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社会工作复习资料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老年社会工作考点巩固(三)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老年社会工作考点巩固(三)1、单选老陈今年62岁,他日益感到自己与新的科学技术,比如网络、电脑等的距离越来越远,他曾经尝试学习,但是发现自己学习起来困难重重,学习速度和进展也非常缓慢。
老年人出现的这(江南博哥)种老化现象属于()。
A.生理的老化B.社会的老化C.年龄的老化D.心理的老化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对于老年人而言,心理的老化包括知觉、智力、解决问题、理解过程、学习及再学习过程、内驱力以及情绪等方面能力的降低,并由此而产生的反应迟缓现象。
老陈出现的学习困难现象即属于心理老化的范畴。
2、单选我国政府规定的老年人范围为()。
A.退休以后B.65岁以上C.60岁以上D.62岁以上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我国政府规定60岁以上的人为老年人这种单以出生日期为标准界定年龄称为日历年龄。
除了这一规定外,对老年人的界定还有生理年龄、心理年龄、社会年龄。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老年人的界定,老年人的界定维度很多,在接案时,要根据服务对象的各项特征判断是否属于老年人服务群体。
3、单选老年人的问题常常错综复杂,需要提供多种服务才能满足其需求,而满足这些需求常常需要跟不同的部门和人员打交道,做出统筹安排,才能获得最佳效果。
因而,社会工作者在为老人提供服务时常常要充当个案管理员的角色,除了直接给老人提供服务外,还要()。
A.为老人做资源连接工作B.为节省成本,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工作员做工作C.在儿女不在身边时,给老年人找代言人D.替老人做一切决定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老年社会工作个案管理。
4、单选老年社会工作的方法包括()。
(a.个案工作b.小组工作c.社区工作d.社区照顾e.养老机构照顾)A.abcB.abcdC.abdeD.abcde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包括个案方法、小组方法、社区方法和社区照顾、养老机构照顾。
这与其他目标群体的服务方法有所区别。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考生需要将其与儿童、青少年、妇女等其他群体的社会工作方法区别开来。
第五章 老年社会工作
第五章老年社会工作
考点 1:老年人的需要及问题老年人的需要主要包括:健康维护、经济保障、就业休闲、社会参与、婚姻家庭、居家安全、后事安排和一条龙照顾等老年人的问题 ?疾病与医疗问题②家庭照顾问题③宜居环境问题④代际隔阂问题⑤社会隔离问题考点 2:老年社会工作的特点老年社会工作的特点: ?社会价值观可能影响社会工作者的态度和行为;②反移情是社会工作者的重要课题;③社会工作者要善于反思并运用督导机制;④老年社会工作需要多学科合作。
考点 3: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老年人身体健康方面的服务主要内容:健康促进与健康维护服务,即是为老年人提供的与身心健康直接有关的治疗、康复、预防等方面的服务,与健康照顾有关的服务,即是为老年人提供的与身心健康间接相关的生活照料、家务助理、出行协助、信息服务、事务管理等方面的服务。
老年人认知与情绪问题的处理老年人精神问题的解决处理的方式:帮助老人处理抑郁症、痴呆症、谵妄和焦虑症等最常见的 4 个认知和情绪问题关键在于要理解老人的行为方式,重要的是理解老人在精神上如何界定自己的现实世界,在精神上关怀老人。
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络的建立老年伴侣工作、家庭体系的工作、照顾人支持体系的工作和促进老年人与社会相融合方面的工作老年特殊问题的处理虐待和疏于照顾问题、临终关怀、丧亲问题、酗酒问题、自杀等考点 4: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1、老年个人与家庭工作方法主要包括:缅怀往事疗法、人生回顾疗法、验证疗法。
2、老年人小组工作方法有现实辨识小组和动机激发小组。
3、老年社区照顾工作方法主要分为医疗性照顾和社会性照顾两部分。
4、老年机构照顾工作方法有三个实务模式,分别称为爱登选择模式、住房与服务模式和以延续理论和选择、优化与补偿理论为基础建立的模式。
老年社会工作复习提纲
老年社会工作复习提纲第一章老龄化与老年社会工作1.1.2人口老龄化的概念: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过程。
2.1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1)生育率的迅速下降是导致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原因(2)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人口老龄化与人口年龄结构的“黄金期”并存(3)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比较快(4)基数大,即老年人口规模大、增长快(5)高龄化率高,即高龄老人的数量与比例大,增长速度快(6)底子薄,即经济不发达条件下的老龄化(7)不平衡性,即各地区老龄化起步、速度和程度有较大的区别3.1 老年社会工作的概念:科学地整合社会老年学和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运用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方法和技巧,积极地网罗各种可能的社会资源,以推行与老年人相关的社会政策,或帮助解决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满足其需求的实践过程。
