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立体几何
高中数学 必修二-第一章 立体几何初步 知识点整理
底面为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的棱锥分别叫做三棱锥、四棱锥、五棱锥„„,
其中三棱锥又叫四面体。
4
必修二
正棱锥:如果一个棱锥的底面是正多边形,并且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是底面的中心, 这样的棱锥叫做正棱锥。
正棱锥的性质: ①各侧棱相等,各侧面都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 ②棱锥的高、斜高和斜高在底面上的射影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棱锥的高、侧棱和侧 棱在底面上的射影也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 (4)棱台的结构特征 用一个平行于棱锥底面的平面去截棱 锥,底面与截面之间的部分叫做棱台。 原棱锥的底面和截面分别叫做棱台的 下底面和上底面;其它各面叫做棱台的侧 面;相邻侧面的公共边叫做棱台的侧棱; 底面与侧面的公共顶点叫做棱台的顶点; 当棱台的底面水平放置时,铅垂线与两底 面交点间的线段叫做棱台的高。 由正棱锥截得的棱台叫做正棱台。正棱台的性质: ①各侧棱相等,侧面是全等的等腰梯形;②两底面以及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相似多边 形;③两底面中心连线、相应的边心距和斜高组成一个直角梯形;④两底面中心连线、侧 棱和两底面外接圆相应半径组成一个直角梯形;⑤正棱台的上下底面中心的连线是棱台的 一条高;⑥正四棱台的对角面是等腰梯形。
8
必修二
②在已知图形中平行于 x 轴或 y 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分别画成平行于 x′轴或 y′ 轴的线段。
③在已知图形中平行于 x 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保持原长度不变,平行于 y 轴的线段, 长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用斜二测法画直观图,关键是掌握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直观图的画法,而画水平放 置的平面图形的关键是确定多边形的顶点。因为多边形顶点的位置一旦确定,依次连接这 些顶点就可画出多边形。
在一束平行光线照射下形成的投影,叫做平行投影。平行投影的投影线是平行的。在 平行投影中,投影线正对着投影面时,叫做正投影,否则叫做斜投影。
必修二立体几何初步知识点整理.doc
①棱柱斜棱柱棱垂直于底面> 直棱柱底而是正务形〉正棱柱 其他棱柱…必修二立体几何初步知识点整理一、基础知识(理■去记) (一)空间儿何体的结构特征(1) 多面体一一由若干个平面多边形围成的儿何体.围成多面体的各个多边形叫叫做多面体的面,相邻两个面的公共边叫做多面体的棱,棱与棱的公共 点叫做顶点。
旋转体一一把一个平面图形绕它所在平面内的一条定直线旋转形成的封闭几何体。
其中,这条定直 线称为旋转体的轴。
(2) 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1 .棱柱1.1棱柱一一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并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 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棱柱。
1.2相关棱柱几何体系列(棱柱、斜棱柱、直棱柱、正棱柱)的关 系:%1四棱柱底而为平行四边冲平行六面体侧棱垂直于底而直平行六面体底而为矩形--------------------------- ► --------------1.3%1 侧棱都相等,侧面是平行四边形;%1 两个底面与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全等的多边形; %1 过不相邻的两条侧棱的截面是平行四边形; %1 直棱柱的侧棱长与高相等,侧面与对角而是矩形。
补充知识点长方体的性质:%1 长方体一条对角线长的平方等于一个顶点上三条棱的平方和;【如图】AC : = AB 2 + AD 2 + "%1 (了解)R 方体的一条对角线AG 与过顶点A 的三条棱所成的角 分别是66 0,那么 cos 2 6Z+cos 2 ^ + cos 2 y= \, sin 2 a+sin ,0 + sir? /= 2 ;%1(了解)长方体的一条对角线AG 与过顶点A 的相邻三个面所成的角分别是。
,(3, y,则cos 2 6Z4-cos 2 y^ + cos 2 y = 2, sin 2 6Z+sin 2 /? + sin 2 /= 1.1.4侧面展开图:正n 棱柱的侧面展开图是由n 个全等矩形组成的以底而周长和侧棱长为邻边的矩形.长方体底面为正方形 正四棱柱侧棱与J 氐面边R 相等 ---------------- ►正方体1.5面积、体积公式:(其中c 为底面周长,h 为棱柱的高)S 直棱柱侧="S 直棱柱全="+2$底,V 棱柱=5底.力2. 圆柱2.1圆柱一一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为旋转轴,其余各边旋转而形 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圆柱.2.2圆柱的性质:上、下底及平行于底面的截面都是等圆;过轴的截 面(轴截面)是全等的矩形.2.3侧面展开图: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以底面周长和母线长为邻边的 矩形. 2.4面积、体积公式:S 圆柱侧=2〃所;S 圆柱全=2勿尸/? + 2勿尸2, v 圆柱=S 底h 二勿尸人(其中r 为底面半径,h 为圆柱高)3 .棱锥3.1棱锥一一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是有一个公共顶点 的三角形,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棱锥。
高一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知识点详细总结
立体几何一、立体几何网络图:(1)线线平行的判断:⑴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⑶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和这个平面相交,那么这条直线和交线平行。
⑹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
⑿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直线平行。
(2)线线垂直的判断:⑺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的射影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垂直。
⑻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垂直,那么它和这条斜线的射影垂直。
⑽若一直线垂直于一平面,这条直线垂直于平面内所有直线。
补充:一条直线和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垂直,也必垂直平行线中的另一条。
(3)线面平行的判断:⑵如果平面外的一条直线和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平行。
⑸两个平面平行,其中一个平面内的直线必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4)线面垂直的判断:⑼如果一直线和平面内的两相交直线垂直,这条直线就垂直于这个平面。
⑾如果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
⒁一直线垂直于两个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平面,它也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⒃如果两个平面垂直,那么在—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必垂直于另—个平面。
(5)面面平行的判断:⑷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于另一个平面,这两个平面平行。
⒀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6)面面垂直的判断:⒂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二、其他定理:(1)确定平面的条件:①不公线的三点;②直线和直线外一点;③相交直线;(2)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相交;平行;异面;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在平面内;平行;相交(垂直是它的特殊情况);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相交;;平行;(3)等角定理: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且方向相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如果两条相交直线和另外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那么这两组直线所成的锐角(或直角)相等;(4)射影定理(斜线长、射影长定理):从平面外一点向这个平面所引的垂线段和斜线段中,射影相等的两条斜线段相等;射影较长的斜线段也较长;反之,斜线段相等的射影相等;斜线段较长的射影也较长;垂线段比任何一条斜线段都短。
高中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专题-线面、面面垂直专题总结
∵AD平面ABC,
∴平面ABC⊥平面SBC.
证法二:∵SA=SB=SC=a,又 ∠ASB=∠ASC=60°, ∴△ASB,△ASC都是等边三角形. ∴AB=AC=a. 作AD⊥平面BSC于点D, ∵AB=AC=AS, ∴D为△BSC的外心. 又∵△BSC是以BC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
2 3
.
即CE与底面BCD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2 3
.
【评析】求平面的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一般方法是: 在斜线上找一具有特殊性的点,过该点向平面作垂线, 连接垂足和斜足,即为斜线在平面上的射影,进而作出 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再解直角三角形求出线面角的大 小,同时要注意其取值范围.
在三棱锥O—ABC中,三条棱OA,OB,OC两两
又∵CE∩BE=E,
∴SA⊥平面BCE.∵BC平面BCE,
图2-4-2
返回目录
∴SA⊥BC. 又∵AD⊥BC,AD∩AS=A, ∴BC⊥平面SAD.
∵SH 平面SAD,∴SH⊥BC.
又∵SH⊥AD,AD∩BC=D, ∴SH⊥平面ABC.
【评析】证明线面垂直,需先有线线垂直,抓住条件中 两个等腰三角形共用一条边,抓住公共边的中点,通过 作辅助平面,找到所需要的另一条直线.
【分析】欲证面面垂直,需证线面垂直.故找出垂线是关键.
【证明】证法一:如图1-10-4所示,取BC的中点D,连
接AD,SD.
由题意知△ASB与△ASC是等边三角形,则AB=AC,
∴AD⊥BC,SD⊥BC. 令SA=a,在△SBC中,SD=2 a,
2
又AD=AC2 -CD=2 a,2
2
∴AD2+SD2=SA2,即AD⊥SD.
