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教案
中班语言优质课《我想》教案

中班语言优质课《我想》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听、说、读、写“我想”这个短语;2.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和语言运用能力;3.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促进其全面发展。
二、教学准备1.课件(包括图片和文字)2.讲解卡片(写有“我想”,“我喜欢”等短语)3.课堂练习题,例如填字、涂色等三、教学过程1. 热身阶段教师向学生介绍“我想”这个短语,并向学生征询他们对“我想”这个短语的理解和应用场景。
例如,问学生:“你们在什么时候用到‘我想’这个词?你们曾经想过自己想做什么吗?”2. 讲解阶段教师向学生讲解“我想”这个短语的用法和语法结构,提醒学生注意动词后跟的是什么。
例如:“我想”后面可以跟名词、动词等。
并向学生展示相关的图片和卡片,提醒学生记忆和掌握相关短语。
3. 实践阶段教师通过游戏和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运用“我想”这个短语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实践,帮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兴趣爱好。
学生可以通过A B两张卡片的区分,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如“我想画画”,“我想做好玩的游戏”,并且在小组内与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想法,以此扩大学生的交流范围和交流能力。
4. 升华阶段在实践活动完成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提高发言能力的基础上,通过各种形式进行个性和兴趣爱好的展示。
(如展示一个自己画的画,或者演唱一首自己喜欢的歌曲等等)5. 总结阶段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向学生反思“我想”这个短语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可以向学生提出反思问题讨论,如:“‘我想’和‘我喜欢’有什么区别?”,“你们尝试用‘我想’这个短语描述‘愿望’和‘想法’的时候有什么感受?”四、教学反思此次教学上通过语言、图片、游戏等多种方式给学生进行了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更加注重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个性发展。
通过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和语言运用能力,也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幼儿园大班《我想》教案7篇

幼儿园大班《我想》教案7篇幼儿园大班《我想》教案7篇幼儿园大班《我想》教案11、激发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2、能画出人物正面、侧面的几动态。
3、发展幼儿相信想象力与创造力,提高幼儿绘画技巧。
活动准备1.课件-动画片:你能飞吗?2.彩笔,画纸。
活动过程一、动画片引入主题,激发幼儿兴趣。
指导语:小朋友有一个很好看的动画片叫《你能飞吗》,想一想哪些动物能飞呢?1.请小朋友看一看动画片里有谁?谁会飞呢?2.它们是靠什么飞上天的?二、激发幼儿想象,拓展幼儿思维。
1.想一想,能飞上天的有什么?(引导幼儿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讲述)2.鸟类为什么能飞上天?它们靠的是什么?(幼儿讨论,发言)3.飞机没有翅膀,为什么也能飞上天?(飞机有螺旋桨)三、幼儿想象作画1.小朋友,你想飞上天吗?你可以借助什么飞上天?(让幼儿用动作学一学怎样飞,启发幼儿横着飞、竖着飞。
可以借助飞机,气球等。
)2.幼儿作画,教师交代要求。
(1)可以画天上的人物、小鸟等其他东西。
采用不同的东西使自己飞上天,如:翅膀、气球、螺旋桨等,并画出人物的不同姿态。
(2)启发幼儿利用遮挡的关系画出许多的房子和动物等(鼓励幼儿大胆作画。
)四、作品欣赏1.教师重点讲评有创意的作品,鼓励幼儿把自己的想法讲给大家听。
2.幼儿互相观赏作品。
幼儿园大班《我想》教案2通过故事理解小纸人想飞的愿望,感受帮助别人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活动准备:故事ppt,小纸人(手工纸、卡纸、瓦楞纸各3个)活动过程:一、欣赏故事前半段,理解故事内容(幻灯、讨论)1、小纸人会不会飞?它一次又一次坚持不懈,最后成功了吗?2、它为什么想要飞?3、你们有谁知道飞在天空中是怎样的感觉?4、看来小纸人单靠自己的力量是飞不起来的,你们愿不愿帮助他?二、帮助小纸人试飞。
1、幼儿两两合作帮小纸人试飞。
2、交流喃三、听赏故事后半段,感受小纸人实现愿望后的喜悦心情。
由于大家的帮助,小纸人的愿望终于实现了,他说什么了?你们听了高兴吗?提升:是呀,帮助别人和被别人帮助都是件非常快乐的事情。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我想》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我想》一、教学目标1. 能够听懂、会说、会读、会写生字:我想。
2. 能够通过课文的学习,激发幼儿的联想能力,引导幼儿展开自由联想。
3. 能够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
4. 培养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1.培养幼儿的自由联想能力。
2. 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材《我想》。
2. 教具:图片、玩具等。
3. 课堂准备:准备好教案、教具等。
五、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老师和幼儿一起唱歌,跳舞,做手工等活动,让幼儿放松身心,愉快地进入课堂。
2. 导入新课(1)呈现生字“我想”,让学生认真看、认真读。
(2)通过图片故事,讲述一个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玩具的故事。
例如:小明想玩小汽车。
引出“我想”这几个字。
3. 学习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一起朗读课文。
(2)教师根据课文内容,与幼儿进行对话,引导幼儿对“我想”这几个字进行理解和运用。
4. 拓展活动(1)老师出示图片,让幼儿说出自己喜欢的玩具,例如:我想玩娃娃、我想玩球等。
(2)老师准备一些玩具,让幼儿进行选择,引导幼儿使用“I want”进行表达。
