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管理技术知识点整理

合集下载

福建信息技术会考数据库知识点(答案)

福建信息技术会考数据库知识点(答案)

高一信息技术(选修)复习班级:姓名:座号:一、数据管理的基本知识1、数据及数据类型(P6-7)1)数据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是对现实世界中客观事物的符号化表示,分为数值型数据和非数值型数据。

可以用数字来表示的数据是数值数据,如轻重、高矮、大小等数值型数据,用非数字形式来表示的数据称为非数值数据。

如字符、文字、图表、图像、声音等非数数值型数据。

数据与信息的区别和联系:数据是信息的具体描述,是信息的载体0806)A.记录B.数值C.数据D.数字2、用一组数据“班级:05;姓名:李想;性别:男;座号:9 ;总分:369”来描述某位学生信息,其中“总分”字段适合的数据类型为()(0906)A:数字型B:逻辑型C:日期型D:货币型3、用一组数据“客房编号: 0101,额定人数:4,状态: 即将到达,是否可预定: TRUE”来描述某客房信息,其中“是否可预定” 字段适合的数据类型为()(0906)A:数字型B:逻辑型C:日期型D:货币型4、用一组数据"产品名称: 自行车,开始时间:2009-6-29,结束时间: 2009-12-3,需求数量:1010"来描述某生产计划信息,其中"开始时间"数据可设置为()(0906)A:数字型B:逻辑型C:日期/时间型D:货币型5、用一组数据“班级:05,姓名:李警,性别:男,座号:9 ”来描述某位学生信息,其中“姓名”数据可设置为()(0906)A:文本型B:逻辑型C:日期型D:货币型6、用一组数据“类型编号: BK001;类型名称:管理;可借天数:30”来描述图书类型信息,其中“类型编号”数据可设置为()(0906)A:数字型B:逻辑型C:日期型D:文本型7、下列关于数据的叙述,错误的是( ) (0901)A.数据只能以数字形式来表示B.数据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信息资源C.数据是的信息的符号化表示D.数据是对现实世界中客观事物的符号化表示2、了解数据管理技术的变迁(P8)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人工管理、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人工管理特点:没有专门的软件管理数据,数据与应用程序紧密联系,不能共享。

管理信息系统知识点详细整理

管理信息系统知识点详细整理

管理信息系统知识点整理第一章1、信息的定义及其属性?信息的定义: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它对接收者的行为能产生影响,它对接收者的决策具有价值。

信息是一个社会概念,它是人类共享的一切知识、学问以及客观现象加工的提炼出来的各种消息之总和.信息的属性:1 事实性。

事实是信息的第一和最基本的性质。

2 等级性.对应于管理的不同等级,信息分为战略级、策略级、执行级。

不同等级的信息具有不同的属性。

3 不完全性。

4 滞后性。

5 扩散性.信息就像热源,总是向温度低的地方扩散,这使得信息扩散具有两面性。

6 可压缩性.随着信息获取手段的日益进步,压缩对于信息、数据的存储、传输、处理越来越重要。

7 分享性。

8 转换性2、信息生命周期分为哪些阶段?信息的收集。

包括原始数据的采集、分类、编码以及想信息存储系统与信息处理系统传送信息等过程。

信息的传输。

在使用信息系统时,往往需要将信息从一个子系统传送到另外一个子系统,获从一个地区传送到另外一个地区,当传输的是多媒体信息时,对传输网络有更高的技术指标要求,如时传输要求更高的传输服务质量等。

信息的加工.输入的信息必须经过加工处理才能为人们利用,加工能力包括数学计算、逻辑处理以及智能化处理等能力,它能支持人们对信息系统提出的各种要求,是信息系统的核心.信息的储存。

大批量信息必须进行合理的组织,以利于信息的检索及处理,保证信息的一致性,完整性及安全性,同时还要尽可能减少信息存储的冗余,合理的逻辑组织及物理存储是通过文件组织及数据库技术来实现.信息的维护。

保持信息处于合用状态叫信息维护。

(广义:包括信息系统开发和运行过程中一切数据管理工作。

侠义:包括经常更新数据,维护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使数据均保持合用状态。

信息的利用。

保证信息的安全性是,要防止信息由于各种原因而受到破坏。

3、诺兰阶段模型的实用意义何在?它把信息系统的成长过程划分为哪几个阶段?诺兰阶段模型的实用意义是无论在确定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策略,或者在制定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时候,都可以利用诺兰阶段模型判明本单位当前处于哪一生长阶段,进而根据该阶段特征来指导MIS建设.诺兰阶段模型把信息系统的成长过程划分为初装、蔓延、控制、整体化、数据管理和信息管理六个阶段.4、信息管理包括:人力资源管理,硬件、软件管理,通信管理,办公室自动化,规划管理5、信息管理的广义概念①面向未来的规划管理②面向信息系统内部的运营管理③面向开发的项目管理6、我国企业在信息管理系统上的问题7、云计算云计算是一种通过计算机网络按需提供计算资源的模式,其中计算资源包括计算能力、存储、应用和服务等云计算包括以下几个层次的服务:基础设施级服务(IaaS)、平台级服务(PaaS)和软件级服务(SaaS)8、云计算对企业的应用价值和挑战分别是什么①价值:从云计算的服务提供和交付模式来看,所有计算处理都集中在云端,计算服务科动态伸缩,用户可以灵活购买,企业不用自己建设和维护硬件、软件挑战:用户有诸多担心,包括担心对信息系统的控制,担心对云计算提供商的高度依赖,担心信息安全和服务质量等②价值:从云计算的服务计算方式来看,云计算实现了级资源的高度整合和优化利用,实现计算资源的充分共享挑战:如何控制调度和优化各种资源、平台和软件,实现各种组件的高效协作工作;如何保证服务的普适性和灵活性;如何保证服务实现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服务质量9、云计算提供的三个服务层次基础设施级服务:指“云”端向用户提供全面的计算机基础设施,包括计算机服务器、基础软件和数据存储空间,用户只需向“云”端租用,而不需要建设和维护这些基础设施。

大数据导论知识点总结

大数据导论知识点总结

大数据导论知识点总结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大数据已经成为了各行各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资源。

大数据的广泛运用带来了许多创新和机遇,也带来了许多挑战和隐私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大数据导论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大数据的定义与特点1. 定义:大数据是指在传统数据库和数据管理工具无法处理的规模巨大、结构复杂或速度快的数据集合。

2. 特点:- 数据量大:大数据的数据量通常以TB、PB甚至EB级别计量,超出了传统数据库的处理能力。

- 数据类型多样:大数据包含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等多种数据类型。

- 时效性高:大数据的生成速度极快,需要实时或近实时地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 数据价值潜力大:大数据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和洞见,可以帮助决策者做出更准确的决策。

二、大数据的来源与获取1. 来源:大数据的来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方面:- 传感器和物联网设备:如智能手机、智能家居设备等。

- 社交媒体和网络数据:如微博、微信、新闻网站等。

- 企业内部数据:如销售数据、用户行为数据等。

- 公共数据:如交通数据、天气数据等。

2. 获取:获取大数据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爬取和抓取:通过网络爬虫等技术手段,从网页、社交媒体等获取数据。

