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 每日一个名词解释—优序融资理论

合集下载

优序融资理论

优序融资理论

优序融资理论优序融资理论则放宽MM理论完全信息的假定,以不对称信息理论为基础,并考虑交易成本的存在,认为权益融资会传递企业经营的负面信息,而且外部融资要多支付各种成本,因而企业融资一般会遵循内源融资、债务融资、权益融资这样的先后顺序。

迈尔斯和马吉洛夫的研究表明,当股票价格高估时,企业管理者会利用其内部信息发行新股。

投资者会意识到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因此当企业宣布发行股票时,投资者会调低对现有股票和新发股票的估价,导致股票价格下降、企业市场价值降低。

内源融资主要来源于企业内部自然形成的现金流,它等于净利润加上折旧减去股利。

由于内源融资不需要与投资者签订契约,也无需支付各种费用,所受限制少,因而是首选的融资方式,其次是低风险债券,其信息不对称的成本可以忽略,再次是高风险债券,最后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发行股票。

1989年Baskin以交易成本、个人所得税和控制权的研究角度对优序融资理论作出了解释,指出由于留存收益提供的内部资金不必承担发行成本,也避免了个人所得税,因此内部资金要优于外部资金。

与权益性资金相比较,负债融资由于具有节税效应,发行成本低,又不会稀释公司的控制权,所以对外融资来说负债融资又优于权益性融资。

优序融资理论的假设[1]1984年,Myers和Majluf在其名篇“企业知道投资名所不知道信息时的融资和投资决策中,根据信号传递的原理推出了他们的优序融资假说。

其假设条件是:除信息不对称外,金融市场是完全的。

假设公司宣布发行股票。

如果这一信息说明了公司有正净现金流的投资项目,对投资者而言这是一个好消息;如果这一信息说明公司管理者认为其资产价值被高估,对投资人就是一个坏消息。

如果股票以很低的价格发行,价值会由原有股东向新股东转移;如果新股票价值被高估,价值以反方向转移。

MyeM和Mailuf假设公司管理者代表老股东的利益,不愿意以低价发行新股而将老股东的利益向新股东转移,而一些价值被低估的好公司则宁可错过有净现值的投资机会也不愿意发行股票。

北大金融硕士考研罗斯《公司理财》重点笔记16

北大金融硕士考研罗斯《公司理财》重点笔记16

公司价值的变化=债务的税盾 + 减少的代理成本 – 增加的财务困境成本
16.5.2 自由现金流量 仅拥有少量所有者利益的管理者具有浪费行为的动机。
更多资料请到易研官网 下载
自由现金流量假说 :如果公司有现金流量来填补,管理者则可能虚报其费用开支。因此,
可以预期在有能力产生大量现金流量的公司中目睹的浪费行为甚过于仅能产生小量现金流 量的公司。 有相当的学术研究支持这个假说。 此学说对于资本结构有重要的意义。 自由现金流量假说提供了公司发行债务的另外一个理由。
16.4 税收和财务困境成本的综合影响——权衡理论
MM 认为,在没有公司税时,公司的价值随着财务杠杆而上升。 目前还没有公式能准确地测定出具体公司的最优债务水平。这主要是由于无法精确地 表述财务困境成本。 公司的资本结构决策可被视为是在债务的税收优惠和财务困境成本之间的权衡。
重提馅饼理论
MM 直觉和理论的精髓之处:V=V(CF),且它的大小取决于公司的总现金流量。资本结 构把它切成若干份。 市场性索取权 VM 非市场性索取权 VN
16.7 增长和负债权益比
16.7.1 无增长 16.7.2 增长 无增长的例子中没有权益;公司的价值仅仅是债务的价值。 基本点是:高增长公司的负债比率要低于低增长公司。
16.8 个人税★★★
利息获取在公司层上的税收抵减。在个人层上的权益分配可以低于利息税的税率纳税。 上述例子说明在所有等级上的总税率可能随债务递增或递减,这取决于实际税率。 (到目前为止,我们所讲的结论都忽视了个人所得税。如果对股东的分配所征得十几 个人所得税率低于利息支付的个人税率,就会部分地抵消债务部分仔公司层面上的税收利 益。事实上,如果
更多资料请到易研官网 下载

投资优序理论.jsp

投资优序理论.jsp

融资优序理论以及我国股权融资偏好现象的解析一、融资优序理论融资优序理论,又名啄食理论,是指企业在融资过程中会更倾向于成本较低的内源融资,即折旧和留存收益融资,然后才会选择成本较高的负债融资,直到负债融资威胁到企业的市场信誉时,才会开始考虑股票融资。

融资优序理论反映了在信息非对称情况下企业融资方式的偏好。

该理论由梅耶斯(Myers)首先提出,他认为,投资者对资本结构的兴趣源于“信息效应”,即企业资本结构的变化会引起企业股票价格的波动,在信息非对称情况下,管理者或内部人比投资者或外部人更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投资价值。

当企业存在一个较好的投资项目时,选择发行股票融资,往往会让外界以为企业资金周转出现问题,引发企业股票价格下降,从而影响企业价值。

相反,如果企业选择债务融资,企业权益资本会随着债务资本增加而减少,企业的再融资能力增强,企业的价值也随之增加。

梅耶斯(Myers)的融资优序理论理论主要有三个基本点:一是企业力求避免通过发行股票或其他高风险的证券来进行融资;二是为使内源融资能达到正常股东权益收益率的投资需要,企业需要订立一个目标股利比率;三是在安全性前提下,企业通过向外融资解决部分资金不足,并且从发行低风险的证券开始。

