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微课教学设计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的护理
三、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
环节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启发提问法、图片展示法导入新课
5
分钟
我把两张在网上搜索的潘长江的搞笑图片展示给同学们看,同时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想想这是什么病呢?
学生观看之后,进行思考,讨论。然后给出答案。
使枯燥的教学变得生动,同时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使学生对以下内容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巧借新闻素材、列图表、电教播放、图片等方式讲授新课
5
分钟
一、用图片展示为学生讲授佝偻病的概念。
认真学习
学习新知识
10分钟
二、先为学生讲解佝偻病的发病原因,然后为学生播放有关佝偻病患儿的新闻。
观看新闻,思考问题
通过新闻内容,补充了我们课本外的一些知识,充实了课堂内容,同时也拓展了同学们的学习空间。
不足之处:由于课堂时间有限,不能让每位同学参与到角色表演中,今后应合理安排时间,弥补不足。
板书设计
(三)
小组
讨论
6 分钟
用案例教学法为学生布置一道思考题
学生以10人为一组进行讨论,最后由一名同学进行总结发言。
通过讨论,促进学生之间交流合作,提高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
评价
总结
4 分钟
对学生的小组讨论内容进行鼓励性的评价。并为学生展示板书设计。
学生认真听老师总结。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掌握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表现、发病原因、护理措施。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教学设计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理解:学生能够理解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和预防措施。
2.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对于健康重要性的认识,关注自己和他人的饮食习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维生素D的概念和作用。
2.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和预防措施。
3.通过小组合作,在实际生活场景中设计预防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方案。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呈现一份关于健康饮食的调查问卷,让学生回答问题,评估学生对于健康饮食的了解程度,并引发学生对于健康的思考。
2.介绍维生素D(10分钟)3.学生小组活动(25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6人),要求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组长,并分发小组活动指南。
小组活动指南内容:1)每组自由选择一个场景(如小孩在家中、在幼儿园、在学校等);2)每个小组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和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3)设计并展示一个预防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方案,包括饮食、户外活动、日常生活习惯等方面的措施和建议。
4.小组展示(20分钟)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进行展示,其他小组成员进行点评和问答。
5.整合总结(10分钟)教师对各组的展示进行总结,强调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危害以及预防的重要性,并简要介绍常见补充维生素D的方法。
6.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份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预防方案,以及自己今后如何保持饮食和生活习惯的建议。
四、教学评价方法1.听说评价:通过小组活动过程中的观察,评估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2.笔头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估,评判学生是否理解并掌握了预防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方法和意识。
五、教学资源准备1.课件。
2.健康饮食调查问卷。
3.学生小组活动指南。
4.电子或纸质素材收集,用于小组展示时的参考。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小讲课)
03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预 防与护理
预防措施
适量晒太阳
每天保持一定时间的户外活动, 让宝宝适当地暴露在阳光下,有
助于合成维生素D。
饮食调整
保证宝宝饮食中富含维生素D的 食物,如鱼、蛋黄等。
补充维生素D
对于无法通过饮食和晒太阳获得 充足维生素D的宝宝,需要在医
生的指导下补充维生素D。
护理方法
01
THANKS
流行病学与预防
流行病学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尤其在欠发达地区和冬季阳光 照射不足地区更为普遍。
预防
通过增加富含维生素D食物的摄入,适当日照,以及补充维生素D制剂等措施, 可以有效预防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生。此外,定期进行儿童保健和营养评 估,及时发现并干预维生素D缺乏也是重要的预防手段。
规律作息
培养宝宝规律的作息习惯,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和质 量。
