以开关灯,电视、冰箱等电器都需要电。

但他们对电的产生、传输和应用等方面的知识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电的奥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电的基本概念,知道电是如何产生和传输的。

2.让学生了解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电对我们的生活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科技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电的产生和传输的过程。

2.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景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问题驱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电的奥秘;通过情景教学,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电的存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PPT、视频、实验器材等。

2.布置教室,准备实验场地。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感受到电的存在,引发学生对电的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和视频,向学生介绍电的基本概念,展示电的产生和传输的过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亲身体验电的产生和传输过程,增强他们的直观感受。

4.巩固(10分钟)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了解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电在未来生活中的应用,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6.小结(5分钟)对本次课程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电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8.板书(5分钟)将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进行板书,方便学生复习。

新版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2.1《电和我们的生活》说课稿

新版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2.1《电和我们的生活》说课稿

新版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2.1《电和我们的生活》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电和我们的生活》是新版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的一课。

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电的基本知识,以及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电的重要性,学会安全使用电器,并初步了解电路的基本原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电器和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对电路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对电器的工作原理也不够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加深对电路和电器工作原理的理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电的基本知识,知道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学会安全使用电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掌握电路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对生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电的基本知识,电器的工作原理,电路的基本原理。

2.教学难点:电路的组成,电器的工作原理,安全用电。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讲授法、问答法、观察法、实验法等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课件和实验器材,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引发学生对电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电的基本知识,电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了解电的重要性。

3.讲解电路的基本原理:通过实验和讲解,让学生掌握电路的组成和原理。

4.电器工作原理讲解:通过实验和讲解,让学生了解电器的工作原理。

5.安全用电教育:讲解安全用电的知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用电习惯。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电的重要性和安全用电的意识。

7.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电路和电器的小实验,让学生课后思考。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电和我们的生活1.电的基本知识2.电器的工作原理3.电路的基本原理4.安全用电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实验操作来进行。

新版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2.1《电和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

新版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2.1《电和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

新版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2.1《电和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电和我们的生活》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电的基本知识,以及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知道电是如何产生和传输的,了解电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安全使用电器的方法。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的相关知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于电这个主题,他们可能在生活中有所接触,但缺乏系统的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从基础入手,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

三. 教学目标1.了解电的基本知识,知道电是如何产生和传输的。

2.了解电器的工作原理,能够安全使用电器。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电的基本知识,如电流、电压等。

2.电器的工作原理。

3.安全使用电器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2.课件和教学素材。

3.实验器材,如电池、灯泡、导线等。

4.安全用电的宣传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动画,引入电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和实物,呈现电的基本知识,如电流、电压等,以及电器的工作原理。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理解电的产生和传输过程。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加深对电的理解。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通过课堂提问和小组讨论,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电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安全使用电器的方法。

分享安全用电的宣传资料,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电的基本知识和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电与我们的生活》教案范文

《电与我们的生活》教案范文

《电与我们的生活》教案范文第一章:认识电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的基本概念,理解电的产生和传输过程。

2. 培养学生对电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电的定义:电是什么,电的单位。

2. 电的产生:直流电和交流电的产生原理。

3. 电的传输:电线的作用和电力传输方式。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电的基本概念和产生传输过程。

2. 利用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理解电的概念。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学生能准确回答电的定义、单位和产生传输过程。

2. 小组讨论:学生能参与讨论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第二章:家庭用电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庭用电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安全用电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家庭电器:常见家庭电器的名称、功能和使用方法。

2. 安全用电:触电的危险性,预防触电的措施。

3. 节能用电:节能电器的作用,如何节约用电。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介绍家庭电器的基本知识和使用方法。

2. 开展小组活动,让学生讨论安全用电和节能用电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学生能准确回答家庭电器名称、功能和使用方法。

2. 角色扮演:学生能模拟正确使用电器和触电急救的情景。

第三章:用电常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用电规则和注意事项。

2. 培养学生遵守用电规定,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二、教学内容:1. 用电规则:开关的使用方法,电器的安全距离。

2. 注意事项: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私拉乱接电线。

3. 电器维修:电器损坏时的正确处理方法。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讲解用电规则和注意事项。

2.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生活中遵守用电规定的经验。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学生能准确回答用电规则和注意事项。

2. 情境模拟:学生能正确处理电器损坏的情况。

第四章:电力与环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力生产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课 题《电与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教案

