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护理常规

合集下载

专科护理常规

专科护理常规

欢迎阅读内科疾病的一般护理常规1、按入院病人的一般护理常规。

2、室内应保持清洁、安静、舒适、阳光充足空气新鲜,室温在18°C -20°C 为宜,相对湿度50%--60%,每日用消毒液经常空气消毒2次。

34567812刺激。

3、给予心电监护,严密观察心电图、血压、呼吸和尿量的变化。

急诊介入手术后,按介入治疗术后护理常规。

4、及早解除疼痛,给予吗啡或杜冷丁应用,遵医嘱应用镇痛、抗凝、扩冠药物。

5、迅速建立静脉通路,滴速控制在15-30d/min。

6、间歇或持续吸氧3-7天,氧流量3-4L/min。

7、给予低盐低脂、低热量、清淡易消化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8、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

9、做好心理护理。

101112345(1)(2)伴冠状动脉硬化者,发生心绞痛时给予硝酸甘油含服。

(3)伴心衰时候给予半卧位或坐位,吸氧、吸氧、强心、利尿。

(4)合并脑血管意外时,应积极抢救并按脑血管意外的护理常规护理。

6、饮食宜清淡、低钠、低热量,富含钾、钙、维生素的食物,预防便秘。

严重水肿者应严格限制钠水摄入,等水肿消退后与低钠、低盐饮食。

7、伴心力衰竭者按心衰的护理常规。

8、有尿毒症时,按尿毒症的护理常规,心力衰竭的护理常规1.按循环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2.保证病人的充分休息。

轻度心衰者可起床轻微活动,但应该增加睡眠时间;度心衰者,应卧床休息,限制活动量;严重心衰者,应绝对卧床休息。

3.,亦可用4.5.6.7.8.9.记录应注意有无水、电解质紊乱防止低钾、低氯。

10.严格控制输液速度、量,一般为20-30d/min.11.保持大便通畅,避免情绪激动,以防止心力衰竭的复发。

12.做好出院指导。

心律失常护理常规1、按循环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2、给予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禁烟酒。

3、熟练掌握心电监护仪的操作和观察记录心率、心律变化。

指导患者测量脉搏的方法,以利于自我监测病情。

4、休息轻度心律失常者应注意适当休息,避免劳累;严重心律失常者应绝对卧床休息;病情稳定逐渐增加活动量,同时给氧气吸入,567、Ⅱ°89101112、观察药物反应,如出现副作用应暂停,调整用药。

专科护理常规

专科护理常规
室环境 1.病室环境清洁、舒适、安静,保持室内空气 新鲜。 2.根据病症性质,室内温湿度适宜。 二、根据病种病情安排病室,护送患者到指 定床位休息。

三、入院介绍 1.介绍主管医师、护士,并通知医师。 2.介绍病区环境及设施的使用方法。 3.介绍作息时间、相关制度。 四、生命体征监测,做好护理记录 1.测量入院时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 2.新入院患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3次, 连续3日。

4、手术当日不宜排便。局部处理从术后第2 天初次排便开始,创面的分泌物或粪便要及 时除去。可遵医嘱用中药液坐浴和局部洗涤, 预防术后感染 5、术后尽早给予普食,进食富含纤维素的食 物和足够的水分,忌辛辣刺激,保持排便通 畅 6、便秘者遵医嘱给缓泻的中药

7、尿潴留者给予热敷下腹部或诱导排尿,或 遵医嘱针刺 8、创口疼痛甚者遵医嘱用局部止痛药,或中 药煎液肛门湿热或坐浴,或给予耳针止痛 9、指导患者做适当的提肛运动,以促进伤口 愈合,利于功能康复

2、手术患者按手术护理常规进行,做好术前 护理、术后护理。 3.观察伤口有无出血,出血与大便的关系。发 现异常,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十、根据患者病情,对患者或家属进行相关 健康指导,使之对疾病、治疗、护理等知识 有一定了解,积极配合治疗。 十一、加强情志护理,疏导不良心理,使其 配合治疗。

3.若体温37.5以上,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 4次。 4.若体温39以上,每4小时测体温、脉搏、呼 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5.体温正常3日后,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1 次,或遵医嘱执行。 6.危重患者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执行。

五、每日记录大便次数 六、每周测体重一次,或遵医嘱执行。 七、协助医师完成各项检查。 八、遵医嘱执行分级护理 九、定时巡视病房 1.及时了解患者在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情 志等方面的问题,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做 好护理记录。

