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康复指导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心脏康复的护理实践
![心脏康复的护理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b804d071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60.png)
心脏康复的护理实践摘要:目的:本篇文章主要分析了通过对患者进行心脏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所产生的作用和效果。
方法:通过选取2020年1月份到2020年12月份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采取数字随机分配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实验组50例,对于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工作,而实验组的患者则进行心脏康复护理工作,总结分析对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
结果: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实验组患者在经过心脏康复护理之后,抑郁心理和焦虑心理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实验组患者的负面情绪总体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具有可比性。
结论:通过对肌梗死患者展开心脏康复护理工作,可以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康复效果,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生存价值,所以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心脏;康复;护理;实践;众所周知,在世界上每年大约有一千七百多万的人口死于心血管疾病,而在心血管疾病当中有一半的死亡率来源于急性心肌梗死,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条件的不断改善,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而急性心肌梗死在我国的发病率却呈现出了明显上升的趋势,已经接近了国际平均的水平。
所谓的心脏康复护理工作是指为了有效确保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拥有健康的身体,良好的精神面貌和稳定的社会生活状况所采取的一种必备的护理方式,通过采取心脏康复护理的工作,帮助患者减轻或者是逆转疾病的进展,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患者的生活居住质量。
本篇文章主要分析了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患者,在采取心脏康复护理之后所产生的作用,展开了具体的分析。
一、一般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分析。
通过选取2020年1月份到2020年12月份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确诊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作为基本的研究对象,取随机数字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其中实验组患者男性25例,女性25例,平均年龄大约在54岁到76岁之间。
对照组患者男性27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在55岁到17岁之间。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58f35f4910ef12d2af9e71d.png)
11 对象 .
实 验 组 来 自我 院 急 诊 内 科 2 0 0 3年 2月 ~ 2 0 06
年 1 月 收 治 的 AMI 者 5 1 患 6例 , 照组 选 用 既 往 心 内科 和 急 对
诊 内科 住 院病 人 中确 诊 AMI 5 例 。两 组 患 者 均 排 除 合 并 者 6 严 重并 发 症 , 律 失 常 , 气 肿 和精 神 疾 病 且 均 仅 接 受 药 物 治 心 肺
1 对 象 与方 法
有 抢 救 设 备 , 康 复训 练 中 如 出 现 下 列症 状 , 终 止 康 复 训 练 在 予 或 减 少 活 动 强 度 :) 率 增 加 到 10次 / n以上 。2 收 缩 压 1心 2 mi )
上 升 3 0mmHg 下 降 2 或 0 mmHg ) 电 图 S T 段 抬 高 2 。3 心 — mm 或 压 低 1 mm 以及 严 重 心律 失 常 。4 自觉 胸 痛 、 吸 困 难 ) 呼 或 过度 疲 劳 。
12 方护 理 程 序 进 行康 复 训 练 和
健康教育 , 即第 1 3 日, 床 休 息 , 助 饮 食 、 衣 、 身 , ~ 卧 协 更 擦 被
动 活 动 肢 体 2次 , 次 1 n 每 0 mi。第 4 5日 , 动 上 半 身 , 慢 ~ 活 缓
【 要】 目的 摘 探 讨 急性 心 肌 梗 死 ( c t my cr iln a ci , au e o a d fr t n AMI 患 者 实施 早 期 康 复 护 理 的 效 ai o )
果及 - 意 义 。方 法 对 5 临床 6例 AMI 患者 实施 早 期 康 复 护 理 方 案 , 与 既 往 采 用 传 统 护 理 方 法 的 AMI 并
护士科研课题及主要成果
![护士科研课题及主要成果](https://img.taocdn.com/s3/m/78701825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f3.png)
护士科研课题及主要成果《护士科研课题及主要成果》在医疗领域中,护士是发挥至关重要作用的关键人员之一。
随着医学科技的迅速发展,护士的角色不仅仅限于照料病人,还包括参与科研工作。
护士科研课题的探索与成果往往能够为临床实践提供新的指导和发现。
近年来,护士科研课题的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为护理实践和病人的康复提供了新的机会和可能性。
以下将介绍一些重要的护士科研课题及其主要成果。
首先,一个重要的科研课题是“护士主导的病人护理方案对急性心肌梗死康复的影响”。
该研究旨在评估护士主导的心脏康复护理方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康复成效。
研究结果显示,该护理方案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康复速度和生活质量,减少其再次心脏事件的风险。
该研究成果为急性心脏患者提供了更有效的护理方式。
另一个重要的科研课题是“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跌倒风险的影响”。
这项研究旨在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老年患者跌倒风险的影响,并找出降低跌倒风险的有效方法。
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评估老年患者的跌倒风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可以显著降低跌倒发生的概率。
这一研究成果为制定老年患者跌倒预防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科研课题是“护士在病人健康教育中的作用评估”。
这项研究旨在评估护士在病人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并探讨其对患者健康知识和行为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护士的健康教育干预,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和健康行为得到了显著提升。
这项研究成果为加强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和提高病人的健康素养提供了重要依据。
综上所述,护士科研课题的探索和研究成果对于临床实践和病人康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护士们通过科学的研究工作,为改善护理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护士科研课题将会变得更加多样和深入,为提高护理质量和病人效果做出更大的贡献。
Ⅰ期心脏康复在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的应用研究
![Ⅰ期心脏康复在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的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078467e84868762caaed5fd.png)