课 题《电与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电器设备及其工作原理。

2. 使学生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活中常见电器设备的工作原理,安全用电的知识。

2. 教学难点:电器设备的工作原理,触电急救方法。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电器设备是如何工作的。

2. 通过实物展示、PPT讲解,使学生了解电器设备的工作原理。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触电事故的原因,学会触电急救方法。

四、教学准备:1. 准备各种电器设备模型或实物,如电灯、电视、冰箱等。

2. 准备PPT,内容包括电器设备工作原理、安全用电知识等。

3. 准备触电急救视频或案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让学生思考生活中常见的电器设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电器设备工作原理:展示电器设备模型或实物,讲解其工作原理。

3. 学习安全用电知识:讲解安全用电的原则,让学生了解触电的危害。

4. 观看触电急救视频或案例:让学生了解触电事故的原因,学会触电急救方法。

5. 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电器设备,观察其工作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7. 布置作业:让学生绘制家庭电路图,列出家庭电器设备,并说明其工作原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电器设备工作原理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对安全用电知识的掌握情况。

3. 评价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的能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电器维修师傅来校进行讲座,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电器设备的工作原理及维修方法。

2. 组织学生参观电力公司,了解电力生产、传输和分配的过程。

八、教学反思: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九、教学内容:1. 第五章:电与家庭生活本章主要介绍家庭电器设备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让学生了解家庭电路的组成,学会安全用电。

2. 第六章:电与工业生产本章主要讲解电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电力设备的工作原理,提高学生的工业用电安全意识。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第1课《电和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第1课《电和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第1课《电和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电和我们的生活》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电的基本概念,让学生知道电是如何走进我们的生活,以及电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使学生对电有更直观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电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电的本质和电的产生过程可能还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逐步深入理解电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电的基本概念,知道电是如何走进我们的生活,以及电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电的基本概念,电是如何走进我们的生活,以及电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

2.难点:电的本质和电的产生过程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电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理解电的本质。

2.观察法:观察电的使用,让学生了解电是如何走进我们的生活的。

3.实验法:进行简单的电路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电的效果。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教材、PPT、电路实验器材。

2.学具:学生实验器材、笔记本。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电灯、电视、电脑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都是由什么产生的,进而引入电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展示电的基本概念,如电的定义、电的单位等,让学生对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电路实验,观察电的效果,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电的存在。

4.巩固(5分钟)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出电的一些特性,加深对电的理解。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电是如何走进我们的生活的,以及电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让学生了解电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电和我们的生活》教案

《电和我们的生活》教案

《电和我们的生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的基本概念,知道电是如何产生的。

2. 让学生了解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电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节约用电、安全用电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1. 电的基本概念。

2. 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1. 电的产生原理。

2. 安全用电的知识。

四、教学准备:1. 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实验器材,如电池、灯泡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让学生初步了解电的基本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电是如何产生的,以及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电的了解,以及在生活中是如何使用电的。

4. 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教师进行讲解,重点讲解电的产生原理,以及安全用电的知识。

5.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亲身体验电的作用,增强对电的理解。

6.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7.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与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有关的实践作业,如调查家庭用电情况,提出节约用电的建议等。

8.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知识。

9. 学生评价:通过学生的作业、表现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鼓励优秀学生,帮助后进生。

10. 家校沟通:教师与家长保持良好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用电情况,共同培养学生的节约用电、安全用电意识。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实验操作、课后作业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

2. 重点关注学生对电的基本概念、电的产生原理、日常生活中的电应用以及安全用电知识的掌握。

3. 评价学生是否能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问题。

4. 评价学生是否能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电的理解。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电力发电站,让学生直观了解电的产生过程。

2. 开展家庭用电调查活动,让学生了解家庭用电情况,并提出节约用电的建议。

课 题《电与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教案

课 题《电与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教案

《电与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的基本概念,知道电是如何产生的。

2. 使学生掌握电的基本性质,了解电的用途。

3. 培养学生安全用电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电的基本概念:电流、电压、电阻。

2. 电的产生:火力发电、水力发电、核能发电。

3. 电的性质:导电性、磁性、化学效应。

4. 电的用途:照明、动力、通讯、家电等。

5. 安全用电:触电的原因、预防触电的方法、电器火灾的预防。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电的基本概念、电的产生、电的用途、安全用电。

难点: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电的性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电与生活的关系。

2. 利用实验、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电的概念。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电的用途和安全用电知识。

