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摘要:创新教育是新课程改革中积极倡导的新型的学习方式,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让学生在已习惯的接受性学习之外,学会探索性学习,鼓励创新意识。实施创新教育是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客观要求。培养中学生的创新素质,是当今素质教育的核心和重点。实施创新教育需要具有创新素质的教师队伍,立足课堂教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打破常规,寻求变异,引导学生创新,激发兴趣,鼓励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关键词:语文教学;创新教育;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实施创新教育是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客观要求。培养中学生的创新素质,是当今素质教育的核心和重点,这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和历史使命。创新能力是推动历史前进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当今世界知识更新速度很快,学生学习的性质应当由转授性、继承性转变为探索性、创新性。所谓创新就是在原有基础上给予革新,或是创造出前所未曾出现过的。语文教学进行的是母语教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工具性的学科教学。语文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更应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改进教学方法,渗透创新教育

传统的语文教没有很好地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改革中积极倡导新型的学习方式,教师教一篇课文常常是五大块:时代背景、作者简介、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由于没有注入创新因素而导致教师说得头头是道,而学生真正听、说、读、写等能力方面的训练内容则显得苍白无力。临考总搞“题海战术”“时间+汗水”“日光+灯光”,这样就几乎抹杀了学生所有的创新能力,因此教学方法必须改进。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使学生感到安全的、宽容的和有利于其自主发展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减少焦虑,不怕出现语言错误,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因为兴趣对求知、对创新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因为良好习惯的形成,是学生主动掌握知识的先决条件,掌握一定的知识又是创新的先决条件。有了兴趣和习惯还远远不够,还要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坚强的毅力以及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精神,才能激发创新的潜意识。同时,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上,要大胆走走出课本,使得能课内长骨、课外长肉,让潜在的创新意识大展宏图。

二、改进教学手段,融入创新教育

实施创新教育需要具有创新素质的教师队伍实施素质教育,需要有高素质的教师,而实施创新教育同样需要具有创新素质的教师。创新教育向语文教师的自身素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教师

的素质水平从某种意义上说决定着创新教育实施的水平。实施创新教育,教师应转变传统的观念,而代之以现代教育观念。随着信息技术的大冲浪,电脑真实地走进我们的生活,它几乎可以无所不包,无所不容,于是单调的课堂一下子变得有趣了。学生走进了多媒体教室,尝到了课件教学的甜头,它容量大,效率高,很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五彩的画面、神秘的背景、亮丽的色彩、奇妙的曲线图形、清晰的知识结构图、出其不意的拓展延伸,都激起学生极大极浓的兴趣,进而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接受与创新以达到提高课堂质量。

三、改变教学观念,大胆创新

人们在认识事物发展过程中,如果一味地遵循单一性的思维方式,时间长了便会形成思维定势,结果是在生活、工作、学习中不时地被疑问所困,思想进入“死胡同”。如果变换一个角度或多个角度,说不定会“柳暗花明又一村”,智慧的火花就会迸发出来,问题也会随着角度的变换迎刃而解。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打破常规寻求变异,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探求解决问题的可行性,可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一个广阔的天地。长时间进行这种训练,会使学生思维灵活、思路开阔、视野宽广。例如:作文教学中续写《皇帝的新装》,皇帝今后会怎样做?大臣们会怎样想?怎样做?百姓和孩子们的命运会怎样?这些都没有现成和一成不变的答案。

初中语文教学肩负着极其重大的责任,是一项艰巨的工作。语

文教学需要创新教育为它注入活力,让它向更加正确、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当然,创新教育这一课题,也离不开语文教学这一庞大的载体,只有把创新教育巧妙地融入语文教学,并从某种程度上指导语文教学,才能推进语文教学整体改革,提高素质教育水平。

(作者单位辽宁省盘锦市第二完全中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