(3)老师出示一些简单的动作图片,让幼儿说出自己喜欢的动作。
例如:我想走路、我想跑步等。
(4)老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并用“I want to be”进行表达。
5. 温故知新(1)复习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我想”。
(2)与幼儿对话,引导幼儿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6. 结束活动老师和幼儿一起做简单的游戏或者活动,让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结束一天的学习。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在认识和理解“我想”这四个字的基础上,通过图片故事、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了幼儿的自由联想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也非常积极地参与表现出较高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我想…》教案(附教学反思)

写一篇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我想…》教案(附教学反思)的报告,600字《我想…》教案:一、课前准备1. 将教室内摆放活动材料,包括白纸、彩色画笔、图画书等;2. 提前准备多个句型,例如“我想吃(米饭、面包、糖果)”等,以供学生仿照练习。
二、教学目标1. 能根据老师的指令,能够正确朗读句型“我想...”;2. 能灵活运用指令中的形容词或者名词,将句型补充完整;3. 能够结合自身,创造出不同的表达方式,养成良好的表达习惯。
三、教学过程1. 活动引入:先用水果、蔬菜等实物来帮助学生理解句型“我想吃……”;2. 概念讲解:老师将句型“我想……”讲解给学生,解释其含义,举例说明;3. 练习:指导学生朗读句型“我想……”,并让学生根据自身想法填充指令中的形容词或者名词,完成句子;4. 综合练习:老师让学生独立完成句型“我想……”的练习,小组进行综合练习,让学生熟悉这种句式;5. 小测验:老师出示一个话题,例如“去动物园”,要求学生根据自身想法给出“我想……”的句子;6. 总结:老师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强调“我想……”句型的重要性。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我在教学中突出了“我想……”句型的重要性,学生对这个句型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老师也可以让小朋友利用“我想……”的句子,将自己的想法变为现实。
另外,在教学之初,我还帮助学生理解句型“我想……”的含义,教会了他们如何用此句型完成句子,丰富学生的语言语境。
本节课的教学可以说是十分成功的,学生都能够掌握这种句型,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以上是本次教学活动的总结,希望通过本次教学让学生们能够根据自身想法,使用“我想…”句型表达自身想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
儿歌《我想》优秀教案

儿歌《我想》优秀教案儿歌《我想》优秀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儿歌《我想》优秀教案(精选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儿歌《我想》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2、能抓住重点句理解诗歌的内容,大胆想象,充分表达3、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大胆想象,训练发散思维教学难点:展开丰富的联想,自由表达并创作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我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经常听一首歌,今天我把它带来了,你们想听吗?(播放歌曲《种太阳》)师:美好的愿望总能引起我们无穷的幻想。
窗边有个小姑娘常常托着下巴,甜甜地想,她在想什么呢?2、展示小诗:白天的太阳多红多热,是不是有个火炉烧得正旺?晚上的月亮多明亮,是不是有面镜子挂在天上?夜空的星星闪烁金光,是不是仙女把珍宝镶在天上?(a.师生合作读 b.学生齐读)师:你们的小脑袋里是不是和她一样有许多想象、幻想,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学生自由畅谈)二、新知1、学生互相读文师:文中的小作者一定特别想让你知道他的愿望,现在就跟你的小搭档读一读,千万别让他失望,如果你认为你的搭档读得很棒,就竖一竖大拇指。
2、师配乐朗读师:听你们读得那么尽兴,老师也想读读,大家同意吗?希望大家能够闭上眼睛想象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表达看到了什么)3、学生带感受练读课文4、学习第一小节(师:谁愿意把第一个美好的幻想与大家分享一下?)a.生读,生评b.自由读文c.学生自由畅谈读后感受d.带感受练读前两句e.指名练读(师:随着风儿悠荡,悠得真轻、真美多美啊,像神仙一样…… )f.师读后两句,生谈听到了什么g.带感受练读该句h.引导背诵该小节5、学习第二小节a.生读,生评b.自愿读文(师:谁还愿意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师:感觉到你长大了)c.抓住重点句“伸进湿软的土地,汲取甜美的营养”(师:这是被春风拂过,春雨滋润的土地)d.齐读“长啊,长”(师:我仿佛看到了你们就是柳树的根须,正在蓬勃生长)e.引导背诵该小节6、学习第三小节a.带感受齐读b.默读并质疑c.讨论“为什么说蓝天是我的课堂?”d.愿意朗读的学生齐读7、学习第四小节a.师生合作读文b.思考:遥远的地方会是哪里?飞到那里干什么?(提示:我要飞到宇宙,探索宇宙的奥秘。
《我想》教学设计(通用6篇)

《我想》教学设计(通用6篇)《我想》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并能理解“悠荡、汲取、柔软、篷帐”等词语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课文。
3、鼓励学生大胆想像,仿照课文前三节再编一段。
4、品读理解诗的内容,感悟诗情,通过幻想和想象,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重点难点重点:多种形式朗读,理解诗人的想象,感悟诗情。
难点:大胆想象,仿照课文前三节再编一段。
教学安排1时。
设计理念在《我想》这节课,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注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理念。
