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书的笔画与写法-整理
钢笔隶书的书写方法,你一定想不到!
钢笔隶书的书写方法,你一定想不到!钢笔隶书的写法和毛笔隶书基本相同,虽然线条瘦细劲挺,不象毛笔隶书那样有明显的粗细方圆变化,但精神气质却是一致的。
写时要用心体会,反复临习,才有收效。
一、点:篆书的点多为短横或短竖,不很明显。
隶书既兴,点画成形,虽比不上后来的楷行书之丰富多彩,却也多具变化,在整个隶书结字中起着重要作用。
与楷书相比,隶书的点形体较圆浑,出锋不锐,力量内含。
有人说隶书的点如木楔。
看来是有其道理的。
如下图所示:三点水既不同于篆书,亦不同于楷书,三点聚拢,成左开右合之势,三点应与右部相呼应。
下四点应散开,长短参差,变化丰富。
八字点应成上合下开之势,左右展开,呼应相顾。
二、横:隶书作为汉字方块形状的奠基,在将篆书的圆转变为方折的过程中,赋予了横画新的使命和特色。
隶书的横画,按其形体可分为平横和波磔横,如下图所示:隶书的横切记“雁不双飞”,即每字只应有一个重点的波磔横。
如年字上两横为平横,其笔势宜缩,末横为波磔横,其笔势应放。
道字因下部捺为主笔,捺磔,则上横只应用平横了。
三、竖:竖是仅次于横在方块汉字中频繁使用的笔画按其形体,隶书的竖可分为直竖和右弯竖两类,如下图所示:右弯竖多用于门字以及象门字这样以对称竖作为主笔的字中。
有时还出现类似门字的字中,如月,有,同,用,能、肃,膏等。
双人旁的竖笔亦用右弯竖,如德,往,役,征等字。
隶书的直竖用得较多,有悬针竖、垂露竖,平竖、圆竖四种,可细心体会,区别运用。
四、波挑:或叫掠,或称撇。
按其形体可分为斜,弯,直三种,如下图所示:斜波挑势较平,或叫平撇。
弯波挑势宜弯,先竖后挑。
直波挑几乎是竖笔带挑。
五、波磔:楷书称之为捺,其形体略如波磔横,但用法不同,按其作用,可分为平,斜两类。
如下图所示:平波磔多为一波三折,头部略高,向右部平出或稍下斜,多用于走部,走车部,之部、足部等字。
其势宜平,尾部夸张放开。
斜波碟使用较平波磔多,多用在人部、戈部等,其势应斜,上曲下弓,与所配之部应和谐呼应。
隶书静心的写法
隶书静心的写法
隶书《静心》的写法如下:
1. 隶书一般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
横画须逆锋入笔,翻卷尾部,中段需沉着稳重,收尾需以细笔左倾,以形成“蚕头”。
竖画起笔要逆,要留有“燕子”的尾巴,然后转锋向下,形成“蚕头燕尾”。
2. 隶书的转折需要圆转,而不能像楷书那样转折。
3. 隶书的波画需要飘逸,但不能像草书那样夸张。
需要注意的是,隶书笔画的写法比较丰富,每个字都有自己的特点,需要细心观察和反复练习才能掌握。
同时,也需要注意笔画之间的关系和比例,才能写出生动自然、有艺术感的隶书作品。
钢笔隶书标准写法
钢笔隶书标准写法隶书,又称行书,是中国传统的一种书法字体,起源于汉代,发展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千百年来广为传世的书体之一。
钢笔隶书,作为一种现代化书写方式,既有传统隶书的特点,又融入了钢笔的独特性,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下面将为您介绍钢笔隶书的标准写法。
一、材料准备在书写钢笔隶书之前,需要准备好一些必要的材料。
首先,选择一支适合的钢笔。
普遍来说,软硬度适中的笔尖较为适合隶书的写作,因此推荐使用中等硬度的钢笔笔尖。
其次,准备好一些笔墨。
墨水或者水性颜料都可以,不过建议选用黑色为主,以符合隶书的传统特点。
此外,还需要纸和毛笔字帖作为练习之用。
二、姿势与笔法在书写隶书时,正确的姿势和笔法十分重要。
首先要保持正确的坐姿,与桌子保持适当距离,身体放松,手臂与肩膀保持一定角度。
笔直握笔,松紧适度,适当抬高手腕。
在书写时,要注意用力均匀,避免过度用力,以免影响字迹的质量。
三、笔画结构隶书的特点之一是笔画结构独立且清晰。
在书写隶书时,每一个笔画都要用细心的态度书写,确保每个笔画的轮廓清晰准确,且彼此之间的间距得当。
对于各种常见的构造形式,如横、竖、撇、捺等,要熟悉并掌握每一种结构形式的写法,以提高钢笔隶书的书写水平。
