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理论案例分析
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初步调查显示,事故的原因可能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首先,化工厂在进行化学实验时未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定。
例如,在进行高温反应实验时应该有专门的人员负责监控反应温度和压力,以及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但根据调查发现,在事故发生时,实验操作人员并未严格遵守这些规定。
其次,化工厂的设备可能存在质量问题。
据一些工人反映,在事故前几天,有几台设备出现了异常的震动和噪音,但管理部门未能及时处理,这也可能是事故的一个诱因。
此外,化工厂对于员工的安全意识培训不到位。
虽然工厂规定了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计划,但据调查发现,一些新进员工未接受到充分的安全教育,导致在危险情况下无法正确应对。
针对此次事故,当地政府已经责令该化工厂停产,进行全面排查和整改。
另外,相关责任人也将被严肃处理。
同时,化工厂也已对员工进行了全面的安全教育培训,并进行了设备的全面检查和维护,以确保类似事故不再发生。
这起事故再次提醒了相关企业和管理部门,生产安全始终是首要的重点,任何细小的疏忽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在实际生产中,必须严格遵守生产安全规定,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以及及时维护和检查设备,做好安全预防工作,从而保障员工和企业的安全。
此次化工厂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教训。
在当今社会,工业化生产已成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也伴随着各种安全风险。
因此,企业和管理部门必须时刻关注生产安全,加强安全管理,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潜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首先,企业应该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
安全生产是企业的生命线,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
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时,必须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全面贯彻实施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使安全生产工作成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重中之重。
其次,企业应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员工是企业生产的主体,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对于防范和化解安全风险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案例1某植物油加工厂生产采用的是油脂浸出工艺,以先进的化工萃取法提取大豆油脂,生产工具有机械设备、厂内运输车辆等,生产的植物油闪点大于60℃。
植物油浸出车间为单层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为125 m2,在同一时间的作业人员不超过10人。
为了做好危险源辨识,厂安全主管甲给全厂职工进行了一次安全培训,讲述了危险源、事故隐患、事故致因理论等。
甲指出,由于植物油及其加工原料有火灾、爆炸危险性,因此我厂存在大量的危险源和事故隐患,甚至是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
比如,植物油浸出过程中,植物油临时储罐的储油量很大,构成重大危险源;植物油浸出车间有作业人员,作业人员可能有误操作,因此植物油浸出车间就是重大事故隐患。
甲进一步解释说,危险的程度可用危险度表示。
危险度是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性的函数,也就是说,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或严重性越大,生产系统的危险度就越大。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应尽量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通过降低人的不安全行为来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通过降低物的不安全状态降低事故发生的严重性。
比如,减少植物油加工原料(大豆)储存区的原料储存量可以降低储存区的事故严重性,再比如,植物油的成品油储罐中储存的植物油越少,其事故发生的严重性越小,因此为了降低成品油储罐区的风险,应将大的储油罐改造为多个小储油罐,即当需要储存5 000t成品植物油时,用10个500t储罐比用5个1 000t储罐的风险小。
请根据上述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单项选择题 1.生产的植物油闪点大于60℃,植物油浸出车间为单层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为125m2,且同一时间的作业人员不超过10人,所以浸出厂房的安全出口最少应有(B)。
A.1个B .2个C .3个D.3个以上 2.下列关于危险源与事故隐患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
A.事故隐患一定是危险源 B. 危险源一定是事故隐患 C.重大危险源一定是事故隐患 D. 重大事故隐患一定是重大危险源 多项选择题 1.厂安全主管甲的有些观点是错误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有(A、B、D)。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首先,化工厂在生产过程中没有充分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对于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没有及时进行排查和整改。
例如,部分设备的保养维护工作没有按照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导致设备在运转中出现故障,引发了事故的发生。