因此,梅耶斯的新优序融资理论的主要基本观点是:第一,企业偏好内源融资;第二,在外源融资中,企业首先考虑发放安全性较好的债券进行融资,最后才是股票融资。

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这些发达国家上市公司的平均内部融资多年来一直保持在50%-60%,外援融资比例一直在50%以下,并且来自金融市场的股权融资占融资总额的比例一直在10%左右徘徊,这说明国外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外部融资的现状是与融资优化理论的结论是相符合的。

虽然各个国家的融资结构存在差异,但是以上国家融资方式选择基本上与Myers(1984)提出的优序融资理论吻合,即企业的融资选择顺序是内源—外部债务融资一外部股权融资。

权衡理论和优序融资理论之比较

权衡理论和优序融资理论之比较

权衡理论和优序融资理论之比较引言在企业财务决策中,融资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企业可以选择不同的融资方式来满足其资金需求,其中权衡理论和优序融资理论是两个重要的理论框架。

本文将比较这两个理论并探讨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区别和优缺点。

权衡理论权衡理论,也称为负债理论或债务承担理论,是由费尔米勒(Miller)和梅克尔(Modigliani)在1958年提出的。

权衡理论认为,在没有税收和其他市场摩擦的情况下,资本结构对企业价值无影响,即企业的市值与其负债和股权比率无关。

这个理论基于以下几个假设:1.完全市场假设:企业可以自由的借贷和融资,没有任何限制。

2.等价交换假设:债务和股权之间可以等价交换。

3.税收中性假设:没有税收存在。

根据权衡理论,企业可以采取不同的资本结构来平衡成本和收益之间的关系。

具体来说,企业可以在债务和股权之间进行权衡,根据债务和股权的相对成本和风险来确定最优的资本结构。

当债务成本低于股权成本时,企业倾向于增加债务比率以降低资金成本。

反之,当债务成本高于股权成本时,企业倾向于减少债务比率。

权衡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企业价值不受资本结构的影响,这与优序融资理论有所不同。

优序融资理论优序融资理论,也称为信息不对称理论,由米勒(Myers)和马奇纳利(Majluf)在1984年提出。

优序融资理论认为,资本结构对企业价值有着重要影响,因为股权市场对不同的融资方式有不同的反应。

该理论假设了以下几个条件:1.市场中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企业内部对企业价值具有更多的信息,而外部投资者无法完全了解。

2.股权融资的透明度高于债务融资:股权融资对外部投资者透明度更高,因为股东有权知悉企业运营情况;而债务融资的相关信息相对不透明。

3.信息不对称导致了融资成本的差异:由于信息不对称问题,公司股票的发行价格可能低于其实际价值,进而增加了股权融资的成本。

根据优序融资理论,企业选择融资方式时会考虑市场反应和成本,同时还要考虑与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关系。

优序融资理论

优序融资理论

优序融资理论优序融资理论1、梅耶斯和马吉劳夫的观点与支持1最早提出企业存在一个融资顺序的是唐纳森(1961)。

他指出,企业管理层对靠内部融资来解决所需要的资金有某种强烈的偏好,除非万不得已,管理层很少对外发行股票2。

后来,梅耶斯(Myers,1984)在资本结构(Capital Structure)3模型中引入了信息不对称理论,提出了优序融资理论4,并在他与马吉劳夫(Majluf)的合作研究成果中进行了系统阐述5。

其要点如下:在不对称信息条件下,管理层(内部人)比市场或投资者(外部人)更为了解企业收益和投资的真实情况。

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企业外部股票融资中的逆向选择问题就会产生,即:管理层只有在股价高估时才愿意发行股票;然而,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不会有人愿意购买,这样就会导致企业投资决策的无效率。

逆向选择的逻辑表明,股权融资是一个坏消息,因而新股发行总会使股价下跌。

因此,如果企业被迫通过发行股票对新项目进行融资,股价过低可能会严重到新投资者获取的收益大于新项目的净现值。

在此情况下,即使新项目净现值为正,该项目也会被拒绝。

如果企业能够发行一种不至于如此严重地被市场低估的无风险证券,例如内部基金或无风险债券,这种投资不足就可以避免。

梅耶斯将此称为融资的顺序(Pecking order)理论,即首先是内源融资6,然后才是外源融资;在外源融资中,银行贷款是最重要的,然后才是低风险的债券融资,最后才不得不选择股权融资。

假设:N为企业需要的外部融资金额,N为管理层根据内部信息所判断的1,管理层从原有股东的企业股票应有价值,y=投资项目的净现值,N=N-N1利益考虑,只有当N≥时才发行股票。

但是如果管理层所掌握的内部信息是y?对企业不利的话,即N为负值,则y=0,意味着管理层只会情愿投资于净现值1本部分参考了沈毅峰著,1999,《资本结构理论史》,经济科学出版社,P177-202。

2唐纳森,1961,“企业负债能力:关于企业负债政策与企业负债能力决定因素的一项研究”,哈佛大学研究部,P67。

融资优序理论

融资优序理论

融资优序理论
融资优序理论,是一种金融投资策略,主要是通过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用融资投资和控制风险,来获得最大的投资回报。

优序理论认为,投资者应该通过特定的融资结构,来获取最大的投资回报。

融资优序理论按照经济资源的流动性、稳定性和投资回报率进行分类,以此决定投资者的投资组合和融资结构,并以此确定投资者的投资策略。

融资优序理论的经济资源分类是建立在经济资源的基本原理上的,即经济资源的流动性、稳定性和投资回报率。

具体而言,经济资源的流动性是指它的可变性,稳定性指它的保值性,而投资回报率指它的收益性。

根据这三个原则,融资优序理论将经济资源分为短期资产、长期资产和货币资产三类。

短期资产是指那些具有较高流动性、较低投资回报率和较低稳定性的资产。

例如,债券、存款和信贷等都属于短期资产类。

长期资产一般指那些具有较低流动性、较高投资回报率和较高稳定性的资产。

除此之外,货币资产也是融资优序理论的一个重要分类资产,它们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和稳定性。

