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部位施工方法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关键部位施工方法
第一节、测量放线
(一)、施工要求
工程平面较为复杂,平面定位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应引起技术人员的足够重视。要选派测量技术高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进行测量操作。
1、技术要求:
所用的测量仪器(经纬仪、水准仪、钢卷尺)必须检验合格、且在鉴定周期内。不合格的一律不许使用。测量人员必须培训上岗。允许偏差应符合规范与设计要求。
建立严格的工作程序,测量前应编制测量方案并经技术部批准,同时建立严格的检查验收制度,会同监理单位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2、平面控制:
平面控制网成“井”字形,控制桩应按标准设置,专人保护,定期复测。坐标控制点与标高控制埋设按建筑工程测量规程(DBJ01-21-95)的要求进行。房屋外墙轴线控制以后,即可根据建筑物平面定位尺寸测定各轴线的位置,并在每段确定4-6个控制点,以此作为控制挖土信基础板定位的依据。上部每层结构在对应位置预留200×200mm洞,作为轴线向上引测的依据,并用经纬仪复核。向上引测控制点用激光铅锤仪层层进行,然后再根据建筑平面图将内部开间所有轴线及墙柱门窗线一一测出,支模时应放出墙体、柱的控制线。每层测放轴线、墙柱边线前必须先验证控制点闭合无误后方可进行。
3、标高控制:
根据现场甲方提供的水准点,将标高引测至工程结构首层墙柱特定部位(如墙柱上500线),其点数不得少于三个,并用红色油漆做标记。再用经计量较正的钢尺沿坚直方向引至施工层,并在施工层用水准仪及水连通管弹线。第二节、土方工程
(一)设计要求
1、基槽采用机械开挖,严禁扰动基底持力层土,应控制挖土深度,保留300mm 土层用为工清除开挖基槽时,若发现实际情况与地质资料不符,应通知勘察、设计单位研究处理。
2、开挖基槽后,应及时做好地面排水,避免地面水流入基坑内浸泡地基和引起基础上浮倾斜开裂。
3、基槽开挖完毕后,应通知勘察、设计、质检部门进行验槽。
4、基础施工完毕,待混凝土强度等级达到70%后及时进行基坑回填,回填时必须预先清除杂土及基坑中杂物,在相对的两侧或四周同时均匀分层夯实回填,夯实系数0.97。
(二)施工要求
1、土方开挖前,应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将施工区域内的地下、地上障碍物清除和处理完毕。
2、熟悉图纸,做好技术交底。
3、建筑物的位置定位控制桩(线)、龙门架、标准水平桩,及开槽的放线尺寸,进行复验,经过检验合格,并办理预检(验)手续。
4、根据地质报告,自然标高,基础标高,计算开挖深度和边坡宽度。
5、夜间施工的,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标志,合理安排开挖顺序,防止错挖或超挖。
(三)施工方法
1、工艺流程:
确定开挖的顺序和坡度分段分层平均下挖修边清底
2、采用挖掘机:进行满堂大开挖,考虑到开挖深度深,开挖顺序宜两头开始,或中间向两边开挖,机械挖至设计标高,保留0.30m用人工清挖至设计标高,以保持坑底土体原状结构。测量人员实时跟踪测定标高,严防超挖,多挖,严禁扰动持力层。
3、开挖基坑时,应从上到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用于回填的土方应堆放边坡2米以外,以防坍塌。
4、在开挖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坑壁和边坡的状态,根据土质变化情况,做好基坑的支撑准备。
5、机械挖不到的土方,应配合人工随时进行挖掘,并用于推车把土运输机械能够挖到的地方,以便即使用机械挖走。
