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胸部影像学
医学影像学-胸部影像表现
五、继发性肺肿瘤 (肺转移瘤)
Metastatic tumor of pulmonary
肺转移瘤
肺部是转移瘤的好发部位。头颈 部、乳腺、消化系统、肾、睾丸、 骨等原发恶性肿瘤均易转移到肺部。
转移途径有血行转移和淋巴道转 移,以血行转移最多见。
三 、 肺结核
病理与临床
临床表现以发热(午后低热)、 盗汗、咳嗽、气急、消瘦为主,可 出现结核中毒症状,有时可出现胸 痛咯血。
症状和体征无特征性。
三 、 肺结核
分类:
1、原发性肺结核(I型)包括原发综合 征和胸内淋巴结结核。
2、血行播散型肺结核(Ⅱ型)包括急 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急性粟粒型肺 结核)及亚急性、慢性血行播散型肺 结核。
病变的形态、密度及范围等方面有限度, 且不能保留影像资料,因而此种方法逐 步被胸部摄片所代替。
透视
方法简单 多体位、 动态观察
不易发现 细小病变 没有永久 记录
胸部摄影
摄片是呼吸系统影像检查最基本的方法。
1、正位:通常为后前位,X线自背部射入。 2、侧位: 患侧胸壁靠片,X线自健侧射入。 3、斜位:常用于显示肋骨腋段的骨折。
度影,边缘模糊,形态不规则。多见于两肺 上叶。
增殖性病变(肉芽肿)中等密度圆形或 类圆形病灶,边缘清楚。
纤维化病变:为吸收好转后遗留改变, CT呈中等偏高密度,形态不规则,粗细不均, 走向紊乱。
钙化病变:为结核后遗留钙质沉着, CT 呈高密度。 CT值100—500HU。
纵隔及肺门淋巴结:直径大于1.0cm的类 圆形软组织密度影。
按组织类型分为:① 鳞状细胞癌; ② 小细胞癌;③ 腺癌;④ 大细胞癌。
胸部CT的影像学表现
图4-奇静脉弓层面 S6:下叶背段
图5-近隆突层面
B1+2:左上叶尖后段支气管 B3:上叶前段支气管
图6-隆突层面
B2:上叶后段支气管 C:隆突 RMB/LMB:右/左主支气管 RULB:右上叶支气管
图7-隆突下1cm层面 Bi:中间支气管
图8-隆突下1cm层面 LUMB:左上叶支气管
图9-隆突下2cm层面 V3:上叶前段静脉的段间支
图41-肺泡细胞癌
表现为两肺弥漫分布的粟 粒状或小结节状影,也可 为斑片影。分布不均匀, 以中、下野的病灶居多, 少数可表现为慢性弥漫性 肺间质病变,呈网格状纹 理,并出现Kerley B、C线
图42-肺错构瘤
左肺上叶尖后段错构 瘤(Hamartoma) 平扫CT值-20Hu
图43-肺错构瘤
增强扫描:病灶CT值 20Hu,有强化
肺尖至主动脉弓上缘层面, 位于主动脉弓3个主要分支 (左锁骨下、左颈总、无名 动脉)前方的淋巴结-为血管 前组(3A组) 位于气管后方的淋巴结-为 气管后组( 3P组)
图21-2R/L组淋巴结
位于1组以下至主动脉弓上, 沿气管两侧的淋巴结-为右/左 上气管旁组(2R/L组)
图22-4R、6组淋巴结
图33-肺鳞癌
右肺下叶中高分化鳞癌 (SQ.CA)-病灶边缘毛糙 ,内见偏心空洞,内壁不 规则,见结节向腔内突起
图34-肺小腺癌
右肺中叶外侧段小腺癌 (AD.CA)-病灶呈浅 分叶状,直径约18mm, 平扫CT值约24Hu
图35-肺小腺癌
增强扫描: CT值约80Hu, 病灶有明显强化
图36-肺小腺癌
位于主动脉弓上缘以下,升 主动脉、主动脉弓前方及两 侧的淋巴结-为升主动脉旁组 (6组)
胸部正常影像及常见疾病表现最终版
表现为多形性病灶,如渗出、增殖、干酪坏死、钙化和纤维化等, 易形成空洞和播散。
其他疾病引起的继发性改变鉴别
肺水肿
肺栓塞
表现为蝶翼状阴影,肺 门周围血管增粗、模糊。
表现为楔形阴影,尖端 指向肺门,底部与胸膜
相连。
肺不张
肺气肿
表现为肺叶或肺段体积 缩小,密度增高,邻近
结构向患侧移位。
表现为肺透亮度增加, 肺纹理稀疏,膈肌下降。
监测治疗效果
03
在治疗过程中,定期进行影像检查可以监测治疗效果,及时调
