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中华,我们的责任》教案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设计一等奖3篇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设计一等奖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af69470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ac.png)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设计6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15个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地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从语言文字中感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训练朗读能力;体会过渡句、过渡段的运用,学会文章段与段自然过渡的方法。
情感目标: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一、导入1、今天我们进入第七组课文有学习,请一名同学导读,其它同学思考:从导读中你知道了什么?2、师:每个人的成长道路中都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故事,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和我们同龄的孩子在成长中思考为什么而读书的故事。
3、齐读课题,初次看到课题时,你是怎么想的。
预设(谁?这个人的志向真伟大……)为什么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4、是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你了解他吗?资料汇报。
二、阅读课文(一)1、和你同桌一齐读一遍课文,并且交流一下你预习中的收获。
2、交流预习收获,词、字两方面相机提示字形、字音、理解个别词意。
3、指名朗读,思考:围绕着少年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文中写了几件事?4、反馈5、这三件事的连接,作者过渡得很巧妙,你发现了吗?(过渡句,过渡段)在哪里?(二)1、为什么而读书?其它同学与周恩来的回答迥然不同,找出相关的段落再读一读,体会体会它们的区别是什么?(1)读。
(2)体会。
预设(为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为祖国、民族的振兴而学习)2、少年周恩来就已经立下了如此远大的志向,请同学们想一想,使周恩来产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志向的原因是什么?预设(1)(中华不振)。
(2)(耳闻目睹租界里中国人受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
3、根据预设提问:文中几次提到“中华不振”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到的?周恩来又是在哪一次提到后沉思,而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的呢?4、在20世纪初,中国受帝国主义欺凌、压迫之时,周恩来这样有志青年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伟大志,那么在21世纪初,中国在世界已经有了一席之地,但经济、文化的发展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的今天,作为祖国未来,民族希望的我们,思考过“为什么而读书”这个问题吗?5、学生发言(预设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读书)6、联系今天的学习,坚实地走好每一步,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努力吧!三、阅读链接感受周恩来的临别赠言和诗篇的含意,进一步感受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
勿忘国耻教案
![勿忘国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beb76a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96.png)
(国耻让我们明确责任)每一个中国人不仅仅要记住,还要从自己做起,为祖国和民族做出贡献。
三、学生自由发言。
(畅谈爱国之举)
师:我认为,爱国不是只挂在嘴边上,也不一定要干惊天动地的事。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爱国。比如,作为学生,按时交作业,上课认真听讲等都是,它提醒我们要清醒、要振作、要摆脱伤痛、要努力建设一个强大的国家。当我们走向世界的任何地方,在自己的身后都有一个强大的祖国。时代在发展,历史要永远铭记于心!让我们牢记那段耻辱的历史,学习先烈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把强烈的爱国热情化为强国的巨大力量,不忘“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维护国家稳定,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团结拼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共同努力。
四、班主任老师做总结性发言
通过这次主题班会,使同学了解“九一八事变”和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暴行,经历一次爱国主义的洗礼,以此激发同学们的责任感和爱国热情。让同学们牢记国耻,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发奋读书。
教学后记
图片直观生动地展示了“九一八事变”的过程和纪念意义,创设情境,图片展现出来后,学生的感情直接被调动起来,不仅仅要记住,还要从自己做起,为祖国和民族做出贡献。激发同学们的责任感和爱国热情。让同学们牢记国耻,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发奋读书。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活动过程
一、问题导入
每年九月十八日,我国各地上空都会回响起尖锐的警报声音,震撼八方,久久不停,你知道为什么吗?
