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城村共生”文化导向下的城市更新策略——以深圳南头古城为例

合集下载

“城市织补”理论指导下的城中村绿地系统营造--以深圳市南头古城为例

“城市织补”理论指导下的城中村绿地系统营造--以深圳市南头古城为例

摘要城中村是快速城镇化不可避免的产物,因其人居环境恶劣而备受社会所关注。

本文以“城市织补”理论为指导思想,探索城中村绿地系统的营造策略,突出城中村与城市绿地系统的有机衔接以及人文关怀。

重点关注城中村居住人群对绿地系统的使用需求,探索在建筑密度较高的城中村内织补绿地系统的策略,提出以绿化覆盖率代替绿地率的城中村绿地系统评价标准。

并以南头古城作为案例地进行预实践,通过营造公共绿地、构建立体绿化来营造城中村绿地系统。

发挥社区精英自组织形式景观营造的带动效应,促进居民自发的对城中村绿地系统的补充和丰富。

最终为居民营造一个宜居的生活环境和舒适的休闲空间,提高南头古城的人居环境水平,促进城市与城中村的有机融合。

关键词城市织补;城中村;绿地系统;南头古城AbstractThe village in city is an inevitable product of rapid urbanization, and the poor living environment is also a concern of the society. This paper uses the theory of “City weaving” as a guide to explore the strategy of exploring the green space system of the village in city, highlighting the organic connection and cultural care of the village in city and 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Focus on the use of green space system by urban residents in the village, explore the strategy of creating green space system in urban villages with extremely high building density, and propose the construction mode of urban village green space system to increase green coverage rate instead of green land rate. The Nantou Ancient City will be pre-practice as a case study, and the 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will be built by constructing public green space and constructing three-dimensional greening. Give play to the driving effect of the self-organized form of community elites to promote the self-improvement and enrichment of the 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In the end, we will create a livable living environment and comfortable leisure space for residents, improve the living environment of Nantou Ancient City, and promote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cities and urban villages.Key wordscity-weaving theory; village-inset-city; green space system; Nantou ancient city闫小超 刘雅树 车震宇*Yan Xiaochao Liu Yashu Che Zhenyu*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云南旅游城镇空间生产与重构研究”(编号:51368023)闫小超1993年生/男/河北保定人/昆明理工大学硕士/研究方向为城乡聚落与旅游区规划、乡土建筑与遗产保护(云南昆明 650093)刘雅树1993年生/女/湖南株洲人/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景观设计师/研究方向为旅游规划与景观设计(云南昆明 650093)车震宇1971年生/男/云南玉溪人/博士/昆明理工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乡聚落与旅游区规划、乡土建筑与遗产保护(云南昆明 650093)* 通信作者(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 ) Email :598869375@“城市织补”理论指导下的城中村绿地系统营造——以深圳市南头古城为例Construction of the Village-inset-city Green Space System Oriented by City-weaving Theory—T aking Nantou Ancient City in Shenzhen as an Example1 引言城中村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为城市低收入群体提供了大量的非正规住宅,在目前政府廉租房供给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城中村是城市正常运转所不能或缺的。

基于“城市针灸学”视角下城中村更新改造 ——以深圳南头古城为例

基于“城市针灸学”视角下城中村更新改造 ——以深圳南头古城为例

以居民和
交通易堵塞,缺乏防
车停放混乱,管线杂乱,
店等生活性业态
游客为主
灾疏散系统
较为安静,无其他味道
3.3. 现状构成
古城的九街格局基本保存完好,但残存的古建已经不能反映古城的完整风貌。中山东西街作为主街, 承载居民日常生活、活动、工作等多种行为,三条南北向的辅街道路狭窄,以居住功能为主,以零售为辅, 人车混行严重,古城被高密度低品质自发建筑侵蚀,市政基础设施陈旧、路面严重受损、城市家具质量不 高、公共厕所缺失、道路标线系统导向不良,导致古城脏乱差,城内建筑密度过高,导致环境品质低下, 公共空间严重不足,没有足够容量承载新生活。在南头古城 28,000 多人的人口中,外来人口占 87%。大量 基本处于社会底层的外来打工者,薪酬低廉,就业困难,外来工消费能力低,不能支持新型业态存活。现 在的南头古城因为与城市主流生活分离而走向衰败,这些问题正在导致古城面目日益模糊趋于消失。
关键词
城市针灸,更新改造,城中村,南头古城
Copyright © 2019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licenses/by/4.0/
3. 调研分析
3.1. 区域概况
南头古城又名新安古城,始建于 1394 年,是深圳市文物保护单位最集中的地区之一。位于深圳市南 山区深南大道旁,占地面积约 7 万平方米。是目前深圳最具规模的历史文物旅游景点,具有 1730 余年的 悠久历史。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头古城)和五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东莞市会馆,新国公文市,育 婴堂,解放内谷岛纪念碑,南头村地堡),10 座保护建筑和 34 座历史建筑。南头古城是深圳和香港城市 发展的“根”。古代明代现存的道路网络和城市空间格局非常清晰。南头古城丰富的地方文化和人类历 史,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事件的载体,其在珠三角地区的价值是独一无二的。

古街巷·V生活 ——深圳南头古城更新设计

古街巷·V生活 ——深圳南头古城更新设计

包装世界Packaging World艺术鉴赏古街巷·V生活——深圳南头古城更新设计文鸿百色学院摘要:南头古城拥有千年的历史文化,是深港澳地区的历史文化源头,是古代岭南海上交通和对外贸易的集散地,现在成为南山区脏乱差的城中村。

对于南头古城的更新设计,我们提出了六个V来城市生活愿景和一轴六片区的规划结构,最终提出六种规划策略,以期对南头古城的更新提供参考。

关键词:V生活;更新设计;南头古城;深圳市一、现状分析(一)区位分析南山区位于广东省深圳经济特区西部,北纬22°24'至22°39',东经113°53'(陆上)至114°1'。

南山区地处亚热带,滨临南海,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四季温暖湿润,地势北高南低,由北向南逐级下降。

