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3.1机械运动(第二课时)教案

合集下载

七下科学浙教版3.1机械运动第2课时

七下科学浙教版3.1机械运动第2课时

其次课时 速度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1)会表达速度的定义,以及了解速度的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洁的运算。

【过程与方法】在给定器材的条件下,能够通过试验活动,得出比拟物体快慢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合作探究,培育同学形成情愿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重点】速度单位之间的换算,以及运用速度公式进行计算。

【难点】敏捷运用速度的概念和公式。

教学过程学问点一 速度【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91~92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以下填空:1.比拟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1) 比拟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

(2) 比拟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 。

2.速度:物体在 单位时间 内通过的 路程 叫做速度。

速度可以定量描述物体运动的 快慢 。

速度越大,物体运动得越快。

3.计算公式: 速度=路程时间,也可以表示为 v =s t (s 表示路程,t 表示时间,v 表示速度)。

4.速度单位:国际单位是 米/秒 ,符号是 m/s ,读作 米每秒 。

常用单位还有 千米/时 ,符号为 km/h ,读作 千米每时 。

换算关系:1米/秒= 3.6 千米/时。

【合作探究】某运发动在100米赛跑中的成果是9秒63;城市大路上汽车的速度约为30千米/时;非洲羚羊奔跑的速度为20米/秒。

你能比拟出这三者运动的快慢吗?答:运发动百米赛跑的速度v 人=s t =100 m 9.63 s ≈10.4 m /s ,汽车的速度v 汽=30 km/h =30×103m 3600 s≈8.3 m /s ,非洲羚羊奔跑的速度为20 m/s 。

那么上述三者运动的快慢:非洲羚羊奔跑的速度>运发动百米赛跑的速度>汽车的速度。

【老师点拨】比拟不同单位的速度大小时,肯定要先将它们转化为相同的单位后再比拟大小。

【跟进训练】1.以下运动物体中,速度可能为20米/秒的是( D )A .正在进行竞赛的短跑运发动B .在高空正常飞行的波音747客机C .正在快速爬行的蚂蚁D .正在平直大路上正常行驶的汽车2.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公式v =s t可知 ( C ) A .时间不变,速度跟路程成反比B .路程不变,速度跟时间成正比C .速度不变,路程跟时间成正比D .以上说法都不对3.一辆轿车行驶的速度是100 km /h ,一辆自行车前进的速度是5 m/s ,这说明 ( D )A .轿车行驶的路程肯定比自行车多B .轿车肯定始终在自行车前面C .自行车的运动时间肯定比轿车长D .轿车的运动速度肯定比自行车快 学问点二 速度公式的应用【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92~94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以下填空:1.依据速度公式v =s t,可变形为 s =v t 或 t =s v 。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示例 第2节-机械运动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示例 第2节-机械运动

课前准备:学生课前准备利用体育活动——跑步进行比较运动快慢的竞赛活动,拍成录相。

自带车模。

教学器材(学生分组)金属车、木头车、米尺、秒表、长木板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引入1:放映多媒体有关运动片段,指出:坐火车或汽车时,窗外的树木真的向后运动吗?[实验]1书上固定着笔沿桌面而移动(分析书和笔的运动情况)[表演]一人在班上行走;两人在班上并排行走[板书]机械运动1.一个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改变叫运动2.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物体的运动或静止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3.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引入2[演示实验]2(1)小球从斜面上滚下来(2)用线拴着小球,让小球做圆周运动(3)让电动小车在水平桌面上沿直线运动分析:三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有什么不同[实验]3(4)陀螺的旋转(滚动笔杆)(5)擦黑板总结:不同类型的运动[读图] 书第51页比较两辆汽车的运动填写框图将机械运动、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填入下表分析得出结论:二、不同类型的运动引入3:1.蜗牛在地面上沿直线爬行,汽车在笔直的高速公路上行驶,他们做机械运动的情况有什么不同?物体运动有快有慢,用什么方法可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2.播放百米赛跑的录象,问:这两名同学谁跑的快?做出这一判断的依据是什么?(相同路程,用时短者快)3.车模比赛,用什么方法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

