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高考语文【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3)作用。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 增强联想,以创造意境;表明态度,语言生动。
(4)注意问题。①夸而有据,夸而有节。夸张要以客观事实 为基础,要合乎情理,把握分寸,否则就很难给人以真实感。 如“她讲到她受到的痛苦时,眼泪就像自来水管似的喷射出 来”,这句的夸张有失真实。
②夸张要明确、显豁,突出夸张的特点,不能又像夸张又 像事实,在事实与夸张之间模棱两可。如“屋里静极了,就连 掉下一枚小钉子也听得见”,这句很难说是夸张还是事实。
(3)作用。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节 奏鲜明,长于抒情。
[微积累] 对偶与排比的区别
①对称性与平列式。对偶是两个语言单位,而排比是三个 或三个以上的语言单位。对偶必须对称;排比要求结构大体相 似,字数要求不太严格。
②词语的重字与避重有别。排比经常以同一词语作为彼此 的提示语,使排比内容互相衔接,给人们紧凑密集之感;而典 型的对偶句上下两句不重字。
③要注意夸张的具体表现。夸张往往借助于比喻、比拟等 修辞格来表现。
④要注意夸张运用的场合。在科学性文章中不适合运用夸 张。
五、对偶:比翼齐飞,共结连理 (1)概念。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 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一种修辞手法。 (2)种类。①按内容,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 a.正对。从两个角度、两个侧面说明同一事理,表示相似、 相关的关系。例如: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b.反对。上下句表示一般的相反关系或矛盾对立关系。例 如: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c.串对。上下句在意义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 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也叫“流水对”。例如: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②构成借代的基础是事物的相关性,即要求借体和本体有 某种关系;构成借喻的基础是事物的相似性,即要求喻体和本 体有某些方面的相似之处。
常用的修辞手法有哪些?如何正确使用并举例?
导语:我们在不知如何描述某件时间的时候,我们都会换另外一种说法,来让别人听得更明白。
语文课中我们也经常会学到一些修辞手法。
那么常见的修辞手法有哪些呢?该怎么正确使用并且举例子?一起来学习吧。
一、常用的修辞手法有哪些? 常用的修辞手法好几种,来看看你知道的有哪些?修辞手法一般都有: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夸张、引用、反问、设问、互文、通感、反语、反复、顶真、对比、借代等。
1.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
作用:增强语言气氛,加强表达效果。
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2.对偶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比喻 :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
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
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类别特点本体比喻词喻体例句暗喻甲是乙出现是、成为出现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借喻甲代乙不出现无出现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4.拟人:把物当作人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如: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5.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类别特点例句扩大夸张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超前夸张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
6.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音重复某个词语句子。
08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例如:难道时间可以倒流吗?
(2)否定式反问,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
例如:克服困难不是一种享受?
(九)反复
1.定义:
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句子或词语。
2.种类:
(1)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
例句: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2)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词语间隔。
例句:好像失了东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
例如:①语彼武陵人,多事何须寻洞口;笑依荆楚客,痴情只为爱桃花。(《题蒲圻赤
壁》)②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2)反对。上下句意思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
例如:①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②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3)串对(流水对)。上下句的意思具有承接、因果、假设、条件、转折等关系的对偶
D.总有月夜,世界有一半浸在银子里,另一半浸在墨汁里。
【答案】B
【简析】本题考查考生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容易题。本题考查比喻的基
本类型:明喻、暗喻、借喻。四个选项均为比喻。B 选项将君子的德比为风,小人的德比
为草。本体喻体同时出现,为明喻。A、C、D 三个选项为借喻,句中本体不出现,直接以
(2)只问不答。
例如: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3.运用设问要注意的问题:
设问的基本特点是“无疑而问”,设问的目的在于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八)反问
l.定义:
3
【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复习纲要/语文】
【2020 届】
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这种修辞手法叫反问。
2.种类:
(1)肯定式反问,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
4.示例:玫瑰迷人牡丹大气(意思恰当即可。需注意本体、喻体之间的关联性。根据不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反复、设问、反问)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基础,就是熟悉这些修辞手