3.4 老年社会工作的目标和功能:(1)老年社会工作的目标:1、认知、接受、应对老年,促进身心健康2、调适生活环境,确保正常社会生活3、加强、改善互动,提高生活质量4、整合、运用社会服务和资源5、促使社会政策、制度、服务照顾老年人的需求(2)老年社会工作基本功能:1、预防和减缓老年人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的衰退2、恢复老年人受损的社会功能和社会关系3、为老年人提供其所需要的各种资源3.5 老年社会工作的原则:个别化原则、有目的的情感表达原则、有控制的感情投入原则、接纳原则、非批判的态度原则、案主自决原则、保密原则第二章老年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2.1.1.1 脱离学说: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在社会中与他人的联系越来越少,关系也越来越弱,最终造成了个体与社会的相互脱离,从而使个体的心理趋于老化2.1.1.2 适应学说: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生理结构和功能的衰退,一方面导致人际关系逐渐弱化,另一方面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降低而导致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打击,从而引起心理的老化。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老年社会工作考点巩固(题库版)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老年社会工作考点巩固(题库版)1、单选王老伯前几天摔断了腿,一直躺在床上由女儿小王照顾。
王老伯总是骂女儿不尽心,小王很苦恼。
社会工作者安慰小王,并和她一起分析老年人的心理特点,使她更好地理解了王老伯。
此(江南博哥)案例中,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属于老年社会工作中的()服务。
A.身体健康B.处理认知与情绪问题C.处理精神问题D.维护社会支持网络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抑郁症、痴呆症、谵妄和焦虑症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四个认知和情绪问题。
2、单选在老年社会工作中,适合社会工作者采用小组工作方法的情形有()。
A.老年人身体状况不好,不适宜出行B.老年人有严重的精神疾病C.生命特征不稳定的老人D.情绪比较低落的老人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老年小组工作的情形。
3、单选正式支持体系主要是由政府的老年工作组织机构和涉老组织机构构成。
以下不属于对老年的正式支持系统的是()。
A.北京市老龄工作委员会B.颐养院C.敬老院D.社区志愿服务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老年的社会支持网络。
4、单选()是老年人最为关注和渴望满足的需要。
A.经济保障B.社会参与C.健康维护D.居家安全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老年期是疾病多发期,健康维护是老年人最为关注和渴望满足的需要。
老年人需要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获得适宜的生活照顾,并得到康复服务。
5、单选对于以前从未参加过小组的老人,其会接触到许多新奇的他人的私人经历。
对他们来说,抗拒诱惑,不与他人讲小组中发生的事是个挑战,此时社会工作者要重点强调的小组工作注意事项是()。
A.尊重自决权B.平衡对小组和个人所负的责任C.尊重保密权D.干预小组动力,保护小组成员免受伤害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小组工作注意的事项。
6、单选下列各项不属于老年社会工作中与健康照顾有关的服务的是()。
A.送餐服务B.提供精神健康服务C.家务服务D.照顾人缓解服务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B项属于老年社会工作中健康促进与健康维护服务。
(社会工作者-初级社会工作实务)第四章 老年社会工作
第四章老年社会工作第一节老年人的特点及需要★一、老年的界定(一)年龄界定包括生理年龄、心理年龄和社会年龄。
生理年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老人的生活安排和生活方式。
心理年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老人的人格特点、情绪特点和应对问题的方式。
社会年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人所扮演的社会角色。
(二)老年期的划分:60-69岁为低龄老人;70-79岁为中龄老人;80岁以上的为高龄老人。
★★★★二、老年人的特点老年人处于人生的最后一个阶段,老化是其最显著的特点,表现在三个方面:(一)生理的老化:渐渐失去自我更新的能力。
(二)心理的老化:结晶智力(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我过得桥比你走的路还多)和液态智力(老年人结晶智力强)(三)社会的老化:社会角色变化、退休等。
★★★★三、老年人的需要(重要)老年人的需要,主要包括:健康维护、经济保障、就业休闲、社会参与(希望有更多机会为社区服务)、婚姻家庭、居家安全(对全社区的道路、公共活动场所和公共卫生间等适老化改造,预防老人发生意外事故)、善终安排和一条龙照顾等。
★★四、老年社会工作中的注意事项(一)价值观问题避免年龄歧视,保持敏感,防止把社会的不当价值观带入自身工作中。
(二)移情与工作倦怠问题老年社会工作会面临许多老年人的人生问题,如疾病、伤残、死亡等,社会工作者会不由自主地想到自己的晚年,对处理这些问题感到焦虑、沉重。
而个人以往与老年人打交道的经历,特别是跟家中老人的交往也可能会导致对老年服务对象抱有特殊的感情,出现反移情。
这可能会表现为对老人特别不好,缺乏耐心和关怀,也可能表现为对老人过度保护,想要“拯救”老人。
社会工作者对此要特别注意。
此外,长期做有些服务对象的工作,如患老年痴呆症的服务对象的工作,可能会让人感到倦怠,觉得自己的工作没有价值。
社会工作者应当敏锐地体察自己的情绪状态,及早发现工作耗竭的征兆,并采取减压措施。
第二节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重点)一、老年社会工作服务内容(了解)老年社会工作涵盖了范围广泛的各项服务。
2023年老年社会工作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第一章1、个体老龄化及老年人的划分:65〜74周岁的低龄老人,75周岁以上的高龄老人2、老年社会工作:科学地整合社会老年学和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运用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方法和技巧,积极地网罗各种也许的社会资源,以推行与老年人相关的社会政策,或帮助解决老年人平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满足其需求的实践过程。
3、老年社工依被服务的对象划分:①在平常生活中遭碰到各种问题或困难的老年人②老年人的家人或亲友③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其别人员4、老年社工的目的:①协助老年人充足认知老年。