其次,工人在操作设备时缺乏足够的安全培训和指导,对于安全操作流程和应急处理措施掌握不够充分。
这导致了工人在遇到设备故障或突发情况时无法及时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应对,增加了事故发生的风险。
此外,化工厂管理层对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和监督,在日常生产中出现了一些违规行为,如擅自调整设备工作参数、使用不合规的操作方法等,这些行为直接增加了事故的发生可能性。
综合来看,这起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是由于化工厂在安全管理和安全生产方面存在严重问题所导致。
企业管理层对安全生产的重视不足,对于安全风险的认识不够充分,安全管理制度和培训教育工作存在漏洞。
为了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化工厂需要从管理层到基层员工都要重新审视安全生产,加强安全管理意识、加强安全培训和教育,规范操作流程,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切实保障员工的安全生产权益。
同时,政府监管部门也需要加强对企业的安全生产监督,确保企业能够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很显然,这起化工厂的安全生产事故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声誉和形象,也给受害的工人及其家属带来了无法弥补的创痛。
因此,化工厂必须从管理体系、技术装备、员工培训等多个方面入手,全面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再次发生类似事故。
首先,化工厂需要加强安全管理意识,形成从高层管理到基层员工都积极参与的安全生产文化。
管理层要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将安全生产纳入企业的发展战略,确立安全生产责任制,设置安全生产目标,并将其纳入绩效考核体系。
同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完善安全生产制度和规范,并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有效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
其次,化工厂需要加强技术装备的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微观经济学习题:4 生产理论(汪)
练习题(一)判断题1、变投入是指价格和数量都可以发生变化的投入。
()2、有当边际产品下降时,总产出才会下降。
()3、可变投入收益递减说明要增加相同数量的产出可变投入应以递减比例增加。
()4、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相交,说明要保持原有的产出水平不变,应当减少成本开支。
()5、为实现一定量产出的成本最低的原则是要使每一种投入的边际产品彼此相等。
()6、如果各种投入增加的比例是10%,产出增加的比例是8%,说明这是可变投入收益递减。
()7、如果企业实现了以最低成本生产了一定量产出,说明该企业一定实现了最大利润。
()8、边际产出是指增加一个产出单位所需增加的投入的数量。
()9、如果可变投入出现收益递减说明总产出一定是下降的。
()10、生产函数与投入的价格变化没有直接的关系。
()11、由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边际产品总是会小于平均产品。
()12、边际产品曲线总是与平均产品曲线的极大值点相交。
()13、只要总产出是下降的,那么边际产品必然是负数。
()14、生产函数是表示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可能达到的最大产出。
()15、如果规模收益递减,说明可变投入收益也一定递减。
()16、在同一条等产量线上的任何一点的投入的组合只能生产一种产出水平。
17、如果边际技术替代率是常数,说明投入的替代比例是不变的。
()18、只要边际产品上升,平均产品也一定上升。
()19、如果总产出达到了极大值,那么边际产品曲线就会与平均产品曲线相交。
()20、经济学中的长期与短期的划分的标准是时间。
()21、在长期中所有成本都是可变成本。
()22、如果“鱼和熊掌不能兼得”,那么,要了鱼,它的机会成本就是熊掌。
()23、因为厂房的折旧是按月提取的,不生产就不打入成本,所以,折旧是一种可变成本。
()24、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有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
()25、可变投入收益递减,反映在平均总成本上也是递增成本。
()26、生产1000个单位的平均成本是20元,从1001~1010单位的平均成本是21元,那么,0~1010单位的平均成本有可能比20元大,也可能比20元小。
案例分析及答案【范本模板】
案例分析:张鹏的危机张鹏是一家生产小型机械的装配厂经理。
每天张鹏到达工作岗位时都随身带了一份列出他当天要处理的各项事务的清单.清单上有些是总部的电话中通知他所要处理的,另一些是他自已在一天多次的现场巡视中发现或者他手下报告的不正常的情况.一天,张鹏与往常一样带着他的清单来到了办公室。
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审查工厂各班次监督人员呈送上来的作业报告。
他的工厂每天24小时连续工作,各班次的监督人员被要求在当班结束时提交一份报告,说明这次开展了什么工作,发生了什么问题。
看完前一天的报告后,张鹏通常邀请他的几位主要下属召开一个早会,会上他们决定对于报告中所反映的每一个问题采取什么样的解决办法。
张鹏白天也要参加一些会议,会见来厂的各方面的来访者。
他们有些是供应商或者潜在供应商的销售代表,有些则是工厂的客户。
此外,有时也有一些来自地方、省市、国家政府机构的人员。
总部职能管理人员和张鹏的直接上司也会来厂考察。
当陪同这些来访者和自己的下属人员参观的时候,张鹏经常会发现一些问题,并将他们列人到他那些待处理事情的清单中。
张鹏发现自己明显无暇顾及长期计划工作,而这些工作是他改进工厂的长期生产效率所必须做到的。
他似乎总是在处理某种危机,他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
为什么他就不能以一种使自己不这么紧张的工作方式来工作呢?问题:运用管理职能、管理者技能相关知识和张鹏所处的组织层次,你可以给张鹏所做的工作做一个怎样的分析呢?案例远大公司的困惑进人12月份以后,远大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远大公司)的总经理张军一直在想两件事:一是年终已到,应该抽时间开个会,好好总结一下今年的下作。
今年外部环境发生很大变化,尽管公司想方设法拓展市场,但困难重重,好在公司经营比较灵活,苦苦挣扎,这一年总算摇摇晃晃走过来了,现在是该好好总结一下,看看问题出在哪里.二是该好好谋划一下明年怎么办,更远的是该想想今后5年怎么干,乃至于今后10年怎么干。
