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如何把公共卫生管理运用在卫生监督工作中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d6688d6c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4b.png)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公共场所的卫生状况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是公共卫生监督管理的重点领域。
在法律法规不健全,监督规范不够全面的公共场所领域开展卫生监督工作,在实际监督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基层卫生监督部门的重视,并为之思考对策,以更加全面对公共场所进行监督。
标签: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问题;对策引言:公共场所指的是人们集聚、服务于大众或供公众使用的活动场所,其可以有效折射出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文明程度[1]。
公共场所卫生环境具有人流性大、用具易污染、易传播传染性疾病、患者和健康人员混杂等特征。
因此,公共场所卫生安全管理工作极其重要,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有效的对公共场所卫生安全工作进行监督管理,成为相关卫生部门应该关注的重要问题。
一、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存在问题分析(一)对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国家规定公共场所包含7大类28种,目前安徽省规定是7大类25种,涵盖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范围广,监督难度大。
虽然随着人民物质财富的不断增长,人民群众对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意识不断提高,但是,由于公共场所卫生问题相对而言较为隐蔽,容易被人们忽视;社会公众对公共场所卫生状况不了解,对公共场所卫生问题缺乏相关专业知识,一些公共场所经营人员、从业人员既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导致对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不理解、不配合,存在消極抵触情绪。
同时,各级领导对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仍然存在着“重食品卫生监督,轻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的现象;领导、公众对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检测工作不够重视,影响了公共场所卫生监督人员自身对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的热情,在工作中难免出现态度消极、得过且过,致使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得不到很好的实施。
(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法规薄弱1987年,国务院发布实施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标志着我国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步入了法制化管理的轨道,2011年,原卫生部修订《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并相继制定了《旅店业卫生标准》、《文化娱乐场所卫生标准》、《公共浴室卫生标准》、《理发店、美容店卫生标准》、《游泳场所卫生标准》、《体育馆卫生标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卫生标准》、《商场(店)书店卫生标准》、《医院候诊室卫生标准》、《公共交通等候室卫生标准》、《公共交通用具卫生标准》、《饭馆(餐厅)卫生标准》,以上法规、规章和标准初步形成了我国公共场所卫生法律体系,对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提高公共场所卫生质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探讨公共卫生管理在卫生监督工作发展中的作用
![探讨公共卫生管理在卫生监督工作发展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93d48a0128ea81c759f57821.png)
探讨公共卫生管理在卫生监督工作发展中的作用发表时间:2017-12-15T13:52:15.230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0期作者:杨沛[导读] 并进行实时的监测和报告,并对重大应急事件进行研究与处理,这也使得卫生监督工作能够有效地应对各种突发事件。
哈尔滨市香坊区卫生监督所 150036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人民对于生活环境以及公共卫生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卫生监督工作也正是人民生活环境和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
该文结合当前社会中的实际情况以及相关文献,分析公共卫生管理的内涵和特点,总结公共卫生管理在卫生监督工作发展中的作用。
卫生监督的职能定位不够清晰、卫生监督的工作职能没有落实到位以及卫生监督机构中人员的专业素质较低等都是现阶段卫生监督工作的问题所在。
公共卫生管理能够促进卫生监督工作的全面发展,同时还能够使卫生监督工作在各项管理方面得到了提升,对于卫生监督工作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公共卫生管理;卫生监督工作发展;作用分析[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the people of our country and for the living environment and public health aspects of the higher requirements,and the health supervision work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of people's living environment and people's health. Combining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in the current society and related literature,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public health management,and summarizes the role of public health manageme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health supervision work. The function orientation of health supervision is not clear enough,the function of health supervision is not in place,and the professional quality of health supervision organizations is low,which is the problem of health supervision work at the present stage. Public health management and to promot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the health supervision work,also can make the health supervision work has been improved in the aspects of management,plays an important role and signific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ealth supervision.[keyword] public health management;health supervision development;effect analysis公共卫生管理是卫生监督工作中的一部分,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提高公共卫生的管理质量不但能够使人们的身体变得更为健康,同时也能够促进人们心理健康发展。
公共卫生监督检查工作方案
![公共卫生监督检查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4a8250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25.png)
