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坡198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土高坡1985
在新加坡收到“85届戈戈同学群”群主,老同学倪英戈发来的“致校友的征文信”,顿时思绪万千。这封信像一把金钥匙,一下子打开了时空隧道,让我从2013年东南亚的狮城穿越回到1985年青春飞扬的金华二中。
1982年金秋季节,15岁的我背着铺盖卷,搭乘公交车,只身一人来到了二中。
二中简洁大方的校门就在大马路边,架在一条笔直的水泥路上。左边门柱上挂着一块白底黑字的木制校牌,上书:浙江省金华市第二中学。另外还有一个后门,后门进去就是一个射击场,据说是金华市少体校射击队训练的场所——我很好奇,但始终没有机会进去一试身手。进了校门,水泥马路的左边是几排令城里人都羡慕的教工宿舍,右边有一处方形的大平房,平房后面是一个小湖。这个大平房就是我们的男生宿舍了!里面没有隔间,全是上下两层的双人床,大概住了六、七十人。十五岁的我第一次住校,就和这么多人住一起,觉得很兴奋。不过也有烦恼,人太多,晚上总有人打呼噜,平时总有人放屁,大家只能互相谅解。就这样,我和同学们在这里住了一年,后来条件改善,搬去了教学楼后面8个人一间的宿舍。
从宿舍沿着水泥马路再往里400米左右,有一栋两层楼的老房子,是苏联东欧式的建筑,看上去很结实,墙体很厚,地板、门框、窗框、黑板等也都是用很厚的实木建造,连油漆都很厚,很大气——
给人感觉厚墩墩的,再大的地震也不会倒的那种(后来我在英国伦敦,也经常见到类似的房子)。这座房子就是我们的教学楼,据说建校的时候,这栋房子是前苏联援建的项目——不知这栋房子现在还是否安在?如果没有了,我会感到很惋惜!因为这里面凝聚了我和老师、同学们3年的高中学习生活。移居海外,有时候会觉得中国虽然有上下5000年的历史,但是大家对于有历史价值的古建筑的保留意识还是比较薄弱,使到现在的孩子满眼只能看到钢铁水泥的丛林,却看不到凝固了历史的古建筑。
教学楼前面,水泥马路边,是一个大操场,在一片黄土高坡上,没有塑胶跑道,中间散乱着一些杂草。中间的椭圆形是用砖块嵌成的,里面是一个有两个球门的足球场。就在这个操场上,我们的班主任林文才老师在开学的第一个月,每天清晨6点带领全体新生组成方队跑步晨运,口中高喊“一、二、三、四”以协调步伐。这样的训练使我们强化了班集体的概念——当一个班集体同声高喊:“一、二、三、四”时,其中每个成员的心灵会产生一种共振感。这一个月的晨运使我养成了早起晨运的习惯——我深信这是一个好习惯,并一直坚持至今,这是母校给我的一份礼物,我深怀感激。
事实上,除了水泥马路,宿舍楼、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周围是水泥地,其他全部是黄土地。所以整体给人的印象是二中和浙江师范大学是建在一片黄土高坡上。因为二中是师大附中,所以,其间没有围墙间隔,我们晚上也可以跑去师大图书馆看书——这一点令其他高中学校的同龄人好不羡慕。
就在这片黄土地上,我度过了三年高中生涯。以下是几个经典片段回顾:
片段一:
数学课:解析几何——老师:林文才。
上课铃响,同学们回到自己的座位安静下来。林老师微笑着走进教室,臂弯里挂着两把黄色大三角尺,手中捧着一叠改完的模拟高考试卷。从脸上看,他略显消瘦,但身材较高,讲课循循善诱,极富启发性。
“同学们好!”
“老师好!”
“今天,我来讲评一下上次的解析几何模拟试卷。我先把试卷发还给你们,然后逐题讲评。”
林老师把考卷交给前排同学,让他们往后传,之后,转身在黑板上用三角尺画了几个几何图形。
“这次模拟考大家有很大进步,某某和某某某同学还得了满分!所以,只要大家掌握方法,勤加练习,一定可以过关。”林老师开讲前通常说些鼓舞性的话语。
“第一个题目有三种解法,我们先来看第一种……”
“第一个题目的另一种解法是这样的……”
“第一个题目的第三种解法是这样的……”
我至今十分佩服林老师,不管怎么难的数学题,到他手里,总能
找到解法,而且是三种以上的解法。这使我在以后的工作中经常习惯于能够拿出两种以上的方案,许多时候也令同跻咂舌。后来也经常要求下属拿出三种以上的解决方案,搞得他们压力较大。
片段二:
语文课:作文知识竞赛——老师:李元。
李元老师的脸长得很南方,大眼睛,总是以板刷头现世。基本比较严肃,语音洪亮,操一口标准普通话,善于鼓动。常在语文、文学类杂志上发表观点、作品等。
“同学们好!这本是《XXXX》杂志,里面有XXX老师和我的文章,下课后同学们可以传阅一下。”李老师从不隐晦自己的观点,善于分享同事和自己的成果。
“我这里有三套邮票,将颁发给今天作文知识竞赛的前三名……”李老师勇于探索,经常采用一些新的教法来带动学生。他在文言文和书法方面的造诣颇深,还教我们如何用金粉写毛笔字。他对大文豪鲁迅有着深入的研究。在他的引导下,我还抽空阅读了大量鲁迅先生的作品,至今印象深刻。
片段三:
化学课:——老师:方雪月。
方老师的脸略胖,剪一头短发。她具备超强的记忆力,上课基本上不看课本,因为课本在她脑中。
“……今天所讲的氧化和还原反应并不复杂,请大家课后仔细阅
读课本的第N页到第M页,作业请大家做第P页的第1到第9题,其中第1题是关于……,第2题是关于……,第3题是关于……”
我紧张地在书中找方老师所讲的题目,偶尔抬头看看,就常常惊叹她的记忆力,只见她站在黑板一侧,根本没有看课本,讲得滔滔不绝,你不看还以为她在翻书。
片段四:
眼保健操。
每天上午十点左右,有20分钟的休息时间。第一件事就是做眼保健操。每个教室都装有喇叭,到点了,就开始播放眼保健操的音乐:“眼保健操现在开始,第一节探天应穴,一、二、三、四、五、六、七、八……第二节挤按睛明穴,一、二、三、四、五、六、七、八……第三节按揉四白穴,一、二、三、四、五、六、七、八……第四节接太阳穴、轮刮眼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眼保健操的音乐应该是我这一生中听得次数最多的音乐了,还好不收版权费。计算一下,从小学到高中,至少听了2000次。
片段五:
足球比赛。
1985年高考前,老师强调大家要加强运动,当时足球很热门,班级之间就组织足球比赛。
1985届有四个班,我在1班。班上踢球厉害的几个大概是: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