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未来发展趋势及挑战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未来 影像检查将更加智能化,提高诊 断准确性和效率。
多模态影像融合
将不同影像检查技术进行融合, 如CT、MRI、PET等,可以更全 面地评估病情,提高诊断准确性。
密度特征
良性肿瘤密度均匀,多无钙化;恶 性肿瘤密度不均,可出现坏死、囊 变和钙化。
生长速度
良性肿瘤生长缓慢,长期随访形态 变化不大;恶性肿瘤生长迅速,短 期内可出现明显形态和密度变化。
不同病原体感染鉴别
细菌性肺炎
表现为肺叶或肺段实变,密度均匀,边缘模糊,可伴有支气管充 气征。
病毒性肺炎
表现为肺纹理增多、模糊,小片状阴影或磨玻璃样改变。
02
常见胸部疾病影像表现
肺炎
01
02
03
影像表现
肺部出现斑片状、云雾状 阴影,密度均匀,边缘模 糊。
伴随症状
发热、咳嗽、咳痰、呼吸 困难等。
治疗方法
抗感染治疗,同时对症治 疗如止咳、化痰等。
肺结核
影像表现
肺部出现斑点状、结节状、 索条状阴影,密度不均匀, 边缘较清晰。
医学影像学-胸部影像诊断学-精选文档
支气管动脉造影,经股动脉到支气管 动脉,用于肺癌的诊治.
乳腺钼靶检查
比较影像学
胸部影像检查方法的比较 胸部影像检查的选择
先简单后复杂 先经济后昂贵 因病而异
思考重点:
1 胸部影像学检查有哪些方法? 2 CT有几种扫描方式 3 MR用于胸部的适应症 4 支气管动脉造影主要用于何种 疾病
神经源性肿瘤好发之处
思考重点:
纵隔的分区的划分标准
第六节 膈 肌
膈肌是介于胸腔和腹腔之间的薄层肌 腱组织。左右各一叶,呈圆顶状。X线片 上仅见其胸腔面. 位置:9或10后肋水平;右高于左1~2cm 运动:应上下对称,范围1~3cm
波浪膈 (梯状膈)
局限性膈膨升
心膈角、肋膈角
横隔上有多个连接胸腹腔结构的裂孔, 主动脉裂孔、食道裂孔、腔静脉裂孔、 胸骨旁裂孔。
X线检查
胸部摄影
常用体位:正位(后前位) 侧位 仰卧位(仰卧前后位)
特殊体位:斜位、前弓位
X线检查
特殊检查
高千伏摄影 (管电压>120KV)
血管造影
肺动脉、支气管动脉造影
正位后前位片
侧位及斜位
CT检查
1、普通扫描,不使用对比剂的常规扫描,范围从 肺尖至肺底,分别用肺窗,纵隔窗,骨窗观察
支气管仿内窥镜
MRI检查
1,横断面成像,还可进行冠状面,矢状面成 像.对于定位是X线和CT不能比似的.
2,因为磁共振成像是由不同组织的不同强 度信号组成的灰阶图像,脂肪信号最高,流 动的血液不发生信号,血管壁发生信号,形 成管状结构,是MR的独有特性.在纵隔形 成鲜明对比
超声检查
一般不用于肺不病变的诊断。仅对胸 腔积液及纵隔肿瘤的诊断有一定作用。
胸部正常CT断层解剖图片
主要层面和结构
主动脉弓及其以上层面:识别头臂血管
主-肺动脉窗层面:窗空虚/潜在,气管分 叉,奇V弓
右上叶支气管层面:左PA弓、右上PV前干, 右上PA,上腔V
左上叶支气管层面:右中间段支气管,右 PA,右下PA,左上PV,左PA降支
其它肺门层面:两侧大小基本对称(肺窗 显示更佳),相伴随支气管和PA分支,由 近向远渐小
胸部正常CT解剖
胸部正常CT断层解剖图片
1/80
目录
概论 纵隔窗CT解剖 肺窗CT解剖
胸部正常CT断层解剖图片
2/80
前言
肺、纵隔内部组织结构之间、正 常结构与病变之间密度差异
CT满意显示胸部正常结构和病灶 大致解剖,定位、定量准确,为定性 分析提供形态学基础
胸部正常CT断层解剖图片
3/80
相关胸部CT检验技术几个问题
胸部正常CT断层解剖图片
20/80
The right subclavian artery as it dumps into the brachiocephalic artery. (click to highlight)
胸部正常CT断层解剖图片
21/80
What are the 3 yellow air-filled (black) structures These are the