法的一般修辞作用。反复、设问、反问三种修辞手法的一般 修辞作用分别是:
1)反复:反复咏叹,表达强烈的情感;使诗文句式
整齐有序,文章起伏回荡,充满语言美。运用反复,必须要 适合表情达意的需要。反复不是“重复” ,不必要的反复, 会使文章语言??唆、累赘;没有充实的内容,强烈的感情,
思路点拨:此题结合仿写考查正确运用比喻和反复的修
辞手法。在解此题时,无论选哪一个话题,首先要弄清句子 的结构,即从语法角度看,是“……是……只要……”的条 件假设复句;再从修辞角度看,三句使用了比喻的手法,且 三句构成排比;还暗含了间隔反复的修辞手法。
这个仿写的话题可以自选,有比较自由的空间,因此,
混淆,考生应能区别。例如: (1)“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自
候,你的感想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你 不以我们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这两个句子运用 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气势,使确定的意思得到增 强,不容置疑,语感强,富有感染力。
2.熟悉反复、设问、反问三种修辞手法的作用和表达效
3.反问。反问也叫激问、反诘、诘问,是用疑问形式表
达确定的意思的一种修辞手法。或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 或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 且只问不答, 答案暗含在问句中。
例如:“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反问的修 辞作用在于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情感,加深读者 印象,增强句子的气势和说服力。
味采用反复的形式,会让人厌烦。
2)设问: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加深理
解。
3)反问:加强语气,加重语势,激发情感,加深印
象。
三、例题分析 例:仿照下边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借代、夸张)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借代、夸张)【解题技巧】一、考点梳理借代1.概念:不直接说出要说的某人或某事物的本来名称,而是借用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来代替,这种修辞手法也叫作“换名”。
其中,用来代替的事物叫作借体,被代替的事物叫作本体。
借代即用借体代本体。
2.种类:(1)特征代本体。
如:大胡子凶神恶煞地吼叫着。
(2)材料代本体。
如:懒将白发对青铜。
(3)标志代本体。
如:谁料竟会落在“三道头”之类的手里呢,这岂不冤枉!(4)人名代著作。
如:我们要多读点鲁迅。
(5)绰号代本人。
例如:“芦柴棒”,去烧火!(6)专名代泛称。
如: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7)具体代抽象。
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8)部分代整体。
如: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3.作用:(1)形象生动、重点突出,如:那一对西装革履从前面慢悠悠地走过来。
(2)简洁、精练,如:公园里的长凳上坐着两个人,一个“马褂”,一个“西装”。
(3)灵活,不死板,给人以幽默感,如:从他的祖父到他,三代不捏锄头柄了。
夸张1.概念:夸张是为达到某种表达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手法。
2.种类:(1)扩大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的夸张形式。
(2)超前夸张: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
如: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
”(3)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的夸张形式。
3.作用:(1)形象漫画化,使特点更显著。
(2)揭示事物本质,起强调作用。
(3)态度鲜明,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二、答题方法1.辨析技巧借代:借代就是换称(即“换名”),因语境表达的需要,不用本体事物,而改换与本体相关的事物代替。
使用借代的手法时,必须抓住事物最典型的特征,对于所借代的事物一般应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有所交代。
另外,借代的借体和本体不能同时出现。
夸张:看表述与客观事物的原情况相比,是否有扩大、缩小或超前。
高考语文解题指导: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讲解含答案)
高考语文解题指导: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讲解含答案)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仿用、变换句式和修辞”是考纲要求的考点,但全国卷近几年未做单独考查。
为了做到有备无患,本书对本考点也做到了精讲精练,达到备考无盲区的复习目标。
常考修辞手法辨识及运用“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是《考试说明》中明确规定的考点。
修辞不但在“语言文字应用”中隐性考查,而且在阅读和写作中隐性考查,“修辞”是学好语文的基本素养之一,有必要对修辞进行专门研究,为同学们上这一课。
修辞的类型较多,分为常用的和非常用的,根据考查情况,下面只介绍九种常用的修辞手法。
一、9种修辞手法明鉴(一)比喻比喻是用另一本质不同而又有相似之处的事物作比方的一种修辞方式。
1.特点比喻有三个基本要素:本体——被比喻物,喻体——比喻物,比喻词——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词语。
但是有些比喻句中三者并不同时出现。
构成比喻的基础是:本体和喻体两个事物存在着相似之处,但一般说来,本体和喻体又须是本质上完全不同的两个事物。
2.分类可按内容分,也可按形式分,种类繁多,现举常用的几例。
(1)明喻明喻是用“像,如,似,若,似的,像……似的,如同……一样”等比喻词连接本体和喻体的比喻,是较明显的打比方,其连接本体喻体的比喻词就明确表示了两者的相似关系。
例如:骄傲像隔年的草根,冬天刚过去,就钻出一丝丝的嫩芽。
(2)暗喻暗喻是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它们之间在形式上是相合的关系。
喻词常由“是”“就是”“成了”“成为”“变成”等表判断的词语来充当。
暗喻又叫隐喻。
例如:生活是海洋。
(3)借喻借喻是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直接由喻体来代替本体的比喻。
较之明喻和暗喻,借喻形式最为简短,喻体和本体的关系最为密切,因为本体不出现,借喻也是最隐蔽的比喻。
所以它的使用常借助于一定的语言环境,才使人易于理解。
例如: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一旦把它们消灭干净,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毒蛇猛兽”借喻那些压迫和剥削劳动人民的反动统治阶级,具体形象,爱憎分明。
备战2021年高考语文考点一遍过考点16正确应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含解析)