[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6,30(1):59.[2] 袁 华,李文涛,彭 歆,等.长春市城市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知信行调查[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 (16):4658.[3] 于红静,刘雪梅,黄国莹,等.高血压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17):1548. [4] 黎秋霞,黄 萍,邹远娣,等.行为干预对体检发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效果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10): 905.[5] 廖 珺,莫新少,韩佳夏.广西农村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低盐饮食知信行的调查分析及干预对策[J].全科护理, 2016,14(6):541.[6] 张 磊,史中锋,迟阿鲁,等.居民高血压㊁糖尿病及知信行社区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公共卫生,2013,29(4):608.[7] 陈素芹,俞懿芳,廖丽霞,等.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对老年COPD患者生活质量及希望水平的影响[J].中国护理管理,2015,15(S1):88.[8] 仇 蓉,吴绮珣,周 娟,等.知信行模式干预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生物治疗中晚期肺癌患者疼痛的影响[J].护理管理杂志,2015,15(11):805.[9] 段泉泉,胜 利.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的临床效度[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9):676.[10] 王慧萍,唐丽玫,王国芳,等.知信行模式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11):998. [11] 邹继华,王丽萍,崔玉凤,等.系统健康教育对大庆社区COPD稳定期患者知信行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6,31(15):80.[12] 王 艳.原发性高血压社区护理干预的应用研究[J].吉林医学,2018,39(2):376.[14] 陈玲玲,郭丽丽,陆 莺,等.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在永久性造口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实践[J].护理管理杂志, 2016,16(11):814.[收稿日期:2018-09-06 编校:王丽娜]Ⅰ期心脏康复在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的应用研究钟 玉 (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四川 宜宾 644000)[摘 要] 目的:探讨Ⅰ期心脏康复在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应用效果㊂方法:选取心血管内科住院的行PCI的NSTEMI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㊂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予以Ⅰ期心脏康复㊂两组于术前和出院前进行超声检查,出院前行6分钟步行实验(6MWT)测试和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估心理状态,比较两组住冠心病重症监护室(CCU)时间及住院时间㊂结果:出院前,观察组LVED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6MWT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A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CCU时间㊁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结论:对NSTEMI患者PCI术后予以I期心脏康复护理可提高有氧运动耐力,改善焦虑㊁抑郁负性情绪,缩短住CCU时间和住院时间㊂[关键词] Ⅰ期心脏康复;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主要是由于血小板血栓引起急性冠状动脉部分闭塞,造成心内膜下损伤,常合并多支血管严重狭窄病变,心电图不表现为ST段抬高,其具有病变范围广㊁症状不典型㊁并发症多㊁预后差㊁再梗死率高等特点㊂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intervention,PCI)是治疗NSTEMI的一种有效措施,但术后仍存在冠状动脉再狭窄和缺血的风险,因此,对行PCI治疗的NSTEMI患者术后需继续予以良好康复及进一步治疗㊂宋丽萍等研究[1]报道,对PCI术后患者予以心脏康复可提高其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及复发率㊂二级预防与运动康复在发达国家获得较大发展,已成为PCI术后患者继续治疗的重要方法,但PCI术后康复在中国发展较晚,仍处于起步阶段,临床医护人员对NSTEMI急性期的抢救与治疗特别关注,对运动康复研究不够[2]㊂因此,本研究对NSTE⁃MI患者PCI术后予以Ⅰ期心脏康复,效果良好㊂现报告如下㊂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9月~2018年5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行PCI的NSTEMI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㊂患者均符合NSTEMI诊断标准[3],经临床表现㊁心电图㊁血清酶学检查后确诊为NSTEMI,并经桡动脉行PCI术㊂入选标准:年龄≥18岁;无严重心律失常㊁心力衰竭㊁梗死后心绞痛及心源性休克发作等;无严重先天性缺陷和身体残疾;不合并严重高血压㊁神经及运动系统疾病;患者意识清楚㊁自愿并签署知情同意书㊂排除标准:有多部位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㊁心力衰竭及梗死后心绞痛发作;合并心脏瓣膜病㊁肾或肝功能受损㊂120例患者男84例,女36例,平均年龄(63.45±7.26)岁㊂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㊂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㊂见表1㊂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组别例数性别(例) 男 女 年龄(x±s,岁)心功能(例) Ⅰ级 Ⅱ级 病变部位(例) 前壁 下壁 合并疾病(例) 高血压 糖尿病 观察组60411964.19±7.9828322634819对照组60431762.71±6.57293125352017 t/χ2值0.2060.7290.1930.2170.573P值>0.05>0.05>0.05>0.05>0.051.2 研究方法:对照组: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对其予以健康宣教,主要包括:介绍医院环境㊁病房制度及疾病相关知识;术前清洁和饮食注意事项;术后饮食指导;出院后按时用药及随访㊂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Ⅰ期心脏康复干预,具体方法如下:①护理评估:PCI术后及时评估患者基本情况㊁临床症状及心理情绪反应,根据评估结果确定危险层次,予以个性化的心脏康复计划;②健康宣教:对患者予以心脏康复基本知识和作用的讲解;向患者讲解监护室期间需配合的呼吸锻炼及运动锻炼内容;术后康复时期饮食及疼痛指导;院外心脏康复相关建议;③心理干预:在与患者的交流时需要有得体的行为,温柔的语言,站在患者的角度进行交流,逐步改善患者焦虑㊁抑郁及悲观等负性情绪,并通过调整呼吸㊁放松肌肉及静坐等措施以改善其精神状态,树立战胜疾病信心;④运动干预:第1天:绝对卧床,远端肢体活动,踝腕部进行非阻抗运动,并进行训练腹式呼吸,5~10次/min,3次/d,自己在床上进餐㊁自行在床上洗脸㊁洗手及使用便盆;第2天:床上坐起,主动活动肢体㊁关节,10~15min/次,3次/d;第3天:在床边进行坐站训练,并根据自身状态调整,10~15min/次,逐步增加次数和时间;第4天:床边缓慢走动,病房内步行50~ 100m,3次/d;第5天:病区走廊缓慢步行100~200m,并行下楼梯训练,3次/d;第6天:病区走廊步行200~400m,并行上楼梯训练,3次/d;第7天:病区走廊步行步行500~600m,并进行上下楼梯训练,3次/d㊂运动过程中需注意事项:穿宽松㊁舒适衣服;运动前后不宜大量饮水,避免增加心脏㊁胃负担,运动后休息15min后再沐浴;若运动后出现持续疲劳感,休息10min后心率㊁血压不能恢复到运动前,活动量须予以调整㊂1.3 观察指标:心功能测定: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仪,于术前和出院前检查左室形态㊁心功能(LVED㊁LVEF)㊂所有测量指标取3个连续心动周期平均值;运动能力测定:出院前采用六分钟步行距离(6-min walking test,6MWT)评估两组活动能力;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 HADS)评分评估心理状态;HADS包括焦虑(Anxiety,A)和抑郁(Depression,D)两个亚量表,针对焦虑和抑郁问题各7个条目,各条目分0~3四个等级分,≥8分为存在焦虑或抑郁,得分越高焦虑㊁抑郁越严重;比较两组住CCU时间及住院时间㊂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㊂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 结果2.1 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干预前两组LVED㊁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观察组LVED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两组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㊂见表2㊂表2 干预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x±s)组别例数LVED(mm) 干预前 术后 LVEF(%) 干预前 术后 观察组6049.53±6.3544.32±3.7359.62±6.7562.65±6.07对照组6049.40±6.9447.26±4.9160.25±7.0261.07±5.14 t值0.539-6.426-0.5261.986P值0.7260.0000.6150.0682.2 两组6MWT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6MWT分别为(268.32±72.39)m㊁(231.55±66.31)m,观察组6MWT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2.3 