四、字形特点隶书的字形特点是古朴、刚劲、遒劲,威严而不失庄重。
字形的曲线和笔画要求稳重有力,每一个笔画要有起承转合的过程。
字形不要出现倾斜或者断裂的情况,整体呈现出金石之韵,富有艺术美感。
五、练习方法要提高钢笔隶书的写作水平,良好的练习方法是必不可少的。
在练习之前,可以先摸清楚每个字的结构和形态,理解每个笔画的顺序和角度。
可以通过反复抄写模拟字帖来提高自己的笔法和字体掌握能力。
同时,也可以借鉴其他书法家的作品,观察其笔画的结构和字形的优劣。
六、展示与分享在练习之后,可以选择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与他人分享。
可以将练习的字帖、作品贴在家中或者办公室,以便于时时刻刻提醒自己。
此外,也可以加入书法交流群体,与其他书法爱好者交流心得,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隶书的书写要领和基本技法
隶书的书写要领和基本技法隶书,又称行书,是中国传统的一种书法字体,其始于东汉,兴盛于六朝,继承发展于隋唐,最后固定于宋代。
隶书以其结构庄重、气势磅礴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文书、碑石、绘画等领域。
下面将介绍隶书的书写要领和基本技法。
一、书写要领:1.笔画粗劲有力:隶书的笔画要求用力均匀,力度要大,但不可过狠,避免笔画断裂。
具有笔画粗劲有力的特点,以显示其庄重雄浑的艺术风格。
2.结构稳固规整:隶书的字体结构严谨,线条流畅,书写时需要注意每个笔画的位置和间距,使得整个字体看起来有秩序、有平衡感,形成稳固规整的布局。
3.竖直线稳健:隶书中的竖直线条是重要的支撑结构,需要书写时保持直立、稳健,尽量做到笔画一气呵成,不可出现抖动或断续的情况。
4.水平线平稳:水平线条的书写要求平稳有力,不可过于僵硬或扭曲。
水平线需要与竖直线条相呼应,共同构成字体的稳固基础。
5.线条流畅连贯:隶书的线条具有相当的曲度,书写时要注重笔画的连贯性,使其线条流畅、曲线自然。
避免过于生硬的拐角和折线。
6.走、顿的巧妙运用:走是指笔画向其中一方向延伸,顿是指笔画因外力发生急停滞而形成断点。
在隶书书写中,巧妙运用走、顿可以使字体更加凸显其力度和变化。
二、基本技法:1.抓势:隶书的字形线条往往非常粗劲,抓势技法是指在书写时采用指甲随笔法,通过拇指、食指、中指合力的方式,使笔在纸上形成适宜的倾斜角度,增加笔画的张力和线条的流畅度。
2.晃腕:隶书书写需要通过腕部的晃动来控制笔画的粗细和线条的曲度。
晃腕技法要求腕部柔韧灵活,通过微妙的晃动来调整笔画的宽度和力度。
3.起首终末平抑:在书写隶书字体之前,需要先留出足够的空白,字的起首和终末都要平抑,不可有过于急进或急退的情况。
起首和终末的平抑可以使整个字体看起来更加稳定和整齐。
4.点画结合:点画结合是指在书写时运用撇、捺、提、折等不同的点画来构建整个字体的形态,点画之间需要有适当的间距和连接,使整个字体看起来有层次感和立体感。
书法教程第八章硬笔隶书
第一节 隶书的特点
四、偏旁独立,体式均衡
隶书偏旁沿用篆书独立平稳的写法,既与其他结构单位 相迎揖让,又各自重心平稳,笔画处置安排匀称,体式均衡而不 欹斜。有些偏旁部首如草字头、竹字头、宝盖、春字头、四点底、 登字头、皿字底等,更是直接采用小篆的写法,笔画左右对称, 不偏不倚。例字如图8-4所示。
Company Logo
第二节 硬笔隶书基本笔画的写法
一、点 5.相向点
逆锋起笔,左点向右下、右点向左下行笔,呈上分下合而 未合状;或写为圆点两个,与下一笔有机融合,起承转接自然流 畅,如图8-9所示。
Company Logo
第二节 硬笔隶书基本笔画的写法
一、点 6.相背点
运笔遵循“欲左先右,欲右先左”法则,左点逆锋起笔转 左下如写短撇,右点逆锋起笔转右下拖笔收尾,呈八字形左右分 张,如图8-10所示。
Company Logo
第二节 硬笔隶书基本笔画的写法
二、横 1.短横
短横类似于横点,但比横点略长,比长横短。横画本欲右 行,须先向左入,逆锋入笔后转右行笔,中间略拱,至尾部提笔 慢行收笔,或钝或尖,如图8-11所示。