根据融资优序理论的原则,投资者应该根据各种因素,综合考虑其资产组合中的资产分类,以此决定投资组合和融资结构,以及投资者的投资策略。

在选择融资方式时,投资者应根据融资优序理论的
原则,以最低的风险、最低的成本和最大的回报来确定投资组合和融资结构。

融资优序理论可以帮助投资者根据其实际情况,通过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用融资投资和控制风险,以获得最大的投资回报。

融资优序理论旨在帮助投资者更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投资组合和融资结构,从而实现最佳的投资回报。

权衡理优序融资

权衡理优序融资

衡量理优序融资衡量理论和优序融资理论都是从现代资本构造理论中发展出来的两个主流理论,但在理论或实践中,人们常常不太着重二者的差别和联系。

作者拟就此做一剖析。

一、衡量理论和优序融资理论简述公司资本构造中的“资本”,是指公司所有的资本根源,包含自有资本和欠债。

资本构造指所有资本的组成,即自有资本和债务资本及其内部各部分之间的比率关系。

资本构造是公司财务决议的中心新问题,它对公司的市场价值和治理都有重要影响。

现代资本构造理论以MM理论为初步,拥有较为严实的理论系统。

MM理论以为,在没有税收和交易成本以及个人和公司借贷利率同样的条件下,公司的价值和资本构造没关。

固然这一结论依赖的前提过于苛刻,和现实相距甚远,但它开辟了现代资本构造理论的道路和发展方向,标记着现代资本构造理论的初步。

衡量理论经过放宽MM理论完整信息之外的的各样假定,考虑在税收、财务窘境成本、代理成安分别或共同存有的条件下,资本构造怎样影响公司市场价值。

它包含纲要:1.欠债的利处纲要:①公司所得税的抵减功能。

由于债务利息和股利的支出次序不一样,世界各国税法基本上都准予利息支出作为成本税前列支,而股息则一定在税后支付。

②权益代理成本的减少。

欠债有益于公司管理者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任职花费,更加重点的是,它有益于减少公司的自由现金流量,进而减少低效或非盈余项目的投资。

2.欠债的受限纲要:①财务窘境成本,包含破产威迫的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权益的代理成本;②个人税对公司税的抵消功能。

所以,现实中公司的最优资本构造是使债务资本的边沿成本和边沿利润相等时的比率。

优序融资理论则放宽MM理论完整信息的假定,以不对称信息理论为基础,并考虑交易成本的存有,以为权益融资会传达公司经营的负面信息,并且外面融资要多支付各样成本,因此公司融资一般会按照内源融资、债务融资、权益融资这样的先后次序。

迈尔斯和马吉洛夫的研究表示,当股票价钱高估时,公司管理者会利用其内部信息刊行新股。

融资优序理论

融资优序理论

融资优序理论
融资优序理论是一种投资理论,它建议投资者在决定投资的时候考虑融资的因素,并根据这些因素来优化投资组合。

该理论强调投资者应根据融资情况来选择投资目标,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投资能力。

融资优序理论是由Merton Miller和Fischer Black 在1973年提出的,他们认为,投资者可以通过考虑融资因素来优化投资组合。

根据这一理论,投资者应该选择那些可以充分利用融资机会的项目,而不是那些没有融资机会的项目。

融资优序理论的基本思想是,投资者应该对融资的因素进行考虑,而不是被单一的投资目标所限制。

融资优序理论建立在风险-收益模型基础上,它认为,投资者应该尝试投资那些财务结构相对较好、可利用融资机会的投资目标,而不是那些没有融资机会的投资品种。

融资优序理论认为,投资者可以通过选择可以充分利用融资机会的投资目标,来提高投资组合的效率。

这意味着,投资者应该尝试投资那些财务结构相对较好、可以充分利用融资机会的投资目标,而不是那些没有融资机会的投资品种,这样可以使投资组合更加高效。

融资优序理论鼓励投资者考虑融资因素,以此优化投资组合。

同时,它也提供了一种方法,即通过分析融资来选择投资目标。

通过这种方法,投资者可以识别那些有融资机会的投资目标,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投资能力。

此外,融资优序理论也允许投资者改变投资组合的结构,根据融资的条件来重新分配资金,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投资组合的效率。

总之,融资优序理论是一种基于风险-收益模型的投资理论,它强调投资者应该考虑融资因素,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投资能力,并优化投资组合。

优序融资理论

优序融资理论

优序融资理论
1优序融资理论简介
优序融资理论是一种利用投资者主观期望状况、投资者特定风险偏好和期望收益来决定投资者融资行为的金融理论。

它是以彼得德鲁克、肯尼斯佛里曼和查理•亨厄尔提出的优序理论为基础,将准备投资和融资活动连接在一起,将投资收入、投资偏好和投资来源贷款等串联起来的金融理论。

2优序融资理论的核心思想
优序融资理论的核心思想是把投资者的准备投资和融资活动纳入理论的视野,统一了融资活动和投资决策的考虑内容。

根据这个理论,投资者会根据自身的期望收益率及其主观特定风险的偏好、其期望的收益状况以及市场上各种不同的融资机构、贷款期限差异等因素,来考虑各种融资方式,以考虑最佳融资投资组合等。