(二)基地综合现状南头古城位于南山区,古城内建筑立面杂乱、公共空间缺少活力、垃圾随处堆放、没有专门的停车场。

在屋顶形式上,坡屋顶的建筑保留极少,导致古城的历史文化气息不足。

在建筑肌理上,建筑密度大,公共空间变成私人空间,居民楼大多属为多层和中高层。

在建筑材料上,现代化的建筑材料将古城的“古”隐藏了起来。

在建筑层数上,该区域的建筑层数以多层和中高层为主。

在建筑质量上,该区域内建筑质量一般的较多,这些建筑是近年来新建的建筑,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在建筑功能上,该区域的场地多使用于居住和商铺,功能较为单一。

古城内没有大型超市,缺乏公共服务设施。

现状公共空间上,缺乏大型公共空间,限制了人们的活动半径。

现状业态上,包含餐饮业62家,生活配套55家,便利店12家,业态单一且低端。

二、规划策略(一)设计目标通过更新,打造古城集生态、生态、生活为一体的高品质未来社区的样板。

(二)设计主题对于南头古城的更新设计,我们提出了六个V来城市生活愿景——Valuable(有价值的)、Various(多元的)、Vibrant(生机勃勃的)、Vogue(时尚的)、Vigorous(朝气蓬勃的)、Vital(有生命力的)。

深圳城市更新典型案例

深圳城市更新典型案例

深圳城市更新典型案例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城市更新是其发展的重要部分。

下面列举了深圳城市更新的十个典型案例。

1. 深圳市福田区的CBD改造:深圳市福田区的CBD改造是深圳城市更新的典型案例之一。

福田区CBD改造项目通过拆除老旧建筑,建设高层写字楼、商业综合体和公共设施,提升了该区的商业和办公环境,吸引了大量国内外企业入驻。

2. 深圳湾科技生态园:深圳湾科技生态园是深圳城市更新中的一项重要项目。

该园区利用深圳湾的地理优势和科技资源,建设了一批高科技企业总部,形成了集科研、孵化、创新和产业化为一体的创新生态圈。

3. 深圳市龙岗区的老旧小区改造:深圳市龙岗区的老旧小区改造是深圳城市更新的重要任务之一。

通过拆除老旧建筑,建设新的住宅楼和公共设施,提升了居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

4. 深圳市南山区的文化创意园区:深圳市南山区的文化创意园区是深圳城市更新中的一项重要项目。

该园区利用区内的旧厂房和废弃工业用地,打造了一批文化创意企业聚集的园区,促进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5. 深圳市罗湖区的城中村改造:深圳市罗湖区的城中村改造是深圳城市更新的一项重要任务。

通过拆除老旧建筑,修建新的住宅楼和公共设施,改善了城中村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

6. 深圳市宝安区的交通枢纽建设:深圳市宝安区的交通枢纽建设是深圳城市更新的一项重要任务。

通过修建地铁站和交通枢纽,提升了该区的交通便利性,促进了区域的经济发展。

7. 深圳市盐田区的滨海旅游开发:深圳市盐田区的滨海旅游开发是深圳城市更新的一项重要任务。

通过开发滨海旅游资源,建设旅游景点和配套设施,提升了该区的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增加了就业机会。

8. 深圳市龙华区的新农村建设:深圳市龙华区的新农村建设是深圳城市更新的一项重要任务。

通过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农民生活水平,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9. 深圳市光明区的生态城建设:深圳市光明区的生态城建设是深圳城市更新的一项重要任务。

深圳城中村改造案例

深圳城中村改造案例

深圳城中村改造案例近日,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印发了《关于推进城中村历史文化保护和特色风貌塑造综合整治试点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以“寻历史、兴文化、展形象、树典范”为核心,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梧桐AI生态小镇、南头古城、大鹏所城、清平古墟、观澜古墟、甘坑客家小镇、南澳墟镇七个项目来探索不同类型的城中村有机更新模式。

梧桐AI生态小镇位于罗湖区梧桐村和大望村,在基本生态控制线与二级水源保护区内,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低成本的空间优势,原生的小镇尺度,建设过程中需要兼顾发展诉求和生态与水源的保护要求。

选择该片区作为试点重点在于先行探索生态与水源保护优先、有机更新发展路径与智能化治理手段相结合,树立生态保护与有机更新融合典范。

梧桐AI生态小镇将聚焦孵化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产业,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社区综合治理改革创新示范区。

南头古城位于南山区南头街道,距今已有1700年历史,是深圳、香港城市发展的共同源头,被誉为“深港历史文化之根”,保存了多处历史文物,且拥有3万多常住人口的城中村。

选择该片区作为试点重点在于先行探索历史保护与活化利用优先、空间环境与服务设施提升相结合,树立历史保护活化与城中村发展有机融合的典范。

以“粤东首府、港澳源头”为定位,通过历史文化重现、城市活力提升、多元内容植入三大途径,以南山区城中村综合治理行动计划中十一项整治内容为基础保障,在完善文物保护的同时为古城注入新鲜血液,让古迹得到保护、文化得到发掘、城市得到发展,将南头古城打造成独具传统文化与商业氛围、空间环境与服务设施良好的城市传统风貌展示区。

通过空间升级、内容升级,力求将古城打造成为代表深圳1700多年历史之根的城市发展共生体,实现“湾区文化地标”的目标。

观澜古墟位于龙华区观澜街道新澜社区,至今有200多年的历史,是深圳四大古墟之一,是我市现今唯一完整保存下来的传统客家墟市,因水而生,反映了客家人“亲水而居,择水而息”的生活方式。

104.“城村共生”文化导向下的城市更新策略——以深圳南头古城为例

104.“城村共生”文化导向下的城市更新策略——以深圳南头古城为例

“城村共生”文化导向下的城市更新策略——以深圳南头古城为例林怡琳摘要:南头古城作为深港澳同源文化之根,因特区的兴建,已历经从城到村和由村入城的两个阶段,而今同时面对历史遗存保护与旧城(城中村)改造的两个发展命题,相互掣肘发展受困。

基于在南头古城长期的文化研究和改造实践,从理性看待南头的城村双重身份出发,深刻认识其发展困境和存在的潜力,进而提出新时期下南头古城“城村共生”的文化理念。

分别从空间共生、文化共生、社会共生等三个层面探讨为其量身定制的城市更新策略,如尊重历史层积、轻改造微循环、古建活化保育、文化遗产新式复兴、主街领航计划等。

并通过运行机制设立、促产业升级、反哺公共利益、社区自主改良等实施路径的设计,为城村共生的策略得以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城村共生,南头古城,城中村,更新策略,文化引言2017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发挥港澳独特优势,提升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与功能。