在学习过程中首先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然后是自主合作学习,循循渐进,逐步提高要求,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从课文中感受、熏陶。
同时,给学生充分发挥想像及表达的机会,激发学生创造的激情,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引发遐想。
1、播放歌曲《种太阳》,认真聆听,说说你从歌曲中听到那个小孩子的什么美好的愿望?你仿佛看到了什么?2、你也曾有过这么大胆而神奇的想像吗?指名说说,激发想象兴趣。
3、教师导言引入: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儿童诗《我想》,一起走进小诗中,去了解一下小朋友心中的美好愿望。
让我们和小作者一起领略那异彩纷呈的想象世界,去体味那奇异的想象所带来的快乐吧。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上课伊始,教师用一段《种太阳》这首歌曲来创设愉快的思想境界,激发学生展开想像的欲望,激起学生想像的热情,使学生的思维开始拓宽,更贴近幻想的境界。
(二)检测回顾,初步感知。
1、学生自由读,努力做到把诗歌读正确,通顺。
2、课件出示生字词语,检测字词掌握情况。
3、检测读的情况,相机正音。
4、教师范读,生听读思考:诗歌中的“我”有哪些美好的愿望?5、组织汇报,相机板书。
(三)快乐品读,理解诗境,感悟诗情。
品读第一节诗:①女生读,师生共评。
(听了朗读,我仿佛看到了……如:盛开着的桃花是那么鲜艳、那么美丽。
)②“我”的手儿接在桃树枝上,自己仿佛也变成了桃花,想象一下,桃树枝在春风中怎么悠呀悠的?你感受到桃树枝的自由和喜悦了吗?一起来,小桃树们,悠荡起你们美丽的小手。
小学二年级语文《我想》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导语】《我想》,写了⼀个孩⼦⼀连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安在桃树枝上,想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想把⾃⼰种在⼟地上,表达了⼉童丰富的想象⼒以及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以下是整理的⼩学⼆年级语⽂《我想》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年级语⽂《我想》原⽂ 我想把⼩⼿ 安在桃树枝上, 举⼀串花苞, 牵万缕阳光。
悠哇,悠—— 悠出声声春的歌唱。
我想把脚丫 接在柳树根上, 伸进湿软的⼟层, 汲取甜美的营养。
长啊,长—— 长成⼀座绿⾊的帐篷。
我想把眼睛 装在风筝上, 看⽩云多柔软, 瞧太阳多明亮。
望啊,望—— 蓝天是我的课堂。
我想把我⾃⼰ 种在春天的⼤地上, 变棵⼩草,绿得⽣辉; 变朵⼩花,开得漂亮。
变成柳絮和蒲公英, 飞呀,飞—— 飞到遥远的地⽅。
【篇⼆】⼩学⼆年级语⽂《我想》教案 教学⽬标: 1、这⾸诗通过幻想和想象,表达了作者对⼤⾃然的热爱,对美好⽣活的追求,指导学⽣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诗,整体感知诗歌的⾳韵美。
3、开发学⽣的想象⼒,感受⾃然美,培养学⽣热爱⼤⾃然的美好情操。
4、仿照诗歌的第3⼩节再编⼀段。
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有声有⾊地朗读,在诵读中体会诗歌的语⾔美和⾳韵美。
2、引导学⽣和⽂本进⾏对话,做到熟读能诵。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激趣导⼊新课 1、孩⼦们,我知道⼤家都很喜欢听歌、唱歌,今天,我想送给同学们⼀⾸歌,我们⼀起来听听好吗?(播放《种太阳》) 2、同学们听得都很认真,很多同学都情不⾃禁地跟着哼唱起来了,让我感受到你们也很喜欢这⾸歌,你能说⼀说这⾸歌表达了什么愿望吗?(学⽣⾃由发⾔) 3、“种太阳”⼀个多么美妙⽽⼤胆的想法呀,我想在我们⼩⼩的童⼼中,也会有这许许多多的梦想,现在就让我们⼀起⾛进梦想的天堂,共同⾛近“我想”。
(板书课题) 点评:“种太阳”是⼀⾸学⽣⼗分喜欢的歌曲,以此引⼊新课,⼀是因为这⾸歌贴近本单元的主题:幻想和想像,⼆是能够很好的调动学⽣学习的积极性,活跃⽓氛。
仿写儿童诗《我想》教案

仿写儿童诗《我想》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儿童诗《我想》。
(2)学会仿写儿童诗,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愿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儿童诗《我想》的内容和意境。
(2)学会运用儿童诗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儿童诗的韵律和美感,培养对文学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1. 背诵并理解儿童诗《我想》的内容和意境。
2. 学会仿写儿童诗,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愿望。
三、教学难点:1. 掌握儿童诗的韵律和节奏。
2. 运用儿童诗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四、教学准备:1. 准备儿童诗《我想》的文本和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 准备纸和笔,供学生仿写儿童诗使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向学生介绍儿童诗《我想》的作者和背景。
(2)引导学生朗读儿童诗,感受其韵律和美感。
2. 新课内容:(1)讲解儿童诗《我想》的内容和意境,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2)引导学生关注儿童诗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分析其作用和效果。
3. 仿写练习:(1)让学生思考自己想表达的想法和愿望。
(2)引导学生运用儿童诗的形式,将自己的想法和愿望表达出来。
(3)提供适当的词汇和句式,帮助学生进行仿写。
4. 展示和评价:(1)让学生将自己的仿写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
(2)引导同学们互相评价,给出建议和鼓励。
(3)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关注其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愿望的能力。
