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原理及应用题目及答案

合集下载

《GPS测量原理及应用》题库

《GPS测量原理及应用》题库

一、单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多选不给分。

每题2分,共20 分)。

1、GPS卫星星座配置有( D )颗在轨卫星。

A. 21B. 12C. 18D. 242、UTC是指( C )。

A. 协议天球坐标系B. 协议地球坐标系C. 协调世界时D. 国际原子时3、AS政策是指( D )。

A. 紧密定位服务B. 标准定位服务C. 选择可用性D. 反电子欺骗4、GPS定位中,信号传播过程中引起的误差主要包括大气折射的影响和( A )影响。

A. 多路径效应B. 对流层折射C. 电离层折射D. 卫星中差5、一般地,单差观测值是在( A )的两个观测值之间求差。

A. 同卫星、同历元、异接收机B. 同卫星、异历元、异接收机C. 同卫星、同历元、同接收机D. 同卫星、异历元、异接收机6、双差观测方程可以消除( D )。

A. 整周未知数B. 多路径效应C. 轨道误差D. 接收机钟差7、C/A码的周期是( A )。

A. 1msB. 7天C. 38星期D. 1ns9、在GPS测量中,观测值都是以接收机的( B )位置为准的,所以天线的相位中心应该与其几何中心保持一致。

A、几何中心B、相位中心C、点位中心D、高斯投影平面中心10、岁差和章动旋转变换是用于哪两个坐标系之间的转换( A )。

A、瞬时极天球坐标系与平天球坐标系B、瞬时极天球坐标系与平地球坐标系C、瞬时极天球坐标系与瞬时极地球坐标系D、平天球坐标系与平地球坐标系1.GPS广播星历中不包含…………………………………………………………()GPS卫星的六个轨道根数 GPS观测的差分改正●GPS卫星钟的改正❍GPS卫星的健康状态2.以下哪个因素不会削弱GPS定位的精度………………………………………()晴天为了不让太阳直射接收机,将测站点置于树荫下进行观测测站设在大型水库旁边●在SA期间进行GPS导航定位❍夜晚进行GPS观测3.GPS卫星之所以要发射两个频率的信号,主要目的是………………………()消除对流层延迟 消除电离层延迟●消除多路径误差❍增加观测值个数4.GPS观测值在接收机间求差后可消除……………………………………………()电离层延迟 接收机钟差●卫星钟差❍对流层延迟5.GPS测量中,卫星钟和接收机钟采用的是哪种时间系统……………………()GPS时 恒星时●国际原子时❍协调世界时1、GPS定位的实质就是根据高速运动的卫星瞬间位置作为已知数据,采用(A )的方法,确定待定点的空间位置。

GPS原理及其应用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

GPS原理及其应用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

GPS思考题及参考答案1.L1载波上没有P码信息。

(³)L1载波上有P码信息,用于捕获P码2.精密星历可以用于实时导航之中。

(³)精密星历是后处理星历,不能用于实时导航中3.WGS-84是一种协议坐标系。

(√)4.GPS相对定位中至少需要两台接收机。

(√)5.LADGPS是局部区域差分系统的简称。

(√)6.天球坐标系与地球坐标系无关,因此常用天球坐标系描述卫星的位置。

(√)7.从时间系统的实质来说,GPS时间系统是一种原子时。

(√)8.GPS载波相位观测值在接收机间求差可以消除接收机的钟差。

(³)GPS载波相位观测值在星站二次差分可以消除接收机的钟差。

9.在平面控制中,地方坐标系与WGS84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一般是先进行旋转后平移,实现两坐标的转换。

(³)在平面控制中,地方坐标系与WGS84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一般是先进行平移后旋转,实现两坐标的转换。