(相同时间,看谁运动的远;或者路程相同,看谁先到终点)[小组探究] 书第52页1.定性比较:发铁质车、木质车两种。

启发用两种比较方法。

2.定量比较:只用一辆小车,由学生自定路程或时间长短进行测量。

[结论] 相同路程比时间相同时间比路程讨论思考:实验中,小车运动的路程和时间都不相同,如何比快慢?结论:三、用速度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1.速度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2.公式:速度 = v =3.单位:国际单位——米/秒常用单位——千米/小时课堂练习:甲20秒钟走了30米,乙50秒钟走了180米,谁运动快?投影1= 1.5= 3.6投影2(1)1米/秒 =_____________千米/小时(2)1千米/小时 =_____________米/秒投影3计算过程及结果1米/秒 = = 3.6千米/小时1千米/小时 = 0.28米/秒规律:[例题]书第53页已知:s = 180km – 40km = 140kmt = 3时15分-1时55分 = 2时75分-1时55分 = 1时20分 = 1时求:v =?解:v = = =105km/h答:该车行驶的速度为105km/h引入4:302公共汽车从双安至北太平庄沿什么路线走,速度是怎样的,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并不十分关心汽车速度在行进中怎样发生变化,而是关心汽车在全程中总共用了多长时间,此时也有一个速度,也可以用v = 计算,只不过这时计算出的是汽车一定时间或一段路程内平均快慢程度。

3.1机械运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

3.1机械运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通过观察和分析日常生活中的运动现象,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运动和静止的概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在教学设计中,我将以课本内容为主线,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同时,我也会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思考,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拓展与延伸
1. 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 《运动和静止的奥秘》:一篇深入浅出的文章,介绍了运动和静止的物理原理,以及如何在不同的参照系下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 《运动和静止的实际应用》:一篇介绍运动和静止在科学技术和日常生活中应用的文章,让学生了解运动和静止的概念是如何应用于实际的。
- 《运动和静止的实验与观察》:一本实验指导书,提供了多个关于运动和静止的实验方案,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器材等,供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1. 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
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选择了以下教学方法:
- 讲授法:在课堂上,我会通过讲解运动和静止的概念、相对性原理以及判断方法,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框架。
-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现实生活中运动现象的观察和理解,促进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和知识共享。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运动和静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精品教案第1节 机械运动 (2)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精品教案第1节 机械运动 (2)

机械运动第2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1]确认速度可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2]叙述速度的定义[3]写出速度的单位和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2、过程、方法目标:[1]通过对机械以内的的分类学会分类的方法。

[2]在给定器材的条件下,能够通过探究,得出比较物体快慢的两种方法。

[3]能够利用运动速度公式计算物体运动的速度,能够对速度的不同单位进行换算。

[4]会使用简单的器材测量平均速度,能够利用平均速度公式计算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合作探究,使学生形成愿意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1]匀速直线运动的意义,公式,单位及单位的换算关系。

[2]根据速度公式的计算及其解题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引出。

教学设计:一、引入:复习机械运动和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物体的运动有快有慢,知道用什么方法可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吗?二、探究:怎样比较物体运动快慢[分组]:每2人一组,每小组给两辆快慢不同的玩具车A和B。

[小组讨论]:怎样比较两辆小车运动的快慢?可用哪几种方法?方法一:比较相同的时间内两辆小车通过的路程长短,通过路程较长的小车运动快,反之较慢。

方法二:比较通过相同的路程两小车所用时间的多少。

所用时间多的小车运动快慢,反之则运动较快。

[结论]:根据你所提出的方案进行实验,运动较快的是_____车(填A或B)[问题]:用上述方法只能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但无法确定是物体运动究竟有多快。

为了定量地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你认为在实验中应当测量哪些数据?用什么测量工具?[讨论]:测量工具用钢卷尺、秒表;测量的数据是长度和时间。

[实验]:在同一路面上,用A、B小车行驶分别测量,并记录有关测量数据。

[交流]:你是怎样比较不同小车的运动快慢的?对各组的比较方法进行评论。

三、速度和平均速度:能不能借助我们已熟悉的某些测量工具想出合适所有情况的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来? [讨论评价]:学生讨论,并对学生设计的方法进行评价,并引出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定义。

