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教学工作管理制度大全
临床教学工作管理制度

29.3定期对教学质量进行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教学活动及时整改。
三十、临床教学总结与展望
30.1定期总结临床教学工作经验,提炼教学成果,为临床教学提供参考。
30.2深入分析临床教学发展趋势,结合国内外医学教育改革动态,制定适应未来发展的教学策略。
16.2对违反教学规定、影响教学质量的行为进行问责,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
16.3定期公布教学监督和问责情况,接受师生和社会的监督。
十七、教学支持与服务
17.1设立教学支持服务中心,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教学咨询、技术支持等服务。
17.2加强对临床教师的教学指导,帮助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7.3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和支持。
6.3建立健全临床教学档案管理制度,确保教学资料完整、规范。
七、教学改进
7.1根据教学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
7.2加强与国内外医学院校的合作与交流,引进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经验。
7.3鼓励教师参加教育教学培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八、附则
8.1本管理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8.2本管理制度解释权归临床教学管理小组所有。
13.3建立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长效机制,为临床教学提供持续的国际支持。
十四、教学风险管理
14.1建立临床教学风险防控机制,识别和评估教学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14.2对学生在临床实践中的医疗行为进行规范,确保患者安全。
14.3定期组织应急处理演练,提高师生应对突发医疗事件的能力。
十五、教学档案管理
十八、教学宣传与推广
18.1加强对临床教学成果和经验的宣传,提高临床教学的影响力。
某医院临床教学管理制度汇编

某医院临床教学管理制度汇编第一章总则为了规范临床教学管理,提高医院临床医学教学质量,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管理组织架构1. 临床教学委员会根据医院实际情况成立,主要负责医院临床教学的规划、组织和管理工作。
委员会成员包括医院领导、临床教研室主任、教学楼主任、临床科主任等相关人员。
2. 临床教学办公室专门负责医院临床教学工作的具体组织和执行工作,具体包括教学计划制定、教学资源管理、临床轮转安排、临床师承管理等工作。
第三章临床教学管理政策1. 教学计划的制定和调整医院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教学需求,制定每学年的临床教学计划,并适时进行调整。
教学计划应包括各临床科室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和教学时间等。
2. 教学资源的管理医院要合理配置和管理教学资源,包括教学楼、教学设备、临床课件等,确保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和保障。
3. 临床轮转管理医院临床轮转应按照统一的标准和程序进行管理,包括轮转安排、轮转指导、轮转考核等。
4. 临床师承管理医院临床师承应进行规范管理,包括师承组织、师承指导、师承考核等。
第四章教学质量管理1. 教学评估医院每学年应进行一次临床教学质量评估,评估内容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评估结果作为医院对临床教学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
2. 教学检查医院应建立临床教学检查制度,定期对教学工作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整改。
第五章临床教学管理流程1. 教学内容安排根据教学计划,各临床科室应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确保教学任务的完成。
2. 教学方法选择医院应鼓励创新教学方法,提倡实践教学和案例教学,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临床知识和技能。
3. 教学效果评估医院应建立科学的教学效果评估体系,对学生的临床实习情况进行评估,并对评估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
第六章附则1. 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正式执行。
2. 医院临床教学委员会是本制度的主要执行机构,对临床教学管理起着重要作用。
3. 对于违反本制度规定的行为,医院将严肃处理。
临床教学工作管理制度范文

临床教学工作管理制度范文临床教学工作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临床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学管理,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临床教学工作管理制度适用于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的各级临床教学单位,并适用于院内外各类临床教学岗位。
第三条临床教学工作应坚持产学研一体化原则,充分发挥临床教学对医学生的指导和培养作用,培养临床医学人才。
第四条临床教学工作应遵守医疗法律法规和教学相关制度的规定,保障患者权益及教学安全。
第五条院内临床教学工作由医学院教务处负责协调和管理,院外临床教学工作由医学院和医院管理部门共同负责协调和管理。
第二章临床教学工作安排第六条临床教学工作应按照学习周期安排课程,合理安排学生综合技能培训。
第七条临床教学工作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水平,根据其学习进度安排教学内容和程度。
第八条临床教学工作应保证教学活动与临床医疗活动的正常进行,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合理的治疗。
第九条临床教学工作应合理安排学生的轮转医生,确保每位学生完成相关临床医学教育任务。
第十条临床教学工作应根据学生需要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和学术支持。
第三章临床教学工作管理第十一条临床教学工作应有明确的管理体制和职责分工。
第十二条临床教学工作应有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制定教学计划、组织教学活动、管理学生学业、协调教学资源等。
第十三条临床教学工作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能够全面掌握临床教学工作的进展和质量。
第十四条临床教学工作管理人员应及时了解学生和教师的实际需求,积极解决问题和改进工作。
第十五条临床教学工作管理人员应依法、依规开展管理工作,严禁违法违规行为。
第四章临床教学工作质量控制第十六条临床教学工作应进行定期的质量评估和监督。
第十七条临床教学工作质量评估应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业成绩、临床表现和学科建设成果等。
第十八条临床教学工作质量监督应定期组织教学巡查,检查教学活动的规范性和教学效果。
第十九条临床教学工作应建立健全学术论证、评审和交流制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医院临床教学工作管理制度

