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茶与潮汕的故事
潮汕工夫茶之论工夫
潮汕工夫茶——论工夫摘要“潮汕工夫茶”是一件很讲究的茶事活动,是大潮汕人民对精制的茶叶、考究的茶具、优雅的冲沏过程,以及品评水平、礼仪习俗、闲情逸致等方面的整体总结及称谓。
本文即从潮汕工夫茶所用的茶叶、茶具、冲沏过程及方法对工夫一次进行诠释,并说明工夫茶之工夫对潮汕人的影响。
前言广东东隅,史称潮汕。
桑浦韩江,莲花榕江,肥沃的潮汕平原大地,孕育着潮汕儿女,生生不息。
潮汕文化,源远流长,采中华之精粹,纳四海之新风,融汇升华,自成宗系,在中华大文化之林独树一帜。
千百年来,为华夏文明的历史长卷增添了绚丽多彩、凝重深厚的篇章。
与其他地方文化一样,潮汕文化支目众多,缤纷多彩,各具特色,涉及方言、俗语、民谣、潮剧、风俗、音乐舞蹈、饮食、建筑等等。
其中,在饮食文化中,有着极具岭南潮汕特色的文化习俗――工夫茶。
潮汕工夫茶名闻遐迩,成了潮汕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内容,也是潮汕民风民俗极为显目的特征。
潮汕地区全民嗜茶,潮汕日常生活都离不开工夫茶。
她以用器精细,冲饮程序讲究等特点,独具魅力,在中国茶艺之林一枝独秀。
关键词工夫茶具流程方法一、“工夫茶”与“功夫茶”1. “工夫”与“功夫”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工夫”与“功夫”音相同、意相近,但在潮语中音不同、意也不同。
“工夫”二字在潮语意中乃喻做事考究、细致而用心之意。
以前,在潮汕地区,称带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工种之人叫“做工夫人”,称做事考究、细心得有点过分的,叫做“过工夫”。
也有人说,所谓工夫,就是指时间,工夫茶是指需要有时间来慢慢细品深尝的茶。
这个时间并不是指1小时、2小时的时间,而是指放下心来,抛开俗世的牵挂,忘记了时间,静静地享受茶,所以茶艺馆里是不挂时钟的,若是一面品茶,一面看时间,一面惦记着,还有5分钟就要赶车了,还有3分钟就要上班了,这样的心情是不能喝茶的,就是喝茶也不会是清福。
至于功夫,是指技艺、造诣。
功夫茶是指使用小巧精致的茶具,遵循一定的程序和礼仪来沏茶、品茶的一种饮茶方式,所以泡壶好茶是需要有本领、有技术的。
潮汕功夫茶的历史简介
潮汕功夫茶的历史简介潮汕功夫茶即潮汕茶道,是中国古老的汉族茶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茶道,据考,在唐朝时期茶文化已经十分完善,沿海一带人们都十分喜欢饮茶,在潮汕当地更是把茶做为了待客的最佳礼仪并加以完善,这不仅是因为茶在许多方面有着养生的作用更因为自古以来茶就有“待君子,清心身”的意境。
喝工夫茶是广东潮州人一项日常生活中最平常不过的事了,饭后,或者客人来访,好友相见,都是以一壶茶来陪衬,边喝茶边说话。
形成历史:说法一在工夫茶形成的年代(明朝中期至清初),“潮州”是大潮汕地区的代表地和经济、文化及行政中心,所以,“潮州工夫茶”中的“潮州”不是指现时行政区域中的潮州市,而是指包含揭阳、潮州、汕头以及丰顺县中的一部分组成的潮汕地区。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工夫”与“功夫”音相同、意相近,但在潮语中音不同、意也不同。
“工夫”二字在潮语意中乃喻做事考究、细致而用心之意。
以前,在潮汕地区,称带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工种之人叫“做工夫人”,称做事考究、细心得有点过分的,叫做“过工夫”。
可见,加上“工夫”二字的“潮州工夫茶”是一件很讲究的茶事活动,是潮州人对精制的茶叶、考究的茶具、优雅的冲沏过程,以及品评水平、礼仪习俗、闲情逸致等方面的整体总结及称谓。
潮州工夫茶不仅是潮汕的,也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
潮州工夫茶已被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潮州先人留下的一份财富,也是中国茶文化一绝,乃中国古代工夫茶的“活化石”,既明伦序、尽礼仪,又有优美的茶器及茶艺方式的高雅格调,具小中见大、外巧中拙、虚实盈亏之哲理。
潮州工夫茶做为中国茶艺的古典流派,集中了中国茶道文化的精粹,乃大俗大雅的完美体现,是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沉积。
“壶小乾坤大,茶薄人情厚”,今日,工夫茶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遍及海内外,默默地起着沟通情谊的纽带作用,浓浓的茶香滋润和安抚着人们的心灵。
工夫茶推崇“和、敬、精、乐”的精神,它必将超越局限,与更多的人们共享。
说法二工夫茶起源于宋代,在广东的潮州府(今潮汕地区),及福建的漳州、泉州一带最为盛行,乃唐、宋以来品,茶艺术的承袭和深入发展。
潮汕功夫茶道的发展历史
潮汕功夫茶道的发展历史正规品尝潮汕工夫茶,讲究要有好环境、好茶叶、好泉水,有一套精致雅洁的茶具、考究细致的冲沏技艺。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潮汕功夫茶道的发展历史,一起来看看。
潮汕功夫茶道的发展历史中国人很早就开始喝茶了。
《诗经》中已提到采茶。
两汉之后,饮茶风大盛,但高潮还在唐朝,那时已经有“茶会”、“茶宴”。
陆羽著《茶经》,集中了喝茶的理论,开一代喝茶之风,自己也成为茶神。
《潮嘉风月记》中说:“功夫茶,烹治之法,本诸陆羽《茶经》,而器具更为精致。
炉及瓷盘各一,唯杯之数则视客之多寡,先将泉水贮罐,用细炭煎至初沸,投闽茶于壶内冲之,盖定后复遍浇其上,然后,斟而细呷之,气味芳烈,较嚼梅花更为清绝。