公共卫生监督检查工作方案简介公共卫生监督检查是保障公众健康的一项重要工作,旨在发现和控制公共卫生风险和卫生问题,保障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本方案是针对公共卫生监督检查工作的一份简要指南,旨在为公共卫生监督检查工作提供指导和支持。
目的和任务公共卫生监督检查的目的是发现和控制公共卫生风险和卫生问题,保障公众健康和安全。
监督检查的任务是全面开展卫生监督检查工作,包括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疾病预防控制等方面的检查,切实做好公共卫生监督工作,保障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工作流程前期准备1.制定检查计划和工作方案,确定检查的时间、地点和内容等相关事宜。
2.研究目标单位的情况,了解其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情况,为检查做好准备。
3.调查收集相关信息,包括行业标准、法规政策、技术标准以及国家和地方的各项卫生要求等。
实施检查1.检查进入:检查人员进入目标单位前需向单位负责人出示工作证明和相关证件,获得许可后,方可进入检查。
2.详细检查:对目标单位的环境、设施、人员、质量控制、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细致、深入的检查。
3.记录资料:检查人员对检查过程中的问题和发现进行记录,并建立相关档案资料。
检查结果和处理1.总结检查结果: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建议目标单位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处理。
2.检查报告:撰写本次检查的检查报告,将检查结果、问题、建议等情况阐述清楚,并提交相关部门进行评估和处理。
3.跟踪督办:监督检查人员对问题的解决情况进行跟踪督办,确保问题被及时解决。
风险和应对公共卫生监督检查工作需要面对风险和挑战,为了保障检查工作的顺利开展,需采取相应应对措施:对检查人员的要求1.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掌握相关的卫生监督检查知识和技能。
2.必须有精神状态良好、身体健康的工作状态,保障检查的严谨性和权威性。
3.必须有良好的沟通和交流能力,以确保检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风险防范措施1.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严格食品安全标准和监管,避免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
卫生监督的实施方案
![卫生监督的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5e0ae8d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3f.png)
卫生监督的实施方案卫生监督是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手段,是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卫生监督的实施方案是指对卫生行为、卫生环境、卫生设施等进行监督和管理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下面将从卫生监督的对象、内容和方法等方面,介绍卫生监督的实施方案。
首先,卫生监督的对象主要包括医疗卫生机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餐饮服务单位、公共场所、学校、居民家庭等。
对于医疗卫生机构,卫生监督主要包括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卫生环境等方面的监督;对于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和餐饮服务单位,卫生监督主要包括食品安全、食品卫生、餐饮环境等方面的监督;对于公共场所、学校、居民家庭等,卫生监督主要包括环境卫生、个人卫生、公共卫生等方面的监督。
其次,卫生监督的内容主要包括卫生行为、卫生环境、卫生设施等方面。
对于卫生行为,主要包括个人卫生、职业卫生、社区卫生等方面的监督;对于卫生环境,主要包括空气卫生、水质卫生、土壤卫生等方面的监督;对于卫生设施,主要包括医疗设施、饮水设施、废物处理设施等方面的监督。
再次,卫生监督的方法主要包括定期检查、抽查检查、投诉举报、卫生宣传等方面。
定期检查是指按照一定的时间周期,对卫生监督对象进行全面检查;抽查检查是指根据一定的抽样方法,对部分卫生监督对象进行检查;投诉举报是指接受社会公众的投诉和举报,对投诉和举报的问题进行核实和处理;卫生宣传是指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向公众宣传卫生知识、卫生法规等内容。
最后,卫生监督的实施需要依托于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加强协调合作,提高监督效能,加强监督队伍建设,完善监督制度,加强监督管理,提高监督水平,推动卫生监督工作的深入开展。
总之,卫生监督的实施方案是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保障,是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
只有不断完善卫生监督的实施方案,加强卫生监督的力度,提高卫生监督的水平,才能更好地保障人民健康,促进卫生事业的发展。
希望各级卫生主管部门和广大卫生工作者,认真贯彻落实卫生监督的实施方案,不断提高卫生监督的质量和效果,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卫生保障。
公共卫生管理在卫生监督工作发展中的作用
![公共卫生管理在卫生监督工作发展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a2000d3bbcd126fff7050bad.png)
公共卫生管理在卫生监督工作发展中的作用作者:文学军来源:《中国卫生产业》2015年第21期[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目前我国人民对于卫生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升。
正是由于这种特点,对于日常生活和饮食过程中,实施一种及时有效的卫生监督,就显得尤为重要。
但目前常规的卫生监督方法的效果在大部分的时间仍是常规监督法,这种方法的监督效果并不佳,我们也可以发现在目前我国社会仍有诸多的卫生事件出现。
因此通过一种更加有效的方法提升卫生监督的效果就显得极为重要。
在该研究中,分析了公共卫生管理在卫生监督所发展中的作用。
[关键词] 公共卫生管理;卫生监督;发展;作用[中图分类号] R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5)07(c)-0018-03依法做好卫生监督工作,是在新形势下保证我国人民身体健康以及安全的一种主要手段。
但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诸多的卫生事故的发生,例如“三聚氰胺”以及“地沟油”等事件,严重影响到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
因此对于卫生状况实施一种有效的监督是目前保证我国人民在医疗卫生安全等方面能够得到保障的重要手段[1]。
但有研究显示,常规的卫生监督方法仍是传统的监督法,采取定期或是不定期的专人抽查实现的。
由于这种方法在效率以及效果上的特点,往往无法较好地实现,甚至也会造成诸多漏洞,导致卫生监督工作的效果并不佳,而效率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仍呈现出一种低下的状态。
为了保证卫生监督工作能够正常进行并得到较好的发展,在卫生监督过程中实施公共卫生管理的方法就显得极为重要[2]。
而在该次研究中,我们从公共卫生管理的概念上入手,通过分析公共卫生管理在实际的卫生监督过程中的使用方法以及目前卫生监督过程中通过公共卫生管理实现的实例,深入探讨了公共卫生管理在卫生监督工作发展中的作用,旨在为我国的卫生监督工作提供可参考资料。
1 卫生监督的概念以及目前实施情况分析卫生监督是保卫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保护环境的主要方法。
公共卫生管理办法5篇
![公共卫生管理办法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703a439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6f.png)
公共卫生管理办法5篇公共卫生管理办法怎么做?为公众提供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的一门管理学,它使用预防医学、健康促进、环境卫生、社会科学等技术和手段。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公共卫生管理办法。
公共卫生管理办法(篇1)卫生监督工作制度一、卫生监督工作要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
二、卫生监督员现场执法要着装整齐,证件齐全,风纪严谨,文书规范,程序得当,适用法律条款准确。