- 日志记录和监测:通过系统日志、服务器日志等记录数据。

- 传感器和仪器收集:通过传感器和仪器采集现场数据。

- 购买和订阅:从数据提供商购买或订阅数据。

三、大数据的存储与管理1. 存储技术:- 关系型数据库:适用于结构化数据的存储和管理,如MySQL、Oracle等。

- 非关系型数据库:适用于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的存储和管理,如MongoDB、Redis等。

- 分布式文件系统:适用于大规模数据的分布式存储,如Hadoop的HDFS等。

- 内存数据库:适用于高速读写的场景,如Redis、Memcached等。

2. 管理技术:- 数据清洗和预处理:对原始数据进行清洗、去噪和转换,以便后续处理和分析。

高中信息技术知识点汇总

高中信息技术知识点汇总

高中信息技术知识点汇总(必修)第一章绪言一、信息1.信息的含义:理解信息的含义:(三种典型的观点)香农的观点:用来消除不确定的东西维纳的观点:区别于物质与能量的第三类资源钟义信的观点: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2.信息的基本特征:传递性、依附性、共享性、时效性、价值相对性、可处理性、真伪性等例如:信息必须依附于载体,同一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二、信息技术1.信息技术的含义:信息技术的本质可以看做是代替、扩展和延伸人的信息功能的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是微电子技术,核心是计算机技术,支柱是通信技术。

2.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1)信息技术发展历程中几个重要阶段的基本特征: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语言的产生;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文字的发明;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电子计算机的普及使用和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结合。

(2)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各种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传感(遥感遥测)技术等。

相互渗透、相互结合,新业务、新产品将不断涌现;微电子元件与光电子技术将取得突破性进展.新型电子元件和电子信息材料技术将层出不穷;现代通信技术将趋向:智能化、网络化、多元化、多媒体化、虚拟化;第二章信息获取一、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1.信息需求的确定:确定信息内容和信息的类型(文本、数据、图片等),能够针对具体问题,分析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内容及类型。

2.信息来源的确定:确定信息来源时需考虑可用的信息来源和可靠的信息来源·3.获取信息的方法:根据不同的信息来源选择对应的信息获取方法。

4.信息价值的判断,根据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选择从准确性、客观性、权威性、适用性和时效性五方面中的某几个方面进行判断。

二、信息需求的确定1.确定信息内容:根据自己承担的任务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获取哪些具体的信息内容有利于任务的完成和问题的解决,将自己已经确认了解的信息筛去,剩下的就是需要获取的信息。

数字内容管理知识点总结

数字内容管理知识点总结

《数字内容管理》复习内容【】内的为补充内容 0002 CY一、名词解释1.数字内容:内容指各种形式的文本、图像、声频、视频、动画、软件等单媒体或多媒体信息。

数字内容来源:传统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原生的数字资产2.数字内容管理: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以数字内容的获取、存储、管理与重复利用为目标,主要应用于新闻、出版、印刷、文化传媒产业等诸多涉及媒体内容服务的行业和领域。

1. 不同系统间的数据转换;2.数据的任意组织;3.跨媒体出版;【数字资产管理,简称为DAM,它是数字化存储与管理的工具,并已成为网络时代个人、工作团体、部门、公司等提供更方便的存储、检索、索引、恢复、修改的工具,即对数字资产进行有效地组织与管理。

】3.元数据:关于特性信息的信息,描述资源的结构化信息简单的说就是“关于数据的数据”,即关于数据的内容、质量、状况和其他特性的信息。

也可以译为描述数据或诠释数据。

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1)体内部元数据处理媒体内信息的解释(2)体相互间元数据处理多个媒体和他们相互关系信息的解释。

4.编目:对信息资源的形式及内容特征进行分析、选择和记录,然后再将这些描述信息按照一定的规则有序地组织起来。

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规则,对某范围内文献信息资源每种实体(Item)的外部特征和内容特征进行分析、选择、描述,并予以记录成为款目,继而将款目按一定顺序组织成为目录(Catalogue)或书目(Bibliography)的过程。

【编目的作用:有利于信息的有序化和系统化;有利于信息检索和信息的再利用;有利于数据交换和信息资源共享。

】5.分词:又称切词,是将连续的字序列按照一定规范重组成有意义词的分词序列的过程。

词是语言中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单位,也是语言信息处理的基本单位。

分词是指根据某个分词规范,把一个“字”串划分成“词”串。

6.语料库:存储语言材料的仓库现代的语料库是指存放在计算机里的原始语料文本或经过加工后带有语言学信息标注的语料文本。

商务数据入门知识点总结

商务数据入门知识点总结

商务数据入门知识点总结在当今信息化时代,数据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

从市场营销到供应链管理,都需要数据来指导决策和优化业务。

因此,对商务数据的理解和应用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者的必备能力。

本文将从商务数据的基本概念、商务数据分析工具和商务数据管理三个方面对商务数据的入门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商务数据的基本概念1.商务数据的定义商务数据是指企业在日常业务活动中产生的各种数据,包括销售数据、客户数据、供应链数据、财务数据等。

这些数据可以来自于不同的来源,包括内部系统、外部市场、社交媒体等。

商务数据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市场趋势、客户需求、竞争对手等信息,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依据。

2.商务数据的类型商务数据可以按照不同的维度进行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

结构化数据是指以表格形式存储的数据,如销售额、客户信息等;半结构化数据是指部分结构化和部分非结构化的数据,如电子邮件、文档等;非结构化数据是指没有明确结构和标准的数据,如社交媒体内容、图片、视频等。

3.商务数据的采集与存储商务数据的采集包括数据的获取、传输和存储。

数据可以通过企业内部的系统(ERP、CRM等)、外部的数据库和API接口等进行获取。

采集后的数据可以通过数据仓库或者云存储等方式进行存储,以便后续的分析和应用。

4.商务数据的质量和保护商务数据的质量是指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

企业需要建立数据质量管理体系,包括数据清洗、去重、标准化等措施,以确保数据的质量。

此外,随着信息安全意识的增强,商务数据的保护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数据保护机制,包括访问控制、备份恢复等。

二、商务数据分析工具1.商务数据分析的概念商务数据分析是指对商务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解释,以发现数据背后的规律和趋势。

商务数据分析可以帮助企业进行业务预测、风险评估、产品优化等决策,是企业管理和战略制定的重要工具。

2.商务数据分析的工具商务数据分析工具包括数据可视化工具、统计分析软件、数据挖掘工具等。

bim考试知识点总结

bim考试知识点总结

bim考试知识点总结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建筑信息建模的缩写,是一种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信息管理方法,通过数字化建模技术整合建筑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的数据和信息。

BIM在建筑行业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对于从事建筑设计、施工和管理的人员来说,掌握BIM知识至关重要。

