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神奇的纸》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神奇的纸》教学设计

《神奇的纸》教学设计

《神奇的纸》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纸张的来源与制作方法。

2.掌握手工折纸的基本方法。

3.培养观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4.增强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
1.纸张的来源与制作方法。

2.手工折纸的基本方法。

3.创意折纸设计。

三、教学重点
1.掌握手工折纸的基本方法。

2.提高观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难点
1.纸张的制作方法。

2.创意折纸设计。

五、教学过程
1.引入
•让学生看一张纸,让学生感受一下纸张的质感。

•引导学生思考一下:“纸张是怎么来的?”
2.讲解
•讲解纸张的来源和制作方法。

•讲解手工折纸的基本方法。

•讲解创意折纸设计。

3.实践
•学生手工折纸,进行基本操练。

•学生自由创意折纸。

4.展示及评价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学生互相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5.总结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思考:未来如何利用纸张?
六、板书设计
•纸张的来源与制作方法。

•手工折纸的基本方法。

•创意折纸设计。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一次让学生了解纸张的来源与制作方法,并通过手工折纸,培养学生
观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教学。

在实践环节,我发现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较弱,需要引导学生多思考,多观察,提高创意水平。

教学结束后,我也会深入观察每个学生的作品,帮助他们发现不足并加以改进。

《神奇的纸》教学设计(通用9篇)

《神奇的纸》教学设计(通用9篇)

《神奇的纸》教学设计(通用9篇)《奇妙的纸》教学设计篇1活动目标:1、学问点:了解不同结构的坚固程度不同;2、技能点:能搭建出坚固的正方体;3、情感、态度:激发幼儿对结构的爱好,乐于尝试各种状况;活动预备:搭建所需的相关材料。

活动指导:1、中班嬉戏的探究点主要在:如何搭建坚固的正方体;2、在嬉戏材料供应上,依据参加幼儿的人数供应人手一份操作材料;活动过程:一、导入1、提出问题,吸引幼儿爱好老师:小智和慧慧想和大家玩个嬉戏,但在此之前想请大家帮忙搭建两个正方体。

怎样搭正方体呢?二、教具展现1、引导幼儿观看操作老师搭好的正方体,争论各自的坚固性老师:这两个正方体怎么搭的?哪个坚固呢?三、操作过程1、幼儿自由探究搭建正方体的不同方法2、比较各种搭建方法,引导幼儿发觉结构与坚固性之间的关系老师:有哪些搭建方法?哪种更坚固?3、老师利用幼儿搭建好的正方体展现不同纸张结构承重量的差异,吸引幼儿的奇怪心,探究纸张结构之间的区分,并将记录观看结果四、拓展1、反思如何将结构与坚固性的关系更好地利用到生活中五、总结本节课通过幼儿的操作,关心其了解如何通过转变物体的结构提高物体的坚固性。

在此过程中,幼儿能保持稳定的心情,主动乐观地反复尝试。

《奇妙的纸》教学设计篇2活动目标1.探究让纸巾力气变大的方法,感受纸巾的奇妙。

2.乐观参加操作活动,想方法解决问题。

3.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胜利的喜悦。

5.通过试验培育相互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力量。

活动预备物质预备:纸巾、装有半桶水和不同重量的彩色水的油桶、筐子、拧好的纸绳若干。

活动过程1.出示纸巾、装有半桶水的油桶,引导幼儿结合阅历,大胆猜想。

(问题引入,激发爱好)你觉得纸巾能把这半桶水提起来吗?为什么?2.幼儿操作探究用纸巾提起半桶水的方法,初步感受纸巾的奇妙。

(探究操作,尝试验证)(1)提出任务与要求:想方法用一张纸巾把油桶提起来。

(2)幼儿尝摸索索,老师观看,鼓舞幼儿乐观动手,大胆尝试,重点观看幼儿用纸巾提起油桶的方法。

《神奇的纸》教案

《神奇的纸》教案

《神奇的纸》教案《神奇的纸》教案1【活动目标】1、能尝试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序的操作,体验操作的乐趣。

2、积极探索纸的不同变化与承受图书的重量的关系。

3、学习观察、比较的方法,培养探究精神。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书若干、打印纸、瓦楞纸。

【活动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1、老师:老师想用这张纸将一支笔托起,可是总是做不到(教师演示),你愿意帮我想个好方法吗?(愿意)好,请你们马上去试一试!2、幼儿操作(请你们放下手中的纸和笔,回到位子上做好)3、刚才你们替我想到办法了吗?(请2-3个孩子示范)4、幼儿先试,教师问:你是怎么把笔托起来的?(折,卷)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吗?5、师:沈老师有疑问了,为什么这张白纸着过,卷过之后,就可以把笔托起来呢?(折,卷之后)a、你们的意思我明白了,白纸着过,卷过之后,它的形状发生了改变,对么?b、那你们知道么,纸的形状变化之后,它的力气也会发生变化?怎么变化呢?我们给他的力气取歌好听的名字,叫承受力。

(原来,我们通过折,卷,改变了纸的形状,就增加了纸的承受力,也就托起了这支笔)二、探索纸的形状与承受图书重量的关系(正方形纸筒、三角形纸筒、圆柱形纸筒)1、瞧!沈老师用你们刚才教我的方法,折出了三种形状的纸筒,你们认识他们么?这是什么形状?(三角形纸筒、正方形纸筒、圆柱形纸筒)逐个介绍。

2、看,我这里还有什么?(一本书)3、我将这本书分别放在这三个纸筒上,你觉得会发生什么?(a)承受住了(可是我的书,又厚又重,它们又轻又薄,会承受得住么)(b)承受不住4、到底能不能承受住,让我先来试一试吧。