”可见,到了清代,潮汕功夫茶已十分普遍,且程式已经同现代工夫茶程式十分相似了。
“投闽茶于壶内冲之”,指的是福建产的铁观音。
其实,潮州的凤凰山也产名茶,称为“凤凰单丛”,可惜文中一字未提。
据《潮州府志》载:“粤素不产茶,所给皆闽产。
近饶平之百花山、凤凰山多有植之者。
百花山又名待诏山,故称待诏茶,品亦不恶。
大埔则大麻、阴那等山皆产茶,亦尚可饮。
其余土茶皆苦而不香。
”由此可见,凤凰茶至迟在清代已开始在潮州种植了。
在潮汕所产的茶叶中,凤凰茶素以其气味清香、耐冲耐泡,并独具各种自然花香味而闻名于世。
这首先与凤凰山的自然地理条件有密切关系。
凤凰山位于潮州东北面,地处饶平、丰顺、大埔三县之结合部,属北回归线近侧。
这里常年云雾缭绕,群山起伏,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十多个,其中有粤东第一高峰凤凰乌髻和第二高峰乌岽顶,而名茶多产于高峰云雾之上。
其次,凤凰茶有一种独具一格的制作方法。
该处制茶,分“萎凋━━发酵━━杀青━━揉捻━━烘焙”五个程序进行,每道程序都有严格的操作方法。
凤凰茶的品种、香型颇多,品质亦因季节而异,其中以“凤凰单丛”为最佳品。
“凤凰单丛”指那些经过多年品试、被鉴定为有各种不同自然花香的优质茶树,在制作过程分别进行单株采摘、单株初制、单株烘干的特级名茶。
关于潮汕工夫茶(2)
关于潮汕工夫茶(2)孔子思想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乃在于珍视人的价值:“厩焚。
子退朝,日:‘ 伤人乎?’不问马”(《论语·乡党》)。
因此,他提出了造就举止中节、雍容儒雅的人格美之美感教育方针:“和为贵”(《论语·学而》)。
庄子认定人性是人生的自然资质。
《庄子·庚桑楚》云:“性者,生之质也。
”说明了人是自然的、生物学的人。
这是重人贵生求自然的人性论。
惠能禅宗则强调“见性成佛”,佛性是人人都具有的唯一人性,这就将人性推向“绝对值”之高峰。
茶艺正合三家主意,对照其蕴含,则内寓逻辑,外存辨证。
潮州工夫茶之冲饮,强调了茶种之选择,山泉之评品,活火之追求,茶具之讲究,烹制之从容有序,品啜之自恣适已,同好之灵犀心通。
其全过程,适足以突出举止中节、雍容儒雅而又顺应自然的特点。
使人的感情和人的素质在“和为贵”、摆脱外物牵累,无念为宗的氛围中得到完善。
这当然有助于消极的社会迁移心理,即人们的消极心理现象之间的相互传递,形成一个恶性心理循环的心理现象;并防止这种迁移心理外化而成为迁移行为。
给人心和社会增添一点安宁的因素。
设若实际存在的人大都具备了美好的人性,则和谐的美好世界也许会较快出现。
敬物、爱物,也是人性美。
据史籍载,老子之师于临终前教导说:“过乔木而趋”。
意谓路过老树,对老树要必恭必敬。
显示出敬物的人性美。
《孟子·尽心》云:“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程颢《认仁篇》也有所谓“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之说。
敬物、爱物的思想基础是“天人同德”。
“天人同德”则意味着人与自然应该建立起相亲相爱的关系。
世人大多只承认荀子“人定胜天”的观点,却忽略或有意回避其适应自然的重要论述。
实则,荀子在阐明天人关系时就明确指出:“天行有常”,“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
舍其所以参,而愿其所以参,则惑矣!”(《荀子·天论》)他告诫人们:人所能做的只是了解自然界的规律,并按其规律行事,才能得到“吉”的结果;人应与天地配合,如果放弃了自己与天地配合的本分,却决心要和天地争职务,那就太糊涂了!万物有情的思想是所从生。
潮州工夫茶与潮汕人
潮州工夫茶与潮汕人潮州工夫茶与潮汕人潮州工夫茶与潮汕人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茶”是潮汕人每家每户必不可少的,每天甚至是不只喝一轮,早茶、午茶、晚茶;自己一家子在家闲时喝茶、串门时喝茶;……每天不使用一下茶具、泡掉一些茶叶、花掉一些喝茶的时间就会浑身不得劲,觉得生活少了些东西。
即使是侨居外地或移民海外的潮汕人,也仍然保存着品功夫茶这个风俗。
可以说,有潮汕人的地方,便有功夫茶的影子。
如此“嗜茶”,潮汕人可谓典型,在潮州人把茶叶称为“茶米”中也可看出来茶对于潮汕人生活的重要意义,把茶看成是维持生命的粮食。
茶在潮汕人中有“功夫茶”与“工夫茶”之称。
以“功夫茶“称呼品饮程式始见于同治年间施鸿保的《闽杂记》;以“工夫茶“称呼茶的品饮程式始见于嘉庆六年浙江人俞蛟的《梦厂杂著》。
虽两者之称各有其意义,但按照潮汕方言来说,其发音为“gang夫茶”,应该写“工夫茶”比较准确。
作为潮汕当地民俗,就应该按照潮汕话的发音规则与习惯。
述及潮汕工夫茶的近代名人诗文,有丘逢甲的《工夫茶》诗;周作人《关于鲁迅三数事》中写道鲁迅喝茶“茶壶只是照例所谓急须,与潮汕人吃工夫茶所用的相仿”;冼玉清有“烹调味尽东南美,最是工夫茶与汤”;梁实秋《雅室小品·喝茶》称“茶之浓酽胜者,莫过于工夫茶”;何子满杂文集《五杂侃》有《工夫茶和活水》。
诗文家对工夫茶的引用,也证明了“工夫茶”的称法。
而且,用“工夫”称茶艺,除了费时间,精力之外,还有周到、细致、讲究的意思,这是“功夫茶”所不能取代的。
潮州工夫茶冲茶程式讲究,工夫茶之所谓“工夫”,自有一套讲究茶具、茶叶、用水、冲法、品味的茶经。
茶叶,要用乌龙茶。
乌龙茶是总名,即闽北武夷山的岩茶和闽南的岩茶与溪茶,其中又再分诸多名目,如:铁观音、单丛、水仙等等。
潮汕本产的有潮安凤凰山水仙茶与凤凰单丛等等。
近年来,凤凰水仙茶系品类曰趋繁富,质量不断提高,名茶迭出,令人目不暇接:凤凰单丛、白叶单丛、群体单丛、黄枝香、黄金桂、八仙……茶叶重要,水跟火的重要性也是不容小觑的,对水的选择也颇有讲究。
潮汕工夫茶
说法二:
工夫茶起源于宋代,在广东的潮州府(今潮汕地区),“工夫”一词,在潮州话中是作事 方法讲究的意思,这里指烹茶品茶方法的讲究,潮州工夫茶有一套讲究茶具、茶叶、 用水、冲法、品味的茶经。“工夫”一般有四解:工程和劳力;素养;造诣,成就的 程度;空闲时间。“工夫”与烹茶方法联袂,称“工夫茶”。故所谓的工夫茶,并非 一种茶叶或茶类的名字。而是一种泡茶的技法。
并将茶叶放入冲罐中,多少以占其容积之七
分为宜。待水开即冲入冲罐中之后盖沫。第
一冲杯,以初沏之茶浇冲杯子,目的在于造
成茶的精神,气韵彻里彻外的气氛。洗过茶
后,再冲入虾须水,此时,茶叶已经泡开,
性味俱发,可以斟茶了。
斟茶时,三个茶杯并围一起,形成一个
“品”字,凸显潮人重品德。品茶的“品”
字是由三个“口”组成的,所以喝茶要分成
目录
历史形成 茶文化 茶具 茶艺 功夫“记忆”
潮汕工夫茶即潮汕茶道,亦称“潮州功夫 茶”,是中国古老的汉族茶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 茶道,据考,在唐朝时期茶文化已经十分完善, 沿海一带人们都十分喜欢饮茶。
在潮汕当地更是把茶做为了待客的最佳礼仪并加 以完善,这不仅是因为茶在许多方面有着养生的作 用更因为自古以来茶就有“待君子,清心身”的意 境。
说法一:
形成
在工夫茶形成的年代(明朝中期至清初)“工夫”与“功夫”音相同、意相近,但在闽 语潮汕话中发音不同、意也不同。 “工夫”二字在潮语意中乃喻做事考究、细致而用心 之意。以前,在潮汕地区,称带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工种之人叫“做工夫人”,称做事考究、 细心得有点过分的,叫做“过工夫”。可见,加上“工夫”二字的“潮州工夫茶”是一件 很讲究的茶事活动,是潮州人对精制的茶叶、考究的茶具、优雅的冲沏过程,以及品评水 平、礼仪习俗、闲情逸致等方面的整体总结及称谓。
一道工夫茶
一道工夫茶醉翁之意不在茶,因为以下内容其实与茶无关。
“一个有信用的人,比起一个没有信用、懒散、乱花钱、不求上进的人,自必有更多机会。
”这是华人首富李嘉诚的座右铭。
有人问李嘉诚是如何一步步迈向成功,让自己的事业一天天壮大的?李嘉诚笑答:“无他,一字而已——诚。
”这是李嘉诚的“诚”功之道。
李嘉诚白手起家,父亲早逝让他过早的辍学并擎起家庭的重担。
他的第一份工作是茶楼跑堂,后来在舅舅家的一间钟表店当店员,学会了钟表装配修理技术。
他不甘久寄人下,跳槽到了一家五金厂当推销员。
再后来,他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升任塑料花厂的总经理。
二十几岁,李嘉诚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他创办了“长江塑胶厂”。
由于应用了从意大利偷师学艺学回来的生产技术,一时间塑胶厂的生意火爆,产品供不应求。
为了应付订单,李嘉诚以次充好。
纸里包不住火,没过多久,许多客户对低质量的产品要求退货,银行追债,客户追款,塑胶厂顿时陷入困境,濒临破产。
李嘉诚第一次感觉到困难。
一天,母亲庄碧琴叫李嘉诚:“儿啊,给妈妈泡一道功夫茶。
”李嘉诚用地道的凤凰茶给妈妈泡上一道潮州功夫茶。
庄碧琴吩咐李嘉诚坐下来,品了几口茶后,问:“你还记得老家开元寺法号叫元寂的那个住持么?”未等李嘉诚回答,庄碧琴继续说道:“元寂年事已高,希望找个合适的接班人。
候选人是他的两个徒弟,一个法号一寂,另一个法号二寂。
”李嘉诚静静地听着母亲说,并不插话,只是给母亲满上一杯工夫茶。
庄碧琴呷了一口工夫茶,又接着说:“元寂把这两个徒弟都叫到跟前,说:‘我给你俩每人一袋稻谷,第二年秋天以谷为答卷,谁收获的谷子多,谁就是我的接班人。
’第二年秋天到了,一寂挑来满满的一担谷子,二寂则两手空空。
元寂却当众宣布二寂担当接班人。
”元寂微微一笑,高声地对众人说:‘我给一寂和二寂的谷子,都是用滚水煮熟的。
显然,二寂是诚实的,理应由他来当住持。
’于是,众人悦服。
”庄碧琴忽然话锋一转,“经商如同做人,诚信当头,则无危而不克了。
潮州功夫茶的历史介绍
潮州功夫茶的历史介绍潮州功夫茶的历史介绍潮汕功夫茶历史悠久,中国茶文化盛行于唐朝,而潮汕功夫茶则盛行于宋朝,贵族茶就是源于潮汕功夫茶,至今已有千年历史。
下面,店铺为大家分享潮州功夫茶的历史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基本概述潮州工夫茶,是指流传于广东潮汕地区一带的饮茶习惯。
潮州工夫茶艺虽然盛行于闽粤港台地区,但其影响早已遍及全国,远及海外。
潮州工夫茶艺为国家级非遗项目。
现在日本的煎茶道、中国台湾地区的泡茶道都来源于潮州的工夫茶。
潮州工夫茶,在当地不分雅俗,十分普遍,均以茶会友。
在粤东当地更是把茶做为了待客的最佳礼仪并加以完善,这不仅是因为茶在许多方面有着养生的作用更因为自古以来茶就有“待君子,清心身”的意境。
不论是公众场合还是居民家中,不论是路边村头还是工厂商店,无处不见人们长斟短酌。
品茶并不仅为了达到解渴的目的,而且还在品茶中或联络感情,或互通信息,或闲聊消遣,或洽谈贸易,潮州工夫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
儒雅人家的工夫茶特讲究,有茶童(戏称“风炉县长”)专侍,挑担、入山、浮水,临清溪而烹茶,观山水而论道,赋诗辞而抒情,别有一番情趣。
工夫茶乃文人骚客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雅事,故在许多诗文中均言及工夫茶。
历史文化潮州工夫茶历史悠久,中国茶文化盛行于唐朝,而潮州工夫茶则盛行于宋朝,贵族茶就是源于潮州工夫茶,已有千年历史。
品茶早已成为潮汕人生活中不可少的一部分。
潮汕的工夫茶最负盛名,蜚声四海,被尊称为“中国茶道”。
潮藉大文学家秦牧称“潮州工夫茶,堪称中国茶道代表”。
潮州工夫茶是“潮人习尚风雅,举措高超”的象征。
张华云先生曾作《潮州工夫茶歌》一首云:闽粤地相接,姻亚不断绝。