专科护理常规

专科护理常规

专科护理常规门诊各科护理常规内科门诊一、开诊前准备1.护士着装规范,仪表端庄,迎接病人。

2.开启门诊电子叫号信息系统(电脑、电子显示屏、电视机)。

3.更换各诊室诊察床床罩、枕套。

4.检查各诊室门口当日在岗专家挂牌是否正确,如有专家临时停诊,及时更正。

5.检查各诊室必备用品是否齐全(血压计、无菌压舌板、快速手消毒液、擦手毛巾)。

6.检查各诊室书写物品是否齐全(各种处方、检验检查申请单、住院证、病假单、传染病疫报卡、电子处方打印纸)。

7.开窗通风,需要时开各诊室和候诊厅空调,保持室温18~20摄氏度,湿度55~65%。

8.准备足够的体温表。

9.备齐抢救车药品及物品。

10.介绍医院规章制度,就诊须知,当日在岗专家,区域划分。

二、协助诊疗接诊1.接病人的病历卡和挂号单,检查挂号日期,重要资料和医保卡交还病人自己保管。

2.告诉病人及家属就诊科室和顺序号,如有挂错号的及时纠正,并嘱其到挂号处更换。

3.挂号单夹于病历卡中,按挂号单上的就诊科室,专家姓名,顺序号,按科按号排列病历卡。

4.嘱咐病人及家属到相应的候诊厅休息候诊,保持安静。

5.告知复诊病人,带齐各种相应的检查,化验报告单。

导诊1.按电子叫号系统叫到的病人,发病历卡和挂号单,指引病人到相应的诊室门口候诊。

2.维持诊室一医一患就诊模式,及时请出诊室中过多的人员。

3.耐心解释病人及家属在候诊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疑问,满足病人及家属的合理要求,委婉拒绝不合理的要求。

4.加强巡诊,及时纠正叫号过快或不叫号现象,并与相应诊室的医生沟通。

5.保护病人隐私,男医生给女病人检查肛门,乳房或下腹部时,除用布帘遮挡外,还需有护士陪同。

观察病情1.根据病情需要测量体温,必要时测脉搏.呼吸,并记录于门诊病历卡上。

2.病情危重者及时安排提前就诊,并与相应的病人作好解释。

3.病情突变者,护士陪同,并做相应的抢救处理后,护送至急诊室或住院进一步诊治。

4.呼吸心跳骤停者,立即就地抢救,并急呼急诊室来接病人。

专科病人护理常规(定稿)_5

专科病人护理常规(定稿)_5

专科病人护理常规(定稿)专科病人护理常规(定稿) 第一章一般护理常规第一节出入院病人护理常规一、入院病人护理常规(一)病区接收新病员后,为其安排床位,将己铺好的备用床改为暂空床。

如为危重患者或急诊手术患者,应安置在抢救室,并立即通知医生作紧急处理。

(二)患者入病室后,为患者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作护理体检。

及时通知医生检查患者,必要时协助体格检查。

(三)做好入院各种登记,填写住院病历及有关护理文件,待医师开出医嘱后,按医嘱进行治疗和护理。

(四)认真做好入院介绍,如床位主管医生、责任护士、护士长、作息制度、探视陪伴制度等,协助患者熟悉病区环境和生活设施。

(五)了解患者思想情况、生活习惯和需求,给予针对性健康指导,书写入院首次护理记录。

按照分级护理工作制度进行护理。

二、出院病人护理常规 (一) 确认出院时间后,根据患者病情及康复程度,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包括出院后注意事项、服药、饮食、休息、功能锻炼及复诊时间等,诚恳听取患者住院期间的意见,以便改进工作。

1/ 3(二) 消各种卡片和在病区各种记录,并在体温单相应时间栏内竖写出院时间,整理病历,送出院结帐处。

(三) 患者整理用物,清点病区用品,待患者出院手续办妥后,为患者开好出院携带物品证明,并护送患者出病室;必要时护送上车。

(四) 患者离开病区后,彻底清理床单元,通知护工做终末消毒。

处理毕,铺好备用床。

第二节病人分级护理常规一、特级护理(一)对病情危重、复杂多变,随时可发生危及生命的状况,极度虚弱,生活无法自理的患者; 新开展大手术后实施特级护理。

- 1 - (二)专人守护,班班交接。

(三)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每小时测量脉搏、呼吸、血压及其它观察指标,每 4 小时测量体温。

医嘱有特殊要求或病情变化快,应缩短测量生命体征时间。

(四)抢救仪器、器械、药物呈备用状态,一旦发生变化,立即投入抢救。

(五)及时正确执行医嘱,认真落实各项治疗措施。

(六)按常规落实各项护理措施,保证各种导管通畅,详细记录引流量及色泽等情况。

专科危重病人护理常规_31

专科危重病人护理常规_31

专科危重病人护理常规内科危重病人护理常规危重病人基础护理常规危重病人基础护理常规 1、热情接待病人,将病人安置于抢救室或重症病房,做好病人及家属的入院(科)宣教。

2、及时评估:包括基本情况、主要症状、皮肤情况,阳性辅助检查,各种管道,药物治疗情况等。

3、急救护理措施:快速建立静脉通道(要求在上肢大静脉或颈静脉留置一次性留置针,并视病情及药物性质调整滴速),吸氧(视病情调整用氧流量),心电监护,留置导尿,保暖,做好各种标本采集,协助相应检查,必要时行积极术前准备等 4、卧位与安全(1)根据病情采取合适体位。