两组HADS评分比较:干预前两组HADS-A㊁HADS-D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观察组HADS-A㊁HADS-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㊂见表3㊂表3 干预前后HADS评分比较(x±s,分)组别例数HADS-A 干预前 术前1天 HADS-D 干预前 术前1天 观察组609.58±2.396.02±1.738.62±1.725.46±1.47对照组609.68±1.988.15±2.918.75±2.027.96±1.75 t值0.325-5.179-0.452-6.250P值0.8190.0080.6930.005 2.4 两组住CCU监护时间㊁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住CCU监护时间㊁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见表4㊂表4 两组住CCU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x±s)组别例数住CCU时间(h)住院时间(d)观察组6040.26±4.919.68±1.89对照组6047.26±3.7912.27±1.67t值-9.276-8.652P值0.0000.0003 讨论 急性NSTEMI主要是由于不稳定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局部血栓形成,引起冠脉血流量突然严重下降导致的临床后果[4]㊂PCI是NSTEMI患者快速恢复心肌再灌注的有效措施,可快速对心肌供血及心功能进行改善,从而降低死亡率,为心脏康复提供条件,但动脉粥样硬化并未获得根本改变,仍可能发生支架内血栓形成㊁再梗及猝死等并发症,对患者心功能恢复造成严重影响[5]㊂因此,对PCI患者术后予以康复训练具有重要价值㊂研究发现,对PCI术后患者予以系统康复训练可使缺血心肌血供获得较好改善,使其术后体力及工作能力增强[6]㊂ 心脏康复是对患者予以个体化的心脏康复程序干预,使其心血管健康获得维持,从而使患者身体㊁心理㊁社会及情绪达到较为理想的状态[7]㊂心脏康复分为Ⅰ期(院内康复)㊁Ⅱ期(门诊康复)和Ⅲ期(院外长期康复)㊂Ⅰ期康复是心脏功能恢复㊁建立康复意识㊁进行康复宣教等的关键时期[8]㊂陈丽娜等研究[9]报道,PCI术后患者经Ⅰ期心脏康复干预后可降低血脂水平,改善心功能,减少心肌耗氧量及减少再狭窄㊂朱佳琪等研究[10]报道,对PCI术后患者予以院内心脏康复可提高运动能力,改变不良生活方式㊂I期心脏康复可提高左室射血分数和冠状动脉血管流量等心功能,还能提高心脏储备能力㊂本研究结果显示,出院前观察组LVED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6MWT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结果提示,对PCI术后住院患者予以Ⅰ期心脏康复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心功能,提高患者运动能力㊂刘雯等研究[11]报道,NSTEMI患者存在较高焦虑㊁抑郁负性情绪,PCI术后予以康复训练可改善其焦虑㊁抑郁负性情绪,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㊂本研究结果显示,出院前观察组HA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CCU时间㊁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㊂结果提示,对PCI术后患者予以Ⅰ期心脏康复可改善焦虑㊁抑郁负性情绪,缩短了患者住CCU时间及住院时间,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㊂ 综上所述,对NSTEMI患者PCI术后予以I期心脏康复护理可改善心功能,提高有氧运动耐力和改善负性情绪,从而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㊂4 参考文献[1] 宋丽萍,汪晓艳.冠心病患者PCI术后进行I期心脏康复的效果[J].安徽医学,2018,39(7):838.[2] 陈纪言,陈韵岱,韩雅玲.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运动康复专家共识[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6,24(7): 361.[3]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5,43(5):380.[4] 蹇祥玉,路海云,罗莹怡,等.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后I期心脏康复护理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6,31(23):1.[5] SUMIYOSHI A,FUJII K,FUKUNAGA M,et al.Impact of thermodilution-derived coronary blood flow patterns afte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on mid-term left ventricular remode⁃ling in patients with 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J].Heart Vessels,2017,32(1):1.[6] 王志红,黎月英,霍燕嫦.两种康复程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术后心脏康复中的应用效果观[J].现代临床护理,2013,12(8):56.[7] 吴 岳,代 琦,张艳明,等.I期心肺康复护理提高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心肺功能的临床效果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7,17(11):1571.[8] 董 媛,金 海.心脏康复理念㊁心脏康复患者及心脏康复模式的综述[J].吉林医学,2018,39(2):358. [9] 陈丽娜,段培蓓,张学萍.早期心脏康复计划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护理,2017, 3(2):89.[10] 朱佳琪,马跃文,谷天祥,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I期心脏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 2015,18(20):2388.[11] 刘 雯,卢惠娟,胡 雁,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及预测因素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1,26(1):70.[收稿日期:2018-09-11 编校:李晓飞]。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活动的心脏康复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活动的心脏康复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54c70df3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7d.png)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活动的心脏康复护理【摘要】目的:探究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应用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所发挥的价值。
方法:抽取我院在2019年4月到2020年4月接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8例作为护理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研究组实施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6min步行距离和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短,6min步行距离长,并发症发生率低,数据与对照组相比有意义,P<0.05。
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可缩短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症,安全可靠,值得应用。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脏康复;早期护理;价值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上危险性较强的心血管疾病,若治疗不当可直接导致死亡。
传统临床医疗研究认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治疗期间需保持卧床休养至少2周,避免活动增加心脏负担,帮助疾病恢复。
但现代心脏康复治疗研究发现,早期适当活动不仅不会加重病情,反而帮助心脏康复[1]。
本文分析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应用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所发挥的效果,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抽取我院于2019年4月到2020年4月我院确诊的8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纳入护理对象。
发病部位如下:前壁31例,下壁40例,复合壁17例。
对患者进行Kllip心功能分级,其中Ⅰ级49例,Ⅱ级39例。
排除标准:合并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休克等其他心血管疾病。
患者意识清楚,同意参与本次研究。
