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 1《童年的朋友》(第1课时)教案 (新版)苏教版
《童年的朋友》教案(苏教版七年级下册
《童年的朋友》教案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童年的朋友》。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词语和句式,分析课文结构,体会作者情感。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概括出课文主要讲述的童年往事。
2. 掌握课文中的生词、短语和特殊句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体会作者对童年朋友的真挚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共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析课文内容,理解作者情感。
难点:词语和句式的掌握,以及对课文情感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童年照片,引发学生对童年的回忆,激发学习兴趣。
2. 阅读课文: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师进行辅导。
3. 讲解生词和句式:针对课文中的生词、短语和特殊句式进行讲解,让学生做好笔记。
4. 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理解作者叙述童年往事的结构和手法。
5. 体会情感:通过讨论、分享,让学生体会作者对童年朋友的真挚情感。
6.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讲述自己童年时期的朋友,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词语和句式。
7. 例题讲解:讲解课后习题,指导学生进行答题。
8. 随堂练习: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随堂练习,巩固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文结构图2. 生词、短语和句式3. 作者情感表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忆自己的童年朋友,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词语和句式,写一篇短文。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阅读其他关于童年回忆的文章,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情感体验。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情感体验2. 教学难点中的词语和句式掌握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4. 板书设计中的课文结构图和情感表达5. 作业设计中的短文写作一、教学目标中的情感体验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对作者情感的理解和体会。
通过讨论、分享,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童年的朋友》教案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汇报人:
2023-12-28
目录 Contents
• 教学目标 • 教学内容与步骤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教学重点与难点 • 教学评价与反馈 • 作业布置与要求
0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理解课文内容。
体会人物描写的方法 ,理解人物形象。
对比阅读
教师提供与课文主题相关 的其他文学作品,让学生 对比阅读,加深对主题的 理解。
写作练习
教师布置写作任务,要求 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童年 朋友的短文,锻炼学生的 写作能力。
情感教育
教师总结全文,引导学生 珍惜童年时光和亲情,培 养学生的感恩心态。
03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通过提问、引导和启发,激发 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和思考,培 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思维能力
深入研读
01
02
03
分析人物形象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中外 婆的形象,探讨外婆对高 尔基成长的影响。
品味语言特色
教师指导学生品味文章的 语言特点,如朴实自然、 生动形象等,并让学生模 仿写作。
探究主题思想
学生分组讨论,探究文章 的主题思想,理解作者通 过外婆表达对童年时光的 怀念和对亲情的珍视。
拓展延伸
写作技巧
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如对比、比喻 、拟人等修辞手法,以及细节描写、 心理描写等写作手法,提高学生的写 作能力。
05
教学评价与反馈
评价方式
课堂表现
作业完成情况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回答问题的 准确性和创造性,以及小组讨论中的表现 等。
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度、正确率以及对待 作业的态度等。
《童年的朋友》教案(苏教版七年级下册
《童年的朋友》教案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童年的朋友》。
教学内容包括:课文《童年的朋友》的阅读与理解,分析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以及通过课文学习,体会友谊的珍贵。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
2. 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3. 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珍惜友谊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析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体会友谊的珍贵。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深入挖掘友谊的内涵,联系自身实际,培养珍惜友谊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关于童年和友谊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童年的美好时光,为新课的学习做好情感铺垫。
2. 阅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思考童年朋友的特点及对自己的影响。
3. 分析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并举例说明。
4.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童年朋友的故事,探讨友谊的珍贵。
5. 例题讲解:结合课文内容,讲解关于友谊的名言警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友谊的内涵。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写一段关于自己童年朋友的话。
