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第五课美术《-深浅变化》-两课时

合集下载

2024年小学美术《深浅变化》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2024年小学美术《深浅变化》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2024年小学美术《深浅变化》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美术教材第五册第四章《色彩的奇妙世界》中的第三节《深浅变化》。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深浅概念,学习色彩深浅变化的原理,掌握通过调色实现色彩深浅变化的方法,培养运用深浅变化表达物体空间感和质感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深浅变化的概念及色彩深浅变化的原理。

2. 培养学生运用调色技巧实现色彩深浅变化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运用深浅变化表达物体空间感和质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深浅变化的概念、色彩深浅变化的原理和调色技巧。

难点:如何运用深浅变化表达物体的空间感和质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画板、调色盘、水彩颜料、画笔、毛巾。

学具:画纸、水彩颜料、画笔、调色盘、毛巾。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2. 理论知识讲解(10分钟)介绍深浅变化的概念,讲解色彩深浅变化的原理,如加白色使颜色变浅,加黑色使颜色变深等。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一个简单的物体为例,现场演示如何运用调色技巧实现色彩的深浅变化,并讲解如何运用深浅变化表达物体的空间感和质感。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选择一个简单的物体进行绘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6. 知识拓展(10分钟)介绍一些著名画家运用深浅变化的经典作品,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六、板书设计1. 《深浅变化》2. 内容:深浅概念色彩深浅变化原理调色技巧表现物体空间感和质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运用深浅变化画一幅静物画。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学生是否掌握深浅变化的知识和技能。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尝试运用深浅变化进行创作,提高自己的美术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能力培养2.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理论知识讲解、例题讲解、随堂练习、作品展示与评价、知识拓展4. 板书设计的内容布局5. 作业设计的目的和答案的指导性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目标中的能力培养教学目标应聚焦于学生的能力培养,特别是在美术课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深浅变化》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深浅变化》教学设计与反思
活动5【作业】学生作业评论
学生作业,来回指导
活动6【活动】评价展示评论
教学评价,课堂总结
教学反思
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探索美的精神。学生掌握表现明暗层次感和立体感的皴线方法,初步培养形体空间的造型能力。学生能认知感受光影下物体明暗深浅、强弱浓淡的效果,增进对物象形体美的体验。





活动1【活动】说课评论
活动2【活动】专家点评评论
活动3【导入】1、情景激趣导入课题评论
1、课件展示彩色积木照片图
2、引导学生欣赏作品,观察积木照片
3、设问:除了看到画面上多样的形象色彩外还看到什么?有什么其他视觉效果
4、揭示并板书课题
活动4【练习】尝试表现探究方法评论
1、欣赏优秀大师的作品,让学生感受用铅笔也能表现很强大视觉效果
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深浅变化》教学设计与反思
第5周
星期三学科Biblioteka 美术年级五
班级
5
授课内容
《深浅变化》
课前准备
课件
授课者
美术老师
教学
目标
1、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探索美的精神。
2、掌握表现明暗层次感和立体感的皴线方法,初步培养形体空间的造型能力。
3、认知感受光影下物体明暗深浅、强弱浓淡的效果,增进对物象形体美的体验。
2、引导思考,加强认识。我们既然看到了画面上立体空间上由各种各样的色彩深浅明暗构成的,我们也能学习用笔触来表现这种明暗深浅,学生跟着微视频学习一种新的描线技法——皴线
3、学生尝试练习,教师指导
4、再应用,应用正确合适的排线方法,学生自主尝试用铅笔皴线,表现一个几何体的深浅变化。
5、学生来回指导并选取特别的作业进行点评。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深浅变化湘美版(2024秋)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深浅变化湘美版(2024秋)

《深浅变更》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深浅变更》是湖南版义务教化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的一节美术课,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本课让学生学习用铅笔皴线,尝试通过用笔的轻重与笔触排线的疏密变更,来表现物体由弱到强、由淡到浓的明暗效果和立体层次感。

本课并非专业的素描课,而是让学生体验和感受在丰富的明暗变更中单色绘画的艺术魅力。

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学习主体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他们智力水平快速提高,具备了肯定的审美实力和想象创作实力,渐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但仍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直观教学法更为有效。

