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高原病的发病机制及防治

合集下载

高原病PPT

高原病PPT
细胞,糖无氧酵解增强,血乳酸增多,血pH下降,氧解离曲线右移,还原血红蛋白增多,2,3-二 磷酸甘油酯(2,3-DPG)合成增加,氧与血红蛋白亲和力降低,使氧易于释放给组织。 低氧血症还能刺激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生成,红细胞生成素促进骨髓红细胞系统增 生,使红细胞数增多及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含量增加,增强血液携氧能力。
(三)病理
高原脑水肿 肉眼可见大脑皮质和软脑膜充血,可有脑疝形成。镜下可见脑细胞及 其间质水肿、脑组织点状出血,局部有毛细血管损害、红细胞淤滞和 血小板聚集,部分脑细胞变性或坏死
高原肺水肿 两肺重量明显增加、充血和水肿。在小气道和肺泡内有纤维蛋白渗出 和透明膜形成,肺泡壁与毛细血管壁细胞膜变性,血管明显扩张、充 血和通透性增强。肺中、小动脉和肺毛细血管有散在血栓形成
海拔 (m)
血氧饱和度
2400~2700
仅轻度降低
3500~4000
≤90%
≥5000
≤75%
≥5500
出现严重低氧血症和低碳酸血症
≥7000
≤60%
高原病发病快慢≥、8严00重0 程度和发病率与所攀吸登入高气原氧海分拔压高仅为度5、6m攀m登H速g 度、高原停留时 间和个体易感性有关。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攀登前24小时预防性服用乙酰唑胺(250mg,每8小时一次)和(或)地塞米松(4mg,每6 小时一次)。 进入高原后,避免剧烈运动,应减少劳动量及劳动强度,适应后逐渐增加劳动量。注意防冻保 暖,避免烟酒和服用镇静催眠药,保证供给充分液体量。
谢谢观看!
发病机制:人从平原进入高原,为适应低氧环境,身体需要适应性改变,以维持毛细血管内血 液与组织间必要的压力阶差。每个人对高原缺氧的适应能力有一定限度,过度缺氧时易发生适 应不全。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症状,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治疗【专业知识】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症状,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治疗【专业知识】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症状,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治疗【专业知识】疾病简介高原红细胞增多症(高红症)(high altitude polycythemia)是指长期生活在高原的人对低氧环境失习服引起的红细胞增生过度。

它是慢性高原病最常见的一种临床类型,绝大多数人发生在海拔3200m以上地区,但也有少数对低氧易感者可发生在低于海拔3200m地区。

与同海拔高度的健康人相比,高红症病人的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容积显著增高,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并伴有多血症的临床症状及体征;病理改变为各脏器及组织充血,血流淤滞及缺氧性损害。

疾病病因一、发病原因慢性低压性缺氧是罹患本症的根本原因。

在高原长期大量吸烟将会阻碍氧的传递,减少组织摄氧量,加重低氧血症,从而导致高红症的发生。

高原地区肥胖、夜间睡眠呼吸紊乱等也易诱发红细胞增生过度。

二、发病机制慢性低压性缺氧是罹患本症的根本原因,它通过何种途径和机制引起红细胞增多,虽提出了不少的理论和假设,较集中的看法是:1.呼吸驱动减弱以往的研究提示,高原世居者和久居者,对低氧通气反应(HVR)降低,被认为是人体对高原环境最佳适应(习服)的表现。

通气反应的钝化与居住高原的时间长短有关。

Weil等发现,当平原人生活在高原25~30年后,他们的HVR近似于高原世居者,但也有人对此提出疑问。

然而,有少数平原人到达高原生活几个月至几年之后,HVR呈现减弱,并出现红细胞增生过度,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分压升高等。

Cruz发现在同一海拔高度,高红症的PaCO2显著高于非高红症者,分别为38.1mmHg和32.5mmHg(P小于0.01);学者在4300m地区研究了21例高红症的血气及肺功能,发现病人的静息肺通气量约为健康人的70%~80%,潮气量为60%~75%,并有轻度小气道阻塞;血气分析病人的pH低于正常人,而PaCO2增高,提示高红症有肺泡通气不足的表现。

