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SMAS解剖及在面部整形术中的应用进展

合集下载

面部SMAS解剖及在面部整形术中的应用进展

面部SMAS解剖及在面部整形术中的应用进展

面部SMAS解剖及在面部整形术中的应用进展作者:乔柱吴国平来源:《中国美容医学》2013年第02期面部整形术自20世纪初开始,至今已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

自1976年Mitz和Peyronie 提出面部表浅肌肉腱膜系统(superficial musclo-aponeurotic system,SMAS)这一概念,面部整形术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国内许多学者对SMAS进行了研究,目前众多学者对SMAS所在的层次、分布的范围等存在分歧[1]。

分歧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SMAS是位于皮下脂肪组织中还是处在其深面;②SMAS是否包含腮腺咬肌筋膜;③SMAS是否和颞浅筋膜相延续;④SMAS是否终止于鼻唇沟;⑤SMAS是否和口轮匝肌及眼轮匝肌相连续。

纵观近几年文献,众多学者对SMAS解剖及其在临床的应用作了进一步的深入探讨与研究。

本文就面部表浅肌肉腱膜系统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1 SMAS以往的解剖研究与目前的解剖结果比较Mitz和Peyronie认为,SMAS是处于皮下脂肪组织中、由肌纤维和腱膜构成的独立层次,将皮下脂肪分隔为深浅两层;在腮腺区较厚,颊区较薄且不连续;向下与颈阔肌相连,向上经颞浅筋膜与额肌、眼轮匝肌相连,向前止于鼻唇沟,向后延伸至乳突区与浅面的真皮和深面的胸锁乳突肌包膜融合。

Jost等认为,面部与颈阔肌相连的是腮腺筋膜,SMAS即腮腺筋膜。

Thaller等认为SMAS位于皮下脂肪的深面。

Coaain等认为颞浅筋膜和SMAS分别在颧弓上下各1cm处终止,两者并不直接相连。

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SMAS为一层独立的纤维鞘膜,由肌性部和膜性部构成,其膜性部直接延续于颈阔肌的肌膜,其深面为一层脂肪组织,称为SMAS下脂肪组织。

其肌性部,SMAS直接由颈阔肌延续而来,由肌纤维和腱膜组织构成。

在面部不同的部位,有着不同的特点:在腮腺的表面,SMAS较厚,含有的肌性成分较多,且肌纤维向前上方呈扇形展开;在腮腺的前缘,SMAS以肌性成分跨过咬肌筋膜;而在腮腺的后缘,SMAS向后以筋膜的形式延伸至乳突区与胸锁乳突肌包膜紧密相贴;在腮腺的前上方,SMAS越过腮腺及其筋膜的表面,向颧大肌方向走行,与该肌之间无肌性连接,而是与颧大肌以筋膜融合的方式相连。

SMAS筋膜瓣双重悬吊在面中部除皱术中的应用

SMAS筋膜瓣双重悬吊在面中部除皱术中的应用
量 , 分 别 行 颞 部 、 耳 轮 脚 、 耳 垂 , 女 性 8 , 年 龄 3 ~ 6 0 例 例 0 l
岁 ,平 均4 岁。 临床 诊 断为 面 中部皮肤 及 软组 织 7 松弛 。 根据 患者 意愿对 其施行 面中部除皱术 。
手 术 过 程 图 123 ,,
手 术 前 后 对 比
中国生物美容 2 1年第 l C i aB oB a t ,M r 2 1,N . 00 期 h n i— e u y a .0 0 o 1
部皮 肤仍 收紧且 富于 弹性 ,颧脂 肪垫 下垂 、加深 的颧颊 沟 、下颌 缘脂肪 堆积 、加 深的 鼻唇沟 以及 皮肤松 垂等 均得 到改 善 ,就 医者较 为满 意 。外耳 廓无畸形,无神经损伤 、皮肤坏死等并发症 。 上 又改进 了方法 ,即在耳轮 脚 、耳屏缘 做切 口及
数针 固定 于颧 弓表 面软组织及 耳前S MAS 筋膜 瓣。
面 中部 以4#丝线 双 环 荷 包 缝 合 S MAS 膜 ,固 筋
1资 料 和 方 法
11一 般 资 料 .
定于颧 弓上方 的颞 深筋膜 上 ,形 成 向上 、 向外 的 上 提力 量 ,将 向上 、 向外上 提 的多余 皮肤 去除 适
S MAS 膜 瓣 双 重 悬 吊术 对 面 中部 皮 肤 及 软组 筋
面 中部 皮肤 除皱 术适 用于额 部皱 纹和 颌颈 部 的皮肤 老化 症状不 明显 ,具 有下 眼睑延 长 、颧 脂 肪垫下 垂 、颧 颊沟 加深 、下颌 缘脂 肪堆积 、鼻 唇 沟加深 以及 皮肤松 垂 的患者 。手术 原则 是将面 中 部皮肤 及其 深面 的组织 结构 分离后 , 向后 、 向上
1 . 术 方 法 2手 12 1切 口设 计 :于 颞 部 在 发 际 线 后 作 2 5 .. ~ 厘

颧脂肪垫悬吊技术辅以SMAS折叠的中面部除皱术

颧脂肪垫悬吊技术辅以SMAS折叠的中面部除皱术

颧脂肪垫悬吊技术辅以SMAS折叠的中面部除皱术目的:出于中面部提升简单化的趋势,介绍一种颧脂肪垫提升和SMAS移位的除皱技术。

以期改善颧下区域空虚、鼻唇沟加深等中面部老化的问题。

方法:采用一种中面部年轻化方法,行颊部耳前SMAS折叠,同时将下垂的颧脂垫缝线悬吊于耳前筋膜,使老化中面部维持长期的提升效果。

结果:2006~2010年,在52例面部除皱术中运用该技术,中面部提升效果维持时间长,恢复期短,无面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出现。