在考取BIM相关证书的过程中,需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和技术应用能力。

下面将对BIM考试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BIM的基本概念1. BIM的概念和特点2. BIM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3. BIM的优势和作用二、BIM的基本原理1. BIM的三维建模原理2. BIM的数据管理原理3. BIM的协同工作原理4. BIM的模拟和分析原理三、BIM的建模工具1. BIM建模软件的功能和特点2. BIM建模软件的使用方法3. BIM建模的基本步骤4. BIM建模技巧与经验四、BIM的应用技术1. BIM的模型协同技术2. BIM的模拟和分析技术3. BIM的数据管理技术4. BIM的移动应用技术五、BIM的应用案例1. BIM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2. BIM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3. BIM在建筑运营管理中的应用4. BIM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六、BIM的管理与标准1. BIM的管理体系和流程2. BIM的标准和规范3. BIM的质量控制和验收方法4. BIM的项目管理和控制七、BIM的未来发展1. BIM在智慧建筑领域的发展2. BIM在数字孪生领域的应用3. BIM在工业化建筑领域的发展4. BIM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八、BIM的相关政策和法律1. BIM的国家政策和战略2. BIM的行业标准和规范3. BIM的知识产权和法律责任4. BIM的相关证书和资质上述知识点是BIM考试需要掌握的基本内容,对于准备参加BIM考试的人员来说,需要系统地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点。

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教材和文献、参加相关的培训和考试辅导班、参与实际的BIM项目实践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BIM知识和技术能力。

数据管理技术知识提纲

数据管理技术知识提纲

·信息技术(选修4) 数据管理技术复习提纲概要:信息技术学科模块4——《数据管理技术》,全书以应用数据管理技术解决问题为主线,按照“分析问题——设计数据库——建立数据库——使用数据库——管理数据库”这一线索呈现学习内容。

全书分五章,下面介绍第一章至第五章的主要内容:第一章 认识数据管理技术一、数据管理基本知识1、数据管理技术的基本概念数据: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信息资源,是对现实世界中客观事物的符号。

计算机中的数据分为数值型数据与非数值型数据。

例题:如商品价格、销售数量等数据是( ) A 、数值数据 B 、非数值数据说明:数据是信息的符号表示或称为载体。

即为了表达信息(抽象概念),必须使用某种符号,这些符号就叫数据,如字符、图表、图形、图像、声音、视频等都可以称为数据。

信息依赖数据来表达,是数据的内涵,是对数据语义的解释。

数据管理:是指对数据的收集、分类、组织、编码、存储、查询和维护等活动。

数据管理技术:指与数据管理活动有关的技术。

数据库(DB ):是指按照某种模型组织起来的,可以被用户或应用程序共享的数据的集合。

数据库系统(DBS ):是指采用的数据库技术的完整的计算机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是能够建立数据库、维护数据库及管理数据库的一个开发平台。

数据库应用系统(DBAS ):是应用了数据库的信息系统。

说明:数据库系统的核心为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核心为数据库(或数据) 例题:下列软件中,不属于数据库应用系统的是( )A 、学籍管理系统B 、中考成绩查询系统C 、Linux 操作系统D 、网络售票系统例题:数据库管理系统英文简写是( )A 、DB B 、DBSC 、DBMSD 、Access系统软件应用软件数据库系统结构示意图2、数据管理技术的变迁数据管理技术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数据库系统阶段。

说明:文件系统阶段与数据库系统阶段根本区别在数据的结构化程度高低;数据库技术的应用领域——主要应用于数据密集型应用的领域。

通用信息技术知识点

通用信息技术知识点

通用信息技术知识点信息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对信息进行处理、存储、传输和管理的一种技术手段。

在现代社会,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了各行各业,对于个人和组织来说都已经成为必备的技能。

本文将介绍一些通用的信息技术知识点,帮助读者了解并掌握这些技能。

一、计算机硬件知识1. 中央处理器(CPU):计算机的大脑,负责执行和控制计算机程序的运行。

2. 存储器:计算机用于存储数据和程序的设备,包括内存(RAM)和硬盘。

3. 输入输出设备:如键盘、鼠标、显示器等,用于将信息输入到计算机或显示计算机处理结果。

4. 主板:连接各个硬件部件的电路板,也被称为系统板或母板。

5. 显卡:用于处理图像和视频的设备,能够将计算机的输出信号转化为显示器能够识别的图像。

二、操作系统相关知识1. 操作系统的作用:管理计算机硬件资源,为用户和软件提供一个易于使用的接口。

2. 常见的操作系统:Windows、Linux、Mac OS等。

3. 文件系统:操作系统用于管理文件和目录的一种机制,不同的操作系统有不同的文件系统。

4. 多任务处理:操作系统能够同时运行多个程序,使得用户可以同时进行多项操作。

三、网络和互联网知识1. IP地址:互联网协议地址的缩写,用于唯一标识网络中的设备。

2. TCP/IP协议:互联网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是互联网通信的基础协议。

3. 路由器:用于将信息包从一个网络传输到另一个网络的设备。

4. 常见的网络类型:局域网(LAN)、广域网(WAN)、无线局域网(WLAN)等。

5. 网络安全:包括防火墙、加密技术、身份验证等,用于保护网络和信息的安全。

四、数据库和数据管理知识1.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用于管理和组织数据的软件系统,常见的有MySQL、Oracle等。

2. SQL语言:结构化查询语言,用于在关系型数据库中进行数据查询、插入、更新和删除操作。

3. 数据库设计:包括确定数据表结构、定义数据关系、建立索引等。

管理信息系统重要知识点总结

管理信息系统重要知识点总结

管理信息系统重点第一章信息系统与管理1、什么是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性质、状态以及相互关系等进行记载的物理符号或是这些物理符号的组合。

它是可识别的、抽象的符号。

2、信息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讯的知识——信息是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特征的反映。

3、信息与数据的区别与联系数据是符号,是物理性的,信息是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之后所得到的并对决策产生影响的数据,是逻辑性(观念性)的;数据是信息的表现形式,信息是数据有意义的表示。

同一数据,每个人的解释可能不同,对其决策的影响也可能不同。

决策者利用经过处理的数据作出决策,可能取得成功,也可能遭受失败,关键在于对数据的解释是否正确,不同的解释往往来自不同的背景和目的。

5、信息的特征:a.事实性。

b.时效性。

c.不完全性。

d.层次性。

e.可变换性。

f.价值性。

6、系统的概念通常认为: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构成一个系统,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要有两个以上的要素;(2)要素之间要相互联系、相互作用;(3)要素之间的联系与作用必须产生整体功能。

7、系统的组成部分系统作为一个抽象模型从宏观上看一般有输入、处理和输出三部分组成。

8、信息系统以信息现象和信息过程为主导特征的系统称为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是一个人造系统,它由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目的是及时、正确地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提供信息,实现组织中各项活动的管理、调节和控制。

9、信息系统的类型(按处理的对象):1.作业信息系统业务处理系统(产量统计、成本计划)过程控制系统(生产过程中数据的监测)办公自动化系统(电子邮件、印刷系统)2.管理信息系统10、决策决策:人们为达到一定目的而进行的有意识、有选择的活动。

