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雨巷》优秀教案以及原文

合集下载

2024年戴望舒《雨巷》优秀教案(精选5篇

2024年戴望舒《雨巷》优秀教案(精选5篇

2024年戴望舒《雨巷》优秀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具体章节为《中国现代诗歌》。

详细内容为戴望舒的《雨巷》。

通过对该诗的深度解读,让学生了解象征主义诗歌的特点,感受诗人的情感表达。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雨巷》的象征主义手法,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现代诗歌的鉴赏能力。

3. 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学会运用象征手法表达个人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并分析诗歌中的象征主义手法,把握诗人的情感表达。

重点:《雨巷》的意象解读,以及对诗歌的整体感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雨巷的图片,让学生谈谈对雨巷的印象,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雨巷》。

2. 诗歌朗读:让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人的情感。

3. 诗意解读: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如“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的雨巷”等,理解象征主义手法。

4. 例题讲解:以诗歌中的一句为例,详细讲解象征手法的运用。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尝试分析诗歌中的其他意象,并进行小组讨论。

6.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在雨巷中的孤独与期待,分享自己的感悟。

7. 诗歌创作:鼓励学生运用象征手法,创作一首以“雨巷”为主题的现代诗歌。

六、板书设计1. 主题:《雨巷》2. 意象:油纸伞、雨巷、孤独、期待3. 象征主义手法:象征、隐喻、暗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所学,以“雨巷”为题材,创作一首现代诗歌。

2. 答案示例:雨巷独自行走在雨巷,油纸伞下,岁月悠长。

青石板路,苔痕斑斑,诉说着,无尽的思念。

梦中的她,似曾相识,微笑着,消失在雨巷。

孤独的脚步,踏过岁月,寻找那,失去的时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成功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象征主义手法,诗歌创作环节是否充分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雨巷》教案(最新8篇)

《雨巷》教案(最新8篇)

《雨巷》教案〔最新8篇〕戴望舒《雨巷》优秀教案篇一一、师生共读,导入新课〔男生〕:你说你曾一度迷失在无边的苦海,寂寞地被困在冷冷的雨季,只因在雨中相遇的那个撑着油纸伞的女孩,只因伞下那透明闪亮的双眸,那嘴角轻含的淡淡忧郁,呵!结着丁香一样幽怨的女子,竟使你许久不曾开启的心灵,如花般静静地绽放。

哦,女孩,你难道真是从空中翩然而至,在这寂寞的雨季来唤醒我沉睡已久的心灵。

要我怎么形容你的美丽,如果你瞬间消失,我也不会惊奇,因为你的出现已是奇迹。

如果你真的就此消失,我会于古朝的画中寻你,于幽幽的池边寻你,用我色彩的笔于天边勾勒你丁香花一样的心事。

〔女生〕:轻轻的,我穿过雨巷,穿过绵绵的情诗,就这样来到飘浮着丁香花淡香的雨季,你不必惊讶,也不要多问,我只想跳出发黄的诗页,我只想在丁香花盛开的雨季,重温在深巷中徘徊的忧郁。

〔集体〕:是谁,曾经用美妙的文字,叙我成温柔忧郁的佳人;是谁,用甜甜的木箫,奏我出丁香一样的芬芳;是谁,用流音的古筝,弹我成千年的红颜知音。

〔师〕:精美的诗篇是轻盈的蝴蝶飞跃万年的光阴,是圣洁忧郁的丁香飘过无边的烟雨。

呵,丁香般的女孩,你转身离去时的那一声幽幽的叹息和那一层淡淡的忧郁,已经幻化成永不消失的身影,永远留在了每一位爱诗人的心里!好,让我们一起走进戴望舒的《雨巷》,走近那丁香般结着愁怨的姑娘!二、听视频诵读我们都知道,鉴赏诗歌有读、品、悟三个环节。

诵读是我们鉴赏诗歌时的一个必要的环节,也是首要的环节。

通过诵读我们可以更充分地体会诗歌的意境美和音韵美。

下面,我们来欣赏本诗的视频朗诵,进入情境。

留心下边三个问题:①这首诗的根本内容。

②诗中写了哪几个“意象〞?③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随着那深情的诗句、舒缓的音符、沉郁的音调,我们的思绪似乎也飞到了江南悠深、寂寥的雨巷之中,充满了忧伤与哀怨。

第1节:“我〞单独彷徨在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第2-6节:想象中的丁香般的姑娘从雨巷穿过,从“我〞身旁飘过。

雨巷教案优秀10篇

雨巷教案优秀10篇

雨巷教案优秀10篇《雨巷》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有选择地品读诗中意象和象征意味;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诗内走向诗外,或展读或创作。