(a)我先试三角形纸筒,我用双手拿住书的两边,拿平了,轻轻的放在上面,然后把手慢慢的松开,看,三角形纸筒怎样了?(承受住了)(b)我再来试正方形纸筒,我也像刚才那样,双手……,怎么样啊?(c)最后一个圆形纸筒,你觉得它能承受得住吗?我请一个小朋友上来替我试一试。

《神奇的纸》小实验 教案 教学设计

《神奇的纸》小实验 教案 教学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神奇的纸》小实验教案教学设计学科领域:科学实验年级:一年级课时:1课时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纸的基本特性,如吸水性、柔韧性等。

2. 通过小实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

三、教学内容1. 纸的来源和基本特性2. 三个小实验:纸的吸水性、纸的柔韧性、纸的燃烧性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各种纸制品,如报纸、作业纸、卫生纸等,引发学生对纸的兴趣,提问:“你们知道纸是怎么来的吗?纸有什么特点?”2. 纸的来源和基本特性:教师简要介绍纸的来源,如树木、竹子等,以及纸的基本特性,如吸水性、柔韧性等。

3. 纸的吸水性实验:a. 教师准备实验材料:两张相同的纸、两杯水、一些颜料。

b.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将一张纸放在一杯水中,另一张纸放在一杯颜料中。

c. 观察两张纸的变化,讨论纸的吸水性。

4. 纸的柔韧性实验:a. 教师准备实验材料:一张纸、剪刀、铅笔。

b.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尝试用剪刀将纸剪成不同的形状,用铅笔在纸上扎出不同的小孔。

c. 观察纸的变化,讨论纸的柔韧性。

5. 纸的燃烧性实验:a. 教师准备实验材料:一张纸、火柴、安全盘。

b.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尝试用火柴点燃纸,观察纸的燃烧过程。

c. 讨论纸的燃烧性,强调实验安全。

6.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纸的吸水性、柔韧性、燃烧性等基本特性,以及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和发现。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简要描述纸的来源和基本特性。

2. 学生能通过实验观察和讨论,了解纸的吸水性、柔韧性、燃烧性。

3. 学生能在实验过程中遵守纪律,注意安全。

4. 学生对科学实验产生兴趣,激发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

六、教学资源1. 实验材料:报纸、作业纸、卫生纸、剪刀、颜料、水、火柴、安全盘。

2. 教学工具:PPT、投影仪、实验演示台、实验器材。

3. 参考资料:纸的科普知识、实验操作指南。

小学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神奇的纸》教学设计

小学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神奇的纸》教学设计

小学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神奇的纸》教学设计【教材简析】《神奇的纸》是教科版二年级上册《材料》单元的第四课时。

通过第3课的学习,学生体验了制作物品的材料是一个不断演变和优化的过程。

纸的出现,是书写材料的一次革命,更是成为人们文化生活和日常生活的必需品,纸的演变与发展过程从一个侧面反应了科技发展的历史。

在本课中,学生将利用“纸”这种材料,体验对一种材料进行加工、改造以改变和优化材料性能的过程。

本课中,安排了对纸的简单改造活动。

学生将在教师的指导下把纸折叠成瓦楞状,然后去体验改造后的纸在弹性与缓冲、承载力、隔热能力等方面的变化。

学生将发现对纸进行简单加工后,它的性能会发生“神奇”的变化,并且这种变化可以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同时,他们还会产生继续改造材料以改变材料性能的探究欲望。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于纸非常熟悉,并有着纸各种使用情境的经历(如书写、折纸等)。

但是对于纸的认识较为单一,很少会对纸进行更细致的观察与思考。

在动手能力方面,“叠一叠”这个环节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进行示范或以录制微视频的形式指导学生折出符合实验要求的瓦楞纸。

【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对纸的不同操作观察,知道纸的不同特征,并初步了解材料经过加工、改造、优化后其性能会发生改变。

科学思维:通过对纸的不同观察,发展思维的分析、概括能力。

探究实践:能在教师指导下对普通的纸进行简单加工与改进,比较纸在改变前后的变化;能用语言描述纸折叠前后的变化。

态度责任:尝试多角度、多方式地认识材料。

在活动中愿意与同学合作观察、互相交流。

【教学重难点】重点:引领学生对比感受两种形状的纸的差异。

难点:引领学生用准确的语言描述两种形状纸的特点。

【教学准备】教师:教学课件、瓦楞纸箱、瓦楞纸杯、瓦楞纸套、防腐木(有条件)学生准备:普通的纸、订书机、杯子、热水、刷子、食用油、记录单等。

【教学过程】一、提问导入(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普通白纸1.出示白纸。

幼儿园中班科学课《神奇的纸》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课《神奇的纸》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课《神奇的纸》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1. 教学背景幼儿园中班是幼儿园教育阶段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幼儿正处于探索和发现世界的关键时期,需要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并培养幼儿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教学中,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根据幼儿身心特点,选取符合实际的教学内容,提供足够的引导和支持,帮助幼儿正确认识自然现象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2. 教学目标本次教学旨在通过学习《神奇的纸》这一话题,引导幼儿了解纸的来源、种类、用途及处理方法,以及纸的物理性质,培养幼儿的科学兴趣和认知能力,促进幼儿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分析思维能力的提高。

具体教学目标:•了解纸的来源和制作方法;•掌握纸的种类和用途;•了解纸的物理性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提高幼儿的分析思维能力。

3. 教学内容3.1 纸的来源和制作方法首先,教师通过图书、图片等多种形式,向幼儿介绍纸张的来源和制作方法。

教师可以用素材木材、麻竹等,向幼儿展示制作纸张的过程,引导幼儿观察和发现现象,引导幼儿思考相关问题,如:木材经过哪些处理,才能成为我们平常所用的纸张?有哪些纸张是我们经常接触到的?3.2 纸的种类和用途接下来,教师通过PPT等形式,向幼儿介绍几种比较常见的纸张种类,如,画纸、卫生纸、包装纸等,并结合幼儿经常接触的场景,向幼儿展示这些纸张的用途。