上个月张总从事务堆里抽出身来,到黄河大学听了两次关于现代企业管理的讲座,教授的精彩演讲对他触动很大。
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事故发生在一天晚上,工厂内的一台高压设备突然发生了故障,导致大量的化学物质泄漏。
由于工人没有立即察觉到问题,泄漏的化学物质很快蔓延到了整个车间。
在这种情况下,工人们应该立即采取应急措施,例如关闭泄漏源、通风和疏散人员,但由于缺乏相关的训练和指导,他们并没有有效地控制事态的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泄漏的化学物质蔓延到了整个工厂,并且还引发了火灾。
工厂内的自动灭火系统没有及时启动,导致火势越来越大。
最终,工厂内的大部分区域都被烧毁,造成了严重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经过调查,事故的原因主要是工厂内缺乏有效的应急预案和培训。
由于工人们并不清楚该如何正确地处理突发情况,导致了事态的失控。
此外,工厂内部的设备维护和管理也存在问题,高压设备的故障并没有及时被发现和修复。
为了防止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公司应该加强对工人的安全培训,让他们了解应急预案和逃生途径。
同时,工厂内的设备维护和管理也需要得到加强,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总之,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会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而要避免这些风险,企业需要从源头上加强对安全事故的预防和管理。
(372字)事故的发生对公司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不仅损失了财产,还导致了工人的伤亡。
因此,公司需要进行全面的反思和改进,以避免类似的安全事故再次发生。
首先,公司需要对现有的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全面的审查和改进。
安全是企业的生命线,必须置于至关重要的位置。
所有工人都应该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了解工厂内各种设备的使用方法和应急预案。
培训应该包括火灾逃生、化学品泄漏应对、设备故障处理等内容,以确保在发生突发状况时,每个员工都能够迅速做出正确的反应。
其次,公司需要建立和完善应急预案。
在发生类似事故时,员工应该清楚自己的逃生路线、应急设备位置以及紧急联系人。
此外,应急预案还应考虑与当地消防部门和急救人员的配合,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支援。
同时,公司应该对设备的维护和管理进行加强。
abc理论案例分析
abc理论案例分析ABC理论案例分析。
ABC理论是一种管理方法,它通过对成本、效率和活动进行分析,帮助企业管理者更好地理解和优化企业运营。
在实际应用中,ABC理论可以帮助企业发现成本分布不均,找到成本的真正驱动因素,从而更加精准地进行成本控制和资源分配。
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个实际案例来分析ABC理论的应用。
某电子制造公司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原材料和人力资源,为了更好地控制成本,他们决定引入ABC理论进行成本分析。
首先,他们对公司的各项活动进行了分类,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产品检验等。
然后,他们对每个活动的成本进行了核算,发现在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下,一些活动的成本分配并不准确,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成本的不合理分配。
通过ABC理论的分析,他们发现在生产加工环节中,一些高成本的活动并不是所有产品都需要的,而在产品检验环节中,一些低成本的活动却对产品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于是,他们调整了资源的分配,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产品检验环节,以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不合格品率,同时减少了在生产加工环节中的不必要成本支出。
通过ABC理论的应用,该公司成功地优化了成本结构,提高了产品质量,降低了不合格品率,使企业的运营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
这个案例充分展示了ABC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它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发现成本的真正驱动因素,还可以指导企业进行精细化管理,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总之,ABC理论作为一种管理方法,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和优化成本结构,提高运营效率,提升产品质量。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而ABC理论无疑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工具,可以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希望更多的企业能够认识到ABC理论的重要性,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管理中,从而获得更好的经营效果。
基于TRIZ理论的40个原理案例分析
基于TRIZ理论的40个原理案例分析在创新和问题解决领域中,TRIZ(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创新问题解决理论)是一种被广泛运用的理论方法。
TRIZ通过研究创新的基本原则,提出了40个创新原理,这些原理为解决问题、创造新产品和优化流程提供了指导。
本文将基于TRIZ理论,分析40个原理的案例应用,以揭示其在实际问题解决中的价值。
1. 分割原理(Segmentation)分割原理适用于将整体分割为互不相关的部分,从而解决问题。
例如,将汽车座椅分割成一个个独立的单元,以便更好地进行调整和维护。
2. 提前预防原理(Taking out)提前预防原理强调在问题发生之前采取措施,防止其发生。
例如,通过使用优质材料或加强机器部件的设计,可以减少故障率和维修成本。