Company Logo
第二节 硬笔隶书基本笔画的写法
二、横 2.长横
起笔逆入回行造“蚕头”状,中部拱起,至尾部按笔蓄势, 再起波造“燕尾”状。注意,一般情况下长横做主笔,举足轻重, 事关成败,长横在一个字中只出现一次,即所谓“燕不双飞”, 否则犯重复之忌,如图8-12所示。
五、捺
第二节 硬笔隶书基本笔画的写法
捺画有斜捺和平捺之分。斜捺和平捺的写法是:逆锋入笔 转左下运笔,在收笔处向左上回锋,呈一波三折之势,二者斜度 略有不同,如图8-15所示
第八章__隶书详解
二十八、横长竖短 凡中间或底部穿插一横的字,要突出横画 ,横宜长竖宜短,长横要丰满状实,但不要臃 肿,使静态边动态。
二十九、横短竖长 中间贯穿竖画的字,要使竖画正而直,稍微写 的长点,突出竖画在字中的主要地位,忌短而斜。 要写的安稳壮实,如同坚挺的柱子。
三十、左小右大 有的字形处于结构变化的原因,往往把左 部分写的小点,而把右部分写的大点,伸展稍 长,粗略看去是有倾斜,其实不失重心,平衡 统一。
十三、捺画宜下 有的字形为求字坚实稳重,应选取下横画作为 波画,以托起上部字架,求得字形稳健有力,不失 重心。波画的长短可视上部情况而定。
十四、捺画宜小 一个字中如波画下面有两肩相垫时,其蚕 头雁尾不宜过大,应略瘦薄。否则会使整个字 不协调和不美观。
十五、左旁宜平 字的左边部首小,应把左部与右边大的主 体平头,以让右边主体部分充分展示其笔画, 使整体既和谐又有主次。
隶书基本点画的运笔
1
点 隶书的点有很多变化,起笔要求藏锋逆入,出锋根据各点的不 同形态而变化。它是其它笔画的浓缩。有正点、横点、竖点、 侧点、捺点、横挑点、上对点、下分点、左两点、右两点、以 及三点的呼应、四点的开合、多点的参差。要写得生动而富于 变化,尤其要做到饱满厚重。 (1) 逆锋落笔上行; (2) 转笔回锋向右下; (3) 顿笔向左下出锋。
二十五、向背分明 字的左右部分相向或相背,相互间要穿插 避让、各得其所,在向背之中成一整体,做到 [向不犯碍],[背不脱离]。
二十六、因字生形 每个字的笔画有多少、长短、大小之分, 书写时必须根据其特点和自然形态,来决定字 的高低、宽窄、大小的形状。
二十七、上覆宜宽 宝盖头一类的上宽下窄的字形,要求上面 宽的部分覆盖下面窄的部分,呈倒三角形状, 但重心不倒。上实下虚,相映之中见神采。
隶书书写口诀及笔画和结构变化规律
隶书书写口诀及笔画和结构变化规律隶书之名源于东汉。
卫桓《四体书势》中说:“隶书者篆之捷也”。
由于汉代社会文字使用量增多。
战事纷沓。
士族参政。
百家争鸣。
文学兴盛。
文化下移。
民事商事等各种因素。
使篆文繁缛的书写方式无法负担。
于是书写便捷简约的隶书诞生也就势在必然了。
隶书对篆书的改革包括笔画和结构两个方面。
隶化的方法有变圆为方。
变曲为直。
调正笔画断连。
省减笔画结构等等。
其中以横向取势和保留毛笔书写自然状态两面点最为重要。
横向取势能左右发笔,上下运动受到制约。
最终形成左掠右挑的八分笔法。
而毛笔的柔软性以使汉字笔画产生了粗细方圆。
藏露等各种变化。
还有字距宽。
行距窄也是其章法上的一大特点。
汉隶表现在帛画。
漆器。
画像。
铀镜中精美绝伦。
而在碑刻中更显其宽博的气势和独特的韵味。
汉隶主要有两大存在形式:石刻与简牍。
汉隶之后的隶书几不足言说。
魏晋南北朝隶书大多杂以楷书笔法;唐朝隶书不乏徐浩等书家。
但失之肥弱。
宋元明三朝的隶书也难振汉隶雄风。
直至清朝。
汉隶才得以复苏。
初有郑板桥。
继有金农。
邓石如。
后有何绍基等。
均不落伍。
别有建树。
一.隶书口诀的分析中国书法经过数千年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先后经历了篆、隶、草、楷、行书的演变。
篆书种类众多,主要包括甲骨文、大篆和小篆三种。
甲骨文是商代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卜辞以及占卜有关的记载文字,是我国现有的最古老的书法艺术遗产,至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
