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女儿的信》教案语文课文

合集下载

《致女儿的信》教案语文课文

《致女儿的信》教案语文课文

《致女儿的信》教案语文课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分析信中的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3)理解信中所表达的父爱,学会关爱他人。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通过朗读、感悟的方式,体会课文中的情感。

(3)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爱,学会表达爱。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父爱的伟大,学会珍惜亲情。

(2)学会尊重他人,关爱他人。

(3)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努力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3)感受父爱,学会关爱他人。

2. 教学难点:(1)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

(2)从课文中提炼出父爱的主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关于父爱的文章,如《背影》、《爸爸的花儿落了》等。

(2)提问:这些文章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父爱在你心中是怎样的?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讨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分析其表达效果。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4. 情感体验(1)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父爱。

(2)分享自己身边的亲情故事,体会亲情的伟大。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父爱的主题。

(2)布置课后作业:写一篇关于亲情的作文。

四、课后作业五、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

2.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 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

4. 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参与讨论、分享故事等。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

2. 运用情感教学法,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利用实例分析法,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亲情,学会珍惜。

初三上册语文《致女儿的信》教案三篇

初三上册语文《致女儿的信》教案三篇

初三上册语文《致女儿的信》教案三篇篇一教学目的:1、积攒词语、名言警句和一些文学常识。

2、理解文中故事的寓意,和作者对爱情的诠释,初步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重点:品味重点语句的深层含义,体会故事所论述的人生哲理。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爱情的真理,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人生观。

教学准备:1、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2、学生准备:熟读课文,搜集有关爱情的歌曲、名言、诗句。

教学过程:一、导入(观赏歌曲《最浪漫的事》)方才的这首歌曲是《最浪漫的事》,教师很喜爱其中的几句歌词:“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渐渐变老,直到我们老的哪儿也去不了,你还仍然把我当成手心里的宝”,孩子们,这首歌的主习题是什么呢?(相守到老的爱情),那么爱情是什么呢?(学生发言)有一个小姑娘也曾经向她的父亲提出过这个问习题,而她作为教育家的父亲苏霍姆林斯基,不回避,不敷衍,在一封信中给了她一个诗意的答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致女儿的信》。

二、明确学习目的(齐读)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1.说说浏览感受。

2.学生讲述童话故事。

一生讲述,其他学生补充、评价。

四、小组交流展示⑴多媒体出示问习题。

(1)故事中提到上帝在创造人后,三次来到人间,他从人的眼中先后读到了哪三种不同东西?想一想,为什么把这三者放在一起解释“爱情”?(2)在信的开始和结尾,父亲表明了对爱情的态度,请同学们自由的朗诵课文,答复:父亲是告诉女儿应怎样看待爱情呢?2.小组长组织讨论。

3.学生展示。

(1)学生答复:第一次:爱情(不可理解美和从未见过的力量)——怒发冲冠第二次:虔诚(无与伦比的美和更大的力量)——怒形于色第三次:心灵的追念真正的爱情必然随同着虔诚,是爱人之间的生死相依,永不背叛,相濡以沫,真正的爱情也必然是心灵的融合与契合,可以是超越死亡的追念。

因此,作者把它们视为爱情的三位一体。

(2)学生答复:要做明智的人、要懂得爱、要有人性美才能成为真正的人。

⑷学生自主质疑(可针对含义深刻的语句、写法等),合作探究,进一步理解课文。

九年级上册语文《致女儿的信》教案三篇

九年级上册语文《致女儿的信》教案三篇

九年级上册语文《致女儿的信》教案三篇.篇二教材分析:《致女儿的信》是苏联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写给女儿的一篇阐述爱情本质的文章,他说,爱情是充满着美与力量,是历经岁月考验的忠诚,是心灵的追念。

对于正处于青春期,渴望成长,对爱情有一丝朦胧隐秘渴望的九年级孩子们来说,本文无疑是一篇的帮助孩子们认识爱情、树立正确的爱情观的文章。

同时,教育家又以其特有的方式诉说着对爱情的见解,浅白易懂的语言营造出一种诗意美好的童话氛围,让人在感受爱情的魅力的同时,折服于这种言语的魅力。

因此,学习本文,不仅仅要了解、把握爱情的内涵和真谛,还要欣赏和涵泳苏霍姆林斯基的独具特色的语言。

教学目标:1、欣赏文章浅白易懂、诗意温暖的语言。

2、把握爱情的真谛,获得自己对爱情的正确理解与信念。

教学重点:欣赏文章浅白易懂、诗意温暖的语言。

教学难点:把握爱情的真谛,获得自己对爱情的正确理解与信念。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的孩子今年只有三岁,可是已经常常拿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来问我了。