结论:皮下层的安全剥离避免了面神经分支的损伤。

颧脂肪垫悬吊技术辅以SMAS折叠术,避免了较长的恢复期和深层剥离可能导致的损伤。

这种方法可作为独立的中面部手术在局麻下实施,操作简单、安全、效果持久。

Abstract:ObjectiveA trend toward simplification in midface lifting has introduced the technique of suspension of the malar fat pad with SMAS plication. The questions of midfacial aging including hollowing in the submalar area, deepening of the nasolabial crease, can be correctted by this technique.MethodsWe describe an approach to midfacial rejuvenation that combines suture suspension of the ptotic malar fat pad to the preauricular fascia with baccul SMAS placation. Long-lasting improvement of the aging midface is achieved.ResultsThis technique was used in 52 patients between 2006 and 2010, producing effective long-lasting results with limited convalescence and minimal complication rates.ConclusionsSafe dissection in the subcutaneous plane avoids injury to facial nerve branches. Plication of the SMAS with suture suspension of the malar fat pad avoids the prolonged convalescence and other morbidities of deep plane dissections. This approach can be quickly and easily performed under local anesthesia as an isolated midface procedure,and it is a simple and safe procedure with effective long-lasting results.Key words: malar fat pad; SMAS; midface lifting面部美容手术已经成为我们主流文化的一部分,面部除皱术是一项复杂的、多平面的手术,不同的术者采用不同的方法,在分离范围、切口、分离层次上各有不同。

表浅肌肉腱膜系统名解

表浅肌肉腱膜系统名解

表浅肌肉腱膜系统名解
表浅肌肉腱膜系统(Superficial Musculo-Aponeurotic System,SMAS)是人体皮肤和深层组织之间的一种重要结构。

它主要包含肌肉、筋膜和腱膜等组织,位于皮下脂肪组织之上,与皮肤相连,并将皮肤与深层肌肉和结构连接起来。

SMAS是整形外科和美容整形手术中一个重要的解剖学概念,因为它位于面部组织的底层,并且与面部肌肉和皮肤紧密相连。

许多整形手术和美容手术都着眼于调整和重塑SMAS,以达到改善面部轮廓、提升面部皮肤、减轻皱纹等效果。

具体来说,SMAS位于表皮下面的脂肪组织层下方,它与肌肉和筋膜结合在一起,可以分布在人体的各个部位。

在整形手术中,外科医生可能会操作SMAS,以改善面部松弛、提升面部轮廓和肌肤紧致度。

总的来说,表浅肌肉腱膜系统(SMAS)是一个重要的解剖结构,特别在美容整形手术中具有重要作用。

面部整形美容术磨去骨质量的应用解剖

面部整形美容术磨去骨质量的应用解剖

面部整形美容术磨去骨质量的应用解剖陈熙;曾效恒;向宇燕;万祎【期刊名称】《中南医学科学杂志》【年(卷),期】2006(034)001【摘要】目的为临床面部美容及面部整形术提供骨质磨除或切除厚度的形态学资料.方法为减少颅骨干标本与活体的差异,选用经福尔马林处理的成年男、女头面部正常尸体40具,解剖、编号、定点、标记,游标卡尺直接测量尸体额结节、眉弓、枕外隆凸、下颌角处的厚度,测量颧弓厚度、深度、长度等.并采用微型电动砂轮对上述各骨进行试磨,以去外层的密质骨为标准再行测量分析.结果男性额结节可去的骨质厚度5.30±1.24 mm,眉弓部可去的骨质厚度2.33±0.24 mm,颧弓可去的骨质厚度2.84±0.75 mm,下颌角可去的骨质厚度6.25±0.75 mm,枕外隆凸可去的骨质厚度8.47±1.36 mm,女性分别为:额结节可去的骨质厚度4.20±1.10 mm,眉弓部可去的骨质厚度2.10±0.15 mm,颧弓可去的骨质厚度2.14±0.46 mm,下颌角可去的骨质厚度5.10±0.45 mm,枕外隆凸可去的骨质厚度为6.73±1.10 mm.结论了解面部去骨厚度的参考数据,对整形美容外科根据患者手术部位术前设计和术中处理具有一定参考意义.【总页数】3页(P24-26)【作者】陈熙;曾效恒;向宇燕;万祎【作者单位】南华大学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湖南,衡阳421001;南华大学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湖南,衡阳421001;南华大学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湖南,衡阳421001;南华大学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湖南,衡阳421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23.1【相关文献】1.面部SMAS解剖及在面部整形术中的应用进展 [J], 乔柱2.颞浅动静脉的解剖学研究及其在面部整形外科的应用进展 [J], 黄进军;马少林3.面部整形中轴型皮瓣血管解剖学的临床应用 [J], 韩勇;李英春4.带血管蒂腓骨头骨骺截骨整形重建内踝的应用解剖与临床应用 [J], 李昂;莫忆南;李奇5.超声骨刀联合截骨裂钻在面部轮廓截骨整形术中的应用 [J], 黄锦华;卞洁;孟志兵;常财旺;张强;邵苗苗;郭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面部支持韧带的解剖学进展

面部支持韧带的解剖学进展

面部支持韧带的解剖学进展李秀琪【摘要】面部支持韧带主要包括颧弓韧带、下颌骨韧带、颈阔肌-耳韧带和颈阔肌-皮肤前韧带.面部支持韧带作为浅表肌腱膜系统(SMAS)和真皮与深筋膜和骨膜的锚定点,起支持、固定其相应区域面部的皮肤和皮下软组织,维持正常的解剖位置的作用.支持韧带与血管神经关系密切,掌握支持韧带的解剖可以避免除皱术中损伤血管神经.此外,支持韧带的松解对于提升面部下垂组织至关重要,掌握支持韧带的解剖非常必要.【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4(020)017【总页数】3页(P3178-3180)【关键词】面部支持韧带;除皱术;面部老化【作者】李秀琪【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面颈美容中心,北京10014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02面部支持韧带与手指的Grayson韧带和Creland韧带的功能相似,是皮肤和浅表肌腱膜系统(superficial musculoaponeurotis system,SMAS)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固定装置。

Furnas[1](1989)首次提出了面部支持韧带并详细描述了颧弓韧带、下颌骨韧带、颈阔肌-耳韧带和颈阔肌-皮肤前韧带,分为真性韧带和假性韧带两种。

真性韧带起于骨膜,假性韧带起于浅筋膜或SMAS,都止于皮肤。

面部支持韧带支撑面部软组织在其正常解剖位置,抵抗重力变化[2]。

经过近年来的探索研究,面部支持韧带的概念和理论不断地完善。

1 真性韧带起于骨膜止于皮肤的称为真性韧带,主要包括:眼轮匝肌支持韧带(orbicularis retaining ligament,ORL)、颧弓韧带、颊上颌韧带上颌部、下颌骨韧带[3]。