Here is a good image of the left atrium dumping Into the left ventricle. Can you find it? (click to highlight)
胸部正常CT断层解剖图片
50/80
You can clearly see the left ventricular wall and septum with the projecting papillary wall muscles attaching to the mitral valve leaflets. (click to highlight)
呼吸系统正常胸部X线表现
左肺门上部由左肺动脉弓、左上叶支气管构成; 下部由左下肺动脉及其分支构成。
侧位:两侧肺门大部分重叠,右肺门略偏前。 肺门表现似一尾巴拖长的逗号,其前缘为上肺 静脉干,后上缘为左肺动脉弓,拖长的逗号尾 巴由两下肺动脉干构成。
(3)肺纹理:为自肺门向肺野呈放射状分布的树 枝状影。由肺动脉、肺静脉及支气管形成,其主 要成分是肺动脉及其分支。
2、肺
(1)肺野:是含有空气的肺在胸片上所显示的 透明区域。肺野的划分:
(2)肺门:主要由肺动脉、肺叶动脉、肺段动脉、 伴行支气管及肺构成。
后前位上,肺门位于两肺中野内带第2-5前肋间处, 左侧比右侧高1-2cm。
右肺门分上下两部:上部由上肺动脉的分支、上肺 静脉干及其分支以及右下肺动脉的回归支构成;下 部由右肺下动脉干构成,其内侧因有含气的中间支 气管衬托而轮廓清晰,正常成人其横径不超过 15mm。上下部相交形成一钝角称肺门角。
膈由中心腱和周围的肌性部分构成,位于胸 腹腔之间。分左、右为两叶。为一主要呼吸肌。 •肋膈角:膈在外侧及前、后方与胸壁相交形成
的夹角。 •心膈角:膈在内侧与心脏形成的夹角。 •运动范围:1-2.5cm,深呼吸达3一6cm。 •位置:第9-10后肋水平,右侧较左侧高1-2cm。
膈的正常变异:
1.局限性膈膨升:膈的内前部分出现一局限性
(一)X线检查 1、胸廓(1)胸壁软组织
(A)胸锁乳突肌和锁骨上皮肤皱褶:
(B)胸大肌: (C)乳房及乳头: (2)骨性胸廓: (A)胸椎: (B)肋骨: 肋软骨钙化
正常胸肺部CT影像学表现
正常胸肺部CT影像学表现一、引言胸部CT影像学是诊断和评估胸部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正常胸肺部CT影像学表现。
二、胸廓正常胸部CT影像学中,胸廓呈现为双侧对称,呈椭圆形或近似椭圆形。
胸骨前突、锁骨、肩胛骨、肋骨、背部等结构均可清晰显示。
三、肺野1. 肺实质:肺组织密度均匀,纹理清晰,可见细小支气管血管束。
无明显实质结节、肿块或浸润阴影。
2. 肺小叶:肺小叶内可见小叶间隔,正常肺小叶间隔宽度应在2-15mm范围内。
3. 支气管:支气管呈较明显的空气密度,壁厚均匀,支气管径迹清晰可见。
四、纵隔1. 纵隔位置:纵隔位于胸廓中,前至胸骨后突,后至胸椎,上至锁骨顶,下至横膈膜的最高点。
2. 纵隔结构:纵隔内可见心脏、大血管、气管、食管、淋巴结等结构,各器官之间的分界清晰。
3. 淋巴结:正常淋巴结大小一般小于1cm,形态规则,密度均匀,无强化。
五、胸膜1. 胸膜腔:胸腔腔隙清晰,无积液或气体。
2. 胸膜增厚:胸膜厚度一般小于1mm,不应有明显增厚的表现。
六、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详见附件文件。
七、法律名词及注释1. 胸部CT影像学:通过计算机断层扫描(CT)技术,对胸部进行影像学检查和评估的方法。
2. 胸廓:人体胸部外形的轮廓,由胸骨、肋骨、锁骨等组成。
3. 肺实质:指肺的实质部分,包括肺泡、细支气管、血管和结缔组织。
4. 肺小叶:肺的最小功能单位,由气管支气管分支成的。
每个肺小叶由一个中央小叶支气管和周围小叶支气管构成。
5. 纵隔:胸廓内位于两肺之间的胸腔隔离结构,包括心脏、食管、大血管、淋巴结等。
