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针阔混交林的优势
针阔混交异龄林林分优势高的确定方法
针阔混交异龄林林分优势高的确定方法沈剑波;雷相东;王虎威;叶金盛;汪求来【摘要】基于广东省59块针阔混交异龄林一类固定样地实测数据,采用7种方法计算林分优势高,对7种计算方法获取的林分优势高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差异分析,并建立了林分优势高和林分平均高的线性模型。
结果表明,针阔混交异龄林的7种林分优势高间的相关系数均超过0.9;根据差异性分析结果和调查、计算简单的原则,确定不分树种取最大3株优势高的算术平均作为针阔混交异龄林的林分优势高;林分优势高与林分平均高之间的关系方程为Y=0.948 9X+4.133 7,决定系数R2为0.656 3,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期刊名称】《林业与环境科学》【年(卷),期】2019(035)001【总页数】6页(P43-48)【关键词】针阔混交异龄林;林分优势高;林分平均高【作者】沈剑波;雷相东;王虎威;叶金盛;汪求来【作者单位】[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北京100091;[2]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100125;[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北京100091;[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北京100091;[3]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北京100141;[4]广东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森林资源监测中心,广东广州510520;[4]广东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森林资源监测中心,广东广州510520;[5]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院,江苏南京21003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57.4树高作为森林调查中最重要的测树因子之一,是评定立地质量和林木生长状况、划分林层的重要依据,也是确定立木蓄积量、编制立木材积表的重要参数[1-2]。
树高生长模型是森林生长模型中的一类重要模型,国内外已有大量的研究[3-15]。
在同龄林立地质量评价中,林分优势高是评价林木生长状况的重要指标[16-18],用基准年龄时的林分优势高即地位指数来反映立地质量。
然而对于混交林,由于树种组成复杂,林分优势高没有统一的估计方法。
谈针阔混交林栽培技术及对策
谈针阔混交林栽培技术及对策发表时间:2014-09-01T08:32:50.763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14年第5期下供稿作者:曹仲冬[导读] 针阔混交林栽培技术;问题及对策黑龙江省是全国重点林区之一。
黑龙江省兴隆林业局白杨木林场曹仲冬摘要:黑龙江省是我国东北地区重点林区之一。
针叶树种是黑龙江省造林树种,在人工造林中占重要地位。
长期以来,针叶树种栽造成地力衰退、造林树种单一、经营环境恶化,严重地影响针叶树种林分的质量。
本文分析了针叶树种栽培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为针叶树种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维持合理的针叶树种群体结构和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关键词:针阔混交林栽培技术;问题及对策黑龙江省是全国重点林区之一,拥有大、小兴安岭、张广才岭余脉,素有“绿色金库”之称。
林地面积、森林蓄积量、木材产量均居东北三省前列,针叶树种资源丰富。
长期以来,认真贯彻“以营林为基础、普遍护林、大力造林、采育结合、永续利用”的方针,营林生产取得了显著成果。
1.针叶树种人工林经营存在的问题1.1 针叶树种生长质量下降由于针叶树种诸如红松、红皮云山、樟子松等经济效益高,山区林农又具有栽植针叶树种的优良传统和丰富经验,许多林场针叶树种采伐后又继续种植针叶树种,一些林场至今已是第3 代、第4 代连续栽针叶树种。
于是出现了新问题,第1~2 代针叶林长势呈现蓬勃旺盛、郁郁葱葱的景象,在第3~4 代针叶林则生长不良、未老先衰、低矮发黄。
针叶林生长量一代不如一代,地力逐渐衰退。
根据调查,在针叶林多代连栽地,出现造林成活率下降和幼林生长不正常的现象。
致使针叶人工林长期生长力受阻,严重地影响到针叶人工林的可持续发展。
1.2 林地土壤肥力下降由于针叶人工林纯林对土壤肥力要求高、耗肥大,造成土壤中氮素供应不足,引起土壤有机质分解过程中氮、磷转化不平衡,土壤黏粒含量逐次降低,土壤理化性质恶化,土壤养分贮量减少,林地生物活性降低,营养物质转化变缓,林地生态失调,土壤肥力下降,地力衰退。
对混交林营造技术的探究
对混交林营造技术的探究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也遭受着更多严峻的挑战,特别是近年来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与自然,自然环境与经济的关系越加紧张,甚至成了对立的存在。
因此必须要找出当前状况下存在的问题,找出林业发展的问题所在,正确处理林业与经济的关系,林业的发展也必须要符合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
本文通过对混交林营造林的必要性和技术来分析,希望能够提高我国混交林的营造并且缓和人与自然间的关系。
标签:营造;混交林;技术;环境;效能混交造林,就是在一块造林地里,栽植两种以上的树种,使其混交生长,互相促进,创造适合它们生长的自然环境。
营造混交林是一种科学的造林方法,好处很多。
能提高防风效能。
阔叶纯林,冬春无叶期地表祼露,防护作用小;针阔混交林,冬季也能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
乔灌木混交,上部有高大的树冠,下有丛生茂密的灌木,比营造纯林有更显著的防风作用,同时浅根性树种与深根性树种混交还可避免大风吹倒树木。
能充分利用养分。
从生态学的一般原理看,混交林的优点有:一、充分利用空间和营养通过耐荫性(喜光与耐荫)、根型(深根性与浅根性、吸收根密集型与吸收根分散型)、生长特点(速生与慢生、发芽与落叶迟早不同、前期生长型与全年生长型)以及嗜肥性(喜氮与喜磷,及其吸收利用的时间性)不同的树种的搭配,可较充分利用地上地下空间,有利于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层次范围利用光照、水分和养分。
如阳性树种与阴性树种混交,浅根性树种与深根性树种混交等,使具有不同生长特点的树种搭配在一起,各树种能够在较大的地上地下空间分别不同时期和不同层次范围利用光照、水分和各种营养物质。
二、改善立地条件混交林较之单纯林,林内光照减弱,气温、地温略低而变幅小,风速降低,蒸发量减少,空气湿度增加,有利于改善林内小气候。
