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文学活动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教案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引导幼儿倾听和欣赏文学作品,培养他们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2. 通过文学作品的学习,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提升他们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4.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二、活动准备:1. 教师准备文学作品:《小猪佩奇》系列故事、《白雪公主》等。
2. 准备与文学作品相关的图片、道具等辅助材料。
3. 准备活动场地和环境布置。
三、活动过程:1. 开场导入:教师以一首儿歌或简短的故事引起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进入活动状态。
3. 文学作品解析:教师引导幼儿理解文学作品的情节、角色和寓意,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幼儿的思考。
4. 文学作品创作: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文学创作,如角色扮演、故事接龙等,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建议家长在家中鼓励幼儿阅读和创作文学作品,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创作能力。
2. 环境创设:教师在活动室中布置文学作品展示区,展示幼儿的创作作品,激发其他幼儿的学习和创作热情。
3. 学科融合:教师结合其他学科,如美术、音乐等,进行文学作品的创作和表演,提升幼儿的综合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价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 收集和分析幼儿的创作作品,评价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调查家长对活动的反馈意见,评价活动的效果和影响。
4. 综合评价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进步,提出改进和优化的建议。
六、活动内容与安排:1. 第一周:学习《小猪佩奇》系列故事,通过朗读和观看视频,让幼儿熟悉故事情节和角色。
2. 第二周:学习《白雪公主》等经典童话故事,通过朗读和图片展示,让幼儿了解故事内容和寓意。
3. 第三周:学习寓言故事,如《乌鸦和狐狸》等,通过朗读和角色扮演,让幼儿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4. 第四周:学习诗歌和儿歌,通过朗读和演唱,让幼儿感受文学作品的韵律和美感。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教育活动的类型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教育活动的类型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可以通过各种教育活动来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教育活动类型:
1.阅读故事书:通过朗读或共读优秀的学前儿童文学作品,培养
儿童对文字的兴趣,提升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2.创意绘画:鼓励儿童根据故事内容进行绘画,表达对故事情节
和角色的理解,同时培养他们的艺术创造力。
3.手工制作:利用故事情节中的元素,组织手工制作活动,让儿
童动手动脑,培养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4.角色扮演:通过模仿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帮助
儿童理解情节、加深对故事的印象,并培养社交技能。
5.语言游戏:利用故事中的语言元素,组织语言游戏,如谜语、
对话游戏,帮助儿童提高语言敏感性和语言表达能力。
6.音乐活动:结合故事中的情感和氛围,进行音乐活动,唱歌、
跳舞,激发儿童的情感共鸣,促进音乐和身体协调发展。
7.户外探索:利用故事中的场景或主题,组织户外活动,让儿童
亲身体验、探索,拓展他们的认知领域。
8.绘本分享会:鼓励儿童分享他们喜欢的绘本,提高对多样化文
学作品的欣赏和理解。
9.情感教育:通过故事情节中的情感表达,进行情感教育活动,
培养儿童的情感认知和表达能力。
10.团队合作:通过合作游戏或小组活动,培养儿童团队协作精神,
提高社交能力。
这些教育活动类型旨在通过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在认知、情感、社交和实践等多个方面的全面发展。
《学前儿童文学》教案设计
《学前儿童文学》教案设计教案设计:学前儿童文学一、教学目标:1.了解学前儿童文学的定义和特点。
2.掌握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选择原则。
3.能够分析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特点和价值。
4.学会运用学前儿童文学作品开展教学活动。
二、教学内容:1.学前儿童文学的定义和特点。
2.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选择原则。
3.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评价方法。
4.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学应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通过提问和图片展示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学前儿童文学的定义和特点。
让学生说出他们对学前儿童文学的认识和了解。
2.知识讲解(30分钟):讲解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选择原则,并结合实例说明如何选择合适的学前儿童文学作品。
重点讲解作品的主题、语言、情感表达等方面的选择原则。
3.分析和评价(30分钟):通过分析和评价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片段,帮助学生理解其特点和价值。