大篆有两种:一种叫钟鼎文,又称金文,是商、周两代铸或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用笔于环转之中略带方势,结体严整而疏朗,字型参差不一,但却分布天然,显得气度宏伟。
另一种叫石鼓文,是刻在10个鼓状石墩上记载田猎等事情的韵文,其体态更趋严谨,显得雄强浑厚,朴茂自然,端庄凝重而又生动活泼。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进行“书同文”的改革,把各国所使用的文字收集起来,存其所用,去其各异,加以综合整理,定为全国统一使用的规范文字,称为小篆,亦称秦篆。
到了秦代,由于小篆书写太慢,也太吃力,不能适应当时紧急的军事文书和浩繁的监狱文字的需要,官吏们便将书体进一步整理加工,遂成为一种新型的书体,并且应用在公文上,并受到了秦始皇的高度赞赏。
隶书的写法
隶书的写法第一、隶书的笔法有严格的“法度”传统的隶书笔法,其特点是:欲右先左,欲下先上,藏锋起笔,横平竖直,藏头护尾,一波三折,左右分背,雁不双飞,蚕无双头,圆转方折。
在实际书写时,要记住,横画的书写,逆锋入纸,欲右先左藏锋起笔,然后中锋行笔,行至末端回锋收笔,如果是雁尾,则要做波磔状处理,如下图。
竖画的写法与横画写法类似,方向不同而已,欲下先上,笔头不打结,跟篆书的写法类似。
第二、隶书的笔画轮廓有其特点在书写隶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它的笔画轮廓,比如横画,两端不能像楷书那样切笔入纸回锋顿笔收锋,呈尖角。
隶书的撇画和捺画,也是行笔欲下先上,再往下行笔,做到先轻后重,撇画的写法:笔法至下半截略带向上回锋收笔,如下图,笔画末端显得厚重结实,要回锋收笔,整个笔锋藏入笔画当中,只见圆头不见方折转角。
捺画可以上翘呈雁尾,但要视组成字体的其他横画没有蚕头雁尾时,方可如此处理。
第三、“蚕头雁尾”和“一波三折”蚕头雁尾、一波三折,是隶书最明显的笔画特征。
但是不是什么字体都可以这样处理。
一般隶书当中的长横波画要作“蚕头雁尾”,“一波三折”,起笔向左下逆锋落纸,翻转笔锋写出蚕头,然后再铺毫向右行笔,到了接近笔画末端的时候,稍重按笔锋顿出雁尾,整个笔画看起就呈现出“一波三折”的现状.但是,隶书笔画书写有一个法度,那就是“蚕无双头,雁不双飞”,就是指我们在书写同一个字的几个横画时,只能选一个长横做蚕头。
一个字里面有两个较长横画,或横画与捺画在一起时,只能把其中一个横画或捺画做波磔画写出“雁尾”韵味,不能都写成“雁尾”。
比如,下图的“年”字,只能最下面的长横做雁尾处理。
第四、隶书的方笔和折笔隶书继承了篆书的一些笔锋,所以转折的笔画,有方笔也有圆笔,尤其是写笔画的转角时,圆转或方折,都要回锋转向,不能像楷书那样顿笔露出折角轮廓。
隶书的点画,一般呈瓜子状,没有明显的尖角,钩画的折角圆折为主,如下图。
笔画与笔画之间的衔接,也是简单明了,多是圆笔衔接为主。
隶书基本笔画的写法
隶书基本笔画的写法1、出锋撇书写至尾部,笔毫向右上圆转回锋,至适当处向上或右上方出锋。
2、带勾撇行笔接近尾部不要提笔,仍向上和右上圆转运笔,然后边行边提出锋,弯勾需自然活泼。
3、带折撇该笔画在起笔、转锋向右或向下运行后即以圆转或折转向左下方运笔,转角处切记粗重。
4、带横撇逆锋圆转起笔向右运行,至适当处即转锋(或圆转、或折转)向左下方行笔,转角要灵活自然。
5、直捺此捺较挺直,运笔时应畅快直率向右下行,边行边按,中部切记弯曲。
6、平捺起笔后向右下边行边按,同时根据结体的需要,有一定的弯曲状,做到生动活泼。
7、斜捺运笔的斜侧和弯曲的程度在直捺和平捺之间,忌生硬和过于弯曲。
8、短捺起笔后向右或向下边行边按,中部宜竖直,整个笔画应短粗壮实。
9、小捺出于字的结构等因素,有时的捺画应写得细小点,以此来衬托其他笔画。
10、戈捺此笔画为整个字的主笔,书写时粗重点也无妨。
起笔转锋后即向右下边行边按,中部要挺拔有力,尾部宜雄强自然。
11、走之捺该笔画的起笔往往与前一笔或前几笔相联系,在书写时要在注意上下左右大小粗细关系。
12、心底捺在书写该笔画时要根据整个字中其他部分的大小多少来决定该笔画的斜直、大小、粗细,使之整体协调和谐。
13、竖勾藏锋起笔后转笔向下,宜挺直,直转弯处要圆转,然后向左运笔,边行边提出锋。
14、斜勾此笔画在(向右下或左下)运行时,要视整个字的结体来决定其斜度,保持重心平衡,勾不宜粗大。