3.3 纸的物理性质最后,教师通过实物展示和小实验等形式,向幼儿介绍纸的物理性质。

比如,重量轻、柔韧、吸水性强等。

教师可以向幼儿出示纸张和其他物质,并引导幼儿观察和比较其物理性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4. 教学反思本次科学课《神奇的纸》教学,教师注重利用多种媒体形式和多种教学方法,使幼儿能够充分地认识和了解纸张的来源、种类、用途及处理方法,从而激发和培养幼儿的科学兴趣和好奇心。

同时,教师还注意到以下几点问题:1.教师需要掌握数据和实物排练,在实物展示和小实验等环节,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相关素材和实验工具,并熟练掌握使用方法,在教学现场能够熟练操作。

《神奇的纸》教学设计

《神奇的纸》教学设计

神奇的纸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电子产品取代了很多传统纸质文化,但是纸的重要性依然不可替代。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纸的用途更是不可或缺,如笔记、练习、试卷、作业等等。

因此,教师需要对纸的种类、用途、制作方法等方面有较全面的掌握,能够引导学生制作出更加符合自身需求的纸张。

二、教学目标•知道不同种类纸张的特点和用途;•掌握基本的纸张制作方法;•发挥创造力制作灵活多样的纸张。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1. 纸张的种类•让学生自己收集不同种类的纸张,并对其特点和用途进行归纳总结,然后口头汇报。

•教师介绍并讲解其特点和用途,同时邀请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2. 纸张的制作•教师介绍和演示基本纸张制作方法:搓纸、剪纸、拼纸、染色纸等方法。

•学生自己制作一张纸,通过亲手制作来感受纸的材质和质量;然后对不同制作方法留下自己的印记,形成个人特色。

3. 创意纸张的制作•让学生自己发挥想象,结合自己的兴趣和喜好创作纸张。

•分别进行种类、尺寸、颜色、图案等方面的讨论和设计,并在掌握基本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制作。

四、教学评价和总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作业和小测验等形式进行评价。

•教师要对学生在纸张制作方面的创造力发挥和想象力激发等方面进行总结。

同时,也要逐步培养学生对广泛的文化素材的欣赏力和感悟力,增强文化综合素质。

五、教学延伸•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去认识和欣赏民间剪纸、剪纸印花、竹纸等传统工艺文化。

•鼓励学生在纸张制作方面深度探索,通过多种创意思维方法挖掘纸张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例如创意贺卡、群众文化标识等等的创作,从而更加深入地鞭策学生自己的创意发挥和想象激发能力。

《神奇的纸》小实验 教案 教学设计

《神奇的纸》小实验 教案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纸的性质和特点。

2.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1. 纸的来源和制作过程简介。

2. 纸的吸水性实验。

3. 纸的透光性实验。

4. 纸的折叠和剪切实验。

5. 纸的摩擦实验。

三、教学准备1. 纸张、水、透明塑料袋、剪刀、摩擦板等实验材料。

2. PPT课件《神奇的纸》。

3. 实验记录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课件介绍纸的来源和制作过程,引发幼儿对纸的兴趣。

2. 纸的吸水性实验:将纸张放入水中,观察纸的变化。

引导幼儿观察、讨论纸的吸水性。

3. 纸的透光性实验:将透明塑料袋套在纸张上,观察纸的透光性。

引导幼儿观察、讨论纸的透光性。

4. 纸的折叠和剪切实验:让幼儿动手折叠和剪切纸张,观察纸的延展性。

引导幼儿讨论纸的折叠和剪切过程中的感受。

5. 纸的摩擦实验:让幼儿用纸摩擦摩擦板,观察纸的摩擦力。

引导幼儿讨论纸的摩擦力。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关注幼儿在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纸的性质和特点的理解。

3. 收集幼儿的实验记录表,分析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进行纸的实验,分享实验过程和发现。

2. 环境创设:让幼儿用纸制作手工艺品,装饰环境。

3. 科学探索:引导幼儿探索纸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纸飞机、纸船等。

七、教学反思2. 关注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分析他们的兴趣、参与度和团队合作能力。

3. 调整教学策略,以满足幼儿的不同需求。

八、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关注幼儿在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纸的性质和特点的理解。

3. 收集幼儿的实验记录表,分析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九、教学建议1. 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求,增加或减少实验内容。

2. 在实验过程中,给予幼儿充分的自主权,鼓励他们积极探索。

《神奇的纸》教学设计

《神奇的纸》教学设计

《神奇的纸》教学设计一、教材与目标本课使用的教材为《科学》五年级上册,涉及的主题为“材料及其性质”。

教学目标为:1.知识目标:了解纸张的基本性质和不同纸张的区别,理解纸张对于不同用途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纸张的神奇,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纸张的基本性质:包括吸水性、柔韧性、耐折度等。

2.不同纸张的区别与用途:例如,宣纸、牛皮纸、打印纸等。

3.纸张的制造过程和环保意义。

三、教学重点1.掌握纸张的基本性质和不同纸张的区别。

2.能够正确运用相关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理解不同纸张的性质及用途。

2.如何让学生理解纸张的制造过程和环保意义。

五、教具准备1.宣纸、牛皮纸、打印纸等不同种类的纸张。

2.纸巾、滴管、砝码等实验用具。

3.PPT课件、视频资料等教学辅助工具。

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一个小魔术引入新课,让学生感受到纸张的神奇。

同时,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各种纸张及用途,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新课教学(30分钟)(1)纸张的基本性质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比较宣纸、牛皮纸、打印纸等不同纸张吸水性的差异,并引导学生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接下来,让学生分别用不同的力度折叠纸张,观察折痕和纸张的形状变化,引出纸张的柔韧性和耐折度等概念。

