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整理
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知识点。
1.社会结构:我们生活的社会背景不只是事件或行动的随机分类,而是以各具特色的方式被赋予结构或模式。
社会结构每时每刻都在被个体重新构造。
2.早期理论家----奥古斯特-孔德创造了“社会学”这一术语3.早期理论家----埃米尔-涂尔干(1)社会事实:社会学第一原则:把社会事实当作物来研究,用社会方法来研究社会的对象。
社会学家采用社会学方法不是用来研究个体而是用来考察社会事实即社会中塑造个体的行动的诸多方面。
社会事实是外在于个体行事方式、思考方式和感觉方式,有其自身的实在,外在于个体的人的生活和感知。
社会事实对个体施加强制性力量。
社会事实难以研究,不能被直接观察。
(2)社会团结和道德团结:机械团结:分工程度低的传统文化以机械团结为特征。
机械团结是基于共识,基于信念的相似性。
有机团结:发达社会中工作的专门化合社会分化的加剧,导致以有机团结的特征的新型秩序。
有机团结以人们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以及认识到他人的贡献重要性为基础。
4.早期理论家----马克思-韦伯不相信结构外在于或独立于个体而存在,认为社会中的结构式由行动之间的复杂的相互影响塑造的。
理念型:是用来理解世界的概念模型或分析模型。
理念型并不存在于真实世界中,但真实世界中的任何情形都能通过与理念型的对比来完成。
理念型并不是值得向往的完美目标,是指一种特定现象的纯粹形式。
理性化:科学、现代技术和科层制的发展被描述为理性化。
理性化是指依据效率原则,以技术性知识为基础来组织社会和经济生活。
韦伯认为支配资本主义的不是阶级冲突,而是科学和大规模组织即科层制的兴起。
现代理论思路功能主义:功能主义认为社会是一个复杂系统,各个组成部分协同工作,产生了稳定和团结。
有机体类比:把社会的运行比作一个有机体的运转,社会组成部分像人体的各个部分一样,是为了社会的整体利益而系统工作。
道德共识对于维持社会稳定和秩序的重要性。
5.显功能:指特定社会活动类型中参与者知道的并意欲的功能。
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总结
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总结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总结一、分章节概括:1、Chapter 1:1.社会学是对人类社会和社会互动进行整体的、客观的研究的一门学科。
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孔德于1838 年正式提出了“社会学”一词。
2.功能论的视角基本观点: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社会的各个部门都对社会系统的存在和发展发挥着一定的功能,都是为了保持社会的稳定而构建起来的。
对群体的整合与内聚有贡献的是正功能;推助群体破裂的则是负功能。
正功能产生的是积极的作用和效果,负功能产生的是消极的作用和效果。
2、Chapter 2:1.文化的含义:文化是为一个社会的内部成员共同拥有的、通过学习获得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意义体系,包括使这些价值观念和意义具体化的物质实体。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文化是与自然相对的概念,指人在实践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
前者如公路、服装等物质文化,后者如语言、价值观、习俗等非物质文化。
狭义的文化仅只非物质文化,是人类在精神和观念方面的创造。
2.文化的特征(一)集体创造性文化是人类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创造出来或衍生出来的。
纯自然的东西不是文化,只有人类制造出来或经过人类加工出来的东西才是文化。
如,石头不是文化,石器是文化;水不是文化,自来水是文化。
(二)后天习得性文化不是先天遗传的本能,而是后天通过学习和模仿获得的知识、经验、技能和习惯等。
(三)象征性文化的象征性表现在文化能够表达其自身本义以外的多重意义,文化现象总是具有广泛的意义。
(四)多样性:文化多样性是指各群体和社会借以表现其文化的多种不同形式。
民族文化多样性地域文化多样性。
3.文化震惊:是指生活在某一种文化中的人,当他初次接触到另一种文化模式时所产生的思想上的混乱与心理上的压力。
文化震惊是一种客观现象,并没有善恶之分,但是对文化震惊的处理却可能产生两种不同的效果。
4.文化的功能教化功能:文化形塑了丰富多彩的社会人;规范功能:文化使社会有了系统的行为规范;界分功能:文化是人与动物区分的重要标志;整合功能:文化使社会团结有了重要的基础。
2024年6月份 2053社会学概论 复习题
山东开放大学成人教育《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在 1839 年首先创造了“社会学”这个概念的是( )。
A、孔德B、严复C、康有为D、马克思答案: A2、“镜中我”理论是( )提出来的。
A、弗洛伊德B、托马斯C、库利D、米德答案: C3、在中国现代早期著名思想家中,对社会学贡献最大的是( )。
A、严复B、章太炎C、康有为D、梁启超答案: A4、《民主在美国》的作者是( )。
A、孔德B、托克维尔C、马克思D、孟德斯鸠答案: B5、科塞是( )的代表人物。
A、社会互动理论B、社会冲突理论C、社会交换理论D、结构功能主义答案: B6、晚辈向长辈传授知识被称为( )。
A、继续社会化B、预期社会化C、逆向社会化D、再社会化答案: C7、为了完成较高层次系统所规定的工作和任务,依据一定章程、按照某种正式的手续而建立的群体,称为( )。
A、正式群体B、初级群体C、次级群体D、非正式群体答案: A8、一人身兼数职、顾此失彼、疲惫不堪的处境是( )的表现。
A、角色不清B、角色失败C、角色冲突D、角色中断答案: C9、社会问题的起因常常是多种多样的,各种因素导致的后果也是多样的,这说明社会问题具有( )。
A、群众性B、复杂性C、特殊性D、普遍性答案: B10、城市化的原动力是( )。
A、社会运动B、工业化C、经济发展D、社会变革答案: B11、经济制度的核心内容是()。
(单选题)A、分工B、产权C、市场和计划D、契约答案: B12、剧院里的观众是()。