注意卫生
保持宝宝生活环境的卫生, 避免感染病菌引发其他疾 病。
04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研 究进展
新药研发与临床试验
新药研发
针对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病因,研究者正在开发新的药 物,以更有效地治疗该疾病。
临床试验
目前已有一些新药进入了临床试验阶段,这些药物可能对治 疗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有更好的效果。
02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诊 断与治疗
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
观察宝宝有无易激惹、夜惊、夜 啼等症状,以及多汗、枕秃等体
征。
血液检测
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以 评估维生素D缺乏程度。
X线检查
对骨骼发育情况进行评估,了解有 无骨骼畸形。
治疗方法
补充维生素D
医科大学医学教案佝偻病教案
医科大学医学教案-佝偻病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佝偻病的定义、病因和临床表现。
(2)掌握佝偻病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
(3)了解佝偻病的预防和保健措施。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对佝偻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能力。
(2)培养学生对佝偻病的预防和保健能力。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佝偻病的关注和同情心。
(2)培养学生积极预防和治疗佝偻病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佝偻病的定义和病因:介绍佝偻病的概念,讲解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佝偻病的病因。
2. 佝偻病的临床表现:讲解佝偻病的临床症状,包括骨骼畸形、肌肉无力等。
3. 佝偻病的诊断标准:介绍佝偻病的诊断标准,包括血液维生素D水平、骨密度测定等。
4. 佝偻病的治疗方法:讲解佝偻病的治疗方法,包括维生素D补充治疗、钙剂治疗等。
5. 佝偻病的预防和保健措施:介绍佝偻病的预防和保健措施,包括饮食补充维生素D、户外活动等。
1. 讲授法:讲解佝偻病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佝偻病的典型病例,引导学生进行临床诊断和治疗。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佝偻病的预防和保健措施,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四、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评估学生对佝偻病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病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包括临床诊断和治疗能力。
3. 预防保健计划:评估学生对佝偻病预防和保健措施的制定和实施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医科大学医学教案-佝偻病教案。
2. 课件:PowerPoint课件,包括佝偻病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等内容。
3. 案例资料:佝偻病的典型病例和临床资料。
4. 视频资料:关于佝偻病的预防和治疗的视频资料。
5. 网络资源:相关佝偻病的研究论文和最新治疗方法。
六、教学进程1. 第一课时:介绍佝偻病的定义、病因和临床表现。
2. 第二课时:讲解佝偻病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预防》教案(公开课)
公开课教案
新课教学导入:案例分析1.
乐乐妈妈开始发愁了,儿子
已过两岁,可牙齿还没出齐,长
出来的几颗也是七零八落,排列
很不规则。
且已是寒冬季节,乐
乐晚上睡觉还是不停地出汗,并
且是睡一会,就惊一下,闹一阵,
好像有人吓唬他似的。
而隔壁的
莉莉和他同岁,已经跑的欢实了,
但乐乐的腿还是软软的,走路跌
跌撞撞,步态不稳。
思考:乐乐
到底得了什么病呢?
三维教学目标展示(同上)
一、概念: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又称“软骨
病”,由于vitD缺乏,以致钙、磷代
谢失常,引起骨化障碍和神经功能失
调。
二、病因
1、维生素D缺乏
内源性:日光照射不足
外源性:摄入含维生素D食物
不足或药物影响。
2、其他因素
※生长过速,需求过多
※食物中钙磷含量不足或比例不
当
※谷类食物摄入过多
※疾病影响
※肠道酸碱度
※发热、脱水、低体温等
三、临床表现(症状、体征)
早期:以情绪、精神异常为主要
表现,烦躁、易激惹,
易惊吓,哭闹,枕秃
等。
中晚期:以骨骼发育异常为主要
表现
PPT展示
设疑
讲解
分析讲解
讲解、图片展示
观看
思考
听讲
听讲
记录
观看
记录。
4-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教案
了解
1
治疗:包括抗惊厥的一般治疗、Ca剂、病因治疗
总结
利用图示归类总结内容,指出要求。
2
总结及补充修正
授课年级
总结及修正补充内容
备注
2004级儿科系
暂无
2.VitD的代谢及生理功能:熟悉VitD作用的三个靶器官,便于理解临床表现
3.VitD代谢的调节:熟悉VitD与钙的关系,PTH对钙磷的调节
[病因]
10
病因包括:
围产期缺乏;生长发育过快;围产期缺乏;食物中补充VitD不足;其他
讲解和列举常见病因,强调日照的重要性。归类讲解
[发病机制和病理改变]
10
备注(参考文献、授课形式)
时间安排
(分钟)
PPT
第六版《儿科学》、儿童保健学讲议、Nelson 17th版
70
[概述]
5
1.VitD缺乏性佝偻病定义
简介
[VitD代谢及调节]:
15
1.VitD的来源:强调日光照射为VitD的主要来源
了解VitD代谢过程,熟悉VitD作用的三个靶器官及VitD与钙的关系,PTH对钙磷的调节。应用图示帮助理解,便于讲解发病机理。
要求掌握
鉴别诊断:了解与佝偻病体征相似的疾病;了解其它原因造成的佝偻病。
课后自学
[治疗和预防]
6