决策科学的先驱西蒙教授指出:以决策者为主体的管理决策过程经历3个阶段:情报、设计、选择。

11、决策的四个阶段情报活动阶段;设计活动阶段;选择活动阶段;实施活动阶段12、决策问题的类型1.结构化决策: 简单、直接、有固定的规律可循2.非结构化决策: 复杂、没有固定规律可循。

信息技术高考必考知识点总结

信息技术高考必考知识点总结

信息技术高考必考知识点总结一、数据库基础在信息技术高考中,数据库基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数据库是信息管理和存储的关键工具,对于大量数据的存储和管理至关重要。

在数据库基础的学习中,需要掌握数据库的概念和基本原理,同时要了解数据库的组成和结构,以及数据库的基本操作。

1. 数据库的概念和基本原理数据库是指按照一定规则,将大量有关联关系的数据集中存储在一起的集合。

数据库的设计和管理是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进行的。

在数据库的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和安全性。

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包括数据的组织和存储、数据的检索和处理。

数据的组织和存储是指如何将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常用的方法有层次结构、网状结构和关系结构等。

数据的检索和处理是指如何从数据库中取出符合特定条件的数据,并对其进行处理和分析。

2. 数据库的组成和结构数据库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数据、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应用程序。

数据是指要存储和管理的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指用于管理、存储和检索数据的软件系统,应用程序是指使用数据库的各种软件应用。

数据库的结构包括三个层次:外层模式、概念模式和内层模式。

外层模式是用户对数据库的视图,概念模式是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内层模式是数据库的物理结构。

3. 数据库的基本操作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包括增加数据、删除数据、修改数据和查询数据。

增加数据是指将新数据添加到数据库中,删除数据是指将不需要的数据从数据库中删除,修改数据是指对数据库中已有的数据进行修改,查询数据是指从数据库中按照指定条件检索出需要的数据。

二、网络基础网络基础是信息技术高考中另一项重要的知识点。

网络是不同计算机之间互相连接的系统,通过网络,人们可以方便地共享信息和资源,进行远程通信和协作。

网络基础的学习中,需要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同时掌握网络的常见协议和安全技术。

1. 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网络是由多个计算机和设备通过通信线路互相连接而成的系统。

网络的基本原理包括数据传输、路由选择和数据交换。

数据库中级培训知识点

数据库中级培训知识点

数据库中级培训知识点一、数据库的概念和作用数据库是指按照数据模型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集合,它可以用于存储和管理各种类型的数据。

数据库的作用包括数据的持久化存储、数据的高效访问和管理以及数据的安全性保障等。

二、数据库设计和规范化数据库的设计是指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法来构建数据库的结构和关系,以及定义数据库中的数据类型、字段、表以及表之间的关系。

规范化是数据库设计的重要步骤,它通过分解表和消除冗余数据来提高数据库的性能和数据的一致性。

三、SQL语言和数据库操作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是一种用于操作和管理数据库的标准化语言。

通过SQL语言,可以实现对数据库的查询、插入、更新和删除等操作。

掌握SQL语言的基本语法和常用操作是数据库操作的基础。

四、索引和优化索引是数据库中用于提高查询效率的一种数据结构,它可以加速数据的查找和排序。

在数据库设计中,合理地选择和创建索引是提高数据库性能的重要因素。

此外,优化数据库的查询语句和表结构,以及合理设置数据库的参数也能提升数据库的性能。

五、数据库事务和并发控制事务是指数据库中的一组操作,它们要么全部执行成功,要么全部执行失败。

数据库事务的ACID特性(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保证了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并发控制是指在多个用户同时访问数据库时,通过各种技术手段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隔离性。

六、备份和恢复数据库备份和恢复是数据库管理的重要工作。

通过定期进行数据库备份,可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而在数据丢失或系统故障时,通过恢复操作可以将数据库恢复到备份时的状态。

七、数据库安全性数据库安全性是指保护数据库不受非法访问、恶意攻击和数据泄露的威胁。

数据库安全性包括用户权限管理、访问控制、数据加密、审计和日志管理等方面。

合理地设置和管理数据库的安全性是保护数据安全的重要措施。

八、数据库的高可用性和容灾高可用性是指数据库系统能够在故障或异常情况下保持可用状态。

管理信息系统 重点 知识点整理

管理信息系统 重点 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6.决策问题的三种类型(只需知道分哪几种类型就可以了)①结构化决策:重复性的、常规的决策,在处理决策时有一套确定的方法,可程序化。

操作控制层:结构化决策,决策权小,问题的涉及面窄,对组织目标的影响小,所需的信息以内部为主。

②非结构化决策:指不能用常规的方法处理,无规则可循的决策。

战略规划层:非结构化决策,决策权大,问题的涉及面广,对组织目标的影响大,所需的信息以外部为主。

③半结构化决策:介于结构化决策与非结构化决策之间, 结构化决策的信息系统与非结构化决策的信息系统截然不同。

第二章1.MIS的定义和结构管理信息系统: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能实测企业的各种运行情况,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从企业全局出发辅助企业进行决策,利用信息控制企业的行为,帮助企业实现其规划目标。

2. 管理任务的层次及不同管理层的信息特性的区别管理任务的层次①战略管理层:制定总目标方针政策,规划组织结构、分工,决定任务。

②战术管理层(管理控制层):人员招聘与培训,资金监控,资源获取与组织。

③运行控制层:有效利用设备资源,在规定范围内(预算限制)开展业务。

④业务(事务)处理层:最基本的生产经营活动3.MIS的分类(从功能和服务对象划分)依据管理信息系统不同的功能和服务对象,它可分为国家经济信息系统、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事务性管理信息系统、行政机关办公型管理信息系统和专业型管理信息系统等。

第三章3.常用的数据模型①层次模型②网状模型③关系模型④面向对象模型目前,关系数据模型最流行。

7.计算机网络①计算机网络是用通信介质把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和其他网络设备连接起来,实现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②计算机网络分类:网络的从功能上分为通信子网(外层)和资源子网(内层) P57③网络的拓扑结构:点—点信道网络的通信网络有星形、环形、树形、网形,共享信道有有总线型、树形、环形等几种。

数据管理技术知识点整理

数据管理技术知识点整理

数据管理技术知识点整理必须保留好和考纲一起保留好第一章:认识数据管理技术1.1感受数据管理技术数据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信息资源,是对现实世界中客观事物的符号化表示。

数据管理是指对数据的收集、分类、组织、编码、存储、查询和维护等活动。

数据管理技术就是指与数据管理活动有关的技术。

数据库技术主要应用于数据密集型应用的领域,这种数据密集型应用主要由以下一些特点:(1)涉及的数据量很大,数据一般需要存放在外存中,内存只能暂时存储很小的一部分。

(2)数据必须长期保留在计算机系统中,不随应用程序运行的结束而消失,如银行系统必须长久的保存储蓄用户的信息。

(3)数据要为多个应用程序所共享,或者要求在一个单位或更大范围内共享。

1.2了解数据管理技术的变迁(1)人工管理阶段1、没有专门的软件用来管理数据,管理数据需要依赖应用程序本身来处理。

2、数据和程序是紧密联系,一组数据只能对应一个应用程序,而数据又不能共享。

3、数据通常包含在程序中,不具有独立性,一旦数据的结构发生变化,应用程序就要作相应的修改。

(2)文件系统阶段1、数据独立性差2、数据冗余度大(没用的数据太多)3、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难以保障。