(2)不同纸张的区别与用途通过展示不同种类的纸张和其对应的用途,让学生理解不同纸张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例如,宣纸主要用于书画创作,牛皮纸则多用于包装材料,打印纸则用于文档打印等。

(3)纸张的制造过程和环保意义通过播放视频资料,向学生展示纸张的制造过程,包括树木的采伐、切削、打磨、浆洗、蒸煮、压制等环节。

同时,强调纸张的环保意义,即合理利用木材资源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3.巩固练习(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列举出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纸张及这些纸张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神奇的纸》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神奇的纸》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神奇的纸》教学设计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神奇的纸》教学设计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神奇的纸》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神奇的纸》教学设计1活动目标1、了解莫比乌斯圈的特征,感受莫比乌斯圈的神奇变化。

2、能大胆进行猜想并记录,提高观察和动手能力。

3、体验莫比乌斯圈给生活带来的便捷。

活动准备纸条、纸圈、剪刀、固体胶、课件、记录表、记号笔。

活动过程一、激发幼儿的兴趣。

小朋友看,我今天带来一张长方形纸条,谁会把它变成一个圈?(个别幼儿直接把纸条两端对接,做成普通纸圈)你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吗?今天我也用纸条变了一个圈,小朋友看一下它与小朋友变的圈有什么不同?幼儿讲述后教师,一个拧过一个没拧过。

我们把这个圈称为一号圈,另一个圈称为二号圈。

二、幼儿第一次操作,认识莫比乌斯圈,了解它的特征。

现在我请小朋友在一号圈和二号圈上来画线,你会有什么发现呢??在画的时候要从接缝这里开始,最后再回到这里。

幼儿操作后个别回答,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呢?幼儿讲述后教师:其实这个纸圈,(教案:)它有一个有趣的名字叫莫比乌斯圈,是很久以前一个叫莫比乌斯的人发现的,所以就用他的名字来命名了。

三、幼儿第二次操作,发现莫比乌斯现象一。

现在莫比乌斯圈要来和小朋友变魔术了,那如果我沿着刚才小朋友画的线把它剪开,然后卡擦卡擦剪到头,会怎么样呢?(幼儿猜想,教师记录)你想来亲自动手试一下吗?提操作要求:使用剪刀的时候要小心,不要剪到手指。

如果剪好了可以高高举起来,让我们一一下。

幼儿操作后讲述,你剪好的结果和刚才猜的一样吗?:原来莫比乌斯圈往中间剪开后,变成了一个更大的莫比乌斯圈。

四、第三次操作:发现莫比乌斯现象二。

《神奇的纸》教学设计教案

《神奇的纸》教学设计教案

《神奇的纸》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各种不同类型的纸及其特点。

2. 培养学生对纸的创意运用和环保意识。

3. 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纸的种类及特点:新闻纸、复印纸、宣纸、卡纸等。

2. 纸的创意运用:纸雕、纸贴画、纸编、纸折等。

3. 环保意识教育:节约用纸、废纸利用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各种不同类型的纸及其特点,培养学生对纸的创意运用和环保意识。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纸的创意运用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各种类型的纸张:新闻纸、复印纸、宣纸、卡纸等。

2. 纸的创意作品示例:纸雕、纸贴画、纸编、纸折等。

3. 剪刀、胶水、彩笔等手工制作工具。

4. PPT课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各种创意纸作品,引发学生对纸的兴趣,导入新课。

2. 纸的种类及特点:教师介绍各种不同类型的纸及其特点,学生认真听讲并做好笔记。

3. 纸的创意运用:教师展示纸雕、纸贴画、纸编、纸折等创意作品,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尝试创作自己的纸作品。

4. 学生动手实践:学生分组进行纸的创意制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肯定和建议。

6. 环保意识教育: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纸的节约使用和废纸利用的重要性,学生分享自己的环保做法。

7. 总结与拓展: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挥纸的创意运用,提高环保意识。

8. 课后作业:学生制作一份关于纸的创意作品,结合环保主题,下节课进行展示。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纸的奥秘。

2.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纸的创意作品,提高创新能力。

4. 运用任务驱动法,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5.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纸的环保意义。

《神奇的纸》教学设计

《神奇的纸》教学设计

《神奇的纸》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信,每一次的教学活动都应精心设计,以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创造力和探索精神。

我以《神奇的纸》为主题的教学设计正是基于这样的初衷。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采用了项目式学习的方式,让孩子们在探索纸的奥秘中,学会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

活动的目的在于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环保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纸的来源和制作过程。

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引导孩子们养成节约用纸、爱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了解纸的来源和制作过程,学会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

难点:培养孩子们的环保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纸张、剪刀、水彩笔、胶水等。

2. 学具:每组一份,包括纸张、剪刀、水彩笔、胶水等。

五、活动过程1. 情境引入(5分钟)通过故事《纸的故事》引入课题,让孩子们了解纸的来源和制作过程。

2. 观察与讨论(5分钟)分发纸张,让孩子们观察纸的质地、颜色等特征,并引导他们展开讨论:纸是用什么做成的?它是怎么制作出来的?3. 动手操作(10分钟)孩子们分组进行手工制作,可以使用剪刀、水彩笔、胶水等工具,创作出自己喜欢的纸制品。

4. 分享与展示(5分钟)每组挑选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作品,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5. 环保教育(5分钟)引导孩子们思考纸的节约使用和环保问题,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节约用纸的好习惯。

六、活动重难点1. 重点:了解纸的来源和制作过程,学会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

2. 难点:培养孩子们的环保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将会对本次教学活动进行反思,看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孩子们是否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和成长。