5. 总结和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儿童诗的韵律和表达方式。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读多写儿童诗,培养对文学的热爱。
六、教学延伸:1. 小组活动:(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首喜欢的儿童诗。
(2)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分析儿童诗的主题和表达方式。
(3)每组选出一篇代表作品,向全班展示并分享。
2. 家庭作业:(1)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分享学到的儿童诗《我想》。
(2)请家长协助,让学生尝试仿写一首关于家庭的儿童诗。
《我想》教案大班

教案名称:《我想》教案大班一、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理解“想念”的概念,认识到感情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的情感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3. 提高幼儿的听说能力和合作意识,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录音机、多媒体投影仪、幻灯片、音乐卡片。
2. 材料准备:填色纸、彩色笔、教材《我想大家》。
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10分钟)让幼儿站成一个大圈,老师玩起“我想你”游戏。
教师先贴出一个图片,然后对着其中一个幼儿说:“我想你!”这个幼儿要快速回答:“我也想你!”然后换下一个幼儿进行同样的问答,直到所有幼儿都参与进来。
2. 导入新知(10分钟)引导幼儿关注今天的主题:我想。
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思考“想”和“念”有什么不同,让他们理解“想念”的概念,并给出简单的解释。
之后,教师播放一段有关亲情和友情的音乐,引发幼儿的情感共鸣。
3. 情感体验(15分钟)通过对亲人、朋友或宠物的想念,让幼儿在纸上画出他们的所思所想。
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引导,让幼儿回忆他们与亲人或朋友在一起的时候的情景,或者是想象他们与宠物一起度过的快乐时光。
4. 听说训练(30分钟)4.1 教师播放《我想大家》这首歌,让幼儿倾听歌曲中描述的人物之间的想念之情。
然后,教师分发歌词卡片,带领幼儿一起唱这首歌。
4.2 制作“想念的画板”。
教师给每个幼儿一张填色纸和彩色笔,让他们画出自己想念的人或事物,然后在画板上写下自己的心愿、想念之情或者对被想念的人的祝福。
4.3 分组游戏。
将幼儿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通过描述画板上的内容来表达自己的想念之情,其他小组成员要根据描述画出相同的画板,看哪个小组最快完成。
比赛结束后,每个小组都可以展示自己的画板,让其他小组成员来猜测是谁的画板。
5. 情感总结(10分钟)通过展示和分享幼儿的画板,让他们能够有机会表达自己对亲人、朋友或宠物的想念之情,班级其他同学也可以借此机会表达自己的理解和祝福。
大班语言教案《我想》

大班语言教案《我想》1200字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朗读、理解生字词汇“想”、“拿”、“去”、“买”、“吃”、“喝”、“玩”;2. 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如“我想去买苹果”、“我想喝水”等;3. 能够通过游戏等方式培养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生字词汇“想”、“拿”、“去”、“买”、“吃”、“喝”、“玩”;2. 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准备: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电子白板教学道具:玩具果蔬、碗、勺、水杯、玩具熊等PPT课件环节:生字卡片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儿歌《我想》2. 学习生字:教师出示“想”、“拿”、“去”、“买”、“吃”、“喝”、“玩”等生字卡片,让孩子们认读并模仿发音。
3. 联想游戏:教师出示一个图画,例如水果、玩具等,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用汉语表达自己对这个事物的感受及想法。
例如,出示一个红色的苹果,教师可以问“大家想不想吃这个苹果呢?”4. 想象游戏:让学生自己想象一件事情,例如自己想去哪里旅游,或者想去某个地方买某种食物等等。
引导学生用汉语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例如:“我想去故宫参观”、“我想去超市买酸奶”等等。
5. 真假游戏:教师出示两幅图画或者物品,让学生判断哪个是真的,哪个是假的。
例如,“我拿了一个真的苹果,谁有吃的勺子?”,“这个玩具熊是真的还是假的呢?”等等。
让学生用汉语回答问题。
6. 练习游戏:让学生听老师课文《我想》的讲解,理解课文中的意思,然后自己根据老师的提问,回答问题:“小蓝想吃什么?”、“小红想去哪里玩?”等等。
7. 总结:总结课堂内容,强化生字词汇的学习,让学生记得自己的想法,培养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
8. 课堂小结:让学生回答老师的问题,总结本堂课学习内容,提醒学生巩固所学,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教学后记: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意愿,认真总结上课内容,让教学效果更好地得到体现。
让学生明白语言的作用,在生活中学让自己愉快、有价值的表达方式。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我想…》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我想…》教学目标1.增强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培养幼儿积极思考、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
2.培养幼儿探索世界的兴趣和好奇心,开拓幼儿视野,丰富幼儿想象世界。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题为《我想…》,教师通过引导幼儿“想象”、“探究”等活动,培养幼儿表达想法的能力。
•教师将启发幼儿就某个主题展开想象,例如,我想去旅行;我想养一只小狗等等,引导幼儿畅所欲言,发表自己关于这个主题的想法。