15、右折勾藏锋或露锋起笔后向下行笔,至适当处转折调整笔锋向右运行,要求活泼渐粗,尾部微上翘。
16、短勾该笔画在行至转弯处,要求圆转,其勾不宜粗大,微向上勾。
17、长勾该勾略呈半圆状,斜势,转角处忌方折,向左勾出应舒展有力,收笔或出锋或回锋。
18、粗勾运笔向左或向右至转折处,应边行边重按,略粗壮有力度,做到雄强稳实。
19、平勾转折向右行笔过程中,为使整个字显得劲朴,宜写得平直点,尾部略微上翘。
20、弯勾向左转笔要求圆转,接近尾部逐渐向上运行,呈圆弯钩形状。
隶书常识曹全碑笔法课件
5、点画 是其他笔画的浓缩,包括:平点、竖点、撇点、捺点等。
起笔大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藏锋逆入,要写的生动灵巧、彼此呼应。 注意:“三点水”的特殊写法。
6、钩画 隶书中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钩,多为似钩的弯曲形态,钩画
行至弯处,要转动笔峰,保证中锋行笔,末端向左上或下回 锋收笔。
偏旁部首特点显著,通过学习可清楚的看到汉字 的流变。
1、双立人、提手、示字 双立人首笔为小短横或点;
提手可先写两笔横画,再写竖弯钩; 示部首笔为短横,斜点忌写横竖交叉处。
2、三点水、竖心、女字、绞丝 三点水的三点收笔所指方向偏右上方。
竖心有篆法痕迹,不宜过宽 女字旁左右两笔取弧形,上面可对应碰住。 绞丝有篆法痕迹,转折处裹锋用笔。
具体可分为上收下放、左收右放、内收外放等。 字内的空间较紧密,字外空间较空旷,这是
《曹全碑》显著的特征。
隶书常识及 曹全碑笔法
周广哲
隶书,亦称汉隶,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
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呈长方形 状,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二、隶书的起源及演变
当时秦国的正统文字是小篆,笔道圆转回环,某些笔顺不符合手 写的自然习惯,严重影响了书写的速度。
而社会事务的日益繁杂,对快速书写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于是书 写人为了简便快捷,往往将篆文的圆转笔道改为方折笔画,有时 还略加省改,已略具隶书的风味,在当时形成了一种俗书体。
(三)、蚕头雁尾时 期--------东汉中后 期
进入东汉,隶书 的发展着重于点划形 式的突破,一波三折, 蚕头雁尾等写法逐渐 成熟。
隶书笔法特点
行笔以“迟涩”为主,追求 力透纸背的厚重感,横平竖 直,笔画均匀、 平稳、表 现出古拙、苍劲,安稳、平 和之美。
汉字书法课件模板:坝_隶书29种写法
2
横幅作品在书写时,应注重字与字之间的呼应 和连带,以及行与行之间的疏密变化和统一。
3
横幅作品中的题款一般放在最后,以避免影响 正文内容的展示。
立幅的章法布局
01
立幅是隶书作品中的另一种常见形式,其章法布局主要特点是 纵向取势,纵向舒展,给人以高耸、挺拔的感觉。
02
立幅作品在书写时,应注重字与字之间的纵向连带和呼应,以
上偏旁的29种写法
总结词:横展纵缩
详细描述:上偏旁在隶书中通常以横展纵缩的形态出现,如“宝盖头”、“草字 头”、“日字头”等。在书写时,需要注意偏旁的形态和比例,以及与下部分的 协调性。
下偏旁的29种写法
总结词:纵展横缩
详细描述:下偏旁在隶书中通常以纵展横缩的形态出现,如 “走之”、“建之”、“走字底”等。在书写时,需要注意 偏旁的形态和比例,以及与上部分的协调性。
03
隶书偏旁部首
左偏旁的29种写法
总结词:平正舒展
详细描述:左偏旁在隶书中通常以平正舒展的形态出现,如“三点水”、“提土 旁”、“示字旁”等。在书写时,需要注意偏旁的形态和比例,以及与右半部分 的协调性。
右偏旁的29种写法
总结词:稳重端庄
详细描述:右偏旁在隶书中通常以稳重端庄的形态出现,如 “言字旁”、“金字旁”、“鸟字旁”等。在书写时,需要 注意偏旁的形态和比例,以及与左半部分的协调性。
THANK YOU.