治疗:包括一般治疗、VitD治疗、其它注意点。 强调口服VitD的用法和注意事项。
强调用口服VitD治疗,及中毒的可能性
预防:
强调户外活动
VitD缺乏性手足搐搦
(Tetany of Vitamin D Deficiency)
简单介绍该病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和诊治。
8
儿科护理学_课程教案_6.营养障碍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七章第七章 营养障碍疾病患儿的护理营养障碍疾病患儿的护理授课章节 第七章 营养障碍疾病患儿的护理第二节维生素营养障碍 一、维生素D 缺乏性佝偻病 授课形式讲授授课时间 2011年 月 日星期 第 节课授课学时 2 授课对象级 科护理 班授课地点教学目的 与 要 求一、掌握维生素D 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表现。
二、掌握本病的预防、治疗及护理,强调日光照射在预防本病中的重要性,合理喂养及维生素D 制剂应用。
三、熟悉维生素D 缺乏性佝偻病的病因。
四、了解维生素D 的来源及转化,发病机制和病理改变。
重 点 难 点重点:维生素D 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表现、护理及预防。
难点:维生素D 缺乏性佝偻病的病因、临床表现。
教学内容与时间分配导入导入::3min 3min教学过程教学过程::82min 一、病 因 二、发病机制三、临床表现 四、治疗原则 五 护理措施 小结小结::2min 2min 课后思考题3min 3min教材与教具 《儿科护理学》范玲主编 高职高专第2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年1月 Powerpoint 幻灯片、教材、教案、讲稿、黑板、粉笔、激光笔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法、提问法参考资料或相关网站[1] 朱念琼主编《儿科护理学》专科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年5月[2] 王慕狄主编《儿科学》 本科第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年5月 [3] 沈晓明主编《儿科学》 本科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年2月 [4] 崔焱 主编《儿科护理学》本科第四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年5月 [5] 白厚军主编《儿科护理学应试指南》第一版 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年1月 课后体会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注解 Ⅰ导言导言::(3分钟)大家看到这几张病例照片一定感到非常的震惊,那大家会问:什么疾病会导致这么严重的骨骼畸形呢?答案是佝偻病。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内容:维生素D 缺乏性佝偻病。
佝偻病是我国儿科重点防治的四病之一,为什么它占有这么重要的地位呢?一是因为它的发病率比较高,其次治疗不及时会导致严重的骨骼畸形,使小儿的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危害,也给父母和家庭留下不幸和创伤。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教案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教案教案标题: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定义、病因和症状。
2. 掌握预防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方法和措施。
3. 培养学生对于健康饮食和户外活动的意识。
4. 提高学生的科学知识和健康素养。
教学内容:1.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定义和病因。
2.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症状和影响。
3. 维生素D的作用和来源。
4. 预防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方法和措施。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什么吗?它有哪些症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知识讲解:2. 通过PPT或黑板,向学生介绍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定义、病因和症状。
重点强调维生素D对于骨骼生长和发育的重要性。
案例分析:3. 提供几个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病例,让学生分析病例中的症状和可能的原因。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预防和改善这些情况。
小组讨论:4.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维生素D的作用和来源。
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观点和答案。
实践活动:5. 组织户外活动,如阳光浴或户外运动,让学生亲身体验阳光对于维生素D合成的重要性。
总结和评价:6. 回顾本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预防方法和措施。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拓展活动:7.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调查维生素D含量丰富的食物,并整理成报告或海报。
教学资源:1. PPT或黑板2.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案例材料3. 小组讨论工具4. 户外活动场地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度和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活动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评估学生对于维生素D作用和来源的理解程度。
