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科学发展观教案
科学发展观教案
科学发展观教案教案一:科学发展观的介绍教学目标:1. 了解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和内涵;2. 掌握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原则;3. 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发展观。
教学重点与难点:1. 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和内涵;2.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原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听说过科学发展观呢?它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是指导我们国家发展的基本理论和思想方法。
那么,我们今天就来了解一下科学发展观吧。
二、讲授(30分钟)1. 什么是科学发展观?教师: 科学发展观,顾名思义,就是科学的发展观点和方法。
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经过长期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思想。
教师: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发展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
同时,科学发展观还强调以科学为先导,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
2.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教师: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包括:发展是硬道理、发展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展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发展必须坚持创新驱动等。
3.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教师: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是:坚持经济建设与民主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共同进步;坚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从全局、系统、长远的高度统筹兼顾;坚持依靠改革创新推动发展;坚持以人为本。
三、总结(10分钟)教师: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和内涵,以及其主要内容和基本原则。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理论和思想方法,也是我们每个人做事情的重要原则。
希望大家能够把科学发展观的理念贯彻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不断提高自己,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四、练习与拓展(15分钟)1. 请同学们写一篇小短文,谈谈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看法。
2. 阅读一篇与科学发展观相关的文章,从中找出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原则,并进行讨论。
大学毛概科学发展观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背景、科学内涵、主要内容、历史地位,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科学发展观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背景和科学内涵2.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三、教学时间2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什么是科学发展观?它有什么重要意义?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引入新课。
二、新课内容1.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背景- 分析国内外形势,阐述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必然性。
- 介绍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
2.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解释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分析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三、案例分析1. 分析我国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就。
2. 分析我国在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面临的挑战。
3.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发展观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提问学生对于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有哪些理解。
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二、新课内容1.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分析科学发展观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 强调科学发展观对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
2. 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中的应用- 分析我国在推进科学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就。
-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科学发展观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三、课堂讨论1.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结合实际案例,探讨如何将科学发展观贯彻到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
2. 学生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四、总结1. 总结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主要内容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1第七章 科学发展观 教学大纲
第一节
理论基础
科学发展观
逐步形成
的形成
科学发展观形成 不断充实
过程
走向成熟
不断发展
第一要义
科学发展观的科 核心立场
学内涵
基本要求
第二节 科学发展观 的科学内涵 和主要内容
根本方法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科学发展观的主 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要内容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七章 科学发展观
教学大纲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帮助学生理解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深谙其科学内涵,进
而使学生 真正把握科学发展观之于新时期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工程所内 蕴之理论价值、现实 意义。科学发展观承前启后,紧扣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 遇期,引领人民迎接挑战,将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伟业推进新发展阶段,科学回 答了新形式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等问题。 教学方法: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接续发展 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 的历史地位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案例式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专题讲授式教学法、研究式教学法、课堂讨 论式教学法、小组研讨式教学法等 教学重点:
1、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主要内容。 2、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教学难点: 1、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 2、如何理解“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 教学内容:
科 第学 七发 章展
观
科学发展观的形
科学发展观 教案
科学发展观教案教案标题:科学发展观教案目标:1. 了解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和内涵;2. 掌握科学发展观对于个人、社会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3. 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发展观,促进其全面发展。
教学重点:1. 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和内涵;2. 科学发展观对于个人、社会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发展观。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2. 教学课件;3. 相关教材和资料。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科学发展观”是什么,为什么重要。
步骤二:概念解析(10分钟)教师介绍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和内涵,包括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义等。