接受老年,并帮助其增强个人能力,防止生理和心理上的迅速退化,促使老年人的身心健康②调适老年人的生活环境,帮助老年人适应不良的社会环境,促使老年人可以有一个正常的社会生活③改善老年人与其家庭人员之间的人际关系,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促使老年人通过与别人的互动实现精神生活需求的满足,使其晚年生活更为充实④积极整合相关的社会服务和资源,并帮助老年人有效地运用服务和资源⑤影响社会福利政策。
制度与设计服务机构运作。
设计并提供诱导性方案,使得政策、制度与社会服务机构的运作更加可以适时地反映老年人的需求,藉以维护老年人权益5、老年社工原则①个别化原则②有目的的情感表达原则③有控制的感情投入原则④接纳原则⑤非批判原则⑥案主自决原则⑦保密原则6、老年社工的基本技巧(1)基本技巧:①生命回顾②怀旧③善于发现老年人的潜能(2) 了解老年人心理的技巧:①注意倾听老年人的心声②注意观测老年人的神态③了解老年人的交往④了解老年人的独特性1.临终关怀:通过由跨学科的护士、医师、心理学者、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多方面人员组成的专业团队,为生命活动即将终结的临终者及其家属提供全面完整的缓解性和支持性照顾服务,涉及生理、心理及精神方面等。
它以提高临终者的临终生命质量为宗旨,重点在于对临终者痛苦的控制和心理支持,使临终者活得有尊严,死得安逸,同时,也对临终者的家属提供生理关怀、心理支持和行为辅导等服务。
老年社会工作期末复习---案例部分
老年社会工作期末复习---案例部分第一篇:老年社会工作期末复习---案例部分《老师强调的老年“社区”工作,社工介入策略》1.加强老年人对社区的认知,鼓励老年人多参与社区活动2.提高老年人的自助互助能力3.成立老年人组织,发动老年人关注社区事务4.向老年人灌输“老年权益”意识,提供老年人领袖训练。
5.组织地区性老年组织《介入策略题型》老人子女不关心老人并送到养老院,老人变得很孤僻介入策略:(1)对王老伯进行心理疏导王老伯入住养老院是迫于无奈,社会工作者需要同王老伯进行深入沟通,了解其具体情况,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宣泄负面情绪。
(2)根据王老伯的需求提供相应的服务社会工作者应仔细询问王老伯的需求,并向他认真介绍养老院的服务,推荐王老伯接受适合自己的服务。
(3)关注王老伯的身体状况给王老伯建立健康档案,安排医务护理人员对其身体状况进行监护(4)与王老伯的子女进行沟通联系王老伯的子女,说服他们定期到养老院看望父亲,给予父亲情感上的支持,在适当的时候将父亲接回家中照料。
(5)鼓励王老伯多参加养老院的活动鼓励王老伯通过参加养老院的活动,发展社交能力,培养兴趣爱好,与养老院的其他老人一起快乐生活。
老人退休后在家变得很暴躁,与妻子关系变差介入策略:(1)为侯志文提供心理咨询和情绪疏导,帮助其舒缓负面情绪;(2)为侯志文的老伴提供情绪疏导服务,让其明白遐休老年人所面临的问题,请其体谅侯志文,帮助侯志文解决情绪问题;(3)加强候志文与老伴、女儿之间的沟通,促进家庭关系的和谐;(4)整合社区和社会资源,协助侯志文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劝说其积极进行康复治疗以恢复体能;(5)鼓励侯志文多参加户外活动,尤其是老年人的小组活动,一方面锻炼筋骨,增强体能,另一方面加强交流,舒缓情绪;(6)联系社区居委会,组织社区志愿者,协助侯志文的家人做好侯志文的照顾工作,争取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子女在国外,老伴去世后便无人照顾自己,变得失落介入策略:(1)对生理问题的介入①鼓励殷伯伯多锻炼身体,积极参加社区活动,愉悦身心;②联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请医生、护士上门为殷伯伯提供健康治疗服务。
《老年社会工作》复习纲要
《老年社会工作》复习纲要一、人口老龄化指某一人口总体中老年人口的比重逐渐提高的过程,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过程。
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
“老龄化”有两种含义,即人类个人的个体老龄化和人类整个人口的群体老龄化。
1956年《人口老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联合国1982年世界老龄问题大会维也纳二、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的影响1.我国老年人口的社会经济特征:婚姻状况、户居状况、受教育状况、劳动参与率2.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方面(1)劳动力资源供给 (2)社会储蓄和投资 (3)消费和产品结构(4)社会养老保障 (5)医疗保障、保健康复方面 (6)老年人日常生活方面(7)老年人社会生活方面 (8)代际关系及社会公平3.表格部分婚姻状况:(1)结婚率高,离婚率低(2)丧偶率高,再婚有配偶率低户居状况:(1)老年人独居比例低(2)三代户是最主要居住方式。
家庭和户居状况:随着年龄的增大,三代及三代以上户的比例趋向于不断提高受教育状况:(1)识字人口已超过文盲和半文盲(2)城乡受教育水平差异较大。
(3)受教育程度的性别差异较明显劳动参与率:(1)高于发达国家,低于发展中国家(2)男性高于女性(3)农村高于城镇三、老年社会工作的心理学基础1、老年人个体的心理老化理论:摹本理论、行为学说、脱离学说、适应学说(1)摹本理论:认为老化现象作为成熟期后所表现的变化是发育期的一种复制。
(2)行为学说:认为随着个体年龄的增加,感觉、直觉、认知功能、精神运动功能、记忆、思考、学功能力、感情以及综合性格的适应性等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而这些变化从年龄来看对人的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
(3)脱离学说:认为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在社会中与他人的联系越来越少,关系也越来越弱,最终造成了个体与社会的相互脱离。
老年社会工作复习要点知识讲解
老年社会工作复习要点知识讲解老年社会工作复习要点一、名词解释:4*5’=20’二、简答题:5*10’=50’三、案例分析:3*10’=30’复习要点:个案工作老年个案工作:就是指社会工作者在专业价值理念指导下,运用各种科学知识和专业技巧,以个别化的方式为生活适应不良的老年人及其家庭提供物质或情感方面帮助和支持,以使当事人减低压力、引发个人潜能,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提高生活质量的服务过程。