(3)数据库系统阶段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数据库:DB数据库管理系统是对数据库进行管理的通用软件系统,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

数据库管理系统具有三大功能:数据定义数据操纵数据库运行控制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两种不同类型的语言:数据定义语言:定义数据库结构数据操纵语言:表达数据库的查询和更新数据库系统与人工管理和文件系统相比的区别:1、数据结构化。

与文件系统的根本区别。

2、数据共享。

文件系统基本不能共享。

数据库系统可以,且冗余度(没用的东西)小。

3、数据具有较高的独立性。

4、数据的安全性得到保证。

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由DBMS统一管理。

1.3认识数据库一张二维表在关系数据库中称作关系。

(二维表就是我们平时常见的表,操作题中我们一直做的92那题就是创建二维表,93那题就是在创建好的二维表中输入数据)关系数据库中,我们用表格的形式来存储数据。

数据库技术三级考试知识点总结

数据库技术三级考试知识点总结

数据库技术三级考试知识点总结一、数据库基础。

1. 数据库系统概述。

- 数据库(DB)、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和数据库系统(DBS)的概念。

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可共享的数据集合;DBMS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用于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数据库系统是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程序、数据库管理员(DBA)等组成的人机系统。

-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如数据结构化(整体结构化,数据不再针对某一应用,而是面向全组织)、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且易扩充、数据独立性高(包括物理独立性和逻辑独立性)等。

2. 数据模型。

- 概念模型:用于信息世界的建模,是现实世界到机器世界的一个中间层次。

常用的概念模型是实体 - 联系模型(E - R模型),其中包括实体(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属性(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性)和联系(实体之间的联系有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等类型)。

- 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数据结构(描述数据库的组成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联系)、数据操作(对数据库中各种对象的实例允许执行的操作的集合,包括操作及有关的操作规则)和数据的完整性约束条件(一组完整性规则,用以限定符合数据模型的数据库状态以及状态的变化,以保证数据的正确、有效和相容)。

- 常见的逻辑数据模型:- 层次模型:用树形结构表示实体及其之间的联系,有且只有一个根结点,根结点以外的其他结点有且只有一个父结点。

- 网状模型:用网状结构表示实体及其之间的联系,允许一个以上的结点无双亲,一个结点可以有多于一个的双亲。

- 关系模型:以二维表的形式组织数据,关系模型中的数据结构是关系(二维表),关系操作包括查询(选择、投影、连接等)和更新(插入、删除、修改)操作,关系的完整性约束包括实体完整性(主关键字不能取空值)、参照完整性(外键要么取空值,要么取对应主键的值)和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3. 数据库系统结构。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知识点总结精选全文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知识点总结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数据库技术与应用》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数据库基础1.基本概念:数据:数据泛指对客观事物的数量、属性、位置及其相互关系的抽象表示,以适合于用人工或自然的方式进行保存、传递和处理。

数据是形成信息的源泉,信息是有价值的数据是数据的内涵。

信息:有一定含义的、经过加工处理的、对决策有价值的数据数据库: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数据库管理系统(DBS的核心):专门用于管理数据可的计算机系统软件。

数据库系统:带有数据库的计算机系统,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相关硬件、软件和各类人员组成。

2.数据管理的发展阶段1.人工管理阶段:没有直接存储设备、操作系统、管理软件2.文件系统阶段:把计算机众多数据组织成相互独立的数据文件3.数据库系统阶段:一定的格式、统一管理、冗余度小4.分布式数据库阶段:物理上分离、逻辑上统一5.面向对象数据库阶段3. 数据模型:(1)基本概念:数据模型:数据库系统的形式框架,用来描述数据的一组概念和定义,包括描述数据、数据联系、数据操作、数据语义以及数据一致性的概念工具。

概念模型:按用户的观点对数据和信息进行建模,是现实世界到信息世界的第一层抽象,强调语义表达功能。

实体:客观存在的并且可以相互区别的“事物”实体集:性质相同的同类实体的集合属性:描述实体的特征域:属性的取值范围主键:用来唯一标识一个元组的某个属性或属性组合联系(1:1,1:n,m:n):实体集之间的关系,反应事物之间的相互关联,联系也是主体,也可具有属性关系模型:采用二维表来表示实体以及实体之间关系的模型。

本质是一张表。

关系、关系模式:1:1关系名(属性1,属性2,……)1:n 将1的主键放入n中学生(班级编号,……)n:m 将实体的主键放入关系的属性中(2)E-R模型:能根据具体问题构建E-R模型、画出E-R图实体集:矩形框属性:椭圆联系:菱形(3)关系模型的数据结构、关系的性质数据查询、数据插入、数据删除、数据修改关系运算:选择(减少个体保留所有属性)、投影(所有个体的部分属性)、联结(4)E-R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5)关系模型的完整性(实体、参照、自定义)实体:主键不能为空参照:外键为空或在其担任主键的实体集中存在自定义:用户自己定义的语义要求第二章A ccess数据库与表的操作1. Access数据库设计的一般步骤2. 基本概念:Access数据库、表、记录、字段3. 使用表设计器创建表(1)字段名命名规则不能空格开头、不能用.!()[]、最长64个字符(2)字段类型:文本、数字、日期/时间、是/否、查阅向导(备选项中选择)(3)字段属性:字段大小、输入掩码(控制数据的输入)、有效性规则(规范、核查)、有效性文本(提示信息)、默认值、索引(搜索或排序的根据,加快查询速度)、必填字段(4)设置主键4.建立表间关系:关联字段、实施参照完整性5.表的复制、更名、删除6.数据的导入、导出第三章查询1.查询的概念和作用查询是根据查询条件从一个或多个表中获取数据的方法浏览、更新、分析数据2.选择查询使用条件从一个或多个表中检索数据,然后按所需顺序显示数据3.条件查询(1)查询条件的表示①条件的组合:and、or、not②取值范围的说明: >、<、>=、<=、<>between… and…In③条件不确定: like*(替代零个一个或多个任意字符)、?(任意单一字符)、#(任意一个数字)、[ ](替代方括号内任意字符)、!(替代方括号内字符以外的任意字符)、-(2)函数①统计函数(SUM,AVG,COUNT,MAX,MIN)②字符串函数(LEN,LEFT,RIGHT,MID)③日期函数(DATE,NOW,YEAR,MONTH,DAY)4.交叉表查询、重复项查询、不匹配项查询:特点、何时适用交叉:对数据库中表和查询进行分类统计,使用的字段必须来源于同一个表或查询重复:对某些怒有相同值得记录进行检索和分类,判断信息正确性不匹配:查找可能的遗漏,在一张表中有另一张表中没有4.参数查询在作为参数字段的条件行中,以[ ]括起与字段名不同的内容5.操作查询:生成表查询、更新查询、删除查询、追加查询第四章 SQL查询select-from-where、insert、update、delete,要求能读懂select:构成查询结果的属性列from:作查询的表where:查询条件insert:将子查询结果插入到指定的表update:数据更新,需要更新的表delete:删除字段数据定义:用于定义和修改基本表、定义视图和定义索引create(建立) drop (删除) alter(修改)数据操纵:用于表或视图的数据进行添加、删除和修改等操作 insert(插入)delete update数据查询:用于从数据库中检索数据 select数据控制:用于控制用户对数据的存取权利 grant(授权) revote(回收权限)第五章窗体1.窗体的概念和作用概念:通过灵活多样的控件使用构成了用户与数据库的交互界面,从而完成显示、输入和编辑数据等事物作用:可作为浏览、编辑、输入输出表或查询中数据的交互界面可作为组织、控制整个系统中对象的外观界面2.创建窗体的三种方法自动创建、窗体向导、设计视图3.窗体的构成窗体页眉、页面页眉、主体、页面页脚、窗体页脚4.窗体的控件(1)类型:结合型控件、非结合型控件、计算型控件(2)常用控件:文本框,命令按钮,列表框和组合框,标签,选项组,选项按钮,子窗体/子报表(3)常用属性:名称、标题记录源:窗体的数据来源,一般为表或查询控件来源:控件所显示数据的来源,通常是与控件结合的字段行来源:组合框、列表框的列表选项来源5.主/子窗体:主窗体内套有子窗体,便于在同一窗体中显示不同表中相关联的数据第六章报表1.报表的概念和作用:与窗体的功能比较、区别报表用于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浏览、分析、汇总和输出;窗体用于浏览、编辑、输入、输出2.报表的构成:报表页眉、页面页眉、组页眉、主体、组页脚、页面页脚、报表页脚3.排序和分组报表中的数据(对最多10个字段分组)汇总项:可以添加多个字段的汇总,并且可以对同一字段执行多种类型的汇总分组间隔项:确定记录如何分组在一起,可以自定义标题项:更改汇总字段的标题,可以用于列标题还可用于标记页眉与页脚的汇总字段有/无页眉节选项:用于添加或移除每个组前面的页眉节4.标签报表:特点:在一页中显示多个标签,通过标签报表,用户可以查看到多个且数据格式相一致的标签。