高中数学必修二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考点精题训练(带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二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考点精题训练单选题1、南水北调工程缓解了北方一些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其中一部分水蓄入某水库.已知该水库水位为海拔148.5m时,相应水面的面积为140.0km2;水位为海拔157.5m时,相应水面的面积为180.0km2,将该水库在这两个水位间的形状看作一个棱台,则该水库水位从海拔148.5m上升到157.5m时,增加的水量约为(√7≈2.65)()A.1.0×109m3B.1.2×109m3C.1.4×109m3D.1.6×109m3答案:C分析:根据题意只要求出棱台的高,即可利用棱台的体积公式求出.依题意可知棱台的高为MN=157.5−148.5=9(m),所以增加的水量即为棱台的体积V.棱台上底面积S=140.0km2=140×106m2,下底面积S′=180.0km2=180×106m2,∴V=13ℎ(S+S′+√SS′)=13×9×(140×106+180×106+√140×180×1012)=3×(320+60√7)×106≈(96+18×2.65)×107=1.437×109≈1.4×109(m3).故选:C.2、如图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M,N分别是A1D,D1B的中点,则()A.直线A1D与直线D1B垂直,直线MN//平面ABCDB.直线A1D与直线D1B平行,直线MN⊥平面BDD1B1C.直线A1D与直线D1B相交,直线MN//平面ABCDD.直线A1D与直线D1B异面,直线MN⊥平面BDD1B1答案:A分析:由正方体间的垂直、平行关系,可证MN//AB,A1D⊥平面ABD1,即可得出结论.连AD1,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是A1D的中点,所以M为AD1中点,又N是D1B的中点,所以MN//AB,MN⊄平面ABCD,AB⊂平面ABCD,所以MN//平面ABCD.因为AB不垂直BD,所以MN不垂直BD则MN不垂直平面BDD1B1,所以选项B,D不正确;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AD1⊥A1D,AB⊥平面AA1D1D,所以AB⊥A1D,AD1∩AB=A,所以A1D⊥平面ABD1,D1B⊂平面ABD1,所以A1D⊥D1B,且直线A1D,D1B是异面直线,所以选项C错误,选项A正确.故选:A.小提示:关键点点睛:熟练掌握正方体中的垂直、平行关系是解题的关键,如两条棱平行或垂直,同一个面对角线互相垂直,正方体的对角线与面的对角线是相交但不垂直或异面垂直关系.3、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三棱锥A −B 1CD 1的表面积为4√3,则正方体外接球的体积为( )A .4√3πB .√6πC .32√3πD .8√6π答案:B解析:根据三棱锥的表面积进一步求出正方体的棱长,最后求出正方体的外接球的半径,进一步求出结果. 解:设正方体的棱长为a ,则B 1D 1=AC =AB 1=AD 1=B 1C =D 1C =√2a ,由于三棱锥A −B 1CD 1的表面积为4√3,所以S =4S △AB 1C =4×12×√32(√2a)2=4√3所以a =√2所以正方体的外接球的半径为√(√2)2+(√2)2+(√2)22=√62, 所以正方体的外接球的体积为43π·(√62)3=√6π故选:B .小提示:与球有关的组合体问题,一种是内切,一种是外接.解题时要认真分析图形,明确切点和接点的位置,确定有关元素间的数量关系,并作出合适的截面图,如球内切于正方体,切点为正方体各个面的中心,正方体的棱长等于球的直径;球外接于正方体,正方体的顶点均在球面上,正方体的体对角线长等于球的直径.4、已知三棱锥P −ABC ,其中PA ⊥平面ABC ,∠BAC =120°,PA =AB =AC =2,则该三棱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A .12πB .16πC .20πD .24π答案:C分析:根据余弦定理、正弦定理,结合球的性质、球的表面积公式进行求解即可.根据题意设底面△ABC 的外心为G ,O 为球心,所以OG ⊥平面ABC ,因为PA ⊥平面ABC ,所以OG//PA ,设D 是PA 中点,因为OP =OA ,所以DO ⊥PA ,因为PA ⊥平面ABC ,AG ⊂平面ABC ,所以AG ⊥PA ,因此OD//AG ,因此四边形ODAG 是平行四边形,故OG =AD =12PA =1,由余弦定理,得BC =√AB 2+AC 2−2AB ⋅AC ⋅cos120°=√4+4−2×2×2×(−12)=2√3,由正弦定理,得2AG =√3√32⇒AG =2,所以该外接球的半径R 满足R 2=(OG )2+(AG )2=5⇒S =4πR 2=20π,故选:C .小提示:关键点睛: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是解题的关键.5、牟合方盖是由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首先发现并采用的一种用于计算球体体积的方法,该方法不直接给出球体的体积,而是先计算牟合方盖的体积.刘徽通过计算,“牟合方盖”的体积与球的体积关系为V 牟V 球=4π,并且推理出了“牟合方盖”的八分之一的体积计算公式,即V 牟8=r 3−V 方盖差,从而计算出V 球=43πr 3.如果记所有棱长都为r 的正四棱锥的体积为V ,则V 方差盖:V =( )A.√22B.1C.√2D.2√2答案:C分析:计算出V方盖差,V,即可得出结论.由题意,V方盖差=r3−18V牟=r3−18×4π×43×π×r3=13r3,所有棱长都为r的正四棱锥的体积为V正=13×r×r×r2−(√2r2)2=√26r3,∴V方盖差V正=13r3√2r36=√2,故选:C.6、如图,已知正方体的棱长为a,沿图1中对角面将它分割成两个部分,拼成如图2的四棱柱,则该四棱柱的全面积为()A.(8+2√2)a2B.(2+4√2)a2C.(4+2√2)a2D.(6−4√2)a2答案:C分析:拼成的几何体比原正方体的表面增加了两个截面,减少了原来两个正方形面,据此变化,进行求解. 由题意,拼成的几何体比原正方体的表面增加了两个截面,减少了原来两个正方形面,由于截面为矩形,长为√2a,宽为a,所以面积为√2a2,所以拼成的几何体的表面积为4a2+2√2a2=(4+2√2)a2.故选:C.7、如图所示的正方形SG1G2G3中,E , F分别是G1G2,G2G3的中点,现沿SE,SF,EF把这个正方形折成一个四面体,使G1,G2,G3重合为点G,则有()A.SG⊥平面EFG B.EG⊥平面SEFC.GF⊥平面SEF D.SG⊥平面SEF答案:A解析:根据正方形的特点,可得SG⊥FG,SG⊥EG,然后根据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得结果. 由题意:SG⊥FG,SG⊥EG,FG∩EG=G,FG,EG⊂平面EFG所以SG⊥平面EFG正确,D不正确;.又若EG⊥平面SEF,则EG⊥EF,由平面图形可知显然不成立;同理GF⊥平面SEF不正确;故选:A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属基础题.8、如图,PA垂直于矩形ABCD所在的平面,则图中与平面PCD垂直的平面是()A.平面ABCD B.平面PBCC.平面PAD D.平面PCD答案:C分析:由线面垂直得到线线垂直,进而证明出线面垂直,面面垂直.因为PA⊥平面ABCD,CD⊂平面ABCD,所以PA⊥CD,由四边形ABCD为矩形得CD⊥AD,因为PA∩AD=A,所以CD⊥平面PAD.又CD⊂平面PCD,所以平面PCD⊥平面PAD.故选:C多选题9、沙漏是古代的一种计时装置,它由两个形状完全相同的容器和一个狭窄的连接管道组成,开始时细沙全部在上部容器中,细沙通过连接管道全部流到下部容器所需要的时间称为该沙漏的一个沙时.如图,某沙漏由上(细管长度忽略不下两个圆锥组成,圆锥的底面直径和高均为8cm,细沙全部在上部时,其高度为圆锥高度的23计).假设该沙漏每秒钟漏下0.02cm3的沙,且细沙全部漏入下部后,恰好堆成一个盖住沙漏底部的圆锥形沙堆.以下结论正确的是()A.沙漏中的细沙体积为1024πcm381B.沙漏的体积是128πcm3C.细沙全部漏入下部后此锥形沙堆的高度约为2.4cmD.该沙漏的一个沙时大约是1565秒(π≈3.14)答案:AC解析:A.根据圆锥的体积公式直接计算出细沙的体积;B.根据圆锥的体积公式直接计算出沙漏的体积;C.根据等体积法计算出沙堆的高度;D.根据细沙体积以及沙时定义计算出沙时.A.根据圆锥的截面图可知:细沙在上部时,细沙的底面半径与圆锥的底面半径之比等于细沙的高与圆锥的高之比,所以细沙的底面半径r=23×4=83cm,所以体积V=13⋅πr2⋅2ℎ3=13⋅64π9⋅163=1024π81cm3B.沙漏的体积V=2×13×π×(ℎ2)2×ℎ=2×13×π×42×8=2563πcm3;C.设细沙流入下部后的高度为ℎ1,根据细沙体积不变可知:1024π81=13×(π(ℎ2)2)×ℎ1,所以1024π81=16π3ℎ1,所以ℎ1≈2.4cm;D.因为细沙的体积为1024π81cm3,沙漏每秒钟漏下0.02cm3的沙,所以一个沙时为:1024π810.02=1024×3.1481×50≈1985秒.故选:AC.小提示:该题考查圆锥体积有关的计算,涉及到新定义的问题,难度一般.解题的关键是对于圆锥这个几何体要有清晰的认识,同时要熟练掌握圆锥体积有关的计算公式.10、(多选题)在四棱锥A-BCDE中,底面四边形BCDE为梯形,BC∥DE.设CD,BE,AE,AD的中点分别为M,N,P,Q,则()A.PQ=1MN B.PQ∥MN2C.M,N,P,Q四点共面D.四边形MNPQ是梯形答案:BCD分析:根据中位线的性质,结合平行的性质逐个判定即可DE,且DE≠MN,由题意知PQ=12所以PQ≠1MN,故A不正确;又PQ∥DE,DE∥MN,2所以PQ∥MN,又PQ≠MN,所以B,C,D正确.故选:BCD11、给出以下关于斜二测直观图的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水平放置的角的直观图一定是角B.相等的角在直观图中仍然相等C.相等的线段在直观图中仍然相等D.两条平行线段在直观图中仍是平行线段答案:AD分析:根据直观图和斜二测画法的规则,判断选项.水平放置的角的直观图一定是角,故A正确;角的大小在直观图中都会发生改变,有的线段在直观图中也会改变,比如正方形的直方图中,故BC错误;由斜二测画法规则可知,直观图保持线段的平行性,所以D正确.故选:AD填空题12、如图所示,P为平行四边形ABCD所在平面外一点,E为AD的中点,F为PC上一点,若PA//平面EBF,则PF=_______FC答案:12##0.5 分析:连接AC 交BE 于点M ,连接FM ,由线面平行的性质得线线平行,由平行线性得结论. 连接AC 交BE 于点M ,连接FM ,∵PA//平面EBF ,PA ⊂平面PAC ,平面PAC ∩平面EBF =EM ,∴PA//EM ,又AE//BC ,∴PF FC =AM MC =AE BC =12. 所以答案是:12. 13、已知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为6,其体积为30π则该圆锥的侧面积为________.答案:39π分析:利用体积公式求出圆锥的高,进一步求出母线长,最终利用侧面积公式求出答案. ∵V =13π62⋅ℎ=30π∴ℎ=52∴l =√ℎ2+r 2=√(52)2+62=132 ∴S 侧=πrl =π×6×132=39π. 所以答案是:39π.14、如图,拿一张矩形纸片对折后略微展开,竖立在桌面上,折痕与桌面的关系是______.答案:垂直分析:根据给定条件,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推理作答.令桌面所在的平面为α,折痕所在直线为l,纸片与桌面公共部分所在直线为a,b,如图,依题意有a∩b=A,因l⊥a,l⊥b,a,b⊂α,所以l⊥α,所以折痕与桌面垂直.所以答案是:垂直解答题15、如图,四棱锥P−ABCD的底面是矩形,PD⊥底面ABCD,M为BC的中点,且PB⊥AM.(1)证明:平面PAM⊥平面PBD;(2)若PD=DC=1,求四棱锥P−ABCD的体积.答案:(1)证明见解析;(2)√23.分析:(1)由PD⊥底面ABCD可得PD⊥AM,又PB⊥AM,由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得AM⊥平面PBD,再根据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即可证出平面PAM⊥平面PBD;(2)由(1)可知,AM⊥BD,由平面知识可知,△DAB~△ABM,由相似比可求出AD,再根据四棱锥P−ABCD的体积公式即可求出.