过程与方法:美读法、比较法、探究法、体验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悟诗歌的意境美和内涵美,培养审美力。

【教学重难点】品味本诗的情感与意象。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导语导语一:戴望舒的《雨巷》,是中国现代诗歌中最美的一首,作者也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

我初见《雨巷》,便被其诗意诗境诗情惊艳,爱不释手,时时读之背之思之写之,深入骨髓再也忘不了。

这节课,我将带领你们走进《雨巷》,开启一段唯美的诗歌之旅(板书课题) 导语二:要了解古代诗歌,我们不能不读唐诗宋词;而要了解现代诗歌,我们不能不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戴望舒的《雨巷》。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戴望舒的《雨巷》,去一探究竟。

(板书课题)导语三:随机应变,应景导入。

(板书课题)一、美读走进雨巷1.教师范读,营造氛围;学生静静聆听,静静感受。

2.你听出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明确感情基调:凄美、感伤)可以用这样的句子表达:“我听出了雨巷的-------之美”3.学生试读:挑你最喜欢的一节来朗读一下。

(个读,生评,师评)(注意节拍押韵,注意语调高低、语速快慢、语气轻重)4.配乐朗读。

小结:化我入境,通过声音读出字的质感、句的情感、篇的美感,做到“声情并茂” (板书)。

二、品读感悟雨巷1.请你找一找:这首诗中作者描绘了哪两个主要意象?(雨巷丁香或丁香一样的姑娘)2.请你换一换:在描写丁香般的姑娘这一意象时,能不能用别的替代丁香?△可不可用莲花替代?(没有愁怨)△可不可用芭蕉替代?(没有高洁)插入:丁香在古诗中的含义(美丽、高洁、忧愁)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李商隐《代赠》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李璟《浣溪沙》含春雨。

结愁千绪,似忆江南主。

——王十朋《点绛唇素香丁香》小结:因此,选择意象时,一定要做到“象情并茂”(板书)。

戴望舒《雨巷》教案5篇

戴望舒《雨巷》教案5篇

戴望舒《雨巷》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戴望舒的经典诗作《雨巷》,出自教材第三章《现代诗歌的鉴赏》。

内容包括对《雨巷》的深入解读,分析诗歌的意象、情感、韵律等方面,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并欣赏现代诗歌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雨巷》的基本内容、情感和艺术特色。

2. 培养学生对现代诗歌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激发学生对文学创作的兴趣,提高写作技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析《雨巷》的意象、情感、韵律特点。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人的情感,并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雨巷》诗歌、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雨巷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雨巷的氛围,进而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诗歌朗读:让学生齐读《雨巷》,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 内容解析:详细讲解《雨巷》的背景、意象、情感,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涵。

4. 例题讲解:分析《雨巷》中的关键句子,如“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的雨巷”,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

5. 随堂练习:让学生选取教材中的其他现代诗歌,运用所学方法进行鉴赏。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诗歌的韵律特点,分享各自的感悟。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雨巷》2. 板书内容:诗歌背景意象分析情感解读韵律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选取一首现代诗歌,运用所学方法进行鉴赏,并写一篇鉴赏文章。

示例答案:我选择了一首名为《夜》的现代诗歌进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神秘,通过对比白天的喧嚣,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2. 答案要求:内容完整,观点明确,不少于600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是否掌握了现代诗歌鉴赏的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的现代诗歌,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同时,组织诗歌创作活动,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诗歌意象的分析。

高一语文《雨巷》教案(通用6篇)

高一语文《雨巷》教案(通用6篇)