五娘适陈三,荔枝为作伐。
闽茶显粤东,溪茗铁观音,嫩芽化齑粉,条索窈窕褐。
一斤四十泡,三杯无余缺。
潮人无贵贱,嗜茶辄成癖。
和、爱、精、洁、思,茶道无与敌。
水、火、器、烹、饮,茶气极精辟。
薄锅沸清泉,泥炉炽榄核。
罐推孟臣小,杯取若深洁。
西湖处女泉,桑浦龙泉液。
潮州茶文化的起源和历史潮州茶文化范文
工夫茶起源于宋代,在广东的潮汕地区及福建的漳州、泉州一带最为盛行,以下是为大家带来的关于潮州茶文化的起源和历史潮州茶文化,以供大家参考!潮州茶文化的起源和历史潮州茶文化潮州是广东省乌龙茶的发源地,陆羽的《茶经》已有岭南产茶之记述。
潮州堪称为中国最讲究茶道的地方,独特的潮州“工夫茶”,形成很有特色的潮州茶文化。
这与当地的凤凰山盛产名茶有很大关系。
潮州凤凰茶品质优良,以“凤凰单枞”“岭头单枞”等为代表的潮州凤凰单枞茶,是乌龙茶类中的极品名茶,素以紧结润喉、天然花香、独特丛韵称誉,在国内外各类茶叶评比活动中屡获殊誉,享有较高声誉。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访华时品尝凤凰单枞茶后,认为“比美国的花旗参还提神”。
潮州凤凰山的产茶历史十分悠久,当代学者已将潮州的产茶史追溯至唐代。
相传,宋帝南逃时路经凤凰山,口渴难忍,侍从们从山上采下一种树叶,叶尖似鹪嘴,烹制成茶,饮后顿觉生津止渴,烦燥尽消,后人广为栽种,并称此树为“宋种”或叫鹪嘴茶。
明代,嘉靖年间的《广东通志初稿》记载“茶,潮之出桑浦者佳。
”当时潮安已成为广东产茶区之一。
清代,凤凰茶渐被人们所认识,并列入全国名茶。
单枞茶历来有茶王之称,茶人都将凤凰单枞茶视为茶中珍品。
1986年,潮州被纳入国家茶叶商品出口基地体系,1995年凤凰镇被授予“中国名茶(乌龙茶)之乡”称号。
一盏潮州凤凰工夫茶,溢出潮州文化独特的韵味,蕴涵着潮州凤凰单枞茶的神奇魅力,见证了潮州凤凰茶生产的悠久历史。
潮州茶文化的起源和历史潮州茶文化潮州地方在元朝以前虽然已经是“稻再熟而蚕五收”,可是似乎还没有种茶。
《永乐大典》之五千三百四十三卷,是现在我们能看到最早的《潮州志》,在它“课税”一项内曾引用了《三阳图志》(三阳即是海阳——今之潮安、潮阳、揭阳)。
《三阳志》及《三阳图志》于今已不可复见,但几经浩劫之后仅存很少的《永乐大典》中却刚好有一部《潮州志》在,而其中又引用《三阳志》等的原文,弥足珍贵。
从原文看来,《三阳志》是元朝时有关这三县的地方志。
幽幽茶香,浓浓潮情——浅说潮汕工夫茶文化精编版课件
2孟臣淋霖
4 悬壶高冲 6熏洗仙颜 8玉液回壶 10关公巡城 12敬奉香茗 14高冲低筛 16重酌妙香 18三斟流霞
潮汕工夫茶文化
潮汕工夫茶,已成为当前研究潮汕文化的 重要内容。品茶并不仅为了达到解渴的目的 还有:
联络感情 互通信息 闲聊消遣 洽谈贸易
潮汕工夫茶典故
寒夜客来茶当酒 假(勤)力洗茶渣
孟臣工夫茶冲罐
潮汕工夫茶蕴含的文化
好客 儒雅 尊重 礼让 追求 细腻
潮汕人不可一日无茶, 所以潮人平时待客, 第一件事便是泡茶。 潮汕人爱喝茶这其中 便有着潮汕人的好客 心理。
潮汕工夫茶蕴含的文化
好客 儒雅 尊重 礼让 追求 细腻
饮工夫茶不是以解渴 为惟一目的,它繁琐 的技艺、程序包涵了 自然生活的情趣,是 一种艺术化的品饮
幽幽茶香,浓浓潮情
—浅说潮汕工夫茶文化
By:杨琪泽 林杰鸿 张少聪 林豪佳
目录
为“工夫茶”正名
功夫茶?
潮汕工夫茶起源
中国工夫茶发展历史
潮汕工夫 茶(清中 期以后)
江、浙工 夫茶 河、洛 工夫茶 长安工 (宋) 夫茶 (唐)
粤、闽工 夫茶(明 末清初)
潮汕工夫茶的发展
宋代饮茶的风气很盛,建茶崛起, 又有许多闽人到潮汕地区当官,饮 茶的风气自然容易濡染到潮汕。
潮汕工夫茶蕴含的文化
好客 儒雅 尊重 礼让 追求 细腻
茶冲出来后,一般是冲 茶者自己不先喝,请客 人或在座的其他人喝 如果喝茶的过程,来了 尊贵的客人,就得撤换 茶叶重新冲茶
潮汕工夫茶蕴含的文化
好客 儒雅 尊重 礼让 追求 细腻
潮汕工夫茶一般主客 四人却只有三个杯子, 潮汕人有“茶三酒四” 之说,之所以四个人 只有三个杯子是为体 现潮汕人礼让精神
潮州工夫茶艺:潮人独特的民俗文化
潮人独特的民俗文化皇年号款:乾隆年制、嘉庆年制;仿款:萼圃、秋圃花押、松柏青云、乾隆·逸公、逸公、惠孟臣、孟臣制、思亭、陆思亭(手刻)、君德仿古、荆溪留珮;名记款:兴记等。
民国时期,朱泥壶造型也较清代丰富,既有传统工夫茶小壶的水平壶、梨形壶、文旦壶、思亭壶、美人肩壶等,也有借鉴镇窑瓷器及西洋茶壶造型,如贡局款的软提梁壶,直腹(俗称洋桶)软提梁壶,也有茶壶中配以装茶叶的多孔茶胆。
款识有帝皇年号款:道光年制;仿款:孟臣制、逸公·诗句、陆思亭(手刻)、君德仿古、萼圃督制、萼圃督造、捷普玉兰、龙纹、饶壶;名记仿款:英兴·诗句孟臣、源兴·惠孟臣、英兴·诗句逸公、乾隆年制·德记、乾隆年制·惠孟臣·德记、乾隆花押·德记;枫溪作坊号款:源兴、源兴炳记、安顺得记、老安顺、元兴、元兴利记、锦兴顺记、清利怀德、怀德兴记、而是用特别小的杯,只盛一口茶的容量才行,而且茶杯的杯口太大也不好。
夏天用的杯口又向外,冬天用的杯口又向内。
在质的一方面来说,茶杯得用康熙、乾隆年间古窑瓷杯,据说是新出窑的要烫手,茶杯里头热而外面冷的,才是上品。
单从一个茶杯就如此讲究,可见整套工夫茶器的配制就更加精致了。
至于沏茶的水,那也有很大的讲究,差不多都是以新汲的泉水为最好,然后挑了水来之后,只可用一壶,其余的水因为时间一久就陈了,立刻泼去不用,假使要喝第二壶,那还得派人去挑第二担水。
出生于清朝末期的潮州人翁辉东撰写的《潮州茶经》(1957年出版)中记载:“潮人所嗜,在产区则为武夷、安溪,在制法则为绿茶、焙茶,在品种则为奇种、铁观音。
”烹泡工夫茶精到之处,“不在于茶之本质,而在于其具器皿之配备精良,以及闲情逸致茶艺美妙的香和韵。
潮汕茶文化
潮汕茶文化潮汕人的功夫茶结情品功夫茶是潮汕地区很出名的风俗之一,在潮汕本地,家家户户都有功夫茶具,每天必定要喝上几轮。
即使是侨居外地或移民海外的潮汕人,也仍然保存着品功夫茶这个风俗。