六、板书设计1. 主题:《童年的朋友》2. 内容:课文内容概括修辞手法分析友谊的珍贵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童年朋友》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我的童年朋友(1)童年朋友的形象特点;(2)与童年朋友之间的趣事;(3)友谊对自己的影响;(4)对友谊的感悟。
2. 课后阅读:阅读一篇关于友谊的文章,写一篇读后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收集关于友谊的名言警句、故事等,进行分享交流,进一步加深对友谊的认识。
《童年的朋友》教案(苏教版七年级下册
《童年的朋友》教案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童年的朋友》。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童年的朋友》的阅读与理解,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学习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
2. 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提高词汇运用能力。
3. 通过分析课文,学习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培养写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自己童年时的朋友,引发学生对童年的回忆,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 课堂讲解:a.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理解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
b. 对课文中的生字词进行讲解,让学生做好笔记。
4.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举例说明自己童年时的朋友,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方法进行描述。
5.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一段描述,讲解如何运用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质。
6.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方法,对童年的朋友进行描述,教师给予指导。
六、板书设计1. 课文《童年的朋友》2. 生字词列表3. 写作方法: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节课学到的写作方法,写一篇关于你童年时的朋友的作文。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其他关于童年的作品,提高阅读兴趣和写作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生字词掌握。
2. 教学目标中的写作方法学习。
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与实施。
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
《童年的朋友》教案(苏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童年的朋友》教案(苏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童年的朋友》教案(苏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童年的朋友》教案(苏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引言每个人的童年都有许多值得回忆的片段,其中包括那些陪伴我们走过成长路程的朋友。
本文将介绍一份用于七年级必修教材《童年的朋友》的教案教学设计,并探讨如何通过这些课程,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这个主题。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并认识本文的主题和要点;2. 学生能够对文中的语言和情节进行分析和解释;3. 学生能够用正确的语法和适当的逻辑组织语言,表达自己对文章中情节和人物的看法和想法。
教学内容一.文本分析在一开始的课程中,我们需要让学生们仔细分析文本的内容和结构,以更好地理解故事的主题和要点。
1. 内容分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让学生深入挖掘文章所体现的主题和人物,探究文章背后的情感和意义。
例如,我们可以要求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故事的主题是什么?(2)故事里的人物和他们所经历的事情有何深刻的含义?(3)你能否在故事中找到与你自己的童年有共通之处?2.结构分析在分析文本的结构时,我们着重考虑故事中的情节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故事的发展。
我们可以要求学生:(1) 思考故事中的高潮和转折点是什么?(2) 了解故事是如何发展的,有哪些不同的情节存在。
(3) 分析故事结构对情节的发展有何影响。
二.交流讨论在课程的中间,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分享自己对文章的想法和看法,以及对其他同学的看法进行讨论和反馈。
1.个人分享在个人分享环节,我们可以让学生针对课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思考和交流,例如:(1)你和文章中的人物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2)你在故事中看到了什么情感?(3)你认为作者希望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什么?2.小组讨论在小组讨论环节,我们可以让学生组成小组,就文章中的某个情节或人物好好讨论一下。
例如,我们可以要求学生:(1) 分析某个人物所经历的事情对他们的成长有何影响(2) 探讨童年朋友之间的友情生活中有什么质量?(3) 充分理解故事中人物之间的关系(4) 找到故事中重要的道德和价值观,并探讨它们与现实世界的关系。
第1课《童年的朋友》学案(苏教版七年级下)doc
童 年 的 朋 友
高尔基
教学目标:
1、能根据文中生动传神的人物描写,描绘出外祖母的形象;
2、能感受外祖母独特的人格魅力以及对我一生的深远影响;
3、能理解什么是“真正的朋友”。
教学设计:
第一块:整体感知(20分钟)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导入:孙悦的《伙伴》MTV
观赏、介绍自己难忘的朋友
2、 读文作画:根据文中的描写,为外祖母 作肖像画,并从性格角度出发,给画拟 个标题:“______的外祖母” 朗读课文、画图、交流推荐
3、 组织交流
学生评价、纠正、明确
第二块:深入探究(15分钟)
第三块:总结延伸(10分钟)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根据课文学习,谈谈你所理解的真正的朋友。
自由畅谈 2、 播放周华健的《朋友》,结语。
欣赏、合唱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导入:介绍高尔基的童年生活 看幻灯片,了解其成长土壤
2、 问题设置:为什么高尔基要把他的
外祖母当作他童年的朋友?