三、认真执行国家卫生法律、法规,不准利用职务之便接受相对人的礼品、礼金、物品和有价证卷,严禁吃、拿、卡、要等违法行为的发生。
四、在卫生局的组织下,根据工作需要在县境内执行跨辖区卫生监督执法工作。
五、协助卫生局对大案要案进行查处,对食物中毒事件进行调查处理。
六、卫生局下达或交办监督任务后要迅速行动,第一时间介入现场,不得推诿扯皮和拖延。
七、负责本辖区内卫生监督工作,严格执法,文明执法,不得越权执法,随意执法。
预防接种门诊工作制度一、接种门诊必须设有预诊室(登记、询问、体检)、侯种室(宣传教育、副反应观察)、接种室(疫苗接种应分室或分区、卡介苗应设专室或专用工作台)。
接种室应宽敞明亮、整洁卫生、通风保暖。
门诊内物品摆放有序,公示内容上墙。
二、门诊内应备有必须的相关设施、注射器材和急救药品等。
如等候座位、工作台、资料柜、听诊器、血压表、体温表、压舌板、75%酒精、紫外线灯、一次性注射器、1:1000肾上腺素、抗过敏药、安全盒、污物桶等。
三、接种人员必须获得“预防接种资格证书”方可参加预防接种工作;严格执行消毒管理制度,保证安全注射,杜绝接种差错及事故;及时上报并妥善处理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四、严格按照要求,在儿童出生后1个月内建卡、建证(包括流动儿童和计划外生育的儿童),按照免疫程序的规定,规范开展疫苗接种工作,科学履行告知义务,免疫规划内各种疫苗的全程接种率应达到95%以上,按时上卡、上证;杜绝漏卡现象,不断提高接种率。
五、经常检查冰箱温度,做好温度记录,各种疫苗按规定温度保存,确保疫苗的安全、有效。
公共管理论文选题
![公共管理论文选题](https://img.taocdn.com/s3/m/0a5032ebd15abe23492f4d01.png)
1、公共关系管理对塑造企业形象的作用2、当前公共卫生信息管理现象与策略3、分析如何把公共卫生管理运用在卫生监督工作中4、我国公共卫生管理体制改革研究5、公共卫生事件档案的管理与利用6、公共管理视阈下档案服务社会化浅析7、构建农村公共设施基层管理模式的思路8、公共自行车智能管理系统的改进9、突发公共事件病区批量患者搬迁的流程管理与评价10、城镇化背景下体育公共服务管理浅析--以陕西省为例11、新闻媒体对公共危机管理的积极介入12、医药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知识结构的研究13、新常态下的公共管理:困境与出路14、市场经济与公共管理制度创新关系论述15、新公共管理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中的利与弊16、浅谈公共管理中的数字化城市管理17、关于公共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探讨18、新时期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研究19、包容性视野下的公共安全管理:维度分析与战略创新20、新公共管理理论视域下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研究21、城市公共危机网格化应急管理模式存在问题及解决路径研究22、基层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科学管理及服务优化23、浅析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24、公共治理视域下高等教育管理改革路径探析25、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探究--以新公共管理为视角26、公共部门信息质量管理的基本问题研究27、公共管理视角下政府机构借助网络数字技术对非遗的保护机制研究28、城乡公共服务网格化管理模式的设计及运行29、论自媒体时代下的政府公共危机管理30、探究公共危机管理的法律规制31、风险社会背景下公共安全管理教学改革架构32、关于高校公共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和维护分析33、公共管理视角下的企业社会责任34、浅谈基于GIS的公共卫生管理与分析决策系统35、医药院校公共事业管理特色专业建设36、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与企业专利管理人才培养研究37、网络舆情参与对现代公共管理的影响38、加强公共安全管理的三维空间39、我国公共组织管理中人员激励问题的思考40、浅谈新公共管理视域下的社区警务41、“互联网+”时代的公共管理学科42、民族地区公共危机生态化管理的优化路径探析43、论新常态下公共管理的困境与出路44、法治视角下地方政府公共管理法律风险防控体系的构建研究45、档案部门参与民族地区公共危机管理实现路径探析46、公共品视角的创客空间分类管理研究47、现代公共管理理论下政府流程再造的路径选择48、公共危机管理视角下重塑政府形象的思考49、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50、城市公共交通管理系统方案设计51、公共自行车租赁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研究52、医院公共卫生管理的功能定位研究53、公共管理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及改进对策54、公共项目管理视角下民族地区特色文化教育问题探究55、公共政策排斥语境下网络预约出租车管理规范56、关于完善公共财政框架下部门预算管理的探讨57、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政府形象塑造的途径58、试论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新闻传播59、论公共政策导向的城市规划与管理60、政府管理下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61、从经济绩效看我国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制度的变迁62、谈小型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管理与利用63、风险社会与社会公共危机管理的长效路径64、构建公共场所电梯安全“全员管理”体系设想65、公共管理视角下促进会展业资源整合的途径66、基层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与评价67、公共科研平台事业编制与非事业编制人员趋同管理的实践与思考68、纽约地铁公共艺术的管理与运营研究69、公共卫生间水电节能管理控制器设计70、市开放式管理公共绿地的节约性设计探究71、关于我国公共卫生危机管理应对机制的研究72、公共卫生项目社会效应的舆情分析方法探讨--以黄陂健康管理为例73、从中石油连续事故浅析辽宁地方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74、如何有效推动传统行政向公共管理转型75、防暴恐新常态下公共交通场所治安管理研究76、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政府责任伦理研究77、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政府形象塑造研究78、新媒体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作用与限度79、国外前沿公共管理运动与我国的政府绩效创新融合性探讨80、新公共管理影响下的我国绩效审计81、化学品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应急管理系统的研发与应用8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教育路径探究83、大数据生态法治新常态下的环境监管义务推进84、我国网络言论自由救济及其机制的构建85、国外互联网内容管理的经验86、论“法治中国”视阈中司法公信力重建87、推进民事诉讼制度现代化需加强制度设计88、我国城市空间增长现状剖析及制度反思89、基于能耗视角的我国城市最优规模研究90、察形象与警察公共关系构建的实践意义91、监督管理过失理论核心问题探析--以日本刑法理论为切入点92、以法治保障对外投资和贸易助力“一带一路”战略93、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浅析94、基于能量管理和可靠性约束的弹性微网集群95、继电保护动作评价方法及体系96、新媒体时代政务微信订阅号运营与管理解决方案研究97、高校科研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浅析98、公共关系视角下的档案用户类型探讨99、论信息化时代的档案管理100、北京城市地下管线精细化管理模式研究。
工作总结卫生标准在卫生监督管理中的应用
![工作总结卫生标准在卫生监督管理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1510c3ec281e53a5802ff21.png)
卫生标准在卫生监督管理中的应用叶莉摘要目的:通过对南汇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防保科卫生检查员的卫生标准应用能力知识问卷调查,了解我国现有卫生标准在日常卫生监督管理和执法过程中的应用情况。
方法:从南汇区各医院防保科中抽取50名基层卫生检查员作为本次调查对象。
针对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工作年限、不同岗位年限进行可行性调查,并将这类人群的测试成绩进行效果分析。