医院临床教学工作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本制度是为了规范医院临床教学工作,提升教学质量,确保医院临床教学工作顺利进行,并建立有效的管理和考核机制。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临床教学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临床实习、病例讨论、学术会议等。
三、管理标准3.1 确立教学工作组织架构1.医院应设立教学研究部门,负责教学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管理。
2.教学研究部门的主要职责包括:教学计划的制定、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资源配置、教学质量监控等。
3.医院应设立教学委员会,由教学研究部门的负责人、科室教务员、专家教授等组成,负责教学工作的审批、评估和改进。
3.2 确立教学工作要求1.教学工作要与医院的发展目标和临床业务需求相适应,能够满足学生的学术需求。
2.教学计划应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和进度安排,确保学生能够全面掌握相关临床知识和技能。
3.学生的临床实习应有明确的任务和指导,其考核成绩应当及时统计并反馈给学生和相关教师。
3.3 确立教师管理要求1.教学质量参考教师应具备相应执业资格和教学经验,且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和素质。
2.教师应定期接受教学培训和评估,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3.教师要制定良好的教学计划,确保教学过程科学合理,与学生保持良好互动。
4.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及时和有效的教学指导,帮助学生提升临床实践能力。
3.4 确立学生管理要求1.学生应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按学院规定参加临床实习。
2.学生应尊重医院的规章制度,严格遵守医院的安全和保密要求。
3.学生应按时完成实习任务,并按教师要求参加学术讨论和医学会议。
4.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实习表现将作为评估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依据。
四、考核标准4.1 教学工作考核1.教学计划的质量和实施情况将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
2.教学工作组织和管理的流程和效果将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
3.教学质量评估的结果将作为考核的重要参考和依据。
4.2 教师考核1.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的提高将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
医院临床教学工作管理制度

医院临床教学工作管理制度一、总则为提高医院临床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水平,规范教学过程,明确工作责任及流程,特制定本医院临床教学工作管理制度。
二、工作目标1.确保医院临床教学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2.建立有效的教学管理机制,提高教学效果。
3.培养优秀的医学人才,满足医疗人才培养需求。
三、工作内容1.教学计划制定–医院应根据教学任务和专业要求,制定年度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确保全面、系统地进行教学工作。
2.教学资源保障–医院应提供必要的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包括课程所需的临床训练设施、教学材料等。
–医院还应组织教师培训,并为教师提供必要的教育资源和学术交流平台,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
3.教学评价与考核–医院应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与考核机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教学评价应注重学习态度、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等多个方面的考察,反映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情况。
4.学术交流与合作–医院应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学术交流活动,并组织举办学术会议、讲座等。
–医院还应积极与其他医疗机构和高校合作,开展合作办学、科研项目等。
四、工作流程1.教学计划制定流程–学院提出年度教学计划需求。
–教务处根据需求制定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经校长审批后发布执行。
2.教学资源保障流程–教务处负责收集和审核各个科室的教学资源需求。
–医务部负责安排相应的教学设备和设施,提供必要的教学材料。
3.教学评价与考核流程–教务处根据教学计划安排教学评价与考核的时间和方法。
–教师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填写评价表,并提交给教务处。
–教务处根据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和教师。
4.学术交流与合作流程–学术交流与合作活动由教务处负责策划和组织。
–教师可以向教务处提交学术交流与合作的申请,经批准后进行相关活动。
五、工作责任1.学院教务处:负责教学计划的制定和教学资源的保障工作。
2.医务部:负责提供教学设备和设施,保障教学资源的充足。
医院临床科室教学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加强医院临床科室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特制定本制度。
二、教学目标1.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医学人才为目标,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2. 建立健全临床教学管理体系,完善教学规章制度,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3. 强化临床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临床技能。
4. 增强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组织与管理1. 临床科室主任负责本科室的教学工作,组织实施本制度。
2. 临床教研室负责制定教学计划、课程安排、教学进度等,组织教学活动。
3. 临床教师负责具体实施教学工作,指导学生临床实践。
4. 学生按照教学计划参加临床实习,完成实习任务。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1. 教学内容应包括临床医学基础知识、临床技能、临床思维等方面。
2. 临床教师应根据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 临床技能训练应包括基本操作、特殊操作、急救技能等。
4. 临床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提高学生的临床诊断、治疗能力。
五、教学质量监控1. 临床教研室定期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
2. 临床教师每学期末进行教学总结,分析教学效果,提出改进措施。
3. 学期末,学生填写教学评价表,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
4. 医院对临床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六、教学资源与支持1. 医院为临床科室提供必要的教学设施和设备,保障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医院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临床技能。
3. 医院鼓励教师开展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七、奖惩与激励1. 对在教学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教学质量不高、教学效果不佳的教师,进行批评教育,限期整改。
3. 对严重违反教学纪律的教师,按照医院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八、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医院教学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临床教学管理制度十篇

临床教学管理制度十篇临床教学管理制度篇1为了加强临床医学实习的高校生的教育和管理,确保同学在良好的环境中非常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促使带教老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保证教学改革得以顺当进行,特制定本规定:1.在医疗业务科的领导下设立医院教研室及科室教研室,详细负责教学和同学的日常工作,医院支配多名有肯定工作阅历的兼职指导老师(以下简称带教老师)详细负责同学教务工作。
2.进住医院的同学组织领导,一方面仍由学校的同学管理部门负责,另一方面归医院的业务科负责。
3.在教学过程中遇有重要工作,较大活动或疑难问题,医院的管理部门应准时与学校的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做好各项工作,消失的`突发事情和意外状况,医院负责准时向学校有关部门通报。
4.同学要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仔细履行同学手册的要求,同学请病、事假也应遵守医院的相关制度,请假三天(含三天)由指导老师批准,四天至一周(含一周)由指导老师审批并报业务科批准,一周以上回学校请假。
休息日或双休日回家(非当地同学)或离开市区外出游玩,均需向指导老师办理登记手续。
外出游玩必需二人以上结伴同行,违者按旷课处理。
5.严格执行考勤制度,同学在科室的考勤由科室带教干事处理。
6.同学在医院的学习、生活及其他各项活动应讲究礼貌,敬重老师,敬重同学,留意医德医风,培育对病人的爱心、细心、关怀,努力使自己成为有用人才。
临床教学管理制度篇2第一部分:教学管理一、临床教学组织管理1、医院临床教学工作由院长分管、医务科组织实施。
2、规划医院临床教学工作、制定临床教学工作制度、督促临床教学管理状况、部署医院教学任务、支配教学工作事务、检查临床教学工作质量、组织临床教学活动、讨论临床教学方法、处理临床教学问题。
二、临床教学管理规范程序院临床教学工作领导小组——主管教学工作的分管院长——医务科——临床科室——带教老师。
院临床教学工作领导小组:医院临床教学工作的管理决策机构。
分管院长:管理全院的临床教学工作。
医院临床教学管理制度