因此,投资者在选择融资方式时实际上是一种有分级融资的优先投资选择。

此外,理论还建议,因为借款的融资结构受税收的影响,投资者也可以优化其融资结构,以获得更有竞争力的期望投资收益。

3优序融资理论的应用
优序融资理论可以用于多种融资结构,包括传统的贷款、债务和股票融资等。

此外,优序融资理论也可以应用于公司财务决策,可以用来评估各种融资结构的优劣,确定最佳的融资投资组合。

由于优序
融资理论对融资行为的考虑,考虑了市场特点,可以帮助投资者更有效的选择融资方式,以实现最优的融资成本,达到财务目标。

4优序融资理论存在的局限
优序融资理论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优序融资理论基于彼得德鲁克优序理论,无法完全考虑市场信息的勘误、复杂性和真实性;另一方面,融资投资的历史性数据不足,难以识别投资者的真实期望收益率和主观特定风险偏好。

因此,优序融资理论即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融资的问题,也不能着力解决全部的问题。

优序融资理论

优序融资理论

优序融资理论优序融资理论(Pecking Order Theory)[编辑]优序融资理论优序融资理论则放宽MM理论完全信息的假定,以不对称信息理论为基础,并考虑交易成本的存在,认为权益融资会传递企业经营的负面信息,而且外部融资要多支付各种成本,因而企业融资一般会遵循内源融资、债务融资、权益融资这样的先后顺序。

迈尔斯和马吉洛夫的研究表明,当股票价格高估时,企业管理者会利用其内部信息发行新股。

投资者会意识到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因此当企业宣布发行股票时,投资者会调低对现有股票和新发股票的估价,导致股票价格下降、企业市场价值降低。

内源融资主要来源于企业内部自然形成的现金流,它等于净利润加上折旧减去股利。

由于内源融资不需要与投资者签订契约,也无需支付各种费用,所受限制少,因而是首选的融资方式,其次是低风险债券,其信息不对称的成本可以忽略,再次是高风险债券,最后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发行股票。

1989年Baskin以交易成本、个人所得税和控制权的研究角度对优序融资理论作出了解释,指出由于留存收益提供的内部资金不必承担发行成本,也避免了个人所得税,因此内部资金要优于外部资金。

与权益性资金相比较,负债融资由于具有节税效应,发行成本低,又不会稀释公司的控制权,所以对外融资来说负债融资又优于权益性融资。

[编辑]优序融资理论的假设[1]1984年,Myers和Majluf在其名篇“企业知道投资名所不知道信息时的融资和投资决策中,根据信号传递的原理推出了他们的优序融资假说。

其假设条件是:除信息不对称外,金融市场是完全的。

假设公司宣布发行股票。

如果这一信息说明了公司有正净现金流的投资项目,对投资者而言这是一个好消息;如果这一信息说明公司管理者认为其资产价值被高估,对投资人就是一个坏消息。

如果股票以很低的价格发行,价值会由原有股东向新股东转移;如果新股票价值被高估,价值以反方向转移。

MyeM和Mailuf假设公司管理者代表老股东的利益,不愿意以低价发行新股而将老股东的利益向新股东转移,而一些价值被低估的好公司则宁可错过有净现值的投资机会也不愿意发行股票。

优序融资理论

优序融资理论

优序融资理论
优序融资理论是一种独特的融资方式,它改变了传统的融资模式,以提高企业的融资效率。

优序融资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企业应该先通过自身的现金流量,减少负债,然后再通过外部融资来实现增长。

这种融资方式有助于保护企业的财务安全,也可以有效改善企业的融资环境。

优序融资理论改变了企业融资的传统模式,更加注重企业负债管理。

通过此种融资方式,企业可以在获得融资的同时,通过控制负债水平来保护自身的财务安全。

此外,优序融资可以减少企业融资风险,有助于改善企业的融资环境,以便获得更多的融资机会。

优序融资的成功实施,有赖于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和财务风险控制能力。

企业需要建立良好的财务管理体系,健全财务风险控制机制,确保企业负债水平在可控范围内,以确保融资的顺利实施。

总之,优序融资理论是一种革新性的融资方式,它改变了企业融资的传统模式,以提高企业的融资效率,改善企业的融资环境。

但是,优序融资的成功实施,仍然依赖于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和财务风险控制能力,因此,企业应该加强财务管理,建立有效的财务风险控制机制,以确保融资的顺利实施。