高一语文《雨巷》教案 篇1 一、学习目标: 1、吟咏品读,体味诗歌的情感 2、把握意象,鉴赏诗歌的意境 二、检查预习: 1、检查学案中自学导引部分,整体感知诗歌 展示学生的自学成果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读”——反复吟读,体会感情 2、指导学生朗读诗歌 三、合作交流,深入探究:(品味,感悟) “品”——分析意象,赏析语言;“悟”——把握形象,加深理解: 1、本诗在意象的选择上独具特色,请同学们找出本诗中的意象并说说这些意象的作用 (雨巷,丁香,油纸伞,颓圮的篱墙等,这些意象营造了一种低沉,迷濛,凄美的氛围) 2、用简洁的语言表述本诗的意境 (本诗通过雨巷,丁香,油纸伞,颓圮的篱墙等意象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梅雨时节江南小巷的阴沉暗淡朦胧凄迷的图景,从而表达了作者哀婉,惆怅,凄迷,失落的情感) 3、品味下列诗句中划线词语或短语的好处 a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b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 c她飘过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d她默默的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 e她静默的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例句分析a:反复辞格的使用好处是起强调作用,强调雨巷的幽深和深邃,和哀怨的感情基调相吻合;形式上使语调舒缓) 4、诗歌中的姑娘留给你怎样的印象?请结合诗句来赏析 (这是一位清新淡雅,楚楚动人,轻盈空灵,但又幽怨,哀婉,惆怅满腹的江南女子的形象) 5、诗人为什么希望逢着一位丁香一样的姑娘而不是其他的姑娘? (结合丁香花的特点和本诗的感情基调分析;结合本诗的意境来分析;结合诗人内心的情感来分析;深化到本诗的主旨) 四、拓展提高: 任选《雨巷》中你最喜欢的一两小节改写为散文,要求符合本诗的意境,字数100字左右 (要求:语言优美,意象全面,意境吻合,符合感情基调) 五、小结: 在这梦一般的叹息中,在那幽幽的眼神里,我们欣赏完了戴望舒的雨巷,在诗歌的王国里我们深刻的体悟到了凄美的哀怨,在缪斯的殿堂里,我们进行了一次心灵的洗礼但是在生活中我们要走出迷茫的雨巷,走出迷惘的时代,走出这种迷濛的忧郁,在生活中只要用心,就会寻找到心目中的那个美丽却不忧伤的姑娘 再次聆听专家的朗读,感受诗歌的魅力 六、布置作业:(二选一) 1、试比较《雨巷》和《再别康桥》,反复诵读两首诗歌,来体味两首诗的回环往复的音乐美,写一段赏析性的文字(100字左右) (一苇之航):①品读《诗经蒹葭》体味诗歌的节奏美 蒹葭【诗经·国风·秦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②背诵《再别康桥》第一节和第七节,体味诗歌回环往复的音韵美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2、将下面的一段散文改写成一首现代诗歌,要求符合情境, 冥色四合,倦鸟投林,归家的牧童横坐在牛背上,信口吹着无韵的短笛我的书滑落在地上,看见他们远去的背影,我想:我也该归去了吧?然而关山重隔,云水茫茫,我将归往何处? 高一语文《雨巷》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戴望舒《雨巷》优秀教案(精选5篇)

戴望舒《雨巷》优秀教案(精选5篇)

戴望舒《雨巷》优秀教案戴望舒《雨巷》优秀教案(精选5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戴望舒《雨巷》优秀教案(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戴望舒《雨巷》优秀教案1《雨巷》娴熟地运用了象征性的抒情手法。

诗中那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⑴分析、理解本诗的意象和象征意味。

⑵能有感情地诵读诗歌。

2、情感目标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感受诗歌的情境美。

3、能力目标通过诵读、欣赏增强对诗歌的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诵读、意象分析、感情把握。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细雨如丝的江南,悠长寂寞的小巷,一把孤寂的油纸伞和着雨的叹息,撑出了一个青年诗人哀婉的心曲。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近戴望舒,与诗人一道去领略雨巷的风景,去追寻丁香姑娘的芬芳。

请大家合上书本,闭上眼睛,我们先一起来聆听这一段录音。

二、整体感知,确立诗歌感情基调1、好,听完录音了。

这首诗歌叫什么名字呢?(《雨巷》)(教师板书)大家回想一下,我们刚刚在听得时候,这首诗歌给你最强烈的情感体验是什么?它是欢欣鼓舞、斗志昂扬、激动人心的,还是忧愁哀伤的。

没错了,这首诗歌从头到尾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忧愁,所以我们读的时候,要用什么样子的感情基调去朗读呢?(教师板书:基调——忧郁、哀怨),那么我们读的时候要用什么速度来读啊?(生回答),对了,一般来说,如果是表达比较热烈奔放的感情,我们读的时候语速要稍快一点,但是如果是表达这样一种忧郁、哀怨的感情(手指黑板),我们读的时候要用比较缓慢的语速来读。

好,请大家翻到课本45页,我们请一位同学来试试看,朗读一下这首诗歌的前两节,请哪位同学呢?我们班哪位同学是朗诵高手?(生朗诵)2、读得怎么样?(好)掌声鼓励。

读诗歌我们主要是注意一些节奏停顿。

高一语文《雨巷》优秀教案以及原文

高一语文《雨巷》优秀教案以及原文

高一语文《雨巷》优秀教案以及原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三课《雨巷》。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诗歌的朗读、理解和赏析。

具体章节为《雨巷》全文。

二、教学目标1. 通过朗读和解析,使学生理解《雨巷》的意象和情感。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3.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具有个性的诗歌。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并赏析诗歌的意象和情感。