1.1 颧弓韧带McGregor最先指出腮腺筋膜的前界与颊部皮肤之间存在纤维黏结,将其命名为“McGregor′s Patch”,后被证实为颧弓韧带[2-3]。

Furnas[1]进一步详细描述了颧弓韧带。

Mendelson等[4]提出颧弓韧带作为颧弓前隙的下界是非常重要的结构。

面部整形美容的新进展-118-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

面部整形美容的新进展-118-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

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118-面部整形美容的新
进展
备注:红色选项或后方标记“[正确答案]”为正确选项
(一)剖析面部微整解剖结构
1、以下关于皮下组织的特点,哪项错误()
A、皮下组织在血管内层[正确答案]
B、连接神经,肌肉和血管
C、皮下层由含结缔组织和脂肪的网状组织构成
D、皮下脂肪储存有助于维持脸型
E、皮下层以下是SMAS(SuperficialMuscularAponeuroticSystem,表浅肌肉腱膜系统),其下是面部肌肉
2、鼻肌的止点是()
A、眼眶内下侧缘
B、横部在鼻背与对侧者借腱膜相连[正确答案]
C、鼻软骨
D、鼻切迹外侧的上颌骨
E、上颌骨
3、以下关于眼轮匝肌的说法,错误的是()
A、起点是眼眶内侧壁
B、止点是眼周皮肤
C、围绕口角周围[正确答案]
D、眼轮匝肌内侧:向内、向下牵拉眉毛
E、眼轮匝肌外侧:向下牵拉眉毛
4、根据面部形态及解剖特点,可以分为以下各区,其中不包括以下哪项()
A、眶区
B、鼻区
C、唇区
D、颈区[正确答案]。

面肌痉挛研究进展

面肌痉挛研究进展
Page 9
目录
1.面神经解剖回顾 2.概述 3.病因研究进展 4.发病机制
5.治疗进展
Page 10
病因研究进展
1.血管因素:目前已知大约有80%--90%的面肌痉挛是 由于面神经出脑干区<RCZ>存在血管压迫所致.------是主要原因 . 2.非血管因素:桥脑小脑角的非血管占位性病变如肉 芽肿、肿瘤和囊肿等因素亦可产生面肌痉挛;后颅窝 的一些占位性病变也可导致面肌痉挛.在年轻患者中局 部的蛛网膜增厚可能是引起面肌痉挛的主要原因之一. 3.其它因素 面神经炎后遗症,引起面神经的髓鞘脱失, 形成各轴索之间的不正常传导,而引起面肌痉挛 .
Page 16
治疗进展-A型肉毒杆菌毒素局部注射治疗
• 抑制刺激性及自发性乙酰胆碱的释放,从而产生一种化学 去神经作用.
• 在欧美国家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已成为面肌痉挛的首选 对症治疗手段.
• 主要的副作用有眼干、睑下垂、复视、流泪等,但发生率 低且程度轻.
• 一般认为低于500 U 的BTX-A剂量注射是比较安全的.
治疗进展- 微血管减压术
• 近30 年来由于采用MVD 治疗HFS 取得较好的疗效,又能保 留神经的完整性,不易导致术后面神经麻痹,MVD 已逐渐成 为治疗HFS 的首选外科治疗手段.
• MVD 治疗HFS的治愈率为70%~94.7 % ,总有效率为87.5% ~ 99.3 %.
• 术后听力障碍是MVD 治疗HFS 的主要并发症,术后耳聋发 生率为8.3%.
1.面神经解剖回顾 2.概述 3.病因研究进展 4.发病机制
5.治疗进展
Page 14
治疗进展--药物治疗
• 对于发病初期和症状轻微的患者可酌情选用药物治 疗.

面神经的解剖学测量及其临床应用研究

面神经的解剖学测量及其临床应用研究

面神经的解剖学测量及其临床应用研究发表时间:2020-01-09T09:55:30.173Z 来源:《医师在线》2019年22期作者:姜子兴[导读] 对面神经的位置进行具体量化,为相关手术防止神经损伤提供应用解剖学依据。

摘要:目的对面神经的位置进行具体量化,为相关手术防止神经损伤提供应用解剖学依据。

方法采用腮腺改良术切口,对5具(10侧)经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男尸的腮腺咬肌区进行精细解剖,分离修洁面神经及其分支,用游标卡尺测量面神经各项数据并运用表盘技术在头部标本上进行面神经的定位观察,以上数据均做统计学处理。

结果面神经分叉前宽度为(3.49±0.52)mm,出茎乳孔部至分叉处长度为(19.37±0.70)mm,平乳突尖平面面神经距乳突外缘深度为(20.84±1.45)mm,面神经走行位于表盘的7-8点之间(36.5±4.4)。

结论用简便易行的方法对面神经进行了解剖、测量和定位,为临床腮腺手术中循顺行法剥离面神经及其分支提供了解剖学依据。

关键词:面神经;解剖学测量;应用解剖腮腺咬肌区范围虽小,但结构众多,位置重叠,方向各异。

作为3对大睡液腺中最大的腺体——腮腺,其内血管神经纵横交错,解剖关系非常复杂。

面神经出茎乳孔,进入腮腺后分为颞面干和颈面干,继而分成5组分支以支配面部表情肌的运动。

在腮腺手术和腮腺区手术中探查和解剖面神经是十分重要的环节,熟悉面神经的走行方向、分支分布及其与邻近组织的关系,对于保护面神经及其分支不受损伤显得尤为重要,其中腮腺改良术式治疗腮腺良性肿瘤既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又可以取得良好的美容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1]。