3. 局部质量原理(Local Quality)局部质量原理着眼于提高系统中的局部性能,以实现整体效益的提高。
例如,在电池管理系统中,通过改进电池的密封性能,提高整体能量存储效率。
4. 渐进变化原理(Progressive Change)渐进变化原理指出,在改进产品或技术时,应采取逐步渐进的变化,以减少不确定性和风险。
例如,推出新版软件时,可以先进行小规模测试和反馈,再逐步进行升级和改进。
5. 扩展原理(Expanding)扩展原理适用于提高系统的某个参数或指标,以增加其效能。
例如,在太阳能电池中,通过扩大电池的表面积,可以提高能量捕捉和转换效率。
6. 反向原理(Reversal)反向原理是指通过反向思考问题,找到解决方案的方法。
例如,在设计自动门时,通过反向思考,可以将门锁设计为只需一定的力量即可打开,以提高便利性和舒适度。
7. 促进型因素原理(Catalysis)促进型因素原理关注如何提高或引入促进因素,以改善系统性能。
例如,在生产线中,引入自动化设备和机器人,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8. 对称性原理(Symmetry)对称性原理指出,通过引入对称或平衡因素,可以对系统进行改进。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分析某集团国际并购案例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分析某集团国际并购案例作者:周航唐婉尔来源:《今日财富》2020年第12期运用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对某集团在海外的收购案例进行分析,以此对其他企业的并购提供借鉴某集团,在中国来说是最大的民营企业之一,目前已经形成以商业地产、文化产业、连锁酒店、旅游投资等为主要产业的综合性商业集团。
近年来,受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和房地产政策影响,某集团正在积极谋求转型,其发展重心逐步从房地产大鳄转向多元产业发展,某集团开始将主要将目光转向了国际市场,尤其是在文化产业方面,某集团树立更长远目标,其旗下的文华集团就是发展潜力更大的“四大转型支柱产业”之一。
某集团每年都会拿出大量固定资金进行海外投资,影视传媒行业是某集团在进行海外扩张的过程中尤为看重的部分,也是投入资金最多的业务板块。
梳理某集团近年来的动作,耗资35亿购买传奇,全资控购AMC娱乐,花费11亿收购美国卡麦克院线,斥资12亿购入英国的Odeon & UCI院线,以及9.29亿的价格买入北欧电影集团,拟收购美国DCP集团100%股权等,都能够感受到某集团向在文化产业布局的决心。
我们选取2个典型案例运用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分析,对比其参与国际投资行为的成功和失败的经历,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其他企业在参与国际经济活动时的启示。
首先,我们就2012年9月4日某集团并购当时全球第二大院线集团AMC的案例进行分析。
AMC集团,成立于1920年,集团总部位于堪萨斯城。
在2012年9月4日,某集团采用股权并购的方式,耗资26亿美元,并投入5亿美元营运资金,使AMC成为旗下全資子公司。
在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下,企业如果采用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参与国际经济活动,需同时具备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
因此我们从以上三个方面来分析这一并购事件。
首先是所有权优势。
并购前,某集团旗下所拥有的某集团院线,是亚洲最大的院线公司,其拥有电影文化产业丰富的资源,经营规模庞大的优势,是其他企业短期内难以望其项背的。
煤矿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
煤矿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
2、事故处理** 按“4不放过”原则: (1)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 (2)责任者和全体职工干部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 (3)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 (4)责任者不追究责任不放过。
煤矿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
3、事故的预防
预防过程 危险源掌握分析
选择对策
评价结果
实施对策
事故对策 预防对策 事故 伤害 紧急对策
预备或准备
是在应急发生前进行的工作,主要是为了建立应急管理能力。
响应又称反应
是在事故发生之前以及事故期间和事故后立即采取的行动。
恢复工作
是在事故发生后立即进行。首先使事故影响地区恢复最起 码的服务,然后继续努力,使社区恢复到正常状态。
事故应急救援系统
紧急运作中心
整个系统的重心,负责协调事故应急期间各大中心的运作 ,统筹安排整个应急行动,保证行动紧张、有效、有序的 进行,避免因行动紊乱而造成不必要的事故损失。
信息管理中心
负责系统所需一切信息的管理,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在计 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实现信息利用的快捷性和资源 共享,为应急工作服务。
煤矿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
重大事故应急救援系统**
1
应急救援系统 的组织机构
4
应急救援行动
2
应急救援预案
5
事故现场的 清理
3
应急训练 和演习
6
事故后的恢复
图应 急 救 援 行 动 流 程
意 外 事 件
伤 害
为
安全管理涉及到:全员、全面、全过程(手指口述)。
煤矿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
构成事故的原因分析
人的不安全行为
事故发生→直接原因{ 环境的不安全状态
宝钢精益生产案例及诊断结果汇报课件
实施与监控
按照实施计划逐步推行改进措 施,并对实施过程进行监控和 调整。
诊断与分析
对现有生产流程进行全面诊断 和分析,找出浪费和瓶颈环节 。
培训与推广
对员工进行精益生产理念和工 具的培训,确保员工理解和掌 握改进方案。
评估与总结
对改进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 提炼经验教训,持续优化和改 进。
02
精益生产理论概述
员工访谈
与生产线员工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对 生产流程、设备、质量等方面的看法 和意见。
行业对标
将宝钢生产线的指标与行业内的标杆 企业进行对比,找出差距和不足。
诊断结果分析
01
生产流程优化
通过对生产流程的观察和数据分 析,发现存在一些不必要的操作 和等待时间,需要进行优化。
03