由此,文化同宗同源的“粤港澳大湾区”概念开始引人注目。

这其中核心的深港澳文化之根——深圳南头古城,也因此走入公众视野。

提起深圳,世人熟知的是三十年改革开放的历史和城市建设奇迹,却少有人知道其建城史可追溯至东晋时期约1700年。

尽管南头古城的绝对历史价值与国内历史文化名城无法比肩,但其作为深圳市文物保护单位最集中的地区和文化源头,对这座年轻城市弥足珍贵。

现今的南头城因超高速城市化发展而破坏严重,历史文物已呈碎片状淹没在城中村建筑群中,历史风貌建筑占比不到5%。

抢救性历史保护和城中村改造的双重矛盾,使南头城限于两个发展命题中相互掣肘发展受困。

本文立足于历史遗产保护和旧城更新的交叉领域研究,以期为此难题探索出可能的解决策略和实施路径。

1.南头古城的城村双重身份1.1作为“城”的南头古城本地有据可查的先民生活史于春秋时期,秦代属南海郡番禺县辖地,汉武帝时期因成为岭南盐场而受到重视设汉盐官,三国时期设司盐都尉垒芜城,东晋时期升级为行政中心,设东官郡治宝安县所。

深圳城市更新模式与典型案例分析

深圳城市更新模式与典型案例分析

深圳城市更新模式与典型案例分析【中图分类号】TU74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544(2017)10-0254-031.前言城市更新(Urban Renewal)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重大城市发展课题。

它是在科学预见的基础上解决城市发展的根本矛盾的手段,即将老化的市区予以有效地改善,使其成为现代化的都市本质。

城市更新绝非只是简单的拆“旧”建“新”,也不是一种“心血来潮”的短期行为,而是一个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新陈代谢”,是一个长期、持久、永不间断的过程。

它包含着保护、修复、改造、更新、新建等多项内容,并且常常综合在一起。

美国早期的城市更新概念是指对社区环境较差、标准偏低、规划落后、贫困的地区或者过时的景观进行自我改造的过程。

上世纪70年代中期,英国在《英国大都市计划》中提出了“城市复兴”的概念。

我国一些规划专家近年来提出的城市更新概念:指城市发展在内涵上的提升,在空间上的结构性演替,在城市功能体系上的重构与重组,在区域发展层面的整体拓展。

可见,城市更新的目的是通过城市更新的途径,使旧城从城市功能、布局、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上进行调整,旧城的整体机能得以改善和提高,保证正常运转以适应国民经济和城市建设发展的要求,真正理解和做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与统一。

从这个意义上说,城市更新的目标应该是提高旧城的整体机能、综合实力和吸引力,提高整个城市的现代化水平。

2.深圳城市更新的背景分析2.1 深圳城市更新的意义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由小渔村一跃成为国际化都市的同时,也由于历史原因留下了巨量的老旧屋村、老旧工业区等物业形态。

深圳仅有142平方公里的新增建设用地扩张潜力已经接近极限。

使得深圳这座年轻城市先于其他城市面临着空间资源“难以为继”的挑战。

根据《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草案)》,未来城市更新将取代新增建设用地成为深圳空间资源供应的主要来源。

面对上述挑战、压力和需求,深圳市政府自2004年底以来率先进行了城市更新制度建设的探索,为全国提供了先行先试的经验。

村/城重生 城市共生下的深圳南头实践

村/城重生 城市共生下的深圳南头实践

处 不 可 分 割 。【j
20世纪 6O年代 至 70年 代 九街 村 时期 和 特 区 成立 化 和 空 间 脉 络 唤 起 当地 居 民 的 归 属 感 和环 境 自
后 的村 集体 建筑 ,以及 1992年 以来逐 渐兴 起 的城 终 为深圳的城中村改造提供不同的样本 。从遴
2定位 :古城保护,城中村改造
1南头 :村,城合体
20世 纪 8O年 代 随 着 经 济 特 区 的建 立 ,深 圳 开 启
… … 观 代唯 一的新 颧性 刺 在 于把 易懂 性 和透 了自上而下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之后不断高速扩
性 假 定 成 颁 系 境 地 追 求 的 目怀 , 即 怍 为 一 大 f 张的城 市渐 渐包围了村庄 和许多其他村落~样 ,南
长 期以来 ,深 圳被 演绎为历 时 4O年 ,奇迹 般地 量涌入导致市 场需求爆增 ,村民们 次次翻建 、抢建
从一个 “小渔村 ”演变成现 代大城市的神话 ,然而深 而 不断 增大增 高的 小楼终 于最 大限度 地充 满 了宅基
圳从来不 曾是 “小 渔村 ”,它有着 1 700多年的建城史 、 地 ,形成 了高 密度 的 “握手 楼”群 .这是 一种遍 布珠
村 ”,它不仅成 为不断涌入 的新 移民首选的 “落脚城 鉴定 为 文物 的历 史 建筑 和遗 迹外 ,那 些清 末建 筑 、 筑双城双年展”将主展场选址于南头古城 ,并
市 ”,且早已融入 当今城市 的血 脉之 中,与之 生长一 民国建筑 、抗 日战争遗迹 、20世 纪 50年代宝安 县 、 市策展”的方式介入古城 更新 ,希望通 过重 塑
如今 ,位于市 中心 的南 头古城始于晋代 ,历代都是深 三 角地 区城 中村 的典 型空 间格局 。城中村虽然位于城

城中村改造模式与策略研究以深圳为例

城中村改造模式与策略研究以深圳为例

城中村改造模式与策略研究以深圳为例一、本文概述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中村现象日益成为众多大中城市面临的重要问题。

作为中国经济特区的代表,深圳在城中村改造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

本文旨在以深圳为例,深入探讨城中村改造的模式与策略,以期为其他城市的城中村改造提供借鉴和参考。

文章首先将对城中村的概念进行界定,明确城中村改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接着,通过对深圳城中村改造历程的回顾,总结其改造的主要模式和特点。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深入分析深圳城中村改造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为了进一步推动城中村改造的深入发展,文章将提出一系列针对性的策略和建议。

这些策略和建议将围绕政策制定、资金筹措、规划设计、社区参与等多个方面展开,旨在促进城中村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

