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海洋局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联系实际谈谈中国海权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摘要: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政治经济以及科技军事等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当我们陶醉于经济发展、国力强盛的时候,我们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的海洋权益却面临着一系列严重的挑战:台湾问题、钓鱼岛列屿问题、东海大陆架问题以及南海诸岛问题构成了中国最为棘手的几个海权问题;中国与周边海上邻国面临着极为复杂和艰巨的海上划界冲突,目前中国除与越南完成了北部湾划界外,其他不少海上疆界仍处于争议之中;中国的海洋意识、海洋经济、海洋科技、海洋法律、海洋管理、海上军事力量等与海权强国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特别是对新增加的海洋国土——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管理与保护还无法适应海洋世纪竞争的需要;中国海上周边国家的海上军事力量发展迅速,特别是一些海权大国对中国维护和发展海权的正义主张和行动处处从中作梗,使中国海上安全面临着严重威胁。
,如果这些问题,我们处理不当就会使我们信心不足,即使比现在强大,我们仍然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中国的海权问题不仅仅是个军事问题,也是个外交和政治问题。
海权的历史是关于国家之间的竞争,随着陆地开发的慢慢终结,海洋成为各国竞相争夺的对象。
二十一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人类不断开发海洋资源,抢占海洋领域,以此来巩固自身的发展和安,也积极筹划着解决海权威胁的策略。
关键词:中国的海权特征与功能
海权,顾名思义就是拥有或享有对海洋或大海的控制权和利用权,但这种权力的范围涉及军事、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
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控制问题,更重要的是用海洋来开拓一个新的舞台,一个新的时代。
“海权”概念是美国著名的美国海军战略家马汉创立的,他认为,海洋对濒海国家的生存与发展有决定性的意义,而要拥有海权,就必须发展强大的海军。
在马汉眼中,“海权即凭借海洋或者通过海洋能够使一个民族成为伟大民族的一切东西。
”
“海权”古就有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海洋被人类认识的那一刻海权这个名词就诞生了。
很简单这就是人类的征服欲。
但真正可以称得上“海权时代”那还有很漫长的一段时间。
因为陆地的中心时代不会自我灭亡,和社会制度变更一样海洋与陆地的更替也是曲折的。
到了十五世纪“海权”开始被人们重视,尤其是欧洲。
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军事性封建大帝国——奥斯曼帝国。
一四五三年到一五七四年,奥斯曼帝国势力不断扩张,版图包括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南高加索、库尔德斯坦、叙利亚、巴勒斯坦、阿拉伯半岛部分地区及北非大部,形成地跨亚、非、欧三洲之大帝国。
土耳其人的横征暴敛使欧洲正常的商业秩序遭到破坏,传统的东西方贸易几乎中断。
为此欧洲人不得不把目光转移到海上来。
公元一四九二
年八月三日,一个平静无风的日子却在历史舞台上卷起一场飓风。
在这一天,一个叫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的葡萄牙年轻人率领着西班牙的三艘帆船开始了一次永载史册的远航。
这次航行不仅仅是发现美洲大陆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它开创了一个新时代——海权时代。
在随后的几十年里勇敢的航海家们用自己的壮举为“海权时代”写下了一篇美丽的序言。
发展
国家海洋局的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29662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87%。
而1979年,这一数字才不过64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刚到1%。
此外,中国国际贸易总量的85%以上是通过海上运输完成的,中国商船已经遍及世界1200多个港口,世界航运市场19%的大宗货物运往中国,22%的集装箱来自中国。
中国已是世界铁矿石进口第一大国,石油进口第二大国,货物贸易进出口第三大国。
中国海洋经济的高歌猛进,中国政府和海军在遥远的异国海域书写下的远洋史上和军事史上浓重一笔,我国经济对海洋经济的依赖越发凸显。
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海权高枕无忧,也不意味着中国对海洋的彻底征服。
相反,无论是在可控还是不可控的范围内,中国海权都面临挑战。
一、关于中国海权的概念、特征与功能、现状、策略