课题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主题班会
教
学
目
标
知识
与能力
让学生懂得爱国与责任的关系,明白爱国首先要爱自己,从我做起,要承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以天下为己任。
责任伴我成长主题班会教案三篇
![责任伴我成长主题班会教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be4e70b3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d7.png)
针对学生中存在的不良现象,有的变得懒惰、自私、冷漠,缺乏对自己、对社会的责任感。
盲目认为他人为自己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固然的。
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三篇责任伴我成长主题班会教案,希翼对大家有所匡助!责任伴我成长主题班会教案1【活动主题】责任伴我成长【活动目的】针对学生中存在的不良现象,有的变得懒惰、自私、冷漠,缺乏对自己、对社会的责任感。
盲目认为他人为自己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固然的。
这次班会旨在匡助同学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改正,增加责任感,同时也让同学们更好更深入地了解“有责任感的人”的内涵,让“做有责任感的人”这一信念永植心中,从而让人生璀璨生光。
【活动目标】1.让学生懂得什么是责任,感受责任心的重要性。
2.教育学生增强责任意识,做一个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负责的人。
【活动准备】1.搜集有关责任的故事。
2.一位主持人,准备组织活动。
3.一位学生,准备演讲。
【活动过程】1.主持人导入:在大连,有一位普通的公交车驾驶员,叫黄志全,但他却被所有的大连人都记在了心里。
一次在行车途中黄志全蓦地心脏病发作,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里,他做了三件事:①车徐徐地停在马路边,用生命的最后力气拉下了手动刹车闸;②车门打开,让乘客安全地下了车;③发动机关闭,确保了车和乘客、路人的安全。
最后,他安详地趴在方向盘上住手了他的呼吸。
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里,黄志全,这个平庸而普通的公交车驾驶员,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把对别人的负责,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一位平庸的公共汽车驾驶员,为什么能让人们知道并记住他的名字?这是因为他有一颗闪光的责任心!在生命最后一分钟,他没有忘记自己的责任!就是这份责任心,拯救了多少人的生命!人最珍贵的品质非责任心莫属,这也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的最起码的品质。
那末,你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吗?2.测一测,你的责任感。
(附问卷,大屏幕展示)⑴与人约会,你通常会提前一会出门,以保证自己能准时赴约吗?是。
否。
⑵当你发现自己脚下有纸屑你会拾起扔进垃圾桶吗? 是。
(完整word版)牢记历史-振兴中华主题班会教案
![(完整word版)牢记历史-振兴中华主题班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590f63cde80d4d8d15a4ffb.png)
《祖国母亲,我爱您》主题班会子君中心学校五年级(4)班教学重点:1、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培育爱国主义精神。
2、回顾祖国辉煌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3、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屈辱史,铭记“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树立强烈的民族责任感。
4、引导学生结合实际,明白爱国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为身为中国人而自豪,并决心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努力学习!教学难点:教育学生勿忘国耻,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立志从小刻苦学习,努力拼搏,长大报效祖国。
活动背景:爱国主义作为人的一切基本道德价值观和品质,必须从小培养,经过长期教育和熏陶,才能逐步形成。
对于小学生来说,限于他们对“祖国”的感受和理解,他们的爱国情感表现是十分具体和贴近生活的。
因而,我们爱国主义教育应该从小学生实际出发,以教师的激发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依托,以环境为媒介,开展有效的德育活动。
活动方式:班主任引导,班长主持,全体学生参与。
活动准备:指导学生从课内外书籍收集有关爱国故事,排练与主题活动有关的朗诵、歌唱等。
准备歌曲伴奏、朗诵课件及主题班会课件活动形式:演唱、朗诵、演讲、讲故事、讨论活动过程:一、班主任讲话,宣布主题班会活动开始同学们,我们是新世纪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是祖国的未来。
祖国的命运和个人的命运有着血肉般的联系,密不可分。
没有祖国,就没有我们的安栖之所;没有祖国,就没有我们做人的尊严;没有祖国,就没有我们的健康成长。
可以说,没有祖国,就没有我们所拥有的一切。
孩子热爱母亲,是因为母亲给了他伟大的爱;我们热爱祖国,是因为祖国像母亲一样养育了每一个中华儿女。
因此,我们要像热爱自己的母亲一样去热爱我们的祖国。
今天我们要开展的主题班会是《祖国母亲,我爱您》。
现在我宣布——活动开始!二、了解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主持人甲: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无不让每一个炎黄子孙倍感骄傲。
让我们一起来看这段视频:播放微课:祖国有影响并造福于全世界的四大发明,在人类科学文化史上留下了灿烂的一页,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前进。
《振兴中华 我们的责任》说课稿doc
![《振兴中华 我们的责任》说课稿doc](https://img.taocdn.com/s3/m/5a3b112bdd36a32d7375818a.png)
《振兴中华我们的责任》说课稿一、说教材:1、说内容:“振兴中华我们的责任”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
2、教材分析:本单元从生活的视角出发,以感叹圆明圆的废墟和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的凭吊活动等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关注历史,追溯历史的兴趣,同时借助一些生动,具体的重大历史和重要历史人物等,帮助学生看清历史的真相,促进学生思考,培养“鉴往知来”的文化素质和能力。
在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达到了综合目标的较好统一。