6. 淋巴结:分布于胸腔中的小型器官,是淋巴系统的一部分,具有免疫作用。
正常X线报告书写模板
影像学诊断报告书写规第一部分呼吸系统一、正常胸部平片1、正常胸片:胸廓对称,肋骨走行自然,未见畸形及骨质破坏。
两肺门大小,位置及密度正常。
两肺纹理走行自然,未见扭曲及聚拢。
两肺野清晰,未见实变及肿块影。
胸膜无增厚及粘连。
气管居中,纵隔居中,无增宽。
心脏形态、大小在正常围。
双侧膈肌光滑,肋膈角锐利。
2、肋骨像:胸廓对称,肋骨走行自然。
片中所示骨性肋骨骨质连续性完整,未见中断影像。
二、气管和支气管疾病1、先天性支气管囊肿胸廓对称,肋骨走行自然,未见畸形及骨质破坏。
两肺门不大,位置及密度正常。
右肺下野可见一类圆形囊状透亮区,壁较薄,其未见气液平。
气管居中,无增宽。
心脏大小,形态在正常围。
双膈光滑,肋膈角锐利。
(与正常肺不同的是右肺下叶,为判断理由)2、支气管炎胸廓对称,肋骨走行自然,未见畸形及骨质破坏,两肺门不大,位置及密度正常。
两肺纹理增多增粗,以右肺明显,气管居中,纵隔居中,膈肌光滑,肋膈角锐利。
心影形态大小在正常围。
(以右肺纹理增多增粗为主要判断理由)3、慢性支气管炎。
肺气肿。
胸廓呈捅状,肋骨平举,肋间隙增宽,未见畸形及骨质破坏。
两肺门大小,位置及密度正常。
两肺纹理增多紊乱,肺野透亮增强,肺纹理变细,双肺野清晰,未见实变及肿块影,胸膜无增厚及粘连。
气管居中,京戏狭窄。
心脏呈垂位型,心脏无扩大。
双侧膈肌变平,肋膈变平,肋膈角锐利。
4、支气管扩胸廓对称,肋骨走行自然,未见畸形及骨质破坏。
两肺门不大,位置及密度正常。
两下肺纹理增多、增粗、紊乱。
并隐约可见多个囊状透亮区。
余肺、野清晰,未见实变及肿块影。
胸膜无增厚及粘连。
气管居中,纵隔居中,无增宽。
心脏形态、大小在正常围。
双侧膈肌光滑,肋隔角锐利。
三、肺部炎症1、大叶性肺炎胸廓对称,肋骨走行自然,未见畸形及骨质破坏。
两肺门不大,位置及密度正常。
右上肺大片状密度增高阴影,下缘清楚平直,上缘模糊,余肺野清晰,未见实性变及肿块影。
胸膜无增厚及粘连。
气管居中,纵隔居中,无增宽。
2024胸部影像学ppt课件
胸部影像学ppt课件•胸部影像学概述•胸部正常解剖与生理•胸部常见疾病影像学表现•胸部影像学诊断思路与方法•胸部影像学新技术进展•胸部影像学实践操作与注意事项目录CONTENTS01胸部影像学概述胸部影像学定义与重要性定义胸部影像学是应用放射学技术,对胸部疾病进行诊断、治疗和预防的一门医学科学。
重要性胸部影像学在医学领域中具有重要地位,对于胸部疾病的早期发现、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季度第一季度第四季度第三季度X线检查CT检查MRI检查核医学检查胸部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普通X线平片、数字化X线摄影(DR)等,主要用于肺部炎症、结核、肿瘤等疾病的初步筛查。
采用X线束对人体某部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扫描,由探测器接收透过该层面的X线,转变为可见光后,由光电转换变为电信号,再经模拟/数字转换器转为数字,输入计算机处理。
主要用于肺部结节、肿块、纵隔病变等疾病的详细诊断。
利用强磁场和射频脉冲使人体组织产生磁共振信号,经过计算机处理形成图像。
主要用于心脏、大血管等疾病的诊断。
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药物或生物活性物质,通过显像设备显示其在胸部的分布和代谢情况。
主要用于肺癌、食管癌等疾病的诊断和分期。
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骨骼肌肉系统疾病胸部影像学应用领域01020304如肺炎、肺结核、肺癌等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如心包积液、心肌病、心脏瓣膜病等疾病的辅助诊断。