思考、交流
3、 情景创设:模仿课文写法,展开想象, 把“ 你昨天怎么把牛奶瓶子打破了? 你小点声说!”拓展成一段具体的祖孙 对话。
思考、写作
4、 老师与学生作品互展 学生与老师互评
5、 鼓励学生修改 修改、谈体会
课后作业:
新的学期就要开始了,试着给自己最好的朋友写一封信,表达出你们之间的深厚友谊。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课《童年的朋友》(第1课时)教案 (新版)苏教版-(新版)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
童年的朋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掌握本课生字词;2...感受外祖母慈爱的形象,并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师:同学们,我们一起学习第............................1.课《童年的朋友》。
(板书课题)二、出示目标......师: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1...能正确朗读课文,掌握本课生字词...............三、第一次“先学后教”(一读课文,扫除生字词).......................1...师:怎么实现目标呢?首先,请同学们轮读课文,比谁能读准字音,声音响亮,语速适......................................中。
某某同学你先读,其余同学认真听,发现有错的地方,请举手帮助...............................纠正。
...学生轮流论读,有错即停,教师板书学生读错的字于黑板左侧。
请其他同学更正。
....................................(.若学生声音响亮,则表扬:好,声音响亮,请坐。
若学生声音小,即停,说:“哪个学生.......................................能声音响亮,请举手?”若学生读书速度快,老师则.......................X.读一两句或说:“哪个同学能比他读................得慢,请举手?”........).2...师:下面,我们把这几个生字读两遍。
.................学生齐读生字两遍。
可能读错的字有:.................噗(....)发绺(.....z.ō.ng..).....li..ǔ)马鬃(..p.ū)咕哝(.....g.ū. nong诅咒(...xi..ù).....zh..ò.u.)嗅(.....ji..á)皱纹(...z.ǔ. zh..ò.u.)颊(四、第二次“先学后教”(二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一)先学.....师:同学们,大家通过自学,已经能够朗读课文了。
七年级语文下册 1《童年的朋友》(第1课时)教案 (新版)
1、找出文中你认为描写外祖母比较精彩的语句,并简单赏析。
2、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讨论补充
记录
板书
设计
一、《童年的朋友》(高尔基)
第一部分(1—6)写外祖母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爱。
第二部分(7)表达“我”对外祖母的感激,写出了外祖母对“我”一生的影响。
教 学 反 思
C、说话的语气“温暖而柔和”,“好似在用心地唱歌”;对于睡觉问题的处理——“不想睡就不睡好了”;关于奶瓶的问题的处理——“你昨天怎么把牛奶瓶子打破了?你小声点说”。
D、一(1—6)写外祖母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爱。 (记叙 描写)
二(7)表达“我”对外祖母的感激,写出了外祖母对“我”一生的影响。(议论 抒情)
重难点
重点:学习细腻又饱含深情的语言;
难点:分析外祖母成为“我”童年朋友的原因;体会我对外祖母的感情。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目标(1-2分钟)
导语
出示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背景,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分析外祖母成为“我”童年朋友的原因。
3、体会亲人对我们的爱,激发感恩情怀。
二、学生自学,质疑问难(10分钟左右)
检查预习:掌握字词 ,了解作者。
1、出示自学提纲。
A、思考:本文的主人公是谁?从文题来看,“外祖母”和我是什么关系?
B、外祖母在孩子的眼里是长辈,可作者在文章中说外祖母是他的“朋友”,而且是“最知心”“最珍贵”的“终身”的朋友。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可从文中的句子体会)
C、说说文中哪些地方体现外祖母对“我”的理解和关爱。
2、合作解决学生自主发现的问题。
【精品】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单元 第1课《童年的朋友》教案 苏教版
2、合作研讨:文章中哪些地方最能显示出“我”与外祖母之间朋友式的关系?
明确:应是祖孙俩的对话一部分。祖孙俩的对话有三层意思,一是关于外祖母头发,二是关于“我”睡觉的事,三是“我”打破牛奶瓶的事。
二、学习研讨
(一)导入新课
朋友是什么?朋友是快乐日子里的一把吉他,尽情地为你弹奏生活的愉悦;朋友是忧伤日子里的一缕春风,轻轻地为你拂去心中的愁云。知心话你只愿意和朋友讲,烦心事也只愿意说给朋友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童年的朋友》这一课,认识一下高尔基心目中最敬佩、热爱的童年朋友——外祖母。
(二)介绍作者,检查预习:
2、课题告诉我们,高尔基把外祖母看作是“童年的朋友”,你赞成这个标题吗?说说你的理由。
(1)因为外祖母不仅像一般的长辈那样爱自己,而且和“我”之间有着一种特殊的友情;
(2)外祖母能像朋友一样尊重自己,平等地对待自己;
(3)外祖母是自己最知心的人,自己内心的话都能和外祖母交流;
(4)说外祖母是“终身”的朋友,是因为外祖母的爱,把“我”的心灵从黑暗中带到了“光明的地方”,外祖母“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的精神世界,外祖母的乐观、坚毅使“我”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
三个修饰语:外祖母在“我”生活中极为重要、极为特殊的位置。
一句深情的总结:外祖母对生活的爱,对“我”无私的爱,她乐观的精神、坚毅性格,使“我”的精神世界变得更加丰富,使“我”有了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四)探究思考,进一步感受人物形象和作品内涵。
1、“我”眼中的外祖母是怎样的形象?