字的重心要稳定,避免 字形歪斜,影响整体美 感。
合体字的29种写法
01
左右呼应
02
上下对正
03
穿插避让
04
笔画连断
05
偏旁部首
左右结构的字要注意呼应 关系,使整个字看起来协 调、统一。
四 隶书写法
四隶书写法
四的隶书写法如下:
1. 起笔:隶书中的“四”字起笔需要先写横,再写竖,最后写横。
2. 行笔:行笔过程中,需要按照笔画顺序,依次书写横、竖、横、竖、横。
3. 收笔:收笔时需要注意笔画之间的间距和平衡,保持整体美观。
需要注意的是,隶书的书写风格和特点与楷书有所不同,隶书更加注重笔画之间的连贯性和流畅感,因此在书写时要注重整体效果,不要过于拘泥于细节。
同时,隶书的书写也需要根据不同的碑帖和风格进行相应的调整,以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
隶书的笔画与写法 -整理
书法教程 硬笔隶书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三节 硬笔隶书的结体方法
秦始皇统一诸中国后,便统一了货币、文字、度量衡等。秦 朝统一使用的是篆书。秦始皇在"书同文"的过程中,命令李 斯创立小篆后,也采纳了程避整理的隶书。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硬笔隶书简介
汉朝的许慎在《说文解字》记录了这段历史"……秦烧经书, 涤荡旧典,大发吏卒,兴役戍,官狱职务繁,初为隶书,以 趋约易。"由于作为官方文字的小篆严谨、规整、繁杂,书 写困难速,且速度较慢,为了提高书写速度,不断草化,简 化汉字,于是汉隶便应运而生。同时作为一种自由、简单、 便捷的书体,在民间广泛流传。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硬笔隶书简介
汉代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面开放时期,在文化、经济方 面有显著突破,在书法艺术上也取得了辉煌成果。隶、草、 楷三体基本形成都在汉代,其中隶书是当时最成熟、最发达 的书体。隶书之称是东汉初年的史官班回首先提出隶书的发 展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古隶,即秦隶,其起源、可以追溯到 战国时期,其特点是波碟不明显,颇有篆书遗意。由于秦始 皇主张文字统一使用篆书,所以始终没有得到广泛的推广和 应用。
上一页 返回
第二节 硬笔隶书的基本笔画
隶书的笔画,既有灵活多变的特点,又有严格鲜明的法度。 隶书的结构,既有手法各异的风貌,又有千变万化的规律。 因此,在学习硬笔隶书的过程中,要善于研究,积极探索, 勇于实践,勤于练习。只有这样此,才能写出一手才情独具 的隶书来。
生字的隶书写法
生字的隶书写法
以下以“生”字为例:
一、“生”字隶书的基本写法。
1. 笔画形态。
- 横画:隶书的横画有“蚕头燕尾”的特点。
“生”字最上面的横画,起笔处有一个类似蚕头的圆润形状,向左下方轻轻按下后向右行笔,收笔处向上挑出燕尾,燕尾不宜过于夸张。
- 竖画:较为挺直,起笔处较圆润,向下行笔时粗细变化不大。
- 横画与竖画的关系:中间的两横较短,且间距大致相等,与上面的长横和下面的长横平行。
下面的长横是主笔,燕尾的方向要与整个字的重心相协调。
2. 整体结构。
- 重心平稳:“生”字在隶书中整体呈长方形,各个笔画的分布要均匀,使字的重心落在字的中心线上。
二、书写示例。
1. 逆锋起笔写最上面的横画,形成蚕头,然后中锋行笔,向右行笔至合适长度后向上挑出燕尾。
2. 在横画下方中间位置起笔写竖画,竖画要写直。
3. 在竖画中部起笔写中间的短横,短横左右基本对称。
4. 在中间短横下方再写一条短横,同样左右对称。
5. 最后写下面的长横,长横起笔处也要有一定的弧度,收笔处燕尾明显且有力。
三、与楷书对比解析(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隶书特点)
1. 笔画对比。
- 在楷书中,“生”字的横画较为规整,没有隶书那样明显的蚕头燕尾。
例如楷书横画起笔多为顿笔,较为方正,收笔也较为平稳。
- 楷书的竖画在起笔和收笔处有更明显的棱角,而隶书的竖画相对圆润。
2. 结构对比。
- 楷书的“生”字结构较为紧凑,而隶书的结构相对舒展,尤其是横画的分布,隶书更强调横画之间的平行和间距均匀,整体呈现出一种古朴、宽博的感觉。
隶书曹全碑基本笔画入门基础讲解
隶书曹全碑基本笔画入门基础讲解
隶书曹全碑是中国古代隶书的代表作之一,由东汉末年的书法家曹全所创。