结果:从我区2005年1月份到2006年4月份卫生行政处罚案件汇总情况看,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及违反卫生标准方面的案件分别为78.3%、21.4%和0.3%。
通过知识问卷调查发现基层防保检查员对各种卫生标准的应用、实施及我国现在的卫生标准体系等情况了解不够。
结论:卫生标准是政府实施管理的手段与工具,是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在依法开展卫生监督执法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据和手段,公正执法离不开标准。
全面提高卫生监督管理工作水平必须强化学习意识、忧患意识,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卫生监督事业发展。
关键词:卫生监督; 卫生标准; 应用能力卫生执法标准化,不仅可规范管理相对人的行为,同时也衡量了执法人员的行为是否规范,增加执法的透明度,减少执法裁量的随意性,以此获得最佳的社会秩序。
近年来卫生部对卫生执法标准化越来越重视,高强部长在一份卫生标准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的批示中指出卫生标准也属于法规范畴,应作为依法管理、法制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
长期以来,卫生标准在依法开展卫生监督执法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
卫生标准应用能力建设是提升卫生监督技术含量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对卫生监督事业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市所把卫生标准应用能力建设作为2006年专项工作之一,南汇区事先开展了调查工作。
1.调查对象与方法1.1调查对象从南汇区各医院防保科中随机抽取50名检查员按照性别、文化程度、岗位年限、工作年限进行分类调查。
把南汇区2005年1月至2006年4月行政处罚案件作为样本进行分类统计。
公共卫生管理论文选题
![公共卫生管理论文选题](https://img.taocdn.com/s3/m/4c2594f8c1c708a1284a4476.png)
公共卫生管理论文选题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热爱医学科学事业,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的基本知识,以及公共卫生事业管理理论、管理技能和管理方法,能在卫生行政机构、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到社区等城乡基层医疗机构从事疾病预防控制与卫生事业管理工作高级管理人才。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公共卫生管理论文选题,欢迎阅读。
1、公共关系管理对塑造企业形象的作用2、当前公共卫生信息管理现象与策略3、分析关于如何把公共卫生管理运用在卫生监督工作中4、我国公共卫生管理体制改革研究5、公共卫生事件档案的管理与利用6、公共管理视阈下档案服务社会化浅析7、构建农村公共设施基层管理模式的思路8、公共自行车智能管理系统的改进9、突发公共事件病区批量患者搬迁的流程管理与评价10、城镇化背景**育公共服务管理浅析--以陕西省为例11、新闻媒体对公共危机管理的积极介入12、医药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知识结构的研究13、新常态下的公共管理:困境与出路14、市场经济与公共管理制度创新关系论述15、新公共管理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中的利与弊16、浅析公共管理中的数字化城市管理17、关于公共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探讨18、新时期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研究19、包容性视野下的公共安全管理:维度分析与战略创新20、新公共管理理论视域下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研究21、城市公共危机网格化应急管理模式存在问题及解决路径研究22、基层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科学管理及服务优化23、浅析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24、公共治理视域下高等教育管理改革路径探析25、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探究--以新公共管理为视角26、公共部门信息质量管理的基本问题研究27、公共管理视角下政府机构借助网络数字技术对非遗的保护机制研究28、城乡公共服务网格化管理模式的设计及运行29、论自媒体时代下的政府公共危机管理30、探究公共危机管理的法律规制31、风险社会背景下公共安全管理教学改革架构32、关于高校公共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和维护分析33、公共管理视角下的企业社会责任34、浅析基于GIS的公共卫生管理与分析决策系统35、医药院校公共事业管理特色专业建设36、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与企业专利管理人才培养研究37、网络舆情参与对现代公共管理的影响38、加强公共安全管理的三维空间39、我国公共组织管理中人员激励问题的思考40、浅析新公共管理视域下的社区警务41、“互联网+”时代的公共管理学科42、民族地区公共危机生态化管理的优化路径探析43、论新常态下公共管理的困境与出路44、法治视角下地方政府公共管理法律风险防控体系的构建研究45、档案部门参与民族地区公共危机管理实现路径探析46、公共品视角的创客空间分类管理研究47、现代公共管理理论下政府流程再造的路径选择48、公共危机管理视角下重塑政府形象的思考49、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50、城市公共交通管理系统方案设计51、公共自行车租赁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研究52、医院公共卫生管理的功能定位研究53、公共管理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及改进对策54、公共项目管理视角下民族地区特色文化教育问题探究55、公共政策排斥语境下网络预约出租车管理规范56、关于完善公共财政框架下部门预算管理的探讨57、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政府形象塑造的途径58、试论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新闻传播59、论公共政策导向的城市规划与管理60、政府管理下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61、从经济绩效看我国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制度的变迁62、谈小型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管理与利用63、风险社会与社会公共危机管理的长效路径64、构建公共场所电梯安全“全员管理”体系设想65、公共管理视角下促进会展业资源整合的途径66、基层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与评价67、公共科研平台事业编制与非事业编制人员趋同管理的实践与思考68、纽约地铁公共艺术的管理与运营研究69、公共卫生间水电节能管理控制器设计70、市开放式管理公共绿地的节约性设计探究71、关于我国公共卫生危机管理应对机制的研究72、公共卫生项目社会效应的舆情分析方法探讨--以黄陂健康管理为例73、从中石油连续事故浅析辽宁地方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74、关于如何有效推动传统行政向公共管理转型75、防暴恐新常态下公共交通场所治安管理研究76、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政府责任伦理研究77、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政府形象塑造研究78、新媒体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作用与限度79、国外前沿公共管理运动与我国的政府绩效创新融合性探讨80、新公共管理影响下的我国绩效审计[公共卫生管理论文选题]。
公共空间卫生监督制度
![公共空间卫生监督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4f645a2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20.png)
公共空间卫生监督制度简介公共空间卫生监督制度是为了确保公共场所的卫生和健康安全而设立的一套规范和监管机制。
它涵盖了对公共场所的卫生状况、清洁管理、疫情防控等方面的监督和管理。
目标1. 提高公共空间的卫生状况,创造干净、整洁、卫生的环境。