健康、开朗、乐观、坚强、慈爱的外祖母,是影响“我”终身的朋友。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单元 1 童年的朋友教案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一、童年的朋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生字3个,会写6个字,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形影不离”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掌握人物的描写方法,品味优美的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外祖母的人格魅力,理解文章中外祖母对高尔基的深远影响。
【教学重难点】重点:感受文中“我”与伙伴小熊之间的深厚情谊。
难点:体会联想句的作用。
【导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首“谁能够划船不用桨,谁能够扬帆没有方向,谁能够离开好朋友……”。
让我们重新感受到友情的珍贵。
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童年中最好的一位小伙伴,下面有一首小诗,大家猜一猜写得是谁?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的童年的朋友却是他的外祖母,正是在外祖母那朋友般的关怀下,作者一步步走向光明。
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高尔基的《童年的朋友》。
二、走进作者:高尔基(1868-1936),苏联著名作家。
他出身贫苦,5岁丧父。
外祖母成了他最亲近的人,饱尝底层生活艰辛的外祖母以他独特的方式给予了高尔基最大的关爱,对高尔基的一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高尔基的自传体长篇小说三部曲是《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其他著作有散文诗《鹰之歌》、《海燕》,长篇小说《母亲》等。
三、预习检测:1、判断读音的正误。
噗噗地响【pū】果脯【pǔ】一绺【lǚ】头发惩【chěng】罚面颊【xiá】嗅【xiù】东西皱【zòu】纹裤兜【dōu】鬃【zōng】毛辩【biàn】子诅【jǔ】咒【zhòu】颤zhàn动2、解释词语。
咕哝:小声说话。
诅咒:原指祈祷鬼神加祸于所恨的人,后泛指咒骂颤动:短促而频繁的振动。
皱纹:物体表面上因收缩或揉弄而形成的一凸一凹的条纹。
五光十色:形容色彩鲜艳,样式繁多。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合上课本,根据自己所读的内容,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外祖母的形象叙述模式:外祖母(文中的语句),因此,我认为外祖母是一个的人。
例如:外祖母也许是生活的艰辛,她习惯于皱着眉头,爱自言自语的咕哝,她在梳头发时还诅咒自己的头发为马鬃。
七年级语文下册 1《童年的朋友》教案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噗噗pū:注意字形,右下方不是“美”,要少一横,再者这是一个拟声词,即摹拟事物实在声音的词。
如,哗、哇、咦等,哗啦、乌哇、劈啪等,重叠拟声词:哈哈、淙淙、泠泠、呼呼呼、哗哗哗哗,嘟嘟嘟嘟等。
如能合理地运用一些拟声词去写景状物,会收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1)运用拟声词可以使描写生动逼真,使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如:①到半夜,果然来了,沙,沙,沙门外像是风雨声。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沙,沙,沙”这个拟声词加强了故事恐怖神秘的气氛。
②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白居易《琵琶行》)“嘈嘈”和“切切”这两个拟声词把琵琶演奏声逼真地表达出来。
(2)运用拟声词还可以形象地描摹出人物的心情或情绪。
如:①林海音《爸爸的花儿落了》中爸爸打女儿时:藤鞭子在空中一抡,就发出咻咻的声音,我挨打了!“咻咻”一词很好地写出了爸爸怒打女儿的情境。
②“辟啪!”天空中发出一阵响声。
安徒生《丑小鸭》
——这两个拟声词很形象地刻画了两只公雁被猎人用枪打死掉落在地上的情形,烘托出丑小鸭惊恐的心理。
③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唧唧”既写出了木兰织布时织机发出的响声,又写出木兰叹息时发出的响声。
拟声词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运用到,如能应用于文章的写作中,一定会令文章生色不少,意趣盎然。
脯:是个形声。
从肉,甫声。
本义:干肉。
是个多音字,①作胸脯讲时念“pú”,如鸡脯、鸭脯等。
②作肉干和蜜饯果干。
七年级语文下册 (童年的朋友)教学设计 苏教版 教案
《童年的朋友》个性化教学设计第一课时重点:感受外祖母慈爱的形象。
难点:感受浓浓亲情。
教学方法:探究、质疑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前准备:1.查阅资料,了解高尔基的创作生平。
2.通过查工具书,读准生字词,理解词义。
一、导入课文:播放歌曲《朋友》导入。
朋友人人有,在你快乐的时候和你分享快乐,在你悲伤时和你分担悲伤,在你遇到困难时和你一起克服困难……(指名让学生谈谈自己有哪些朋友。
