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建市[2014]92号]
安徽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关于开展施工图审查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
安徽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关于开展施工图审查改革试点工作的
通知
【法规类别】建设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建质[2014]162号
【发布部门】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发布日期】2014.08.15
【实施日期】2014.08.15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安徽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关于开展施工图审查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
(建质〔2014〕162号)
各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城乡建设委),广德、宿松县住房城乡建设委(局):
为贯彻落实《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建市〔2014〕92号),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开展建筑业改革发展试点工作的通知》(建市〔2014〕64号),现就开展我省施工图审查改革试点工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完善勘察设计质量监管制度,规范勘察设计质量行为。
坚持强化勘察设计人员执业资格的导向,落实勘察设计企业和人员工程质量职责,推进行业信用建设。
1 / 1。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明确非国有资金投资工程发包方式等有
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1/20156国内动态苏建招〔2015〕29号各市、县(市、区)建设局(委),各有关单位:为贯彻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方案要求,进一步规范建设市场秩序,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建市〔2014〕92号)、住房城乡建设部批复的《江苏省建筑市场监管综合试点工作方案》(建市综函〔2014〕164号),现就非国有资金投资工程发包管理等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调整非国有资金投资工程发包方式(一)使用非国有资金投资的工业用房、商业用房和商品住宅等房屋建筑工程(包括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材料设备等,下同),发包人可以自主决定采用招标发包或直接发包,以及是否进入有形市场进行交易。
其他非国有资金投资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是否进行招标发包,是否进入有形市场进行交易,各地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建市〔2014〕92号文件要求试行。
(二)非国有资金投资工程选择直接发包的,发包人应当依法将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承包单位,对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材料设备供应商等单位的选择承担相应的责任,并按规定到项目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合同备案手续。
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非国有资金投资工程的日常监管,严格履行基本建设程序,加大检查力度,防止出现无资质或超越资质承揽工程。
二、进一步规范招投标和项目负责人变更备案(一)招标项目设置的资格条件应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并与项目的具体特点和实际需要相适应,招标人不得设置高于招标项目实际需要和脱离市场实际的不合理条件排斥或限制潜在投标人投标。
招标人除应当按照苏建规字〔2013〕4号和苏建建管〔2013〕671号文件合理划分标段外,单一的房屋建筑或市政工程总承包招标时,一个招标项目(标段)不得要求投标人同时具备两个及以上类别的总承包资质。
(二)依法公开招标项目的招标公告(资格预审公告)的发布时间,招标文件(资格预审文件)的发售时间,资格预审不合格申请人公示、中标候选人公示的时间均不应当包含连续3日及以上的节假日时间;最后一日不是工作日的,应当顺延至工1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1/2015国内动态作日。
安徽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关于建设工程企业关键岗位人员实名制管理的通知
安徽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关于建设工程企业关键岗位人员实名制管理的通知作者:发布时间:2014-08-15 信息来源: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阅读次数:522 次【关闭】建市〔2014〕161号各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城乡建设委),广德、宿松县住房城乡建设委(局):为加强对建设工程企业关键岗位人员管理,规范关键岗位人员执业(从业)行为,强化个人执业资格的改革方向,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推动我省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根据《建筑法》、《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建市〔2014〕92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开展建筑业改革发展试点工作的通知》(建市〔2014〕64号)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经研究,决定对全省建设工程企业关键岗位人员实行实名制管理。
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关键岗位人员范围(一)企业负责人:法人代表、主要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进皖企业负责人。
(二)各类注册执业人员:注册建筑师、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注册建造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造价工程师。
(三)现场专业人员:项目技术负责人、质量员、安全员、施工员、监理员、材料员、资料员、见证员、取样员、标准员、机械员、劳务员。
(四)建筑施工特种作业操作人员。
(五)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检测岗位人员。
(六)不在上述范围内并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从业人员。
二、实名制登记信息内容(一)基本信息。
身份证、学历证书、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岗位资格证书、注册证书、工作经历和业绩、个人证件照(近照)、个人签名等信息。
(二)人脸识别信息。
施工和监理企业项目部下列人员:项目经理(注册建造师)、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监理总监(注册监理工程师)、总监代表、监理工程师、监理员。
本省实行广域网络考勤(IFA)的人员和省外进皖企业上述人员实行全面采集。
三、实名制办理方式人员实名制办理可以采取单独办理或结合业务办理两种方式。