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中国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叶自成认为中国
海权是指中国研究、开发、利用和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海洋的能力和影响力或中国拥有与自己的海洋空间利益相适应的能力和影响力。
强调中国特色的“海权”应是一个综合概念,是海洋实力、海洋权益和海洋权力三要素的有机统一。
其中,海洋实力是前提,海洋权益是目的,海洋权力是手段。
中国海权是中国利用军事和非军事手段维护海洋权利,收回海洋权益,并不失时机地拓展海洋权力的一种综合能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战略问题研究中心教授张文木提出中国海权是有限海权,其特点是它不出主权和国际海洋法确定的中国海洋权利范围,海军发展不出自卫范围。
换言之,即是国家统一进程与国家海权的实现进程一致;特殊的地缘政治条件决定了中国海权属有限海权;叶自成指出中国海权的发展不以制海权的控制为目的,不以使用武力来争夺海上资源为目的,也不以使用海上军事力量强迫他国接受中国的意志为目的,而以维护中国合法、合理的海洋中的国家利益为目的。
这意味着中国海上力量的发展和使用是防御性、自卫性的,而不是进攻性的;是以维护中国的国家统一、领土完整和国家权益为目的,而不是以损害他国利益为目的;是地区性的而非全球性的,是以经济发展为主要目的,而不是以武力威慑为主要目的。
中国海权功能主要有:能粉碎任何危害中国领土完整和海洋权益的企图;能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提供安全稳定的海上战略环境;能有效地维护中国的世界大国地位和保持对亚太地区足够的影响力;能遏止来自海洋方向的侵略和打赢针对中国的战争;保持有效的海上核威慑与核反击能力。
二、中国海权问题的背景
随着二十一世纪海洋世纪的到来,海洋成为国际重大政治、经济、军事利益的新领域,世界各沿海国都在为争夺或扩大各自的管辖海域而竞相向海洋进军,纷纷调整海权发展战略,加快海洋立法,增强海洋管理机构,大力发展海军,以适应《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后海洋斗争的新形势,从而更加剧了我国海权问题有效解决的迫切性与艰巨性。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逐步提高,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日益显著,引起了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的的敌视和危机感,它们害怕中国的崛起对其现有的地位和利益产生冲击,企图围困中国,以达到其有效遏制我国快速发展的目的,想要打破这种围困,除了在内陆打破僵局外,更重要的是要打开海洋局面,突破现存的海洋困境,真正地走出去,才能打开一片新局面。
三、中国海权问题的现状
中国面临的海权问题可以从多方面考虑,国外对我们的海权问题虎视眈眈,引起众多危险因素、因此作为中国的一份子更
应该了解中国的现状,根据实施情况,因地制宜,来解决中国面临的海权问题。
海权的概念是海洋实力,海洋权益和海洋权利的有机统一。
首先我们应该了解中国面临的海权问题的历史。
100
近代的中国在海洋上遭到严重打击,让人喘不过来气,中国的海上领域遭到严重侵犯!中国的历史是最好的见证,如1840年英国舰
队从海上敲开了中国的大门,由此拉开中国近代史的序幕,也是中国遭受重大打击的开始,对中国的打击一次比一次100重大,20年后,英法联军再次利用坚船利炮打到了中国的海域,更为可悲的是,他们驱兵北京城,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世人遭受凌辱,印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1884年,法国舰队在在东南沿海登陆,福建水师惨遭失败。
1894年的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更上演了一场悲剧100中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随着这些战争的爆发,中国的海权问题就像一张白纸,一无用处!从这些战争可以看出,中国的海上技术相当落后。
处处遭到打击。
从这些教训中,林则徐懂得了,要想强大,需从海上着手,发展海上力量,、因此,林则徐委托魏源编纂100出巨著《海国图志》,提出了建设海军海防的一系列主张。
这是中国的一大进步!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政治军事以及科技军事等都得到了较高的提升与发展,得到了世人的肯定与仰慕。
同时中国海洋权益还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100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例如,现在我们关注的台湾问题,钓鱼岛列屿问题、东海大陆架问题以及南海诸岛问题构成了中国现状做棘手的海权问题,近几年围绕中国海域岛屿的争议、中国与相邻国家的矛盾,纠纷,分歧,呈现扩大化趋势,100并且在逐步加强。
2009年2月菲律宾议会通过将中国南沙群岛和黄岩岛划分为菲律宾,以及2010年9月的钓鱼岛撞船事件,曾分别导致中菲、中日外交关系一度变得非常紧张。
中国是不是应该做出反应,给予严重打击,对此我们不太了解,
中国海权问题频频遭到威胁,中国作700为一个大国,难道就不应该做出反应吗?我认为,只要掐、其他国家侵犯我国利益,我们都应该给予严重打击,因为中国是一个强固,一个大国,位于世界的前列!
