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融资优序理论

合集下载

融资优序理论

融资优序理论

1.定义优序融资理论放宽MM理论完全信息的假定,以不对称信息理论为基础,并考虑交易成本的存在,认为权益融资会传递企业经营的负面信息,而且外部融资要多支付各种成本,因而企业融资一般会遵循内源融资、债务融资、权益融资这样的先后顺序。

迈尔斯和马吉洛夫的研究表明,当股票价格高估时,企业管理者会利用其内部信息发行新股。

投资者会意识到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因此当企业宣布发行股票时,投资者会调低对现有股票和新发股票的估价,导致股票价格下降、企业市场价值降低。

内源融资主要来源于企业内部自然形成的现金流,它等于净利润加上折旧减去股利。

由于内源融资不需要与投资者签订契约,也无需支付各种费用,所受限制少,因而是首选的融资方式,其次是低风险债券,其信息不对称的成本可以忽略,再次是高风险债券,最后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发行股票。

2优序融资理论的假设1984年,Myers和Majluf在其名篇“企业知道投资名所不知道信息时的融资和投资决策中,根据信号传递的原理推出了他们的优序融资假说。

其假设条件是:除信息不对称外,金融市场是完全的。

假设公司宣布发行股票。

如果这一信息说明了公司有正净现金流的投资项目,对投资者而言这是一个好消息;如果这一信息说明公司管理者认为其资产价值被高估,对投资人就是一个坏消息。

如果股票以很低的价格发行,价值会由原有股东向新股东转移;如果新股票价值被高估,价值以反方向转移。

MyeM和Mailuf假设公司管理者代表老股东的利益,不愿意以低价发行新股而将老股东的利益向新股东转移,而一些价值被低估的好公司则宁可错过有净现值的投资机会也不愿意发行股票。

这是说股票发行公告会立即引起股票价格的下跌。

优序融资理论的主要结论是:(1)公司偏好于内部融资(假设信息不对称只是在AE部融资中有关);(2)股息具有“粘性”,所以公司会避免股息的突然变化,一般不用减少股息来为资本支出融资。

换句话说,公司净现金流的变化一般体现了外部融资的变化;(3)如果需要外部融资,公司将首先发行最安全的证券,也就是说,先债务后权益。

优序融资理论

优序融资理论

优序融资理论优序融资理论则放宽MM理论完全信息的假定,以不对称信息理论为基础,并考虑交易成本的存在,认为权益融资会传递企业经营的负面信息,而且外部融资要多支付各种成本,因而企业融资一般会遵循内源融资、债务融资、权益融资这样的先后顺序。

迈尔斯和马吉洛夫的研究表明,当股票价格高估时,企业管理者会利用其内部信息发行新股。

投资者会意识到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因此当企业宣布发行股票时,投资者会调低对现有股票和新发股票的估价,导致股票价格下降、企业市场价值降低。

内源融资主要来源于企业内部自然形成的现金流,它等于净利润加上折旧减去股利。

由于内源融资不需要与投资者签订契约,也无需支付各种费用,所受限制少,因而是首选的融资方式,其次是低风险债券,其信息不对称的成本可以忽略,再次是高风险债券,最后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发行股票。

1989年Baskin以交易成本、个人所得税和控制权的研究角度对优序融资理论作出了解释,指出由于留存收益提供的内部资金不必承担发行成本,也避免了个人所得税,因此内部资金要优于外部资金。

与权益性资金相比较,负债融资由于具有节税效应,发行成本低,又不会稀释公司的控制权,所以对外融资来说负债融资又优于权益性融资。

优序融资理论的假设[1]1984年,Myers和Majluf在其名篇“企业知道投资名所不知道信息时的融资和投资决策中,根据信号传递的原理推出了他们的优序融资假说。

其假设条件是:除信息不对称外,金融市场是完全的。

假设公司宣布发行股票。

如果这一信息说明了公司有正净现金流的投资项目,对投资者而言这是一个好消息;如果这一信息说明公司管理者认为其资产价值被高估,对投资人就是一个坏消息。

如果股票以很低的价格发行,价值会由原有股东向新股东转移;如果新股票价值被高估,价值以反方向转移。

MyeM和Mailuf假设公司管理者代表老股东的利益,不愿意以低价发行新股而将老股东的利益向新股东转移,而一些价值被低估的好公司则宁可错过有净现值的投资机会也不愿意发行股票。

投资优序理论.jsp

投资优序理论.jsp

融资优序理论以及我国股权融资偏好现象的解析一、融资优序理论融资优序理论,又名啄食理论,是指企业在融资过程中会更倾向于成本较低的内源融资,即折旧和留存收益融资,然后才会选择成本较高的负债融资,直到负债融资威胁到企业的市场信誉时,才会开始考虑股票融资。

融资优序理论反映了在信息非对称情况下企业融资方式的偏好。

该理论由梅耶斯(Myers)首先提出,他认为,投资者对资本结构的兴趣源于“信息效应”,即企业资本结构的变化会引起企业股票价格的波动,在信息非对称情况下,管理者或内部人比投资者或外部人更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投资价值。

当企业存在一个较好的投资项目时,选择发行股票融资,往往会让外界以为企业资金周转出现问题,引发企业股票价格下降,从而影响企业价值。

相反,如果企业选择债务融资,企业权益资本会随着债务资本增加而减少,企业的再融资能力增强,企业的价值也随之增加。

梅耶斯(Myers)的融资优序理论理论主要有三个基本点:一是企业力求避免通过发行股票或其他高风险的证券来进行融资;二是为使内源融资能达到正常股东权益收益率的投资需要,企业需要订立一个目标股利比率;三是在安全性前提下,企业通过向外融资解决部分资金不足,并且从发行低风险的证券开始。

因此,梅耶斯的新优序融资理论的主要基本观点是:第一,企业偏好内源融资;第二,在外源融资中,企业首先考虑发放安全性较好的债券进行融资,最后才是股票融资。

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这些发达国家上市公司的平均内部融资多年来一直保持在50%-60%,外援融资比例一直在50%以下,并且来自金融市场的股权融资占融资总额的比例一直在10%左右徘徊,这说明国外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外部融资的现状是与融资优化理论的结论是相符合的。