混交林的冠层厚,叶面积指数较大,枯落物较多,成分较复杂,比单纯林更能提高土壤肥力。
三、提高林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混交林由多树种合理搭配,不但能充分利用环境条件,而且能使树种之间相互促进,从而使总蓄积量高于单纯林;主要树种在伴生树种辅佐下一般长得较通直、圆满,干材质量亦较单纯林为好。
试论人工落叶松针阔混交林的造林要点
的气候特点和落叶松的物种特点 , 充分 发挥落 叶松 的种质优 势
和物种优势 , 在扩大人工落叶松针阔混交林 面积 的前提下 , 实现 东北地区林业基层工作的深 入发展。本研究根据东北林 区的基
层造林工作经验 , 阐述 了东北 地 区人 工落叶松 针阔混交林 的优
点 以及造林要点 。 关键词 :东北地区 ; 人工落叶松针阔混交林 ; 造林技术 东北地区是我国林 业工作的重点 区域 , 是林业种质 、 木材和
为宜 ; 二是落 叶松与黄菠萝 、 胡桃楸 和水 曲柳混交 , 这种混交方
式一般应用于山地下腹 、 河谷两岸 , 土壤肥沃 、 湿润的地块 , 混交
果
常见 的低温 、 风雪 和沙尘 的抵御 。最后 , 人工落叶松针阔混交林 林地 内温度和湿度处于稳定 的范围 内, 这对 于高温干旱 时火灾 的发生和蔓延有 比较明显 的抵御 作用 , 尤其对 树冠火 的形成有
减缓和抑制效果 。
参考文献 :
[ 1 ] 李永哲 , 罗广军 , 王世 平 . 落 叶 松 与 黄 波 罗混 交 林 幼 龄 林 分 生 长 初
2 . 3 人 工 落叶松 针 阔 混 交林整 地 与造 林 的要 点
人 工 落 叶 松 针 阔混 交 林 造 林 的 效 果 取 决 于 整 地 质 量 , 首先
要清除落叶松人工针 阔混 交林造林地 内的杂草 , 做好割灌工作 。 然后在 此 基 础 上进 行 穴 状整 地 , 穴深 1 8— 2 5 c m, 穴径 4 O一 5 0 e m, 在立地条件差 的区域 还应注 意石砾和树 根的清除 , 可 以 将砾 石堆积成小丘形 , 这样 既有 利 于保 墒 , 又 有利 于标记 。人
针阔混交林的防火功能及发展措施
针阔混交林的防火功能及发展措施作者:郝忠霞张艳丽来源:《科学与财富》2011年第03期[摘要] 森林火灾,是当今林业世界性的重大灾害。
而营造针阔混交林,对调整林种结构,提高林分生产力、保护森林生态系统、提高森林多种性能、维护森林生态平衡,以及预防森林火灾发生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针阔混交林森林火灾植被结构林分功能防火天然的或营造的混交林或纯林,都有其各自的优缺点。
黑龙江省是我国森林资源十分丰富的省份,森林中有着诸多天然或人工的珍稀、名贵树种。
由于某些树种天然林的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脆弱性,在被破坏后短时间内难以恢复,因此,为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为保护珍贵或者濒危的动植物及生态系统,营造混交林是我省推动生态建设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举措,是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的一项重要措施。
一、针阔混交林营造的意义无论国外还是国内,从多年的实践经验来看,营造混交林利大于弊,应该大力提倡。
近年来,我省为推动林业产业的大力发展,为更好的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与持续发展,营造了大面积的针阔混交林,这些森林已经形成了具有多功能和不同类型的混交林体系。
经实践结果表明,针阔混交林同纯林一样,对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能够增加土壤养分含量、提高林分的稳定性、提高林分的生产力、减轻病虫危害、调解大面积人工针叶林地力衰退、改善林分生态条件、提高林木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等,进而为农田保护、工业用材提供数量多、材质佳的林木资源。
可见,混交林较之纯林有着显著的生长优势和改善环境条件的能力。
现今,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不断提高,在森林防火工作亦提倡“绿色防火”。
“绿色防火”主要是利用森林进行防火,它的防火效能显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极佳。
利用森林进行防火,就是要把纯针叶林改造成针阔混交林,提高林分的抗火性。
为深入探讨针阔混交林的防火效能,本文对混交林防火作用做了调查研究。
二、针阔混交林的防火功能1、调查方法在混交林和纯林中,通过采取临时标准调查方法,选择代表性很强的林分,在标准地内对不同林型主林层进行每亩测量。
人工针阔混交林的综合评价
红松 ; 日本 落叶 松 ; 紫椴 ; 混 交林 ; 综 合 评 价 护 关 键 词 : 中图 分 类 号 : ¥ 7 2 5 2 文献标识码 : A
w
L
一 g J Nhomakorabea、
林
眦 科 n
g
-
…
_
Co mp r e h e n s i v e Ev a l u a t i o n o f Ar t i f i c i a l Br o a d l e a v e d — Co ni f e r o u s M i x e d F o r e s t Y ㈨ 帅
2 0 1 4年 1月
J | l n ., 2 0 1 4
第 1期 ( 总 1 2 4期 )
文章编号 : 1 0 0 5 , 5 2 1 5 ( 2 0 1 4 ) 0 1 0 0 3 5
No . 1 ( S u m No . 1 2 4 )
人 工 针 阔 混 交林 的综 合 评 价
0
g
l  ̄ l i x e d f o r c s t c a n s p e e d u p t h e r a t e of d e c o mp o s k i o n o f l e a f l i t t e r ; l  ̄ l i x e d f o r c s t c a n i l l l [ ] r o v e s o i l f e r t i l i t y. i l l l [ ] r ov e s oi l s t r t l C t t l r e . a n d a c c e ] e r a t e t h e r e l e a s e o f 1 ] t l t r i e 1 ] t S Ke y wo r d s : Pi nu s k o r ol e n s l s; La r i  ̄ s p p ; Ti l l a&m u r e n s l s ; mi x e df o r e s t ; c o n q  ̄ r e h e ns i ve c va J u a d o n
丰林自然保护区红松针阔混交林空间格局分布及保护的重要性
密度大也是符合其生 态环境的 。这 5种群 落类型 , 是该地域 森林 的主体 , 为稳定 的植 物群落 。
次生化的群落类型 ( 山杨林 、 白桦林 ) 以及 软阔 叶林 、 柞 木林在海拔高度空问上的分布 宽度较 窄 , 限在 2 0~40 仅 5 5m
表2
范围 , 这种分布格局并非说明这些林分类 型仅适 应这样 的海
红松是东北亚地 区代表物种 , 红松针 阔混交林是温带 针 阔混交林地带性森林植被的典型代表 , 和全球 同纬度地 区的