但是我们还不知道何时可100以解决这些问题。
但是我们应该知道中国的海权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军事问题,也是外交与政治问题。
随着世界的发展前进,海上资源成为了是人类追求的目标,因此,要想成为举世瞩目的大国,就要发展海上技术,不断开拓,不断创新。
只有这样,900中国才能在世界上占一席之地,受他人之瞩目。
二十一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人类不断开发海洋资源,抢占海洋领域,赢得海上之权。
中国海权是中国利用军事和非军事手段维护海洋权利,收回海洋权益的,并不失时机的拓展海洋权利的一种综合能力。
1000因此,我们应该始终坚持海权政策,做出一些行动。
第一,去粉碎任何危害国家领土完整和海洋权益的企图;第二,能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提供安全稳定的海上战略环境;第三,有效地维护中国的世界大国地位和保持对亚太地区足够的影响力;第四,100能止截来自海洋方面的侵略和打赢针对中国的战争;第五,保持有效地海上核威慑和核反击能力。
、
正因为近几年来中国的崛起,在国际上的地位日益显著,引起了多国的敌视和危机感之所以他们这样认为在于害怕自己闷的地位和权益产生冲突,100从而对中国不怀好意,在中处处做手脚,来遏制中国的发展,处处打击我们。
借此我们更应该健全偶们的海上权益政策,时时刻刻做好准备,更有甚者做好战斗准备,在他国面前昂首挺
胸,让他们更刮目相看。
为了达到这些目的我国必须要发展自己100的海上力量;争夺海权如何应对复杂的海洋权争端,这是我国值得考虑的重大问题,更是权益和安全问题。
我们都知道中国对外的态度是以和为贵,因此应该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基本方针,同时加大对海洋的科技和资金投入,加强人类对海洋的100认识,同时要好好利用海洋资源。
在海洋上争得一席之地。
对于我国未来海洋发展战略及加强海权的策略我们可以总结如下:我国应首先打造沿海经济带,这是因为沿海和内地相比体现出来的优势使其更能招商引资,同时也更能深化改革开放100之路。
这就要好好利用企业、个人集体沿海的愿望和自我选择,目标就是将沿海打造成人口集中度高,经济发达速度快的国际化大都市。
其次,大力开发海岛,按照岛屿的具体实际出发,按照最合适、能产生最大效益的方式进行开发。
同时还要扶持个别100海洋事业。
最后,积极与争议海域的利益相关国家展开合作而不是增加对抗。
要进我们最大的努力,通过贸易和中国市场的吸引力,通过求同存异,最大可能的把中国在海权诉求上的对立转变到和自己一致的立场上来。
这是我们的目标,让我们为了700国家的兴旺发达努力奋斗吧!让中国走向世界的前列,受世界之仰慕、崇拜。
南海是中国最早发现、最早命名、最早经营的,这也可以从历史上历史上看出,宋代开始,中国政府就对西沙南沙两个群岛进行管啥和行使主权,但现在却遭到其他国家的100围攻占领,南海的主角一下子变得模糊不堪,中国的海权也遭到挑衅,我们该何从?3月20
日,中国的国防长梁光烈上将明确告诉日本防卫大臣,“中国是世界大国唯一没有航空母舰的国家,这种状况不可能永远持续。
”这是中国人的宣言:保卫南海主权100,保卫我国的权益,这是我国民族的共同意识,也是我们国家的实力。
因此,我们要维护海上权益势在必行,无人可挡。
这就是中国人的坚强意志,不可磨灭!