(单选题)A、偶合人群B、常规人群C、表意人群D、行动人群答案: B13、孔德毕生关心的主要问题是()。
A、秩序问题与进步问题B、物化生产与异化的社会关系C、理性化问题D、社会团结答案:A14、()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
A、情境定义B、拟剧理论C、“镜中我”理论D、符号互动理论答案:B15、最早从理论上对社会资本给出全面界定和分析的社会学家是()。
《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第四章组织与管理)
《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第四章组织与管理)第四章组织与管理第一节组织概述一、组织的含义与构成要素(一)、组织的含义广义的组织;指人们从事共同活动的所有群体形式,包括家庭、家族、秘密团体、政府、军队、学校等狭义的组织:是相对于初级群体的次级组织形式。
指的是人们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而有意识地组合起来地社会群体。
如政府、企业、学校、意愿、银行、社会团体等(二)、组织的构成要素通过一定的手段加入的成员目标认同;明确权利义务;明确组织边界;强化归属感明确的目标规范性章程权威的领导体系一定的物质基础二、组织类型与特征(一)、组织类型1、功能和目标为基础的分类(以帕森斯为代表)经济生产组织:把经济利益放在首位的组织,如实业公司政治目标组织:形成和部署社会权利的组织,如政府机关整合组织:调节冲突的组织,减缓社会冲突、进行社会控制,如法庭和法律职业实体模式维持组织:具有文化、教育功能的组织,教化社会成员认同社会文化、维持原有的制度和模式。
如学校、教会2、根据组织中的权威性质对成员的控制方式(艾森奥尼)强制性组织:建立在暴力基础上,以强迫手段使成员服从,以强制的手段控制其成员,如监狱、精神病院、军队功利性组织:通过金钱和物质报酬对成员进行控制的组织,如工商业企业(经济利益工具)规范性组织:用规范对成员进行控制的组织,通过规范内化实现对成员的控制,如宗教组织3、从组织运行的受惠者角度进行分类(以布劳为代表)互利组织:以组织成员的互惠为目的,如工会、政党、俱乐部服务组织:以向顾客和社会中该类组织直接相关的人提供专业性、良好的服务的组织。
如医院、学校社工机构、律所等经营性组织:盈利性组织,如公司、银行等公益组织:以一般公众为受益对象的组织,如政府机构、邮局等(拓展)以组织所使用的技术为基础的分类:长链组织(流水线;工序等);媒介组织;集约组织以组织的规模为基础的分类:小型组织;中型组织和大型组织(如医院、企业等所有组织)以组织内部关系为基础的分类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是否有正式的分工)(二)、组织的特征与初级群体相比,组织有如下特点:特定和明确的组织目标非情感关系规范的互动形式复杂的组织结构:规章制度;分工成员资格可替代性强三、组织与现代社会(一)组织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结构要素现代社会组织的特点(表现):组织大规模出现,且结构复杂化、多样化社会分工发达,组织之间的相互依存形成了负责的组织体系(二)现代组织的发展组织规模不断扩大,组织规则日益正规化和复杂化政府、企业、社会组织间关系重构第二节组织结构与组织体系一、组织目标与组织结构(一)、组织目标1、组织目标的含义组织目标:时每个组织都必须通过自身的活动去达到的某种有待实现的未来状态组织目标是组织开展活动的依据和动力,代表一个组织的未来和发展方向一般应遵循的原则包括:互惠原则、评估原则、选择原则测定组织目标实现程度及绩效的标准包括:有效性、效率、人文关怀、人道主义2、组织目标的类别主要目标和次要目标长期目标和次要目标平衡性目标和改进性目标(适应环境还是改进、提高效率)外向目标和内向目标满足其他组织的要求vs满足成员和部门的要求3、组织目标的功能组织目标是组织存在的合法化依据(实现人们期望的某种功能,满足人们需要)组织目标为组织参与者之间的分工合作提供了基础组织目标是衡量组织成员和组织活动的有效标尺组织目标是不同性质的组织相互区别的标准(二)组织结构1、组织结构的含义组织结构是指组织成员及各构成部分在组织运行过程中确立的、比较稳定的相互关系形式、包括组织构造体系、权利关系体系、内部沟通网络以及职位系列2、组织结构的类型在一个多世纪的时间中,组织结构经历了直线型、职能型、直线——职能型、事业部型、矩阵型、网络型等演变直线型组织权力集中、责任分明、命令统一、控制严密、信息交流少。
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社会学概论重点第一章:社会学的研究社会学的功能:描述功能、解释功能、预测功能:社会运行的物质基础人口与社会运行人口规模直接因人的生育、死亡和迁移因素而发生变化人口的自然构成主要包括性别构成和年龄构成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包括人口自身及其变动、自然环境及其变动和社会经济条件及其变动人口发展过程:原始阶段、中期阶段和现代阶段老龄化:老龄化,即总人口中老龄人口的比重,相对于年轻人口所占的比重而言,呈持续增长。
环境与社会运行环境服务于人类的三种总体功能:供应站、居住地和废物库环境的三种功能彼此竞争空间,常常相互冲突邓拉普的模型有助于简明地概括环境的社会功能及其随时间演进而发生的变化环境与社会关系的演变:第一时期是采集狩猎时期;第二时期是农业时期;第三时期是工业时期环境保护经历的主要阶段:末端治理、源头和过程控制、可持续发展、生态现代化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与社会运行:两种生产,即人口自身的生产和物质资料的生产第三章:社会系统与社会运行一、什么是社会与社会系统(一)社会主要有两大派别:1、社会维实派:也叫社会实体派。
他们认为,社会不仅是个人之集合,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东西,是真实存在的实体2、社会维名派:社会是代表具有同样特征的许多人的名称,是空名,而非实体,真实存在的只是个人3、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对社会做过多方面的论述:第一:社会不是单个个人的堆积或简单相加,它是人们的联系或关系,是人们相互交往的产物,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第二:在全部社会关系中,生产关系是最为根本的关系第三:社会系统思想。
