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爱 仁爱 兼爱
墨家“兼爱”观与儒家“仁爱”观之比较
墨家“兼爱”观与儒家“仁爱”观之比较内容摘要:先秦时代,思想极为活跃,各种学派著书立说,展开争鸣,较为著名的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
而在众多学派中又以“儒家”“墨家”在当时并称为两大显学,时人有“非儒即墨”之说。
然而有趣的是儒、墨两大思想流派思想核心都是关于爱护人,提倡人文关怀,但是却产生了尖锐的思想对立。
本文着力探讨两种关于爱的观念的异同,并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兼爱仁爱墨子孔子一、墨子“兼爱”观与儒家的“仁爱”观的时代背景在春秋战国的历史舞台上,不管是出身尊贵还是落魄士者,不管是出身名门还是贩夫走卒,不管是白发苍苍还是稚龄童子,只要有才干,有想法,都能封候拜相得到重用一展才华。
重士的风气,使得一时间风云人物层出不穷。
受到赏识的如苏秦、张仪之辈,合纵连横,于乱世之中施展雄图大志,位极人臣,青史留名。
也有的受主客观因素影响,转而著书立说,广招门徒,潜心研究,将想法转化为思想理论的高度深度。
将思想传于后世,造福百世万世。
培养门徒,携弟子周游列国,宣传思想主张,以图有朝一日施展自己的政治理想与抱负。
在思想的交流争锋中逐渐形成了众多思想流派,较为著名的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
而在众多学派中又以“儒家”“墨家”在当时并称为两大显学,时人有“非儒即墨”之说。
然而有趣的是儒、墨两大思想流派思想核心都是关于爱护人,提倡人文关怀,但是却产生了尖锐的思想对立。
以至于儒家亚圣孟子在其《孟子·滕文公下》写到:“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这样的尖锐批评来痛骂讽刺墨家“兼爱”思想。
为了弄清孰是孰非,我们必须先弄清儒、墨两家在思想上有何本质区别,导致它们核心虽同属关爱人,却产生了尖锐对立。
然后再透过两家的争论交锋,看清它们思想上又有何殊途同归之处。
二、墨子“兼爱”观与儒家的“仁爱”观的的主要内容墨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仁爱”与“兼爱”之比较[5篇模版]
“仁爱”与“兼爱”之比较[5篇模版]第一篇:“仁爱”与“兼爱”之比较摘要“仁爱”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的核心点,“兼爱”是墨家学派思想的要旨所在。
“仁爱”思想与“兼爱”思想的提出和形成,标志着儒墨两家的分野与对立。
二者在不同的方面体现了各自的差异和独特之处。
然而,“仁爱”与“兼爱”在本质上是一脉相承的,“仁爱”是“兼爱”的基础和来源,“兼爱”是对“仁爱”的延续、扩展和创新。
因而,二者又有相通之处。
关键词仁爱兼爱儒家墨家任何思想和理论的产生和提出,都离不开时代背景、社会环境和生存条件的制约。
一种思想和理论的形成,如同黑格尔所说的那样,是对时代精神的把握,是“思想中所把握到的时代”的反映和体现。
“仁爱”和“兼爱”学说便是儒墨两家各自对其所处时代所进行的精神把握。
春秋战国时代,即儒墨两家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社会过渡时期,战争不断、烽火连天是这个时代所特有的特征。
与这种社会动荡相对应的是,思想界同样是不安静的,史称“百家争鸣”。
正是在此种环境背景和历史条件下,“仁爱”和“兼爱”的思想诞生了,两者应社会问题而生,都蕴含着民本主义的济世思想。
以“爱”作为彼此共同的出发点,同时又存在着各自立场和各自所处的环境条件的不同,这就注定了此二者之间既有相通性的一面,又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差异和对立之处。
1“仁爱”与“兼爱”的内涵“仁爱”和“兼爱”分别是儒墨两家的代表性理论和核心范畴。
儒家的“仁爱”是一种有差等的爱,即要求以对父母兄弟之爱为同心圆的圆心,层层外推,逐渐扩充到对宗族、国家和社会的爱,其中“亲亲”之爱最真实、最浓厚,即“孝悌者也,其为仁之本与”。
而墨家的“兼爱”则是一种爱无差等的爱,要求人们抛却血缘和等级差别的观念,爱人如己。
用墨子的话说就是:“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以此达到“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的良好局面。
1.1“仁爱”的内涵“仁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和基础。
孔子“仁爱”与墨子“兼爱”思想比较
孔子“仁爱”与墨子“兼爱”思想比较摘要:孔子的“仁爱”与墨子的“兼爱”是在一定背景下诞生出来的具备丰厚内涵的精神。
在春秋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以一己私利为出发点导致战火不断,社会秩序崩坏,诸子百家以保民利民为出发点提出有明显各自观点的良方,从而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局面,而儒家与墨家是当时最盛行的思想学派。
文章主要从孔子的仁爱观点与墨子的兼爱观点出发,讨论两者在思想上面的异同。
儒家的“爱人”是以“仁爱”为核心,而墨家则强调平等互爱为根本的兼爱。
所以“仁爱”与“兼爱”思想上有怎样的碰撞和实现要求,对两者的差异共同进行分析,有利于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到不一样的力量。