优序融资理论

优序融资理论

17.7.1 优序融资理论准则之前部分讨论了有关权衡理论的一些基本思想。

对于财务经理来说,这一理论的实践含义是什么呢?该理论提供了在现实世界中的两个法则。

法则1:采用内部融资为了便于解释,我们过分简化地将权益与无风险债务相比较。

管理者不可能利用其对公司的额外了解来决定这类债务的价格是否被错误定价,因为无风险债务的价格仅由市场利率决定。

但事实上,公司债务具有违约可能性。

因此,正如管理者认为权益被高估时会倾向于发行证券,当管理者认为权益被高估时也有发行债务的倾向。

管理者何时会认为其债务被高估了呢?其情形很可能与他们认为权益被高估时相同。

例如,假如公众认为公司的前景美好,但管理者看到今后的困境,管理者将会把债务以及权益看做是被高估了。

换言之,公众或许认为债务几乎是无风险的,但管理者却察觉到很大的违约可能。

因此,当投资者给债务问题定价时,所持的怀疑态度很可能与给权益问题定价时相同。

管理者要摆脱这个框框,办法就是从留存收益中筹措项目资金。

如果你能够避免首先求助于投资者,就不需要担忧投资者的怀疑态度,因此,优序融资理论的第一条法则为:采用内部融资。

法则2:先发行稳健的证券然而,尽管投资者担心对债务和权益定价时会发生错误,但就权益而言,这样的担心将更加强烈。

与权益相比,公司债务仍具有相对小的风险,这是因为假如避免了财务困境,投资者能获取固定的收益。

因此,优序融资理论意味着如果需要外部融资的话,发行债务应该排在发行权益之前。

只有企业达到一定的负债水平后才考虑发行权益。

当然,债务的类型有很多种。

例如,由于可转债的风险大于直接债务,因此,优序融资理论意味着公司发行直接债务应先于发行可转换债。

因此,优序融资理论的第二条法则是:先发行最稳健的证券。

17.7.2 推论有许多与优序融资理论相关的推论,这些推论与权衡理论不相一致。

1.不存在财务杠杆的目标值。

根据权衡模型,每个公司平衡债务的利益,如税盾与债务的成本、困境成本。

信息不对称理论M—M理论融资约束理论优序融资理论

信息不对称理论M—M理论融资约束理论优序融资理论

其他研究问题


股票市场发展越来越完善,是重要的融资渠道,为企业筹集资金 发挥了难以替代的作用。尤其对R&D活动而言,股市融资相对债 务具有无需担保抵押等优势。Carpenter和Petersen(2002)研究 发现IPO形式的权益融资在小高科技企业中,能够在企业规模的 范围内大幅增加,说明小高科技企业依赖于权益融资来支持他们 的研发活动。James R. Brown(2013 JF)强调了股票市场对研 发活动的重要性, 还有部分学者在不同的金融体制下研究融资与企业研发投资之间 的关系,一致认为像英国和瑞典这些以市场为基础的国家比德国 和法国这些以银行为基础的国家研发融资约束更强。(Mulkay et al. 2001;James R. Brown 2009)
•use comparatively little debt •(Hall (2002)
•Long term •high risk
R&D is susceptibility to financing constraints
lack of collateral value access to finance has been an increasingly relevant topic
反现金流敏感学说
FHP的经典理论反复被学者验证并使用,(Hoshi et al. (1991), Calomiris andHubbard (1995),Gilchrist and Himmelberg ( 1995), Bond et al. (2003), Boyle and Guthrie(2003), and Brown et al. (2009),但是由于 用托宾Q作为投资机会的代理变量进行控制具有片面性,同时模型未全面 考虑其他变量的影响,所以学者们提出了很多反对的声音。 1997年Kaplan和Zingales重新计算了FHP的样本数据,在融资约束和投 资支出的关系上却得到完全相反的结果, 由此认为投资- 现金流量敏感性 不能作为融资约束存在的证明。Chen(2013,JFE)通过时间序列数据实证 得出在2007-2009年金融危机期间投资现金流敏感性反而下降甚至消失了, 再次否定了现金流敏感学说。但是James R. Brown(JBF)认为在19702006期间投资现金流敏感性消失的原因是投资构成的变化,股票融资变成 了主要的资金来源等原因。 最近学术界在经典的投资模型之上加入了更多的因素,比如资产出售、 现金持有、股票发行、正负现金流冲击等等。

融资“优序”理论分析

融资“优序”理论分析

融资“优序”理论分析摘要:梅耶斯的融资“优序原则”认为,公司的融资顺序应该为内部融资、债权融资、股权融资。

这一理论已经得到了西方多数学者的认可,并被西方许多公司的融资实例所证实,是融资的经典理论之一。

本文首先从“优序原则”出发,通过数学方法推理得出:从股东权益最大化的角度理解,债权融资是优于股权融资的方式;然后从筹措资金的难易程度、变现能力的难易程度、企业的经营风险程度和控制权等方面对比分析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的利弊,得出综合评价。

关键词:股权融资;债权融资;利弊一、“优序”原则的内容在资本市场中,融资是大多数企业都要面临的问题。

面对内部融资、股权融资、债权融资,怎样合理地选择融资方式使企业能够最好地利用资源,实现融资成本最小化,融资绩效最大化,是很多经济学家讨论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最希望解决的问题。

在众多学术论点中,梅耶斯(Mayers)于1984年提出的“优序”原则被公认为此方面的学术经典。

“优序”原则提出四点:1.公司首先考虑内部融资。

2.尽管股利是粘性的,并且目标支付率仅仅是逐渐调整以适应有价值的投资机会,但公司还是要制定目标股利支付率,以使公司的投资能通过内部产生的现金满足。

3.粘性的股利政策,再加上不可预测的收益率和投资机会的波动,这些都意味着内部形成的现金流可能多于或者少于投资费用。

如果少于投资费用,公司会首先采用平衡现金或者适于销售的证券组合。

4.如果外部融资可行,公司会首先发行安全性最高的证券,即先考虑贷款,再考虑混合证券,例如可转换债券,最后才考虑发行股票。

在这个理论中,并没有定义很完善的目标债权/股权比率,因为存在着两种股权,内部股和外部股,在啄食顺序中,一种是被首先考虑的,而另一种却是被最后考虑的。

每个公司所观测的负债率反映对外部融资的累积需求。

这四点概括起来即公司应偏好内部融资,如果需要外部融资,则偏好债券融资。

理性的公司融资顺序应该是:内部融资,无风险债券,有风险债券,外部股权融资。

名词解释与简答(金融431)

名词解释与简答(金融431)