性质:区别于一般的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社工专业价值理念、方法、技巧)老年人及其家庭为服务对象增进老年人与社会的福利为目标,“助人自助”改变社会与家庭对老年人的片面看法(组织、宣传)介入内容:①协助老年案主认识及接受老年;②帮助老年案主重新整合过去生活的意义,从而使老年人产生人生完美的积极的、正面的感受;③改善老人与家人的关系和相处问题;④支持老人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使晚年生活更加充实;⑤为老年人组织争取权益以及寻找各种社会资源;⑥帮助老年人建立科学、健康的晚年生活方式和心理准备,积极地应对人生晚年期各种“生活事件”(如丧偶、重病、空巢家庭,等等)⑦辅导老年人正确认识死亡及接受死亡的来临,而减少愤怒及恐惧的消极情绪。
基本技巧:1、会谈技巧双方交换观念、表达态度、分享情感、交流经验,老年案主向工作者袒露心声,工作者向老年案主表达愿意协助的态度,并籍此收集有用资料,同时向案主传递一种新的观念、希望、支持、信心,以提升老年案主的能力。
①专注(案主的语言、情绪、心理)。
肢体:面向案主,面部表情要松弛,手势要自然,眼神亲切,身体适当向前倾向案主。
心理:倾听案主的说话,观察案主的手势、神态、身体动作及语气语调,揣摩案主的心理以及体会案主话语的“言外之意”。
②真诚。
真诚地表示愿意协助的态度,拒绝专业脸谱和权势吓人,降低案主的自我防御。
③同理心。
浅:只是进入了案主的浅层内心世界,并把对案主的感觉与理解作了一定的表达。
深:运用专业力量影响案主,引导案主从更客观的角度看待自己的问题,同时能够明察出潜在的、隐含的或透露不足的部分并对此进行有效的沟通。
老年社会工作复习资料
老年社会工作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老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是针对老年人的问题与需要而产生的一种专业服务活动,它是指老年社会工作机构和老年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方法和技巧,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为老年人及其家庭提供社会保障与社会服务,以协助老年人解决生理、精神、情感和经济等方面的问题,使老年人能够继续参与社会生活,幸福安度晚年的专业服务。
2、老年个案工作老年个案社会工作就是老年社会工作者依托老年服务机构对老年人个人或者家庭提供物质与情感支持和服务,旨在改善老年人生活环境与条件,增强其社会功能,提高老年人适应社会和应对困难的能力的活动过程。
它是个案工作方法与老年学的结合,是个案工作方法在老年工作中的运用。
3、老年小组工作所谓老年小组工作是指在社会工作者的协助和指导下,利用老年组员之间的互动和小组凝聚力,帮助老年组员学习他人的经验,改变自己的行为,正确面对困难,恢复自己的社会功能和促进自己成长的专业服务活动。
4、老年社区工作所谓老年社区工作就是指通过社会工作者运用各种工作方法,改善老人与社区的关系,提高老人的自助、互助能力,促进老人的社区参与,通过老人的集体参与去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的一种服务活动和服务过程。
5、老年歧视亦称年龄歧视,就是指仅仅基于年龄而对年长的人抱有偏见和刻板印象或陈旧观念。
这些刻板印象通常是负面的,它所传递的信息和态度是:老年人作为人来说不太有价值了,衰老是消极的,衰老就是衰退、衰弱或损失,社会对正常的衰老产生恐惧和误解从而对老年人产生偏见,认为他们理应受到低人一等或不平等的待遇。
6、老年虐待在本应充满信任的任何关系中发生的一次或多次致使老年人受到伤害或处境困难的行为,或以不采取适当行动的方式致使老年人受到伤害或处境困难的行为。
老年社会工作考试复习重点
老年社会工作考试复习重点老年期患病的总体特征6点p51 患病多样性2症状和特征的不典型性3发病急且快4容易引发并发症5对治疗的反应差6病程长,回复慢,易复发。
老年人常见的心理与精神性问题及典型特征(主要掌握概念)p10-11(一)离退休综合征指老年人由于离退休后不能适应新的社会角色、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而出现焦虑、抑郁、悲哀、恐惧等消极情绪,或因此产生偏离常态的行为的一种适应性心理障碍。
(二)老年抑郁症抑郁症指以持续的情绪低落为特征的一种情感性心理障碍,是老年人常见的精神疾患之一。
老年抑郁症在症状上表现出与其它年龄阶段不同的特殊性,具体表现为情绪低落、压抑、焦虑、沮丧、自责,甚至出现自杀倾向和自杀行为,老年抑郁症一般病程较长,且具有复发倾向。
(三)老年痴呆症指老年人因生理、心理机能的衰老,在外界强烈刺激作用下所引起的缓慢发展的之力缺陷症。
(四)老年疑病是以怀疑自己患病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神经性人格障碍。
老年人社会角色的变换p13(一)从职业角色转入赋闲角色(二)从主体角色演变为依赖角色老年人权益保障的主要容6类p31婚姻家庭权(家庭赡养与抚养权、居住权、婚姻自由权、财产所有权、继承权)社会保障权(生活保障、医疗保障、享受社会福利权)社会服务权社会优待权享受宜居环境权参与社会发展权P43 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65)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总口的10%(7%)时,我们将这一国家或地区称之为“老龄化社会”,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人口占这一国家或地区总人口的14%时,我们将之称为“老龄社会”,也称“高龄社会”。
P45 中国人口老龄化特点7个1老年人口基数大2人口老龄化速度快3老龄化地区差异大4人口老龄化滞后于经济发展5人口高龄化显著6农村老龄化高于城市7老龄人口性别比偏低P46 “积极老龄化”是一种观念,是指最大限度地提高老年人“健康、参与、保障”水平,确保所有人在老龄化过程中能够不断提升生活质量,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体力、社会、精神等方面的潜能,保证老年人能够按照自己的权利、需求、爱好、能力参与社会活动。
老年社工复习资料
老年社工复习资料老年社工复习资料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社工的角色变得越来越重要。
老年社工是指专门从事老年服务和照顾的社会工作者。
他们的职责包括关注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提供心理支持、促进社交互动以及协助解决老年人面临的各种问题。
为了更好地胜任这一职责,老年社工需要不断学习和复习相关知识。
以下是一些老年社工复习资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老年心理健康老年人常常面临心理健康问题,如抑郁、孤独和焦虑。
了解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特点和常见问题,以及如何进行心理干预和支持,是老年社工的基本素养。