6、修帮和清底:在距槽底设计标高50cm槽帮处,超出水平线,钉上小木撅,然后用人工将暂留层挖除,同时由两端轴线(中心线)引桩拉面通线(用小建筑线)检查坑边尺寸,确定坑宽标准,修整坑槽边,最后清除坑底土方。
7、基坑清底后要及时组织勘察、设计、质检部门进行基槽验收;验收后立即进行垫层施工,防止太阳暴晒和雨水浸泡破坏基土原状结构。
8、雨期施工应注意边坡坡度,或设置支撑,并在基坑四周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用水泵及时排除坑内积水,减少雨水渗入土体;同时在基坑(槽)外侧围土堤,或开挖水沟,防止地面水流入,经常对边坡、支撑,土堤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
第三节、钢筋工程
一、钢筋接头要求
框架梁、柱当受力钢筋直径≥18mm时,应采用机械连接。当焊接质量能保证时也可采用焊接;框架梁、柱、剪力墙,暗柱纵向钢筋d<18mm采用绑扎接头时,绑扎接头范围内箍筋按加密区间距设置。
1、接头位置及接头数量
①接头位置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在同一根钢筋上应尽量少设接头。
②受力钢筋接头的位置应相互错开,当采用非焊接的搭接头时,在规定的搭接长度任一区段内和采用焊接接头时,在焊接接头处的35d且不小于500mm
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如下规定。绑扎搭接接头,受拉区25%,受压区50%,机械连接接头,焊接接头,受拉区50%,受压区不限。
2、钢筋混凝土现浇板
①板的底部钢筋伸入支座≥10d,且应伸至支座中心线。
②板和中间支座上部钢筋(负筋)两端直钩长度为板厚减15mm,板的边支座负筋在梁内锚固长度应满足受拉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
③双向板的底部钢筋,短跨钢筋置下排,长跨钢筋置上排。
④板底与梁底平时,板的下部钢筋伸入梁内须置于梁的下部纵向钢筋之上。
⑤板上预留孔洞,当孔洞≤300mm时,洞边不再另加钢筋,板内钢筋由洞边绕过,不得截断,当800≥洞口尺寸>300mm时,应在板底洞边加筋,板筋遇洞口切断,并与加强筋焊接。
⑥对墙下无梁的后砌隔墙,墙底加筋未特别注者,应按建施图所示位置在墙下板底设置2@16纵向加强筋,(沿墙通长、两端锚入支座250mm)。
(5)钢筋混凝土梁
①主梁内在次梁作用处,未注明吊筋者均在次梁两侧各附加3组箍筋,箍筋肢数直径同梁箍筋,间距50mm。当次梁>4m时,另加2@16吊筋,当主梁高度>600时,吊筋弯起角度为60。
②主次梁高度相同时,次梁的下部纵向钢筋应置于主梁下部纵向钢筋之上,并锚入主梁15d。
③梁内箍筋除单肢箍外,均采用封闭形式,并作成135度弯钩,弯钩直段长度10d,梁内第一根箍筋距柱边或梁边50mm起。
④梁底部纵向钢筋的搭接,可选择在支座或支座两侧1/3跨度范围,不应在跨中搭接。梁的上部纵向钢筋可选择在跨中1/3跨度范围搭接,不应在支座处搭接。
⑤梁上起柱(LZ)包括梯柱的主筋应锚入梁内不小于35d,主筋应伸入梁底,且弯钩直段长度不小于12d,在LZ柱根的梁上设加密箍,每侧附加三组间距为50mm的附加箍筋,直径比梁箍筋增大一级。
钢筋混凝土柱
柱、钢筋混凝土墙体凡与现浇过梁、圈梁、填充墙钢筋混凝土连接处,在柱内预留插筋,伸出柱外皮长度为1000,锚入柱或钢筋混凝土墙内la。柱子箍筋一般为复合箍,除拉结钢筋外均采用封闭形式,并作成135度弯钩,弯钩平直段长度为10d。
墙上孔洞必须预留,除按结构施工图预留孔洞外,还应由各工种的施工人员根据各工种的施工图纸认真核对,确定无遗漏后才能浇筑混凝土,图中未注明洞边加筋者,按下述要求:如洞口尺寸≤200mm时,洞边不再设附加筋,墙内钢筋由洞边绕过不得截断,当800>洞口尺寸≥200mm时设置洞口加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