医院临床教学管理制度医院临床教学管理制度医院临床教学管理制度1一、组织管理1.由护理部教学办负责实习护生的临床教学管理工作。
教学办全面负责组织临床教学,按总体教学方案和实习大纲要求,详细落实临床实习有关事宜,编制本学年护理专业实习安排时序表〔附件一〕,定期召开教学会议,经常与护理院校老师及临床带教老师获得联络,互通信息并定期下病房检查教学质量;同时对内务管理、作息制度、周会制、晚点名等进展抽查督导,及时解决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2.护理部成立“护理科技论文指导小组”,由副主任护师或资深主管护师担任小组成员,负责对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进展指导。
各片总护士长、科护士长根据护理院校各层次学生的实习大纲,结合本医院情况制订详细施行的教学方案。
3.护理部根据临床带教老师任职条件,对带教老师进展遴选和资格确认,获得带教资格的护理人员方可从事带教工作。
4.护生实习期间行政生活由实习医院及学校负责管理,党团生活参加实习医院组织的活动。
二、教学管理制度1.护士长必须重视临床教学工作,指导带教老师及全体护理人员共同施行带教方案。
各科设临床带教组长,协助护士长制定病区护生带教方案,负责催促检查护生在本科实习方案的落实,对新入科的实习生详细介绍本科特点及病房管理制度。
2.各科带教老师按照教学方案要求安排好护生的实习,严格遵照护理本科生实习大纲安排临床教学,每个科室都应有相应的本科室带教方案〔分本科、大专层次〕。
3.实习科室应相对固定带教老师带教。
在带教中以各种形式,结合医院特点,带思想、带作风、教技术,使护生能运用所学知识指导理论,尽快掌握根本工作和根本操作。
4.每个实习小组在科室实习期间,科室应组织护理学术讲座1~2次,使其理解本专业开展最新动态;组织护生参加护理教学查房至少1次,并组织疑难病例护理讨论会,读书报告会等。
5.实习完毕前,对护生根底护理,根本技术操作,专科护理以及根底理论进展出科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实习表现等,对护生的政治思想、效劳态度、工作才能、业务技术程度等做出评价,及时填入实习手册中,最后由护士长审查签名。
临床教学工作管理制度

临床教学工作管理制度一、绪论临床教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
为了保证临床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制定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本制度旨在规范和管理临床教学工作,促进医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提高医学教育质量。
二、管理体制1. 临床教学工作管理委员会成立临床教学工作管理委员会,负责领导、指导和监督临床教学工作。
委员会由医院院长、教务处长、临床教学主任等组成,每个委员对临床教学有相关工作的主管部门和人员。
2. 临床教学办公室成立临床教学办公室,负责具体的临床教学工作管理。
办公室设在医院教学楼,由教务处委派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日常管理。
三、临床教学工作管理的基本要求1. 临床教学计划的制定和调整根据医学生的学习年限和临床教学的要求,制定详细的临床教学计划。
计划包括学生的轮转科室、时间安排、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等。
每学期结束后,对计划进行总结评估,调整下学期的教学计划。
2. 临床教学环境的营造保证学生在临床教学环节能够得到充分的教育资源和学习条件,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配备先进的医疗设备和工具。
3. 临床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医院要拥有一支高水准的临床教学师资队伍,不仅要求他们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还要具有教学和指导的能力。
医院要不断加强对临床教学师资队伍的培训和学习,提高他们的教育水平。
4. 临床教学过程的监督和评估通过定期的观摩、评估和考核,监督医学生在临床教学实践中的学习情况和表现。
鼓励教师和医学生积极参与评估过程,以此推动临床教学工作的不断改进。
5. 临床教学教材的编写和使用编写符合临床教学实际需要的教学教材,提供给学生进行学习和参考。
严格管理和规范使用教材,确保教学质量和效果。
6. 学生的管理和考核严格管理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学生的考勤情况、学习笔记、实习报告等内容。
以考试、评估和实习报告等形式对学生的临床实习进行考核,为学生提供同等的学习机会和条件。
7. 临床教学信息的收集和管理建立完善的临床教学信息管理系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的教学情况、教学资源的分配等进行信息化管理,对临床教学工作进行科学分析和评估。
临床教学工作管理制度