根据以上教材的特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的活动目标和活动重难点。
3、活动目标a. 缅怀革命先烈,继承他们振兴中华的遗志。
b.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把爱国情感落实在具体行动中,明确自己的责任。
4、重点和难点:a、如何把自己的爱国情感落实到实处,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
b、总结历史教训,激励学生向革命先辈和爱国志士学习,牢记自己的使命,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二、学情分析:本单元共有四个主题。
“圆明园的诉说”让学生了解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历史。
“在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痛斥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侵华战争的滔天罪行,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去发现铁证如山的史实。
然而,在这一段黑暗的历史中,中国人民从未停止过战争,所有“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前赴后继,团结一心,终于赢来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
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帮助学生了解这段耻辱的历史,为的是让他们牢记历史教训,体会到“振兴中华,我们的责任”这样一个历史使命。
在以上几个主题的基础上,“振兴中华,我们的责任”进一步总结历史教训,激励学生向革命先辈和爱国志士学习,牢记自己肩负的使命,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这一内容与二年级下册“你好,祖国妈妈”,五年级上册“我们从远古走来”同属于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
五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历史似乎是抽象的,离他们的生活是遥远的。
由于时代的间隔,造成情绪激发的困难,导致很多孩子对历史了解的淡泊。
《振兴中华我们的责任》教案
![《振兴中华我们的责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b1ce3d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61.png)
《振兴中华-我们的责任》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振兴中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
【教学内容】1. 介绍振兴中华的背景和意义。
2. 强调学生作为未来的中坚力量,肩负着振兴中华的责任。
【教学方法】1. 讲座式教学,通过讲解和阐述来引导学生思考。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反应,了解他们对振兴中华的认识和态度。
2. 收集学生的讨论成果,评估他们的思考深度和表达能力。
第二章:振兴中华的意义【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振兴中华的深远意义。
2. 培养学生对国家发展的关注和参与意识。
【教学内容】1. 分析振兴中华对国家、民族和个人的重要性。
2. 探讨振兴中华对全球化和国际竞争的影响。
【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振兴中华的实际意义。
2. 小组讨论,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振兴中华的重要性。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讨论情况,了解他们对振兴中华意义的理解。
2. 收集学生的分析报告,评估他们的分析和思考能力。
第三章:我们的责任【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自己作为中国人的责任和使命。
2. 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行动力,推动他们为振兴中华做出贡献。
【教学内容】1. 阐述学生作为未来的领导者和社会成员在振兴中华中的角色。
2. 提供具体的行动方向和途径,让学生了解如何为振兴中华做贡献。
【教学方法】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于如何为振兴中华做贡献的想法和计划。
2. 角色扮演,让学生通过模拟情境体验作为中坚力量的责任和使命。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讨论情况,了解他们对振兴中华责任的认识和态度。
2. 收集学生的行动计划,评估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第四章:培养创新能力【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创新能力对振兴中华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精神和能力。
【教学内容】1. 分析创新能力在国家发展和个人成长中的作用。
《振兴中华,我们的责任》教案新部编本1
![《振兴中华,我们的责任》教案新部编本1](https://img.taocdn.com/s3/m/1279047a90c69ec3d4bb7541.png)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振兴中华,我们的责任》教案教学目标让学生知道,从中华民族百年屈辱的历史中,落后就要挨打,回顾过去,是为了更好地把握现在,开拓未来。
不忘国耻,振兴中华,这是历史的重任、先烈的遗志、我们的责任,我们需要努力的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读书。
教学重点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读书的精神。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师引入课题。
看图讲述看,这就是矗立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巍峨的纪念碑记载了旧中国的苦难,缅怀着中华民族的无数英灵。
庄严的纪念碑,留给我们许许多多的思考。
站在纪念碑前,你想到了什么呢?二、学生活动。
参加祭扫革命烈士墓的活动,组织主题班会,向为国捐躯的先烈们表达我们的缅怀之情。
1、我仿佛看到王二小朝我走来,他的脸上充满微笑和期望。
我想告诉他:放心吧!历史的悲剧不会重演,请相信我们!—五(甲)班朱立文。
2、为了祖国和人民,无数的中华儿女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
今天,我们要记住的,不只是他们的名字,还有他们的事迹、他们的精神—五(甲)班黄平。
三、交流。
帝国主义列强为什么敢在我们的国土上横行霸道?说说你所知道的原因。
1、是清朝政府的腐败无能。
2、是我们国家太落后了。
四、师小结中华民族百年屈辱的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回顾过去,是为了更好地把握现在,开拓未来。
不忘国耻,振兴中华,这是历史的重任、先烈的遗志、我们的责任。