七年级科学下册(浙教版)教学设计:科学-机械运动教案

七年级科学下册(浙教版)教学设计:科学-机械运动教案

《机械运动》教学设计课型:新授课课时:第二课时年级:七年级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对机械运动的讨论是逐层深入、逐渐推进的:参照物→相对运动→机械运动的分类→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速度的概念→速度的应用。

各部分内容相辅相成,层层紧扣,缺一不可,是课堂教学的骨架。

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参照物与机械运动的分类,在学习本节课之后,学生将进一步学习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摩擦力、重力等其他有关运动和力的知识。

因此本节课,既是对之前内容的延伸与应用,也为之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学习本节课的学生为七年级的学生,对速度这一概念已有一定的了解。

知道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在教学过程中,对速度这一概念的理解较为容易把握,但是对速度如何计算,平均素对的概念等难以把握,因此,教学应当从学生的最近认知区域构建新知。

该阶段的学生对速度这一概念在生活中已有一定感知。

比如,学生知道火车的速度低自行车的速度要大,也知道速度是表示交通工具行驶快慢情况的物理量。

但是由于生活经验,以及思维方式的局限性,学生对速度如何计算,平均速度有是怎么回事还处于模糊期。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应当从学生知道的生活经验入手,突破难点。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够说出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2. 能够计算物体的速度与平均速度。

【过程与方法】通过两种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归纳出速度的计算公式,初步养成分析、归纳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参与分析、讨论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逐渐养成科学探究的思维,增强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2.基于速度的计算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养成科学的思维意识,能够用科学的方法、观点解释、计算生活中常见的问题。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速度的计算公式。

2.平均速度的概念。

难点: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2.速度、平均速度的实际运用。

五、教法与学法教法:基于构建主义理论,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主要采用合作探究法、多媒体演示法,以及具有学科特色的问题链驱动教学法,在学生最近的认知区构建新知。

初中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学案:3.1机械运动

初中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学案:3.1机械运动

班级:姓名:组名:3.1 机械运动【学习目标】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能用速度公式进展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一、探究:怎样比拟物体运动快慢?我们怎样比拟A、B两个同学谁跑的更快?请指出不同的方法方法一:方法二:我们可以用运动时间的长短来比拟两辆小车运动的快慢或通过路程的长短来比拟两辆小车运动的快慢二、用上述方法只能比拟物体运动的快慢,但无法确定是物体运动终究有多快。

为了定量地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你认为在实验中应当测量哪些数据?用什么测量工具?假设这两位同学所跑的路程不一样,并且跑的时间也不一样,那我们用什么方法来判断他们谁跑快呢?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大,三、速度的概念〔1〕物理意义:〔2〕定义:〔3〕公式:各符号的意义和单位:s——;t——;v——四、速度的单位1、米∕秒读作:21教育网意义:2、千米/时读作:意义:3、单位换算:1米∕∕小时4、1米/秒=千米/小时/秒= 千米/小时72km/h= m/s5、几个常见速度:人步行,自行车,高速公路的小轿车。

五、速度的计算考前须知:1、公式中,速度、路程、时间三个量的单位必须统一。

2、如果问题比拟复杂,可以画示意图,明确运动过程以及量与量之间的关系。

3、先进展字母运算,再代入数字进展计算。

4、某镇距城区为,小明下午1:50乘坐公交车从石梁车站出发,到达城区时间为2:05,求该公交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少?六、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匀速直线运动时,每个时间点的速度都是一样的,我们可以取该物体运动的任何一段距离和它的运动时间来求速度。

公式为v=s/t七、变速直线运动是指速度大小的直线运动,此运动比拟复杂,如果只做粗略研究,可用平均速度描述他的快慢,平均速度的公式为:〔日常所说的速度一般指平均速度〕例:小名正在进展百米赛跑,跑了5s后,被石头绊倒,爬起来花了5s,又接着跑,跑到终点又用了15s,那么整个过程中,小名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八、牙买加运发动博尔特在2021年伦敦奥运会100米赛跑中的成绩是9秒63;城市马路上汽车的速度约为30千米/时,非洲羚羊奔跑的速度可达20米/秒。