面神经分离主要有从末梢到主干的逆行法和从主干到末梢的顺行法,并且后者是腮腺改良术式的主要应用方法[2]。

采用何种方式,由术者的习惯及肿瘤的部位决定,国外学者偏向用顺行法,国内多采用逆向解剖法。

本研究行腮腺改良术切口,对面神经穿经腮腺咬肌区结构进行描述,用顺行法对面神经进行解剖、测量、统计分析,并结合计算机图像处理软件制作表盘进行定位。

面部SMAS解剖及在面部整形术中的应用进展

面部SMAS解剖及在面部整形术中的应用进展

部 整形 术得 到 了 巨大 的发展 。 国 内许 多学 者对 S M A S 进行 了研 究 , 目前众 多 学者对 S M A S所 在 的层次 、 分 布 的范 围等 存在分 口 。 分歧主要 集 中在 以下几个 方 面: ①S  ̄ L A S是位 于皮下 脂肪组织 中还 是处在 其深 面 ; @S M A S是否 包含腮 腺咬 肌筋 膜 ; ③S M A S是否 和颞 浅 筋 膜相 延 续 ; ④S M A S是否 终止 于鼻 唇 沟 ; ⑤S M A S是
m u s c l o — a p o n e u r o t i c s y s t e m , S M A S )这一概 念 , 面
在颧 弓上下 各 l c m处 终止 , 两者 并不 直接 相连 。 目前 ,大 多 数 学者 认 为 S M A S为 一层 独 立 的 纤
维鞘膜 , 由肌 性 部 和 膜 性 部 构 成 , 其膜 性 部直 接 延 续 于 颈 阔肌 的肌 膜 , 其深面为一层脂肪组织, 称 为 S M A S下脂 肪组 织 。其肌 性 部 , S M A S直接 由颈 阔肌延 续而来, 由肌 纤 维和 腱 膜组 织 构成 。在面 部 不 同 的
乔 柱 综述 , 吴 国平 审校
( 泸 州医 学院烧伤 整形 外科 四川 泸 州 6 4 6 0 0 0 ) 面 部 整形 术 自 2 0世 纪 初 开始 ,至 今 已有 近 一
个 世 纪 的历 史 。 白 1 9 7 6年 M i t z 和 P e y r o n i e提 出 面 部 表 浅 肌 肉 腱 膜 系 统 ( s u p e r f i c i a l
面部 S MA S解剖 及在面部整形术中的应用进展 c at i on o f S MAS i n f aci al an at om y an d f aci al pl a s t i c s u r g er y

【面部除皱术】SMAS技术和FAME除皱术

【面部除皱术】SMAS技术和FAME除皱术
• 对颞区的皮肤实施大幅度剥离,直至耳朵和外毗中间一半的距离处。右手示指向 内侧及下方旋转,以将眼轮匝肌和颞筋膜分开;而后可很容易进入外毗区
手术步骤
接下来根据各个患者的不同情况来完成面部及 颈部皮瓣的剥离。面中部的皮肤大致沿着颧大 肌走行进行剥离。若下面部的皮肤松弛下垂,可 向内侧至唇颌沟进行剥离。大多数患者的下颌 韧带都被分开。每一项颈阔肌前方的手术程序 都需完成。经常需要进行下颌下与颏下皮肤的 完全剥离以及颈阔肌前的手术过程。在进行颈 阔肌侧方和面颊手术前,需先完成颈阔肌前方的 必要手术程序。
术后护理
后期护理 .3-5日拆掉耳前缝线。 .8日拆掉其余缝线并去掉金属夹子。 .1-2日后拔掉引流管。 并发症
对于做标准的面部提升术的患者而言,可能会出现并发症,但由于除皱手术带来的严重并发症并不常见, 且如果由经验丰富的医师来手术的话,可以最大限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发症可能会包括出血(血肿)、感 染 、 伤 口 增 生 或 变 宽 、 脱 发 或 神 经 损 伤 。 对 于 做 FA M E 面 部 提 升 术 的 患 者 而 言 , 尤 其 要 注 意 术 后 中 面 部 的 水 肿,通常需要2-3个月来消肿。所有的除皱术在这段时间都会出现水肿现象。
案例展示
PA R T 0 4
术后护理
术后护理
采用规范的术后护理。在手术室进行面部提升的包扎,手术后第1日取掉敷料。重点是高血压的治疗与血压的维持,尤其是围 术期间及术后拔掉引流管的第一日。以下是给面部提升手术患者的一些提示信息。 面部提升患者术后忠告: ·遵医嘱服止疼药。 ·禁服阿司匹林、布洛芬或包含这两种药物的药品,因为其会导致术后出血。可以服用泰诺(酚麻美敏)。也不要服用维生素E 或含维生素E的食物。停用草药与顺势疗法药物,因为同样可能会导致术后出血。 ·术后至少7日禁止喝酒,服用止痛药时也不能饮酒。 ·禁止吸烟,因为吸烟会导致愈合延迟,也会增加手术并发症。 ·术后2周需仰卧,睡觉时枕2个枕头。 ·拔掉引流管24小时后可以洗头。通常在术后第2日可正常洗头,术后2周内应每日洗头。在吹风机上使用冷却装置。术后一 周内请勿使用卷发器。术后2周内请勿烫头发,勿染色或使用有刺激性的化学制品。 ·建议吃松软且易消化的食物。 ·无法避免日光时建议用强效的防晒霜(SPF>30 )。 ·可以使用冷敷来镇痛和消肿。

【面部除皱术】SMAS技术和FAME除皱术

【面部除皱术】SMAS技术和FAME除皱术

手术步骤
通过将SMAS瓣进行延展,使其穿过位于深层平面与皮下平 面 之 间 的 皮 下 桥 而 对 这 一 技 术 进 行 了 改 进 。 现 在 连 接 FA M E 复合深层平面皮瓣的是一个扩展的SMAS瓣,因此可以为颧 骨软组织提供更多的活动性,SMAS瓣并没有被摘除,而是 被缝合至颞筋膜(高位固定)处,这便可以使面中部复位的垂 直向量达到最大限度,被提升的颧脂肪垫沿垂直方向被缝合 至颧骨的骨膜处,对于SMAS较薄而且质量较差的患者而言, 可 以 采 用 FA M E 技 术 与 S M A S 折 叠 术 。 同 样 , 对 于 希 望 切 除 面 部 脂 肪 的 患 者 , 可 使 用 S M A S 切 除 术 与 FA M E 技 术 。 头 后 方向皮瓣的重新覆盖将颧脂肪垫与眼轮匝肌重新定位。总 体来说,需要在垂直方向的提升力量达到极限,才能使额骨软 组织复位至颧骨突起处。
解剖学原理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颧脂肪垫是用来描述内侧面颊皮 下脂肪的术语,它对鼻唇沟的说法有些言过其实。颧 脂肪垫(图7.1 )是皮下脂肪的局域增厚。年轻时期, 颧脂肪垫达到最大厚度,在鼻唇裙皱处有很清晰的界 线,但到了面上部便不那么清晰了,其在眶缘和颧骨 处的厚度逐渐变薄,并漸与下眼睑融合在一起。脂肪 垫由上中下3个部分组成。鼻唇沟外侧的丰满很大 程度上是由于内侧颧大肌(主要是颧脂肪垫)软组织 向内与向下迁移造成的。它的形状是一个三角形,底 边沿着鼻唇褶皱,顶点附在颧骨体上。翻脂肪垫紧紧 黏在皮肤上。它很容易和下面的筋膜分开,而且在衰 老的过程中,翻脂肪垫向前且垂直向下移动至鼻唇褶 皱处。
PA R T 0 2
解剖学原理
解剖学原理
• 颊中部可被理解为面中部的一部分,它是指面颊的一部分,内侧线范围从颧骨额突 延伸到口角联合,且从下眼睑下部直到鼻唇沟的上部。如Mendelson所述,它由 两个功能截然不同的部分组成,包括颧骨体的颧骨前部,以及下颌骨与颧下嵴以下 的部分。面中部形状的主要决定因素即为基本骨架,因为其连接着眼眶和口腔,并 为它们的骨骼附件及每块肌肉的支持韧带提供骨平台。颊中部的衰老极大程度 地反映了松弛度和与基本骨架相关的软组织的下垂所带来的影响。通过暴露眼 匪骨缘下方、眶颊沟外侧和鼻颇沟内侧来显示眼眶的解剖,以对上面部产生影响。 移位的软组织使鼻唇沟更加明显,并暴露出下眼睑的脂肪膨出。随着软组织的下, E 的眼Е支持韧带及其最上部(眶部眼轮匝肌)在内的颧骨前区的面部结构松弛度 被下方的颧骨皮肤韧带所抵制。当这一区域明显扩大,便形成了临床上所说的额 骨耸起,也称为颧骨袋(新月形)。应注意, 歡部隆起和歡部水肿的解剖基础。颧 部隆起要跟颧脂肪垫分开。由于颧脂肪垫也可被简单地称为颧脂肪,所以关于这 一区域的解剖词汇有些让人迷惑。