教学目标:1、相识感受光影下物体明暗深浅、强弱浓淡的效果,增进对物象形体美的体验。

2、驾驭表现明暗层次感和立体感的皴线方法,初步培育形体空间的造型实力。

3、培育学生擅长发觉、勇于探究的精神和表现美的实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感受光影下物体明暗深浅、强弱浓淡的变更。

教学难点:驾驭表现明暗层次感和立体感的皴线方法,初步培育形体空间的造型实力。

教具学具打算:课件、铅笔、橡皮、画纸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本节课起先之前,先给学生展示《奥塔山丘上的房子》中房子的结构素描,以及原画,引导同学们思索,为什么同样的房子外形,在原画中大家就能很轻松的分辨出是房子?学生回答,老师总结答案,因为画中有了形态各异的,明暗不同的深浅变更,正是有了这样的深浅变更才使得画面丰富起来。

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一一深浅变更。

二.新课讲授给学生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深浅变更的例子,使学生有直观地相识,比如蓝天白云布满的天空,茂密的森林,闪耀着弥红灯的夜景,碧波荡漾的湖面,以及第一课我们学习的渐变色,都是我们常见的,一些具有深浅变更关系的事物。

分析深浅变更的缘由,深浅变更一般有两个方面缘由,一个是物体本身固有的颜色,就有深浅变更:另一个是同样颜色的物体,因为光照不同而产生的深浅变更。

并通过详细的实例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深浅变更的缘由。

通过小组探讨,找寻大家在生活中或者教室里都见过哪些深浅变更的例子。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5深浅变化 |湘美版(2012)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5深浅变化  |湘美版(2012)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5深浅变化|湘美版(2012)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深浅变化的基本概念,掌握深浅变化的绘制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深浅变化现象,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深浅变化的基本概念2. 深浅变化的绘制方法3. 深浅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深浅变化的基本概念和绘制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深浅变化创作出富有美感的作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深浅变化现象,如光影、水波等,引发学生对深浅变化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a. 深浅变化的基本概念b. 深浅变化的绘制方法c. 深浅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3. 示范与指导:教师现场示范深浅变化的绘制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学习和实践。

4. 练习: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运用深浅变化进行绘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点评,总结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

6.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深浅变化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1. 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创作一幅以深浅变化为主题的美术作品。

2. 观察生活中的深浅变化现象,记录下来,为下次课的分享做准备。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深浅变化的基本概念和绘制方法。

2. 教师要善于运用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深浅变化现象,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在创作中大胆运用深浅变化,表现出自己的独特见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深浅变化的基本概念和绘制方法,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

同时,学生能够关注生活中的深浅变化现象,激发对美术创作的兴趣,为今后的美术学习奠定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深浅变化的绘制方法深浅变化是绘画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通过明暗对比,使画面具有立体感和空间感。

小学美术湘教版五年级上册实用资料第5课深浅变化(2)

小学美术湘教版五年级上册实用资料第5课深浅变化(2)

小学美术湘教版五年级上册实用资料第5课深浅变化教材分析本课“深浅变化”绘画表现事物的基础是光,如果没有光,我们就无法看到客观世界,更别提作画了,光使物体呈现在我们面前,产生强烈的明暗对比,展示物体明确的轮廓线,使人们见到了变幻的光影现象。

而这些正是我们在绘画中所要捕捉的东西。

用铅笔皴线,尝试通过用笔的轻重变化与线条的组织变化来表现由强到弱、由淡到浓的明暗效果和立体层次感。

本课并非专业的素描课,而是让学生体验到在丰富的明暗变化中特有的艺术魅力。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在编排上从欣赏画家的作品进入,创设了光影变幻美丽的情境。

为便于学生理解光影变幻,教材引导学生把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看成一个由各种奥妙影调和各种形状组成的单色体,让学生自主发现在平面上存在着的明显的明暗变化。

然后使学生了解用笔的轻重、疏密会影响到物体的明暗变化。

在教学中可将以上基本原理、知识浅显地渗透到学生的游戏练习中,更强调造型的层次性和创意设计。

“活动一”:学习内容是画一组几何图形,运用铅笔皴线的方法,想像画出几何图形的明暗效果,表现层次感。

教材的左上角有几幅范画作品,是用心形、三角形、正方形、多边形、圆形以及不规则形重叠并皴上深浅变化的线来表现物体的前后层次关系。

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可充分挖掘学生的创作思维,展示学生个性,将主动权交给学生,争取作业百花齐放。