东海争端的悬而未决,钓鱼岛主权的严重受损,南海局势的暗潮涌动,几乎中国的每一寸海疆都面临着危机。
还有索马里海盗对中国商船的袭击,又从另一个方面对如何保障国家利益的海上安全提出了新要求。
本书以职业军人的激情、敏感和冷静的战略思考,从以往海洋带给我们的辉煌过去和近代劫难开始,从地缘政治、民族生存和资源困境等多方因素阐述了海疆、海洋、海权对于我们这个十三亿多人口的东方大国有着怎样至关重要的意义。
特别是在全球化加速发展及国际军事格局深刻变化的今天,国家利益超越有形的领土边界向浩瀚的海上延伸,国家海上安全的保障骤然显得如此紧迫的情况下,本书对唤醒中华民族的海洋意识,构建海洋大国梦想,无疑能起到一种振聋发聩的作用。
在政治方面:海洋的地缘战略就决定了一个海权国家的政治力量。
目前,世界上有一百多个濒临海洋的国家,其中、国与国的地缘政治又以海洋、海权为最终代表,对于重要的海上交通要道、战略意
义重大的海峡、海湾,哪个国家掌握了实际的控制权力,哪个国家就掌握了发言的话语权,自然而然也就提升了政治资本和政治身价。
西方国家及南亚部分国家对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南中国海问题的高度关注,中国在应对马六甲困境问题中的努力正体现了海权问题的深刻影响。
当前,中国强调利用国际战略机遇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不断强调“一定要从战略的高度认识海洋”,从而为捕捉和利用机遇推进中国海权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海权问题在政治上的认可与重视必然实现中国海权的发展,中国海权得到发展,其国际政治地位、政治安全也必然得到提高。
在经济方面:海权的确立和争夺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想经济长远发展,必须确保海权的掌握。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大部分物资的输送、特别是重要的能源战略物资的运输,都要通过海洋来实现,比如海上石油交通要道、海面以下的管网输送等,都要牵扯海洋本身的资源占有,要想经济发展必须海洋发展,推动海洋的发展必然是经济发展的结果。
在安全方面:制海权掌握多少、国家安全就会掌握多少。
各种军事报道和军事评论中常会提到到“制空权是制海权的基础,制海权是陆地安全的基础,陆地安全才是国家安全的基础!”,这一句话深刻反映了海洋对于一个国家安全的构建是多么重要的一个环节,小的战术战役可以使制海权抗拒敌方的登陆,大的战略制海权可以消除敌方的长期威胁和构建安全、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
国家安全实现了,局势稳定也将随之实现,一方面可以提升其国际事务影响力,另一方面为经
济的稳步发展提供了和谐的环境。
因此,重视海权问题,实现海权的的强大对国家政治、经济、安全的发展是有重大战略意义。
中国的海权问题,可分为东海问题和南海问题。
东海问题,主要还是日本问题,而钓鱼岛是个关键的、具有很大象征意义的岛屿。
中日的钓鱼岛之争由来已久,但迟迟不能解决,双方都宣称是自己的领土,各自拿出了各自的理由,然而,对于钓鱼岛之争,不仅仅是单纯的领土之争,更关系到海洋发展和国家安全,也牵涉到国际势力,双方都不肯让步,彼此对峙,今年更是引发了钓鱼岛撞船事件,使得局势更加紧张。
所谓南海问题,指的是南海周边的6国7方,即中国大陆和台湾、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和菲律宾,在南海岛礁归属和海域划分上存在分歧和争端,其中争议最激烈、最集中的焦点在南沙群岛。
南海问题牵涉到的国家比较多,相关国家也是见缝插针找点麻烦、制造点事端,如何面对越南、菲律宾等国对中国南海岛礁的侵占成了中国亟待解决的问题,因为中国的崛起已离不开海洋,中国经营海洋更离不开南海。
东海争端的悬而未决,钓鱼岛主权的严重受损,南海局势的暗潮涌动,几乎中国的每一寸海疆都面临着危机。
还有索马里海盗对中国商船的袭击,又从另一个方面对如何保障国家利益的海上安全提出了新要求。
我从以往海洋带给我们的辉煌过去和近代劫难开始,从地缘政治、民族生存和资源困境等多方因素阐述了海疆、海洋、海权对于我们这个十三亿多人口的东方大国有着怎样至关重要的意义。
特别是在全球化加速发展及国际军事格局深刻变化的今天,国家利益超越有形的领土边界向浩瀚的海上延伸,国家海上安
全的保障骤然显得如此必要。
在政治方面:海洋的地缘战略就决定了一个海权国家的政治力量。
目前,世界上有一百多个濒临海洋的国家,其中、国与国的地缘政治又以海洋、海权为最终代表,对于重要的海上交通要道、战略意义重大的海峡、海湾,哪个国家掌握了实际的控制权力,哪个国家就掌握了发言的话语权,自然而然也就提升了政治资本和政治身价。
西方国家及南亚部分国家对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南中国海问题的高度关注,中国在应对马六甲困境问题中的努力正体现了海权问题的深刻影响。