(1)因为PD⊥底面ABCD,AM⊂平面ABCD,所以PD⊥AM,又PB⊥AM,PB∩PD=P,所以AM⊥平面PBD,而AM⊂平面PAM,所以平面PAM⊥平面PBD.(2)[方法一]:相似三角形法由(1)可知AM⊥BD.于是△ABD∽△BMA,故ADAB =ABBM.因为BM=12BC,AD=BC,AB=1,所以12BC2=1,即BC=√2.故四棱锥P−ABCD的体积V=13AB⋅BC⋅PD=√23.[方法二]:平面直角坐标系垂直垂直法由(2)知AM⊥DB,所以k AM⋅k BD=−1.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设BC =2a(a >0).因为DC =1,所以A(0,0),B(1,0),D(0,2a),M(1,a).从而k AM ⋅k BD =a−01−0×2a−00−1=a ×(−2a)=−2a 2=−1. 所以a =√22,即DA =√2.下同方法一.[方法三]【最优解】:空间直角坐标系法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D −xyz ,设|DA|=t ,所以D(0,0,0),C(0,1,0),P(0,0,1),A(t,0,0),B(t,1,0).所以M (t 2,1,0),PB ⃑⃑⃑⃑⃑ =(t,1,−1),AM ⃑⃑⃑⃑⃑⃑ =(−t 2,1,0).所以PB ⃑⃑⃑⃑⃑ ⋅AM ⃑⃑⃑⃑⃑⃑ =t ⋅(−t 2)+1×1+0×(−1)=−t 22+1=0. 所以t =√2,即|DA|=√2.下同方法一.[方法四]:空间向量法由PB ⊥AM ,得PB ⃑⃑⃑⃑⃑ ⋅AM ⃑⃑⃑⃑⃑⃑ =0.所以(PD⃑⃑⃑⃑⃑ +DA ⃑⃑⃑⃑⃑ +AB ⃑⃑⃑⃑⃑ )⋅AM ⃑⃑⃑⃑⃑⃑ =0. 即PD ⃑⃑⃑⃑⃑ ⋅AM ⃑⃑⃑⃑⃑⃑ +DA ⃑⃑⃑⃑⃑ ⋅AM ⃑⃑⃑⃑⃑⃑ +AB ⃑⃑⃑⃑⃑ ⋅AM ⃑⃑⃑⃑⃑⃑ =0.又PD ⊥底面ABCD ,AM 在平面ABCD 内,因此PD ⊥AM ,所以PD ⃑⃑⃑⃑⃑ ⋅AM ⃑⃑⃑⃑⃑⃑ =0.所以DA ⃑⃑⃑⃑⃑ ⋅AM ⃑⃑⃑⃑⃑⃑ +AB ⃑⃑⃑⃑⃑ ⋅AM ⃑⃑⃑⃑⃑⃑ =0,由于四边形ABCD 是矩形,根据数量积的几何意义,得−12|DA ⃑⃑⃑⃑⃑ |2+|AB ⃑⃑⃑⃑⃑ |2=0,即−12|BC ⃑⃑⃑⃑⃑ |2+1=0. 所以|BC⃑⃑⃑⃑⃑ |=√2,即BC =√2.下同方法一. 【整体点评】(2)方法一利用相似三角形求出求出矩形的另一个边长,从而求得该四棱锥的体积;方法二构建平面直角坐标系,利用直线垂直的条件得到矩形的另一个边长,从而求得该四棱锥的体积;方法三直接利用空间直角坐标系和空间向量的垂直的坐标运算求得矩形的另一个边长,为最常用的通性通法,为最优解;方法四利用空间向量转化求得矩形的另一边长.。
苏教版必修2数学课件-第1章立体几何初步第3节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教学课件
栏目导航
合作探究 提素养
栏目导航
棱柱、棱锥和棱台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例 1】 正四棱锥的侧面积是底面积的 2 倍,高是 3,求它的 表面积. 思路探究:由 S 侧与 S 底的关系,求得斜高与底面边长之间的关系, 进而求出斜高和底面边长,最后求表面积.
所以 S 侧=3×12×(20+30)×DD′=75DD′. 又 A′B′=20 cm,AB=30 cm,则上、下底面面积之和为 S 上+S 下 = 43×(202+302)=325 3(cm2).
栏目导航
由 S 侧=S 上+S 下,得 75DD′=325 3, 所以 DD′=133 3(cm), 又因为 O′D′= 63×20=103 3(cm), OD= 63×30=5 3(cm),
错点)
运算核心素养.
3.会求简单组合体的体积及表面积.(难点)
栏目导航
自主预习 探新知
栏目导航
1.柱体、锥体、台体的体积
几何体
体积
柱体 锥体
V 柱体= Sh (S 为底面面积,h 为高), V 圆柱= πr2h (r 为底面半径) 1
V 锥体= 3Sh (S 为底面面积,h 为高), V 圆锥= π3r2h (r 为底面半径)
栏目导航
台体
V 台体= 13h(S+ SS′+S′) (S′,S 分别为上、下底面面 积,h 为高),V 圆台= 13πh(r′2+rr′+r2) (r′,r 分别为上、 下底面半径)
思考:柱体、锥体、台体的体积公式之间的关系. 提示:V=Sh―S′―=→S V=13(S′+ S′S+S)h―S′―=→0 V=13Sh.
栏目导航
[解] 如图所示,设 SE 是侧面三角形 ABS 的高,则 SE 就是正 四棱锥的斜高.
部编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知识集锦
(名师选题)部编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知识集锦单选题1、如图所示,在三棱柱ABC−A1B1C1中,侧棱AA1⊥底面A1B1C1,∠BAC=90°,AB=AA1=1,D是棱CC1的中点,P是AD的延长线与A1C1的延长线的交点,若点Q在线段B1P上,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当点Q为线段B1P的中点时,DQ⊥平面A1BDB.当点Q为线段B1P的三等分点时,DQ⊥平面A1BDC.在线段B1P的延长线上,存在一点Q,使得DQ⊥平面A1BDD.不存在DQ与平面A1BD垂直答案:D分析:依据线面垂直性质定理,利用反证法即可否定选项ABC;按照点Q为线段B1P的中点和点Q不为线段B1P的中点两种情况利用反证法证明选项D判断正确.连接AB1,交A1B于H在三棱柱ABC−A1B1C1中,侧棱AA1⊥底面A1B1C1,AB=AA1=1,则四边形A1B1BA为正方形,则AB1⊥A1B又∠BAC=90°,即AB⊥AC,又AA1⊥AC,AB∩AA1=A,AA1⊂面A1B1BA,AB⊂面A1B1BA则AC⊥面A1B1BA,则AC⊥A1B又AB1⊥A1B,AB1∩AC=A,AB1⊂面AB1C,AC⊂面AB1C则A1B⊥面AB1C,选项A:当点Q为线段B1P的中点时,又D是棱CC1的中点,则DQ//AB1若DQ⊥平面A1BD,则AB1⊥平面A1BD又A1B⊥面AB1C,则面AB1C//平面A1BD,这与AB1∩A1B=H矛盾,故假设不成立,即当点Q为线段B1P的中点时,DQ⊥平面A1BD不正确;选项B:当点Q为线段B1P的三等分点时,又D是棱CC1的中点,则DQ//AB1不成立,即DQ与AB1为相交直线,若DQ⊥平面A1BD,则DQ⊥A1B又AB1⊥A1B,DQ与AB1为相交直线,AB1⊂面AB1P,DQ⊂面AB1P则A1B⊥面AB1P,又A1B⊥面AB1C,则面AB1P//面AB1C这与面AB1P∩面AB1C=AB1矛盾,故假设不成立,即当点Q为线段B1P的点三等分时,DQ⊥平面A1BD,不正确;选项C:在线段B1P的延长线上一点Q,又D是棱CC1的中点,则DQ//AB1不成立,即DQ与AB1为相交直线,若DQ⊥平面A1BD,则DQ⊥A1B又AB1⊥A1B,DQ与AB1为相交直线,AB1⊂面AB1P,DQ⊂面AB1P则A1B⊥面AB1P,又A1B⊥面AB1C,则面AB1P//面AB1C这与面AB1P∩面AB1C=AB1矛盾,故假设不成立,即在线段B1P的延长线上,存在一点Q,使得DQ⊥平面A1BD不正确;选项D:由选项A可知,点Q为线段B1P的中点时,DQ⊥平面A1BD不成立;假设点Q在线段B1P上,且不是中点,又D是棱CC1的中点,则DQ//AB1不成立,即DQ与AB1为相交直线,若DQ⊥平面A1BD,则DQ⊥A1B又AB1⊥A1B,DQ与AB1为相交直线,AB1⊂面AB1P,DQ⊂面AB1P则A1B⊥面AB1P,又A1B⊥面AB1C,则面AB1P//面AB1C这与面AB1P∩面AB1C=AB1矛盾,故假设不成立,即点Q在线段B1P上,且不是中点时,DQ⊥平面A1BD不正确;故不存在DQ与平面A1BD垂直.判断正确.故选:D2、下列空间图形画法错误的是()A.B.C.D.答案:D分析:根据空间图形画法:看得见的线画实线,看不见的线画虚线.即可判断出答案.D选项:遮挡部分应画成虚线.故选:D.3、一条直线和两条异面直线中的一条平行,则它和另一条的位置关系是()A.平行B.相交C.异面D.相交或异面答案:D分析:根据空间中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即可求解:如图(1)所示,此时直线a与直线b为异面直线,其中l//a,此时直线l与b为相交直线;如图(2)所示,此时直线a与直线b为异面直线,其中l//a,此时直线l与b为异面直线,综上,一条直线与两条异面直线中的一条平行,则它和另一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相交或异面. 故选: D.4、已知正四面体P −ABC 内接于球O ,点E 是底面三角形ABC 一边AB 的中点,过点E 作球O 的截面,若存在半径为√3的截面圆,则正四面体P −ABC 棱长的取值范围是( )A .[√2,√3]B .[√3,√6]C .[2√2,2√3]D .[2√3,2√6]答案:C分析:根据条件设正四面体的棱长为a ,用棱长a 表示出其外接球的半径R =√64a ,过E 点作外接球O 的截面,只有当OE ⊥截面圆所在的平面时,截面圆的面积最小,此时此时截面圆的半径为r =12a ,最大截面圆为过球心的大圆,半径为R =√64a ,根据题意则12a ≤√3≤√64a ,从而可得出答案. 如图,在正四面体P −ABC 中,设顶点P 在底面的射影为O 1,则球心O 在PO 1上,O 1在CE 上,且|PO 1|=23|CE |,连接OE 、OC ,设正四面体的棱长为a ,则|CE |=√32a ,|PO 1|=23|CE |=√33a 则正四面体的高PO 1=√PC 2−O 1C 2=a 2−(√33a)2=√63a , 设外接球半径为R , 在Rt △OO 1C 中,OC 2=OO 12+O 1C 2,即R 2=(√63a −R)2+(√33a)2,解得R =√64a , ∴在Rt △OO 1E 中,OE =√OO 12+O 1E 2=(√612a)2+(√36a)2=√24a , 过E 点作外接球O 的截面,只有当OE ⊥截面圆所在的平面时,截面圆的面积最小,此时截面圆的半径为r =√R 2−OE 2=√(√64a)2−(√24a)2=12a ,最大截面圆为过球心的大圆,半径为R=√64a,由题设存在半径为√3的截面圆,∴12a≤√3≤√64a,解得2√2≤a≤2√3,故选:C.小提示:关键点睛:本题考查正四棱锥的外接球的截面圆的半径范围问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用正四棱锥棱长a表示出其外接球的半径R=√64a,得出过E点的球的截面圆的半径的范围,从而得解,属于中档题.5、如图在正三棱锥S−ABC中,M,N分别是棱SC,BC的中点,Q为棱AC上的一点,且AQ=12QC,MN⊥MQ,若AB=2√2,则此正三棱锥S−ABC的外接球的体积为()A.12πB.4√33πC.8√3πD.4√3π答案:D分析:根据题意证明SA,SB,SC两两垂直,将三棱锥放入棱长为2的正方体,两者外接球体积相同,求得正方体外接球体积即可得出答案.因为在△SBC中,M,N分别是棱SC,BC的中点,所以MN//SB,因为MN⊥MQ,所以SB⊥MQ,因为三棱锥S−ABC为正三棱锥,所以SB⊥AC(对棱垂直),又因为MQ,AC⊂面SAC,MQ∩AC=Q,所以SB ⊥面SAC ,因为SA,SC ⊂面SAC ,所以SB ⊥SA,SB ⊥SC ,在Rt △SAB 中,SA 2+SB 2=AB 2,因为三棱锥S −ABC 为正三棱锥,所以△SBC 是等腰三角形,△ABC 是等边三角形,所以SB =SC ,AB =AC ,所以SA 2+SC 2=AC 2,即SA ⊥SC ,所以SA,SB,SC 两两垂直,将此三棱锥放入正方体中,此正方体的面对角线长等于AB 长,为2√2,则该正方体棱长为2,外接球半径R =√(22)2+(2√22)2=√3, 正方体外接球体积V =43πR 3=43π×(√3)3=4√3π, 此正三棱锥S −ABC 的外接球体积和正方体外接球体积相同,为4√3π.故选:D6、如图,在下列四个正方体中,A,B 为正方体的两个顶点,M,N,Q 为所在棱的中点,则直线AB 与平面MNQ 不平行的是( )A .B .C .D .答案:A 分析: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逐项判断可得出合适的选项.对于A选项,连接CD、BE交于点O,则O为BE的中点,设BE∩MN=F,连接FQ,因为Q、O分别为AE、BE的中点,则OQ//AB,若AB//平面MNQ,AB⊂平面ABE,平面ABE∩平面MNQ=FQ,则FQ//AB,在平面ABE内,过该平面内的点Q作直线AB的平行线,有且只有一条,与题设矛盾,假设不成立,故A选项中的直线AB与平面MNQ不平行.