今天,我们需要努力的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读书。
五、听故事学名言。
1、周恩来同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梁启起—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3、李四光—我是炎黄的子孙,理所当然要把所学到的知识全部献给我亲爱的祖国。
《振兴中华我们的责任》说课稿
![《振兴中华我们的责任》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5ebb63a165ce0508763213dd.png)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从对先辈 的敬仰之情转 化为振兴中华 而进取的责任 心。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 法
1、情境教学法
学 法
1、通过搜集、交流、研讨、 情感体验等方法获取相关知识。
2、通过对比、扮演角色、 撰写感言等环节促进责任感的 形成。
2、分组交流法
收集有关先 辈以振兴中华为 己任的故事
意图:引发思 考、讨论,强 化责任意识。
师生同唱国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束本堂课。
/
引导学生课下登录网站,献花、留言,使爱 国情感绵延不息。
/
教材分析 教学过程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法学法
振兴中华,我们的责任
自己喜欢的纸卡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法学法
教师
导 入 语言激发 歌曲渲染
学生
欣赏体验
情境 1
敬仰小英雄
教师
联系生活 激发情感
学生
说出心目中 英雄的名字
意图:情景共融,引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
人民英雄纪念碑正面图文
人民英雄纪念碑 背面图文
朽次取从朽民三革三 !斗民那!革十命年 争族时 命年中以 中独起由中以牺来 牺立,此牺来牲, 牲和为上牲,的在 的人了溯的在人人 人民反到人人民民 民自对一民民英解 英由内千英解雄放 雄幸外八雄放们战 们福敌百们战永争 永,人四永争垂和 垂在,十垂和不人 不历争年不人朽民 ! ,
铭记历史, 不负先烈。 振兴中华, 奋斗不息!
在整个课堂中,我引导学生在整理信息、 交流感受、升华情感中获得知识,并由此增强 学生为振兴中华而不断进取的责任感,使学生 的认知活动逐步深化,既掌握了知识,又学会 了方法。 总之,对本节课的设计,我始终在努 力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 学生整理信息的能力、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及思 维、创造能力为指导思想,从实际出发,对教 材进行合理取舍,并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从而增强教育的针对性、生动性和实效性。
五下品社 第三单元 主题四 振兴中华,我们的责任.
![五下品社 第三单元 主题四 振兴中华,我们的责任.](https://img.taocdn.com/s3/m/8d1b451ea76e58fafab003e6.png)
五下品社精品教案第三单元不能忘记历史主题四振兴中华,我们的责任活动目标:1、总结历史教训,缅怀革命先烈,继承他们振兴中华的意志。
2、教育学生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
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把爱国情感落实在具体行动中,明确自己的责任。
活动重难点:1、学生体会建国以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为国家繁荣昌盛而付出的艰辛,体验国家的发展是多么的不容易,增强为国效力的责任。
2、总结历史教训,激励学生向革命先辈和爱国志士学习,牢记自己的使命,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活动准备:搜集名人名言以及为振兴中华而奋斗的名人、故事。
活动过程: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每当我们看见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每当我们听见庄严雄壮的国歌声,每当我们看到一幕幕浸透着民族优秀精神的感人场景……我们都为之激动,为之肃然起敬。
在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奋斗中,有许多仁人志士,革命先辈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振兴中华,我们的责任》。
二、课中深究。
(活动一)感受振兴责任1、出示人民英雄纪念碑图。
教师:同学们,整理好衣服,佩戴好红领巾,请肃立!请向一切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的自由幸福而牺牲的英雄们深深鞠躬!2、如果在纪念碑上开辟一小块缅怀者留言板,你会在上面写什么?发小纸片,各自书写。
3、自由上台交流留言内容。
4、小比赛,每个小组一块模拟纪念碑的纸板,5分钟之内,看哪组在上面写出的中华英烈名字最多,写得最工整。
(活动二)寻找建设者的足迹1、学生汇报,建国以来我们的先辈为社会主义建设所做出的努力,汇报收集的人物以及故事(如李四光、时传祥、袁隆平等)。
2、出示有关名人的故事课件。
3、感悟,鼓励学生说说。
4、读名言。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国而忘家,公而忘私。
——贾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之乐而乐——范仲淹问:你对这些名言是怎样理解的?你想到了什么?5、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收集的材料。
(活动三)揭示“振兴中华”之内涵1、指导学生读教材,启发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教学设计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ec2d66b79563c1ec5da71df.png)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教材分析】本单元设计了三课内容:有《历史的足迹》、《历史的昭示》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第三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本单元的落脚点,也是知识性最弱、情感性最强的一课。
本课设计了两个主题,即“忧患能够兴国”和“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承接“历史的足迹”,感悟“历史的昭示”,第三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转向激励青少年要承担起中华民族复兴的使命和责任,引导学生将个人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联系起来,并转化为树立理想、努力学习、立志成才的自觉行动。
教材知识框架【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认知水平进一步发展,对社会、文化更加注重。