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
虽然有质量管理体系,但执行力 度不够,需要加强质量控制和质
流动
优化生产流程,确保流程顺畅 ,减少等待和浪费。
拉动
根据客户需求进行生产,保持 与客户的实时沟通,避免过量 生产和库存积压。
尽善尽美
持续改进,追求卓越,永不满 足于现状。
精益生产工具和技术
价值流图
用于分析生产过程中的价值流,识别浪费和改进点。
5S管理
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提高现场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
品质量。
加强设备维护
建立设备维护计划和保养制度,定期 对设备进行检查和保养,确保设备正 常运行。
员工培训与技能提升
根据员工技能水平的不同,制定个性 化的培训计划,提升员工的技能水平 和生产效率。
04
宝钢精益生产实践经验与教训
实践经验总结
持续改进
宝钢在精益生产实践中,注 重持续改进,不断优化生产 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 质量。
案例分析及答案
案例分析及答案每张期末考试试卷中,都有案例分析题,共分。
一般是小题道,每题分,大题一道,每题分。
答题要求结合问题分析案例,每个案例字数不少于字。
所以掌握案例分析对于顺利通过考试非常重要。
对于案例分析题的评卷,既根据参考答案改,同时答题又不死扣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这里给出大家个案例,希望对大家考试有所帮助。
同时,这里都是实际的例子,对大家今后的实际管理工作也是有参考价值的。
案例:青岛双星汪海的领导方式(分)青岛双星人至今仍记忆犹新的一段往事:年前,一个对大陆企业抱有很深成见的老台商气冲冲地来找双星总经理汪海,他要看看汪海用什么绝招,把一个和他做了多年生意的美国大客户抢走了。
他在双星一个车间一个车间地连转了三天,怒气慢慢变成了服气,最后,他抓住汪海的手,发自内心地说道:“真没想到双星规模这么大,真没想到你领导双星那么好!”不光老台商没想到,就是美国的大鞋商到双星看后也感到惊讶,但惊讶过后,则把他们在韩国、菲律宾的订货单拿到了双星。
纽约《世界鞋报》记者从美国鞋商人口中知道了双星的情况,在双星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他问总经理汪海:“请问您是怎样领导这样大规模企业的?采取了什么先进的管理办法?”对美国人的疑问,汪海的回答简单明了:“我们针对制鞋业劳动密集型、手工操作的特点,提出‘人是兴厂之本,管理以人为主’,坚持管理以人为本,采取了‘超微机的管理’,并且形成了一整套自己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哲学,创造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双星九九管理法’。
”对管理,汪海曾在字面上作过这样的诠释:“管”,就是对人和事、物的管,“理”,就是在管的基础上去建立新的章法、理顺各种关系;一句话,就是要人去管、要人去理。
双星公司总经理曾专门研究了日本松下公司的管理,他发现,松下公司取得成功,除了得力于组织机构、管理技巧、科学技术外,更重要是得力于其经营理念,一种“繁荣、幸福、和平”的企业文化功能。
它把人的历史传统、价值标准、道德规范、生活观念等统一于企业内部共同目标之下,使企业如大家庭般上下忠诚和谐。
化工生产事故典型案例分析完整PPT
13
1.2 化工事故发生的特点
14
1.2 化工事故发生的特点
15
1.2 化工事故发生的特点
事故的偶然性、必然性和规律性
偶然因素包括: (2)化工工艺中影响各种参数的干扰因素很多,设定的参数很
容易发生偏移,而参数的偏移也是事故的根源之一。即使在自 动调节过程中也会产生失调或失控现象,而人工调节更易发生 事故。 案例:2003年3月6日,某氯碱厂由于农药分厂设备突然停车, 导致氯气压力由0.2MPa很快升到了0.28MPa,导致该厂盐酸 石墨合成炉内氢气压力对应增值0.065MPa。操作工请示班长 停车后,错误地先关闭氯气阀门再关闭氢气阀门,导致大量氢 气进入炉内,发生爆炸。炉内胆被炸碎。
1.2 化工事故发生的特点
事故的因果性
2005年11月,我国中石油吉化双苯厂大爆炸,造成多人 死亡,几十人受伤,数万人转移撤离,导致松花江水体受到 严重污染,哈尔滨市全城及其它许多地方停水、断水。
12
1.2 化工事故发生的特点
直接原因:停车时操作工疏忽大意,未将应关 闭的阀门及时关闭,误操作导致进料系统长时 间超温引起爆裂。 间接原因:(1)管理不科学;
23
1.3 事故致因理论
海因里希连锁反应论
事故的发生是一连串事件在一定顺序下发生连锁反应的 结果。它将事故原因分为五个方面:社会环境和管理欠缺,人 的判断失误,人的不安全行为或设备、物质潜在的危害和故障, 发生事故,人体受到伤害或设备受到损失。这五个方面是按照 先后顺序发生的。
企业事故预防工作的中心就是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 机械的或物质的不安全状态,中断事故连锁的进程而避免事故 的发生。
18
1.2 化工事故发生的特点
解读城市近现代风貌型消费空间的塑造 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分析视角
2、环境氛围:波特兰购物街重视环境设计,以精致的建筑细部和绿化景观 赋予了街道独特的风貌。同时,商家通过橱窗展示和室内陈设等手段营造出各具 特色的购物氛围,吸引消费者驻足。
3、人流动线:街道的流线设计巧妙地引导着行人的步伐,使人们自然地走 进各种商店。宽敞的入口、清晰的指示牌和舒适的步行空间使人们在浏览和购物 过程中感到轻松愉悦。
消费空间的特征
消费空间具有独特的特征,与其他类型的空间相比,如公共空间或自然空间, 有着明显的区别。首先,消费空间具有明显的商业属性,以销售和消费为主要目 的。其次,消费空间的设计和视觉呈现往往注重美感、时尚和个性化,以吸引消 费者的眼球。此外,消费空间的氛围特征也是其独特之处,商家通过环境、音乐、 气味等手段营造出特定的氛围,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空间生产视角认为,城市邻里空间的再造不仅是物质空间的改造,更是社会 空间的再生产。邻里空间不仅是人们居住和生活的场所,更是社会关系的体现和 人际交往的载体。因此,再造可治理的邻里空间必须考虑到社会空间的再生产, 注重社会关系的构建和社区居民的参与。
首先,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政策。政府应加强对城市规划的管理和引 导,制定有利于社区发展的政策,促进公共服务设施的均衡分布,提高邻里空间 的宜居性和舒适度。同时,应鼓励社区居民参与规划决策,使规划更加符合社区 的成果。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探讨了消费空间 的特征、功能和演变。然而,对于近现代风貌型消费空间的专门研究相对较少, 且多集中在建筑设计和历史保护领域,较少从社会文化和空间生产的视角进行深 入分析。
理论框架
空间生产理论强调空间的社会性和历史性,认为空间是社会关系的产物。该 理论提出,空间的塑造是多元主体间利益协调和话语权争夺的结果。在城市近现 代风貌型消费空间的塑造中,这一理论有助于揭示空间生产的内在逻辑和机制。