社会系统是由四个子系统构成的,即经济系统、政治系统、社会生活系统和思想文化系统(二)社会的特点:1、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2、社会以人与人交往为纽带3、社会是有文化有组织的系统4、社会是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5、社会系统具有心理的精神的联系6、社会系统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改造能力的活的机体(三)社会的功能:整合功能、交流功能、导向功能、继承和发展功能二、社会运行(一)什么是社会运行:社会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表现为社会多种要素和多层次子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他们多方面功能的发挥。
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
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第一篇: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2、名词解释社会整合社会分化p213社会舆论 p279社会分层p220社会组织结构p148社会失范p286镜中自我p56角色模式 p356群体意识 p282应用社会学p17家长制 p166种姓制度 p230制度化逃避3、问答题(1)社区由哪些基本要素构成?p178(2)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是什么? P33(3)社会保障的功能是什么? P330(4)时尚形成的条件是什么? 时尚的社会功能有哪些? P85-86 (5)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变迁的理论是什么p364(6)马斯洛的需要层次是什么?p43(7)集体行为的成因是什么?p82(8)简述社会组织的特征是什么?p144(9)初级社会群体的功能?p124(10)家庭的社会功能是什么?p131(11)社会控制的功能是什么? P2704、论述题(1)试比较社会工作与社会保障的异同.并就你个人观点说明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下怎样更好地实施社会保障。
p335(2)试述科层制在结构与运行机制上的特点,并对其进行功能分析。
P170(3)请说明社会舆论的特点,并结合实际论述社会舆论的社会控制作用。
P280第二篇:社会学概论复习填空、名解、简答、论述论述题要掌握的内容点(看书):1.社会学创立的历史及学术背景2.社会化3.大众传播媒介:是现代社会中具有最重要意义的环境因素。
4.社会分层5.违规行为社会学的定义简言之,社会学是对社会和社会行为的系统的、客观的研究。
社会学(Sociology)是现代社会科学中从某种特有的角度,或侧重对社会,或侧重对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或侧重对社会和人的关系,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因而具有自己独特的对象和方法的学科。
现代社会学的研究主题一、西方社会学的基本理论流派1、秩序学派(结构-功能主义)基本假设:社会是在协同合作的基础上进行着有秩序的运作。
发展趋势:如果没有外来事物的介入,社会发展有向着秩序与平衡发展的趋势。
《社会学》概论知识点名词解释期末复习笔记
《社会学》概论知识点第一章导论1、社会学:社会学是从变动的社会整体出发,通过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结构和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社会科学2、社会学的功能:描述、解释、预测、规范功能3、马克思对社会学的贡献:马克思没有明确地提出社会学概念,但是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研究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学;马克思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社会,将社会学的研究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以唯物史观为基础解释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体现在毛泽东思想上,比如《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
第二章社会学研究方法1、实证主义(孔德斯宾塞迪尔卡姆)的基本观点:经验是科学的唯一来源,只有经过经验验证的知识才是科学的知识,未经验证的只是假设;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应该保持价值中立原则;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都是纯客观的,因此社会学的首要原则和任务就是客观描述事实揭示真相;人的行为是由外部环境引起的,因此分析人的行为要了解外部因素,探求人的意识是没有意义的。
2、反实证主义(韦伯)的基本观点:反实证主义也称人本主义社会学。
强调区分自然客体与社会现象,反对把自然科学的方法绝对化;强调社会参与者的主体性、意识性、能动性,反对把人作为非人格的客观实体的物化现象;注重运用价值关联,主张对社会事实与价值判断、理论与实践进行分别处理。
3、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方法论:实践的观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阶级分析理论、实事求是的观点第三章社会1、社会唯实论的观点:社会是一个由各种制度和规范构成的有机整体,外在于个人而存在,对个人具有强制性。
2、社会唯名论的观点:社会不是真实存在的实体,而是一个名称,个人是真实存在的,社会是个人行动的产物和互动的形式。
3、对两种观点的评价:首先,这两种观点都有一定的合理性,看到了社会与个人的区别;社会唯实论承认社会的独立性,但忽略了个人对社会的依懒性,认为社会先于个人而存在。