各章知识点练习题.docx

各章知识点练习题.docx

1.数据库管理技术的发展是与计算机技术及其应用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它经历了3个阶段: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

2.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反映的是数据的结构及其联系。

它的一个具体值称为其的一个实例,反映的是数据库某一时刻的状态。

3.在数据库的三级模式体系结构中,模式与内模式之间的映象实现了数据库的物理独立性,模式与外模式之间的映象实现了数据库的物理独立性。

4.数据字典包括的主要内容有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和加工。

5.能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集称为码。

6.数据模型通常包括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条件3个要素。

7.SQL全称是结构化查询语言。

8.并发控制的主要方法是采用了封锁机制,其类型有排他锁和共享锁两种。

9.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储存,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可为一定范围内的各种用户共享。

10.数据库系统是由计算机硬件、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程序系统和数据库管理员五部分组成。

11.E-R模型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抽象,它的主要成分是实体集、联系和属性。

12.关系数据库的标准语言是SQL语言,该语言的功能主要包括数据定义功能、数据操纵功能、数据控制功能。

13.若事务T对数据对象A加了S锁,则其他事务只能对数据A再加S锁,不能加X锁,直到事务T释放A上的锁。

14.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应该具有对数据进行收集、存储、加工、抽取和传播等功能,即包括数据设计和处理设计,而数据设计是系统设计的基础和核心。

15.在ORDER BY子句的选择项中,DESC代表降序输出;省略DESC时,代表升序输出。

16.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个数据管理软件,它主要包括数据定义功能、数据操纵功能、数据库的运行管理和数据库的建立与维护功能等基本功能。

17.数据库管理系统必须提供的数据控制和保护功能包括安全性保护、完整性控制、故障恢复、并发控制和事务支持。

服务器存储数据知识点总结

服务器存储数据知识点总结

服务器存储数据知识点总结一、硬件方面1. 存储设备服务器存储数据的最基本设备就是存储设备。

常见的存储设备包括硬盘、固态硬盘、网络存储设备、磁带存储等。

硬盘是最常见的存储设备,它使用磁盘来存储数据。

固态硬盘则是使用闪存芯片来存储数据,相对于传统硬盘来说更加耐用和速度更快。

网络存储设备是指通过网络连接来进行数据存储和访问的设备,常见的有网络附加存储(NAS)和存储区域网络(SAN)等。

磁带存储则是一种基于磁带技术的存储设备,用于长期备份和归档数据。

2. 存储容量存储容量是服务器存储数据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通常以字节(B)、千字节(KB)、兆字节(MB)、吉字节(GB)、太字节(TB)等单位来表示。

随着数据量的增长,存储容量需求也越来越大。

因此,选择合适的存储设备和扩展存储容量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3. 存储架构存储架构指的是服务器存储数据时所采用的物理结构和逻辑结构。

常见的存储架构包括直接连接存储(DAS)、网络连接存储(NAS/SAN)等。

DAS是将存储设备直接连接到服务器上的存储架构,适用于小规模的数据存储。

NAS和SAN则是采用网络连接进行数据存储的架构,适用于大规模的数据存储和共享。

二、软件方面1. 存储管理软件存储管理软件是用于管理服务器存储数据的软件。

它主要包括数据备份、数据恢复、数据迁移、存储虚拟化、存储快照、存储压缩等功能。

常见的存储管理软件有EMC、IBM、NetApp、HP、Dell等。

这些软件可以帮助用户更加高效地管理数据,提高存储利用率和安全性。

2. 文件系统文件系统是指用于组织和管理存储设备上数据的一种系统。

常见的文件系统有FAT、NTFS、EXT4、ZFS等。

它决定了数据在存储设备上的组织方式、访问权限、文件大小限制等。

选择合适的文件系统对于服务器存储数据的性能和安全性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3. 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是用于管理和组织数据的软件。

常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有MySQL、Oracle、SQL Server、PostgreSQL等。

信息技术基础_知识点总结

信息技术基础_知识点总结

信息技术基础_知识点总结信息技术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和知识点。

本文将对信息技术基础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总结,旨在帮助读者快速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

一、计算机硬件与软件1. 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示器等。

其中,CPU负责执行指令和数据处理,内存用于存储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硬盘用于永久保存数据。

2. 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和编译器等,用于管理计算机硬件和提供基本功能。

应用软件则根据用户需求,提供特定的功能和服务,如办公软件、图形设计软件等。

3.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指令的执行和数据的处理来实现的。

计算机通过将指令加载到内存中,由CPU按照指令执行顺序逐条执行,同时处理输入和输出数据,最终得到计算结果。

二、网络与通信技术1. 网络是将多台计算机和设备连接在一起,实现信息共享和通信的技术。

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包括星型、总线型和环型等,而网络协议如TCP/IP则是实现网络通信的关键。