森林 相比 , 以其建群种 独特 、 物种 多样 性丰 富及含 有较多 的
针 阔混交林 、 针叶混交林 等合为一组 , 占森林 面积的9 . % , 24 占森林总蓄积 的9 . %。次生林群落类 型 : 树林 、 7O 柞 白桦林 、 山杨林 以及软 、 阔叶林 、 硬 阔叶混交林 , 森林面 积和森林 总蓄 积分别 占7 6 和3 0 .% . %。上述 森林 群落类 型的组成表 明 , 构 成丰林 自然保护 区的森林 主体是原始 景观的森林生态 系统 ,
林、 云冷杉林 、 阔混交林 、 针 针叶混 交林是地 带性硕极群 落类型 , 天然红松 林生态 系统 具有脆弱性 , 破坏后 在短 时问
内很难恢复 , 出加 强 自然保 护 区建设 是有效保护珍贵和濒 危动、 物及 生 态系统的方 法, 提 植 保护红松是 小兴安岭 的
生态建设和可持 续发展 由工业文明 向生 态文 明转 变的一项重要 的措施 。
对 于体现小兴安岭原始 阔叶红松林是具有代表性的 。
表1 群 落 类 型 面 积 蓄 积 分 布 表
亚 热带成分而 闻名。丰林 自然保 护 区是 以红松为 主的北 温
带 针阔叶} 交林生态 系统 和珍稀 的野 生动物 植物 资源为 主 昆
针阔混交林可持续经营研究与探索
针阔混交林越来越受到业 内人士重视和欢迎 。作者通 过试验 ,在天然林 皆伐时迹地保留以阔叶树为主的母 树和少量小径阔叶树 , 结合栽培杉木形成针阔混交林 , 同时利用母树 天然下种补充阔叶树 、马尾松幼苗 、 幼 树, 使针阔混交林持续发展 , 朝着 以阔叶树为主的针 阔
混 交林 演替 的经 营实 践 , 索 以较低 的投 资 , 现针 阔 探 实 混 交林 可 持续 经 营 , 到经 济 效益 、 态效 益 、 会 效 达 生 社
良的小 径 阔 叶树 , 山脊 择 伐少 量 大 树 , 其余 林 木 保 留。
1试 验 地 概 况
试验 地选择 德 兴市 大茅 山集 团公 司直源 林场 Ⅲ林 班 7 8小班 , 名 五 十 四 亩 , 、 地 面积 1 m 。西北 坡 , 6h 坡
采伐迹地局部炼山 ,凡保留母树和小径阔叶树周围只
6 7m , 6 平均 蓄积 1 . 6m/6 m , 均 郁 闭度 07 。 3 9 3 7 平 4 6 . 5
关键词 : 针阔混交林 ; 母树 ; 可持续经营 ; 效益
分 类 号 :7 4¥2 . ¥ 5 :7 52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6 20 ( 1)2 0 0 — 4 10 — 5 52 1 — 0 5 0 0 0
清 杂不炼 山 , 打小 火堆 处理 。16 9 7年春造 杉木 林 , 挖穴 整 地 , 大 5 m ̄ 0e  ̄ 5e 留有母 树 、 径 阔 叶 穴 0c 5 r 3 m, a 小
度 3 。山地黄 红 壤 , 2, 土层 深 厚 , 较疏 松 , 力 中上 。林 肥
收稿 日期 :O O 1— 7 2 l一 2 2
杉木 、 马尾 松及 后来 从 国外引 种 的湿 地 松 、 炬 松 火
论针阔混交林的优势
2 0 1 3 年 第7 期I 科技创新与应用
论针 阔混交林 的优势 场 , 辽宁 本 溪 1 1 7 1 0 0 ) 摘 要: 与 营 造人 工针 叶 纯 林 对 比 ( 现造林 , 以针 叶 纯 林 为 主 ) , 培 育针 阔混 交林 , 对 快 速 恢复 森 林 的 生 态环 境 性 能 , 营养 空 间 的 利 用, 立地 条 件 的 改善 , 生长 率 的提 高 , 产 品的 多样化 , 防护 效 益 的发 挥 , 抗御 灾 害能 力 , 社会 效 益 方 面都 有 明显 优 势 , 同时还 可 以 为 市场提供 多样化 、 多种类的木材产品 , 构筑具有 高生态、 经济 、 社会效益的多功能生态体 系。 从生态效益、 防护效益 、 经济效益等方 面, 对针 阔混 交林 的 优 势进 行 了详 细的 分析 探 讨 。 关键 词 : 针 阔混 交林 ; 纯林 ; 水 土保 持 ; 病 虫害 ; 经济 效 益
1生 态效 益 1 . 1混 交 林 生态 环 境 明显 优 于纯 林
根据森林经营 的实际情况 , 营造 、 人工诱导是形成针 阔混 交林 的重要途径。并在经营活动 中有 目的地保留阔叶树种 , 可 以很好地 保持和增加森林生态系统 的多样性 。 这种 多样性的水平不仅表现在 物种遗失相对减少 , 更重要的是伴随着阴性和 中庸性树种在系统中 2 . 3 防止 火灾 蔓 延 优 势 的增 加 , 系 统 的种 群 结 构变 得更 加 稳 定 , 种 间关 系 趋 于协 调 。 如 般火灾 的发生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 可燃物 、 空气 ( 氧) 、 和一定 此 针 阔混 交 林 中 , 林分 内灌 木 、 草 本植 物 较 纯 林 丰 富 , 森林 水 平 垂 直 温度 。由于针 阔混交林 中直射光较少 , 气温低 、 相对湿度也较大 , 形 层次结构较为合理 , 几乎能够达到 自然林状态。 另外 , 针 阔混 交 林 中灌 木 不同树种在生长培育过程 中对光照的要求也存在差异 ,例如 : 成 了 不 利 于火 灾 发 生 与 蔓 延 的 森林 环境 ; 可以提高林 内底层空间的相对湿度 红 松 其 幼年 较 耐 荫 , 可在 林 份 条件 较 好 的 天然 次 生 林 中进 行 生 态 疏 和草本植物其覆盖度通常较高 , 增加地表枯落物 中的含水量 , 这样就形成 中 伐或择伐 , 在林 冠下 营造红松 , 同时保 留林冠下有培育前途的阔叶 和降低林 内环境温度 , 幼树 , 如: 蒙古栎 、 水曲柳 、 黄檗 、 紫椴 、 色木槭等阔叶树种。 如此可使 火灾抑制环境 ,其发生火灾的概率相对于纯林而言也会大大降低 ; 红松等针叶树种含没脂量较高 , 在干旱时节易燃烧 , 且 各树种在 阳光营养空间方面得到协调结合 , 相互补偿 , 通过人工营 又 由于落叶 、 而水 曲柳 、 核桃楸 、 槭树 、 黄波罗等 阔叶树种 因为枝条粗 造 复层林冠 , 林地单 位面积上 的叶量可 以得到增加 , 可 以提高对光 不易扑灭 , 大, 枝 叶 含有 大 量 的水 分 , 不 易着 火 , 因此 针 叶树 种 与 阔 叶树 种 混 交 能 的综合利用效率。 可减轻了火灾的危险程度和发生率 。 1 . 2混交林林冠截持 降雨率要多于纯林 3经 济 效益 针阔混交林通常由两种及 以上树种相互混交组成 , 多树种 间多 3 . 1提高木材质量 层林冠呈现垂直封闭协调特性 , 降水在经过混交林树冠层 时 , 通过 通过 合 理 的树 种 混 交 , 可 以营 造 良好 的 生 长环 境 , 提 高 林 地 的 树冠层的层层拦截 , 可以有效延缓降水下落至地 面过程 中的速度和 利 用各 树 种 间 生态 学 的匹 配形 成 的 增 加 雨 水 流经 树 冠 的 时 间。 通 常情 况 下树 冠 大约 可 以截 留降 雨 量 的 综 合 生产 力 。在 针 阔 混交 林 中 , 1 5 % 4 0 %, 树冠截持降雨率的大小主要决定树种组成、 密度 、 年龄等 诸多优势 ,其单株生长质量和单位面积产量较纯林均有很大 的优 针 阔混交林 中各树种的树干形质指标较 因素 。 而 针 阔 混交 树 中 , 其树 种 组 成通 常 较 为复 杂 , 树冠 层 层 问 密度 势 。据实践工作经验可知 , 也较大 , 因此 在 同样 的降雨 强 度 和 年龄 条 件 下 针 阔混 交 林 的 树 冠层 相 应 环境 的纯林 而言 要 高 , 其木 材 质量 要好 。 3 . 2 防 护费 用 低 层 截 持 降 雨 率要 明显 多 于纯 林 。 