社会唯名论否认社会的存在,用个人的存在排斥社会的存在。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社会化:是指人接受社会文化的过程,也就是从一个“自然人”或“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全部过程。
2、角色集:在社会中,角色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与其他角色联系在一起的。
这样一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角色,我们称之为“角色集”。
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仅仅承担某一种社会角色,而总是承担着多种社会角色,他所承担的多种角色又总是与更多的社会角色相联系,这就构成了角色集。
3、社会:就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4、社会运行:指社会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表现为社会各要素之间、各个层次之间、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在各方面功能的发挥。
5、社会互动: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
6、符号:符号就是指能够有意义地代表其他事物,例如:声音、语言、文字、图画、手势、姿态、表情等等都是符号,它是一种意愿标志。
7、集合行为:又称集体行为、大众行为。
是指一种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行为。
帕克认为,集合行为是“在集体共同的推动和影响下发生的个人行为,是一种情绪冲动。
8、初级群体:所谓初级群体又称为直接群体、基本群体或首属群体,指它的成员相互熟悉、了解,是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社会群体。
典型的初级群体有家庭、邻里、朋友和亲属等等。
9、群体凝聚力:又称为群体内聚力,是指群体吸引成员,把成员聚集于群体之中并整合为一体的力量。
10、社会组织:对社会组织一般有两种理解:一是广义的组织,泛指一切人类共同活动的群体,包括家庭、家族、村社等初级群体;另一种是狭义的组织,它是相对于初级群体而言的次级群体,又称为正式社会组织。
它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共同的目标,将其行为彼此协调与联合起来,形成的社会团体。
11、组织管理:指运用权威来协调组织内部的人力、物力以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其主要目的是提高组织的活动效率,这种效率除了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之外,还有赖于组织自身的管理。
《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及答案(学校用)
《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及答案(学校用)一、单选题1.当代社会分层的首要标准是()A、职业B、收入C、教育D、权力参考答案:A2.社会化的落脚点和结果是()。
A、培养社会角色B、传递社会文化C、完善自我D、教导生活技能参考答案:A3.当收入不足以支持人的基本生存所需要的营养时,即是()A、绝对贫困B、相对贫困C、物质贫困D、精神贫困参考答案:A4.1891年()在广州自办的长兴学舍开设“群学”课程。
A、康有为B、谭嗣同C、章太炎D、吴建常参考答案:A5.在所有的符号中,()是最重要、最系统的符号。
A、语言B、文字C、声音D、图画参考答案:A6.第一次使用社会学一词是在哪一书中()。
A、《实证哲学教程》B、《社会学原理》C、《社会学方法论》D、《经济与社会》参考答案:A7.霍桑实验提出了()A、“经济人”假设B、“社会人”假设C、“自动人”假设D、“自我实现人”假设参考答案:B8.为社区这一概念加上地域含义的学者是()A、滕尼斯B、帕克C、费孝通D、韦伯参考答案:B9.当一个人具备了充当某种角色的条件,并按照这一角色所要求的行为规范去活动时就是()A、社会角色的确定B、社会角色的表现C、社会角色的扮演D、社会角色的失调参考答案:C10.世界环境日是每年的()A、6月5日B、8月15日C、9月11日D、12月9日参考答案:A11.认为越轨行为是由个人内在的过程引起的学者是()A、罗伯特·默顿B、西塞·朗姆布罗索C、弗洛伊德D、汉斯·艾森克参考答案:C12.在所有的大众传媒中,影响最大的是()A、报纸B、杂志C、广播D、电视参考答案:D13.同辈群体的影响在()达到最高峰A、儿童期B、青春期C、中年期D、老年期参考答案:B14.下列行为属于中性越轨的是()。
A、男青年留长发B、犯罪行为C、吸毒D、侵吞公款参考答案:A15.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先决条件是()A、组织成员B、组织目标C、组织结构D、组织章程参考答案:A16.中年期的社会化偏重于()。
社会学概论期末考点
社会学概论期末考点一:名词解释(6个)1.社会互动是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
简单的说,是人们对他人采取行动或者对他人做出反应的过程。
2.角色(先赋角色,自致角色)包括职位和由职位发生的权力义务以及行为规范、行为模式的总和,是由个人与社会的结合而产生出来而且比个人更具体的概念。
先赋角色也称归属角色,是指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的或生理的因素基础上的社会角色。
自致角色也称成就角色、自获角色,指主要通过个人的活动与努力而获得的社会角色。
3.印象管理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别人形成的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
它是自我调节的一个重要方面,也包括了与他人的社会互动,是自我认知观点的核心和人类的一种基本动机,是不论个体在组织内部还是组织外部都渴望被别人积极看待,避免被别人消极看待。
4.镜中我由库利提出,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通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