文章将总结深圳城中村改造的启示和意义,强调在城市化进程中应重视城中村改造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社区建设,实现城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为城市规划和城市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深圳城中村现状分析深圳,作为中国的经济特区,经历了快速的城市化进程。

在这个过程中,城中村作为一种特殊的城市现象,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社会经济功能。

目前,深圳的城中村主要分布在关内地区,如福田、罗湖、南山等区域,这些地区由于早期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形成了大量的城中村。

深圳的城中村现状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建筑密度高,空间布局紧凑,形成了独特的城市风貌;二是人口构成复杂,既有原住民,也有大量外来务工人员,人口流动性强;三是社会功能多样,城中村内不仅有居民的居住功能,还涵盖了商业、餐饮、娱乐等多种功能;四是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尽管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对城中村的改造力度,但仍然存在一些基础设施短板,如道路狭窄、排水不畅、消防设施不足等。

在城中村的社会经济功能上,它们为大量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了相对低廉的住房和生活成本,成为了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城中村改造模式与策略研究——以深圳为例

城中村改造模式与策略研究——以深圳为例

城中村改造模式与策略研究——以深圳为例现代城市化进程中,城中村改造成为解决城市发展与管理中的重要课题之一。

城中村通常是指处于城市核心区或周边的老旧、低矮、人口密集的居民聚居区。

这些地区由于历史、规划以及管理等原因,长期以来饱受诸多问题困扰,包括低劣的居住环境、基础设施落后、社会治安状况堪忧等。

深圳作为中国著名的特区城市,城中村改造始终是其城市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将以深圳为例,探讨城中村改造的模式与策略。

首先,要实现成功的城中村改造,需要精确的规划。

深圳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城市,因为历史原因和规划问题,存在大量的城中村。

在城市发展规划中,对城中村的改造应提前纳入计划,合理规划土地利用,确定改造步骤和目标。

例如,可以通过拆迁重建、改善基础设施、增加公共服务设施等方式,逐步改善城中村的居住环境。

同时,要注重保护原有村落的历史文化价值,尊重居民权益,确保改造过程中的公平和合法。

其次,城中村改造需要多方合作和资源整合。

政府、居民、开发商、社会组织等各方都应当积极参与其中,形成利益共享与多赢的局面。

政府在城中村改造中应起到引导和协调的作用,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确保改造进程的顺利进行。

而居民则需要积极参与改造过程,尊重规划和政策,配合拆迁和调整。

开发商和社会组织可以提供专业知识和技术支持,保障改造项目的品质和效果。

另外,创新的金融模式也是城中村改造的关键。

城中村改造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传统的融资渠道往往无法满足需要。

因此,深圳在城中村改造中采取了多样化的融资模式。

例如,引入社会资本、发行城投债券、设立专门的资金池等。

这些措施有助于增加城中村改造的资金来源,提高改造的可行性和持续性。

最后,城中村改造中应注重社区建设和居民参与。

城中村的改造不仅仅是对物质环境的改善,更是对社会和人文环境的培养。

因此,应注重社区建设,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和社区活动空间,促进居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此外,还应通过开展必要的社区教育和培训,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质和社会认同感,增强他们对改造工作的参与度和责任心。

文化传承视角下城市更新设计策略初探

文化传承视角下城市更新设计策略初探

文化传承视角下城市更新设计策略初探城市更新是指对城市中老化、退化或功能落后的区域进行改造和升级,以提高城市整体的环境质量和居住品质。

在进行城市更新时,应该注重文化传承,保护和传承城市的历史文脉和人文精神。

本文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探讨城市更新设计策略。

城市更新设计中首要考虑的是文化传承与保护。

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必须对具有历史价值、文化遗产和人文精神的建筑和环境进行保护。

这些建筑和环境是城市的象征和记忆,是城市居民的情感寄托。

在城市更新中,应该避免破坏、拆除或改变这些具有历史和文化意义的建筑和环境,而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修缮、修复和适度的改造,保持其历史面貌和文化特色。

城市更新设计应该注重文化元素的引入和融合。

在城市更新中,可以通过引入具有文化意义的建筑、艺术和景观元素,来丰富和强化城市的文化氛围。

这些文化元素可以是历史建筑的复原、重建或改造,也可以是公共艺术作品、文化广场、主题公园等。

通过将这些文化元素融入城市的空间和形态中,可以打造具有独特文化特征的城市形象和品牌,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和情感共鸣。

城市更新设计要注重文化底蕴的挖掘和传承。

城市更新不仅仅是对物质空间的改造,更重要的是对人文精神和社会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在城市更新中,应该重视挖掘和传承城市的文化底蕴,包括历史故事、文化传统、民俗习惯等。

通过在城市更新中设置相关的展馆、纪念馆、文化活动中心等设施,可以将这些文化底蕴以多种形式展示给人们,让人们对城市的历史和文化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同。

城市更新设计还应该注重社区参与和共享。

社区是城市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主要承载者。

在城市更新设计过程中,应该注重社区居民的参与和共享,倾听他们的声音和需求。

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座谈会、公众讨论、社区活动等,可以让社区居民参与到城市更新的决策过程中,增强他们的参与感和归属感。

还可以通过建设公共设施、丰富社区文化活动等,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城市更新设计应该以文化传承为核心,保护和传承城市的历史文脉和人文精神。

多元视角下的城市更新设计——以深圳城中村南头古城为例

多元视角下的城市更新设计——以深圳城中村南头古城为例

多元视角下的城市更新设计——以深圳城中村南头古城为例发表时间:2019-07-31T09:36:07.497Z 来源:《城镇建设》2019年第9期作者:唐一丹邱月李正浩[导读] 以深圳城中村南头古城为例,基于多元融合视角的城市修补方法通过资源修整的方式实现城市内部空间的优化、城市边界空间的开放从而实现旧城区与周边城市多元化的融合。

西华大学建筑与土木环境学院四川成都 610039摘要:城市更新设计的目的在于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社区生活,实质上也是一种资源调配的过程,而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不断发生的社会矛盾让城市更新变成一个动态性的过程,基于城市修补的“城市双修”式城市更新方法已经成为现阶段的热点,以深圳城中村南头古城为例,基于多元融合视角的城市修补方法通过资源修整的方式实现城市内部空间的优化、城市边界空间的开放从而实现旧城区与周边城市多元化的融合,从根本上提升城中村经济、社会、文化的活力,实现城中村复兴。