爱国情感在学习和交往中逐步发展,已经形成了准确的基本立场,但是总体上还是比较模糊,需要教师的引导。
同时,因为知识和经验的不足,并且受到国际社会不良思潮的影响,一些青少年存有贪图安逸、不想吃苦的思想,淡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而且部分学生责任感不强。
所以,需要对青少年实行国情教育,培养其责任感及坚定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懂得没有祖国的兴旺发达,也就没有个人的前途和幸福的道理。
懂得报效祖国是每个中华儿女应尽的责任。
懂得没有祖国的兴旺发达,也就没有个人的前途和幸福的道理。
懂得报效祖国是每个中华儿女应尽的责任。
二,过程与方法:课前预习,交流合作,师生共研,当堂检测。
要求学生查找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差别的资料,搜集反映爱国之情的诗句。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激起学生的忧患意识。
形成个人发展和祖国发展同命运,为祖国的繁荣而奋斗的价值取向,产生报效祖国意愿。
【重点难点】重点:培养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并能将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转化为立志成才的自觉行动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难点:准确理解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与发达国家存有的差别,学会全面看待问题,树立忧患意识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四元教学法。
大胆放手,体现学生为主体。
课前预习,课上学生分组交流合作实行展示,教师适时指导,师生共研,当堂实行检测,巩固学习效果。
《振兴中华我们的责任》教案
![《振兴中华我们的责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cf636f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c9.png)
《振兴中华-我们的责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振兴中华的意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振兴中华贡献自己的力量的情感。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确自己的责任。
二、教学内容:1. 振兴中华的意义和重要性。
2. 我国历史上的振兴中华运动。
3. 当代中国的发展和挑战。
4. 青少年如何为振兴中华做贡献。
三、教学重点:1. 振兴中华的意义和重要性。
2. 青少年如何为振兴中华做贡献。
四、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理解振兴中华的意义和重要性。
2. 如何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责任,并提出具体的行动方案。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振兴中华的意义、我国历史上的振兴中华运动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和挑战。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振兴中华的案例,让学生了解青少年如何为振兴中华做贡献。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和行动计划。
4. 激励法:通过鼓励和表扬,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
六、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关于振兴中华的课件,包括图片、文字和视频等。
2. 教材:准备与振兴中华相关的历史和现状的教材。
3. 卡片:制作关键词卡片,如“振兴中华”、“青少年责任”等。
4. 笔记本:准备笔记本,供学生记录重要信息和自己的想法。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振兴中华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国情怀。
2. 新课导入:介绍振兴中华的意义和重要性,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历史上的振兴中华运动。
3. 案例分析:分享一些具体的振兴中华的案例,让学生了解青少年如何为振兴中华做贡献。
4. 分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和行动计划。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用关键词卡片总结本节课的重要内容,并反思自己的责任和行动计划。
八、课后作业:1.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振兴中华的短文,阐述自己的理解和行动计划。
2. 布置一道相关的实践作业,如参加社区志愿者活动、学习一项新技能等。
九、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振兴中华我们的责任》教案
![《振兴中华我们的责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777c8d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90.png)
《振兴中华-我们的责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振兴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2.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自己作为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激发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服务社会、勇于担当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1. 中华民族的振兴历程及其原因2. 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与责任3.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4.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5. 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动力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华民族的振兴历程、原因以及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与责任。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人物和事例,引导学生从中体会到民族振兴的重要性。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如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展开讨论。