4. 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用电场景,引导学生思考电与生活的关系。

2. 电的基本概念:介绍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并通过实验演示电流的形成。

3. 电的产生:讲解火力发电、水力发电、核能发电的原理,让学生了解电的来源。

4. 电的性质:通过实验展示电的导电性、磁性、化学效应。

5. 电的用途:讲解照明、动力、通讯、家电等用电设备的原理和应用。

6. 安全用电:介绍触电的原因、预防触电的方法、电器火灾的预防。

7.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电的重要性及安全用电的意识。

8. 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列举电的用途,并思考如何安全用电。

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家庭电路的组成,了解各部分的作用。

2. 实例分析:分析家庭电路中常见的故障及原因,让学生学会判断和处理。

3. 动手实践: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简单家庭电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七、教学内容1. 家庭电路的组成:电源、开关、电线、电器等。

2. 家庭电路的工作原理:电流的流通、电压的分配。

电和我们的生活

电和我们的生活

电和我们的生活《电和我们的生活》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电的基本概念和性质,认识电对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性。

2.掌握电的产生、传输、利用和安全知识。

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重点1.电的概念和性质。

2.电的产生、传输、利用方式。

3.电的常见问题及安全知识。

三、教学准备1.教案、课件等教学素材。

2.实验用具:电池、导线、灯泡、开关等。

3.课堂互动环节设计。

四、教学过程1.引入老师通过呈现电力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好奇心。

2.概念讲解通过图文等方式,向学生介绍电的概念、性质和产生方式,加深学生对电的理解。

3.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观察电的传输、利用方式,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4.讨论分享学生展示实验结果,分享自己的发现和体会。

5.知识总结老师对电的常见问题及安全知识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加强安全意识。

6.课堂检测设计简单的测试题目,检测学生对电知识的掌握程度。

7.作业布置布置电相关的作业,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1.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来增强对电的认识。

2.加强安全知识的培养,保障学生的实验安全。

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小结通过《电和我们的生活》教案的设计,学生对电的概念、性质和利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为日后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基础知识和技能。

希望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电与我们的生活》教案范文

《电与我们的生活》教案范文

《电与我们的生活》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的基本概念和特性,知道电是如何产生的。

2. 让学生了解电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电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 培养学生安全用电的意识,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

二、教学内容1. 电的基本概念和特性2. 电的产生和传输3. 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4. 安全用电的原则和注意事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电的基本概念和特性,电的产生和传输,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安全用电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2. 教学难点:电的产生和传输过程,安全用电的具体操作。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电的基本概念、特性和产生传输过程。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生活中常见的用电场景,引导学生了解电的应用。

3. 采用讨论法,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安全用电的认识和经验。

4.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安全用电的实践操作。

五、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教学素材(如图片、视频等)3. 安全用电演示器材4. 学生分组,准备进行实践操作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与电相关的现象或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详细讲解电的基本概念和特性,电的产生和传输过程,以及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常见的用电场景,引导学生了解电的应用,并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安全用电的认识和经验。

4. 演示:进行安全用电的演示,让学生了解安全用电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5.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安全用电的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布置一道与电相关的实践作业,让学生课后进行探究。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思考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以及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八、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作业、实践操作和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对电的基本概念、特性和应用的掌握程度,以及安全用电的意识。

《电与我们的生活》教案范文

《电与我们的生活》教案范文

《电与我们的生活》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的基本概念和特性,知道电是如何产生和传输的。

2. 让学生了解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包括家电、照明、交通等方面。

3. 让学生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安全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电的基本概念和特性,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安全用电知识。

2. 教学难点:电的产生和传输过程,家电的工作原理,安全用电的注意事项。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电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日常生活中用电的实例,让学生了解电的应用。

3. 采用讨论法,让学生分享家电的工作原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 采用讲解法,传授安全用电的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课件和教学素材,包括图片、视频等。

2. 准备一些家电实物,如电视、冰箱、空调等,用于展示和分析。

3. 准备安全用电的宣传资料,如海报、宣传册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与电相关的图片,如闪电、电源插座等,引导学生思考电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2. 探究电的基本概念和特性:让学生分享对电的理解,总结出电的定义、单位、正负等基本概念。

3. 学习电的产生和传输:播放视频资料,介绍发电厂、变电站、输电线路等,让学生了解电的产生和传输过程。

4. 分析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举例说明电在家电、照明、交通等方面的应用,并进行分析。