比如“太阳为什么落山?”“好吃的为什么要和别人分享?”等等。

我总是回答得小心翼翼,唯恐一句话不慎,误导了他小小的心灵。

我想,等到他再长大些,和你们差不多大时,说不定还会问我:爸爸,什么是爱情? 不过,这个问题我倒不怕,因为我会给他看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致女儿的信》。

请学生阅读预习提示。

(屏显)“本文作者面对十四岁女儿提出的这个既简单又深奥的问题,不回避,不敷衍,而是用了一个充满诗意的故事,阐释了爱情的真谛。

”我们今天的学习就围绕这两句话展开。

板书“诗意的故事”、“爱情的真谛”二、初读故事,涵泳诗意语言1、学生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文中故事的情节。

2、解读“诗意”的含义。

课件:诗意:美的意境;美的情感;美的结构3、让学生细细品读课文7~23段,从中感受诗意。

(1)第一幅画面:着重感受美的意境、美的情感。

指导朗读。

(2)第二幅画面:继续通过品析语言感受美的意境和美的情感。

致女儿的信教学设计3篇

致女儿的信教学设计3篇

致女儿的信教学设计3篇致女儿的信教学设计3篇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致女儿的信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致女儿的信教学设计篇1 1、继续学习书信的写法; 2、体会运用小故事阐释抽象道理的好处; 3、进行爱情教育,帮助学生走好青春第一步。

进行爱情教育,初步理解爱情的真谛。

多媒体辅助教学。

合作探究。

一课时。

一、导语(多媒体播放“泰坦尼克号”主题曲) 人类自有史以来,爱情一直被传唱不衰:地老天荒、海枯石烂,这是关于爱情的成语;牛郎织女、天仙配,这是关于爱情的传说;“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是关于爱情的诗句;还有爱情的俗语:醉过方知酒浓,爱过方知情重……同学们,人在花季,多彩的心事正困扰着你,那些令人魂牵梦萦的情思正等着你长大,你真正懂得爱情的真谛吗?到底什么是爱情?大家也许能从苏霍姆林斯基《致女儿的信》中得到启示。

二、简介苏霍姆林斯基(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信息) 过渡:这样一个世界闻名的教育家,是用什么形式给女儿解释爱情的呢?好,是故事。

这个故事具体体现在文中哪些段落? 三、品读课文 1、朗读: (故事中,上帝三次来到人间,先后从人的眼睛里读到了哪三种东西?上帝有哪些不同表现?)找三组同学分角色分别朗读“上帝三次来到人间”的段落,其他同学把有关答案做上记号。

2、提问:⑴ 上帝从男女的目光中三次各看到了什么?他分别持何态度? ⑵ 为什么最后一次“上帝久久地伫立凝视着,随后深沉地思索着离去了”? ⑶ 从第七段可以看出上帝创造了一切,那么上帝也创造了爱情吗? 3、讨论:什么是爱情? 首先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爱情的名言、诗句;然后多媒体显示老师搜集的名言、诗句;接着分发苏霍姆林斯基给女儿的另外两封关于爱情的信;最后学生分组讨论发言交流。

4、案例分析:这是真正的爱情吗? 某中学一女生在宿舍告诉舍友,她特别喜欢一同班男同学,这次是真的喜欢,和前几次说的那几个截然不同。

《致女儿的信》教案语文课文

《致女儿的信》教案语文课文

《致女儿的信》教案语文课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分析并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

(3)掌握并运用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讨论、表达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亲情的理解和尊重。

(2)培养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2. 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的学习和运用。

3. 学生对作者写作手法的分析和理解。

三、教学难点1. 课文深层含义的理解。

2. 学生对亲情和父母之爱的感悟和表达。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2. 使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案例,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

3. 采用情感体验法,让学生在朗读和讨论中,感悟亲情和父母之爱。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思考父母对他们的爱和期望。

(2)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和作者。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找出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并进行学习和运用。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并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

(2)学生通过讨论,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4. 情感体验:(1)学生朗读课文,感悟亲情和父母之爱。

(2)学生分享他们对亲情的理解和感悟。

5. 课堂小结: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6. 课后作业:学生回家后,写一封给父母的信,表达他们的爱和感激之情。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的方式、合作学习的表现等,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效果。