对于B选项,连接CD,如下图所示:因为AC//BD且AC=BD,所以,四边形ABDC为平行四边形,所以AB//CD,因为M、Q分别为CE、DE的中点,所以MQ//CD,所以MQ//AB,因为AB⊄平面MNQ,MQ⊂平面MNQ,所以,AB//平面MNQ;对于C选项,连接CD,如下图所示:因为AC//BD且AC=BD,所以,四边形ABDC为平行四边形,所以AB//CD,因为M、Q分别为CE、DE的中点,所以MQ//CD,所以MQ//AB,因为AB⊄平面MNQ,MQ⊂平面MNQ,所以,AB//平面MNQ;对于D选项,连接CD,如下图所示:因为AC//BD且AC=BD,所以,四边形ABDC为平行四边形,所以CD//AB,因为N、Q分别为CE、DE的中点,则NQ//CD,所以NQ//AB,因为AB⊄平面MNQ,NQ⊂平面MNQ,所以,AB//平面MNQ;故选:A7、阿基米德(Arcℎimedes,公元前287年—公元前212年)是古希腊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他推导出的结论“圆柱内切球体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二,并且球的表面积也是圆柱表面积的三分之二”是其毕生最满意的数学发现,后人按照他生前的要求,在他的墓碑上刻着一个圆柱容器里放了一个球(如图所示),该球与圆柱的两个底面及侧面均相切,圆柱的底面直径与高都等于球的直径,若球的体积为36π,则圆柱的体积为 ( )A .36πB .45πC .54πD .63π答案:C解析:根据球的体积公式求出半径,根据圆柱的体积公式可求得结果.设球的半径为R ,则43πR 3= 36π,所以R =3, 所以圆柱的底面半径为R =3,圆柱的高为2R =6,所以圆柱的体积为πR 2×2R =2πR 3=54π.故选:C8、球面上两点之间的最短连线的长度,就是经过这两个点的大圆在这两点间的一段劣弧的长度(大圆就是经过球心的平面截球面所得的圆),我们把这个弧长叫做两点的球面距离.已知正△ABC 的项点都在半径为2的球面上,球心到△ABC 所在平面距离为2√63,则A 、B 两点间的球面距离为( )A .πB .π2C .2π3D .3π4答案:C分析:设球心为点O ,计算出∠AOB ,利用扇形弧长公式可求得结果.设球心为点O ,平面ABC 截球O 所得截面圆的半径为r =√22−(2√63)2=2√33, 由正弦定理可得4√33=AB sin∠ACB ,∴AB =4√33sin π3=2,又∵OA =OB =2,所以,△AOB 为等边三角形,则∠AOB =π3,因此,A、B两点间的球面距离为2×π3=2π3.故选:C.小提示:思路点睛:求球面距离,关键就是要求出球面上两点与球心所形成的角,结合扇形的弧长公式求解,同时在计算球的截面圆半径时,利用公式r=√R2−d2(其中r为截面圆的半径,R为球的半径,d为球心到截面的距离)来计算.多选题9、如图PA垂直于以AB为直径的圆所在的平面,点C是圆上异于A,B的任一点,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PC⊥BC B.AC⊥平面PCBC.平面PAB⊥平面PBC D.平面PAC⊥平面PBC答案:AD解析:根据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判断各选项.AB是圆直径,C在圆上,则AC⊥BC,PA⊥平面ABC,BC⊂平面ABC,则PA⊥BC,PA∩AC=A,∴BC⊥平面PAC,又PC⊂平面PAC,∴PC⊥BC,A正确;又BC⊂平面PBC,∴平面PBC⊥平面PAC.D正确;若AC⊥平面PCB,则AC⊥PC,而PA⊥平面ABC,则PA⊥AC,PA,PC重合,矛盾,B错;若平面PAB⊥平面PBC,作CD⊥PB于D,∵平面PAB∩平面PBC=PB,∴CD⊥平面PAB,而PA⊂平面PAB,∴CD⊥PA,CD∩BC=C,∴PA⊥平面PBC,于是平面PBC与平面ABC重合.矛盾,C错.故选:AD.小提示:易错点睛:本题考查空间线面、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由于是多选题,仅仅判断AD正确还不够,必须说明(证明)BC为什么是错误的.否则会出错.10、用一个平面去截正方体,关于截面的形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直角三角形B.正五边形C.正六边形D.梯形答案:CD分析:根据题意,依次作出对应的截面,并判断即可得答案.对于A选项,如图1,作出的截面为三角形,但为锐角三角形,不可能为直角三角形,故A选项错误;对于B选项,如图2,过正方体的一个顶点作截面,可以得到截面为五边形,但该五边形不是正五边形,故B 选项错误;对于C选项,如图3,取各边的中点,连接的截面即为正六边形,故C选项正确;对于D选项,如图4,所做的截面为梯形,故D选项正确.故选:CD11、如图,直三棱柱ABC−A1B1C1中,所有棱长均为1,点E为棱B1C1上任意一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直线AA1与直线BE所成角的范围是[0,π4B.在棱B1C1上存在一点E,使AB1⊥平面A1BEC.若E为棱B1C1的中点,则平面ABE截三棱柱ABC−A1B1C1所得截面面积为3√1916D.若F为棱A1B1上的动点,则三棱锥F−ABE体积的最大值为16答案:AC分析:由异面直线夹角求法可判断A;利用反证法结合线面垂直的判定及性质可判断B;利用线线平行得到平面ABE截三棱柱所得截面为等腰梯形ABEG,即可求得面积判断C;由面积公式知S△ABF不变,利用等体积知可求得体积的最大值可判断D.对于A,由直三棱柱ABC−A1B1C1,∴AA1//BB1,∴∠B1BE为直线AA1与直线BE所成角,当E与B1重合时,直线AA1与直线BE所成角为0,当E与C1重合时,直线AA1与直线BE所成角为π4,所以直线AA1与直线BE所成角的范围是[0,π4],故A正确;对于B,假设AB1⊥平面A1BE,又BE⊂平面A1BE,∴AB1⊥BE,设BC中点为H,则AH⊥BC,则AH⊥平面BCC1B1,所以AB1在平面BCC1B1上的射影为B1H,由三垂线定理得B1H⊥BE,又因为BCC1B1为正方形,所以点E为CC1中点,与点E为棱B1C1上一点矛盾,故B 错误.对于C,取A1C1中点G,连结EG,GA,则平面ABE截三棱柱ABC−A1B1C1所得截面为等腰梯形ABEG,AB=1,EG=12,在直角△BB1E中,EB=√52,所以梯形的高为√(√52)2−(14)2=√194,梯形的面积为S=12×(12+1)×√194=3√1916,故C正确.对于D,因为S△ABF=12AB×BB1=12,且V F−ABE=V E−ABF,所以当E与C1重合时,三棱锥F−ABE的体积最大,取A1B1中点M,则C1M⊥平面ABB1A1,得V C1−ABF =13S△ABF×C1M=13×12×√32=√312,故D错误.故选:AC小提示:思路点睛:本题考查求异面直线成角,立体几何截面问题,体积运算,(1)求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常用方法是平移线段法,其基本思路是通过平移直线,把异面直线的问题化归为共面直线问题来解决;(2)截面问题:利用线面平行的性质,可以实现与线线平行的转化,尤其在截面图的画法中,常用来确定交线的位置,对于最值问题,常用函数思想来解决.填空题12、如图,点P,Q,R,S分别在正方体的四条棱上,且是所在棱的中点,则直线PQ与RS是平行直线的图是________(填序号).答案:①②分析:根据正方体的结构特征,以及两直线的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即可求解.根据正方体的结构特征,可得①②中RS与PQ均是平行直线,④中RS和PQ是相交直线,③中RS和PQ是是异面直线.所以答案是:①②.。
高中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平行和垂直(教案)
立体几何平行和垂直知识讲解知识点1 点、线、面一、平面的基本性质二、空间直线的位置关系1.位置关系的分类⎩⎨⎧共面直线⎩⎪⎨⎪⎧相交直线:同一平面内,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平行直线:同一平面内,没有公共点;异面直线: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没有公共点.2.平行公理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3.等角定理空间中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4.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或夹角)(1)定义:设ba,是两条异面直线,经过空间中任一点O作直线bbaa//',//',把'a与'b所成的锐角(或直角)叫做异面直线a与b所成的角.I,,Pl P l且且三、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llAα//l知识点2 线线垂直判断线线垂直的方法:所成的角是直角,两直线垂直;垂直于平行线中的一条,必垂直于另一条。
三垂线定理: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它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的射影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垂直。
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的射影垂直。
推理模式:,,PO O PA A a AO a a AP αααα⊥∈⎫⎪=⇒⊥⎬⎪⊂⊥⎭注意:⑴三垂线指AO PO PA ,,都垂直α内的直线a 其实质是:斜线和平面内一条直线垂直的判定和性质定理⑵要考虑a 的位置,并注意两定理交替使用。
知识点3 线面垂直定义:如果一条直线l 和一个平面α相交,并且和平面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我们就说直线l 和平面α互相垂直其中直线l 叫做平面α的垂线,平面α叫做直线l 的垂面,直线与平面的交点叫做垂足。
直线l 与平面α垂直记作:α⊥l 。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
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如果两条直线同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知识点4 面面垂直两个平面垂直的定义:相交成直二面角的两个平面叫做互相垂直的平面。
必修二基础知识概念总结
必修二基础知识概念总结一、立体几何初步。
1. 空间几何体。
- 棱柱呢,就像是一群规规矩矩站着的柱子。
它有两个底面,这两个底面是全等的多边形,而且侧棱都互相平行。
棱柱还分直棱柱和斜棱柱哦。
直棱柱的侧棱垂直于底面,就像立正站好的士兵一样笔直,看起来特别精神。
斜棱柱呢,侧棱就有点歪歪扭扭的,不过也很有自己的特色。
- 棱锥就像是一个尖顶的小山包。
它只有一个底面,是多边形,然后从底面的各个顶点引出的棱都相交于一点,这个点就是棱锥的顶点。
三棱锥又叫四面体,就像一个小巧玲珑的三角锥子,特别可爱。
- 圆柱就像是一个直直的圆筒。
它有两个底面,这两个底面是完全相同的圆,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
想象一下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卷起来,就成了圆柱的侧面啦。
- 圆锥就像一个尖尖的帽子。
底面是一个圆,侧面展开是一个扇形。
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就是圆锥的高,就像帽子的尖到帽檐中心的距离。
- 球就特别简单啦,就是一个圆圆的家伙,它的表面上任意一点到球心的距离都相等,就像一个完美的圆形小世界。
2. 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 平面呢,是一个无限延展的东西,就像一片超级大的平坦的土地,没有边界。
- 直线和平面的关系有三种。
直线在平面内,就像一根小棍躺在地上,完全在这个平面的范围里;直线与平面相交,就像小棍插到地里去了,有一个交点;直线与平面平行,就像小棍在地面上方平行地飘着,和地面没有交点。
- 两个平面之间的关系也有三种。
平行的两个平面就像两片平行的云彩,永远不会相交;相交的两个平面就像两片云彩撞到一起了,它们相交的那条线就叫交线。
还有重合的情况,就像两片云彩完全重叠在一起,不过这种情况比较特殊。