5. 学习安全用电知识:讲解安全用电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如不接触带电体、使用合格电器等。

6. 分享家电的工作原理:让学生带来一些家电实物,互相分享家电的工作原理。

7. 总结与反馈:对本次课程的内容进行总结,回答学生的疑问,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了解新能源发电技术,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

2. 让学生了解智能电网的概念和特点,以及它在我们的生活中的应用。

3. 探讨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电与我们的生活》教案范文

《电与我们的生活》教案范文

钱钢唐山大地震读后感《钢钢唐山大地震》读后感。

《钢钢唐山大地震》是一部展现人性、家庭和社会的力量的感人小说。

作者以唐山大地震为背景,讲述了一个普通家庭在灾难中的生存与奋斗。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鲜明,情节跌宕起伏,引人深思。

小说以唐山大地震为背景,通过一个普通家庭的遭遇,展现了人性的伟大和光辉。

在灾难面前,人们的爱和勇气得到了最真实的体现。

小说中的主人公钢钢是一个十分坚强的女孩,她在地震中失去了双亲,但她并没有被打倒,而是带着妹妹和弟弟艰难地生存下来。

在灾难中,她展现出了坚强和勇敢,她不仅要面对失去亲人的痛苦,还要承担起照顾妹妹和弟弟的责任。

她的坚强和勇敢感染了身边的人,也感动了读者。

小说中的家庭关系也是一大亮点。

在灾难中,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扶持和关爱得到了最真实的展现。

钢钢和她的妹妹、弟弟之间的关系是最感人的。

在地震中,他们相互扶持,相互鼓励,一起面对困难,一起生存下来。

在他们的身上,读者看到了家庭的力量和温暖。

除了家庭,小说还展现了社会的力量。

在灾难中,人们团结一心,相互帮助,共同渡过难关。

在小说中,人们的爱心和善良得到了最真实的体现。

他们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决然地投入到救援工作中,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人性的伟大和光辉。

通过《钢钢唐山大地震》,我们看到了人性的伟大和光辉。

在灾难面前,人们的爱和勇气得到了最真实的展现。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鲜明,情节跌宕起伏,引人深思。

这部小说不仅是一部展现灾难和生存的力量的作品,更是一部展现人性、家庭和社会的力量的感人之作。

通过阅读这部小说,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性的伟大和光辉,更好地感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力量。

希望我们能够从中汲取力量,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电和我们的生活》教科版(含活动手册)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电和我们的生活》教科版(含活动手册)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电的基本概念。电是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现象。它是现代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例如,家庭电路的构成,展示了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电流、电压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电流方向、电路图的识别,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举例:列举生活中常见的用电安全隐患,让学生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4)电能的转化与效率:了解能量转化过程中的损耗,理解能量转化效率的概念。
举例:通过实验、数据分析等方法,让学生了解能量转化效率的计算方法,以及如何提高能量转化效率。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电和我们的生活》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没有电的情况?”(如夜晚停电)这个问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电的奥秘。
此外,在总结回顾环节,学生对今天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总体良好,但仍有个别学生存在疑问。我会在课后及时关注这些学生,给予他们个别辅导,确保他们能够跟上教学进度。
1.加强对难点内容的讲解,运用更多直观、易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
2.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
3.课后及时关注学生的疑问,给予个别辅导,确保他们掌握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电的基本概念和电路的构成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出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但在理论介绍部分,我发现部分学生对电流、电压等概念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困难,这让我意识到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接受程度,适当调整讲解方式和节奏。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电和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电和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
-Leabharlann 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电路的组成
- 电源
- 开关
- 导线
- 用电器
- 电路图的绘制
- 符号
- 连接方式
- 电磁现象
- 磁铁的性质
- 电流的磁效应
- 电磁铁的应用
3. 重点突出:
- 用不同颜色粉笔标出电的基本概念、安全用电原则、电路组成和电磁现象等关键信息。
- 使用箭头和框图形式展示电路的连接方式和电磁铁的制作原理。
- 安全用电原则:强调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教授触电的常见原因和预防措施。
- 电路的组成:详细讲解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各部分的作用。
- 电路图的绘制:教授电路图符号及其意义,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如何绘制简单的电路图。
- 电磁现象及应用:介绍磁铁的性质,讲解电流的磁效应,以及电磁铁的原理和应用。
首先,对于电的概念理解,尽管我使用了水流模型进行比喻,但仍有部分学生感到抽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寻找更多直观、形象的比喻或教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抽象概念。
其次,在电路图绘制方面,学生们普遍感到有些困难。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电路图符号和连接方式不够熟悉。为此,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增加一些练习,让学生多动手操作,提高他们对电路图的识读和绘制能力。
4. 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电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 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电的认识和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和我们的生活
一、教材说明:
电灯、电视、电脑、电话、电冰箱、电风扇……大大小小的电器,无一不是靠电来工作的。