2. 课文理解评价:通过提问、回答问题、讨论等方式,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 写作能力评价:评估学生在课后作业中表达爱意和感激之情的写作能力,关注语言的流畅性和内容的真挚性。

《致女儿的信》(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致女儿的信》(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致女儿的信》(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致女儿的信》(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致女儿的信》(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理解并掌握文章的主题和基本情节;(2)学习并掌握叙述和描写的语言技巧;(3)认识并理解母爱的伟大与价值。

2.能力目标:(1)通过朗读和课文解析,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2)掌握论证和描述的语言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3)培养学生的爱的表达和情感交流能力。

3.情感目标:(1)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豁达包容、关心他人、感恩父母的美德;(2)在情感交流中加深亲子关系,增强家庭温馨和谐。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并掌握文章的基本情节,表达出母爱的博大和深厚;(2)掌握叙述和描写的语言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教学难点:(1)如何使学生认真体会母爱的伟大与价值;(2)如何使学生通过阅读和学习感受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情感。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1.教学内容:要求学生逐段阅读课文,并对文中几个重要片断进行讲解和点拨。

同时,看图片,分析情境,识别重点。

让学生通过这种形式更易于投入到故事情节和情感表达中来。

2.教学过程:(1)导入:介绍教材中的《致女儿的信》,简单谈谈该文在中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以及爱情与母爱的区别,以生动有趣的开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课堂解读:在课堂上,对于重点与难点,通过师生讨论、展示、概括等方式来进行解读。

教师可提问如下:①文章的主题、思想和情节是什么?②文字选用了哪些修辞和描写技巧对母爱进行表达?③文章的结构和情节描写有何特点?④如何评价母亲的行为和母爱的含义?(3)现场演绎:在交流课中,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或以个人为单位,上台表演短片段,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4)小组讨论:要求学生根据不同的角度,分组讨论文章中的母爱以及其在青少年内心中的分量。

(5)大班演讲:在课堂中,选取几个学生发表演讲,推动更多的人得以表达个人情感、印象与感悟。

《致女儿的信》教案语文课文

《致女儿的信》教案语文课文

《致女儿的信》教案语文课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解读课文,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学会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式,进行写作和表达。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女儿的深厚爱意和期望。

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责任感。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成长道路和人生目标。

二、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和情感体验。

2.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的分析。

3. 学生通过课文学习,形成的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深层含义和情感表达的理解。

2.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的识别和分析。

3. 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和相关的参考资料。

2. 教学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和音响设备。

3. 学生分组和讨论的准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作者的背景和课文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思考封信的内容和目的。

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教师提问和引导学生讨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3. 分析与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4. 情感体验:教师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女儿的深厚爱意和期望。

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观念和责任感。

5. 写作与表达: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式,进行写作和表达。

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进行交流和评价。

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收获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7. 作业布置:学生背诵课文,并进行相关的写作练习。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2. 使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课文中的具体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点。

3.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致女儿的信》教案语文课文

《致女儿的信》教案语文课文

《致女儿的信》教案语文课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运用课文中的句型和词汇,进行情景对话。

(3)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亲情的理解和尊重。

(2)培养学生对家庭和父母的感恩之心。

(3)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的理解和朗读。

(2)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的掌握。

(3)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2)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的重要性。

(2)学生分享对家庭的理解和感受。

2. 朗读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

(2)学生跟读课文,模仿教师的朗读。

3. 理解课文:(1)教师提问学生,检查学生对课文大意的理解。

(2)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四、教学方法:1. 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 情景教学法:运用课文中的句型和词汇,进行情景对话。

3. 批判性思维训练法: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批判性思维的训练。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的积极程度。

2. 课文理解:学生对课文大意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口语表达: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句型和词汇进行情景对话的能力。

4. 思维能力: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六、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致女儿的信》全文。

2. 教学多媒体设备:投影仪、计算机、教学软件等。

3. 教学辅助材料:课文相关背景资料、词汇卡片、练习题等。

《致女儿的信》教案语文课文

《致女儿的信》教案语文课文

《致女儿的信》教案语文课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3)能够理解课文中所传达的人生价值和道德观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分析、归纳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通过写作、表达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父母亲情的理解和尊重。

(2)培养学生对家庭责任和亲情的认识。

(3)培养学生对人生价值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的基本内容和主旨。

2.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3. 课文中所传达的人生价值和道德观念。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深层次含义和寓意。

2. 课文中所传达的人生价值和道德观念的理解。

3. 学生对家庭责任和亲情的认识。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致女儿的信》。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3. 教学卡片或黑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相关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朗读课文:(1)学生齐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和情感。