省外进皖企业在办理进皖备案时完成人员实名制登记。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办公室关于召开 “浙江省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平台”建设工作推进会的通知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办公室关于召开“浙江省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平台”建设工作推进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办公室•【公布日期】2014.11.24•【字号】建办建字〔2014〕170 号•【施行日期】2014.11.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建筑市场监管正文关于召开“浙江省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平台”建设工作推进会的通知建办建字〔2014〕170号各市建委(建设局),宁波市城市管理局,绍兴市建管局,义乌市建设局: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建市[2014]92号)、《浙江省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实施方案》(建建发[2014]338号)等文件要求,实现全国建筑市场“数据一个库、监管一张网、管理一条线”的工作目标,确保我省2015年上半年建成“浙江省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平台”,经研究,决定召开“浙江省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平台”建设工作推进会。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会议内容介绍“浙江省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平台”建设总体方案、工作步骤,讨论平台建设需求,研究部署下一步推进平台建设的具体工作。
二、会议时间11月27日下午2:00,会期半天。
请与会人员下午1:30前报到。
三、会议地点浙江蓝天清水湾国际大酒店,地址:杭州市玉皇山莲花峰路37号,总机电话:*************。
四、参加人员各市(义乌市)建委(建设局、建管局、城管局)分管业务处室负责人及信息化技术人员各一名;五、会议议程1、演示“浙江省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平台(初案)”;2、介绍平台建设的总体建设思路、工作内容、进度要求;3、研究平台建设需求建议和实施要求等。
六、其他事项请各地建设主管部门于11月24日下午前将会议回执报省建管局市场监管处。
联系人:蔡菁,联系电话:*************,85164194(传真)。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办公室2014年11月24日。
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指导意见
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指导意见为贯彻《关于印发2011-2015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的通知》(建质[2011]67号)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建市[2014]92号)的有关工作部署,现就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以下简称BIM)的应用提出以下意见。
一、BIM在建筑领域应用的重要意义BIM是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等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维模型信息集成技术,是对建筑工程物理特征和功能特性信息的数字化承载和可视化表达。
BIM能够应用于工程项目规划、勘察、设计、施工、运营维护等各阶段, 实现建筑全生命期各参与方在同一多维建筑信息模型基础上的数据共享,为产业链贯通、工业化建造和繁荣建筑创作提供技术保障;支持对工程环境、能耗、经济、质量、安全等方面的分析、检查和模拟,为项目全过程的方案优化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支持各专业协同工作、项目的虚拟建造和精细化管理,为建筑业的提质增效、节能环保创造条件。
信息化是建筑产业现代化的主要特征之一,BIM应用作为建筑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极大地促进建筑领域生产方式的变革。
目前,BIM在建筑领域的推广应用还存在着政策法规和标准不完善、发展不平衡、本土应用软件不成熟、技术人才不足等问题,有必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推进BIM在建筑领域的应用。
二、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
以工程建设法律法规、技术标准为依据,坚持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相结合,在建筑领域普及和深化BIM应用,提高工程项目全生命期各参与方的工作质量和效率,保障工程建设优质、安全、环保、节能。
(二)基本原则。
1.企业主导,需求牵引。
发挥企业在BIM应用中的主体作用,聚焦于工程项目全生命期内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通过BIM应用,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保证工程质量和综合效益。
2.行业服务,创新驱动。
发挥行业协会、学会组织优势,自主创新与引进集成创新并重,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BIM应用软件,建立BIM数据库及信息平台,培养研发和应用人才队伍。
安徽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关于开展施工图审查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建质[2014]162号
安徽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关于开展施工图审查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正文:---------------------------------------------------------------------------------------------------------------------------------------------------- 安徽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关于开展施工图审查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建质〔2014〕162号)各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城乡建设委),广德、宿松县住房城乡建设委(局):为贯彻落实《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建市〔2014〕92号),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开展建筑业改革发展试点工作的通知》(建市〔2014〕64号),现就开展我省施工图审查改革试点工作通知如下:一、指导思想完善勘察设计质量监管制度,规范勘察设计质量行为。
坚持强化勘察设计人员执业资格的导向,落实勘察设计企业和人员工程质量职责,推进行业信用建设。
二、工作目标1.进一步落实和强化施工图审查制度,推动勘察设计企业强化内部质量管控能力,促进勘察设计企业加强自身质量管理,明确其责任主体的质量责任,牢固树立工程质量安全的“红线”意识,保障工程质量安全。
2.采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勘察设计质量管理,探索勘察设计单位信用差别化管理的经验,形成施工图审查制度的正向激励机制。
3.健全勘察项目负责人对勘察全过程成果质量负责制度。
研究勘察现场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和重大设计变更管理制度,探索建筑工程设计使用年限告知制度和工程设计责任保险制度。
三、开展自行组织施工图审查活动试点工作选择安徽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和合肥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作为我省自行组织施工图审查活动(简称“自审”)的试点单位。
自审工程范围,仅限于试点单位设计的除本文第五条以外的工程项目。