关键词:仁爱;兼爱;墨子;孔子;百家争鸣;传统作为春秋时期的两个著名思想学家,孔子与墨子虽然只是一介寒士,终生都无权无势,但是他们有非常渊博的学识,并且在通过学习、走访之后,将自己的思想传播下来,并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随着影响的增大,成为人们心目中真正有学识的先生、君子,所以关于孔孟道德学说哲学思想都是历代学者研究的重点。
在关于孔子与墨子思想上的研究,人们更是区别看待,认为兼爱与孔子的仁爱两者是对立的,但是忽视两者之间也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异中有同,同时也是异中存同的。
1.两者的思想内涵解读1.1仁爱倡导“爱人”的核心在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社会十分动荡,价值体系并没有系统的完成,人们从封建历史当中学习到的价值观念、哲学理念都十分有限。
所以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这种思想上的碰撞也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礼崩乐坏”强调是指对西周礼乐制度的僭越,需要强调此时是封建时期,这种制度跨越是十分大胆的行为,但是在这一时期制度全部崩溃,孔子的思想正是形成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孔子感叹礼乐制度的不复存在,实际上是感叹制度、理论、伦理体系的破坏,而他认为要想恢复这一切,维护体系的前提是坚守“仁”[1]。
在“仁爱”思想当中,仁是通过不同形式表现出来的,但是围绕“爱人”来展开的,孔子认为“爱人”不是毫无区别热爱所有人,而是建立在伦理道德的基础上,是以“身、家、国、天下”的登记体系,是一种“亲亲有术士、尊贤有爱”,那么“爱人”的前提是亲近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
浅谈仁爱,兼爱,博爱
浅论“仁爱”“兼爱”“博爱”爱是人类共有的一种美好情感,是人类所倡导的一种价值取向。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孔子倡导“仁爱”,墨子倡导“兼爱”。
西方文化尤其是基督教文化倡导“博爱”,资产阶级革命更高举“自由、平等、博爱”的大旗。
三者终归都是“爱人”,只是“仁爱”是有差别的爱,不平等的爱;兼爱是没有差别的爱,是平等的爱,博爱是对人宽泛的爱,包容的爱。
“仁”是以“复礼”来规范行动,尊崇君权、父权,维护封建贵族体系。
孔子在其弟子樊迟问什么是“仁”的时候答以“爱人”,表明了“仁”的核心意义即“爱人”。
“仁爱”并不是没有区别地爱一切人,“仁者,人也,亲亲为大”认为爱是人内心真实的情感,人总是爱自己的亲人胜过爱其他人。
它要求以孝悌为本,从爱自己家中最亲近的人开始,逐步推及到社会其他人身上,在道德上实行一种推己及人的原则。
“兼爱”即对天下之人不分远近亲属兼而爱之。
“人无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在墨子看来,人生来平等,主张无差别的人道主义,要求人们不分亲疏,无条件平等的去爱所有人。
在平等兼爱的思想逻辑下,在政治上主张“义政”。
“顺天意者。
义政也。
”“顺天之意何若?曰兼爱天下之人。
”“博爱”,在西方文化中,尤其以基督教倡导,它倡导人们爱上帝,爱邻人,爱仇敌,神爱等。
博爱是一种宽泛的爱,“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慈悲,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爱是永不止息。
”耶稣为神,但却愿为一群杀害他的罪人舍命代替他们的罪,便是博爱。
博爱是宽容,是爱所有人。
“仁爱”“兼爱”“博爱”,同样是“爱人”,但却有所不同。
①从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来看,孔子提出“仁爱”是在“礼崩乐坏”之期,为“复礼”而维护封建贵族体系而提出;墨子提出“兼爱”代表平民利益,注重对少数派弱者的保护;西方“博爱”尤以基督教为代表,早期产生于古罗马帝国,同时与犹太民族苦难历史和耶稣道德情怀密不可分。
仁爱和兼爱的区别
仁爱和兼爱的区别
1、词语读音不同
仁爱:rén ài
兼爱:jiān ài
2、词语解释不同
仁爱:能同情、爱护和帮助人
兼爱:春秋时墨子的主张之一。
意指要不分亲疏,爱所有的人。
3、词语出处不同
仁爱:晋·干宝《搜神记》卷二十:“我西王母使者,使蓬莱,不慎为鸱枭所搏。
君仁爱见拯,实感盛德。
”
译文:我是西王母的使者,来自蓬莱,不小心被鸱枭击伤。
你仁爱出手拯救了我,非常感谢盛德。
兼爱:战国·荀子《荀子·成相》亦有:“尧让贤,以为民,氾利兼爱德施均。
”
译文:尧让贤给他人,为了人民,不分亲疏平均施爱给所有的人。
“仁爱”与“兼爱”的异同
“仁爱”与“兼爱”的异同作者:孙玲来源:《群文天地》2013年第05期摘要:儒家和墨家均倡导世人要通过“爱”来对待人事问题,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提倡”仁爱”,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提倡”兼爱”,两种人道思想之间既有相通之处,又有各自独特之处,二者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从两者的深刻内涵、异同之处及对其的简要评析等方面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仁爱;兼爱;异同;评析在先秦诸子时期,思想主张和学派中影响最大的有两个,一个是孔子开创的儒家、一个是墨子开创的墨家。