如食管癌、胃癌等疾病的诊断和分期评估。
如胸骨骨折、软组织损伤等疾病的诊断和评估。
02胸部正常解剖与生理由皮肤、浅筋膜、深筋膜、胸廓外肌层、胸廓和肋间肌等组成。
胸壁胸膜肺组织分为脏层胸膜和壁层胸膜,两者之间的潜在腔隙为胸膜腔。
左、右肺被斜裂分为上、下两叶,右肺还被水平裂分为上、中、下三叶。
030201胸壁、胸膜及肺组织结构心脏与大血管解剖心脏位于胸腔纵隔内,左、右之间稍偏左的位置,大小约相当于一个拳头。
大血管主动脉和肺动脉干位于心脏上方,上腔静脉和下腔静脉位于心脏后方。
正常胸肺部CT影像学
肺门
为两肺支气管、肺动、静脉、神经及淋巴组织出入 纵隔所形成的影像。
上界为尖段支气管的起始部及伴随动脉, 左右肺门 下界为下叶肺段支气管的起始部及伴随动脉
内界为纵隔胸膜 外界为肺段支气管起始段及伴随动脉。
胸壁 气管、支气管 肺段、肺叶 肺门 叶间裂 肺小叶 纵隔 纵隔淋巴结
叶间裂
是识别肺叶的标志
肺小叶 常规CT难以显示肺小叶结构,高分辨率CT显示肺小 叶是多边形截头锥体形,底位于肺表面,尖向肺门, 直径约10-25mm,肺小叶核心为小叶肺动脉和细支 气管,其直径约为1mm。 正常情况下,小叶间隔线 很少能完整显示,如能清晰 显示多为异常增厚。
高分辨率CT隐约可显示胸膜 下小叶间隔
胸壁 气管、支气管 肺段、肺叶 肺门 叶间裂 肺小叶 纵隔 纵隔淋巴结
CT 7个基本的纵隔层面
1、胸廓入口层面: 即肺尖平面,相当于
正常CT表现
正常CT表现
胸部CT采用两种不同的窗宽和窗位
肺 窗 窗位为-400~-800HU 窗宽为1000~1500HU
适合观察肺实质
纵隔窗 窗位20 ~50HU 窗宽200 ~400HU 适于观察肺实质病变、纵隔及胸壁
如图:
正常肺肺窗
正常肺纵隔窗
此外,用于观察骨骼病变还需要用骨窗: 薄层骨窗可以显示骨皮质及骨松质
右肺:斜裂及水平裂; 左肺:斜裂
常规层厚(≥5mm)时,叶间裂显示为较宽的 无或少肺纹理的透明带;
薄层扫描时(﹤2mm)多显示为线状影
A
B
A常规层厚显示双侧斜裂为无肺纹理透亮区
B薄层显示为双侧斜裂呈发丝状细线状影
水平裂 常规层厚
薄层
薄层
胸壁 气管、支气管 肺段、肺叶 肺门 叶间裂 肺小叶 纵隔 纵隔淋巴结
正常胸部影像学
后纵隔 位于食管与胸椎之间,是
神经源性肿瘤好发之处
二
纵隔异常的影像表现
胸部或纵隔本身的病变均可能造成 纵隔的影像表现异常,其异常可表 现为哪几种?
纵隔移位
纵隔变形
纵隔移位:
由引起两侧胸腔压力不平衡或张力 不一致的病变造成的、纵隔向某侧偏移 提示某一侧胸腔病变
胸 骨 胸 柄 骨 体
肋 软 骨 钙 化
叉 状 肋
肋 骨 联 合 畸 形
皮下脂肪 纵隔内脂肪 皮肤
胸骨
肋骨
肌肉 胸椎
肩胛骨
肋骨 肌肉 胸椎骨
肩胛骨
脂肪
肋骨
Hale Waihona Puke 脂肪肌肉大渡河上游的藏族村寨
第三节
胸
膜
1、什么情况下,正常胸膜能显示影像? 为什么?其影像表现是什么? 2、胸膜显示时,其正常应在什么位置?
1、MRI常规序列影像上的灰度差别反映的是组织结构弛豫时间的不同,而不 代表组织结构的密度和厚度差异 2、MRI影像上不同组织结构的黑白度由该组织的MR信号决定。一般,组织 信号强形成的图像就亮(白色,称高信号),组织信号弱形成的图像就暗 (灰或黑色,称低信号) 3、MRI是多参数成像,采用不同的扫描序列和成像参数可获得突出不同组织 特征参数的图像 4、不同序列、技术扫描获得图像反映的是各组织结构及病变的生物学特征
纵隔位置居中,形状因个体差异而不同,平片不能显示纵隔内结构
小儿胸腺(帆征)
CT 显 示 的 纵 隔 内 组 织 结 构
MRI 显示 的纵 隔内 结构
一 纵隔分区:
前纵隔 位于胸骨与气管、升主动
脉、心脏三者前沿的连线之间。是胸腺 瘤、胸内甲状腺肿、畸胎类肿瘤好发处
胸部影像学读片 SS
快,中心可坏死. • 转移瘤,呈多发状.
空洞及空腔 Cavity and cyst
空洞 肺内病变组织发生坏死,坏死组织经引流
支气管排除而形成.