2. 预防和控制疾病传播,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3. 加强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和形象。
重点措施1. 建立健全卫生监督机构:设立专门的卫生监督机构,负责对公共场所的卫生状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估。
2. 制定卫生标准和规范:制定公共场所卫生管理的标准和规范,包括清洁消毒、垃圾处理、卫生设施维护等方面的要求。
3. 加强监督和执法力度:加大对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督和执法力度,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和整改。
4. 提供卫生教育和培训:开展公共卫生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卫生意识和卫生素养。
5. 加强信息公开和舆情监测:及时公开公共场所的卫生信息,对舆情进行监测和应对,提高透明度和公信力。
监督与评估1. 定期检查和评估:卫生监督机构定期对公共场所进行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建立投诉举报渠道:设立投诉举报渠道,接收公众投诉和举报,并及时处理和回应。
3. 进行满意度调查:定期进行公众满意度调查,了解公众对公共场所卫生状况和管理的评价和需求。
协作与合作1. 政府与社区合作:政府与社区共同合作,共同参与公共空间卫生监督工作,加强公众参与和监督。
2. 行业协会与企业合作:行业协会与企业合作,共同制定行业标准和规范,推动行业的卫生管理和提升。
结论公共空间卫生监督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对于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提升公共场所的服务质量和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加强监督和管理,营造干净、整洁、卫生的公共环境,我们能够为公众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工作体验。
同时,需要政府、社区、企业和公众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公共空间卫生监督制度的落实和完善。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实施方案范本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实施方案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27640232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83.png)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实施方案1. 背景公共场所卫生是保障公众健康的重要环节,对于预防传染病和控制疫情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为了加强对公共场所卫生管理的监督和管理力度,制定该实施方案。
2. 监督工作实施2.1 监督范围该监督工作面向所有公共场所,包括但不限于:•餐饮服务场所:餐厅、快餐店等;•商场、超市、书店等店铺;•电影院、剧场、展馆、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医院、诊所、药店、美容院、理发店等公共服务场所;•公共交通场所:地铁站、汽车站、机场等;•公共场所:公园、游泳馆、健身房等娱乐场所。
2.2 监督重点•卫生操作规程:公共场所应制定相应的卫生操作规程,并完善卫生管理制度。
监督重点包括摆放垃圾桶、绿化、通风、消毒等环节。
•卫生素质训练:所有工作人员必须经过日常卫生操作操作规程的培训,并认真落实,确保操作规范和流程正确。
•食品安全管理:餐饮服务场所是食品安全的重点监督对象。
监督重点包括食品原材料采购、食品储存、食品烹饪、餐具消毒、环境卫生等环节。
2.3 监督工作机制建立检查条例,进行无序巡查和定期抽查。
对于发现违规情况的场所,按照规定进行处理。
2.4 监督结果处理对于违规行为,采取以下措施:•给予警告;•暂停营业;•撤销营业执照。
3. 实施方案的措施3.1 建立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对于不同的公共场所,制定不同的卫生管理制度,确保各个场所都能落实管理制度。
3.2 强化卫生培训针对各个场所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提高卫生意识和卫生操作技能。
3.3 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完善对食品安全的检测和监督管理体系,确保餐饮场所食品安全质量。
4. 实施方案的工作流程4.1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的建立建立针对不同公共场所的管理制度,由各个场所及时跟进、执行。
要求场所管理人员要严格执行相应的卫生操作程序,确保场所内卫生状况良好。
4.2 卫生培训的实施制定卫生培训计划,安排相应的人员进行卫生培训,并组织相关考试并进行评估,确保工作人员了解和落实相应卫生规范。
公共卫生管理论文选题
![公共卫生管理论文选题](https://img.taocdn.com/s3/m/4c2594f8c1c708a1284a4476.png)
公共卫生管理论文选题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热爱医学科学事业,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的基本知识,以及公共卫生事业管理理论、管理技能和管理方法,能在卫生行政机构、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到社区等城乡基层医疗机构从事疾病预防控制与卫生事业管理工作高级管理人才。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公共卫生管理论文选题,欢迎阅读。
1、公共关系管理对塑造企业形象的作用2、当前公共卫生信息管理现象与策略3、分析关于如何把公共卫生管理运用在卫生监督工作中4、我国公共卫生管理体制改革研究5、公共卫生事件档案的管理与利用6、公共管理视阈下档案服务社会化浅析7、构建农村公共设施基层管理模式的思路8、公共自行车智能管理系统的改进9、突发公共事件病区批量患者搬迁的流程管理与评价10、城镇化背景**育公共服务管理浅析--以陕西省为例11、新闻媒体对公共危机管理的积极介入12、医药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知识结构的研究13、新常态下的公共管理:困境与出路14、市场经济与公共管理制度创新关系论述15、新公共管理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中的利与弊16、浅析公共管理中的数字化城市管理17、关于公共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探讨18、新时期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研究19、包容性视野下的公共安全管理:维度分析与战略创新20、新公共管理理论视域下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研究21、城市公共危机网格化应急管理模式存在问题及解决路径研究22、基层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科学管理及服务优化23、浅析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24、公共治理视域下高等教育管理改革路径探析25、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探究--以新公共管理为视角26、公共部门信息质量管理的基本问题研究27、公共管理视角下政府机构借助网络数字技术对非遗的保护机制研究28、城乡公共服务网格化管理模式的设计及运行29、论自媒体时代下的政府公共危机管理30、探究公共危机管理的法律规制31、风险社会背景下公共安全管理教学改革架构32、关于高校公共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和维护分析33、公共管理视角下的企业社会责任34、浅析基于GIS的公共卫生管理与分析决策系统35、医药院校公共事业管理特色专业建设36、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与企业专利管理人才培养研究37、网络舆情参与对现代公共管理的影响38、加强公共安全管理的三维空间39、我国公共组织管理中人员激励问题的思考40、浅析新公共管理视域下的社区警务41、“互联网+”时代的公共管理学科42、民族地区公共危机生态化管理的优化路径探析43、论新常态下公共管理的困境与出路44、法治视角下地方政府公共管理法律风险防控体系的构建研究45、档案部门参与民族地区公共危机管理实现路径探析46、公共品视角的创客空间分类管理研究47、现代公共管理理论下政府流程再造的路径选择48、公共危机管理视角下重塑政府形象的思考49、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50、城市公共交通管理系统方案设计51、公共自行车租赁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