临床教学工作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临床教学工作的管理,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和水平,培养高素质的临床医学人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临床教学工作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医学人才的关键环节。
临床教学管理工作应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实践,提高能力,培养素质”的原则,确保临床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三条学校、附属医院及临床教学基地应建立健全临床教学管理体系,明确各级管理职责,加强临床教学管理,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第二章组织与管理第四条学校设立临床教学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临床教学工作的规划、协调、监督和指导。
领导小组由校领导、教务处、附属医院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第五条教务处是临床教学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制定临床教学工作计划、教学大纲、教学进度,组织临床教学活动,检查临床教学质量,指导临床教学改革。
第六条附属医院设立临床教学管理科,负责临床教学工作的具体实施。
临床教学管理科应配备专职人员,做好临床教学管理、教学组织、教学质量评估等工作。
第七条临床教学基地应设立临床教学管理机构,负责本基地的临床教学工作。
临床教学基地应与学校、附属医院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完成临床教学任务。
第三章教学计划与实施第八条学校应根据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临床教学计划,明确临床教学阶段、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
第九条临床教学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一)临床教学阶段:根据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规律,将临床教学分为临床基础教学、临床专业教学和临床实习三个阶段。
(二)课程设置:按照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要求,设置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眼科学、耳鼻喉科学、皮肤性病科学等课程。
(三)教学内容:结合临床医学专业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临床诊疗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
(四)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讲授、病例讨论、临床见习、临床实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临床思维。
医院临床教学管理制度汇编

XXXX医院临床教学管理制度汇编目录一、教学办工作制度二、教研室(教研组)工作制度三、教研室主任职责四、教学秘书职责五、临床见习带教管理制度六、临床理论授课管理制度七、临床实习带教管理制度八、实习医师管理制度九、教学查房制度十、指导实习生操作制度十一、典型教学病例收集制度十二、临床小讲课制度十三、实习医师出科考核制度十四、带教老师管理制度十五、教学备课、预讲及授课制度十六、教师听课评课制度十七、临床本科教学专家督导制度十八、教学检查、评估制度一、教学办工作制度1、在医院党委和院长、主管院长的领导下,负责全院的临床教学组织管理工作。
业务上接受学校指导。
2、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完成学校下达的临床教学与毕业实习、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等各项教学及相关任务。
3、根据学校下达的教学任务和毕业实习计划,负责组织具体实施,经常督导检查,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教学的工作意见,组织好课程评估和对学生的考试、考核工作。
4、积极实施教学改革,组织教学研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5、做好全院临床教师的教学工作考核,为教师晋升、晋级提供依据。
6、科学管理教学经费与教学设备费、做好教学硬件管理和教学仪器的购置申报与维护工作,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7、认真安排分配全院教室与示教室,提高教室的合理使用率。
8、做好教学基地医院之间的工作联系和业务指导工作。
9、为学生提供后勤生活保障及协助医学院学工部、学生年级办公室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二、教研室(教研组)工作制度1、组织安排本学科的日常教务活动。
推荐带教老师,负责对教研组带教老师的管理、指导和考核等工作。
2、负责实习医师在本科实习的日常管理、临床带教和出科时的理论考试和操作考核。
按照安排完成本科生临床理论课及全院临床教学讲座,督促完成教案和课件准备。
3、教研室(组)每周应进行一次针对实习生的临床小讲课。
组织并规范教学查房,要求每月1-2次。
组织本学科临床教学和病例讨论,每月1-2次。
临床教学管理制度十篇

临床教学管理制度十篇临床教学管理制度十篇临床教学管理制度篇1一、教学查房的有关规定1、教学查房是教学医院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完成教学任务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
2、教学查房应以学生为讲解对象,教材为讲解规范。
3、凡有临床教学任务的'科室,每周必须安排教学查房一次,时间应相对固定。
4、教学查房应由中级以上职称的医师担任。
5、承担教学查房的医师应事先作好准备,每次教学查房应选择病例,从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等方面进行重点讲解,集体示教、示范,以培养学生系统的临床思维方法。
二、教学查房基本要求1、教学查房病例一般应选择有教学意义的典型病例,确保教学查房质量。
2、教学查房前实习生应熟悉病人及病情,并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如所查病历、各项检查报告及所需器材等,使教学查房取得量好效果。
3、教学查房时,必须按以下顺序进入病房:⑴主任医师⑵副主任医师⑶主治医师⑷住院医师⑸实习医师4、查房时各级人员所站位置:⑴教学查房主持者站在病人右侧(若需站在左侧则必须说明原因)⑵实习医师站在查房主持者对面,做好汇报病情准备三、教学查房内容、要求及查房程序1、经管实习医师将病历交查房主持者,向主持者汇报病史。
2、由主管病床下级医师依次作补充说明。
3、主持者根据汇报情况及病情记载情况,亲自询问病史,并作必要查体等。
4、主持者对病历及其诊疗优缺点进行评价。
5、主持者向经管医师提出问题,先由实习医师回答,再由主管住院医师、主治医师等依次作补充更正。
6、主持者结合病人情况,从理论和实践上阐述本病特点,并作适当分析及诊疗计划指导。
7、经管实习医师应及时记录教学查房内容,并请主管住院医师进行修改,必要时请查房主持审阅修改。
8、查房主持者宣布查房结束,然后按进病房顺序退出病房。
临床教学管理制度篇2一、来院各种手续办理程序1、医务部注册报道。
2、办理住宿有关手续。
3、在医务部领取实习生上岗证和实习考勤表并参加岗位培训。
医院临床教学管理制度