2. 网络通信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数据包的发送和接收来实现的。

数据包包括源地址、目标地址、数据内容等信息,通过网络传输到目标地址,并经过路由器等设备中转,最终到达目标设备。

3. 在局域网中,常见的网络设备有交换机和路由器。

交换机用于多台设备之间的连接与数据转发,路由器则负责连接不同网络并进行数据的传输。

三、数据库与数据管理1. 数据库是用于存储和管理数据的系统。

常见的数据库类型有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

关系型数据库使用表格和行列的结构来组织数据,非关系型数据库则以不同的方式存储数据。

2.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管理数据库的软件。

它提供了数据定义、数据操作和数据控制等功能,使用户能够方便地对数据库进行管理和查询。

3. 数据库查询语言(SQL)是用于与数据库进行交互的语言。

通过SQL语句,用户可以查询和操作数据库中的数据,如插入、更新和删除数据等。

江西科学技术版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编码助力计算机管理数据》同步练习题附知识点归纳

江西科学技术版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编码助力计算机管理数据》同步练习题附知识点归纳

江西科学技术版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编码助力计算机管理数据》同步练习题附知识点归纳一、课文知识点归纳:1. 数据管理的发展历程:(1)人工管理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数据管理完全依赖人工,包括数据的收集、存储、处理和应用。

(2)文件系统阶段: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文件系统,可以自动地存储和管理文件,但文件之间的关联性较弱。

(3)数据库系统阶段:通过建立数据结构,更充分地描述了数据间的内在联系,便于数据修改、更新与扩充,同时保证了数据的独立性、可靠性、安全性与完整性。

2. 编码在数据管理中的作用:(1)编码是将信息转化为计算机能理解和处理的二进制代码的过程。

(2)不同的编码规则使计算机能够识别和处理各种类型的数据,如文本、图形、音频和视频等。

(3)编码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数据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3. 编码的分类:数字编码:如ASCII码、BCD码等,用于表示数字和符号。

字母编码:如ASCII码、Unicode码等,用于表示字母和文字。

图像编码:如JPEG、PNG等,用于表示图像信息。

声音编码:如MP3、WAV等,用于表示声音信息。

4. 数据库系统的核心特征:(1)数据结构化:数据库中的数据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具有一定的组织结构。

(2)数据共享:多个用户可以同时访问和使用数据库中的数据。

(3)数据独立性:数据与应用程序相互独立,数据的逻辑结构改变不会影响到应用程序。

(4)数据冗余度小:数据库系统通过数据共享,减少了数据的冗余,提高了数据的利用率。

二、同步练习题。

(一)、填空题。

1. 计算机内部使用的数据表示方式是________。

2. ASCII码是一种用于表示________字符的编码方式。

3. 二进制数1010转换为十进制数是________。

(二)、选择题。

1. 下列哪种编码方式不是计算机内部常用的?()A. 二进制B. 八进制C. 十进制D. 十六进制2. ASCII码中,大写字母A的编码是()A. 65B. 97C. 41D. 903. 在计算机中,一个字节(Byte)等于___位(bi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管理技术知识点整理必须保留好和考纲一起保留好第一章:认识数据管理技术1.1感受数据管理技术数据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信息资源,是对现实世界中客观事物的符号化表示。

数据管理是指对数据的收集、分类、组织、编码、存储、查询和维护等活动。

数据管理技术就是指与数据管理活动有关的技术。

数据库技术主要应用于数据密集型应用的领域,这种数据密集型应用主要由以下一些特点:(1)涉及的数据量很大,数据一般需要存放在外存中,内存只能暂时存储很小的一部分。

(2)数据必须长期保留在计算机系统中,不随应用程序运行的结束而消失,如银行系统必须长久的保存储蓄用户的信息。

(3)数据要为多个应用程序所共享,或者要求在一个单位或更大范围内共享。

1.2了解数据管理技术的变迁(1)人工管理阶段1、没有专门的软件用来管理数据,管理数据需要依赖应用程序本身来处理。

2、数据和程序是紧密联系,一组数据只能对应一个应用程序,而数据又不能共享。

3、数据通常包含在程序中,不具有独立性,一旦数据的结构发生变化,应用程序就要作相应的修改。

(2)文件系统阶段1、数据独立性差2、数据冗余度大(没用的数据太多)3、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难以保障。

(3)数据库系统阶段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数据库:DB数据库管理系统是对数据库进行管理的通用软件系统,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

数据库管理系统具有三大功能:数据定义数据操纵数据库运行控制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两种不同类型的语言:数据定义语言:定义数据库结构数据操纵语言:表达数据库的查询和更新数据库系统与人工管理和文件系统相比的区别:1、数据结构化。

与文件系统的根本区别。

2、数据共享。

文件系统基本不能共享。

数据库系统可以,且冗余度(没用的东西)小。

3、数据具有较高的独立性。

4、数据的安全性得到保证。

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由DBMS统一管理。

1.3认识数据库一张二维表在关系数据库中称作关系。

(二维表就是我们平时常见的表,操作题中我们一直做的92那题就是创建二维表,93那题就是在创建好的二维表中输入数据)关系数据库中,我们用表格的形式来存储数据。

表中的列称作字段(参照92那题中我们设置的字段名,就是给我们要创建的字段命名)表中的行称作记录(参照93那题,我们输入的每一行都是一个记录)并不是所有的二维表都能称作关系。

关系数据库规定,在关系数据库中的二维表(记得:关系数据库中的二维表叫做关系),必须满足一下条件:1、表中的一列的数据类型必须相同。

(例如:姓名那一列,设置的数据类型是文本型,不能出现整型等其他数据类型。

)2、表中不允许有重复的字段(例:同一张关系表不能同时存在两个字段名都是“姓名”的字段,因为没有意义。

)3、表中不应该有内容完全相同的行(例:一张学生表中不能同时存在两个9班43号张三,因为这两条记录都表示同一个人。

但可以存在一个9班43号张三,和一个10班43号张三,因为这两条记录表示的是两个不同的人。

)4、任意交换两行、两列,不影响整个表的内容,行和列的排列顺序是无关紧要的。

5、表中的每一个字段必须是简单数据项,而不是组合数据项(组合数据项参照“统计表.xls”那题中标题行,那个就是组合数据项。

)常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SQLserver,Oracle,Sybase,FoxPro,Access关键字:唯一标识一条记录。

(例如:一个学生的学号可以唯一的确定一个学生,所以学号就是关键字,但是一个学生的姓名不能唯一的标识一个学生,因为可能存在同名同姓的人,所以姓名不是关键字)第二章:构建关系数据库建立数据库的过程:1、数据的收集与分类2、建立“实体——联系”模型ER图3、将E-R图转换为关系数据模型4、创建数据库2.1数据的分析与建模概念模型:现实世界的具体事物经过人们的认识、整理、分类之后在信息世界的表现形式。