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4例,研究组:男女比例为23:21,年龄均值(66.7±0.3)岁;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4:20,年龄均值是(67.4±0.2)岁,年龄、性别经过比较后,P>0.05。
1.2研究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同样的药物治疗,主要有单硝酸异山梨脂等利尿剂,爱维心等中成药等。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在患者患病后第一周需绝对卧床休息,不进行任何康复运动,在患病后第2周以卧床为主,适当进行少量运动。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出院前康复指导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出院前康复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8cbb0d05ba1aa8114431d97d.png)
信 息能 力 的 差异 , 患者 进行 一 对一 有 针 时性 的 出院康 复 指导 。 结果 : 过 随访 除 1 因饱餐 诱 发 急性 心肌 梗 塞发 作 再 次入 院外 , 对 经 例 其余 病 例 目前 状 况 良好 。 无 l 猝 死 。 果 良好 。 且 例 效 结论 : 急性 心 肌梗 塞 患者 出院前 的康 复 指导 应 用到 护理 患者 的全 过 程 , 将 护理 工
断转 变 , 人 的早 期 活动 和早 期 出 院是 近年 的新 趋 势 。 防止 急 育 锻炼 注 意 “ 不 ” 不饱 餐 后 活 动 、 登 高 或 剧 烈运 动 、 提举 病 为 三 , 不 不
性心 肌 梗塞 患 者 出 院后病 情 复 发 , 我科 2年来 对 5 例 心 肌梗 塞 重 物或 作 屏 气 动作 , 免诱 发心 肌 缺血 , 致 心 绞 痛或 再 梗 死 。 2 以 导 患者 有 针对 性 地 进行 康 复指 导 ,使患 者 及其 家 属 了解 家庭 护理 戒 烟酒 , 成 良好 的卫 生 习惯 。 养 2 . 4饮食调护指导 : 饮食既要保证必要的营养 , 又要控制体重。 不 的 必要 知识 , 取得 了较好 的效果 。现 介 绍如 下 。
因饱 餐诱 发 急性 心肌 梗塞 发作 再 次 入院 外 ,其余 病 例 目前 状 况 满 , 膈 肌上 移 , 响心 、 的 正常 活动 , 之 消 化食 物 时需 要 大 使 影 肺 加 量血 液集 中到 胃肠 ,导 致心 脏供 血 相对 减 少 而诱 发心 绞 痛 和再 良好 , 无 1 猝死 。 且 例
急性心肌梗塞出院前康复指导 , 符合患者需要 。 康复指导不 仅向患者宣传健康知识 , 更重要的是帮助患者建立健康 意识 、 健
21 0 2年第 1 7期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进行康复训练效果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进行康复训练效果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600dc2f4700abb68a982fb1d.png)
10 m n ③ 收 缩 压 下 降 大 于 或 等 于 26 P 2/ i; .7 k a
作; ③左 心室射血 分数 ( F 大 于 3% ; 虽 有 以 E) 5 ④
上 心脏并发 症 , 经常规 治疗 后 , 发症可 得到控 但 并
( 0mm g 或 上升大 于 4k a 3 mH ) ④心 电 2 H ) P ( 0m g ;
月 收治人 院的符合下列 病 例人 选标 准及 病例 排除 标准 的心肌梗 死患者 8 0例 , 中男性 4 其 2例 , 女性 3 8例 , 有 病 例 均符 合 19 所 9 7年 世 界 卫生 组 织 有
关心 肌梗 塞 的诊 断标 准 , 依临 床表 现 、 电 图 、 心 心 肌酶谱 证实 为心 肌梗 死 。病例 入 选标 准 _ : 无 2① j
13 。治疗组 与对照组 在性别 、 龄 方 面相 匹 . 1岁 年
配 , 显著性 差异 , 无 具有 可 比性 。
1 2 方法 .
治疗组进行常规 的药物治疗 , 在绝对 卧
储备 , 增加 运 动 耐量 , 增加 心肌 血 液灌 注 , 减少 心 肌缺 血 , 动 脉硬 化病 变 进展 减慢 , 少 焦虑 、 使 减 抑 郁情绪 ¨ 。本研 究 试 图揭 示 早 期 康 复 治疗 对 心
・
2 ・ 8
《 部医》 鬻 沈 队药 阳
急 性 心 肌 梗 死 患 者 早 期 进 行 康 复 训 练 效 果 观 察
滕 长 波 王 晓 亚
摘要 为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是否可早期进行康 复训练 , 0 7年 1 自20 0月至 20 0 9年 1 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早期康复运动组 、 非早期康复运动组 , 根据 B r e 指数评定 , at l h 并观察患者 日常
Ⅰ期心脏康复运动治疗对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的效果观察
![Ⅰ期心脏康复运动治疗对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的效果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66fce5fa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99.png)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0年12月第10卷第35期筝临床研究筝Ⅰ期心脏康复运动治疗对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的效果观察贲跃宏1范建华2(1、如皋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苏如皋226531;2、昆山市中医院,江苏昆山215300)【摘要】目的探讨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采取I期心脏康复运动疗法的效果。
方法将88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
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实施I期心脏康复七步法。
比较两组心功能。
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当日LVEF为(55.1±5.1)%,LVEDD(56.6±5.1)mm,6MWT为(348.8±20.8)m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予以I期心脏康复运动疗法可改善心功能,缩短住CCU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I期心脏康复;运动疗法随着对急性心肌梗死相关研究不断深入及胸痛中心的建设,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作为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首选的手段,该方法能够帮助患者快速缓解临床症状,同时降低患者处于急性期时的死亡风险及心衰的发生率[1]。
而目前采取的I期心脏康复能够弥补以往的不足,术后主要是以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和运动训练为主,进而帮助患者进行康复活动。
为进一步探讨Ⅰ期心脏康复运动疗法用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术后患者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至昆山市中医院就诊且行急诊PCI治疗的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8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
观察组44例,男23例,女21例;年龄27-79岁,平均年龄(54.2±8.9)岁;纽约心功能分级:I级15例,II 级29例;发病至病变血管开通时间(240.32±20.65)min;门球时间(70.32±10.14)min。
心脏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观察及HAMD、HAMA评分影响评价
![心脏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观察及HAMD、HAMA评分影响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324b3b0d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cb.png)
心脏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观察及HAMD、HAMA评分影响评价发布时间:2022-11-13T08:34:08.197Z 来源:《护理前沿》2022年19期作者:赵月娟1 、赵千千2[导读] 目的:探析急性心肌梗死采取心脏康复护理的效果及对HAMD、HAMA的影响。
方法:纳入62例病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研究,均于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入院就诊,按入院单双号分组,等分为2组,参照组接受一般护理,以此为前提,试验组接受心脏康复护理赵月娟1 、赵千千21.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陕西咸阳 7120002.延安大学咸阳医院陕西咸阳 712000摘要:目的:探析急性心肌梗死采取心脏康复护理的效果及对HAMD、HAMA的影响。
方法:纳入62例病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研究,均于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入院就诊,按入院单双号分组,等分为2组,参照组接受一般护理,以此为前提,试验组接受心脏康复护理,比较效果。
结果:①心理应激反应:干预前,两组焦虑(HAMA)、抑郁(HAMD)比较(P>0.05),干预后,试验组上述指标水平更低,与参照组比(P<0.05)。
②心功能:试验组LVEF(左室射血分数)、6MWT(6min步行试验)相比参照组高(P<0.05)。