“活动二”:从欣赏画家作品入手,通过在建筑物每一块面上运用由强到弱、由淡到浓的明暗画法进行涂画,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步体验到明暗、光影的变化所带来的奇妙变幻。

教材力求呈现学习活动的难易层次,从对平面几何图形的感知、创作,直至立方体的形体组合,是一个循序渐进、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教学目标1、掌握初步的形体明暗、层次感的皴线方法和形体空间的造型能力,探索光影下的各种美妙效果。

2、感受明暗的深浅、强弱、浓淡,增进对形体美的审美体验。

小学美术《深浅变化》优质课件

小学美术《深浅变化》优质课件

灰部。在灰部中,靠近物体边缘的部分色调会相
浅一点,这部分叫做—— 反。光

如何用线条表现明暗:
用笔重则 线条疏则
深弱, ,
轻则 密则
浅 强
1 ,构图,起 形
2 ,上大调 子
3 ,深入刻画细节
4 ,全面修整
线条疏、轻则色调浅
线条密而重则色调深
作业要求:
1. 画出各种图形,并有创意的重叠遮挡。 2. 组合的画面既要有深浅的明暗的层次,又要美 观。
深浅变化
谜语:
你有我也有,黑身黑腿黑黑头,灯前月下跟你走,就是不开口。
—— 影 子
想一想:你在生活中常见 到哪些光影现象?
提问:
物体的明暗,光影是由于什么变化而 产生的?
毕加索——奥塔山丘上的 房子
( 光和影子),给
体带来物了变化多端的深浅 变化。
小结:
明暗的产生: 有体积的物体在光 线
深浅变化
关于深浅:用笔的轻重,线条的疏密会直接影响到物体,是指明度低。颜色越深,明度
越低;颜色越浅,明度越高。
关于线条:用深浅不同的线条排列构成的块面,它们的深浅效果也
会,不颜同色。就所以,。线深条重而密的块面,颜色就 ;线条轻而疏的浅块面
亮部
暗部 反光
一个物体,除了亮部、暗部,其余的部分都叫做
的照射下,会呈现 出 一定的明暗变化 。

明暗
所谓明暗,是物体在光照下所产生的强弱,深浅光影视觉明感部受与(效亮果。
强则明光,照光照弱则 。明暗所产暗生部的原因是光源照射;如果部没)有光部,我们
睛将看不到任何东西。光的源眼直射处是灰部
。光源照射不到之处是
。反射光所形成的的是中间灰色部分,也叫作(

2024年小学美术《深浅变化》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2024年小学美术《深浅变化》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2024年小学美术《深浅变化》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美术教材第五册第三章《色彩的世界》,详细内容为“深浅变化”。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理解色彩的深浅变化规律,掌握运用色彩深浅变化创作美术作品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色彩深浅变化的原理,学会运用深浅不同的颜色进行绘画创作。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践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提高审美素养,增强对生活的感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色彩深浅变化的原理及运用。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深浅不同的颜色进行创作,表现出丰富的画面效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教学PPT、示范作品、画笔、颜料、调色板等。

学生准备: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组描绘大自然的作品,让学生观察并说出作品中的色彩变化。

2. 知识讲解(15分钟)a. 讲解色彩深浅变化的原理。

b. 通过示范,展示如何运用色彩深浅变化进行创作。

3. 例题讲解(10分钟)a. 出示一幅描绘自然风景的画作,分析其中色彩深浅变化的应用。

b. 指导学生如何观察、分析、运用色彩深浅变化。

4. 随堂练习(15分钟)a.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尝试运用色彩深浅变化描绘一幅画作。

b.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疑问。

5. 课堂小结(5分钟)a.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六、板书设计1. 《深浅变化》2. 内容:a. 色彩深浅变化原理b. 色彩深浅变化的应用c. 创作方法与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运用色彩深浅变化,描绘一幅自然风景画。

2. 答案:根据所学知识,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创作出具有深浅变化的自然风景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色彩深浅变化的理解和运用程度,以及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多观察大自然,发现生活中的色彩变化,提高美术素养。

五年级美术课件 深浅变化 PPT

五年级美术课件 深浅变化 PPT

试一试
注意
越靠近一个面边线的地方,线条越重越密集。 选择一个面的一条边,由深到浅的叠加线条。 尽力不要把明度低的边线放在同一条边线上。
五年级美术课件 深浅变化
如果我们用黑和白来看世界,就会发现每一个色彩都是有 深有浅的,浅是指明度高,深是指明度低。