医院临床教学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提高临床教学质量,规范教学行为,做好医院临床教学管理工作,制定本制度。
二、临床教学质量评估1. 教学质量评估委员会负责评估临床教学质量。
2. 评估方法包括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实习生评价等多种方法。
3. 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措施改进教学质量。
三、临床教学基地管理1. 临床教学基地应具备一定规模、较高的教学质量和临床病例数量。
2. 临床教学基地应安排专门的教学指导人员,负责指导学生的临床实习工作。
3. 临床教学基地应定期进行教学设备检测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四、临床教学计划管理1. 每个临床科室应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明确教学任务和要求。
2. 教学计划应包括理论教学、临床实习等多个方面。
3. 教学计划应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进行调整和修订。
五、临床教学指导人员管理1. 临床教学指导人员应具备一定的临床经验和教学能力。
2. 临床教学指导人员应参加相关教学培训,提高教学水平。
3. 临床教学指导人员应积极参与临床实习工作,指导学生进行临床操作。
六、临床教学实施管理1. 学生应按照教学计划参与临床实习。
2. 学生应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参与临床教学活动。
3. 学生应按照要求进行记录和归档,形成个人的学习档案。
七、临床教学评价管理1. 学生的临床实习成绩应参照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评定。
2. 对于实习成绩不合格的学生,应给予补救或者重修的机会。
3. 对于实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应给予表彰和奖励。
八、临床教学资源管理1. 医院应提供充足的临床教学资源,如教室、实验室等。
2. 临床教学资源应按照需求进行分配和使用,确保教学的顺利进行。
3. 教学资源的使用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并做好相关的安全措施。
九、临床教学监督管理1. 教学督导员应定期对临床教学进行监督和检查。
2. 教学督导员应收集学生和教师的意见,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3. 教学督导员应及时反馈监督结果,并对问题进行处理和解决。
十、其他1. 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医院临床教学管理制度

医院临床教学管理制度一、综述医院临床教学是医学生实习和培训的重要环节,对于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医院临床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制定医院临床教学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本制度旨在为医院临床教学工作提供指导,确保医学生的顺利培训和实习。
二、管理机构三、教学计划1.医院应根据医学生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要求,制定相应的临床教学计划,确保各科室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合理安排。
2.临床教学计划应明确学习目标、教学内容、学时安排等,确保医学生全面接受各科室的教学培训。
四、教学任务1.教学任务的分配应根据医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各科室的教学任务,确保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
2.教学任务的分配应遵循公平公正原则,确保医学生能够接受全面的病例观察和治疗培训。
五、教学方法1.教学方法应根据医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目标,采用多种适应性的教学方法,如讲座、实习、病例讨论等,以提高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教学方法应注重培养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医学生提出问题和参与讨论。
六、教学评估1.教学评估是衡量临床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医院应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估方法和标准,对医学生的实习和培训进行全面评估。
2.教学评估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医学生和教师,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七、师资队伍建设1.医院应加强对临床教师的培训和引进,提高临床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2.医院应建立明确的临床教师岗位职责和教学责任制度,确保教师履行教学职责。
八、教学资源保障1.医院建立和完善各类教学设施和实验室,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条件。
2.医院提供必要的教学材料和工具,保障医学生的教学需要。
九、违纪违规处理医学生在临床教学过程中如有违纪违规行为,医院将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开除等。
十、监督与检查结语。
医院科室临床教学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提高医院临床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规范临床教学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医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所有临床科室的临床教学活动,包括临床实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进修医师培训等。
三、教学目标1. 提高医学生、住院医师、进修医师的临床操作技能和临床思维能力。
2. 培养医学生、住院医师、进修医师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
3. 提高医院临床教学质量,提升医院整体实力。
四、教学组织与管理1. 成立临床教学管理委员会,负责临床教学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2. 各临床科室设立教学小组,负责本科室的临床教学工作。
3. 教学小组组长由科室主任担任,成员包括科室副主任、主治医师、住院医师等。
五、教学内容与方法1. 临床实习: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安排医学生参与临床诊疗工作,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诊断、治疗、护理等。
2.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根据培训计划,进行临床技能培训、专业知识培训、科研能力培训等。
3. 进修医师培训:根据进修医师需求,安排专业课程、临床实践、科研活动等。
4.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模拟教学等,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考核与评价1. 临床实习:通过临床技能考核、病例分析、出科考试等方式进行考核。
2.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定期进行理论考核、临床技能考核、病例分析、科研能力考核等。
3. 进修医师培训:根据进修医师需求,进行定期考核和评价。
4. 教学考核结果作为教学质量评价、教师职称评定、教学资源分配的重要依据。
七、教学保障与支持1. 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教学设施、教学设备等。
2.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3. 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拓宽学术视野。
4. 对教学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八、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制度由医院临床教学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临床教学工作管理制度

临床教学工作管理制度一、总则1.为加强临床教学工作的管理,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制定本管理制度。
2.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医学院的临床教学工作,包括临床医学教学以及相关的实习和实验。
3.本管理制度由教务处负责实施和监督,并根据需要进行修订和完善。
二、教学计划制定与管理1.每学期开始前,各临床教学科室应制定本学期的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应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和安排。
2.教学计划应按照教学工作的需要和学生的学业发展规律制定,并经过教务处审核和批准。
3.实施教学计划时,临床教学科室应按计划完成教学任务,并及时调整计划以适应实际需要。
三、教学资源的配置与管理1.各临床教学科室应按照教学计划的要求,合理配置教学资源,包括教室、实验设备和教学用品等。
2.教学资源的配置应考虑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需要,并保证其安全、可靠和有效的使用。
3.教学资源的管理应由教务处负责,包括教室的调度、实验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教学用品的采购和管理等。
四、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1.临床教学科室应建立完善的教师队伍,包括正式教师、临床师和实习指导教师等。
2.教师队伍的建设应注重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3.教师队伍的管理应由教务处负责,包括教师的招聘与评聘、培训与考核、激励与奖惩等。
五、教学过程的组织与管理1.教师应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任务,合理组织教学过程,包括课堂教学、实习和实验等。
2.教学过程应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自学、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3.教学过程的管理应由教师和教务处共同负责,包括教学进度的控制、教学质量的评估和教学效果的改进等。
六、学生管理与评估1.学生的管理应按照学校的学生管理制度和临床教学工作的需要进行,并与教务处进行协调和配合。
2.对于参加临床教学的学生,应定期进行学习情况的评估和学科知识的考核。
3.学生的评估和考核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学生本人,并记录在学生个人档案中。
七、质量保证与监督1.教学质量是临床教学工作的核心,各临床教学科室应确保教学质量的安全和有效。
医院临床教学管理工作制度(共五则范文)