额眶颧骨膜下除皱与SMAS提紧联合除皱术

额眶颧骨膜下除皱与SMAS提紧联合除皱术

额眶颧骨膜下除皱与SMAS提紧联合除皱术
崔海燕;田宇红;马学美
【期刊名称】《淮海医药》
【年(卷),期】2000(18)2
【摘要】目的探讨额眶颧骨膜下除皱与SMAS提紧联合除皱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额眶颧部采用骨膜下分离,同时面部采用SMAS除皱,耳前制作SMAS舌瓣及眼轮匝肌向外上、外下、外侧同时提紧以消除中皱纹。

结果本组26例术后上下面部及双眼角除皱均达理想效果。

无1例并发症。

结论采用额眶颧骨膜下除皱及SMAS提紧联合除皱术,能够解决皮肤衰老的解剖生理的根本问题,术后面部及双眼角除皱能达到较理想状态,是一种行之有效的
【总页数】1页(P89)
【作者】崔海燕;田宇红;马学美
【作者单位】安徽省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整形外科;安徽省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整形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22
【相关文献】
1.经头皮冠状切口行颧骨颧弓缩小整形及骨膜下除皱术 [J], 蒋春意;河东镐;曹川;任天平;余萌;金东一;李世荣
2.小切口额颞部皮肤提紧骨膜固定除皱术 [J], 胡建中;孙玫;赵伯蝠;张树森;李风云;
郑捷
3.眶外侧眼轮匝肌切除联合SMAS折叠悬吊法在除皱术中的应用 [J], 李京;梁星;赵黎花
4.SMAS分离除皱术防止面神经额支损伤的应用解剖研究 [J], 刘强
5.颞深部眶颧骨膜下除皱及SMAS剪力除皱术 [J], 王炜;张杏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SMAS蒂皮瓣在面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SMAS蒂皮瓣在面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部设计 S A M S蒂局部皮瓣 提供 了 良好 的解 剖基础 。S A M S在腮
想 的方 案 , 合理利用 面部表浅肌 肉筋膜系统(ue c l u u 腺 咬肌 区与腮腺鞘膜 紧密 相贴 , spr i s t i f am c o 向下 与颈 阔肌相连续 , 向上 与 aoe rt yt S S 蒂皮瓣尤为重要 。 pn uo ess m,MA ) i e 颞浅筋膜 、 眼眼轮 匝肌等连接 ,MA S S为安全剥离层 。只有面 中
织有较好 的弹性 , 供瓣后直接拉拢缝合一般不会引起周 围器 官
的移位 和变形 , 皮瓣 宽度可 达 3 5m。因 为面部 软组织 弹性 —c 较大 , 设计皮瓣面积 比缺损 区面积小 1%左右 , 0 手术效 果不受 影 响。供 区与受 区临近 , 修复后皮瓣 的颜色 、 质地 、 功能等与受
区非常接近 , 瘢痕增生不 明显 。
12 .一
手术方法
根据 软组织 缺损 的大小 和形状 , 面部邻 在
近区域选择供区, 设计 S A 蒂皮瓣 , M S 依据缺损区大小、 转移的
距离等设计 为单蒂 、 、 叶 、 叶、 管等方 法转移 到受 区 滑行 单 双 皮 创面 。供 区的切缘 皮 下做潜 行 分离 , 接拉拢 缝合 , l 切 直 7一 O
2 %利 多 卡 因 2 m 0 l+0 7 % 布 比 卡 因 5 l+盐 酸 肾上 腺 素 .5 m 0 5 l 生理盐水 2 0 l .m + 0 m 。局部注射配制的低浓度局麻液 , 醉 麻 及止血效果 好 , 于剥 离组 织及 制作皮瓣 。 易
对隐蔽。术后切口瘢痕不明显。面部大多数亚单元皮肤软组
术后 7 h内, 2 皮瓣 可能 出现局部皮下淤血、 轻度水肿等轻度静脉 回流 障碍 , 内均可 自 I周 只要 设计 合理 , 区条件 良好 ,MA 供 S S蒂皮瓣修 复

小切口SMAS筋膜悬吊点的选择在面部提升术中的运用

小切口SMAS筋膜悬吊点的选择在面部提升术中的运用
4 4 2
t i c Me d i c i n e . Ma r . 2 01 4 . Vo 1 . 2 3 . No . 6 中国美容医学 2 0 1 4年 3月第 2 3卷第 6期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A e s t h e


i n c i s i o n i n t h e t r e a t me n t o f mi l d t o mo d e r a t e i mpr o v e me n t i n f a c i a l a g i n g. M e t h o d s T h e a u t h o r t o 2 0 1 1 Ma r c h ̄ 2 0 1 3 y e a r i n Ma y 5 6 c a s e s o f p a t i e n t s ,i n c l u d i n g m a l e 8 c a s e s ,f e ma l e 4 7 c a s e s . De s i g n o f a 3— 5 s u s p e n s i o n p o i n t s a c c o r di n g t o t h e f a c i a l r e l a x a t i o n de gr e e , t h e t e mp o r a l h a i r l i n e,
R e s u l t s T h e 5 6 p a t i e n t s , 5 c a s e s wi t h b a g s u n d e r t h e e y e s , p o o r e f e c t , o n c e t h e j o i n t d i s p e l b a g s