Severinghaus提出,在肺功能基本正常的情况下,造成肺泡低通气的原因,可能与呼吸驱动减弱有关,即周围或(和)中枢化学感受器对低氧反应减弱。

高原疾病的研究与防治

高原疾病的研究与防治

高原疾病的研究与防治一、引言高原疾病是指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环境中发生的一系列身体不适和疾病,包括急性高山病、慢性高山病、高原缺氧性心肺疾病等。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旅游业的兴起以及高原地区的战略重要性日益凸显,高原疾病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普遍的健康问题。

本文将就高原疾病的研究与防治进行综述,探讨高山缺氧、气候变化、人群遗传等因素对高原疾病的影响,以及防治措施的应用与效果。

二、高原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2.1 高山缺氧高山环境中,大气压、氧气分压随海拔高度降低。

人体进入高原环境时,肺泡氧气分压逐渐降低,导致血氧分压降低。

过度缺氧会导致全身的代谢和功能障碍,从而引起高原病。

2.2 气候变化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大大影响了高原地区的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会改变高山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进而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健康。

比如,气候变暖导致的高山冰川消融和降雨量变化,会对水系统和生态系统产生深远的影响,进而影响人类健康。

2.3 人群遗传不同人群的遗传背景和基因表达对高原环境的影响不同。

研究表明,藏族人和印第安人在适应高原环境上的遗传基础和表达模式存在明显差异,进而影响其容易患上高原疾病的风险。

三、高原疾病的防治措施3.1 药物预防药物预防是预防和治疗高原病的重要方法。

针对不同的高原疾病,常用的预防性药物包括乙酰唑胺、地塞米松、甲基睾丸素、丙戊酸等。

这些药物可以帮助患者减轻高原病的症状和预防高原病的发生。

3.2 氧气疗法氧气疗法是缓解高原病的有效方法。

输氧可以提高血氧分压和组织氧分压,从而改善身体的代谢和功能障碍。

氧气疗法可以对急性高山病和慢性高山病的患者起到重要的治疗作用。

3.3 酸碱平衡在高原环境中,身体的酸碱平衡失调是导致高原病的重要原因。

通过调节饮食和药物等措施,维持体内酸碱平衡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高原病。

四、结论高原疾病是一个复杂多样的健康问题,其发病机制和影响因素涉及多个领域的知识。

对高原疾病的有效防治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包括药物预防、氧气疗法和酸碱平衡等,进一步探究高原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建立更为完善的防治措施和策略,有助于保障高原地区居民的健康和安全。

急进高原,认识“急性高原病”

急进高原,认识“急性高原病”

急进高原,认识“急性高原病”急性高原病确实是一个令人担忧的疾病,尤其是对那些在海拔较高的地区进行活动或居住的人来说。

当我们暴露在高海拔环境中时,气压和氧气含量都会下降,这可能导致一些身体适应方面的问题,进而引发急性高原病。

急性高原病的症状包括头痛、恶心、呕吐、疲劳和乏力、呼吸困难,以及失眠和睡眠障碍等,这些症状可能会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

然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适应高海拔环境并不会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

只有在极端情况下,如快速升高海拔或个体身体状况较弱时,可能会出现严重的症状。

尽管急性高原病可怕,但通过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和及早识别和治疗,可以减轻症状和风险。

与此同时,一旦出现急性高原病的症状,及早就医也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计划前往高海拔地区,建议提前咨询医生或专业旅行顾问,了解有关如何预防急性高原病的建议和措施。

此外,合理注意休息、饮食和保持适当的体力活动也是预防急性高原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什么是急性高原病?急性高原病(Acute Mountain Sickness,AMS)是一种由于在高海拔环境下迅速暴露而引起的疾病。

当人们突然到达海拔较高的地区时,由于气压和氧含量的降低,机体需要适应新的环境。

急性高原病可以影响到任何人在高海拔地区停留的人群,无论其年龄或性别。

然而,一些人比其他人更容易受到急性高原病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可能更容易发生急性高原病的人群:对于那些没有适应过高海拔环境的人来说,他们在到达高海拔地区后可能会更容易出现急性高原病的症状。

当人们迅速升高到较高海拔地区时,他们的身体没有足够的时间来适应海拔的变化,从而增加了急性高原病的风险。

那些已经有健康问题或慢性疾病的人可能更容易受到急性高原病的影响。

例如有心脏或肺部疾病的人可能更容易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

年龄较大的人可能对高海拔环境更敏感,并更容易出现急性高原病的症状。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并非每个人都会受到急性高原病的影响。