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展示一段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文本或视频片段,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情节、人物形象、语言表达等。
学生可以在小组或全班讨论的形式下进行分析和评价。
4.教学应用(40分钟):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段适合学前儿童的文学作品,并设计针对该作品的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可以包括绘本故事分享、角色扮演、手工制作等。
每组学生可以选择一种教学活动进行展示。
5.总结反思(10分钟):教师对本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的表现和教学活动进行评价。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意见,促进学生对学前儿童文学的思考和理解。
四、教学评价:1.学生分析和评价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能力。
2.学生设计和展示教学活动的能力。
3.学生对学前儿童文学的理解和思考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1.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文本和视频。
2.图片、绘本等教学辅助材料。
3.绘本故事分享、角色扮演和手工制作相关材料。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学前儿童文学的定义和特点,并掌握了选择和分析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方法。
通过设计和展示教学活动,学生能够将学前儿童文学作品应用到实际教学中。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教案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引导幼儿倾听和欣赏文学作品,培养他们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2. 通过文学作品,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提高他们的艺术欣赏能力。
4.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分享精神。
二、活动准备1. 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文学作品。
2. 准备文学作品的相关图片或道具。
3. 准备安静舒适的活动环境。
三、活动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a. 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b. 教师与幼儿互动,询问幼儿的身体状况,确保幼儿的身体舒适。
2. 文学作品欣赏(10分钟)a. 教师向幼儿介绍文学作品的基本情节和角色。
b. 教师用生动的语言朗读文学作品,引导幼儿认真倾听。
c. 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文学作品中的情节和角色,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看法。
3. 活动延伸(5分钟)a. 教师根据文学作品的内容,设计相关的游戏或手工活动,让幼儿参与其中。
b. 教师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四、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价他们的语言、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情况。
2. 关注幼儿在团队合作和分享方面的表现,评价他们的社交能力和情感发展情况。
五、教学建议1. 选择富有教育意义的文学作品,注重文学作品的质量和内容。
2. 教师在活动中要注重与幼儿的互动,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讨论和表达。
3. 活动延伸部分要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确保幼儿在活动中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
4. 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幼儿足够的关注和支持。
六、活动内容1. 文学作品:《小猪快跑》2. 活动目标:通过欣赏和表演文学作品,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活动准备:准备《小猪快跑》的故事课件、小猪手偶等。
七、活动过程4. 文学作品欣赏(10分钟)a. 教师向幼儿介绍《小猪快跑》的故事情节和角色。
b. 教师用生动的语言朗读文学作品,引导幼儿认真倾听。
第三章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教育活动
二、不同类型活动的指导要点
三、学前儿童文学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的 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学前儿童文学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基本结构 (一)学习文学作品内容
1.首要环节——传授(怎样将作品传递给幼儿?要考虑哪些因 素?) 2.形式:图片、幻灯、录像、多媒体; 录音、教师讲述或教具、玩具; 情景表演、哑剧; 朗读。 3. 重点:帮助儿童感受理解作品——情节、人物、主题倾向 注意点:不多次重复;不机械记忆;组织儿童讨论
2.中班 (1)喜欢欣赏不同形式的文学作品,主动
积极地参加文学活动。
(2)知道文学作品语言与日常生活语言的 不同,进一步感受文学作品的语言美。 (3)学习理解人物形象,感受作品的情感 基调,能运用恰当的语言、动作、绘画形式表
现自己的理解。
(4)能根据文学作品提供的线索,扩展想
象,仿编或续编一个情节或一个画面。
(二)学前儿童文学教育活动的作用
1.萌发学前儿童对文学的兴趣 2.培养学前儿童的文学理解力和想象力 (故事:千人糕) 3.培养学前儿童学习创造性地运用语言表 达自己思想的能力
(三)学前儿童文学教育活动的基本特征
1.围绕文学作品展开一系列活动
(从活动对象的特点看;从活动主体的特点
看; 从活动目的来看)
②根据语义内容转换成描述和叙述性语言 提供语义内容的材料有乐曲、声音、绘画、 表演(哑剧)及其他儿童化的情境。根据需要可 以将画面或乐曲等转换成故事或诗歌等。 材料要求:有主题、有虚构的人物形象、场 景和情节发展、儿童情趣 具体形式:根据音乐、儿童绘画、剪贴画、 木偶、表演、用桌面教具编故事。
③凭借想象独立编构完整的文学作品