虽然各个国家的融资结构存在差异,但是以上国家融资方式选择基本上与Myers(1984)提出的优序融资理论吻合,即企业的融资选择顺序是内源—外部债务融资一外部股权融资。

浅析中国融资优序理论

浅析中国融资优序理论

浅析中国融资优序理论融资次序的确定是企业融资决策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治理和发展。

融资偏好融资优序理论是指导企业融资的一个重要理论,根据该理论企业在融资时应首先考虑利用留存收益,其次利用是债务融资,最后才是股权融资。

但我国境内企业融资与西方成熟市场下企业融资的情况有一定差异,表现在国内企业大多喜欢在证券市场上发行新股融资。

中国的上市公司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

虽然从总体上看,中国上市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的激励强度处于很低的状态,与公司业绩之间的相关度也非常低,但是,在国有控股与民营公司两大类上市公司之间也存在着系统性的差异:一是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高层管理者的物质激励相对而言处于较低的水平;二是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高层管理者的股权激励明显低于民营上市公司。

这种结果与我国上市公司的产生、发展的独特体制背景密切相关。

与在市场中逐渐发展壮大的民营公司不同,中国资本市场中大量的国有控制上市公司主要是在传统的国有企业的基础上改制形成的,因此他们在改制上市后还必须受到现有的众多国有资产管理法规的限制。

因此,从本质上讲,只要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尚未出现根本性的变革,中国国有控制上市公司高层管理者的激励模式就不可能同民营上市公司那样可以走完全市场化的道路。

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相反,中国资本市场中众多的民营上市公司却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中,以市场为依托得以逐渐壮大,进而其行为表现出较明显的市场导向。

具体到资本结构与高层管理者的激励模式而言,也就较为接近市场化国家上市公司的实践。

但是从总体上来看,我国两类上市公司与理论及市场化国家上市公司的实践表现依然还存在较大差异。

陆正飞(2009)对中国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进行了问卷调查。

这项对沪深两市近800家上市公司进行的调查发现: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表现为首选配股或增发;如果不能则改为具有延迟期权融资性质的可转换债券;不得以才是债务,而且首选短期贷款,长期贷款位居最后。

融资优序理论

融资优序理论

融资优序理论
融资优序理论,是一种金融投资策略,主要是通过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用融资投资和控制风险,来获得最大的投资回报。

优序理论认为,投资者应该通过特定的融资结构,来获取最大的投资回报。

融资优序理论按照经济资源的流动性、稳定性和投资回报率进行分类,以此决定投资者的投资组合和融资结构,并以此确定投资者的投资策略。

融资优序理论的经济资源分类是建立在经济资源的基本原理上的,即经济资源的流动性、稳定性和投资回报率。

具体而言,经济资源的流动性是指它的可变性,稳定性指它的保值性,而投资回报率指它的收益性。

根据这三个原则,融资优序理论将经济资源分为短期资产、长期资产和货币资产三类。

短期资产是指那些具有较高流动性、较低投资回报率和较低稳定性的资产。

例如,债券、存款和信贷等都属于短期资产类。

长期资产一般指那些具有较低流动性、较高投资回报率和较高稳定性的资产。

除此之外,货币资产也是融资优序理论的一个重要分类资产,它们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和稳定性。

根据融资优序理论的原则,投资者应该根据各种因素,综合考虑其资产组合中的资产分类,以此决定投资组合和融资结构,以及投资者的投资策略。

在选择融资方式时,投资者应根据融资优序理论的
原则,以最低的风险、最低的成本和最大的回报来确定投资组合和融资结构。

融资优序理论可以帮助投资者根据其实际情况,通过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用融资投资和控制风险,以获得最大的投资回报。

融资优序理论旨在帮助投资者更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投资组合和融资结构,从而实现最佳的投资回报。

融资优序理论

融资优序理论

融资优序理论
融资优序理论是一种投资理论,它建议投资者在决定投资的时候考虑融资的因素,并根据这些因素来优化投资组合。

该理论强调投资者应根据融资情况来选择投资目标,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投资能力。

融资优序理论是由Merton Miller和Fischer Black 在1973年提出的,他们认为,投资者可以通过考虑融资因素来优化投资组合。

根据这一理论,投资者应该选择那些可以充分利用融资机会的项目,而不是那些没有融资机会的项目。

融资优序理论的基本思想是,投资者应该对融资的因素进行考虑,而不是被单一的投资目标所限制。

融资优序理论建立在风险-收益模型基础上,它认为,投资者应该尝试投资那些财务结构相对较好、可利用融资机会的投资目标,而不是那些没有融资机会的投资品种。

融资优序理论认为,投资者可以通过选择可以充分利用融资机会的投资目标,来提高投资组合的效率。

这意味着,投资者应该尝试投资那些财务结构相对较好、可以充分利用融资机会的投资目标,而不是那些没有融资机会的投资品种,这样可以使投资组合更加高效。

融资优序理论鼓励投资者考虑融资因素,以此优化投资组合。

同时,它也提供了一种方法,即通过分析融资来选择投资目标。

通过这种方法,投资者可以识别那些有融资机会的投资目标,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投资能力。

此外,融资优序理论也允许投资者改变投资组合的结构,根据融资的条件来重新分配资金,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投资组合的效率。

总之,融资优序理论是一种基于风险-收益模型的投资理论,它强调投资者应该考虑融资因素,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投资能力,并优化投资组合。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顺序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优序融资理论的思考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顺序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优序融资理论的思考