大多数人可以通过适应和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来降低发病风险。

高原病的防治措施与处理方法

高原病的防治措施与处理方法

护理操作规范与安全保障措施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在转运过程中,各项护理 操作应严格遵守无菌原则 ,防止感染。
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定期检查转运设备,确保 其正常运行,避免出现故 障。
加强安全防护
对意识不清或烦躁不安的 患者,应使用约束带等保 护措施,确保患者安全。
家属沟通技巧及心理支持
与家属保持沟通
及时向家属通报患者病情和转运进展 ,解答家属疑问。
高原病的防治措施与处理方法
汇报人:XX 2024-02-01
目录
• 高原病概述 • 预防措施 • 现场急救与处理方法 • 转运途中注意事项及护理措施 • 康复期管理与教育指导 • 总结反思与未来展望
01
高原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高原病是指人体在高海拔地区由于缺氧而引发的一系列生理和病理反应。
分类
合理安排活动时间
在高原地区活动时,应合理安排活动时间,避免长防策略
使用红景天等中药
红景天等中药具有提高机体抗缺氧能 力的作用,可在进入高原前一段时间 开始使用。
携带急救药品
在进入高原前,应准备一些急救药品 ,如红景天、丹参等,以备不时之需 。
心理调适及生活习惯调整
3
完善应急预案
制定了完善的应急预案,对突发事件进行了及时 、有效的应对,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存在问题分析及改进方向
健康教育普及率不足
01
部分人群对高原病的认知不足,缺乏必要的健康知识和技能,
应加大健康教育的普及力度。
氧气供应设施不完善
02
部分地区的氧气供应设施不完善,影响了高原病的防治效果,
根据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高原病可分为急性高原病和慢性高原病两大类。急 性高原病包括高原反应、高原肺水肿、高原脑水肿等;慢性高原病则包括高原 心脏病、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等。

高原病的诊断与防治

高原病的诊断与防治

四、进驻高原后的卫生防护
防止或减少急性高原病的发生
一、节氧和降低机体氧耗 防止不利的心理因素影响 防寒保暖、预防感冒、 减少运动、避免体力负荷过重 应用抗缺氧的药物(维生素E、红景天、参类等) 高原营养与饮食 注意高原睡眠
进驻高原后,食欲减退主要与缺氧影响人体的神经-内分 泌功能有关。进入高原后,肠活动受到抑制,食物从胃的 排空速度减慢;消化液分泌减少,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
快速进驻高原时,还会有胃肠胀气、便秘或腹泻、慢性胃 炎等也可影响进食量。
肝脏是对缺氧较敏感的器官之一。高原低氧环境下,肝脏 充血肿大。长时间缺氧可使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 和乳酸脱氢酶等增高。
高原地区,太阳辐射显著增强,其原因:
一是高原空气密度小,空气稀薄,气候干燥,水蒸 气密度小,空气洁净度高,尘埃少,太阳辐射的吸收 和漫射减弱,太阳辐射强度增强 二是积雪对太阳辐射热能的反射作用 强烈持久的太阳辐射可损伤皮肤、眼结膜和角膜,引 起雪盲、日射病、皮肤烧伤、光照性皮炎等。
高原电离辐射增强。大气层对宇宙射线的吸收 减少,电离辐射强,可直接或间接作用于机体 的组织、细胞,引起蛋白质分子变性、结构破 坏等生物学效应。
吸入气氧分压
(mmHg)
159 110 98 85 74 65 56
肺泡气氧分压
(mmHg)
105 62 50 45 40 35 30
动脉血氧饱和度
(%)
95 90 85 75 70 60 50
2.血氧变化的特点
动脉血氧分压、氧含量与氧饱和度均降低, 明显发绀。 在进入高原早期可根据其程度估计缺氧的程度
拉萨 3 658 日喀则 3 836 泽当 3 500 噶尔 4 278 帕里 4 300 那曲 4 507 班戈湖 4 380 五道梁 4 645 玛多 4 221 玉树 3 703 空喀山 5 001 天文点 5 190

高原病的发病机制及防治研究进展

高原病的发病机制及防治研究进展

高原病的发病机制及防治研究进展
李基文
【期刊名称】《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年(卷),期】2004(22)2
【摘要】海拔在3000m以上的地区,称为高原地区。