(二)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特点
1.教育性
2.文学性
学前儿童文学教案(全面)
学前儿童文学教案(全面)学前儿童文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学前儿童文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培养学前儿童的阅读兴趣和能力;3.引导学前儿童发展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及方法1.教学内容:(1)学前儿童文学的概念和分类;(2)优秀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选读和分析;(3)开展学前儿童文学创作活动。
2.教学方法:(1)讲授法:介绍学前儿童文学的概念、分类和特点;(2)读本法:选取优秀的学前儿童文学作品供学生阅读并展开讨论;(3)讨论交流法:开展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欣赏和分析;(4)创作法:引导学生进行学前儿童文学创作活动。
三、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通过唱歌、朗诵等方式引起学生对学前儿童文学的兴趣。
2.学习学前儿童文学的概念和分类(15分钟)通过图片、PPT等形式介绍学前儿童文学的概念和主要分类,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
3.选读学前儿童文学作品(30分钟)选择适合学前儿童阅读的经典文学作品,如《小红帽》、《三只小猪》等,并进行读本讲解和导读,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4.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欣赏和分析(40分钟)学生围绕所选的学前儿童文学作品进行讨论,包括情节、人物塑造、语言运用等方面,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
5.开展学前儿童文学创作活动(40分钟)通过游戏、绘画、故事编排等形式,引导学生进行学前儿童文学创作,让他们感受创作的乐趣,并在创作中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6.总结(10分钟)通过互动问答等方式,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并强调学前儿童文学的重要性和对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积极影响。
四、教学资源准备1.图片、PPT等教学辅助材料;2.优秀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材料;3.创作活动所需的绘画纸、彩色笔等工具。
五、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情况;2.评价学生对学前儿童文学的理解和欣赏能力;3.评价学生在学前儿童文学创作活动中的表现和创作成果。
六、延伸拓展1.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或社区组织的学前儿童文学活动,如朗诵比赛、绘画比赛等;2.组织学生参观图书馆或图书展览,拓宽他们的学前儿童文学知识和阅读资源。
谈谈学前儿童文学欣赏活动的基本结构。
谈谈学前儿童文学欣赏活动的基本结构。
学前儿童文学欣赏活动的基本结构可以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感知体验:学前儿童在接受学前儿童文学欣赏活动时,首先需要通过感官进行感知,如观察作品的颜色、形状、大小等,并可以借助想象的翅膀进行想象。
2. 理解思考:学前儿童在感知的基础上,需要对作品进行理解思考,例如可以思考作品的故事情节、人物角色、主题思想等。
3. 情感共鸣:学前儿童在理解思考的基础上,可以通过情感共鸣来引发情感反应,如欣赏作品中的美好情感、感动、喜悦等。
4. 评价表达:学前儿童在完成学前儿童文学欣赏活动后,可以进行评价表达,例如可以分享自己喜欢的作品、表达对作品的评价和思考等。
5. 拓展应用:学前儿童在完成了学前儿童文学欣赏活动后,可以通过拓展应用来丰富自己的想象力和阅读能力,例如可以阅读相关书籍、参加相关课程、与其他儿童交流等。
通过以上的基本结构,学前儿童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学前儿童
文学,丰富自己的想象力和阅读能力,同时也可以帮助学前儿童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教案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目标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听力技能。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念和情感发展。
1.2 适用对象适用于3-6岁学前儿童。
1.3 教学资源教学书籍、故事cd、图片、手工材料等。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文学作品选择选择适合幼儿年龄段的文学作品,包括童话、寓言、诗歌等。
选择具有教育意义和丰富情节的文学作品。
2.2 教学活动设计以故事讲述为主线,结合朗读、讨论、手工制作等多种教学方式。
设计问题讨论和思考,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结合手工制作和绘画,让幼儿通过触觉和视觉感受文学作品。
2.3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文学作品的情节和角色。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听力技能。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念和情感发展。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故事讲述法通过朗读和讲述文学作品,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使用生动的语言和表情,让幼儿更加投入故事情节。
3.2 互动讨论法在故事讲述过程中,引导幼儿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3.3 手工制作法通过手工制作和绘画,让幼儿动手参与,提高他们的触觉和视觉感知能力。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在制作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想法。
第四章:教学评估4.1 观察记录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记录幼儿的语言表达和听力技能的发展情况。