自从人们发明了电,电便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了。

本次复习的内容是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单元名为“电”,通过学习,希望学生们能够建立流动的电被称为电流;灯泡发光要有包括电源在内的闭合电路;电路有串联和并联两种形式;电流流过不同物质时的情况是不一样的;电流可以被控制;电压达到一定的高度会对人体产生危害的科学概念。

本单元的教学活动从调查家电入手,区分出用的是什么电源,再过度到点亮灯泡,灯泡数由少到多,从而引发出串联和并联,。

电路出故障了,发展到检电器,通过实验活动,使学生对故障有更多的了解。

在中间,教材又穿插了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使学生对电路有一个更深的了解,能够更好地做好防电准备。

从做个小开关到里面是怎样连接的,发展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对学生的思维发展起到了很好的锻炼作用。

最后一课是我们选择了什么,目的是整理学生的发现和认识,比较串联和并联良种连接方法。

至此,学生有了一定的关于电、电路、电流的认识,学会了简单的电路连接。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获得对电、电路、电流的科学了解,建立导体、绝缘体的概念。

2、学会并联、串联电路的一般方法,培养整理、分析电路的能力。

3、培养长期动手实践的兴趣以及长期动脑思考的优秀品质。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电、电流、电路的理解和串联、并联电路的实践。

教学难点:串联和并联的理论与实践。

四、教学环境:
学生已经学习了“电”这个单元,并且对电路连接有了一定的掌握,在观察、实践中能够较好地发现并解决问题。

五、教学准备:
课件、点亮灯泡的材料、里面是怎样连接的记录表。

六、教学过程:
(一)由谈话直接进入课题
1、师:我们的新课已经上完了,从今天起,我们正式进入复习了。

我们这学期学了许多科学知识,相信同学们对这些知识有了一定的理解。

那同学们能不能回忆一下,我们这学期学过哪些知识呢?
2、生:述说本学期学过的知识点。

(按单元内容来说。


3、师:从同学们的谈话中,老师看到很多同学都掌握了许多知识。

知识除了掌握外,还需要进行及时巩固。

那我们今天就来巩固所学的知识。

[揭题] (二)理清知识脉络培养动手能力
1、评“最佳小能手”,培养良好的动手习惯和科学的实验方法。

(1)师:通过对电知识的学习,同学们都能对“点亮我的小灯泡”进行连接。

老师这里有一定的材料,请一位同学上来连一连,看是否能连接得又快又正确。

其他同学在草稿纸上画好电路图。

(2)学生上来连接灯泡,其他学生画电路图。

(3)拿出同学连接的实物,投影在大屏幕上,让其他学生评价,连接得是否正确。

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连接是正确的(或错误的)?(复习灯泡的连接方法和电池的连接方法,让生明白为什么这样连接。


(3)请学生说一说假如要连接两个小灯泡,并使它发光,可以有哪些方法?你能
把它们画在草稿纸上吗?
(4)一生上台板演,其他学生在草稿纸上画。

画好后进行交流、反馈、评价。

(连接正确吗?还有其他方法吗?为什么要这样连接?)
师小结:连接电路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串联,一种是并联。

串联和并联各自有自己的特点。

当用电器串联时,其中一个坏了,则另一个用电器也不能使用了;当用电器并联时,其中一个坏了的时候,另一个用电器还能继续使用。

所以家里面的开关与插座都是并联的。

(5)同学们已经画好电路图了,那同学们能说一说电流情况是怎样的吗?
(6)家里面用电器都要装上开关,同学们能说说开关是怎样工作的吗?它的结构是怎样的?(引出导体和绝缘体,并举例进行说明)
2、检测电路,判断什么地方出故障了。