3. 作业评估:评估学生对于维生素D含量丰富食物的调查和整理能力。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医院或健康展览,进一步了解和学习有关维生素D和健康的知识。
2. 邀请专家进行讲座,深入讲解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佝偻病教案
吉林大学教案七、诊断与鉴别诊断粘多糖病、软骨发育不良、脑积水及与佝偻病体征相同的其它佝偻病。
教学内容提要教学内容提要六、临床表现结合发病机制讲解营养性维生素D 缺乏性佝偻病临床表现中各期的临床、生化、 X线特点,主要表现为生长中的骨骼改变,肌肉松弛和神经兴奋症状。
临床上分为初 期、激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
初期的表现是神经精神异常兴奋的表现,重点讲解激期骨骼改变,强调营养性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特征改变。
简述恢复期 和后遗症期的表现。
(一)初期:简单介绍初期神经系统兴奋症状。
与开课前病例相呼应,加深印象。
(二)激期:1.骨骼改变 按人体骨骼从上到下顺序讲解,在干骺端 形成的特征性的骨骼改变介绍几种常见体征(方颅、漏斗 胸、鸡胸、“ O'形腿及“ X ”形腿等等)。
结合发病机理及 图片进行讲解。
采用多媒体形式。
2.肌肉改变3.血生化及X 线改变在讲解过程中结合患者骨骼X 线片讲解,运用多媒体进行演示(三)恢复期与激期对比介绍血生化与X 线改变6min第三节下课20mi n插入民谣、病例 课件展示体征不同时期X 线的改变:图 1、2、3、4(四)后遗症期留下不程度的骨骼畸形,严重的考虑手术矫治。
断、早期治疗,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强调早期诊不同时期体征特点10min部位名 称 好发年龄颅骨软化 3〜6月 头部方颅7〜8月前囟增大及闭合延迟 1岁出牙,3岁才出岀牙迟齐 胸部 肋骨串珠、肋膈沟 鸡胸、漏斗胸 1岁左右 四肢 手镯、脚镯 >6个月 0形腿或X 形腿 >1岁 脊柱后突侧突学坐后骨盆 扁平展示相应疾病的体型 特征时间分配与与备注营养性VitD 缺乏性佝偻病活动期骨骼畸形与好发年龄。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教学设计
第二节幼儿非传染性常见病及其预防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病因、症状,掌握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护理和预防措施。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讲授法,案列分析法引起学生们对幼儿非传染性常见病的重视,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养成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培养学生们的健康意识和良好的生活方式。
教学重点:记住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病因、症状。
教学难点:掌握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预防措施。
教学关键:掌握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预防措施。
教具资料: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回忆前面学过的幼儿常见病,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具有传染性)引出课题。
二.讲授新课1.佝偻病的定义佝偻病又称“软骨病”,是婴幼儿常见的营养缺乏症。
由于维生素D缺乏,以致钙、磷代谢失常,引起骨化障碍和神经功能失调。
佝偻病患儿发育迟缓、抵抗力低,易患肺炎、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2.病因维生素D缺乏是佝偻病的主要原因。
(1)日照不足;(2)喂养不当;(3)生长过快;(4)疾病和药物影响。
3.症状(1).一般表现:婴幼儿烦躁爱哭,睡眠不安,食欲不振,枕部、前额秃发,夜间多汗,肌肉松弛,发育迟缓,坐立和行走都比健康儿童开始得晚。
(2).骨骼畸形头部:颅骨软化,头呈方形,骨性闭合较晚,出牙较迟,易患龋齿。
胸部:胸廓骨骼化,胸骨前凸,形如“鸡胸”,或内陷成“漏斗状”。
脊柱及腹部:脊柱后凸,盆骨偏平,腹部膨大呈“蛙状腹”。
四肢:长骨骨端肿大,形成“手镯”和“足镯”,会站会走的儿童可出现下肢畸形,呈“O”或“X”形腿。
以上症状不一定全表现在一个患者身上,有时只发生1~2种症状。
4.护理与预防。
(1)护理佝偻病患儿体质较弱,应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及传染病,多晒太阳,按医嘱补充维生素D,用量需遵医嘱,不可滥用。
(2)预防多让幼儿在户外活动,多晒太阳。
多吃新鲜蔬菜。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教学设计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教学设计医学一直以来被公认为是一门非常严谨的科学,但也正因如此,医学学习在不知觉中被贴上了“枯燥”、“难记”等标签。
护理学作为医学的分支,自然也跟着“沾光”,被网友热评为最枯燥无聊的十大专业之一。
这虽只是闲谈中的玩笑话,但作为护理专业教师的我们,难道不要认真思考和反思下这个非官方的统计数据下所包含的以护理专业学生为主要评论者的无奈?正是因为传统的教学中“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法,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低,时间一久容易得过且过,甚至会产生厌学情绪。
因此,想要摆脱“枯燥无聊”的负面形象,首先要求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法,其中,合理的教学设计恰恰是能否有效改善教学的前提和关键。
笔者近年来在不断求索着在教学中如何更好的把握课堂、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实践发现,教师课前认真的进行教学设计的确能提高学生学习幸福感。
本文以佝偻病为例,详细介绍教学设计及过程,以期与同行探讨并乞盼指导。