四、试点方式1.经建设单位认可,安徽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承担的勘察设计项目,可由安徽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技术质量管理部门,或安徽省施工图审查有限公司组织实施;2.经建设单位认可,合肥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承担的勘察设计项目,可由安徽多维施工图审查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实施。
论“建市[2014]92号住建部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对
3 、 2 0 1 3 度期末: 监理行业从业人员合计5 . 1 6 万人 ; 专业技术人员合计4 . 6 5
万人 ; 注册 执业 人 员 合计 1 . 规模 的快速 增长 , 一 大批基 础设 施项 目、 住宅 工程 、 公 共 建筑 建成 使用 。 监 理行 业 的参 与 , 有力 地推 动 了建设 投资决 策 的科学 化 、 民主 化 进程 , 对 保 障工程 质量 、 安 全生产 和社 会经济 可 持续发 展做 出 了重 要 贡献 。
大 难尖 新 ” 项 目的大 量上 马 , 业 主需 求 呈 现多 元 化 、 个性化 , 将更 加 注 重 合 作
三、 关于《 若干意见》 第( 七) 条之规定, 笔者的思考 :
一
) 《 若干 意见 》 对建 设 工程 监理 行 业 的影 响
1 、 《 若干意见》 从某种程度上 , 使原本的建设工程五方责任主体在某些行
1 、 社会 投资 总 量持 续增 长 , 工 程建 设 要求 显 著 提高 。 投资 建设 领 域 新知 识、 新技术 、 新工艺不断涌现, 给监理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 。
2 、 工程项 目逐渐向规模化 、 群体化 、 复杂化发展 。 未来的建设项 目趋 向于 规模 化 、 复杂化、 群 体化 发 展 , 表 现 出“ 高大 难尖 新 ” 特点。 3 、 全过程管理服务的需求增大 , 对企业综合实力提出新的要求。 随着“ 高
建筑理 论 与设 计
论“ 建市[ 2 0 1 4 1 9 2 号住 建部关 于推进建 筑业发展 和 改革 的 若干意见" 对监理行业影 响浅析
张利 强
杭州信安建设监理有 限公 司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
系 ,充分 发挥市场 在资源配 置 中的决 挂 靠 、违法分 包等违法违规 行为及质 标 人设置 明显 高于招标项 目实际需要 定性作 用和更好 发挥政府作 用 ,紧紧 量 安全事故 。对于情节严重 的 。予 以 和 脱离市场 实际的不合理 条件 ,严禁 围绕正确 处理好政 府和市 场关系 的核 清出本地 建筑 市场 ,并在全 国建筑市 以各种形式 排斥或限制潜在 投标人投 心 ,切 实转变政府 职能 ,全 面深化 建 场监 管与诚信 信息发布平台曝光。 筑业体制机制改革。
( 一 )指 导 思 想 。 以 邓小 平 理 准人 后 的监督 管理 ,建立跨 省承揽业 监 督等手续 ,确 保工程建设 实施活动 论、 “ 三 个代表 ”重要思想 、科学发 务企 业的违 法违规行 为处理 督办 、协 规 范有序 。各地 要重点加强 国有资金 展 观 为指 导 ,加 快 完 善现 代市 场 体 调 机 制 。严 厉 查 处 围标 串标 、 转 包 、 投 资项 目招标投 标监管 ,严格 控制招
( 三 )进一步开 放建筑市 场。各 批权 限下放 ,健全 完善工程建设企 业 程项 目各方主体市 场和现场行 为 。有 地要 严格执行 国家相 关法律法规 ,废 资质 和个 人执业资格 审查制度 ;改进 效实现 建筑市场和现 场的两场联 动。
窘 9 4 年 第基 期
Ma c r o w= n d o w ̄
设计 、监理 等工程服务 的招标 ,不得
以费用作为唯一的 中标条件。
(六 )推 进 建 筑 市 场 监 管信 息
化市 场 和现 场联 动 , 落实 各方 主体 责 程建设企 业资质标 准和 管理规定 ,取 化与诚信体 系建设 。加快推进全 国工
任, 确保工程质量安 全; 转变建 筑业发 消部分 资质类别设 置 ,合并业务范 围 程 建 设 企 业 、注 册 人 员 、工 程 项 目数 展方式 , 推 进建筑产业现代化 , 促 进建 相近 的企 业资质 ,合理 设置资质标 准 据库建 设 ,印发全 国统一的数据 标准
上海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数字化审查操作说明1.bak
附件一、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数字化审查操作说明一、实施依据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推进建筑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建市[2014]92号)2、市住房建设管理委、市规土局《关于本市建设工程设计、施工及竣工图纸推行数字化和白图交付的通知》(沪建管联〔2015〕462号)3、《建设工程设计、施工及竣工图纸数字化和白图交付实施要点》二、实施范围1、未开展纸质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的项目;2、已审查或完成审查的项目,因重大设计变更需重新进行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的。
三、提交资料和格式1、全套施工图设计文件 PDF电子图纸;2、全套数字化审图要求格式的电子图纸。
四、操作程序1、确定审查机构和审查范围建设单位按本市施工图审查管理的相关规定,确定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
建设单位和审查机构确定施工图审查范围。
2、提交审查文件勘察、设计单位将需送审的施工图设计文件通过客户端或协同平台上传至数字化审图数据库。
客户端软件从网站下载。
3、图纸审查和整改1)审查机构接收送审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并进行资料完整性检查,满足施工图审查要求的即开展审查。
发现送审资料未满足施工图审查要求的,提示送审单位补充。
2)审查人员应按照本市施工图审查时限要求,在数字化审图客户端上进行审查意见的出具,并发送至建设单位与勘察、设计单位。
3)如果需要整改的,送审单位设计单位对审查整改意见进行确认,勘察、设计单位对审查机构提出的意见进行整改,并按照要求上传修改图纸,并有送审单位确认。
4、审查完成通过审查后,审查机构对于本次审查范围内涉及的图纸进行确认和标注通过标记。
对通过审图的全套PDF 电子图纸数字签名。
审查机构将通过施工图审查的项目单体进行施工图审查备案申报。
五、其他事项1、送审图纸和资料需按照施工图审查要求在确保图纸信息不丢失、图纸内容完全一致、图幅图号与原设计一致的前提下,将施工图设计图纸的电子文件通过客户端或协同平台转换上传,PDF电子图纸可用 U盘、光盘、移动硬盘等介质提交。
建部新《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内容及新旧对比
建部新《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内容及新旧对比建部新《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内容及新旧对比新《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由住建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是对国务院关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求的响应,基本体现了《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建市[2014]92号)关于建立统一开放的建筑市场体系、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要求。
总体利好表现与《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标准》(建建[2001]82号)对比,新《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明确规定了各类别施工企业一级、二级、三级资质注册建造师数量以及专业(特级资质暂未公布),其中变化较为明显的有:1.各类别二级企业资质对一级建造师数量要求明显增加。
2.各类别三级企业资质由三级项目经理证改为注册建造师。
对于大家一直关注是否取消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考试的问题,根据此通知可以推断是不会取消的,而且根据两次通知间隔时间推断,在未来很长时间内建造师制度不会有明显变化,需求仍会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而继续增加,大家可安心备考,早日通过考试。