(2)保持呼吸道通畅,对昏迷病人应及时吸出口鼻及气管内分泌物,予以氧气吸入。

(3)牙关紧闭、抽搐的病人可用牙垫、开口器,防止舌咬伤、舌后缀。

(4)高热、昏迷、谵妄、烦躁不安、年老体弱及婴幼儿应加用护栏,必要时给予约束带,防止坠床,确保病人安全。

(5)备齐一切抢救用物、药品和器械,室内各种抢救设置备用状态。

1/ 35、严密观察病情:对病人生命体征、神志、瞳孔、出血情况、SpO2、末梢循环及大小便等情况进行动态观察;配合医生积极进行抢救,做好护理记录。

6、遵医嘱给药,实行口头医嘱时,需复述无误方可使用。

7、保持各种管道通畅,妥善固定,安全放置,防止脱落、扭曲、堵塞;严格无菌技术,防止逆行感染。

8、心理护理:及时巡视、关心病人,据情作好与家属沟通,建立良好护患关系,以取得病人信任、家属的配合和理解。

呼吸衰竭护理常规呼吸衰竭护理常规呼吸衰竭是由于呼吸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在静息时不能进行正常呼吸,发生缺氧或二氧化碳潴留,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

病轻的初期仅感用力呼吸,严重时不易呼吸,大汗淋漓,口唇指甲紫绀显著,智力功能改变,定向功能障碍,头痛,失眠,神情恍惚,烦躁,骚动,进而嗜睡,乃致昏迷,抽搐,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皮肤血管扩张等。

部分严重病人则有少尿,下肢浮肿或肝功能损害和消化道出血。

【护理评估】 1、评估患者既往基础疾病的情况,有无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结核、慢性阻塞性肺心病等病史。

专科疾病护理常规

专科疾病护理常规

专科疾病护理常规
1.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是指心脏和血管相关的疾病,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等。

护理常规包括:
-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和心电图,及时发现异常。

-鼓励患者戒烟、限制饮酒,控制体重,保持健康的饮食。

-教育患者注意锻炼,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

-鼓励患者坚持服药,定期复诊,控制疾病的进展。

2.呼吸系统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支气管哮喘等。

护理常规包括: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定期清理痰液。

-监测患者呼吸频率、氧饱和度,及时发现呼吸困难的变化。

-教育患者正确使用雾化器和呼吸训练器,有效缓解呼吸困难。

-鼓励患者积极参加适度的体育锻炼,提高肺部功能。

3.消化系统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包括胃溃疡、胃食管反流病等。

护理常规包括:
-促进消化,鼓励患者采用小而频的饮食。

-监测患者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及时给予缓解。

-教育患者避免过度进食、饮酒和辛辣食物,定期复查胃镜。

4.内分泌系统疾病
内分泌系统疾病包括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

-监测患者的血糖、甲状腺功能等生化指标,及时调整药物治疗。

-教育患者控制饮食,合理摄入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定期进行锻炼,控制体重,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

-培养患者合理用药的意识,定期复查以评估疗效。

以上仅列举了几种常见的专科疾病护理常规,实际上还有很多其他疾病的护理常规需要了解和掌握。

护士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嘱进行个性化的护理,以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专科病人护理常规(定稿)

专科病人护理常规(定稿)

第一章一般护理常规第一节出入院病人护理常规一、入院病人护理常规(一)病区接收新病员后,为其安排床位,将己铺好的备用床改为暂空床。

如为危重患者或急诊手术患者,应安置在抢救室,并立即通知医生作紧急处理。

(二)患者入病室后,为患者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作护理体检。

及时通知医生检查患者,必要时协助体格检查。

(三)做好入院各种登记,填写住院病历及有关护理文件,待医师开出医嘱后,按医嘱进行治疗和护理。

(四)认真做好入院介绍,如床位主管医生、责任护士、护士长、作息制度、探视陪伴制度等,协助患者熟悉病区环境和生活设施。

(五)了解患者思想情况、生活习惯和需求,给予针对性健康指导,书写入院首次护理记录。

按照分级护理工作制度进行护理。

二、出院病人护理常规(一)确认出院时间后,根据患者病情及康复程度,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包括出院后注意事项、服药、饮食、休息、功能锻炼及复诊时间等,诚恳听取患者住院期间的意见,以便改进工作。

(二)消各种卡片和在病区各种记录,并在体温单相应时间栏内竖写出院时间,整理病历,送出院结帐处。

(三)患者整理用物,清点病区用品,待患者出院手续办妥后,为患者开好出院携带物品证明,并护送患者出病室;必要时护送上车。

(四)患者离开病区后,彻底清理床单元,通知护工做终末消毒。

处理毕,铺好备用床。

第二节病人分级护理常规一、特级护理(一)对病情危重、复杂多变,随时可发生危及生命的状况,极度虚弱,生活无法自理的患者;新开展大手术后实施特级护理。

(二)专人守护,班班交接。

(三)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每小时测量脉搏、呼吸、血压及其它观察指标,每4小时测量体温。

