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非优区理论的祁东县旅游开发探讨
我国旅游资源非优区的适度开发研究
六 、重视社会 责任
日本军 工企 业普遍 重 视企 业社会 责任 , 主意 宣传 企业 的社 会责 任理 念 , 注 重保护环 境 、节约 资源 , 注 重生态 效益 , 倡导 人 与 自然 的和谐共 处 , 使 企业 获得 了 良好 的社会 效益 。川崎 重工 主 张 ,“ 利 用在广泛 领域 中高 度的综合技 术实力 , 实现与地 球环 境的 和谐 , 为 建设 丰裕 、美好 的未 来社会 , 不 断创造新的 价值 。 开展事业 时 , 在 所有 可能的局面 中 , 都要 充分认识 企业的社 会责 任, 与地球 、社 会 、地 区和人共 生” 。富士重 工认为 ,“ 企业 社 会责 任是 我们企 业理念 的反 思 , 是对 我们 的业务 活动 的基本 组 成部分 ”。三菱机 电主张 ,“ 尊重 自然 , 为保护和 改善环境 而努 力” 。丰 田公 司主 张 ,“ 让汽车 与 自然环境 ‘ 协调发展 ’, 让 公 司与国际社会 ‘ 协调发展 ’, 让 个人与社会共 同进步” 。
产业研究 I T h e I n d u s t r i a t S t u d y
我国旅游资源非优 区的适度开发研究
陈 彩 红 莱 芜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2 7 1 1 0 0优 区旅 游 开 发 策 略 研 究
随着 我 国当前 旅游 市场 结构 的不 断改变 , 旅游 出行 方式 的 的不 断丰 富 , 国 内长途旅 行与短 途近 郊旅行 成为 旅游业 内的两 把利 剑 , 剑锋 锐利 , 发展势 头 良好 。 因此 , 旅游 资源 的非优 区呈 现 出 良好 的发展 态势 , 并逐 步 向优 区转 化 。再加上 我 国加大对 城镇 化推 进速 度 , 城市 化水 平 不断 提高 , 越 来越 多 的城市 开 发 境 内旅游 资 源 , 试 图通 过开 发 旅游 业增 进城 镇 化进程 。因 此 , 研 究 我 国旅 游资 源 非优 区 的开 发与 利用 是一 项 势在 必行 的 活 动, 也是把 握发展机 遇 , 实现 区域跨越 式发展 的 良好 契机 。
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研究
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研究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各地都在寻找发展旅游资源的机会。
然而,并不是所有地方
都拥有优越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因此需要在非优区进行旅游资源开发研究,寻找潜在的旅
游资源。
1. 理解区域特点
在进行旅游资源开发之前,首先需要对该区域的地理、人文、历史、文化等方面进行
深入分析,了解其特点和优劣,找到合适的旅游开发方向。
2. 寻找潜在的旅游资源
在非优区,可能会存在一些被忽视的旅游资源,例如一些特色小镇、民俗文化、建筑
风格等。
需要通过调查、研究等方法找到这些潜在的旅游资源。
3. 引入新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在发展新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方面,可以采取与当地农民合作、引进更具特色的民宿等
方式,从而提升旅游体验,同时还能改善当地经济发展。
4. 进行宣传推广
对于非优区的旅游资源,需要更加积极地进行宣传推广,向更广泛的人群展示其独特
的吸引力。
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宣传推广,例如建立地方旅游官方网站、参加旅游展会、发放宣传资料等。
5. 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为了更好地接待游客,需要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交通设施、住宿设施、餐饮
设施等。
通过改善旅游基础设施,可以提升游客的体验,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对于非优区的旅游资源开发,需要深入挖掘潜在的旅游资源,引入新的旅
游产品和服务,积极进行宣传推广,同时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从而提升游客体验,促
进旅游业的发展。
旅游非优区市场开发研究ppt2
——以淮安市为例
前 言
• 研究意义和目的:
• 旅游非优区的开发对全国旅游业的平衡健康发展有重要意 义。中国地域广大,旅游资源众多,但旅游条件各方面都 优越的地区还是属于相对少数。绝大多数旅游地都存在着 这样或那样的非优条件,并制约着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旅 游非优区并不是不可改变的,经过科学的规划开发,非优 区的潜力能够被发掘,非优区也能成为优势区。 • 从全国来看,政府希望大力发展旅游业来促进消费,从局 部来看许多经济欠发达地区希望通过旅游业来拉动地方经 济发展。现在中国旅游发展存在着较大的不平衡。研究旅 游非优区的开发,能为这些地区的旅游发展提供可行方案, 开发出更多更新更能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旅游产品,促进非 优区旅游发展,也有利于拉动消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在中国研究旅游非优区较早的代表人物之一是许春晓 (1993),他也是较早提出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的学者, 他提出的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经常被人在论文中引用。
结 论
• 虽然现在全球正面临着金融风暴的冲击,什么时候能从经 济下滑中走出来还不得而知。但中国却是一个经济持续增 长的亮点,中央政府和各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 旅游业持续发展的政策、措施,所以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依 然被人所看好。 • 淮安的各方面发展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大环境的影响,但面 对危机不要畏惧,只要应对得当,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很 有可能转危为机。不断完善自身的旅游资源的开发,各项 配套设施的建设提升自身实力,然后根据市场调研,找准 目标市场,接着开发出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通过正确有 效的营销手段,树立起自己的旅游品牌。方法正确,目标 明确,有朝一日旅游非优区也能成为旅游优势区。
4 淮安市旅游非优区市场开发的策 略
• 4.1整合旅游资源,开发特色旅游产品 • 4.2优化目标市场,分析需求特征 • 4.3运用多种营销策略,加大宣传推广 力度
《山西省欠发达旅游非优区判定及开发研究》范文
《山西省欠发达旅游非优区判定及开发研究》篇一一、引言山西省作为中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省,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