10.在观测中要求卫星高度角的目的主要是减弱电磁波在大气层传播的误差。

(√)11.地球自转轴长周期变化,引起黄道缓慢变化,称为岁差。

(√)12.升交点的赤径,轨道的倾角,唯一的确定了卫星轨道平面与地球体的相对定位。

(√)13.GPS中定位中获得的是大地高,可以直接纳入我国高程系统。

(³)GPS中定位中获得的是大地高,不可以直接纳入我国高程系统。

14.地球瞬时自转轴在天球上随时间而变,称极移。

(³)地球瞬时自转轴在地球上随时间而变,称极移。

15.GPS定位结果的转换可以在约束平差过程中实现。

(√)16.WGS84坐标系是一种理论坐标系。

(³)WGS84坐标系是一种协议坐标系。

17. 实时导航中可以使用精密星历。

(³)实时导航中使用广播星历。

18. GPS网平差是以野外原始观测数据值为基本观测量。

(³)GPS网平差是以基线解算后获得的基线向量为基本观测量。

19.不同的坐标系之间一般存在着平移与旋转关系。

GPS定位原理介绍习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

GPS定位原理介绍习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

GPS定位原理介绍习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14 全球定位系统(GPS)定位原理简介⼀、填空题:1、GPS接收机基本观测值有伪距观测值、载波相位观测值。

2、GPS接收机按⽤途分,可分为导航型接收机、测地型接收机、授时型接收机和姿态测量型接收机。

其中测地型接收机,按载波频率⼜可分为单频接收机、双频接收机。

3、GPS接收机主要由GPS接收机天线、GPS接收机主机和电源三部分组成。

4、GPS定位是利⽤空间测距交会定点原理。

5、全球定位系统(GPS)主要由空间卫星部分、地⾯监控部分和⽤户设备三部分组成。

6、GPS卫星星座由 24颗卫星组成。

其中21颗⼯作卫星, 3 颗备⽤卫星。

⼯作卫星分布在 6 个近圆形的轨道⾯内,每个轨道上有 4 颗卫星。

GPS⼯作卫星距离地⾯的平均⾼度是20200km。

7、地⾯监控部分按功能可分为监测站、主控站和注⼊站三种。

8、GPS接收机接收的卫星信号有:伪距观测值和载波相位观测值及卫星⼴播星历。

9、根据测距原理,GPS卫星定位⽅法有伪距定位法、载波相位测量定位和 G PS 差分定位。

对于待定点位,根据接收机运动状态可分为静态定位和动态定位。

根据获取定位结果的时间可分为实时定位和⾮实时定位。

10、在两个测站上分别安置接收机,同步观测相同的卫星,以确定两点间相对位置的定位⽅法称为相对定位。

11、载波相位相对定位普遍采⽤将相位观测值进⾏线性组合的⽅法。

具体⽅法有三种,即单差法、双差法和三差法。

12、GPS差分定位系统由基准站、流动站和⽆线电通信链三部分组成。

13、GPS测量实施过程与常规测量⼀样包括⽅案设计、外业测量和内业数据处理三部分。

⼆、名词解释:1、伪距单点定位----利⽤GPS接收机在某⼀时刻测定的四颗以上GPS卫星伪距及从卫星导航电⽂中获得的卫星位置,采⽤距离交会法求定天线所在的三维坐标.2、载波相位相对定位----⽤两台GPS接收机,分别安置在测线两端(该测线称为基线),固定不动,同步接收GPS卫星信号。

GPS测量原理与应用试卷与答案(共5套)

GPS测量原理与应用试卷与答案(共5套)

GPS原理与应用第一套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1.计量原子时的时钟称为原子钟,国际上是以( C)为基准。

A、铷原子钟 B 、氢原子钟 C 、铯原子钟 D 、铂原子钟2.我国西起东经 72°,东至东经 135°,共跨有 5 个时区,我国采用( A )的区时作为统一的标准时间。

称作北京时间。

A、东8区 B 、西8区 C 、东6区 D 、西6区3.卫星钟采用的是 GPS 时,它是由主控站按照美国海军天文台( USNO)( D )进行调整的。

在 1980 年 1 月 6 日零时对准,不随闰秒增加。

A、世界时(UT0) B 、世界时(UT1)C、世界时(UT2) D 、协调世界时(UTC)4.在 20 世纪 50 年代我国建立的 1954 年北京坐标系是( C)坐标系。

A、地心坐标系 B 、球面坐标系C、参心坐标系 D 、天球坐标系5.GPS定位是一种被动定位,必须建立高稳定的频率标准。

因此每颗卫星上都必须安装高精确度的时钟。

当有 1×10— 9s 的时间误差时,将引起( B )㎝的距离误差。

A、20 B 、30 C 、40 D 、506. 1977 年我国极移协作小组确定了我国的地极原点,记作(B)。

A、JYD1958.0 B 、 JYD1968.0 C 、 JYD1978.0 D 、JYD1988.07. 在GPS测量中,观测值都是以接收机的( B )位置为准的,所以天线的相位中心应该与其几何中心保持一致。