从孔子和墨子的思想内容上来看,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爱”,墨子的核心思想是“兼爱”,虽然两者都强调“爱”,但这个爱却也有着许多不同之处。
在分析这两个爱的异同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仁爱和兼爱的具体内容。
一、“仁爱”与“兼爱”的深刻内涵“仁爱”与“兼爱”的思想对于先秦诸子百家乃至当今社会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二者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两者思想之间既有相通之处,又各自表达了不同的见解。
儒家的“仁爱”讲究“爱有差等”,而“亲亲之爱”为之最,因为“亲亲,仁也”,“爱亲”到“爱人”,进而达到“泛爱众”,也就是它的最高境界,即“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墨子则把孔子的仁爱思想做了进一步提升,提出了“兼爱”思想,墨子主张的“兼爱”,则对天下之人不分远近亲疏,兼而爱之,“彼犹为己也”。
用墨子的话说就是:“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最终达到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悌的理想境界。
二、“仁爱”与“兼爱”的异处从上面所述的“仁爱”和“兼爱”思想的内容中,可以看出,二者差异甚大。
首先,儒家提倡“修身、治国、平天下”,使得其出发点重“私”,进而推己及人,最后达到“泛爱众”;而“兼爱”则是“兼善天下”,注重“公”,即“吾先从事乎爱利人之亲,然后人报我以爱利吾亲也。
”其次,“仁爱”是“爱有差等”,它以血缘亲情关系为基础,先满足个人私心的等级爱,要求以对父母兄弟的爱为中点,层层外推,逐渐扩充到对宗族、国家和社会的爱。
兼爱与仁爱的异同点
兼爱与仁爱的异同点兼爱与仁爱是中华文化中重要的价值观念,它们都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关爱与和谐。
然而,兼爱与仁爱在一些细节上有一些不同之处。
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兼爱与仁爱的异同点。
兼爱与仁爱在对他人的态度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兼爱强调平等对待,主张将爱心普及到每一个人,无论是亲人、朋友还是陌生人,每个人都应该得到同样的关怀和尊重。
而仁爱则更注重对亲人、朋友和亲密关系的关怀,认为应该首先对自己的家人、朋友及自己的人际关系进行关注和维护。
这是兼爱与仁爱的一个重要差异点。
兼爱与仁爱在行为方式上也存在差异。
兼爱强调广泛的关爱,注重在社会公共事务中发挥作用,通过积极参与公益事业、慈善捐助等方式来实现兼爱的价值观。
兼爱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张通过行动来为社会和他人尽一份力量。
而仁爱则更注重个体之间的关怀和帮助,主张通过关心、理解和体贴他人来实现仁爱的价值观。
仁爱强调的是个体之间的情感和亲密关系,主张通过关爱家人、朋友和亲密关系来实现仁爱的价值观。
兼爱与仁爱在社会层面上也有不同的表现。
兼爱倡导的是社会公平正义,主张通过消除贫困、改善社会福利、推动社会进步等方式来实现兼爱的价值观。
兼爱强调的是社会整体的利益和福祉,主张通过改变社会结构和制度来实现兼爱的目标。
而仁爱则更注重个体之间的关系,主张通过个人的爱心和关怀来推动社会和谐。
仁爱强调的是个体之间的和谐与互助,主张通过个人的行为来传递仁爱的力量。
兼爱与仁爱在个人层面上也有一些差异。
兼爱强调个人的责任和担当,主张每个人都应该为社会和他人负责。
兼爱强调的是每个人都有义务为他人做出贡献,通过个人的行为来传递兼爱的精神。
而仁爱则更注重个体的心态和情感,主张通过个人的善良和仁爱来影响他人和社会。
仁爱强调的是个人心灵的成长和修养,通过个人的修炼和实践来传递仁爱的价值观。
兼爱与仁爱虽然都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助与关爱,但在对待他人的态度、行为方式、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上存在一些差异。
孔子“仁爱”与墨子“兼爱”之异同分析
孔子“仁爱”与墨子“兼爱”之异同分析[摘要]孔子和墨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大显学家,孔子提倡“仁爱”,墨子提倡“兼爱”,两种爱人的思想既具有相别的地方,也有许多相通之处。
两者产生的阶级基础不同,具体内容不同,实施要求不同。
但是两者都主张“仁”,都提倡公利,反对私利,都注重践行。
对孔墨的“仁爱”和“兼爱”思想进行比较分析对于如何做到真正爱人,如何修身具有重要妁参考作用,甚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孔子;仁爱;墨子;兼爱一、“仁爱”与“兼爱”的相异之处孔子和墨于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大显学家,孔子提倡“仁爱”,而墨子提倡“兼爱”。
虽说这两种思想都是一种爱人的思想,都注重“仁”,但是这两种思想有许多相异的地方。
比如,两者产生的阶级基础不同,两者的具体内容不同及两者实施的要求不同。
1产生的阶级基础不同。
春秋末年为社会大变动时期,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工具的革新,促使了生产关系内部的大幅度调整。