可以说,有潮汕人的地方,便有功夫茶的影子。
一杯功夫茶,泡出了海外游子的多少故乡梦,泡出了潮汕子民的多少家乡情。
一杯浓浓的工夫茶,泡出了多少优美动人的故事。
虽然不是酒,却胜似酒,多少人由此而陶醉。
诗人李曙光曾高声咏唱:“淳朴的乡亲捧起你/捧起对生活的诚挚和热爱/海外的赤子捧起你/捧起对故乡缠绵的眷恋/一杯功夫茶,是一阙古老的歌谣。
” 一杯功夫茶,体现出潮汕人谦逊礼让的美德。
一杯功夫茶,还能体现潮汕人的爱心。
客无亲疏,每当你进了门,主人便会立刻冲泡起功夫茶,一杯香浓的功夫茶,一番热情的话语,为你驱走疲倦,为你带来温馨。
宋人杜小山说:“寒夜客来茶当酒。
”郑板桥也说:“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
”可谓茶香飘飘,香飘四海,人情冷暖,情暖人心。
喝一杯潮汕功夫茶,享受许多温暖的人情味,令人回味无穷。
一杯功夫茶,引出多少茶文茶趣,就让我们都来品那茶香飘飘的潮州功夫茶吧……所谓功夫茶,并非一种茶叶或茶类的名字。
而是一种泡茶的技法。
之所以叫功夫茶,是因为这种泡茶的方式极为讲究。
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功夫,此功夫,乃为沏泡的学问,品饮的功夫。
功夫茶起源于宋代,在广东的潮州府(今潮汕地区)及福建的漳州、泉州一带最为盛行,乃唐、宋以来品茶艺术的承袭和深入发展。
苏辙有诗曰:“闽中茶品天下高,倾身事茶不知劳。
”功夫茶的起源功夫茶顾名思义,一是花时间,二是讲究本领。
它历史悠久,据说是由福建的“小杯茶”演变来的。
宋代,中国上层社会“斗茶”之风盛行,谁家买得好茶,就要请客。
宾客中有好茶或带来媲美,或请来暗斗。
这种风气逐步演变到茶农、茶商的试茶评茶。
由于日日品茶,喝得太多也难受,就大杯改小杯而成为很浓的小杯茶,这就是工夫茶的雏形。
潮汕是鱼米之乡,人们喜欢饮浓茶,“小杯茶”也由茶商传入潮汕。
潮州工夫茶渊源
潮州工夫茶的渊源、发展和现状文章来源——潮州热线一、引言潮州工夫茶,亦称潮汕工夫茶。
两者同源同义。
古潮州郡治,覆盖现今潮州、汕头、揭阳三市区及潮安、饶平、澄海、南澳、潮阳、惠来、普宁、揭西、揭东九县,还远及丰顺、大埔、焦岭县等。
追溯潮州茶事,偶有关联,故以“潮州工夫茶”命题。
有关潮州工夫天茶的主要著述有:黄挺《潮汕文化源流.潮汕工夫茶》、陈香白《潮州工夫茶概论》、曾楚柄(潮州工夫茶)等。
还有其他作者的专文见之报刊或丛书。
而在此前,另一重要著述,潮籍学者翁辉东的《潮州茶经--功夫茶》,在茶界中却鲜为人知,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
近期有黄挺等几位作者在专著中引为附录,才为世人所知。
翁辉东(1886-1963),广东海阳县金石人,字子光,曾任潮州韩山师范学监,代校长,后专心于著述。
编有乡土教材《潮州乡土历史》、《潮州乡土地理》;著《潮州民俗志》、《潮州文物图志》、《潮州金石考》等。
《潮州茶经》,作于1957年清明,以抄本行世。
翁氏《潮州茶经》,较为全面反映潮洲工夫茶的概貌,吸收唐、宋以降历代先贤论茶精苹,融大潮地产茶铭区、嗜茶品类、取水掌火、茶具、冲泡、啜饮、寻韵等基本内容,总结成简洁的文字。
规范的程式。
工夫茶就是从择茶到冲泡全过程“求粗、求工”,并由此体味工天茶的“味云腴,食秀美,芳香溢齿颊,甘泽润喉吻,神明凌霄汉,思想驰古今”的“三昧”境界。
二、潮州日工夫茶的特点《潮州茶经》问世已有40多年,它在总结和发扬潮汕茶俗文化方面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潮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各个历史时期不同文化交汇融合的特殊地域,潮州茶俗文化的形成便是特例之一。
潮式工夫茶的特点,第一是在开放、多元中形成鲜明的个性。
从技茬的观点和物质的观点来衡量,始终是开放的、多元的,由于开放,就有吸取相创造。
工夫茶“四宝”:“宜兴紫砂壶,景德镇若琛杯,枫溪砂桃,潮阳红泥炉”,还有“潮阳颜家锡罐”,“潮安陈氏羽扇”等,即是一例。
饮茶的“茶品”,甚至种植的茶树品种、单丛,也是多元的、开放的。
潮汕喝工夫茶为什么三个杯的原因介绍
潮汕喝工夫茶为什么三个杯的原因介绍在潮汕地区,喝工夫茶只有三个杯子,不管有多少客人都只用三个杯子,其中的原因引人好奇。
下面一起来了解潮汕喝茶三个杯的原因,希望对你有帮助!潮汕喝工夫茶三个杯的原因潮汕功夫茶,起于明代盛于清代,成为潮汕地区饮茶习俗的文化现象,是潮汕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潮汕有个笑话,说是上对方家里吵架,进对方家里先喝泡茶再开始肇事!形象的说明了功夫茶在潮汕的地位!潮汕功夫茶,是融精神、礼仪、沏泡技艺巡茶艺术、评品质量为一体的完整的茶道形式,既是一种茶艺,也是一种民俗,是“潮人习尚风雅,举措高超”的象征。
潮汕功夫茶是我国古老的茶文化之一,据考,在唐朝时期茶文化已经十分完善,沿海一带人们都十分喜欢饮茶,在潮汕当地更是把茶做为了待客的最佳礼仪并加以完善,这不仅是因为茶在许多方面有着养生的作用更因为自古以来茶就有“待君子,清心身”的意境。
所谓工夫茶,并非一种茶叶或茶类的名字。
而是一种泡茶的技法于茶具的结合。
之所以叫功夫茶,是因为这种泡茶的方式极为讲究。
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工夫和特有的茶具,此功夫,乃为沏泡时的学问,品饮的工夫。
品工夫茶是潮汕地区很出名的风俗之一,在潮汕本地,家家户户都有功夫茶具,每天必定要喝上几轮。
即使侨居外地或移民海外的潮汕人,也仍然保持着品功夫茶这个风俗。
可以说,有潮汕人的地方,便有工夫茶的影子。
潮汕工夫茶是潮汕地区独特的饮茶习惯。
工夫茶对茶具、茶叶、水质、沏茶、斟茶、饮茶都十分讲究。
功夫茶茶汁浓,碱性大,刚饮几杯时,会微感苦涩,但饮到后来,会愈饮愈觉苦香甜润,使人神清气爽,特别是大宴后下油最好。