颜色

低Hale Waihona Puke 明度高颜色越深,明度越低。颜色越浅,明度就越高
(1)顺手的平行排线: 有次序的顺手排线
(2)重叠的排线样式: 就是在一块区域多画几遍第一种方法。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3)交错的排线方式: 就是在画过第一遍排线以后,再在上面
铺上第二层不同方向的排线,两遍之间的方 向依照菱形最好,与整体画面相协调,简称 和谐。
(4)转折排线: 接近物体形态结构的排线形式,能更好的塑造
物体的形态。
线条
用线条排列构成的块面不同得到的深浅效果也不同。
·重而密色就深 ·轻而疏色则浅

湘美版五年级上册美术第5课深浅变化活动二教案

湘美版五年级上册美术第5课深浅变化活动二教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色彩深浅变化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色彩深浅变化的基本原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色彩深浅变化的基本概念。色彩深浅变化是指色彩的明暗、浓淡的变化,它是绘画中创造层次感和立体感的重要技巧。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色彩深浅变化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色彩深浅变化和色彩搭配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4.例题四:《根据下列场景,描述其色彩深浅变化的情况。(场景描述)》
答案:这道题目要求学生根据场景描述,描述其色彩深浅变化的情况。学生需要充分发挥想象力和观察力,通过语言描绘出场景的色彩变化。例如,“在一个夏日的海滩上,沙滩由浅黄色逐渐变为深棕色,海水的颜色由浅蓝色逐渐变为深蓝色。”这样的描述,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想象场景的色彩变化。
3.确定教学媒体和资源的使用:
- PPT:教师利用PPT展示色彩深浅变化的概念、技巧和案例,清晰地呈现教学内容。
-视频:教师播放艺术家创作色彩深浅变化画作的视频,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学习。
-在线工具: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在线绘画工具进行实践,提供互动和反馈的机会。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深浅变化》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绘画过程中是否遇到过难以掌握色彩深浅变化的情况?”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色彩深浅变化的奥秘。

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5.深浅变化》说课稿2

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5.深浅变化》说课稿2

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5. 深浅变化》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5. 深浅变化》是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的一课。

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观察和分析自然界中的深浅变化,让学生掌握色彩的深浅变化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进行绘画创作。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图片和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深浅变化的表现方法。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美术基础,他们对色彩有一定的认识,但可能对深浅变化的规律理解和运用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自然界中的深浅变化,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色彩的深浅变化规律,并鼓励他们运用这些规律进行绘画创作。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色彩的深浅变化规律,并能够运用这些规律进行绘画创作。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自然界中的深浅变化,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通过绘画创作,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理解色彩的深浅变化规律,并能够运用这些规律进行绘画创作。

2.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色彩的深浅变化规律,创作出具有深浅变化效果的绘画作品。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与手段:1.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界中的深浅变化,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2.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自然界中的深浅变化,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

3.示范法:通过示范,讲解和引导学生掌握色彩的深浅变化规律。

4.练习法:学生通过绘画创作,巩固和运用色彩的深浅变化规律。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自然界中的深浅变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讲解:讲解色彩的深浅变化规律,并结合实例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规律。

3.示范:进行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色彩的深浅变化效果。

4.练习:学生进行绘画创作,运用色彩的深浅变化规律。

5.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自评和他评,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五课 深浅变化 ︳湘美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五课 深浅变化 ︳湘美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五课深浅变化︳湘美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深浅变化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

2. 引导学生掌握深浅变化的绘制技巧,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表现深浅变化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深浅变化的概念及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

2. 深浅变化的绘制方法及技巧。

3. 深浅变化的实践练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深浅变化的绘制方法及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深浅变化表现物象的立体感、空间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深浅变化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作品中的深浅变化,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理论讲解(1)讲解深浅变化的概念及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

(2)介绍深浅变化的绘制方法及技巧。

3. 示范讲解以一幅具体的作品为例,演示深浅变化的绘制过程,讲解绘制要点。

4. 实践练习(1)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选择一个简单的物体进行深浅变化的绘制练习。

(2)学生在绘制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 作业点评(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学习。

(2)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总结优点和不足。

6. 总结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深浅变化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2)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深浅变化绘制一幅复杂的物体。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实践、点评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深浅变化的绘制方法及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深浅变化在作品中的运用,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