3.1机械运动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3.1机械运动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机械运动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机械运动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2)新课讲解:在讲解参照物的选择和运动静止相对性时,采用实例分析法,让学生观察和分析不同的参照物下物体的运动状态,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选择的参照物和分析过程,互相交流和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4)实验环节:安排学生进行物理实验,如观察滑块在斜面上的运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探究速度的概念,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1.批改作业:我会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对他们的答案进行仔细检查,找出其中的错误和不足。在批改过程中,我会注重学生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以及他们对核心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
2.点评作业:在点评作业时,我会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详细的点评,指出他们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对于正确答案,我会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于错误答案,我会帮助他们分析错误原因,并提供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通过生动有趣的实例和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等核心素养。具体包括:
1.科学思维:通过学习机械运动的概念和特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使其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完成实践项目: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实践项目,通过动手制作简单的机械装置,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2020-2021学年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案:3.1.2机械运动

2020-2021学年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案:3.1.2机械运动

七年级科学教案总序号:备课日期:4.15 上课日期:4.16S1:汽车的仪表盘上;S2:街头的电子测速仪;2、在高速上,我们常会看到这样的标志,你认识如图 3-10所示的限速标志吗?【思考与讨论】牙买加运动员博尔特(Usain St.Leo Bolt)在北京奥运会 100米赛跑中的成绩是 9秒 69;城市马路上汽车的速度约为 30千米/ 时;非洲羚羊奔跑的速度可达 20米 / 秒。

你能比较出这三者运动的快慢吗?【计算】1、我国运动员刘翔在瑞士洛桑国际田联超级大奖赛男子110米栏的比赛中,以12秒88的成绩获得金牌,打破了尘封13年之久的 12秒 91的世界纪录。

试求刘翔当时赛跑的速度。

解:由题意可知,路程 s = 110米,时间 t = 12.88 秒。

根据速度公式,可得:v=s/t = 110 米/12.88秒= 8.54 米 / 秒答:刘翔赛跑的速度为 8.54 米 / 秒。

T:刘翔跨栏比赛时,是匀速直线运动吗?【比较】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画图】利用s-t图和v-t图表示匀速直线运动2、【例 2】一列车长 150 米,以 108 千米 / 时的速度通过一座 450 米长的铁路桥,列车过桥大约需要多少时间?解:列车通过大桥是从列车头开始进入大桥至列车尾离开大桥的过程,如图 3-14所示。

可见,在这个过程中,列车通过的路程:s = 450 m +150 m= 600 mv = 108km/h = 30m/st = s/v = 600m/30m/s = 20s3、为了交通安全,城市许多马路都画有斑马线供行人横穿马路时行走。

在斑马线的两侧装有红绿灯。

某人过斑马线前看到绿灯亮的时间还剩 6秒,斑马线区域的马路宽度为 15米,如果他步行的速度为 2米 / 秒,则他在绿灯亮剩下的时间内能否穿过斑马线区域?解:根据题意,由速度公式:s = v x t = 2m/S x 6s = 12m < 15m答:该人在绿灯亮剩下的时间内不能穿过斑马线区域【思考与讨论】请从上面三道例题的解答过程,总结运用速度公式解题的。

机械运动(第2课时)

机械运动(第2课时)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机械运动第2课时教学设计读图: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图中是两车在相隔相等的时间内所处的不同位置的示意图。

比较它们的运动有什么不同。

甲乙参考答案:如图甲: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即快慢保持不变。

如图乙: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即快慢发生了变化。

2、根据物体的运动快慢,可以将直线运动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出示图片:人随电动扶梯的运动可看做匀速直线运动。

(1)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直线路线运动时,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运动快慢保持不变,这种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2)变速直线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运动快慢发生了变化,这种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出示图片:自由落体频闪照片自由落体运动就可看做变速直线运动。