4. 实践教学法: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中华民族的振兴历程,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内容:详细讲解中华民族的振兴历程及其原因,让学生认识到民族振兴的重要性。
3. 分析案例:分析典型人物和事例,引导学生从中体会到民族振兴的责任。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就如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展开讨论。
5. 总结提升:总结课程内容,强调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与责任。
五、课后作业:1. 写一篇关于“我为民族复兴做贡献”的作文。
2. 制定一个个人学习计划,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3. 参加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相结合。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民族振兴的认识和责任感。
2. 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检验他们对于如何实现民族复兴的理解。
3. 审阅学生的课后作业,检查他们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吸收情况。
七、教学资源:1. 历史资料:关于中华民族振兴的相关书籍、文章、视频等。
2. 案例库:收集各类典型人物和事例,用于引导学生体会民族振兴的重要性。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教案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e8da82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14.png)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主题的兴趣和关注。
2. 引导学生思考国家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教学内容:1. 介绍“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主题含义。
2. 回顾中国的历史,特别是近代史上的国耻事件。
教学活动:1. 开场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国耻吗?为什么我们要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呢?2. 教师讲解:简要介绍中国历史中的几个重要国耻事件,如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等。
3. 学生讨论:分组讨论这些国耻事件对中国的影响,以及为什么我们要记住这些历史事件。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国耻事件的认识和理解。
2. 收集学生的讨论成果,评估他们对“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主题的理解程度。
第二章:近代史上的国耻事件教学目标:1. 加深学生对近代史上国耻事件的认识和理解。
2. 培养学生对国家历史的关注和思考。
教学内容:1. 详细介绍几个重要的国耻事件,如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等。
2. 分析这些事件对中国社会和国家的深远影响。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详细讲解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等国耻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 学生展示:学生分组进行展示,分享他们对这些国耻事件的研究和理解。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这些国耻事件对中国的影响,以及我们应该如何记住这些历史。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展示和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国耻事件的深入理解程度。
2. 收集学生的讨论成果,评估他们对“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主题的思考和认识。
第三章:历史教训与振兴中华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从历史教训中汲取经验教训,激发他们振兴中华的动力。
2. 培养学生对国家未来的关注和责任感。
教学内容:1. 分析国耻事件给我们的教训,如民族自强、科技创新等。
2. 探讨如何将这些教训应用到现代社会,实现振兴中华的目标。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讲解国耻事件给我们的教训,如民族自强、科技创新等的重要性。
《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主题班会
![《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主题班会](https://img.taocdn.com/s3/m/480a82de43323968001c92ee.png)
主题: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一、班会背景:1、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由于父母的溺爱,容易养成依赖性强,意志薄弱的性格,缺乏竞争意识和责任,他们任性、以自我为中心.2、他们在学校都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许多行为,做事缺乏责任心,对他人、集体漠不关心,不能主动承担责任。
3、如何使在校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学会负责,培养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已成为教育界的主流意识。
责任心的培养正在引起人们的关注。
二、班会目的:1、让学生懂得什么是责任,懂得一个人做事要有责任心,要有负责到底的精神,学会自己做的事自己负责。
2、教育学生做事要认真,勇于承担责任,不推诿.3、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责任心的重要性,增强其责任意识,学会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负责。
4、通过活动让学生懂得做事不负责任,会对他人、集体、国家带来不好的影响。
教学重点:讲清为什么要有责任心。
教学难点:小学生办事也要有责任心。
责任心如何从小培养。
三、班会准备:1、拍摄校园短片(或图片).2、学生注意观察身边同学做事负责与不负责的事例,排演成情景剧;3、收集相关的故事及资料;4、分工准备:主持、讲故事、表演情景剧等;5、黑板画个心,在心中写上主题: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桌椅围成u字形.四、班会过程:(一)程序1、主持人自我介绍。
