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林的美学思想
谢林艺术哲学体现综述
谢林艺术哲学体现综述在德国古典哲学四大家(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中,康德与黑格尔的声望最高,追随者众多,谢林是较被忽视的一个。
诚如张旭的在后现代发现谢林》一文中所说:在我们通常所接受的纪念碑式的哲学史中,谢林是一个人们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一个处于康德和黑格尔两个巨人的阴影中让人捉摸不定的形象。
通常人们认为,在康德和黑格尔之间有一场“巨人之争”,这场争论随着新黑格尔主义的兴起和新康德主义的复兴而波澜壮阔。
而谢林在“康德和黑格尔之争”之间不过是一个过渡性的人物而已。
就谢林与黑格尔来说,无论是在哲学史还是美学史上,人们历来对后者多有赞誉,而对前者则较多贬抑,其主要原因可能在于黑格尔建立了恢弘完整的思想体系。
事实上,谢林成名较早,而且他的哲学美学思想对黑格尔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而谢林的贡献绝非仅仅是充当黑格尔的先导,或只是康德与黑格尔之间的过渡,他的许多具体论述,都具有独立的意义和价值。
作为德国当时兴起的浪漫主义运动的主要理论表达者和思想鼓舞者,谢林始终坚信艺术高于哲学,直观和想象力高于概念和逻辑,从而不自觉地改变了康德开创的以感性、知性和理性认识现象世界,费希特的以主观理性方式通过概念的逻辑推演、认识世界的可能性,为通过理智直观、想象力、创造灵感和艺术品来比喻性地揭示本体世界底蕴的非理性主义和浪漫主义哲学、美学的兴起打开了通道。
其以理智直观为核心的排斥理性的直觉主义美学观更是直接开启了西方现代人本主义美学潮流。
谢林思想的影响远不止上述这些。
他的美学思想,尤其是他对艺术与哲学关系的探讨,他对美感直观的分析,还有他的神话观等等,都可以视为西方诗性智慧的典型表达,其影响在—20世纪也是不绝如缕。
谢林的思想在现当代越来越受到重视和推崇,正是其思想现代性之表现。
具体来说,谢林艺术哲学现代性之体现,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艺术与哲学艺术与哲学的关系问题是西方由来已久的一个问题。
在古希腊就曾经围绕这个问题进行过激烈的争论。
谢林哲学思想基本内容及其评价
谢林哲学思想基本内容及其评价一、谢林哲学思想基本内容(一)谢林的生平、主要着作及哲学倾向弗里德里希·威廉·约瑟夫·谢林(1775-1854)生于德国小镇莱翁伯格,他的父亲是一名牧师兼职中学教员。
谢林曾是黑格尔在图宾根大学神学院读书时的同学,后来到耶拿大学继续深造,此时,费希特哲学对谢林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毕业后,谢林留校任教,在这期间,他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哲学体系,还结识了一些当时德国浪漫派文学家(如莎士比亚着作的德文译者谢勒格尔).谢林在这段时期发表了着作《世界灵魂》《自然哲学体系初稿》和《先验唯心主义体系》,通常称这一时期为谢林的“自然哲学时期”.1803年他离开耶拿大学,来到符腾堡一所新成立不久的大学就职。
1804年,他发表了《我的哲学系统》。
从1806年到1840年,一般称做谢林的“同一哲学时期”,这段时期他的主要着作是《布鲁诺或事物之自然的和神圣的原理》。
1841-1854年,他被任命为柏林科学院院士,同时成为柏林大学教授。
因为此时普鲁士王国要利用谢林的哲学为巩固政权服务,以抵抗青年黑格尔派的反宗教倾向,因而这个时期一般被称为谢林的“天启哲学”或“启示哲学”时期。
谢林关于天启哲学的讲演后来由其子编为《神话哲学与天启哲学》一书,在他死后出版。
谢林是18世纪末期到19世纪初期德国古典客观唯心主义重要的代表人物,其哲学思想多次变化,并不能用一种系统化的体系概括。
在其早期哲学中,他继承了康德和费希特的主观唯心主义,又开辟了后来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先河,成为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德国古典哲学的中间环节。