各专业细化分析新标准颁布后,各专业需求数量分析(仅就总承包资质分析):1、人数较多的专业,但需求量没有变化的:公路公路新旧资质都要求15个本专业一建,众多资质中,旧标准公路资质要求本专业。
新标准对一建专业要求不变,数量要求不变,需求量就没有什么变化了。
2、需求量增加较多的专业:机电、市政新标准中多个专业要求有机电一建,需求量自然增加。
市政专业一建数量比公路略少,但市政企业远多于公路企业,并且近几年资质审批中,公路资质审批数量也远少于市政资质,东部省份一年能过10多个市政资质,也就过一两个公路资质。
市政资质原来不要求本专业一建,现在要求了,市政企业数量众多,要全部换成本专业,需求数量也就增加了。
3、需求量增加,但不如机电市政多的:水利水利一级原来就要求本专业一建15个,新标准没变化;水利二级资质要求6个一建,但水利二级资质的企业不如市政多,水利一建需求数量增加,但不如机电、市政增幅那么大4、需求数量可能减少的专业:建筑原标准除了公路、水利资质,其他的资质都不要求本专业一建,好多企业资质本专业一建也就占三分之一,因建筑一建人数众多,价格适中,都用建筑专业一建来补充数量。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加快推进浙江省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平台建设工作的通知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加快推进浙江省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平台建设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公布日期】2015.02.13•【字号】建建发〔2015〕54号•【施行日期】2015.02.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建筑市场监管正文关于加快推进浙江省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平台建设工作的通知建建发〔2015〕54号各市建委(建设局),宁波市城市管理局,绍兴市建管局,义乌市建设局: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建市〔2014〕92号)、《关于印发〈全国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系统基础数据库数据标准(试行)〉和〈全国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系统基础数据库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建市〔2014〕108号)和《浙江省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实施方案》(建建发[2014]338号)等文件要求,为实现全国建筑市场“数据一个库、监管一张网、管理一条线”的工作目标,确保我省2015年上半年建成“浙江省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平台”(以下简称“平台”),现就加快推进省平台建设工作提出以下要求,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工作目标和基本原则(一)工作目标到2015年6月底,基本建成我省建筑市场企业、人员、工程项目以及诚信网基础数据库(即“三库一网”),实现全省数据库信息共享,初步实现基础数据库信息与住房城乡建设部数据库的互联共享。
2015年12月底前,逐步完善信息自动采集体系,实现建筑市场数据标准化、信息采集全面化、业务管理常态化;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对基础数据库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实现企业资质电子化网上申报、《施工许可证》发放网上运转,为我省建筑市场动态监管提供辅助支撑手段,为有效监管建筑市场提供客观全面和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
同时构建诚信体系,建立起有力的诚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综合信用评价的市场化初步形成,促进行业自律。
(二)基本原则平台建设坚持“统一规划、协同建设、分级负责,资源整合、各方受益、长远发展”原则,即由省建设厅统一规划,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各建筑业企业协同建设,明确省、市、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工作职责,整合建设部、省建设厅和各地已经建成的数据库资源,持之以恒、逐步发展,使各级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各建筑业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共同受益,共同推进建筑业健康发展。
北京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2015 11号文
北京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京价协[2015]011号关于调整“北京市建设工程造价咨询服务参考费用及费用指数”后的解释和自律管理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建市[2014]92号)(简称若干意见)、《北京市工程造价咨询行业自律公约》(简称自律公约)的规定。
北京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简称京价协)于2011年发布的《关于公布北京市建设工程造价咨询参考费用及费用指数的说明》(简称参考费用及指数)至今已五年了,经过工程造价咨询市场对“参考费用及指数”的运用,参考费用获得了参与工程造价咨询各方主体的认可,有效的遏制了不合理的竞争行为。
近年来北京市的物价均有上涨,特别是人工工资上涨幅度较大。
因此,京价协经研究决定调整“参考费用及指数”。
一、调整“参考费用及指数”的依据本次调整是在2011年“参考费用及指数”的基础上,根据本市工程造价咨询市场变化的情况,京价协跟踪了北京市工程造价咨询单位会员实际完成的各种类型的造价咨询服务所需要的人工费、软件使用费、办公场所费用、管理费、利润、税金等项目数据,结合北京市公布的社会平均工资,以及参考相关省市公布的工程造价咨询服务费用标准,京价协采用科学的方法综合测算后调整了“参考费用及指数”。
本次测算的数据均来源于工程造价咨询单位会员。
二、调整后的“参考费用及指数”使用的解释《北京市建设工程造价咨询参考费用》(见附件一)计算方法:(一)采用差额定率分档累进方法计算工程造价咨询费用例如:某工程建筑安装工程造价为6000万元,计算工程量清单编制费用如下:200万元×3.2‰=0.64万元(500-200)×2.7‰=0.81万元(2000-500)×2.4‰=3.6万元(6000-2000)×2.1‰=8.4万元合计费用=0.64+0.81+3.6+8.4=13.45万元(二)对于小型咨询项目或专项工程造价咨询服务项目,采用上述办法不便计算的,可以参照《工程造价咨询日参考费用》(见附件二)由委托方与被委托方约定;(三)对于工程结算审核的效益费用,建议谁受益,谁付费,费用由委托方负责将受益的第三方费用收取后与本方的费用一并支付给被委托方。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建筑劳务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建筑劳务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日期】2014.07.28•【文号】建市[2014]112号•【施行日期】2014.07.2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建筑市场监管,劳动安全保护正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建筑劳务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建市[2014]112号)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直辖市建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为贯彻落实《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建市[2014]92号)精神,加强建筑劳务用工管理,进一步落实建筑施工企业在队伍培育、权益保护、质量安全等方面的责任,保障劳务人员合法权益,构建起有利于形成建筑产业工人队伍的长效机制,提高工程质量水平,促进建筑业健康发展,提出以下意见:一、倡导多元化建筑用工方式,推行实名制管理(一)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企业可通过自有劳务人员或劳务分包、劳务派遣等多种方式完成劳务作业。