其特点为气压和氧分压均低,易导致人体缺氧。

如未能习服,可引起高原病。

高原病的发病机制主要由于高原低氧血能导致脑和肺微循环的过分充盈,而发生高原脑水肿和高原肺水肿。

治疗主要是尽速转移至低地或用轻便加压舱以及采用药物(乙酰唑胺和地塞米松),充分给氧。

预防采用逐渐登高习服、锻炼、多食碳水化合物,给予高量抗氧化营养素或食用中等量抗氧化物质,如维生素C、E、硒等。

【总页数】3页(P65-67)
【关键词】高原病;脑水肿;肺水肿;抗氧化营养素
【作者】李基文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94.3
【相关文献】
1.急性高原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J], 刘春伟;邢海龙;李宗斌;陈韵岱
2.急性高原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J], 杨燕;马慧萍;张汝学
3.慢性高原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J], 安文静;高芬
4.急进高原后心肺脑损伤发病机制与防治研究进展 [J], 崔欢欢;刘燕青;马福才;张德平;张琳琳;侯世科;樊毫军;刘子泉
5.破解急性高原病发病机制难题构建"四位一体"防治新策略——记2020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高原心血管响应机制与急性高原病防治系列研究与应用" [J], 武多先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原地区病人的麻醉

高原地区病人的麻醉

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通气量、呼吸频率代偿性增加
空气稀薄、氧分压降低
以提高肺泡气的氧分压
血氧分压 、过度通气、PaCO2降低、PH上升 低氧血症、呼吸性碱中毒
对循环系统影响
空气稀薄
心率增快 幅度与海拔高度呈正比
缺氧
血压增高 交感神经系统兴奋
心排血量增加 海拔越高增加越多
长期低氧 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厚
在高原地区,大气与肺泡中氧分压差随着海拔高度的增 加而缩小,直接影响肺泡气体交换、血液携氧量和结合 氧在组织中释放的速度,机体供氧不足,产生缺氧。
久居高原者,机体逐渐适应高原地区特殊的自然条件。 适应的原因是在神经体液的调节下,机体的各种机能有 相应的改变。
初登高原者,由于低氧而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间接刺激 呼吸中枢,引起早期通气增加,机体可吸入更多的氧气 以进行代偿。
◆ 发病机制:严重脑缺氧导致细胞毒性水肿和间质性脑水肿。
◆ 临床表现:早期出现头昏、头痛、眼花、恶心、呕吐、心慌, 气促等症状,逐渐出现昏迷。
◆ 治疗:(1)昏迷前期绝对卧床休息,吸氧,流量2~4l/min。 给予高糖、能量合剂和地塞米松。(2)昏迷期治疗:a、吸氧, 流量4~6l.min;b、应用脱水剂;c、给予高糖、能量合剂和地塞 米松;d、防治出血和控制感染等。
云贵高原
内蒙古高原
海 拔 约 1000 米, 到 处 是 水 草 丰 美, 一 望 无 际 的 大 草 原。 高 原 中 部 横 亘 着 海 拔 1500 米 以 上 的 阴 山 及 其 支 脉 大 青 山, 它 是 我 国 内、 外 流 域 重 要 分 界 线, 山 南 黄河、大黑河畔为肥美 的 河 套 - 土 默 川 平 原。 平 原以南黄河槽形大弯之 间, 为 鄂 尔 多 斯 高 原。