5.初级群体其成员间相互熟悉了解、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群体,如家庭、邻里、朋友和亲属等。
(典型形式)6.次级群体又称间接群体或次属群体,指其成员为某种特定目标集合在一起,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结成正规关系的社会群体,如学校、工厂和政府部门等。
7.社会组织指人们为实现某种共同目标,彼此协调其行为,并联合起来形成的团体。
组织就是精心设计以达到某种特定目标的以业缘关系为纽带结成的相对独立的次级社会群体。
8.科层制20世纪早期,马克斯.韦伯对科层制进行了经典性分析。
他认为,理性化是现代世界的主要社会潮流,经由这一过程,陈旧的、传统的社会组织方法被大量明确、抽象、正式的规则和程序所逐渐代替。
科层制的主要特征:(1)细致分工。
正式组织需要处理的事务通常被分为许多小单元,由受过训练的专门人员来负责处理这些小单元,组织中普通成员只负责处理自己的那一部分职责。
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
社会学概论一、名词解释: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人们按照自己不断增长和提高的劳动和生活的需要,创造性地结合成不同的社会关系,进行不同社会活动的共同体。
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站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社会化:即人的社会化。
就是指一个人从出生,从不知不识的生物个体的人,经过不断地学习知识,技能和社会规范,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社会需要,发展自己的社会性,把自己一体化到群体中去,从而使社会不断延续和发展下去的基本过程。
社会需要:是人们需要是人们在一定情景下,对客观事物产生的匮乏感受,而要求得到满足的社会心理反应。
社会交往:是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团体、团体与团体之间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活动与过程。
社会保障:也叫社会安全,是国家和社会依照法律对因不能参加正常劳动或遭受意外而不能维持基本生活的社会成员提供最低限度的经济援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
社会组织结构:是指组织由哪些部分构成及各部分之间所确立的关系形式。
在这里,前者是从外观上来描述社会组织的结构,后者则是从实质上来分析社会组织的结构。
社会分化:是指社会中的个人或群体之间产生的被社会认可了的区别。
社会分化现象是社会发展中的普遍现象。
社会分层: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区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叫做社会分层。
社会制度:有宏观、中观和微观之分。
社会学研究社会制度着眼于中观尺度,认为社会制度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社会需要,在一定的历史和现实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及与此相联系的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
社会问题:是由于人与环境污染的关系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失调,影响了广大社会成员的正常生活和社会进步需要运用社会力量加以解决的问题。
社会解组:是社会各组成部分之间联系微弱或不协调,社会行为规范取社会成员失去的约束,从而社会的组织程度低,及至处于无组织状态的现象。
社会变迁:是指一个社会中,社会结构方面发生的社会制度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角色模式的变动过程。
《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社会的基础与条件)
《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社会的基础与条件)第一章社会的基础与条件(人口、环境、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文化)第一节人口(定义:特定时间、特定地域所存在的人的集合,这样呈现出一定的数量、质量和构成特征,并由此对社会运行和发展产生基础性影响)一、人口规模(数量)与人口结构1、人口规模是指一定时间和地域内的人口总数2、人口性别结构性别比:表示人口中的男性与女性人数之比,通常是女性人口中男性人口数的百分比(人口性别比=男性人数/女性人数*100%)人口性别比根据统计对象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出生人口性别比、婴儿性别比、结婚年龄性别比男女两性的平衡发展是一个国家和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前提二、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1、人口分布:人口分布是指一定时点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状态世界人口分布受到三条气候线的决定性影响,即寒冷线、干燥线和湿热线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包括人口自身及其变动、自然环境及其变动和社会经济条件及其变动2、人口迁移(动态的人口分布)人口迁移理论主要研究:迁移者、迁移动机、迁移过程和迁移结果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人口环境容量;人口经济容量“迁移利益差异比较选择原理”:从迁移中获得的利益是否会大于将损失的利益三、人口转变与老龄化1、人口转变理论(人口转变论/人口转变)是关于人口发展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