标准的工夫茶艺,有后火,虾须水(刚开未开之水),捅茶,装茶,烫杯,热罐(壶),高冲,低斟,盖沫(以壶盖将浮在上面的泡沫抹去),淋顶十法。
潮汕工夫茶一般主客四人却只有三个杯子,潮汕人有“茶三酒四”之说,之所以四个人只有三个杯子是为体现潮汕人礼让精神。
斟茶时,三个茶杯并围一起,形成一个“品”字,凸显潮人重品德。
功夫茶与潮汕的故事
功夫茶与潮汕的故事功夫茶是潮汕地区的一个特色,功夫茶与潮汕有什么吸引人的故事呢?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功夫茶与潮汕的故事,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功夫茶与潮汕的故事在远离潮汕本土的地方,如果随便请一个人说出一件与潮汕有关的事,大多数的回答恐怕都是:”会做生意”和”喝工夫茶”。
他们在回答时,可能并不觉得这两件事物之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但如果在潮汕地区生活久了,就知道茶道、人道、商道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
“工夫茶香浓得怪”,是潮汕十八怪之一。
常言说:”家家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被列在末位的茶,在潮汕可却是第一位。
潮人称凤凰单丛茶为”茶米”,不说喝茶,而是”吃”茶,可见其“一日不可离此君“的地位。
潮汕人喝工夫茶,以”浓”、”苦”出名。
因为地处亚热带,热天最解渴的要靠”水”和”甘”。
但是水喝多了,会加重肾脏负担,不利健康。
长期的经验积累,潮汕人认准了工夫茶,水少而甘,以少胜多。
冲泡工夫茶有十道关键的工序:活火,讲究用橄榄核炭火;水开要蟹目水;茶要乌龙茶;装茶,要粗细分开;然后是烫杯、热罐、洗茶、高冲、低洒、淋顶、刮沫,加上”关公巡城”和”韩信点兵”的洒法,其目的都是为了尽量提高茶具的温度,使茶叶中的化学物质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散出来,饮后口中余甘,才能达到以少胜多的目的。
如果说:北方喝茶是以”水”解渴,工夫茶则是以”甘”解渴,而同样源于中原的日本茶道只能说是以”意”解渴了。
工夫茶也有写成”功夫茶”的,也通,但多是外地人的理解。
”功夫”多指体能方面的修炼,如”中国功夫”、”少林功夫”之类。
工夫茶中,以三指滚杯,动作娴熟而不怕烫,”功夫”的确了得。
还有那”品”的过程:一观其色,二闻其香,三用舌尖品其味,四以喉咙享其甘,五闻余香,六赏其器。
每个过程都很认真,才算行家里手。
但品茶,毕竟不是练手上功夫,更多的倒是注重心灵的修炼。
工夫茶的”工夫”,也不是说时间长短的那个”工夫”。
”工夫”,在潮汕话中是圆满、周到的意思,像阿庆嫂一样,说话办事,滴水不漏。
潮汕功夫茶
潮汕功夫茶
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潮汕的传统文化更是源远流长。
我的家乡潮汕是一个神奇而又富饶的好地方,这儿有潮剧,有潮绣,还有远近闻名的潮汕功夫茶。
潮汕功夫茶即潮汕茶道,是我国古老的茶文化之一。
所谓功夫茶,并非一种茶叶或茶类的名字,而是一种泡茶的技法,之所以叫功夫茶,是因为这种泡茶的方式极为讲究,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功夫。
工夫茶在全国可谓最精致、最考究、最著名的茶道,是茶文化的高峰。
泡功夫茶有六步,第一步是洗杯,洗杯主要是提高杯子里的温度,叫“白鹤沐浴”;第二步是落茶,就是把茶叶放到罐子里,叫“乌龙入宫”;第三步是冲茶,要把水壶提高一些,然后往罐子里倒水,叫“高山流水”;第四步是刮沫,叫“春风拂面”;第五步是倒茶,用拇指按住罐盖,其它四指扶住罐底,往三个杯子里往返倒茶,叫“关公巡城”;第六步是点茶,就是把剩下的茶一滴一滴地点到杯子里,叫“韩信点兵”。
功夫茶,在潮汕深受人们喜爱。
潮州人把茶叫做“茶米”,茶在潮汕人心目中就像米一样,足以看到潮汕人嗜茶如命,茶与米的不可分了。
潮汕人喝功夫茶,可谓人人有“瘾”,家家喝,人人喝,有空就要喝,向有“宁可三日无米,不可一顿无茶”之说。
不少人早上起来就泡上一壶好茶,倦意顿时一扫而光,只觉得神清气爽。
潮汕人还喜欢以茶会友,在细品慢酌、谈笑风生中,人们互通信息、加深了感情。
品茶早已超越了简单的解渴的目的,它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
许
多侨居外地或移民海外的潮汕人,也仍然保持着品功夫茶这个风俗。
可以说,有潮汕人的地方,便有工夫茶的影子。
潮汕功夫茶,不愧是中华茶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啊!。
成就李嘉诚的一道工夫茶
成就李嘉诚的一道工夫茶成就李嘉诚的一道工夫茶李嘉诚当年创建长江塑胶厂,把从意大利偷师学艺回来的塑料花生产技术应用上,一时间生意火爆。
由于产品供不应求,出现了降低产品质量来应付订单的情况。
结果许多客户对低质量的产品要求退货,银行追债,客户追款,塑胶厂顿时陷入困境,濒临破产。
这天,母亲庄碧琴叫李嘉诚:“儿啊,给妈妈泡一道工夫茶。
”李嘉诚用地道的凤凰茶给妈妈泡上一道潮州工夫茶。
庄碧琴吩咐李嘉诚坐下来,品了几口茶后,问:“你认识老家开元寺法号叫元寂那个住持么?”未等李嘉诚回答,庄碧琴继续说道:“元寂年事已高,希望找个合适的接班人。
候选人是他的两个徒弟,一个法号一寂,另一个法号二寂。
”李嘉诚静静地听着母亲说,并不插话,只是给母亲满上一杯工夫茶。
庄碧琴呷了一口工夫茶,又接着说:“元寂把这两个徒弟都叫到跟前,说:‘我现在给你俩每人一袋稻谷,明年秋天以谷为答卷,谁收获的谷子多,谁就是我的接班人。
’第二年秋天到了,一寂挑来满满的一担谷子,二寂则两手空空。