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企业应拥有一定数量的与其建立稳定劳动关系的骨干技术工人,或拥有独资或控股的施工劳务企业,组织自有劳务人员完成劳务作业;也可以将劳务作业分包给具有施工劳务资质的企业;还可以将部分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使用劳务派遣人员完成作业。
(二)施工劳务企业应组织自有劳务人员完成劳务分包作业。
施工劳务企业应依法承接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企业发包的劳务作业,并组织自有劳务人员完成作业,不得将劳务作业再次分包或转包。
(三)推行劳务人员实名制管理。
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和施工劳务等建筑施工企业要严格落实劳务人员实名制,加强对自有劳务人员的管理,在施工现场配备专职或兼职劳务用工管理人员,负责登记劳务人员的基本身份信息、培训和技能状况、从业经历、考勤记录、诚信信息、工资结算及支付等情况,加强劳务人员动态监管和劳务纠纷调处。
实行劳务分包的工程项目,施工劳务企业除严格落实实名制管理外,还应将现场劳务人员的相关资料报施工总承包企业核实、备查;施工总承包企业也应配备现场专职劳务用工管理人员监督施工劳务企业落实实名制管理,确保工资支付到位,并留存相关资料。
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建市[2014]92号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直辖市建委(建设交通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保障工程质量安全,提升工程建设水平,针对当前建筑市场和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如下意见: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紧紧围绕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核心,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深化建筑业体制机制改革。
(二)发展目标。
简政放权,开放市场,坚持放管并重,消除市场壁垒,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诚信守法、监管有力的全国建筑市场体系;创新和改进政府对建筑市场、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机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强化市场和现场联动,落实各方主体责任,确保工程质量安全;转变建筑业发展方式,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促进建筑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建立统一开放的建筑市场体系(三)进一步开放建筑市场。
各地要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废除不利于全国建筑市场统一开放、妨碍企业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
全面清理涉及工程建设企业的各类保证金、押金等,对于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一律取消。
积极推行银行保函和诚信担保。
规范备案管理,不得设置任何排斥、限制外地企业进入本地区的准入条件,不得强制外地企业参加培训或在当地成立子公司等。
各地有关跨省承揽业务的具体管理要求,应当向社会公开。
各地要加强外地企业准入后的监督管理,建立跨省承揽业务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处理督办、协调机制,严厉查处围标串标、转包、挂靠、违法分包等违法违规行为及质量安全事故,对于情节严重的,予以清出本地建筑市场,并在全国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发布平台曝光。
(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坚持淡化工程建设企业资质、强化个人执业资格的改革方向,探索从主要依靠资质管理等行政手段实施市场准入,逐步转变为充分发挥社会信用、工程担保、保险等市场机制的作用,实现市场优胜劣汰。
2015住建部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指导意见
2015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指导意见河北小羊上山BIM中心供稿:为贯彻《关于印发2011-2015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的通知》(建质[2011]67号)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建市[2014]92号)的有关工作部署,现就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以下简称BIM)的应用提出以下意见。
一、BIM在建筑领域应用的重要意义BIM是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等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维模型信息集成技术,是对建筑工程物理特征和功能特性信息的数字化承载和可视化表达。
BIM能够应用于工程项目规划、勘察、设计、施工、运营维护等各阶段,实现建筑全生命期各参与方在同一多维建筑信息模型基础上的数据共享,为产业链贯通、工业化建造和繁荣建筑创作提供技术保障;支持对工程环境、能耗、经济、质量、安全等方面的分析、检查和模拟,为项目全过程的方案优化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支持各专业协同工作、项目的虚拟建造和精细化管理,为建筑业的提质增效、节能环保创造条件。
信息化是建筑产业现代化的主要特征之一,BIM应用作为建筑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极大地促进建筑领域生产方式的变革。
目前,BIM在建筑领域的推广应用还存在着政策法规和标准不完善、发展不平衡、本土应用软件不成熟、技术人才不足等问题,有必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推进BIM在建筑领域的应用。
二、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
以工程建设法律法规、技术标准为依据,坚持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相结合,在建筑领域普及和深化BIM应用,提高工程项目全生命期各参与方的工作质量和效率,保障工程建设优质、安全、环保、节能。
(二)基本原则。
1.企业主导,需求牵引。
发挥企业在BIM应用中的主体作用,聚焦于工程项目全生命期内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通过BIM 应用,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保证工程质量和综合效益。
2.行业服务,创新驱动。
建设部建市【2014】92号文件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建市[2014]92号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直辖市建委(建设交通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保障工程质量安全,提升工程建设水平,针对当前建筑市场和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如下意见: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紧紧围绕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核心,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深化建筑业体制机制改革。
(二)发展目标。