同时,我还会鼓励孩子们在课后继续探索纸的奥秘,进行更多的创作和实践。

《神奇的纸》这节课,我希望能激发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明白,我们生活中的每一张纸,都来之不易,都应该珍惜使用。

《神奇的纸》教学设计

《神奇的纸》教学设计

《神奇的纸》教学设计发布时间:2021-02-02T10:15:52.36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0期作者:王雪阳[导读] 《神奇的纸》教学设计王雪阳(成都美视国际学校中国部小学,成都 610214)【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目标(一)材料的性能经过加工、改造、优化会发生改变。

(二)性能得到改变与优化的材料可以用来制作具有一定功能的物品。

二、科学探究目标(一)能对普通的纸进行简单加工与改造,比较纸在改变前后的变化。

(二)能用语言描述之折叠前后的变化。

三、科学态度目标(一)培养和发展加工、改造材料的兴趣。

(二)尝试多角度、多方式认识材料。

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材料会随着人类的需求而不断改进。

【教学重难点】一、材料的性能经过加工、改造、优化会发生改变。

二、能对普通的纸进行简单加工与改造,比较纸在改变前后的变化。

【教学准备】一、老师准备:B5纸22张、纸杯或塑料杯一个、粉笔5盒.二、每个小组学生自备:新华字典2本、橡皮擦若干块、铅笔若干支、水彩笔若干支、文具盒两个……【教学过程】一、引入(一)板书:纸(二)每个小组1号同学拿出抽屉里的B5纸,认真观察这张普通的纸:看看它有什么特点?(三)小组代表发言,说一说通过观察发现的纸的特点。

老师相机点拨。

(板书:白色、柔软、吸水、轻、薄、光滑)(四)因为这张普通的B5纸的这些特点,而让它具有相应的功能,比如,它可以用来做些什么梦呢?(写字、画画、印卷子、做书等)。

过渡:我们能让它有更多神奇的本领吗?怎样让它变成一张神奇的纸呢?(板书:神奇的)二、探索(一)尝试1、提问: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对这张普通的纸进行加工改造呢?2、学生可能提到:折(成飞机可以飞)、卷(成筒当“话筒”)、揉(成团当塞子)、撕(成片做花做毽子)。

老师对学生的发言给予肯定。

(二)指导探索过渡:现在我们用折叠的方法对纸进行简单改造——当然不是折纸飞机哈。

1、叠一叠,对比普通纸和瓦棱状纸的侧面形状。

《神奇的纸》(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五年级下册

《神奇的纸》(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五年级下册

《神奇的纸》(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五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纸的起源、发展、种类、用途以及与纸相关的文化知识,增强对纸的认识和了解。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创新的能力,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感受纸的神奇之处,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纸的热爱,培养学生节约用纸、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纸的起源与发展:介绍纸的起源、蔡伦改进造纸术、纸的传播等内容。

2. 纸的种类与用途:介绍不同种类的纸以及它们各自的用途。

3. 纸与文化:介绍与纸相关的文化知识,如剪纸、纸扇、纸伞等。

4. 纸的环保:介绍纸的环保知识,如废纸回收、节约用纸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纸的起源、发展、种类、用途以及与纸相关的文化知识。

2. 教学难点:纸的环保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图片等。

2.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视频或图片,展示纸的起源、发展、种类、用途等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纸的起源、发展、种类、用途以及与纸相关的文化知识。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操作,体验纸的神奇之处,如剪纸、折纸等。

4. 环保教育:介绍纸的环保知识,教育学生节约用纸、保护环境。

六、板书设计1. 《神奇的纸》2. 内容:纸的起源、发展、种类、用途、与纸相关的文化知识、纸的环保等。

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内容,写一篇关于纸的作文。

2. 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件与纸相关的手工艺品,如剪纸、折纸等。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环保意识,教育学生节约用纸、保护环境。

《神奇的纸》教学设计教案

《神奇的纸》教学设计教案

《神奇的纸》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各种不同类型的纸张,以及它们的特性。

2. 培养学生对纸张的珍惜和回收意识,提高环保意识。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教学重点1. 纸张的种类和特性。

2. 纸张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1. 纸张的制作过程。

2. 纸张的回收和再利用。

四、教学准备1. 各种不同类型的纸张样品。

2. 剪刀、胶水等手工工具。

3. 课件和教学视频。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各种不同类型的纸张样品,引发学生对纸张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纸张的种类和特性:讲解各种纸张的来源、特点和用途,让学生了解纸张的制作过程。

3. 纸张的环保意识:通过教学视频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纸张的浪费现象,培养学生珍惜和回收纸张的意识。

4. 动手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纸张手工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6.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尝试收集和分类家中的纸张,了解家庭的纸张使用情况,并提出改进建议。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纸张种类和特性的掌握情况。

2. 评估学生在动手制作过程中的表现,考察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搜集学生对纸张环保意识的反馈,分析他们对纸张珍惜和回收的认识程度。

七、教学拓展1. 邀请纸张生产企业的工作人员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了解纸张的制作过程。

2. 组织学生参观回收站或纸张再利用工厂,增强他们对纸张回收和再利用的认识。

3. 开展校园纸张回收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纸张样品的准备是否充足,是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 思考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 考虑如何将纸张环保意识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培养他们的环保习惯。

九、教学反馈1. 收集学生对课堂内容的评价,了解他们对纸张知识的学习效果。

2. 听取学生对课堂活动的建议,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

《神奇的纸》教学设计

《神奇的纸》教学设计

《神奇的纸》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1)了解纸的来源和发展历程。

2)掌握造纸的基本方法和过程。

3)理解纸在人们生活和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2. 教学内容:1)纸的起源和发展。