奴隶的反抗斗争和大规模的流亡,使部分奴隶主贵族失去了往昔的天堂,他们无力维持原有的生活,内部也发生了重大的分化。
有的贵族失去了世袭祖业,形成流民。
当时流民大约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昔日做官,如祝、宗、乐、士,而后失业者,或者是失势的贵族,这些上等的流民多成为儒士;一种是农工下层失业者,或刑徒苦役,这些流民多成为侠士。
儒家出自儒士,孔子自己就是一个大儒士。
孔子出生于没落的贵族家庭,这就注定其思想主张必然强调封建礼仪、宗法制度和等级差别,这就决定了其仁爱思想是建立在亲亲基础之上的,这种仁爱是推己及人的爱,先爱自己的亲人,再爱别人,是一种爱有差等的仁爱。
而墨家出自侠士,来自于农工失业流民和刑徒苦役,墨子就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他们来自社会的最底层,他们更能体会到老百姓的疾苦与艰辛,这就决定了墨子的思想主张更多反应劳苦大众的要求,要求博爱,爱无差等。
2具体的内容不同。
孔子提倡“仁者爱人”。
墨子所提倡的“兼爱”也称之为“仁”,从表面上来看,孔墨都注重“仁”,但是孔子的“仁爱”与墨子的“兼爱”在具体内容上却有很大的差别。
“仁爱”与“兼爱”之异同7页
“仁爱”与“兼爱”之异同春秋时期是从领主制向地主制封建社会过渡的时代,春秋末年社会大变动,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工具的革新,促使了生产关系内部的大幅度调整。
在社会动荡的时代历史背景下,产生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其中,儒、墨两家并称"显学",在怎样对待人的问题上,两家均以爱为出发点,形成两种不同形态的人道思想。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提倡"仁爱",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提倡"兼爱",两种人道思想之间既有相通之处,又有各自独特之处。
一、仁爱与兼爱的内涵仁学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把"爱人"作为仁的基本规定。
孔子发扬氏族人道遗风,特别是周公敬德保民思想,重视人。
他视"爱人"为"仁",所谓爱人,就是爱所有的人,即不论是在位的大人,还是无位的庶人,不论是自由之人,还是被役使之人,不论是国人还是野人,不论是中国之人还是夷狄,都应该以人道加以对待。
孔子并不抽象地谈仁,他以"孝、悌"为仁之本,孝、悌是仁在血缘关系上的体现(具体化)。
即孔子所说的"爱人"首先指亲亲之爱,也就是爱自己的家庭成员,宗族内都互敬互爱是"仁"的基础,是"仁爱"的第一要义。
儒家认为"仁"还适用于广大劳动群众,所以儒家要求把对亲族爱扩展到对其他社会成员的爱,扩展到对整个国家和社会的爱,从而明确提出"泛爱众"的要求,以及"四海之内皆兄弟"的主张。
墨家出自侠士,亦即来自农工失业流民和刑徒苦役,他们是社会的最下层,受到来自世家贵族、官僚以及新型的地主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
墨子受儒家仁爱思想的影响,提出了兼爱的思想。
墨子的思想很大程度上是对儒家学说的回应,墨子代表的是"农与工肆之人"的利益,他反对儒家仁爱理论中那种分亲疏、分等差、分厚薄、由近及远的仁爱之道。
兼爱和仁爱的不同
(3682字,大约需要10分钟)兼爱和仁爱的不同春秋时期是从领主制向地主制封建社会过渡的时代,春秋末年社会大变动,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工具的革新,促使了生产关系内部的大幅度调整。
在社会动荡的时代历史背景下,产生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其中,儒、墨两家并称"显学",在怎样对待人的问题上,两家均以爱为出发点,形成两种不同形态的人道思想。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提倡"仁爱",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提倡"兼爱",两种人道思想之间既有相通之处,又有各自独特之处。
一、仁爱与兼爱的内涵仁学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把"爱人"作为仁的基本规定。
孔子发扬氏族人道遗风,特别是周公敬德保民思想,重视人。
他视"爱人"为"仁",所谓爱人,就是爱所有的人,即不论是在位的大人,还是无位的庶人,不论是自由之人,还是被役使之人,不论是国人还是野人,不论是中国之人还是夷狄,都应该以人道加以对待。
孔子并不抽象地谈仁,他以"孝、悌"为仁之本,孝、悌是仁在血缘关系上的体现(具体化)。
即孔子所说的"爱人"首先指亲亲之爱,也就是爱自己的家庭成员,宗族内都互敬互爱是"仁"的基础,是"仁爱"的第一要义。
儒家认为"仁"还适用于广大劳动群众,所以儒家要求把对亲族爱扩展到对其他社会成员的爱,扩展到对整个国家和社会的爱,从而明确提出"泛爱众"的要求,以及"四海之内皆兄弟"的主张。
墨家出自侠士,亦即来自农工失业流民和刑徒苦役,他们是社会的最下层,受到来自世家贵族、官僚以及新型的地主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
墨子受儒家仁爱思想的影响,提出了兼爱的思想。
墨子的思想很大程度上是对儒家学说的回应,墨子代表的是"农与工肆之人"的利益,他反对儒家仁爱理论中那种分亲疏、分等差、分厚薄、由近及远的仁爱之道。
论“仁爱”与“兼爱”之异同
作 者简 介 :赵 恒君 ,女 ,陕西 宝鸡 人 ,上 海 师 范大 学哲 学 学院博 士研 究生 ,主要 研 究 方 向 :应 用伦 理 学 。
1 .