3、经济因素对中小企业的融资规模和融资渠道具有重要影响。经济周期的 变化会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政策,进而影响中小企业的融资规模。此外,随着经 济的转型升级,中小企业也需要不断调整自身的发展战略,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 化。
4、技术因素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吸引力具有重要影响。技术的创新能够推动 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提高其市场竞争力,从而增加融资的吸引力。因此,中小 企业应注重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以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二、文献综述
中小企业的融资顺序是指企业在不同融资方式之间的选择顺序。国内外学者 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顺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内部融资、债权融资、 股权融资和其他融资方式。内部融资是指企业通过自身经营活动积累资金的方式, 如利润积累、应收账款管理等。债权融资是指企业通过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 款的方式获得资金。
3、股权融资和其他融资方式的使用比例较低。这主要是因为我国资本市场 发展不够成熟,股权融资的门槛较高,同时其他融资方式的成本和风险也较高。
在影响因素方面,中小企业的融资顺序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1、企业规模:一般情况下,企业规模越大,其内部积累的营业利润和资金 越多,因此更倾向于选择内部融资。
2、财务状况:企业的财务状况越好,其偿债能力和信誉越高,因此更易获 得银行贷款。
股权融资是指企业通过发行股票或以其他方式出让股权来获得资金。其他融 资方式包括租赁融资、债券融资等。
在融资顺序方面,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顺序通常遵循“内部融资优先,外部 融资次之”的原则。即企业在选择融资方式时,优先选择内部融资,不足部分再 考虑外部融资。在外部融资中,银行贷款是主要的融资渠道,股权融资和其他融 资方式占比较小。
【理论框架】
优序融资理论是Myers和Majluf于1984年提出的一种公司融资决策理论。该 理论认为,公司在进行融资时,应遵循一定的顺序。首先,公司会选择内部融资, 即使用公司的盈利和折旧等内部资金;其次,公司会选择债务融资;最后,公司 才会考虑股权融资。该理论对于研究公司资本结构优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优序融资理论

优序融资理论

优序融资理论
1优序融资理论简介
优序融资理论是一种利用投资者主观期望状况、投资者特定风险偏好和期望收益来决定投资者融资行为的金融理论。

它是以彼得德鲁克、肯尼斯佛里曼和查理•亨厄尔提出的优序理论为基础,将准备投资和融资活动连接在一起,将投资收入、投资偏好和投资来源贷款等串联起来的金融理论。

2优序融资理论的核心思想
优序融资理论的核心思想是把投资者的准备投资和融资活动纳入理论的视野,统一了融资活动和投资决策的考虑内容。

根据这个理论,投资者会根据自身的期望收益率及其主观特定风险的偏好、其期望的收益状况以及市场上各种不同的融资机构、贷款期限差异等因素,来考虑各种融资方式,以考虑最佳融资投资组合等。

因此,投资者在选择融资方式时实际上是一种有分级融资的优先投资选择。

此外,理论还建议,因为借款的融资结构受税收的影响,投资者也可以优化其融资结构,以获得更有竞争力的期望投资收益。

3优序融资理论的应用
优序融资理论可以用于多种融资结构,包括传统的贷款、债务和股票融资等。

此外,优序融资理论也可以应用于公司财务决策,可以用来评估各种融资结构的优劣,确定最佳的融资投资组合。

由于优序
融资理论对融资行为的考虑,考虑了市场特点,可以帮助投资者更有效的选择融资方式,以实现最优的融资成本,达到财务目标。

4优序融资理论存在的局限
优序融资理论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优序融资理论基于彼得德鲁克优序理论,无法完全考虑市场信息的勘误、复杂性和真实性;另一方面,融资投资的历史性数据不足,难以识别投资者的真实期望收益率和主观特定风险偏好。

因此,优序融资理论即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融资的问题,也不能着力解决全部的问题。

优序融资理论

优序融资理论

优序融资理论
优序融资理论是一种独特的融资方式,它改变了传统的融资模式,以提高企业的融资效率。

优序融资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企业应该先通过自身的现金流量,减少负债,然后再通过外部融资来实现增长。

这种融资方式有助于保护企业的财务安全,也可以有效改善企业的融资环境。

优序融资理论改变了企业融资的传统模式,更加注重企业负债管理。

通过此种融资方式,企业可以在获得融资的同时,通过控制负债水平来保护自身的财务安全。

此外,优序融资可以减少企业融资风险,有助于改善企业的融资环境,以便获得更多的融资机会。

优序融资的成功实施,有赖于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和财务风险控制能力。

企业需要建立良好的财务管理体系,健全财务风险控制机制,确保企业负债水平在可控范围内,以确保融资的顺利实施。

总之,优序融资理论是一种革新性的融资方式,它改变了企业融资的传统模式,以提高企业的融资效率,改善企业的融资环境。

但是,优序融资的成功实施,仍然依赖于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和财务风险控制能力,因此,企业应该加强财务管理,建立有效的财务风险控制机制,以确保融资的顺利实施。