医嘱有特殊要求或病情变化快,应缩短测量生命体征时间。

(四)抢救仪器、器械、药物呈备用状态,一旦发生变化,立即投入抢救。

(五)及时正确执行医嘱,认真落实各项治疗措施。

(六)按常规落实各项护理措施,保证各种导管通畅,详细记录引流量及色泽等情况。

(七)制定护理计划,按时认真填写监护护理记录单,要反映出病情的动态变化、所采取的护理措施及效果评价,准确测量出入量。

专科护理常规

专科护理常规

胃肠减压护理常规1、妥善固定胃肠减压装置,各管道连接正确,标识并记录胃管插入深度。

2、保持有效的负压,负压维持在-6.6kPa( -50mmHg ),防止扭曲、堵塞,若有堵塞现象可用生理盐水冲洗导管。

3、每日更换减压器,观察、记录胃管置入的深度,以及引流物的颜色、性质和量。

4、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避免活动或翻身时胃管滑脱。

5、胃肠减压期间禁食禁饮,6、拔管后注意做好口鼻腔的清洁,观察有无腹胀、腹痛、误吸等症状腹腔引流护理常规1、妥善固定腹腔引流管,标识清楚,防止扭曲、受压、折叠。

2、术后经常改变体位,利于引流;定时挤压管道,防止堵塞;引流袋位置不可高于引流口平面,预防逆行感染;避免活动翻身时引流管脱出。

3、每日更换引流袋,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和量,注意有无出血症状(如引流液增多变鲜红),必要时做细菌培养。

4、注意保持引流管周围皮肤清洁干燥,如有渗出及时换药,必要时涂抹氧化锌软膏。

肠内营养护理常规1、评估病情了解胃肠道功能,有无肠梗阻、消化道活动性出血、腹腔或肠道感染、严重腹泻或吸收不良以及休克等肠内营养禁忌症,病情允许时取半卧位。

2、检查确认喂养管在位通畅,输注前充分摇匀营养液,正确连接管道。

3、合理输注一般能力密度从2.09KJ/ml渐增至4.18KJ/ml或者更高;输注速度以20ml/h起逐步加速并维持在100~120ml/h,以输液泵控制滴数为佳;输注温度以接近正常体温为宜(37~40°C)。

4、营养液现配现用,悬挂的营养液在较低的室温下放置时间小于6~8小时,每天更换输注皮条、袋或瓶。

5、保持喂养管通畅,妥善固定,每4小时检查一每隔4小时及特殊用药前后用30ml温开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喂6、及时评估胃内残留量,在每次输注前或连续管饲的过程中每隔4小时抽吸评估胃内残留量,如大于100~150 ml,应延迟或暂停输注。

7、输注过程中观察患者是否出现突然呛咳、呼吸急促、咳出类似营养液的痰液等误吸症状,观察有无腹痛等症状的出现,同时观察患者排便形态及体温的变化。

专科护理常规管理制度

专科护理常规管理制度

专科护理常规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专科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专科护理工作。

第三条专科护理工作必须严格遵守医院相关规定和国家法律法规,保证护理工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第四条专科护理工作须遵循“患者至上、以人为本”的原则,尊重患者的权益,保护患者的隐私。

第五条专科护理人员应严格遵循职业道德规范,确保职业素养和职业操守,保障患者的利益。

第六条医院应当为专科护理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支持,保障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二章专科护理实施机构第七条专科护理实施机构应当具备相应的医疗条件和护理设施,保障患者的护理需求得到满足。

第八条专科护理实施机构应当配备合格的专业护理人员,确保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九条专科护理实施机构应当定期对护理设施进行维护和检查,保证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转。

第十条专科护理实施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的护理记录系统,及时记录患者护理情况。

第三章专科护理人员管理第十一条专科护理人员应当具备专业资格和执业证书,经过专业培训和考核合格方可从事护理工作。

第十二条专科护理人员应当定期接受继续教育,更新护理知识,提高护理水平。

第十三条专科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应当严格遵守医院规章制度和护理规范,保证护理工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第十四条专科护理人员应当遵循患者中心的理念,热情待人,细心关照患者,保证患者的身心健康。

第十五条专科护理人员应当加强协作,与医生、护士及其他医疗人员密切配合,共同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第四章护理作业管理第十六条专科护理人员应当按照医嘱和护理计划,有序进行护理工作,保证护理质量。

第十七条专科护理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卫生规范,做好个人防护,保障患者和自身的安全。

第十八条专科护理人员应当定期对患者进行健康评估,及时发现并处理患者的健康问题。

第十九条专科护理人员应当加强对患者的教育和指导,帮助患者掌握自我护理技巧,促进患者康复。

第二十条专科护理人员应当加强团队协作,积极参与讨论、培训等活动,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工作效率。

普外手术室专科护理常规

普外手术室专科护理常规

普外手术室专科护理常规一、手术准备1.术前准备:护士需要提前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病史、药物过敏情况、手术种类等,并进行细致的术前评估。

2.手术室准备:护士需要检查手术室设备和器械是否齐全,并进行消毒准备工作。

还需要设置和调试各种监测设备,如血压计、心电监护仪等。

二、患者安全1.患者识别:护士需要核对患者身份,确保患者是进行手术的正确人员。

2.患者准备:护士需要帮助患者更换手术服、清洁皮肤,并注意预防术野污染。

3.患者监护:护士需要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体温等,并及时记录和报告异常情况。