(1)师:当我们连接好电路时,合上开关却发现小灯泡不会亮。

你能找出其中的原因吗?
(2)生回答可能出故障的原因。

(3)我们需要用什么来进行检测?(电路检测器)
(4)小结:电路检测器就是把连接好的电路小电灯座上的一跟电线头拆下,另外再连上一根电线。

在检测时,要把被检测的物体放在这两根电线之间,接通就行了。

需要注意的是检测时要检测两次,而且不要去检测家用电器的电路。

(三)分析接线柱盒,培养分析推理的能力
1、给学生出示一张4接线柱盒情况示意图,让生进行分析。

2、找出它们的特点。

(与哪一个接线柱有关的,验电器上的灯泡都不亮。

那这个接线柱就肯定没有被连接进去。

再来分析其他接线柱的情况来推断其内部连接情况。


3、学生进行推断画图。

4、交流、反馈、评价。

附:(作业纸)
有一个4个接线头的盒子,小明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后,把接线头之间的连接状态记录在下表中。

请你根据测试记录,推测里面的电线是怎么连接的,在下面图中用线表示你的推测结果(如果有多种连接方法可画在后面的空白处)。

(四)联系第八课设计一个房间照明电路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大家一起探寻电的有关知识,知道了电路的串联和并联,能根据电路图来连接实物,也能够根据实物画电路图。

为了更好地巩固所学的知识,我们来给自己的房间设计一下照明电路,做在草稿纸上。

学生们完成自己设计的电路图。

下课。

七、教学板书:

串联:电流只有一条路径
电路
并联:电流有多条路径
八、教学特色:
(一)把握复习课特点,注重教材的内在联系。

“复习的目的是使学生把这一阶段的知识在头脑中形成系统,建立起巩固的联系,因此复习不应该是课程的简单重复。

”由此我们可以将科学课的复习理解为:在再现以往所学知识的同时,通过不断反思,实现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的提升性再组合,以达到“感悟”(这种“感悟”可以是科学探究方面的,也可以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或科学知识方面的)的目的,同时它也是学生探究学习、创新发展的过程。

本节课设计扎扎实实地抓住本单元所要掌握的知识——电、电流、电路来展开教学,同时也抓住这个单元的共性——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扎扎实实地巩固好所学的知识,并运用到生活中去。

(二)激发学生兴趣,使知识更加巩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像这个单元,绝大部分的内容要求做实验,更需要学生的兴趣作为支撑。

这节课的设计我就想方设法把握了这一点:
第一、直接导入课题,用开门见山法让学生直接进入学习状态。

第二、教学过程注重启发,注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第三、加强动手实践,使学生的兴趣和动手能力得以提高。

(三)关注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

新的时代使人们的教育理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基础教育段小学科学课程的目标与任务也发生了质的变化,知识的学习不再是科学教学惟一的或者说是放在首位的目
的,让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崇尚科学,破除迷信,养成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问题的习惯,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取向,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已成为科学课程的目标。

科学教学要关注学生发展、关注学习过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能力,已逐步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恰当地、巧妙地渗透人文精神教育,是极具开发性的课题,这对教育工作与时俱进,迎合时代的进步,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让学生成为个性发展健全的人大有益处。

教学中,我就透过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用生评生、小组合作完成的方法促进学生的兴趣爱好,而且这也是培养了学生的科学观念、科学的方法,从小养成科学习惯的优秀品质,比如实事求是、判断推理、动手实践等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

(四)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

在涉及“基本技能、情感态度”的复习课中,以往教学往往是阐述一种“方法”后,立即出示一个或几个相应的例题或练习,学生只管按老师传授的“方法”套用即可,这样,学生就省略了“方法”的思考和被揭示的过程,即选择判断的过程,同时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长此以住,也就形成了“学生上课听得懂,课后或考试不会思考、不会做题”的现象。

本课在培养动手能力的教学中,老师打破这一模式,而是采用让学生自己来连接实物,自己来说理由,让生自己评价,让生自己来补充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能力成长起到一个很好的培养作用。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学习使我认识到复习课的意义在于对知识的深化理解和综合应用,特别是把学过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培养学生的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应该针对学生平时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学习问题进行总结和提示,把学生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汇总并告知学
生,并在学习方法上进行指导,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应改过去的老样子:要么习题满堂灌,要么是划重点考学生,那种单调、呆板、无趣的教学法已经不能被学生接受,也与我们的课改精神格格不入,要使课改全面实施并取得成效,复习课的教学改革应当成为我们关注的一个焦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