隶书曹全碑的基本笔画构成了隶书的基础,对于学习隶书和书法的初学者来说,掌握曹全碑的基本笔画是非常重要的。
隶书曹全碑的基本笔画包括横、竖、撇、捺、点、折、提、钩等几种。
首先是横,它是由左向右的一股力道,表示平行于地面的直线。
竖则是由上向下的一股力道,表示垂直于地面的直线。
横和竖是隶书曹全碑中最基本的两种笔画,其他的笔画都是由横和竖组合而成的。
撇是由左上向右下的一股力道,表示向右边斜向下的线条。
捺则是由右上向左下的一股力道,表示向左边斜向下的线条。
撇和捺是对称的笔画,它们在书写中经常出现在一起。
点是表示一个小圆点,常用来表示字的结尾或者字的一部分。
折是由上向下再向右的一股力道,表示向右上方的斜线。
提则是由下向上再向右的一股力道,表示向右下方的斜线。
折和提是一对相互对称的笔画,它们在书写中也经常一起使用。
钩是表示一个小曲线,可以是向上弯曲的形状,也可以是向下弯曲的形状。
钩常常用来结束一个字的写法或者表示一些特殊的笔画。
掌握了曹全碑的基本笔画,初学者就可以开始练习隶书的书写了。
通过不断的练习,学习者可以逐渐掌握隶书的气势和感觉,提高书法水平。
同时,隶书曹全碑的基本笔画也可以应用到其他风格的书法中,为学习者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隶书曹全碑的基本笔画是学习隶书和书法的入门基础。
通过掌握横、竖、撇、捺、点、折、提、钩等几种基本笔画,学习者可以逐渐掌握隶书的技巧和风格,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
隶书笔画的写法及运笔技巧
汇报人:XXX 202X-XX-XX
目录
• 隶书笔画基本概述 • 横画写法与运笔技巧 • 竖画写法与运笔技巧 • 撇捺写法与运笔技巧 • 点画写法与运笔技巧 • 折钩写法与运笔技巧 • 隶书笔画实践应用
01 隶书笔画基本概述
隶书起源与发展
隶书的形成
隶书起源于秦朝,由篆书发展而 来,经过长期演变,逐渐成为一 种独特的书体。
捺画运笔
起笔较轻,自左上向右下渐行渐按,力度逐渐加大。收笔时先顿笔再向右平出或 略向上挑,形成波状尾部。
常见问题及纠正方法
01
撇画过直
撇画应有一定的弧度,过直则显得生硬。纠正方法是在运笔过程中适当
增加手腕的转动,使笔画更加流畅自然。
02
捺画过重
捺画过重会显得笨拙,影响整体美感。纠正方法是在运笔过程中逐渐加
04
03
02
01
常见问题及纠正方法
折角生硬
应多练习转角处的提按 和笔锋调整,使折角圆 润自然。
钩部过长
应控制出钩的长度和角 度,避免钩部过于夸张 。
行笔不稳
应加强中锋行笔的练习 ,保持力度均匀,线条 流畅。
笔力不足
可通过悬腕、悬肘等方 式加强手臂力量训练, 提高笔力。
07 隶书笔画实践应用
临摹经典隶书作品
大力度,但避免用力过猛,保持笔画的轻盈和灵动。
03
撇捺不协调
在书写过程中要注意撇捺的搭配和协调,避免出现头重脚轻或头轻脚重
的情况。纠正方法是在练习时多观察范字的结构和比例,注意撇捺的长
度、角度和粗细的搭配。
05 点画写法与运笔技巧
点画基本形态分析
点的形态
隶书中的点画形态多变,有圆点、方点、横点、竖点、挑点 、撇点等。每种点都有其独特的形态和用笔方法。
隶书李的写法
隶书李的写法
一、基本笔画特点
1. 横画
- 隶书的横画有“蚕头燕尾”的特征。
起笔时像蚕宝宝的头部,圆润而稍重,然后向右平稳行笔,到结尾处向上挑起,形成燕尾状,但燕尾不宜过于夸张。
在“李”字中,如“木”字的横画就要体现这种特点。
2. 竖画
- 一般较为挺直,粗细变化相对较小。
在“李”字中,“木”字中间的竖画起笔可略顿,向下垂直书写。
3. 撇画与捺画
- 撇画在隶书中较为舒展,起笔较重,然后向左下方逐渐变细。
捺画同样舒展,起笔较轻,行笔过程中逐渐加重,结尾处也有类似燕尾的上挑,但捺脚比横画的燕尾更宽大一些。
在“李”字中,“木”字的撇捺要左右舒展,以平衡整个字的重心。
二、结构特点
1. 上下结构
- “李”字是上下结构,上部的“木”字要写得稍紧凑一些,横画不宜过长,以给下部的“子”字留出空间。
2. 重心平稳
- 整个字的重心要落在字的中心线上。
上部“木”字的竖画和下部“子”字的竖钩基本在一条垂直线上,这样才能保证字的稳定性。
三、不同隶书碑帖中“李”字的写法示例
练习时,可以先从基本笔画入手,仔细观察不同碑帖中“李”字的特点,然后进行临习,逐渐掌握隶书“李”字的写法。
隶书七个基本笔画写法
隶书七个基本笔画写法隶书是中国传统的一种书法字体,在汉朝时期就已经存在了。
它的特点是线条刚硬、方正、笔画固定,但是却不失流畅美感,被称为中国书法界的“工笔画”。
隶书的笔画非常重要,其写法有着独特的特点和规律。
本文将介绍隶书笔画的七种基本写法。