然而,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部分地区因地理位置、经济基础、文化特色等因素的限制,形成了欠发达旅游非优区。
这些区域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本文旨在通过对山西省欠发达旅游非优区的判定,提出有效的开发策略,以期推动这些区域的旅游业发展。
二、山西省欠发达旅游非优区的判定1. 地理位置与交通因素欠发达旅游非优区通常位于山西省的边缘地区或山区,交通不便,制约了游客的进入。
这些区域往往缺乏现代化的交通设施,道路状况较差,影响了游客的出行体验。
2. 经济基础与资源状况经济基础薄弱是欠发达旅游非优区的主要特点之一。
这些区域往往缺乏资金投入,旅游资源开发不足,基础设施落后。
同时,这些区域的资源状况也较为有限,缺乏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难以吸引游客。
3. 旅游市场与竞争态势在旅游市场上,欠发达旅游非优区往往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一方面,来自周边省份和地区的旅游景点竞争激烈;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有效的营销和推广策略,这些区域的旅游资源难以得到充分展示。
三、山西省欠发达旅游非优区的开发策略1. 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欠发达旅游非优区发展的关键。
政府应加大对这些区域的资金投入,改善交通状况,提高道路质量,为游客提供便捷的出行条件。
同时,加强电力、通讯、供水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区域的整体承载能力。
2. 资源整合与开发针对欠发达旅游非优区的资源状况,应进行科学的资源整合与开发。
挖掘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
同时,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与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动区域旅游业的发展。
3. 市场营销与推广市场营销和推广是推动欠发达旅游非优区发展的重要手段。
通过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这些区域的知名度。
利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渠道,扩大影响力,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祁东县旅游业发展现状与发展规划
祁东县旅游业发展现状与发展规划作者:唐诗佳邓楚雄来源:《科学与财富》2011年第08期[摘要] 通过分析祁东县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和不足,根据祁东县特有的自然和人文风情,并结合其当前经济发展水平,为祁东旅游业发展提出几点意见和建议,并指出在发展过程中应注意的两大问题,旨在促进祁东的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关键词] 祁东旅游业发展湖南省祁东县位于湖南省南部,湘江中游。
祁东风光旖旎,境内阡陌交错,溪流纵横,泉井棋布,古有“祁山叠翠、湘水环清”之赞誉。
然而,祁东丰富的旅游资源并未为祁东的经济的发展做出多少贡献。
虽然当地的有识之士已经逐渐意识到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始终缺乏一个较为完整和详细的统一规划。
十一五期间,祁东的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但是仍然相对落后,十二五期间,对祁东来说是关键的五年,2010年是十一五计划的最后一年,是十二五计划的编制年,做好祁东的旅游规划,促进祁东的经济特别是旅游业的发展,其意义显得尤其重要。
1、祁东县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1.1祁东县发展旅游业的优势1.1.1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祁东地处湖南南部,湘江中游北岸,东抵衡阳,西接桂林,临近沿海,紧靠两广,湘桂铁路与322国道从境内并行而过,衡昆高速公路及连接线贯穿祁东,素有“湘桂咽喉”之称。
北往长沙,南下广州,西到桂林,都不到6个小时车程,从县境东部湘江河道可直达长江,水陆交通极为便捷,是内陆地区承接沿海产业梯度转移的前沿地带。
十一五期间,祁东广修乡村公路,现已基本完工,基本上做到了乡乡通公路,村村通公路。
县城内设有3个公共汽车站和3个大型停车站及两个火车站。
极为便利的交通条件无疑是祁东发展旅游业的一大优势。
1.1.2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祁东旅游资源丰富,种类多样,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形成其特有的旅游魅力。
比较著名的景点有:太和堂镇的省级森林公园四明山,具有林深、竹秀、水美、石奇的特点,并有仙人下棋等著名景点;湘江之畔的归阳镇的古镇,有保存完好的状元桥和千年古街,且还在使用和居住中,置身其间,仿佛回到古代;县城洪桥镇更是风景秀美,城西有号称“一山挑两湖”(一山指鼎山,两湖指师门水库和红旗水库)的鼎山森林公园,城南有著名的温泉度假村等等。
旅游非优区开发模式研究——以甘肃省为例
口杨 晓峰
鲍
迪
西安 70 3 11 ) 2
( 京 学院 管 理科 学系 , 西 西 陕
性 ,以自身的力量改变贫穷落后面貌 , 从
而 使 旅 游 扶 贫 开 发 对 区域 经 济 社 会 的 发 展 起 到 有 效 的整 合 作 用 。 3旅游 圈层 开 发 模 式 . 旅 游 圈层 开 发可 以显 著地 整合 区域旅 游 资源 空 间布 局 、 化 区 域旅 游 基 础设 施 、 优
向,所 开展 的一种既 能获 得社会 经济效
益 , 能促 进 生态 环 境 保 护 的边 缘 性 生 态 又 工 程 和旅 行 活 动 。 肃 省 目前 的 自然环 境 甘 仍 十 分 脆 弱 , 土 个 区域 成 为 旅 游 优 越 区 还 是 非 优 区 的因 素 是 多 方 面 的 , 是 一 个 复杂 也 的 巨系 统 。 域 经 济背 景 、 区 区位 条 件 、 游 旅
的联合, 促进区域之间的协作 , 形成规模经 济与系统经济, 产生相应 的规模效益。
甘 肃 应 建 立 以 兰 州 和 敦 煌 为 中 心 点 的旅 游 圈 层 。 煌 以 其在 国际 国 内的 旅游 敦 知 名 度 ,可 以 申请 开 通 直达 的 国 际 航 班 , 成 为 甘 肃 省 西 部 旅 游 圈 层 ; 州 以其 在 甘 兰 肃 省 的 行 政 、 济 、 化 等 中心 地 位 及 其 经 文
马散村开发红色旅游基本情况
马散村开发红色旅游基本情况随着红色旅游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国革命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其中,马散村是一个被赋予红色旅游开发的重任的地方。
本文将介绍马散村的基本情况、红色旅游的开发和影响等。