A、几何中心 B 、相位中心C、点位中心 D 、高斯投影平面中心8.在 20 世纪 50 年代我国建立的 1954 年北京坐标系,采用的是克拉索夫斯基椭球元素,其长半径和扁率分别为( B )。

A、a=6378140、α =1/298.257 B 、a=6378245、α =1/298.3C、a=6378145、α =1/298.357 D 、a=6377245、α =1/298.09.GPS 系统的空间部分由21 颗工作卫星及 3 颗备用卫星组成,它们均匀分布在(D)相对与赤道的倾角为55°的近似圆形轨道上,它们距地面的平均高度为20200Km,运行周期为11 小时58 分。

《GPS定位原理及应用》练习习题集答案.doc

《GPS定位原理及应用》练习习题集答案.doc

《GPS定位原理及应⽤》练习习题集答案.doc第⼀篇《GPS定位原理与应⽤》习题集⼀、名词解释⼀、名词解释I、卫星星历 : 是描述卫星运⾏轨道的信息。

2、天线⾼ : 指天线的相位中⼼⾄观测点标志中⼼顶⾯的垂直距离。

3, 春分点 : 当太阳在黄道上从天球南半球向北半球运⾏时,黄道与地球⾚道的交点。

4、开普勒第⼀定律 : 卫星运⾏的轨道是⼀个椭圆,⽽该椭圆的⼀个焦点与地球的⽉⼼相重合。

这⼀定律表明,在中⼼引⼒场中,卫星绕地球运⾏的轨道⾯,是⼀个通过划球质⼼的静⽌平⾯。

5、同步环 : 由多台接收机同步观测的结果所构成的闭合环称为同步环。

6、多路朽效应 : 在 GPS测量中,如果测站周围的反射物所反射的卫星信号 ( 反射波 ) 进⼊接收衫天线,这就将和直接来⾃卫星的信号 ( 直接波 ) 产⽣⼲涉,从⽽使观测值偏离真值产且所谓的多路径误差。

这种⼭于多路径的信号传播所引起的⼲涉时延效应称为多路径效应。

7、周跳 : 在接收机跟踪 GPS卫星进⾏观测的过程中,常常⼭于多种原因 ( 例如接收机天线被阻挡、外界噪声信号的千扰等 ) ,可能使载波相位观测值中的 9 周数不正确但其不⾜ 1 整周的⼩数部分仍然是正确的,这种现象成为整周变跳,简称周跳。

8、绝对定位 : 利⽤ GPS卫星和⽤户接收机间的距离观测值直接确定⽤户接收机天线在在 WGS-84坐标系中相对地球质⼼的绝对位置。

9, 恒星时 : 以春分点为参考点,由春分点的周⽇视运动所确定的时间,称为恒星时。

恒星时是地⽅时。

10、卫星的⽆摄运动 : 卫星在轨运动受到中⼼⼒和摄动⼒的影响。

假设地球为匀质球体,其对卫星的引⼒称为中⼼⼒ ( 质量集中于球体的中⼼ ) 。

中⼼⼒决定着卫星运动的 4本规律和特征,此时卫星的运动称为⽆摄运动,⼭此所决定的卫星轨道可视为理想的轨道,⼜称卫星的⽆摄运动轨道。

11, 精密星历 : 是⼀些国家的某些部门,根据各⾃建⽴的跟踪站所获得的精密观测资料,应⽤与确定预报星历相似的⽅法,⽽计算的卫星星历。

GPS原理及应用题目及答案

GPS原理及应用题目及答案

GPS原理及应用题目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二体问题:2真近点角、平近点角、偏近点角:3多路径效应:4无约束平差和约束平差5.章动6.异步观测7.接收机钟差8.周跳9.三维平差10.岁差11.同步观测12.卫星钟差13.整周未知数14.二维平差二.填空题1.GPS工作卫星的地面监控系统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GPS系统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部分组成。