复习老年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可以从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心理健康评估工具、心理干预技巧等方面入手。
2.老年人的身体健康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问题也是老年社工需要关注的重点。
复习老年人的常见疾病和健康管理知识,可以从老年人的生理变化、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药物管理等方面入手。
此外,了解老年人的饮食、运动和日常生活习惯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
3.老年人的社交需求社交互动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复习老年人的社交需求和社交支持的重要性,可以从老年人的社交圈子、社交活动的组织和促进、老年人社交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入手。
此外,了解老年人面临的社交障碍和孤独问题,以及如何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也是非常重要的。
4.老年人的权益保护老年人的权益保护是老年社工的一项重要职责。
复习老年人的权益保护相关知识,可以从老年人的法律权益、老年人权益保护的法律框架、老年人权益保护机构和服务等方面入手。
此外,了解老年人常见的权益侵害形式和如何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也是非常重要的。
5.老年人的家庭关系老年人的家庭关系对其身心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复习老年人的家庭关系相关知识,可以从老年人的家庭结构、老年人与子女的关系、老年人与配偶的关系、老年人的亲子关系等方面入手。
此外,了解老年人常见的家庭关系问题和如何进行家庭干预和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
6.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是老年社工关注的核心。
老年社会工作复习资料.doc
老年社会工作复习资料项目一1、老年人的四种界定标准P1(1)根据年代年龄界定老年人。
所谓年代年龄,也就是出生年龄,是指个体离开母体后在地球上生存的时间。
而生命年龄是指个体出生到现在按年月计算的时间而确定的年龄,又称“实足年龄”或“自然年龄\ 1964 年我国第一届老年学与老年医学会议上明确规定,男女都以60岁以上为老年期。
(2)根据生理年龄来界定老人。
即以个体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生理状态、生理功能以及反应这些状态和功能的生理指标确定个体年龄。
生理年龄可分为四个时期:出生至19岁为生长发育期,20-39岁为成熟期, 40-59岁为衰老前期,60岁以上为老年期。
因此,生理年龄60岁以上的人被认为是老年人。
(3)根据心理年龄老界定老年人。
即根据个体心理活动的程度来确定个体年龄。
心理年龄分为3个时期:出生至19岁为未成熟期,20-59岁为成熟期,60岁以上为衰老期。
心理年龄60以上的人被认为是老年人。
心理年龄和生命年龄、生理年龄并不完全同步。
(4)根据社会年龄来界定老年人。
即根据一个人与他人交往的角色来确定个体年龄,它反映的是个体社会行为的成熟程度。
一般来说,社会年龄分为三个阶段:0-17岁为未成熟期,18-59岁为成熟期,60岁以上为衰老期。
因此,社会年龄60岁以上者为老年人。
2、生命、生理、心理和社会年龄的发展通常并不同步,一般来说有一下情况:①生命、生理、心理和社会年龄四中年龄发展基本同步。
②生命年龄衰退在先,其他三种年龄老化在后。
③心理、社会年龄老化在先,生命、生理年龄衰退在后。
④社会年龄老化在先,生命、生理和心理年龄老化在后。
3、老年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P5①老年社会救助。
主要指为困难老人提供经济上的援助,也称为经济供养,以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
②老年生活服务。
主要是指为老年人的养老提供各种生活上的辅导与照料服务,以帮助老年人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困难,满足其基本需要。
③老年家庭关系处理。
协助老年人处理其与子女的关系,推进老年人与子女的相互理解与尊重, 并调适老年夫妻之间的一些摩擦与冲突,以改善老年人的家庭环境,发挥家庭的正常功能。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老年社会工作题库知识点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老年社会工作题库知识点1、单选通常来说,建立老年人非正式支持网络包括O类。
A.两B.三C.四D.五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非正式网络体系常常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家庭成员;第二类是(江南博哥)亲属;第三类是非亲属对老年人的支持。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老年社会工作内容中,建立社会支持网络的内容。
2、单选养老机构O模式中,照顾机构的首要任务是延长人的寿命。
A.园艺B.仓储C.家庭D.住房与服务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在“仓储模式”中,照顾机构的首要任务是延长人的寿命,重点是为老人提供一个安全的居住环境、合适的饮食、良好的健康和医疗服务。
而在“园艺模式”中,首要任务是满足老人未得到满足的需要,开发老人的能量和未得以实现的能力。
除了与“仓储模式”有相同的要求外,“园艺模式”所提供的照顾是以人为本的,重点是老人的社会和情感要求。
3、多选社会工作者所做的老年人评估的目的是要获取一些基本信息,并在此基础上识别出哪些支持性或康复性服务可以帮助老人保持独立的、心满意足的生活方式。
以下属于评估的目的的是OOA.识别老人的优势和不足B.识别支持和维护现有功能的方法C.识别恢复丧失功能的干预措施D.识别替代丧失功能的支持性措施E.识别老年社会工作者的优势和不足正确答案:A,B,C,D参考解析:评估的目的。
4、多选社会工作者前往申请照顾服务的朱奶奶家探望和评估,虽然询问声大而清晰,但朱奶奶还是听不清。
在这种情境中,社会工作者继续询问的技巧包括()。
A.拿出表格让朱奶奶填写B.说话时面向朱奶奶C.询问时以手势配合D.放慢语速,一字一句讲清楚E.询问朱奶奶能否将电视机的音量调低一些正确答案:B,C,D,E参考解析:老年社会工作中的技巧。