一、横横是隶书中最基本的一种笔画。
它的写法是由左向右横平直,左右两端稍稍上扬。
用笔一般是直、硬、平。
用横笔画时,需要注意线条流畅,宽度和长度要相对均衡。
二、竖竖是隶书中另一种基本的笔画。
竖笔画写法是自上而下直落,稍稍向右下倾斜。
用笔一般是上粗下细,笔尖稍稍上扬。
用竖笔画时,需要注意线条整齐、流畅,不要出现“颠波”现象。
三、撇撇是一种向右上斜的笔画。
撇笔画的写法就是从左向右斜向上写出,笔的宽度逐渐变细,然后略微向右上方延伸,笔尖微微向下。
撇的特点是笔画宽度上大下小,呈左上向右下的倾斜状态。
四、捺捺是一种向右下斜的笔画。
捺的写法和撇相似,也是从左到右斜向下致,笔宽度逐渐变窄,然后略微向右下方延伸,笔尖微微向上。
在用笔画捺时,需要注意笔画要从上往下一匀速推动,手、心、笔要紧密协调。
五、点点是一种很小的笔画,它的写法是点一下,用笔尖轻点纸面,形成一个小点。
点的大小和粗细都要根据字体大小和整体效果来调整。
六、折折是一种笔画的集合,它将撇和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折角”的结构。
在某些字形中,折笔画也是比较常见的,需要用笔先写出一个撇,然后接着写一个捺。
七、钩钩是一种连接线条的笔画,它的写法是向上稍稍盘旋,再向下延伸,形成弯钩的形状。
钩的长度、宽度和倾斜度都会因字体不同而有所不同。
在学习隶书笔法时,需要逐个练习每一种笔画,熟能生巧。
有效地掌握笔画的基本规律,再进行整体的练习,才能写出优美的隶书。
总之,隶书的笔画要求刚正、流畅,需要注意线条宽度、长度和倾斜度的平衡,恰到好处。
这些基本的笔画写法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掌握的,需要逐渐熟练掌握,加以巩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授课人:***
隶变后的字,与篆书相比,具备了鲜明的点画持征。笔法有方有圆,方圆并用。
(一)横画
横画是隶书中有特色的笔画。往往以“横飞”为美,点画较长,蚕头燕尾特点明显。隶书的横画有两种,一为平横,一为波横。有方笔圆笔两种,方头为藏锋顿笔,圆头为藏锋起笔,逆入圆转。
(1)平横是指横呈水平状,一般逆锋起笔,折笔中锋运行,回锋收笔或露锋收笔。平横有凸形、凹形和基本平形。
(1)长撇
这是隶书中最基本的撇。一般逆锋起笔,内右向左倾斜行笔,整体弧度不大,藏锋向上收笔,它与后来楷书的长撇基本类似。
(2)弯撇
这是隶书中常见的撇,胃比后弯如半月。一般为逆锋起笔,或竖行—半向左下弯行,或直接弯行,弧度呈45°角。
(3)竖撇
这是一种将左旁竖画进行艺术美化的做法。起笔如竖,行至一半,向左上弯行,至末端向上微挑旋即回锋收结。
(4)横撇
这是一种基本无弧度的撇,在隶书中常用于字头呈外展状。只是起笔处稍向心上抬。一般逆锋起笔,转向左行,至尾处向上回锋收笔。
(5)短撇
逆锋起笔,由右上方向左下运行,回锋收笔。
(四)捺画
捺画是波笔的又—形式。是造成隶书气势的重要笔画。隶书中的捺画与波横写法近似,均为蚕头燕尾状。只是波横平出,捺画逆锋起笔后,向石下倾斜行笔,至捺角处稍顿向右上提笔出锋。
(1)以竖代撇
隶书中有一种情形值得注意,即以竖代撇现象较多。主要表现在书写楷书戈钩的短撇上,如“或”第七笔,“威”第八笔,“咸“第八笔。
(2)竖点
隶书中的点大多是由竖充任的。
(三)撇画
撇画又称掠画,是仅次于波画的又一重要笔画,它在隶书中变化很多,除了长撇、弯撇,还适用十一些左旁的竖画(竖撇)。隶书中的撇笔无论怎么变化,书写时均应起笔有力,沉着刚劲,忌轻飘。
(2)波横是波笔的一种,是指横画具有俯仰之态。一般逆锋起笔,折笔重顿,形成蚕头,然后提笔运行,至收笔处顿挫出锋,形成燕尾。亦有蚕头小燕尾大的现象。波横一般要写得厚重圆润,蚕头、燕尾都要饱满,横中略向上弯。
(二)竖画
竖画在隶书中只是普通的一个笔画,这个笔画承篆成分较大,即多数为圆起圆收。有些竖末端较尖,亦不属楷书悬针竖,而是写时自然收结。隶书的竖一般均为逆锋起笔,中锋徐行,藏锋收笔。竖画在隶书中有三种形式:中竖,向左弧竖,向右弧竖。也有方笔,即逆锋起笔,向左上角切,折笔下行。虽然竖画在隶书中不如波画有特色,但书写时同样不可轻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钩画
隶书中的钩画有时易和撇画混为一谈,原因在于钩锋并不明显。钩颈部分过长,并不像楷书的钩向上翘拔,出锋犀利。隶书的钩画由于多带波笔痕迹,滑行出钩,因此书写时应走笔慢—些。
(1)竖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