二、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1. 直线与方程。
- 直线的倾斜角是指直线向上的方向与x轴正方向所成的最小正角。
倾斜角的范围是0°到180°哦。
就像一个小山坡的坡度角度一样。
- 直线的斜率就更有趣啦。
斜率k等于倾斜角的正切值(倾斜角不是90°的时候)。
必修2立体几何复习2013.9.23
必修2立体几何复习一、知识点梳理1、平面的基本性质:掌握三个公理及推论,会说明共点、共线、共面问题(1)证明点共线的问题,一般转化为证明这些点是某两个平面的公共点(依据:由点在线上,线在面内,推出点在面内),这样可根据公理2证明这些点都在这两个平面的公共直线上。
(2)证明共点问题,一般是先证明两条直线交于一点,再证明这点在第三条直线上,而这一点是两个平面的公共点,这第三条直线是这两个平面的交线。
(3)证共面问题一般先根据一部分条件确定一个平面,然后再证明其余的也在这个平面内,或者用同一法证明两平面重合2、线线、线面、面面位置关系的判定和性质线线垂直面面垂直面面平行二、典型例题例1、已知四棱锥P-ABCD ,底面ABCD 是60=∠A 、边长为a 的菱形,又ABCD PD 底⊥,且PD=CD ,点M 、N 分别是棱AD 、PC 的中点. (1)证明:DN //平面PMB ;(2)证明:平面PMB ⊥平面P AD ;(3)求点A 到平面PMB 的距离.例2、设A 在平面B C D 内的射影是直角三角形BCD 的斜边BD 的中点O,1,AC BC CD ==(1)AC 与平面BCD 所成角的大小; (2)二面角A BC D --的大小;(3)异面直线AB 和CD 所成角的大小。
C A课后作业A 若l ⊥m ,m ⊂α,则l ⊥αB 若l ⊥α,l ∥m ,则m ⊥αC 若l ∥α,m ⊂α,则l ∥mD 若l ∥α,m ∥α,则l ∥m 4.(2010•江西)如图,M 是正方体ABCD ﹣A1B1C1D1的棱DD1的中点,给出下列命题 ①过M 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直线 AB、B 1C 1都相交; ②过M 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直线AB 、B 1C 1都垂直; ③过M 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与直线AB 、B 1C 1都相交; ④过M 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与直线AB 、B 1C 1都平行. 其中真命题是( ) 5.下列命题中,假命题的个数是( )① 一条直线平行于一个平面,这条直线就和这个平面内的任何直线不相交;② 过平面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平行;③ 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和这条直线平行;④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和同一平面平行;⑤ a 和b 异面,则经过b 存在唯一一个平面与 平行A .4B .3C .2D .16.a ,b 是两条异面直线,A 是不在a ,b 上的点,则下列结论成立的是( )A .过A 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平行于a ,bB .过A 至少有一个平面平行于a ,bC .过A 有无数个平面平行于a ,bD .过A 且平行a ,b 的平面可能不存在 7. 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AC =BC =2,∠ACB =90°,AP =BP =AB ,PC ⊥AC . ⑴求证:PC ⊥AB ;⑵求二面角B-AP-C 的正切值;⑶求点C 到平面APB 的距离.AB C D P 8. 直三棱柱ABC-A 1B 1C 1中AB=AC=AA 1=3a, BC=2a ,D 是BC 的中点,F 是C 1C 上一点,且CF=2a.(1)求证:B 1F ⊥平面ADF ;(2)求三棱锥D-AB 1F 的体积;(3)试在1AA 上找一点E,使得//BE 面ADF (4)DF 与平面AB B 1 A 1所成角的正弦值9.如图,三棱锥P —ABC 中, PC ⊥平面ABC ,PC=AC=2,AB=BC ,D 是PB 上一点, 且CD ⊥平面PAB .(1) 求证:AB ⊥平面PCB ; (2) 求异面直线AP 与BC 所成角的大小; (3) 求二面角C-PA-B 的大小的余弦值.FC1A。
必修2立体几何(公理、定理)
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此平面内。
公理2: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公理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定理:空间中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线面平行判定定理: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
面面平行判定定理: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线面平行性质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则过这条直线的任一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与该直线平行。
面面平行性质定理: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
线面垂直判定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
面面垂直判定定理: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则这两个平面垂直。
线面垂直性质定理: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面面垂直性质定理:两个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
必修2立体几何(公理、定理)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此平面内。
公理2: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公理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定理:空间中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线面平行判定定理: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
面面平行判定定理: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线面平行性质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则过这条直线的任一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与该直线平行。
面面平行性质定理: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
线面垂直判定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
高中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常考题型:棱柱、棱锥、棱台的结构特征
棱柱、棱锥、棱台的结构特征【知识梳理】1.空间几何体题型一、棱柱的结构特征【例1】下列关于棱柱的说法:(1)所有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2)每一个面都不会是三角形;(3)两底面平行,并且各侧棱也平行;(4)被平面截成的两部分可以都是棱柱.其中正确说法的序号是________.[解析](1)错误,棱柱的底面不一定是平行四边形;(2)错误,棱柱的底面可以是三角形;(3)正确,由棱柱的定义易知;(4)正确,棱柱可以被平行于底面的平面截成两个棱柱,所以说法正确的序号是(3)(4).[答案](3)(4)【类题通法】有关棱柱的结构特征问题的解题策略(1)紧扣棱柱的结构特征进行有关概念辨析①两个面互相平行;②其余各面是四边形;③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互相平行.求解时,首先看是否有两个平行的面作为底面,再看是否满足其他特征.(2)多注意观察一些实物模型和图片便于反例排除.【对点训练】1.下列四个命题中,假命题为()A.棱柱中两个互相平行的平面一定是棱柱的底面B.棱柱的各个侧面都是平行四边形C.棱柱的两底面是全等的多边形D.棱柱的面中,至少有两个面互相平行解析:选A A错,正六棱柱的两个相对的侧面互相平行,但不是棱柱的底面,B、C、D 是正确的.题型二、棱锥、棱台的结构特征【例2】下列关于棱锥、棱台的说法:(1)用一个平面去截棱锥,底面和截面之间的部分组成的几何体叫棱台;(2)棱台的侧面一定不会是平行四边形;(3)棱锥的侧面只能是三角形;(4)由四个面围成的封闭图形只能是三棱锥;(5)棱锥被平面截成的两部分不可能都是棱锥,其中正确说法的序号是________.[解析](1)错误,若平面不与棱锥底面平行,用这个平面去截棱锥,棱锥底面和截面之间的部分不是棱台;(2)正确,棱台的侧面一定是梯形,而不是平行四边形;(3)正确,由棱锥的定义知棱锥的侧面只能是三角形;(4)正确,由四个面围成的封闭图形只能是三棱锥;(5)错误,如图所示四棱锥被平面截成的两部分都是棱锥.[答案](2)(3)(4)【类题通法】判断棱锥、棱台形状的两个方法(1)举反例法:结合棱锥、棱台的定义举反例直接判断关于棱锥、棱台结构特征的某些说法不正确.(2)直接法:2.试判断下列说法正确与否:①由六个面围成的封闭图形只能是五棱锥;②两个底面平行且相似,其余各面都是梯形的多面体是棱台.解:①不正确,由六个面围成的封闭图形有可能是四棱柱;②不正确,两个底面平行且相似,其余各面都是梯形的多面体.侧棱不一定相交于一点,所以不一定是棱台.题型三、多面体的平面展开图【例3】如图是三个几何体的侧面展开图,请问各是什么几何体?[解]由几何体的侧面展开图的特点,结合棱柱,棱锥,棱台的定义,可把侧面展开图还原为原几何体,如图所示:所以①为五棱柱,②为五棱锥,③为三棱台.【类题通法】1.解答此类问题要结合多面体的结构特征发挥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2.若给出多面体画其展开图时,常常给多面体的顶点标上字母,先把多面体的底面画出来,然后依次画出各侧面.3.若是给出表面展开图,则可把上述程序逆推.【对点训练】3.水平放置的正方体的六个面分别用“前面、后面、上面、下面、左面、右面”表示,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图中数字写在正方体的外表面上),若图中“0”上方的“2”在正方体的上面,则这个正方体的下面是()A.1B.2C.快D.乐解析:选B由题意,将正方体的展开图还原成正方体,1与乐相对,2与2相对,0与快相对,所以下面是2.【练习反馈】1.下列几何体中棱柱有()A.5个B.4个C.3个D.2个解析:选D由棱柱定义知,①③为棱柱.2.下列图形经过折叠可以围成一个棱柱的是()解析:选D A、B、C中底面边数与侧面个数不一致,故不能围成棱柱.3.棱锥最少有________个面.答案:44.下列几何体中,________是棱柱,________是棱锥,________是棱台(仅填相应序号).答案:①③④⑥⑤5.(1)三棱锥、四棱锥、十五棱锥分别有多少条棱?多少个面?(2)有没有一个多棱锥,其棱数是2 012?若有,求出有多少个面;若没有,说明理由.解:(1)三棱锥有6条棱、4个面;四棱锥有8条棱、5个面;十五棱锥有30条棱、16个面.(2)设n棱锥的棱数是2 012,则2n=2012,所以n=1 006,1 006棱锥的棱数是2 012,它有1 007个面.。
高中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专题-线面垂直方法总结
【 证 明 】(1) 在 四 棱 锥 P—ABCD 中 , 因 为 PA⊥ 底 面 ABCD , CD 平 面 ABCD , 故 PA⊥CD. 又因为AC⊥CD,PA∩AC=A,所以CD⊥平 面PAC. 而AE 平面PAC,所以CD⊥AE. (2) 由 PA = AB = BC , ∠ ABC = 60° , 得 △ABC是等边三角形,故AC=PA.