步骤三:重要意义(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科学发展观对于个人、社会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包括促进经济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的作用。
步骤四:案例分析(15分钟)教师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具体了解科学发展观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作用,例如国家制定的发展战略、个人职业规划等。
步骤五:培养正确的科学发展观(1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思考并提出如何培养和践行正确的科学发展观,例如注重个人全面发展、关注社会责任等。
步骤六:总结归纳(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和培养正确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
教学延伸:1. 学生可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和比较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实践;2. 学生可撰写小论文,探讨科学发展观在当前社会中的具体应用和挑战。
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和质量;2. 学生对于科学发展观概念和内涵的理解程度;3. 学生对于科学发展观重要意义的把握程度;4. 学生对于培养正确科学发展观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理解程度,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确保学生能够全面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和内涵,并能够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科学发展观教案
科学发展观教案学段:中学高中阶段年级:高二年级学科:思想政治教学目标:1. 了解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含义和核心要点;2. 掌握科学发展观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思想;3. 培养学生正确的发展观和创新观,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4. 弘扬科学精神和追求真理的精神,培养学生锐意进取的品质。
教学重点:1.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含义和核心要点;2. 科学发展观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思想;3. 学生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理解;4. 学生对科学发展观的应用和实践。
教学难点:1. 学生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入理解;2. 学生对科学发展观的应用和实践;3. 学生对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多媒体设备和教案;2. 学生准备教材和笔记本。
教学过程:引入:1. 使用多媒体展示科学家的发展历程,引导学生思考科学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2. 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概念,让学生分享对科学发展观的初步认识。
讲解:1. 介绍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含义和核心要点,强调科学发展观与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的关系;2. 分析科学发展观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思想,包括科学社会主义观点、可持续发展观点等;3. 解释科学发展观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发展观。
讨论:1. 分组讨论学生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认识,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观点;2. 分析和比较不同观点,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科学发展观;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科学发展观应用到自身的学习和生活中。
拓展:1. 集体探讨科学精神的具体表现和培养方法,例如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合作精神等;2. 分组小项目,让学生通过调查研究、实践活动等形式,体验科学发展观的实际应用;3. 学生报告小组实践项目的成果和经验,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总结:1. 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总结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含义、发展历程和重要思想;2. 强调科学发展观对学生的影响和作用,鼓励学生将科学发展观融入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
科学发展观教案
第1课:科学理论引领前进道路教学目标:1、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
2、让学生明确科学发展观的含义及其重大作用。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
教学重点:科学发展观的含义及其重大作用。
教学方法:讨论法和讲解法相结合。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1、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刻分析当今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的基础上提出的。
当前,我国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全球和区域合作方兴未艾,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国际环境中不稳定因素、不确定因素增多,我国发展的外部条件复杂多变。
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维护世界和平稳定,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坚持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2、什么是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二、时代的呼唤发展的要求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思想。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于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社会主义又是新生事物,我们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一直在摸索社会主义的发展之路与强国富民之路。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总书记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
科学发展观教案
科学发展观教案
教案:
主题:科学发展观
年级:高中
课时:1小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2.掌握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作用。
3.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
教学内容:
1.科学发展观的含义和基本内容。
2.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作用。
3.科学发展观的历史渊源和理论基础。
4.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教学步骤:
1.引入:教师通过提问和讨论,让学生回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概念和内容,并引出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作用。
2.讲解:教师讲解科学发展观的历史渊源和理论基础,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3.剖析:教师分析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引导学生思考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作用,并与实际案例进行比较和分析。
4.探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就科学发展观在
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的应用进行探究和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5.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并鼓励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实践中积极运用科学发展观。
6.作业: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科学发展观的作文,分析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作用,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教学评价:
1.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思维活跃程度,评价学生在小组活动和讨论中的表现。
2.阅读学生的作业,评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分析能力。
3.学生之间进行互评,评价对方在小组活动和讨论中的表现。
大学科学发展观教案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实质和根本依据。
2. 引导学生思考科学发展观在大学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观念。