4.2 作品展示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的手工制作和绘画作品。
评价幼儿的作品质量和创造力发展。
4.3 家长反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和反馈。
收集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第五章:教学计划5.1 第一周:童话故事《狼与七只小羊》讲述故事情节,引导幼儿理解故事中的角色和道德观念。
讨论故事中的问题,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制作小羊手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5.2 第二周:诗歌《春天的故事》朗读诗歌,让幼儿感受春天的美好。
(幼儿园教师招考必看)学前儿童文学教育活动
学前儿童文学教育活动学前儿童文学教育活动是以低幼儿童文学作品为基本教育内容而设计组织的语言教育活动类型。
这类活动是从一个具体的文学作品教学入手,围绕这个作品展开一系列相关的活动,帮助儿童理解文学作品所展开的丰富而有趣的生活,体会语言艺术的美,为儿童提供全面的语言学习机会。
文学教育是学前教育机构语言教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以学前儿童文学作品为基本教育内容而进行的文学教育活动,也是学前机构语言教育活动一种不可缺少的类型。
一、对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基本认识学前儿童文学作品包括:寓言、童话、儿童故事、儿歌、儿童诗、谜语诗、绕口令、儿童散文、儿童小说、儿童科学文艺等多种体裁。
(一)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价值取向1、儿童文学作品包含了作家对所描写的对象以至整个人类社会和宇宙的认识和评价。
与其他艺术相比,在文学的感性认识中沉淀着很丰富的理性成分。
儿童文学的内容应有尽有,需要给儿童传递的各种文化知识、观念、态度和情感,都可以编到作品里去,可以有超越时空的大量的细节描述,使形象栩栩如生,使文学中的每一个形象都各具特色。
2、儿童文学是用语言塑造文学形象的艺术。
语言具有间接性和模糊性的特点。
文学的真、善、美的形式不像美术那样直接以视觉形象显现,而是隐含在语言中。
读者必须通过对语言文字信息进行理想和想象,才能在头脑中产生画面,因此文学的形象不在时空中,而是在人的头脑中。
这一特点,留给读者比美术更为广阔的艺术想象的空间。
读者大脑中的形象越细腻,越丰满,越鲜活,也就越激动人心。
作为艺术,首要的是审美价值:语言美、形象美、心灵美、意境美;其次是多功能的其他认识价值:科学知识的,人际关系的,行为品质的;第三是娱乐价值:引起美感享受,愉悦身心;第四是促进想象力、创造力、情感体验等教育目标让儿童去实现。
(二)学前儿童学习儿童文学作品的主要表现我们经常观察到儿童在接受伤口时的种种表现。
他们时而、喜时而忧、时而惊,时而怒……他们为乌龟战胜大灰狼而欢乐,为掉进池塘的小鸡的命运而担忧,为不敢过独木桥的小熊鼓劲,为魔术师打不完的喷嚏、为猪八戒四仰八叉的跟斗发出阵阵笑声。
学前儿童文学活动的特点
学前儿童文学活动的特点
学前儿童文学活动具有以下特点:
1. 启蒙性:学前儿童文学活动是以启蒙儿童知识、启迪儿童智慧为宗旨的。
因此,在选择和设计文学活动时,应注重内容的启蒙性和教育性,以帮助儿童积累生活经验和知识,培养良好的品德和习惯。
2. 游戏性:学前儿童文学活动应该具有游戏性,即能够让儿童在活动中通过游戏、表演、讨论等方式,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强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3. 亲情性:学前儿童文学活动应该注重家庭亲情,通过亲子阅读、亲子游戏等形式,加强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互动和情感交流,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
4. 简洁性:学前儿童文学活动的文学作品应该简洁易懂,语言简练、生动,内容简单、有趣,符合儿童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
5. 艺术性:学前儿童文学活动应该注重艺术性,通过优秀的文学作品、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表现形式,让儿童感受到美的力量和魅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
6. 多样性:学前儿童文学活动应该具有多样性,包括不同类型、不同风格、不同形式的文学作品,以及多样化的活动形式和表现方式,以满足不同儿童的兴趣和需求。
7. 互动性:学前儿童文学活动应该注重互动性,包括师幼互动、幼幼互动、亲子互动等,通过互动交流,增强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总之,学前儿童文学活动应该以启蒙性、游戏性、亲情性、简洁性、艺术性、多样性和互动性为特点,让儿童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得成长和进步。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基本知识简介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基本知识简介一、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内涵和类别1、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是指那些与0-6岁儿童心理发展水平及接受能力和阅读能力想适应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2、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类别它包括寓言、童话、儿童故事、儿歌、儿童诗、儿童散文、儿童小说、儿童科学文艺等多种体裁。
3、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特点教育性文学性浅易性趣味性二、对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的认识(一)对0-3岁婴幼儿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的认识1、0-3岁婴幼儿文学作品活动的特点婴幼儿文学作品活动的开展具有随机性、日常性、反复性等特点。
可以如下展开:(1)多开展“平行”的亲子阅读(2)初步养成倾听文学作品的良好习惯(大声朗读、专家讲、讲述自编的作品)(3)利用各种途径让婴幼儿感受文学作品,多观看儿童美术片或动画片(4)让婴幼儿多重复感受文学作品,多种途径帮助婴幼儿理解作品内容(复述)2、0-3岁婴幼儿文学作品活动的目标0-1岁半:(1)能安静地听成人念儿歌,讲简短的故事或念最浅显的儿歌,喜欢听唱歌等好听的声音;(2)对图书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喜欢听成人讲述图书上的故事或儿歌等;(3)对动画片表示出极大的关注。