考点16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新课标《考试大纲》中对“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表述包括两点重要的信息:一是命题的范围——“常见”,《考试大纲》明确指出了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和反问为常见的修辞手法;二是考查规律——“正确运用”,表明高考试题不直接考查名词术语(各修辞手法的概念),而是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进行考查,即要求考生对修辞手法进行判断、理解和正确运用。
从最近几年的高考试卷来看,该考点的命题主要有以下五个特点:一是从题型来看,多为主观表述题;二是从考查角度来看,主要包括准确判断修辞类型、正确理解修辞手法的作用和适当运用修辞手法等;三是从命题方式来看,该考点一般不会单独设题,而是常常与语言文字运用的其他考点(如仿用、变换句式,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等)结合在一路进行考查;四是从取材来看,主要选择那些描述、记叙或抒情性语段;五是从考查目的来看,注重考查考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1.请在“思念”和“家园”中任选一个词,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三个句子。
要求每一个句子都利用比喻和比拟两种修辞手法,且三个句子的内容有内在联系。
示例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咱们上前去。
【答案】示例一思念像一株刚萌生的幼苗,对外界探头探脑。
思念像一株小树,亭亭玉立的,生长着,伸展着。
思念像一棵枝丫横生的老槐树,狂舞着,张扬着,深深地根植在我的心中。
示例二家园像幼年时的摇篮,摇着我童年的梦,要我快快长大。
家园像青年时的屋舍,随时等我,随时欢迎我,任我逍遥,任我奔走。
家园像老年时的古宅,纵然有些残缺,也让人心安,让人心有依托。
【解析】考生在解答此题时,要做到句式一致,还应特别注意每一个句子都要用到比喻和比拟这两种修辞手法。
2.按照以下两种情境,以“微笑”为重点,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别离扩展成很多于30个字的语段。
高考语文高效学习方案专题12 正确运用常用修辞手法
(1)认真审题,明确要求。
审题时,要注意表头和表脚的文字,弄清楚图表说明的对象和比较的角度;注意题干中句式表达的要求(单句还是复句)和字数的限制。
有的题目还限定了以某个具体对象作为答案的主语,类似句子的重组题型,要求你去续写,应注意题目要求。
《考试大纲》表述为:“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考试大纲》中对“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这一考点内容作了十分清楚的界定,共考查8种修辞方法,即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这些都是考生常见、常用或熟悉的。
考查修辞方法,不考名词术语,重点考查判断修辞方法使用的优劣、正确理解修辞手法在语段(或篇章)中的作用和运用修辞方法进行表达的能力等等。
1.考查形式多样。
纵观十多年来的高考考卷,前几年修辞方法的考查以填空、选择、判断题型为主,而近年来更多地趋向于简答、仿写、补写题,明显不再考查修辞方法的辨认,而重在考查在语言环境中运用和理解修辞方法。
它也常和古诗文的阅读、现代文的阅读相结合,以简答题的方式出现,如2009年湖北卷把压缩语段与修辞结合起来以简答题形式进行考查。
2.选材贴近现实。
本考点与语言运用的其他考点一样,选用的语言材料针对学生实际,贴近现实,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
如:2008年高考重庆卷、湖北卷从不同角度涉及奥运话题,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
3.考查重点明确。
无论是从《考试大纲》规定,还是从高考命题看,本考点突出“常见”,即《考试大纲》规定的常见的共8种修辞方法,近三年高考中涉及的修辞方法主要有排比、比喻、比拟等,没有超出大纲规定“常见”范围。
同时,本考点一般不考辨析,着重考查正确运用。
【例1】(2005·高考浙江卷)下列各句中修辞方法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树林是一片绿色的海洋,轻风是海洋的呼吸。
B.珍珠是贝壳痛苦的结晶,是海的泪。
C.面对风暴的欺凌,松柏挺胸不屈,杨柳弯腰逢迎,江河寂然无语,高山昂然抗争。
D.太阳从地平线上露出笑脸,用她那柔美的金色手指,悄悄地捡走了草地上的珠玑。
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林下潼心
常见的修辞手法主要包括比喻、比拟、 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 问和反问等九种。
高考对修辞手法的考查:一是准确辨 识,二是灵活运用。
• 一、比喻 • 1.含义: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本质不同又有 相似点的事物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的修辞手法。 • 2.作用:比喻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化无 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生动,化冗 长为简洁,化深奥为浅显,给读者留下鲜明、深 刻的印象。 • 3.构成:比喻一般由三部分构成,即本体(被 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 (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
七、反复 1.含义:反复是有意地重复同一词语或句子以强调某个意思 或抒发某种感情的修辞格。 2.作用:反复在诗文中,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感情、突 出思想观点的作用(内容);同时还使诗文格式整齐有序,回 环起伏,充满语言美和节奏感(形式)。
如: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3.种类: (1)连续反复:接连重复相同的词语或句子,中间没有其他词 语间隔。如:你的每一个脚步,你的每一次呼吸,都是—— 革命……革命……革命…… (2)间隔反复:重复运用词语或句子,中间间隔其他词语或句 子。风雪一天比一天大,人们的干劲一天比一天猛,砍下的 毛竹一天比一天堆得高,为竹滑道修的架在两座高山之间的 竹桥,也一天比一天往上长。 补充: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也可以交错使用。
• 二、比拟
• 1.含义: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写或把人当作物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
写,这种修辞手法叫比拟。
• 2.作用:比拟可将人的动作神态、思想情感、精神品格赋予某事物,使
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或把某事物的特点写得
生动形象、色彩鲜明、意蕴丰厚,进而表达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给读者
第4讲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新高考通用)
(3)比喻的分类:
①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和渲染,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使语言文采斐然,富有感染力。②用浅显易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描述,使语言生动形象,还可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2025高考一轮复习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1.考查频率高。修辞手法是高考热点,几乎每年都会考查修辞手法。2.题型不稳定。高考试题多是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考查考生对修辞手法的辨析、判断、理解和正确运用的能力。以前多是客观题的形式,主要包括准确判断修辞手法的类型,要求选出修辞手法运用相同或不同的一项。近几年多是主观题的形式,要求分析修辞手法的构成、表达效果,或是与仿用句式、变换句式、扩展语句等综合起来考查。
串对
上下句意义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也叫“流水对”。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书左丞丈二十二韵》)
种类
释义
例句
按形式
工对
就是字数、词性、结构、平仄、用字等均按对仗要求。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宽对
就是基本符合对仗要求,但某些方面稍有出入,也就是形式要求稍宽松一点。
(3)比喻的分类:
分类
释义
例句
明喻
本体、喻体和比喻词都出现的比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 “犹如”等连接。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作者:郝永萍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6年第06期众所周知,修辞是运用语言的艺术,是恰当地表达思想感情的语言手段。
就其含义来说,就是对语言的加工调整,使它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修辞可以分为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两类。
积极修辞就是我们常说的“修辞格”,也就是修辞方法。
消极修辞包括修饰词语和修饰句子。
修饰词语指调配色彩、检查音序、押韵等;修饰句子主要指各种句式的选用、组织和变换。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这一表述包含两点重要的信息:一是“常见”,《考试大纲》明确了8种考查的修辞方法,即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而对其他的修辞方法,如反语、通感、互文、顶真、双关等,不列入必考范围;二是“正确运用”,表明高考试题将在实际运用中对修辞方法进行考查,不会直接考查修辞方法的概念。
该考点主要考查能够根据题旨的情景,运用各种语言材料,各种表现手法,恰当地表达思想感情。
考查的角度主要有三类:一是修辞方法恰当地运用;二是修辞作用的正确理解;三是修辞类型的准确判断。
从题型来看,既有客观的选择题,也有主观的表达题;从考查的目的来看,注重能力,注重运用,注重主观表述,注重与其他考点结合起来;从取材来看,主要是选择那些描写、叙述或抒情方面的语段,比喻论证性的语段也可作为题材。
高考直接考查修辞方法的题目,因1994年的那道“专家题”(辨析“……跟……一样)太难,被统计数据证明是失败的之后,连续几年都没出现。
直到1998年,高考推出了新的题型——仿写两个比喻句;1999年,高考坚持了这一题型。
考试实践证明这一题型很好,体现了这一考点的要求。
2002年则出现了根据语境判断“对修辞方法及其作用解说”是否正确的题型。
2004年更是出现了具有吸引力的语言运用题——对联仿写。
从近几年的全国卷和自主命题的省市卷来看,本考点常常与句子的“仿写、扩写、改写”以及语言的“简明、连贯”、“句式变换”等结合在一起考查,根据要求恰当地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增强语言表达效果。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夸张对偶排比)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夸张\对偶\排比)作者:柴海军来源:《作文周刊(高考版)》2010年第15期【考点阐述】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本考点的表述为“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对这九种修辞手法中的“夸张、对偶、排比”三种手法的考查往往不单独设题。
除了在诗歌鉴赏或文学作品鉴赏中考查修辞手法的辨认和作用外,更着重考查修辞手法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运用(即根据规定的情境,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或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或表达对事物的认识),注重对考生综合表达能力的考查。
有与仿写结合的,有与连贯结合的等。
即使是单独考查修辞手法,也很少只考某一种修辞手法,而是将多种修辞手法放在一道试题中考查。
因此,题中所给材料,所设情境多来自于现实生活,与自然、社会、人生密切相关,近年来尤其如此。
因此,考生要正确理解和掌握《考试大纲》提出的九种修辞手法的基本概念及其特征,还应注意几种易混修辞的辨析。
除在语言运用题目中考查本考点外,在古典诗词鉴赏和现代文阅读中也有对本考点的考查____“鉴赏文学作品表达技巧”中修辞手法的运用效果。
这也应引起广大考生的注意。
【技法指导】夸张、对偶、排比这三种修辞手法及其各自的作用具体如下:1.夸张:对事物作合情合理的夸大或缩小的一种修辞手法。
如鲁迅《药》中写道:“……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该句使用了缩小夸张的修辞手法。
夸张的主要作用是:烘托气氛,增强联想,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鲜明地表现出作者对事物的感情态度,给人以启示,增加语言的生动性,增强表达效果。
但要注意,运用夸张一定要合情合理。
如:(2010年高考语文浙江卷)7.某校学生会为使更多的同学体验“低碳”生活,接受“低碳”理念,决定组织同学参观世博园“零碳馆”。
请根据所提供的材料,拟写一份海报。
要求:只写海报的宣传鼓动内容;语言表达简明流畅,生动得体。
(100字左右)(材料略)完成这道试题,考生要注意在运用夸张时要合情合理。
语言文字运用--考点五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语言文字运用--考点五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考点五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准确辨识,掌握效果[考点要求]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E级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
1.(2014·江苏)下列诗句与“墙头雨细垂纤草”对仗工整的一项是()A.水面风回聚落花B.数峰无语立斜阳C.楼上春容带雨来D.蝉曳残声过别枝答案 A解析先分析题干诗句,“墙头”是名词,“头”是对“墙”的补充;“雨”是名词,“细”补充说明了“雨”的状态;“垂”是动词;“纤草”是名词,且“纤”是形容词,说明了“草”的状态。
然后分析选项:A项“水面”对“墙头”,“风回”对“雨细”,“聚”对“垂”,“落花”对“纤草”,意义相称,词性相同,对仗工整;B、C、D三项中的“数峰无语”“雨来”“蝉曳残声”词性都与题干句不对仗。
试题评点该题考查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材料是古典诗句,有着浓浓的传统文化味道。
题型是选择题,这是江苏卷在语言表达运用中首次使用该题型。
考生可能搞不清对偶与对仗有怎样的严格的区别,但凭着厚实的古诗积淀,选对答案绝对没问题,因此,该题几乎无难度。
但正因如此,这个考题点可能以后不会再考到了。