3.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实质。
2. 科学发展观在大学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如何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为。
2. 如何在团队中发挥科学发展观的作用。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科学发展观概述、大学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分析等。
2. 小组讨论材料:团队协作、社会责任、全面发展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科学发展观的背景和意义。
2. 引导学生思考:科学发展观对大学生活有什么影响?二、讲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实质1. 教师详细讲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根本要求和精神实质。
2.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科学发展观的五个方面: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创新驱动、改革开放、共享发展。
三、案例分析1. 教师选取与大学生生活相关的案例,如环保、团队合作、创新创业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体现的科学发展观。
四、总结1. 教师总结科学发展观在大学生活中的应用,强调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提出自己的见解。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科学发展观应用于实际生活。
2. 学生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经历。
二、讨论:科学发展观在大学生活中的应用1. 教师提出问题:如何将科学发展观应用于学习、生活、团队协作等方面?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具体措施。
三、团队协作实践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协作活动,如小组竞赛、公益活动等。
2. 学生在活动中运用科学发展观,培养团队精神和责任感。
四、总结1.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强调科学发展观对大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收获和感悟。
教学反思:本教案旨在通过讲解、案例分析、讨论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实质,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观念。
科学发展观学习教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17页/共45页
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一点 六分。
他们把自然生态纳入到整个发展系统,指 出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共生关系,对于 帮助人们从传统的经济发展观的种种 误区中走出来,发挥了巨大作用。
发展极限论有力地冲击了传统的发展观, 但其自身也存在诸如忽视科技进步的作 用、忽视人的积极能动作用等多方面不 足。
第5页/共45页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一点 六分。
2、伦敦烟雾事件:
1952年12月5-8日,伦敦城市上空高压,大 雾笼罩,连日无风。而当时正值冬季大量燃煤 取暖期,煤烟粉尘和湿气积聚在大气中,使许 多城市居民都感到呼吸困难、眼睛刺痛,仅四 天时间内死亡了4000多人,在之后的两个月时间
内,又有8000人陆续死亡。这是20世纪世界上最 大的由燃煤引发的城市烟雾事件。
第2页/共45页
第三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一点 六分。
一、科学发展观形成的时代 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加快经济增长成为世界 各国的共识,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奇迹。 但是由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不重视社会发展和社会公 平,忽视环境保护和能源、资源节约,导致一些国家出现 了经济结构失衡,社会发展滞后,能源、资源日趋紧张, 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以及高增长下的两极分化、失业 增加 社会腐败 政治动荡等问题,经济增长并没有给广
第10页/共45页
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一点 六分。
镉通过稻米进入人体,首先引起肾脏障碍,逐 渐导致软骨症,在妇女妊娠、哺乳、内分泌不 协调、营养性钙不足等诱发原因存在的情况下 ,使妇女得上一种浑身剧烈疼痛的病,叫痛痛 病,也叫骨痛病,重者全身多处骨折,在痛苦
科学发展观教案
坚持又好又快发展
“快”与“好’的关系
又好又快发展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好”与“快”互为条件,既相互 促进又相互制约,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和对立起来。又好又快,要求 快以好为前提,忽视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惜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 片面追求一时的高速度,势必会造成大起大落,就不能实现真正的发 展。同时,快也是好的必要条件,较快增长本身就是较好发展的重要 基础,只有保持较快的增长,才能抓住机遇,不断增强经济实力,使 经济增长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更好地解决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要正确理解和把握好与快的辩证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 发展。
牢牢扭住经济பைடு நூலகம்设这个中心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们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条主线。科学发展观的要义是发展, 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 第一要务,才能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打下坚 实的物质基础,才能更好地解决前进道路上的矛盾和问题,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科学理论引领前进道路
一、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
二、时代的呼唤 发展的要求
三、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指导意义和实践要求
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 “总钥匙”
怎样才能解决我国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 存在于某些地区和部门领导干部头脑里的发展观念 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有的依然把" 发展是硬道理"简单地理解为“增长是硬道理”, 有的依旧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视为“以速度为 中心”,还有的不惜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追求 产值,甚至弄虚作假,贪大求洋,热衷于大搞“政 绩工程”、“形象工程”。
中国共产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 旨,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除了最广大人 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的全部任务 和责任,就是带领广大人民实现自己的利益。无论是 战争年代浴血奋战推翻三座大山,无论是建立社会主 义制度、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还是进行改革 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 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以 人为本,就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做到权 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把最广大 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
第七章-科学发展观教案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1)科学发展观在抗击非典疫情和探索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逐步形成。
(2)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
第四,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
第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
第六,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教 案
授课时间
2019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课
章节名称
第七章 科学发展观
教学目的
1、掌握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2、了解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3、从总体上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1、能够正确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2、认识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1、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让学生深刻认识为什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3)2004年3月,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意义、内涵和基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教案