结论:急性心肌梗死采取心脏康复护理效果确切,可使心功能改善,降低HAMA、HAMD评分,值得推广。
关键词:HAMD;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心脏康复护理急性心肌梗死属心肌缺血性坏死疾病,以胸骨后疼痛为典型症状,具病情重、进展速度快及死亡率高等特征[1]。
人体血管长时间处于闭塞状态,可致心肌细胞死亡速度增加,继而使炎症细胞过度凝集于心脏部位,降低心脏收缩功能,加大心衰等并发症风险,加重身心负担,甚至累及生命安全。
相关研究表示,予以急性心梗患者护理干预可促进其心功能改善,减轻心理应激效应[2]。
为此,本研究对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患者分析,详情如下。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心脏康复护理研究进展论文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心脏康复护理研究进展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003550ddc1c708a1284a4458.png)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心脏康复护理研究进展【摘要】本文综述了近l0年国内外关于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心脏康复护理研究的新进展,概述了急性心肌梗死心脏康复的定义、意义、康复对象、康复时机的选择及评估,对康复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并对未来建立新型康复模式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脏康复;运动疗法;心理干预【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1-0658-02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属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严重类型。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的改变和寿命的延长,ami发病率逐年增加,成为国人致死致残的首位原因,严重影响着病人的生活质量,大大加重了社会和家庭的负担[1]。
通过对ami病人实施正确的心脏康复将有利于提高ami病人的生活质量,现将近年有关ami病人的心脏康复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心脏康复的定义心脏康复是心脏病患者最大活动能力及其相应心脏功能恢复的过程[2]。
1995年美国《临床实践指导心脏康复》对心脏康复的定义为:心脏康复是涉及医学评价、处方运动、心脏危险因素矫正、教育、咨询和行为干预的综合长期程序,用以减轻心脏病的生理和心理影响,减轻再梗死和猝死的危险,控制心脏症状,稳定或逆转动脉硬化过程和改善患者的心理和职业状态[3]。
2 心脏康复的意义2.1 医学意义 euroaspire研究显示,70岁以下冠心病患者中约50%患者的血压和58%患者的血清胆固醇未得到有效控制,吸烟、肥胖和糖尿病人群中大部分未得到控制[4]。
研究表明心脏康复可以提高运动耐量,纠正血压、血脂、血糖等危险因素,改善心理状态,缓解紧张情绪,降低死亡率[5,6]。
2.2 经济学意义心脏康复使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提高其生活质量,从而大大减少被动治疗所需花费的巨额开支,不但节省个人、单位的经费开销,也是对社会的重大贡献[7]。
早期心脏康复五级活动的应用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日常活动
![早期心脏康复五级活动的应用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日常活动](https://img.taocdn.com/s3/m/165f1799e518964bce847c94.png)
早期心脏康复五级活动的应用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日常活动能力的影响探析发表时间:2018-02-05T15:27:38.110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36期作者:刘海万守谦徐永权宋海霞[导读]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并给家庭和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甘肃省康复中心医院老年病康复科甘肃兰州 730000)【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心脏康复五级活动的应用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日常活动能力的影响。
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6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早期心脏康复五级活动疗法,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护理方式。
结果:观察组中恢复日常活动能力人数显著多于对照组,且不良心理发生人数、绝对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
结论:早期心脏康复五级活动法有助于改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对提高患者的预后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心脏康复;五级活动;日常活动能力【中图分类号】R54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6-0067-01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并给家庭和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现有的临床研究证实,早期对心脏进行康复治疗有助于减轻心血管系统长期卧床引起的“失健”,可促进机体的血液循环,同时可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1]。
以往临床上心脏康复程序由于步骤跨度较大,因此难以被体质虚弱的老年患者接受,本研究通过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早期心脏康复五进活动治疗,显著改善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现对实验结果进行回顾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 基本资料回顾分析2015年10月到2017年10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6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
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早期心脏康复计划的护理进展
![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早期心脏康复计划的护理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14f58edf76a20029bd642d84.png)
多种粮谷 、 豆类 、 坚果和水果等 ¨ 。患 者应保持大便 通畅 , 维
持成人 正常排便 的食 物纤维 摄取量 为 2 0 g / d l 1 。热 卡摄 取
不足会引起便秘 , B族维生素缺乏 可影响整个 胃肠道正 常
抬 高型 急性 心 肌梗 死 患者 进行 早期康 复 运动 的重 要性 6 ] 。
2 运 动 处 方
健康教育是康复计划 中的主要 环节 , 应让患者 了解急性
心 肌梗死 的发病原 因、 危 险因素 以及 发病 时先兆 、 症 状体征 ,
这些知识能够避免他们在 需要 寻求 医疗 帮助时 而延 误时 间 , 对疾病 的预后有很好的效果 。对患者及家属进行 日 常生活指
导, 强调营养的重要 性。急性 心肌梗 死发 病开 始 2—3 d内 , 能量摄 入以 5 0 0— 8 0 0 k c a l / d为宜 , 食物总量 1 0 0 0—1 5 0 0 m l , 以减轻 心脏 负担 。钠 的摄 入量控制在 < 4 g / d , 胆固醇摄人量 < 3 0 0 m e ' d 。强调以植 物性食 物 为基 础膳食 , 包 括蔬 菜 、
心血管疾病起病突然 , 危 险性大 , 仍 是全世界成年人 死亡
情况应立即停 止 , 然后视情况延长 活动程序 : ( 1 ) 出现心 率 ≥ 1 1 0 b  ̄ . / m i n 。( 2 ) 出现心绞 痛 、 胸 闷、 心悸 等症 状。 ( 3 ) s T下
移 ≥0 . 1 m V或上移 0 . 2 mV 。( 4 ) 收缩压上升 2 0 0 m m Hg , 或
心脏康复护理对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心脏康复护理对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94f225af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13.png)