一、马散村的基本情况马散村位于中国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历史遗址之一。
在1932年至1934年间,曾经是红四方面军的主要活动区域,也是毛泽东、周恩来等革命领袖多次经过和活动的地方。
马散村地势险峻,地处四面山区,自然环境美丽,素有“红色瑰宝、旅游胜地”的美誉。
二、红色旅游的开发和影响为了保护和传承马散村的红色文化遗产,当地政府开始了对马散村的红色旅游开发。
在旅游开发中,马散村成功地将革命历史和生态旅游相结合,推出了“游走红色路线、享受自然风光”的旅游产品。
目前,马散村已经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村落、全国环保村庄等多个旅游和环保荣誉称号的获得者。
红色旅游的开发也给当地带来了经济和社会影响。
马散村的农民可以借助旅游和民宿等产业获得收入,当地的生活水平也有了一定提升。
同时,红色旅游也推动了当地文化和历史的传承,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到中国革命的历史文化。
三、马散村的未来发展马散村的红色旅游虽然初具规模,但仍然面临着多个挑战。
首先,马散村的基础设施和旅游配套设施还不够完善,导致旅游质量和游客满意度不高。
其次,马散村需要更好的保护和传承革命历史及文化遗产,不能仅仅是为了旅游而旅游。
最后,马散村需要将生态旅游和历史文化旅游相结合,推出更多有特色、有魅力的旅游产品。
总之,在红色旅游发展的大背景下,马散村将继续努力,打造更好的旅游产品和环境。
通过推进旅游业的发展,马散村将重获新生,成为一个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地方。
同时,马散村的红色文化也会在旅游中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
旅游非优区开发策略
旅游非优区开发策略探讨摘要: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原有的旅游胜地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而旅游业对经济社会带动效应的显现也促进了对旅游业投资的增加,在市场和投资的双重推动下,一些原本旅游竞争力较弱、开发条件有限的地区,即所谓的旅游非优区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并逐渐成为旅游发展的新生力量。
关键词:旅游非优区;开发策略中国的旅游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根据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2009年,我国共接待入境游客1.26亿人次,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396.75亿美元,分别比上年下降2.7%和2.9%;国内旅游人数19.02亿人次,收入10183.69亿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年增长11.1%和16.4%;中国公民出境人数达到4765.6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0%;旅游业总收入1.29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1.3%。
在这种情况下,数量相对较少且分布不均衡的旅游优越区已无法满足旅游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一些法定的节假日,如五一、十一黄金周期间,各大景区人满为患,对旅游景区造成了较大的环境压力,也降低了旅游的质量。
同时,由于旅游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日益显现,很多地方政府都把旅游业定为支柱产业、重点产业来进行开发,但是具有先天开发优势的地区毕竟是少数,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先天条件并不优越的地区,即所谓的旅游非优区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成为当前旅游开发的热点之一。
一、旅游非优区的定义我国的旅游发展最初以观光旅游为主,旅游资源对旅游目的地的开发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此,国内对旅游非优区的研究是从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始的,许春晓(1993)最早明确提出了旅游资源非优区,并将其定义为:”在特定地区内,没有国家级和世界级的知名风景名胜区,缺少骨干旅游景点,并且旅游景点的丰度和密度均不够,难于形成优秀旅游产品的现象[1]。
”这个概念也成为之后的学者对旅游非优区进行定义的基础。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新的旅游方式的兴起,旅游资源范围的扩大,专家学者对旅游非优区的研究从考虑单一的资源因素到综合考虑资源、交通、经济、社会等多种因素,从微观的区域旅游开发条件发展到宏观的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研究内容越来越丰富。
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研究
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研究旅游是一项重要的经济活动,对于许多地区而言,旅游业可以成为一项重要的经济支柱。
并非所有地区都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有些地区甚至被称为旅游资源非优区。
针对这些地区,开发和研究旅游资源可以为其经济发展提供新的机遇。
旅游资源非优区指的是地理位置偏远、景点有限、文化资源匮乏等地区。
在这些地区,由于吸引游客的资源有限,旅游业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如何开发和研究这些地区的旅游资源,成为了提升其旅游业发展的关键。
通过开展旅游资源开发研究,可以深入挖掘和发掘这些地区的独特之处。
不同地区拥有不同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旅游资源,通过深入研究,可以发现这些地区的特色和亮点。
在沃尔夫山脉这样的非优区,就可以通过研究其独特的高山温泉资源,发展山地温泉旅游,吸引更多游客。
开发和研究旅游资源非优区可以通过提升基础设施来改善旅游环境。
在一些地区,由于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旅游业发展受到了限制。
通过开展旅游资源开发研究,可以确定旅游资源的开发重点,并合理规划和建设相关的交通、住宿、餐饮等基础设施,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
开发和研究旅游资源非优区还可以通过创新旅游产品和服务来吸引更多游客。
在旅游资源非优区,由于景点有限,游客可能会感到乏味或者缺少选择。
通过研究当地的文化、历史、传统工艺等特色资源,创新旅游产品和服务,可以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旅游体验,吸引更多游客前来。
开发和研究旅游资源非优区还可以通过加强宣传和推广工作来提升其知名度和形象。