针阔混交林其火灾和病虫害发生率较纯林低 、含水量较纯林 1 - 3混交林涵养水源及水土保持能力要强于纯林 针 阔混交林通过不 同树种间的合理搭配 , 其具有较好的水分调 高, 其综合防护费用较纯林通常较低 , 经济效益较纯林好 。 据资料表 仅就病虫 害防治费用一项 , 混交林就比纯约减少 5 0 %。 节性能和防腐功能 。从大量实践工作经验可知, 针阔混交林其枯枝 明, 落叶层和腐殖质层较纯林要厚 , 即: 针阔混交林 比纯林枯落物其 总 3 - 3混交林林地综合生产力得到提高 针 阔混 交林 可 以利用 不 同树种 的生 态 学 特性 , 充 分 利 用林 地 的 厚度平均增 加约 5 8 %,腐烂物 厚度增加约 1 2 1 %,风干重增加约 如光照 、 土壤 、 水分 、 养分等均较纯林高 , 其综合生 1 3 4 %, 持水率增加约 3 7 %, 持水量增加约 2 2 6 %。 通过不同树种中的 地下和地上空间 , 1 O 年生人工针阔混交林和纯 合理搭配 , 林地土壤 的质地较为疏松 、 营养空间结构较为 良好 、 吸水 产能力得到大大提高 。根据有关资料 , 混交林 中红松总平均 3 . 6 c m, 对 照红松纯林为 2 . 5 e a, r 前 者 力持水量得到增强 , 进而增加了降水 向林地深层渗入量 , 有效 减少 林 对 比 , 4 4 %, 混交 林 中红 松 总 平 均 高 为 2 . 9 3 m, 对 照 红 松 纯林 总平 地 表径 流 和 表 土 流失 量 。 针 阔混交 林 比常规 纯 林 在截 持 水 、 理水 、 涵 为后 者 1 均胸 径 为 6 . 6 c m, 前者为后者 1 0 6 . 0 %, 混 交 林 中落 叶松 总 平 均 高 为 水 以及 防蚀 等 方 面均 具 有较 大 的提 高 。 7 . 5 1 m, 对 照 落 叶公 纯 林 总 平均 高 为 7 . 4 6 m, 前 者 为后 者 1 0 0 . 7 %。 混 1 . 4 生产 力 更 高 在提高林 区生态环境 、 改善林 区 阔叶树种的凋落物量大 , 含养分较丰富, 且分解率高 , 归还给森 交林 通过树种 间竞争和优势互补 , 林死地被物 的大部分养分在短期内就能参与流通 , 养分循环速率和 营养结构 、 增加林 分质量等方面均具有较强的优势 , 进 而使林 区生 经济 、 社 会 效 益得 到 大 大 的提 高 , 有 利 于林 区 的建设 发 展 。 森林生产力就会上升。 而针叶树种的凋落物量小 , 养分少 , 分解速率 态 、 4 结束 语 慢, 森 林 生 产力 就 会 下 降 , 营造 针 阔混 交 林 能 很 好 的 解 决 针 叶 纯 林 森林系统是一个集树木 、 光照、 土壤 、 水分等 因素为一体的复杂 的这 个难 题 。 系统 , 通 过 合 理 的生 态 、 环 境 系统 的 搭 配调 控 , 可 以有 效增 加 林 区 的 2 防护 效 益 综合效益。 在针 阔混交林培育过程中 , 要结合林区的实际特性 , 合理 2 . 1防风 固沙 性 能优 越 混交结构和混交模式 , 形成科学合理的森林 生态环 针 阔混 交 林 中混 交 树种 层 层 搭 配林 冠 较 为 浓 密 , 且深 根 浅 根 交 选择混交树种 、 充分发挥林地的生产力 , 有效提高林 区光照 、 土壤 、 养分等 错深广 、 枯枝落叶较 为丰富, 因此在 防风 固沙 、 防止水土流失 、 涵养 境体系 , 水源等方面均较纯林要好。2 0 1 2 年 台风布拉万登陆辽东半 岛, 我场 资源的综 合利用效益 , 提高混交林 的生态 、 经济 、 社会效益 , 确保林 5 O 林班 8 、 9小班共二百多亩 1 3本落叶松纯林( 林龄为 2 5 年) 经过几 场在市场大环境 中的竞争力。 参考 文 献 次 的抚育林 内的阔叶树已所剩无 已, 致使两小班 3 / 2的树木在此次 1 】 赵 晨, 韩冰, 康 君. 混 交 林 的 研 究 进展 分 析 [ J 】 _ 森林工程, 2 0 0 9 , 2 5 ( 2 ) : 台风 中风倒 、 撅根 、 倾斜 ; 而在其附近的 5 0 / 6小班 ( 林龄为 2 4年 ) 因 【 8 — 21 . 其林 内跳石 窖多 , 经人工诱导 已形成 了针阔混交林 , 其在此次 的台 1 [ 2 ] 娄胜 德 . 谈 混 交林 优 点及 营造 原 则 [ J ] . 林 业勘 查设 计 , 2 0 0 9 , 1 4 9 ( 0 1 ) : 风中则安然无恙 。可见针阔混交林防风效果明显强于针叶纯林 。 23 - 24 . 2 . 2减少病虫害发生机率 针 阔混交林其在生长培育过程 中, 生态 环境 较为优越 , 生长特 『 3 1 吴耀先, 卢正茂, 吴振铎 等. 人工针 阔混交林的综合效益[ J ] . 吉林林
211162662_高峰林场两种杉木针阔异龄混交林分的林木生长量及土壤肥力对比分析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 )是我国传统人工林造林树种之一,也是我国南方重要的商品用材,具有生长快、出材率高、材质好、轻软易加工、用途广等特点[1-2]。
杉木木材广泛应用于家具制作、建筑等行业,为我国的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但杉木人工纯林易发生病虫害、山火、地力衰退等生态问题[3-4]。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高峰林场(以下简称高峰林场)积极探索杉木针阔异龄混交林模式,营造了65hm 2杉木针阔异龄混交林,为杉木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经验和示范。
1材料与方法1.1林分概况试验林分位于广西高峰森林公园内,地理位置为东经108°22′09″~108°22′14″、北纬22°57′33″~22°57′56″。
丘陵地貌,西坡,坡度在18°~26°,海拔69~263m ,土壤厚度大于80cm ,腐殖层厚度大于3cm ,土壤结构Ⅲ级。
林种为用材林,林地林木权属为国有。
1)试验林分为1995年营造的杉木人工纯林,造林密度3330株·hm -2,造林成活后连续抚育施肥3年,2003年、2008年、2013年各间伐一次。
2014年,在间伐后的杉木林下补植细叶楠、闽楠等珍贵树种,补植方式为行间补植,补植密度为840株·hm -2,补植成活后连续抚育施肥3年,形成杉木+闽楠、杉木+细叶楠两种针阔异龄混交林。
2)对照林分为1995年营造的杉木人工纯林,造林密度3330株·hm -2,造林成活后连续抚育施肥3年,2003年、2008年、2013年各间伐一次,林下不补植。
1.2试验方法1.2.1林木生长量监测在每种林分内设置5个标准地,每个标准地设置为水平距20m×20m 的正方形。
对标准地内的林木进行每木检尺,用林业专用围尺测量胸径,要求测量精度达0.1cm ;用DQL-16ZJC 哈光牌森林测距经纬罗盘仪测量树高,要求测量精度为0.1m [5]。
广东长潭省级自然保护区次生针阔混交林群落优势种群结构特征研究
Gu e o g o Yu d n
Z o Yi hu
L n n iYa mi g
( . i l g C a ga rv ca N t a R s r , i o , 1 1 0 2 u n d n oet e erh Is tt) 1 Ja i h n tnP oi il a rl eev Me h u 5 4 0 ; .G a g o gF rs y R s c nt u on n u e z r a i e
Th r r r e n t e 6 6 e e we e 6 08 te s i h 00 m f l s wh c eo g o 5 s e i s a d 1 i p c e r n ig— 1 i d, e i h b ln s t 1 p ce , n man s e is a e Cu n n 3 2