1 教学分析1.1 教学内容儿科护理学是研究儿童生长发育、儿童保健、疾病防治与护理,旨在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一门专业护理学,是临床护理学中的骨干专业课程。
佝偻病是儿科常见的营养性疾病,是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儿科四大疾病之一。
理论学习两次课4课时。
1.2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有(1)佝偻病的病因;(2)佝偻病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3)佝偻病患儿的护理,知识点较多,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并在临床灵活应用。
教学难点是佝偻病的发病机制,亦是学生巧妙掌握本内容重点的关键,需要学生在回顾以往所学的医学基础理论的基础上,学会应用和推理,对学生的学习基础和综合分析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1.3 教学目标根据目前课程标准和护士岗位要求,需将教学目标设定知识、技能、情感3个维度。
知识目标:掌握佝偻病患儿的身体状况评估;掌握对佝偻病患儿的护理措施;熟悉佝偻病的发病机制及对患儿的健康指导。
技能目标:能正确指导患儿家属如何补充维生素D;能对佝偻病患儿进行全面的健康指导。
公开课比赛认识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教学设计
《认识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教学设计方案探索解决问题一:哪些原因会导致佝偻病的发生?一、佝偻病的概念3分钟教法:提问法、讲授法学法:诵读法解决问题一:一、概念:由于小儿体内VitD不足,导致钙、磷代谢紊乱,产生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
多见于2岁以内的婴幼儿,北方多于南方。
1.学生自己找关键词。
2.回答关键词思路:1.视频播放结束,询问学生回答问题情况。
并马上做出点评。
从而正式进入课堂。
2.齐读并找出关键词,3.请学生回答哪些原因会导致佝偻病的发生?(缺乏维生素D)3.最后教师再总结。
意图:2.学会找关键词。
探索解决问题一:哪些原因会导致佝偻病的发生?一、维生素D来源二、佝偻病的病因8分钟教法:提问法、讨论法学法:合作学习法解决问题一:二、维生素D的来源:(一)母体:孕后期补足维生素D,生后前2周可以满足。
(二)食物:母乳,牛乳含量少(三)皮肤的光照合成★★★:是人类的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
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转化为胆骨化醇,即内源性维生素D3。
三、病因1.日光照射不足★★★:主要病因。
小儿户外活动少,紫外线照射不足。
2.生长速度过快:早产儿、双胎、生长快速期容易导致缺乏3.维生素D摄入不足:没及时补充鱼肝油。
4.疾病与药物的影响:1.小组讨论出最主要来源、最主要的病因。
2.观看图片,聆听老师点拨、启发,做笔记。
思路:1.来源及病因给同学分别给2分钟讨论时间。
2.分4组讨论,然后我随机抽人回答问题。
(1)维生素D主要来源的是什么?(皮肤的光照合成)(2)哪些原因会导致佝偻病的发生?(日照不足、缺乏维生素D,未补鱼肝油)(3)佝偻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日光照射不足)3.最后我再作总结。
意图:1.通过讨论法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讨论中突出教学重点。
2.通过动态图的形式展现出来更生动形象,便于学生记忆与理解。
探索解决问题二:视频中的腿形是怎样产生的?四、维生素D的生理功能五、佝偻病的发病机6分钟教法:讲授法、提问法学法:理解记忆法解决问题二:四、维生素D的生理功能(1)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小讲课)
鉴别诊断
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多有家族史。为肾小管1-羟化 酶缺陷。 发病多在1岁以内,可有肌乏力,抽搐,发病缓者可在 成人期出现。 除佝偻病改变外,血清 25-(OH)D正常,甲状旁腺素 (PTH)增高,尿磷增高,有氨基酸尿。 用大剂量维生素D治疗反应好,用药后佝偻病可修复, 但要终身用药。
42
精选2021版课件
鉴别诊断
肝性佝偻病
慢性肝病时胆汁分泌减少,肝功能差,维生素 D在肝脏不能转化为25-(OH)D,因此1,25(OH)D生成减少,引起佝偻病
除佝偻病体征外,有肝病史及症状 用一般治疗量的维生素D无效
43
精选2021版课件
鉴别诊断
抗癫痫药物性佝偻病 长期服用抗癫痫药如苯妥英钠可激活肝脏一些酶, 加速25-(OH)D分解,使1,25-(OH)D生成不足 为非1,25-(OH)D缺乏性佝偻病,与维生素D代谢 无关
X线检测对身体有一定的辐射作用,使许多家长有所顾忌
38
精选2021版课件
早期诊断—超声检查
佝偻病早期主要是干骺端软骨发育异常,骺软骨主要成分 是透明软骨,基质中75%是水分,声阻抗小,透声好,使 软骨呈现低回声。
高频超声可清晰显示尺桡骨近端及肋骨干骺端各部位的异 常改变,并与X线平片征象对应,且更有优势:能更早发 现形态学改变,能发现宽度<0.5mm的钙化不全,骨膜与 软骨膜连接处断裂,骨皮质翘起等征象
可用大剂量维生素D治疗,加用柠檬酸钾(枸橼酸钾)、柠檬酸钠合 剂以纠正酸中毒。继发性范可尼氏综合征则治疗原发病
47
精选2021版课件
鉴别诊断
胱氨酸性佝偻病 又称胱氨酸累积症。临床表现及生化检 查似范可尼氏综合征。角膜、肝、肾、 脾、淋巴结和骨髓内有胱氨酸沉着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微课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了解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病因、症状。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仔细观察的习惯。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尊重和关爱每一名幼儿,不歧视对待有生理缺陷和心理问题的幼儿。
教学重点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病因、症状。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尊重和关爱每一名幼儿,不歧视对待有生理缺陷和心理问题的幼儿。