在旅游资源非优区,由于知名度低或者形象不佳,游客对该地区的了解有限,对于旅游的选择也会有所顾虑。
通过开展宣传和推广活动,向外界全面展示这些地区的旅游资源和特色,可以增加其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前来。
开发和研究旅游资源非优区可以为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新的机遇。
通过深入挖掘和发掘旅游资源、提升基础设施、创新旅游产品和服务以及加强宣传和推广,可以改善旅游环境,吸引更多游客,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
旅游资源非优区研究述评
20 世纪下半叶,特 别是 90 年代以来世 界旅游业 蓬勃发 展, 大众旅 游发展 迅速 �在 我国 ,自从 1 995 年实行 双休 日以来 ,旅游 业发 展迅速 ,尤 其是 1 999 年实施三大黄金周以后,国内旅游业飞速发展,旅游 需求异常旺盛�旅游资源是旅游客体 ,自然成了旅游 研究的热点 与重点�但 旅游资源 空间赋 存差异 显著, 存在旅游资源优越区与旅游资源非优区,而在任何国 家和地区,旅游资源优越区是较少的,是相对大多数 旅游资源非优区而存在的�社会发展拉动旅游活动的 普及,导致旅游地需求的扩大,刺激旅 游资源非优区 的开发升级,而且,旅游资源不是旅游 业发展的唯一
第 1 7卷 第 1 期 201 0 年 2 月
湖南商学院学报 (双月刊) JOU R N A L OFHU NA 湖南商学院学报 N U NI V ER SI T Y OFCOM M ER CE
Vol.1 7 NO.1 00 年 F e b201 .201
旅游资源非优区研究述评
粟路军 � 夏 军
(厦门大学 管理学院, 福建厦门 361 005 ; 湖南智成旅游文化咨询有限公司, 湖南 长沙 4 1 001 2) 摘 要:旅游业强劲发展态势导致旅游资源优越区不能有效满足现实旅游市场需求, 客观呼唤旅游资源非优区研究� 文章
� , J
� � � � ( Ma na g em en S c h ool, X i a m e n U nie r s i, X i a m e n, F ji a n 361 005; � � � � � H na n Zh i c h e ngTo r i s m C l r e Consl a n Co, Ld . Ch a ng s ha , H na n 41 001 2)
旅游区位非优区的旅游业发展
旅游区位非优区旅游发展研究——以腾冲为例【内容提要】旅游区位非优区是由于其区位不理想,从而导致具有一定资源禀赋的旅游地开发困难、旅游业发展缓慢的地区。
随着各个地区经济结构的调整,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旅游业的发展格局的改变,旅游区位非优区旅游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本文以腾冲为例,通过对腾冲的旅游区位条件进行分析,提出腾冲的旅游区位非优的现实,并提出腾冲等旅游区位非优区的旅游业发展对策,以促进旅游区位非优区的旅游业发展。
【关键词】旅游业发展旅游区位非优区腾冲旅游目的地的区位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性要素之一,区域旅游业的发展,除了要凭借自身的旅游资源条件、区域经济条件外,还受到其区位条件的影响。
一般认为,旅游区位是通过客源地与旅游目的地的空间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交通可达性来体现的,因此,旅游的区位条件主要包括旅游资源区位、旅游市场区位和旅游交通区位。
旅游目的地的区位是否优越,直接影响到当地旅游的开发时间、发展水平及发展速度。
旅游区位非优区由于旅游区位的不理想、交通的可达性较差或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不利于当地旅游业的发展,甚至还会起到阻碍作用,从而导致旅游区位非优区的旅游业发展速度较慢,旅游资源开发困难,使当地旅游资源无法实现自身应有的价值。
因此,如何使这些旅游区位非优区的旅游资源能够更快的、更多的呈现在大众面前,使当地旅游资源能够得到合理的、充分的开发利用,已经成为人们所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
一、腾冲旅游资源及产业综述(一)、腾冲地理位置及旅游资源腾冲地处于24º38'N――25º52'N,98º05'E——98º46'E之间,西临缅甸,东接保山,北临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南接德宏傣族自治州。
是位于阿尔卑斯――喜玛拉雅地质构造带的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缝合线南部。
由于位于云贵高原西部山区,海拔高差较大,立体气候明显,年平均气温约在14.7ºC,年平均降水量约为1 491.1mm。
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研究
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研究【摘要】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研究旨在探讨如何有效开发和利用那些尚未受到重视的旅游资源,提升这些地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本文首先从研究背景和意义入手,分析了非优区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接着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最后给出了针对非优区旅游资源开发的政策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总结,可以为这些地区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并展望未来发展的方向和前景。
这将有助于实现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当地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
【关键词】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研究、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现状分析、问题研究、发展策略、案例分析、政策建议、总结、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研究的研究背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旅游目的地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一些地区由于自然条件、交通便利度、文化传承等因素,使得其旅游资源并不十分丰富或者优越,导致这些地区的旅游业发展相对滞后。