3.按照接收的载波频率,接收机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接收机。

4.GPS卫星信号由、、三部分组成。

5.接收机由、、三部分组成。

6.GPS卫星信号中的测距码和数据码是通过技术调制到载波上的。

7.1973年12月,GPS系统经美国国防部批准由陆海空三军联合研制。

自1974年以来其经历了、、三个阶段。

8.GPS卫星星座基本参数为:卫星数目为、卫星轨道面个数为、卫星平均地面高度约20220公里、轨道倾角为度。

9.GPS定位成果属于坐标系,而实用的测量成果往往属于某国的国家或地方坐标系,为了实现两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如果采用七参数模型,则该七个参数分别为,如果要进行不同大地坐标系之间的换算,除了上述七个参数之外还应增加反映两个关于地球椭球形状与大小的参数,它们是和10.真春分点随地球自转轴的变化而不断运动,其运动轨迹十分复杂,为了便于研究,一般将其运动分解为长周期变化的和短周期变化的11.GPS广播星历参数共有16个,其中包括1个,6个对应参考时刻的参数和9个反映参数。

12.GNSS的英文全称是13.载体的三个姿态角是、、14、GPS星座由颗卫星组成,分布在个不同的轨道上,轨道之间相距°,轨道的倾角是°,在地球表面的任何地方都可以看见至少颗卫星,卫星距地面的高度是km。

15、GPS使用L1和L2两个载波发射信号,L1载波的频率是MHZ,波长是cm,L2载波的频率是MHZ,波长是cm。

GPS测量原理与应用试卷及答案(共5套)

GPS测量原理与应用试卷及答案(共5套)

第一套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计量原子时的时钟称为原子钟,国际上是以( C)为基准。

A、铷原子钟B、氢原子钟C、铯原子钟D、铂原子钟2.我国西起东经72°,东至东经135°,共跨有5个时区,我国采用( A )的区时作为统一的标准时间。

称作北京时间。

A、东8区B、西8区C、东6区D、西6区3.卫星钟采用的是GPS 时,它是由主控站按照美国海军天文台(USNO)( D )进行调整的。

在1980年1月6日零时对准,不随闰秒增加。

A、世界时(UT0)B、世界时(UT1)C、世界时(UT2)D、协调世界时(UTC)4.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建立的1954年北京坐标系是( C)坐标系。

A、地心坐标系B、球面坐标系C、参心坐标系D、天球坐标系5. GPS定位是一种被动定位,必须建立高稳定的频率标准。

因此每颗卫星上都必须安装高精确度的时钟。

当有1×10— 9s的时间误差时,将引起( B )㎝的距离误差。

A、20B、30C、40D、506. 1977年我国极移协作小组确定了我国的地极原点,记作(B)。

A、JYD1958.0B、JYD1968.0C、JYD1978.0D、JYD1988.07. 在GPS测量中,观测值都是以接收机的( B )位置为准的,所以天线的相位中心应该与其几何中心保持一致。

A、几何中心B、相位中心C、点位中心D、高斯投影平面中心8.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建立的1954年北京坐标系,采用的是克拉索夫斯基椭球元素,其长半径和扁率分别为( B)。

A、a=6378140、α=1/298.257B、a=6378245、α=1/298.3C、a=6378145、α=1/298.357D、a=6377245、α=1/298.09.GPS 系统的空间部分由21 颗工作卫星及3 颗备用卫星组成,它们均匀分布在(D)相对与赤道的倾角为55°的近似圆形轨道上,它们距地面的平均高度为20200Km,运行周期为11小时58分。