简政放权,开放市场,坚持放管并重,消除市场壁垒,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诚信守法、监管有力的全国建筑市场体系;创新和改进政府对建筑市场、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机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强化市场和现场联动,落实各方主体责任,确保工程质量安全;转变建筑业发展方式,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促进建筑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建立统一开放的建筑市场体系(三)进一步开放建筑市场。
各地要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废除不利于全国建筑市场统一开放、妨碍企业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
全面清理涉及工程建设企业的各类保证金、押金等,对于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一律取消。
积极推行银行保函和诚信担保。
规范备案管理,不得设置任何排斥、限制外地企业进入本地区的准入条件,不得强制外地企业参加培训或在当地成立子公司等。
各地有关跨省承揽业务的具体管理要求,应当向社会公开。
各地要加强外地企业准入后的监督管理,建立跨省承揽业务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处理督办、协调机制,严厉查处围标串标、转包、挂靠、违法分包等违法违规行为及质量安全事故,对于情节严重的,予以清出本地建筑市场,并在全国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发布平台曝光。
(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坚持淡化工程建设企业资质、强化个人执业资格的改革方向,探索从主要依靠资质管理等行政手段实施市场准入,逐步转变为充分发挥社会信用、工程担保、保险等市场机制的作用,实现市场优胜劣汰。
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
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建筑业作为我国重要的基础产业之一,对经济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然而,当前我国的建筑业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行和发展。
以下是我对推进建筑业发展和的几点意见。
首先,加强行业监管,提高建筑质量。
建筑是人们生活和工作的重要场所,建筑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安全和生活质量。
当前,仍然存在一些建筑质量低劣、安全隐患多的问题。
因此,我国应加强建筑市场的监管,改善建筑信息透明度,加强对建筑企业和相关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监督,推进建筑质量的提升。
其次,加快推进绿色建筑发展。
绿色建筑是未来建筑发展的方向,既可以节约能源和资源,又可以改善室内环境质量,有利于人们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我国应加大对绿色建筑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鼓励企业采用节能材料和技术,推动绿色建筑标准的制定和推广应用。
第三,推动建筑工艺创新和产业升级。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建筑工艺和材料也在不断创新和更新。
我国应积极引进先进的建筑技术和工艺,推动建筑业的升级和转型。
同时,加强对建筑企业的创新能力培养和支持,鼓励企业开展工艺和技术创新,提高建筑产品的竞争力。
第四,优化建筑市场环境,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当前,建筑市场存在一些不正当竞争和制约企业发展的问题。
因此,我国应进一步破除行政壁垒,优化商业环境,促进建筑市场的公平竞争。
同时,加强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信用监管机制,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和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建筑市场的良性秩序。
第五,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人才是推动建筑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建筑行业人才短缺的问题比较突出。
因此,我们应加大对建筑行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建筑专业教育的和创新。
同时,还应加大对海外高层次建筑人才的引进,吸引他们来我国从事建筑发展和研究工作,促进建筑行业的国际化发展。
尽管当前我国建筑业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但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和创新,我们能够推进建筑业的发展,实现建筑质量的提升和绿色可持续发展。
聊城市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一体化工作平台基础数据库管
聊城市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一体化工作平台基础数据库管理制度(讨论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与改革的若干意见》(建市〔2014〕92号),实现全国建筑市场“数据一个库、监管一张网、管理一条线”的工作目标,保障我市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系统有效运行和基础数据库(以下简称基础数据库)安全,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全国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系统基础数据库管理制度(试行)》,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基础数据库,主要包括建筑市场企业数据库、从业人员数据库、工程项目数据库、诚信信息数据库。
企业数据库基本信息主要包括:取得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工程勘察资质、工程设计资质、建筑业企业资质、工程监理企业资质、工程招标代理机构资格、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资质、施工图审查机构名录、质量检测机构资质等企业的基本信息和资质信息。
从业人员数据库基本信息主要包括:取得全国或省级注册建筑师管理委员会颁发的注册建筑师注册证书,以及取得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建造师、造价工程师等注册人员的信息;企业管理人员、职称人员、技术工人等各类证书人员。
工程项目数据库基本信息主要包括:各类工程项目名称、类型、规模、造价等信息;参与工程项目建设的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招标代理等单位及其注册建筑师、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建造师、造价工程师等注册人员信息;工程项目招投标、合同备案、施工图审查、施工许可、现场管理、竣工验收等环节的监管信息;参与工程项目建设的现场管理人员信息。
诚信信息数据库基本信息主要包括:企业诚信信息、注册人员诚信信息等,分为不良行为信息和良好行为信息。
不良行为信息是指企业和注册人员所受到的行政处罚、行政处理、通报等信息。
良好行为信息是指企业或注册人员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市级以上行政主管部门评优、社会认可的信用中介机构评级、科技创新、获取专利、参加社会公益行为等信息。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以及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提出了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一、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的重要性新型建筑工业化是将工业化方法与建筑施工相结合的一种新型建造方式,具有大规模、标准化、模块化和集约化的特点,对于推动绿色低碳建筑、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优化政策环境,加强顶层设计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需要明确政策导向,加强统筹规划。