研究52、医院公共卫生管理的功能定位研究53、公共管理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及改进对策54、公共项目管理视角下民族地区特色文化教育问题探究55、公共政策排斥语境下网络预约出租车管理规范56、关于完善公共财政框架下部门预算管理的探讨57、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政府形象塑造的途径58、试论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新闻传播59、论公共政策导向的城市规划与管理60、政府管理下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61、从经济绩效看我国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制度的变迁62、谈小型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管理与利用63、风险社会与社会公共危机管理的长效路径64、构建公共场所电梯安全“全员管理”体系设想65、公共管理视角下促进会展业资源整合的途径66、基层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与评价67、公共科研平台事业编制与非事业编制人员趋同管理的实践与思考68、纽约地铁公共艺术的管理与运营研究69、公共卫生间水电节能管理控制器设计70、市开放式管理公共绿地的节约性设计探究71、关于我国公共卫生危机管理应对机制的研究72、公共卫生项目社会效应的舆情分析方法探讨--以黄陂健康管理为例73、从中石油连续事故浅析辽宁地方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74、关于如何有效推动传统行政向公共管理转型75、防暴恐新常态下公共交通场所治安管理研究76、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政府责任伦理研究77、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政府形象塑造研究78、新媒体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作用与限度79、国外前沿公共管理运动与我国的政府绩效创新融合性探讨80、新公共管理影响下的我国绩效审计[公共卫生管理论文选题]。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方案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e9cdd6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28.png)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方案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方案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的进程,公共场所的规模和数量也越来越大,如娱乐场所、餐饮场所、交通工具、医疗机构等。
这些公共场所的卫生状况直接关乎公众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因此,为了保障公众的饮食、交通、健康等各方面的安全,建立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方案变得十分重要。
一、立法措施在我国,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的立法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疾病预防控制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
这些法律法规规定了公共场所的卫生标准、监督机制和违法处罚等内容。
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是保障公众食品安全的基础和核心,它规定了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遵守的卫生标准和责任,围绕从原料采购到加工、储存、销售等各个环节,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二、监督机制一方面,政府部门要建立健全监管机构和工作队伍。
每个地区都应设立公共场所卫生监管机构,明确职能分工,制定详细的监管标准和操作规程,确保监管工作科学规范、高效有力。
建立相关的监管人员队伍,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和行政执法人员,加强他们的培训和教育,确保监管人员具有专业的技能和职业操守。
另一方面,公众也要积极参与卫生监督。
政府部门应该通过各种渠道,向公众宣传有关卫生监督知识和法规,引导公众自觉参与监督和举报违法违规行为。
同时,应该开发便捷的举报渠道,设立相关的反馈机制,对于举报行为能够及时处置,及时反馈处理结果,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三、卫生宣传为了提高公众对卫生监管的认知和重视程度,应该加强卫生宣传和教育。
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如宣传栏、电视广告、网络媒体等,向公众传递有关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的知识、标准和法规。
加强卫生教育,提高公众的健康素养,增强公众的卫生意识,有利于形成全社会对公共卫生的共识。
四、执法措施对于违规违法行为,应该进行严格的执法打击。
政府部门应该建立执法队伍,保持高压态势,对于公共场所卫生违规行为依法严厉打击。
如何把公共卫生管理运用在卫生监督工作中
![如何把公共卫生管理运用在卫生监督工作中](https://img.taocdn.com/s3/m/4882640b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53.png)
如何把公共卫生管理运用在卫生监督工作中卫生监督工作能够为清洁健康以及生活环境提供非常重要的保障,这与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
就当前我国实际情况来看,各类食品、环境以及饮用水等卫生问题不断曝光,部分居民对于卫生监督工作产生了较大的质疑。
在传统的卫生监督过程当中,主要由卫生人员进行负责,定期进行抽查工作,具有工作效率较低的特点,同时也不能够准确掌握实际的卫生情况以及卫生安全等,在具体实施的过程当中不足处较多,对于提高卫生监督水平也存在较大阻碍。
为了能够更好的推进卫生监督工作的运作和发展,要在卫生监督工作当中添加公共卫生管理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卫生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1 卫生监督职能不明确在我国公共卫生管理的工作当中会涉及到种类以及数量较多的管理部门,其中包括质检部门、监督部门、环保部门以及工商部门等,上述部门在执行相关职能的过程当中会出现职能交叉的情况,同时政府也会设立相关管理政策,但是没有针对于某一部分的监督职能进行具体、明确的职责和范围划分,这就导致一些部门对于自身管理职责的划分范围较为模糊。
因此,在日常工作当中会出现多头执法的情况,当卫生监督职能处于尚未明确的状态时,会对工作职责的划分产生一定影响,严重情况下会使大量执法资源的严重浪费。
1.2 卫生监督工作难以落实对于我国卫生监督管理部门来说,主要是由事业单位组成,同时会归属于卫生行政部门进行管辖工作,这类工作模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卫生监督工作的效率。
并且,在卫生监督工作实施的过程当中,对于经费的要求较高,如出现了经费短缺的情况时,卫生监督部门在进行人员管理与开展各项考核工作的同时,会面临较大的困境。
因此,为了能够使卫生监督工作实际落实在地,要给予其充足的保障,这样才有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
1.3 管理人员工作能力不足当前卫生监督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当中,会将工作重点放在执法性上,从而减少了对管理技术的重视程度。
相关部门再进行管理人员的选拔以及任命的过程当中,没有严格要求其技术能力水平,在实际的工作中,相关部门也没有定期开展专业技术方面的培训、讲座等。
卫生监督工作发展中公共卫生管理的作用
![卫生监督工作发展中公共卫生管理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69a21fab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09.png)
中国卫生产业[作者简介]黄桂玲(1980-),女,本科,主管医师,研究方向为公共卫生。
基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经济水平获得较大提高,同时人们对公共卫生、生活环境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社会上卫生事故仍然层出不穷,例如“三聚氰胺事件”“地沟油事件”“三文鱼事件”等,为此卫生监督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作用,为人们身体健康、生活环境提供保障。