转变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之过程的一种理论2、老龄化:对社会运行和发展的冲击(1)、老年抚养系数提高,影响劳动就业和社会福利制度安排抚养比=(非劳动年龄人口/劳动年龄人口)*100%(2)、由此影想到相关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围绕高龄老人的社会服务业(3)、有可能导致社会经济活力不足、创新不足(4)、日益严重的老龄化最终必然导致人口再生产转向静止型甚至是缩减型,由此带来人口发展不可持续的危机,直接威胁到社会的存在倡导健康老龄化,挖掘人力资本潜力四、人口健康1、人口预期寿命:是综合反应人口健康水平的平均指标,指的是同批人出生后平均每人一生可存活的年数2、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为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联合国在1990年提出了健康老龄化:(1)、老年人个体健康,老年人生理和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良好(2)、老年人口群体的整体健康,健康预期寿命的延长以及与社会整体相协调(3)、人文环境健康,营造老年友好的社会环境积极老龄化: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积极老龄化的概念,是指老年人为了提高生活质量,使健康、参与和保障的机会尽可能获得最佳的过程第二节环境一、环境及其社会功能1、环境的定义:是指以人类为中心的外部生物物理世界,即人类生存、繁衍所必需的相应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两大部分2、环境社会学家邓拉普曾经试图用模型呈现环境系统对人类社会运行何发展的功能,他认为:环境服务于人类的功能包括:供应站、居住地、废物库ps:三种功能彼此竞争空间,常常相互冲突二、环境与社会关系的演变1、关于环境与社会关系的理论:邓肯POET(人口-组织-环境-技术)模型(生态复合体)该模型中:(1)、每个要素都与其他三个要素相互关联(2)、任何要素的变化都会对其他三个要素产生影响人口(P)的增加可以创造技术(T)变迁的压力以及扩大城市化(O)的需要,由此导致更多污染(E)的产生从人口、技术、文化、社会、心理等多种因素及相互作用角度来分析环境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开启了环境社会学中的人类生态学派2、关于人类社会对环境系统的影响的理论:IPAT(环境影响-人口-富裕程度-技术)模型I=PAT该模型表明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人口增长或资源消费增加,制造污染的技术使用增加,都将导致环境影响和破坏的扩大同时表明,富裕的生活方式比不富裕的生活方式消费了更多的资源,制造了更多的污染。
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知识点。
1.社会结构:我们生活的社会背景不只是事件或行动的随机分类,而是以各具特色的方式被赋予结构或模式。
社会结构每时每刻都在被个体重新构造。
2.早期理论家----奥古斯特-孔德创造了“社会学”这一术语3.早期理论家----埃米尔-涂尔干(1)社会事实:社会学第一原则:把社会事实当作物来研究,用社会方法来研究社会的对象。
社会学家采用社会学方法不是用来研究个体而是用来考察社会事实即社会中塑造个体的行动的诸多方面。
社会事实是外在于个体行事方式、思考方式和感觉方式,有其自身的实在,外在于个体的人的生活和感知。
社会事实对个体施加强制性力量。
社会事实难以研究,不能被直接观察。
(2)社会团结和道德团结:机械团结:分工程度低的传统文化以机械团结为特征。
机械团结是基于共识,基于信念的相似性。
有机团结:发达社会中工作的专门化合社会分化的加剧,导致以有机团结的特征的新型秩序。
有机团结以人们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以及认识到他人的贡献重要性为基础。
4.早期理论家----马克思-韦伯不相信结构外在于或独立于个体而存在,认为社会中的结构式由行动之间的复杂的相互影响塑造的。
理念型:是用来理解世界的概念模型或分析模型。
理念型并不存在于真实世界中,但真实世界中的任何情形都能通过与理念型的对比来完成。
理念型并不是值得向往的完美目标,是指一种特定现象的纯粹形式。
理性化:科学、现代技术和科层制的发展被描述为理性化。
理性化是指依据效率原则,以技术性知识为基础来组织社会和经济生活。
韦伯认为支配资本主义的不是阶级冲突,而是科学和大规模组织即科层制的兴起。
现代理论思路功能主义:功能主义认为社会是一个复杂系统,各个组成部分协同工作,产生了稳定和团结。
有机体类比:把社会的运行比作一个有机体的运转,社会组成部分像人体的各个部分一样,是为了社会的整体利益而系统工作。
道德共识对于维持社会稳定和秩序的重要性。
5.显功能:指特定社会活动类型中参与者知道的并意欲的功能。
社会学概论总复习重点
社会学概论总复习重点一、社会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1.社会学的定义及其研究范畴3.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二、社会学的基本概念1.社会2.社会组织3.规范与价值观4.社会结构与社会关系5.社会变迁与社会发展三、社会学理论1.结构功能主义理论2.冲突理论3.交互主义理论4.社会建构主义理论5.其他重要理论四、社会学的研究方法1.社会学研究的特点及其科学性2.社会学研究的理论与实证研究3.社会学研究的方法a.实证研究方法: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统计分析等b.理论分析方法:文献阅读、逻辑分析、比较研究等c.实用研究方法:行动研究、实证研究等4.社会学研究的伦理问题五、社会变迁与社会发展1.社会变迁的概念及其类型2.社会变迁的驱动力3.社会发展的概念及其指标4.社会发展的理论模式六、社会控制与社会变革1.社会秩序与社会控制2.社会控制的手段和机构3.社会变革的概念和类型4.社会变革的影响因素和路径七、社会学应用1.社会学在教育领域的应用2.社会学在政府和社会管理中的应用3.社会学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4.社会学在社会公共服务中的应用八、社会学的发展与前沿研究领域1.社会学的发展历程2.国内外著名社会学家及其代表作品3.社会学的前沿研究领域及热点问题以上就是社会学概论的总复习重点。