心脏康复护理对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发布时间:2021-05-12T12:53:42.487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7期作者:谢瑜[导读] 目的探究心脏康复护理在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随机选取本院自2020年5月-2020年12月收治的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4例。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脏康复护理干预,对两组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谢瑜常州市中医医院,江苏,常州,213000摘要;目的探究心脏康复护理在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随机选取本院自2020年5月-2020年12月收治的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4例。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脏康复护理干预,对两组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实施心脏康复护理的观察组LVEF分数在护理干预后能够达到55%-65%的标准,且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
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的SAS评分及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同时,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4%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心肌梗死患者行介入术后采取心脏康复护理有助于改善心肌功能,提升预后效果。
关键词;心脏康复护理;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术后;生活质量心肌梗死是由心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后阻塞血管而引起的心脏病变。
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为心脏供血不足,心肌缺血。
心肌梗死发病急且危害性强,且常伴随心律不齐、心力衰竭、休克等并发症。
临床上心肌梗死的治疗方法为冠状动脉介入术,科学的治疗也应配合有效的临床护理才有利于病情恢复。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心内科自2020年5月-2020年12月间收治的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88例。
将88例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心脏康复运动处方设计与实施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心脏康复运动处方设计与实施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20a1c6f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a9.png)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心脏康复运动处方设计与实施研究标题:摘要: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的冠心病急性并发症,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
近年来,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完善,PCI手术已成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然而,PCI手术后的心脏康复运动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研究旨在通过设计和实施个性化的心脏康复运动处方,探讨其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心脏康复的效果。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心脏康复;运动处方一、引言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急症,其病情突然、发生过程急剧,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作为一种有效的介入性治疗方式,已被广泛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中。
然而,手术治疗仅仅是治疗的第一步,术后的心脏康复运动同样至关重要。
二、文献综述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心脏康复的重要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历了严重的心肌缺血和坏死,心脏功能受损严重。
PCI手术可以迅速恢复冠状动脉的通畅,减小心肌受损范围,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然而,手术后的心脏康复运动同样重要,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心肌功能、增强心脏的适应能力。
2.心脏康复运动的原则和方法心脏康复运动是一种特殊的运动方式,通过适量的有氧运动来促进心脏功能的恢复。
心脏康复运动应该符合患者的个体化需要,考虑到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手术后康复情况等因素,设计合理的运动处方。
三、研究设计与方法1.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100名患者,年龄在45-65岁之间,心梗发作时间未超过3个月。
2.研究设计本研究采用单组前后设计,首先进行患者的基础信息采集和心肌功能评估,然后制定个性化的心脏康复运动处方。
患者将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心脏康复运动,每周进行3次,每次持续45分钟,持续12周。
3.数据统计与分析针对患者进行PCI术后心脏康复运动前后的心功能指标、身体指标等进行统计与分析,比较术前和术后的差异。
两种康复程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术后心脏康复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两种康复程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术后心脏康复中的应用效果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4d2391a3dd3383c4bb4cd24a.png)
Wa n g Z h i h o n g ,L i Y u e y i n g ,H u o Y a n c h a n g/ /Mo d e r n C l i n i c a l N u r s i n g ,- 2 0 1 3 ,1 2 ( 8 ) : 5 6 .
1 A b s t r a c t J 0b j e c t i v e T o c o mp a r e t h e d i f f e r e n t e f f e c t s o f t w o r e h a b i l i t a t i v e t h e r a p i e s o n c a r d i a c r 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 o f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Ef fe c t s of t wo r e ha bi e s o n c ar di a c r e h abi l i t a t i o n o f pat i e nt s wi t h a c ut e myo c a r di a l i nf ar c t i on a f t e r i nt e r ve nt i o na l pr o gr a m
生活 自理能力 、 心功能分级 明显优 于对 照组 , 两组 比较 , 均 P<0 . 0 5 , 差 异具有统计 学意 义 ; 两组 患者并 发症发 生率 比较 , 均
P>0 . 0 5 , 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 ; 观察组 患者住 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 住 院费用 明显少于对照组 , 两组 比较 , 均 P<0 . 0 1 , 差异具有 统计学意义。结论 1 0 d心脏康复程序有利于患者心脏的康复 , 而且缩短住院时间和减少住院费用 , 值得 临床推广应用 。
急性心肌梗塞支架术后心脏康复训练及护理效果体会
![急性心肌梗塞支架术后心脏康复训练及护理效果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76892190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6f.png)
急性心肌梗塞支架术后心脏康复训练及护理效果体会发布时间:2021-04-25T15:32:48.870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6期作者:韩雅婧[导读]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塞支架术后心脏康复训练及护理效果。
韩雅婧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100029【摘要】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塞支架术后心脏康复训练及护理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14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SAS和SD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而生活能力高于对照组,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为急性心肌梗塞支架患者实施术后心脏康复训练及护理,可以提高其治疗效果。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支架;术后心脏康复训练;护理效果急性心肌梗塞属于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多发性心脏疾病,其存在病情反复、发病迅速等特点,严重危及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如今,急性心肌梗塞人数呈现出逐年增多的趋势,其主要与人们的生活习惯、生活环境有关。