他的自然哲学的产生不仅借鉴了意大利启蒙哲学家维柯哲学中的历史主义,同时吸收了斯宾诺莎的实体概念。
在此基础上,谢林逐步克服费希特片面追求对自然的主观唯心主义缺陷,真正建立起自己的自然哲学体系。
1796-1798年,谢林把自然哲学纳入到先验哲学中;1799年,谢林把自然哲学设置为一门独立学科;1801年,他提出同一哲学,将自然哲学及先验哲学纳入其中,使自然哲学成为同一哲学的组成部分。
德国著名哲学家,谢林十句至理格言,凸显哲学意义,读懂受用一生
德国著名哲学家,谢林十句至理格言,凸显哲学意义,读懂受
用一生
以有限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无限就是美。
——谢林
自然是可见的精神,精神是不可见的自然。
——谢林
若是忧虑就应抱希望。
人生最大的幸福经常是希望、希望。
——谢林
一切知识的第一前提就是:认识者与被认识者是同一个东西。
——谢林
只有从一种完满的实在论出发,才能够超越一切实在的东西。
——谢林
整个宇宙及其历史的伟大目的不是别的,正是最终的和解以及个体重新消溶在绝对性之内。
——谢林
自我到底是什么?只有创造了它,我们才能知道。
在自我之内,存在和构造的同一性是原始的。
——谢林
物质之所以是无我的,正是因为它根本没有内在的东西,而是一种只在异己的直观中被把握的东西。
——谢林
意志是一种无穷的永不满足的渴求,它的最终目标是什么都不做;可越是追逐,它就离那个目标越远。
——谢林
超脱凡俗现实只有两条路:诗和哲学。
前者使我们身临理想世界,后者使现实世界完全从我们面前消逝。
——谢林。
黑格尔-美学-概说
黑格尔的哲学与美学、文艺学思想生平与著作简介:谢林〔1775--1854〕,代表作有《自然哲学观念》、《论世界灵魂》、《先验唯心论体系》等绝对理念:一种超时空的〔超人的、超自然的〕客观理念,是客观独立存在的某种宇宙精神,是先于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永恒存在的,是构成宇宙万物及一切现象的核心与灵魂。
整个自然及精神世界都是据此而产生的,即宇宙万物都是绝对精神的外化,是绝对精神不断运动衍化的结果。
故又被黑格尔称为“宇宙精神”、“宇宙魂”。
实际是指实在化、客观化了的人的思想观念。
认为“实体即主体”,即能动性与创造性的主体,“实体在本质上即是主体,这乃是绝对即精神这句话所要表达的观念。
”〔《精神现象学》15页〕故“绝对精神”是实体又是主体,是主客体的统一。
对绝对理念的把握过程:感性认识-〉知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开端,是对事物的直接性认识,是最低级最抽象的,得到的是一个混沌表象。
知性认识:指对事物的各个部分进行的单独认识,是间接性认识。
将每一个有限的概念当作彼此别离的、互不联系的。
“坚持着固定的规定性和各规定性之间彼此的差异,以与对方相对立”〔小172〕二、黑格尔的哲学体系辨析:1、与康德哲学的关系:逻辑学:物自体;自然哲学:现象界;精神哲学:判断力。
2、与老子哲学相比:“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3、关于客观唯心主义:马克思批判的根据:肯定绝对理念的客观存在性,第一性,决定外物性,故唯心主义;先由理念入手,故手足倒置。
析:由概念外化为事物,概念非时间上在先,而是逻辑上在先。
即先有人的概念,才能认识事物。
“纯粹概念”是自然现象和精神现象之所以可能的前提。
但只是抽象的,故才有自然哲学与精神哲学。
黑格尔不否认自然界的先在性,强调的是在逻辑学意义上,纯概念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存在的内在根据和先决条件。
与康德的“先验范畴”相比。
三、黑格尔的美学观黑格尔的美学、文艺学思想,是其哲学体系中精神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表达于《美学》一书。
谢林 艺术哲学
谢林艺术哲学