2.(2015·江苏)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A.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
B.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C.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D.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答案 B解析本题考查诗句的修辞手法——比拟(拟人和拟物)。
B项意为浮萍碎处,映现出远山的倒影;小船过时,听到划过草叶的声响。
是从视觉与听觉角度来写的,并未使用比拟手法。
A项意为春风试着用神奇的刀尺,精心剪裁出春天的红花绿叶。
“试”“裁”是人的动作,用了拟人。
C项说芍药花“含春泪”,“蔷薇”“卧晓枝”,把花写成美人,拟人。
D项一“偷”一“翻”,采用拟人手法,突出了南风这位旧相识的顽皮可爱。
试题评点该题是对2014年修辞手法题的继承。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2、结构:
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 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 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 性词语)组成。
6
3.比喻的种类:
(1)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 “像、似、仿佛、犹如”等联结。 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喻词“是、 成了、变成”等联结,有时暗喻不用喻词。 例如: 书是钥匙,能开启智慧之门。 门前一副巨画,名叫自然。 (3)借喻。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例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4)博喻。同一本体运用几个喻体进行比喻。 例如: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7
春晖又红万朵花
芳草春来依旧绿
老梅到时自然红
玉垒浮云变古今
春回大地千峰秀
冬雪欲白千里草
37
2、组合式。 南京名园瞻园中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 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进行 适当的调整。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 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红雨树边, 小苑西回,莺唤起一庭佳丽, 看池边绿树, 此间有尧天舜日。
32
五、对偶
对偶的种类 1、正对 2、反对 3、流水 a.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类皮厚腹中空。 b.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c.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成分对偶 然而我的坏处,是在论时事不留面 子,砭时弊常取类型,而后者尤与时宜不合。 句子对偶 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
26
三、借代
2.种类
1、用事物特征代本体事物 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 2、具体代抽象 丢了乌纱帽 3、专名代泛称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4、形象代本体 上面坐着两个老爷,东边的一 个是马褂,西边的一个是西装。 5、部分代整体 几千双眼睛都在盯着你. 6、结果代原因 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 7、原料代本体 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比拟)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比拟)【解题技巧】一、考点梳理(一)考点知识1.比喻(1)概念:比喻就是“打比方”,即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的一种修辞格。
(2)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
(3)条件:①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
②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4)种类:①明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联结。
②暗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联结,有时暗喻不用喻词。
③借喻。
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例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④博喻。
(5)作用:①具体、形象、生动。
如:柳妈打皱的脸也笑了起来,使她蹙缩得像一个核桃。
②浅显易懂。
如:小石头可以砸破大水缸――比喻小的可以战胜大的。
③表达感情。
如:地下“乌龟”(坦克)乱爬,头上“乌鸦”(飞机)成阵。
2.比拟(1)概念: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手法。
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M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和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拟物)三种形式。
事实上,前一种形式是把事物“人化”,后两种形式则是把人“物化”或“把甲物乙物化”。
(2)作用:①色彩鲜明。
②描绘形象。
③表意丰富。
3.两者的区别(1)比拟是仿照“拟体”(被模拟的事物)的特征模写本体,重点在拟;比喻是用喻体比方本体,重点在“喻”。
(2)比拟中,本体和“拟体”彼此交融,浑然一体,本体必须出现,“拟体”一般不出现;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出现或不现,而喻体必须出现。
如:圣马克堂是方场的主人。
(比喻)圣马克堂热情地迎接着八方游客。
(拟人)(二)考查角度一是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二是修辞作用的正确理解,三是修辞类型的准确判断。
(三)考查内容从取材来看,能够作为修辞题材的,主要是那些叙述或抒情方面的语段。
考查中一般以《考试说明》中规定的九种常见的修辞手法为主,而尤以比喻、比拟、排比三种最为突出。
10,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4)表示举例的引词。例如:社会主义的中国, 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像雷锋、焦裕禄等。
• 2、排比增强文势
•
诚信没有重量,却可以让人有 鸿毛之轻,可以让人有泰山之重; 诚信没有标价,却可以让人的灵魂 贬值,可以让人的心灵高贵;诚信 没有体积,却可以让人的心胸狭隘, 目光短浅,可以让人的胸怀宽广, 高瞻远瞩;诚信没有色彩,却可以 让人的心情灰暗、苍白,可以让人 的情绪高昂、愉悦!
我常常怀念远古,那 是一个充满人格魅力的时代。那些君子翩翩风 度的背后,是一个用诚实、信用、执着的信念 支撑的人的结构。那别萧萧易水而去的壮士, 难道他不留恋自己的家园故国?难道他不知道 深入虎穴的险恶与危难? 他义无反顾地去了, 去得那样坚定,带着一腔对国君的忠诚和对誓 言的忠贞。那手执和氏璧在秦王殿上慷慨陈词 的蔺相如, 难道不知秦王的阴险与贪婪? 他在 出发前已经许下完璧归赵的诺言!他正是循着 一条实践诺言的艰难道路在英勇地捍卫国家的 利益和个人心灵深处那份不朽的契约。