2. 在 正 方体 ABCD - A1B1C1D1 中 , 棱 长为2,M是AD1上任意一点,M到平 面BCB1的距离是_2______.
3.如图,在正方形SG1G2G3中, E,F分别是G1G2,G2G3的中 点,D是EF的中点,现沿SE,
SF及EF把这个正方形折成
一个几何体,使G1,G2,G3三点重合于点G,这 样,下列五个结论:①SG⊥平面EFG;②SD⊥
所以DC / /EB. 又 因 为 DC 平 面 ABE, EB 平 面 ABE, 所以DC / /平面ABE.
2因为DC 平面ABC,所以DC AF .
又 因 为 BAC= , 且 AB= AC, 所 以 AF BC .
2 而 BC DC= C, 所 以 AF 平 面 BCDE.
直
四
棱
柱
A
B
C
D
-
A1
B1C
1
D
中
1
,
侧
棱
A
A1=
6,
底 面 A B C D 是 菱 形 , A B= 2 , A B C= 6 0 , P为 侧 棱
北师大版必修第二册第六章立体几何初步专题课:平面与平面垂直的证明技法课件
证明:取BC的中点D,连接AD,SD。由题意知
, 为等边三角形,所以 = ,易证 ⊥
。
因为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 =SD,可得
2
2
2
2
2
2
+ = + = = 。
在 ∆中,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知 ⊥SD.由 ∩
B.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C.两个平面与第三个平面垂直,则这两个平面互相平行
D.两个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平面与第三个平面垂直,则另一
个平面也与第三个平面垂直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空间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
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解:对于A,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可能
的位置关系有相交、异面、平行,因此不一定是
互相平行。
对于B,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
系有平行、相交、异面,因此不一定是互相平行。
对于C,如图3所示,平面ABC与平面ABE都垂直
平面BCE,但平面ABC与平面ABE相交 。D是正
确的。
说明
这种方法用的比较少,在理论中行得通,
在实践中,针对性的题比较少。
四、向量法
已知两个平面α,β,两个平面的法向量分别为
垂线在平面BDM内.
(1)如图所示,取EC的中点F,连接DF.
∵EC⊥平面ABC,
∴EC⊥BC,
又由已知,易得DF∥BC,
∴DF⊥EC.
在Rt△EFD和Rt△DBA中,EF=EC=BD,
且由已知,易得FD=BC=AB,
∴Rt△DFE≌Rt△ABD,故ED=DA.
(2)取CA的中点N,连接MN,BN,
则MN∥EC,又BD∥CE,且MN=EC,又BD=CE
苏教版必修2数学课件-第1章立体几何初步第2节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栏目导航
法二: ∵l1∩l2=A,∴l1,l2确定一个平面α. ∵l2∩l3=B,∴l2,l3确定一个平面β. ∵A∈l2,l2 α,∴A∈α. ∵A∈l2,l2∈β,∴A∈β. 同理可证B∈α,B∈β,C∈α,C∈β. ∴不共线的三个点A,B,C既在平面α内,又在平面β内. ∴平面α和β重合,即直线l1,l2,l3在同一平面内.
栏目导航
D [A错误,不共线的三点可以确定一个平面. B错误,一条直线和直线外一个点可以确定一个平面. C错误,四边形不一定是平面图形. D正确,两条相交直线可以确定一个平________.
α∩β=m,n α 且 m∩n=A [由题图可知平面 α 与平面 β 相交 于直线 m,且直线 n 在平面 α 内,且与直线 m 相交于点 A,故用符 号可表示为:α∩β=m,n α 且 m∩n=A.]
栏目导航
2.本节课要重点掌握的规律方法 (1)理解平面的概念及空间图形画法要求. (2)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的转换方法. (3)证明点、线共面的方法. (4)证明点共线、线共点的方法. 3.本节课的易错点是平面基本性质运用中忽略重要条件.
栏目导航
当堂达标 固双基
栏目导航
1.已知点A,直线a,平面α,以下命题表述不正确的个数( )
4.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画出平面ACD1与平面BDC1的 交线,并说明理由.
[解] 设AC∩BD=M,C1D∩CD1=N,连结MN,则平面ACD1 ∩平面BDC1=MN,
如图.理由如下: ∵点M∈平面ACD1, 点N 平面ACD1, 所以MN 平面ACD1.
栏目导航
同理,MN 平面BDC1, ∴平面ACD1∩平面BDC1=MN,即MN是平面ACD1与平面BDC1 的交线.
必修二—立体几何体积计算的五种方法
体积计算的五种方法方法1.公式法例1.正四棱台的上、下底面的边长分别为2,4,侧棱长为2,则其体积为()A .20+B .C .563D 例2.(2020全国1卷)如图,D 为圆锥的顶点,O 是圆锥底面的圆心,ABC 是底面的内接正三角形,P 为DO 上一点,∠APC =90°.(1)证明:平面PAB ⊥平面PAC ;(2)设DO ,求三棱锥P −ABC 的体积.解析:(1)连接,,OA OB OC ,D Q 为圆锥顶点,O 为底面圆心,OD ∴⊥平面ABC ,P 在DO 上,,OA OB OC PA PB PC ==∴==,ABC 是圆内接正三角形,AC BC ∴=,PAC △≌PBC ,90APC BPC ∴∠=∠=︒,即,PB PC PA PC ⊥⊥,,PA PB P PC =∴⊥ 平面,PAB PC ⊂平面PAC ,∴平面PAB ⊥平面PAC ;(2)设圆锥的母线为l ,底面半径为r ,圆锥的侧面积为,rl rl π=2222OD l r =-=,解得1,r l ==2sin 60AC r =,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PC 中,22AP AC ==Rt PAO 中,2PO ===,∴三棱锥P ABC -的体积为11333P ABC ABC V PO S -=⋅==△.方法2.等积转化1.等体积转化法一般情况下是三棱锥才有的特性。
2.尽可能寻找在表面的三个点,通过三棱锥“换底”求解三棱锥的体积。
转化的目的是为了找到易于计算的:“好底”与“好高”.例3.如图,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是侧面11BB C C 内的一个动点,则三棱锥1D AED -的体积为_________.例4.如图所示,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为1DD 中点.若正方体棱长为2,求三棱锥1D AEC -的体积.23三、多面体割,补法求体积1.分割法:把不规则的几何体分割成规则的几何体,当规则的几何体用公式不易求出时,再将其分割没转化成比较好求体积的几何体;大多数情况下,可以把不规则几何体分割为三棱锥+四棱锥,从四棱锥底面对角线或者几何体表面四边形对角线处寻找分割的“刀口”2、补形法:把不规则的几何体补成规则的几何体,便于计算;常见的补形有:(1)将正四面体补形成正方体;(2)将等腰四面体(对棱相等)补形成长方体;(3)将三条棱两两相互垂直且相等的三棱锥补成正方体;(4)将台体补成锥体等等。
高中数学必修二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典型例题(带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二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典型例题单选题1、如图,△A′B′C′是水平放置的△ABC的直观图,其中B′C′=C′A′=2,A′B′,A′C′分别与x′轴,y′轴平行,则BC=()A.2B.2√2C.4D.2√6答案:D分析:先确定△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求出A′B′,再确定原图△ABC的形状,进而求出BC.由题意可知△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2√2,其原图形是Rt△ABC,AB=A′B′=2√2,AC=2A′C′=4,∠BAC=90°,则BC=√8+16=2√6,故选:D.2、如图直角△O′A′B′是一个平面图形的直观图,斜边O′B′=4,则原平面图形的面积是()A.8√2B.4√2C.4D.√2答案:A解析:根据斜二测画法规则可求原平面图形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度,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解.由题意可知△O′A′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O′B′=4,则O′A′=2√2,所以原图形中,OB=4,OA=4√2,×4×4√2=8√2.故原平面图形的面积为12故选:A3、正方体中,点P,O,R,S是其所在棱的中点,则PQ与RS是异面直线的图形是()A.B.C.D.答案:C分析:对于A,B,D,利用两平行线确定一个平面可以证明直线PQ与RS共面,对于C,利用异面直线的定义推理判断作答.对于A,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连接AC,A1C1,则AC//A1C1,如图,因为点P,Q,R,S是其所在棱的中点,则有PQ//AC,RS//A1C1,因此PQ//RS,则直线PQ与RS共面,A错误;对于B,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连接AC,QS,PR,如图,因为点P,Q,R,S是其所在棱的中点,有AP//CR且AP=CR,则四边形APRC为平行四边形,即有AC//PR,又QS//AC,因此QS//PR,直线PQ与RS共面,B错误;对于C,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如图,因为点P,Q,R,S是其所在棱的中点,有RS//BB1,而BB1⊂平面ABB1A1,RS⊄平面ABB1A1,则RS//平面ABB1A1,PQ⊂平面ABB1A1,则直线PQ与RS无公共点,又直线PQ与直线BB1相交,于是得直线PQ与RS不平行,则直线PQ与RS是异面直线,C正确;对于D,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连接A1B,D1C,PS,QR,如图,因为A1D1//BC且A1D1=BC,则四边形A1D1CB为平行四边形,有A1B//D1C,因为点P,Q,R,S是其所在棱的中点,有PS//A1B,QR//D1C,则PS//QR,直线PQ与RS共面,D错误.故选:C4、下面四个选项中一定能得出平面α/⁄平面β的是()A.存在一条直线a,a//α,a//βB.存在一条直线a,a⊂α,a//βC.存在两条平行直线a,b,a⊂α,b⊂β,a//β,b//αD.存在两条异面直线a,b,a⊂α,b⊂β,a//β,b//α答案:D分析:对于A,B,C,举出符合条件的特例即可判断;对于D,过直线a作平面γ∩β=c,再证c//α即可. 如图,ABCD−A1B1C1D1是长方体,平面ABCD为平面α,平面ABB1A1为平面β,对于A,直线C1D1为直线a,显然a//α,a//β,而α与β相交,A不正确;对于B,直线CD为直线a,显然a⊂α,a//β,而α与β相交,B不正确;对于C,直线CD为直线a,直线A1B1为直线b,显然a⊂α,b⊂β,a//β,b//α,而α与β相交,C不正确;对于D,因a,b是异面直线,且a⊂α,b⊂β,过直线a作平面γ∩β=c,如图,则c//a,并且直线c与b必相交,而c⊄α,于是得c//α,又b//α,即β内有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平面α,⁄平面β.