基 于 U M 公 里 网格 方 法划分 的 6 T 6个 网格 , 分析 了长 潭 自然保 护 区次 生针 阔 混 交群 落优 势种 群
的 结构特 征 , 结果表 明 : 1 66 0m ( ) 0 的次 生针 阔混 交群 落共 计 60 1株 活 立木 , 8 隶属 于 15种 乔 木树 种 , 3 其 中以杉木 、 马尾松 、 木荷 、 千年桐 、 山乌桕 、 竹 、 毛 黄樟 、 蒴、 皮 竹 、 香 、 藜 青 枫 罗浮柿 、 栎 等 1 为优 势树种 。 石 2种 ( )2种优 势树 种 的径 级 结 构 呈 3种 类 型。木 荷 、 香 、 年桐 、 21 枫 千 黄樟 、 蒴 、 藜 罗浮 柿 和石 栎 等径 级 分 布呈 “ ” 长型种群 ; L增 杉木 和 马尾松 因受人 为 种植和 采伐 影响 ,I、 Ⅲ级数 量 丰 富 , Ⅱ、 Ⅳ级数 量 迅速 减 少 ; 而毛竹 和 青皮竹 则受人 为挖取 竹 笋的影 响 ,I级数 量较 少。 ( ) 山乌桕 Ⅳ级 为 随机 分 布外 , 他 l 优 势 种均 3除 其 1种 为群 集分布 , 集程度 随径级 增加 , 群 变化 趋势 不 明显 , 映 了人 为干扰 成 为 影响 长 潭 自然保 护 区次 生针 阔混 反 交群 落优 势种群 结构特 征 的重要 因子 。 关键 词 广 东省 长潭省 级 自然保护 区 次 生针 阔混 交林群 落
红松针阔叶混交林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研究——以丰林自然保护区为例
2 0 4 ・
农 林 科 研
红松针阔叶混交林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研 究——以丰林 自然保护区为例
董骁 勇 齐永峰 周 桐
( 黑龙 江 省 森林 工程 与 环 境研 究所 。 黑 龙 江 哈 尔滨 i 5 o o 8 1 )
摘 要: 本 文依据 2 0 0 8 年森林资源调查数据及森林生态 系 统定位观测数据 , 采用国家林业局发 布的《 森林生态 系统服务 功能评估规  ̄) ) ( L y , r I ' 1 7 2 1 — 2 0 0 8 1 申规定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方法 , 对丰林 自 然保护区红松针 阔叶混 交林森林生 态系统涵养水源 、 保 育土壤 、 净化 大气环境 、 固 碳释氧等四项生态 系 统服务功能的实物量和价值量进行 了 评估 。 研 究结果表明: 丰林 自然保护 区红松针 阔叶混交林森林 生态 系 统丰林 自 然保护 区森林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 1 5 9 8 5 9 . 7 万元/ a , 单位面积服务功能价值量 9 . 5 6 万元/ h m 2 , a 。其 中 保 育土壤功 能价值量 9 6 5 2 4 . 6 7 ) - J L / a ,占总价值 量的 6 0 . 3 8 %;固碳释氧功能价值量 2 8 1 1 1 . 6  ̄ - ; , L / a ,占总价值量 的 1 7 . 5 9 %;涵养 水源功能价值量 2 7 9 6 8 . 3万元/ a , 占总价值量的 1 7 . 5 9 %; 净化大气环境功能价值量 7 2 5 5 . 2 7 ) - . , L / a , 占总价值量 的 4 . 5 3 %。各 项森林 生态系统服务功 能的价 值大小排序 为 : 保育土壤功 能价值> 固 碳释氧功能价值> 涵养水源功能价值> 净化 大气环境功能价值。不同林分的服务 功能价值 的大小排
浅谈针阔混交林诱导技术
浅谈针阔混交林诱导技术作者:梁旭仉力辉高忠义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年第05期摘要:针阔混交林除了经营难度较大外,其功能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以及可持续性的优点,都是纯林无法比拟的。
关键词:森林;混交林;阔叶红松林;培育;技术1 培育针阔混交林的意义东北森林的原生地带性森林植物群落,绝大部分以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即阔叶红松林。
这些森林采伐后,如何更新?阔叶次生林改造后,如何造林?第二代新林是培育针叶林?还是培育针阔混交林?这些,都是营林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急待解决的方向性问题。
东北地区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就提倡营造针阔混交林,打算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但是在过去营造针阔混交林的过程中,由于没有按适地适树的原则进行造林,所以阔叶树种往往长不起来。
然而,群众在林业生产实践中,充分利用天然更新的自然力量,通过“栽针保阔”和“留优去劣”的办法,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混交类型,初步掌握了人工诱导针阔混交林的途径和措施。
目前,一些生长良好的针阔叶混交林到处可见。
人工诱导针阔混交林已引起多方面的重视。
2 针阔混交林的特点2.1 针阔混交林符合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生长繁茂东北的森林,无论是原始林、过伐林或次生林,现有林地原生的地带性森林植物群落绝大部分都是以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
主要树种除红松外,还有鱼鳞云杉、沙松和臭松等针叶树。
此外,有风桦、白桦、蒙古柞、紫椴、糠椴、裂叶榆、山杨、香杨、胡桃楸、水曲柳、花曲柳和黄波罗等阔叶树。
这种原始的森林植物群是在一定的地理区内,与该区自然环境条件长期互相作用的结果,它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已经获取了能够保持本植物群落有机体繁荣的内部结构和对外界危害的顽强的抵抗能力,所以它最符合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
因此,在东北长白山和小兴安岭地区的气候条件下,这种以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特别繁茂发达。
2.2 针阔混交林能使下土壤肥力不断提高,维护地力森林的凋落物——枯枝落叶,对提高土壤肥力,维护地方起着重要的作用。
鼎湖山针阔叶混交林4种优势树种树干液流特征