gps原理及应用试题及答案

gps原理及应用试题及答案

gps原理及应用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GPS系统的全称是什么?A. 全球定位系统B. 全球广播系统C. 全球通信系统D. 全球导航系统答案:A2. GPS卫星的轨道高度大约是多少?A. 10000公里B. 20000公里C. 30000公里D. 40000公里答案:B3. GPS接收机至少需要多少颗卫星来确定位置?A. 2颗B. 3颗C. 4颗D. 5颗答案:C4. 以下哪个因素不会影响GPS信号的接收?A. 大气层B. 建筑物C. 卫星的运行轨道D. 接收机的电池电量答案:D5. GPS系统最初是为哪个领域设计的?A. 民用B. 商业C. 军事D. 科研答案:C6. GPS定位精度通常可以达到多少米?A. 1米B. 5米C. 10米D. 20米答案:B7. GPS接收机的DOP值代表什么?A. 接收机的电池电量B. 接收机的信号强度C. 定位的精度D. 接收机的使用寿命答案:C8. GPS系统使用的卫星信号频率主要分为哪两类?A. L1和L2B. L1和L5C. L2和L5D. L3和L4答案:A9. GPS接收机的SA技术指的是什么?A. 信号放大技术B. 信号衰减技术C. 选择性可用性D. 信号增强技术答案:C10. GPS系统可以用于哪些应用领域?A. 车辆导航B. 航空导航C. 航海导航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GPS系统可以应用于以下哪些领域?A. 车辆导航B. 航空导航C. 航海导航D. 农业管理E. 军事定位答案:ABCDE2. GPS接收机的误差来源包括哪些?A. 卫星钟差B. 接收机钟差C. 电离层延迟D. 对流层延迟E. 多路径效应答案:ABCDE3. GPS系统的优势包括哪些?A. 全球覆盖B. 定位精度高C. 操作简便D. 应用广泛E. 成本低廉答案:ABCDE4. GPS接收机的DOP值包括哪些类型?A. GDOPB. PDOPC. HDOPD. VDOPE. TDOP答案:ABCDE5. GPS系统可以提供哪些类型的数据?A. 经度B. 纬度C. 高度D. 时间E. 速度答案:ABCDE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GPS系统是由美国国防部开发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PS原理及应用题目及答案GPS原理及应用复习题目一.名词解释1二体问题:2真近点角、平近点角、偏近点角:3多路径效应:4无约束平差和约束平差5.章动6.异步观测7.接收机钟差8.周跳9.三维平差10.岁差11.同步观测12.卫星钟差13.整周未知数14.二维平差二.填空题1.GPS工作卫星的地面监控系统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GPS系统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部分组成。

3.按照接收的载波频率,接收机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接收机。

4.GPS卫星信号由、、三部分组成。

5.接收机由、、三部分组成。

6.GPS卫星信号中的测距码和数据码是通过技术调制到载波上的。

7.1973年12月,GPS系统经美国国防部批准由陆海空三军联合研制。

自1974年以来其经历了、、三个阶段。

8.GPS卫星星座基本参数为:卫星数目为、卫星轨道面个数为、卫星平均地面高度约20200公里、轨道倾角为度。

9.GPS定位成果属于坐标系,而实用的测量成果往往属于某国的国家或地方坐标系,为了实现两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如果采用七参数模型,则该七个参数分别为,如果要进行不同大地坐标系之间的换算,除了上述七个参数之外还应增加反映两个关于地球椭球形状与大小的参数,它们是和。