(2)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节奏和韵律,理解课文的大意。

3. 分析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如比喻、拟人等。

(2)学生通过讨论、回答问题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和寓意。

4. 讨论与思考:(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所传达的人生价值和道德观念。

(2)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等方式,培养对家庭责任和亲情的认识。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对课文进行总结,强调其中的重要观点和价值观。

(2)学生进行写作或表达活动,将所学内容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朗读等,以评估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兴趣。

《致女儿的信》教学设计7篇

《致女儿的信》教学设计7篇

《致女儿的信》教学设计7篇《致女儿的信》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继续完成词语和名言警句的积累。

2、体会__采用故事阐明爱情真谛这一构思的巧妙。

3、品味含义深刻的语言,了解爱情的特征,正确把握萌动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作者对爱情的诠释。

【教学难点】对故事寓意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1、讲故事导入:在很久以前,一座城市居民经常和另一个城市的居民打仗,很多年都不分胜负。

这两座城市,一座坐落在高地,另一座坐落在洼地。

处在高地上的城市头领想出了一个令人心酸的绝人之道──把高地的水库打开。

结果可想而知,洼地的城市被大水围困,注定要灭亡。

水库打开,哭叫之声不绝于耳。

看到如此的惨状,围困者做出了一个人道的姿态,派船去救落水人,但是,派遣的船只不多,只能容纳极少一部分人,他们的头领喜欢女人,所以只能让妇女上船,并要求只能带自己最喜欢的一样东西。

有的带上自己的玉镯,有的带上自己的金银首饰;有的带上自己的铜镜……她们想这样既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又不失自己的财产。

惟有一位妇女肩扛着自己的丈夫,奋力上船。

一个士兵阻拦道:“船上只允许上妇女,不许运男人。

”那位妇女说:“这就是我最喜欢的东西。

”士兵无言以对,只好乖乖地让她上船。

在那次水患中惟一幸存的男人就是那位妇女的丈夫。

这就是爱情,说起爱情,莎土比亚曾经在一首诗当中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告诉我,爱情生长在何方是在脑海,还是在心房?它是怎样发生,它又怎样成长?”这是每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可能也是同学想知道的。

当我们遇到这样的疑惑时,我们却不一定敢向我们的父母发问,但有一个14岁的小姑娘向她的父亲提出了这个问题,而她的父亲也在一封信中给了她一个诗意的回答。

这个父亲就是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封《致女儿的信》。

板书:致女儿的信苏霍姆林斯基2、简介作者: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年),苏联教育家。

他曾多次获得国家级的勋章和称号。

《给女儿的信》教案精彩5篇

《给女儿的信》教案精彩5篇

《给女儿的信》教案精彩5篇《给女儿的信》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让学生初步思考认识“爱情是什么”这个问题。

2.体会用童话表达思想感情的写法。

3.学会前后照应、层层推进的叙述手法。

教学设想: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我打算把整个教学过程的重点放在学生“学”上,尽量使教学过程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阅读程序相吻合;采用师生讨论的形式,研讨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自己感悟和思考。

真正把“教”的过程变成“学”的过程。

预习要求:自读课文,准备说说自己的体会,并提出不理解的问题或不同的看法。

教学步骤:一、谈话(要点):同学们满十四岁了吗?你们的爸爸妈妈给你们说过什么是“爱情”吗?你们能否试着回答“什么是爱情”?除了概念性地下定义,可不可以形象地表述什么是“爱情”?(过渡到课文)通过预习,你们已经阅读了这篇文章,这篇文章的内容是什么?(复述课文内容)这我接到上这堂课的任务时,在可供选择的许多课文中,我毫不犹豫地选了这篇!因为二十年前,我第一次读到苏霍姆林斯基的《给女儿的信》时,非常感动。

我不止一次地给我的处于青春花季的学生读这些充满父爱的信。

开头的几句话我至今还能背诵——‘亲爱的女儿:你提出的问题使我忐忑不安。

今天你已经14岁了,已经迈进开始成为一个女人的年龄时期。

你问我说:“父亲,什么叫爱情?”我的心经常为这种思想而跳动,就是今天我不再是和一个小孩子交谈了。

进入这样一个年龄时期,你将是幸福的。

然而只有你是一个明智的人,你才是幸福的。

’……”你们怎样评价这位父亲?(引出对作者的介绍)二、关于苏霍姆林斯基作为饮誉全球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首先是一位充满童心的真诚人道主义者。