长医解剖学课件(医学美容面部应用解剖学)

长医解剖学课件(医学美容面部应用解剖学)
面部应用解剖学 —医学美容方向
面部应用解剖学
一、面部范围、分区及表面解剖 二、面部皮肤、表浅肌肉腱模系统(SMAS) 三、面部血管、神经 四、颞区 五、颅骨 六、参考文献
面部应用解剖学
一、面部范围、分区及表面解剖
➢ 颜面部范围: 上 发际 下 下颌下缘 两侧 下颌支后缘 分 界: 眉间点 鼻下点
富有皮脂腺、毛囊和汗腺 表情肌的止点
面部应用解剖学
➢ 皮下组织
疏松,易于移动 鼻翼和颏部皮肤与皮下组织
结合紧密不易剥离 皮下静脉与颅内静脉窦关系
密切 内有面神经、血管和腮腺导
管走行
面部应用解剖学
➢ 表浅肌肉腱模系统(SMAS)
是指连续分布于颅顶和面颈部浅 筋膜深面的一层肌肉腱膜结构。
分类 肌 性 区:表情肌所在区域 腱膜性区:如帽状腱膜、颞浅筋膜等 混合性区:肌肉和腱膜不连续
面部应用解剖学
SMAS 形态学结构特点 ① 层次位置:皮下组织深面 ② 组织结构:由腱膜和与腱膜
相连续的同一层次结构的表情 肌构成
③ 延伸范围: ④ 神经支配:
面部应用解剖学 SMAS
面部应用解剖学 SMAS
面部应用解剖学
面神经
面部应用解剖学
三叉神经 眼神经 上颌神经 下颌神经
面部应用解剖学
三叉神经
面部应用解剖学
三叉N三大分支在头面部皮肤的分布区
中 脑

三叉N脑桥核 桥
三叉N脊束核


三叉N节
面部应用解剖学
四、颞区
➢ 层次: 皮肤 皮下 颞浅筋膜 颞中筋膜 颞深筋膜浅层 颞浅脂垫 颞深筋膜深层 颞深脂肪垫 颞肌 骨膜
面部应用解剖学

面部整形美容的新进展-896-2020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

面部整形美容的新进展-896-2020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

2020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896-面部整形美容的新
进展
详情百度搜索:医搜题
(一)剖析面部微整解剖结构
1、降鼻中隔肌得作用是()
A、向下牵拉鼻尖[正确答案]
B、提升口角
C、展开鼻孔
D、提升上唇及鼻翼
E、以上都不对
2、根据面部形态及解剖特点,可以分为以下各区,其中不包括以下哪项()
A、眶区
B、鼻区
C、唇区
D、颈区[正确答案]
E、颏区
3、以下关于皮肤的功能,哪项错误()
A、外伤、细菌和微生物
B、有射血功能[正确答案]
C、通过排汗协助机体调节温度
D、通过排汗排泄废物
E、有储存水和营养的功能
4、从内眦延伸到鼻梁,也称为“()”
A、狼线[正确答案]
B、豹线
C、狗线
D、汗线
E、猫线
5、鼻肌的止点是()。

面部常见穿支皮瓣血管解剖及其临床应用

面部常见穿支皮瓣血管解剖及其临床应用

面部常见穿支皮瓣血管解剖及其临床应用黄久佐;龙笑;俞楠泽;王阳;王晓军;赵茹;白明【摘要】目的探讨以面部知名血管为解剖基础的各类穿支皮瓣在面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 2004年1月~2012年1月各类面部缺损患者52例,将其缺损区域根据大小、解剖位置等进行分类,应用面部知名血管为基础的带蒂穿支皮瓣修复缺损区.结果 1例患者出现皮瓣部分坏死,经换药后好转.1例发生皮瓣静脉淤血,经抗凝等对症治疗后缓解.其余患者随访3个月~1年,皮瓣成活良好,术后形态满意.结论应用面部知名血管为蒂的穿支皮瓣可以修复多种类型的面部缺损,其供区畸形较小,供区组织与受区颜色及质地接近,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期刊名称】《医学研究杂志》【年(卷),期】2016(045)006【总页数】4页(P138-141)【关键词】面部缺损;穿支皮瓣【作者】黄久佐;龙笑;俞楠泽;王阳;王晓军;赵茹;白明【作者单位】100730 北京协和医院整形外科;100730 北京协和医院整形外科;100730 北京协和医院整形外科;100730 北京协和医院整形外科;100730 北京协和医院整形外科;100730 北京协和医院整形外科;100730 北京协和医院整形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22在面部缺损的修复中,局部皮瓣因拥有供区与受区良好的匹配度,操作简单易行,一直是修复面部缺损的首选。

常用的面部局部皮瓣包括旋转皮瓣、易位皮瓣、推进皮瓣等。

由于皮瓣张力、皮纹方向、局部血供等因素影响,局部皮瓣可转移覆盖的范围受到了较大限制。

1994年,Blondeel等[1]及Allen等[2]分别报道了应用腹壁下动脉穿支血管为蒂的皮肤与软组织进行乳房再造,将其命名为“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

从此穿支皮瓣的概念得到了广泛的接受与认可。

穿支皮瓣定义为以知名血管发出至皮下组织及皮肤的穿支血管为蒂形成的岛状皮瓣,其转移灵活,可经一根穿支血管形成较大的皮瓣,修复相对更大面积的缺损,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部SMAS解剖及在面部整形术中的应用进展-权威资料本文档格式为WORD,若不是word文档,则说明不是原文档。

最新最全的学术论文期刊文献年终总结年终报告工作总结个人总结述职报告实习报告单位总结面部整形术自20世纪初开始,至今已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

自1976年Mitz和Peyronie提出面部表浅肌肉腱膜系统(superficial musclo-aponeurotic system,SMAS)这一概念,面部整形术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国内许多学者对SMAS 进行了研究,目前众多学者对SMAS所在的层次、分布的范围等存在分歧[1]。