5、单选以下选项中,不属于我国老年工作的根本目标的是OoA.促进老有所学B.促进老有所依C.促进老有所为D.促进老有所乐正确答案:B参考漏析:我国老年工作的根本目标是促进“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老年社会工作期末复习题(含答案)
《老年社会工作》期末复习题题(含答案)一、填空题1、老年社会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即老年人日常生活需求的满足和老年人社会生活发展需求的满足。
2、老年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是老年个案工作方法、老年团体工作方法和老年社区工作方法。
3、老年社会工作的基本技巧有生命回顾、怀旧、善于发现老年人的潜能。
4、美国学者莱卡德、利夫森和彼得森按人格的调适状况将老年人分为成熟型、摇椅型、防卫型、愤怒型和自怨自艾型。
5、老年福利政策是国家为解决老年问题、开展广泛的老年服务而制订的行动方向、规范和准则。
6、老年福利事业的发展与完善需要政府、社会、家庭和个人的共同努力,四方面缺一不可。
7、老年团体工作的常见主题有缅怀过去、现代社会知识、自我独立性、生理和心理变化、家庭的人员关系、社区资源的利用、适应环境、闲暇与文化活动、死亡。
8、老年社区工作的介入模式包括社区发展、社区组织、社区教育、社会行动和社会计划模式等。
9、“由社区照顾”以居家照顾和日托照顾为其主要模式。
10、扩大社区支援网路的五种策略分别是个人网络、志愿者联系网络、互助网络、邻舍协助网络和社区授权网络。
11、机构照顾的类型可以划分为特殊护理院、护理型养老院、康复保健型养老院和老年公寓等。
12、《社会工作词典》把个案管理定义为:社会工作的专业人员为某一群体或某一案主整合、协调所有助人活动的一个过程。
13、空巢老人存在的普遍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供养问题、心理情感问题、疾病医护问题、日常生活照料问题、丧偶空巢老人的再婚问题等。
二、名词解释1、人口老龄化P52、老年社会工作P343、老年个案工作P1654、怀旧P1775、生命回顾P1776、ABC理论P1837、老年团体工作P196 8、老年社区工作P230 9、社区照顾P24310、机构照顾P276 11、老年人长期护理照顾P340 12、临终关怀P403三、简答题1、简述老年社会工作的对象。
P372、简述老年社会工作的目标。
老年社会工作考试复习重点
老年社会工作考试复习重点老年期患病的总体特征6点p51 患病多样性2症状和特征的不典型性3发病急且快4容易引发并发症5对治疗的反应差6病程长,回复慢,易复发。
老年人常见的心理与精神性问题及典型特征(主要掌握概念)p10-11(一)离退休综合征指老年人由于离退休后不能适应新的社会角色、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而出现焦虑、抑郁、悲哀、恐惧等消极情绪,或因此产生偏离常态的行为的一种适应性心理障碍。
(二)老年抑郁症抑郁症指以持续的情绪低落为特征的一种情感性心理障碍,是老年人常见的精神疾患之一。
老年抑郁症在症状上表现出与其它年龄阶段不同的特殊性,具体表现为情绪低落、压抑、焦虑、沮丧、自责,甚至出现自杀倾向和自杀行为,老年抑郁症一般病程较长,且具有复发倾向。
(三)老年痴呆症指老年人因生理、心理机能的衰老,在外界强烈刺激作用下所引起的缓慢发展的之力缺陷症。
(四)老年疑病是以怀疑自己患病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神经性人格障碍。
老年人社会角色的变换p13(一)从职业角色转入赋闲角色(二)从主体角色演变为依赖角色老年人权益保障的主要容6类p31婚姻家庭权(家庭赡养与抚养权、居住权、婚姻自由权、财产所有权、继承权)社会保障权(生活保障、医疗保障、享受社会福利权)社会服务权社会优待权享受宜居环境权参与社会发展权P43 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65)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总口的10%(7%)时,我们将这一国家或地区称之为“老龄化社会”,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人口占这一国家或地区总人口的14%时,我们将之称为“老龄社会”,也称“高龄社会”。
P45 中国人口老龄化特点7个1老年人口基数大2人口老龄化速度快3老龄化地区差异大4人口老龄化滞后于经济发展5人口高龄化显著6农村老龄化高于城市7老龄人口性别比偏低P46 “积极老龄化”是一种观念,是指最大限度地提高老年人“健康、参与、保障”水平,确保所有人在老龄化过程中能够不断提升生活质量,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体力、社会、精神等方面的潜能,保证老年人能够按照自己的权利、需求、爱好、能力参与社会活动。
《老年社会工作》考试重要知识点
《老年社会工作》复习要求一、老年人的美好生活需要——社会工作的视角(一)、人口老龄化现状1、人口老龄化——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
2、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
3、从全世界来看老年人口规模不断增大(绝对数);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相对数);老年型国家数量不断增多;老龄化社会将成为所有国家的归宿4、为什么会出现人口老龄化?λ生育水平下降λ人口寿命的延长λ社会经济发展(根本原因)5、人口老龄化现状人口老龄化的影响(1)对社会的影响:养老保障需求、老年医疗和护理需求、老年精神文化需求日益迫切。
(2)对经济的影响:财政负担加重、劳动力结构性短缺、老龄产业需求、经济低迷。
(3)对政治的影响:老龄化现状老年贫困问题影响社会公正、代际关系问题、老年群体将成为政治生活中举足轻重的力量(二)、老年人美好生活需要的基本方面1、身的无痛λ心的舒畅λ灵的安宁(三)、我国养老服务体系“不平衡”“不充分”的表现四个不平衡:λ养老资源区域分布不平衡λ养老资源的供需发展不平衡λ居家与机构养老资源分配不平衡λ养老专业人才供需不平衡五个不充分:λ养老服务供给主体不充分λ养老服务产品供给不充分λ养老服务有效需求不充分λ养老服务设施及养老服务使用不充分λ养老服务体系的体制机制建设不充分(四)、老年社会工作基础知识1、老年社会工作:指受专业训练的社会工作者在专业价值理念的指导下,充分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生活在遭受各种困难而暂时丧失社会功能的老年人解决问题、摆脱困境、改善功能并同时推动老年人晚年获得进一步发展的专业服务活动。