例如:(1)他们在园丁的辛勤培育下茁 壮成长。(2)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解析:(1)是借喻,“园丁”指的是老师, 可以说“老师是辛勤的园丁”。 (2)是借代,“一针一线”代群众利益, 是部分代整体,不能改为比喻。
1、下列熟语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 是() A.无事不登三宝殿 B.不为五斗米折腰 C.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D.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答案]C(比喻,“老鼠”比喻丑恶害人的 东西。其他三项为借代。A“三宝殿”个别 代整体,代指门。B.“五斗米”具体代抽象, 代指微薄的俸禄。C.“庆父”代指祸乱的罪 魁,“鲁难”代指国家的灾难。)
高三一轮复习教学案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第六章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考情大视界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能力层级为E级;考试大纲中对“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这一考点内容作了十分清楚的界定;常见的修辞手法共考查九种: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反复;这些都是考生常见、常用或熟悉的;修辞手法的考查,不考名词术语,重点考查判断修辞手法使用的优劣、正确理解修辞手法在语段或篇章中的作用和运用修辞手法进行表达的能力等;修辞大体可分为广狭两义:甲狭义,修当做修饰解,辞当做文辞解,修辞就是修饰文辞;乙广义,修当做调整或适用解,辞当做语辞解,修辞就是调整或适用语辞;两项交互,共得四种用法如下: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是考纲的一个点,这一知识点的考查,在高考语文试卷中所占分值比较大,涉及的面也很广,但很多考生并不重视这一知识点的复习,甚至在高考复习时把它排除在外,认为这不是重点;其实这是一个误区,且不说修辞手法的使用对写作的作用,单从语言表达与阅读鉴赏上看,修辞手法的理解与运用都是非常重要的;考查修辞知识的几种题型:1.仿写题这类题考查的重点就是修辞,是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仿”的对象就是使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2.扩写题扩展语句主要考查将一句话的内容充实丰富起来或者合理地扩展成几句话的能力;原句常以短句的形式出现,其信息量不足,一般比较简洁、凝练;扩展后的语句应含有较大的信息量,表意丰富,有血有肉;同时在句式或修辞等方面符合试题要求;3.诗歌鉴赏题诗歌鉴赏的内容有三大方面: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其中语言和表达技巧都牵涉到修辞手法;4.文学作品阅读理解与鉴赏题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是高考现代文阅读中的一大内容,其中的“重要词语”就包含运用比喻、借代、反语、双关等修辞格的特殊词语;2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意这也是一个高考设题较为集中的知识点;所谓“重要语句”有一个大的类别,就是富有表现力的句子,而富有表现力的句子多数是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3鉴赏文学作品语言和表达技巧鉴赏文学作品语言和表达技巧属于形式方面的问题,“语言”要生动形象,一般离不开修辞,“表达技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知识大观园题例透析例12009年全国卷Ⅰ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个句子,要求所写句子形成排比,句式与示例相同;工作是等不来的,有无机会,看你怎么争取;业绩是要不来的,有无成效,看你怎么努力;前途是盼不来的,有无出路,看你怎么奋斗;解析主要考查仿写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仿写的三个句子,意思要前后相联,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内容积极健康;注意例句形式“……是……,有无……,看你……”,要形成排比;内容上有表达选择的意味,“工作”“业绩”“前途”有递进;答案:技艺是捡不来的,有无水平,看你怎么锻炼;成就是抢不来的,有无功业,看你怎么勤奋;荣耀是哭不来的,有无地位,看你怎么拼搏;爱情是买不来的,有无真心,看你怎么灌溉;幸福是购不到的,可否如意,看你怎么呵护;永恒是唤不出的,能否长久,看你如何浇铸;例22009年全国卷Ⅱ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写三个句子,要求所写句子形成排比,句式与示例相同;金钱不必车载斗量,够用就好;友谊不必甜言蜜语,真诚就好;人生不必惊天动地,踏实就好;解析这是一道仿句题;做这样的题,要找准句式,化仿句为填空,仔细审准题目的隐含条件,选择合适的切入角度,反复斟酌修饰词语;仿用句式要注意例句形式“……不必……,……就好”,要形成排比;内容上注意相关性;答案:居室不必富丽堂皇,舒适就好;爱情不必山盟海誓,真心就好;理想不必鸿鹄云端,高尚就好;例32008年广东卷下面是一幅剪纸画;请以其中一个人物的身份写一段文字,表现画面“情深”的意蕴;要求语言鲜明、生动,运用两种以上含两种的修辞手法;解析图文转换,与造句结合,是这一题型的特点;既考查了观察能力,又考查了表述能力,还能检测修辞格的运用;答案:您温暖的眼神像一阵春风,轻轻鼓励着我;您谆谆的教诲像一场细雨,默默滋润着我;您高大的身影像一把大伞,时时保护着我;谢谢您,妈妈例42008年江西卷按照下面句子的结构和修辞手法……有了……,好比……,是……,另写一个句子;字数不限,句意连续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解析人生有了目标,好比浩瀚夜空中闪烁着耀眼的北斗,是茫茫大海上一盏熠熠闪光的航灯;例52009年海南宁夏卷仿照下面的示例,自拟一个描写对象,写一组句子,要求所写句子使用夸张、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这满山遍野的桃花,开得热火朝天,惊天动地,是一幅立体的画,一首无声的诗,把青春挥洒得淋漓尽致;解析考查仿写;例句是“……的……,是……的……,……的……,把……”的句式,修辞上采用了比喻、拟人和夸张;仿写追求“形似”这只是其表,追求“神似”才是其根本;考生仿写时要注意首先要在句式上、语气上、修辞上、风格上与例句保持一致;答案:那一望无际的青草,绿得肆无忌惮,一塌糊涂,如荡漾的碧波,如起伏的群山,把生命诠释得酣畅淋漓;命题揭秘:湖南卷对“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这一考点未命制单独的试题考查,从近几年全国及各省市试卷来看,这一考点越来越向学科内综合测试的方向发展,比较突出地与古典诗歌和文学作品的鉴赏考查综合在一起,已经突破了纯粹的对修辞手法内涵和作用的理解,需要充分考虑修辞的运用以及所取得的艺术效果;考点解密一、复习“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应注意以下几点:1.熟悉常见修辞手法的运用首先,要正确理解和掌握考试大纲提出的九种修辞手法的基本概念及其特征,注意几种易混修辞的辨析;其次,要理解和明确九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理解和明确其表达效果,是判断其运用正误、优劣和正确运用修辞手法表达的前提;再次,还要注意培养正确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这里包括审题能力、捕捉有效信息的能力,特别是分析语境的能力,语境中往往隐含的信息较多,如果捕捉不住,拟写的语句是不符合要求的,当然还要有具体的操作能力、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等等;2.