他的名字是和他创办的帕夫雷什中学联系在一期的。

苏霍姆林斯基每天的工作、生活规律总是这样的:五点钟就开始起来写教育日记,一直写到八点钟;然后,他便来到校门,以亲切慈祥的笑容迎接每一位上学的孩子。

学校上课期间,在校长办公室里是很难找到苏霍姆林斯基的,不过,在教室里、体育馆里、学校养蜂场或教研组会议上倒是可以见到他。

给女儿的信初中语文教案(共五则)

给女儿的信初中语文教案(共五则)

给女儿的信初中语文教案(共五则)第一篇:给女儿的信初中语文教案15、给女儿的信教学目标1、理解作者针对孩子的特点回答关于爱情问题的巧妙手法。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方法:朗读、复述、合作、探究。

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一、作者简介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乌克兰卓越的教育家、教师、思想家和作家。

他在帕夫雷什中学任教,担任这所农村中学的校长、教师长达32年。

苏霍姆林斯基一生短暂,不满52岁,但他却持之以恒地探索和孜孜不倦地去写作,奇迹般地写出了40部专著,600多篇论文,约1200篇儿童小故事。

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部著作都是面向教师、教育家、教育者、父母和自己孩子们的。

主要作品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和《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二、疏通课文1、注音忐忑不安tǎn tè:忐忑:心神不定。

心神极为不安。

麦穗suì:禾本植物聚生在茎的顶端的花和果实。

渗透shèn:液体从物体的细小空隙中透过。

比喻一种思想或势力逐渐向其它方面扩展。

2、复述文中的童话故事3、理清文章的脉络:第一部分(1~4段):女儿提出问题及父亲对此的态度。

第二部分(5~24段):回忆从前祖母给“我”讲过的故事,得出爱情是什么的答案。

第三部分(25段):告诉女儿该如何对待爱情。

4、与《给儿子的一封信》相比,本文有什么特点?明确:《给儿子的一封信》是正面讲述道理,而本文是引用童话故事阐明道理,形象生动,有利于儿童理解和接受。

三、阅读课文第5—25段,分析、讨论以下问题(1)上帝创造人后,三次来到人间,那一对男女的生活有怎样的变化?他从人的眼神中先后读到了些不同的东西? 上帝的反应怎么样?时间生活变化上帝看到的东西上帝的反应一年后小棚子、庄稼、婴儿爱情惊呆、不理解、恼火五十年后小木屋、花园、子孙们忠诚更加恼火(不可改变)三年后孤独的男人心头的记忆思索着离去(感动、击败)(2)上帝第二次看那对男女,时间隔了五十多年,却看出了忠诚,这说明了什么?提示:说明真正的爱情能够经历时间的考验。

《致女儿的信》教案语文课文

《致女儿的信》教案语文课文

《致女儿的信》教案语文课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致女儿的信》这篇课文。

(2)分析并理解信中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3)掌握信中的一些重要词汇和表达方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2)通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家庭、亲情和父母的感恩之情。

(2)引导学生理解父母的期望和关爱,并激发他们对未来的积极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致女儿的信》的阅读与理解。

(2)信中重要词汇和表达方式的掌握。

2. 教学难点:(1)理解信中的深层含义和情感表达。

(2)将课文中的内容应用到自己的生活和写作中。

三、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致女儿的信》。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3. 写作纸张和文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通过简单的介绍,引起学生对《致女儿的信》的兴趣。

(2)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 阅读理解:(1)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2)学生回答关于课文内容的问题,讨论并分析课文中的细节。

3. 词汇与表达:(1)教师指出并解释信中的重要词汇和表达方式。

(2)学生通过例句和练习,加深对词汇和表达方式的理解和运用。

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1)学生写一篇读后感,表达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2)学生选择信中的一个重要词汇或表达方式,用它写一个自己的句子,并分享给同学。

2. 评价:(1)教师对学生的读后感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理解深度和表达能力。

(2)同学之间互相评价对方的句子,共同学习和提高。

六、教学拓展1. 亲子关系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分享他们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和沟通方式。

(2)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讨如何更好地理解和支持父母。

七、情感表达练习1. 写作练习:(1)教师引导学生写一封回信给课文中的女儿,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和对未来的期望。

《致女儿的信》教案语文课文

《致女儿的信》教案语文课文

《致女儿的信》教案语文课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致女儿的信》。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表达和写作意图。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

(2)学会欣赏和评价文学作品,提高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父爱的伟大和无私,培养感恩情怀。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珍惜亲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表达和写作意图。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所表达的深层次情感和父爱主题的理解。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及其背景。