元寂却当众宣布二寂担当接班人。
”李嘉诚打断母亲的话:“不是说好谁收获的谷子多,就选谁当接班人么?”庄碧琴笑了笑,说:“是的。
一寂听了,不服气地说:‘分明我收获了一担谷子,二寂颗粒无收,怎么能够让他担任住持啊!’元寂微微一笑,高声地对众人说:‘我给一寂和二寂的谷子,都是用滚水煮熟的。
显然,二寂是诚实的,理应由他来当住持。
’于是,众人悦服。
”庄碧琴忽然话锋一转,“经商如同做人,诚信当头,则无危而不克了。
”李嘉诚听罢母亲的话,深有感悟。
不久,李嘉诚的诚信打动了银行、供货商和员工,形势因之好转,危机成就了商机。
李嘉诚从此在商界站稳了脚跟。
慈母佛心讲忠良在慈母庄碧琴的教导下,李嘉诚从小“崇佛尚儒,善心无量”。
素来温柔的母亲却打了李嘉诚,给他心底深深烙下“诚实为立世之本”的印记。
李嘉诚的母亲庄碧琴也出自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不仅读过很多书,还可以吟诗、作文。
她和李云经结为夫妻后,两个人相敬如宾,感情十分和谐。
潮汕功夫茶传说
潮汕功夫茶传说潮汕是个好客之乡,无论是在公司单位、街头巷尾、还是在豪宅农舍,以茶待人向来是潮汕人的迎客礼仪,每杯茶都伴随且着茶香、茶情。
有客上门,主人家就开始冲茶,尽管用的是粗茶,冲出来苦涩难耐,所以主人热情请客人喝茶之时,更常常会自谦一句:“茶薄人情厚。
”,意思是茶虽淡而情意深厚,关于这句话,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
传说清朝时有一富家子弟,一生嗜茶,常以重金购买名茶,曾以一千两银子购一两武夷岩茶。
此纨绔子弟因茶而破家,最后只带着一套泡茶品茶的本领和一个积满茶垢的:“苏罐”(江苏宜兴做的小茶壶)到处流浪。
一日,他流浪到一权贵人家门口,想进去要点饭吃,并讨一些开水泡茶喝。
主人给了他点剩饭,便打发他走了。
他想要开水泡茶,主人差点没把牙笑掉:“连饭都吃不饱,还想喝茶?”但一看他的茶壶,倒是真正的宜兴名产,便想给他点钱,买下他的。
但这破落子弟视壶如命,哪里肯卖?他带着茶壶继续流浪。
有一天,他来到一个乡村的“闲间”,见有几位上了年纪的农民,一面冲泡着功夫茶,一边聊天谈笑,倒也悠闲自得。
大家见有陌生人到来,连忙让坐,并泡茶待客。
这破子弟自从破家流浪在外,还没受到这样的礼遇,确实感动他一看那泡出来的茶色,便知道是劣等的“老爷茶”,但他还是喝了。
主人连声说不好意思,茶已泡了多遍,但没钱再买茶了。
破落子弟连忙说:“不要紧,不要紧,茶薄人情厚嘛。
”说完,他拿出自己的茶壶,只用刚烧开的水一泡,便冲出来请大家品尝。
大家只闻异香扑鼻,从来也没喝过这么好的茶。
大家知其必是特殊人物,便把他留下来了,然后,村民们又各自凑些零钱,把“闲间”改为茶店,请他当“冲茶师父”。
这破落子弟感于乡民的热情,便真的留下来了,并在茶店的门口大书特书了一块广告招牌:“茶薄人情厚”!时至今日,客来敬茶依然是待客礼俗,有外地朋友笑而埋怨:“到潮汕就是一直都在喝茶。
”。
潮汕功夫茶有哪些轶闻趣事
潮汕功夫茶有哪些轶闻趣事潮汕功夫茶有哪些轶闻趣事潮汕工夫茶即潮汕茶道,亦称“潮州功夫茶”,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茶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茶道。
下面,店铺为大家讲讲潮汕功夫茶的轶闻趣事,快来了解吧!“好茶———哙烧”从前有一开茶店者,为了招引顾客,特地在柜台上摆一套工夫茶具,经常泡茶,旨在让顾客先品尝后再购买茶叶。
有一年冬天,寒气逼人,有一路人,文士模样,衣衫单薄,全身冻得发抖。
他踱到柜台面前,端起一杯茶一饮而尽。
卖茶者冲茶又再冲茶。
路人一连喝了数杯。
卖茶者喜形于色,以为是阔气的顾客。
便问:“先生,此茶如何?”答曰:“好!好茶。
”又问:“先生,好在哪里?”又答:“哙烧!”“救命茶”昔时有个叫阿福的小孩,就读于某私塾。
他的继母为了除去不是亲生的儿子,便想出一条妙计:每日三餐,都用大量猪油炒香饭给阿福吃。
因长期食肥腻东西,不久阿福便出现了严重的消化不良症,且面色日见黄瘦。
阿福的异常变化被塾师发现了,当问知情况后,塾师便心中明白,但不露声色。
塾师有个铁定的生活习惯:饭后必冲工夫茶。
他于是吩咐阿福,在每天上、下午的上课前,先到老师房中喝几杯浓浓的工夫茶,并告诉他此事一定要保密,不能让继母知道。
工夫茶消腻除积的功效在阿福身上得到了最充分的发挥,奇迹出现了,阿福不仅渐渐恢复了健康,而且精神越来越好,学习成绩直线上升。
这样,工夫茶便成了阿福的“救命茶”。
“煮茶”从前,工夫茶在潮汕民间还未普及。
有一回,一个男人在路上遇到一个朋友,便邀其到家中喝工夫茶。
他顺路买了一包好茶叶回家,叫妻子去“煮茶”来食。
妻子是从外地嫁来的,不懂得潮汕人怎样食茶,而误将把茶叶像烹制针菜一样煮熟了端盘拿出来。
那男人一见大怒,动手就打了他老婆二下。
他老婆感到委屈,便跟他吵闹起来。
吵闹声惊动了邻里,一个老太婆过来解劝,问明原委后,便顺手抓了一把煮熟的`茶叶放入口里,咀嚼了几下后说:“你倒是该打,这种茶叶不放点盐和油,怎么能吃得下呢?”风波就此平息了。
“寒夜客来茶当酒”相传很久以前,住在潮州某乡下的一位穷秀才,有一年严寒夜里来了一位在京城做官的同窗好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功夫茶与潮汕的故事
在远离潮汕本土的地方,如果随便请一个人说出一件与潮汕有关的事,大多数的回答
恐怕都是:”会做生意”和”喝工夫茶”。
他们在回答时,可能并不觉得这两件事物之间
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但如果在潮汕地区生活久了,就知道茶道、人道、商道之间相辅相成
的关系。
“工夫茶香浓得怪”,是潮汕十八怪之一。
常言说:”家家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
醋茶。