2)造纸的基本方法和过程。

3)纸在人们生活和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3. 教学流程:Step 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纸制品,如日报、图书、笔记本等,引导学生探究这些物品的共同特点,激发学生对纸的好奇心。

Step 2 了解纸的源头通过图片和视频资料,向学生介绍古代纸的来源、演变和发展历程,包括为什么要造纸、造纸的历史和纸的转变。

Step 3 认识纸的种类简略介绍现代纸的种类和用途,并展示一些经典的纸制品的特点和使用场合。

Step 4 造纸的方法及工艺流程向学生介绍传统造纸的过程,包括选材、浸泡、煮熟、打浆、造纸等各个环节的流程展示,讲解每一步的作用和注意事项。

Step 5 观看文献片让学生观看一些制作纸的文献片,并回答一些问题,加深学生对造纸的认识。

Step 6 回顾纸在人类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向学生介绍在古代,纸的用途和重要性,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纸在人们生活和文化中的作用。

Step 7 总结通过反思、总结和交流,让学生对此次学习内容有一个深入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对学生进行一些测验或小测试,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掌握情况。

Step 8 作业布置学生写一篇小论文,探讨纸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节约使用纸。

4. 教学评价:本节课的评价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1)通过教师的观察和学生的参与反应,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通过学生的小论文,评估学生的思考和文化素养水平,以及对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认识和态度。

《神奇的纸》教学设计

《神奇的纸》教学设计

《神奇的纸》教学设计哎呀,说起来这个神奇的纸,我可是有着自己的小故事的。

那天啊,我在课堂上拿出一叠纸,学生们眼睛都瞪得像铜铃,你瞧,这纸不简单,它可是能变幻无穷的宝贝。

我就拿着一张普通的白纸,问同学们:“你们说,这纸能做什么?”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有的说能写字,有的说能画画,还有的说能折飞机。

我笑眯眯地说:“都对,但这纸还能变魔术呢!”我拿起一张纸,说:“看,这纸就是有魔力,我能让它变厚,也能让它变薄。

”我边说边变,一张普通的白纸在我手里翻飞,一会儿变出厚厚的纸板,一会儿又变回轻盈的纸张。

同学们惊讶得眼睛都成了一条缝。

我接着说:“你们看,这纸还能变出花来!”我拿起剪刀,在纸上剪了几下,然后用胶水把剪好的纸贴在另一张纸上,一盆漂亮的花就出现了。

同学们都拍手叫好,一个个小脑袋瓜儿都充满了好奇。

我继续说:“这纸还能唱歌呢!”我拿出一个话筒,对着纸唱了一首《小星星》,那声音虽然不怎么样,但同学们都乐了,一个个跟着我唱起来。

这时候,有个学生突然站起来说:“老师,这纸还能做什么?”我看着他,笑眯眯地说:“这纸啊,还能变出梦想来。

你们每个人都可以用这张纸写下自己的梦想,然后把它贴在教室的墙上,每天看着它,努力去实现。

”我拿出一张纸,在上面写下“我要考上清华”几个字,贴在墙上。

同学们也都跟着写下了自己的梦想。

我看着他们,心里暖洋洋的,仿佛看到了一个个正在成长的梦想。

这神奇的纸,不仅让学生们学到了知识,还让他们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

我感慨万分,这纸啊,真是神奇,它让我们的课堂充满了乐趣,也让我们的心灵得到了滋养。

哎呀,说起来,这神奇的纸,还真是让人爱不释手呢!。

《神奇的纸》教学设计

《神奇的纸》教学设计

《神奇的纸》教学设计执教老师:西园街道仕头小学姚金钗指导老师:西园街道仕头小学李洁桢陈慧双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材料经过加工、改造、优化后其性能会发生改变。

2.性能得到改变与优化的材料可以用来制作具有一定功能的物品。

科学探究目标1.能对普通纸进行简单加工与改进,比较纸在改变前后的变化。

2.能用语言描述纸折叠前后的变化。

科学态度目标1.发展加工、改造材料的兴趣。

2.尝试多角度、多方式地认识材料。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材料会随着人类的需求而不断改进。

教学重难点重点:引领学生对比感受普通纸和瓦楞状纸的差异。

难点:引领学生用准确的语言描述普通纸和瓦楞状纸的特征。

教学准备普通A4打印纸、回形针、长尾夹、订书机、纸杯、热水、新华字典、学生活动手册、瓦楞纸板、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聚焦师:孩子们喜欢看魔术吗,今天老师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名字叫撕不碎的纸。

(教师表演魔术,撕碎纸,再还原纸)师:魔术靠手法,但其实一张纸确实有许多神奇之处,孩子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神奇的纸(板书:究神奇的纸)。

1.观察比较,发现特点。

师: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张A4纸,请你运用一年级学过的观察方法找一找它有哪些特点,然后说一说这张纸看起来?摸起来?掂起来怎么样,谁来试试?生1:我看到这张纸是白色的。

生2:我摸起来感觉这张纸很薄很滑。

生3:我用手揉一揉,发现纸很软。

师:我看到还有同学想说,好的,你来说说。

生4:我掂起来,发现这张纸很轻。

......师:好的,你还想补充是吗?师:会观察的孩子最聪明,也最优秀,看来孩子们对于之前学习的观察方法都掌握的很扎实,会用看一看、摸一摸、掂一掂等科学的观察方法找出普通纸的特点,值得表扬,掌声送给自己吧。

2.说一说纸的用途。

师:孩子们,我们通过观察知道了纸的特点,那纸有什么用途知道吗?生:写字、画画.......师:还有了?(如果孩子不能说出其他的用途,教师结合PPT介绍纸可以用来做工艺品、包装袋等等)二、探究1.对比普通纸的特性,初步感受瓦楞状纸的神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践(实验)主题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分析(分析教学内容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功能价值分析,蕴含的正确价值 观念,已学内容与本课内容的关联。