科学发展观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和内涵;2.掌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和实践要求;3.培养学生科学发展观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1.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和内涵;2.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和实践要求;3.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案例。
三、教学重点1.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和内涵;2.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和实践要求。
四、教学难点1.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案例;2.如何培养学生科学发展观的意识和能力。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2.互动式教学法;3.案例分析法。
六、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和讲述,引导学生了解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和内涵。
2. 讲授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和实践要求(20分钟)教师讲授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和实践要求,包括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创新驱动发展、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等。
3. 案例分析(30分钟)教师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中的应用。
案例可以选取国内外的经典案例,如中国的“十三五”规划、美国的“新经济政策”等。
4. 互动式教学(2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认识。
5. 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和实践意义。
七、教学评估1.学生的课堂表现;2.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3.学生的考试成绩。
八、教学资源1.课件;2.教材;3.案例资料。
九、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互动式教学法和案例分析法等,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积极参与,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认识。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的表现不够积极,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18版毛概第七章教案
18版毛概第七章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主要内容及指导意义等相关知识。
能力目标:使学生能够运用科学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的发展,并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实践。
情感目标:使学生提高政策意识,增强政治敏感性。
教学虞难点:1、重点: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2、难点: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法教学课时:4课时导入新课:用视频播放改革开放三周年所发生的变化,通过前后对比显示中国所取得的成就。
然后引用其他国家一些媒体的报导和名人的话语,由此引出,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倍受世人关注的中国接下来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为谁发展、发展的成果由谁共享”的问题,从而导入本课内容——科学发展观。
第一节、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任何一种理论它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是与它之前的某些理论相联系的。
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一部分,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的理论:同时,由于它又结合了我国的国情、阶段性特征,并吸取了世界各国发展的积极成果,因此它又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1、为什么提出科学发展观(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呼应视频,说明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嘱目的发展成就,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提问:让学生列举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些例子(略)。
教师归纳:提出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求我们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提高想问题、办事情联系实际的自觉性。
(2)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
(板书)教师:社会的发展在不同时期会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只有正确把握我国现阶段的发展特征,才能正确把握主流和方向,从而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
科学发展观教案
科学发展观教案教学内容: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和现实意义教学目的:让同学们认识科学发展观并学会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精神。
教学内容:一.科学发展观的内容:1.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科学发展观的内容要注意理解的几个要点第一要义是发展要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要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
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必须坚持统筹兼顾。
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使各方面的发展相适应,各个发展环节相协调。
二.科学发展观的现实意义我想任何理论的提出它作为一种意识就是用来反映和指导我们在现实中的所作所为。
让我们以更正确更符合时代要求的心态去面对现实。
而且一种理论的成功应该是落实方面要如何落实。
下面我们要了解的就是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实意义1.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这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系统的目标体系。
只有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求真务实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科学发展观教案
科学发展观教案科学发展观教案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重要思想,是我国发展道路的根本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文明的有机统一。
在教育领域,科学发展观也起到了指导作用。
本教案旨在通过科学发展观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一、教学目标1. 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包括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 掌握科学发展观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思维,使他们能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
二、教学内容1. 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和核心理念。
2. 科学发展观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3.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引发学生对科学发展观的思考。
例如,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了,但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如何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2. 理论讲解介绍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和核心理念。
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通过图表和数据,让学生理解科学发展观对于国家和个人的意义。
3. 案例分析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
例如,某地区的经济发展迅速,但同时也面临着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学生需要分析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如教育、环境、社会公平等,讨论该话题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
学生需要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用事实和数据来支持。
5. 总结通过学生的讨论和发言,总结科学发展观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 学生的讨论和发言是否能够体现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应用。