全要素生产率理论及实证研究
六、展望
未来对中国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还可全要素生产率的因素,如服务业的开放程度、基础设施质量等; 2)对不同地区和不同时间的服务业进行更深入的分析;3)将全要素生产率的研 究与服务业发展的其他重要问题(如服务业就业、服务贸易等)相结合,以提供 更全面的政策建议。
一、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
全要素生产率是指生产过程中所有投入要素的生产效率。在经济学中,全要 素生产率常常被用来衡量技术进步、效率改善等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全要素生产 率的概念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的经济学家们开始经济增长的源泉,并 发现除了资本和劳动投入之外,还有未被计入到生产过程中的其他因素也在影响 着经济增长。
2、提升人力资本水平。教育、培训和人才引进等政策应更加服务业的需求, 提升服务业人力资本的水平和质量。
3、针对不同的服务业部门,制定差异化的政策措施。例如,对知识密集型 服务业,应更加重视推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对人力资本密集型服务业,应更 加重视提升教育和培训质量,以满足服务业对人才的需求。
4、建立健全服务市场和政策环境,以促进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持续增长。 这包括深化服务业的市场化改革、优化行业结构、提升服务质量等。
全要素生产率理论及实证研究
01 引言
03 实证研究 05 结论
目录
02 理论分析 04 案例分析 06 参考内容
引言
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TFP)是指生产过程中所有 投入要素的生产效率,即总产出与全部投入要素之比。在现代社会中,全要素生 产率对于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全球竞争的加剧和经济结构的 调整,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本次演示旨在探讨全要素 生产率理论及实证研究,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4P理论及其案例分析
产品 Product
海尔洗衣机 在洗衣机市场上,海尔集团根据不同地区的环境 特点,考虑不同的消费需求,提供不同的产品。 如集洗涤、脱水、烘干于一体的海尔“玛格丽特” 三合一全自动洗衣机,“爆炸”洗净的气泡式洗 衣机,适应于洗红薯的“大地瓜”洗衣机等等。
产product目前为止蒙牛乳业集团已经在全国16个省区市建立生产基地20多个拥有液态奶酸奶冰淇淋奶品奶酪五大系列400多个品项产品以其优良的品质覆盖国内市场并出口到国外
4P理论及其案例分析
4p理论以一种营销理论即; Product Price Place Promotion.
价格 Price
海尔集团采用需求导向的定价法,即以目标市场 的消费者的需求为定价的基础。海尔集团同时采 用差别定价法,在低端市场,采用价值定价法, 即用相对的低价出售高品质的产品或服务,而非 牺牲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在高端市场,通常 采取撇脂定价,即将价格定得相对于产品对大多 数潜在顾客的经济价值来讲比较高,以便从分额 虽小但价格敏感性较低的消费者细分中获得利润。
分销渠道
(Place)
采取直供分销制,自建营销网络。由厂商自主独 立经营,不通过中间批发环节,直接对零售商供 货。海尔现在已建立了一个庞大、完善的营销网 络,拥有服务网点11976个,销售网点53000个 (海外 38000个),在全国共设有48个工贸公司。
采取特许经营方式,建立品牌专卖店。海尔设立 品牌专卖店,以其统一的形象出现在消费者面前 全面展示产品,提升品牌形象,提高海尔品牌的 知名度和信誉度,同时促进产品的销售。
促销 (Promotion)
广告是品牌传播的主要方式之一,海尔品牌广 告的广告语有 “海尔,中国造”、“真诚到永远” 等等。海尔多年来的广告策略注重树立其品牌形 象,如《海尔好兄弟》。海尔的广告策略成功塑 造了海尔大型名牌家电企业集团的形象,提高了 海尔品牌的知名度。
安全生产与案例分析
安全生产与案例分析
《安全生产与案例分析》
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是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工作。
然而,由于管理不善或者技术不过关,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发生,给企业和员工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因此,不断总结案例,分析事故原因,以及采取相应的措施和预防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在进行案例分析时,一般会从事故发生的原因、过程和结果等方面进行分析。
根据分析结果,可以查找并改进管理制度、技术装备、职工素质等各方面的不足,从而提高安全生产水平,避免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
这种案例分析不仅对企业自身有益,也可以为其他企业提供参考,促进整个行业的安全生产水平。
以某化工企业在搬运危险化学品过程中发生泄漏事故为例。
通过案例分析发现,该企业在危险品搬运过程中,未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导致泄漏事故的发生。
造成了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给企业带来了极大的损失。
根据这一案例,企业应该加强对危险品搬运过程的管理和监控,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加强危险品搬运操作的培训和考核,以及提高设备的完善程度等方面进行改进,以避免再次发生类似的事故。
总之,《安全生产与案例分析》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一环。
通过对事故案例的深度分析,可以发现问题的根源和不足之处,指导企业改进现有的安全管理体系,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
能,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
只有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措施,才能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典型案例分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典型案例分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可以更加具体地理解和应用这些原理。