可用结构图示呈现)1. 在课标中的位置本课选自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材料》单元, “神奇的纸”的相关知识,隶属于《课标》中物质科学领域标准的内容:机械能1声能1热能ilL 能磁能涉及到的主要概念: 1.物体具有一定的特征,材料具有一定的性能。

1.2材料具有一定的性能1-2年级学习目标为:辨别生活中常见的材料。

16.人们为了使生产和生活更加便利、快捷、舒适、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人工世界。

16.2工程和技术产品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1-2年级学习目标为:体会生活中的科技产品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快捷和舒适。

17.技术的核心是发明,是人们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

2. 在教材中的位置本课是二年级上册《材料》单元的第4课。

在前边的课程中,学生学习过“我们生活 的世界”、“不同材料的餐具”、“书的历史”三课内容引导学生从材料的视角认识世界,了 解一些材料的特性以及材料发展的历史。

本课教学以纸为载体,通过改造一张纸,比较和 体验纸改造前后性能的变化,交流纸的这种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等, 激发学生继续改造材 料、发现材料性能的探究欲望。

为后边学生继续学习“椅子不简单” “做一顶帽子”的内容打下基础。

课题名称 神奇的纸课型 实验课实践活动课□课时 共(1 )课时完成内部始终心:U 有 物质世界I后性能的变化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四部分 然后探究这张纸具有的全新功能。

因此,本课在分析、研究课标和教材的基础之上,制定了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和目 标,让学生在情境化的教学中,运用探究的方法对“纸”进行研究,通过对纸的观察和改 造成瓦楞状纸,体会对纸结构的改变会使它具有新功能,可以制作成有新用途的物品。

2.学习者分析(学生与本课时学习相关的学习经验、知识储备、学科能力水平、学生兴趣 与需求分析,学生发展需求、发展路径分析,可能碰到的困难)1. 知识经验上二年级学生基于前3课对各种材料的学习,以及生活中经常会用到纸写字、 画画,可 以说学生对于纸已非常熟悉,但通过前测发现很少有学生对纸进行过更细致的观察与思 考,即对纸的认识较为单一。

在“你能描述一下白纸的特点吗?”一题中,大多数学生能 说出白色、软、薄,部分学生能说出吸水性、轻等特点,第 2题“给你一张白纸,你有什 么办法让它有更多的用途吗?”大多数学生能想到折、剪、撕等方法,而具体怎么折?具备怎样的功能?却不能描述出来。

因此,本课利用学生对普通纸特点认识基础之本课教材包括以下几部分(如图所 示)第一部分一一聚焦,承接第3课的 内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原有认知经验 说说普通纸的特点,引发学生思考有什 么办法让纸具有更多的本领。

第二部分 ――探索,用“折叠”这种改造方法, 引领学生用对比观察的方法研究纸被 改造后性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其中比 较观察又分三步,即按一按(比较弹 力)、放一放(比较承载力),摸一摸(隔 热测试)0第三部分一一研讨,纸改造教学环节 教学流程I聚焦 ] [现察普澜址的特点探索1折瓦楞状址;2观察与比较=瓦楞状址与普通紙CD 按一按 C33放一放 (3)K拓展 纸刷油拓展,引导学生在一张纸上刷食用油,上,并将这样的方法迁移到观察、对比认识瓦楞状纸的结构特点上。

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纸进行改造,发现改造后的纸具有怎样的新功能以及如何应用到制造新物品中。

4.学习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体验对纸这种材料进行加工、改造以改变和优化材料性能的过程教学难点:教师指导、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用准确的语言描述普通纸与改造后纸的特点。

5.学习评价设计评价方式1:小组积分制一一根据小组表现给予小花贴。

评价方式2:优秀 能按照实验步骤严格开展探究活动并准确记录和描述实验结 果。

良好能按照实验步骤开展探究活动并记录和描述实验结果。

合格能基本按照实验步骤开展探究活动并记录实验结果。

6. 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活动一:聚焦教师活动1(教学环节中呈现的学习情境、提出 驱动性问题、学习任务类型;对应学 生活动,示范指导学科思想方法,关 注课堂生成,纠正思维错漏,恰当运 用评价方式与评价工具持续评价促进 学习。

下同)1.谈话:材料科学博士从很远的 地方给大家快递来了一份礼物,你们 想知道是什么吗?活动意图说明:(简要说明学习活动、 现的障碍,说明实践(实验)活动对目标达成的意义和学生发展的意义。

说出教与学 活动的关联,如何在活动中达成目标,关注课堂互动的层次与深度)提出与聚焦问题。

本环节通过材料科学博士快递礼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并与此同时渗透课程内容。

礼物是一张“神奇的纸”揭示主题,还有一些白纸,作为 本节课的主要研究对象,让学生开始关注纸的特点。

此过程在提升学生参与广度的同 时又促进学生思考的深入。

活动二:探究(一)探究1:观察与比较普通纸与瓦楞状纸的不同 教师活动21.观察纸的特点谈话:看来科学博士给大家带的学生活动学生活动1(学生在真实问题情境中开展学习活动;围绕 完成学习任务开展系列活动与教的环节对应, 学生分析任务-设计方案-解决问题-分享交流 中学习并有实际收获。

下同) 学生:拆礼物,一张写着“神奇的纸”的 纸以及一些普通白纸。

学习情境等的组织与实施意图,预设学生可能出学生活动2学生观察纸的特点。

IhL纟氏礼物是纸(板贴),现在这份礼物也到 达每个我同学的手中了,请大家仔细 观察(板贴),这样的纸具有什么特 点? 提问1:你观察的纸有什么特点 呢? 提问2:生活中我们可以用纸来做 什么?(用途) 过渡:经过同学们仔细观察,这 样的白纸就是平时我们用到的普通 纸,没发现什么神奇的地方。