2、播放短片后学生导语.(第一篇知责任)3、听(读)故事.4、朗诵《我们的责任》(第二篇明责任)5、小品(第三篇负责任)(1)《小明的值日工作》,学生发表看法。
(2)《小组长》,学生谈感受。
6、列举班级“责任心"强的事例。
7、游戏《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培养责任心)8、讲故事.(学榜样)9、说、读有责任心的名人名言。
10、写努力完成的一件事,贴“心".(明确目标、赋予行动)11、拓展。
(树立远大的理想)12、班主任总结、宣誓。
(二)活动纪实1、学生自我介绍。
2、宣布活动开始。
一、短片导入(知责任)主持人A 开学以来,学校德育处、大队部一直在对同学们进行《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教育,本周,我们苗主任拿着摄象机在校园里走了走,看了看,拍了拍,现在就请大家看看都拍到了些什么?(播放短片)主持人B看了短片,大家一定想说说你在短片中都看到了什么?你又想到了什么?(小组讨论,汇报。
《振兴中华-我们的责任》教案
![《振兴中华-我们的责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322229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82.png)
《振兴中华-我们的责任》教案第一章:导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振兴中华的意义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
1.2 教学内容介绍振兴中华的概念和背景。
讨论振兴中华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责任。
1.3 教学方法讲座:教师讲解振兴中华的概念和背景。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振兴中华的重要性。
个人反思: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责任的小短文。
第二章:国家发展与国际竞争力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国家发展与国际竞争力的关系。
培养学生对国家发展的关注和责任感。
2.2 教学内容介绍国家发展与国际竞争力的概念。
分析国家发展与国际竞争力之间的关系。
探讨学生如何为国家发展做出贡献。
2.3 教学方法讲座:教师讲解国家发展与国际竞争力的概念。
案例分析:学生分析具体国家的国家发展和国际竞争力情况。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为国家发展做出贡献。
第三章:教育与人才培养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教育与人才培养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教育的重视和对自己学习的责任感。
3.2 教学内容介绍教育与人才培养的概念和作用。
分析教育与人才培养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探讨学生如何通过努力学习为国家的人才培养做出贡献。
3.3 教学方法讲座:教师讲解教育与人才培养的概念和作用。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教育与人才培养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个人反思: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学习的责任感的短文。
第四章: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培养学生对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关注和责任感。
4.2 教学内容介绍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概念。
分析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探讨学生如何通过科技创新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4.3 教学方法讲座:教师讲解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概念。
案例分析:学生分析具体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通过科技创新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第五章:社会公益与责任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社会公益与个人责任的关系。
7.1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教案内容4篇
![7.1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教案内容4篇](https://img.taocdn.com/s3/m/64dc5ef1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bb.png)
7.1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教案内容4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学习资料、英语资料、学生作文、教学资源、求职资料、创业资料、工作范文、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arning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student essays, teaching resources, job search materials, entrepreneurial materials, work examples, documents, contracts, agreement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7.1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教案内容4篇70年的风雨征程,带来了祖国繁荣强大,如同阳光照亮了我们的前程,指明了我们前进的方向,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从贫穷走向富裕,从胜利走向辉煌。
振兴中华的句子
![振兴中华的句子](https://img.taocdn.com/s3/m/103e6423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32.png)
振兴中华的句子1. 振兴中华,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使命。
2. 只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的强盛和人民的幸福。
3. 振兴中华需要我们秉持创新、开放、包容、合作的精神。
4. 传承中华文化,是振兴中华的重要基础。
5. 中华民族历经千难万险,必将在振兴中华的道路上越走越坚定。
6. 只有通过科技创新,才能让中华民族在世界舞台上更加自信和强大。
7. 繁荣经济、提高生活水平,是实现振兴中华的重要途径之一。