鼎湖山针阔叶混交林4种优势树种树干液流特征程静;欧阳旭;黄德卫;刘世忠;张德强;李跃林【期刊名称】《生态学报》【年(卷),期】2015(35)12【摘要】运用Granier热消散式探针法,对鼎湖山自然保护区针阔叶混交林4种优势树种(马尾松、木荷、锥栗和广东润楠)的树干液流密度进行了长期连续观测,并同步监测林分的环境因子(光合有效辐射(PAR)、空气温度(T)、空气湿度(RH)、土壤含水量).结果表明:(1)4种优势树种的边材面积(As)与胸径(DBH)均存在显著相关关系(P<0.05);(2)各优势树种树干液流均呈现“昼高夜低”单峰曲线,且液流速率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差异;(3)无论湿季还是干季,光合有效辐射(PAR)和水汽压亏缺(VPD)均为控制蒸腾的主要驱动因子;(4)4种优势树种湿季平均日蒸腾量高于干季,马尾松、木荷、锥栗、广东润楠湿季平均日蒸腾量分别为29.52、39.29、30.40、9.41 kgH2O/d,干季分别为20.91、24.84、24.26、8.43 kgH2O/d,干季和湿季的平均日蒸腾量(kgH2O/d)大小均为木荷>锥栗>马尾松>广东润楠,这种种间差异是由边材面积大小和树种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共同决定的.【总页数】8页(P4097-4104)【作者】程静;欧阳旭;黄德卫;刘世忠;张德强;李跃林【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州510650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州510650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州510650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凭祥532600;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州510650;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州510650;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州51065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退化红壤区针阔混交林3种优势树种树干液流特征比较 [J], 涂洁;王永文2.解析针阔叶混交林优势种树干液流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J], 张素青3.鼎湖山天然针阔叶混交林优势树种对大气SO2的气孔吸收特征 [J], 邓永红; 王立景; 黄健强; 孟泽; 刘世忠; OTIENO Dennis; 李跃林4.2010–2011年鼎湖山针阔叶混交林优势树种树干液流数据集 [J], 黄健强;黄德卫;李跃林;张德强;Dennis Otieno;王立景;刘世忠;褚国伟;张倩媚;孟泽5.3种优势树种深秋树干液流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J], 史梅娟;郑怀舟;王健;郑群瑞;朱锦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针阔混交林培育技术规程
针阔混交林培育技术规程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针阔混交林作为一种林业经营模式,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同时种植针叶树和阔叶树,旨在充分利用森林生态系统,提高各种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日益关注,针阔混交林的培育技术备受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针阔混交林的培育技术规程,通过对相关研究和实践经验的总结,为针阔混交林的合理规划和科学培育提供指导。
本文内容共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我们首先对针阔混交林的概念进行了简要介绍,阐述了其作为一种林业经营模式的重要性和意义。
接着,我们对本文的结构进行了说明,概述了各部分的内容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最后,明确了本文的目的,即为针阔混交林的培育提供技术规程,促进森林经营的可持续性发展。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挖掘针阔混交林的潜力,合理利用其生态功能,达到优化森林资源配置、提高生态系统服务能力的目标。
同时,我们对未来针阔混交林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建议,希望能够引起更多人对该领域的关注和研究。
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我们相信针阔混交林的培育技术规程将不断完善,为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方面:文章结构部分旨在介绍整篇文章的组织结构和各个部分的内容安排,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逻辑结构和主要内容。
本文按照如下结构展开:引言部分主要对本篇文章的主题进行概述,并介绍文章的结构安排和目的。
在概述部分,将简要介绍针阔混交林的背景和重要性,引起读者的兴趣。
在文章结构部分,将详细阐述本文的章节划分和各个部分的主要内容,为读者提供组织性的导读。
正文部分主要包括针阔混交林的意义和培育技术。
在针阔混交林的意义部分,将介绍针阔混交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意义,包括其对生态环境的改善、资源利用的优化以及经济发展的促进等方面。
在针阔混交林的培育技术部分,将详细介绍针阔混交林的培育方法、技术要点、技术流程等内容,包括针阔树种的选择、种植方式和管理措施等方面,以便读者了解针阔混交林的具体培育技术。
混交林造林方式及优缺点浅谈
混交造林,是指在一块造林地中种植多种树种,使 其能够混交成长,共同作用,创造出良好的生长条件。 通过对混交林进行分析后可发现,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形式,即块状混交、带状混交、行间混交、株间混交 等。混交造林属于一类比较规范的造林方式,有着很多 优势,能够显著提升防风效果。阔叶纯林,冬春无叶期 地表露,所产生的防护效果较小;针阔混交林,在冬天 时也可以产生一定的防护效果。将乔灌木混交之后,上 层具有较大的树冠,下层则具有茂盛的灌木,与营造纯 林比较后,有着明显的防风效果。同时,浅根性树种和 深根性树种进行混交之后能够防止被大风刮倒,合理应 用养分资源。改善传统的造林方式,朝向混交林的方向 发展,显著提升了森林资源的实际效率,促使人工林树 种朝向多元化趋势发展。
2 营造混交林的优点
2.1 有效应用空间面积与营养面积 在合理设计混交林之后,能够有效应用多种树种的
耐荫以及嗜肥等多种特征,并正确分配,有效使用空间 面积与营养面积。 2.2 提高林地的立地水平
通过对混交林进行分析后可发现,由于其具备光照 弱、温湿度变化小以及风速比较低等特征,极易滋生腐 生细菌,尤其是当枯枝落叶比较多时,成效更加显著。
3 混交类型及优缺点
不同混交类型主要以树种的搭配为基础。树种之间 的搭配是否正确,是混交林建设是否取得成功的主要依 据。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应合理掌握各个树种之间 所产生的生物学特征以及林学特征,例如根系构造、光 照度以及生长速度等,同时,也应以环境条件为主,而 对其正确搭配,进而充分体现出树种之间的相互作用, 有效地降低一些不良因素的出现,本文主要对下述几种 混交类型展开了深入探讨。 3.1 针阔叶树种混交类型