(2)引发学生对亲情的思考,导入课文学习。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情感。

(2)学生通过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解决生字词问题。

3. 合作讨论(1)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分析作者的情感表达和写作意图。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文解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2)深入解读课文,理解父爱主题。

5. 情感体验(1)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中所表达亲情的感悟。

(2)教师引导学生珍惜亲情,培养感恩情怀。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四、作业布置1. 熟读并背诵课文《致女儿的信》。

2. 写一篇关于亲情的感悟作文。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是否有所提高,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改进和调整。

六、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和背诵课文的评价:通过课堂检查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课文朗读和背诵的掌握情况。

2. 学生课文理解评价:通过课堂讨论、提问和作文写作,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程度。

《致女儿的信》的优秀教案3篇

《致女儿的信》的优秀教案3篇

《致女儿的信》的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整体把握文章意思,品味含义深刻的语句。

2、体会运用小故事阐述抽象道理这一写法的好处。

3、了解爱情的特质,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重点:1、体会运用小故事阐述抽象道理这一写法的好处。

2、品味含义深刻的语言,了解爱情的特质,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难点:学生处于特殊的生理和心理阶段,且无生活经历,理解爱情的本质有些困难,加之现实生活中对待早恋的观念,使得学生不太愿意就这一敏感话题发表看法。

教学方式:朗读、复述、讨论、合作、探究。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1、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词:繁衍、刹那间、迷惑不解、勃然大怒、无与伦比、怒不可遏、曙光、伫立、凝视、繁殖。

2、查找资料,了解作者苏霍姆林斯基。

(二)导入新课:19世纪伟大的诗人、剧作家莎土比亚曾经在一首诗当中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告诉我,爱情生长在何方?是在脑海,还是在心房?它是怎样发生?它又怎样成长?”这是每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可能也是同学想知道的。

当我们遇到这样的疑惑时,我们却不一定敢向我们的父母发问,而有一个14岁的小姑娘向她的父亲提出了这个问题,而她的父亲也在一封信中给了她一个诗意的回答。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封《致女儿的信》。

(三)介绍作者:瓦西里亚历山德罗维奇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乌克兰卓越的教育家、教师、思想家和作家。

他在帕夫雷什中学任教,担任这所农村中学的校长、教师和教育者长达32年。

苏霍姆林斯基一生短暂,不满52岁,但他却持之以恒地探索和孜孜不倦地去写作,奇迹般地写出了40部专著,600多篇论文,约1200篇儿童小故事。

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部著作都是面向教师、教育家、教育者、父母和自己孩子们的。

他把自己的思维、思索、建议和见解全部倾注在了他的著作当中,即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教师和父母应当历经何等艰难之路,才能使孩子成长为好学上进、聪颖、心地善良而高尚的人和好公民。

《致女儿的信》教案

《致女儿的信》教案

《致女儿的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能够分析并欣赏作者的写作风格和语言特点。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观点,表达自己的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学会与他人沟通交流,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父爱的伟大和无私,培养感恩情怀。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追求真善美。

(3)学会珍惜亲情,关爱家人。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2. 分析并欣赏作者的写作风格和语言特点。

3. 运用课文中的观点,表达自己的看法。

三、教学难点1. 理解作者深沉的父爱和对女儿的期望。

2. 如何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 如何在口头表达中运用课文中的观点。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致女儿的信》。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3. 教学课件或黑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温情的音乐,营造温馨的氛围。

(2)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父爱。

(2)学生通过课文注释,理解生词和难点。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观点和作者的写作风格。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师生共同点评和总结。

4. 课堂拓展(1)学生分享自己与家人的温馨故事,感受亲情的力量。

(2)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5. 情感体验(1)学生结合个人经历,谈谈对亲情的理解和感悟。

(2)教师总结,强调珍惜亲情,关爱家人。

6.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7. 课后作业(1)学生抄写课文,加深记忆。

8.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课文内容和观点。

六、教学策略1. 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播放音乐、讲述背景故事等手段,营造温馨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致女儿的信》教案语文课文

《致女儿的信》教案语文课文

《致女儿的信》教案语文课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2)通过写作和表达,培养学生的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亲情意识。

(2)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人生和面对困难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2.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深层次含义和情感理解。

2. 学生对家庭观念和亲情意识的认同和表达。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和相关的阅读材料。