谢林艺术哲学是指以中国当代艺术家谢林的创作和思考为基础,探讨艺术与哲学之间的关系,以及艺术创作中的内在逻辑和价值观念。
谢林认为,艺术创作是一种哲学的表达方式,它不仅仅是形式上的美,更重要的是内在的思想和情感。
谢林在自己的艺术创作中,注重对人类自身的认知和体验的表达,从而创造出充满哲学思考的作品。
他的艺术作品既表现了人类的生存状态,也表达了对于生命的思考和反思。
同时,谢林对于艺术与人类文明的关系也有着独特的见解。
他认为,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精神和文化的产物。
在谢林的艺术哲学中,还包含了对于艺术创作的探讨。
他认为,艺术家应该坚持自己的内心,去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而不是追求市场的成功。
同时,艺术创作也需要注重对于艺术形式和技术的探索和创新,以及对于自身的不断反思和提升。
总之,谢林艺术哲学是一种以艺术和哲学为基础,探讨人类自身存在和文明的关系的思想体系。
它不仅仅是对于艺术创作的探讨,更是对于人类精神和文化的思考和反思。
- 1 -。
哲学家谢林的观点有哪些
哲学家谢林的观点有哪些
谢林是德国古典哲学的主要代表之一,他的观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以有限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无限就是美。
谢林认为世界是有限的,而艺术和美却是无限的,因为它们能够超越有限的形式,达到更高层次的存在。
他认为,艺术家应该追求的是在有限的形式下表现无限的精神内涵,从而创造出真正美丽的作品。
自然是可见的精神,精神是不可见的自然。
谢林认为,自然和精神是两种不同的存在形式,自然是可见的,而精神是不可见的。
但是,他认为我们可以通过感官来感知自然和精神的存在,因为它们都是同一种东西的不同表现形式。
若是忧虑就应抱希望。
人生最大的幸福经常是希望、希望。
谢林认为,忧虑和希望是人类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两种情绪,但是我们应该积极地面对生活,充满希望地迎接未来。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生活中找到幸福和满足。
一切知识的第一前提就是:认识者与被认识者是同一个东西。
谢林认为,在所有的知识领域中,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我们所认
识的对象都是同一个东西,即精神。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思考和探究来理解这个世界,而不是通过主观的想象和判断。
自由就是成为自己。
谢林认为,自由不是指随心所欲地做任何事情,而是指在不违反道德和法律的前提下,自由地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
他认为,真正的自由是在内心中找到自己的道路,并坚定地走下去。
总的来说,谢林的观点涉及到了哲学、美学、艺术等多个领域,他强调了认识者与被认识者的同一性,认为艺术和美能够超越有限的形式,达到更高层次的存在。
同时,他也强调了人类应该积极面对生活,充满希望地迎接未来。
谢林美学的非理性之路
2009年9月 第27卷第5期合肥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Hefei Teachers College Sep.2009 Vol.27No.5 [收稿日期]2009-04-26[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2008sk345)。
[作者简介]陈海燕(1976-),女,安徽五河人,合肥师范学院中文系讲师,文学硕士。
谢林美学的非理性之路陈海燕(合肥师范学院中文系,安徽合肥230061)[摘 要]谢林是德国古典哲学与美学的一大代表。
从总体上说谢林是个理性主义者,可是在他的美学体系中,却透露出非理性主义思想的萌芽。
谢林非理性思想的形成,有其现实基础。