分歧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SMAS是位于皮下脂肪组织中还是处在其深面;②SMAS是否包含腮腺咬肌筋膜;③SMAS是否和颞浅筋膜相延续;④SMAS是否终止于鼻唇沟;⑤SMAS是否和口轮匝肌及眼轮匝肌相连续。

纵观近几年文献,众多学者对SMAS解剖及其在临床的应用作了进一步的深入探讨与研究。

本文就面部表浅肌肉腱膜系统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1 SMAS以往的解剖研究与目前的解剖结果比较Mitz和Peyronie认为,SMAS是处于皮下脂肪组织中、由肌纤维和腱膜构成的独立层次,将皮下脂肪分隔为深浅两层;在腮腺区较厚,颊区较薄且不连续;向下与颈阔肌相连,向上经颞浅筋膜与额肌、眼轮匝肌相连,向前止于鼻唇沟,向后延伸至乳突区与浅面的真皮和深面的胸锁乳突肌包膜融合。

Jost等认为,面部与颈阔肌相连的是腮腺筋膜,SMAS即腮腺筋膜。

Thaller等认为SMAS位于皮下脂肪的深面。

Coaain等认为颞浅筋膜和SMAS分别在颧弓上下各1cm处终止,两者并不直接相连。

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SMAS为一层独立的纤维鞘膜,由肌性部和膜性部构成,其膜性部直接延续于颈阔肌的肌膜,其深面为一层脂肪组织,称为SMAS下脂肪组织。

其肌性部,SMAS直接由颈阔肌延续而来,由肌纤维和腱膜组织构成。

在面部不同的部位,有着不同的特点:在腮腺的表面,SMAS较厚,含有的肌性成分较多,且肌纤维向前上方呈扇形展开;在腮腺的前缘,SMAS以肌性成分跨过咬肌筋膜;而在腮腺的后缘,SMAS向后以筋膜的形式延伸至乳突区与胸锁乳突肌包膜紧密相贴;在腮腺的前上方,SMAS越过腮腺及其筋膜的表面,向颧大肌方向走行,与该肌之间无肌性连接,而是与颧大肌以筋膜融合的方式相连。

在口角外侧,SMAS的肌性部逐渐变少至消失。

在以往各个解剖研究中,口角外侧的最前部—三角形的SMAS缺陷区,面部组织切片中未见到明显的SMAS层。

在鼻部,夏有辰等认为鼻背部筋膜后间隙,前方由鼻背部皮肤、皮下组织、肌纤维及鼻背筋膜,后方由骨膜及软骨膜所组成的上窄下宽的椎状封闭间隙。

Daniel和Letourneau等认为,鼻部软组织如面部其他部位一样存在SMAS。

郑永生等证实鼻部肌肉腱膜层由鼻部诸肌和包绕肌肉层的深浅两层腱膜组织构成,与面部SMAS系统相应结构层次相互移行,属面部SMAS中的一部分,称鼻部SMAS[2]。

马岩等[3]认为鼻唇沟是鼻肌横部、上唇鼻翼提肌、上唇捉肌、眼轮匝肌和颧小肌、颧大肌、口角降肌7块表情肌在皮肤上止点的连线区域,依据SMAS中央腱的理论学说认为:SMAS应与组成鼻唇沟的7块表情肌同属一层次,并认为SMAS在面部表情肌中起到中央腱作用。

在颊部,洪丽等[4]认为该区域表面未见明显的SMAS,但可见有少许较薄弱的结缔组织膜。

这层菲薄的筋膜向后上与颞前区表面的筋膜相互移行,向前进入面中部,环绕表情肌并融入上唇筋膜脂肪层,这一结论与黄威[5]的结论一致。

在颧弓处,Barton和王志军认为SMAS向前连于颧大肌的外侧缘。

洪丽等认同上述看法,且证实SMAS与颧大肌无肌性连接,SMAS 的肌性部与颧大肌只是以筋膜融合的方式相连。

在颞部,洪丽等认为SMAS向上经颞浅筋膜与额肌、眼轮匝肌的包膜相连,向前与颧大肌和眼轮匝肌下外缘的包膜融合,向后移行至耳廓与外耳道软骨膜表面融合。

颞浅筋膜和颞深筋膜浅层之间的疏松组织层借颧弓表面的疏松组织与SMAS 下脂肪组织相延续,颞深筋膜在层次上是与面中部的腮腺咬肌筋膜相对应的。

颞部的SMAS内未发现肌纤维,全部移行成筋膜,以筋膜的形式与其周围的表情肌的包膜相互融合。

2 面部SMAS在面部整形手术中的应用在面部整形术中,传统术式较多,但其手术方式各有其明显的缺陷,而运用SMAS皮瓣进行手术,可以克服以往手术的弊端与缺陷。

现就分述以眼睑、鼻部、面部、颞额部为例运用SMAS进行手术与传统手术方式的比较。

含SMAS的随意皮瓣在修复睑外翻的应用中[6],临床用于眼睑外翻传统的主要手术方式是以颞浅动脉额支为血管蒂的岛状皮瓣转移修复创面。

要求以颞浅血管为依托,包含颞浅动脉的皮瓣连同其筋膜蒂掀起形成岛状皮瓣转移修复。

而以上睑外翻为例,设计上睑SMAS随意皮瓣修复上睑瘢痕性外翻,同期行双侧重睑成形术。

首先,依据上睑内侧皮肤缺损的程度以及外侧皮肤松弛度设计患侧重睑皱襞切口线,据患侧的切口线大致描绘健侧的重睑成形线。

局麻起效后,充分松解瘢痕组织,恢复上睑形态使睑缘能够完全闭合,在外侧去除多余皮肤区域设计SMAS随意皮瓣,以内侧缺损面积修整SMAS随意皮瓣的长宽比例,以眼轮匝肌为蒂旋转180°,关闭固定该创面。

再根据健侧重睑的形态行患侧重睑成形术。

该术式与传统的手术方式比较其优点在于:①转移上睑SMAS随意皮瓣矫正外翻瘢痕畸形的同时获得了年轻化的重睑形态;②蒂部形态良好,皮瓣无臃肿;③皮瓣形成的切口隐蔽,皮瓣的色泽、质地与周围组织相近,外观匹配协调[7-8],效果较满意;④操作简单,麻醉要求较低。