三、手术操作1.器械准备:护士需要按照手术需要,准备好手术器械和物品,并确保无菌。

2.引流处理:护士需要将手术中产生的液体进行有效引流,并妥善处理。

3.手术协助:护士需要在手术过程中配合医生进行操作,如递刀、止血等,并注意手术区域的无菌操作。

4.护理措施:护士需要根据手术情况,及时调整患者的体位,保护暴露的组织和器官,并协助医生进行创面处理。

四、术毕处理1.手术场清理:护士需要及时清理手术场,包括清理手术器械、细菌垃圾等,并进行无菌处理。

2.整理记录:护士需要整理术后记录,如手术过程、药物使用、血液记录等,并做好标识。

3.患者转运:护士需要将术后患者转运到恢复室,并与恢复室护士交接。

五、术后护理1.患者观察:护士需要定期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疼痛程度、伤口情况等,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2.疼痛管理:护士需要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个体差异,给予适当的镇痛治疗。

3.伤口护理:护士需要根据手术类型和医生的要求,进行伤口换药、清洁和绷带固定等护理措施。

4.术后指导:护士需要向患者和家属详细解释术后注意事项,如饮食、活动、药物使用等。

六、术后随访1.术后回访:护士需要定期与患者进行术后随访,了解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并及时处理患者的问题和困难。

2.术后教育:护士需要向患者和家属提供术后护理的相关知识和技巧,推荐恢复期注意事项,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水平。

急诊专科护理常规

急诊专科护理常规

急诊科护理常规1、急诊科专科特色疾病护理常规1.1 急诊抢救一般护理常规(1)迅速接诊危重患者并立即安置在抢救室,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根据病情采取相应急救措施,如CPR、心电监护、吸氧、建立静脉通路等,同时通知值班医生。

(2)准确、迅速执行医嘱,抢救时口头医嘱复述两遍再执行,并保留安瓿以便核对,做好病情和用药记录。

(3)抢救室护士应在床边观察病情并做好病情记录,有变化及时通知医生。

(4)病情稳定后,指导导诊员护送患者至病房,必要时医生、护士护送;根据病情携带氧气枕、呼吸囊、监护仪等抢救仪器。

(5)做好终末处理,还原抢救车内药品,用物,使之处于备用状态。

(6)做好各种登记,如抢救登记等。

1.2 重症监护室一般护理常规(1)按专科疾病护理常规。

(2)迎接安置患者,了解病情。

手术患者则了解术中情况,填好危重患者交接认定卡和物品交接单。

(3)按病情取卧位,卧气垫床,翻身,拍背每2小时1次,昏迷患者进行肢体被动活动每日3〜6 次,床上擦浴每日1〜2次,会阴抹洗每日2次,口腔护理每日2〜3次。

(4)遵医嘱给予饮食。

(5)遵医嘱给予重症监护,接多功能监护仪连续监测心率、无创血压、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等,视病情设定监测时间及报警上下限。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每小时记录生命体征1次,抢救患者随时记录。

经常巡视患者,观察意识、瞳孔变化。

保持各种引流管畅通,观察引流物的色、量及性状。

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

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6)患者入室时测体温1次,以后每日测体温6次,体温不升或高热患者进行体温连续监测。

体温不升者注意保暖,使用输液恒温器输液;高热患者按其护理常规。

(7)遵医嘱测尿糖、尿比重,抽血查血气分析及血糖,及时准确留取各项检验标本并追回检查结果。

(8)视病情予以鼻导管给氧,必要时以面罩加压给氧或呼吸机辅助呼吸,并根据病情调节输氧浓度及流量,记录给氧方式及时间,鼓励患者做深呼吸并协助其咳嗽排痰,必要时予以雾化吸入或气道滴药,预防肺部感染。

专科护理常规

专科护理常规

第一章外一科(普外、胸外)护理常规一、危重病人护理常规1、按一级护理常规护理。

2、制定个案护理并落实措施。

3、严密观察病情,每4小时测体温、脉博、呼吸、血压或按医嘱,并注意神志和瞳孔变化,如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师并处理。

4、注意保护病人,适当采用约束带或床栏。

5、注意保持病人呼吸道畅通,将头转向一侧,有活动假牙者应取下,有舌头后坠时,可用舌钳将舌头固定,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术。