谢林原本就颇具诗人气质,与浪漫派的接近促使他更靠近非理性主义;而与卡洛琳娜的相爱相离,又让他不自觉地远离理性走向神秘主义。
[关键词]谢林;非理性;诗人气质;浪漫派;卡洛琳娜[中图分类号]I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2273(2009)0520094204 在德国古典美学史上,谢林被当作是一个理性主义美学家。
比如他一直在探讨宇宙和人生的发展规律,执着于建立完整的美学体系,致力于划清各种艺术的界限等。
但谢林关于理智直观和艺术“构拟”等学说,却被视为是非理性主义的理论根据。
关于谢林美学思想中的非理性主义萌芽的具体体现,笔者已有文章说明和论证之。
[1]这里笔者想从青年谢林生活的环境和密切交往的人之中释读出几条连他也不自觉的非理性动机,岂不是更能证明他的非理性主义?一、诗人气质与浪漫感召谢林于1775年出生在德国的莱昂贝格城。
其父是一位神学硕士,在当地教会学校教书,后成为符腾堡公国新教教会的主教。
谢林是一个少年奇才,他6岁入学,8岁学古文,10岁又进语法学校学习。
可他只在语法学校学了一年,就已经完全掌握了各门课程。
于是谢林退学回来,到父亲执教的教会学校读书。
小小年纪的他,除了自己的母语德语外,还掌握了拉丁语、希腊语和阿拉伯语等。
谢林与黑格尔美学思想之比较
西 中 加 以 直 观 的 自 由和 必 然 性 的 无 差 别 。 可 见 , 在 谢 林 这 里 , 不 仅 是 自 由 和 必 然 、 念 与 现 实 的 统 美 理
一
,
也 是 理 性 与 感 性 的 统 一 , 就 是 理 性 的 东 西 要 也
通 过 具 体 的 感 性 的 东 西 来 显 现 自身 , 便 被 人 们 在 以 直 观 中 加 以 把 握 。 林 的 上 述 三 统 一 在 黑 格 尔 那 里 谢 得 到 了 进 一 步 展 开 和 发 挥 , 其 是 美 是 理 念 在 感 性 尤 事 物 中显 现 的 观 点 更 是 成 为 了黑 格 尔 关 于 “ 是 理 美 种 了 解 还 是 不 很 正 确 的 ” 嘲㈣ 格 尔 的 《 术 哲 。 黑 艺 念 的 感 性 显 现 ” 思 想 的直 接 出 发 点 。 的 学 》 即 《 学 》 受 到 谢 林 对 于 艺 术 和 审 美 哲 学 的 看 ( 美 ) 法 的 莫 大 影 响 , 一 点 是 毋 庸 置 疑 的 。 比如 黑 格 尔 这 黑 格 尔 《 学 》 结 构 是 完 整 而 严 谨 的 , 有 一 美 的 它 认 为 美 学 研 究 的 范 围 是 艺 术 ,美 学 的 正 当 名 称 是 个 贯 穿 始 终 的 中 心 ,那 就 是 “ 是 理 念 的 感 性 显 美 “ 术 哲 学 ” 这 一 点 , 是 受 到 谢 林 的 启 发 。 “ 以 现 。 ” 对 美 的 定 义 , 解 释 说 : 这 个 概 念 里 有 艺 , 正 可 闭 他 “ 首 目 意 其 说 , 格 尔 的 《 学 》 的 论 点 很 少 没 有 受 到 谢 林 的 两 重 因 素 : 先 是 一 种 内 容 、 的 、 蕴 ; 次 是 表 黑 美 中 现 , 这 种 内 容 是 现 象 与 实 在 ; 三 , 两 方 面 是 相 即 第 这 著 作 中 可 以 找 到 的 那 些 见 解 和 理 论 的 启 发 。 ”1 [‘ 1
最新-谢林艺术哲学体现综述 精品
谢林艺术哲学体现综述在德国古典哲学四大家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中,康德与黑格尔的声望最高,追随者众多,谢林是较被忽视的一个。
诚如张旭的在后现代发现谢林》一文中所说在我们通常所接受的纪念碑式的哲学史中,谢林是一个人们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一个处于康德和黑格尔两个巨人的阴影中让人捉摸不定的形象。
通常人们认为,在康德和黑格尔之间有一场巨人之争,这场争论随着新黑格尔主义的兴起和新康德主义的复兴而波澜壮阔。
而谢林在康德和黑格尔之争之间不过是一个过渡性的人物而已。
就谢林与黑格尔来说,无论是在哲学史还是美学史上,人们历来对后者多有赞誉,而对前者则较多贬抑,其主要原因可能在于黑格尔建立了恢弘完整的思想体系。