1 1 9 、
“ 爱”论的异同究竟在哪里呢?我们如何看待儒墨 缘 关 系是人 与 人之 问关 系的起 始处 , 在 此基 础 上 , 主 两家的这种差别? 日: ‘ 爱人 ’ ’ ’ J p 。 “ 泛爱众而亲仁” p 3 ;以 “ 仁” 张泛爱众 。由此可见 ,儒家讲 “ 爱”确实是存在差
的基本 内涵之一就是 “ 爱人” , 即所谓 “ 仁者 , 爱人, J . “ 泛 为 “ 兼 爱 ”源 自 “ 天志 ”, 墨子 《 法仪 》 篇 中说 : “ 天 志 ・ 下 》中他 又说 说 : “ 顺 天之 意 何若 ? 日 :兼 爱 天下 之人 。” P 墨子 在这 两 句话 中主要 阐述 的一
学 ”是 对 孔 子 儒学 的 新 发展 。在 分歧 说 上 ,有 学 者 认 为 ,儒 学 以 崇文 尚 礼 为特 点 ,在道 德 倾 向和 文化
无父也 ;无父无君 ,是禽兽也 ”[ 5 ] P 1 5 5 ,使得儒墨两
家各趋一途 ,显得更加水火不容。那么 ,儒墨两家
收稿 日期 :2 0 1 4 —1 0 —1 0
2 0 1 5年 2期 ( 总第1 6 1 期)
湖湘 论坛
h u x i a n g f o r u m
N 0. 2. 20l5
Ge n e r a l No. 1 6 l
-
文史哲 -
论 “ 仁爱"与 “ 兼爱’ ’之 异 同
赵 恒 君
( 上 海 师范大 学 ,上海 2 0 0 2 3 4 )
对孔 子之 后 的 儒学 进 行 了批 判 ,主要 矛 头指 向是 儒
论墨子“兼爱”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论墨子“兼爱”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摘要: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该学派和儒家在战国时期被并称为“世之显学”。
(《韩非子·显学》)他提出的“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天志”,“明鬼”十大思想主张中,“兼爱”是其核心思想,其他九项主张都是以“兼爱”为基础的深化与拓展。
墨子的“兼爱,交利”思想在市场经济日益完善的今天,对人际关系的和谐、家庭的和睦、国家的安定有序、社会的昌盛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对构建今天的和谐社会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墨子兼爱现实意义Key words : Mo-tse; Universal love; Realistic significance先秦时期,大小城邦林立,思想家们活动极为活跃,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景象。
春秋战国这历史大变革当中,思想家们面对如何稳定社会的秩序,重建社会的伦理原则,提出了不同的思想主张。
孔子的“仁”,老子的“无为”。
而墨子创造了其独有的十大思想主张,其中“兼爱”是其思想的精华,墨子关注平民生计,心怀天下平等互爱的民粹思想对今天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会有怎样的借鉴意义?一,“兼爱”的本义及其理论背景任何思想的产生都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同样墨子思想的产生也离不开春秋战国这一特定的历史背景。
墨子(约公元前480—前393),生活和活动在战国初年。
这一时代,是奴隶制度走向封建制度的过渡时期,传统的宗法制度逐渐解体,旧的宗法理论体系已经无法维系人心,社会面临着一场重大变革。
这一巨变带来的是战争,暴政,腐败,灾难,饥荒……面对着混乱的局面,思想家们要思考的是如何恢复社会的稳定与和谐,重建社会的伦理原则。
孔子的“仁”,老子的“无为”。
而墨子创造了其独有的十大思想主张,其中“兼爱”成为墨子的最核心的思想。
他认为天下混乱局面的真正原因是人们不相爱。
如《墨子·兼爱上》中所说:“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
博爱相关的词语
博爱相关的词语
博爱相关的词语有很多,以下是一些例子:
1. 仁爱 - 体现对所有人的爱心和关怀。
2. 慈爱 - 温柔而充满关怀的爱。
3. 博施 - 广泛施舍,指广泛地给予帮助和关爱。
4. 兼爱 - 平等地爱所有人。
5. 爱心 - 对他人的关爱和同情心。
6. 慈善 - 行善积德,特别是对弱势群体的关爱。
7. 博爱主义 - 一种哲学观点,认为所有人都应得到平等的爱和关怀。
8. 博爱之心 - 指对所有人无私的爱和关心。
9. 博爱精神 - 乐于助人,对他人无私的精神态度。
10. 博爱行为 - 表现出的对他人的关爱和帮助的行为。
这些词语都可以与博爱这一概念相联系,表达了对他人的深情和关怀。
1。
仁爱、兼爱、博爱的普遍性考察
收稿日期:2017-12-27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孟子心性论研究辨正”(16XZX006)。
作者简介:李世平,男,陕西横山人,中共西安市委党校哲学教研部副教授,博士。
仁爱、兼爱、博爱的普遍性考察李世平(中共西安市委党校哲学教研部,陕西西安710054)摘要:仁爱是基于血缘亲情的爱,根据亲疏远近的不同给予所有的人以不同程度的爱。
仁爱既讲尊重和友爱又讲孝慈,爱的内容是普遍的;尊重和友爱所有的人是仁爱爱的对象普遍性的一面,而孝慈亲人则是仁爱爱的对象特殊性的一面;仁爱如此爱人,爱的主体是普遍的。
兼爱孝慈天下人,是将血缘亲情的爱普遍化。
兼爱讲孝慈,爱的内容是普遍的;兼爱孝慈天下人,爱的对象是普遍的;但人很难做到孝慈天下人,兼爱爱的主体无法普遍。
博爱否定了血缘亲情,只讲尊重和友爱所有的人。
博爱抽离了爱的内容的丰富性,爱的内容是抽象单一的;博爱以此爱所有的人,爱的对象是普遍的;尊重和友爱所有的人,人人都能够做到,博爱爱的主体也是普遍的。
关键词:仁爱;兼爱;博爱;普遍性中图分类号:B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6365(2018)02-0048-07近代以来,随着基督教博爱思想的传入,一些学者对基于血缘亲情的仁爱展开了批判,认为基于血缘亲情的仁爱不具有普遍性,超越血缘亲情的博爱才是普遍的爱,从而主张走向博爱,①当然,也有对仁爱进行维护的,认为仁爱就是博爱,将仁爱博爱化。
②无论是对仁爱的批判还是维护,都主张走向博爱,可谓殊途而同归,仁爱就这样被消解了。
基于此,我们认为儒家的仁爱在当代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其实,仁爱受到批评与反对并不是近代以来才有的事,早在孔子提出仁爱不久,就有墨子提出兼爱予以反对,但经孟子辩驳,仁爱成了中华民族的主流思想。
现在问题的关键在于,儒家基于血缘亲情的仁爱是否真的缺乏普遍性而被博爱取代或博爱化?这就需要从仁爱、兼爱、博爱与血缘亲情的关系出发,认识这三种不同的爱的方式,在此基础上全面考察仁爱、兼爱、博爱三者的普遍性,最终回答仁爱要不要被博爱取代或博爱化。
孟子的仁爱和墨子的兼爱,究竟有什么区别?