6、保持各种管道的畅通,如静脉输液管、给氧管、胃管、尿管以及各种引流管道。

7、加强全身营养,定时喂食、喂水,必要时可用鼻饲,并记录每次饮食量,喂食后及早晚均要进行口腔护理,口唇干裂时应经常涂上石腊油。

8、预防压疮和坠积性肺炎的发生,每1-2小时翻身一次,按摩受压部位,并设翻身卡,做好登记。

保持病床清洁平整,及时清理病人排泄物,每日清洗会阴1次或2次。

9、眼睑不能闭合者,涂上眼膏并盖上湿纱布。

10、保持大小便通畅,有尿潴留者用物理方法诱导排尿,无效者可停留尿管;三天无大便者可给予通便处理。

腹泻病人保持肛周清洁干燥,并按医嘱记录出入量。

11、多巡视病人,作好护理记录,严格执行床边交接班制度。

12、注意保暖,防止病人受凉,如使用热水袋时,要避免烫伤。

13、床边备齐各种急救物品及药品。

二、全身麻醉后护理常规1、了解麻醉的方法、用药、术中病情和注意事项。

2、全麻苏醒前,设专人守护直至清醒。

3、每15-30分钟测血压、脉博、呼吸一次,如血压稳定可适当延长至每小时测量一次,直至清醒,循环和呼吸稳定。

4、未清醒前应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

5呼吸道保持畅通,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必要时给予氧气。

6、预防舌后坠,备好开口器及舌钳,有舌后坠者,用舌钳将舌头拉出。

7、注意安全,防止病人因躁动致输液管或引流管脱落甚至坠床受伤。

8、禁食,完全清醒后4-6小时方可饮水并注意有无哎吐。

以后按医嘱给予饮食。

9、鼓励病人进行咳嗽和深呼吸,痰粘稠不易咳出时,给予超声雾化吸入。

普外科专科护理常规

普外科专科护理常规

普外科专科护理常规一般护理常规1.腹部手术者练习腹式呼吸;胃肠道手术者,术前1~2日流质饮食,做好肠道准备。

2.术后妥善安置患者,交接内容包括:手术和麻醉方式。

神志和生命体征情况手术切口及引流情况、血制品和药品使用、特殊病情记录等。

3.腹部手术患者全麻清醒、生命体征平稳后取低半卧位或斜坡卧位,床头抬高30°~45°4.保持呼吸道通畅,按需给予鼻导管(3~5L/min)或面罩(8~10L/min)吸氧,维持指脉氧饱和度95%~100%.5.观察有无呼吸道梗阻、出血、休克等早期表现,做好切口疼痛、恶心呕吐、腹胀、尿潴留等常见术后不适的预防及护理。

6.妥善固定各种引流管道,管道标识清楚,引流通畅有效;留置尿管者,锻炼膀胱功能,做好会阴护理(2次/日),早期拔除尿管。

7.协助患者术后第一次饮水,如无不适,可指导患者进食流质,逐渐过渡至正常饮食。

术后患者宜进食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饮食。

8.术后非制动患者早期下床活动。

卧床患者应进行踝泵运动、抬臀运动等功能锻炼。

9.出院指导术后6周内不宜举重物;伤口拆线1周后可洗澡;定期复诊。

检查或者治疗护理常规一、胃肠减压护理1.妥善固定胃肠减压装置,各管道连接正确,标识并记录胃管插入的深度。

2.保持有效的负压,负压维持在-6.6kpa(-50mmHg),防止扭曲、堵塞,若有堵塞现象可用生理盐水冲洗导管。

3.每日更换减压器,观察、记录胃管置入的深度,意见引流物地颜色、性质和量。

4.评估患者口腔黏膜的情况,做好鼻腔、咽喉部及口腔护理(2次/日)。

长期置胃管者每周更换胃管一次。

5.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避免活动或翻身时胃管滑脱。

6.胃肠减压期间禁食禁饮,口服药需研碎调水后由胃管住入,并用温水冲洗胃管,夹管1小时。

7.拔管后注意做好口腔的清洁,观察有无腹胀、腹痛、误吸等症状。

二、腹腔引流护理常规1.妥善固定腹腔引流管,标识清楚,防止扭曲、受压、折叠。

中医专病专科护理常规

中医专病专科护理常规

中医专病专科护理常规
一、了解疾病特点和发展趋势
二、管理患者用药
在中医专病专科护理中,患者用药是重要环节。

护士应仔细了解患者
的病情和医嘱,合理安排和指导患者用药。

特别是中药的煎煮和服用方法,护士要详细向患者和家属解释,并确保他们正确理解和掌握。

此外,护士
要及时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和疗效,如有需要,及时向医生反馈,以便
调整治疗方案。

三、生活护理
生活护理是中医专病专科护理的重要内容。

护士应指导患者进行合理
的作息、饮食和体力活动,帮助患者调整心理状态,建立积极乐观的生活
态度。

护士还应指导患者进行适量的康复运动,提高患者的身体功能,预
防和减轻并发症。

四、监测患者病情和治疗效果
五、提供心理支持和教育
中医专病专科护理中,患者心理状态的调整和心理支持的提供很重要。

护士应积极倾听患者的内心需求,关心患者的身心健康,对患者进行心里
疏导和心理支持。

此外,护士还应向患者提供专业的健康教育知识,提高
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对治疗的配合度。

六、预防和控制感染
总之,中医专病专科护理是一项比较综合和繁琐的工作,护士需要具
备良好的中医知识和护理技能,以及良好的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

只有通
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提高专业水平,才能更好地为中医专病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专科护理常规

专科护理常规

第一部分专科护理常规呼吸内科护理常规1.病室环境保持清洁、整齐、安静、舒适、,空气清新,每日定时通风。

室内空气每周紫外线消毒1~2次。

根据病症性质适当调节温湿度。

2.根据病种、病情安排病室。

适时向病人进行入院宣教,请患者积极配合。

3.测量入院时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体重,询问有无过敏史,应用望、闻、问、切收集资料,辨别症侯,提出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护理措施以及健康指导,做好记录。