高原反应相关知识及预防措施

高原反应相关知识及预防措施

临床表现
▪ 这样的心率会让人感觉到胸前区蹦蹦蹦蹦蹦蹦地跳,难受,感觉 心脏都要跳出来了,其实就是所谓的心悸、心慌。
▪ 此外,为了提高吸氧量,机体会反射性呼吸加深、加快,有些人 也会感觉呼吸困难、胸闷胸痛等。
临床表现
▪ 然后,血液要重新分配,有些血管要扩张,有些血管要收缩,这 就导致了以下很多症状。
人体与氧气供应的机制
▪ 在氧分压较高的肺组织中,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与氧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 白,“协同效应”使得血红蛋白与氧亲和力增加,血红蛋白构象转变成R态。 当血液流经组织时,这里的酸碱度较低,二氧化碳分压较高。
▪ 一方面,二氧化碳与水分子在碳酸酐酶的作用下结合成碳酸,氢离子增加; ▪ 另一方面,二氧化碳将氧合血红蛋白的氧气置换出来,并产生氢离子。
若登山高度>4000 m或快速登上2500 m高山时,可由于突然缺 氧致肺小静脉收缩,肺动脉高压以及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而发 生高原性肺水肿;高原性脑水肿系由于低氧致脑部小血管痉挛及 通透性增加所致。
高原反应发病机制
▪ 凡高原反应持续3个月以上者,称为慢性高原病。 ▪ 其中以慢性高原性心脏病更为多见,多发于久居4000 m以上的高
3、高原脑水肿 ▪ 除持续给氧外,可用高渗葡萄糖40~60 ml、20%甘露醇125 ml、
地塞米松20~40 mg静脉输注。 ▪ 必要时给气管插管,过度通气,使降低颅压。也应转至平原地带
进一步治疗。
高原反应应急处置
谢谢观看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3、高原性脑病 ▪ 大脑对缺氧极其敏感,高原脑病是由于机体在低氧环境中启动的
补偿反应尚不能改善脑部缺氧所致,所以在原有的急性高原反应 后继之出现明显的神经精神症状,如剧烈头痛、精神异常、神志 恍惚、顽固性恶心、呕吐,严重者还会昏迷。

高原医学重点知识

高原医学重点知识

03
高原环境下的生存与健康
高原环境下的生活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高原地区空气稀薄,室内空气 流通有助于提高氧气浓度,减
轻高原反应。
避免过度劳累
高原地区氧气稀薄,过度劳累 容易导致缺氧,应合理安排活
动和休息时间。
注意保暖
高原地区昼夜温差大,应注意 保暖,避免感冒。
保持良好的心态
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有助 于减轻高原反应。
高原病防治
高原医学在临床应用中主要涉及高原病的防治, 包括急性高原病、慢性高原病等。
高原适应与康复
高原医学在高原适应和康复方面也有广泛应用, 如对长期居住在高海拔地区的人体适应机制的研 究。
高原特殊环境下的医疗保障
高原医学还涉及在高原特殊环境下进行医疗保障 的研究,如高原部队的医疗救治等。
高原医学的未来发展方向
基础理论研究
高原医学研究主要集中在高原低氧环境对人体的影响,包括生理、 病理和药理等方面的研究。
临床应用研究
高原医学在临床应用方面主要涉及高原病防治、高原适应和康复等 方面的研究。
高原环境适应机制研究
研究人体在高原低氧环境下的适应机制,包括生理、生化、免疫等 方面的变化。
高原医学在临床的应用
1 2 3
高原地理环境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02
高原地区海拔高,重力作用相对较弱,可能导致静脉曲张等疾
病。
高原地理环境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03
高原地区人烟稀少、环境恶劣,可能导致孤独、焦虑、抑郁等
心理问题。
02
高原病及其防治
高原病的症状与分类
症状
高原病的症状主要包括头痛、乏力、 失眠、食欲不振、呼吸困难等,这些 症状在高原地区较为常见,主要是由 于缺氧引起的。

高原地区呼吸系统疾病的适应与防治

高原地区呼吸系统疾病的适应与防治
高原地区呼吸系统疾病的 适应与防治
目录
• 高原地区呼吸系统疾病概述 • 人体对高原环境的适应过程 • 高原地区呼吸系统疾病预防措施 • 高原地区呼吸系统疾病治疗方法 • 典型案例分析与经验教训总结 • 未来展望与挑战应对
01
高原地区呼吸系统疾病概述
高原地区定义及特点
高原地区定义
通常指海拔在1500米以上的地区 ,具有独特的地理、气候和生态 环境。
心率的加快
为了维持全身各器官的氧 气供应,高原环境下心率 会相应加快。
心肌收缩力的增强
心肌收缩力增强,以保证 心脏输出足够的血量,满 足机体对氧气的需求。
血压的调整
在高原环境下,血压可能 会有所升高,以保证血液 能够顺利输送到全身各部 位。
血液系统改变
红细胞数量的增加
血液黏稠度的变化
为了适应高原缺氧环境,人体会通过 增加红细胞数量来提高血液病易感性的关系,为个性化预防和 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新型药物研发
针对高原病发病机制,研发具有抗缺氧、抗炎、 抗氧化应激等作用的新型药物,提高治疗效果和 患者生活质量。
远程医疗技术在高原地区的应用
借助远程医疗技术,实现高原地区患者与优质医 疗资源的对接,提高诊疗效率和准确性。
其他治疗方法
如中医中药治疗、物理治 疗等,可根据患者具体情 况选择使用。
患者心理干预与康复指导
心理干预
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应进行心理干预和治疗,帮助患者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康复指导
在患者治疗期间和康复期间,应给予患者合理的饮食、运动和生活指导,帮助患 者增强身体免疫力,促进病情恢复和预防复发。同时,教育患者和家属了解高原 地区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知识,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