树立大修辞观,破除片面性首先,在运用常见修辞手法的时候,要理解修辞除修辞手法外,还存在着范围的广阔性、内容的全面性;修辞不仅包括我们通常所理解的各种辞格和辞趣的积极修辞,而且还应该包括追求意义明确、层次通顺、词句平匀、安排稳密的消极修辞;我们还要注意修辞在语音、词语、句法、篇章等方面的运用;其次,修辞的理解和运用还得注意和语法、逻辑结合;语法管话说得通不通,逻辑管话说得对不对,而修辞管话说得好不好;说话、写文章,先要通顺、正确,然后要求好,即形象生动;3.提高联想、想象等思维能力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而思想是思维的结果;因此,近年来高考对修辞运用能力的考查,与其说是考语言运用能力,不如说是考思维能力,要写得出,写得对,首先要想得出,想得对;有些考生写不出恰当的比喻句,不是因为不懂比喻手法,也不是语言表达能力差,而是思维能力不够,想不出恰当的喻体;因此,要提高修辞运用能力,关键是要提高思维能力,尤其是联想、想象能力;二、注意考查特点历年对这一考点的考查呈现出这样两个特点:1.着重考查正确运用高考考修辞,一般不考修辞手法的辨认,着重考修辞手法的运用,即根据规定的情境,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或表达对事物的认识;因此,所给材料,所设情境,多来自于现实生活,与自然、社会、人生密切相关;近年来尤其如此;2.多与其他表达方式结合高考考修辞,注重综合表达能力的考查;有与仿写结合的,有与“连贯”结合的,等等;即使考修辞手法,也很少只考某一种修辞手法的,往往将多种修辞手法放在一道试题中考;此外,这一考点还常常出现在诗歌鉴赏题和现代文阅读题中,通常需要结合诗句或文章内容辨别使用了何种修辞手法以及修辞手法所表达的内容及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复习修辞知识,辨析并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明确修辞表达效果,辨析几种易混的修辞格教学内容及步骤:一、知识点讲解及训练(一)熟悉七种修辞手法。
《考试大纲》限定考査七种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
正确运用的前提是准确理解和掌握这八种修辞方法的基本概念及其特征。
1 •比喻⑴比喻的特点比喻就是“打比方”。
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
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
⑵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①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②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两者缺一不可。
下列几种情况,虽有比喻词,但不是比喻:a・就说那个野葱吧,香宅和家葱一样,味道却像刚结岀的李子。
(作比较)b只在小踣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
(表猜测)c.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烂漫的少年时代。
(表想象)&我们这时代涌现岀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像徐洪刚、李向群等。
(表列举)⑶比喻的种类①明喻。
典型形式是:甲像乙。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
例如: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布上綴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前面。
四周的山把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
②暗喻。
典型形式是:甲是乙。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
例如: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嵋都成了水墨山水。
③借喻。
典型形式是:甲代乙。
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例如: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黑。
④博喻。
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
例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岀浴的美人。
(“明珠”、“星星” “刚出浴的美人”分别从色彩、光华、感受等角度,抓住光亮、隐约闪烁、清新洁静等相似点来描绘出荷花的美。
)⑷比喻的注意点①喻体要常见、易懂,②比喻要贴切,③要注意思想感情。
例题:下列句子在修辞运用上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A.这几天跟过节一样热闹。
B.那里的蔬菜跟水果一样贵。
C.他的脸色跟纸一样白。
D.这里的老鼠跟猫一样大。
解析:本题考査辨析比喻句与比较句的能力。
构成比喻的本体与喻体应是性质不同的而又有相似之处的不同类事物,A. C、D三句能构成比喻,B句的“蔬菜”与”水果”是同样性质的东西,句中的”一样“只是它们的价格,属比较。
所以,答案是B。
训练;下列各句中比喻不恰当的一句是()A•他提着两个包,气喘吁吁地走着,像踩在棉花上似的深一脚.浅一脚。
B.小战士斜挎着冲锋枪,在崎岖的小路上向前猛冲,脚步像踩在棉花上般的轻快。
C・一群仙女,踩在棉花似的云朵上,随着隐隐的仙乐,冉冉地向远方飘去。
D.她突然瞥见路中央盘着一条大蛇,蛇头昂起,张着大口,她顿时感到两脚像踩在棉花上似的。
解析:B前后矛盾。
2 •比拟⑴比拟的特点比拟是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
其形式特点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
⑵比拟的种类①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
例如: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②拟物(把人当物写或把甲物当乙物写)。
例如:咱们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
例题:对下列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个手术我来给你做,希望你能配合。
”话语轻柔得像一团云,一团雾。
不, 像一团松软的棉球,轻轻地擦着疼痛的伤口。
——“棉球”这个喻体贴切,不仅符台医生职业特点,而且切合患者当时的心态。
B.哦!我突然感觉到,我是看到了一个更是巴金的巴金。
文静、温和、诚挚的外表里,却有一颗无比坚强的心。
——后一个“巴金”指代巴金的风格和精神,突出了描绘对象的特征,给人印象鲜明深刻。
C.目前,我正兴致勃勃地给自己的作品进行“减肥”,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绝不吝惜。
厶将作品拟人化,把删削冗繁说成是“减肥”,生动幽默。
D•小雪和妹妹常常不吃饭,就跑到海边,把自己焊在礁石上,听潮起潮落,看日沉日升。
——用拟物的方法夸大听潮观海的痴迷程度,形象生动,有感染力。
解析:B应为前一个巴金。
训练:下面不用比拟手法的句子是:()A.烟囱发出呜呜的声响,犹如在黑夜中哽咽。
B.被暴风雨压弯了的花草儿伸着懒腰,宛如刚从睡梦中苏醒。
C.远处林舍闪闪发亮,犹如姑娘送出的秋波,使人心潮激荡。
D.偎依在花瓣、绿叶上的水珠,金光闪闪,如同珍珠闪烁着光华。