关键词:城市更新;多元融合;空间渗透;资源修整;城中村复兴引言随着各大城市的不断扩张与建设,我国的很多大城市发展的已经趋于成熟,城市规划逐步进入了存量规划的转型期,而城市更新则是城镇建设进入存量时期的必经阶段[[[1] 张政.城市更新的开发模式与实施策略研究[J].低碳世界,2018(11):187-188.]]。

传统的城市更新往往采用“政府—开发商—规划专家”的规划模式,注重于对空间的改造而忽视了不同人群的需求,而城中村作为我国特殊城乡二元体制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催生的独特的城市形态,其本身具有居住环境恶劣、人群繁杂、管理受限等问题,加之作为时代发展的产物,大部分城中村内部都有一定数量的历史保护建筑,使得城中村的更新改造更为复杂,传统的城市更新方法显然已不适用于城中村的改造。

正是基于城中村本身的复杂性,本文将视角转向城中村人群的多元化这一特征,通过整合内部资源并在空间上植入功能,满足不同人群的空间需求;同时从边界入手,为城中村这一封闭社区提供开放基础,从而达到多元主体的平台的建立,实现多元融合,达到城中村复兴这一目的。

多元文化视角下南头古城更新设计策略

多元文化视角下南头古城更新设计策略

2020·04解决“城中村”问题已越来越成为城市更新设计的主要导向之一。

而当今一些城市的城市更新设计思路,大多受利益影响而片面注重经济效益,忽视了经济效益背后文化的支撑作用,使城乡社区逐渐被瓦解,不能形成影响城乡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有力的文化底蕴,最终导致城乡社区的衰落,形成新的“城中村”。

旧区更新不仅是一个物质空间环境改善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社区结构重组、社会文化再造的过程[1]。

文化给城乡社区的支撑作用是全面、深刻、长远的,贯穿城乡社区发展的始终,城市文化在城市发展中能够实现生产再创造[2]。

要保证城乡社区不断健康发展,首先就要不断提升城乡社区文化活力。

一、南头古城概况南头古城位于深圳市南山区,其始建于东晋,见证了一千七百多年的郡县变迁,直到晚清,其一直都是深港地区的军事、政治和文化中心。

南头古城留有丰富的历史遗存。

其保留了“六横一纵”的传统街巷格局,留存了数十处省级、市级和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建筑等,对南头古城文化的存续和社区文化活力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外来务工人员也带来了各自家乡的风俗习惯,不同的风俗习惯在南头古城相互交融,使得南头古城拥有丰富多元的社区文化。

由于南头古城大量的历史建筑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南头古城已经落后于深圳市的总体发展脉搏,出现了居住条件差、道路狭窄难行、公共空间缺失等诸多问题,从城市变成“城中村”。

以外来务工人员为代表性群体的“城市村民”,不愿也没有能力对南头古城的多元文化的留存达成比较一致的认识,使得古城内部的多元文化仅靠政府力量等外部力量进行留存,从而忽视了城市内部的社区文化活力,使得南头古城的社区文化内涵不能发展,居民对南头古城的归属感、认同感和安全感不强,始终不能自发形成“城市主人翁意识”,始终不能形成植根于古城居民认同感的古城社区文化,致使古城内部的多元文化逐渐流失,最终导致南头古城的多元文化濒临消失。

南头古城已经演变成为文物古迹、“城中村”、旧厂房三重叠加的形态[3]。

南头古城案例分析

南头古城案例分析

南头古城案例分析南头古城|见证城市千年历史传承千年文脉,重拾城市记忆,是南头古城街区改造升级项目的动心起念。

万社设计Various Associates作为深圳本土新锐设计工作室,受邀参与此次由万科主导的古城改造集群设计,在项目先行示范段的南北街核心区,完成了一栋兼具复合功能和公共属性的“城市记忆展厅”。

40年速度,千年深度南头古城,坐落于深圳南山区中心区域,见证着这座特区城市弹指40年间从“小渔村”跃升为国际大都会。

但它沧桑悠远的另一面却少为人知。

南头古城自晋朝以来已有近1700年历史,曾经是岭南沿海的行政中心和海防要塞,更是南越文化与中原文化相融的一个缩影。

清嘉庆年间的南头古城Qing Jiaqing NANTOU City现在的南头古城,图源自网络城市化的时代背景之下,千年古城如今演变成“都市里的村庄”,承载着城市新移民的安身立命之地。

城中村像一个矛盾体,看似无序又充满生命力,万社设计尊重场地现状,同时追溯文化源头,以适应性更新策略为之赋予新的内容。

当万社以设计介入时,原建筑体结构已完成,主体由三个不规则的历史建筑方块体连接而成,梁柱多且不规整。

因时间及安全性的问题,设计方案不可更改原结构中楼梯及梁的位置。

建筑体作为“综合服务中心”,是一处展示南头古城改造变化的信息地。

在250平米的面积内需满足接待区、寄存处、监控区、办公室、洗手间、会议室、共享咖啡以及展览区域。

万社在极有限的条件下,首先考虑的是如何“破局”-打破现有单一的游览动线及空间限制,拉动上下人流贯通,展示空间自身个性的同时保持内敛现代的中式空间调性。

原始场地状况分析Original situation analysis不可更改且繁多的原结构中梁柱Unalterable and numerous beams and columnsin the original structure一墙之内,游廊浮梦设计灵感源自岭南建筑及园林中的游廊,通过曲折回环的轴线式布局,在有限的围合空间中营造无限之域。

199.基于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深圳城中村价值研究——以南头古城为例

199.基于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深圳城中村价值研究——以南头古城为例

基于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深圳城中村价值研究——以南头古城为例岳圆,冯妍言,赵聃,何宏愿摘要:本文采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深圳南头古城为例,实证研究深圳城中村对于城市“公平-经济-环境”三方面可持续发展原则的作用。

结果显示,深圳城中村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存在价值。

主要依据如下:(1)弥补政府缺位,在靠近城市中心的区位为非户籍中低收入群体提供可支付的住房,体现出社会公平的特征;(2)人群的高度混合性集聚了网络化的社会资本,形成自组织式的社会空间,降低非户籍群体融入城市的成本;(3)提供的就业点周边的就近住区提高了通勤效率和绿色出行比例,体现出环境友好的特征;(4)城中村内的街道显示出与城市不同的街巷空间特征,为各类活动的发生提供多样化空间。