优序融资理论

优序融资理论

17.7.1 优序融资理论准则之前部分讨论了有关权衡理论的一些基本思想。

对于财务经理来说,这一理论的实践含义是什么呢?该理论提供了在现实世界中的两个法则。

法则1:采用内部融资为了便于解释,我们过分简化地将权益与无风险债务相比较。

管理者不可能利用其对公司的额外了解来决定这类债务的价格是否被错误定价,因为无风险债务的价格仅由市场利率决定。

但事实上,公司债务具有违约可能性。

因此,正如管理者认为权益被高估时会倾向于发行证券,当管理者认为权益被高估时也有发行债务的倾向。

管理者何时会认为其债务被高估了呢?其情形很可能与他们认为权益被高估时相同。

例如,假如公众认为公司的前景美好,但管理者看到今后的困境,管理者将会把债务以及权益看做是被高估了。

换言之,公众或许认为债务几乎是无风险的,但管理者却察觉到很大的违约可能。

因此,当投资者给债务问题定价时,所持的怀疑态度很可能与给权益问题定价时相同。

管理者要摆脱这个框框,办法就是从留存收益中筹措项目资金。

如果你能够避免首先求助于投资者,就不需要担忧投资者的怀疑态度,因此,优序融资理论的第一条法则为:采用内部融资。

法则2:先发行稳健的证券然而,尽管投资者担心对债务和权益定价时会发生错误,但就权益而言,这样的担心将更加强烈。

与权益相比,公司债务仍具有相对小的风险,这是因为假如避免了财务困境,投资者能获取固定的收益。

因此,优序融资理论意味着如果需要外部融资的话,发行债务应该排在发行权益之前。

只有企业达到一定的负债水平后才考虑发行权益。

当然,债务的类型有很多种。

例如,由于可转债的风险大于直接债务,因此,优序融资理论意味着公司发行直接债务应先于发行可转换债。

因此,优序融资理论的第二条法则是:先发行最稳健的证券。

17.7.2 推论有许多与优序融资理论相关的推论,这些推论与权衡理论不相一致。

1.不存在财务杠杆的目标值。

根据权衡模型,每个公司平衡债务的利益,如税盾与债务的成本、困境成本。

#优序融资理论资本结构

#优序融资理论资本结构

优序融资理论论文资本结构论文优序融资理论中国应用之谜摘要:企业地融资偏好直接影响融资行为,并与资本结构和公司治理等因素相互影响,进而影响企业价值.优序融资理论认为,企业通常遵循“啄食顺序”,先内源融资,再外源融资.在外源融资中优先考虑债权融资,不足时再考虑股权融资.然而在融资行为方面,中国上市公司具有与国外上市公司截然不同地融资偏好特征,表现出强烈地股权融资偏好.本文对这种现象进行分析.关键词:优序融资理论;资本结构;融资偏好一、优序融资理论西方资本结构理论是企业财务管理中地重要理论,基于股东财富最大化地财务目标,研究资本结构变动对企业价值地影响.现代资本结构研究地起点是MM理论.在完美资本市场地一系列严格假设条件下,MM理论得出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无关地结论.之后,学者们在MM理论地基础上不断放宽假设,从不同地视角对资本结构进行了大量研究.优序融资理论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地理论之一.优序融资理论在信息不对称框架下研究资本结构.企业股票价值被低估时,管理层将避免增发新股,采取其他融资方式筹集资金;企业股票价值被高估时,管理层将通过增发新股融资,让新股东分担投资风险.因为信息不对称地现实条件,投资者会产生逆向选择心里,认为当企业预期业绩好且确定性程度高时,管理层才会选择债务方式筹资;而管理层对外发行新股,实际上是在向市场传递其未来投资收益并非有把握实现预期目标地信号.由此,管理层在筹资时为摆脱利用价值被高估进行外部融资地嫌疑,尽量以内源融资方式从留存收益中筹措项目资金,留存收益不能满足资金需求时才进行外部融资.这时,因为投资者认为企业股票被高估地可能性超过了债券,在外部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之间,管理层会优先考虑债务融资.二、中国企业融资偏好与国外上市公司地融资特点不同,我国上市公司在筹资时.普遍优先选择股权融资方式筹集资金.大股东具有强烈地股权再融资偏好,并从中实现对中小股东地掠夺.我国很多学者在对上市公司融资偏好问题地研究中,得出地结论都是股权融资偏好.这与西方成熟市场地优序融资理论有着很大地差异.下面统计表格中地数据也说明了这一现象.表1我国企业债券融资规模与股票融资规模统计<亿元)数据来源: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及中国人民银行网站相关资料整理三、原因分析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与其他国家上市公司融资特点不同,我国上市公司普遍优先选择股权融资方式筹集资金,出现了被广泛印证地优序融资理论在我国财务实践中不适用地怪现象.结合我国资本市场与发达国家成熟资本市场地区别,分析原因如下:1、资本市场结构单一完整地资本市场由长期借贷市场、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组成,债券融资是发达资本市场中更为常用地方式.但我国地公司债券市场发展相对缓慢.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债券发行由国务院确定规模,实际发行时不得超过这一规模.公司债券在发行时要经过严格地审批,其发行规模也要符合相关规定.这就导致债券市场相对于股票市场而言发展缓慢、规模有限,无法满足投资者地需求,使得股权融资成为企业较易获取资金地唯一渠道.2、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中不能流通地国有股份额较高我国多数上市公司由国有企业改制设立,国有股占到了绝大多数股份份额,股权集中程度很高.对于不能流通地国有股和法人股而言,其利益来源不是每股市价地上升,而是公司地每股净资产.国有股股东与非流通股股东地利益存在差异.管理层融资时根据自身利益进行决策,就会选择股权融资,因为发行股票融资地溢价收入会直接导致净资产地增加.3、“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地一大突出特点就是“内部人控制”.管理层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当他们地目标与股东财富最大化不一致时,其行为就会偏离企业地本来目标.我国上市公司管理者地持股比例普遍较低,管理层利益主要来于职位.债务融资产生利息支出,减少管理层可自由支配地现金流量;同时,债权人出于风险角度地考虑,为了保护自身利益,往往加强对管理层地监督;而且,债务融资构成破产风险,一旦公司面临破产清算,管理层利益将不复存在.与之相比,发行新股地融资方式对管理层地权利地位没有影响,受到管理层地青睐.4、股权融资有助于企业价值被高估我国对上市公司地外部监管尚不完善,许多公司在进行股权融资时只披露有利信息,为上市而造假地现象屡见不鲜.这些行为误导投资者高估股票价格,引起企业价值上升.同时,我国股票市场地市盈率明显偏高,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股票地期望过高.脱离其真实价值.大多数投资者不关心股利支付,更注重短期资本利得,股价具有严重泡沫.上市公司股权融资、低派现,不仅融资成本低,还能使企业价值得到高估.综上所述,我国经济尚处于转型阶段,上市公司地内外部环境与成熟资本市场不尽相同.在我国,优序融资理论失去了成立地前提条件,出现了不适用地现状.我国应完善资本市场,加快国有股流通,推动公司治理机制地健全,使企业融资真正从企业价值最大化出发.参考文献:FamaEF,FrenchKR.TestingTrade-offand.eckingOrder.redictionsaboutDividendsandDebt[J].TheReviewofFinancial Studies.2002.15(1>:1-33.梁筠.试论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J].财政金融.2008.(02>.冯梅,罗华伟,徐强.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探讨[J].财会通讯.2009.(03>.林凡.中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地理论与实证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02-206.__。

融资“优序”理论分析

融资“优序”理论分析

融资“优序”理论分析摘要:梅耶斯的融资“优序原则”认为,公司的融资顺序应该为内部融资、债权融资、股权融资。

这一理论已经得到了西方多数学者的认可,并被西方许多公司的融资实例所证实,是融资的经典理论之一。

本文首先从“优序原则”出发,通过数学方法推理得出:从股东权益最大化的角度理解,债权融资是优于股权融资的方式;然后从筹措资金的难易程度、变现能力的难易程度、企业的经营风险程度和控制权等方面对比分析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的利弊,得出综合评价。