重点:朗读、分析和创作诗歌。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一段雨巷的视频,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2. 朗读:全班同学齐读《雨巷》,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 讲解:分析诗歌的意象、情感和修辞手法。

4. 例题讲解:选取两个具有代表性的诗句,详细讲解其意境和表达技巧。

5. 随堂练习:让学生仿写一句诗句,运用所学知识。

6. 赏析: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首喜欢的现代诗,进行赏析并分享。

六、板书设计1. 《雨巷》2. 诗歌原文3. 意象、情感、修辞手法4. 例题解析5. 课堂练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雨巷”为题材,创作一首现代诗。

答案示例:雨巷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2. 作业要求: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注重意象和情感的表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阅读其他现代诗,如《再别康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等,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详细解析;2. 教学目标的具体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5. 板书设计的关键要素;6. 作业设计的深度和广度;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应用。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详细解析《雨巷》是现代诗人戴望舒的代表作,其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高一语文《雨巷》优秀教案以及原文

高一语文《雨巷》优秀教案以及原文

高一语文《雨巷》优秀教案以及原文《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约作于政治风云激荡、诗人内心苦闷彷徨的1927年夏天。

大家学习过《雨巷》这一篇课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推荐关于《雨巷》优秀的教案和原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语文《雨巷》优秀教案一、导语梅雨飘飞的季节,细雨空濛的江南小镇,青石板铺就的寂静小巷,蜿蜒而又悠长一位心事重重的忧郁少年,撑着一把黑色油纸伞,踽踽独行,希望能邂逅一位丁香花一样的姑娘这里是落寞惆怅的雨巷,这里又有聊以慰藉的希望让我们走进雨巷诗人戴望舒那哀怨凄美、婉约朦胧独特境界二、简介戴望舒,现代诗人,深得中国古典诗词中婉约诗风的遗韵,又受到法国象征诗派的影响,因而他的早期诗作总体上表现出孤独、抑郁和消沉的特点这首诗写于约作于政治风云激荡、诗人内心苦闷彷徨的1927年夏天(1927年发生了哪些大事件?)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也叫大革命的失败许多知识青年苦于找不到出路而陷入了痛苦与迷茫三、诵读1/ 10反复朗读,体会音韵美从结构上看,全诗七节,每节六行,3、6押韵,且一韵到底保证了节奏的整齐,音韵的和谐有的一句用几行来排列,使节奏变得顿挫舒缓如第一节: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同时,诗歌中吸取古典诗歌中反复和叠唱的手法(以前学过诗经没有,有没有重章叠唱的现象,可指出来)在本诗中找出一二处(先让同学找)举例如:“悠长、悠长”,“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像梦一般,像梦一般地”,这些都是反复有些同样的字在韵脚中多次出现,如“雨巷”“姑娘”“芬芳”“惆怅”“眼光”,有意使一个音节在人们的听觉中反复,“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这叠唱,还有首尾两节,将叠唱贯穿全诗,笼罩全篇问:这样有什么好处?这样就造成了一种回荡的旋律和流畅的节奏让韵律在字里2/ 10行间时时回荡,悠远而绵长四、赏读结合学案导读,捋一捋这首诗的思绪以彷徨追寻开篇,(1-2)以仍在彷徨继续追寻结束(7)中间写了与那个丁香般的姑娘的瞬间相逢而又相散的幻境般的情景(3-5)研讨下面几个问题:雨巷的环境特点有哪些?灰暗(从雨天和油纸伞看),寂寥,悠长,破旧,沧桑(颓圮的篱墙)姑娘的特点又怎样?丁香一样,哀怨又彷徨(或凄婉迷茫),象梦一样进一步问:丁香是一个经典的传统意象,它寄托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意愿?