对于这些旅游资源非优区的开发,不仅可以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提高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还可以促进当地居民就业,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对于旅游资源非优区的开发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通过深入分析现状和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策略和政策建议,可以有效推动这些地区的旅游业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局面。
本论文将重点关注旅游资源非优区的开发问题,探讨有效的发展策略和政策建议,以期为相关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1.2 研究意义旅游资源非优区的开发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非优区的开发研究,可以有效地提升地区的旅游资源利用率,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改善居民生活水平。
非优区的开发能够有效地缓解优质旅游资源过度开发的问题,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通过对非优区的开发研究,可以推动旅游业的多元化发展,丰富旅游产品和服务,提升旅游体验,吸引更多游客,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旅游非优区开发模式研究
旅游非优区开发模式研究作者:杨晓峰鲍迪来源:《管理观察》2010年第23期摘要:本文以甘肃省作为进行旅游非优区旅游开发研究的典型实例,通过对甘肃省旅游非优区其基本特征的全面分析研究,总结此类地区的共性与特殊性,探索其旅游开发的一般原则和道路,以及旅游开发应该选择的开发战略和开发模式,以期对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有所贡献。
关键词:旅游非优区影响因素类型划分旅游开发一、旅游非优区的概念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在旅游非优区的开发研究方面,Opperman M.(1994 )用客源地“生活发展阶段”来科学规范旅游业冷区的研究,这种冷区实质上有不少是“旅游非优区”。
在中国,许春晓(1993)资源非优区的概念: 旅游资源非优区是旅游资源品质不理想,开发有困难的区域。
在总结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杨晓峰(2007)将“旅游非优区”定义为“旅游非优区是指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在特定的时期内,由于受到旅游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区域文化与旅游认识、客源市场、区域经济背景等因素的制约,旅游业发展比较落后,而导致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较低,对社会的发展不能起到很大促进作用的地区。
”二、非优区的量化研究及对甘肃省旅游优劣的界定影响一个区域成为旅游优越区还是非优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也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
区域经济背景、区位条件、旅游资源禀赋、旅游认知度以及客源市场是影响某个区域成为旅游优越区和旅游非优区的主要指标,它们各自又包含若干下一层的量化指标。
如旅游资源禀赋的影响因子选取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遗产地、旅游胜地四十佳、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以及区域文化特色等。
其他几个影响因子的也选取了若干的具体量化指标。
在《旅游优劣区类型划分及旅游非优区开发研究》(杨晓峰,2007)一文中有详细的论证,通过数据标准化、相关分析、聚类分析及判断分析等定量分析方法,得出甘肃省旅游业的特点是旅游资源禀赋较好,但是区位条件差、旅游开发的经济基础薄弱、游客的认知度低,客源市场占有率非常低。
《山西省欠发达旅游非优区判定及开发研究》
《山西省欠发达旅游非优区判定及开发研究》篇一一、引言山西省,位于中国的北方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发源地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风光。
然而,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山西省的旅游发展并不均衡,部分地区属于欠发达旅游非优区。
本文旨在通过对山西省欠发达旅游非优区的判定及开发研究,为山西省旅游业的全面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山西省欠发达旅游非优区的判定(一)研究方法为了判定山西省欠发达旅游非优区,本文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通过收集相关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方法,结合专家访谈、实地调研等方式,对山西省各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
(二)判定标准根据研究结果,本文认为山西省欠发达旅游非优区的判定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旅游资源丰富度、旅游业发展水平、交通便捷程度、区域经济基础、政策支持力度等。
具体来说,这些地区往往旅游资源丰富但开发不足,旅游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交通不便,区域经济基础薄弱,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等。
(三)判定结果根据上述标准,本文认为山西省的某些地区,如某县、某市等地区属于欠发达旅游非优区。
这些地区旅游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程度较低,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
三、山西省欠发达旅游非优区的开发策略(一)加强旅游资源开发针对欠发达旅游非优区,首先要加强旅游资源的开发。
通过深入挖掘地区的文化底蕴和自然风光,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
同时,加强旅游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服务水平,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二)提升交通便捷程度交通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对于欠发达旅游非优区,应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升区域交通便捷程度。
包括加强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方式的衔接,提高区域通达性。
