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访与写作课件第九章采访的实施访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提问的基本类型 (一)开放式提问 开放式提问所提的问题一般比较宽泛,能给受访者的作答以一定的
伸缩余地和灵活性。在人物访谈和询问对方态度、情感、观点等主观性 内容的时候,经常采用开放式提问。
(二)封闭式提问 封闭式提问又称闭合式提问,这类提问的指向具体、明确,要求一
个有针对性的答案。在了解和调查具体事件信息的时候,或者时间紧迫 的场合,多采用封闭式提问。
第三节 提问的类型和方法
二、提问的一般要求 (一)提wk.baidu.com要简洁。 (二)提问要具体。 (三)提问要有逻辑。 (四)提问要看环境氛围。
第三节 提问的类型和方法
三、提问的主要方法 (一)正问法。 正问法又叫开门见山法,即记者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是一种简单、
直接的提问方法。 (二)侧问法。 侧问法又称迂回法,指记者不直接从正面提出问题,而从侧面入手,
措,以化解冲突。 【案例】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事故的背后》( 2007年1月25日播
出)节目中,记者通过先期调查已证明了海正药厂污染物排放严重超标的 情况;然而面对采访,厂方却矢口否认和狡辩。对此,记者只是将一个个 证据抛出,而不做争论,甚至 连节目结尾都没有总结,戛然而止,令人 回味。
第三节 提问的类型和方法
(二)环境因素 访问的时间、地点、参与人员、舆论气候、组织压力等综合构成了访问
的环境。环境的变化会引发受访者心理空间的变化,进而影响他的行为。
第二节 访问的氛围
二、营造融洽的访问氛围 从个体和环境因素出发,氛围的营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选择合适的时间地点 (二)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1.遵约守时;2.称呼恰当;3.举止得体。 (三)寻找相似或接近元素
第九章 采访的实施——访问
目录
第一节 访问的特质 一、访问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交往活动 二、记者和采访对象的关系
第二节 访问的氛围 一、把握访问的心理场 二、营造融洽的访问氛围 三、应对访问中的冲突
第三节 提问的类型和方法 一、提问的基本类型 二、提问的一般要求 三、提问的主要方法
第一节 访问的特质
第一节 访问的特质
(三)主控性 访问的主控性,指访问的全过程都是由记者主导和控制的。能否
获得需要的信息是衡量访问活动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记者主导和控 制访问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所需的信息。
第一节 访问的特质
二、记者和采访对象的关系 (一)地位平等。 (二)互有所需。 (三)组合自由。
第二节 访问的氛围
或者绕个弯子,提些表面看来与访问内容无关的问题,以引发受访者讲 出真实情况。
(三)激将法。 又称反问法或故意错问法,即从相反方面提出问题,或者有意误解
对方的意思,以刺激、激化其情绪,使其不吐不快。
第三节 提问的类型和方法
三、提问的主要方法 (四)假借法。 假借法指记者通过假设环境或借用他人的表述作为问题引出的依据,
一、把握访问的心理场 记者要把握访问的心理场,预判受访者可能的态度和行为,可以从个体因
素和环境因素两方面着手,为营造氛围,促使访问顺利进行做好准备。 (一)个体因素 不同的生理特征、生活经历、观点兴趣等,都会引发受访者在接受访问
时的表现差异。因此,在访问准备阶段,记者就应该对受访者有基本了解, 以便拉近距离、调节气氛。
来进行提问。 (五)盘问法。 这是调查性报道中记者经常使用的方法,特指围绕着某一问题不断
变换发问角度或进行连续追问。
思考与练习:
1.什么是采访氛围?在访问中记者如何调节采访氛围? 2.运用本章所学知识,对一位你不熟悉的同学或者老师,进行一次人 物访谈。 3.在学校围绕某一事件或主题,进行一次实地采访,设计和使用各种 提问方式和技巧。
一、访问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交往活动 访问是一种通过记者与采访对象面对面的交谈、提问等来进行采访的 社会活动,它是记者职业生涯中一项最主要、最经常的职业活动。 与一般社会交往不同,访问具有明显的公共性、代表性和主控性的特 征。 (一)公共性 访问的公共性,指访问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是一 种公共而非个体因素驱动的交往行为。 (二)代表性 访问的代表性,指记者的访问是一种职业行为,其身份是所在媒 体和公众的代表。记者的这一“代表性”身份,要求其在访问中需十 分注重自身的表现,要多听少说、多提问少断言。
共同的出生地、共同的熟人、共同的兴趣爱好等等。
第二节 访问的氛围
三、应对访问中的冲突 访问中的冲突,主要是指访问过程中出现的影响采访顺利进行的记者
与受访者之间的矛盾。受访者在冲突中主要有三种表现: 一是问而不答,回避和拒绝回答记者提问; 二是答非所问,所说内容与记者提问关联不大; 三是所答非实,面对提问提供虚假或片面信息。 对此,记者应找到这些表现的原因所在,“对症下药”,采取相应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