事实上,谢林成名较早,而且他的哲学美学思想对黑格尔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而谢林的贡献绝非仅仅是充当黑格尔的先导,或只是康德与黑格尔之间的过渡,他的许多具体论述,都具有独立的意义和价值。
作为德国当时兴起的浪漫主义运动的主要理论表达者和思想鼓舞者,谢林始终坚信艺术高于哲学,直观和想象力高于概念和逻辑,从而不自觉地改变了康德开创的以感性、知性和理性认识现象世界,费希特的以主观理性方式通过概念的逻辑推演、认识世界的可能性,为通过理智直观、想象力、创造灵感和艺术品来比喻性地揭示本体世界底蕴的非理性主义和浪漫主义哲学、美学的兴起打开了通道。
其以理智直观为核心的排斥理性的直觉主义美学观更是直接开启了西方现代人本主义美学潮流。
谢林思想的影响远不止上述这些。
他的美学思想,尤其是他对艺术与哲学关系的探讨,他对美感直观的分析,还有他的神话观等等,都可以视为西方诗性智慧的典型表达,其影响在—20世纪也是不绝如缕。
谢林的思想在现当代越来越受到重视和推崇,正是其思想现代性之表现。
具体来说,谢林艺术哲学现代性之体现,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艺术与哲学艺术与哲学的关系问题是西方由来已久的一个问题。
在古希腊就曾经围绕这个问题进行过激烈的争论。
到了近代,康德首先将美学也即艺术纳入其哲学体系内,把审美看作是沟通自由与必然、认识与实践之间诸矛盾的桥梁。
谢林……浪漫主义时期最主要的哲学家谢林……
谢林……浪漫主义时期最主要的哲学家谢林……浪漫主义时期最主要的哲学家是谢林,⽣于⼀七七五年到⼀⼋五四年间。
他主张将⼼灵与物质合⽽为⼀。
像史宾诺莎⼀样,他认为,⼤⾃然的全部——包括⼈的灵魂与物质世界——都是⼀个“绝对存在”(或世界精神)的表现。
谢林说,⾃然是⾁眼可见的精神,精神则是⾁眼看不见的⾃然,因为我们在⼤⾃然中到处都可感受到“产⽣结构的精神”,他说,物质乃是沉睡中的智性。
谢林在⼤⾃然中看到了“世界精神”,但他也在⼈类⼼灵中看到同样的“世界精神”,⾃然与精神事实上都是同⼀事物的显现,因此我们⽆论在⼤⾃然中或⾃我的⼼灵中都可发现世界精神,所以,诺⽡⾥思才说:“神秘之路通往内⼼。
”他的意思是整个⼤⾃然都存在于⼈的⼼中,如果⼈能进⼊⾃⼰的⼼中,将可以接近世界的神秘。
对于许多浪漫主义者⽽⾔,哲学、⾃然科学研究和诗学都是不分家的,坐在⾃家的阁楼上,写⼀些灵感泉涌的诗歌和研究植物的⽣命或岩⽯的成分只是⼀体的两⾯,因为⼤⾃然不是⼀个死的机械,⽽是⼀个活⽣⽣的世界精神。
定居在德国,并因此被沃格兰称为“⾃挪威飘落的⽉桂叶”的挪威裔⾃然学家史代芬,⼀⼋○⼀年在哥本哈根发表有关德国浪漫主义的演讲时,曾⼀语道破了浪漫主义运动的特⾊。
他说:“我们厌倦了⽆休⽆⽌地与粗糙的物质世界奋战,因此决定选择另外⼀个⽅式,企图拥抱⽆限。
我们进⼊⾃⼰的内⼼,在那⾥创造了⼀个新的世界……谢林并且发现在⼤⾃然中,从泥⼟、岩⽯到⼈类的⼼灵,有⼀种逐渐发展的现象。
他提醒⼈们注意⼤⾃然从⽆⽣物逐渐发展到较复杂的⽣命体的现象。
⼤致上来说,浪漫主义者把⼤⾃然视为⼀个有机体,也就是⼀个不断发展其内在潜能的⼀个整体。
⼤⾃然就像⼀株不断伸展枝叶与花瓣的花,也像⼀个不断吟咏出诗歌的诗⼈。
浪漫主义埋藏的⾃然哲学与亚理斯多德和新柏拉图派的哲学有点相似。
亚理斯多德要⽐持机械论的唯物主义者更倾向于认为⼤⾃然是⼀个有机体。
在历史⽅⾯,浪漫主义者也有同样的看法,⽣于⼀七四四年到⼀⼋○三年间的历史哲学家赫德后来成为对浪漫主义者⽽⾔⾮常重要的⼀位⼈物。
谢林名言——精选推荐
谢林名⾔
1、以有限的形式表现出来的⽆限就是美。
谢林
2、绝对意识中的统⼀性与在绝对中被绝对地看待的统⼀性是相同的,绝对中的统⼀性能被⼈绝对地设想。
谢林
3、⾃我到底是什么?只有创造了它,我们才能知道。
在⾃我之内,存在和构造的同⼀性是原始的。
谢林《先验唯⼼论体系》
4、客观世界只是精神原始的,还没有意识的诗篇。
谢林
5、⼈类之所以有法和法律,不是为了制造出⼀个类似于宇宙的整体,不是完全以⼀个整体为⽬标。
谢林《哲学与宗教》
6、天启哲学是积极的哲学。
谢林《神话哲学与天启哲学》
7、若是忧虑就应抱希望。
⼈⽣最⼤的幸福经常是希望、希望。
谢林