外经贸11优序融资理论监管套利有效市场假说汇率超调1.证明利率预期理论表达式,作图说明收益曲线的形状2.简述有效市场假说的三种形式,并列举三个违背有效市场假说的异常现象湖大11贴现经济资本汇率制度金融互换操作风险1.简述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主要内容2.简述特别提款权的特点3.质押贷款与抵押贷款的区别4.有效市场假说的概念及三种形式5.银行资金三性之间的关系央财11百慕大式权证费雪效应马歇尔勒纳条件融资租赁半强有效市场1.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的内容2.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和调整措施3.简述“最适通货区理论”的内容4.什么是财务危机财务危机带来的成本由谁承担5.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货币政策操作的影响与应对策略6.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内容与管理方法7.比较资本预算方法中的NPV方法和IRR方法,各自的优缺点人大11利率期限结构及其理论假设欧洲美元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内容(从货币创造机制角度来看)是否影响中国经济东财121.简述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2.简述影响利率的主要因素3.简述商业银行的主要职能4.货币政策的时滞及其构成5.证券上市的利与弊6.汇率变动的主要原因与主要影响7.国际收支账户差额及其含义8.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过大的成因,弊端与化解对策外经贸12格雷欣法则货币中性债券的到期收益率投资项目估值的修正现值法多头套期保值1.什么是逆向选择有哪些办法可以解决金融市场中存在的逆向选择问题2.完美市场条件下的MM定理一与定理二3.金融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的优缺点西方发达国家混业经营的两种主要模式4.为何人民币升值未必能解决美国的贸易逆差5.05-08年人民币升值却伴随着贸易逆差的扩大,如何解释南大12凯恩斯理论是如何解释西方国家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原因的如何用凯恩斯理论看待2008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及政府干预为何会爆发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对中国经济发展有哪些影响浙大121.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含义是什么与传统的货币政策体系有什么不同2.简述蒙代尔弗莱明模型3.证券投资的技术分析理论基础和市场条件4.存款货币银行(商业银行为代表)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区别在哪里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他与中央银行的关系有什么不同5.画图列公式论述无税和有税条件下的MM定理一和定理二6.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原因,对布雷顿森林体系二做出评述人大121.比较可贷资金理论与储蓄投资理论与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的异同2.央行影响利率的途径和机制3.货币市场的货币政策传到功能,为什么银行理财产品可能对货币市场发展及影响力具有积极的意义4.中国影子银行发展的主要动因以及应对央财12格雷欣法则流动性风险 J曲线效应财务危机有效投资组合和有效边界1.证券基本面分析的主要内容2.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冲突性3.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制度的优缺点4.可转换债券筹资的利与弊外经贸13J曲线效应理性预期约当年均成本法票据发行便利内部收益率1.鲍莫尔-托宾的的平方根公式及其政策意义2.结合资本结构的权衡理论阐述企业在进行长期融资决策时应考虑的基本因素3.巴塞尔协议3 的主要内容,对西方商业银行与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有何不同湖大13(金融学张强乔海曙《国际金融》杨胜刚《商业银行管理学》彭建刚《金融市场学》晏艳阳)流动性陷阱折算风险做市商制度基础头寸1.我国货币制度的特点及特殊性2.欧洲货币市场的特征3.出口信贷的主要特点4.商业银行管理的最终目标5.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补偿机制6.《新巴塞尔协议》的三大支柱内容及关系7.融资融券交易对投资者的影响8.我国近年的利率政策及其理论依据9.外汇管制的主要方式及实行外汇管制的收益和成本10.商业银行如何利用利率敏感性分析及其缺口管理其净利息收入南大13美联储“量化宽松”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的性质和目标及实施的过程和效果期货交易的基本制度,股指期货有那些功能,为何具有这些功能比较凯恩斯和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思想何为公开市场操作,有何优点人大131.巴塞尔协议三大支柱2.利率期限结构利率及其异同3.利率市场化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中山13套期保值特里芬难题资本充足率货币乘数市盈率自由现金流1.公司是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是不同的,解释造成两者差异的原因央财13流动性陷阱回购协议特别提款权 IPO折价净现值1.货币需求理论发展的脉络及其规律2.衍生工具的内涵,特征及功能3.外汇储备持续增加对经济的不利影响4.增发公告会带来显著为负的价格效应,用三种理论对这种现象进行解释5.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目标,进程和利率市场化可能给银行业带来的冲击,提出应对策略6.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政策配合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看待近年来我国政策配合的效果外经贸14资本结构代理问题联邦基金利率敏感性分析费雪效应1.股利支付的至少两种可能的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2.解释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概念,假如A企业的财务风险大于B企业,是否A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将更高3.上海自贸区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试点,意味着区内的经济主体需要重视对利率的预测,请结合利率理论,阐述经济主体在进行利率预测时应考虑的基本因素4.泰勒规则的基本政策思想,对中国实施货币政策的借鉴意义复旦14IPO折价发行消极投资策略金融深化杠杆收购熊猫债券1.比较凯恩斯学派和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2.举例说明买空和买空交易机制如何放大收益和风险3.行为金融理论,为何其对传统效率市场理论造成严峻挑战4.确定一国外部均衡目标的主要衡量标准是什么南大141.根据投资者的动机不同,国际直接投资可分为哪些类型2.市政债券的形式有哪些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形成原因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上财141.货币乘数变动的理论影响因素有哪些2.货币乘数具有内生性还是外生性,对货币政策有何影响3.企业的融资方式有哪些央财14背书窗口指导无抛补利率平价扩张期权融资租赁1.货币在经济中的积极作用2.金融市场的一般功能3.用特里芬悖论解释布雷顿森林体系自身的缺陷4.比较用于企业价值评估的WACC方法和APV方法5.论述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进行协调配合的必要性及协调配合模式6.现行国际本位货币体系的缺陷及其改革方案外经贸15监管套利影子银行欧式期权绿鞋条款边际资本成本1.央行控制基础货币的基本方式2.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3.股票回购的三种方式4.套利满足的三个特征5.简述NPV法和IRR法中关于在投资收益率的各自隐藏的假设,那种估值方法更合理6.购买力平价理论,有哪些合理之处,缺陷有哪些7.优先股的特征,商业银行发行优先股的动机和作用8.比较境内外证券市场的特点,为什么选择在境外发行9.企业资本结构的选择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华师大15货币乘数欧债危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 P2P网贷资产证券化兼并收购1.我国广义货币M2是怎样划分的2.在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论中,货币需求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3.什么是“时间不一致性问题”中央银行通常采取怎样的办法解决这一问题4.简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5.简述杜邦分析法的基本内容6.简述公司优先股筹资的优缺点7.影响一国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机制8.评述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南大151.根据投资者的动机不同,国际直接投资可以分为哪些类型2.简述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三大动机及其流动性偏好陷阱3.试用可贷资金模型解释通货膨胀率与储蓄存款增值率和储蓄存款利率之间的关系上财151.在有公开市场业务和再贴现工具的情况下,中国人民银行为何还要创设SLF,其与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利率政策有何不同中山15流动性溢价理论货币中性最优货币区持续增长率资本市场线1.什么是外汇市场干预有哪些途径2.央行推出的定向降准、抵押补充贷款、定向降低再贷款利率等非常规货币政策的用意何在3.比较传统货币政策与上述“结构性货币政策”的优劣4.能否仅仅通过财政政策实现国家的总产出Y的提高与降低贸易赤字水平利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与利率-产出图形5.能否通过货币政策实现这两个目标6.如果国家将汇率制度调整为固定汇率制,只使用货币政策或者财政政策能否达到上述目标7.净现值法与内部收益率法的再投资假设是什么哪种再投资假设更合理对于互斥项目,得出评价结论不一致的可能原因是什么浙工商151.为什么IPO时公司不省掉投资银行承销环节而直接向最终的购买者销售股票呢2.预期通货膨胀率变化对债券价格的影响3.实行固定汇率制的国家其货币政策丧失独立性的原因4.根据流动性偏好理论,货币供给增加会降低利率。