因此,平面α/故选:D5、某正方体被截去部分后得到的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空间几何体的体积为()A .132B .223C .152D .233答案:C分析:根据几何体的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棱长为2的正方体截去两个小三棱锥,根据三棱锥的体积公式即可求解.解:根据几何体的三视图,该空间几何体是棱长为2的正方体截去两个小三棱锥,由图示可知,该空间几何体体积为V =23−(13×12×12×1+13×12×12×2)=152,故选:C.6、已知圆锥的母线长为3,其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圆心角为2π3的扇形,则该圆锥的体积为( ) A .√23πB .2√23πC .πD .√2π 答案:B分析:根据弧长计算公式,求得底面圆半径以及圆锥的高,即可求得圆锥的体积.设圆锥的底面圆半径为r ,故可得2πr =2π3×3,解得r =1,设圆锥的高为ℎ,则ℎ=√32−12=2√2,则圆锥的体积V =13×πr 2×ℎ=13×π×2√2=2√23π. 故选:B.7、已知正四棱锥的底面边长为6,侧棱长为5,则此棱锥的侧面积为( )A .6B .12C .24D .48答案:D分析:首先由勾股定理求出斜高,即可求出侧面积;解:正四棱锥的底面边长为6,侧棱长为5,则其斜高ℎ′=√52−(62)2=4,所以正四棱锥的侧面积S =12×4×6×4=48故选:D8、已知三棱锥P −ABC ,其中PA ⊥平面ABC ,∠BAC =120°,PA =AB =AC =2,则该三棱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A .12πB .16πC .20πD .24π答案:C分析:根据余弦定理、正弦定理,结合球的性质、球的表面积公式进行求解即可.根据题意设底面△ABC 的外心为G ,O 为球心,所以OG ⊥平面ABC ,因为PA ⊥平面ABC ,所以OG//PA ,设D 是PA 中点,因为OP =OA ,所以DO ⊥PA ,因为PA ⊥平面ABC ,AG ⊂平面ABC ,所以AG ⊥PA ,因此OD//AG ,因此四边形ODAG 是平行四边形,故OG =AD =12PA =1, 由余弦定理,得BC =√AB 2+AC 2−2AB ⋅AC ⋅cos120°=√4+4−2×2×2×(−12)=2√3,由正弦定理,得2AG =√3√32⇒AG =2,所以该外接球的半径R 满足R 2=(OG )2+(AG )2=5⇒S =4πR 2=20π,故选:C .小提示:关键点睛: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是解题的关键.多选题9、(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直线l与平面α不平行,则l与α相交B.直线l在平面外是指直线和平面平行C.如果直线l经过平面α内一点P,又经过平面α外一点Q,那么直线l与平面α相交D.如果直线a∥b,且a与平面α相交于点P,那么直线b必与平面α相交答案:CD分析:由线面直线的位置关系逐一判断即可求解.若直线l与平面α不平行,则l与α相交或l⊂α,所以A不正确.若l⊄α,则l//α或l与α相交,所以B不正确.由线面直线的位置关系可知,C、D正确.故选:CD10、如图,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BC=1,AA1=2,M为AA1的中点,过B1M作长方体的截面α交棱CC1于N,则()A.截面α可能为六边形B .存在点N ,使得BN ⊥截面αC .若截面α为平行四边形,则1≤CN ≤2D .当N 与C 重合时,截面面积为3√64答案:CD分析:利用点N 的位置不同得到的截面α的形状判断选项A ,C ,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分析选项B ,利用平面几何知识求相应的量结合梯形的面积公式求得截面的面积,从而可判断选项D .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B =BC =1,AA 1=2,M 为AA 1的中点,过B 1M 作长方体的截面α交棱CC 1于N , 设N 0为CC 1的中点,根据点N 的位置的变化分析可得:当1≤CN ≤2时,截面α为平行四边形,当0<CN <1时,截面α为五边形,当CN =0时,即点N 与点C 重合时,截面α为梯形,故A 不正确,C 正确;设BN ⊥截面α,因为B 1M ⊂面α,所以BN ⊥B 1M ,所以N 只能与C 重合才能使BN ⊥B 1M ,因为BN 不垂直平面B 1CQM ,故此时不成立,故B 不正确;因为当点N 与点C 重合时,截面α为梯形,如下图所示:过M 作MH 垂直于B 1C 于H ,设梯形的高为ℎ,MH =x ,则由平面几何知识得:ℎ2=(√2)2−x 2=(√52)2−(√52−x)2,解得x =2√55,ℎ=√305,所以截面α的面积为:12×(√5+√52)×ℎ=12×3√52×√305=3√64,故D 正确;故选:CD .小提示:关键点睛:本题考查长方体的截面的形状,关键在于分析动点在不同的位置时,截面的形状,运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平面几何知识求得截面的面积.11、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点P是正方体的棱上一点,|PB|+|PC1|=λ,则()A.λ=2时,满足条件的点P的个数为1B.λ=4时,满足条件的点P的个数为4C.λ=4√2时,满足条件的点P的个数为2D.若满足|PB|+|PC1|=λ的点P的个数为6,则λ的取值范围为(2√2,4)答案:BC分析:根据各棱上的点P到B,C1两点距离之和对选项进行逐一分析,由此确定正确选项.设E,F分别是C1D1,AB的中点,|BD1|=√22+(2√2)2=2√3,|BE|=|C1F|=√12+(2√2)2=3,|A1C1|=|A1B|=2√2.由于|BC1|=2√2,所以|PB|+|PC1|=λ≥2√2,所以A选项错误.λ=4,满足|PB|+|PC1|=4的点为B1,C,E,F共4个,所以B选项正确.λ=4√2,满足|PB|+|PC1|=4√2的点为A1,D共2个,所以C选项正确.当P在正方形ADD1A1(不包括A,D,D1,A1)上运动时,λ∈(2+2√3,4√2),此时棱A1B1与棱CD上,也存在点使λ∈(2+2√3,4√2).所以当λ∈(2+2√3,4√2)时,满足|PB|+|PC1|=λ的点P的个数为6,所以D选项错误.故选:BC填空题12、已知A、B、C、D四点不共面,且AB//平面α,CD∥α,AC∩α=E,AD∩α=F,BD∩α=H,BC∩α=G,则四边形EFHG是______四边形.答案:平行分析:由题,平面ABD∩平面α=FH,结合AB//平面α可得AB//FH,同理可得四边形EFHG另外三边与AB,CD的位置关系,即可得到答案.由题,平面ABD∩平面α=FH,因为AB//平面α,所以AB//FH,又平面ABC∩平面α=EG,所以AB//EG,则FH//EG,同理GH//CD//EF,所以四边形EFHG是平行四边形,所以答案是:平行13、如图已知A是△BCD所在平面外一点,AD=BC,E、F分别是AB、CD的中点,若异面直线AD与BC所成角的大小为π3,则AD与EF所成角的大小为___________.答案:π3或π6分析:取AC的中点G,连接EG,GF,则∠EGF=π3或∠EGF=2π3,分别分析这两种情况下∠GFE的大小即为AD与EF所成角.解:如图所示:取AC的中点G,连接EG,GF,则EG//BC,GF//AD,所以∠EGF为异面直线AD与BC所成角或其补角.因为AD=BC,所以EG=GF,当∠EGF=π3时,△EGF为等边三角形,∠GFE=π3,即AD与EF所成角的大小为π3;当∠EGF=2π3时,EG=GF,△EGF为等腰三角形,∠GFE=π6,即AD与EF所成角的大小为π6.所以答案是:π3或π6.14、已知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棱长均为2,顶点A 1在底面ABC 上的射影恰为AB 的中点D ,E 为AC 的中点,则直线BE 与直线AB 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________.答案:34分析:根据三棱柱性质与题中的中点条件,可将所求直线BE 与直线AB 1所成角的余弦值转化为求直线GB 1与直线AB 1所成角的余弦值,那么就要通过多次转化最终求得△AGB 1中三边长,然后直接在△AGB 1中运用余弦定理即可.如图,取A 1C 1中点G ,连接B 1G,AG,AE,DE,GE ,由三棱柱的性质易证得GE //BB 1,GE =BB 1,所以四边形GEBB 1为平行四边形,所以GB 1//BE ,所以下面即求直线GB 1与直线AB 1所成角的余弦值.由题意知,A 1D ⊥平面ABC ,因为AB,DE ⊂平面ABC ,所以A 1D ⊥AB,A 1D ⊥DE ,在Rt △AA 1D 中,AA 1=2,AD =12AB =1,∠A 1DA =90°,求得A 1D =√3,∠A 1AD =60°. 所以在菱形AA 1B 1B 中,AB 1=2ABcos30°=2√3.在Rt △A 1DE 中,∠A 1DE =90°,A 1D =√3,DE =12BC =1,求得A 1E =2. 所以在△A 1AE 中,根据余弦定理得cos∠A 1AE =AA 12+AE 2−A1E 22AE⋅AA 1=14,所以cos∠AA 1G =cos(π−∠A 1AE)=−14.在△A 1AG 中根据余弦定理得AG 2=AA 12+A 1G 2−2AA 1⋅A 1Gcos∠AA 1G,AG =√6.在△AGB 1中,AG =√6,AB 1=2√3,GB 1=√3,根据余弦定理得cos∠GB 1A =GB 12+AB12−AG 22GB 1⋅AB 1=34,所以直线GB 1与直线AB 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34,即直线BE 与直线AB 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34. 故答案为:34解答题15、在空间四边形ABCD中,AB=CD,点M、N分别为BD、AC的中点.(1)若直线AB与MN所成角为60°,求直线AB与CD所成角的大小;(2)若直线AB与CD所成角为θ,求直线AB与MN所成角的大小.答案:(1)60°(2)θ2或π−θ2分析:根据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定义,借助平行关系作出平行直线,从而找到异面直线所成角(或补角)即可求解.(1)如图,取AD的中点为P,连接PM、PN.因为点M、N分别为BD、AC的中点,所以PM//AB,PN//CD,且PM=12AB,PN=12CD,所以,∠MPN为直线AB与CD所成的角(或补角),∠PMN为直线AB与MN所成的角(或补角). 又AB=CD,所以PM=PN,即△PMN为等腰三角形.直线AB与MN所成角为60°,即∠PMN=60°,则∠MPN=180°−2×60°=60°.所以,直线AB与CD所成的角为60°.(2)(2)若直线AB与CD所成的角为θ,则∠MPN=θ或∠MPN=π−θ.若∠MPN=θ,则∠PMN=π−∠MPN2=π−θ2,即直线AB与MN所成角为π−θ2;若∠MPN=π−θ,则∠PMN=π−∠MPN2=θ2,即直线AB与MN所成角为θ2.综上所述,直线AB与MN所成的角为θ2或π−θ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2—立体几何》自测卷(2)
一、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给出下列命题:(1)直线a 与平面α不平行,则a 与平面α内的所有直线都不平行;(2)直线a 与平面α不垂直,则a 与平面α内的所有直线都不垂直;(3)异面直线a 、b 不垂直,则过a 的任何平面与b 都不垂直;(4)若直线a 和b 共面,直线b 和c 共面,则a 和c 共面
其中错误命题的个数为 。
解析:(1)(3)(4)错误。
答案:3
2、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母线相等,底面半径也相等,则侧面积之比是_________. 解析:利用圆柱和圆锥的侧面积公式计算。
答案:2:1
3、若正方体的棱长为2,则以该正方体各个面的中心为顶点的凸多面体的体积为 . 解析:新的多面体一个八面体,由两只正四棱锥构成。
答案:
43
4、半径为a 的球放在墙角,同时与两墙面和地面相切,那么球心到墙角顶点的距离为 .