4.疾病、药物因素:胃肠道或肝胆疾病影响维生素D吸收,肝、肾严重损害可致维生素D羟化障碍。抗惊厥药可使肝细胞微粒体的氧化酶系统活性增加,使维生素D分解增加。
5.户外活动过少
调查资料显示:中国孩子在户外活动的频率很低,每三个孩子中就有一个每天户外活动时间少于一小时,每四个孩子中就有一个每周户外活动次数少于或等于一次。仅有37%的孩子每天都会在户外活动。据79%的妈妈说,课后玩电子游戏和看电视是孩子日常做得最多的两件事。
其它:全身肌肉松弛、;圆背、蛙腹、重症脑发育受累
以上症状不一定全表现在一个患者身上,有时只发生1~2种症状。
恢复期症状:
经过治疗和日光照射后,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消失,精神活泼,肌张力逐渐恢复正常。
后遗症期症状:
大多见于3岁以后,留下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
早期轻型佝偻病如能及时治疗,可以完全恢复,不留下骨骼畸形。重型至恢复期可遗留轻重不等的骨骼畸形,如方颅、鸡胸、“O”形或“X”形腿。
由于胸部畸形影响肺扩张及肺循环,容易合并重症肺炎或肺不张。
7-8个月:脊柱及四肢可向前后或侧向弯曲。四肢长骨干骺端肥大,腕及踝部膨大似“手镯”“脚镯
1岁以后:膝内翻或膝外翻
1岁后小儿开始行走,下肢长骨因负重弯曲呈“O”形或“X”形腿。“O”形腿凡两足靠拢时两膝关节距离在3cm以下为轻度,3cm以上为重度。“X”形腿两膝靠拢时两踝关节距离及轻、重判定标准同“O”形腿。
公开课教案佝偻病教案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阜阳卫生学校徐文兰授课教师徐文兰课题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授课班级中护1399班授课地点儿科护理多媒体教室授课类型公开课授课时间2011年11月10日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材教学目标1.掌握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2.熟悉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病机制。
教学要点1.重点讲解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病因、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
2.难点: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病机制教学方法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病例讨论、讲授、多媒体。
教材分析佝偻病是我国儿童重点防治的“四病”之一,本节结合病例、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病因、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病例、提出讨论问题、教学设计等;学生课前结合病例和问题预习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提出预习中遇到疑问。
板书设计和时间分配组织教学复习旧课导入新课第五章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的护理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一、疾病概要(一)、维生素D的来源与代谢组织学生讨论——讲解佝偻病的病因 (二) 、病因(三)、发病机制(四)、治疗原则二、护理(一)护理评估举例、讨论,强调最主要的病因和预防的关键(二)护理诊断讨论、分析(三)护理目标(四)护理措施举例讨论三、健康指导四课堂小结结合病例对该课进行总结、分析、讨论,布置作业及预习思考题1.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有哪些临床表现?2. 如何给佝偻病患儿的家长进行健康指导?5’5’5’10’5’25’5’5’15’5’5’参考资料《儿科护理学》主编范玲人民卫生出版社《儿科学》主编汪翼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五章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的护理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一.疾病概要维生素 D缺乏性佝偻病是因体内维生素 D缺乏,钙、磷代谢失常,导致临床上以骨骼改变为特征的一种慢性营养不良性疾病。
近年来随着儿童保健工作大力开展,重症患儿已不多见,但轻、中度佝偻病患儿仍较常见,是我国儿童保健重点防治的“四病”之一。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说课稿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说课方案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说课方案一、教材分析1.在教材中的作用、地位儿科护理学是全国医药类本科护理专业教材,由崔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社出版。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属于本教材第七章“营养性疾病患儿的护理”中第五 节内容;由于患佝偻病的主要为6个月至3岁的小儿,该病主要引起小儿骨骼改变,严重者会出现不可逆性的骨骼畸形,所以是我国儿童保健重点防治的“四病”之 一,也是 教材中重点讲授及要求掌握的一节内容。
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掌握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病因、临床表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熟悉维生素D的来源及转换;了解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病机制。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运用以小儿及家庭为中心的现代儿科护理理念和技术对儿童进行整体护理以及健康教育。
(3)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在儿童护理中表现出对小儿的关爱与尊重。