X线表现:大小,形状不同的透明区
依病理变化可分为三种:
• 虫蚀样空洞----无壁空洞
是大片坏死组织内的空洞,较小,形状不一,多发,洞壁 由坏死组织形成
X线:实变肺野内多发的透明区,轮廓不整,虫蚀状,多见 于干酪性肺炎(caseous pneumonia).
• 薄壁空洞
洞壁薄,在2~3mm以下,由薄层纤维组织及肉芽组织 形成
X线:境界清晰,内壁光滑,圆形透明区,一般无液面,周 围很少实变影.常见于结核.
肺不张 Atelectasis
支气管完全阻塞后,肺内气体多在18~24小时 内被循环的血液吸收,肺叶萎缩,同时肺泡产生 一定量的渗液. • ⑴一侧性atelectasis 肺野均匀致密,隔升高,纵隔移向患侧,肋间隙变 窄,对侧代偿
肺部病变
肺部病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渗出与实变 • 增殖 • 钙化 • 肿块 • 空洞及空腔 • 肺间质性改变
• 肺间质:支气管和血管周围,肺泡间隔及脏层胸 膜下由结缔组织所组成的支架和间隙.
肺叶、肺段
Lung lobe, segment
• 肺叶,右三左二 • 肺段,右10左8
左右肺侧面观
正常胸部横断面解剖
两肺尖 肺野的横断面解剖
两上肺
右上肺
气管 左上肺
右上肺 右主支气管
气胸线
气胸程度预计
X线片 1/4 压缩程度 35%
1/3 1/2 2/3 50 % 70 % 90 %
胸部正常影像学及基本病变
正常胸部正侧位片
后前位、侧位
前弓位
支气管造影 (已经淘汰)
二、CT检查
普通平扫: 增强扫描: 高分辨力CT扫描:用于显示肺内病灶的微细结 构、支扩、肺弥漫性间质病变等。 图像后处理技术:。 CT灌注成像:快速团注对比剂后,对感兴趣区 进行动态CT增强扫描,通过病变组织内对比剂 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反映局部肺组织的血流灌注 量。
1. R Atrium Carina L Atrium L Ventricle Aorta Pulm Art IVC Liver Portal Vein
Coronal View
第三节
基本病变表现
一、肺部病变
(一)支气管阻塞性病变表现 原因:腔内阻塞或腔外压迫 腔内:异物 分泌物 肿块 血块 水肿 痉挛等 腔外:肿大淋巴结 肿块等 CT可直接显示病因,支气管壁增厚、腔内肿瘤、异物等 三种后果: 1 阻塞性肺气肿 2 阻塞性肺不张
含气肺囊肿
结节与肿块
结节:直径小于等于2CM; 腺泡结节状影 :直径在1cm以下 ,边缘较清 楚,呈梅花瓣状的结节;多见于肺结核的增殖 性病变及各种慢性炎症 。 粟粒状结节影 :指4mm以下的小点状结节影, 多呈弥散性分布。多数粟粒状病变由间质内病 变引起。常见于粟粒型肺结核、癌性淋巴管炎。
空洞:肺内病变组织发生坏死液化后, 经引流支气管排除后形成。
多见于结核、肺脓肿和肺癌
空洞的分型:
( 1 )厚壁空洞:一般洞壁厚度超过 3mm 。表现为肺
叶或肺段内的透光阴影。多见于急性肺脓肿、化脓 性肺炎、肺癌( 鳞癌)。 ( 2 )薄壁空洞:洞壁薄,一般在 3mm 以下,由薄层 纤维组织及肉芽组织形成。X线表现为境界清晰,内 缘光滑的透明区。多见于慢性肺结核。 ( 3 )无壁空洞:又称虫蚀空洞,为大片坏死组织 内的小空洞,多见于干酪性肺炎。
正常胸部X线平片的影像学表现
CHINESE COMMUNITYDOCTORS胸壁软组织胸壁各软组织中,经常能在胸部X 线平片上显示。
可能与肺内病变混淆的正常结构包括女性乳腺、乳头、胸大肌等。
女性乳腺女性乳腺相对胸部其他软组织较厚,因此在胸部正位X 线平片上可以显示,通常重叠在两肺下野导致其密度增高(图1),易被误认为肺内实变或肺内炎症。