1岁半-3岁:(1)喜欢听故事,欣赏儿歌,看动画片,能简单复述故事或儿歌的部分或者一句话;(2)能大方朗读儿歌,学唱儿歌;(3)能主动自觉地翻阅图书,对故事或儿歌朗诵、动画片等文学作品表现出极大的兴趣;(4)能用情景表演或角色游戏来表演部分故事内容。
(二)对3-6岁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的认识1、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室围绕文学作品开展的一个系列活动。
(1)围绕文学作品教学开展活动。
(2)整合相关内容,开展一个主题、多种形式的系列活动(网络)。
2、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发展的是学前儿童的完整语言。
3、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整合、渗透于其他教育(四领域)活动中。
(三)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的目标1、文学作品的认知目标(1)丰富作品相关的社会知识。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教案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教案第一章:了解儿童文学作品1.1 讲解儿童文学的定义和特点1.2 介绍不同类型的儿童文学作品,如童话、寓言、诗歌等1.3 分析优秀儿童文学作品的标准1.4 引导学习者选择适合儿童的文学作品第二章: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与理解2.1 教授阅读儿童文学作品的方法和技巧2.2 引导学习者理解儿童文学作品的寓意和情感2.3 通过实例分析,讲解如何帮助儿童深入理解文学作品2.4 讨论如何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第三章:儿童文学作品的演绎与表达3.1 教授如何演绎儿童文学作品,包括语言、表情、动作等3.2 引导学习者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如讲述、表演、绘画等3.3 通过实践演练,讲解如何生动有趣地演绎儿童文学作品3.4 讨论如何培养儿童的表达能力第四章:儿童文学作品的创作与评价4.1 教授儿童文学作品的创作方法和技巧4.2 引导学习者创作适合儿童的文学作品4.3 通过实例分析,讲解如何评价儿童文学作品的优劣4.4 讨论如何鼓励儿童参与文学创作和评价活动第五章:儿童文学作品的应用与拓展5.1 讲解如何将儿童文学作品应用到教学中5.2 引导学习者设计相关的教学活动和游戏5.3 通过实例分析,讲解如何拓展儿童文学作品的应用领域5.4 讨论如何培养儿童对文学的兴趣和爱好第六章:文学作品与儿童心理发展6.1 分析文学作品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6.2 讲解如何通过文学作品培养儿童的认知能力6.3 引导学习者了解文学作品在儿童情感教育中的作用第七章:文学作品的多样性与文化教育7.1 介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儿童文学作品7.2 讲解如何通过文学作品培养儿童的文化意识7.3 引导学习者选择具有教育意义的文学作品7.4 讨论如何利用文学作品促进儿童的跨文化沟通能力第八章:文学作品的表演与戏剧化8.1 教授如何将文学作品进行戏剧化演绎8.2 引导学习者运用戏剧化手法提升文学作品的感染力8.3 通过实例分析,讲解如何指导儿童参与戏剧化表演8.4 讨论如何培养儿童的戏剧表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第九章:文学作品的亲子共读与互动9.1 讲解亲子共读的重要性及其对儿童发展的影响9.2 引导学习者如何选择适合亲子共读的文学作品9.3 教授亲子共读的技巧与方法9.4 讨论如何通过亲子共读促进家庭成员间的情感交流第十章:课程总结与教学反思10.1 总结整个课程的重点内容和教学目标10.2 引导学习者反思自身在儿童文学教学中的实践经验10.3 讨论如何不断提升儿童文学教学质量和效果10.4 提出进一步学习和实践的建议与展望重点解析本教案编辑专员编写的教案,涵盖了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的各个方面。
第3章儿童文学作品活动
( 四)故事创编活动《鼻子的来历》
表达
—— 第四层次:创造性想象和语言
• 1、教师选择一动物编出鼻子的来历。如 《大象的鼻子》 • 2、将幼儿分小组,要求幼儿一起发挥想象,说说其他小动物的鼻子的来历。
• 3、教师小结
思考与练习
2.教师生动讲述故事,不需要太多辅助手段。 3.教师通过多种手段第二遍生动讲述故事 4.多种方式理解故事--通过挂图、教具、故事表演和描述性、 思考性、假设性的三层次提问理解故事。 5.迁移故事经验,并围绕故事主题开展系列创造性语言活动-故事表演游戏、复述故事、创编故事、续编故事、画故事 6.延伸活动
• 故事要利于训练学前儿童创新思维,留给学前儿童发挥想 象的空间
• 故事选择要体现学前儿童的年龄班特征
“如果你追上我,”小兔子说,“我就变成一条鱼儿,跳进凉凉的 小溪,从你身边游开。” “如果你变成一条凉凉小溪中的鱼儿,”他的妈妈说,“我就变成 一个渔夫,我会抛下鱼饵等着你。”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的目标和指导要点,重点掌握学前儿童文学作品
教育活动设计的网络结构,为文学作品活动设计和组织奠定宏观的理论 框架结构。
• 教学内容
•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基本认识 •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的认识
•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结构
一、 对幼儿文学作品的基本认识
(一)含义: • 幼儿文学作品是指与0-6岁儿童心理发展水平及接受能力 和阅读能力相适应的各类文学作品活动的总称。 • 它包括儿歌、幼儿诗、幼儿童话、幼儿散文、幼儿生活故 事、幼儿图画故事等。
第三章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
• 本章学习要点 一、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的内涵、类别、教育价 值、特点 二、学前儿童故事活动设计与组织要点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第6章 学前儿童文学活动
(2)幼儿诗的分类
幼儿叙事诗:《小弟和小猫》 幼儿童话诗:《小猪努尼》 幼儿抒情诗:《欢迎小雨点》 幼儿讽喻诗:《强强穿衣裳》 幼儿散文诗:《春雨沙沙》