孟子的仁爱和墨子的兼爱,究竟有什么区别?孟子推崇仁爱,墨子推崇兼爱。
一个儒家,一个墨家,他们的主张,都有博爱的意思,代表孟子仁爱思想的名言,就是《孟子》里的那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体现墨子兼爱思想的名言,则是《墨子.兼爱中》的“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这两句很难让人看出有什么区别,但儒墨之争又相当激烈,那到底仁爱和博爱有什么区别呢?有区别,区别还很大。
关键之处,就在于其中的两个字,孟子用的是“以及”;墨子用的是“若视”。
这两个词有什么不同呢?孟子的“以及”,意思就是首先要爱自己的亲人,自己的父母子女,然后再推己及人,想到别人也和自己一样,也有父母子女,也有亲人,他们也爱自己的亲人,所以才去爱别人。
但是,爱自己的亲人和爱别人的亲人,它是有区别的;爱人和爱物,也是有区别的。
《孟子.尽心上》中孟子说:“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也就是说,对于万物,只需要爱惜,但不需要用仁德对待,因为它们毕竟不是人。
对于老百姓呢,只需要仁德,但不需要亲爱,因为百姓毕竟不是自己的父母。
所以孟子的仁爱是有等级的,有先后次序的,越是亲近的人,爱的越深、越多;越是疏远的人,爱的就越浅、越少。
并不是平等无差别的爱,有差别,这就是“仁爱”。
墨子的兼爱用的是“若视”这个词,意思就是直接把别人的国家看成自己的国家;把别人的亲人看成自己的亲人;把别人看成自己。
爱自己多少,就要爱别人多少;爱自己父母多少,就要爱别人父母多少,一视同仁,一律平等,分毫不差。
这就是“兼爱”。
墨子的兼爱,看起来很好,很诱人,人人平等,大同社会,所有的人都同等的爱别人,也得到别人一样的爱。
大家四海之内皆兄弟,相互关爱,团结互助,没有怨恨,没有矛盾,没有战争,这真的是人间天堂,这正是我们人类所追求的理想社会呀!但是我们不免要问,这个理想现实吗?有可能实现吗?孟子认为不可能。
孔子的仁爱和墨子的兼爱
孔子的“仁爱”与墨子的“兼爱”在我国传统文化形态中,“博爱”,一直是社会政治伦理道德中十分重要的命题。
但是,什么是“爱”,怎么去“爱”,不同人群、阶层和社会集团,各有不同的解释。
其中,儒家的“仁爱”和墨家的“兼爱”,基本上代表了主要的不同流派。
“仁爱”,在孔子之后形成的儒家一派学说中,也被解释为“博爱”,但这并非出自孔子之口。
孔子只是在他的弟子樊迟问什么是“仁”的时候,答以“爱人”;“仁爱”,应该是从孟子说的“仁者爱人”而来。
“博爱”一词,却出自至汉代才成书而假托孔子之言的《孝经》:“先王见敬之可以化民也,是先之以博爱”。
孔子的“爱人”说,不如用孔子在另一场合所说的“泛爱人”,“泛爱众而亲人”,更代表他的思想。
他所向往的“人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幼有所教,老有所养”,是个“人爱人”的世界。
这种爱,超出了上古时代的“亲爱之谓仁”的“亲亲相爱”的原则。
关于“仁”的概念,历来诸代学者多有阐发,“不一而足”。
后世的“仁”,从子思和孟子以降,注入了许多时代内容。
孔子崇尚三代之治,“仁”,就是行“仁政”,集中表现为“爱人”;他的“忠恕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应当说都是对“爱人”的补充。
但是,当“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人而不仁如礼何”的情况发生时,“爱人”的政治,就会有许多辅助措施,这样,许多本属道德属性的内容,于是也就成了政治;“克已复礼”是向“爱人”的要求不断接近的修养。
后世的思孟学派,已经完全地主阶级化。
这一派则纯从政治化方面去发展、补充“爱人”和“仁”,把“仁”和“爱人”一体化,“泛爱众而亲仁”变成了“仁爱”;“仁”限定了爱的方式和方向:“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礼之实,饰文斯二者是也”;“亲亲之杀”,尊贤有等,礼所由生也。
”这里,“爱人”又回复到了“亲亲之谓仁”的位置上,显然比之孔子的“泛爱众”在封建宗法关系上更为严密,成为社会伦理在政治位置上的表达。
仁爱与博爱
仁爱与博爱仁爱思想具有深刻的人性意识和丰富的社会观念。
仁爱思想首先建立在突出和尊重人的地位的基础上。
孟子认为人与禽兽(即人的自然状态)的区别之关键在于人的“人伦”关系,也就是人的社会性,就是人化本质。
仁爱思想的不竭生命力在于将人视为目的而不是手段。
它强调的是人性的正面,是道德创造的精神本源。
这种可以称作维系文明社会人际关系的原则,发端于“孝悌”这种基本的人伦感情,所谓“亲亲为仁”。
父母兄弟是人类最基本的人际关系。