•在幼儿发表想法过程中,教师鼓励幼儿表达具体的细节和感受,鼓励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使其通过语言表达可以更加丰富多彩,也可以进一步拓展幼儿的想象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如图片、视频、音乐等,引发幼儿情感的共鸣,从而更好地激发幼儿表达想法的欲望。
教学步骤步骤一:热身环节•教师可以利用唱歌、影视剪辑等方式激发幼儿的兴趣,为课程打开帷幕。
例如,可播放一首旅行相关的歌曲,或是播放一个精美的短片,引导幼儿展开想象。
步骤二:引导想象•教师为幼儿提出一个主题,如“我想去旅行”。
教师可以使用图片或视频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对未知事物的探索欲望,引导幼儿离开现实,进入自己的想象世界。
•鼓励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尽可能详细地讲述自己想象中的旅行场景,例如旅行目的地、旅行方式,以及伴随着旅行的各种感受。
步骤三:激发表达•教师帮助幼儿更加详细和具体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例如询问幼儿在旅行中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尝到什么等等。
教师可以鼓励幼儿把自己的想象与实际经历结合,帮助其更加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为了激发幼儿表达想象,教师应当尝试给予肯定,充分鼓励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比如可以针对幼儿表达的内容给出肯定的评论,表达赞赏和鼓励。
同时,鼓励其他幼儿跟进,积极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视角。
步骤四:反思•教师为本节课程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同时也需要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
课后可以就以下几个方面,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总结与反思:教材准备是否充分;教学过程中的反应时间是否及时;是否有利用多媒体进行互动等等。
我想教案-3

我想教案有关我想教案十篇我想教案篇1设计意图:中班下学期,幼儿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他们渴望被尊重和认可,对周围的事物有了丰富的想像和看法。
随着他们观察力和想像力的发展,语言的表述也随之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针对这样的情况,我想在孩子们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以引导,孩子不仅能得到知识、经验的提升,更能影响幼儿打开想像的翅膀,为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乃至幼儿的发展做一铺垫,孩子的学习态度会更加积极的。
所以,今天我设计了诗歌创编活动《我想》,它延续了故事《小乌龟开店》,观察小动物明显特征的目标,愿幼儿通过活动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提升。
活动目标:1、观察事物的明显特征,理解诗歌内容。
2、感受诗歌中的稚拙美,学习创编诗句。
活动准备:动物图片若干活动过程:一、引导幼儿观察动物图片。
(一) 1、出示小象图片,提问:“这是谁?”“小象的什么地方最好玩?”2、小象长长的鼻子为什么好玩?3、假如你也有一个这样的长鼻子你想干什么?(二) 1、出示小猴图片,提问:“这是谁?小猴的什么地方最好玩?2、如果你也有条长尾巴,你想干什么?(三) 1、出示小鹿图片,提问:“看,小鹿的头上长着什么?2、对,是犄角。
如果你有犄角,你想干什么?(师幼一起模仿小鹿的犄角,自然引出“顶牛”游戏)二、学习朗诵诗歌。
1、有一首诗歌,写的就是我们刚才讲的事情,名字叫《我想》。
2、教师示范朗诵诗歌一遍。
3、鼓励幼儿同教师一起朗诵诗歌2-----3遍,边朗诵边做动作。
三、表演诗歌。
1、你喜欢诗歌里的哪个想法?2、我们一起来学学诗歌中的“握握手”、“拉拉钩”、“顶顶牛”。
四、创编诗歌。
1、出示袋鼠图片,提问:“看到袋鼠,你想到了什么?2、依次出示更多的图片(兔子、河马、螃蟹、鸭子、猫、青蛙等),鼓励幼儿大胆创编。
我想教案篇2以读促悟,挺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我想》教学反思《我想》是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课是一首富有儿童情趣,充满幻想和想象的诗歌。
儿童诗两首《我想》教学设计-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我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读准本课出现的生字“丫”,读读记记“花苞、脚丫、汲取、篷帐、风筝、柔软、柳絮”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经过朗读课文,感受儿童丰富的想象力,领会童年生活的快乐。
感悟儿童诗的特点。
教学重点:
引导先生独立浏览课文,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领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
教学难点:
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激发先生读儿童诗的兴味。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我想》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有一个孩子就把本人的愿望写进了诗里,他的愿望是甚么呢?赶紧去读读吧。
(生带着成绩自在朗读诗歌)
(二)再读诗歌,明白大意
1、指名分大节读诗(留意“丫”、“汲”的读音)。
2、听课文朗读,模仿录音尝试着自在练读
(三)小组合作再读诗
小组合作再读诗,读迟滞,读流利,并想一想,孩子的愿望是甚么?交流作者在每一个大节里所表达的美好希望。
(师随机板书)
(四)精读诗歌,进入情境
1.那么多愿望中,哪一个最令你向往?说说理由
2.朗读最向往的愿望,品读这一节诗句,想象画面。
3、全班带着本人的想象齐读课文。
(五)总结归纳
板书设计
9、《我想》
高洪波
一、小手桃树枝
二、脚丫柳树根
三、眼睛风筝