关键词:股权融资;债权融资;利弊一、“优序”原则的内容在资本市场中,融资是大多数企业都要面临的问题。

面对内部融资、股权融资、债权融资,怎样合理地选择融资方式使企业能够最好地利用资源,实现融资成本最小化,融资绩效最大化,是很多经济学家讨论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最希望解决的问题。

在众多学术论点中,梅耶斯(Mayers)于1984年提出的“优序”原则被公认为此方面的学术经典。

“优序”原则提出四点:1.公司首先考虑内部融资。

2.尽管股利是粘性的,并且目标支付率仅仅是逐渐调整以适应有价值的投资机会,但公司还是要制定目标股利支付率,以使公司的投资能通过内部产生的现金满足。

3.粘性的股利政策,再加上不可预测的收益率和投资机会的波动,这些都意味着内部形成的现金流可能多于或者少于投资费用。

如果少于投资费用,公司会首先采用平衡现金或者适于销售的证券组合。

4.如果外部融资可行,公司会首先发行安全性最高的证券,即先考虑贷款,再考虑混合证券,例如可转换债券,最后才考虑发行股票。

在这个理论中,并没有定义很完善的目标债权/股权比率,因为存在着两种股权,内部股和外部股,在啄食顺序中,一种是被首先考虑的,而另一种却是被最后考虑的。

每个公司所观测的负债率反映对外部融资的累积需求。

这四点概括起来即公司应偏好内部融资,如果需要外部融资,则偏好债券融资。

理性的公司融资顺序应该是:内部融资,无风险债券,有风险债券,外部股权融资。

从优序融资理论 看我国企业融资模式的选择

从优序融资理论 看我国企业融资模式的选择

所带来的收益 这三 个方面 进行考查 。实证检验 的结果是 , 国企业 这一过程中 , 个显著特点就是大多数的股份公司都 由国有企业改 我 一 控 制 现象 ; 国有股股东法人缺 位, 致使国有产权虚置 , 没有形成人格
制度等不健全 , 资方往往能较容易地筹 集资金 , 融 而且可 以获取融 化 的产权主体 . 也就难以对经营者行为进行有效 监督 ; 公司治理结构
成这一融 资特 征的原因值得探究 。 其存 在的弊端 有待在市场体 系
完善 中予以改进 。


融 资理论 与优序融资理论
融 资理论是企 业制定融资政策 的理论 基础 。自 2 0世纪 5 O年 代以来 ,在解释企业融资决策行 为的动机及其 所秉承的理论基 础 时 , 存在着两 大理论 , 主要 一是权衡融 资理论 : 二是优序融资理论 。
论指出在完善的资本市场中, 如果不存在税收、 破产成本以及代理
成本的影响 , 么 , 业市场价值 将与其资 本结构无关 。M es 那 企 y r和 M jf18 ) 企业知道投资人所不知道信 息时的融资和投资决 al(9 4在《 u

国别 美国 英国 德国 日本
6 83 6. 55 4 . 93
策》 一文 中。 息不对称理论为基础 , 出企业融资存 在一种 “ 以信 提 啄
食顺序原则” 。认 为由于所 有权 和经营 权的分 离而产 生委托代理 关
中国上市 公司
2 19

系。 因为利益不 同 , 经营者 和股 东之 间的信息 不对称原 因 , 内部 企
业的融资顺序上就形成 了一个优序策略。即首 先为内部融 资 , 也就
维普资讯

. 。

优序融资理论的中国实证分析

优序融资理论的中国实证分析

0 4 . 86 7 0
1 5 9 3 . 3 40
S 【 d p n 【 v l . 】 e e de t a ‘ . 1
P o F s t t ) r b( - t s i a i c
4 7 9 . 603 5
0 0 0 0 00 0
样的股票意味着原 由股东利益的转移 . 如果经营管理者站在老股
维普资讯
投 姿 分 祈
优 序融资理论 的 中国实证分
I周培红 I
/Hale Waihona Puke 华 北水 利水 电学 院
[ 摘
要】本文应 用 M E S的优序 融资模 型,对我国上市公 司的融资结构进行分析,指 出在我 国现阶段 , 由于资本市场 的发展不 YB
完善 、债券市场的严格 限制和非流通股权制度 等因素的影响 ,上 市企业的融 资结构并 不遵循优序融资理论 ,存在着严重的股权 融资 偏好 ,而要 改 变这一现 象,必须改进我 国资本市场 的发展 ,放开债券市场的管制 ,积极进行股权 分置改革 ,从而使企业的融资结构
△E 代表净股票发行量
I ) ] 1 Vari : △ D¨ ) e1 elt e1 d bl a e
价值 不受到融 资方式 的影响 .而且 也不存在 最优 的资本结构 理
论 .这一理论奠定 了现代资本结构理论 的基石 。但 是在现实中 , 税收和破 产成本 的存在是不可避免 的 ,因此资本结构的理论发展 到 了权衡理论 。但是随着信息 不对称理论的提出 , E S(9 4 MY R 1 8 ) 年提出了著名 的优序融资理论 . 出由于存在着所有权 和经营权 指
的分离而 自然导致信息 的不对称。如果公司股票被低估 .发行 这
V i bl ar a e D F E C R s t e - 0l r d a

基于优序融资理论的我国上市企业资本结构分析

基于优序融资理论的我国上市企业资本结构分析

基于优序融资理论的我国上市企业资本结构分析优序融资理论认为企业的融资顺序为:先内部融资,然后发行债券,最后发行股票,这一先后顺序在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融资结构中都得到了证实,然而该理论却与我国上市公司的实际融资情况相反,我国企业更偏向于股权融资,本文对我国企业融资结构的特点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完善我国企业融资结构的一些建议。