《2024年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顺序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优序融资理论的思考》范文

《2024年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顺序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优序融资理论的思考》范文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顺序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优序融资理论的思考》篇一一、引言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中小企业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优序融资理论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持,并揭示了企业融资的顺序和影响因素。

本文将围绕优序融资理论,深入探讨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顺序及其影响因素。

二、优序融资理论概述优序融资理论是指企业在融资过程中,会遵循一定的融资顺序,即先内源融资,再债务融资,最后股权融资。

这一理论主要基于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考虑,认为企业融资应优先使用内部资金,再考虑外部融资。

此外,企业会根据自身的财务状况、市场环境等因素,灵活调整融资顺序。

三、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顺序根据优序融资理论,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顺序大致如下:1. 内源融资:中小企业首先会利用自身的留存收益、折旧等内部资金进行融资。

这种方式成本低、风险小,是企业首选的融资方式。

2. 债务融资:当内部资金无法满足企业资金需求时,中小企业会考虑债务融资。

这包括银行贷款、企业债券、商业信用等多种方式。

3. 股权融资:在债务融资无法满足企业需求或企业需要扩大规模时,中小企业会考虑股权融资。

这主要通过发行股票、引入战略投资者等方式实现。

四、影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顺序的因素1. 企业自身因素:包括企业的规模、盈利能力、信用状况、管理水平等。

一般来说,规模较大、盈利能力较强、信用状况良好的企业更容易获得外部融资。

2. 金融市场环境: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利率水平、信贷政策等都会影响企业的融资顺序。

例如,当金融市场发展不完善、利率较高时,企业更倾向于选择内源融资或债务融资。

3. 法律法规政策:政府的法律法规政策也会影响企业的融资顺序。

例如,政府对中小企业债券发行的支持政策会鼓励企业通过债券方式进行融资。

五、建议与对策针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与对策:1. 完善金融市场:政府应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高企业外部融资的吸引力。

公司金融重点

公司金融重点

公司金融重点一:名词解释1.公司金融所谓公司金融就是指公司在金融市场上从事的各项金融活动,它包括公司融资活动、投资活动和利润分配活动等。

2. 年金是指在某一确定时间里,每期都有一笔相等金额的系列收付款项。

普通年金(后付年金 )预付年金(先付年金)延期年金(递延年金):最初的现金流量不是发生在现在,而是发生在若干期后。

永续年金:指持续到永远的现金流量。

3.永续增长年金现值?每期现金流不是等额的 C,而是在 C 的基础上以一个固定的速度 g 匀速增长,且持续增长下去,称为永续增长年金现值。

4.资本预算公司发现、分析并确定长期资本投资项目的过程,又称为资本预算。

5. 贴现现金流量法是指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分析方法。

主要包括净现值法、盈利指数法和内部收益率法等三种,此外还有折现投资回收期法。

6.等价年度成本(EAC)是指某项资产或者某项目(NPV)在整个寿命期每年收到或支出的现金流量。

7.资本成本通常,理论界是将资本成本从两个角度定义的。

(1)从筹资人角度而言,资本成本是资本使用者按照市场均衡收益率为获取资本使用权而付出的代价,即向债权人支付的利息和向股东支付的股利。

用公式表示如下:资本成本( %) = 资本使用费 / 筹资金额(2)从投资者的角度而言,资本成本是投资者要求获得的预期投资收益率。

因此是一种机会成本。

用公式表示如下:资本成本( %) = 资本使用费 / 投资金额8. 经营杠杆 (营业杠杆):又称营业杠杆或营运杠杆,是指在存在固定成本的情况下,公司息税前利润(EBIT)随销售量(Q)的变化而变化的程度。