二、 故事 1.童话故事 概念:童话故事是学前儿童文学活动的特有形式, 是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的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 彩的虚构故事。 2.生活故事 概念:生活故事,是指多选择发生在家庭、幼儿园 或校外生活中的事件,巧妙编织构成有趣味的故 事。
第四节 幼儿园文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一、幼儿园文学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基本结构
1.向幼儿传授文学作品的内容 2.帮助幼儿体验作品的情感美和意境美 3.帮助幼儿迁移作品经验 4.指导幼儿进行创造性的想象和表达
二、幼儿园文学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原则
1.正确认识文学活动的语言教育目标 2.充分发掘文学作品的整合性功能 3.结合幼儿的一日生活开展文学教育活动 4.注意文学作品的时代性,选择充满时代感和符 合幼儿趣味的作品
二、学前儿童文学活动的教育目标 三大文件: 1981年《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 2001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2012年《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三、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选择
1.选择的作品主题,应具备教育意义 2.选择的作品题材应该围绕儿童的生活经验,内容 为儿童所熟悉 3.选择的作品内容应该尊重儿童的年龄特点、兴趣 和需要
(2)儿歌的分类 摇篮曲:《摇篮》、《摇篮曲》 游戏歌:《拍手歌》、《踢毽歌》 数数歌:《数蛤蟆》 问答歌:《谁会爬》 绕口令:《跨骆驼》 顶真歌:《小狗吓一跳》 谜语歌:《雪》 字头歌:《秋天果子多》 颠倒歌:《小槐树》
2.幼儿诗 (1)幼儿诗的概念和特点 概念:幼儿诗,是以幼儿为主体接收对象, 符合儿童的心理和审美特点并适合于幼儿听、赏、 吟、诵的诗歌形式。 与儿歌的异同: 首先,幼儿诗与儿歌都有丰富的情感、鲜明 的形象、优美的意境、富于情趣的构思、极具童 趣的语言和自然明快的节奏。 其次,幼儿诗相对于儿歌,在思想内容上较 为含蓄,结构形式上相对复杂。
说明学前儿童文学教育活动实施方法之仿编、续编和创编故事
说明学前儿童文学教育活动实施方法之仿编、续编和创编故事
学前儿童文学教育活动是指针对儿童的文学教育活动,它不仅能够提高儿童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丰富儿童的生活、启迪儿童的智慧以及塑造儿童的健康人格。
在学前儿童文学教育活动中,故事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载体。
有些故事是经典的,而有些则需要我们根据孩子的需要进行创编、续编和仿编。
创编故事是指根据儿童的阅读需求,故事情节、主题的需要以及目的等方面进行故事创作。
在创编故事时,需要考虑到儿童的阅读习惯、接受能力和心理。
续编故事是指在经典故事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创作,可以通过增加人物或者情节等方式来让孩子更深入地了解经典故事内容。
仿编故事是针对经典故事进行个性化修改,使故事更适合目标读者。
在仿编故事时,需要依据读者的年龄、性别、生活环境等进行修改,从而使故事更贴近读者的真实情境。
总的来说,创编、续编和仿编故事都是学前儿童文学教育活动中非常重要的方法。
不仅丰富了儿童的阅读体验,还有助于儿童认识、理解和掌握生活中的相关知识。
谈谈学前儿童文学欣赏活动的基本结构。
谈谈学前儿童文学欣赏活动的基本结构。
学前儿童文学欣赏活动是一种针对3-6岁儿童的阅读教育活动,旨在通过引导儿童欣赏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促进其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下面是学前儿童文学欣赏活动的基本结构。
一、选择文学作品需要选择适合儿童阅读的文学作品。
这些作品应该具有生动的形象、简单的故事情节、丰富的情感表现和积极的价值观念,能够引起儿童的共鸣和兴趣。
同时,也要注意作品的语言表达和文化内涵是否符合儿童的认知水平和价值观念。
二、制定教学计划在选择好文学作品后,需要制定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应该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时长和评价方式等方面。
教学目标应该明确,有针对性,能够引导儿童在阅读中获取知识、感悟情感、提高语言表达和培养良好的价值观念等方面的能力。
三、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故事、角色扮演、绘本阅读、游戏互动等方式。
在讲故事环节,可以通过讲故事、唱歌、问答等方式引导儿童理解故事情节和主题。
在角色扮演环节,可以让儿童扮演故事中的角色,通过互动的方式加深儿童对故事的理解和参与度。
在绘本阅读环节,可以通过欣赏绘本,引导儿童关注细节,理解图画与文字之间的关系。
在游戏互动环节,可以通过游戏,让儿童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和探索。
四、评价教学效果在教学活动结束后,需要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评价可以从儿童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等方面进行。
评价结果可以反馈给家长和教师,为今后的教学活动提供参考。
学前儿童文学欣赏活动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开展活动时,需要根据儿童的认知水平和特点,选择适合他们的文学作品,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注重教学效果的评价和反馈,从而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详解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第一节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概述一、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内涵和类别1、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是指那些与0-6岁儿童心理发展水平及接受能力和阅读能力想适应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2、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类别它包括寓言、童话、儿童故事、儿歌、儿童诗、儿童散文、儿童小说、儿童科学文艺等多种体裁。