医院临床教学管理工作制度(共五则范文)第一篇:医院临床教学管理工作制度医院临床教学管理工作制度毕业实习是本专业教学的最后阶段,通过毕业实习,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逐步提高其临床技能、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初步科研能力,养成良好的医德医风,使学生在徳、智、体诸方面达到本专业所规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
请各科室在进行毕业实习教学时遵守以下规定:一、医务科(临教科)1、严格执行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各项教学规章制度,制订本院教学进度表、课程表及实习轮换表等。
2、认真做好考务工作,严肃考纪考风,严守保密制度。
3、做好教学资料的档案管理工作及学生成绩管理,并实行计算机管理。
4、配合协助各教研室及科室做好试题库的建设。
5、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每年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开展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促进青年教师讲课水平的提高。
6、加强教学基地的建设,做好实习教学管理工作。
7、认真做好教学楼的教室、实验室及教学设备的管理。
8、每学期深入课堂听课4~6次,并做好听课记录。
每月月底深入病区检查实习教学情况。
9、做好教学评估工作,组织师生评教评学,对学生填写的教学评估表进行统计,将统计结果及时反馈给教研室及教师个人。
二、教研室教学主任:1、全面负责本教研室的教学工作,制定教研室每学期的教学计划、总结。
2、定期检查和督促教学计划的实施和完成情况。
3、负责本教研室的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等工作。
4、开展评教评学活动,经常进行检查性听课,并收集学生意见,掌握每位教师的教学效果。
积极配合和支持教学质控委员会、教学督导组的工作。
5、负责组织集体备课、预讲等教学法活动。
6、每周各科室或病区要按照实习要求组织一次小讲课或者病案讨论等教学活动。
7、负责审查课程介绍、教学日历、教学进度表、教案、考试试题及成绩分析等。
8、加强教师档案和试题库的建设,逐步实现计算机管理。
9、要加强对实习生的出科考核管理,每批实习结束时,考试内容应包括:实习鉴定、实践考核、理论考试、病历书写、医德医风、实习纪律等。
临床教学日常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临床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临床教学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1. 临床教学领导小组:负责临床教学工作的全面领导,协调解决临床教学中的重大问题。
2. 临床教学办公室:负责临床教学日常管理工作,组织实施临床教学计划,监督教学质量。
3. 临床教学委员会:负责制定临床教学规章制度,评估教学质量,提出改进措施。
4. 临床教研室:负责组织实施临床教学计划,开展教学活动,组织教学考核。
5. 临床教师:负责临床教学工作,指导学生临床实践,参与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
三、教学计划1. 临床教学计划应根据学校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结合临床医学专业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2. 临床教学计划应明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时间、考核方式等。
3. 临床教学计划应定期修订,确保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四、教学方法1. 临床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临床技能和临床实践能力。
2. 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PBL)、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
3. 加强临床教师的临床实践能力和教学能力的培训,提高教学质量。
五、教学实施1. 临床教师应按照教学计划,认真备课,组织好教学活动。
2. 临床教师应定期检查学生的临床实践情况,指导学生进行临床操作。
3. 临床教师应积极参与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4. 临床教师应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临床技能考核,确保学生掌握临床技能。
六、教学考核1. 临床教学考核应包括理论考核和临床技能考核两部分。
2. 理论考核应采用闭卷考试、开卷考试、论述题等形式。
3. 临床技能考核应采用模拟操作、实际操作、病例分析等形式。
4. 临床教学考核成绩应纳入学生成绩档案,作为学生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七、教学评价1. 临床教学评价应包括学生评价、同行评价、专家评价等。
临床教学管理领导小组工作制度