对于卫生监督工作而言,公共卫生管理占据了很大的比重,通过管理公共卫生,不仅可有效保障人们身体健康,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心理健康。
但据目前社会公共卫生情况而言,需要改进的地方比较多,比如环境污染、水质不合格、食品不符合标准等,大大降低了公众对卫生监督的信任[1]。
就原有的卫生监督措施而言,其一般会定期派一些人进行抽查,效率比较低,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很容易衍生其他问题,不能够保证卫生监督的效果。
针对以上情况,在如今的卫生监督工作中,要结合实际情况创新公共卫生管理方法,以保证卫生监督工作的顺利运作,并有效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1卫生监督工作概述与公共卫生管理的内涵、特点关于卫生监督工作,既是守护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一种有效措施,又是实施环境保护的重要方法,其主要操作对象是卫生部门,该部门人员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指导下,采取一系列措施维护医疗服务、公共卫生,以更好地保护人们身体健康,同时对于特殊的法人、公民等可以实施行政执法行为。
在卫生监督工作的监督方法上,仍然是以传统监督为主的监督方法,所谓传统监督,即定期卫生监督与预防性卫生监督双项结合的监督方式,传统监督在以往卫生监督工作中发挥着首屈一指的作用,但是随着卫生环境日益复杂,面对越来越不容乐观的卫生形势,传统监督方法已经不足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而对于公共卫生管理而言,作为一种应用广泛并能取得较好效果的管理模式,是国家政府有关机构实行的带有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其主要操作形式为DOI:10.16659/ki.1672-5654.2020.30.172卫生监督工作发展中公共卫生管理的作用黄桂玲,张观连,林彩华,杨大杰,梁柳婉深圳市光明区卫生监督所,广东深圳518107[摘要]随着人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其越来越注意自身卫生,不仅包括个人生活卫生,还涉及饮食卫生。
加强卫生管理督查工作
![加强卫生管理督查工作](https://img.taocdn.com/s3/m/790265b5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2e.png)
加强卫生管理督查工作1.引言1.1 概述在编写"加强卫生管理督查工作"这篇长文之前,我们需要先对整篇文章的主题进行一个概述。
本文主要讨论的是如何加强卫生管理督查工作,旨在通过提高卫生管理督查工作的效果和水平,促进公共卫生水平的提升。
卫生管理督查工作是指对各类卫生机构、卫生从业人员和卫生设施设备的管理进行定期检查和监督,以确保其符合相关卫生标准,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加强卫生管理督查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我国,卫生管理督查工作一直是卫生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然而,由于工作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一些问题仍然存在。
例如,部分地区卫生督查力度不够,工作覆盖面不广,存在盲区;同时,一些地方在督查过程中存在问题发现不及时、整改不彻底的情况,导致卫生管理不规范,甚至出现安全隐患。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首先,分析卫生管理督查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其次,探讨加强卫生管理督查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最后,提出一些建议和措施,以提高卫生管理督查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通过对卫生管理督查工作的加强,我们可以更好地推动卫生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提高卫生服务质量,保障公众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同时,加强卫生管理督查工作也有助于及早发现和处理卫生安全问题,防止疫情的发生和蔓延。
在接下来的正文部分,我们将对加强卫生管理督查工作的具体要点进行详细阐述。
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引起广大读者对卫生管理督查工作的重视,并为卫生管理机构和从业人员提供一些建议和借鉴,以促进卫生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引言、正文和结论。
下面将对每个部分的具体内容进行介绍。
引言部分旨在对加强卫生管理督查工作进行概述,说明该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提出文章的目的。
首先,我们将介绍卫生管理督查工作的背景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以引起读者的兴趣。
卫生防疫检疫事业单位中的卫生监测与监督策略
![卫生防疫检疫事业单位中的卫生监测与监督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81c34d29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55.png)
卫生防疫检疫事业单位中的卫生监测与监督策略在卫生防疫检疫事业单位中,卫生监测与监督策略是确保卫生安全的重要环节。
有效的卫生监测与监督措施可以帮助事业单位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进行治理,保障公众的身体健康。
本文将围绕卫生监测与监督策略展开论述,探讨其在卫生防疫检疫事业单位中的重要性以及有效的实施方法。
一、卫生监测的重要性卫生监测是对环境、物品以及人员的卫生状况进行定性与定量评价的过程。
它能够帮助事业单位及时了解卫生情况,掌握职业卫生指标,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1.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卫生监测能够全面掌握事业单位的卫生状况,发现潜在的健康风险,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理。
例如,对于食品生产企业来说,卫生监测可以确保食品的安全与卫生标准符合要求,避免食品污染引发公共卫生事件。
2.提高工作环境质量对事业单位而言,良好的工作环境有助于员工的身心健康,并提高工作效率。
卫生监测可以发现潜在的职业卫生问题,如有害物质超标、有害噪声等,及时改善工作环境,有效保护员工的健康。
3.加强卫生安全意识卫生监测是一种预防性的措施,通过定期监测与评估,可以加强事业单位对卫生安全的重视与意识。
通过卫生监测的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人员,提醒他们卫生安全问题的严重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卫生安全意识与卫生行为。
二、卫生监测的实施方法要有效地进行卫生监测,事业单位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实施方法以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建立完善的监测机制事业单位应建立完善的卫生监测机制,明确监测的频率、内容、方法和责任主体。
可以制定相应的卫生监测计划与流程,并将其纳入日常工作中,确保监测工作的连续性与落实。
2.选择合适的监测指标根据事业单位的性质与特点,选择适当的监测指标。
例如,对于食品生产企业来说,可以选择食品微生物指标、化学指标和重金属指标等。
对于医疗机构来说,则可以关注医疗废物处理的指标等。
3.采用科学的监测方法事业单位可借助现代科学手段,采用先进的监测方法和设备进行卫生监测。
卫生监督所加强农村公共卫生监督检查工作方案
![卫生监督所加强农村公共卫生监督检查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1cdd7778e9951e79b8927c5.png)
农村饮用水水质安全监测1、工作方案为保证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等,制定本工作方案。
完善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制度。
通过定期开展水质监测,掌握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卫生动态,为预防控制水源性疾病,让农村群众喝上干净合格的饮用水,坚持水质检测合格后才供水。
主要对乡镇及村级集中式供水单位、学校的水源水、出厂水、末梢水的水质监测,其次是农村居民分散式供水的压水井和水井的水质开展监测。
2、目前开展了以下工作2009年对全县乡镇供水单位和农村中小学供水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掌握了水源类型,供水方式,消毒方法,供水范围,供水人口等基本信息。