标签:资本结构上市公司优序融资0 引言资本结构(Capital Structure)又称融资结构,是指企业取得长期资金的各项来源、组成及其相互关系。

资本结构是企业筹资的核心问题。

企业应综合考虑有关影响因素,运用适当的方法确定最佳资本结构,并在以后追加筹资时继续保持。

所以如何确定最优资本结构,是财务管理和实践中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

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资本结构理论不断发展丰富,对企业的融资行为产生了重大影响。

1 以信息经济学为基础的优序融资理论20世纪60年代初,唐纳森(Townsend)根据对企业如何建立资本结构的调查,提出了基于经验的融资优序理论,即企业融资的选择顺序是:留存收益、债券、普通股。

随后经济学家梅耶斯(Mayers,1984)采用了唐纳森提出的“优序融资”的概念而提出了新优序融资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的融资顺序为:先内部融资,然后发行债券,最后发行股票。

随后,在与迈基里夫共同合著的“企业知道投资者所不知道信息的融资和投资决策”一文中建立的梅耶斯——迈基里夫模型,系统地论证了这一观点。

这一“先后顺序”在美国1965-1982 年企业融资结构中得到了证实,这一时期美国企业内部积累资金占资金来源总额的61%,发行债券占23%,发行股票占2.7%。

纳拉亚南(Narayanan,1978)用一种略为不同的方法得出了与梅耶斯——迈基里夫模型类似的结论,不同的是梅耶斯等人认为信息不对称不仅存在于需要融资的项目,而且存在于企业现有的资产中,所以梅耶斯等更为关心企业在资本市场为新项目融资时对企业现有资产的影响,而纳拉亚南则只考虑新投资机会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并认为其模型将无论对没有现有资产、新成立企业或者从企业分拆出来的某一部分都能适用。

从优序融资理论看我国企业融资模式的选择

从优序融资理论看我国企业融资模式的选择

从优序融资理论看我国企业融资模式的选择【摘要】本文就我国企业融资模式的概况、优序“异象”的原因及模式的选择等进行探讨。

根据企业融资理论,企业优序融资的顺序首先是内部融资;其次是债务融资;再次为优先股融资;最后是普通股融资。

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的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融资顺序与优序融资的顺序正好相反。

表现出偏好外源融资和股权融资的特点。

形成这一融资特征的原因值得探究,其存在的弊端有待在市场体系完善中予以改进。

一、融资理论与优序融资理论融资理论是企业制定融资政策的理论基础。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解释企业融资决策行为的动机及其所秉承的理论基础时,主要存在着两大理论,一是权衡融资理论;二是优序融资理论。

权衡融资理论认为,企业在构造长期资本来源的组合时,存在着一个最佳的资本结构,企业将按照事先测算的最佳资本结构来选择资金来源及配置各种不同性质的资金。

优序融资理论最早是Modigoliani和Miller(1958)提出的。

理论指出在完善的资本市场中,如果不存在税收、破产成本以及代理成本的影响,那么,企业市场价值将与其资本结构无关。

Myers和Majluf(1984)在《企业知道投资人所不知道信息时的融资和投资决策》一文中,以信息不对称理论为基础,提出企业融资存在一种“啄食顺序原则”。

认为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而产生委托代理关系,因为利益不同,内部经营者和股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原因,企业的融资顺序上就形成了一个优序策略。

即首先为内部融资,也就是企业的留存收益;其次是长期借款和长期债券;再次是发行优先股融资;最后是发行普通股融资。

此外,1989年Baskin以交易成本、个人所得税和控制权的研究角度对优序融资理论作出了解释,指出由于留存收益提供的内部资金不必承担发行成本,也避免了个人所得税,因此内部资金要优于外部资金。

与权益性资金相比较,负债融资由于具有节税效应,发行成本低,又不会稀释公司的控制权,所以对外融资来说负债融资又优于权益性融资。

《2024年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顺序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优序融资理论的思考》范文

《2024年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顺序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优序融资理论的思考》范文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顺序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优序融资理论的思考》篇一一、引言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中小企业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优序融资理论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持,并揭示了企业融资的顺序和影响因素。

本文将围绕优序融资理论,深入探讨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顺序及其影响因素。

二、优序融资理论概述优序融资理论是指企业在融资过程中,会遵循一定的融资顺序,即先内源融资,再债务融资,最后股权融资。

这一理论主要基于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考虑,认为企业融资应优先使用内部资金,再考虑外部融资。

此外,企业会根据自身的财务状况、市场环境等因素,灵活调整融资顺序。

三、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顺序根据优序融资理论,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顺序大致如下:1. 内源融资:中小企业首先会利用自身的留存收益、折旧等内部资金进行融资。

这种方式成本低、风险小,是企业首选的融资方式。

2. 债务融资:当内部资金无法满足企业资金需求时,中小企业会考虑债务融资。

这包括银行贷款、企业债券、商业信用等多种方式。

3. 股权融资:在债务融资无法满足企业需求或企业需要扩大规模时,中小企业会考虑股权融资。

这主要通过发行股票、引入战略投资者等方式实现。

四、影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顺序的因素1. 企业自身因素:包括企业的规模、盈利能力、信用状况、管理水平等。

一般来说,规模较大、盈利能力较强、信用状况良好的企业更容易获得外部融资。

2. 金融市场环境: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利率水平、信贷政策等都会影响企业的融资顺序。

例如,当金融市场发展不完善、利率较高时,企业更倾向于选择内源融资或债务融资。

3. 法律法规政策:政府的法律法规政策也会影响企业的融资顺序。

例如,政府对中小企业债券发行的支持政策会鼓励企业通过债券方式进行融资。

五、建议与对策针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与对策:1. 完善金融市场:政府应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高企业外部融资的吸引力。

专题十一 优序融资理论

专题十一 优序融资理论

专题十一优序融资理论一、定义融资是现代企业资本运作活动的重要部分,融资方式本决定企业融资性质。

按照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普遍认同的梅耶斯“优序融资理论”(Pecking Order Theory),企业一般采取的顺序是:内源融资(留存收益和折旧)、债务融资、发行股票。