3.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 佝偻病的病因、临床表现、护理措施。
(2)难点 佝偻病的发病机制、护理措施。
二、学情分析教学对象为护理专业本科学生。
他们已具备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接受能力强,但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差,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联系临床,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教法说明1.教学思路以“病例引出—讲授新课—病例总结”为主线进行教学。
在教学中以典型的佝偻病病例为切入点引出课程,在讲课过程中穿插病例,最后以病例总结本课。
通过逐层分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使教学模式由传统的教师主导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
2.教学方法主要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将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演示法和练习法几种教学方法结合使用,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接受情况,灵活应用这几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四、学法指导1.由于学生缺乏临床护理实践经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有所欠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科:学前儿童卫生保健
课题: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姓名:常娥
单位:吉林省德惠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微课名称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知识点来源
学科:学前儿童卫生保健
教材:《学前儿童卫生保健》高等教育出版社
适用对象及对象分析
学前教育专业中职生
中职学前专业的学生在家庭、社会等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下,主动学习意识、基础知识、学习能力都比较欠缺,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佝偻病很少直接危害生命,但因其发展缓慢而不被重视,一旦发现明显症状后,机体抵抗力已经很低,容易并发肺炎、腹泻,病程长、病程重,病死率高。特别是胸部骨骼的改变,极大的影响了孩子的心肺功能。严重的佝偻病还能影响孩子的运动功能,如坐、立、走等。运动的时间推迟或已经会的动作因患此病而使活动能力减弱。因此,佝偻病对儿童身心健康的影响是极大的,佝偻病与贫血、肺炎、腹泻已被列为儿童四大防治疾病。
制作技术手段
超级录屏软件+PPT视频动画制作
设计思路
本节内容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掌握病因和不同时期的症状。
以课前自主探究学习微课视频,结合反转课堂进行问题和收获的交流,教师总结为主线进行教学。
微课制作中以典型的佝偻病图片导入新课,在讲解的过程中结合大量的图片案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直观形象的图片加上动画型的视频效果,更有利于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对本节内容的重视,也会在学习中产生一系列的问题:生了病会这样啊?为什么会这样?如何才能不这样?带着问题去学习,更有利于完成教学目标的要求。
由于胸部畸形影响肺扩张及肺循环,容易合并重症肺炎或肺不张。
7-8个月:脊柱及四肢可向前后或侧向弯曲。四肢长骨干骺端肥大,腕及踝部膨大似“手镯”“脚镯
1岁以后:膝内翻或膝外翻
1岁后小儿开始行走,下肢长骨因负重弯曲呈“O”形或“X”形腿。“O”形腿凡两足靠拢时两膝关节距离在3cm以下为轻度,3cm以上为重度。“X”形腿两膝靠拢时两踝关节距离及轻、重判定标准同“O”形腿。
这些因素教会造成维生素D的缺乏,继尔造成体内钙缺乏引起一系列的病症与体征,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多见于婴幼儿,特别是小婴儿。主要表现在生长最快部位的骨骼改变,并可影响肌肉发育及神经兴奋性的改变。因此年龄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同。
这个病的临床表现分为四期:
四、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症状
初期症状:多汗、易激惹、枕秃、夜惊等非特异神经系统症状。
2、维生素D来源
维生素D这么重要,那么维生素D来源有哪些呢?
(1)日光照射(内源性):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经日光中的紫外线照射转变为胆骨化醇,即内源性维生素D3。
(2)从食物中摄取(外源性),如动物肝脏、蛋类、乳类都含有维生素D,而植物性食物如植物油、蘑菇中所含的麦角固醇须经紫外线照射后变为可被人体吸收的骨化醇即维生素D2。无论是内源性维生素D3,或外源性维生素D2和D3,均无生物活性,需经体内进一步代谢才能获得很强的抗佝偻病作用。
多见于3月以内小婴儿。
主要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如易激惹、烦躁、睡眠不安、夜间啼哭、多汗,尤其是头部,因汗液刺激皮肤发痒,患常摇头磨擦枕部,出现枕秃。
激期:主要表现为神经兴奋性增高+典型的骨骼改变
激期症状:乒乓颅、方颅、串珠肋、赫氏沟、鸡胸、漏斗胸、X型或O型腿、手镯样腕(踝)骨、青蛙腹
3—6个月:头部颅骨软化,以枕骨或顶骨为明显,手指压迫时颅骨凹陷,去掉压力即恢复原状(如乒乓球感觉);
4.疾病、药物因素:胃肠道或肝胆疾病影响维生素D吸收,肝、肾严重损害可致维生素D羟化障碍。抗惊厥药可使肝细胞微粒体的氧化酶系统活性增加,使维生素D分解增加。
5.户外活动过少
调查资料显示:中国孩子在户外活动的频率很低,每三个孩子中就有一个每天户外活动时间少于一小时,每四个孩子中就有一个每周户外活动次数少于或等于一次。仅有37%的孩子每天都会在户外活动。据79%的妈妈说,课后玩电子游戏和看电视是孩子日常做得最多的两件事。
维生素D缺乏是佝偻病的主要原因。维生素D这么重要,那么哪些因素会导致维生素D的缺乏呢?