营造针阔混交林优势的探讨
营造针阔混交林优势的探讨摘要通过对比生态优势分析,总结出营造针阔混交林优于针、阔叶纯林的结论。
关键词人工林针阔混交林生态优势近年来,人工林在森林资源中所中比重不断增大,人工林经营越来越受到重视。
但是,由于以往森林经营主导思想片面追求木材生产,而忽略了森林综合生产力的提高和永续。
营造人工林,以针叶纯林为主,亦是片面追求速生丰产和蓄积量的增加,没有考虑到人工针叶纯林林分结构单纯、树种单一,违背了自然界中多样动、植物并存的规律,因此,在生长过程中相继出现生长率低下、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减退、病虫害发生率上升、林地综合生产力降低的必然结果,丧失了森林应有的多种功能。
随着人们对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认识上的飞跃,森林具有能提供众多再生资源和发挥公益效能的双重作用。
改变以往营造人工林以针叶纯林为主,向营造针阔混交林转变,优化森林资源结构和促进人工林树种的多样化,模拟自然状况,发展生态林业,走高效协调的林业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林业整体最优效益。
一、生态优势1、混交林生态环境优于纯林:营造针阔混交林,根据适地适树原则,科学、合理的选择造林树种,针阔叶比例和混交方式,使各树种在生长过程中,通过对生态环境选择和种间竞争而形成最佳林分组合。
林分内灌木、草本植物丰富,森林垂直结构合理,接近自然林状态。
混交林成林采伐后,生态环境破坏相对较小,森林更新容易。
更新造林成活率高。
2 、混交林与纯林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及生物重比较:物理性质,混交林的土壤容重比纯林低,土壤间隙度比纯林高7.1%—17.1%,说明混交林林地土壤疏松,透气性好,适宜林木生长,并且具有较强的蓄水能力。
化学性质,混交林枯枝落叶贮量大,养分含量高且易于分解,养分循环速度快,可比纯林保持较高的肥力。
混交林的氮、磷、钾分别比纯林提高140%—380、67%—946%、87%—140%,有机质比纯林提高58%—214%,土壤PH值提高0.2—0.3,由于酸度降低,有利于减少土壤养分的淋溶和改善土壤化学性质提高土壤微生物活动。
温带针阔混交林区树种胸径生长的空间差异性
温带针阔混交林区树种胸径生长的空间差异性温带针阔混交林区树种胸径生长的空间差异性1. 引言温带针阔混交林是我国最常见的一种森林类型,其特点是由针叶树和阔叶树交替出现的植物群落。
以动态的生物多样性和结构丰富性,温带针阔混交森林被视为一种生态系统。
胸径生长作为评估森林状况、推断森林变化和预测其演变的一项重要参数,在野外森林管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温带针阔混交林区树种胸径生长的空间差异性是温带森林多样性研究、植物资源利用和森林生态学研究的重要焦点之一。
本文分析温带针阔混交林区树种胸径生长的空间差异性。
2. 温带针阔混交林区树种胸径生长的空间差异性(1)地貌:温带森林空间分布通常受到地貌的影响,地貌的形状,地形如山丘、山谷、高原以及河流的存在的影响,都会影响温带森林的空间分布,从而影响树种胸径生长的空间差异性。
(2)水文条件:水文条件,包括降雨量、地表水流量和土壤含水量,是影响森林植被分布的重要环境因素。
树种对水文条件的要求是不同的,各种树种的胸径生长的空间差异性也会因此发生变化。
(3)生境特征:温带森林特有的特殊环境条件,特别是由于土壤、光照和气候的差异,也会影响树种的分布,从而影响树种胸径生长的空间差异性。
(4)植被类型:温带森林植被类型变化很大,不同地区植被类型也不同,会影响树木胸径生长的空间差异性。
森林是一个生态系统,植被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会对树种的分布格局、树种的耐受能力以及树种的胸径生长存在很大的影响。
3. 结论综上所述,温带针阔混交林区树种胸径生长的空间差异性主要受地貌、水文条件、生境特征和植被类型等环境因子的影响,如果在森林管理过程中,恰当地控制各个环境因子,就可以有效地改善树种胸径生长的空间差异性,从而达到森林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凤阳山针阔混交林主要优势树种的空间结构特征
凤阳山针阔混交林主要优势树种的空间结构特征周红敏; 瞿虹; 彭辉; 潘雅妮; 蒋敏; 吕赟薇; 季如春【期刊名称】《《浙江林业科技》》【年(卷),期】2019(039)004【总页数】6页(P48-53)【关键词】凤阳山; 空间结构; 针阔混交林; 优势树种【作者】周红敏; 瞿虹; 彭辉; 潘雅妮; 蒋敏; 吕赟薇; 季如春【作者单位】龙泉市林业科学研究院浙江龙泉 323700; 龙泉市林业局浙江龙泉323700; 凤阳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浙江龙泉 323700; 龙泉市国土局浙江龙泉 3237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18.54植物群落的空间分布特征一直是植物群落研究的重点之一[1-2]。
森林空间结构是森林生长过程的重要驱动因子[3-4],对森林的功能体现和发展趋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有研究指出,只有充分考虑林分空间细节特征,才能更好地维持和改善森林的环境和生态条件[5]。
林分空间结构决定林木间的竞争态势及其生态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林分的稳定性、发展的可能性[6-10]。
在一个群落中,优势种作为群落演替的内在驱动力,最能体现一个群落内部的空间结构和格局的形成过程[11]。
目前,对浙江省凤阳山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多集中于群落生物多样性等方面[12-15],其中对凤阳山的天然林空间结构的研究也仅限于一元分布[16],对该区域针阔混交林优势树种的空间结构的二元分布研究尚未见报道。
本研究通过分析乔木层主要优势树种的空间结构特征,判断该群落内部结构动态特征和和演替趋势,为今后深入研究整个群落的种群分布格局和物种多样性维持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1 研究区概况研究地点位于浙江省凤阳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19°06′~119°15′ E,27°46′~27°58′ N,面积151 km2,属武夷山系洞宫山山脉的中段,坡度一般在30°左右,悬崖峭壁多处可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针阔混交林的优势
作者:周宁
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年第07期
摘要:与营造人工针叶纯林对比(现造林,以针叶纯林为主),培育针阔混交林,对快速恢复森林的生态环境性能,营养空间的利用,立地条件的改善,生长率的提高,产品的多样化,防护效益的发挥,抗御灾害能力,社会效益方面都有明显优势,同时还可以为市场提供多样化、多种类的木材产品,构筑具有高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多功能生态体系。