)那么,高尔基童年的朋友是谁呢?二、检查预习情况:1.给加点字注音(指名上黑板注音)。
诅咒噗....咕哝...噗发绺鬃惩罚..嗅.胸脯.果脯.2.简介作者及背景。
高尔基:苏联无产阶级作家,出生于一个木匠家庭,幼年丧父,童年是在外祖母家度过的。
11岁就结束了童年生活,到“人间”独立谋生,后通过自学成为作家。
列宁称他为“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
他的作品主要有长篇小说《母亲》、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剧本《小市民》。
三、整体感知:1.明确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6):写外祖母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爱。
(1)着重描写了外祖母的长发,揭示了外祖母慈祥、可爱的性格特征。
(2-5)外祖母的语言,突出了外祖母对“我”的疼爱和关心。
(6)写外祖母的外貌和动作,表现了她年轻、仁慈、善良和可爱。
第二部分(7)点题,外祖母成为“我”“终身的朋友”、“最知心的人”、“我最了解、最珍贵的人”。
2.思考:(1)我为什么把外祖母称为“童年的朋友”?她给我的影响有哪些方面?(2)作者是通过哪些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的?(3)说说你对文中外祖母的印象,请你为“外祖母”画一幅肖像。
(通过解决三个问题来整体感知课文,结合学生所画的肖像初步感受外祖母的形象)四、研读课文:1.读过课文,我们感觉到本文中的人物描写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朗读你认为描写得最精彩的部分,并选择一两句并批注。
①小组合作学习交流选出精彩的批注,其它小组作评价。
②教师总结,重点强调比喻句在文章中的作用和侧面烘托在文章中的运用。
《童年的朋友》(苏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童年的朋友》(苏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教学对象七年级提供者赵坤课时一课时一、教材内容分析《童年的朋友》是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内容。
节选自高尔基的《童年》。
节选的部分文字不长,但作者用饱含深情而又十分细腻的笔调,把外祖母的形象写得十分丰满而有艺术魅力。
教授本课要在认真阅读的前提下,抓住人物描写的特征,解析语言,从而体会我与外祖母之间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能力1、学习本文细腻又饱含深情的语言;2、通过细节的描写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细腻的描写手法,以及所表达的情感;2.通过课文三次描写外婆的眼神,从中体现了外婆丰富的内心世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尊重儿童的个性发展。
2、人们应该与孩子成为朋友,不分长幼,平等相处,保持天真。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七年级学生已经初步具有写人记事的能力,本文语言描写丰富多彩,学生会有很高的兴趣,加上纯真的情感体验会有效达到教学目的;但七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程度较差,这就需要利用多媒体呈现问题和图像,激发兴趣、理清条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本节课学生阅读为主,根据人物描写的一般方法,要求学生相互协作,圈画文中相关内容,品读语言、体验情感,采取设疑-举例-讨论-讲解-概括几个步骤赏析课文,感受外祖母的慈爱形象。
五、整合思路1.情景导课。
播放歌曲《外婆的澎湖湾》,激发兴趣,勾起联想和回忆;2.整体感知。
通过多媒体展示文本,学生配乐朗读课文并了解作者及文章梗概;3.探究赏析。
出示有关人物描写的一般手法,对号入座,再文中找出相关内容,分析、欣赏、体会。
多媒体出示问题,按步骤赏析课文。
4.课堂延伸。
多媒体出示实践要求,提供示例锻炼学生观察力和提高写作能力。
五、教学环境:模式二七、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播放歌曲《外婆的澎湖湾》小结:童年时代留给我们许多难忘的爱的故事。
爱让我们感动,让我们拥有太多的回忆和幸福。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 童年的朋友》教案 (新版)苏教版
《童年的朋友》教学目标:1 学习并掌握通过外貌、语言生动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2 感受外祖母对高尔基的深远影响。
课前学习:1 朗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设计字词训练题,考考他人。
2 搜集资料,了解高尔基的生平及主要作品。
课堂学习:一导课1 教师布置学习任务:口头作文《我童年的朋友》。
2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在全班交流。
3学生相互简要点评口头作文,能说说习作的优点与不足。
4 教师结合学生的点评,引出高尔基的《童年的朋友》。
二检查预习:1 考考你(学生相互出题,检查词语掌握情况。
)2 我了解的高尔基(学生介绍作者生平及主要作品等。