10.真春分点随地球自转轴的变化而不断运动,其运动轨迹十分复杂,为了便于研究,一般将其运动分解为长周期变化的和短周期变化的。

11.GPS广播星历参数共有16个,其中包括1个,6个对应参考时刻的参数和9个反映参数。

12.GNSS的英文全称是。

13.载体的三个姿态角是、、。

14、GPS星座由颗卫星组成,分布在个不同的轨道上,轨道之间相距°,轨道的倾角是°,在地球表面的任何地方都可以看见至少颗卫星,卫星距地面的高度是km。

15、GPS使用L1和L2两个载波发射信号,L1载波的频率是MHZ,波长是cm,L2载波的频率是MHZ,波长是cm。

16、GPS卫星除了受到引力之外,还受到地球引力场摄动力、光压摄动力、大气阻力、摄动力等的摄动力的影响,因此卫星的运动实际上是。

16、GPS卫星星历有两种,一种是,另一种是。

前者包含时间二参数,轨道参数和摄动参数,后者包含每颗卫星在一定时刻的和卫星钟差。

17、美国军方为了防止GPS被敌方用于军事目的,对GPS系统实施了两种政策,一种是政策,一种是政策,不过从2000年5月1日起,美国政府宣布取消了政策。

18、在相对定位时,一般要对载波相位观测值进行线性组合,常用的有差,差和差三种。

19、RTK的关键技术有两个,一个是如何,一个是,前者已经有许多方法,统称为OTF,例如FARA,,等。

20、C\A码的周期短,易于捕获,所以我们称其为码,由于其码元宽度比P码的要,所以我们还称其为粗码,P码的周期为天,码元宽度为m。

用它测量伪距的精度大概是m。

21.GPS静态单点定位,至少需要()个历元。

22.卫星椭圆的形状用开普勒参数中的()表示。

23.对流层延迟量与载波频率()关(“有”还是“无”)。

24.正确选择测站的位置主要目的是为了消除()。

25.C/A码的码元宽度是()m。

26.只有当两个伪随机码完全对齐时,相关系数才等于()。

27.GPS卫星的周期是12个恒星时,换算成太阳时为()。

28.瞬时天球坐标系与协议天球坐标系之间存在()。

29.GPS单点定位,至少需要()卫星。

30.卫星轨道面的位置用开普勒参数中的()表示。

31.电离层延迟量与载波频率的平方成()比。

32.消除多路径误差的主要措施是()。

33.GPS时钟的基本频率是()MHZ。

34.伪随机码的自相关性用()表示。

35.GPS卫星的周期是12个恒星时,换算成太阳时为()。

36.瞬时地球坐标系与协议地球坐标系之间存在()。

37.钟差的三个系数分别称为、、。

三.选择题1、瞬时天球坐标系与瞬时地球坐标系的关系正确的是()。

A、两个坐标系的原点不同,坐标指向也不同;B、两个坐标系的原点不相同,Z轴指向相同;C、两个坐标系的X轴之间的夹角(旋转角)随观测时间不变;D、两个坐标系的X轴之间的夹角(旋转角)θ随观测时间而变。

2、世界时UT、1UT、2UT其时间尺度的稳定度Φ、1Φ、2Φ之间的正确关系是()。

A、21Φ<Φ<Φ;B、21Φ>Φ>Φ;C、21Φ=Φ=Φ;D、Φ=Φ>Φ21。

3、关于卫星的运行轨道说法正确的是()。

A、卫星的轨道是在一个平面上,且是一个椭圆;B、卫星的轨道不是在一个平面上,且是一个空间闭合曲线;C、卫星的轨道是一个空间非闭合曲线;D、卫星的轨道是在一个轨道平面上,但形状非常复杂。

4、开机测量后,接收机能捕捉到许多卫星,那么通过连续24小时的观测()A、任意不同观测时刻捕捉到的卫星数相同,卫星序号不变;B、任意不同观测时刻捕捉到的卫星数可能变化,卫星序号也可能变化;C、任意不同观测时刻捕捉到的卫星数相同,卫星序号不同;D、任意不同观测时刻捕捉到的卫星数一定不同,卫星序号一定变化。

5、卫星的位置信息来自()。

A、观测文件;B、气象文件;C、测站文件;D、星历文件。

6、某个观测文件里面既含有伪距观测值ρ,又含有载波相位观测值Φ,那么()。

A、在观测过程中ρ、Φ不随时间变化;B、在观测过程中ρ不变、Φ随时间变化;C、在观测过程中ρ变、Φ随时间不变;D、在观测过程中ρ、Φ都随时间变化。

7、如果认为接收机钟差为固定参数,则单点测码伪距定位方程中未知参数的个数是()A、3;B、4;C、5;D、具体数目依观测历元数而定。

8、观测文件中的载波相位观测量是指()注:0N为整周未知数、)int(N为接收机计数器整周计数、?为相位差的小数部分。

A、?+)int(N;B、?++)int(0N N;C、?+0N;D、)int(0N N+。

9、采用平方技术重建载波,则()A、可以重新获得载波、测距码和数据码;B、可以重新获得载波、数据码,但得不到测距码;C、可以重新获得载波、测距码,但得不到数据码;D、可以重新获得载波,但得不到测距码和数据码。

10、某控制网共有网点数9个,同时使用4台GPS接收机进行静态相对测量,完成观测4个时段,则得到()。

A、总基线24条、独立基线3条、必要基线数9条;B、总基线12条、独立基线12条、必要基线数8条;C、总基线24条、独立基线16条、必要基线数9条;;D、总基线24条、独立基线12条、必要基线数8条。

11.下面关于坐标系之间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天球直角坐标系与地球直角坐标系之间坐标原点不同,三坐标轴指向也不同;B、大地坐标系也就是直角坐标系;C、站心赤道地平坐标系就是地球直角坐标系平移的结果;D、站心地平直角坐标系与站心赤道地平坐标系之间必须经过平移和旋转才能相互转换。