理解: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理念支配;理论指导;专业方法;最终目标是挖掘老人潜能,提高老人能力和促进老人发展2、老年社会工作服务对象:λ以被服务的对象来划分:遭遇各种困难的老年人;老年人的家人或亲友;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其他人员λ以老年人问题的种类来划分:长期患病、生理机能严重衰退或残疾的老年人;经济困难的老年人;退休后生活无法调适的老年人;人际关系不良的老年人;受虐老年人;丧亲老年人3、老年社会工作目标调适老年人生活环境,协助其适应不良社会环境,如经济、疾病、家庭关系、孤独等问题,使老年人能安度晚年促进老年人人际关系,鼓励其参与社会生活,以使其与他人互动,满足其精神生活需要协助老年人增强个人能力,预防生理或心理功能迅速退化,以促进其身心健康帮助老年人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从各个方面促进其有一个健康和愉快的晚年提供老年人福利、老年人保障、老年人服务等各方面实际经验和理论总结,作为有关部门制订、修正老年人政策和措施的参考4、老年社会工作伦理困境双重关系、自决原则和利益保障原则、保密原则与知情权、老年人虐待问题与保密原则5、老年社会工作核心理论:λ认知行为理论λ生态系统理论λ增权理论λ社会支持理论λ优势视角理论二、科学认识老年人一、老年人的生理特征1.老年人外形:(1)头发:逐渐变白,60岁以后大部分都变白。
老年社会工作复习
一、老年社会工作定义
老年社会工作就是因应老年问题产生而产生的一种专业服务活动。
它是指受专业训练的社会工作者在专业的价值理念的指导下,充分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为在生活中遭受各种困难而暂时丧失社会功能的老人解决问题、摆脱困境并同时推动更多的老人晚年获得进一步发展的专业服务活动。
二、老年社会工作基础理论
三、老年社会工作应用理论
老年社会工作应用理论1.撤离理论
2.活动理论
3.连续性理论
4.社会损害与社会重建理论
5.老人亚文化理论
四、老年个案工作一般过程
1.接案
2.预估
3.计划
4.介入
5.评估
6.结案
五、老年个案工作技巧
老年个案工作模式
2.认知行为治疗模式
3.理情治疗模式
4.任务中心模式
5.危机介入模式
6.人本治疗模式
7.家庭治疗模式
1.心里社会治疗模式 老年个案工作技巧
1.倾听和提升动机技巧
2.引领的技巧
3.反映的技巧
4.影响的技巧
七、老年小组工作发展阶段及其技巧
(1)小组组建 (2)小组开始 (3)小组形成 (4)小组冲突 (5)小组结束
老年小组工作模式
1.社会目标模式
2.互动模式
3.治疗模式
4.发展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社会工作复习资料项目一1、老年人的四种界定标准P1(1)根据年代年龄界定老年人。
所谓年代年龄,也就是出生年龄,是指个体离开母体后在地球上生存的时间。
而生命年龄是指个体出生到现在按年月计算的时间而确定的年龄,又称“实足年龄”或“自然年龄”。
1964年我国第一届老年学与老年医学会议上明确规定,男女都以60岁以上为老年期。
(2)根据生理年龄来界定老人。
即以个体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生理状态、生理功能以及反应这些状态和功能的生理指标确定个体年龄。
生理年龄可分为四个时期:出生至19岁为生长发育期,20-39岁为成熟期,40-59岁为衰老前期,60岁以上为老年期。
因此,生理年龄60岁以上的人被认为是老年人。
(3)根据心理年龄老界定老年人。
即根据个体心理活动的程度来确定个体年龄。
心理年龄分为3个时期:出生至19岁为未成熟期,20-59岁为成熟期,60岁以上为衰老期。
心理年龄60以上的人被认为是老年人。
心理年龄和生命年龄、生理年龄并不完全同步。
(4)根据社会年龄来界定老年人。
即根据一个人与他人交往的角色来确定个体年龄,它反映的是个体社会行为的成熟程度。
一般来说,社会年龄分为三个阶段:0-17岁为未成熟期,18-59岁为成熟期,60岁以上为衰老期。
因此,社会年龄60岁以上者为老年人。
2、生命、生理、心理和社会年龄的发展通常并不同步,一般来说有一下情况:①生命、生理、心理和社会年龄四中年龄发展基本同步。
②生命年龄衰退在先,其他三种年龄老化在后。
③心理、社会年龄老化在先,生命、生理年龄衰退在后。
④社会年龄老化在先,生命、生理和心理年龄老化在后。
3、老年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P5①老年社会救助。
主要指为困难老人提供经济上的援助,也称为经济供养,以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
②老年生活服务。
主要是指为老年人的养老提供各种生活上的辅导与照料服务,以帮助老年人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困难,满足其基本需要。
③老年家庭关系处理。
协助老年人处理其与子女的关系,推进老年人与子女的相互理解与尊重,并调适老年夫妻之间的一些摩擦与冲突,以改善老年人的家庭环境,发挥家庭的正常功能。
④老年心理辅导。
针对老年人或轻或重的心理不适,需要老年社会工作者去积极应对,以协助老年人进行自我心理调适,缓解其内心的压力,以对生活保持一种健康的心态。
⑤老年社会参与和社会融合。
主要指为老年人提供各种文体娱乐活动服务,鼓励老年人走出家庭,寻找自己的生活乐趣,以丰富老年人的生活,并增加老年人之间的社会交往,排遣其寂寞和孤独的情绪,使得老年人老有所乐,而且还可在参与社会、服务他人的过程中,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和尊严,从而以愉悦的心情度过晚年。
4、老年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P6(1)社会撤离理论又叫脱离理论。
它认为认为,老年人年事已高、身心衰弱,不适合继续担任社会角色而应该撤离社会,这有利于老年人,也有利于社会。
其代作是1961年由卡明和亨利合著的《年事日增》。
其观点如下:①老年人身衰体弱,形成了社会撤离理论的生理基础;②老年人心理较为消极,经常想到死亡,甚至期盼死亡,其心理不适合不断的发展社会;③老年人的撤离过程可能由老年人启动,也可能由社会启动;④老年人的撤离状态有利于老年人晚年生活,否则老年人因再社会化能力降低,将无法满足较高生产能力和竞争能力的社会期望,容易形成较强的心理压力。
⑤老年人的撤离过程具有普遍性和不可避免性。
社会撤离理论的弊端:①忽视个体差异;②忽视个性差异;③忽视地位差异;④忽视撤离造成的弊端;⑤忽视撤离的文化特征;⑥忽视老年完全撤离社会的负面意义。
(2)活动理论P8活动理论认为,老年人应积极参与社会。
只有参与,才能使老年人重新认识自我,保持生命的活力。
其观点有:①老年期角色与成年期不同,老年期的角色属非强制性的,更加符合个人意愿;②非强制性角色有益于改善老年人的精神状态;③非强制性角色的数量与老年人精神状态呈正相关关系。
活动理论的基础:①老年人的角色丧失越多,参与的活动越少;②老年人的自我认识需要在社会活动中形成和证明;③自我认识的稳定性源于角色的稳定性;④自我认识越清楚,生活满意度越高。
对活动理论的评价:①有利于老年人重新认识自我;②活动理论符合社会的价值体系;③活动理论利于老年人的健康;④活动理论利于延缓老化;⑤活动理论回避老年人的个性特点。
(3)连续性理论P9连续性理论认为,中年期的生活方式将会延续到老年期。