“孝悌”既具有很强的自然血缘特征,又使父母兄弟的关系具有了人文特征。
仁爱思想要求人们首先要将爱施予有血缘关系的人,一个人只有实现了“孝悌”这种基本的人伦感情之后,才能将爱推及到其他人身上。
仁爱的向外展开,就是“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
尊敬、敬重、忠恕与诚信为仁爱之本。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美人之美,暗含了对别人的尊敬、诚信和宽容心,暗含了对人的独立价值的肯定。
仁爱思想在长达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中,一直是中华民族文化生活的最高指导原则,它使孔子荣获世界上公认的十大思想家之首的美誉。
在国与国、宗教与宗教、社群与社群之间矛盾冲突、局部战争频仍的今天,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正在将仁爱思想当作全球的普遍伦理,作为解决人类纷争的准绳,作为建立人类行为规范的共同基础。
仁爱思想的超时代价值和意义不仅在于它能建立一套人伦道德规范(当然要注入时代精神),成为协调社会伦理关系的准则,使社会在保持稳定中求得发展,而且能为日趋多元化的人类社会带来真正的和平与幸福,实现人类社会“和而不同”、“不同而和”的真正的和谐理想。
然而,仁爱思想也具有难以消解的两大弊端:其一,这种崇高的道德理想原则并不能在操作层面上不受经济条件和其他条件的制约,而具有超越国界和时代的特性。
在封建专制主义的利用下,统治阶级尽可以利用它向民众广泛地倡扬,而真正能身体力行者几许?有人认为这种道德理想主义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孕育了一个虚假的官宦群体,尤其是倡扬者本身,多是些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的封建伪君子,造就了为数众多的双重人格,他们用双重价值和道德标准行事,导致社会伦理关系的恶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孔子强调爱的心理动因不同,墨子则反对儒家的“爱有差等”说,强调爱无差别等级,主张不分远近亲疏厚薄的平等的爱。墨家的兼爱与西方的博爱在实际内涵上倒是相同的。墨子的兼爱强调的是功利动因。墨子的兼爱是基于功利主义的,是主体以自爱之心去爱与我相对待的客体。最终实现“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即唤起对方爱自己的目的,“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兼爱》)另外,他的“兼爱”也是为了消除当时“国之与国相攻,家之与家相篡,人之与人相贼”的混乱局面。他说:“视人之身若其身,谁贼?”“视人之家若其家,谁乱?”“视人之国若其国,谁攻?”那么,用什么来作为兼爱的保证呢?墨子认为博爱无私、没有亲疏远近、贫富贵贱的天是兼爱的保证。天有意志,人顺之得赏,违之得罚,天志是衡量人间善恶的惟一标准和最高依据。而儒家不仅关注天,更重视人,注重人的内在修省即道德意识的苏醒和自觉,贯穿着道德的主体精神。儒家的仁爱除了以天作为外在的保证之外,还有内在的保证,更有一套由近及远、由亲及疏的环环相推的可循之路。
“兼爱”、“仁爱”与“博爱”之异同
综观中外“爱”的学说,其内容十分丰富,有儒家的“仁爱”、墨子的“兼爱”、基督的“博爱”等等。对人类社会而言,爱则是宇宙生命之源。对人而言,有爱才有充实人生,有爱才有精彩人生,才能提升心灵,美化心境,才能锁定广阔的人生格局,爆发无限向上的追求和空前细腻周详的创造力,维护社会的有序发展。这里我们不妨把“兼爱”、“仁爱”与“博爱”之异同作一比较,从辨析中探讨墨子“兼爱”思想的真谛。
而墨家的“兼爱”则是一种无差等的爱,要求人们抛却血缘和等级差别的观念,爱人如己。用墨子的话说就是:“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以此达到“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慈”的良好的局面。
其次,从二者动因的差异来比较,孔子“仁爱”的第一种心理动因是“报恩心”和“同情心”。报恩心主要指孝道,孝就是爱父母,这是人最真实、最基本的情感,是其他情感的基础。因为人一出生首先享受到的就是父母的怀抱之爱,个人最基本的利益是父母给的,不孝就会心不安。个人的一部分利益又是社会和他人给的,只不过父母给我们的利益多,而他人给我们的利益少罢了。这样,如果能爱父母,便能推而广之爱其他人,如果不能爱父母,那又怎么去爱那些给我们的利益少于父母的人呢?所以孝乃为仁的根本。孔子的仁爱是层层外推之爱,是植根于人的本性的,是人心自然而然萌发出来的。但是,同