3、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特点教育性文学性浅易性趣味性二、对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的认识(一)对0-3岁婴幼儿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的认识1、0-3岁婴幼儿文学作品活动的特点婴幼儿文学作品活动的开展具有随机性、日常性、反复性等特点。
可以如下展开:(1)多开展“平行”的亲子阅读(2)初步养成倾听文学作品的良好习惯(大声朗读、专家讲、讲述自编的作品)(3)利用各种途径让婴幼儿感受文学作品,多观看儿童美术片或动画片(4)让婴幼儿多重复感受文学作品,多种途径帮助婴幼儿理解作品内容(复述)2、0-3岁婴幼儿文学作品活动的目标0-1岁半:(1)能安静地听成人念儿歌,讲简短的故事或念最浅显的儿歌,喜欢听唱歌等好听的声音;(2)对图书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喜欢听成人讲述图书上的故事或儿歌等;(3)对动画片表示出极大的关注。
1岁半-3岁:(1)喜欢听故事,欣赏儿歌,看动画片,能简单复述故事或儿歌的部分或者一句话;(2)能大方朗读儿歌,学唱儿歌;(3)能主动自觉地翻阅图书,对故事或儿歌朗诵、动画片等文学作品表现出极大的兴趣;(4)能用情景表演或角色游戏来表演部分故事内容。
(二)对3-6岁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的认识1、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室围绕文学作品开展的一个系列活动。
(1)围绕文学作品教学开展活动。
(2)整合相关内容,开展一个主题、多种形式的系列活动(网络)。
2、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发展的是学前儿童的完整语言。
3、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整合、渗透于其他教育(四领域)活动中。
(三)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的目标1、文学作品的认知目标(1)丰富作品相关的社会知识。
第三章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课件
(一)学前儿童文学活动的语言教育目标
3.培养幼儿善于倾听的技能 (1)培养有意识倾听的能力 (2)培养评析性倾听的能力。 (3)培养欣赏性的倾听能力。
4.提高幼儿灵活而富有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的能力 (1)激励幼儿的语言游戏。 (2)帮助幼儿在不同语境中创造性地运用语言。 (3)提高幼儿的“语言结构敏感性”。
(二)对所选择作品进行适当的处理
(三)运用童话故事寓教于乐 1.故事是语言课的最佳素材 2.在故事中培养情商 3.在故事中获得科学常识 4.音乐在故事中流淌 5.故事中的美术和手工
(一)导入:创设情境,引出故事 1.语言描述情境 2.设问引出情境 3.艺术渲染情境
(二)教师生动有感情地讲述故事 1.语音语调 2.表情与动作 (三)理解故事
(二)学前儿童文学活动的作品选材要求
1.作品的题材儿童熟悉,符合现在儿童的特征 2.作品中的形象鲜明生动 3.作品结构简单,情节单纯而有趣 4.作品的语言浅显易懂、具体生动
(三)学前儿童文学活动的教育要求
1.围绕文学作品教学开展活动 2.整合相关的学习内容 3.提供多种与文学作品相互作用的途径 4.扩大儿童自主活动的范围
(四)围绕故事开展系列创造性语言活动
(一)设置开放性的提问 (二)发掘作品细节,扩充教学内容 (三)综合利用多种艺术形式,实现故事教学价值的多元化
第三节 诗歌散文类文学作品活动设计与组织
儿歌
儿童 散文
儿童 诗
(一)选择合适的诗歌教学内容 (二)制定确切的诗歌教学目标 (三)使用简洁生动的导入语言
【实例展示与分析2】 小班儿歌教学活动:《我的小鼓响咚咚》
【实例展示与分析3】 大班主题诗歌创作活动:《家》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实践技能训练
学前儿童文学教育活动
一、儿童文学作品的基本认识
(一)什么是 学前儿童文学 作品
是指那些与0-6岁儿童心理发展水平及接受能力
和阅读能力想适应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它包括寓
言、童话、儿童故事、儿歌、儿童诗、儿童散文、儿 童小说、儿童科学文艺等多种体裁。
(二)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教育价值
儿童文学作品包含了作家对所描写的对象以及整个 人类社会和宇宙的认识和评价 儿童文学是用语言塑造文学形象的艺术 从上述特点看,以文学作品向儿童进行的教育有多元价值。 作为艺术品,首要的是审美价值:语言美,形象美,心灵美, 意境美;其次是多功能的其他认识价值:科学知识的,人际认 识的,行为品质的;第三是娱乐价值:引起美感享受,愉悦身 心;第四是促进想象力、创造力、情感体验等审美心理发展的 价值
你会叫乌龟带你到哪儿去”,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将故事
主题与现实生活结合,让幼儿体会到大自然的博大美妙和 生活的美好。
4.围绕故事开展系列创设性活动
为帮助幼儿理解掌握故事,教师可以在理解或延伸环 节安排活动,如故事表演游戏、复述故事、创编故事、续
编故事。
由于幼儿编故事需要一定的生活知识经验 作基础和语言表达能力,更需要幼儿充分的艺 术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以及故事图示结构的理解 ,不同年龄的幼儿编构故事能力差异导致幼儿 故事续编具有年龄班特点。
自己对某个文学作品的理解;结合文学作品提供的语言信
息,进行创造性想象,并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经验和想 象,尝试艺术性结构语言。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向。
(一)文学作品的认知目标
1.丰富作品相关的社会知识。 2.知道文学作品有童话、诗歌、散文等体裁,了解语 言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3.理解文学作品内容,学会标准发音,扩展词汇,了
大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太阳帽的故事”手绘本, 太阳帽。 知识准备: 参观太阳帽超市
1.教具形式:图片、贴绒或 磁铁教具、桌面立体教具、 木偶、幻灯、画册等等。 2.教具制作注意事项:根据 故事内容制作教具; 注意故 事角色形象、背景图大小; 教具要实用。
活动过程与方法 导入方法: 1.设置疑问,激发幼儿兴趣。 故事表演导入法、直接导入 “夏天的时候太阳特别热, 法、创编情节导入法、问题讨 我们出门的时候要用什么遮 论导入法 、猜谜导入、音乐导 太阳光呢?你的太阳帽有什 入等。 么有趣的故事吗?”
恳 请 批 评 指 正 !
谢 谢 大 家 !