急性高原病的发病机制与防治

急性高原病的发病机制与防治

急性高原病的发病机制与防治
单选题:每道题只有一个答案。

1-预防AMS的首选用药是(B )
A.地塞米松
B.乙酰唑胺
C.安体舒通
D.呋塞米
E.西地那非
2-急性高原病发生的保护因素包括( )D
A.较高的上升速度
B.海拔高度
C.急性高原病发病史
D.高原进驻史
E.低气压
3-不属于急性高原病的是( )E
A.急性高原反应
B.急性高原肺水肿
C.急性高原脑水肿
D.混合型急性高原病
E.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4-急性高原反应是人体进入高原(尤为海拔3000米以上高原),因低压低氧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

多发生于进入高原数小时或1~3 天内,一般经3~10天的高原适应后症状逐渐消失。

()A
A.正确
B.错误
5-上呼吸道感染,过度劳累和寒冷是急性高原肺水肿发病的三大诱因。

()
A
A.正确
B.错误
6-增加的到达海拔高度是急性高原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A
A.正确
B.错误
7-AMS易感者以及很少去过高海拔地区的人易发生AMS。

(A)
A.正确
B.错误
8-预防使用乙酰唑胺应持续到达到目标最高海拔后的1~2天,或者准备下降时停用。

()A A.正确。

如何预防高原皮肤病

如何预防高原皮肤病

如何预防高原皮肤病高原,一般指平均海拔>500m以上,地势相对平坦或者有一定起伏的广阔地区。

高原最主要的特点是海拔高、低压缺氧,其次是紫外线强、日照时间长。

高原地区易发生高原皮肤病,尤其是海拔>3000m的高原地区。

常见的高原皮肤病包括以下四类:(1)光老化;(2)光线性皮肤病;(3)光线加剧性皮肤病;(4)皮肤癌[1]。

临沧地处滇西南,属于亚热带低纬高原山地季风气候,日照时间长,平均年日照数>2000h,因此,这一地区高原皮肤病,受到日晒、辐射等影响,加之人们防护意识不强,高原皮肤病发生率一直居高不下。

我们具体分析高原环境对皮肤的影响,以寻求更好的防治方法,减少高原皮肤病的发生率及复发率。

一、影响疾病发生的自然地理因素下面具体分析各种因素对皮肤的影响:第一、大气压影响人体皮肤影响:随着海拔高度增加,大气压降低,大气中含氧量、氧分压低,人体会发生环境性缺氧或者供氧不足,导致皮肤缺氧,一方面由于皮肤局部缺氧,血管舒缩神经发生功能障碍,毛细血管失去张力,导致持久性毛细血管扩张;另一方面,缺氧导致人体血红蛋白代偿增多、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流缓慢增加了毛细血管负担。

第二、太阳辐射、日照时间长对人体皮肤影响:太阳光是由电磁辐射产生的连续光谱构成的, 根据波长范围分为紫外线 (100~400 nm) , 可见光 (400~780 nm) 和红外线 (>780 nm)。

紫外线又可分为短波紫外线 (UVC, 100~290 nm) 、中波紫外线 (UVB, 290~320 nm) 和长波紫外线 (UVA, 320~400 nm) 。

其中UVC对生命细胞的杀伤能力最强, 但一般均被地面大气层中的氧及臭氧所吸收, 因此, 到达地面的紫外线主要是UVA 和UVB ,所以UVA和UVB是导致皮肤损伤的主要作用光谱。

在紫外线和可见光光谱内, 波长越长, 穿透力越强。

因此, UVB仅累及表皮, 而UVA和可见光对真皮影响最大。

高原病

高原病

高原病【概述】海拔在3000m以上的地区,称为高原地区,其特点为气压低,氧分压也相应降低,易导致人体缺氧。

高原建设者、边防战士、登山运动员等如未采取预防措施,可引起高原病(high altitude sickness)或高原适应不全症,又称高山病(mountain sickness)。