”被列在末位的茶,在潮汕可却是第一位。
潮人称凤凰单丛茶为”茶米”,不说喝茶,而是”吃”茶,可见其“一日不可离此君“的地位。
潮汕人喝工夫茶,以”浓”、”苦”出名。
因为地处亚热带,热天最解渴的要靠”水”和”甘”。
但是水喝多了,会加重肾脏负担,不利健康。
长期的经验积累,潮汕人认准了
工夫茶,水少而甘,以少胜多。
冲泡工夫茶有十道关键的工序:活火,讲究用橄榄核炭火;水开要蟹目水;茶要乌龙茶;装茶,要粗细分开;然后是烫杯、热罐、洗茶、高冲、低洒、淋顶、刮沫,加上”关公巡城”和”韩信点兵”的洒法,其目的都是为了尽量提高茶具的温度,使茶叶中的化学物质
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散出来,饮后口中余甘,才能达到以少胜多的目的。
如果说:北方喝茶
是以”水”解渴,工夫茶则是以”甘”解渴,而同样源于中原的日本茶道只能说是以”意”解渴了。
工夫茶也有写成”功夫茶”的,也通,但多是外地人的理解。
”功夫”多指体能方面
的修炼,如”中国功夫”、”少林功夫”之类。
工夫茶中,以三指滚杯,动作娴熟而不怕烫,”功夫”的确了得。
还有那”品”的过程:一观其色,二闻其香,三用舌尖品其味,
四以喉咙享其甘,五闻余香,六赏其器。
每个过程都很认真,才算行家里手。
但品茶,毕
竟不是练手上功夫,更多的倒是注重心灵的修炼。
工夫茶的”工夫”,也不是说时间长短的那个”工夫”。
”工夫”,在潮汕话中是圆满、周到的意思,像阿庆嫂一样,说话办事,滴水不漏。
潮谚曰:”合得主人意,才是好
工夫。
”此之谓也。
潮汕地区自古以来,就以天然的市场经济为基础,海洋文化居重要成分,信奉”人情练达即文章”。
而工夫茶的第一要义就是”和”。
商家讲究和气生财,”和”是维护人缘与地缘的根本,自然就成为经商致富的基础。
这种”练达”、”和”的功夫,就要从无处不在的茶道中开始修炼。
茶道其实有三个
层次:初级的体现在技术层面:浓、香、甘、细、烫。
这是工夫茶的外在特点。
深入一些
到学术层面:古、雅、化、诚、谦。
最高达到艺术境界,体现:和、爱、精、洁、思。
其
中许多要素都与经商有关。
诚。
指诚敬,诚恳,诚实。
潮汕人让茶是诚恳的,毫无虚假成分。
即使在大街上、素
不相识的商店里,主人让茶,都可以真喝,喝完说声”谢谢”即可。
使你虽然处于商肆之中,却犹如在朋友家。
顿时消解了买卖双方的对立关系。
人们常说”商场如战场”,潮人
做生意却把商场作为交朋友的场所,认为你进他的店,就是对他的支持,帮衬了他的”人气”,买卖不成仁义在。
“寒夜客来茶当酒”,表达的就是朋友间的诚挚。
做生意需要的
也正是这种诚实。
谦。
潮汕一向有”茶三酒四”之说。
来几个客人,都是三个杯,茶冲好后,冲茶人自
己不取,其他人也互相谦让,先长后幼,先尊后卑,谦让之声,不绝于耳,君子之德足矣。
品工夫茶的人大多不事张扬,深知”谦受益,满招损”的道理。
和。
喝茶讲究品,不会比谁喝的多少,不助长竞争意识。
和,就是喝茶的目的,求人
际的和气,求茶入胃中对食物的调和作用;追求喝茶氛围与自然的和谐,最好是和风细雨、鸟语花香的环境,很难想像在暴风骤雨、恶语批判中能品出茶的滋味来。
因此,茶行天下,就能和平天下。
爱。
友爱,爱人。
”仁者,爱人。
”有爱人之心,就是善。
恶人多酗酒,少喝茶,就
缘于他缺少个”爱”字。
爱,也包括对生活的热爱。
在历史上,每遇到食不果腹的时候,
北方人戒茶以减少消化;潮汕人则靠茶维持对生活的一点留恋,坚持下来。
在潮汕城乡,到处都可以看见许多男人不干活时围在一起喝工夫茶,那可不是闲的。
那就相当于现在的“信息网吧”。
潮汕的海洋文化孕育了市场经济,重机遇,重信息,是
由来已久的传统。
喝工夫茶时,交流各地的信息,探讨各种”以小搏大”的发财机遇。
潮
汕人的口号是:爱搏才能赢,就有工夫茶在垫底。
推想这工夫茶,一定是古代中原士大夫阶层创造出来的。
在田里种地的劳动人民嫌它
太耽误”工夫”,而改喝大碗茶了。
相反,擅长做生意的潮汕人,就需要”工夫”来讨价
还价,自然这工夫茶就派上了用场。
潮州人喜欢喝茶。
喝茶,对身体是有好处的。
喝茶有利于我们的消化系统,饭后半小
时喝上两杯茶,胃里的食物加速消化,就不会引起消化不良等症状了,所以闲来喝茶,饭
后喝茶,有客人朋友来家里坐也喝茶,喝茶似乎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到了潮州处处可看到
三三两两围在一起喝茶的情景。
在潮州,工夫茶相信是家喻户晓了吧。
但是,是不是潮州人冲茶的手法就是传说中的
功夫茶道呢?其实不完全一样,茶艺是中国民俗的精英功夫茶系采用功夫泡法泡出的茶叶,有人亦称之为宜兴式品茗法。
其制作过程自有严格工整的一套方法步骤,但与日本茶道繁
缛复杂用于表演仪式的种种清规戒律迥然不同。
工夫茶道的形成,取决于三个基本前提:乌龙茶;功夫茶具:瀹饮法。
此三者,缺一
不可。
标准的功夫茶道,有后火,虾须水刚开未开之水,捅茶,装茶,烫杯,热罐壶,高冲,低斟,盖沫以壶盖将浮在上面的泡沫抹去,淋顶十法。
潮州功夫茶一般主客四人,主人亲自操作。
首先点火煮水,并将茶叶放入冲罐中,多少以占其容积之七分为宜。
待水开即冲入冲罐中之后盖沫。
第一冲杯,以初沏之茶浇冲杯子,目的在于造成茶的精神,气韵彻里彻外的气氛。
洗过茶后,再冲入虾须水,此时,茶叶已经泡开,性味俱发,可以斟茶了。
斟茶时,四个茶杯并围一起,以冲罐巡回穿梭于四杯之间,直至每杯均达七分满。
此时罐中之茶水亦应合好斟完,剩下之余津还需一点一抬头地依次点入四杯之中。
潮汕人称此过程为“关公巡城”和“韩信点兵”。
四个杯中茶的量,色须均匀相同,方为上等功夫。
最后,主人将斟毕的茶,双手依长幼次策奉于客前,先敬首席,然后左右佳宾,自己最末。
吃茶,喝茶,品茶,各个地方有各个地方的喝茶习惯。
而潮州人喝茶除了注重茶叶的好坏更注重礼仪,谦让,而功夫茶道就满足了一切条件。
一副好陶瓷杯一壶好水,一抓好茶,一方好礼仪,好茶,好茶道。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