四、本人春天的土地里。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我想》教案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我想》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能够: 1. 理解课文《我想》中孩子们的情感和思想; 2. 学会用自己的话表达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和期待;3. 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4. 通过朗读、默写等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习惯。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主旨;2.掌握关键词汇和短语的意思;3.领会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孩子们的情感和期待;2.能够用自己的话表达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和期待。
四、教学准备1.课文《我想》的课件或教辅资料;2.黑板、彩色粉笔或白板和马克笔;3.学生课前预习过的《我想》教材;4.背景音乐:清晨的鸟鸣声;5.学生自备的学习用具。
五、教学过程1. 热身•开场音乐:清晨的鸟鸣声。
•复习上节课内容,并与本节课内容联系起来。
•让学生观察课文《我想》中的插图,根据插图的内容猜测课文主题。
3. 阅读•学生自读课文《我想》,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课堂学习阅读并默写重点词汇和短语。
•老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把握。
4. 分析•老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中孩子们的情感和思想,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己的话表达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和期待。
6. 课文学习•老师分段解读课文,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中的情感和思想。
7. 小结•老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小结,并强调关键知识点。
六、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完成课后阅读理解题目;•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课文中孩子们的情感和思想。
七、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图片]八、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通过课文《我想》的学习,让学生在情感方面的表达能力得到提升,同时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和期待。
课堂氛围活跃,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听说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需要继续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并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表达。
九、教学延伸•鼓励学生多读一些描写自然景色的作品,感受大自然的美好;•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表达。
《我想》绘本教案

《我想》绘本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我想》这本绘本,了解情感表达和情感交流的重要性。
2. 帮助学生明白自己的情感,学会用语言和行为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情感认知能力,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绘本中的情感表达和情感交流,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我想》这本绘本。
2. 多媒体设备。
3. 课堂布置,让学生围坐在一起,便于展示多媒体设备上的绘本内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教师播放绘本《我想》的视频,让学生先欣赏一遍整个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习情感表达(10分钟)。
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绘本中主人公的情感表达方式,引导学生分析主人公的情感变化,并找出绘本中的情感表达细节。
3. 分组讨论(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绘本中的情感表达展开讨论,每组选择一段情节,分析主人公的情感变化,并设计一些情感表达的方式。
4. 小组展示(15分钟)。
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提问。
5. 情感表达游戏(15分钟)。
教师设计一些情感表达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不同情感的表达方式,如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等。
6. 情感表达实践(20分钟)。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设计一些情感表达的情境,如分享一个开心的事情、描述一个让自己不开心的事情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情感表达能力。
7. 总结(10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情感表达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与他人交流,多用语言和行为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情感表达和情感交流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提高了情感认知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同时,学生也在游戏和实践中锻炼了自己的情感表达能力,为以后的情感交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我想》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我想》一、教学目标1. 了解和理解“我想”这个短语的意义和用法。
2. 培养幼儿表达自己想法和需求的能力。