2. 教学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

3. 学生写作和表达的素材和指导。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通过引入相关的亲情故事或名人事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学生分享自己对家庭和亲情的理解和感受。

2. 阅读理解:(1)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

(2)学生分小组阅读课文,讨论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3)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共同分析和理解课文的深层次含义。

3. 修辞手法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学生举例说明并解释这些修辞手法的效果和作用。

4. 写作和表达:(1)教师给出写作话题,要求学生写一封信给自己的亲人,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2)学生进行写作,教师进行指导和反馈。

(3)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进行表达和讨论。

六、教学拓展:1. paritive Reading: 提供其他父母给孩子写信的作品,如《傅雷家书》、《给儿子的信》等,让学生比较不同作者的写作风格和情感表达。

2. 亲子活动:鼓励学生与家人一起进行亲子活动,如一起做饭、散步、看电影等,让学生更深地体验家庭亲情。

七、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写一封信给父母,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激之情。

《致女儿的信》教案语文课文

《致女儿的信》教案语文课文

《致女儿的信》教案语文课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情感。

(2)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进行推理和判断。

(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父爱的伟大和无私,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2. 生字词的掌握和运用。

3.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主题思想。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深层次含义和作者的情感。

2. 正确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式进行写作。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原文及注释。

2. 相关背景资料。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作者及其背景。

(2)引发学生对父爱主题的思考,导入课文学习。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分析课文:(1)学生自主分析课文结构,概括段落大意。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5. 探讨主题思想:(1)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对课文主题思想的看法。

6. 课堂小结:7. 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读后感。

8. 板书设计:《致女儿的信》父爱伟大无私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分析、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了父爱的伟大和无私。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融洽。

但在作业布置方面,可以适当增加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教学拓展:1. 对比阅读:引导学生阅读其他关于父爱或亲情的文章,如《背影》、《父亲》等,对比分析不同文章的主题思想和表达手法。

《致女儿的信》教案语文课文

《致女儿的信》教案语文课文

《致女儿的信》教案语文课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和写作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学会如何从文本中提取信息和进行推理。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家庭、亲情和人生价值。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的理解和分析。

2. 重点词汇和句子的学习和应用。

3. 修辞手法的识别和运用。

三、教学难点:1. 课文深层含义的理解。

2. 写作技巧的掌握和应用。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和相关参考资料。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3. 写作纸张和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内容。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家庭和亲情的看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文学习:分组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文本的韵律和情感。

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题和线索。

讲解重点词汇和句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 写作技巧讲解: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技巧,如描写、抒情、议论等。

引导学生通过写作练习,运用所学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4.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布置课后作业,如背诵课文、写作练习等。

推荐相关阅读材料,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如背诵课文、写作练习等,评估他们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3. 写作评估:对学生的写作作品进行评估,关注他们的写作技巧、逻辑思维和情感表达。

七、教学反思:1. 教师教学效果:反思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方法和效果,考虑如何改进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致女儿的信》教案语文课文
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部著作都是面向教师、教育家、教育者、父母和自己孩子们的。

他把自己的思维、思索、建议和见解全部倾注在了他的著作当中,即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致女儿的信》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致女儿的信》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整体把握*意思,品味含义深刻的语句。

2.体会运用小故事阐述抽象道理这一写法的好处。

3.了解爱情的特质,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重点:
1.体会运用小故事阐述抽象道理这一写法的好处。

2.品味含义深刻的语言,了解爱情的特质,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难点:
学生处于特殊的生理和心理阶段,且无生活经历,理解爱情的本质有些困难,加之现实生活中对待早恋的观念,使得学生不太愿意就这一敏感话题发表看法。

教学方法:
朗读、复述、讨论、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
1.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词:
繁衍刹那间迷惑不解勃然大怒无与伦比
怒不可遏曙光伫立凝视繁殖
2.查找资料,了解作者苏霍姆林斯基。

导入新课:
19世纪伟大的诗人、剧作家莎土比亚曾经在一首诗当中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告诉我,爱情生长在何方?是在脑海,还是在心房?它是怎样发生?它又怎样成长?”这是每一个人在成长的
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可能也是同学想知道的。

当我们遇到这样的疑惑时,我们却不一定敢向我们的父母发问,而有一个14岁的小姑娘向她的父亲提出了这个问题,而她的父亲也在一封信中给了她一个诗意的回答。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封《致女儿的信》
介绍作者:
瓦西里亚历山德罗维奇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乌克兰卓越的教育家、教师、思想家和作家。

