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及政策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及政策分析
摘要:居民消费需求是一国经济增长的能量母体。自97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我
国居民消费需求一直呈现不足。通过研究发现,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有:一是影响居民支付能力的因素,如居民收入减少、不确定性支出的增加等;二是影响居民消费愿望的因素,如居民消费意识、消费环境等;本文结合当前一些政策措施对此进行一些简要分析。
关键字: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可支配收入;社会保障;消费环境
1997 年以来,我国经济在成功实现软着陆后, 市场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 大多数商品由供不应求变成了供求基本平衡或供过于求, 市场消费低迷, 商品销售困难, 物价连续走低, 买方市场的格局已基本形成。为此, 国家从1998年开始出台一系列启动内需的相关政策, 取得了积极成效, 同时也出现对经济启动效果不如预期的现实。2008年,我国受经济危机的影响,扩大内需又再次成为政策的中心。我国今年乃至今后几年经济增长也必须要首先立足于扩大内需。本文拟对扩大内需的刺激消费内需方面做一探讨。
经济增长离不开需求的拉动。需求因素一般由三个方面构成:消费、投资和出口。其中,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构成国内需求, 出口需求构成国外需求。对于我国来讲, 经济增长的需求动力应建立在主要依靠国内需求上。只要把国内需求充分激活起来, 就能比较长久地带动经济增长; 而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时有动荡, 如97年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和今年的经济危机, 不容许我们把经济增长建立在主要依靠国外需求上。因此, 扩大内需绝不是权宜之计, 而是今后宏观经济政策的长期导向目标。
扩大内需有两方面:一是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投资需求;二是启动扩大消费需求。从一些实证分析可以看出,在买方市场条件下,要使扩大内需政策取得成功,既要重视实施扩大投资需求的宏观经济政策,更需要认真研究居民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变化规律,调整消费政策,不断的扩大消费需求。那么,是什么原因致使我国居民消费需求难以启动呢?
一、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分析
消费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唯一目的,唯一对象。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在当今形式下,消费需求的扩大具有显著的意义。如果国内的消费需求不能扩大甚至萎缩必然产生一下几方面的影响:一是产出不能顺利转化为销售收入,导致资金占压、资源浪费,经济运行受到阻滞;二是影响企业利润和国家税收,导致企业经营困难,企业经济效益滑坡,并制约财政增收,进而对就业及社会发展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三是迫使市场价格下跌,而物价持续下滑不仅进一步导致销售收入和税收减少,而且会产生通货紧缩的严重现象。这样,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就会成为泡影,最终必将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根据对消费需求含义和条件的分析,凡是影响人们购买欲望和人们支付能力的因素均是影响消费需求的因素。以下简要分析我当前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
1.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严重制约了居民的消费增长
根据西方消费函数理论,收入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消费总额的大小和消费产品质量的高低。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也是由他们的可支配收入的多少来决定的。当人们手中的可支配收入增加时,其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也会增加,反之,当其手中的可支配收入减少,或者是因为物价上涨而相对可支配收入减少时,都会消弱其消费需求,降低消费水平。从统计数据来看,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远低于经济增长的幅度。人均可支配收入降低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收入差距拉大,致使中低收入人群居民消费意愿降低。就城乡收入差距而言。1997年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 090 . 1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5 160 . 3元 ,两者相差 2 . 47倍; 2000年 ,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 253 . 4元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 6 280元 ,两者相差 2 . 79倍; 2005年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3 254 . 9元 ,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 10 493元 ,两者相差 3 . 22倍;到 2006年 ,农民人均纯收入 3 587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1 759元 ,两者相差倍数扩大到 3 . 28倍。根据消费函数理论,社会贫富差距的扩大使财富越来越集中在较高收入人群中,这样会使全社会的居民边际消费倾向降低。对于高收入阶层而言,他们手中的财富越多,他们会更倾向于投资和储蓄,而边际消费倾向越低;而对于低收入人群而言,他们虽然由强烈的消费欲望,但是由于他们的收入有限,实际消费受到限制。由此,收入差异的扩大会使我国居民的总体消费率不高。
第二,物价指数的持续上涨直接导致我国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相对减少,购买力降低。2005年到 2008年 2月物价较大幅度上涨 ,食品、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居住等产品的价格上涨幅度甚至高达 20% ,远远高于同期我国居民收入的增长幅度。物价的大幅度上涨还会降低居民消费信心 ,担心物价会持续上涨而不得不减少当前的消费 ,把收入用于投资或购买债券等能够实现资金增值的项目支出上 ,从而进一步减低消费倾向。
2.我国居民消费观念落后制约了居民的消费增长
我国由于特有的历史文化体制等因素,使我国居民长期养成了重积累、轻消费的生活习惯,形成了勤俭节约的生活观念。这种观念不利于充分发挥我国消费对经济的刺激作用。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中国人民银行曾多次降低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准备利率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从而拉动经济增长,但是就是因为我国居民消费观念的落后,使这些政策收效甚微。据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 SSC I)曾经做过的调查表明 , 59%的城镇居民还没有把贷款和自己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而在美国 ,消费信贷占银行信贷的 20% ,有 99%以上的居民使用抵押贷款购房 ,贷款额度一般占房价的 70%~80%。
3.有效供给不足、产品供需结构不协调和产品质量问题严重制约了消费的增长
有效需求不足和有效供给不足在我国是长期并且同时存在的。长期以来,商品生产和经营者总是将重点放在城市和高收入者人群中,而忽视了农民和城市工薪阶层这一社会最大的消费群体,从而丢弃了最为广阔的市场。而且,产品供需结构的不协调,一方面使产品积压现象严重;另一方面使很多居民持币待购。这样会大大挫伤居民的购买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