解析:此例考査辨析修辞方法正误的能力。
比拟又称拟人。
例①也考査辨析拟人和比喻两种修辞方法的能力。
A句中的烟囱“哽咽叫B句的花草儿“伸着懒腰叫D句中的水珠“偎依,嘟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C句用的是比喻的手法,把闪闪发亮的“远处林舍”比作“姑娘送出的秋波”。
因此答案是C。
3.借代⑴借代的特点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借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
它强调两事物间的相关点。
⑵借代的种类①特征代本体。
例如:几年来的文治武功,在我早如幼小时候所读的"子曰诗云"一般,背不上半句了。
(用“子曰诗云”代四书五经之类)②具体代抽象。
例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用“一针一线”代群众的财物)③专名代泛称。
例如:三个冥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用“诸葛亮” 代具有聪明才智的人)④人名代著作。
例如:我们要多读点畫迅。
(用“鲁迅”代晝迅的作品)⑤部分代整体。
例如: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用“眉”代人的头)⑥个别代一般。
例如:当皇帝或蒋介石岀来的时候,街道上便打扫干净, 洒上清水;可是他们的大轿或汽车不经过的地方,便永远没有见过扫帚和水桶。
(用“扫帚” “水桶”代清扫街道的工具)⑦原料代成品。
例如:阿Q走近柜台,从腰间伸岀手来,满把是银的和铜的。
(用“银的” “铜的”代银币和铜钱)⑧地名代本体。
例如:艾奇逊在这里强奸了美国的民意,这是华尔街的"民意”,不是美国的民意。
(用“华尔街”代美国垄断资产阶级)⑶借代的注意点必须抓住事物最典型的的特征,对于所借代的事物,一般应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有所交代。
另外,借代的借体和本体事物不能同时出现。
例题:使用的修辞方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c)A・他就是我在东直门大街上常碰见的那个“大鼻子”一枯瘦的脸,隆起的额骨,深陷的眼眶。
B.上面坐着两个老爷,东边的一个是马褂,西边的一个是西装。
C•要清除语言中的垃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奏效的。
D.他的肚子里有墨水,脑瓜子也灵活。
解析:C为比喻,其余为借代。
训练:所用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A.寄言纨绮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B.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C.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邇背着北风而行。
D.远处的山巅,近处的断崖,都笼罩在一片雪帘雾障里。
解析:A项是借代,“纨鎊”本指“细绢做的裤子”,所以指代贵族子弟。
其他三项都是比喻中的借喻。
4 •夸张⑴夸张的特点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
要求使用时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不能浮夸。
⑵夸张的种类①扩大夸张。
②缩小夸张。
③超前夸张。
例如: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
⑶夸张的注意点①夸张不是浮夸,而是故意的、合理的夸大,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②夸张不能和事实距离过近,否则会分不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③夸张要注意文体特征,如科技说明文.说理性文章就很少用甚至不用夸张,以免歪曲事实。
例题:选出下列没有运用夸张的一项()A.下了一天雪,到深夜还没有止,屋外一切静极了,静到要听出静的声音来。
B.几年来的文治武功,在我犹如幼小时候读过的“子曰诗云” 一般,背不上半句了。
C.大家略有一点兴奋,但又很淡漠,不大相信,因为这一类不甚可靠的传闻,是谁都听得耳朵起茧了的。
D.强不知以为知,见骆驼就说马肿背,我真不懂得他们为什么要说这些昏话!解析:B 项的“子曰诗云”是借代旧教育的读物。
5 •对偶⑴对偶的特点对偶就是“对对*”,也称“对仗”。
它必须是一对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
两句间的关系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和条件等。
⑵对偶的种类①依内容分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
正对: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补、相衬。
例如: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反对:上下句意思相反、相对。
例如:横眉;令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串对:又称“流水对”。
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
例如:不因鹏翼展,哪得乌途通。
②依形式分可分为工对、宽对。
所谓工对,就是字数、词性、结构、平仄、用字等严格按对仗要求;所谓宽对,就是基本符合对仗要求,但某些方面稍有出入。
也就是说形式要求稍宽松一点。
''6依结构分可分为成分对偶和句子对偶。
成分对偶。
例如:山水本无知,蝶雁亦无情;但它们对待人类最公平,一视同仁,即不因达官显贵而呈欢卖笑,也不因山野渔樵而吝丽啬彩。
句子对偶。
例如:墳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例题:下面各对偶句,有一项不大好,请指出来并加以修改。
A.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B.勤奋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懒惰是埋葬天才的坟墓。
C.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D.大地回春处处春光好,东风报喜家家喜盈门。
解析:D (喜事多)训练:d “草萤为耀终非火”为上句,下面四个句子中哪个能作为下句与它组成对偶句?选出最恰当的一句()A•木石无意焉有情B•道是无情却有情C•荷露成团岂是珠D•流水无情岂是春解析:C根据“词性”“事物”“平仄”等。
6排比⑴排比的特点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合而成。
常用强调的同一词语重复出现在各个短语或句子的同一位置上。
⑵排比的种类① 成分排比。
例如:延安的歌声……它是黑夜的火把,雪天的煤炭,大旱的甘霖。
② 句子排比。
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例题:在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一组排比句生活中,我们需要崇高。
有了它,我们就会摆脱平庸和空虚,甚至麻木。
而且,一旦你有了这种认识,你就会发现崇高就在你身边:它可能是一座山,让你感受巍峨;, ;;它可能是一首交响乐,让你领悟激越;, ;它甚至可能就是一个人,让你理解伟大和纯粹。
解析:它可能是一片海,让你体会壮阔;它可能是一座雕像,让你明白雄健。
7•反复⑴反复的概念根据表达需要,使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一再出现的方法。
反复可以是连续的,也可间隔出现。
如:①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②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