8. 坚持开放合作,让中国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9. 振兴中华需要我们摒弃旧观念、勇于变革和创新。
10. 中华民族应该以自己独特的文化优势为基础,在世界舞台上发挥更大影响力。
11. 要实现振兴中华,必须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并为他们提供良好发展环境。
12. 中国梦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实现中国梦需要每个人的努力。
13. 振兴中华需要我们摒弃浮躁和急功近利的心态,追求长远发展。
14. 要实现振兴中华,必须建设创新型国家,培育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品牌。
15. 中华民族应该在文化交流、科技合作等方面加强与世界各国的联系和合作。
16. 要实现振兴中华,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17. 中华民族应该以自己独特的智慧和思维方式,在全球化进程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和发展道路。
18. 实现振兴中华需要我们摒弃一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腐败行为,建设廉洁政府。
19. 振兴中华需要我们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让后代子孙能够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20. 只有通过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才能真正实现振兴中华的伟大梦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振兴中华,我们的责任》教案
教学目标
1、缅怀革命先烈,继承他们振兴中华的遗志。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把爱国情感落实在具体行动中,明确自己的责任。
教学重难点
1、如何把自己的爱国情感落实到实处,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
2、总结历史教训,激励学生向革命先辈和爱国志士学习,牢记自己的使命,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幻灯片,学生收集先辈以振兴中华为己任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教师播放《国际歌》。
师:听着这曲雄壮的国歌,你想起了什么?生:我想起了无数革命先烈在战火中倒下的身影。
生:我想起了八一南昌起义。
生:我想起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身影,。
生:我想起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八年抗战所牺牲的二千五百多万同胞。
生:我想起了三年解放战争中所牺牲的中华优秀儿女。
生:我想起了毛泽东主席当年在天安门广场的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师:是呀,每当我们看见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每当我们听见这庄严雄壮的国歌声,每当我们看到一幕幕浸透着民族优秀精神的感人场景……我们都为之激动,为之肃然起敬。
在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奋斗中,有许多仁人志士,革命先辈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振兴中华,我们的责任》。
二、课中深究。
(活动一)感受振兴责任。
1、出示人民英雄纪念碑图。
师:同学们,整理好衣服,请肃立!请向一切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的自由幸福而牺牲的英雄们深深鞠躬!生:深深的鞠躬师:面对纪念碑,你想说些什么?
生:英烈们,你们太伟大了,我为你们的英勇事迹感动。
生:英烈们,你们为了保护群众和部队同志牺牲了自己,你们永远都活在我们心中。
生:先烈们,放心吧,你们流血牺牲换来的今天我们会永远珍惜,在任何困难面前都会永不退缩。
奋勇向前。
生:先烈们,放心吧,你们流血牺牲换来的共和国已经强大,她再不是一个屈辱、贫弱的国家,而且在世界上有了发言权。
师:(出示受侵略的画面)问:帝国主义列强为什么敢在我们的国土上横行霸道?说说你所知道的原因。
生:利益决定一切。
落后就要挨打。
师:挨打意味着什么?
生:意味着:财富,被一笔一笔地掠去。
土地,被大片大片地吞箍。
鲜血,被一滴一滴地吸干。
师:对,所以说,振兴中华是我们的责任。
(活动二)寻找建设者的足迹师:建国以来有许许多多的先辈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努力,谁来汇报你所收集的人物以及故事?(如袁隆平、时传祥、李四光等)。
生:我搜集的是袁隆平的感人事迹。
生:我搜集的是李四光的感人事迹。
师:出示有关名人的故事课件。
师:出示名言。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国而忘家,公而忘私。
—贾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之乐而乐—范仲淹问:你对这些名言是怎样理解的?你想到了什么?
5、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收集的材料。
(活动三)揭示“振兴中华”之内涵。
师:请同学们读教材,读完后说说自己的感受。
生:周总理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地打动着我的心,永远激励着我、鞭策着我前进啊!
生:假若国家有难,不论何时何地,我都会披坚执锐、浴血沙场。
师:小组开故事会:
(1)讲解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故事。
(2)简介梁启超生平,阅读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
(3)介绍自己最敬仰的爱国志士和革命先辈的事迹。
师:巡视,然后总结小组故事会的情况。
师:请同学们制作一个纪念碑,把你知道的百年来中华英烈的名字写在上面,永世铭记。
生:制作纪念碑,在纪念碑上写上自己知道的百年来中华英烈的名字。
(活动四)“振兴中华”我先行。
1、教师提出问题:
(1)现在振兴祖国的内容和任务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
说说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2)谈谈自己如何对振兴祖国作贡献。
2、小组活动,制作“振兴中华”卡片。
3、集体交流卡片内容。
4、启发学生谈本次活动的感想。
5、教师总结:同学们,我们每一个人的命运都和祖国的命运息息相关。
振兴中华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我们应当尽自己的所能,为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而努力学习。
三、课后实践。
1、为开展“21世纪抓我们的机遇与挑战”主题演讲会准备材料。
2、摘抄古今中外的爱国志士的名言。
3、读有关青少年刻苦学习的故事书。
4、制作一个纪念碑,把你知道的百年来中华英烈的名字写在上面,永世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