3. 通过游戏和活动,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 增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让幼儿掌握“我想”这个短语的用法。
2. 帮助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四、教学准备1. 玩具、图片等教具。
2. 儿童歌曲、故事书等音像资料。
3. 游戏道具,如拼图、积木等。
五、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引入学习主题教师可以通过故事、歌曲或图片等形式,引入学习主题。
播放一首关于“我想”主题的歌曲,或者讲一个让幼儿产生“我想”想法的小故事。
2. 学习“我想”这个短语教师向幼儿解释“我想”这个短语的意义和用法,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或示范的方式让幼儿理解。
“我想”表示幼儿有一个想法或需求,需要通过语言表达出来。
3. 游戏活动(1)情境游戏教师可以通过情境游戏的形式,让幼儿模拟不同场景下说出“我想”这个短语,比如“我想喝水”、“我想玩积木”等。
(2)歌曲、故事相关活动选择一些与“我想”主题相关的儿童歌曲或故事,让幼儿跟着歌曲动作,或者讲述故事中发生的“我想”情节,鼓励幼儿展开自己的想象和表达。
(3)拼图游戏将拼图分成若干部分,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我想”来拼接自己想要的图片或图案。
4. 艺术创作让幼儿通过绘画、手工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我想”想法,可以是画出自己想玩的玩具、想做的事情,也可以是制作一个可以实现自己想法的手工作品。
5. 回顾总结教师通过展示幼儿的作品或者幼儿口头表达的“我想”想法,进行回顾总结,强化“我想”这个短语的用法和意义。
对幼儿的表达进行鼓励和肯定,激发他们表达自己的信心。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幼儿能够认识并正确使用“我想”这个短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通过游戏活动和艺术创作,也激发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达到了教学目标。
我想教案-21

我想教案我想教案模板集合五篇我想教案篇1一、团体讨论1.共同讨论要学习的主题(回忆参观蝴蝶管的过程)2.分享自己对方案的旧经验(1)介绍(2)绘画3.教师和幼儿共同提出的问题:共收到20个左右的问题,范围涉及生长过程、生活习性、外形特征等方面。
4.让家长了解参与5.把幼儿的问题公布在家园栏,与家长一起共同探索。
二、实地采访1.家长带领幼儿到少年宫,询问管内有经验的人员、观察标本的制作等。
2.购买一些蝴蝶标本,用放大镜让幼儿仔细观察。
3.去公园捕捉蝴蝶并饲养进行更细致的观察。
4.查资料:教师与幼儿共同寻找一些有产蝴蝶方面的资料,家长带领幼儿逛书城、科技书店收集资料。
5.观看蝴蝶标本录像,了解蝴蝶的种类。
三、发表1.成果发布会:解答有关蝴蝶的问题。
2.图书制作:图夹文造句、创编蝴蝶的故事3.制作图夹闻版面:介绍蝴蝶4.美工活动:用各种材料制作蝴蝶(刺绣、绘画、撕贴画、手工、编织等)5.语言活动:故事表演6.音乐活动:舞蹈、歌表演。
四、调查以种已经会的方式更深入地去探讨和记录(用家庭及走向社会方式),看有关电视作深一步了解,如discovery、科教片等。
五、展示1.开展览会:制作蝴蝶展览的请柬,邀请小班、中班幼儿参观办报活动:发给家长--让更多人分享,了解。
我想教案篇2教学要求:1、把图画内容说清楚;2、留心生活中的问题,学会提出问题;3、大胆探索,在交际互动中认识事物,学习知识。
重点难点:1、重点:留心生活中的问题,学会提出问题;2、难点; 在交际互动中认识事物,学习知识。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准备:幻灯上课时间:教学过程一、启发与生活相结合,依法一看图导入,引出交际话题。
二、引发提问1、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说些什么?想些什么?2、你能回答他们的问题吗?3、让我来告诉你吧。
(小组内练说,个别练说)三、联系生活提出问题,寻找新的交际话题。
1、你在生活中,遇到过什么问题。
(把你认为重要的问题记录下来)2、班级交流各组提出的问题。
人教版《我想》教案设计

人教版《我想》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我想》;(2)理解诗歌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体会诗歌的意境;(3)学会用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梦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情感;(2)学会通过诗歌进行创意表达,提高写作能力;(3)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热爱,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勇于追求自己的梦想;(3)培养学生关爱自然、珍惜生命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诗歌《我想》的朗读与背诵;2. 诗歌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理解与应用;3. 学会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梦想。
难点:1. 诗歌意境的体会;2. 创意表达与写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诗歌《我想》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意境;(2)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节奏和韵律;(2)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诗歌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分享讨论成果;(2)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剖析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4. 诗歌欣赏:(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诗歌《我想》,体会诗歌的意境美;(2)学生分享自己的欣赏心得。