4.新入院病人测量体温、脉搏、呼吸,每日2次,连续3天。

如体温超过37.5℃以上者,改每日3次;体温在38.5℃以上者改为每4小时1次,或遵医嘱执行。

体温正常3日后改为每日1次。

每日记录大便次数1次。

每周测体重1次,或遵医嘱执行。

5.按医嘱执行分级护理。

6.危重病人备齐抢救物品,药品。

随时注意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等变化。

观察咳痰、咯血的量、性质,呼吸困难的类型,胸闷气短的程度等。

做好危重记录及床头交接班。

7.按医嘱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多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避免刺激性和产气的食物。

掌握饮食宜忌,给予饮食指导。

8.按医嘱准确给药,做到发药到手。

服药的时间、温度和方法,依病性、药性而定。

注意观察服药后的效果与反应。

9.正确留取各种标本,取样要新鲜,送检要及时。

10.经常巡视病人,及时了解、发现患者在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情志等方面的护理问题,及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

11.病人进行特殊检查时,如纤维支气管镜、胸腔穿刺、肺穿刺等,应做好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和术后观察的护理。

12.教会病人使用气喘气雾剂的方法及使用后的口腔护理。

呼吸困难的病人应及时给予合理氧疗。

13.做好健康指导工作,积极宣传预防和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知识。

指导病人戒烟,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注意保暖和预防感冒。

14.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预防院内交叉感染。

做好病室床单位的终末消毒处理。

心血管内科护理常规1.病室环境保持整洁、舒适、、安静,空气新鲜。

根据病证性质适当调节温湿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科疾病的一般护理常规
1、按入院病人的一般护理常规。

2、室内应保持清洁、安静、舒适、阳光充足空气新鲜,室温在18°C-20°C为宜,相对湿度50%--60%,每日用消毒液经常空气消毒2次。

3、危重病人和特殊检查或治疗的病人应卧床休息,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卧位。

4、按医嘱给予饮食,并向病人宣传饮食在治疗中的。

给危重病人喂饭或鼻饲。

5、做好心理护理,对急性期危重病人,应以熟练的护理技术解除病人痛苦。

对慢性病人,予精神鼓励,增强其对康复的信心。

对康复期病人,予卫生宣教,使其对疾病有所认识。

老年人应注意维护其自尊。

6、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临床表现,同时注意分泌物、排泄物的性质、气味、颜色及量。

观察药物治疗效果及副作用等,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7、备齐抢救药品、器材。

8、严格交接班制度。

急性心肌梗塞的护理常规
1、按循环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病人入住监护室(CCU),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病室安静,谢绝探视,防止不良刺激。

3、给予心电监护,严密观察心电图、血压、呼吸和尿量的变化。

急诊介入手术后,按介入治疗术后护理常规。

4、及早解除疼痛,给予吗啡或杜冷丁应用,遵医嘱应用镇痛、抗凝、扩冠药物。

5、迅速建立静脉通路,滴速控制在15-30d/min。

6、间歇或持续吸氧3-7天,氧流量3-4L/min。

7、给予低盐低脂、低热量、清淡易消化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8、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

9、做好心理护理。

10、做好并发症的相关护理:心律失常,心理衰竭,心源性休克等。

11、做好出院指导。

高血压护理常规
1、按循环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做好心理护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避免情绪激动
3、早中期高血压病人可适当休息,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保证充足睡眠。

晚期高血压病人伴有心肾脑损害时应卧床休息,禁烟酒。

4、密切观察利尿、降压药物的副作用和毒性反应,以防止低钾和体位性低血压。

5、注意观察病情,定时测血压、心率。

如有变化及时与医生取的联系。

(1)如出现血压急剧增高,伴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视力模糊、失语、心动过速、抽搐等症状时,考虑为高血压危象,给予半卧位、吸氧、降压、脱水、解痉、加床档。

(2)伴冠状动脉硬化者,发生心绞痛时给予硝酸甘油含服。

(3)伴心衰时候给予半卧位或坐位,吸氧、吸氧、强心、利尿。

(4)合并脑血管意外时,应积极抢救并按脑血管意外的护理常规护理。

6、饮食宜清淡、低钠、低热量,富含钾、钙、维生素的食物,预防便秘。

严重水肿者应严格限制钠水摄入,等水肿消退后与低钠、低盐饮食。

7、伴心力衰竭者按心衰的护理常规。

8、有尿毒症时,按尿毒症的护理常规,
心力衰竭的护理常规
1.按循环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保证病人的充分休息。

轻度心衰者可起床轻微活动,但应该增加睡眠时间;度心衰者,
应卧床休息,限制活动量;严重心衰者,应绝对卧床休息。

3.心慌、气短、呼吸困难者应取半卧位或坐位。

急性肺水肿时取端坐位。

两腿下垂,立即
给高流量酒精湿化,氧气4-6L/min吸入,酒精浓度为30%-40%,亦可用止血带轮流结扎四肢,减少回心血量。

4.予低钠、低热量、易消化饮食,少量多餐,忌烟酒刺激性食物。

5.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如出现休克、阿斯综合征、动脉栓塞、肺性脑病、严重心律失常时,
应立即配合医生抢救。