同时也应该看到,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市场需求的带动下,非正规住区正逐步绅士化。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深圳城中村,南头古城,居住人群调查1引言深圳城中村是在深圳40年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因城市政府在城市建设时“有意绕开”而形成的非正规住区。

深圳的城中村有着其独特的自组织体系,可以快速对市场需求做出响应。

一定程度上说,城中村已形成了适应市场需求的、有效运作的“类单位制”的社会经济系统和完整的、服务于村民和房客的基础设施供给及维护体系。

从表面上看,城中村的这种应对市场变化的行为是完全自利的,是村民在利益驱动下做出的理性选择,但实际上城中村却履行了城市政府本应当承担的角色,弥补了城市“正规住区”在住房供上的缺失[1]。

城中村低成本的生活环境,使城市中的各类阶层都可以负担得起他们在这里的居住成本[2],响应了人居三通过的《新城市议程》中关于人人平等享有住房的愿景[3]。

中国经济目前已处于“新常态”阶段,单一经济增长驱动模式的发展已经走向了经济、社会、环境共同驱动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对包括城中村在内的各类城市问题的研究都要注重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把握。

自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可持续发展理念以来,相关规划原则陆续出现,其中包括1996年纽约规划协会(Regional Plan Association)提出的基于可持续发展的“3E”原则,即经济(Economy)、环境(Environment)、与公平(Equity)(图1)。

城市更新视角下文化遗址保护探析——以深圳市南头古城为例

城市更新视角下文化遗址保护探析——以深圳市南头古城为例

城市更新视角下文化遗址保护探析——以深圳市南头古城为

梁玮莎
【期刊名称】《美与时代(城市)》
【年(卷),期】2024()5
【摘要】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城市改造是实现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综合效益的重要方式。

文化遗址是人类宝贵的文化财富。

在城市更新的背景下,文化遗址的保护已成为旧城改造中的重大课题。

以深圳市南头古城为例,探究古城的原始生态及城市空间现存问题,提出南头古城文化遗址保护和发展措施,为城市更新视角下文化遗址的保护助力。

【总页数】3页(P126-128)
【作者】梁玮莎
【作者单位】长春理工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
【相关文献】
1.空间权利视角下的历史街区微更新探究——以深圳市南头古城为例
2.城市更新视角下金融支持古城保护路径研究——以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为例
3.景观基因理论视角下遗址类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以良渚古城遗址为例
4.城市更新
视角下古城墙遗产保护探究——以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为例5.“人文湾区”背景下的文化遗产活化利用路径探索与实践——以深圳市南头古城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南头古城的发展走向

论南头古城的发展走向
【关键词】南头古城;发展
1、历史背景及现状情况 南头古城有 1700 多年的历史 曾经拥有广
阔的管辖范围,从公元 265 年三国设司盐都尉垒 城以来,到明朝建立格局延续至 的千户所城, 中间经历“迁海”、“日军占领”“城中村抢建” 等古城风貌被破坏。
1.1 南头古城历史悠久 从三国吴甘露元年起至东晋咸和六年,设司 盐都尉,始建垒城“芜城”立东官郡郡治;到南朝, 东官郡治迁出,宝安县沿用东晋宝安县城;唐朝 时,设屯门镇 , 南头由行政中心转为海上交通门 户和军亊要塞;宋朝归属广州都督府东莞县;元 朝属广东道广州路总管店;明洪武二十七年设东 莞守御千户所城,万历元年立新安县,革故鼎新, 转危为安;清康熙八年迁海与复界,除城墙外城 内全毁后复界,并号召原乡居民返乡耕种;在这 段时期,南头开始逐渐奠定古城格局。 清从新安县割让香港岛和九龙半岛 新界给 英国, 签订《南京条约》《北京条约》等;民国 占领 , 日军占领深圳,重兵驻守南头并修建炮台 等军事设施;古城风貌因此巨变。 1.2 建筑现状调查 古城内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交织在一起,具 有历史保护价值的建筑约占总数的 5%。南头古 城内现有建筑约 1100 栋。按保护等级 建成年 代大致可分为七类。其中以现代建筑为主,具有 历史保护价值的建筑约占其中的 5%。居住建筑 约占 87%,商业建筑约占 13%。 1.3 近期文化事件 政府推动下的文化事件对古城活化带来了积 极影响。其中 2017 年深港城市 \ 建筑 城 年 展活动曾为古城带来了大量的文化创意遗产 人 群。展览活动期间古城的曝光量 关注度大增。
多维度创新策略是由威尼斯带来的启发,如
下几点: ①文化体验 1980 年增加威尼斯建筑 年展; 1979 年重新举办狂欢节; ②多元产业 激发创造力空间,推动艺术家住区建设,设

城市历史街区景观改造提升中的植物特色研究——以深圳南头古城为例

城市历史街区景观改造提升中的植物特色研究——以深圳南头古城为例

城市历史街区景观改造提升中的植物特色研究——以深圳南头古城为例摘要:历史街区是保留城市历史特色、代表城市传统风貌的街区,蕴藏着浓厚的历史文化,是城市地域特色的重要体现,在提高城市品牌价值以及经济辐射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消费者需求层次的提升,城市历史街区的景观设计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在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下,目前的历史街区景观呈现出明显的同质化现象,这会对公众的审美产生不利影响,也在一定程度削弱了城市的竞争实力,对城市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造成限制。

植物作为历史街区中柔化硬质景观的重要元素,能够加强硬质景观本身的艺术美,丰富街区天际线、优化街区肌理形态。

因此,积极开展城市街区植物景观改造是非常有必要的。

基于此,本文以深圳南头古城为例,分析和探讨城市历史街区景观改造中植物景观营造原则、植物特色提升建议,以期为同类项目开展提供积极有效的帮助。

关键词:历史街区;景观改造;植物特色引言:南头古城位于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南头天桥的北侧,占地38.5万平方米,建筑总体面积约51.7万平方米。