从“兼爱”、“仁爱”与“博爱”三者的共性而言,它们的基本涵义都是爱,即三者的出发点是相通的,都肯定人与人之间应当相爱,共同抛弃人与人之间的冷漠甚至相互仇视,这些思想共同闪耀着人道主义思想的灿烂光辉,这是人类社会区别于其他动物社会的基本标志,但仔细研究三者的内涵又是有区别的,特别是三者的外延是有较大差别的。
更进一步说,因为我们同为上帝之造物,同为上帝之儿女,所以上帝爱我们,我们自当爱上帝的造物:上帝既是这样爱我们,我们也当彼此相爱;我们爱,因为上帝先爱我们。凡爱生他之上帝的,也必爱从上帝生的。这不但指明了这种爱的超越根据,而且也指明了这种爱的关系之特征:爱者与被爱者同为受造物,“本是同根生”。西方文化中的博爱思想与基督教的宗教思想融合在一起,爱之“博大”和“无私”集中地表现在犹太教和基督教“爱人如己”的诫命和耶稣基督“爱仇敌”的教导之中。具有超乎自然和超越自我的特点,成为爱的最高境界和理想境界,甚至是人性的最高境界。
首先,墨家的“兼爱”和儒家的“仁爱”二者就不同。尽管儒墨两家的仁爱思想在“仁者爱人”这一根本观点上是相一致的,他们对中华民族的仁爱美德的形成和宏扬都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二者涉及“爱”的广度即外延是有很大区别的。
“仁爱”和“兼爱”分别是儒墨两家的代表性理论和核心范畴。儒家的“仁爱”是一种有差等的爱,是推己及人,由亲及疏,由近及远的爱。即要求以对父母兄弟之爱为同心圆的圆心,层层外推,逐渐扩充到对宗族、国家和社会的爱,其中“亲亲”之爱最真实,最浓厚,即“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
样自然的是,别人对我的爱总要少于父母对我的爱,所以爱父母总要胜于爱其他人,爱是有差等的。“仁爱”的第二个心理动因是完善自我品德之心。孔子认为“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据,所以,为了完善自己的道德质量,实现人之为人者,就必须实行仁。可见,孔子仁爱的心理动因,无非两种感情:一种是源于个人需要的感情,是为了完善自我道德,满足自我道德需要;一种源于个人非道德需要的感情。人所以有爱人之心,一方面是因为他有报恩心,他懂得个人利益是他人给的;另一方面是因为他有同情心,能够推己及人。
学界有人认为“兼爱”与“博爱”是等同的。但看看《墨子·兼爱》那一章,发现墨子“兼爱”与西方“博爱”的内涵是不能等同的。从社会背景和动因来看,“兼爱”理想,是在君权、家权、父权的统治之下实现的。他认识不到在权利不平等的基础上是无由谈论“兼爱”的。实际上“兼爱”或“博爱”的前提只能是每个人的自由权利和平等权利的天然存在,所以,法国大革命期间“博爱”作为召唤人们参与革命的口号,它是以人的自由平等为前提的。在墨子的理论里,与君权概念相对应的并不是民权概念,而是臣权概念。时代的特点使我们看到,墨子在国家、家庭两大范畴中,规定了两类身份不平等的人群各自应该如何做,他甚至要求身份较低的那些人首先向身份较高者“兼爱”,弱势者服从于强势者,这更把他的“兼爱”理论推到了荒谬的境地。在君与臣的关系上,君对臣的“兼爱”属于施爱,最后目的不能脱出为家天下的万世绵延而服务的范畴。臣对君的“兼爱”属于献爱,其最终效果是使君王的个人和家族的权力得到妥贴的保护并且及其子孙。“兼爱”沦落到为一己效劳的地步,和“博爱”思想的政治理论基础相差太远。
可以说,儒家的仁爱是天道、人道相融合,内在与超越相统一的爱。而在这点上,墨子是有欠缺的,墨家这种兼爱虽然胸怀更为博大,含有打破家族本位的倾向,但与后来封建社会结构不相协调,因此反倒不如儒家的仁爱更易畅行。另外,儒家的仁爱以情感和伦理为本位,重义轻利,而墨家的兼爱则以实利为标准,带有功利主义色彩。这都造成了儒家仁爱思想影响日益增大,墨家兼爱思想影响日趋衰绝的不同历史命运。墨家只注重人的超越层面和现实性的探讨,而忽视了对人的内在心性的探究。因此,儒家的仁爱易转化为实际,而墨家的兼爱作为一种泛爱、博爱,虽然是对仁爱的超越,但在血缘关系起重要作用的中国社会,就难免流于空想。
在西方文化中,“博爱”这个词最接近神圣,因为西方文化的
核心经典《新约》中大量地用来指称上帝的爱和基督的爱,即创造性的、自我牺牲的爱。法国大革命时期的革命家们在掀起暴力革命的同时,提出其最高理想是“自由、平等、博爱”。按照《圣经》的说法,这爱是来自上帝,因为上帝本身就是爱:我们应当彼此相爱,因为爱是从上帝来的,凡有爱心的,都是由上帝而生,并且认识上帝;没有爱心的,就不认识上帝,因为上帝就是爱。这种说法,实际上已为后来一切对爱的本体论或存在论解释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