建立健全的政策体系,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促进新型建筑工业化的健康发展。
三、推进标准化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加快标准化建设,推动建筑施工标准化和产业标准化,加强对建筑材料和产品的质量控制。
完善建筑设计、施工、监理等技术标准,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降低施工风险。
四、培育发展新型建筑企业和产业集群鼓励和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加大新型建筑企业的培育和扶持力度。
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的培育,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形成新型建筑产业集群和创新生态。
五、加强标准化教育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强新型建筑工业化相关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加大对标准化培训的投入,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推动建筑业的技术升级和人才队伍建设。
六、加强绿色低碳建筑技术创新加强绿色低碳建筑技术创新,推动多能互补、低碳节能的建筑材料和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鼓励新型建筑与新能源、新材料等行业的深度融合,促进绿色低碳建筑技术的发展。
七、加强行业监管,维护市场秩序加强建筑施工行业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的信用体系,加强执法和监察,严惩违法行为。
推动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维护市场秩序,促进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
八、加强国际合作,提升竞争力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和对外交流合作,提升我国新型建筑工业化的竞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建市[2014]92号]发布时间:2014-07-08 浏览:19925•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直辖市建委(建设交通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保障工程质量安全,提升工程建设水平,针对当前建筑市场和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如下意见: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紧紧围绕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核心,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深化建筑业体制机制改革。
(二)发展目标。
简政放权,开放市场,坚持放管并重,消除市场壁垒,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诚信守法、监管有力的全国建筑市场体系;创新和改进政府对建筑市场、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机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强化市场和现场联动,落实各方主体责任,确保工程质量安全;转变建筑业发展方式,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促进建筑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建立统一开放的建筑市场体系(三)进一步开放建筑市场。
各地要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废除不利于全国建筑市场统一开放、妨碍企业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
全面清理涉及工程建设企业的各类保证金、押金等,对于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一律取消。
积极推行银行保函和诚信担保。
规范备案管理,不得设置任何排斥、限制外地企业进入本地区的准入条件,不得强制外地企业参加培训或在当地成立子公司等。
各地有关跨省承揽业务的具体管理要求,应当向社会公开。
各地要加强外地企业准入后的监督管理,建立跨省承揽业务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处理督办、协调机制,严厉查处围标串标、转包、挂靠、违法分包等违法违规行为及质量安全事故,对于情节严重的,予以清出本地建筑市场,并在全国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发布平台曝光。
(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坚持淡化工程建设企业资质、强化个人执业资格的改革方向,探索从主要依靠资质管理等行政手段实施市场准入,逐步转变为充分发挥社会信用、工程担保、保险等市场机制的作用,实现市场优胜劣汰。
加快研究修订工程建设企业资质标准和管理规定,取消部分资质类别设置,合并业务范围相近的企业资质,合理设置资质标准条件,注重对企业、人员信用状况、质量安全等指标的考核,强化资质审批后的动态监管;简政放权,推进审批权限下放,健全完善工程建设企业资质和个人执业资格审查制度;改进审批方式,推进电子化审查,加大公开公示力度。
(五)改革招标投标监管方式。
调整非国有资金投资项目发包方式,试行非国有资金投资项目建设单位自主决定是否进行招标发包,是否进入有形市场开展工程交易活动,并由建设单位对选择的设计、施工等单位承担相应的责任。
建设单位应当依法将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承包单位,依法办理施工许可、质量安全监督等手续,确保工程建设实施活动规范有序。
各地要重点加强国有资金投资项目招标投标监管,严格控制招标人设置明显高于招标项目实际需要和脱离市场实际的不合理条件,严禁以各种形式排斥或限制潜在投标人投标。
要加快推进电子招标投标,进一步完善专家评标制度,加大社会监督力度,健全中标候选人公示制度,促进招标投标活动公开透明。
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开展标后评估。
勘察、设计、监理等工程服务的招标,不得以费用作为唯一的中标条件。
(六)推进建筑市场监管信息化与诚信体系建设。
加快推进全国工程建设企业、注册人员、工程项目数据库建设,印发全国统一的数据标准和管理办法。
各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建立建筑市场和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一体化工作平台,动态记录工程项目各方主体市场和现场行为,有效实现建筑市场和现场的两场联动。
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大信息的公开力度,通过全国统一信息平台发布建筑市场和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及时向社会公布行政审批、工程建设过程监管、执法处罚等信息,公开曝光各类市场主体和人员的不良行为信息,形成有效的社会监督机制。
各地可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完善相关法规制度,探索开展工程建设企业和从业人员的建筑市场和质量安全行为评价办法,逐步建立“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建筑市场信用环境。
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研究、试行开展社会信用评价,引导建设单位等市场各方主体通过市场化运作综合运用信用评价结果。
(七)进一步完善工程监理制度。
分类指导不同投资类型工程项目监理服务模式发展。
调整强制监理工程范围,选择部分地区开展试点,研究制定有能力的建设单位自主决策选择监理或其它管理模式的政策措施。