针对练习“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下面是小严同学利用频闪照相机拍摄的不同物体运动时的频闪照片(黑点表示物体的像),其中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答案:B二、速度观察图片总结直线运动的分类观察图片总结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的定义的定义学生练习锻炼学生的观察总结能力锻炼学生的观察总结能力,并掌握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的定义的定义帮助学生理解匀速直线的定义物体的运动有快有慢,千百年来,人类不断地改进出行的交通工具,由过去的马车到现在的汽车、火车、磁悬浮列车、飞机等先进的交通工具,其主要的目的就是让自己和物体运动得更快些。

出示图片:马车、汽车、火车、磁悬浮列车、飞机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呢?活动:(1)每个小组有两辆运动快慢不同的小车A和B。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比较两辆小车运动的快慢程度。

教师总结:方法一:先规定好小车需要运动的路程:S,比较小车A和B行驶完这段路程所需的时间:t。

实验结果:所用时间少的运动得快。

方法二:让两辆小车运动相同的时间:t,比较小车A和B行驶的路程S1S2。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课件-3.1机械运动(第二课时)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课件-3.1机械运动(第二课时)

归纳小结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机械运动的分类、参照物和速度等重 点概念。
指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困惑和难点,并进行解答和指导。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 思维。
05 教学评价与反馈
评价方式:课堂提问、练习题、考试等
01
02
03
课堂提问
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机 械运动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程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速度的概念与计算
总结词
理解速度的概念,掌握速度的计算方法。
详细描述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速度的计算公式为v=s/t,其中v表示速 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速度的单位是米/秒(m/s)。
匀速直线运动及其特点
总结词
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掌握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PPT演示
教师通过PPT演示,向学生展示 机械运动的图片、图表和动画等 多媒体素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
解机械运动的概念和规律。
实物模型
教师通过展示实物模型,让学生更 加直观地了解机械运动的原理和结 构,加深对机械运动的认识和理解。
实验器材
学生通过使用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操 作,亲身体验机械运动的原理和规 律,培养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
的讲解。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 解机械运动的相关概念。
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 解机械运动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巩固练习
布置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和纠正,强调解题思路和注意事项。
01
改进教学方法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课件3.1机械运动课时2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课件3.1机械运动课时2
运动的物体的运动快慢吗?
我们平时看到的物体的运动大多数是变速直线运动, 它的速度在不断地改变。所以,公式v=—ts—计算出来 的速度不能精确地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运动快
慢。
平均速度
如果只需要粗略地描述物体在某一段时间(或某一段路 程)内的运动速度,可利用公式v=—st来计算物体在这一 段时间(或这一段路程)内的运动速度,这样算出的速 度叫平均速度。
速度计算的解题格式 解:1.公式
2.代入数据 3.计算结果(附单位) 4.答
巩固练习:
1. 一架飞机在2h内飞行了1400km,它的速度是多少米 每秒?
解:V=
s t
1400Km = —2—h —
= 700km/h = 194.4米/秒
答:飞机的速度是194.4米/秒。
利用公式v=—st 计算出来的速度,能够描述做匀速直线 运动的物体的运动快慢。它也能精确地描述变速直线
运动类型
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定义 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 速度改变的直线运动
特点
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 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
过的路程是相等的
的路程不相等
快慢的表 示方法
速度
v=
s t
可表示任意一段路程
上的速度
平均速度
v=
s t
总路程动快慢常用的方法: 二、速度的概念:
教学课件
科学 七年级下册 ZJ
第3章 运动和力
第1节 机械运动 第2课时
机械运动的分类
曲线运动
机械 运动
直线 运动
匀速 运动快慢不变方向不变 变速 运动快慢改变方向不变
第1节 机械运动
上课时间快到了,但 你还没到学校,这时 你会怎么办?为什么?