丁香花,纤小文弱,清香幽雅在古诗中常来象征女子的淡雅,隐忍(低调)与愁绪,由此可知,丁香一样的姑娘应该是诗人心中期待已久的美丽、高洁而忧郁的姑娘发问:诗人是深受法国象征诗派的影响,诗人笔下那位匆匆相逢又相散的姑娘,显然又具有其象征意义,应该是什么呢?(还应思考“雨巷”的象征意义)这应该与1927年诗人当时的处境联系起来,在第一次革命战争高潮中,戴望舒受到了革命的洗礼,他还加入了共青团,投3/ 10入了革命的洪流然而,为他所意想不到的是1927年4月12日,反革命政变发生了,无数共产党人和革命者遭到屠杀,他也遭到通缉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以后,望舒不得不与朋友隐居在朋友家里以译书消遣这个时候,正是写《雨巷》的时候因而,这《雨巷》的问世,除了诗人早年生活的触发外,更是他在革命的低潮时期,躲进小楼、躲进“雨巷”的一种忧郁和苦痛的复杂思绪的抒写由此可见,“丁香一样的姑娘”可能是诗人心中朦胧的理想和追求,代表了诗人陷入人生苦闷时,对未来渺茫的憧憬艰难寻求而又难以把握,但是又让自己不失去希望当然也可能是理想中的自己,是理想的我,未来的我,或另一层的我五、结课背诵全诗,完成导演测评《雨巷》的原文阅读雨巷戴望舒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4/ 10结着愁怨的姑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语文《雨巷》优秀教案以及原文
一、导语
梅雨飘飞的季节,细雨空蒙的江南小镇,青石板铺就的寂静小巷,蜿蜒而又悠长一位心事重重的忧郁少年,撑着一把黑色油纸伞,踽踽独行,希望能邂逅一位丁香花一样的姑娘这里是落寞惆怅的雨巷,这里又有聊以慰藉的希望让我们走进雨巷诗人戴望舒那哀怨凄美、婉约朦胧独特境界
二、简介
戴望舒,现代诗人,深得中国古典诗词中婉约诗风的遗韵,又受到法国象征诗派的影响,因而他的早期诗作总体上表现出孤独、抑郁和消沉的特点这首诗写于约作于政治风云激荡、诗人内心苦闷彷徨的1927年夏天(1927年发生了哪些大事件?)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也叫大革命的失败许多知识青年苦于找不到出路而陷入了痛苦与迷茫
三、诵读
反复朗读,体会音韵美
从结构上看,全诗七节,每节六行,3、6押韵,且一韵到底保证了节奏的整齐,音韵的和谐有的一句用几行来排列,使节奏变得顿挫舒缓如第一节: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同时,诗歌中吸取古典诗歌中反复和叠唱的手法(以前学过诗经没有,有没有重章叠唱的现象,可指出来)
在本诗中找出一二处(先让同学找)举例如:
“悠长、悠长”,“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像梦一般,像梦一般地”,这些都是反复有些同样的字在韵脚中多次出现,如“雨巷”“姑娘”“芬芳”“惆怅”“眼光”,有意使一个音节在人们的听觉中反复,
“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这叠唱,还有首尾两节,将叠唱贯穿全诗,笼罩全篇
问:这样有什么好处?
这样就造成了一种回荡的旋律和流畅的节奏让韵律在字里行间时时回荡,悠远而绵长
四、赏读
结合学案导读,捋一捋这首诗的思绪
以彷徨追寻开篇,(1-2)以仍在彷徨继续追寻结束(7)中间写了与那个丁香般的姑娘的瞬间相逢而又相散的幻境般的情景(3-5) 研讨下面几个问题:
雨巷的环境特点有哪些?灰暗(从雨天和油纸伞看),寂寥,悠长,破旧,沧桑(颓圮的篱墙)
姑娘的特点又怎样?丁香一样,哀怨又彷徨(或凄婉迷茫),象梦一样
进一步问:丁香是一个经典的传统意象,它寄托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意愿?
丁香花,纤小文弱,清香幽雅在古诗中常来象征女子的淡雅,隐忍(低调)与愁绪,由此可知,丁香一样的姑娘应该是诗人心中期待已久的美丽、高洁而忧郁的姑娘
发问:诗人是深受法国象征诗派的影响,诗人笔下那位匆匆相逢又相散的姑娘,显然又具有其象征意义,应该是什么呢?(还应思考“雨巷”的象征意义)
这应该与1927年诗人当时的处境联系起来,在第一次革命战争高潮中,戴望舒受到了革命的洗礼,他还加入了共青团,投入了革命的洪流然而,为他所意想不到的是1927年4月12日,反革命政变发生了,无数共产党人和革命者遭到屠杀,他也遭到通缉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以后,望舒不得不与朋友隐居在朋友家里以译书消遣这个时候,正是写《雨巷》的时候因而,这《雨巷》的问世,除了诗人早年生活的触发外,更是他在革命的低潮时期,躲进小楼、躲进“雨巷”的一种忧郁和苦痛的复杂思绪的抒写
由此可见,“丁香一样的姑娘”可能是诗人心中朦胧的理想和追求,代表了诗人陷入人生苦闷时,对未来渺茫的憧憬艰难寻求而又难以把握,但是又让自己不失去希望当然也可能是理想中的自己,是理想的我,未来的我,或另一层的我
五、结课
背诵全诗,完成导演测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