在复习过程中,可以结合教材、课堂笔记和相关参考资料进行复习,适当做题、讨论和总结,加深对社会学概念、理论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总结重难点,理清知识框架,注重综合性复习和运用,有助于对社会学概论的学习和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2010.11考试形式:半开卷考试的题型:单项选择题:20题,每题1分,共20分;多项选择题:10题,每题2分,共20分;连线题:1题,12分;简答题:3题,各7分,共21分;论述题:1题,15分;社会现象解析题:1题,共12分。
第I卷一、单项选择题:1、在社会角色的扮演中,角色之间或角色内部发生了矛盾、对立或抵触,妨碍了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这是:( A )A. 角色冲突B. 角色不清C. 角色中断D. 角色失败2、第一次使用“社会学”一词是在哪一本书中?(A )A.《实证哲学教程》B.《社会学原理》C.《社会学方法论》D.《经济与社会》3、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B )A. 迪尔凯姆和韦伯B. 帕森斯和默顿C. 科赛和达伦多夫D. 库利和米德4、社会学的创始人是:(A)A. 孔德B. 斯宾塞C. 马克思D. 韦伯5、文化模式研究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是:(A)A. 本尼迪克特B. 亨廷顿C. 米德D. 博厄斯6、社会学创立于:(C)A. 人类社会出现时B. 十三世纪C.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D.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7、社会组织最重要的特征是:(B )A. 一定数量的成员B. 特定的活动目标C. 明确的规章制度D. 正式的组织结构8、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社会的本质是:(C )A. 个人的集合,只是个空名B. 客观存在的实体C. 社会关系的总和D. 聚集到一起9、在现代社会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D)A. 血缘群体B. 地缘群体C. 姻缘群体D. 业缘群体10、文化发展和演进的主流应该是:(C)A. 文化的冲突B. 文化相对论C. 文化的融合D. 文化暴力11、有无()反映了社会分层结构的封闭与开放程度:(B)A. 水平流动B. 垂直流动C. 交叉流动D. 横向流动12、从广义上说,人的社会化主要指的是:(D)A. 青年期的社会化B. 成年期的社会化C. 少儿期的社会化D. 终生社会化13、组织的灵魂是:(D)A. 组织成员B. 组织结构C. 组织的规章制度D. 组织目标14、当一个人具备了充当某种角色的条件,并按照这一角色所要求的行为规范去活动时就是:( C )A. 社会角色的确定B. 社会角色的表现C. 社会角色的扮演D. 社会角色的失调15、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开始于:(B )A. 1840年B. 19世纪60年代C. 19世纪末二十世纪初D. 1949年16、由一对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生活在一起而组成的家庭称之为:( A )A. 核心家庭B. 主干家庭C. 联合家庭D. 丁克家庭17、价值冲突论的现实基础是:( A )A. 美国社会中的种族冲突B. 冲突理论C. 亚文化理论D. 战争18、最早提出社会控制概念的是:(B )A. 滕尼斯B. 罗斯C. 孔德D. 韦伯19、霍桑实验提出了:(B )A. “经济人”假设B. “社会人”假设C. “自动人”假设D. “自我实现人”假设20、某些社会学家认为,发展中国家都将经过同样的途径,转变为同西方发达国家基本相同的社会模式即现代工业社会,这一观点被称为:(B )A. 社会均衡论B. 社会趋同论C. 社会进化论D. 历史循环论21、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B )A. 人类历史的全过程B. 整体的现实社会的结构与运行过程C. 过去了的社会D. 当今世界上还存在的各种原始部落22、冲突理论认为,影响社会分层最重要的因素是:(D )A. 财富B. 声望C. 职业D. 权力23、当代社会分层的首要标准是:(A )A. 职业B. 教育C. 收入D. 权力24、中国传统社会网络的核心格局是:( D )A. 面子B. 同心圈C. 团体格局D. 差序格局25、世界上第一批现代化国家出现在哪里?( D )A. 澳洲B. 亚洲C. 非洲D. 欧美26、从调查对象中有目的、有意识地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单位来进行调查,以认识同类社会现象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这种调查方法是:(D )A. 个案调查B. 典型调查C. 重点调查D. 抽样调查27、当收入不足以支持人的基本生存所需要的营养时,即是:(A)A. 绝对贫困B. 相对贫困C. 物质贫困D. 精神贫困28、职位升迁属于社会流动中的:(B)A. 水平流动B. 垂直流动C. 代内流动D. 代际流动29、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稳定的家庭形式是:(A)A. 核心家庭B. 主干家庭C. 联合家庭D. 扩大家庭30、上个世纪80年代有一本书风靡全球,书中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农业浪潮、工业浪潮和知识浪潮三个阶段,这本书是:(A)A. 《第三次浪潮》B. 《大趋势》C. 《后工业社会》D. 《增长的极限》31、按照社会学的解释,以下哪种现象可以称之为社会问题?(D )A. 矿难问题B. 经济问题C. 失业问题D. 人口问题32、建立在下级对上级的个人效忠、服从和信赖基础上的管理方式是:(C )A. 封建制B. 科层制C. 家长制D. 民主制33、专门为社会化目的而建立的社会化机构是:(C)A. 家庭B. 同辈群体C. 学校D. 大众传媒34、在所有的越轨行为中,对社会的危害最为严重的是:(B)A. 违俗行为B. 