七年级科学下册3.1机械运动(第2课时)课件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下册3.1机械运动(第2课时)课件浙教版
第十二页,共23页。
第十三页,共23页。
第十四页,共23页。
例1 、长途汽车旅行(lǚxíng)时,从 7点20分到7点40分匀速地通过了 10千米的路程,则长途汽车的速度 是多少?
解:t= 7:40-7:20=20分=1200秒
s=10千米(qiān mǐ)=10000米
V=
s t
10000米 = ———————
第十九页,共23页。
直线运动 运动类型 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定义 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 速度改变的直线运动
特点
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 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 通过的路程是相等的 的路程不相等
快慢的表 示方法
速度
v(s=ùsdt ù)
可表示任意一段路 程上的速度
第二十页,共23页。
平均速度
(spvùí=ndɡùst)jūn
四、速度的单位:国际单位: “ 米 ∕秒 ” 常用单位: “ 千米∕时 ”
第二十三页,共23页。
•科学意义: 定量表示(biǎos运hì动)物快体慢__的________物
•定义: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速度公式: 速度= —时路间程—
V=
s t
第九页,共23页。
速度(sùdù)的单位
s v = 根据 t 1、国际(guójì)单位制中的单位: “ 米∕秒 ”
单位(dānwèi)符号: “ m/s ” ,读作“ 米每 秒2”、常用单位: “ 千米∕时 ”
它的速度(sùdù)是多少米每秒?
解:V=
s t
= —140—0K—m =700km/h=194.4米/秒
2h
答:飞机的速度是194.4米/秒。
第十七页,共23页。

《机械运动》教案2(浙教版七年级下)

《机械运动》教案2(浙教版七年级下)

第二节机械运动第一课时运动和静止一、学情分析在前一节中学生学习了运动的各种形式,学生对运动和静止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认识上有一定的困难,教学时可以让学生举出一些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物体运动和静止的事例,激发学生的心理矛盾,从而有效地创设课堂教学的问题情境。

再提出你是根据什么来判断这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引出参照物的概念。

结合一些生活中的事例来判断参照物,学生兴趣往往比较浓厚,但参照物的选择只要让学生有常识性了解即可,不必展开。

机械运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要让学生了解分类是一种基本的科学方法。

匀速直线运动是一个理想化的运动模型,是物体最简单的一种运动,学生接受这个概念是有困难的,主要让学生接受用这种浅近的说法来描述匀速直线运动。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确认机械运动的判断要有一个参照物,知道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知道什么叫参照物。

能根据物体的运动判断所选的参照物以及根据所选的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

能根据运动路线的形状将机械运动划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能够根据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否相同,将直线运动划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知道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

2. 过程与方法:了解分类是一种基本的科学方法;理解匀速直线运动是一个理想化的运动模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学习让学生接受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三、主要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投影课本第51页阅读材料------《手为什么能抓住飞行中的子弹》。

组织同学阅读。

提问:飞机在天空中飞行,子弹在运动吗?飞行员为什么能顺手抓住一颗飞行的子弹呢?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就要学习有关物体运动的知识。

(二)新课教学1.什么是机械运动?科学里讲的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

同学们骑自行车时,人和自行车对地面或路旁的树都有位置的变化;飞机在天空中飞行,它相对于地面也有位置的变化。

科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提问:举例说明我们周围的物体哪些是在做机械运动,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教师:要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真的就那么简单吗?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1)投影课本图2-17观光电梯。

七年级科学下册第3章第1节机械运动教案2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下册第3章第1节机械运动教案2浙教版

第1节机械运动1教课目的1.知识与技术:知道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关于参照物而言的;知道什么叫参照物。

能对物体的运动、所选的参照物进行互相的判断。

能对运动进行分类,知道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

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学习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认识分类是一种基本的科学方法;理解匀速直线运动是一个理想化的运动模型。

经过竞赛情形教课,使学生体验速度观点成立的过程与方法。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经过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学习让学生接受辨证唯心主义教育。

培育学生的创建性思想能力;培育学生在生活中擅长察看四周事物的优秀习惯;感觉科学与艺术联合所带来的美感。

2学情剖析生活中 , 学生对运动和静止有必定的认识,但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认识上有必定的困难,教课时能够举平常生活中的案例,在矛盾中创建教课情境, 引出参照物的观点。

让学生认识分类是一种基本的科学方法。

匀速直线运动是一个理想化的运动模型,是物体最简单的一种运动,学生接受这个观点是有困难的,主要让学生接受用这类浅显的说法来描绘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运动的快慢比较有定性的比较和定量的比较。