5. 创意表达:(1)教师提出创意表达的任务,引导学生运用诗歌形式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梦想;(2)学生现场写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课后作业:1. 背诵诗歌《我想》;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首表达自己愿望和梦想的诗歌;3. 推荐一位自己喜欢的诗人,简要介绍其生平事迹和诗歌风格。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形式,让学生充分感受诗歌《我想》的韵律美和意境美,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在创意表达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勇于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梦想,锻炼了写作能力。
我想教案范文五篇

我想教案范文五篇我想教案篇1中班语言课《我想》活动教案目标:1.观察动物的明显特征,理解诗歌内容。
2.感受诗歌中的语句美,学习创编诗句。
准备:动物图片若干。
过程:一、观察动物图片师:(出示小象图片)这是谁?小象的什么地方最好玩?幼:小象的鼻子最好玩,长长的,很有趣。
师:为什么?幼:它可以喷水、滑滑梯、荡秋千。
师:假如你有长鼻子你想干什么?幼:喷水浇花。
幼:搬木头。
幼:和另一只大象握握手。
幼:给小朋友当滑梯。
师:(出示小猴图片)这是谁呢? 小猴的什么地方最好玩?如果你有条长尾巴,你想干什么?幼:可以倒挂在树上。
幼:和小猴的尾巴拉拉勾。
师:(出示小兔图片)看,小兔的什么地方最好玩?幼:耳朵师:对!如果你有长耳朵,你想干什么?(师、幼一起模仿小兔蹦蹦跳)二、学习朗诵诗歌1.有一首诗歌,就是写我们刚才说的,名字叫《我想》。
看见小象,我想有个长鼻子,和小象用鼻子“握握手”。
看见小猴,我想有条长尾巴,和小猴用尾巴“拉拉勾”。
看见小兔,我想有对长耳朵,和小兔用耳朵“蹦蹦跳”。
2.教师示范朗诵一遍。
3.师幼一起朗诵2―3遍,边朗诵边做动作。
三、表演诗歌1.你喜欢诗歌里的那句话呢?请你学一学小动物的动作好吗?2.我们一起来学学诗歌中的“握握手”“拉拉勾”“蹦蹦跳”。
四、创编诗歌师:(出示袋鼠的图片)看到袋鼠,你想到什么呢?幼:我想有个大袋袋。
师:要大袋袋干什么?幼:坐进去。
幼:和袋鼠捉迷藏。
师:(依次出示鲸鱼、蝴蝶、螃蟹等动物的图片)看到__,你会想到什么呢?你想干什么?幼:看到松鼠,我想有个大尾巴,和松鼠用尾巴比跳伞。
幼:看到鲸鱼,我想有个大鼻孔,和鲸鱼打水仗。
幼:看到企鹅,我想有一身长绒毛,和企鹅到南极去探险。
幼:看到长颈鹿,我想有个长脖子,和长颈鹿用脖子拔拔河。
幼:看到小兔,我想有对长耳朵,和小兔用耳朵拉拉勾。
幼:看到蚂蚁,我想有对长触角,和蚂蚁用长触角说说话。
我想教案篇2我想……(大班)语言活动执教者:周桂芳活动目标:1.观察动物的明显特征,理解诗歌的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扶第一节诗:
1.读:学友说说不理解的词语,思考一节中作者的愿望是什么?(想把手儿安在桃树枝上)
2.品:聚焦这个“安”字,先自己思考体会到什么,然后学友件说一说?(板书:桃树)
(让学生知道手儿接在桃树枝上,就是作者想变成桃树的概念,体会诗人的诗意化的语言)
3.感“悠”
比较句子:
悠啊,悠——悠出声声春的歌唱。
教学难点:
理解最后一句“不过。飞向遥远的地方,要和爸爸妈妈商量……”的表达技巧。
教学准备:
ppt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学过很多古诗,但你知道儿童诗吗?(介绍儿童诗)
(儿童诗是指以儿童为主体接受对象,适合于儿童听赏、吟诵、阅读的诗歌。它应符合儿童的心理和审美特点,既包括成人诗人为儿童创作的诗,也包括儿童为抒怀而创作的诗。)
眼睛—装—风筝
教学反思:
2.重点理解:“绿色的帐篷”,感受柳树成长的快乐
就在这片绿色的篷帐下,柳树根可以伸进温软的土地,汲取甜美的营养,难怪你想变成这棵茂盛的柳树。我们一起来当当这棵茂盛的柳树吧!
3.仿照第三节写小诗
师:“我”还想做什么呢?(他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
看——瞧——,多惬意啊!如果是你的小眼睛装在风筝上,你想看到什么?
五.总结全文。
走进了小诗,我们仿佛经历了一次神奇的旅行,沿途的风景让人回味无穷,我们还像作者一样,当了小诗人,下节课我们将继续走进小诗,相信你会有更大的收获!
教学随笔:
(写对于各环节教案设计和上课过程中,运用的情况、出现的问题、更好的设计建议等)
板书设计:
手儿—接—桃树枝(桃树)
我想脚丫—连—柳树根(柳树)
师:仿照一二小节你能再说一说呢?
过渡:正因为你们像诗人一样有着丰富的想象力,我们才创作了那么多的小诗,其实,我还有许许多多的
5.略读第四小节
四、理解最后一小节
让我们一起读一读最后一小节诗吧,你读懂了什么?
对于这小节的诗歌,跟前面四小节的诗歌相比,你有发现什么不同吗?能不能把它去掉?
(这节诗,从诗意上看,与第四节诗是紧密相联的,正是这句话,形象地表现了“我”是怎样地沉迷在想象中的,以至于把想象当作了现实,更增加了诗歌的情趣。)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儿童诗《我想》,感受一下它的魅力。
二、初读:
1.学友互助检查导学案的自主学习部分。
2.交流:
3.个别同学读,检查朗读。
过渡:想象是人类最宝贵的天性,更是喷发诗情的火车头!现在就让我们跟着诗人走进想象的世界,用诗人的眼睛去静静凝视,细细的聆听。师范读。
4.在这生机勃勃的春天里,我有那么多的心愿呀!你们最喜欢“我”的哪个心愿呢?美美的大声读一读,一会我们来交流。
悠啊,悠,悠出声声春的歌唱。
a.你发现了什么?请生用动作比一比
B.学友间说一说,发现了这个破折号有什么作用?(解释说明)
C.学友展示读一读(悠啊,悠,悠出声声春的歌唱。)
4.背
读的真美啊,老师也忍不住想和同学们试着背一背呢!我们一起来。
(二)品读第二、三、四节诗:
1.请学友见合作着也学着老师刚才第一节诗歌中读、品、感、背的方法,学习第二、三、四节诗歌。
师:我们还可以把眼睛装在哪里,还可以看见什么呢?(出示模板)模仿第三小节同桌说一说吧!(出示ppt)
我想把眼睛装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抽一组学友回答。
4.仿照一二节写诗
我们除了可以把眼睛装在别的地方,我们还可以把我们身体的某一个器官装在哪里呢?
余姚市姚北实验学校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
《我想》
备课时间:
2015.3.1
总课时:
一课时
备课教师:
诸金娥
教学目标:
1.理解诗的内容,通过幻想和想象,体会作者对美的追求的向往。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读出这首诗的韵律美。
3.通过大胆想象,依照课文前三节仿写一段。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安、接、装、种”动作词和“悠、长、望、飞”等变化,体会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