8、⾃我只能是⾃⼰的`产物,它同时是创造者,也是被造者。
⾃我是什么和⼏何虚线是什么⼀样,⽆法证明。
⼈们只能描述⾃我借助以产⽣的⼀个⾏动。
谢林《先验唯⼼论体系》
9、疯⼦都有些共同点:⽆畏、⽆情、专注、有魅⼒、⼝才好、⾃⼤、⾃恋、缺乏共情⼼、不焦虑、不拖拉、喜欢刺激、操纵他⼈、不在乎别⼈的看法、追求成就感。
谢林
10、哲学之所以是哲学就在于其必须得到普遍的理解、确信、认同,这是对每⼀套哲学理论的普遍诉求。
谢林《近代哲学史》
【谢林名⾔】。
在哲思中走向逍遥与拯救_庄子与谢林美学观比较
2008/7在哲思中走向逍遥与拯救庄子与谢林美学观比较倪正芳 曾思艺摘 要:庄子哲学思想与谢林同一哲学思想存在诸多相似之处,在这种共性基础上,两者的美学观也在审美核心、审美境界、美之特征及审美方式诸问题上存在着一致性。
而他们美学观表现出的差异则反映了中西文化各自特有的本质特征。
关键词:庄子;谢林;美学观;哲学思想中图分类号:B83-0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90X(2008)7-099-03作 者:倪正芳,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中文系副教授,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湖南,娄底,417001/曾思艺,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天津,300387作为中国古典美学代表人物之一的庄子和作为德国乃至西方古典美学代表人物之一的谢林,其美学思想一方面在本质上有着相当程度的类似,另一方面又体现出思维方式、认知视角等方面的中西固有差异。
对他们的比较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其各自美学思想观念及特征,还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把握中西文化的特征。
一在各自的传统文化背景中,庄子和谢林的身份首先都应归属于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家,而他们的美学思想都是其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所不同的是,庄子的美学同他的哲学是浑然一体的东西,他的美学即是他的哲学!∀;而对经历了同一哲学与天启哲学两个发展阶段的谢林而言,其美学著作主要完成于他的思想发展的第一个时期末和第二个时期,因此他的美学思想可以说是他成熟时期的产物,是他的#同一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哲学的层面考察,我们就会发现,与庄子哲学思想相似的正是谢林的同一哲学。
与庄子哲学思想一样,谢林同一哲学也是对当时大震荡大动乱世界的思考,他们都表达了对混茫!或混沌!(又名深渊!)世界的向往。
庄子时代,周王朝名存实亡,秦齐楚韩赵魏燕七强争霸天下,弱肉强食,烽火连年,社会动荡不已。
目睹社会的动乱,人生的无常,以养生!、保身!为基本思想的庄子哲学应运而生,不仅向往小国寡民!的原始社会(见&庄子∋胠箧(),甚至希望重新回到与鸟兽混杂同居、愚昧无知的混茫世界(见其&缮性(、&马蹄()。
谢林美学的非理性之路
诺莎的实体概念 , 开始 了对 自然变化过程的广泛研
究 , 就逐 步脱离 了费希特 的轻 视 自然 、 自我 为 中 他 以 心 的主观 唯心 主义哲 学 , 立 了 自己的“ 建 同一哲 学” 。 谢 林在 2 岁 的时候获 得 了博士 学位 , 时他 就 O 此 已经是 一个 学 者 了 。1 9 7 8年 , 仅 2 年 3岁 的谢 林 获 得 了教 授 的资格 , 被 耶拿 大 学 聘请 去 任 职 。他 颇 并 具演 说才 能 , 讲 的生 动 而 流 畅 , 引 了 许 多 的听 课 吸
20 年 9 09 月
合肥 师范 学院学报
J u n l fH ee a h r l g o r a fi o Te c e sCol e e
Se . 2 9 p 00
第2卷 第 5 7 期
Vo. 7No 5 12 .