数据模型:对现实世界数据特征的抽象表示,通常具有严格的定义,以便在机器上实现。

(理解辅助:概念模型就是我们认识的世界,但是这个认识不能存储到计算机中,我们就要将它用一定的二进制数来表示,这样就可以将我们认识的世界记录到计算机中。

就像拍照,我们看到的景色是无法存储到计算机中的,就必须借助相机,将我们看到的景色拍成数码相片,这样就可以在计算机中存储。

)现实世界用户观点信息世界(概念模型)机器观点机器世界(数据模型)现实世界:真是存在的世界信息世界:现实世界在头脑中的反映信息世界的术语:实体:客观存在可以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实体。

例如:一个人是一个实体,一本书是一个实体,一辆车是一个实体……属性:实体的特征称为属性。

一个实体可以拥有多种属性。

例如:一个学生包含姓名、性别、班级、座号……属性。

键:能在实体中唯一标识一个实体的属性称为键。

键可以只包含一个属性,也可以包含多个属性。

例如:学号就是一个学生的键,因为学号可以唯一确定一个学生。

学校+年段+班级这三个属性结合可以唯一确定班主任。

联系:在现实世界中,事物内部以及食物之间是有联系的,这些联系在信息世界中反映实体内部的联系和实体之间的联系。

机器世界:又称数据世界,信息世界中的信息经过抽象和组织,以数据形式存储在计算机中,就成为机器世界。

机器世界的常用术语:字段:字段用来标记实体的一个属性,它是可以命名的最小信息单位。

(关系表中一列就是一个字段)记录:记录是有一定逻辑关系的字段的组合。

(关系表中一行就是一条记录)文件:文件是同一类记录的集合。

关键字:关键字是可以唯一标识一条记录的字段。

它可以是一个字段,也可以是多个字段。

关键字与信息世界的键相对应。

三个世界的术语对照表现实世界信息世界机器世界对象实体记录特征属性字段总体实体集文件关键特征键关键字事物及其联系概念模型数据模型实体名属性名联系名2.2建立关系数据模型实体集属性联系E-R 图的基本元素1 n m1 1 n一对一联系 一对多关系 多对多关系(注意看这个图,有 时候联系也有属性)实体集间的三种联系建立实体-联系模型(E-R 模型)的四个步骤 1、确定实体2、确定相关实体的属性3、确定实体之间的联系类型4、设计出E-R 图所表示的概念模型。

E-R 图转换成关系数据模型,一般分两步:(数据管理技术课本P25)1、将每一个实体集转换成一个二维表;2、将实体集之间的联系转换成一个二维表。

其他常见的数据模型:层次模型:实体间的联系一层一层 (参照数据管理技术课本P27) 网状模型:实体之间的联系相互交叉(知道层次和网状长什么样就好 )关系模型:关系表建立的模型2.3创建数据库的结构 2.4编辑数据库2.5关系数据库规范化思想规范化处理的目的:对关系模式进行分解与转换,以消除数据冗余(没用的数据重复太多)、插入异常(数据无法插入)、删除异常(数据无法删除)等不正常现象。

关系模式规范化:就是对关系模式进行某种处理,使它满足一定的规范化要求。

关系模式规范化的形式可以分成六级,每一级称为一个范式(NF ),记为XNF ,其中X 表示级别。

第一范式(1NF ):如果关系模式R 的每个属性的域都只包含单纯值,而不是一些值的集合,则称R 满足第一范式。

第二范式(2NF ):如果关系模式R 满足第一范式,且它的任一非关键字属性都函数依赖于任一候选关键字,则成R 满足第二范式。

函数依赖:如果对于属性A ,有且只有一个属性B 与之对应,也就是说,A 决定B ,我们就说B 函数依赖于A 。

第三范式(3NF ):如果关系模式R 满足第二范式,且每一个非关键字属性都不传递依赖于候选关键字,则称R 满足第三范式。

正校长 担任 学校 学生 所在 班级 学生 所在 班级 属性名第三章:使用数据库3.1数据段排序和筛选3.2数据的查询3.3数据的统计和报表输出3.4数据的导入、链接和导出3.5结构化查询语言SQL结构化查询语言(SQL)是关系数据库的标准语言。

SQL语言具有以下特点:1、数据描述、操纵、控制等功能一体化a)数据定义语言,用于定义、撤销和修改数据库、表、视图及索引。

b)查询语言,用于查询数据c)数据操纵语言,用于增、删、改数据d)数据控制语言,用于数据访问权限的控制2、两种使用方式,统一的语法结构a)交互式联机使用方式。

适合对系统的维护。

b)嵌入到某一种高级语言中使用。

主要用于应用程序的开发。

3、高度的非过程化。

使用SQL,用户只要提出“干什么”,而无需具体指明“怎么干”,像存取路径选择和具体处理操作等,均由系统自动完成。

4、语言简洁,易学易用。

SQL的核心动词SQL功能动词数据查询SELECT(查询)数据定义(对表操作)CREATE,DROP,ALTER数据操纵(对数据操作)INSERT(插入数据),UPDA TE(修改数据),DELETE(删除数据)数据控制GRANT,REVOKE数据定义查询语句功能SQL语句功能CREATE TABLE 创建表ALTER TABLE 将新字段或限制条件添加到已有的表中DROP 从数据库中删除表,或从字段、字段组中删除一项索引CREATE INDEX 创建字段或字段组的索引第四章:开发数据库应用系统4.1数据库应用系统简介数据库应用系统是指针对某个特定目标,建立在数据库管理系统之上的计算机应用系统。

数据库强调的是数据数据库管理系统强调的是对数据库进行存储和管理的系统软件数据库应用系统强调的是面向具体应用的应用软件数据库应用系统中一般有三类用户:1、数据库管理员(DBA)2、系统开发人员3、终端用户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流程:1、需求分析2、系统设计3、系统实现4、系统测试与维护4.2需求分析与系统设计需求分析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弄清楚系统究竟要“做什么”系统设计最重要的目标就是:明确系统究竟要“怎么做”系统设计分为:1、功能设计2、界面设计4.3系统功能的实现4.4软件测试与数据库维护软件测试的目的就是在软件投入正式运行之前,尽可能多的发现并排除软件中潜在的和隐藏的错误,最终将一个高质量的软件系统交给用户使用。

软件测试分为三个阶段:1、单元测试:每个模块编写完成之后就对它进行测试,以保证每个模块都能正常运行。

2、集成测试:单元测试完成后才进行集成测试。

把各个功能模块按照设计要求组装起来进行测试,主要目标是发现与接口有关的问题。

3、验收测试:目的是向未来用户表明,系统能够像预定要求那样工作。

a)黑盒测试:知道系统应该具有的功能,可以通过测试来检验是否每个功能都能正常使用。

例如网游的公测。

b)白盒测试:知道系统内部的工作过程,可以通过测试来检验系统内部是否按照设计要求的规定正常运行。

第五章:数据库技术新发展5.1新一代数据库技术5.2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数据处理大致分为两类1、分析性处理:用于管理人员的决策分析,需要经常访问大量的历史数据。

2、操作性处理:也叫做联机事务处理(OLTP),是指对数据库练级的日常操作,通常是增删改查,主要是为企业的特定应用服务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