鉴别:①两侧乳腺常规比较对称,所以在正位胸片上,乳腺重叠导致的两肺下野的密度增高也是比较对称的。
而两肺下野均有病变且有分布比较对称的病理情况是比较少见的。
②乳腺影的下缘清晰锐利且呈半圆形,向外与腋部皮肤连续。
而肺内的病变不会延续到两肺以外。
一侧乳腺手术(图2)、两侧乳腺发育不对称或投照时体位的因素可导致两侧乳腺不对称并影响两肺下野的密度不对称,须注意鉴别。
乳腺的投影可能会掩盖比较浅淡的肺内病变,必要时可复查或者进一步检查予以确认或排除。
乳头乳头有可能会在正位胸片的两肺下野形成直径约1cm 的小圆形投影,年龄偏大的妇女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见图3。
乳头影须和肺内小结节病灶鉴别,方法是:①双侧乳头的投影的位置通常相对比较固定,多位于两肺下野第5、6前肋处附近。
②其位置和大小往往两侧比较对称。
如果不易和肺内病灶区别,透视下转动患者体位即可与肺野分开,或采取进一步检查的措施。
胸大肌肌肉发达男性的胸大肌可见在正位胸片上形成相对比较明显的投影,表现为肺野中外带扇形的均匀高密度影,下缘比较锐利并呈一斜线与腋前皮肤皱褶相延续。
因为多数人为右利手,右侧的胸大肌更发达些,故右侧胸大肌的投影更明显一些。
胸大肌影像和肺内病变的鉴别主要是通过其比较固定的位置、形态以及同肺外皮肤皱褶相延续来判断。
骨性胸廓骨性胸廓包括胸椎、两侧肋骨、胸骨、锁骨和肩胛骨等。
胸椎正位胸片上,胸椎和纵隔重叠。
投照条件比较合适时,T 1~4能够清晰识别,其余胸椎仅隐约可见。
侧位胸片多可比较清晰地观察各个胸椎,正常情况下椎体呈长方形,各椎间隙比较均匀,见图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都柳江边放排忙
第二章 正常胸部影像学表现
在正常X线胸片上,你看见了哪些器官结构的 影像?你能说出这些器官结构的影像特征吗?
第一节 胸壁软组织
1、所有胸壁软组织在X线胸片上都能显示影像吗? 为什么?
2、能显示的胸壁软组织有哪些?各有何影像特 征?
胸锁乳突肌及锁 骨上皮肤皱折
胸大肌
乳房
乳头
胸 锁 乳 突 肌 和 锁 骨 上 皮 肤 皱 折
1. X线图像特点 2. CT图像特点 3. MRI图像特点
GUIYANG MEDICAL COLLEGE
1. X线图像以密度来反映人体组织结构的解剖及病理状态 2. 影像的密度由人体组织组成元素的密度和组织结构的厚度决定 3. 是某检查部位所有组织结构相互重叠的影像 4. 可因X线束锥形投射,造成放大、产生伴影
胸锁乳突肌
胸 大 肌
乳 头 和 肩 胛 骨
黄 箭 头 指 示 乳 房 下 缘
典 型 乳 房 影 像
乳 房 似 肺 炎
乳 房 似 胸 腔 积 液
刻苦虔诚才能修成正果
第二节 骨 骼
胸部有哪些骨骼可显示影像?
锁骨 胸骨 肋骨 肩胛骨 胸椎
胸 骨 柄 勿 误 为 纵 隔 增 宽
胸 骨胸 柄骨
1、根据影像密度差异发现病变 肺野 胸壁软组织 骨骼 充分利用窗技术
2、根据正常结构位置形态的改变发现病变 3、根据病变的影像特征分析病变性质 4、全面观察病变本身及其周围组织结构改
变,进行综合分析、诊断
第一章 胸部影像检查方法
一. 检查方法:透视、胸片、CT、MRI、 超声 二. 不同检查方法的图像特点
心包脂肪
垫也可在侧 位片表现为 肿块状
心包及胸膜外脂肪
CT 显 示 心 包 及 胸 膜 外 脂 肪
第五节 纵 隔
1、什么是纵隔?它在胸部处于什么位 置?正常时其影像应该表现为什么形 状?
2、不同个体的纵隔影像形状一致吗?
3、使用哪些检查方法才能区别出纵隔 内不同的组织结构?