古城从古至今共经历了“迁海”、“日军占领”和“城中村抢建”三次重大变革,一九八零年,深圳成立了经济特区,南头步入城中村建设阶段。

近些年来,深圳市在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方面给予了较高的重视,并且在建筑、路面等硬质景观的保护方面获得了相应的成果,然而因为街区内用地紧张,能够开展景观绿化的面积严重不足,在仅有的绿地范围内提高植物种植特色尤为重要。

一、城市历史街区景观改造中植物特色的营造原则(一)保持植物景观风貌整体性和延续性针对历史文化街区的植物景观而言,应具有连续性和完整性。

若植物种植过于破碎,会对历史文化街区整体景观风貌的建设产生不利影响。

在实践工作中,植物景观的营造应充分明确建设重点,针对南头古城内部富含人文气息的典型区域重点打造植物景观,促使植物特色得到充分发挥;与此同时,进一步增强街区历史文化空间的氛围感,使植物景观拥有较强的延伸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村共生”文化导向下的城市更新策略——以深圳南头古城为例林怡琳摘要:南头古城作为深港澳同源文化之根,因特区的兴建,已历经从城到村和由村入城的两个阶段,而今同时面对历史遗存保护与旧城(城中村)改造的两个发展命题,相互掣肘发展受困。

基于在南头古城长期的文化研究和改造实践,从理性看待南头的城村双重身份出发,深刻认识其发展困境和存在的潜力,进而提出新时期下南头古城“城村共生”的文化理念。

分别从空间共生、文化共生、社会共生等三个层面探讨为其量身定制的城市更新策略,如尊重历史层积、轻改造微循环、古建活化保育、文化遗产新式复兴、主街领航计划等。

并通过运行机制设立、促产业升级、反哺公共利益、社区自主改良等实施路径的设计,为城村共生的策略得以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城村共生,南头古城,城中村,更新策略,文化引言2017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发挥港澳独特优势,提升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与功能。

由此,文化同宗同源的“粤港澳大湾区”概念开始引人注目。

这其中核心的深港澳文化之根——深圳南头古城,也因此走入公众视野。

提起深圳,世人熟知的是三十年改革开放的历史和城市建设奇迹,却少有人知道其建城史可追溯至东晋时期约1700年。

尽管南头古城的绝对历史价值与国内历史文化名城无法比肩,但其作为深圳市文物保护单位最集中的地区和文化源头,对这座年轻城市弥足珍贵。

现今的南头城因超高速城市化发展而破坏严重,历史文物已呈碎片状淹没在城中村建筑群中,历史风貌建筑占比不到5%。

抢救性历史保护和城中村改造的双重矛盾,使南头城限于两个发展命题中相互掣肘发展受困。

本文立足于历史遗产保护和旧城更新的交叉领域研究,以期为此难题探索出可能的解决策略和实施路径。

1.南头古城的城村双重身份1.1作为“城”的南头古城本地有据可查的先民生活史于春秋时期,秦代属南海郡番禺县辖地,汉武帝时期因成为岭南盐场而受到重视设汉盐官,三国时期设司盐都尉垒芜城,东晋时期升级为行政中心,设东官郡治宝安县所。

唐代因海防需要,设为东莞县,下设屯门镇屯门寨(位于今香港)为海防要塞。

明代先后设为东莞守御千户所及新安县,取“革故鼎新,去危为安”之意。

今日古城的路网和空间格局基本源自这个时期。

清康熙年间主张沿海迁界,新安县被撤销,古城毁于一旦。

复界后,仍设为广州府新安县。

此后的1842到1898年间香港、九龙、新界先后从新安县被割让给英国(表1),中英就新旧界址的勘定协商即在新安县衙内举行。

1911年南头城光复,民国时期改名为宝安县。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设为宝安县城人民政府所在地。

1953年县政府迁出,南头城降为行政村,旧称“九街村”(因留存的明代九街巷的路网而得名)。

至此,作为行政治所380余年的南头城结束了“城”的使命。

表1 南头古城历史变迁1.2 作为“村”的南头古城1.2.1 典型的城中村城中村现象是城市快速发展与计划经济时代城乡二元体制冲突并融合的产物。

从使用性质上看,是失地农民利用集体安置区用地抢建违建后提供给城市外来人员的廉租住区。

从空间形态上看,是超高建筑密度、低空间品质和卫生条件的城市建筑群。

但从土地房屋产权、经济形态和社会结构上看,却仍维持村落状态。

深圳为超高速城市化发展而付出的代价之一就是催生城中村问题(表2),近三十年来九街村(即南头古城)的演变过程也是如出一辙。

今天的南头城具有城中村的一切典型特征,它的发展过程几乎印证了整部深圳城市发展史。

1.2.2 非典型的碎片化古城与典型城中村一致,在移民城市的大背景下南头仍存续着宗亲、血缘、地方语言、民俗等文化传统。

不同的是,它还承载着深港澳地区的文化发端。

我国历史文化保护体系分三个层次,即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三者均难以定义已被城中村蚕食的南头古城。

现状历史风貌建筑占比不足5%,外界的直观感受是“古城不古”,面对这些表2深圳城中村问题发展过程呈现为非连续分布的孤岛化、碎片化的残存历史建筑或建筑群落,定义为“碎片式历史地段”似乎更为准确。

1.3城村文化演进过程1.3.1从城到村纵观从“东官郡-东莞县-东莞守御千户所-新安县-宝安县人民政府-九街村”的演化过程,南头城作为行政治所的380年间是由国家自上而下地统筹规划,无论其城市功能、地理选址、空间格局、建筑等级、居民构成等均是被预先设定的。

后续虽然降级为村,但整体空间架构、路网和基础设施还是有别于村落,这也为当下城市更新提供了好的基础。

1.3.2由村入城由“行政村-城市征地包围农村-城中村”的演化过程,可以看出南头村民充分发挥了岭南先民顽强的自主精神和务实的经济理性,抢占政策空白,自下而上的野蛮生长成适应城市生活的低成本聚居区。