具有监理资质的工程咨询服务机构开展项目管理的工程项目,可不再委托监理。
推动一批有能力的监理企业做优做强。
(八)强化建设单位行为监管。
全面落实建设单位项目法人责任制,强化建设单位的质量责任。
建设单位不得违反工程招标投标、施工图审查、施工许可、质量安全监督及工程竣工验收等基本建设程序,不得指定分包和肢解发包,不得与承包单位签订“阴阳合同”、任意压缩合理工期和工程造价,不得以任何形式要求设计、施工、监理及其他技术咨询单位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不得拖欠工程款。
政府投资工程一律不得采取带资承包方式进行建设,不得将带资承包作为招标投标的条件。
积极探索研究对建设单位违法行为的制约和处罚措施。
各地要进一步加强对建设单位市场行为和质量安全行为的监督管理,依法加大对建设单位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并将其不良行为在全国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发布平台曝光。
(九)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工程造价体系。
逐步统一各行业、各地区的工程计价规则,服务建筑市场。
健全工程量清单和定额体系,满足建设工程全过程不同设计深度、不同复杂程度、多种承包方式的计价需要。
全面推行清单计价制度,建立与市场相适应的定额管理机制,构建多元化的工程造价信息服务方式,清理调整与市场不符的各类计价依据,充分发挥造价咨询企业等第三方专业服务作用,为市场决定工程造价提供保障。
建立国家工程造价数据库,发布指标指数,提升造价信息服务。
推行工程造价全过程咨询服务,强化国有投资工程造价监管。
三、强化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十)加强勘察设计质量监管。
进一步落实和强化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制度,推动勘察设计企业强化内部质量管控能力。
健全勘察项目负责人对勘察全过程成果质量负责制度。
推行勘察现场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推动采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勘察质量管理。
研究建立重大设计变更管理制度。
推行建筑工程设计使用年限告知制度。
推行工程设计责任保险制度。
(十一)落实各方主体的工程质量责任。
完善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落实参建各方主体责任。
落实工程质量抽查巡查制度,推进实施分类监管和差别化监管。
完善工程质量事故质量问题查处通报制度,强化质量责任追究和处罚。
健全工程质量激励机制,营造“优质优价”市场环境。
规范工程质量保证金管理,积极探索试行工程质量保险制度,对已实行工程质量保险的工程,不再预留质量保证金。
(十二)完善工程质量检测制度。
落实工程质量检测责任,提高施工企业质量检验能力。
整顿规范工程质量检测市场,加强检测过程和检测行为监管,加大对虚假报告等违法违规行为处罚力度。
建立健全政府对工程质量监督抽测制度,鼓励各地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加强监督检测。
(十三)推进质量安全标准化建设。
深入推进项目经理责任制,不断提升项目质量安全水平。
开展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活动,推行质量行为标准化和实体质量控制标准化。
推动企业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加强对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落实质量员等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责,强化过程质量控制。
深入开展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全面推行样板引路制度。
全面推进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落实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制度,项目安全标准化考评结果作为企业标准化考评的主要依据。
(十四)推动建筑施工安全专项治理。
研究探索建筑起重机械和模板支架租赁、安装(搭设)、使用、拆除、维护保养一体化管理模式,提升起重机械、模板支架专业化管理水平。
规范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架子工等特种作业人员安全考核,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操作技能。
持续开展建筑起重机械、模板支架安全专项治理,有效遏制群死群伤事故发生。
(十五)强化施工安全监督。
完善企业安全生产许可制度,以企业承建项目安全管理状况为安全生产许可延期审查重点,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许可的动态管理。
鼓励地方探索实施企业和人员安全生产动态扣分制度。
完善企业安全生产费用保障机制,在招标时将安全生产费用单列,不得竞价,保障安全生产投入,规范安全生产费用的提取、使用和管理。
加强企业对作业人员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培训,提高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水平。
加大安全隐患排查力度,依法处罚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
完善建筑施工安全监督制度和安全监管绩效考核机制。
支持监管力量不足的地区探索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委托具备能力的专业社会机构作为安全监督机构辅助力量。
建立城市轨道交通等重大工程安全风险管理制度,推动建设单位对重大工程实行全过程安全风险管理,落实风险防控投入。
鼓励建设单位聘用专业化社会机构提供安全风险管理咨询服务。
四、促进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十六)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
统筹规划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目标和路径。
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结构体系、建筑设计、部品构件配件生产、施工、主体装修集成等方面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制定完善有关设计、施工和验收标准,组织编制相应标准设计图集,指导建立标准化部品构件体系。
建立适应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制度。
鼓励各地制定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规划以及财政、金融、税收、土地等方面激励政策,培育建筑产业现代化龙头企业,鼓励建设、勘察、设计、施工、构件生产和科研等单位建立产业联盟。
进一步发挥政府投资项目的试点示范引导作用并适时扩大试点范围,积极稳妥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
(十七)构建有利于形成建筑产业工人队伍的长效机制。
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关键岗位自有工人为骨干、劳务分包为主要用工来源、劳务派遣为临时用工补充的多元化建筑用工方式。
施工总承包企业和专业承包企业要拥有一定数量的技术骨干工人,鼓励施工总承包企业拥有独资或控股的施工劳务企业。
充分利用各类职业培训资源,建立多层次的劳务人员培训体系。
大力推进建筑劳务基地化建设,坚持“先培训后输出、先持证后上岗”的原则。
进一步落实持证上岗制度,从事关键技术工种的劳务人员,应取得相应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
落实企业责任,保障劳务人员的合法权益。
推行建筑劳务实名制管理,逐步实现建筑劳务人员信息化管理。
(十八)提升建筑设计水平。
坚持以人为本、安全集约、生态环保、传承创新的理念,树立文化自信,鼓励建筑设计创作。
树立设计企业是创新主体的意识,提倡精品设计。
鼓励开展城市设计工作,加强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间的衔接。
探索放开建筑工程方案设计资质准入限制,鼓励相关专业人员和机构积极参与建筑设计方案竞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