临床上一般为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提供支架治疗,为了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我院还为其提供针对性的术后心脏康复训练和系统性的护理干预,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现对其进行介绍。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次研究选择了2019年5月-2020年5月我院心血管科收治的14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作为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中38例男,32例女,年龄在45-76岁,平均(53.15±1.42)岁,其中心脏功能分级:14例I级患者、51例Ⅱ级患者、5例Ⅲ级患者。
支架数量:21例单支病变患者、40例双支病变患者、9例三支病变患者;实验组中40例男,30例女,年龄在44-76岁,平均(53.34±1.39)岁,其中心脏功能分级:15例I级患者、52例Ⅱ级患者、3例Ⅲ级患者。
支架数量:22例单支病变患者、40例双支病变患者、8例三支病变患者。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心脏功能分级、支架数量等临床方面的数据差异不明显,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但具备一定的可比性。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两周心脏康复治疗的可行性评估和疗效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两周心脏康复治疗的可行性评估和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774c9c48336c1eb91a375d4c.png)
0 e a一 n f C r ilg T eTh r lae s i lo D p 1me l a d oo y. h id Af itd Hop t t o af , 7 rMo g l e ia ol e B oo 1 0 0 C ia) z n oi M d c lC l g , a tu 0 4 1 h n e a e
康复组 可明显缩短住 院天数 , 减轻患者 焦虑指数 。结论 :4d康 复方 案可缩短 患者 卧床 与住院 天数 , 1 改善 患
者精神状 态, 不增 加住院期 间的病死率与再 梗率 , 而 不影响 心脏 结 构及 心 电稳定 性, 是安 全可行 的。
[ 关键词] 急性 心肌梗 死 ; 复 康
Re a it t n Ca eF rTWO W e k n Ac t y c r ilI fr t n h bl a i r o i o e so u e M o a da n a ci o
C HEN a -h n XI Xioc u . AO , h— ig QU io g I GE Z i n , u p Ha— n l
r nd ml i i d i o t r u s g o p wih r h blt t n f r 1 d y ; r u t e a il a in f r 1 a s a o v d vde nt wo g o p : r u t e a i a i o 4 a s g o p wih r h b i to o d y i o t 4
[ 中图 分 类 号 】R 4 [ 献 标 识 码 ] [ 文编 号 ]10 —9 12 0 )0 l7 —3 52 文 A 论 0 40 5 ( 07 1一180
Ev l a in i a i i t nd Cu a ieEfe to au t n Fe sbl y a r tv f c f o i
分阶段康复指导对急性心梗患者依从性的影响
![分阶段康复指导对急性心梗患者依从性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69fc042a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5d.png)
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8] 吴前胜,徐蓉,汪晖.应用目标设定策略改变糖尿病患者行为的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10):103-106.[9] 胡红达.目标性健康教育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安全性的影响[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13,20(16):71-72.[10]吴前胜,徐蓉,汪晖.合作式目标设定在2型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中的实施策略[J].护理研究,2014,28(01):279-281.[11]汪晖,徐蓉,吴前胜,等.以问题为导向的目标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自护行为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5,30(21):6-8.[12]黄皿,李粉玲,刘巧刿.健康教育路径表配合目标教学法在2型糖尿病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3,11(03):664-665.(本文编辑:王 萍)DOI:10.19792/j.cnki.1006-6411.2020.17.008工作单位:214500 靖江 江苏省靖江市人民医院心内二科收稿日期:2019-01-11分阶段康复指导对急性心梗患者依从性的影响严红琴摘要 目的 探讨分阶段康复指导对急性心梗患者依从性的影响。
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接治的急性心梗患者6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方法护理,研究组行分阶段康复指导,对比两组生活质量和依从性的情况。
结果 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和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急性心梗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分阶段康复指导,在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和依从性方面作用明显,保证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使用价值。
关键词:急性心梗;分阶段康复指导;依从性;生活质量 急性心梗在心内科临床上属于常见且多发类危重症,该疾病是因为冠状动脉发生急性和持续性缺血缺氧而引发的心肌坏死。
急性心梗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胸骨后疼痛,疼痛剧烈持久,另外患者可能伴有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休克等症状,病情严重时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1]。
专科护士引导实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康复的效果观察
![专科护士引导实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康复的效果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235e8d1fa216147917112868.png)
护
理
学
报
Oc t o b e r , 2 01 3 Vo I . 2 0 No . 1 0 A 4 5
第2 0卷 第 1 0 A期
J o u r n a l o f N u r s i n g ( C h i n a )
※ 内护 理
专科护士引导实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康复的效果观察
主干病 变 ; ( 5 ) 伴 随其 他 系统 严重 疾病 : H I V感染 、 恶
用. 研究 机构 组织 所有 相关 专业 学会 共 同制 定指 南 , 引领 健康 的潮 流 和预 防疾 病 ,大 医院要 承担 心脏 康 复 的重 要 责任 [ 2 ] 。心 脏康 复 的有 效 实施 是 个 系 统工 程 。心 脏康 复应 该是 多 面的 、 综合的, 应 该在 一 有心
至4 0例 , 第1 I I 阶段 康 复组 及 对照 组 分 别减 少至 4 5 例、 3 7例 。其 中删失 数据 为对 照组死 亡 1 例, 其他 均 为各 种原 因未坚 持参 加试 验者 。 人 选标 准 : ( 1 ) 急性心 肌梗 死 ; ( 2 ) 所有 人选 患 者
剧增 长 并且 快速 年轻 化 。严重 威胁 患 者 的生命 和 生 存 质量 。心 脏康 复是 引导 、 监控 、 帮助 人们 健康 的有
定 内容 、 量不 同 。 所 以现代 心脏 康复 应是 : 综合的、 尽 可能 早 的 、 持续 的 、 分期 的 、 根据 心脏 状况 个体 化 的 、 患者 接受 的 。 经过 香港 专科 培训 的 C C U专科 护 士接 受过 心脏 疾病 专业 系 统 的理论 教育 ,并 得 到实践 认
心 脏 康复 ; 对 照组 进行 医院 一般 心 脏康 复 内容 。分 别对 3个 阶段 的血 压 、 血脂 、 体质 量 、 每搏 输 出量 、 左心 室 射血 分 数 、 左 室 内径 缩短 率
家庭心脏康复模式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家庭心脏康复模式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1bbf0d8b9f3f90f76c61bcd.png)