【分型说明】高原病多发生于初登山时,特别在最初几天内,称为急性反应。

凡高原反应持续3个月以上不消退者称为慢性反应。

国外学者划分高原病为五类综合征:急性高原病、高原肺水肿、高原脑水肿、高原视网膜出血和慢性高原病。

我国学者划分高原病为急性高原病和慢性高原病两大类,现分述其临床表现和治疗:【发病机制】久居高原者,机体逐渐适应高原地区特殊的自然条件。

适应的原因是在神经体液的调节下,机体的各种机能有相应的改变,尤其是呼吸和循环系统更为明显。

在高原地区,大气与肺泡中氧分压之差随着登高度的增加而缩小,直接影响肺泡气体交换、血液携氧和结合氧在组织中释放的速度,致使机体供氧不足,产生缺氧。

初登高原者,由于低氧而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主要为颈动脉体),间接刺激呼吸中枢引起早期通气增加,机体可吸入更多的氧气以进行代偿。

此过程即人体对高原低氧的适应过程,约需1~3个月可逐渐过渡到稳定适应,称为高原习服。

个体的适应差异极大,一般在海拔3000m以内能较快适应,4200~5330m 仅部分人,且需较长时间才能适应。

5330m左右为人的适应临界高度,易于发生缺氧反应。

海拔愈高,大气中氧分压愈低,则机体缺氧程度也相应加重。

登高速度与劳动强度也均能影响高原反应的程度。

此外,精神过度紧张、疲劳、感染、营养不良以及低温等因素对发病也有影响。

【临床表现】(一)急性高原病1.急性高原反应短时间内进入3000m以上高原,或高原地区居民在平原生活一段时间后重返高原时,均可产生反应,有头痛、头昏、心悸、气短。

重者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失眠、疲乏、腹胀和胸闷。

检查有口唇轻度发绀及面部浮肿等。

高原医学课件

高原医学课件
病理变化及防治措施研究
针对高原环境对机体各系统的影响,研究高原病发病机理及防治措施,提高高原病的治疗效果。
高原环境对生殖与遗传的影响研究
探讨高原环境对生殖与遗传的影响,为高原人口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高原医学研究的前景与展望
1 2 3
加强基础研究
未来高原医学研究应注重基础研究,深入探讨 高原病的发病机制,为高原病的防治提供更加 科学、有效的方案。
慢性高原适应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体会逐渐适应高原环境,通过调节呼吸、循环和神经系 统功能,以适应低氧状态。
03
高原疾病的防治
高原肺水肿的防治
01
急性高原肺水肿
由海拔4000米以上进入高原,出现严重胸闷、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
症状,甚至咳粉红色泡沫痰。
02
慢性高原肺水肿
表现为肺动脉高压、右心衰竭和肺功能减退等。
推广健康生活方式
引导公众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以降低高原病的发 生风险。
提供医疗保障
建立健全高原医疗保障体系,提高高原病的发现、诊断和治疗水平,保障高原地区居民的 健康权益。
高原医学实践的前景与展望
01
拓展研究领域
高原医学的研究领域正在不断拓展,涉及到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
循环系统
高原缺氧会导致心率加快、心脏收缩力增强以及血管收缩等生理反应,以维持重要脏器的 氧气供应。
神经系统
高原缺氧会引起头痛、头晕、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神经系统症状,这是身体为适应高原 环境而做出的反应。
适应高原环境的机制与过程
急性高原适应
人体进入高原后,首先会出现一系列急性高原反应,如头痛、恶心、呕吐等 ,这是身体为适应高原环境而做出的生理调整。

高原反应的原因

高原反应的原因

⾼原反应的原因 ⾼原反应,即⾼原病,指未经适应训练的⼈迅速进⼊3000⽶以上⾼原地区,由于⼤⽓压中氧分压降低,机体对低氧环境耐受性降低,难以适应⽽造成缺氧,由此引发⼀系列的⾼原不适应症。

那么,⾼原反应的原因是什么?下⾯就由店铺告诉⼤家⾼原反应的原因吧! ⾼原反应的原因 (⼀)发病原因 急性⾼原病的发病率与上⼭速度、海拔⾼度、居住时间以及体质等有关。