同时,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引入更多具有深浅变化的美术作品,让学生在欣赏、分析的过程中,深入了解深浅变化的艺术魅力。

此外,还可以结合其他绘画技法,如透视、光影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绘画水平。

重点关注的细节:深浅变化的绘制方法及技巧深浅变化在美术创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可以让作品更具立体感、空间感和生动感。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5课 深浅变化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5课 深浅变化

第5课深浅变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感受光影下物体明暗深浅、强弱浓淡的效果,增进对物象形体美的体验。

2、掌握表现明暗层次感和立体感的皴线方法,初步培养形体空间的造型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勇于探索的精神和表现美得能力。

教学重点:感受光影下物体明暗深浅、强弱浓淡的效果。

教学难点:掌握表现明暗层次感和立体感的皴线方法,初步培养形体空间的造型能力。

教学准备:铅笔、橡皮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1. 展示《奥塔山丘上的房子》2. 引导学生欣赏作品。

设问:你看到了怎样的视觉效果?这些房子和你画过的房子,你见到的房子有什么区别?(只有影调的深浅变化,形状为简单几何形体)3. 揭示并板书课题:本节课,我们学习认识深浅变化,尝试表现画面的层次感。

二、认识明暗、探究方法1、引导思考:我们看到了画面上立体空间是由各种各样的色彩深浅明暗构成的,我们也能学习用笔触来表现这种深浅明暗。

大家想一想,用怎样的方法来表现呢?2、学生谈论回答,教师倾听,可参与谈论。

(线条,块面,网点……)教师概括小结并板书:用线条排线构成的块面来表现不同深浅效果。

笔轻则淡、重则浓;线条排列疏则弱,密则强。

3、学生自主尝试用铅笔皴线,能皴出深浅渐变变化。

三、展示效果、布置作业1、教师收集一些用铅笔皴线完成的学生尝试作业展示给全体学生看,使其掌握正确方法。

2、教师随堂演示活动一的作画方法和过程。

画一单元几何形,用遮挡或重叠的方法加画单元几何形,再加画成组合图形,最后皴深浅线条块面,表现明暗层次。

3、布置学生作业。

设问:你会想象画出哪些几何形,并如何有创意地重叠、遮挡?怎样使组合的画面既有深浅明暗层次,又美观好看?4、学生开始作业。

课件出示作业要求。

四、个别指导、拓展思路1、教师针对个别绘制有困难的同学进行指导。

诸如:单元形不好看,遮挡重叠的不美观,皴线条少轻重强弱变化等。

2、发现个别有创意的,美观大方的作业及时给全班同学看,给大家以启示,拓展作业思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第五课美术《-深浅变化》-两课时
教学内

5.深浅变化(第一课时)
教学目
标1、掌握事物色彩深浅层次感的皴线方法和表现方法。

并在绘画创作中灵活运用所学方法进行事物深浅变化的表现。

2、初步培养形体空间的造型能力,感受色彩深浅的美妙变化。

3、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探索美的精神和创造美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色彩深浅变化的体会、深浅皴线方法的掌握和在绘画中的初步运用。

教学难点:用铅笔皴线,尝试通过用笔的轻重变化和线条的组织变化来表示由强到弱、由淡到浓的明暗效果和立体层次感。

教具准

课件、范例、2B、HB铅笔、橡皮擦
设计意图教学过程课前改进
一、激情引趣、目次导向
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感受事物的深浅。

通过刚才
三个体验活动意图创设一个愉悦、轻松的环境,让学生在尝试中感受,引导学生学会合的欣赏,你感受到了什么?
小结:艺术源于生活,正因为我们的大自然存在着这么多的美,所以我们才能有美的艺术品的不断产生。

今天我们就将一起来感受事物的深浅之美。

学习表现物体的深浅变化。

二、尝试学习、多种方式
1.体验活动一:工具材料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深浅变化
我们现在上的是美术课,美术需要材料来表现,所以在学习之初,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先来认识一下我们手中的材料。

老师这有2支铅笔,请一名同学看一看、画一画,找一找手中的这两只笔有哪些不同之处?来说说你的发现?笔上的H 和B分别代表什么呢?它有什么意义?
小结:H和B代表这只笔的铅芯的软硬程度,H
作,大胆表达,畅所欲言。