9. 财务杠杆是指每股收益变动与息税前利润变动之比。

10. 资本结构所谓资本结构是指公司各种资本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

它分为广义和狭义两层含义:广义的资本结构是指全部资本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

既包括长期资本结构,又包括短期资本结构。

狭义的资本结构——仅指长期资本结构。

11.破产成本:是指当公司的债务总额大于资产价值,公司面临破产时所付出的各种成本费用。

专题十一 优序融资理论

专题十一 优序融资理论

专题十一优序融资理论一、定义融资是现代企业资本运作活动的重要部分,融资方式本决定企业融资性质。

按照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普遍认同的梅耶斯“优序融资理论”(Pecking Order Theory),企业一般采取的顺序是:内源融资(留存收益和折旧)、债务融资、发行股票。

而在我国则存在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现象,即企业较多选择股权融资方式。

形成融资结构中股权融资比例过大的现象。

二、成因分析1.证券市场发展历史问题我国股票市场从它的诞生之日起就存在问题。

主要表现在:①从历史因素考虑,我国建立证券市场的根本目的是为国企脱困服务。

为充实资本金便允许国企到证券市场肆意圈钱,从而形成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圈钱运动”。

股权融资与资金短缺已不存在必然的联系,与股份制改革的初衷严重相违背。

②根据股份制基本原理,股份必须全流通,同股就同权、同利、同责、同险。

尽管流通股和非流通股的区别表面上看来仅仅在于是否可以流通,但实行上却是二者利益实现机制的不同。

一般认为非流通股股东会从控制大量自由现金流中获益。

③西方新股首次公开发行制度是“先钱后股”,即每一次的股东扩张都是先确定各方股东的出资价格与权益相同,而我国采取“先股后钱”的方式.使得原始股东即使在所持股票不流通的限制条件下,仍然获得巨大资本增值。

从而,将股票发行演变成上市公司的“圈钱”。

2.特殊股权结构设置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突出地表现为:①复杂性。

我国上市公司的普通股份为社会公众股、内资股、外资股。

在内资股中又有流通股及非流通股之分内部:外资股又根据其上市交易的市场分为B股、H股、S股及N股。

②流动性。

在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中占很大比重的国家股、法人股和职工股只能通过协议转让,只有少数社会公众股可以上市交易,上市公司股权流动性非常有限。

③集中性。

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中国家股占据份额很大,再加上国有法人股,那么国有股在大多数公司就处于绝对控股地位。

据有关数据显示,2000年上市公司平均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50.81%,前五大股东平均累计持股达66.08%。

融资优序理论

融资优序理论

融资优序理论融资优序理论(Pecking Order Theory)是一种解释企业融资决策的理论,由Myers和Majluf在1984年提出。

该理论认为,企业在融资时存在一定的顺序,优先选择内部融资,选择债务融资,选择股权融资。

这种融资顺序的选择是基于信息不对称和代理成本的理论基础。

融资优序理论指出,内部融资是企业融资的首选方式。

内部融资是指企业通过留存利润和折旧等内部资金来满足资金需求。

由于内部融资不涉及外部融资成本和代理成本,且信息不对称程度较低,因此具有较高的融资效率。

内部融资还可以保持企业的控制权,避免外部投资者对企业的干扰。

融资优序理论认为,当内部融资不足以满足资金需求时,企业会选择债务融资。

债务融资是指企业通过发行债券或向银行借款等方式获得资金。

与内部融资相比,债务融资存在一定的融资成本和代理成本,但相对于股权融资,债务融资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较低,融资效率较高。

债务融资还可以为企业提供税收优惠,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

融资优序理论指出,当内部融资和债务融资无法满足资金需求时,企业才会选择股权融资。

股权融资是指企业通过发行股票或增发新股等方式获得资金。

与内部融资和债务融资相比,股权融资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融资成本较高,且可能导致企业控制权的稀释。

因此,股权融资通常是企业融资的选择。

融资优序理论对于企业融资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企业应优先考虑内部融资,通过提高盈利能力和留存利润来满足资金需求。

当内部融资不足时,企业可以选择债务融资,通过合理运用债务杠杆来降低融资成本。

当内部融资和债务融资无法满足资金需求时,企业可以考虑股权融资,但需谨慎评估股权融资的成本和风险。

融资优序理论为企业融资决策提供了一种理论框架,帮助企业在融资过程中权衡各种融资方式的优势和劣势,做出最优的融资决策。

通过合理运用融资优序理论,企业可以提高融资效率,降低融资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

融资优序理论在企业融资决策中的应用1. 内部融资的优化:企业应通过提高盈利能力和加强财务管理,增加内部资金积累,以减少对外部融资的依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研每日一个名词解释—优序融资理论
(1)优序融资理论亦译“啄食顺序理论”,关于公司资本结构的理论。

1984年,美国金融学家迈尔斯与智利学者迈勒夫提出。

(2)该理论以信息不对称理论为基础,并考虑交易成本的存在。

认为当公司发行债券融资时,投资者往往认为债券被高估,因此不会选择购买债券,从而造成债券价格下降,融资成本上升。

类似问题也会出现在公司发行股票时。

(3)因此公司为新项目融资时,将优先考虑使用内部的盈余,其次采用稳健的债券融资,最后才考虑股权融资。

即遵循内部融资、外部债权融资、外部股权融资的顺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