而在我国则存在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现象,即企业较多选择股权融资方式。

形成融资结构中股权融资比例过大的现象。

二、成因分析1.证券市场发展历史问题我国股票市场从它的诞生之日起就存在问题。

主要表现在:①从历史因素考虑,我国建立证券市场的根本目的是为国企脱困服务。

为充实资本金便允许国企到证券市场肆意圈钱,从而形成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圈钱运动”。

股权融资与资金短缺已不存在必然的联系,与股份制改革的初衷严重相违背。

②根据股份制基本原理,股份必须全流通,同股就同权、同利、同责、同险。

尽管流通股和非流通股的区别表面上看来仅仅在于是否可以流通,但实行上却是二者利益实现机制的不同。

一般认为非流通股股东会从控制大量自由现金流中获益。

③西方新股首次公开发行制度是“先钱后股”,即每一次的股东扩张都是先确定各方股东的出资价格与权益相同,而我国采取“先股后钱”的方式.使得原始股东即使在所持股票不流通的限制条件下,仍然获得巨大资本增值。

从而,将股票发行演变成上市公司的“圈钱”。

2.特殊股权结构设置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突出地表现为:①复杂性。

我国上市公司的普通股份为社会公众股、内资股、外资股。

在内资股中又有流通股及非流通股之分内部:外资股又根据其上市交易的市场分为B股、H股、S股及N股。

②流动性。

在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中占很大比重的国家股、法人股和职工股只能通过协议转让,只有少数社会公众股可以上市交易,上市公司股权流动性非常有限。

③集中性。

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中国家股占据份额很大,再加上国有法人股,那么国有股在大多数公司就处于绝对控股地位。

据有关数据显示,2000年上市公司平均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50.81%,前五大股东平均累计持股达66.08%。

融资优序理论

融资优序理论

融资优序理论融资优序理论(Pecking Order Theory)是一种解释企业融资决策的理论,由Myers和Majluf在1984年提出。

该理论认为,企业在融资时存在一定的顺序,优先选择内部融资,选择债务融资,选择股权融资。

这种融资顺序的选择是基于信息不对称和代理成本的理论基础。

融资优序理论指出,内部融资是企业融资的首选方式。

内部融资是指企业通过留存利润和折旧等内部资金来满足资金需求。

由于内部融资不涉及外部融资成本和代理成本,且信息不对称程度较低,因此具有较高的融资效率。

内部融资还可以保持企业的控制权,避免外部投资者对企业的干扰。

融资优序理论认为,当内部融资不足以满足资金需求时,企业会选择债务融资。

债务融资是指企业通过发行债券或向银行借款等方式获得资金。

与内部融资相比,债务融资存在一定的融资成本和代理成本,但相对于股权融资,债务融资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较低,融资效率较高。

债务融资还可以为企业提供税收优惠,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

融资优序理论指出,当内部融资和债务融资无法满足资金需求时,企业才会选择股权融资。

股权融资是指企业通过发行股票或增发新股等方式获得资金。

与内部融资和债务融资相比,股权融资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融资成本较高,且可能导致企业控制权的稀释。

因此,股权融资通常是企业融资的选择。

融资优序理论对于企业融资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企业应优先考虑内部融资,通过提高盈利能力和留存利润来满足资金需求。

当内部融资不足时,企业可以选择债务融资,通过合理运用债务杠杆来降低融资成本。

当内部融资和债务融资无法满足资金需求时,企业可以考虑股权融资,但需谨慎评估股权融资的成本和风险。

融资优序理论为企业融资决策提供了一种理论框架,帮助企业在融资过程中权衡各种融资方式的优势和劣势,做出最优的融资决策。

通过合理运用融资优序理论,企业可以提高融资效率,降低融资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

融资优序理论在企业融资决策中的应用1. 内部融资的优化:企业应通过提高盈利能力和加强财务管理,增加内部资金积累,以减少对外部融资的依赖。

优序融资理论

优序融资理论

优序融资理论1、梅耶斯和马吉劳夫的观点与支持1最早提出企业存在一个融资顺序的是唐纳森(1961)。

他指出,企业管理层对靠内部融资来解决所需要的资金有某种强烈的偏好,除非万不得已,管理层很少对外发行股票2。

后来,梅耶斯(Myers,1984)在资本结构(Capital Structure)3模型中引入了信息不对称理论,提出了优序融资理论4,并在他与马吉劳夫5(Majluf)的合作研究成果中进行了系统阐述。

其要点如下:在不对称信息条件下,管理层(内部人)比市场或投资者(外部人)更为了解企业收益和投资的真实情况。

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企业外部股票融资中的逆向选择问题就会产生,即:管理层只有在股价高估时才愿意发行股票;然而,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不会有人愿意购买,这样就会导致企业投资决策的无效率。

逆向选择的逻辑表明,股权融资是一个坏消息,因而新股发行总会使股价下跌。

因此,如果企业被迫通过发行股票对新项目进行融资,股价过低可能会严重到新投资者获取的收益大于新项目的净现值。

在此情况下,即使新项目净现值为正,该项目也会被拒绝。

如果企业能够发行一种不至于如此严重地被市场低估的无风险证券,例如内部基金或无风险债券,这种投资不足就可以避免。

梅耶斯将此称为融资的顺序(Pecking order)理论,即首先是内源融资6,然后才是外源融资;在外源融资中,银行贷款是最重要的,然后才是低风险的债券融资,最后才不得不选择股权融资。

假设:N为企业需要的外部融资金额,N1为管理层根据内部信息所判断的企业股票应有价值,y=投资项目的净现值,?N?N1?N,管理层从原有股东的利益考虑,只有当y??N时才发行股票。

但是如果管理层所掌握的内部信息是对企业不利的话,即?N为负值,则y=0,意味着管理层只会情愿投资于净现值12本部分参考了沈毅峰著,1999,《资本结构理论史》,经济科学出版社,P177-202。

唐纳森,1961,“企业负债能力:关于企业负债政策与企业负债能力决定因素的一项研究”,哈佛大学研究部,P6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中国融资优序理论
融资次序的确定是企业融资决策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治理和发展。