从生态效益、防护效益、经济效益等方面,对针阔混交林的优势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探讨。
关键词:针阔混交林;纯林;水土保持;病虫害;经济效益
1 生态效益
1.1 混交林生态环境明显优于纯林
根据森林经营的实际情况,营造、人工诱导是形成针阔混交林的重要途径。
并在经营活动中有目的地保留阔叶树种,可以很好地保持和增加森林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这种多样性的水平不仅表现在物种遗失相对减少,更重要的是伴随着阴性和中庸性树种在系统中优势的增加,系统的种群结构变得更加稳定,种间关系趋于协调。
如此针阔混交林中,林分内灌木、草本植物较纯林丰富,森林水平垂直层次结构较为合理,几乎能够达到自然林状态。
不同树种在生长培育过程中对光照的要求也存在差异,例如:红松其幼年较耐荫,可在林份条件较好的天然次生林中进行生态疏伐或择伐,在林冠下营造红松,同时保留林冠下有培育前途的阔叶幼树,如:蒙古栎、水曲柳、黄檗、紫椴、色木槭等阔叶树种。
如此可使各树种在阳光营养空间方面得到协调结合,相互补偿,通过人工营造复层林冠,林地单位面积上的叶量可以得到增加,可以提高对光能的综合利用效率。
1.2 混交林林冠截持降雨率要多于纯林
针阔混交林通常由两种及以上树种相互混交组成,多树种间多层林冠呈现垂直封闭协调特性,降水在经过混交林树冠层时,通过树冠层的层层拦截,可以有效延缓降水下落至地面过程中的速度和增加雨水流经树冠的时间。
通常情况下树冠大约可以截留降雨量的15%~40%,树冠截持降雨率的大小主要决定树种组成、密度、年龄等因素。
而针阔混交树中,其树种组成通常较为复杂,树冠层层间密度也较大,因此在同样的降雨强度和年龄条件下针阔混交林的树冠层层截持降雨率要明显多于纯林。
1.3 混交林涵养水源及水土保持能力要强于纯林
针阔混交林通过不同树种间的合理搭配,其具有较好的水分调节性能和防腐功能。
从大量实践工作经验可知,针阔混交林其枯枝落叶层和腐殖质层较纯林要厚,即:针阔混交林比纯林枯落物其总厚度平均增加约58%,腐烂物厚度增加约121%,风干重增加约134%,持水率增加约37%,持水量增加约226%。
通过不同树种中的合理搭配,林地土壤的质地较为疏松、营养空间结构较为良好、吸水力持水量得到增强,进而增加了降水向林地深层渗入量,有效减少地表径流和表土流失量。
针阔混交林比常规纯林在截持水、理水、涵水以及防蚀等方面均具有较大的提高。
1.4 生产力更高
阔叶树种的凋落物量大,含养分较丰富,且分解率高,归还给森林死地被物的大部分养分在短期内就能参与流通,养分循环速率和森林生产力就会上升。
而针叶树种的凋落物量小,养分少,分解速率慢,森林生产力就会下降,营造针阔混交林能很好的解决针叶纯林的这个难题。
2 防护效益
2.1 防风固沙性能优越
针阔混交林中混交树种层层搭配林冠较为浓密,且深根浅根交错深广、枯枝落叶较为丰富,因此在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涵养水源等方面均较纯林要好。
2012年台风布拉万登陆辽东半岛,我场50林班8、9小班共二百多亩日本落叶松纯林(林龄为25年)经过几次的抚育林内的阔叶树已所剩无已,致使两小班3/2的树木在此次台风中风倒、撅根、倾斜;而在其附近的50/6小班(林龄为24年)因其林内跳石窖多,经人工诱导已形成了针阔混交林,其在此次的台风中则安然无恙。
可见针阔混交林防风效果明显强于针叶纯林。
2.2 减少病虫害发生机率
针阔混交林其在生长培育过程中,生态环境较为优越,生长特性较为稳定,病虫害发生机率较小。
而针叶纯林其在生产培育过程中经常受到疱锈病、落叶病、松梢螟、松毛虫等病虫害的影响,树木生产环境被破坏,生产性能偏差。
针阔混交林,利用林区树种间的相互搭配,其层次、结构通常较为复杂,林区气候环境较为湿润,能营造优于纯林的森林生态环境,有利用鸟类等动物的生存与繁殖,进而使害虫天敌得到增加,可以有效控制森林中虫害的发生规模和蔓延扩大,同时鸟类等动物的排泄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增加了土壤的营养成分。
2.3 防止火灾蔓延
一般火灾的发生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可燃物、空气(氧)、和一定温度。
由于针阔混交林中直射光较少,气温低、相对湿度也较大,形成了不利于火灾发生与蔓延的森林环境;另外,针阔混交林中灌木和草本植物其覆盖度通常较高,可以提高林内底层空间的相对湿度和降低林
内环境温度,增加地表枯落物中的含水量,这样就形成中火灾抑制环境,其发生火灾的概率相对于纯林而言也会大大降低;又由于落叶、红松等针叶树种含没脂量较高,在干旱时节易燃烧,且不易扑灭,而水曲柳、核桃楸、槭树、黄波罗等阔叶树种因为枝条粗大,枝叶含有大量的水分,不易着火,因此针叶树种与阔叶树种混交可减轻了火灾的危险程度和发生率。
3 经济效益
3.1 提高木材质量
通过合理的树种混交,可以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提高林地的综合生产力。
在针阔混交林中,利用各树种间生态学的匹配形成的诸多优势,其单株生长质量和单位面积产量较纯林均有很大的优势。
据实践工作经验可知,针阔混交林中各树种的树干形质指标较相应环境的纯林而言要高,其木材质量要好。
3.2 防护费用低
针阔混交林其火灾和病虫害发生率较纯林低、含水量较纯林高,其综合防护费用较纯林通常较低,经济效益较纯林好。
据资料表明,仅就病虫害防治费用一项,混交林就比纯约减少50%。
3.3 混交林林地综合生产力得到提高
针阔混交林可以利用不同树种的生态学特性,充分利用林地的地下和地上空间,如光照、土壤、水分、养分等均较纯林高,其综合生产能力得到大大提高。
根据有关资料,10年生人工针阔混交林和纯林对比,混交林中红松总平均3.6cm,对照红松纯林为2.5cm,前者为后者144%,混交林中红松总平均高为2.93m,对照红松纯林总平均胸径为6.6cm,前者为后者106.0%,混交林中落叶松总平均高为7.51m,对照落叶公纯林总平均高为7.46m,前者为后者100.7%。
混交林通过树种间竞争和优势互补,在提高林区生态环境、改善林区营养结构、增加林分质量等方面均具有较强的优势,进而使林区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得到大大的提高,有利于林区的建设发展。
4 结束语
森林系统是一个集树木、光照、土壤、水分等因素为一体的复杂系统,通过合理的生态、环境系统的搭配调控,可以有效增加林区的综合效益。
在针阔混交林培育过程中,要结合林区的实际特性,合理选择混交树种、混交结构和混交模式,形成科学合理的森林生态环境体系,充分发挥林地的生产力,有效提高林区光照、土壤、养分等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提高混交林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确保林场在市场大环境中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赵晨,韩冰,康君.混交林的研究进展分析[J].森林工程,2009,25(2):18-21.
[2]娄胜德.谈混交林优点及营造原则[J].林业勘查设计,2009,149(01):23-24.
[3]吴耀先,卢正茂,吴振铎等.人工针阔混交林的综合效益[J].吉林林业科技,2003,32(3):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