6.严格掌握洋地黄应用的适应症、注意事项、及中毒反应,每次发药前应细数脉搏,若出
现中毒症状,应立即停药,并与医生联系,给予及时处理。

7.应用扩血管药物时,应注意调节滴速,严密监测血压和病情变化,及时处理。

应用硝普
纳时,应现配现用,避光滴注。

8.伴有水肿者,应加强皮肤护理,预防压疮发生。

9.记录24小时出入量,每周测量体重,以了解病情及判断治疗效果。

应用利尿剂,应注
意有无水、电解质紊乱防止低钾、低氯。

10.严格控制输液速度、量,一般为20-30d/min.
11.保持大便通畅,避免情绪激动,以防止心力衰竭的复发。

12.做好出院指导。

心律失常护理常规
1、按循环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给予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禁烟酒。

3、熟练掌握心电监护仪的操作和观察记录心率、心律变化。

指导患者测量脉搏的方法,以利于自我监测病情。

4、休息轻度心律失常者应注意适当休息,避免劳累;严重心律失常者应绝对卧床休息;病情稳定逐渐增加活动量,同时给氧气吸入,
5、严重心律失常者应立即建立静脉通路,准备好抢救药品及抢救器械,如除颤器、临时起搏器等。

6、心律:发现频发室早呈联律者、RonT现象、室颤、不同程度传导阻滞及连续出现成对多源性早搏或反复发作性短阵室性心动过速,要协助急救处理。

7、心率:需测量一分钟以上。

发现心音脉搏消失、心率<40次/分(严重窦缓、Ⅱ°Ⅱ型、Ⅲ°房室传导阻滞)、心率>160次/分(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新房纤颤)都需要及时处理
8、血压:如收缩压<80mmHg,脉压差<20mmHg,脉搏细速或者伴有四肢湿冷、面色苍白、冷汗、神志不清、尿少等应立即做抗休克处理。

9、心理护理:要安慰患者,减轻焦虑,保持乐观、稳定的情绪。

10、如发生阿斯综合征及心脏骤停时,应立即予心前区叩击、胸外心脏按压、或电复律等处理。

11、应用起搏器者按起搏器的合理常。

12、观察药物反应,如出现副作用应暂停,调整用药。

13、出院指导,定期复诊。

心绞痛的护理常规
1、按循环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心绞痛发作时要立刻卧床休息,给予氧气吸入,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3-0.6mg。

3、心理护理,安慰患者,减轻其紧张不安情绪。

4、予低热量、低脂、低胆固醇、适量蛋白质饮食,少食多餐,避免过饱及刺激性食物与饮
料,禁烟酒。

5、保持大便通畅排便时我,勿用力过度,以免发生意外。

6、监测生命体征变化,予心电监护。

7、观察疼痛部位、性质、程度、放射部位、持续时间及缓解情况,如疼痛性质发生变化或
心绞痛发作频繁、加剧,警惕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及时处理。

8、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如颜面潮红,头疼,头胀或体位性低血压等。

9、做好健康教育,定期复查。

起搏器术护理
1、术前准备
(1)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起搏器安装的必要性及注意事项,消除顾虑。

(2)备皮:上至颌下,下至乳头连线,包括两侧腋下,避免损失皮肤。

(3)训练床上排便习惯
(4)术前科少量进食,排空大小便。

2、术后护理
(1)术后返回病房,详细交接。

(2)取平卧位或略向健侧卧位24小时,术肢制动。

(3)切口加压沙袋6-8小时以上,观察切口有无渗血,炎症。

(4)予心电监护24-48小时,注意心电图动态变化,观察起搏信号是否正常,原有症状是否消失。

(5)遵医嘱应用抗生素。

保持敷料清洁干燥,渗出较多时,及时更换。

(6)预防并发症,如:感染、心律失常、电极脱位、起搏故障等。

(7)避免去有磁场的场所,或带磁的检查,避免术测上肢抬高或负重,
(8)予健康指导,定期复查。

冠状动脉造影术后的护理
1、术前准备
(1)做好解释工作,消除疑虑,安定情绪。

(2)建立静脉通道
(3)术前应做的检查,生化、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心电图等。

(4)术前备皮,做抗生素、试验。

(5)术前可少量进食,以免术中呕吐。

(6)术晨测血压、脉搏和体温。

(7)术前病人排空大小便。

2、术后护理:
(1)生命体征的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心电监护等。

(2)穿刺侧肢平伸、穿刺部位沙袋压迫6——8小时,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出血、血肿形成,若有则进一步观察有无影响远端肢体供血,静脉回流障碍等,可适当抬高穿刺肢体,以促进血液回流。

(3)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是否良好,注意插管肢体的皮肤、温度、湿度,以了解其供血情况。

(4)术后鼓励病人多饮水,以利于造影剂尽快排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