换句话说,老年期的生活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中年期生活方式的影响。
连续性理论是以对个性的研究为基础的。
所谓个性,是指个体特有的感知方式和生活方式。
不论年轻或年老,人们都有不同的个性和生活方式,而个性在适应年老时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保持完整的个性中,在环境许可下,公开行为的形式很可能与个性的潜在需要和个人的欲望更为和谐。
对连续性理论的评价:①连续性理论注重老年人个体的差异;②连续性理论有明显的弱点:其一,将能否遵循早期阶段个性特征视为老年期结果良好与否的标准,忽视了个性特征的具体内涵。
其二,个性是发展的,而连续性理论未能充分考察连续性中的个性发展问题。
其三,个性的变化与社会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4)生死观理论P10生死观的主要观点:①积极型。
积极型生死观认为:生死是人的生命周期中的必然阶段,有生就有死,有死才有生,生死是个人无法选择的生命过程。
但是,生死又不是纯粹的生理过程,它也是一个社会过程,只要认真地对待生命,科学地对待生命,生命过程可以延长,生命质量也可以提高。
②消极型。
消极型生死观认为:生死是不可避免的。
何时生、何时死、如何生、如何死都不是个人能够左右的。
因此,放弃个体的主观努力,一切采取消极态度,听之任之。
对生死观理论的评价:①从时代特征看,社会发展程度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死观。
②从个体特征看,文化程度、职业类型、性格特征以及生活环境都可能对生死观的形成有所影响。
当代老年人的生死观特点:①坦然面对生死问题;②死亡日益成为一种权利。
(5)相互作用理论P11又称为符号互动理论,主要探讨环境、个体及其相互作用对老龄化的影响。
它包括象征性相互作用理论、标志理论和社会损害理论等部分。
象征性相互作用理论认为,在老龄化过程中,环境、个体以及个体与环境等因素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据此,有的学者设计了社会环境模式,并提出了该模式的三个关键要素:其一,对起源于特定环境的规范期望的重视;其二,对个人交往作用能力的重视;其三,对特定环境下的能力与期望之间主观评价的一致性的重视。
标志理论产生于象征性相互作用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们在其社会环境中通过与其他人的交往来认识自我。
也就是说,自我认识源于交往模式。
交往模式的基本原则是以最小的代价从相互联系中得到最大的报酬。
交往模式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自我概念的形成,一旦社会把老年人归入不同的范围,老年人便依据这些划分做出相应的反应。
社会损害理论(又称社会分化论)和社会重建理论都是从标志理论派生出来的。
社会损害综合症是指自己已有心理问题的个人所产生的消极反馈。
循环一旦开始,便会强化无能意识,从而引起更多的问题。
生活在充满老龄化偏见的环境中,老年人也会出现类似情况。
老年人的依赖被视为年老而渴望受到关注。
为了进行交往,老年人常常不知不觉地屈从社会暗示而接受社会赋予的消极特性,从而更深地陷入依赖状态,使独立自主的能力逐渐衰退。
针对社会损害综合症,社会重建理论认为,通过向老年人提供机会,让他们生活在不受社会总价值观念影响和结构适当的环境中,以增加其自信心和独立意识,可以敢于这个循环,中断这种进行性的损害。
5、老年人个案工作的辅导方法P17(1)怀旧。
即是让老人回顾他们过往生活中最重要、最难忘的事件或时刻,从回顾中让老人重新体验快乐、成就、尊严等各种有利身心健康的情绪,帮助老人找回自尊和荣耀。
(2)生命回顾。
是指通过生动缅怀过去一生成功和失败的经历,让老人重建完整的自我。
6、老年个案工作切记不要犯以下的禁忌:①一开始便指出老人不妥的地方。
因为这样会引起老人的反感,不利于与老人建立一种良好的关系;②过早要求老人做这做那。
在老人在没有了解清楚情况之前,过早要求老人做这做那,只能使老人不愿意与工作人员再继续合作下去;③要他们在很短时间内改变很多现实情况。
这样会使老人感觉力不从心,产生畏难情绪,从而不愿与之合作。
④太积极推销自己的见解。
太积极推销自己的见解,一方面会让老人觉得工作人员不尊重他,从而不愿与之代表作;另一方面会让老人觉得工作人员在自吹自擂,从而对其产生不信任感;⑤太早处理敏感而又根深蒂固的人际关系问题。
对于这类问题,其原因往往比较复杂,没有充分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前,仓促处理往往会不得要领,甚至会把事情搞得更糟糕。
7、老年小组工作是指在社会工作者的协助和指导下,利用老年组员之间的互动和小组凝聚力,帮助老年组员学习他人的经验,改变自己的行为,正确面对困难,回复自己的社会功能和促进自己成长的专业服务活动。
8、老年社区工作就是指通过社会工作者运用各种工作方法,改善老人与社区的关系,提高老人的自助、互助能力,促使老人的社区参与,通过老人的集体参与去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的一种服务活动和服务过程。
项目二1、实施评估的条件P39①物理环境。
理想的评估场所是老人的家里。
②选择最佳时机做评估。
工作者要选一个老人不疲倦或感觉良好的时候做评估。
③解释评估的目的。
老人需要非常清楚的知道评估的目的,必须有行为能力同意做评估,才能投入到与工作者的双向互动中,识别自身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
④保密问题。
社会工作者应该据实向老人解释保密的相关事宜。
2、实施综合评估需要特别考虑的问题P41①平衡自立与依赖别人;②最初提议评估的人;③老年人群体的异质;④尊重个人隐私权。
项目三1、老年人社区照顾的类型:家庭照顾(非正式照顾)、居家照顾、日托照顾。
2、家庭照顾P62家庭照顾是以非正式资源为主的照顾方式。
接受接听照顾的老人一般居住在家中,家庭成员是老人的主要照顾者。
其中非正式资源包括家人、亲戚、朋友、邻居和志愿者等。
在我国,家庭照顾仍然是老人长期护理照料的主要服务形式,主要包括情感支持、问题的商议、相关信息提供等。
居家养老服务的现状及问题:P67①社区老年人的紧急援助服务;②社区老年人的生活照料服务;③社区老年人的医疗卫生保健服务;④社区老年人的文化娱乐服务;⑤社区老年人的权益保护服务。
5、扩大老年人社区支援网络的工作技巧P69①推行老年人社区支援网络的理念;②推行网络照顾的评估方法;③疏解照顾者所承当的压力:及时介入;同理心的运用;扩大居家照顾者的支持网络;教导及重整照顾者与其老年家人的沟通;鼓励家庭照顾者培养其个人兴趣。
④积极维持老年人的社区支援网络;⑤评估正规和非正规照顾模式的最佳结合;⑥辅导被照顾老人的身心健康。
项目四1、机构照顾是指在老年福利服务制度下,对生理、心理和精神上有障碍的,或居家养老有困难的老年人,由机构专业人员提供带有医疗、保健和相应护理照料和日常生活起居的照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