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性住房智能化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析保障性住房的智能化设计

摘要:本文着重介绍了保障房住宅小区之于普通商品房住宅小区在智能化系统建设方面的特点,并对几种身份识别系统及防高空抛物摄像系统进行简单介绍。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智能化设计

一.引言

“十一五”期间,我国以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等为主要形式的住房保障制度初步形成。通过各类保障性住房建设,五年间,全国1140万户城镇低收入家庭和360万户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得到解决。”十二五”期间,我国计划新建保障性住房3600万套。到“十二五”末,全国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率将从目前的7%到8%提高到20%以上,基本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

未来五年,保障房将逐渐与商品房一起成为了我国住宅市场的中坚力量,而由于保障房和商品房在建设资金来源、建设标准及居住人群的不同,保障房与商品房在智能化配套设施中侧重点各有不同,本文将着重介绍保障房住宅小区之于普通商品房住宅小区在智能化系统建设方面的特点。

二.智能化系统在住宅小区的应用

根据《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中关于住宅小区建筑智能化系统的规定,智能化内容包括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智能化集成系统、机房工程等系统,各系统下面又含有好几个子系统。

一般来说,上述智能化系统中部分系统是必须配置的,如语音通讯系统、有线电视系统、安全防范系统、一卡通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等,这些系统是维持住宅小区一般居住需求所必须配置的,而有些系统如建筑设备集成管理系统(bms)、建筑设备管理系统(ba)、公共广播系统、综合布线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信息发布及查询系统等是可选的,建设单位根据建筑物的功能特点、业主的需求、投资力度等因素进行适当选择、集成,就可以构成一个实用、高效、先进的智能小区。

三.保障房小区对智能化系统的特殊要求

保障房与商品房住宅小区同样需要配备必不可少的智能化系统,如门禁及对讲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而由于产权性质及居住人群的不同,保障房小区所配套的这些智能化系统也需要相应调整。

(1)身份识别技术引入把非法住客拒之门外

商品房面对的是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客群,甚至,还要是属于比较富裕的一些人,商品房购买者在购买商品房后拥有对该房产的处置权:包括自住、出租、出售、赠予等;而保障性住房和商品房面对的客群是不一样的,保障性住房一般是城市低收入群体,各种保障房所面对的居住人群也不尽相同。根据保障房的性质主要有以下的分类:

廉租房:面向符合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住房困难的家庭,只租不售,承租后不得转租他人以获取租金差价。

公租房:面向新就业职工等夹心层群体,只租不售,承租后不得转租他人以获取租金差价。

经适房:面向城镇中低收入家庭,只售不租,售出后只允许自住,不能出租或转售获利。

正是由于保障房居住人群及居住条件的限制,对物业管理者带来了管理上的更高要求,如何防止保障房家庭对房源进行转租或转售牟利,成为保障房的居住监管的关键问题。

现在,通过集成智能化身份识别技术的门禁系统对居住人员进行限制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把合法住户的头像人脸、指纹或手掌静脉等具有唯一性且不可转移、出租的身体特征存储在每个单元梯口的门禁系统中,每一名合法住户可通过此门禁系统授权进入,非法住户即使已私下承租该小区中的物业,也将因为没有合法授权而无法自主进入大楼,从而令非法转租行为不具有可持续性。

(2)防高空抛物监控设施震慑高空漏习

保障房为最大限度发挥保障低收入人群的居住需求,小区容积率比较高,建筑楼层一般通常在20至30层以上,且每层户数较一步商品房多,大楼居住人数较一般商品房小区多,且居住者的文化背景不同,习惯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容易产生诸多物业管理上的问题,如高空抛物等恶习。

高空抛物现象曾被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在网友评选的大城市“陋习排行榜”中,它与“乱扔垃圾”齐名,排名第二。物业

管理者是治理高空抛物的首要责任人,以往由于取证上的难度以及缺乏执法权,物业在治理高空抛物上很难有所作为。而近年来针对高空抛物现象设置摄像机监控录像,可谓是一种强有力的手段。通过在特定位置设置摄像机监控,可对高空抛物现象进行事后录像取证,从而实现取证执法及阻吓的作用。

综上所述,身份识别、防高空抛物监控等技术手段对保障房小区物业管理水平的提升,营造文明居住氛围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下面将对几种身份识别系统及防高空抛物摄像系统进行简单介绍。

四.身份识别系统的介绍及选用

(1)人脸识别系统

人脸识别技术融合了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与生物统计学原理于一体,利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从视频中提取人像特征点,利用生物统计学的原理进行分析并建立人脸特征模板。当要求进入的人员在人脸识别机前停留,系统自动对该人员人脸进行拍照,并与系统数据库中的人脸信息进行比对,如数据库中有该人员的人脸信息,则系统发出合法识别指令,同时联动打开该单元门的电锁,允许人员进入。如比对结果没有发现符合该人员的人脸信息,则提示非法识别行为,禁止进入。

人脸识别技术主要有以下功能特点:

①采用人脸关键区域定位的方法,其准确度高,安全性好;

②一般采用专用双摄像头,属于准三维人脸识别技术,识别性能大大超过二维人脸识别,算法复杂度远低于三维人脸识别;

③可通过离线或联网的系统结构,离线方式采用u盘上传用户人脸数据,下载门禁记录以及照片,具有免布线的优点。联网方式可通过tcp/ip网络上传下载信息,具有更新和维护方便快捷的优点;

④完全非接触,可避免细菌传染,更加健康卫生。

(2)指纹识别系统

指纹识别即指通过比较不同指纹的细节特征点来进行鉴别。由于每个人的指纹不同,就是同一人的十指之间,指纹也有明显区别,因此指纹可用于身份鉴定。指纹识别系统是一个典型的模式识别系统,包括指纹图像获取、处理、特征提取和比对等模块。通过专门的指纹采集仪可以采集活体指纹图像。目前,指纹采集仪主要有活体光学式、电容式和生物射频式。生物射频指纹识别原理只对人的真皮皮肤有反应,从根本上杜绝了人造指纹的问题,因此射频技术是最可靠,最有力的解决方案。

(3)身份识别技术的选用

除上述的几种身份识别技术外,还有手掌静脉识别、声纹、虹膜等多种生物识别技术可供应用,这些身份识别技术在应用上识别准确率各有高低,造价也各有高低,下表为各种身份识别技术的对比:

技术安全性适应性使用者感受

声纹far=3%,被他人仿冒机会大;易被复制使用 frr=3%,容易受环境、身体状态影响。使用时容易泄露个体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