他在帕夫雷什中学任教,担任这所农村中学的校长、教师和教育者长达32年。

苏霍姆林斯基一生短暂,不满52岁,但他却持之以恒地探索和孜孜不倦地去写作,奇迹般地写出了40部专著,600多篇论文,约1200篇儿童小故事。

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部著作都是面向教师、教育家、教育者、父母和自己孩子们的。

他把自己的思维、思索、建议和见解全部倾注在了他的著作当中,即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教师和父母应当历经何等艰难之路,才能使孩子成长为好学上进、聪颖、心地善良而高尚的人和好公民。

瓦亚苏霍姆林斯基的作品在乌克兰国内人人皆知并喜爱,而且在国外许多国家也被广为出版,如众所周知的《我把心给了孩子们》《公民的诞生》《给儿子的信》以及某些论文和小故事。

他的作品每一新版,都引起了人们更大的关注和浓厚的兴趣。

阅读*,整体把握*:
1.朗读课文,注意揣摩写信人的心理和语气。

2.浏览课文,理清*的脉络:1~4段:女儿提出问题及“我”(父亲)对此的态度;5—24段:回忆从前祖母给“我”讲过的故事,得出爱情是什么的答案;25段:告诉女儿该如何对待爱情。

3.再读课文,提出自己在阅读中遇到的难题或值得思考的问题,集体展开讨论。

提出问题,创设情景,体会文中父亲的形象和*的写法:
1.你是如何理解爱情的?
提示:在提出这个问题之前,可以向学生阐明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让学生放下心理包袱。

2.如果你拿同样的问题问自己的父母,可能得到的答案是什么?
提示:学生给出的答案一定会涉及父母对待这个问题的态度,从而引出下面的问题:
(1)文中的“我”对此的态度如何?
提示:文中的“我”把女儿提出的问题看成是女儿长大的标志,同时“我”对女儿的成长表示高兴并给予充分的尊重。

(2)“我”为何没有正面回答女儿的提问,却说到了我的少年时代和祖母玛利亚所讲的故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liuxue86
提示:“我”用自己成长的经历告诉一个正确的引导带给“我”的巨大收获,希望女儿重视。

同时运用故事揭示这个抽象的概念,深入浅出,形象生动。

研读课文,注重自己的体验:
阅读课文第5—25段:
(一)请同学复述文中的故事。

(二)分析、讨论以下问题:
1.故事中提到上帝在创造人后,三次来到人间,他从人的眼神中先后读到了哪三种不同的东西?
提示:爱情,忠诚,心灵的追念。

2.五十多年间,那一对男女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促使那一对男女(后来的老头和老太婆)生活发生这么大
的变化的基础是什么?
提示:是他们之间相濡以沫的爱情。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美和力量,是人类种族的生命力永不衰败的纽带。

)
4.故事中为何要把这对男女的爱情放在五十多年的时间历程中去表现?这说明了什么?
提示:真正的爱情能够经历时间的考验。

5.五十多年里是什么维系了他们的爱情?
提示:是忠诚、心灵的追念(彼此的扶持、依靠……)
6.文中的上帝面对人的爱情有何表现?为何多次写到上帝的态度?
提示:表明爱情是人类独有的,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只有人才能够爱。

7.作者在*的结尾告诉我们该如何对待爱情?
提示:善待爱情:以人的方式去爱。

(人类的爱情不是仅仅为了繁衍后代,还要给对方以幸福……因为爱情是人类永恒的美和力量,是人类种族的生命力永不衰败的纽带。

)
品味语言:
1.做一个幸福的人,只能是在你成为有智慧的人的时候。

2.上帝久久地伫立凝视着。

随后深沉地思索着离去了。

从那时起人就成了大地上的上帝。

3.爱情,它高于上帝。

这是人类永恒的美和力量。

人们世代交替,我们每个人都不免变成一坏黄土,但爱情却成为人类种族的生命力永不衰败的纽带。

4.本身来说,只有能以人的方式去爱的人,才成为真正的人。

延伸拓展:
结合研讨与练习三,对照*,谈一谈你对爱情的理解。

致女儿的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这个民间故事的巧妙构思,理解文中个别语句的含义。

2、体会运用小故事阐述抽象道理的好处。

3、多角度、有创意地解读故事。

4、了解“爱情的真谛,感受伟大爱情的美好”。

5、进行爱情教育,帮助学生走好青春第一步,正确把握萌动的情感。

教学设想:
学生有对课文学习的主动权,因此课堂上教师应该把这一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教给学生一些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通过问题深入理解,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归纳、整理自己所发现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