(三)加强区域经济基础建设区域经济基础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对于欠发达旅游非优区,应加强区域经济基础建设,包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产业、吸引人才等。
通过提高区域经济实力,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山西省欠发达旅游非优区判定及开发研究》范文
《山西省欠发达旅游非优区判定及开发研究》篇一一、引言山西省,作为中国的能源重地,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为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其地域广阔,旅游资源分布不均,存在欠发达旅游非优区。
这些区域的旅游业发展滞后,制约了全省旅游业的整体发展。
因此,对山西省欠发达旅游非优区进行判定及开发研究,对于促进山西省旅游业的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山西省欠发达旅游非优区的判定(一)判定依据欠发达旅游非优区的判定主要依据区域旅游资源禀赋、交通通达性、旅游接待能力、旅游市场影响力等指标。
通过综合分析这些指标,可以客观地评价一个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水平。
(二)判定方法1. 旅游资源评价:对山西省各地区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文化等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各地区的旅游资源禀赋。
2. 交通通达性评价:分析各地区的交通状况,包括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设施的覆盖情况及通达性。
3. 旅游接待能力评价:从酒店、餐饮、旅游景点服务等方面,评价各地区的旅游接待能力。
4. 旅游市场影响力评价:通过分析各地区的旅游客源、旅游收入等数据,评价各地区的旅游市场影响力。
(三)判定结果根据上述指标的综合分析,我们可以将山西省的旅游非优区主要划分为资源匮乏型、交通制约型、接待能力不足型和市场影响力较弱型等几种类型。
这些区域在旅游资源、交通、接待能力或市场影响力等方面存在明显的短板,制约了其旅游业的发展。
三、山西省欠发达旅游非优区的开发研究针对山西省欠发达旅游非优区,应采取因地制宜的开发策略。
首先,应加强这些区域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其通达性和便捷性。
其次,应结合当地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
同时,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包括酒店、餐饮、旅游景点服务等方面的建设。
最后,应加强旅游市场的宣传推广,扩大其市场影响力。
总的来说,对山西省欠发达旅游非优区的判定及开发研究,有助于促进山西省旅游业的均衡发展,提升山西省旅游业的整体竞争力。
《山西省欠发达旅游非优区判定及开发研究》
《山西省欠发达旅游非优区判定及开发研究》篇一一、引言山西省作为中国的旅游大省,其旅游资源丰富且独具特色。
然而,在旅游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发现山西省内部存在着一些欠发达的旅游非优区。
这些地区虽然具有独特的自然和文化资源,但由于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其旅游发展相对滞后。
因此,对山西省欠发达旅游非优区进行判定及开发研究,对于促进山西省旅游业的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山西省欠发达旅游非优区的判定1. 判定依据对于山西省欠发达旅游非优区的判定,我们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的指标: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经济发展水平、旅游资源丰富程度、旅游设施完善程度以及旅游市场开发潜力等。
2. 判定方法通过收集相关数据,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各指标进行综合评估。
同时,结合实地调查和专家咨询,对各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状况进行全面了解。
最终,根据综合评估结果,确定山西省欠发达旅游非优区。
三、山西省欠发达旅游非优区的特点1. 地理位置偏远欠发达旅游非优区多位于山西省的边缘地区,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导致游客到达困难。
2. 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旅游业的发展。
3. 旅游资源丰富但开发不足虽然这些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但由于开发不足,导致旅游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
四、山西省欠发达旅游非优区的开发策略1.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欠发达地区的交通条件,提高游客到达的便利性。
通过加大投入,完善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网络,提高区域可达性。
2. 挖掘旅游资源潜力对欠发达地区的旅游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发挥其独特性和优势。
通过开发新的旅游产品,丰富旅游业态,提高旅游吸引力。
3. 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政府应加大对欠发达地区旅游业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旅游业的发展。
同时,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更多企业投资旅游业。
4. 加强区域合作与联动发展通过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与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山西省欠发达旅游非优区判定及开发研究》
《山西省欠发达旅游非优区判定及开发研究》篇一一、引言山西省,位于中国的北方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发源地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风光。
然而,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山西省的旅游发展并不均衡,部分地区被划归为欠发达旅游非优区。
本文旨在通过对山西省欠发达旅游非优区的判定及开发研究,为该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建议。
二、山西省欠发达旅游非优区的判定在旅游业发展中,非优区指的是旅游发展条件较差、旅游产品缺乏特色和吸引力的地区。