my o c a r d i a l i n f a r c t i o n . Me t h o d s : 1 1 2 d i s c h a r g e d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m y o c a r d i a l i n f rc a t i o n w e r e r a n d o m l y d i v i d e d i n t o t h e e x p e r i m e n t l a g r o u p( n=
5 4 例和对 照组 5 8 例 。对照组接受常规指导 ; 实验组按 家庭心脏康复模 式进行健康指导 , 以身体康复锻炼和心理放松训 练为主要
内容 。出院后随访 6周 , 比较 两组 生活质量 、 心理状况 、 心血管危 险因素改善情况及再入院率。结果 : 实验组生活质量 、 心理状 况 及部分 心血 管危 险因素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 统计 学意义( P< 0 . 0 5 , P< 0 . 0 1 ) , 再次入 院率低 于对照组( P< 0 . 0 5 ) 。结
齐鲁护理杂志 2 0 1 3年第 1 9卷第 9期
家庭 心脏 康 复模 式在 心 肌 梗 死 患者 中的应 用
刘 美丽 , 王文 茹“ 。 李洁 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脏康复指导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发表时间:2017-11-28T14:36:49.393Z 来源:《健康世界》2017年20期作者:韩芳
[导读]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康复期间予以心脏康复指导,对促进病情康复、减少并发症具有显著效果。
大庆油田总医院黑龙江省大庆市 163000
摘要:目的:本文就心脏康复指导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
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收治的9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单双号进行分组,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7例;参照组患者在康复期间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心脏康复指导,较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满意度。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38%,显著低于参照组的29.79%,实验组的住院时间对比参照组更短,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参照组,均P<0.05。
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康复期间予以心脏康复指导,对促进病情康复、减少并发症具有显著效果,还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心脏康复指导;急性心肌梗死;康复护理;效果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AMI)在心内科中较为常见,主要是由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诱发的心肌坏死,该类病具有起病急、进展快、预后差等特点[1]。
该类患者在抢救成功后,需要一个较长的康复期,在此期间的护理工作尤为重要。
为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我院主张为AMI患者实施心脏康复指导,临床效果已获得了患者及家属的高度好评。
1 基线资料及方法
1.1 基线资料数据
选取2016年1月--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AMI患者,共计94例;均为首次发病,符合AMI的相关诊断标准。
其中男性患者65例,女性患者39例;年龄集中在45--79岁之间,平均(55.6±6.2)岁;心功能分级:I级49例,II级40例,III级5例。
按照入院顺序单双号进行分组,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7例。
对比两组数据,P>0.05具有研究可比性。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在抢救成功后予以常规护理,包括输液、饮食干预、注意事项告知等;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心脏康复指导,详细如下:在入院的1--2d:患者要保持卧床休息,绝对卧床时间不应超过12--24h,由护理人员指导并帮助患者进行松弛呼吸运动、四肢主动及被动活动,如肩环形、提肩、手肘及膝关节屈伸、足踝上下屈曲伸展等,每个动作5--10次;第二天每个动作增加至20次。
第3--4d:护理人员帮助患者在床上坐起,而后重复上两天的动作,每个动作10--20次。
并鼓励患者自主进行进食、擦脸等活动。
第5d:指导患者进行热身与松弛运动,鼓励患者下床,在床边缓慢移动,活动距离以30--40m为宜。
第6--7d:指导患者进行热身运动,先在原地踏步10--15次,在没有支撑下做5个蹲起动作,并进行双膝屈伸练习,而后缓慢行走50m 左右。
如果患者身体状况允许,可尝试上下5步楼梯。
同时让患者自行洗脸、梳头、如厕等。
第8d--出院:每天指导患者进行2次热身动作,步行距离逐渐增加,每天要坚持在100--150m以上;并进行上下楼梯锻炼,每次在10个台阶左右。
训练期间,护理人员可依据患者的康复状况,对运动量及运动强度进行适度调整[2]。
鼓励患者自主完成洗漱、梳头等日常活动;并要叮嘱患者要禁烟禁酒。
1.3 评价指标
(1)并发症发生率:包括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绞痛、再次发生心肌梗死等。
(2)住院时间。
(3)护理满意度:在患者出院时为其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分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及不满意三个标准;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
1.4 数据整理
将研究数据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分析及检验,其中计量资料是以(±s)的形式标准,比较结果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以(n,%)的形式标准,比较结果采用2值检验;当P<0.05时说明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2 研究结果
2.1 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38%(3/47),显著低于参照组的29.79%(14/47),经统计P<0.05。
实验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5.5±2.3)d,显著短于参照组的(20.8±3.6)d,经统计P<0.05。
2.2 二组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参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7.87%、82.98%,组间比较P<0.05;详见表1。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AMI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主要与患者的过度劳累、情绪激动、寒冷刺激、暴饮暴食等有关[3],大量的吸烟、饮酒也会增加AMI的发病风险。
该类患者的并发症较多,且预后差,也使其康复期间的护理工作更具难度。
患者在发病后,心功能、日常行动能力、生活质量等均会受到一定影响,因此要为其采取相应康复指导,以促使身体快速康复[4]。
我院主张为患者实施心脏康复指导,在患者抢救成功、体征稳定后,便开展被动、主动等活动,再逐渐引导患者进行床下活动,这样可起到扩张冠动脉,促使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建立的作用[5],进而改善患者的心肌供血情况,这对降低动脉压、减慢心率均有所帮助,同时也可预防相关并发症。
此次研究中,参照组患者在康复期间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心脏康复指导,二组对比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6.38%)要低于参照组
(29.79%),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参照组,组间比较P<0.05;由此可见,心脏康复指导在AMI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康复期间为患者实施心脏康复指导,可减少相关并发症,有利于患者病情康复,同时还可使患者对我科的护理服务更加满意。
参考文献:
[1]逄玉霞.临床路径指导的心脏康复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J].社区医学杂志,2016,14(18):62-64.
[2]郑川燕,李霞,马静等.延续护理理论指导的家庭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12):1631-1635.
[3]刘凤满,李春坚,高燕等.内科门诊突发心肌梗死的抢救与护理体会[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5):157-158.
[4]梁欣,杨蓉,苏斐等.早期康复对急性心肌梗死经急诊介入治疗后患者的疗效观察[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4(12):1462-1463.
[5]卢彩霞,夏菊兰,苏玉英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康复指导[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4):101,116.
作者简介:韩芳,女,1983年11月出生,主管护师,大学本科文化程度,现就职于大庆油田总医院,从事护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