2.明确改造纸的方法 谈话:那一定是材料博士想考考 大家了!我们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让 它具有更多神奇的本领呢!请同学们 大胆思考,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加工、 改造一张白纸? 谈话:像同学说的那样,我们先用 折叠的方法改造白纸,你们见过这 样子的纸吗?你能折吗? O . 七I 二厶工 I I教师示范折叠方法(播放微 I ,明确注意事项。

(1) 卄II 视频)山提示:从长边开始折,正面折一 ,翻过来再折,每次折的宽度尽量 I 1, 次 一样,重复操作,直到折完。

小心不 要用手捋纸边,很容易划伤手,要注 意安全。

要求:活动中一一小声交流,遇 到问题,及时举手示意老师。

活动后 器材摆放整 齐,安静坐好。

4.观察中发现改造后纸的新特点 预设:白色、很薄、轻、吸水、光滑等。

预设:写字、画画、折纸、手工 ......预设:折叠、染色、刷油、卷……学生折纸。

谈话:(教师拿着折好的纸)请仔 细看一看(教师示范从不同角度观 看),这张白纸经过折叠后与原来的白 纸相比有了哪些新的变化?小结:我们将这种形状称之为瓦 楞状,折叠出来的纸就叫瓦楞状纸。

(板贴)活动意图说明通过示范和指导,引导学生折出符合实验要求、便于实验操作的瓦 楞状纸,为接下来的活动做铺垫。

引领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用不同的方式描述瓦楞状纸的特点,丰富学生对瓦 楞状纸形状的认识,同时又为后面活动中仔细观察、详细描述做示范。

活动三:探究2:按一按,认识瓦楞状纸有弹性活动意图说明学生通过按一按对比观察普通纸与改造后的瓦楞状纸在弹性、支撑能力 方面的不同。

学生在动手操作活动中很容易出现不规范操作的情况,而通过示范指导 引领学生认识规范操作的细节,明确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以及按 实验步骤进行这种意识的培养。

(三)活动四:探究3:放一放,认识瓦楞状纸能承重教的活动4学的活动41.谈话:我们还可以这样试一试, 将塑料盒摆正,将一张白纸搭在塑料 盒两个短边上,往纸上放橡皮,尽量 放中间,看纸能否承受得住以及能承 受多少块橡皮。

测完白纸后,再去测度发生了变化,变厚。

预设:学生回答纸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或纸的宽 教的活动31.谈话:瓦楞状纸都具有哪些全 新的功能和神奇的本领呢?让我们通 过动手做实验去寻找它的新功能。

首 先,我们来感受一下,将白纸与瓦楞 状纸分别平放在桌面上,用手轻轻按 一按白纸和瓦楞状纸,认真体验手心 的感觉,将感受记录在记录单上。

学的活动3肚車 *按一按旳iflln 白之M 刊□能弹回 材不能弹回学生活动,汇报。

pu 血g ehr 普遁纸血 1 白ig zfiudng ihi 瓦楞狀祇kingUng血9由1 tfnj □能支撑jhi cMng"能支撑bd neng zhi eh&ign 不鼬古揑瓦楞状纸能承受多少块橡皮。

将实验结果记录在记录单2 (能支撑、不能支撑)。

讨论:活动开始前,你能猜测一下可能会出现怎样的结果吗?为什么?3.明确要求。

注意事项:•实验要一步一步做,不要急于求成。

•仔细观察、感受,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与同学交流要轻声。

学生分组活动,研讨。

边做边完成记录表,同时将自己其他方面的发现与组内同学进行交流分享。

活动意图说明学生通过按一按、放一放对比观察普通纸与改造后的瓦楞状纸在弹性、支撑能力方面的不同。

学生在动手操作活动中很容易出现不规范操作的情况,而通过示范指导引领学生认识规范操作的细节,明确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以及按实验步骤进行这种意识的培养。

最后,引导学生在交流研讨活动中整合对瓦楞状纸零散的认识,形成较为完整的认识。

初步建立材料经过加工、改造、优化后其性能会发生改变的概念。

活动五:拓展与应用教的活动5学的活动5(一)观察纸箱中的瓦楞状纸1.谈话:白纸通过折叠变成瓦楞状纸后与折叠前有了很多新的功能,弹性更好了,还具有更大的承受能力。

可见,纸通过我们的改造,性能发生了一些变化,我们可以把这种变化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那在生活中,瓦楞状纸有很多的应用之处,你见过吗?2.学生观察并展示自己的发现。

小结:实际上,纸箱板是在我们折的瓦楞状纸基础之上,对它进行了进一预设1学生说出纸箱。

预设2:还记得材料科学博士从很远的地方给我们寄快递,用的什么呢?纸箱。

请仔细观察这个纸箱,你能找到瓦楞状纸吗?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小块纸箱板,大家可以一层一层撕开看一看里边的结构,与前边瓦楞状纸对比一下,他们有什么相同与不同?预设:纸箱板里边也是瓦楞状纸,比白纸更厚,楞小,层数多。

步的改造。

(板贴)3.引领学生思考:用瓦楞状纸做纸箱有什么优点?大家可以结合纸箱的作用来想一想。

教师出示:(五层纸箱板)人们想让纸预设:瓦楞状纸能承受更重的重量,能使纸箱变得更加坚固,在快递运输过程中不会坏。

箱板更加坚固,有时还会使用五层纸箱板做纸箱。

(机动)活动意图说明生经历寻找物品中的瓦楞状纸,特别是将瓦楞纸撕开,发现纸箱板共三层,中间是瓦楞纸,两边是普通纸,而瓦楞纸用力抻平,就是普通纸,因此,纸箱板其实是对瓦楞纸的又一次改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