2. 学生的观点是否合理,并能够用事实和数据来支持。
3. 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思维是否得到培养。
五、教学反思通过科学发展观的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
科学发展观教案设计
科学发展观教案设计教案标题:科学发展观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概念和核心内容;2. 掌握科学发展观对于个人、社会和国家的重要意义;3. 培养学生科学发展观的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1. 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和内涵;2. 科学发展观对于个人、社会和国家的影响;3. 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方法和途径。
教学难点:1. 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方法和途径;2. 培养学生科学发展观的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准备:1. 教材:科学发展观相关教材;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科学发展观的相关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2. 提问:你们对科学发展观有什么了解?你们认为科学发展观对个人、社会和国家有什么重要意义?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讲解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和内涵,强调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义;2. 分析科学发展观对个人、社会和国家的影响,包括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3. 介绍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方法和途径,如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协调发展等。
三、案例分析(20分钟)1. 提供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是否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2. 引导学生讨论这些案例对个人、社会和国家的影响;3. 指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理念。
四、小组活动(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具体问题或主题,围绕科学发展观展开深入讨论;2. 每个小组设计一个科学发展观实践方案,包括目标、方法和预期成果;3. 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并进行讨论。
五、总结(5分钟)1. 总结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概念和核心内容;2. 强调科学发展观对于个人、社会和国家的重要意义;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理念。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科学发展观的个人体会和思考;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亲身体验科学发展观的实践。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概念和核心内容,理解科学发展观对于个人、社会和国家的重要意义。
科学发展观的大学教案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意义;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发展观分析问题的能力;3. 引导学生将科学发展观融入自身学习和生活中。
教学重点:1.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2. 科学发展观的意义;3. 如何将科学发展观融入自身学习和生活中。
教学难点:1.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2. 如何将科学发展观融入自身学习和生活中。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教学资料;2. 学生预习教材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背景和意义;2. 提问:同学们对科学发展观有什么了解?二、教学内容1.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1)教师讲解科学发展观的定义和基本要求;(2)引导学生分析科学发展观的四个方面: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创新发展;(3)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2. 科学发展观的意义(1)教师阐述科学发展观对国家、社会、个人发展的意义;(2)引导学生思考科学发展观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 如何将科学发展观融入自身学习和生活中(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如何将科学发展观融入自身学习和生活中;(2)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
三、课堂讨论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科学发展观分析问题;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和指导。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程度;2. 学生运用科学发展观分析问题的能力;3. 学生将科学发展观融入自身学习和生活的实践情况。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开展科学发展观主题班会、座谈会等活动;2. 鼓励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运用科学发展观进行分析和思考。
18版毛概第七章教案·优选.
第七章科学发展观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主要内容及指导意义等相关知识。
能力目标:使学生能够运用科学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的发展,并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实践。
情感目标:使学生提高政策意识,增强政治敏感性。
教学重难点:1、重点: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2、难点: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法教学课时:4课时导入新课:用视频播放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所发生的变化,通过前后对比显示中国所取得的成就。
然后引用其他国家一些媒体的报导和名人的话语,由此引出,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倍受世人关注的中国接下来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为谁发展、发展的成果由谁共享”的问题,从而导入本课内容——科学发展观。
第一节、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任何一种理论它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是与它之前的某些理论相联系的。
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一部分,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的理论;同时,由于它又结合了我国的国情、阶段性特征,并吸取了世界各国发展的积极成果,因此它又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1、为什么提出科学发展观(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呼应视频,说明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提问:让学生列举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些例子(略)。
教师归纳:提出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求我们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提高想问题、办事情联系实际的自觉性。
(2)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
(板书)教师:社会的发展在不同时期会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只有正确把握我国现阶段的发展特征,才能正确把握主流和方向,从而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决策;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提升国民经济整体素质、赢得国际经济竞争主动权的根本途径,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重大战略;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是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也是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
12、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坚持好、发展好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协商民主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真实性、广泛性、包容性。
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13、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4、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5、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科学发展观强调,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