违纪行为C. 违誓行为D. 犯罪行为35、初级群体的概念最早提出的是:(C)A. 霍曼思B. 米德C. 库利D. 默顿36、网络社会问题的根源是:(C)A. 网络环境B. 个人的心理失调C. 人们的社会行为D. 网络的开放性37、在所有的大众传媒中,影响最大的是:(D)A. 报纸B. 杂志C. 广播D. 电视38、联系社区成员之间的纽带是:(B)A. 血缘关系B. 地缘关系C. 业缘关系D. 混合关系39、下列属于本原性社会制度的有:(B)A. 政治制度B. 经济制度C. 文化制度D. 宗教制度40、下列手段中属于积极的社会控制是:(C)A. 指责B. 嘲笑C. 教育D. 判刑二、多项选择题1、美国社会学家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一书中将人类社会发展区分为哪几个阶段(ABC )A. 农业社会B. 工业社会C. 信息社会D. 后工业社会E. 第三次浪潮2、构成组织结构的基本元素有:(CD )A. 权威B. 规范C. 职位D. 部门E. 资源3、以下控制手段中属于外在控制的有:(ABCD )A. 行政控制B. 法律控制C. 道德控制D. 习俗控制E. 内心道德责任感4、我国社会保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ABC )A. 覆盖面比B. 资金短缺C. 社会化程度不高D. 政府关注度不够E. 方式比较单一5、社会互动的主要类型有:(ABCDE )A. 交换B. 合作C. 冲突D. 竞争E. 强制6、中国社会学界杰出的代表人物有:(ABCD )A. 孙本文B. 潘光旦C. 吴文藻D. 费孝通E. 丁克7、越轨行为的正功能主要有:(ABD )A. 越轨能促使人们更好的遵从B. 越轨能增进群体的团结C. 破坏社会秩序,危害社会稳定D. 越轨有助于澄清并定义社会规范E. 降低群体和社会的凝聚力8、社会的特点有:(ABCDE )A. 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B. 社会是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C. 社会是有文化、有组织的系统D. 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E. 社会有一套自我调节的机制9、社会的基本要素包括:(ACD )A. 文化B. 社会组织C. 人口D. 自然环境E. 社区10、社会角色的扮演过程需要经过如下的阶段:(BCE )A. 布景与道具B. 角色期待C. 角色领悟D. 衣着与言谈举止E. 角色实践11、韦伯认为,社会分层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ABC )A. 权力B. 社会声望C. 财富D. 社会地位E. 职业12、要做到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代沟问题,就需要:(ABCE )A. 要正确认识代沟问题B. 要对代沟的性质进行具体分析C. 思考如何解决代沟问题D. 把代沟视为洪水猛兽E. 思考应该把代沟控制在什么范围13、社会的基本要素包括:(ACD )A. 文化B. 社会组织C. 人口D. 自然环境E. 社区14、初级群体的主要类型有:(ACD )A. 家庭B. 社区C. 邻里D. 儿童游戏群体E. 非正式群体15、斯宾塞认为,社会就像生物有机体一样,有三个系统,即:(ACD )A. 营养系统B. 排泄系统C. 循环系统D. 神经系统E. 物理系统16、社会学的社会功能有:(ABCE )A. 描述的功能B. 解释的功能C. 规范的功能D. 推理的功能E. 预测的功能17、网络社会问题的主要形式有:(ABCD )A. 网络犯罪B. 计算机病毒C. 网络黑客D. 网络沉溺E. E-mail综合症18、按照陆学艺先生的观点,为了加快城市化进程,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需要采取的措施有:(ABCD )A. 改革现在的户籍制度B. 就业制度实现城乡一体化C. 社会保障制度上要实现城乡一体化D. 进行土地制度改革E. 市场实现城乡一体化19、初级群体具有如下特征:(ABCDE )A. 规模小,人数少B. 目标一致,整合程度高C. 群体成员难以替代D. 成员间直接的、经常的面对面互动E. 群体控制靠非正式手段20、社会保障的基本功能主要表现在:(ABCDE )A. 维持既有的社会制度B. 维持社会稳定C. 促进和保证经济发展D. 减弱贫困,促进社会进步E. 实现收入再分配第II卷一、连线题社会控制:遵守社会规范、维护社会秩序社会保障:解决社会问题、预防社会问题的发生初级群体:个人走向社会的桥梁、对人的心理和行为有着重大影响社会流动:有利于社会成员个体的发展、社会阶层之间的良性互动并有利于社会的开放社会制度:行为导向、社会整合、文化传播社会学:描述、解释、预测、规范社会群体:人们通过交往形成的、由特定的相互关系联接在一起的共同体社区:聚居在一定地域中的人群的生活共同体社会组织:人们通过间接的联系而结成的群体邻里:居民在地域上靠近这个自然条件的基础上结合了友好往来和亲戚朋友关系而逐步形成的一个守望相助、共同生活的小群体社会: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类生活共同体初级群体:人们通过直接的社会联系而结成的群体二、简答题(要点单独成行)1、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有哪些?(P66)(1)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2)重实际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3)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教集体主义文化(4)尊军重民相辅相成的政治文化(5)摆脱神学独断的生活信念(6)重人伦轻自然的学术倾向2、举例说明如何确定社会角色(P101)在社会舞台上,人们不能随心所欲的扮演任何角色,首先需要对所担当的角色有一个确定的过程,即证明一个人的实际地位、身份能力及其他条件与他所承担的角色是一致的、等同的。
(2分)确定社会角色的过程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确定自己到底承担哪些角色,即回答“我是谁”的问题;二是确定自己在某一条件下适宜的行为方式,即回答“我该怎么做”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