本文将从社会阶级、历史唯物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阶级斗争等方面,选取典型案例,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行深入分析。
一、社会阶级案例分析社会阶级是社会的基本矛盾之一,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选取当代中国的城乡差距问题作为案例,通过对比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经济、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差异,可以清晰地展现阶级的存在与发展。
在中国,城市和农村之间存在巨大的社会经济差距。
在城市,人们可以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和医疗条件,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而农村地区由于受限于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分配等问题,人们的教育水平相对较低,医疗条件相对较差,就业和收入问题也普遍存在。
这种城乡差距恰恰反映了社会阶级的存在和差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出,社会阶级是由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不同地位和权限所形成的,反映了不同社会群体在资源分配和社会地位方面的不平等。
在城乡差距案例中,城市居民作为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城市资本家和工人阶级,占有更多的生产资料和社会资源,从而享有更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福利。
而农村居民则作为城市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农民阶级,相对较少地占有生产资料和社会资源,因此在城乡差距中处于弱势地位。
二、历史唯物主义案例分析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社会发展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和阶段性。
我们选取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作为案例,通过分析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可以深刻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
改革开放以前的中国社会主要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经济发展受到政府的严格控制和计划安排。
然而,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缺陷和局限性,经济增长面临瓶颈和问题。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坚持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逐步引入市场机制,加强农村和城市之间的联系,吸引外资和技术,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社会的发展进步。
典型案例剖析 安全生产
典型案例剖析安全生产
以下是一个典型的安全生产案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案例名称:高处坠落事故
事故经过:某建筑工地发生一起高处坠落事故,一名工人从3米高的脚手架上摔下,造成头部和腰部受伤。
事故原因:经过调查,事故原因是工人未系安全带,且在工作中违反了高处作业的相关规定,导致从脚手架上摔下。
案例分析:这起事故是由于工人安全意识淡薄,未遵守高处作业规定所致。
在建筑工地等高处作业场所,安全带等防护措施是必不可少的,但一些工人为了图省事,往往忽视这些措施,导致事故发生。
案例总结:安全生产是每个企业和工人的责任,必须时刻牢记安全第一的原则。
在工作中,要严格遵守各项安全规定,加强安全意识教育,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同时,企业也应当加强安全管理,完善安全制度,确保员工的安全生产。
知识点三:赫克歇尔-俄林模型案例分析
同学们好!前面两次课中我们学习了第3章——“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基本模型”。
的基本知识,对赫克歇尔-俄林模型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为了巩固加深同学们对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认识,本次课将带大家通过几个案例分析,进一步了解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案例分析1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日本的纺织品较多地使用了便宜地的生产要素,即劳动,而美国的机器较多地使用了便宜的生产要素,即资本。
根据赫克歇尔-俄林贸易模型所主张的生产与贸易模式:劳动充裕的国家拥有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资本充裕的国家拥有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
如果两国发生贸易,劳动充裕的国家应该生产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资本充裕的国家应该生产并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日本纺织品的相对价格是1/2,美国纺织品的相对价格是1,日本的纺织品具有比较优势,美国的机器具有比较优势,所以日本出口纺织品而进口机器,美国出口机器而进口纺织品。
学习了H-O模型后,我们可以发现,与古典贸易模型相比,H-O模型对一国生产可能性的假设有两个方面的不同:第一,关于两国生产能力不同的原因。
第二,关于产品生产机会成本的假定。
同学们根据下面这个图就有会有更清楚的理解,我不再赘述。
案例分析2A.首先对美国的钢铁和大米生产进行总体均衡分析:从图中可知美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钢铁的能力强于生产大米。
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外凸,表明收益递减。