拓展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想象。

的数值越高,笔的铅芯越硬,B的数值越高,笔的铅芯越软。

铅芯越硬,画出的色越浅。

铅芯越软,画出的色越深。

2.体验活动二:同一支笔,不同的力度产生不同的深浅变化
师:我们用一支笔能不能产生不同的深浅变化呢?有什么办法?
生尝试练习,同一支笔画不同的深浅
小结:同一支笔因为手上力度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深浅变化
3.体验活动三:线条的排列疏密产生不同的深浅变化
师:我们除了力度和工具材料的不同能产生不同的深浅变化,还可以用什么方式来体现,先观察。

师示范排线。

通过观察,你们发现老师是用什么方法来产生色块的深浅变化的?(有序的排列线条)
师小结:这种挥动你们灵活的手腕,让笔一组一组有序的在纸上留下排列的痕迹,就是咱们素描里面俗称的排线。

三、深入感知,巧妙联想
1.欣赏感受
作品中的奇妙深浅运用是一种很重要的美术表现形式,它会产生很多美的作品,咱们一起去欣赏一下。

2.自学教材,体会作业要求。

四、体会创造,方法实践
师:还等什么呢?现在拿上手中的笔试着画出深浅渐变的色彩变化,看看一会我们将创造出怎样的奇妙作品吧,孩子们行动起来。

教师巡回指导。

五、总结评价
评价肯定学生的精心绘画,赞扬学生的大胆表现。

师小结:艺术源于生活,我们的大自然让艺术家感受体会了色彩的深浅变化之美,艺术家就将这种美的感受再现运用到了生活之中,艺术和生活是息息相关的,美和生活也是息息相关的,只要我们善于思考、勤于发现。

板书设

5.深浅变化
H---铅硬------色浅B-----铅软------色深
力度-----重-----色重力度轻-----色浅-----浅
线排列密------色深线排列空(疏)-----
色浅
课后反

教学内
5.深浅变化(第二课时)

教学目1、掌握光影变幻下形体的明暗、层次感的皴线方法和形体空间的造型能
标力,探索光影下的各种美妙效果。

2、感受明暗的深浅、强弱、浓淡,增进对形体美的审美体验。

3、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探索美的精神和创造美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几何形体在光影中的塑造方法。

教学难点:用铅笔皴线画出不同面上的明暗变化。

教具准

石膏体、积木、画纸
设计意图教学过程课前改进
一、感知立体,画立方体
1.开门见山,宣布并板书课件。

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变现明暗层次的方法,
由于大家学习认真已经掌握了基本方法。

今天我
们继续学习深浅变化。

2.出示一个立方体光照投影,使之有较好的明暗
深浅观察效果。

教师提示学生,仔细观察立体的
现在提倡探索式教学,让学生自己从观察、操作中探索一些知识,而不是我们教给他一些知识,使每个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角、棱、面。

3.教师用线条画出立方体的轮廓后指出,仅有轮廓线表现立体感是不够的,大家想一想,还可以通过什么途径表现立体感?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体面的深浅明暗光影可以充分立体感。

二、巧搭积木,堆叠房子
1.请几名学生上讲台快速用积木叠房子。

要求要美观,有特色,要稳定,呈体积感。

搭好管擦它的棱角体面,特别是光影明暗深浅。

2.教师选定最经典的一个建筑放到投影仪下给全班欣赏观摩。

教师指出棱角,体面的明暗、深浅、透视和遮挡关系。

3.教师小结。

按上面三点要求表扬在对房子过程中的表现和创意精神。

强调:整个“建筑物”是一个整体,所有的立体
造型,有的显现,有的被遮挡,有的只看到一点点,因此,我们在画时要尽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描画。

三、观摩作品,体会感觉
1.欣赏水彩画《沙漠之鸽》,画面立体感显著,光影强烈,深浅交替映衬,非常好看。

2.欣赏优秀学生作业。

引导观察,并指出:画家对这组物体的各体面非常熟悉,也很好的掌握了皴线的方法,方锥体、圆锥体,并给看得见的体面或减淡渐浓地用铅笔线条皴出深浅变化。

四、画一画
1.让学生画一组立方体构成的建筑物,在每一块面上运用由弱到强、由淡到浓的明暗画法绘制,表现出建筑物的立体感。

2.要求美观、稳定,有立体层次感,不要多而复
杂。

3.学生作业一段时间后,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五、评价小结
同学相互交流在绘画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体会
与经验。

板书设

课后反
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