谢 林 美学 的非理 性 之路
陈 海 燕
( 合肥 师范学 院 中文系 , 安徽 合肥 2 0 6 ) 30 1 [ 摘 要]谢林是德 国古典哲学与 美学的一大代表。从总体上说 谢林是个理・ K ̄者 , t  ̄ - 可是在他的 美学体 系中, 却透 露出
[ 作者简介]陈海燕 (9 6 , , 1 7 一) 女 安徽五河人 , 合肥师范学 院中文系讲师 , 文学硕士 。
林 生活 的环境 和密切 交往 的人之 中释 读 出几 条 连他
也 不 自觉 的非理 性 动机 , 岂不 是 更 能 证 明他 的非 理
性 主义 ?
一
时候就第一次研读了康德的这部哲学代表作 。但对
谢林 产 生直接 影 响 的 , 是哲 学权 威康 德 , 是德 国 不 而 古 典唯 心主义 者 费希特 。费 希特原 本是 康德 的绝对 仰 慕者 , 曾满 怀敬 仰地 去拜会 康德 , 并按 照康 德哲 学 的原则 和精神 写 了一些 文章 。但 随之在 有 了 自己的 关 注点 后 , 对康 德 的哲学 持保 留态度 , 就 并开 始形 成 自己的思想学 说 。谢林 赞 赏和认 同费希 特 。谢林 的
谢林美育形而上学的现实关怀
The Realistic Concern of Schelling's Aesthetic
Education Metaphysics
作者: 章文颖[1]
作者机构: [1]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上海200040
出版物刊名: 美育学刊
页码: 22-31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2期
主题词: 谢林;美育;艺术;真理;自由;想象力
摘要:谢林认为艺术和审美活动是帮助人类不断提升自我、达到至善境界的现代文明教化的有效途径.这是他美育思想形成的理论背景.谢林希望通过美育使人类获得健全的真理、积极的自由,并且回归本真的生存状态.实践美育的方法,一是运用想象力破除认识论思维的限制;二是通过艺术的创作和鉴赏活动来洞悉"绝对".艺术活动是美育实践的基本立足点.谢林美育形而上学有很深的现实关怀,为的是重建人与世界的和谐关联,在艺术活动中通过美感直观的方式去把握已经被理智主义遮蔽的世界的整体性存在.。
试论谢林的存在论美学思想
试论谢林的存在论美学思想
曾繁仁;任群
【期刊名称】《文艺理论研究》
【年(卷),期】2022()3
【摘要】谢林是德国古典美学四大家之一,他不仅是由康德到黑格尔的过渡性人物,而且离开传统欧陆理性决定论体系走上了存在论之路;他首次提出本体论的“艺术哲学”概念,并以“同一哲学”为指导进行艺术的建构;他长期进行存在论神话哲学研究,将神话看作绝对的诗;他的《艺术哲学》开创了崇高论悲剧观,以悲剧主人公的自愿选择受罚之精神升华为其旨趣;他力主“主体的自然”及“整体论”自然审美观。
他的美学与艺术思想跨越时代,对于后世具有深远影响。
【总页数】10页(P21-30)
【作者】曾繁仁;任群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83-0
【相关文献】
1.实践存在论美学与中国美学境界思想
2.艺术的存在论意蕴与生态存在论美学观的确立——从海德格尔的思想历程看艺术与生态美学观的关系
3.面向新世纪的美学理论体系--试论曾繁仁的存在论美学
4.实践存在论美学与中国美学境界思想
5.蒋孔阳的美学思想寻找存在论的根基——蒋孔阳美学思想新论探之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谢林美学的浪漫主义及其现代意义
Schelling's Romanticism of Aesthetics and its Significances in Modern Times 作者: 魏久尧 王建伟
作者机构: 延安大学文学院,陕西延安716000