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即是机会成本。
交易前两国的情况:贸易→产量结构(切线)→无差异曲线→消费均衡点交易后两国的情况贸易→产量结构变化(切线)→新的无差异曲线→新的消费均衡点→进口和出口请大家思考关于贸易影响与贸易所得的3个问题,(1)按照上述模式生产和交易,对两个国家的均能的价格有什么影响?(2)对两个国家的生产和消费有什么影响?(3)两个国家都能从中得到好处吗?从交易前后对两国的影响情况,我们可以得出3个结论:1、两国交易后对相对价格的影响中国钢铁价格↓中国大米价格↑美国钢铁价格↑美国大米价格↓2、对生产的影响:美国钢铁产量↑中国大米产量↑3、对消费的影响:两个国家两种产品的消费量都有增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产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
案例分析
1、替代原则
理论:生产者均衡
生产者均衡(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
(1)生产者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 = 产出 / 投入
含义一:成本一定时,生产者获得最大产量;
含义二:产量一定时,生产者获得了最小成本。
(2)实现条件:MP L / MP K =w/r
或:MP L / w= MP K/r 或:MRTS LK=w/r
含义:要想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生产者必须使最后一单位货币购买的资本的边际产量等于劳动的边际产量。
或使两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两要素的价格之比。
结论: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的切点为生产者均衡点。
成本一定时产量最大点产量一定时成本最小点
(3)扩展线:无数个平行的等成本曲线与等产量曲线的切点组成的曲线,是生产者均衡点的运动轨迹。
扩展线一定是一条等斜线。
案例及分析:
在世界经济中,发达国家多采用资本密集型方式生产,发展中国家多采用劳动密集型方式生产。
由生产者均衡条件知,MP L / MP K = w/r。
如果资本相对于劳动的价格降低了,要维持等式成立,必须使等式左边变大(MP L提高或MP K降低)。
根据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只有在生产过程中以资本替代劳动才能做到。
一般地说发达国家资本丰裕,资本的价格便宜;劳动稀缺,劳动的价格昂贵,为了达到生产者均衡,发达国家多利用廉价的资本代替劳动,进行资本密集型生产,发展中国家则反之,进行劳动密集型生产。
2、在土地上施肥量越多越好吗
理论: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在连续等量的把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另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量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或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量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
案例及分析:
早在 1771 年英国农学家A?杨格就用在若干相同的地块上施以不同量肥料的实验,证明了肥料施用量与产量增加之间存在着这种边际产量递减的关系。
这不是偶然的现象而是经验性规律。
假如农民在一亩土地上撒一把化肥能增加产量1 公斤,撒两把化肥增产3 公斤,但一把一把化肥的增产效果会越来越差,过量的施肥量甚至导致土壤板结粮食减产。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是从社会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中总结出来的,在现实生活的绝大多数生产过程中都是适用的。
如果是边际产量递增全世界有一亩土地就能养活全世界所有的人,那才是不可思义的了。
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生产要素相结合生产一种产品时,如果其中一种要素是可以变动的,那么,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这一可变要素连续地等量增加,其边际产量开始会出现递增的现象,但在达到一定数量后,会呈现递减现象。
这就是经济学中著名的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提示我们,在一定的条件下,高投入未必带来高产出,因此要注意投入的合理限度,寻找最佳的投入数量。
在现实生活中边际产量递减的例子很多,目前我国的就业压力很大,其实也是这个规律作用的结果,如果是边际产量递增我们就不会有失业问题了。
3、全球每四个微波炉就有一台格兰仕
理论:规模报酬
规模报酬
所有生产要素按同一比例变化,生产规模发生变化时,引起的产量变动的规律性。
1、规模报酬递增
内在经济:厂商扩大生产规模时,
2、规模报酬不变
3、规模报酬递减
内在不经济:厂商生产规模扩大,引起内部生产效率下降而提高了长期平均成本;
案例及分析:
面临着越来越广阔的市场,每个企业都有两种战略选择:一是多产业、小规模,低市场占有率;二是少产业,大规模,高市场占有率。
格兰仕选择的是后者。
格兰仕的微波炉,在国内已达到70%的市场占有率;在国外已达到35%的市场占有率。
格兰仕的成功就运用规模经济的理论,即某种产品的生产,只有达到一定的规模时,才能取得较好的效益。
微波炉生产的最小经济规模为100 万台。
早在1996——1997 年间,格兰仕就达到了这一规模。
随后,规模每上一个台阶,生产成本就下降一个台阶。
这就为企业的产品降价提供了条件。
格兰仕的做法是,当生产规模达到100 万台时,将出厂价定在规模80 万台企业的成本价以下;当规模达到400 万台时,将出厂价又调到规模为200 万台的企业的成本价以下;而现在规模达到1000 万台以上时,又把出厂价降到规模为500 万台企业的成本价以下。
这种在成本下降的基础上所进行的降价,是一种合理的降价。
降价的结果是将价格平衡点以下的企业一次又一次大规模淘汰,使行业的集中度不断提高,使
行业的规模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由此带动整个行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断下降,进而带来整个行业的成本不断下降。
成本低价格必然就低,降价最大的受益者是广大消费者。
从1993 年格兰仕进入微波炉行业到现在的10 年之内,微波炉的价格由每台3000 元以上降到每台300 元左右,降掉了90%以上,这不能不说是格兰仕的功劳,不能不说是格兰仕对中国广大消费者的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