对于下睑,我们以下睑重建术为例,下睑重建术的手术方式设计依然采用SMAS皮瓣进行手术,如:修复下睑皮肤缺损首选SMAS蒂颞部皮瓣[9-14]。

首先,术前设计以睑缘处瘢痕为再造下睑的睑缘,手术切口在再造下睑1~2mm,根据创面的大小,在外眦处设计以SMAS为蒂的颞部岛状皮瓣,皮瓣的宽度比创面宽2~3mm。

局麻起效后,沿设计切口线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松解瘢痕,根据创面缺损的大小在颞区设计SMAS随意皮瓣,以外眦部为蒂,旋转180°,创缘与皮瓣对合整齐,缝合包扎。

其手术方式与传统的方式比较其优点与SMAS随意皮瓣的修复上睑类似。

鼻端SMAS组织在鼻整形术中的应用[15]。

在鼻整形术中,隆鼻手术开展最多,临床假体主要应用固体硅橡胶,其术后假体外露为最常见并发症。

针对这一并发症,有学者应用耳软骨联合假体植入以及采取自体真皮填充鼻尖部[16-17],利用真皮覆盖假体,这两种方法虽然减少了假体外露,取得了较好效果,但缺点是若患者鼻部皮肤薄弱,则需从鼻部以外的部位切取组织填充鼻尖。

目前,利用对鼻部SMAS的解剖研究,将假体置入SMAS 下,并将鼻部SMAS组织分离完全,在假体转折处折叠,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首先选择“L”形硅胶假体,再根据患者的脸型及鼻外形画鼻正中线及鼻背部假体最高点线,然后雕刻假体,具体情况具体调整,假体长短臂间夹角与鼻尖角相吻合。

麻醉起效后,采用开放性鼻前庭鼻小柱飞鸟状切口,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用细长剪刀沿鼻背软骨表面分离,充分游离皮瓣,在鼻翼软骨及鼻侧软骨表面切取大小约1cm×1cmSMAS组织,用骨膜剥离子在鼻背筋膜下剥离鼻骨表面,形成一隧道,其大小能使假体固定良好且不易活动为度。

修剪已切取的SMAS组织,用5-0尼龙线将其缝合固定在硅胶假体膝部,将此假体和组织置入隧道,调整SMAS组织使其位于鼻尖部。

最后缝合切口,缝合时要注意保持鼻小柱处皮肤无张力。

若患者鼻小柱较短,可采用“V-Y”推进延长鼻小柱。

术后用碘仿鼻管及热成形塑料固定鼻部。

此手术方式与传统方式比较其优点在于:①切取的SMAS组织没有排异反应;②就地取材,避免其他部位取软骨或真皮,减少操作及污染率;③SMAS组织没有完全离断,保留了部分血运避免坏死液化[18];④SMAS组织较软骨及假体更容易塑形,使鼻部外形更自然流畅。

面部整形手术较多,现以运用SMAS蒂皮瓣修复面部软组织缺损为例[19-20]。

对于面部软组织缺损创面的修复,传统修复方法有多种,如:皮肤移植、局部皮瓣、远位皮瓣、游离皮瓣[21-23]等,但这些方法的缺点是移植皮片与受区的皮肤色泽差异较大,难以取得满意的效果。

首先,依据皮肤软组织缺损的部位来设计蒂岛状皮瓣的供区位置,如:口周皮肤缺损,选择颏下横行的SMAS-颈阔肌蒂皮瓣。

手术均在局麻下进行,根据缺损面积的大小,设计皮瓣的大小,然后进行皮瓣转移。

经隧道将皮瓣引入缺损部位对合整齐,间断缝合,留置引流;其次,面部血管神经丰富,手术易损伤,造成严重术后并发症。

而运用SMAS蒂皮瓣修复面部软组织缺损的效果较满意,损伤血管神经的几率远小于传统术式。

此种手术方式与传统方式比较其优点在于:①临近皮瓣,其皮肤色泽相近,外观效果较满意;②在SMAS层进行手术,较为安全,不易损伤重要神经血管;③SMAS蒂皮瓣血运丰富[24-25],易于成活;④术后切口的瘢痕隐蔽。

在颞部,运用颞部SMAS皮瓣可以修复眼周及额部等部位创面,在此简单介绍颞部SMAS蒂皮瓣修复额部皮肤缺损[26]。

依据缺损部位及面积大小,选择颞部供区SMAS蒂皮瓣的位置、形状及大小(根据皮瓣的大小设计双蒂或者单蒂),转移皮瓣至受区,对合整齐逐层缝合,将供区上下缘皮下做潜行分离,直接拉拢对齐缝合,加压包扎。

此种术式与传统术式比较其优点同前面手术方式类似。

对于面部年轻化手术,其基本术式有:①前额除皱术;②颞部除皱术;③面部除皱术[27]。

面部除皱术中第一代单纯切除皮肤,第二代在面部浅筋膜下分离并悬吊深层组织的SMAS除皱术,第三代为骨膜下面部除皱术,从治疗效果来看第三代除皱术疗效更持久[28],但它存在手术操作复杂,需要掌握面神经的具体分布,难度较大,否则易损伤面神经造成面部表情呆滞等严重并发症。

经大量的基础解剖研究及临床研究证实在SMAS层行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及效果确实、有并发症少等优点,目前国内多数在第二代除皱术基础上改进手术方式,如:SMAS筋膜瓣双重悬吊术[29],SMAS层多部位悬吊加皮内减张缝合[30],SMAS颞部悬吊无减张直接拉拢缝合,两级递进式提紧SMAS技术除皱术[31]等。

以SMAS层多部位悬吊加皮内减张缝合这一术式加以阐述。

首先,设计切口:根据患者发际的高低在发际内3~5.5cm或发际缘做冠状切口,向下经耳屏前转向耳垂下及耳后乳突区;第二,局部麻醉;第三,分离层次:额部在冒状腱膜与骨膜之间分离至眶上缘2cm,眶骨外侧3cm,眉间区域分离至鼻背部两内眦水平,颞、颧、颊、下颌区部位均在皮下组织及SMAS浅筋膜层分离,宽度约5cm~7cm;第四,SMAS筋膜折叠悬吊:分别在上述3个区域用4号丝线将SMAS筋膜浅层向上方1.5~2.5cm处分别折叠缝合2~3针,将其悬吊固定在SMAS筋膜及颞肌、颊肌、颈阔肌的肌筋膜上,切除额颞部、颊部及耳后多余的皮肤;第五,缝合切口:将额肌及眉间肌纵行切断,先行将额颞部冒状腱膜层减张缝合,然后将颊部及耳后行皮内缝合,最后皮肤全层缝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