纵隔位置:两肺之间、胸骨之后、胸椎之前的 腔隙。正位胸片上位置居中 纵隔内容:心脏、主动脉、气管、主支气管、 食管、神经组织、淋巴、脂肪、结缔组织等 纵隔形状:正位胸片上仅显示为与含气两肺之 间有相邻界面的、正常心脏和主动脉的影像
胸膜紧贴于肺表面者是脏层,而与 胸壁、膈肌、纵隔相贴者为壁层,二者 之间为胸膜腔
正常叶间裂位置:
正、侧位胸片上均能显示水平叶间 胸膜,而斜裂内胸膜只能在侧位片上显 示
水平裂内侧指向肺门角,外侧一般 呈水平止于侧胸壁,侧位止于前胸壁, 可向上或下移动1cm左右
斜裂下端止于前肋膈角后方1~2cm 范围,上端起于T4水平,左侧略高。其 CT影像常显示为无血管区
波浪膈 局限性膈膨升 梯状膈 心膈角、肋膈角 心包脂肪垫
波浪膈
心膈角
局限性膈膨出 肋膈角
后肋膈角
波 浪 膈
波浪膈
膈下游离气体使膈肌的腹腔面显示
右 膈 下 脓 肿
心
包
脂 肪
侧位片
垫 和
上均应显示
胸 膜
两侧膈肌上
外
缘。
脂
肪
左侧位
片时,左膈
肌位置较右
侧高;
右侧位
片时,右膈 肌在上
心包脂肪垫为半透明影,侧位片上厚度增加,致使前肋膈角闭塞
涓涓之水汇成江河,点滴知识造就渊博
胸部影像诊断学 呼吸系统
如何发现胸部影像上的异常
(一)遵循医学影像诊断原则 1、必须熟悉正常影像表现(发现异常的关键) 2、必须熟悉各种病理改变形成的不同基本影
像特征(正确分析诊断的关键) 3、必须全面观察异常表现,进行归纳分析 4、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综合诊断
(二) 实际工作中如何运用诊断原则
红 箭 头 指 示 斜 裂 和 水 平 裂
两侧无血管区为斜裂位置
第四节 膈 肌
1、正常情况下,膈肌应在什么位置上? 两侧膈肌位置相同吗? 2、两侧膈肌位置升高或下降由什么原因 引起? 3、膈肌与周围组织结构关系如何?形成 哪些特征性的影像?
膈肌是介于胸腔和腹腔之间的薄层肌 腱组织。左右各一叶,呈圆顶状。X线片 上仅见其胸腔面。 位置:9或10后肋水平;右高于左1~2cm 运动:应上下对称,范围1~3cm
脏、三者前沿连线与食管之间。常为恶 性淋巴瘤、支气管囊肿好发之处
后纵隔 位于食管与胸椎之间,是
神经源性肿瘤好发之处
1、MRI常规序列影像上的灰度差别反映的是组织结构弛豫时间的不同,而不 代表组织结构的密度和厚度差异 2、MRI影像上不同组织结构的黑白度由该组织的MR信号决定。一般,组织 信号强形成的图像就亮(白色,称高信号),组织信号弱形成的图像就暗 (灰或黑色,称低信号) 3、MRI是多参数成像,采用不同的扫描序列和成像参数可获得突出不同组织 特征参数的图像 4、不同序列、技术扫描获得图像反映的是各组织结构及病变的生物学特征
纵隔位置居中,形状因个体差异而不同,平片不能显示纵隔内结构
小儿胸腺(帆征)
CT 显 示 的 纵 隔 内 组 织 结 构
MRI 显示 的纵 隔内 结构
一 纵隔分区:
前纵隔 位于胸骨与气管、升主动
脉、心脏三者前沿的连线之间。是胸腺 瘤、胸内甲状腺肿、畸胎类肿瘤好发处
中纵隔 位于气管、升主动脉、心
体
肋 软 骨 钙 化
叉 状 肋
肋 骨 联 合 畸 形
肋骨
胸骨
纵隔内脂肪
皮下脂肪 皮肤
肌肉 胸椎
肩胛骨
肩胛骨
肋骨 胸椎骨
肌肉
脂肪
肌肉
肋骨
脂肪
大渡河上游的藏族村寨
第三节 胸 膜
1、什么情况下,正常胸膜能显示影像? 为什么?其影像表现是什么? 2、胸膜显示时,其正常应在什么位置?
胸膜为一结缔组织薄膜构成的闭合 囊袋,包绕于肺的表面并深入叶间裂隙, 包裹各肺叶。正常时胸片、CT和MRI均 不显示影像,只有在胸膜反折处因与X 线方向相同,才显示为线状致密影
1、 CT图像是 人体某一断层 面的影像,无 该层面以外组 织器官的重叠 2、 CT图像是 由一定数目的 由黑到白不同 灰度的象素按 矩阵排列所构 成的灰阶图像 3、CT图像的质 量由像素的大 小和数目决定
4、CT图像密度分辨力远高于普通X线图像 5、CT图像上不仅以不同灰度显示组织结构的密度,还可用组织结构对X线 的吸收系数说明其密度高低的程度。即以数值来表示密度的量(CT值) 6、CT图像可以通过计算机和软件进行后处理 7、部分容积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