三、维生素D缺乏的原因
1.母亲怀孕时储备不足:母妊娠期缺乏,早产,双胎等。多次妊娠和长期哺乳的母亲体内储备钙大量消耗,若维生素D摄入不足很快出现骨软化病。
2.摄入不足:多见于在2岁前未进食有维生素D强化奶制品的婴幼儿和长期母乳喂养又没有及时补充鱼肝油的孩子。小儿由于生长速度迅速易引起相对缺乏,尤其在早产儿、双胎和低出生体重儿出生时体内维生素D、钙、磷储存少,出生后生长快易患佝偻病。
其它:全身肌肉松弛、;圆背、蛙腹、重症脑发育受累
以上症状不一定全表现在一个患者身上,有时只发生1~2种症状。
恢复期症状:
经过治疗和日光照射后,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消失,精神活泼,肌张力逐渐恢复正常。
后遗症期症状:
大多见于3岁以后,留下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
早期轻型佝偻病如能及时治疗,可以完全恢复,不留下骨骼畸形。重型至恢复期可遗留轻重不等的骨骼畸形,如方颅、鸡胸、“O”形或“X”形腿。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源自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病因、症状。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仔细观察的习惯。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尊重和关爱每一名幼儿,不歧视对待有生理缺陷和心理问题的幼儿。
教学重点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病因、症状。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尊重和关爱每一名幼儿,不歧视对待有生理缺陷和心理问题的幼儿。
6个月:颅骨增长速度减慢,表现为骨膜下骨样组织增生,额骨、顶骨隆起成方颅、严重时尚可呈十字颅、鞍状颅。此外尚有前囟迟闭,出牙迟,齿质不坚,排列不整齐。
6个月-1岁:
胸部两侧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呈钝圆形隆起称“肋串珠”,以第7~10肋为显著;
肋骨软化,受膈肌牵拉,其附着处的肋骨内陷形成横沟(称为赫氏沟);严重佝偻病胸骨前突形成鸡胸;胸骨剑突部内陷形成漏斗胸,
微课设计类型
讲授型、自主探究学习型
微课应用模式
学生课前自主探究学习与翻转课堂联姻
教学过程
环节
内容
一、引入(20秒以内)
播放多媒体图片,同学们观看,提出问题,引出课题。
看了这些图片,你认为这些孩子正常吗?不正常,那你知道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吗?
1、新知讲解
(5分钟15秒)
1、概念
这些孩子得了一种病,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又称“软骨病”,是指儿童体内维生素D缺乏,以致钙、磷代谢紊乱,造成的一种以骨骼钙化不良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疾病。
3.日照不足:一般情况下,每日接受两小时以上的日光照射,佝偻病的发病率明显下降。日光中的紫外线经常被大扬污染、尘埃、煤烟、衣服或普通玻璃所遮挡,影响其作用。紫外线不能透过玻璃,婴幼儿被长期过多留在室内活动,使内源性维生素D生成不足;地理环境和季节对紫外线的照射量影响也很大,寒冷季节长,日照时间短,紫外线弱,户外活动少的地区,小儿佝偻病的发病率也明显增高。
3、小结(15秒)
让我们重新认识一下佝偻病,读一读佝偻病的顺口溜吧。
四、教学反思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病例讲解,如只依照教材的文字说明,不但枯燥无趣,学生对各种名词也会很迷茫。利用微课视频与反转课堂结合的教学方式,视频的制作中运用大量的病例图片,这种可视化、形象、生动的动态场景画面,让学生自然地融入真实、形象的意境,也更符合这个年龄学生的认知特点。在观看的过程中会引起兴趣并产生自己的问题,带着问题和收获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作交流,听老师的讲评,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学目标的达成也更有利。学生更迫切的想知道,得了这种病后该如何去护理和预防,有利于教师在课堂上做延伸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