在山西省内,一些地区因为地理位置、交通状况、旅游资源等多种因素,其旅游业发展相对滞后,可以视为欠发达旅游非优区。
首先,从地理位置来看,这些地区往往处于山西省的边缘地带,距离主要城市和交通干线较远,交通不便。
其次,这些地区的旅游资源虽然丰富,但缺乏特色和知名度,无法吸引足够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此外,由于经济水平较低、资金投入不足等原因,这些地区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也制约了旅游业的发展。
三、山西省欠发达旅游非优区的开发研究针对山西省欠发达旅游非优区的特点和发展需求,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开发研究:1. 明确发展定位和目标。
在分析地区资源和市场需求的基础上,明确发展定位和目标,制定出符合地区特点的旅游业发展规划。
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改善交通状况,提高住宿、餐饮等旅游服务水平。
3. 挖掘和开发特色旅游资源。
通过深入挖掘地区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开发出具有地区特色的旅游产品。
4. 加强市场营销推广。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网络平台,积极开展市场营销推广活动,提高地区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5.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实现旅游业与生态、文化、经济的协调发展。
四、结论通过对山西省欠发达旅游非优区的判定及开发研究,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地区在旅游业发展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
但同时,也具有巨大的潜力和机遇。
《2024年山西省欠发达旅游非优区判定及开发研究》范文
《山西省欠发达旅游非优区判定及开发研究》篇一一、引言山西省作为中国的文化名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吸引了大量游客。
然而,山西省内仍存在一些欠发达的旅游非优区,这些区域的旅游产业发展相对滞后,难以满足当地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提升的需求。
本文旨在通过对山西省欠发达旅游非优区的判定和开发研究,为当地政府和相关企业提供科学、可行的开发建议。
二、山西省欠发达旅游非优区的判定1. 地理位置与资源条件分析山西省的欠发达旅游非优区主要分布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这些区域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资源条件相对较差。
在资源条件方面,这些区域虽然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宣传和开发,其旅游资源尚未得到充分挖掘。
2. 旅游产业发展现状评估通过对山西省欠发达旅游非优区的旅游产业发展现状进行评估,发现这些区域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如酒店、景区设施等不完善;二是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特色和吸引力;三是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度较低,产业链条较短。
3. 判定标准与方法根据地理位置、资源条件、旅游产业发展现状等因素,本文提出以下判定标准:一是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二是资源条件相对较差,旅游资源尚未得到充分挖掘;三是旅游产业发展滞后,缺乏特色和吸引力。
在判定方法上,可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对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
三、山西省欠发达旅游非优区的开发策略1. 明确开发目标与定位针对山西省欠发达旅游非优区的特点,应明确开发目标与定位。
在目标上,应以提升当地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在定位上,应突出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打造具有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
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山西省欠发达旅游非优区开发的关键。
应加大对旅游交通、酒店、景区设施等方面的投入,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质量。
同时,还应注重基础设施的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3. 开发特色旅游产品针对山西省欠发达旅游非优区的资源特点,应开发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非优区理论的祁东县旅游开发探讨作者:刘春芳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5年第7期刘春芳经济欠发达非优区的旅游开发是一项难度大而且艰巨的任务,因为经济基础、区位条件、旅游资源等方面的限制, 决定了其开发与发展必然要开辟一条与众不同的路径。
以湖南省祁东县为例,基于经济欠发达旅游资源非优性分析, 探讨了旅游开发条件、发展对策等问题,对祁东县旅游发展提供实践指导的同时,也对同类型旅游地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旅游资源非优区的定义旅游资源非优区的本质就是景观美学价值偏低和景点组合状况欠佳。
后来有学者将其详细阐述为:在某一特定时期内,旅游资源较为缺乏、品味较低、知名度不高、对游客吸引力小的区域[1]。
目前学术界直接引用“旅游资源非优区是指没有国家级或世界级的知名风景名胜区, 缺少骨干旅游景点, 并且旅游景点的丰度和密度均不够,难以形成优秀旅游产品的特定地区”。
综上,我们可以定义旅游非优区是指研究区的旅游资源本身的景观美学价值偏低、景点组合欠佳或丰度较低, 结构规模不理想, 与大范围内其他区域比较, 其所处的资源区位、经济区位、客源区位、交通区位、文化区位、认知区位欠佳, 旅游开发具有相对劣势的区域。
二、祁东县旅游非优区的表现(一)名优景点少,旅游资源分散祁东县古迹众多,山水灵秀,目前全县共发现和开发的景点93处,其中自然景点景观19处,人文景点景观74处,如衡宝战役旧址,归阳状元桥,半山半城景观。
但存在特色不特、分散零星的问题,从而很难取得自然景观与人文旅游资源相得益彰的整体效果。
祁东县主要旅游点情况见表2.1:(二)缺乏旅游规划,市场营销不合理作为一个非传统旅游地区,祁东县的旅游还没有进行过系统、科学、全面的规划,甚至还缺乏规划意识,从而导致了定位不准、功能不分、建设不力等诸多问题。
旅游产业发展到现在,已进入一个拼特色、拼名气、拼影响,最终是拼市场的空前竞争时代。