保护历史遗存与村民致富出现了冲突,城与村在价值观上的分歧,也使得城中村进一步被城市主流文化边缘化。

城与村之间的文化鸿沟正日益加深。

2.城村一体的南头古城发展困境2.1传统规划介入失灵各级政府近十年来多次组织规划设计和国际咨询等工作(表3),建筑和环境改造也历经数轮但收效甚微。

究其原因,发展定位不准、策略执行度不高、公共参与度低,实施效率无法应对野蛮生长速度等问题较为突出。

面对南头古城的城村双重身份,传统蓝图式规划无法将深层次的文化、社会、经济矛盾予以化解,规划往往停留在物理空间更新的层面。

城中村的社会学属性,决定了城市规划作为技术手段只能解决一部分问题,更多的需要由政策、社会管理、经济等多维度共同推动解决。

2.2 保护与发展互为前提条件虽然有政府文保部门介入保护,但大多数历史建筑都非文物级别,产权和使用权都在村民手中,在缺少与村民协作文保的机制的情况下,保护力度十分有限。

一方面,摆在村民眼前的巨额利益无情碾压了历史遗存和古城文脉;另一方面,原村民大多已搬离此地靠收租为生,这意味着那些对宗族地缘有感情基础的人已离开,外来务工人员虽长居此地但对当地历史文化很难融入。

同时,城中村因非城市用地,城市管理无法覆盖,因此社会管理和卫生维护等全凭村集体承担,这就意味着没有发展效益作支撑是不会有足够的环境建设投入的。

2.3 发展方向定位困难南头古城的城村双重身份也使得发展定位的确立十分困难,将历史碎片完全隔离保护的“博物馆模式”、风貌复原的“仿古街模式”、商业为主的“主题街模式”等均不适用,而针对城中村的“推倒重来模式”、城中村厂区改造的“创意园模式”等也在古城改造中屡受质疑。

南头城迫切地需要一种使城村文化协同发展的新思路。

表3 南头古城改造相关的规划成果汇总3. 城村共生的文化理念3.1 理念的阐释狭义的“共生”概念指两种密切接触的不同生物之间形成的互利关系。

广义的“共生”概念已演化为两者关系共存、共融、共赢。

正如深圳是“自上而下”理性规划与“自下而上”自发生长的共生,城中村是城市与村落、混乱与秩序、创造力与流动性的异质共生。

“城村共生”是指这两个动态有机体之间在文化、社会、空间、经济等多层面的协同共进、共赢的相互关系。

让城与村在保护与发展间找到恰当策略,建立正向的可持续的关系循环。

3.2 理念的实施路径作为历史古城与当代城中村的异质共同体,城村共生的基础是双方都接受共同的文化前提,且实施路径设计(图1)的每一步都是促进城村协同联动,最终多方共赢。

3.2.1 准备期——机制建立因城中村改造和历史保护涉及政府职能部门众多,部分审批内容边界模糊,性质界定困难等,需要由上级政府组建领导小组建立实施机制。

如明确:项目定性、立项、部门间责任区划、协作机制、针对性的审批流程等,避免实操阶段相互推诿互为前提。

遴选并确立开发模式,如PPP 模式、BOT模式等。

促成由政府、村股份公司、开发公司、建筑师等公共资源图1 南头古城更新发展实施路径多方共建的南头古城保护改造机构,起到协调各方矛盾、有序推进项目、日常管理、后期运营等作用。

3.2.2启动期——产业培育引入有影响力的公共事件,如城市双年展、文博会等,利用媒体宣传产生正面影响,吸引外来产业和资金,促进新产业的落地生根。

并借助这一时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大规模产业升级做铺垫。

启动期既增加居民工作机会和文化培养,又通过传播让外界认识到古迹的重要性,借助外界资源历史保护。

3.2.3提升期——公共服务外来产业促进旧有产业升级和消费文化升级,间接带动租金上涨,提高村民参与共建的积极性。

工作和创业机会增多鼓励外来务工人员业务转型,进一步融入古城文化社区共建。

同时,利用产业升级的价值外溢反哺公共利益,增设或改建遗址博物馆、传统文化中心、青少年实践基地、体育场所、社区剧场等文体设施,增强城村一体的凝聚力和文化认同。

3.2.4常态期——永续发展大力建设社区文化生态,建立原村民、常住居民、短租游客、文化学者等之间的交往和互动,提升城村一体的文化自信。

借助前期政府主导的改造成功范例,建立空间奖励机制,鼓励居民释放部分被占据的公共空间自行改良社区。

进而,保持有序可控的渐进式更新,并随时间推移动态调整更新策略。

4.城村共生文化导向的更新策略城村共生建立在空间共生、文化共生、社会共生等多个维度之上。

针对南头古城量身定制出若干城市更新策略,涵盖近期(即启动期)、中期(即提升期)、远期(即常态期)。

4.1空间共生4.1.1尊重空间遗产层积每一个历史时期的建筑都是当时社会文化经济审美取向的印证物,他们诚实地记录着城市发展过程中所有的创举和失误,在历史螺旋式前进中,后辈可以通过建筑和城市空间看到社会认知和美学观念的进化过程。

像南头古城将千年文化传承谱系(图2)全面地呈现于世人面前是其独有的文化特殊性,各时期空间遗产并置层积的现象是不可多得的财富。

因此,将城中村推倒重建或大拆大建为影视城式仿古街的举措,均应被放弃,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我们认识城市空间遗产的价值观念应该被升级。

图2 南头古城各时期建筑分布图[1]诺贝尔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提出产业多样性、就业多样性、收入多样化、偏好多样化是成就城市魅力之源。

因此尊重历史空间层积,保留城中村工业厂区就地改造为文创工厂(图3),顺应国家双创号召引入创新产业,充分发挥城中村建筑独有的空间复合化和高连通性的特点。

保持城中各年代新旧建筑并置的状态,见缝插针地增设或改良公共空间,提升居住环境的亲和力和舒适度。

对重点区位建筑实行轻改造,尽可能增加与公共空间的开放度,创造组团状的微环境升级。

同时,为避免集中的改造行为将古城空间“格式化”,鼓励推行建筑师集群设计方式,设计者与使用者逐一对位,在统一的评价标准和实施导则的控制下,各尽其能有的放矢地开展设计改造工作。

4.1.2 轻改造微循环考虑到城村一体在实施上的现实困难,提前确立空间改造原则——“轻改造微循环”。

指尽量不拆迁(避开土地产权矛盾),就地改造(缓解拆迁安置及违建界定的政策障碍等问图3 打造新时期文创工厂图4 轻改造做法示意题),小地块周期短见效益(减小经济损害对村民积极性的影响),待取得微环境的良性循环后,再滚动改造周边区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