针对生活经验 针对作品情节(描述性提问) 针对主题情感 针对作品语言 注意:侧重性提问;开放式提问
(3)文学活动中的教学材料
体现教育目标 适合幼儿实际需要和能力 适合文学活动展开 就地取材
注意: 不过多重复讲述作品,故事类作品两遍为 宜。 不强调机械记忆,减轻幼儿学习时的短时 记忆负担。
(二)设计和实施中注意的问题: 1.充分挖掘文学作品的整体功能:知识、智 力、人生启蒙 2.在日常生活中渗透文学教育 3.不断充实时代感强、符合儿童欣赏的作品
中班故事活动设计方案
太阳帽的故事 在一个炎热的夏天,一个小姑娘带着一顶漂亮的太阳帽去 游泳,突然,呼呼呼,呼呼……一阵大风吹来了,小姑娘头 上的太阳帽不见了。 丁丁捡到了太阳帽,把他变成了一个飞盘,飞盘飞呀飞。 呼呼呼,呼呼……一阵大风吹来了,飞盘不见了。 小猴捡到了太阳帽,把它变成了秋千,秋千荡呀荡。呼呼 呼,呼呼……一阵大风吹来了,秋千不见了。 蜗牛捡到了太阳帽,把他变成了摇篮,摇篮摇啊摇。呼呼 呼,呼呼……一阵大风吹来了,摇篮不见了…… 小朋友们,小姑娘的太阳帽又飞到哪里去了呢?
学前儿童文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
指导教师: 主讲人: 2013年10月23日
四、学前儿童文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
(一)基本结构 学习文学作品→操作经验、迁移经验→创作 性语言表述 1.通过多种方式感知作品(重点是感受理解) (1)导入活动的方式(≤3分钟) 提问 观察图片家.jpg 游戏
(2)提问的设计
1.用假设性提问引导编构, 培养想象力和语言表述能力。 2.注重幼儿故事创编,发展 创造性运用语言能力。
实践活动
•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分别设计一套完 整的幼儿园文学教育活动方案。 活动方案包括:设计意图、活动名称、活 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延伸 等。
参考文献: [1]姜晓燕,郭咏梅.学前儿童语言教育[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张明红.学前儿童语言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 大学出版社,2010. [3]周兢,程晓樵.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4.利用绘本请幼儿讨论并练习 1.复述故事(全文复述,细节 复述) 在集体面前讲述。 2.迁移经验 5.绘画:“太阳帽”
5.幼儿续编故事。 老师:小朋友的故事都讲得很 好听,不过我还想让小朋友动 动脑筋,想想还有谁会捡到小 姑娘的帽子?它又会把它当作 什么呢?也编到故事里去,行 吗?(请幼儿自由结伴讲述) 活动延伸:(各领域渗透) 1.手工活动:“我的太阳帽” 2.谈话活动:“我的太阳帽”
2.引导幼儿通过操作经验,理解文学作品,迁 移经验(深入理解、思考) 形式: 观看图片、动画、绘画、音乐、朗读、表演等 注意: 一切活动形式都从理解文学作品出发。 注重儿童亲身感受体验。
3.引导幼儿围绕文学作品进行创作性语言表 述 选材内容与教育活动目标一致、符合幼儿 认知水平,活动内容具有趣味性、审美性 适当采用集体、小组及个别活动 活动方法顾及幼儿年龄特点及水平 创设适宜环境
活动设计步骤
知பைடு நூலகம்点
活动名称:中班故事《太阳 写清年龄段、活动类 帽的故事》 型、主题。 为设计出适当的活动 目标打下基础。分析中 针对幼儿语言实际水平, 结合相应年龄段应达到 的目标。
幼儿情况分析:(略)
活动目标: 应根据一定的原则: 1. 能够理解作品人物、主题,一是以幼儿的年龄特点为依 丰富对帽子的认知。 据,以本班孩子的实际特点 2. 在活动中体验创造的快乐,为依据; 学习与同伴合作。 二是目标的描述要具体明确, 3.积极参与创编活动,用连 可操作,可检验; 贯的语言大胆表述自己的想 三是目标既要指向结果又要 法。 指向过程; 四是目标的描述需要归纳, 包括认知、情感、能力目标, 特殊性的领域目标放在前面, 一般性的全面发展目标放在 后面; 五是目标的主语要一致,建 议以孩子为主语来描述。
1.教师口述或教玩具辅助讲述 2.讲述故事,请幼儿安静地 2.利用图书或图片 3.录音,录象和情景表演 欣赏、倾听故事。 4.多媒体等
3.根据故事内容提问: (1)故事中小姑娘戴着太阳帽 去干什么?她的帽子怎么会 不见了? (2)小姑娘的太阳帽被谁捡到 过?他们都把太阳帽当成什么 了? (3)小姑娘丢了太阳帽会怎么 样?丁丁、小猴和蜗牛为什 么会把太阳帽当成了飞盘、 秋千和摇篮呢? 1.多种方法帮助理解:提问法、 讨论法、游戏法、图示法、角 色扮演等。 2. 巧妙利用提问帮助幼儿理 解故事;提问要适宜,有层次、 有目的,语言简单明确,问题 不宜过多。 ⑴描述性提问:了解人物、情 节 ⑵比较性提问:理解主题。 ⑶假设性提问:引导编构,提 高幼儿想象力和语言运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