⼀般来讲,平原⼈快速进⼊海拔3000m以上⾼原时⼤约50%~75%的⼈出现急性⾼原病,但经3~10天的习服后症状逐渐消失。

多数作者认为,本病的发⽣⽼年⼈低于青年⼈,⼥性低于男性;急性⾼原病的发⽣率与男性的体重指数(体重/⾝⾼2)呈正相关(p<0.05),与⼥性的体重指数⽆关,说明肥胖男性易感性⼤。

(⼆)发病机制 低压性低氧是引起本病的基本原因。

但它的病理⽣理及发病机制仍不清楚。

⽬前的研究认为,与以下⼏个因素有关。

1.相对性肺泡通⽓不⾜肺通⽓是氧运输过程的第⼀步。

⾼原缺氧可刺激颈动脉体的外周化学感受器,使肺通⽓量增加,肺泡氧分压升⾼,动脉⾎氧饱和度增加,从⽽使机体摄取较多的氧。

然⽽,有些⼈特别是那些患⾼原病的⼈,对低氧刺激后的肺通⽓量并不明显增加,出现相对性肺泡通⽓不⾜(Hypoventilation)。

Hackett认为肺相对通⽓不⾜可能由于原发性呼吸驱动减弱(低氧通⽓反应),或由于继发性通⽓抑制(Ventilatory Depression)引起。

Moore等对8例曾出现急性⾼原病症状者(易感者)和4例⽆症状者进⾏低氧通⽓反应(HVR)的对照研究,发现前者的HVR明显低于后者。

当模拟4800m⾼原时,与对照组相⽐,易感者的肺通⽓量降低,呼⽓末PCO2增⾼,动脉⾎氧饱和度下降,⽽且出现急性⾼原病的症状,提⽰在平原通⽓反应低的⼈,进⼊⾼原后易发⽣急性⾼原病。

因此,低氧通⽓反应⾼低,被认为是预测急性⾼原病的良好指标之⼀。

2.体液潴留和体液重分配Singh等观察到当平原⼈快速到达4500m⾼原后,多数⼈出现⾯部和踝部⽔肿,多尿和体重减轻,但⼀般在2~3天的⾼原习服后恢复正常。

急性高原病的防治进展

急性高原病的防治进展

综述与进展急性高原病的防治进展杨淑琴,郑洲,唐燕,罗雪 (联勤保障部队峨眉康复疗养中心疗养五科,四川峨眉山 615000)摘要:急性高原病是人由平原进入高原(海拔3000 m以上)或由高原进入更高海拔地区而发生的一系列急性缺氧表现,比如高原脑水肿、高原肺水肿等。

随着人们对进入高原地区的需求日益增加,急性高原病发生率明显提升,其发病机制、预防和治疗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

为了进一步阐述急性高原病的机制以及防治方法,文章分析了前人的报道资料。

关键词:急性高原病;发病机制;防治原则;综述急性高原病(Acute Mountain Sickness, AMS)是高原地区独有的疾病,是长期生活在低海拔地区,在未适应高海拔情况下进入3000m以上的高原之后出现的表现,临床症状包括头痛、头晕、食欲缺乏、呕吐以及情绪不安等[1]。

AMS的发生会严重影响人们在高海拔地区的生活和工作质量,如果情况严重甚至会引发高原脑水肿以及高原肺水肿,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因此需要重视AMS的发病情况,并研究合适的防治方法。

1 AMS的发病机制(1)与呼吸系统相关性。

海拔上升,气压下降,氧分压也会随之下降。

氧分压如果明显降低,动脉血氧分压以及动脉血氧的含量也会显著下降,导致机体各器官供氧不足而出现低氧血症。

人体的各个器官在缺氧的情况下,也会出现功能代谢和代偿等障碍。

(2)与循环系统相关性。

高原低压性缺氧会代偿性引起心血管生理反应,比如心排出量增加、血流分布改变以及肺血管收缩等,进而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使血管收缩,同时局部缺氧还会导致大量乳酸生成,乳酸会刺激血管扩张[2]。

中枢神经系统在缺氧的情况下也会表现出明显的血管生成反应。

(3)与中枢神经系统相关性。

中枢神经系统是人体所有器官中耗氧量最高的,在低氧状况下最为敏感。

机体在处于氧气稀薄的状况之下,脑细胞会出现肿胀、变性以及坏死,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出现障碍。

高原脑水肿的主要发生原因是缺氧引起多种神经介质以及血流动力学变化,脑血流量增加以及血脑屏障通透性改变后出现了脑水肿[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