12.目前世界上已经研制成功的或正在研制和完善的卫星定位导航系统有四种,他们的工作卫星数和备用卫星数匹配不一样,那么下面哪一个是错误的()A、GPS系统(21+3);B、GLONSS系统(24+1);C、GNSS系统(27+1);D、北斗一号(2+1)13.下面关于时间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A、恒星时和平太阳时有地方性;B、世界时与平太阳时的起点不同,尺度也不同;C、原子时的起点处,世界协调时和它相差0.0039秒;D、GPS时和原子时的尺度一致,但起算原点不同。

14.在无摄运动和受摄运动状态下,关于卫星运动的轨迹说法错误的是()A、在无摄运动状态下,卫星的运动轨迹是一个标准椭圆;B、在受摄运动状态下,卫星的运动轨迹是一个近似的椭圆;C、在无摄运动状态下,卫星的运动轨迹是一个近似的椭圆;D、卫星的运动是受摄运动,其轨迹变化复杂。

15.下面关于GPS接收机的说法正确的是()A、GPS接收机接收到的卫星信号包括,载波、测距码、数据码和伪距;B、GPS接收机只有接收卫星信号的功能,没有数据处理的功能;C、GPS双频接收机接收卫星信号中的两种载波是独立、分开进行的;D、GPS接收机有如下功能,接收信号、信号扩大、解调、分流、数据处理等。

16.GPS测量定位和常规大地测量定位方法相比() A、GPS测量定位不要求点之间相互通视,具有全天候、全球性的特点;B、常规大地测量定位比GPS测量定位高;C、常规大地测量定位,要求点之间要相互通视,并且具有全球性;D、GPS测量定位比常规大地测量定位精度高。

17.关于GPS静态定位和动态定位说法正确的是()A、静态定位时,接收机必须处于静止状态,而动态定位时接收机必须处于运动状态;B、实时动态相对定位过程中,流动站不必保持对所测卫星的连续跟踪;C、在快速静态相对定位过程中,流动站不必保持对所测卫星的连续跟踪;D、静态定位比动态定位精度一定高。

18.相对定位中用到差分方法,对于短基线相对测量定位来说()A、通过对同一颗卫星同步观测量(相位)求差即单差,可以消除卫星钟和接收机钟钟差的影响;B、通过双差可以消除整周未知数的影响;C、通过单差可以消除大气层带来的时间延迟影响;D、通过三差方法后,已经消除了卫星钟钟差、接收机钟差、整周未知数的影响,减弱了大气层、卫星星历误差的影响。

19.下面关于GPS基线向量网平差的说法正确的是()A、经自由网平差后可以得到GPS网点的地面网的坐标;B、GPS基线向量网平差所用的观测量是相位观测量;C、非自由网平差的约束条件最少;D、自由网平差的目的是检验网本身的内部符合精度及系统误差和粗差,同时提供大地高程数据。

20.关于GPS点的大地高、正常高、高程异常说法错误的是()A、GPS点的大地高就是GPS点到相应参考椭球面的法线方向的距离;B、正常高是GPS点沿垂线到似大地水准面的距离;C、GPS点的高程异常等于GPS点的大地高减去正常高;D、GPS点的高程异常反映了该点处的参考椭球面和大地水准面之差。

21、RTK是一种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它使用()原理来定位。

A、位置差分;B、伪距差分;C、载波相位差分;D、绝对定位;22、方程中各符号的含义是:()。

B、M是真近点角,E是偏近点角;C、M是真近点角,E是平近点角;D、M是偏近点角,E是真近点角;E、M是平近点角,E是偏近点角;23、计算GPS卫星的位置时,首先要计算卫星在轨道平面内的坐标,轨道平面坐标系轴采用下面的方法定义的()。

E、坐标原点在地球质心,x轴指向春分点,y轴与x轴垂直F、坐标原点在地球质心,x轴指向升交点,y轴与x轴垂直G、坐标原点在地球质心,x轴指向近地点,y轴与x轴垂直H、坐标原点在地球质心,x轴指向格林尼治,y轴与x轴垂直E e E M sin-=24、消除多路径影响的最有效措施是()A、选择合适的测站位置进行观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