解析:此题用特殊法,可转化为球内切于三条侧棱两两垂直的三棱锥进行计算。
答案:a 3
5、关于直线a 、b ,以及平面M 、N ,给出下列命题:
①若a ∥M ,b ∥M ,则a ∥b ; ②若a ∥M ,b ⊥M ,则a ⊥b ; ③若a ∥b ,b ∥M ,则a ∥M ; ④若a ⊥M ,a ∥N ,则M ⊥N . 其中正确命题是 。
解析:①中a 与b 可以相交或平行或异面,故①错.③中a 可能在平面M 内,故③错. 答案:②④
6、如果底面直径和高相等的圆柱的侧面积是S ,那么圆柱的体积等于 。
解析:设圆柱高为h ,则底面半径为h
2
.由题意知,S =πh 2
,∴h =
S
π
, ∴V =π(h
2)2
·h =S
4
S π
. 答案:
S
4S π
7、正三棱锥的两个侧面所成二面角α大小的取值范围是 . 解析:取正三棱锥的两次极限位置。
A
B
C
D
A 1
B 1
C 1
D 1
答案:60°<α<180°
8、如图,已知△ABC 为直角三角形,其中∠ACB=90°,M 为AB 中点,PM 垂直于△ABC 所在平面,那么PA 、PB 、PC 的大小关系为 。
解析:∵M 是Rt△ABC 斜边AB 的中点,
∴MA=MB =MC.
又∵PM⊥平面ABC ,∴MA、MB 、MC 分别是PA 、PB 、PC 在平面ABC 上的射影. ∴PA=PB =PC.。
答案:PA =PB =PC.
9、如图所示,在边长为4的正方形纸片ABCD 中,AC 与BD 相交于O ,剪去
AOB ∆,将剩余部分沿OC 、OD 折叠,使OA 、OB 重合,则以A (B )
、C 、D 、O 为顶点的四面体的体积为________; 解析:作出折叠后的三棱锥计算 答案:
3
2
8 10、如图AB 为圆O 的直径,点C 在圆周上(异于A,B 点)直 线PA 垂直于圆所在的平面,点M 为线段PB 的中点,有以下四 个命题:
(1)PA//平面MOB; (2)MO//平面PAC;
(3)OC ⊥平面PAB; (4)平面PAC ⊥平面PBC ,
其中正确的命题是___________ 解析:PA 在平面MOB 内,(1)错误;OC 不一定垂直于AB ,(3)错误 答案:(2)(4)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5题,合计50分)
11、(本题8分)在直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中,底面ABCD 是菱形. 求证:(1)平面B 1AC //平面DC 1A 1;
(2)平面B 1AC ⊥平面B 1BDD 1.
解析:(1)因为ABCD -A 1B 1C 1D 1是直四棱柱,所以,A 1C 1//AC ,
而A 1C 1⊄平面B 1AC ,AC ⊂平面B 1AC ,所以A 1C 1//平面B 1AC . 同理,A 1D //平面B 1AC . 因为 A 1C 1、A 1D ⊂平面DC 1A 1,A 1C 1
A 1D =A 1,所以平面
B 1A
C //平面DC 1A 1.
(2) 因为ABCD -A 1B 1C 1D 1是直四棱柱,所以B 1B ⊥平面ABC
而AC ⊂平面ABCD ,所以AC ⊥B 1B ,因为底面ABCD 是菱形,所以AC ⊥BD . 因为B 1B 、BD ⊂平面B 1BDD 1,B 1B
BD =B ,所以AC ⊥平面B 1BDD 1.
P
C
M
A
O B
因为AC ⊂平面B 1AC ,故有平面B 1AC ⊥平面B 1BDD 1.
12、(本题10分)如图是表示以AB=4,BC=3的矩形ABCD 为底面的长方体被一平面斜截所得
的几何体,其中四边形EFGH 为截面.已知AE=5,BF=8,CG=12.
(1)作出截面EFGH 与底面ABCD 的交线l ;
(2)截面四边形EFGH 是否为菱形?并证明你的结论; (3)求DH 的长.
解析:(1)作HE 与DA 的交点P ,作GF 与CB 的交点Q ,连PQ 得直线l ,它便是所求作.
(2)截面EFGH 为菱形.
因平面ABFE ∥平面DCGH ,且平面EFGH 分别截平面ABFE 与平面DCGH 得直线EF 与GH ,故EF ∥GH .
同理,FG ∥EH ,故四边形EFGH 为平行四边形.
又EF 2=AB 2+(BF-AE)2=25,FG 2=BC 2+(CG-BF)2
=25, 于是EF=FG=5,故四边形EFGH 为菱形. 13、(本题10分)如图,已知1111ABCD A B C D -是棱长为3的正方体,点E 在1AA 上,点F 在1CC 上,且11AE FC ==, (1)求证:1,,,E B F D 四点共面; (2)若点G 在BC 上,2
3
BG =
,点M 在1BB 上, GM BF ⊥,垂足为H ,求证:EM ⊥面11BCC B ;
解析:(1)证明:在DD 1上取一点N 使得DN=1,连接CN ,EN ,
显然四边形CFD 1N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D 1F//CN ,同理四边形DNEA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EN//AD ,且EN=AD ,又
BC//AD ,且AD=BC ,所以EN//BC ,EN=BC ,所以四边形CNEB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 CN//BE ,所以D 1F//BE ,所以1,,,E B F D 四点共面。
(2)因为GM BF ⊥所以BCF ∆∽∆MBG ,所以MB BG BC CF =,即2
3
32
MB =,所以MB=1,
因为AE=1,所以四边形ABME 是矩形,所以EM ⊥BB 1又平面ABB 1A 1⊥平面BCC 1B 1,且EM 在平面ABB 1A 1内,所以EM ⊥面11BCC B
14、(本题10分)如图,四边形ABCD 为矩形,AD ⊥平面ABE ,AE =EB =BC =2,
为 上
的点,且BF ⊥平面ACE . (1)求证:AE ⊥BE ;
(2)求三棱锥D -AEC 的体积;
(3)设M 在线段AB 上,且满足AM =2MB ,试在线段
CE 上确定一点N ,使得MN ∥平面DAE .
1
D
1
A
A
B
C
D
1
C 1
B
M
E
F
H
G
A
B
C
D E
F
G
H
解析:(1)证明: ABE AD 平面⊥,BC AD // ∴ABE BC 平面⊥,则BC AE ⊥
又 ACE BF 平面⊥,则BF AE ⊥
∴BCE AE 平面⊥ 又BCE BE 平面⊂ ∴BE AE ⊥ (2)31=
=--ADC E AEC D V V ×22×3
4
2= (3)在三角形ABE 中过M 点作MG∥AE 交BE 于G 点,在三角形BEC 中过G 点作GN∥BC
交EC 于N 点,连MN,则 由比例关系易得CN =CE 3
1
MG∥AE MG ⊄平面ADE, AE ⊂平面ADE, ∴M G∥平面ADE
同理, GN∥平面ADE
∴平面MGN∥平面ADE 又MN ⊂平面MGN ∴MN∥平面ADE ∴N 点为线段CE 上靠近C 点的一个三等分点
15、(本题12分) 请您设计一个帐篷。
它下部的形状是高为1m 的正六棱柱,上部的形状是
侧棱长为3m 的正六棱锥(如右图所示)。
若要求帐篷的体积为163m 3
,试问帐篷的顶点
O 到底面中心1o 的距离为多少?
解析:设OO 1为x m,则由题设可得正六棱锥底面边长
为
=m )
于是底面正六边形的面积为
2262)x x ==+-(单位:m 2)
帐篷的体积为231()2)(1)112)3V x x x x x x ⎡⎤
=
+--+=+-⎢⎥⎣⎦(m 3) 于是
316)1216(2
3
3=-+x x ∴x 3-12x +16=0可解得x =2 答:OO 1为2m.
O
O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