但是祁东还没有充分树立和利用营销意识,导致了许多景点“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状况。
例如归阳落排洲除了开发水上交通这一优势条件,当地政府却忽视了它还具有湘江田园文化游的天然优势。
三、祁东县旅游非优区的开发条件(一)地理特征与交通区位祁东县位于湘江中游北岸,白河、清江于归阳汇入湘江,境内田畴阡陌,溪流纵横,古有“祁山叠翠,湘水环清”之赞誉。
祁东县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历年平均气温18.3℃,无霜期278-284天,加之江南丘陵山区地形复杂,立体气候明显。
祁东县的旅游交通条件比较优越。
它是三沿(沿海、沿江、沿边)辐射的“聚焦点”,322国道、衡昆高速、衡柳铁路在祁东横穿而过,客货水陆运输极为方便。
(二)资源潜力与旅游环境祁东县的旅游资源种类较丰富(表2.1),除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历史遗迹之外,祁东县特色农业资源也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尤其是黄花、席草、湘莲等特产为县域农业生态旅游提供了载体[2]。
2002年黄花菜获得国家农产品地域保护,奠定了祁东作为全国黄花菜产业的龙头和大本营的地位。
祁剧、渔鼓、舞狮等民俗风情演绎着祁东的地方特色文化,2007年祁东被中国曲艺家协会授予“曲艺之乡”称号。
2014年全县实现旅游总收入0.76亿元,增长23.5%,接待游客6.86万人次,增长33.4%。
(三)基础设施和市场区位十一五期间祁东县已完成乡村旅游景点星级标准调整改造,“农家乐”休闲品位不断提高。
全县共有规模以上的宾馆酒店22家,旅行社7家,具有一定的旅游接待能力。
祁东位于湘桂走廊,又紧临京广、京珠南北通道。
祁东离衡阳、邵阳、永州三市市区都不足100公里,正处于短线游、双休日游的最佳半径之内,加之自身旅游市场需求较大,所以市场前景可观。
从长远来看,长沙、省内及两广虽然在最佳半径之外,但也是祁东的潜在旅游客源地。
与此同时,可以借助桂林、南岳实行旅游合作和旅游打捆以分享部分游客。
四、祁东县旅游开发探讨基于祁东县旅游资源非优表现和开发条件分析,县区发展旅游业必须突破传统资源导向的束缚并制定相应策略:充分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和客源市场,从区域经济长远发展着手,以旅游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临近城市为目标市场,以生态休闲旅游方式为导向,以资源整合为手段,以区域合作为突破,以特色化产品为关键,以政府主导为保障,最终探索出一条适合祁东旅游经济发展的新路子。
(一)明确目标定位祁东旅游的目标定位需要结合自身的旅游资源、旅游市场等因素进行适度开发。
近期目标是全面推进旅游工作,推动旅游经济由零起步,开发建设3—5个有特色、有市场、有收益的旅游景区景点,启动AA级景区创建工作。
中长期目标是实现旅游经济飞速发展,入境游客稳居全市前列,创建AAAA级景区(点)1个以上,AAA级景区(点)3个以上,打造成为全市乃至于湖南省的旅游强县。
祁东旅游的定位为湘桂线上的好山水、大湘南的休闲地、海内外的黄花之乡。
该定位一方面把市场定位为以湘南及省内的短线游为主,兼顾两广游客及海内外游客的长线游;另一方面把功能主要落脚在休闲游、山水游和黄花游等特色旅游上,根据所服务的市场,突出旅游个性,提升景点档次,以实现祁东旅游的提质换面。
按照“十二五”规划纲要,合理开发并保护旅游资源,着力推进四明山省级森林公园、鼎山风景区、湘江风光带等景区的开发和建设,加快乡村旅游廊道、红色旅游生态屏障建设,开发天然温泉和城市温泉,着力打造“山、水、洞、泉、史”一体化旅游区。
(二)创新规划设计围绕上述目标定位,要进行全方位的形象规划,使祁东旅游呈现出令人回望的面貌。
在规划设计上要始终突出“特色”二字,整合、改造和提升县域内的各种旅游资源,打造出别具一格的祁东旅游形象。
从祁东潜在的旅游优势和现有的旅游资源来看,其特色和亮点主要在以下几处:1、以百里黄花、衡宝战役旧址等为主要内容的百里黄花风情游黄花菜既是一种食物,也是一种药物,还是一种旅游资源。
目前,黄土铺、石亭子、官家嘴等乡镇的黄花种植,连片性还需进一步加强。
还需要选择一些与山水、人文胜迹结合较好的黄花观赏点,进行改造和规划。
2、以四明山、凤歧坪溶洞为主要内容的西部山水生态游这一块的山水本来是不错的,但因为路远,与周边县市区的山水景点相似,因此一直处于冷开发状态。
建议四明山景区发掘出四望故乡、十里长溪等生态景观,完善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
3、以马杜桥、风石堰等乡镇的铁矿和沙井湾古民居为主要内容的铁矿工业体验游工业游是新兴的一种旅游方式,作为矿业名县、铁业大县的祁东,完全可以在这方面进行探索。
风石堰镇沙井湾古民居也座落在这一线路中,其古民居数量之多、保存之好、周边环境之美,也是非常值得推广的。
4、以归阳古街、状元桥、落排洲等为主要内容的湘江田园文化游从归阳到粮市,是湘江上游的一个百里黄金湾,两岸风光如画,名胜古迹集中。
其中落排洲可推出“田园”主题,归阳古街、状元桥推出“文化”主题,两者融合彰显湘江田园文化,并在衡昆高速上树一标牌“湘南最美的田园牧歌长——祁东湘水黄金湾”。
(三)合理宣传包装现在是全球经济时代,对于以视觉和感觉为主的旅游,更是如此。
近些年来,全国各地都非常注意地方形象的宣传推介,对景区景点的策划包装尤甚。
而事实上,祁东旅游的对外宣传工作是较为滞后的。
这方面需要结合景区景点的开发,由内至外,由景到文,进行多角度、全方位地宣传。
特别是旅游形象广告,要以点带面地逐步树立,在省市媒体、高速、车站、码头、南岳等风景区内,有针对性地设立一些宣传广告。
还可以通过节会宣传、专题采风、外宣活动、网络宣传等多种方式,提升宣传的效果和质量。
(四)强调市场营销旅游也是一种产品,产品就需要较好的市场营销。
首先,要增强促销意识。
全县上下都要增强旅游促销意识,通过各种形式推介祁东的旅游产品,如实行中介促销,利用旅行社、同乡会、商会、媒体、网络论坛等中介组织进行促销;挂靠促销,与知名景区合作,争取旅游促销的联动和互补;文化促销,通过具备一定影响力的文化活动或文化人士进行旅游促销。
其次,要完善营销网络。
即引导县内几家旅行社改变经营理念,既要注重“送出去”,又要注重“请进来”,选择一些县内旅游线路,把游客吸引过来。
还要在衡阳、长沙、永州等潜在市场,与当地旅游部门建立良好关系,开展各种营销活动,把祁东旅游纳入到这些地方的旅游版图之中。
最后,要建立促销队伍。
严格地说,每一个祁东人都要自觉担负起旅游促销的责任。
在全县范围内要有意识地培养一些专业促销队伍,如大中学生、旅游工作者、青年志愿者、宣传工作者、文化工作者、网民代表、在外祁东人等。
(五)理清管理机制将祁东旅游管理的机制理顺理清,克服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窘境。
因为旅游是一个牵涉面非常广的概念,绝不能只靠旅游主管部门进行宏观调控,建立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宏观管理机制非常迫切。
县委、县政府可以建立一个旅游经济发展委员会或者旅游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由主要领导牵头,并实施旅游经济发展目标责任管理和责任追究制,建立起分工负责、互促互进的管理机制。
作者简介:刘春芳,女,1990年12月,湖南衡阳人,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在读硕士,旅游企业管理。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