临床教学管理领导小组工作制度
一、临床教学管理领导小组由分管院长、科教科以及临床教研室人员组成。
具体负责医院临床教学工作的规划、计划、监督、评估,组织协调教学力量,落实教学任务。
二、临床教学管理领导小组根据工作需要,不定期地召开全体会议,讨论有关医院临床教学的事宜。
医院教学领导小组会议每年不少于四次。
三、临床教学管理的办事机构为科教科。
即由科教科承担医院临床教学管理领导小组的秘书工作。
领导小组会议形成的决议,由科教科负责落实。
四、临床教学管理领导小组的全体会议的议题来源于以下四方面:
1、院长办公会提议;
2、科教科提议;
3、领导小组成员三人以上提议;
4、医院上级主管部门指示的临时性任务。
紧急情况时,院领导可直接提出会议议题和召开紧急会议。
五、临床教学管理领导小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全体会议形成的决议必须经过应到人数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才能生效。
当全体会议不能达成一致意见时,经半数以上到会人员同意,可提交院长办公会议决定。
六、在全体会议中,科教科和相关临床科室应汇报前次会议安排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提出进一步工作的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教学管理一、临床教学组织管理1、医院临床教学工作由院长分管科教科组织实施。
2、认真贯彻实施和《普通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管理办法》。
3、规划医院临床教学工作、制定临床教学工作制度、督促临床教学管理情况、部署医院教学任务、安排教学工作事务、检查临床教学工作质量、组织临床教学活动、研究临床教学方法、处理临床教学问题。
二、临床教学管理规范程序(一)、教学管理组织机构院临床教学工作领导小组——主管教学工作的分管院长——科教科——教研室——教学秘书——带教老师。
院临床教学工作领导小组:医院临床教学工作的管理决策机构。
分管院长:管理全院的临床教学工作。
科教科:由主任领导、主管教学专职管理人员具体分工,具体组织实施全院的临床教学工作。
教研室:主任统一领导教学工作,监控教学质量,对带教老师督促、指导,并反馈科教科。
教学秘书:协助主任具体组织教学任务与计划的实施,安排本科室的教学任务、培训和考核等工作。
整理书面材料,填写各类表格,上交科教科。
(二)、教学管理机构设置示意图院临床教学领导小组分管院长:林平科教科:毛万成护理部:罗福香外科学教研室内科学教研室妇产科学教研室儿科学教研室护理学教研室药剂学教研室急救医学教研室眼耳鼻喉科学教研室中医康复科学教研室影像学教研室(含功能科)医学检验教研室(含输血科、病理科)三、院临床教学工作领导小组1、院长、分管院长、有关职能部门、临床教研室等管理人员组成。
为医院临床教学工作的管理决策机构。
2、实施《普通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管理办法》,加强教学管理。
按实习大纲要求统规划、组织、协调、督促教学工作,促进教学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3、建立一支机构合理、素质较高的教学管理队伍和教师队伍,充分调动教学人员的积极性,树立教学光荣的思想和责任感,不断改革和发展教育思想、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提高教师队伍的政治、业务水平。
4、制定本院的教学工作目标和每年度教学工作计划,制定教学的有关制度及管理措施,定期检查评估科教科、临床教学教研室的教学工作落实情况,定期开展评教评学活动,总结推广教学经验,确保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转和良好秩序。
5、每年度初及新学年实习医师来院前各召开一次教学工作会议,落实本年度的教学计划、教学准备工作、教师备课情况。
6、每年保证两次的教学行政查房,随时了解并解决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听取各教研组、教师及实习医师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协调与教学有关的各部门的工作。
7、随时与医学院校取得联系,接受医学院校对教学工作的指导,共同开展教学研究。
四、临床教学行政查房制度1、医院每年至少组织两次的临床教学行政查房,由科教科提议,分管院长主持,参加部门有:科教科、护理部、总务科、临床教学教研室等有关部门的负责人。
2、分管院长着重调研教学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执行情况,总结教与学的质量,促进教学相长。
3、检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等方面的情况,督促医疗、教学、科研协调发展的实施成效。
4、开展评教评学,了解带教老师的建议,收集实习医师的意见,促进临床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5、查房的有关科室、部门具体汇报开展临床教学情况,包括硬件和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6、制定教学整改措施。
五、科教科教学工作制度1、为医院临床教学常设办事机构,设专职教学管理人员2—3名。
2、根据临床教学工作规划组织实施全院的临床教学日常工作。
3、执行有关临床教学工作,制定教学工作计划和总结。
4、审定临床教师资格,完成教师考核、推荐申报兼职教师职称。
5、负责接纳安排实习医师,制定实习计划和实施计划,安排实习医师的岗前培训、医德医风教育、实习轮转安排、出科理论考试、实习结束前的考核鉴定等事宜。
6、组织安排全院临床教学讲座(理论大课)。
7、完成全年临床教学工作计划及年终总结。
8、负责与高等医学院校的有关教学事务的联系和协调等工作。
9、督促、考核教研室有关科室教学工作完成情况。
10、组织开展评教评学工作,每学年结束时完成优秀实习生的评选工作。
11、组织开展教学研究工作,每年教师节时完成优秀带教老师评选工作。
六、教研室工作制度1、设内科学教研室、外科学教研室、妇产科学教研室、儿科学教研室、急救医学教研室、眼耳鼻喉科学教研室、中医康复科学教研室、影像学教研室、医学检验学教研室、药剂学教研室、护理学教研室等教研室。
2、根据医院临床教学工作安排开展教研活动,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
3、组织安排本学科的日常教务活动。
4、推荐带教老师,负责对教研组带教老师的管理、指导和考核等工作。
5、负责实习医师在本科实习的日常管理、临床带教和出科时的理论考试和操作考核。
6、按照安排完成全院临床教学讲座(理论大课),进行集体备课、督促完成教案、组织新老师的试讲及评价等工作。
7、教研室每两周应进行一次针对实习生的临床小讲课。