)三整体感知1 教师组织学生集体朗读课文,初步感受外祖母的形象及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
2 学生自由阅读课文,思考:⑴从作者的描写中可以看出外祖母是怎样一个人?⑵文中流露出作者对外祖母怎样的思想感情?3 学生阅读思考,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达成共识。
(板书交流内容)四细品课文1 教师呈现三个问题,要求学生边阅读边思考边做笔记。
问题⑴文中主要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的方法?试举例说明。
问题⑵你最欣赏文中的哪一处(或几处)描写?请说出你欣赏的理由。
问题⑶文中哪些语句最能让你感觉到外祖母确实是作者“童年的朋友”?她对作者精神世界的影响有哪些?2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合作学习,再全班交流。
(提醒学生及时修改笔记)五再读课文,质疑、创新。
1 学生自由轻声朗读,能找到最合适的语速、语气、语调,走进作者用优美语言营造的美好的情感世界。
2 示范朗读。
3 学生质疑,师生解疑。
5 学生谈谈自己对文本的独特见解。
(在前面的交流中未有的看法。
可从内容到形式,情感到哲理等方面去发现,鼓励学生个性化阅读。
)六重写《我的童年朋友》,着重运用好外貌、语言的描写方法,鼓励运用其他描写方法,要能传递真诚的情感。
七交流习作,相互点评,总结写好人物外貌及语言的经验。
人物的外貌,主要指人的面容、神情、体态、衣着,还包括风度、打扮、习惯性的动作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一(1—6)写外祖母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爱。(记叙描写)
二(7)表达“我”对外祖母的感激,写出了外祖母对“我”一生的影响。(议论抒情)
五、课外作业,拓展延伸(3分钟)
1、找出文中你认为描写外祖母比较精彩的语句,并简单赏析。
2、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讨论补充
记录
板书
设计
一、《童年的朋友》(高尔基)
第一部分(1—6)写外祖母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爱。
第二部分(7)表达“我”对外祖母的感激,写出了外祖母对“我”一生的影响。
教学反思
B、①、因为外祖母不仅像一般的长辈那样爱自己,而且和“我”之间有着一种特殊的友情;外祖母能像朋友一样尊重自己,平等地对待自己;外祖母是自己最知心的人,自己内心的话都能和外祖母交流;
②、说外祖母是“终身”的朋友,是因为外祖母的爱,把“我”的心灵从黑暗中带到了“光明的地方”,外祖母“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的精神世界,外祖母的乐观、坚毅使“我”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
重难点
重点:学习细腻又饱含深情的语言;
难点:分析外祖母成为“我”童年朋友的原因;体会我对外祖母的感情。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目标(1-2分钟)
导语
出示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背景,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分析外祖母成为“我”童年朋友的原因。
3、体会亲人对我们的爱,激发感恩情怀。
二、学生自学,质疑问难(10分钟左右)
《童年的朋友》
课题
一、《童年的朋友》
课时
第1课时
(总第1课时)
科任
教师
教学
目标
知识与能力:1、了解作者、背景,表情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分析外祖母成为“我”童年朋友的原因;3.体会亲人对我们的爱,激发感恩情怀。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亲人对我们的爱,激发感恩情怀。
检查预习:掌握字词,了解作者。
1、出示自学提纲。
A、思考:本文的主人公是谁?从文题来看,“外祖母”和我是什么关系?
B、外祖母在孩子的眼里是长辈,可作者在文章中说外祖母是他的“朋友”,而且是“最知心”“最珍贵”的“终身”的朋友。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可从文中的句子体会)
C、说说文中哪些地方体现外祖母对“我”的理解和关爱。
D、本文可分几部分?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2、学生自学。对不会的问题要做好批注或随笔,作为合作探究的问题进行合作探究。
3、教师检查学情,不指导、不提问、不干扰。
三、合作探究,解决疑难(15分钟左右)
通过提问、师生互动、小组讨论等形式解决问题。
1、解决自学提纲中的问题:
A、主人公:外祖母;外祖母与“我”是朋友关系。(外祖母是我终身的朋友,最知心的人,最了解、最珍贵的人。)
2、合作解决学生自主发现的问题。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3、教师小结本节课学习重、难点。
四、巩固新知,当堂训练(15分钟)
1、模仿课文写法,展开想像,把“你昨天怎么把牛奶瓶子打破了?你小点声说!”拓展成一段具体的祖孙对话。
要求:(1)对话符合人物性格
(2)说明你这样设计的理由
(3)对话内容在100字以内。
2、《基础训练》前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