全县共有9个乡镇和11所中小学校建立了集中式供水,受益人口达3.8万。
建立了乡镇供水单位每月水质检测制度。
近三年共检测农村改水工程送检水样80余件,检测农村压水井水样40余件,检测农村水井水样30余件。
协助指导农村群众消毒压水井和水井50余次,提供饮水消毒用漂精片60余瓶。
3、下一步工作计划为保证农村饮水安全,我们将采取多种措施,建立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长效工作机制,开展督导检查工作,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农村饮用水水样水质检测、数据分析工作,加强水质检测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和实验室质量控制工作,保证监测数据的可靠性。
积极做好农村饮水水质卫生监测工作,确保农村饮水安全。
加强农村公共卫生监督检查一、工作方案农村卫生监督工作现状:1.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公共卫生问题日益突出。
同时,农村卫生监督相对单位(户)分布广,从业条件差,人员素质低,也造成监督难度加大。
2. 县卫生监督所存在经费紧张、人员编制少、素质低、基础设施差、监督手段落后等问题,且仅县城的卫生监督任务就已十分繁重,对乡镇每年仅能开展1—2次一般性的卫生监督检查工作,至于全方位、高质量的预防性卫生监督巡回工作任务无法完成。
公共卫生监督工作方案
![公共卫生监督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523ade9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3d.png)
公共卫生监督工作方案一、背景近年来,人们对公共卫生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各种疫病和疫情时有发生。
为了更好地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加强公共卫生监督工作成为了重要工作。
二、目的该方案的目的在于指导公共卫生监督相关工作,提高监督工作的效率和便捷性,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三、职责1. 政府执法部门政府执法部门是公共卫生监督的主要责任方,其职责如下:•负责对公共场所、企事业单位、学校及医疗机构等场所的卫生安全进行监管,对卫生不合格问题及时进行处置;•确保生产企业、医疗机构、饮食服务场所等单位具备相应的卫生许可证;•及时处理与公共卫生安全相关的投诉、举报;•配合有关部门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
2. 卫生部门卫生部门作为公共卫生监督的配合方,其职责包括:•与执法部门配合,对公共场所卫生安全进行监督和指导;•负责开展卫生培训和宣传,提升公众的卫生意识和卫生知识;•对公共场所、企事业单位、学校及医疗机构等场所进行卫生检查;•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调查和处理。
四、重点工作和措施1.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公共场所卫生安全是公共卫生监督的重点内容之一。
为加强对公共场所卫生安全的监督,需采取以下措施:•完善公共场所卫生安全评估制度,对公共场所进行分类和分级管理;•开展定期检查,遇到不合格问题立即通报和督促整改;•开展日常巡查,及时发现隐蔽卫生问题;•加强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合作,共同做好卫生管理工作。
2. 饮食服务场所卫生监督饮食服务场所是公共卫生监督的难点之一,为加强对饮食服务场所卫生安全的监督,需采取以下措施:•建立餐饮服务标准和评估制度;•建立食品采购和存储质量监督制度;•对饮食服务场所定期进行检查,对不合格情况进行发布公告并进行处理;•鼓励市民参与监督工作。
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为确保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整体社会稳定,需采取以下措施:•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加强监测和预警,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及时处理;•加强与公安、交通等部门的协作;•落实政策和法规,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有效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如何把公共卫生管理运用在卫生监督工作中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人民对卫生的要求也不断提高,鉴于此,将公共卫生管理运用在卫生监督工作中是顺势之举。
本文从目前我国卫生监督所存问题着手,分析了公共卫生管理在卫生监督工作中的运用措施。
标签:公共卫生管理;卫生监督;发展;措施
一、公共卫生管理和卫生监督的含义
公共卫生管理以管理科学和医学科学为主要内容,是我国政府为履行公共事务管理职能,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以及防治疾病方面所采取的综合性措施,其工作内容不仅包含制定卫生政策、进行资源分配,还包括卫生资源筹集、建立卫生服务组织和建立健全卫生保证制度等相关工作内容。
卫生监督作为保障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屏障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所谓卫生监督,是指卫生行政部门执行国家卫生法律、法规,维护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秩序,保护人民群众健康及其相关权益,对特定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采取的能直接产生法律效力的卫生行政执法行为。
二、当前我国卫生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卫生监督职能定位模糊
在我国政府公共卫生管理体系中,卫生监督机构与工商、质监、环保等行政执法部门的监督管理的职责划分模糊,多头执法现象时有发生,不但造成执法资源的浪费和责任无人承担,而且使被监督对象疲于应对。
2.卫生监督职能未能得到真正落实
卫生监督所作为事业单位,是隶属同级卫生行政部门的下属单位,这就导致卫生监督机构无法与同级相关部门进行直接沟通,使得工作效率大大降低。
另外,由于财政拨款的及时性较差等原因,使得执法经费紧张,这就导致卫生监督机构在人员管理、考核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3.卫生监督部门对专业技术的认知度不够,执法人员专业性较差
就现实情况来看,我国的卫生监督部门重视执法性,而对专业技术的提高方面较为忽视,这就导致执法人员的专业素质相对较低,使得工作效果并不理想。
由此可见,将公共卫生管理运用到卫生监督工作发展中去,是紧随国民经济发展,实现卫生事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然趋势。
应结合我国卫生监督的内容、特点及现状,将公共卫生管理运用到制订管理措施、完善医学卫生技术内容等工作中去。
三、公共卫生管理在卫生监督工作中的运用
1.在卫生监督工作中结合公共卫生管理实行原则和要点
只有结合公共卫生管理的目的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自愿性原则和公开性原则,才能保证卫生监督工作的效果。
通过总结不足来要求明确的管理目标即高效观察管理监督对象进行整改等,这个过程要遵循可接受性原则,即以一种科学合理的形式使被管理对象自愿接受管理,进而使其从利己出发接受管理结果,实现工作效果最大化。
2.重视自我管理和证后监督工作
定期对已取得许可证的医疗机构或公共餐饮场所进行监督与抽查,并要求存在问题者限期整改。
与此同时,可建立档案,对其进行档案跟踪与记录,一旦发生食品安全纠纷,则由政府专业行政机构向地方法院提起诉讼,能有效保护消费者权益并打击违规单位的侥幸心态。
3.通过设置专门机构来管理全国的传染病疫情
建立专门机构来统一管理传染病疫情,进行实时监测、报告,并对重大应急事件进行研究与处理,长期不懈,能有效应对突发事件。
同时要配备相关人力与财力进行信息网络建设,借助网络、新闻媒体等方式来促进各相关机构的沟通与协作。
4.坚持落实“责任到人”制度
卫生监督员公务员化,能够有效落实卫生行政执法责任制。
而将卫生监督任务具体到各部门的各个人员身上,能大大增强落实效果,同时也便于责任追究。
结合我国目前卫生监督情况,将公共卫生管理运用到卫生监督工作中能够有效改善我国卫生监督中存在的问题,使卫生监督工作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孙梅.卫生监督体系系统评价与配置标准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8.
[2]侯锋忠,曲成毅.我国卫生监督体系现状研究[D].太原:山西医科大学,2006.
[3]文学军.公共卫生管理在卫生监督工作发展中的作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21):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