出版物刊名: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页码: 80-83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6期
主题词: 浪漫主义 古代艺术 近代艺术 天才
摘要:谢林的美学思想否定共性鲜明的古代艺术,肯定个性突出的近代艺术;将天才创造置于理智直观创造之上,高扬艺术创造的非理性的超验性;贬低哲学,抬高艺术。
这些都是浪漫主义基本原理和原则的集中体现。
这些原则与现代主义乃至后现代主义是息息相通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哲学的理智直观是一种纯粹的内在直观,它自己不 能变为客观的,不会出现在普遍意识中,而只有艺术的 理智直观也就是美感直观才能变为客观的,它指向外部 ,能够出现在每一种意识里。因此,艺术要高于哲学, 艺术是自我意识发展的最高阶段的表现,是哲学的最终 完成,艺术哲学是真正的工具论和整个哲学大厦的拱顶 石。
2. 美是普遍与特殊,有限与无限的统一。美总应是具体的 ,因而美总是具有有限形式,然而一件作品所赖以显得 真正美的要素不仅仅是形式,而是高于形式的普遍性, 这普遍性是无限的,因此,他认为艺术是以有限的形式 表现着无限,而这也就是美。
3.美是感性和理性的统一。美应当是感性的显现,否则不 能进入普通人的意识,但美不是空洞无内容的显现,而 是有生命的整体,包含一定的理性内容。
谢林介绍
谢林是德国古典哲学 和美学的另一位杰出代表 ,是从康德到黑格尔的重 要环节,也是德国浪漫主 义美学理论的主要表达者 。他的美学思想就是建立 在客观唯心主义的同一哲 学基础上的。 他的美学著作主要是 《先验唯心论体系》《论 造型艺术对自然的关系》 《艺术哲学》。
谢林美学思想
1.艺术与哲学 2.艺术和美 3.论天才和艺术创作
论天才和艺术创造
1. 谢林认为,人类的一切创造活动的基本特点,就在于 它体现了有意识活动和无意识活动,自由和必然的对立统一 。人的艺术创造活动和美感活动也是如此。在艺术创造活动 中,一方面,艺术作品是人的自由活动产品,是有意识的活 动产生的,但另一方面,艺术作品又有如自然产品,界, 后者产生的是现实的艺术产品。因此,自我在艺术活动中是 有意识的或主观的开始而在无意识的东西中或者说是客观地 告终。
艺术与哲学
谢林反对鲍姆加滕的“美学”名称,主张用“艺 术哲学”取而代之,认为艺术哲学本质上应当是哲学 学科,而不是作为个别学科的纯艺术理论。但问题在 于,艺术是现实的,客观的,而哲学是理念的,主观 的。他认为哲学的研究对象是绝对或绝对者,而艺术 虽然是特殊的东西,但它本身就包含着无限,绝对的 东西,它是对绝对东西美的显现,是绝对者的流溢, 它不仅是哲学的,而且是哲学的最高层次。因此建立 一个艺术哲学科学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然的。
艺术和美
艺术的本质必须从规定它在宇宙中的地位来确定。“宇 宙”是绝对,是永恒,是上帝,是无限的理念,也是自然整 体。宇宙或上帝是一切艺术的直接根源,也是一切艺术的最 终可能性。可以看到,谢林把美和艺术看做是绝对或上帝的 理念的显示者,看作是无限精神在特殊东西的流溢。
1.美是自由和必然的统一。美是艺术家审美活动的结 果,而人的一切创造活动都是自由与必然,有意识活 动和无意识活动的统一。
2.所谓天才,就是一种能够意识到有意识的事物与无意识事物 之间的矛盾并能通过创造互动来解决这一矛盾的能力,艺术 作品就是天才的作品。天才既不只是有意识的活动,也不只 是无意识的活动,而是凌驾于两种活动之上的东西。在艺术 创造活动中,有意识活动主要表现为形式技巧,它会经过深 思熟虑而自觉地完成,是能学可教的能力,但艺术创造中还 有无意识活动,它是教不了学不到的,它是先天的自由恩赐 ,是在艺术中形成的那种称为“诗意”的东西。而天才就是 一种能把技巧和诗意统一起来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