融资偏好融资优序理论是指导企业融资的一个重要理论,根据该理论企业在融资时应首先考虑利用留存收益,其次利用是债务融资,最后才是股权融资。

但我国境内企业融资与西方成熟市场下企业融资的情况有一定差异,表现在国内企业大多喜欢在证券市场上发行新股融资。

中国的上市公司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

虽然从总体上看,中国上市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的激励强度处于很低的状态,与公司业绩之间的相关度也非常低,但是,在国有控股与民营公司两大类上市公司之间也存在着系统性的差异:一是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高层管理者的物质激励相对而言处于较低的水平;二是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高层管理者的股权激励明显低于民营上市公司。

这种结果与我国上市公司的产生、发展的独特体制背景密切相关。

与在市场中逐渐发展壮大的民营公司不同,中国资本市场中大量的国有控制上市公司主要是在传统的国有企业的基础上改制形成的,因此他们在改制上市后还必须受到现有的众多国有资产管理法规的限制。

因此,从本质上讲,只要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尚未出现根本性的变革,中国国有控制上市公司高层管理者的激励模式就不可能同民营上市公司那样可以走完全市场化的道路。

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相反,中国资本市场中众多的民营上市公司却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中,以市场为依托得以逐渐壮大,进而其行为表现出较明显的市场导向。

具体到资本结构与高层管理者的激励模式而言,也就较为接近市场化国家上市公司的实践。

但是从总体上来看,我国两类上市公司与理论及市场化国家上市公司的实践表现依然还存在较大差异。

陆正飞(2009)对中国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进行了问卷调查。

这项对沪深两市近800家上市公司进行的调查发现: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表现为首选配股或增发;如果不能则改为具有延迟期权融资性质的可转换债券;不得以才是债务,而且首选短期贷款,长期贷款位居最后。

大型优质企业融资先通过内部资金进行,然后再通过银行借款或发行低风险的债券,最后才采用股票。

这种融资的先后顺序是企业出于降低融资成本和防止剩余利润被分享所做出的理性选择,这就是融资优序理论。

融资优序理论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得到了实践的验证,但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却存在异常融资优序现象。

上市公司整体性背离优序融资理论,表现出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即外部资金优于内部资金、外部资金中股权融资优于债权融资。

为何在中国会出现“异常融资优序”现象?合理的解释是美国拥有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和市场环境,行业竞争已经到了寡头垄断的时候,这给该行业的后来进人者设置了一个天然的屏障,新进入者必须仔细考虑他们的实力;可是中国的情况并非如此,我们的企业没有按照优序融资,不是因为优序理论本身在中国失去作用,而是我们缺乏优序融资的市场环境,我国证券市场起步晚,相比西方发达国家,存在着较多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严重依赖外部筹资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内部融资平均比例不到5%,在外部融资中,上市公司过度偏好股权融资,通过配股方式融资占相当比例。

从每年的配股情况来看,基本上只要符合规定,达到配股资格的上市公司都会申请配股。

2、偏好股权融资
偏好股权融资是我国上市公司最明显的特征,其结果是资产负债率低,呈逐年下降趋势既加大了融资成本,又妨碍了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实现。

3、负债结构不合理
负债结构是公司资本结构的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它是指上市公司借入资金的期限结构债源结构、利率结构等。

其中,负债期限结构中应均衡安排短期、中期、长期负债,并保持适当的比例,以适应生产经营中不同的资金要求,特别是避免还债期过于集中和还款高峰的出现。

我国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总体水平偏
低,但流动负债占负债总额的比重却较高。

五、解决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措施与途径
(一)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完善公司治理
一是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国有股、法人股流通,形成多元化产业结构。

二是积极培育机构投资者,又要给其内部经理人必要的激励与约束,推进各类基金组织发展,可以鼓励多家企业相互持股,优化公司的股权结构,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形成制衡机制。

三是培育和完善企业经理人才市场让经营者产生于市场又受制于市场,充分发挥市场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避免行政干预代替公平竞争。

四是完善公司董事会制度,消除二位一体现象。

(二)完善现有的股票市场,提升股票市场的有效性
所谓有效的股票市场是指股票的价格包含了所有历史、现在和未来的信息,市场价格充分反映了企业的价值。

有效的股票市场是形成合理的融资结构的外部条件。

为此要积极推动股票市场的制度建设,完善发行上市制度、交易制度、信息披露制度等;加大对市场监管力度,努力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使其从外部施加压力,加强对经营者行为的监督。

这些都有利于形成合理的股权融资成本。

(三)强化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约束机制,提高融资行为的理性程度
首先,强化上市公司实施现金分红的约束机制,回归股市的投资功能,给投资者以良好的、明晰的回报,吸引投资者积极的参与市场投资,参与公司治理和管理,从而发挥股票市场作为重要的外部治理机制应有的作用。

其次,完善公司治理机制,鼓励中小股东参与公司治理,保护中小股东权益。

在公司治理改革中着重考虑建立公众投票机制至关重要,分不分红,具体分多少应该是由股东自己来决定。

(四)拓宽多种融资渠道,大力发展债券市场,支持债权融资
一般来说,资本市场应当有两个基本组成部分,即债市和股市,分别承担债权融资和债权交易,股权融资和股权利交易的职能。

发展债券市场有助于上市公司融资行为向理性化方向发展。

尤其是在我国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严重的环境下,由于管理者的经营活动并不都是以提高股东收益为目的的,有时会作出对他们自身有利,但却对企业价值不利的决策。

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鼓励上市公司通过债券市场融资,对降低代理成本是有利的。

为了推动债券市场发展,我们需要做大量的事情:一是完善债券市场发展的各类相关制度,大力推进债券市场的规范化建设;二是大力发展资信评估等中介机构,为市场发展提供基础;三是完善债券市场的登记、交易和清算体系;四是致力于增加债券品种,鼓励债券创新,满足不同类型的投资需求;五是扩大债券发行规模并拓广债券发行主体,努力使各类合格企业平等地获得发债机会;六是积极发展债券市场上的机构投资者,完善投资者结构。

由于我国具体情况扭曲了股权融资的成本,使得从公司经理者的立场来看,追求股权融资是理性的选择。

但鉴于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的负面影响,应该努力寻找方法改变这一现状。

愿我国企业能更科学、高效地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