要求指引学生经过生活中的案例获取比较物体快慢的不一样方法。

在学生进行研究活动时,经过只供给一辆小车向学生提出解决两辆小车运动行程和时间不相等的矛盾,为成立速度观点确立基础。

速度公式是教材中出现的第一个用字母来表达数目关系的公式,对此学生可能不太习惯。

速度的单位是一个组合单位,学生也是第一次见到,教课中要注意重申,考虑到七年级的学生学习这块知识,速度公式的变形在此能够降低要求。

3要点难点1、依据所选参照物判断物体运动状况,知道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2、会灵巧应用速度的观点,速度公式、变形公式计算4教课过程第一学时教课目的1.知识与技术:知道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关于参照物而言的;知道什么叫参照物。

能对物体的运动、所选的参照物进行互相的判断。

能对运动进行分类,知道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 机械运动(第二课时)教学指导书
主备人:审核人:初一备课组
教学目标
1、在给定器材的条件下,80%能够通过探究,得出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2、确认速度可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能说出速度的意义,知道速度的单位和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

3、能简单运用速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解决物体机械运动的有关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速度的意义、单位之间的换算
难点:速度公式的运用
【引入】比较
鳄鱼先生与免子先生谁跑得快?
我该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自学一】
内容:P91-92(6分钟)
1、阅读P91第二段,找出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三种方法。

2、阅读P91第四至六段,划出速度的定义、意义,能列出速度的计算公式。

3、阅读P91最后一段,知道速度单位及单位的换算关系,读P92图3-9,了解常见物体的运动速度。

4、完成后,翻绿牌进入知者加速:回答P92“思考与讨论”
5、存在疑惑的地方标注“?”,翻红牌寻求老师帮助。

【互帮一】(4分钟)
起立,组长组织组员(2号为发言人)
1、交流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三种方法;
2、总结速度的定义、意义、公式、单位;
3、白板上提出互帮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
4、讨论P92“思考与讨论”;
5、完成后坐下,翻绿牌。

【释疑】
方法一:看两位先生在相同时间内,比较通过的路程的多少。

方法二:让两位先生跑相同的路程,比较所用的时间的多少。

练习:
1. D、E、F三位同学进行100秒定时跑步比赛,成绩如表2,则获得第一名的是_____同学。

这采用的比较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比较A与E的两同学谁跑的快?
A、B、C三位同学参加百米赛跑的成绩如表1,则获得第一名的是_____同学。

这采用的比较方法是:_ _________。

速度:
2、意义: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1、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公式:
4、单位:米/秒(m/s) 千米/时(Km/h)
单位换算:1米/秒=3.6千米/时
试比较
“1米/秒”的意义:物体在1秒钟内通过的路程为1米
“1千米/时”的意义:物体在1小时内通过的路程为1千米
例:人步行的速度大约为1.3米/秒,表示的意义是?
【单位换算】
谁跑得快?
奥运冠军博尔特:100米9秒63
城市道路上的汽车:30千米/小时
非洲羚羊:20米/秒
【练习】
1.我国运动员刘翔在瑞士洛桑国际田联超级大奖赛男子110米栏的比赛中,以12秒88的成绩获得金牌,打破了风尘13年之久的12秒91的记录。

试求当时赛跑的速度。

如果一辆行驶中的摩托车的速度表指示为30km/h。

哪一个的速度比较大(统一单位后才能比较)
例题
2.一列车长150米,以108千米/时的速度通过一座450米长的铁路桥,列车过桥大约需要多少时间?
例题
3.为了交通安全。

城市许多马路都画有斑马线供行人横穿马路时行走。

在斑马线的两侧装有红绿灯。

某人过斑马线前看到绿灯亮的时间还剩6秒,斑马线区域的马路宽度为15米,如果他不行的速度为2米/秒,则他在绿灯亮剩下的时间内能否穿过斑马线区域
【小结】
速度计算的解题格式
解:1、已知条件
2、公式、代入数据(单位)
3、计算结果(单位)
4、答
速度计算的解题步骤:
1、速度、路程、时间三个量的单位必须统一;
2、复杂问题,画示意图,明确运动过程及量与量之间的关系
3、先进行字母运算,再代入数据进行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