当前,中国强调利用国际战略机遇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不断强调“一定要从战略的高度认识海洋”,从而为捕捉和利用机遇推进中国海权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海权问题在政治上的认可与重视必然实现中国海权的发展,中国海权得到发展,其国际政治地位、政治安全也必然得到提高。
在经济方面:海权的确立和争夺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想经济长远发展,必须确保海权的掌握。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大部分物资的输送、特别是重要的能源战略物资的运输,都要通过海洋来实现,比如海上石油交通要道、海面以下的管网输送等,都要牵扯海洋本身的资源占有,要想经济发展必须海洋发展,推动海洋的发展必然是经济发展的结果。
在安全方面:制海权掌握多少、国家安全就会掌握多少。
各种军事报道和军事评论中常会提到到“制空权是制海权的基础,制海权是陆地安全的基础,陆地安全才是国家安全的基础!”,这一句话深刻反映了海洋对于一个国家安全的构建是多么重要的一个环节,小的战术战役可以使制海权抗拒敌方的登陆,大的战略制海权可以消除敌方的长期威
胁和构建安全、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
国家安全实现了,局势稳定也将随之实现,一方面可以提升其国际事务影响力,另一方面为经济的稳步发展提供了和谐的环境。
因此,重视海权问题,实现海权的的强大对国家政治、经济、安全的发展是有重大战略意义。
第一,中国与周边国家海上划界任务艰巨复杂。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领海的宽度做了明确的规定,并确定了由沿海国家管辖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法律制度,沿海国家的海上疆界由12海里领海扩大到了200-350海里宽度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外缘,使世界上绝大多数沿海国家面临着与海岸相邻或相向国家海上划界问题。
另外在利用海洋的过程中,由于国家之间利益的不同或由于对国际法的解释和适用的不同也会经常发生冲突,特别是开发大陆架自然资源巨大经济利益的诱惑更使海域划界问题变得复杂。
因此海域划界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后沿海国执行该公约时突出而又艰巨的任务之一,其特点是划分海上边界的潜在矛盾表面化。
中国濒临的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的自然面积总和约为470万平方公里。
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和历史上我国对有关海域的权利以及我国的一贯主张,我国可管辖的海域约为300万平方公里。
其中除了渤海是我国内海外,其它海域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都与相邻、相向的周边国家存在着海域划界矛盾,同时与一些国家还存在着岛屿主权的争端。
第二,中国海洋国土屡遭侵犯。
目前应归我国管辖的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依托在我18000多公里的大陆海岸线和14000多公里的岛屿海岸线上,相当于我陆地面积的1/3或相当于我20个山东省或30个江苏省的面积。
国家海防的范围由过去的38万平方公里一下扩大到300万平方公里,防御面积增大了8倍;防卫纵深从过去12海里延伸至200-350海里,一下子增大了近17倍,这是中国疆域史上前所未有的重大变化。
这不仅是一个数量上的巨大变化,而且海防要比陆防复杂得多,“陆地国界是‘硬’边界,界碑分明,容易做到‘封疆卫土’;而海上国界是‘软’边界,远而开放,维护海洋权益不易”。
[4]137因此对任何一国而言,“要想对广大海域作每天24小时的监控,并维持良好秩序,确保国家安全,包括阻止他国的侵权行为,以及制止走私、恐怖、海盗、盗采、污染等违法行为在内,那实在是一种相当沉重的负荷。
”[5]8目前中国行政管辖和国防力量配置方面均难于适应这种海洋形势大幅度的急剧变化,中国海洋国土大部分尚处于失控状态,应当管辖而尚未依法管起来,导致外国势力乘机多方面、频繁地侵犯我海洋权益。
第三,中国海上通道的安全受到各种因素干扰。
海上通道各类安全隐患和威胁既有外力所为,也有内部因素所致;既有传统性质的安全威胁,也有非传统性质的安全威胁。
外力引发的安全威胁包括海盗与海上武装的袭扰、海上的军事封锁、咽喉要道的关闭、国内动乱以及国家间对抗或战争向海洋的延伸等等。
与内部元素相关的威胁有三类:一是海洋本身因素所致,如台风、飓风、海啸、雨雾、冰山、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