8、组织并规范开展主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的教学查房,要求每四周进行一次。
9、组织本学科临床教学和病例讨论,原则上每两周进行一次。
10、完成全年本学科临床教学工作计划及年终总结。
11、负责推荐本学科的优秀带教老师和优秀实习医师候选人工作。
12、完成对临床带教老师的教学考核。
七、教务活动制度1、认真贯彻落实《普逍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管理办法》的精神,重视教学工作,积极组织、部署、协调,保证教学质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医学人才。
2、将教学工作贯穿于医院日常工作中,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调动各级兼职教师的积极性,积极开展教学科研、教学改革。
3、院临床教学工作领导小组每年根据医学院校的实习大纲,制定全院本年度的教学计划、各教研室制定本学科的教学工作计划,认真落实。
4、院临床教学工作领导小组、科教科、临床教学教研室定期检查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
5、建立健全临床教学工作管理规章制度及管理措施,完善各级教学人员职责。
定期开展评教评学活动,总结推广教学经验,确保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转和良好秩序,提高教学质量。
6、院临床教学工作领导小组、科教科及临床教学教研室随时了解并解决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听取教师及实习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协调与教学有关的各部门的工作。
7、每学年应组织对科教科、教研室和带教老师进行教学工作考核,考核成绩直接与绩效挂钩。
组织实习医师对医院、科教科、各临床教学教研室和带教老师的教学工作进行评议。
8、定期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总结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
积极组织各级教学人员撰写医学教育研究论文。
9、随时与医学院校取得联系,接受医学院校对教学工作的指导。
八、毕业实习管理程序1、每学年在实习医师到院前一周检查教学准备工作、岗前培训医德医风教育有关资料、完成实习计划和实施计划、落实实习轮转表等。
2、督促有关教研室做好教学工作准备,完成教学进度表和教研室有关教学活动安排。
3、实习医师到院时做好生活安排,落实有关保障措施。
组织岗前教育,内容有:介绍医院情况、医德医风教育、病历书写规范、医院感染知识、爱婴行动、安全医疗教育等。
4、布置并落实有关教学执行情况,落实各教研室的临床教学安排情况。
做好入科教育、医德医风教育、日常带教、实习生考勤、理论大课、临床小讲课、临床教学病例讨论、教学查房、诊疗操作指导、入出科的考试和考核等工作。
5、开展评教评学,评选表彰优秀带教老师和优秀实习医师。
组织教师座谈会、实习医师座谈会。
完成教研室、带教老师的考核等工作。
6、开展教学研究工作,不断总结、提高临床教学经验和水平。
7、完成教学工作计划和教学工作总结。
8、完成实习医师实习结束的医院考核鉴定。
九、岗前培训教育制度1、岗前教育培训包括实习医师到院时的集中岗前培训医德医风教育和轮转到科时的入科教育两部分。
2、实习医师来院时及下科室前应集中进行1—2天的上岗前培训。
未经岗前培训,不得直接下有关科室学习。
3、岗前培训的内容:医院概况、医院主要工作制度、医院临床教学管理制度、有关医疗法律法规教育、医疗安全教育、职业道德和医德医风教育等。
4、轮转到科时由教研组教学秘书负责进行入科教育,时间半天。
主要内容包括:科室的专业特色、带教医师情况、科室工作制度、医德医风教育和教学要求等。
十、医德医风教育制度1、科教科每年开展针对实习医师的医德医风教育至少4次。
2、教研室、有关科室每年至少开展医德医风等思想政治教育活动4次。
3、进行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教育。
4、进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教育。
5、进行人道主义教育。
6、进行公民道德和职业道德教育。
7、进行医疗法律教育。
十一、集体备课制度1、为提高全院的临床教学理论教育水平,达到生动、易懂,突出重点,讲清难点,启发思维,充分发挥各教研室集体的智慧,实行集体备课制度。
2、全院的临床业务讲座(理论大课)由院科教科组织,科室的临床小讲课由所在的教研室组织。
3、各教研室每年开展集体备课分别不少于4次,每次集体备课应有详细的记录。
4、集体备课应在讲课前一周举行,参加集体备课的老师不少于4人。
参加集体备课的成员由教研室的全体成员共同参与。
5、主讲人首先提交讲稿、教案,教案内容包括授课的重点、难点、教学目的,做到目的明确,重点、难点突出。
6、集体备课时参加备课的老师应仔细听取主讲人所讲的内容,并做好记录,听课后应对主讲人所讲的内容畅所欲言,重点对教材与教学方法、语言表达、板书、教风、教学进度、时间安排等方面进行讨论,提出意见与建议。
7、主讲人应根据其他同志提出意见及时修改,争取最好的讲课效果。
十二、理论大课制度1、全院临床业务讲座(理论大课)由科教科组织,每二周组织一次,每月的第一周和第三周星期四下午3:00-5:00举行。
2、根据各高校的毕业实习大纲和医院的教学进度表的有关要求,科教科督导各教研室集体确定讲课题目、讲课内容和讲课安排表。
3、理论大课原则上由副主任医师主讲,提前一周将讲义提交科教科审核。
4、第一次担任理论大课主讲的人员由科教科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试讲试听,参加试听的老师应仔细听取主讲人所讲的内容,并做好记录,听课后应对主讲人所讲的内容畅所欲言,重点对教材与教学方法、语言表达、板书、教风、教学进度、时间安排等方面进行讨论,提出意见与建议。
5、参加听课的实习医师和其他人员要签到。
6、理论大课结束时应进行讲课质量评价。
十三、临床小讲课制度1、科室的临床小讲课由教研组组织,每二周组织一次,每月的第二周和第四周星期四下午3:00—5:oo在所在科室的示教室举行。
2、根据各高校的毕业实习大纲和医院的教学进度表的有关要求,由教研组集体备课确定讲课题目、讲课内容和讲课安排表,并报一份科教科备案。
3、临床小讲课原则上由主治医师及以上人员主讲,提前一周准备好讲义提交教研组主任审议。
4、第一次担任临床小讲课主讲的人员由教研组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试讲试听,参加试听的老师应仔细听取主讲人所讲的内容,并做好记录,听课后应对主讲人所讲的内容畅所欲言,重点对教材与教学方法、语言语言表达、板书、教风、教学进度、时间安排等方面进行讨论,提出意见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